不同的姓氏都是从古代姓氏姒姓演变的姓氏过来的,历史上的罗姓名人都有谁?

哪些少见的姓氏比较好听

赵 钱 孫 李 周 吴 郑 王 冯 陈 褚 卫

蒋 沈 韩 杨 朱 秦 尤 许 何 吕 施 张

孔 曹 严 华 金 魏 陶 姜 戚 谢 邹 喻

柏 水 窦 章 云 苏 潘 葛 奚 范 彭 郎

鲁 韦 昌 马 苗 凤 花 方 俞 任 袁 柳

酆 鲍 史 唐 费 廉 岑 薛 雷 贺 倪 汤

滕 殷 罗 毕 郝 邬 安 常 乐 于 时 傅

皮 卞 齐 康 伍 余 元 卜 顾 孟 平 黄

和 穆 萧 尹 姚 邵 湛 汪 祁 毛 禹 狄

米 贝 明 臧 计 伏 成 戴 谈 宋 茅 庞

熊 纪 舒 屈 项 祝 董 梁 杜 阮 蓝 闵

席 季 麻 强 贾 路 娄 危 江 童 颜 郭

梅 盛 林 刁 锺 徐 邱 骆 高 夏 蔡 田

樊 胡 凌 霍 虞 万 支 柯 昝 管 卢 莫

经 房 裘 缪 干 解 应 宗 丁 宣 贲 邓

郁 单 杭 洪 包 诸 左 石 崔 吉 钮 龚

程 嵇 邢 滑 裴 陆 荣 翁 荀 羊 於 惠

甄 麴 家 封 芮 羿 储 靳 汲 邴 糜 松

井 段 富 巫 乌 焦 巴 弓 牧 隗 山 谷

车 侯 宓 蓬 全 郗 班 仰 秋 仲 伊 宫

宁 仇 欒 暴 甘 钭 历 戎 祖 武 符 刘

景 詹 束 龙 叶 幸 司 韶 郜 黎 蓟 溥

印 宿 白 怀 蒲 邰 从 鄂 索 咸 籍 赖

卓 蔺 屠 蒙 池 乔 阳 郁 胥 能 苍 双

闻 莘 党 翟 谭 贡 劳 逄 姬 申 扶 堵

冉 宰 酈 雍 却 璩 桑 桂 濮 牛 寿 通

边 扈 燕 冀 僪 浦 尚 农 温 别 庄 晏

柴 瞿 阎 充 慕 连 茹 习 宦 艾 鱼 容

向 古 易 慎 戈 廖 庾 终 暨 居 衡 步

都 耿 满 弘 匡 国 文 寇 广 禄 阙 东

欧 殳 沃 利 蔚 越 夔 隆 师 巩 厍 聂

晁 勾 敖 融 冷 訾 辛 阚 那 简 饶 空

曾 毋 沙 乜 养 鞠 须 丰 巢 关 蒯 相

查 后 荆 红 游 竺 权 逮 盍 益 桓 公

万俟 司马 上官 欧阳 夏侯 诸葛 闻人 東方 赫连 皇甫 尉迟 公羊

澹台 公冶 宗政 濮阳 淳于 单于 太叔 申屠 公孙 仲孙 轩辕 令狐

钟离 宇文 长孙 慕容 司徒 司空 召 有 舜 叶赫那拉 丛 岳

寸 贰 皇 侨 彤 竭 端 赫 实 甫 集 象

翠 狂 辟 典 良 函 芒 苦 其 京 中 夕

之 章佳 那拉 冠 宾 香 果 依尔根觉罗 依尔觉罗 萨嘛喇 赫舍里 额尔德特

萨克达 钮祜禄 他塔喇 喜塔腊 讷殷富察 叶赫那兰 库雅喇 瓜尔佳 舒穆禄 爱新觉罗 索绰络 纳喇

乌雅 范姜 碧鲁 张廖 张简 图门 太史 公叔 乌孙 完颜 马佳 佟佳

富察 费莫 蹇 称 诺 来 多 繁 戊 樸 回 毓

税 荤 靖 绪 愈 硕 牢 买 但 巧 枚 撒

泰 秘 亥 绍 以 壬 森 斋 释 奕 姒 朋

求 羽 用 占 真 穰 翦 闾 漆 贵 代 贯

旁 崇 栋 告 休 褒 谏 锐 皋 闳 在 歧

禾 示 是 委 钊 频 嬴 呼 大 威 昂 律

冒 保 系 抄 定 化 莱 校 么 抗 祢 綦

悟 宏 功 庚 务 敏 捷 拱 兆 丑 丙 畅

苟 随 类 卯 俟 友 答 乙 允 甲 留 尾

佼 玄 乘 裔 延 植 环 矫 赛 昔 侍 度

旷 遇 偶 前 由 咎 塞 敛 受 瀧 袭 衅

叔 圣 御 夫 仆 镇 藩 邸 府 掌 首 员

焉 戏 可 智 尔 凭 悉 进 笃 厚 仁 业

肇 资 合 仍 九 衷 哀 刑 俎 仵 圭 夷

徭 蛮 汗 孛 乾 帖 罕 洛 淦 洋 邶 郸

郯 邗 邛 剑 虢 隋 蒿 茆 菅 萇 树 桐

锁 钟 机 盘 铎 斛 玉 线 针 箕 庹 绳

磨 蒉 瓮 弭 刀 疏 牵 浑 恽 势 世 仝

同 蚁 止 戢 睢 冼 种 涂 肖 己 泣 潜

卷 脱 谬 蹉 赧 浮 顿 说 次 错 念 夙

斯 完 丹 表 聊 源 姓 吾 寻 展 出 不

户 闭 才 无 书 学 愚 本 性 雪 霜 烟

寒 少 字 桥 板 斐 独 千 诗 嘉 扬 善

揭 祈 析 赤 紫 青 柔 刚 奇 拜 佛 陀

弥 阿 素 长 僧 隐 仙 隽 宇 祭 酒 淡

塔 琦 闪 始 星 南 天 接 波 碧 速 禚

腾 潮 镜 似 澄 潭 謇 纵 渠 奈 风 春

濯 沐 茂 英 兰 檀 藤 枝 检 生 折 登

驹 骑 貊 虎 肥 鹿 雀 野 禽 飞 节 宜

鲜 粟 栗 豆 帛 官 布 衣 藏 宝 钞 银

门 盈 庆 喜 及 普 建 营 巨 朢 希 道

载 声 漫 犁 力 贸 勤 革 改 兴 亓 睦

修 信 闽 北 守 坚 勇 汉 练 尉 士 旅

五 令 将 旗 军 行 奉 敬 恭 仪 母 堂

丘 义 礼 慈 孝 理 伦 卿 问 永 辉 位

让 尧 依 犹 介 承 市 所 苑 杞 剧 第

零 谌 招 续 达 忻 六 鄞 战 迟 候 宛

励 粘 萨 邝 覃 辜 初 楼 城 区 局 台

原 考 妫 纳 泉 老 清 德 卑 过 麦 曲

竹 百 福 言 第五 佟 爱 年 笪 谯 哈 墨

南宫 赏 伯 佴 佘 牟 商 覀门 东门 左丘 梁丘 琴

后 况 亢 缑 帅 微生 羊舌 海 归 呼延 南门 东郭

百里 钦 鄢 汝 法 闫 楚 晋 谷梁 宰父 夹谷 拓跋

壤驷 乐正 漆雕 公西 巫马 端木 颛孙 子车 督 仉 司寇 亓官

鲜于 锺离 盖 逯 库 郏 逢 阴 薄 厉 稽 闾丘

公良 段干 开 光 操 瑞 眭 泥 运 摩 伟 铁

所有都在这里了,有些比较少见可以参考一下

百里、北宫、北唐、长孙、单于、淳于、褚师、第五、东方、东郭、豆卢、尔朱、端木、独孤、哥舒、公梁、公输、公孙、公羊、公冶、谷梁、贺兰、赫连、皇甫、斛律、呼延、沮渠、梁丘、列御、令狐、柳下、闾丘、万俟、慕容、南宫、南郭、欧阳、仆固、乞伏、亓官、屈突、上官、少正、神农、申屠、叔敖、水丘、叔孙、叔先、叔夜、似和、司空、司马、司徒、素和、睢鸠、夙沙、太史、太阳、澹台、堂溪、陶丘、天其、秃发、图门、拓跋、拓拨、王叔、王孙、万俊、完颜、闻人、温屯、綦连、綦母、乌孙、夏侯、霞露、瑕吕、鲜于、西陵、西门、信平、新垣、修鱼、宣于、轩辕、延陵、耶律、叶穆、叶阳、猗卢、尹文、伊祁、雍门、宥连、游水、尉迟、乐正、樗里、於陵、运期、虞丘、宇文、宰父、真鄂、正令、仲长、终黎、钟离、中梁、仲孙、钟吾、中行、中野、中英、周阳、颛孙、颛顼、主父、诸葛、子家、子桑、子书、子叔、子言、子阳、子濯、宗伯、宗正、宗政、左丘、左师、左行。

风、妫、姬、姞、己、姜、芈、姒、姚、嬴、妘、子

愛、昂、百、拜、帛、褒、宝、碧、秘、别、宾、才、潜、藏、畅、承、崇、春、慈、淡、道、德、澄、定、督、笃、端、顿、度、尔、法、机、集、

百家姓中什么姓氏最好听

姓氏也是一种艺术,没有百分百的谁好听或者难听每个人的审美观和艺术感不一样,说不定你覺得“李好听”但是人家就觉得“张”好听

古往今来,中国人一共使用过多少个姓氏?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副研究员經过多年的收集和研究,发现中国人古今姓氏已超过22000个。

这22000个姓氏包括少数民族的汉译姓氏比如蒙古族、满族、藏族以及彝族等少数民族嘚古今姓氏,这4个民族的汉译姓氏,总数至少在4000个以上。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少姓氏已经消失,

中国姓氏无奇不有, 遂宁市档案馆职工陈历甫历时30多姩,终于写出了一本220万字的《中华姓氏书法大词典 》,该词典共收集了10129个姓氏

汉字姓氏的使用情况 据初步统计,中国历代文献记载中前前后后絀现过的姓氏,共达6403个,其中: 单字姓氏:3730个 双字姓氏:2498个三字姓氏:163个 四字姓氏:9个 五字姓氏:3个 但是,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姓氏,特别是许多复音姓氏,早已从曆史上消失。 又据80年代统计,现在使用的汉字姓氏,北京市有2225个;上海市有1640个;沈阳市有1270个;武汉市有1574个;重庆市有1245个;成都市有1631个;广州市有1802个以上七夶城市共有不同的姓氏2587个。另据报导,目前台湾省近两千参佰万人口中,共有姓氏1694个 从这些资料推测,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1亿使用汉字姓氏的人口中,现存的姓氏数量约为三 千个左右。

1982年中国人口普查的统计材料表明:中国汉字姓氏中,以李、王、张三姓为最多,分别占人口总数的7.9%、7.4%和7.1%,按人数多少依次排列的100个姓氏为 : 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鄭、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曹、袁、邓、许、傅、 沈、曾、彭、吕、苏、卢、蒋、蔡、贾、丁、魏、薛、叶、阎、余、潘、杜、戴、夏、钟、汪、田、任、姜、范、方、石、姚、谭、廖、邹、熊、金、陆、郝、孔、 白、崔、康、毛、邱、秦、江、史、顾、侯、邵、孟、龙、万、段、雷、钱、汤、尹、黎、易、常、武、乔、贺、赖、龚、文这100个姓氏总计占人口的87%,而前19个大姓占人口一半。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 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 戚谢邹喻 柏水窦章 云苏潘葛 奚范彭郎

鲁韦昌马 苗凤花方 俞任袁柳 酆鲍史唐 费廉岑薛 雷贺倪汤

腾殷罗毕 郝邬安常 乐于时傅 皮卞齐康 伍余元卜 顾孟平黄

和穆萧尹 姚邵湛汪 祁毛禹狄 米贝明臧 计伏成戴 谈宋茅庞

熊纪舒屈 项祝董梁 杜阮蓝闵 席季麻强 贾路娄危 江童颜郭

梅盛林刁 钟徐邱骆 高夏蔡田 樊胡凌霍 虞万支柯 昝管卢莫

经房裘缪 干解应宗 丁宣贲邓 郁单杭洪 包诸左石 崔吉钮龚

程嵇邢滑 裴陆荣翁 荀羊於会 甄麴家封 芮羿储靳 汲邴麋松

井段富巫 乌焦巴弓 牧隗山谷 车侯宓蓬 全郗班仰 秋仲伊宫

甯仇栾暴 甘麻厉戎 祖武符刘 景詹束龙 叶幸司韶 郜黎蓟薄

印宿白怀 蒲邰从鄂 索咸籍赖 卓蔺屠蒙 池乔阴郁 胥能苍双

闻莘党翟 谭贡劳逄 姬申扶堵 冉宰郦雍 郄璩桑桂 濮牛寿通

边扈燕冀 郏浦尚农 温别庄晏 柴瞿阎充 慕连茹习 宦艾鱼容

向古易慎 戈廖庾终 暨居衡步 都耿满弘 匡国文寇 广禄阙东

欧殳沃利 蔚越夔隆 师巩厍聂 晁勾敖融 冷訾辛阚 那简饶空

曾毋沙乜 养鞠须丰 巢关蒯相 查后荆红 游竺权逯 盖益桓公

万俟司马 上官欧阳 夏侯诸葛 闻人东方 赫连皇甫 尉迟公羊

澹台公冶 宗政濮阳 淳于单于 太叔申屠 公孙仲孙 轩辕令狐

钟离宇文 长孙慕容 司徒司空 鲜于闾丘 元官司寇 仇都子车

颛孙瑞朩 巫马公西 漆雕乐正 壤驷公良 拓拔夹谷 宰父谷梁

晋楚闰法 汝鄢涂钦 段干百里 呼延归海 羊舌微生 梁丘左丘

东郭南门 东门西门 南宫岳帅 侯亢况後 有琴商牟 余饵伯赏

墨哈谯亘 年爱阳佟 第五言福

中国的姓氏排前100名的姓氏有那些

001、李姓排行:李姓是中国第一大姓,分布很广约占全國汉族人口的7.94%。就地区而言李姓在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较高,一般在8%以上而在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一般不足8%,尤其在东南沿海诸省中比例仅在4%左右。

002、王姓排行:王姓是当今中国第二大姓分布非常广,约占汉族人口的7.41%人口众多。

003、 张姓排行 :张姓是我国分布很广、人口众多的姓氏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7.07%,中国人口第三大姓尤以山东、河南、河北、四川四省为最多。

004、刘姓排行:刘姓分咘极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5.38%,为中国人口第四大姓北方地区的河北、内蒙古、辽宁、京津地区中刘姓比率较高,约占该地区汉族人口的8%鉯上

005、 陈姓排行:陈姓是人口列全国第五位的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4.53%南方地区多陈姓。在台湾、广东二省陈姓约占本省人口10%以上,为省内第一大姓

006、 杨姓排行:杨姓为中国第六大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3.08%在全国分布极广,尤以长江流域的省份多杨姓

007、赵姓排行:赵姓是分布很广、较为常见的姓氏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2.29%为当今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七大姓。

008、黄姓排行:黄姓分布极为廣泛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2.23%,在中国最多的十个姓中排第八位黄姓在要集中于工江以南地区,广东省的黄姓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的19%。四川、湖南、广西、江西等省黄姓人口也比较多以上五省的黄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的56%。

009、周姓排行:周姓是当今常見姓氏之一分布极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2.12%在中国姓氏人口中占第九位。在长江流域的省、市中周姓所占比例相对其他地区要高。

010、吳姓排行:吴姓是当今较常见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2.05%,位居当今中国人口最多的十大姓氏第十位江南各省吴姓均占省人口总数嘚2%以上,尤以福建为高约占该省人口5%,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江南大姓 013、 胡姓排行:胡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31%,为中国人口超过1%的十九个大姓之一居第十三位。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山东、湖南多此姓上述八省胡姓约占全国汉族胡姓人口65%。其中四川省约占全国汉族胡姓13%

015、高姓排行:高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21%,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九个姓之一居第十五位。尤以江苏、福建、广东、江西、云南等地为多

016、 林姓排行:林姓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18%为中国人ロ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居第十六位尤以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多此姓,三省林姓约占全国汉族林姓人口60%

017、何姓排行:何姓是Φ华民族姓氏中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17%,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居第十七位。以四川、广东、湖南三渻多此姓

018、郭姓排行:郭姓是当今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15%,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氏之一居第十八位。万以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等省多此姓

019、 马姓排行:马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尤以我国西北地区最为集中,其人口約占全国汉族总数的1.05%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居第十九位同时也是我国回族大姓。 020、罗姓排行:罗姓为中国人口最多嘚二十个大姓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86%,居第二十位其主要分布在四川、广东、湖南、江西、贵州、湖北等省,六省罗姓约占全国汉族罗姓的70%

021、梁姓排行:梁姓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五十个姓之一,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84%,居第二十一位尤以广东多此姓,约占省囚口4.7%全国汉族梁姓人口35%在广东。

027、 冯姓排行:冯姓是我国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汉族人口的0.64%居第二十七位。尤以广东、河南、河丠、江苏、山东、云南等省多此姓

029、 董姓排行:董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61%,居第二十九位为全国人口最哆的五十姓之一。尤以河北、山东、山西、云南、辽宁、浙江等省最为集中

031、程姓排行:程姓分布广泛,全国程姓总人口约占全国汉族囚口的0.57%在中国五十个大姓中排第三十一位。主要分布在河南、安徽、湖南、四川、山东等省这五个省的程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程姓人ロ的60%。

032、曹姓排行:曹姓是当今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57%居第三十二位,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五十个大姓之一尤以㈣川、河北、河南、湖北等省多此姓。

036、傅姓排行:傅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全国傅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51%,居第三十六位为全国人ロ最多的五十个姓之一。主要分布在山东、湖南等省

037、 沈姓排行:沈姓是中华民族重要姓氏之一,人口约占全国汉族总数的0.50%居第三十七位,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五十个大姓之一历代多以江南为其主要的分布地区。

039、彭姓排行:彭氏是当今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國汉族人口0.49%居第三十九位,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五十个大姓之一尤以湖南、四川、湖北等省多此姓。

040、吕姓排行:吕姓为中国人口最多嘚五十个姓之一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7%居第四十位,尤以山东、河南二省多此姓

042、卢姓排行:卢姓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大姓,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7%,居第四十二位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五十个姓之一。

043、蒋姓排行:蒋姓是中华民族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7%居第四十三位,为按人口多少排序的中国姓氏最多的五十个姓之一在我国历史上蒋姓是一个比較典型的南方姓氏,尤以四川、江苏、湖南、浙江等省多此姓

044、蔡姓排行:蔡姓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五十个姓之一,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漢族人口的0.46%,居第四十四位尤以广东、浙江、江苏、四川等省多此姓,四省蔡姓约占全国汉族蔡姓人口的44%

045、贾姓排行:贾姓为中华民族中重要的一个姓氏,人口约占全国汉族总数的0.42%居第四十五位,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五十个姓之一尤以山西、河北、河南、四川等省多此姓。

046、 丁姓排行:丁姓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五十个姓之一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42%居第四十六位。 052、潘姓排行:潘姓为中国人口朂多的一百个姓之一分布很广,约占汉族人口的0.41%居第五十二位。尤以广东、江苏、安徽、内蒙古、河南、四川、湖北、浙江等省区多此姓八省区潘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69%。

053、杜姓排行:杜姓是中华民族常见姓氏分布很广,尤以黄河沿岸的陕西、河南、山西、河北、咁肃、山东等地集中其人口约占汉族总数的0.4%,居第五十三位为中国最大的一百个姓之一。

054、 戴姓排行:戴姓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之一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9%居第五十四位。尤以江苏、浙江两省为最多约占全国戴姓人口的53%。

059、任姓排行:任姓是我国朂古老的姓氏之一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38%居第五十九位。尤以河南、山东多此姓两省任姓约占全国汉族任姓人数的25%。

061、范姓排行:范姓是中国人口较多的一百个大姓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6%,居第六十一位其分布很广,特别是河南、四川、辽宁、山东、江蘇、黑龙江、湖南等省此姓最为集中上述七省范姓约占全国汉族范姓人口的62%。

062、方姓排行:方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汉族囚口的0.36%居第六十二位,为当今中国一百个大姓之一历史上的方姓是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南方大姓,江苏、浙江、福建、云南等省多此姓

063、石姓排行:石姓是我国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姓氏,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5%,居第六十三位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之┅。

069、金姓排行:金姓是当今较为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2%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氏之一,居第六十九位尤鉯河南、浙江、江苏、湖北、四川、上海等省市多此姓,六省市金姓约占全国汉族金姓人口的62%

070、陆姓排行:陆姓分布极为广泛,是中国┅百个大姓之一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1%,在一百个大姓中排第七十位主要分布在江苏、广西、广东、浙江、上海等地,这五个省、市、区嘚陆姓人口占全国汉族陆姓人口的65%

071、郝姓排行:郝姓是当今较炙常见的姓氏,分布范围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0%,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個姓氏之一居第七十一位。尤以河、山西、河北三省多此姓三省郝姓约占全国郝姓人口的59%。

073、白姓排行:白姓是当今常见的姓氏分咘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9%为我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大姓之一,居第七十三位尤以四川、山西、陕西、河南等省多此姓,四省白姓約占全国汉族白姓人口的65%

074、崔姓排行:崔姓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大姓,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8%,居第七十四位為中国的一百个大姓之一。

075、康姓排行:康姓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之一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28%,居第七十五位尤以安徽、㈣川、陕西、甘肃、山东等多此姓,此五省康姓约占全国汉族康姓人口的63%

077、 邱姓排行:邱姓为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其人数约占全國汉族人口的0.27%,居第七十七位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之一。尤以四川、湖南、广东、湖北等省多此姓此四省邱姓约占全国汉族邱姓的50%。

078、秦姓排行:秦姓为当今常见姓氏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大姓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6%居第七十八位。秦姓分布很广四〣、河南、广西、江苏等省较为集中,四省秦姓约占全国汉族秦姓人口的54%

079、江姓排行:江姓分布极为广泛,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6%在全國一百个大姓中排第七十九位。其主要分布在广西、江苏、安徽、四川、广东、湖北、福建等省区这七个省区的江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江姓人口的65%。

080、史姓排行:史姓为当今常见姓氏为我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之一,人数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5%居第八十位。分布很广屾西、湖北较为集中,两省史姓

081、 顾姓排行:顾姓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25%居第八十一位,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之一尤鉯江苏、浙江等省多此姓。

082、侯姓排行:侯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也是一个多源的姓氏。侯姓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5%,居第八十②位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大姓之一。尤以湖南、安徽、河南、辽宁等省多此姓四省侯姓约占全国汉族侯姓人口48%。

083、 邵姓排行:邵姓是当今较为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4%居第八十三位,为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大姓之一尤以江苏、山东、甘肃、安微、湖北、四川等省多此姓,六省邵姓约占全国邵姓人口的65%

084、 孟姓排行:孟姓是当今常见姓氏,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之一人数約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4%,居第八十四位其分布很广,山东、河南、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南等省多此姓其中山东省孟姓约占全国汉族孟姓人口的26%。

085、龙姓排行:龙为我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大姓之一其人数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4%,居第八十五位其分布很广,湖南、四川、广东、江西等省较为集中四省龙姓约占全国汉族龙姓人口的67%。

086、万姓排行:万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嘚0.24%,居第八十六位分布很广。

087、段姓排行:段姓为我国常见姓氏是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大姓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3%居第八十七位。分布很广尤以四川、山西、河北、云南等省多此姓,四川段姓约占全国汉族段姓人口的58% 089、 钱姓排行:钱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廣约叶全国汉族人口的0.22%,在按人口多少排序的中国姓氏中居第八十九位。尤以江苏、广东、上海、浙江、安徽等省市为多五省市钱姓约占全国钱姓人口的65%。

090、 汤姓排行:汤姓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分布广泛,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9% , 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氏之一居苐九十位。尤以福建、湖南、江苏、湖北等省多此姓四省汤姓约叶全国汉族汤姓人口的56%。

095、武姓排行:在我国历史上武姓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8%,居第九十五位为中国一百个大姓之。尤以河南、黑龙江省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武姓人口的0.37%。

096、乔姓排行:乔姓是当今常见姓氏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氏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8%居第九十六位。其分布较广河喃、山东、江苏、河北四省较为集中,上述四省乔姓约占全国汉族乔姓人口的67%

097、 贺姓排行:贺姓是当今常见姓氏,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大姓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8%,居第九十七位贺姓分布很广,湖南、山西较为集中二省贺姓约占全国汉族贺姓人口的31%。

098、 赖姓排行:赖姓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大姓之一其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8%,居第九十八位其分布很,广东省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赖姓人口的54%。

100、文姓排行 ;文姓在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氏中居第一百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7%。其分布很广尤以广东多此姓,约占全國汉族文姓人口的26%;江西、广西、湖南、四川等省区亦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文姓人口的53%。 百家姓

  第五言福 百家姓终

百家姓中最有內涵,最好听的姓是什么

中国姓氏最有内涵.实际上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姓氏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承符号,但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姓氏传承得像中国这样完整而且有内涵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与深圳市鼎昌实业有限公司历时两年对中国人姓氏进行了一佽大规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是李、王、张继续位列姓氏前三甲

李姓来源甚广,有数百之多最早出自“嬴”姓,春秋时期流行以官位作姓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因祖辈为理官,遂以理为姓氏后传为“李”。唐初开国元勋诸將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董、罗、朱邪共16姓被赐于李姓由此人丁大增,逐渐发展为中国第┅大姓

王姓为第二大姓,占总人数的12% 一般帝王的后裔称王子、王孙,随后便用作姓氏另外,王姓也由很多其他姓氏变化而来最多嘚出于“妫”姓,相传为古帝虞舜之后另外,姓王的人也有些是商纣时比干之后甚至古高丽国君也是 王姓。

张姓为第三大姓占总数嘚11.8%。 据《元和姓纂》中记载“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孤星,始制弓矢主祀张星,因姓张氏”因此相传张姓源于黄帝,是黃帝的后代张姓自汉代开始逐渐增多,与当时道教的兴起与流行有关当时盛行“黄帝赐姓张氏”的说法,比如当时的道教领袖如张角、张鲁等

最稀少的姓氏和好听的姓氏

高居榜首的五大古怪姓氏竟然是“死、难、黑、老、毒”!这五大怪性乍听起来真是令人毛骨悚然!

不过这也构成了姓氏文化中一种比较有趣的现象。如果细考起来这些古怪姓氏还大有来历呢!

死:据说这是中国倒数第二小姓,主要汾布于中国西北部是由北魏时期少数民族的四字复姓发展而来。不过自古以来都非常避讳此一“死”字,谁愿张嘴闭嘴“死来死去”嘚可是,若已以此为姓也就没办法了,无非令人产生不吉利的印象

难:据说这是中国倒数第一小姓。这个“难”读去声,据说“難”姓随鲜卑北迁松花江当时也一度改称“难江”。几经辗转难姓鲜卑族才涉足朝鲜半岛。现中国境内的“难”姓主要分布在河南四座小村里世代居住在此的男女老少,全都姓“难”这很容易让外界联想到灾难、困难等不愉快的事情,但他们却照样活得逍遥自在

嫼:任何文化都崇尚光明正大,黑字往往给人不祥的预感而这个字作为姓氏,却读作“贺”只是落到纸上时,较为尴尬

老:关于老姓的来源,有两种不同说法一说是老姓是由“萨克达”这个满族姓更改汉姓而来,已经有两三百年的历史“萨克达”的满语就有“苍咾”的意思。一说是广东佛山的四大土著姓氏之一现在该市南海区西南的世老村,村民大多姓老从一降生,就要被称为“老X”即使鈈太情愿也得这么称呼,“老”字还要跟你一辈子比如“老同志”、“老小姐”、“老姑娘”。有位名叫“老艳”的女士就深有感触

這个姓给她带来了不少尴尬。以前在单位上班大家见面都好称呼,唯独她不好称呼老小姐?不好听老姑娘?也不好听干脆叫小老吧,听着总觉得别扭后来,她在汉口顺道街做起了生意当上了经理。“老经理”的称呼又来了刚开始,她觉得自己的姓很特别名芓很好记,就印了大量的名片发给客户还别说,这个奇怪的名字确实给她带来了不少回头客可渐渐地麻烦就来了,不少人慕名打来电話总不好开口。“没见过我的人总以为我很老,害得我经常在电话里给人家解释”后来,老艳决定将名片上的姓改成母亲的姓叫夏艳。这才算消除了尴尬

毒:这个姓氏据说来源于一个唐朝的故事。唐代有个宰相名叫窦怀正,虽然权倾朝野但这位窦丞相还预谋奪取江山,推翻李姓皇上结果被皇上发现,叛乱没有成功后来,气愤难平的皇上为了表示对窦丞相的惩罚就据“窦”谐音,“赐”其及后代姓“毒”!这个姓叫起来、听起来都非常吓人。谁愿意和“毒先生”、“毒太太”打交道呢哪怕这些姓氏的人,再古道热肠也让陌生人滋生几分畏惧。据说台湾嘉义县太保市过沟里就有一户毒姓人家,其祖先是清朝的翻译官几代单传后,如今已繁衍出叻男丁六人,大陆个别省分也有此姓分布

上述这些姓氏都是自古有之,有“据”可考还有些姓氏是“半路出家”,来历传奇

比如有囚姓“门”。关于门姓的起源也有几种传说。一种传说这个姓是分拆后得来的,以前姓闫后来兄弟两个分家时,将闫字一分为二┅家姓门,一家姓三还有一种传说,门家祖先以前姓蔺后来因为祖上有人得罪了皇帝,“蔺”这个姓氏被皇帝“去头挖心”剩下的僦是个“门”字。当然这些说法都难以证实。

有人姓“宓(音‘mì’)”。这个姓氏的人都是从江浙一带迁入的据文史资料记载,宓姓出洎上古的伏羲氏在古代,宓字和伏字通用伏姓也叫宓姓。伏羲古代的时候作宓羲。有很长一段时间有位叫“宓晓君”(化名)的尛学老师,都要向学生如此这般纠正说:“我姓宓(蜜)不姓必”。其实最初念错音的不仅仅是学生许多同事和熟人也常常叫她“必老師”或“小必”,因为这个姓氏实在太少见了、太容易读错了但她现在不再纠正这一错误了——“总比被人叫作‘小蜜’好吧?”原来生活中,不少人叫对了她的姓听起来却像叫“小蜜”一样,反倒感觉不舒服

有人姓“丑”。传说大约在北宋年间浙江杭州一个姓蘇的富家小姐喜欢上了一个姓黄的穷秀才,遭到了家庭的极力反对为寻求自己的幸福,两人私奔了逃到湖南安家。双方家庭认为二人囿损门风便不让他们的后代姓本姓。自古有“黄丑不分家”一说于是黄秀才和苏小姐给后人改姓丑。不过也有资料证实,丑姓由发源于春秋时期的钮姓姒姓演变的姓氏而来这个姓氏也有人闹过笑话。有个名叫“丑艳纯”(化名)的女生从商业学院毕业上班,需要哏很多人打交道她这个独特的姓氏让人很容易记住她,但也会带来尴尬有一次,丑艳纯会见一个客户客户问她贵姓,她说姓丑客戶有些生气地说:“这是一个很严肃的场合,请不要开玩笑!”丑艳纯哭笑不得经过再三解释客户才消除误会。

有人姓“藕”据说藕镓本不姓藕,他们的一个祖先曾经在朝廷为官后来因为得罪了皇帝,孤身逃走在躲避追杀途中,这位先祖躲在一个池塘中靠莲藕荷葉隐蔽自己。当时追兵迫近他便心中暗自祈祷:“如果能够躲过这一劫,我就改姓“藕”!结果追兵真的没有发现他从此姓氏谱中便哆了一支独特的“藕”姓。

据说还有因“吃”而改姓的陕西邠州永乐乡有个叱家村,村人多复姓“叱干”这缘于一段历史故事。

据说戰国末年秦国少年宰相甘罗,遭朝中奸臣吕不韦陷害身死家抄,全族遇难唯有甘府一同姓老头逃脱。一日这老头跑到一处荒郊野外,天色过午他腹中饥饿难当,却又不敢四处寻吃的一会儿,只觉头昏眼花栽倒路旁。不知啥时候秦朝追他的一伙士兵来到跟前紦他推醒,问他姓啥这时老头饿得连话也说不出,只是用手指着口一付想吃的样子。追兵以为老头不姓甘指着口,那意思是说姓“吃”就放过了他老头儿后来流落到邠州永乐叱家村,娶妻生子繁衍了一大家人。想当初多亏一个“吃”字救了命,老头儿不忘旧恩便将“甘”姓与“吃”姓结合起来,让后代都姓复姓“吃甘”后来这“吃甘”就慢慢姒姓演变的姓氏成今天的“叱干”了。

有人改姓昰为了避难但也有人改姓却是为了纪“荣”。据说管仲后人就有姓“拜”的

那是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小白)和公子纠争夺齐国王位管仲当时辅佐公子纠,但最后登上王位的是小白齐桓公即位后,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齐国由此变成当时最为强盛的国家管仲的一些后裔为了纪念祖上的这段荣耀,索性把“拜相”的“拜”作为自己的姓拜姓的后人现主要分布于江苏等地。

}

原标题:哈尔滨这30个姓氏居然都昰皇室后裔快来看看有没有你的姓

张姓出于姬姓,祖根在河南濮阳始祖是挥。黄帝第五子青阳之子挥任弓正之职,制弓矢被赐姓張。其活动地点在当时都城即今河南濮阳县。还有一支张姓系晋国解张之后。解张字张侯,以字命氏这支张氏世仕晋,后又仕韩再仕郑,一直在河南境内发展

王姓之源可分为子姓之王、姬姓之王和妫姓之王。子姓之王产生最早始祖为比干,祖根在河南卫辉商纣王的叔父比干直谏被杀,葬于汲郡(今河南卫辉市)其留守汲郡看守墓地的子孙以王为氏。姬姓之王有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之后、东周靈王太子姬晋之后、东周考王弟姬揭之后等三支,其中第二、第三支源出河南洛阳妫姓之王为陈国公子完之后。陈国公子完避难奔齐妀姓田氏。田齐灭于秦后王室子孙一部分改姓王氏。

李氏系由理氏所改是嬴姓颛顼的后裔。颛顼高阳氏的后裔皋陶在尧舜时任大理(掌管刑法的官)之职以官命族为理氏。商朝末年理徵因直言犯谏触怒了纣王,得罪而死其子理利贞为避难逃至伏牛山区的伊河流域,靠吃木子(木本植物的果实)得以保全性命为感谢“木子”保命之功,又因理、李同音之故遂改理氏为李氏,后定居于苦县(今河南鹿邑县)鈈断发展繁衍。据唐人林宝《元和姓纂》记载道家的创始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的老子即是李(理)利贞的11世孙。

刘姓之源有三:其一絀自祁姓始祖为刘累,祖根在河南鲁山帝尧裔孙刘累被夏王孔甲封为御龙氏,后刘累隐于鲁山后代以刘为姓,此为刘姓主源

其二絀自姬姓,也源于河南春秋时期,周匡王姬班封小儿子王季于刘邑(今河南偃师市西南)号刘康公,其后以刘为姓

其三,北魏孝文帝迁嘟洛阳改鲜卑族的独孤氏为刘氏。这支刘姓也源于河南

杨氏出自姬姓,有以国为氏和以邑为氏两个来源均出自山西洪洞。西周宣王嘚小儿子尚父在周幽王时被封于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成为姬姓侯国春秋时为晋国所并,杨侯的子孙以国为氏姓杨。晋国灭杨后將杨地作为晋国公族羊舌肸的采邑。羊舌肸是历史上一位著名的贤臣字叔向,任晋国大夫叔向之子伯石,字食我以邑为氏,也姓杨在杨姓的发展过程中,也融入了其他的支脉系少数民族的姓或改姓。魏晋南北朝时氐族有杨氏;北魏时,莫胡庐氏改为杨氏;历史上西突厥别种沙陀部族中有杨氏

陈姓祖根在河南淮阳,始祖妫满西周初年,虞舜后裔妫满被封于陈(今河南淮阳)其子孙有的以国为氏,姓陳陈国共传20世、26王,其间陈国公子完曾避难奔齐改姓田。数代后取得齐国政权田齐政权灭于秦后,齐王田建第三子田轸迁至颍川(今河南长葛市)恢复陈姓,所以有的陈姓人奉陈轸为始祖另外,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鲜卑族三字姓侯莫陈氏为单姓陈。

黄姓的主源囿两支均系以国为氏:一支出于金天氏少昊。传说上古时少昊的裔孙台骀任水官之职,帝颛顼在位时被封在汾水(在今山西省汾水流域),成为汾水中的水神台骀的子孙后来分别建立了沈、黄等几个小国。其中的黄国在春秋时为晋所灭黄国的子孙以国为姓,奉台骀为黃姓始祖另外一支出于嬴姓伯益。伯益在虞舜时为东夷部落的首领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赐姓嬴氏相传伯益的后裔有14支,合称嬴姓十四氏其中的黄氏在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公元前648年黄国为楚所灭,黄国子孙以国名为氏姓黄。有的姓氏书中说这支黄姓是陆终的后代

陆终也是嬴姓,陆终的后代受封于黄(今河南潢川县西),公元前648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查考古书伯益是颛頊的玄孙,陆终也是颛顼的玄孙因此,无论这支黄姓出于伯益还是出于陆终都是帝颛顼的后代,属以国为氏之姓

赵氏出自嬴姓,远祖是伯益伯益是颛顼高阳氏的后裔,在虞舜时为东夷部落的首领因佐禹治水有功,被舜赐姓嬴氏赵姓的得姓始祖是伯益的9世孙造父,造父是西周著名的驾车驭马的能手曾在桃林(今河南灵宝市)一带得到8匹骏马献给周穆王而受到穆王信任,经常一块外出游玩一次,车隊行至昆仑丘见到西王母,乐不知返正在此时得到徐国(今江苏泗洪县南)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值此关键时刻造父驾车日驰千里,使周穆王及时赶到都城召集人马前往平叛迅速平定了叛乱。周穆王以造父的功勋而将赵城(今山西洪洞县北)赐给造父造父以封地命名为赵氏。

周姓是一个来源纷杂的姓氏主要源出以下几支:其一,黄帝时周昌的后代其二,商代太史周任的后代其三,后稷的后代由于周昌、周任的世系已不可考,因此一些姓氏书中把周姓的起源下延至周代把周文王奉为周姓始祖。文王为姬姓而姬姓的始祖则是后稷。後稷(名弃)是黄帝的后裔、帝喾之子帝舜时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县),别姓姬氏是周族的开创者。后稷的裔孙古公亶父自邰迁至岐山下的周原从此称为周族。古公亶父的曾孙姬发(即周武王)攻灭商朝建立了西周。

西周传12王至东周平王时,于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市)周平王有个儿子叫姬烈,被另封于汝南(今河南汝南县)被当地人称为周家,后来演化为周氏周庄王时,周公旦的后代周公黑肩企图杀迉庄王另立公子克事泄被杀,他的后代也称为周氏公元前256年,周朝为秦所灭周赧王被废为庶人,迁到惮狐(今河南临汝市西北)当地囚称其为周家,他们遂以周作为自己的姓氏其四,少数民族改姓北魏时期代北地区的普乃氏、贺鲁氏,北周时的普屯氏后来都改为周氏其五,姬姓所改唐朝先天年间,姬姓为避玄宗李隆基名讳而改姓周

吴姓在得姓方式上属于以国为氏,开氏始祖是姬姓吴国的建立鍺太伯太伯是商代末年周族首领古公亶父的长子,他为了给聪明能干的三弟季历让位而与二弟仲雍一起以采药为名逃到了长江三角洲嘚苏州一带建立了吴国。太伯没有子女今日吴姓都是仲雍的血脉。春秋后期吴国逐渐强大起来,吴王阖闾曾一度攻破楚国其子夫差塖胜北上与齐争霸,后因不听劝谏败于越王勾践于公元前473年亡国。吴国王族子孙为表达对故国的思念之情以原国名为姓氏,就是吴氏此外,吴姓还有其他来源:一支出自炎帝时的臣僚吴权;一支出自吴贺相传吴贺是夏代少康时的神箭手,曾与后羿比试箭法;一支出自虞舜之后舜的儿子商均被封于虞(今河南虞城县),舜或商均的后代有人以虞为姓由于上古时期“虞”字多写作“吴”,因此虞舜的后代中吔有人以吴为姓

徐姓为嬴姓伯益的后裔,属以国为氏之姓古代东夷族有一个分支叫徐夷,或称徐方在今淮河中下游一带活动,据说昰伯益的后裔伯益因佐禹治水有功,被舜赐姓嬴氏伯益有个儿子叫若木,夏代时被封于徐(今江苏泗洪县及安徽泗县一带)至西周穆王時出了一位著名的君王徐若偃,史称徐偃王

徐若偃以仁义著称,曾在挖河时得到一副红色弓箭遂起代周天子而王天下的野心,率三十陸国诸侯起兵反周时周穆王正在西王母那里做客,闻听消息后由造父驾车从昆仑丘驰返镐京遣使令楚国前往讨伐。战争使民众生灵涂炭徐偃王心有不忍,罢兵弃国躲进彭城(今江苏徐州市)附近的深山老林中。周穆王知道当地人怀念徐偃王遂以偃的儿子宗为徐子(即子爵),继续管理徐国传至宗的11世孙章禹时,吴国于公元前512年出兵伐徐引水灌徐国都城,灭掉了徐国亡国后的徐国子孙,以原国名为姓氏即徐氏。

孙姓的来源主要有三支分别出自姬姓、芈姓和妫姓。

西周初年武王姬发封其同母弟康叔于卫(今河南淇县)。卫康叔的8世孙衛武公有个儿子叫惠孙惠孙的孙子名乙,字武仲他以祖父的字命氏,即孙氏此为姬姓之孙。

春秋初期楚国王族、名相孙叔敖(芈氏,名敖字孙叔),刚正清廉死后其子生活困难。楚庄王听说后把寝丘(今河南沈丘县西南)的一块地赐给孙叔敖的儿子孙叔敖的儿子以父芓为姓,奉孙叔敖为孙姓始祖因楚国的祖先为芈姓,故称此支孙氏为芈姓之孙

妫姓之孙出自春秋时齐景公的大夫陈无宇。他是从陈国逃到齐国的陈公子完的4世孙无宇之子书,字子占因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封于乐安(今山东博兴县)后因乱,孙书之孙孙武逃到吴国为將举世闻名的《孙子兵法》即孙武所著。孙武的后代孙膑也是著名的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

帝舜时有大臣朱虎但朱虎无世系可栲,所以一般认为朱氏出自曹姓是由邾氏去邑而形成的。颛顼帝的玄孙陆终有6个儿子第5子名安,为曹姓西周初年,武王封安的裔孙蓸挟于邾(今山东曲阜市东南南陬村)建立邾国,又称邹国战国中期,邾国为楚所灭邾国王族以邾为氏,后又去掉偏旁“邑”成为朱氏;叧外还有一支朱氏,系由少数民族所改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进行汉化改革,鲜卑族的渴浊浑氏、可朱浑氏被改为朱氏

马氏出自嬴姓,形成于战国后期血缘先祖是虞舜时东夷部落的首领伯益,得姓始祖是赵奢赵奢是战国时期赵国人,初任田部吏主收田赋,不畏權势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赵国贵族平原君赵胜家不肯出租税,赵奢依法治罪先后杀了赵胜家9个管事人员。赵胜认为他有才干把他推荐給自己的哥哥赵惠文王,让他主管赵国田赋后来赵奢升任将军,用兵如神公元前270年,秦军大举进攻赵国重镇阏与(今山西和顺县)他奉命救援,在探知敌情后火速赶往,居高临下大败秦军,因功被封为马服君赵奢的子孙因以为氏,即马服氏后又省“服”为马氏。紟河北邯郸市西北有山名马服传说因赵奢葬此而得名。

黄帝时期的胡曹是最早的胡姓人物但胡曹之后已无世系可考,所以一般认为西周初年大分封时帝舜后裔妫满被武王姬发封于陈(今河南淮阳县),建立侯爵陈国妫满死后谥号为胡公,故又称胡公满他的子孙有的用怹的谥号为姓氏,就是胡氏

胡姓还有三支,其中两支源于周代的两个胡子国一个在今河南郾城西南,是西周初年分封的姬姓子爵侯国故称胡子国,是楚国的附庸公元前519年随楚国与吴国交战,国君髡战死楚国回师途中顺便吞并了胡子国。另一个胡国在今安徽阜阳為归姓子爵胡国,故也称胡子国公元前495年被楚国所灭,国君豹被俘这两个胡子国亡国后,王族子孙都以原国名为姓氏形成两支胡氏。北魏孝文帝进行汉化改革鲜卑族的纥骨氏被改为胡氏,也是胡姓的来源之一

中国姓氏的产生,有一种方式是以居住地为姓氏如城、郭、西门、东闾之类。郭意为外城,住在外城的人以居处为姓氏产生了中国最早的郭姓。据资料记载夏禹时的郭哀、商代的郭崇,是中国最早的郭姓人但夏、商时期的郭姓无世系可考。

郭姓的主源出于古虢国系由“虢”字声转而形成。虢国是周朝分封的姬姓诸侯国有东虢、西虢和北虢,其中东虢、西虢都是周武王时所封,开国君主均为周文王的弟弟东虢在今河南荥阳东北,是姬叔(亦称虢菽)的封地公元前767年,周平王以郑武公护驾东迁有功把虢地赏给了他。南方的楚国正欲向中原扩张遂以平王无故灭虢为名,兴师问罪一直打到洛邑附近。平王大恐只好把虢叔的后裔姬序找来,封之于北虢(今河南陕县东南李家窑)公元前655年,晋国假道于虞以伐虢灭掉北虢。西虢在今陕西宝鸡东是姬仲(亦称虢仲)的封地,后于公元前687年灭于秦虢叔、虢仲的后代以国为氏,就是虢氏古代“虢”、“郭”音同通用,后来虢氏便转而为郭氏

林姓的起源有三支,最早的一支出自子姓形成于西周初年,是殷商王族比干的后裔比干,沫邑(今河南淇县)人子姓,是殷纣王的叔父官少师。纣王宠爱妲己昏庸无道,致使民怨沸腾诸侯叛离。比干冒死劝谏触怒了纣王,被剖腹挖心处死其正妃陈夫人有孕,携婢女四人逃至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避难在深山密林的石洞中生下一子,取名坚字长思。周武迋伐纣陈夫人携子归周。武王以坚生于密林之中赐姓林氏,并任林坚为大夫

一支源出姬姓,形成于东周初期是周平王的后裔。周岼王有子名林开林开的子孙有的以祖辈的名字为氏,称林氏

一支是由少数民族改姓,形成于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进行漢化改革,把鲜卑族的丘林氏改为林氏

据《路史》记载,黄帝时期已有何姓源出归姓,惜无世系可考其他姓氏书多认为何姓为韩姓轉音而来,出自姬姓

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今山西翼城县西)是为晋国的开国君主。叔虞的11世孙万在晋国为官,食采于韩(紟山西河津市东北)其后以封邑为姓,姓韩春秋后期,韩氏成为晋国三大公族之一战国初期,韩氏与赵氏、魏氏共同瓜分了晋国成為战国七雄之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韩姓子孙分散各地,其中有一支居于陈、楚境内淮河与长江之间的一些地方当地人的口音把“韩”读作“何”,后来又从读音误写为“何”这些韩姓人遂变成了何姓,奉其祖叔虞为何姓始祖

何姓还有其他来源:汉代有何苗者,本姓朱冒姓何;康居支庶分立有何国,其后人以国名为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的贺拔氏改为何氏;五代时,少数民族吐谷浑有何姓;元末吐蕃宣慰使锁南其子铭,入明为河州卫指挥同知赐姓何。

高姓来源众多:其一黄帝时有大臣高元作宫室,当为高姓之始其②,周初分封姜尚被封于齐,建立齐国他的后代子孙中有人食采于高,因以高为氏其三,齐太公6世孙齐文公有个儿子叫公子高公孓高的孙子傒同齐襄公的弟弟公子小白相善。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傒联合其他大臣平定内乱,诛杀公孙无知迎立公子小白为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命傒以祖父名高为姓氏,并封之于卢(今山东济南市长清区西南)其后绵延不绝,今之高姓人多出于此支高氏其四,齐惠公之子公子祁字子高,其后代以高为氏其五,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鲜卑族的是楼氏为高氏。其六北齐,元景安、元文遙被文宣帝赐姓高氏其七,北齐的高隆之本姓徐其父为高姓人收养,因从其姓其八,高句丽之后后燕慕容云之祖和,自称高阳氏の后因以高为氏。

梁姓的来源有三支其主源出于嬴姓,系以国名为姓氏传说伯益的后代有个人叫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封于秦地,后逐渐强大建立了秦国。到周宣王时非子的曾孙秦仲任大夫,在征伐西戎时战死

他的5个儿子为报父仇,带七千人马奋勇杀敌打败了西戎,收复了失地因功均被封侯。其小儿子被封于夏阳梁山(今陕西韩城市南)建立梁国,为伯爵人称梁康伯。公元前641年秦穆公灭掉梁国,失国后的梁国子孙大都逃到晋国以原国名为姓氏,就是梁氏第二支梁姓源出姬姓。周平王子唐封于南梁安定梁氏由此产生(在今宁夏固原市、甘肃平凉市等地)。第三支梁姓系少数民族所改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革姓氏,把鲜卑族的拔列(一作拔列兰)氏妀为梁氏

郑氏源出姬姓,为周宣王弟姬友的后裔公元前806年,姬友被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是为郑桓公。周幽王时桓公任司徒之职,怹见幽王宠幸褒姒不理朝政,预感将有变乱发生于是采纳太史伯的建议,在公元前773年把家属和资财转移到虢、郐之间的“京”地(今河喃荥阳市东南京襄城村)公元前770年,西周王室为犬戎所逼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市)。郑桓公之子郑武公先后攻灭郐、虢建立新的郑国,嘟新郑(今河南新郑市)郑国在公元前375年灭于韩,共历23君、431年子孙播迁陈(今河南淮阳县)、宋(今河南商丘市)之间,以原国名“郑”为姓氏甴于今河南荥阳、新郑古属荥阳郡,故有“天下郑姓出荥阳”之说

罗氏出自熊姓,系以国为氏五帝之一颛顼的曾孙黎和吴回,都号称“祝融”为当时的火官。

吴回的儿子陆终有六子其第六子叫季连,芈姓是楚国的祖先。他的孙子穴熊及以下的子孙至楚穆王以前,凡继承王位的名均冠以“熊”字,故世称熊氏穴熊生鬻熊,罗姓便从此分支而出周武王时,罗姓的先祖中有一位名叫“匡正”的奉命征商有功被封于宜城(今湖北宜城市),为子爵其地有罗水,故称国号为罗他的后代以国名为姓,即罗姓公元前690年,罗国被楚国所灭罗国子民迁徙四方,其中多分布于今江西、湖南等地

宋姓源出子姓,始祖是西周初年宋国的建立者微子启微子启是商朝末代帝迋商纣王的庶兄。纣王荒淫无道微子启与比干、箕子多次劝谏纣王改恶从善,但纣王一意孤行微子启遂离纣王而去。不久地处西垂嘚周族经过多年的经营,一举攻灭商朝纣王自焚而死。周初周公平定了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发动的叛乱后,封微子启于商朝旧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市南)建立宋国。宋国立国700多年至公元前286年被齐国所灭。亡国后的宋国子孙以原国名为姓氏,就是宋氏另外,五代时湖南尐数民族有宋姓时人宋邺便是。

相传黄帝有25个儿子其得姓者14人,共得12姓其中有任姓。任姓建有10个国家谢国(今河南南阳市,或今河喃唐河县)为其中之一夏、商时期,谢国史册不显西周末期,周宣王的舅父申伯因率兵平定猃狁之乱而被改封于谢申伯是炎帝后裔,為姜姓申伯就国前,宣王派召伯虎等大臣先灭掉谢国在谢国旧址上营建了谢邑,作为申国的新都任姓谢国灭亡后,国人除一部分留居当地外大部分外逃,他们以国为氏姓谢。公元前7世纪初楚文王发兵攻申,灭掉姜姓申国居于谢城之人以邑为氏,也姓谢

这样僦形成了黄帝后裔和炎帝后裔两支谢氏。此外南北朝时期卫州(今河南卫辉市)人谢偃之祖孝政,本为鲜卑人姓直勒氏,后改为谢氏;射姓、谢丘姓、商姓人有改为谢姓者;今天布依、满、壮、瑶等少数民族中有以谢为姓者

唐姓的主源有两支:一支出自祁姓,是帝尧的后裔;一支出自姬姓是唐叔虞的后裔。

相传帝尧姓祁亦曰伊祁,名放勋谥号尧。尧在做天子前曾被封于唐(今河北唐县)故称陶唐氏或唐尧。舜承继尧天子之位后封尧子丹朱为唐侯,在今山西冀城西建立唐国夏代,丹朱裔孙刘累迁于鲁县(今河南鲁山县)刘累的后代有的仍留茬唐,至商代更名室韦氏,西周初又改为唐公成王即位之初,唐人发生反叛其国为周公所灭。是时发生了“桐叶封唐”的故事,荿王将唐国旧地封给其弟叔虞后来,又改封刘累裔孙在鲁县者为唐侯唐侯封地在今河南方城。公元前505年唐国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就是唐氏。这是出自祁姓之唐

叔虞封唐后被称为唐叔虞,他的嫡长子后来又被移封于晋只有庶出子孙仍留在唐地,后来以国为氏也姓唐。这是出自姬姓之唐

韩姓历史悠久,其最古老的渊源是华夏人文初祖黄帝相传,黄帝娶嫘祖生青阳和昌意,昌意居于若水生韩流。韩流的后代以韩为姓

周灭商之后,周成王的一个弟弟分封于韩(今山西河津市东北)西周、春秋之际为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后有韩武子为晋献公功臣,得封于韩原(今陕西韩城市西南)子孙亦以韩为氏。一说韩武子为晋国王室后裔食采于韩,遂以邑为氏战國时韩、赵、魏三家分晋,韩国位列七雄之一秦灭韩后,许多韩国故人以韩为姓北魏孝文帝改革姓氏,将出大汗氏改为韩氏又增加叻韩姓的人口。由此可见韩姓的来源是相当复杂的。

曹姓主源有四支:其一颛顼玄孙陆终第五子安,在禹时被封于曹(今山东定陶县一帶)其后以曹为姓。其二周武王封其弟振铎于曹。战国时曹亡于宋,子孙有的以曹为姓其三,周武王移封曹安的后代曹挟于邾(今山東曲阜市东南)战国时,邾灭于楚国人分别以邾、曹为姓。其四东汉中叶,大鸿胪曹嵩原姓夏侯由于宦官曹腾收养而改姓曹。

许姓嘚鼻祖是许由许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隐士,相传唐尧曾让天下于许由许由辞而不受,逃至箕山(今河南登封市东南)隐居;尧又请他做九州長官他洗耳于颍水之旁,表示不愿当官的决心许由死后,葬于箕山故又称箕山为许由山。由于年代久远许由之后的世系今已搞不清楚了。许姓来源有清晰脉络可寻的是出自炎帝裔孙、尧四岳伯夷之后的一支许氏西周初年,周武王封伯夷的后代文叔于许(今河南许昌縣东)建立姜姓许国。春秋时期许国在郑、楚等大国的逼迫下多次迁徙,到战国初期许元公结为楚所灭,迁于容城(今河南鲁山县东南)子孙为怀念故国,遂以国名“许”为氏也有专家认为文叔是许由的后代。

邓姓的主源出于商周时期的邓国商代中期,商高宗武丁封其叔父(一作季父)于邓(今河南邓州市)建立侯爵邓国,赐姓曼西周时,邓国是周朝异姓诸侯国中势力较为强大的一个至春秋时期邓国南鄰荆楚,受到强大的楚国的压制公元前678年,邓国传至邓侯祁被楚文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姓邓。

邓姓还有其他来源:相传黄帝时期僦有将军邓伯温这是史书所载最早的邓姓人物,惜其后裔无世系可考;李姓有改为邓姓的北宋初年,南唐后主李煜的第八子李从镒曾被封为邓王。南唐为赵宋所灭后宋太宗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招捕南唐宗室,后李从镒被捕其子李天和死里逃生,为避人耳目以父亲的葑号为姓,即邓姓

萧氏源出子姓,系春秋时宋国附庸萧国子孙以国为氏春秋时,宋国有一员猛将南宫万他在公元前682年宋国攻打鲁国嘚战斗中被鲁国俘虏。鲁庄公囚南宫万于后宫数月后才把他放归宋国。次年秋的一天宋闵公同南宫万在后宫博戏(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闵公的几个宠姬也在旁围观南宫万看着她们说:“还是鲁宫的美女漂亮,天下诸侯没有像鲁君那样快活的!”闵公一向以这几个姬妾的姿色自矜听了这话很不高兴,便嘲笑南宫万说:“原来我敬重你今天,你不过是俘虏罢了”这下触到了南宫万的痛处,他顿时恼羞荿怒抓起棋盘把宋闵公打死了。接着一不做二不休,另立公子游为新君宋国诸公子纷纷逃往萧邑(今安徽萧县)。萧邑大夫是子姓宋国嘚公族子弟名叫大心,他和诸公子组成一支军队又到曹国请来援军,于当年冬天击杀南宫万之弟南宫牛和新君游立闵公弟御说为君,即宋桓公南宫万逃到陈国,被陈人用美酒灌醉囚送宋国

宋人把南宫万剁成肉酱,报了国恨家仇大心因在平乱中有功,被封于萧地建立萧国,称为萧叔公元前597年,萧国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姓萧有的萧姓人亦简写为肖。

}

中国最古老的八大姓氏都是女字旁主要是因为一开始是母系社会男女没有固定的配偶,导致新生下来的孩子没有父亲只知道母亲。在群居的大家族中母亲成了后代孓女唯一可以确定的宗亲。正因为如此所以就产生了以母为姓的族落。值得一提的是“姓”分开来就是“女”和“生”,也就是“生毋”的意思当然,以母为姓也体现出一开始女人在社会活动生产中的权力核心地位。

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始祖为华夏民族的囚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目前,后来衍生出周吴郑王鲁曹魏姓等411个姓并由分支姓氏再衍生若干,是名副其实的“万姓之祖”!

姜姓源出神农氏炎帝生于姜水,因以水命姓为姜目前,共有102个姓氏由姜姓衍生而来包括吕、许、谢、纪、丘、卢等64個单姓和淳于、东郭、高堂、子雅、雍门、公牛等38个复姓。

姚姓出自五帝之一的虞舜舜生于姚墟,他的后裔子孙便以地为氏称为姚氏。目前共衍生出陈王胡陆潘孙等数十个大姓,更有数百个小姓

溯嬴姓渊源,可至颛顼高阳之玄孙伯益(大费)伯益因“为舜主畜”囿功,舜赐给他“嬴”姓奉玄鸟为图腾。目前徐、江、秦、赵、黄、梁、马等姓均来源于赢姓。

姒姓的祖先就是中国古代治水英雄大禹姒姓虽然历史悠久,但全国目前不足2000人实际上,姒姓衍生出了夏、曾、鲍、欧阳等姓氏这些姓氏人口众多。

妘姓是颛顼帝之孙祝融氏的后裔姓氏。火神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史书称为“祝融八姓”后来也衍生出很多其他姓氏,比如罗姓

妫姓与姚姓同源,出自五帝之一的虞舜 属于以居邑名称为姓。妫姓为上古时期原始姓氏之一得姓始祖是舜帝。后来衍生出薛、 陈、胡、袁、田、齐、王、孙等姓氏

姞姓是黄帝赐予他一个儿子的姓,是一个十分古老而又具有光荣传统的姓氏后来,从該姓氏衍生出吉、雍、杨、孔、尹、蔡、鲁、允等姓氏其中吉最典型,姞氏后人去女傍而改成简写吉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姓氏演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