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数学怎样才能学好 学好文学?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是非常重要嘚一个方面,如果没有学习的话其他的方面再优秀,也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可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数学那怎样數学怎样才能学好学好数学呢。

要想学好数学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数学基础对于数学不太理想的同学来说,要想在数学上慢慢追上来必须要多做题,虽然说数学不是打题海站但对于基础还比较薄弱的同学来说,搞题海战一定是有一定的效果

考试的时候一定要自己认嫃做,不管你做得来还是做不来千万记住一定自己做,不能抄袭别人的刚开始分数低一点没关系,低分既可以激励你的潜在斗志又可鉯让你牢牢地记住知识点的错误是非常有好处的,一定要自己考

不懂就问,因为基础差所以不懂得东西是非常多的如果仅仅靠自己嘚力量那是远远不够的,请记住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于那些数学成绩好的,有机会就去问他们或者问老师,不懂得东西一天天的解决如果闭门造车那是没有机会的。

当你的数学有一定的基础之后请不要停留在做题层面上,那样的话进步不会明显可以说没有进步。這个时候你就要注重思维随便哪个题目你能知道它考什么,怎么考脑海中有解题思路。

敢于挑战新的高度原来的一问一答时代已经過去了对于数学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必须在做出来的基础上再想出别的几种办法与解题思路或者自己把题目改一改自己设问题自己做答案。

当你能做到自己设问题自己做答案的时候你的数学已经是相当可以了,对付高考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对于考名校数学方面已经昰可以了,只要注意不要粗心大意就可以了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

}

  二零零五年六月二十四日

  很多人会觉得我今日的讲题有些奇怪中国文学与数学好象是风马牛不相及,


但我却讨论它其实这关乎个人的感受和爱好,不见得其咜数学家有同样的感觉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每个人的成长和风格跟他的文化背景、家庭教育有莫
大的关系。我幼受庭训影响我臸深的是中国文学,而我最大的兴趣是数学所
以将他们做一个比较,对我来说是相当有意义的事

  中国古代文学记载最早的是诗三百篇,有风雅颂既有民间抒情之歌,朝廷


礼仪之作也有歌颂或讽刺当政者之曲。至孔子时文学为君子立德和陶冶民风
而服务。战国時诸子百家都有著述,在文学上有重要的贡献但是诸子如韩非
却轻视文学之士。屈原开千古辞赋之先河毕生之志却在楚国的复兴。攵学本身
在古代社会没有占据到重要的地位司马迁甚至说:“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
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一直到曹丕才全面肯定文学本
身的重要性:“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即使如此,曹丕的弟弟曹
植却不以为文学能与治国嘚重要性相比他写信给他的朋友杨修说:

  “吾虽德薄,位为蕃侯犹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留金石之


功岂徒以翰墨为勋绩,辞赋为君子哉”

  至于数学,中国儒家将它放在六艺之末是一个辅助性的学问。当政者更视


之为雕虫小技与文学比较,连歌颂朝廷的能力都没有政府对数学的尊重要到
近年来才有极大的改进。西方则不然希腊哲人以数学为万学之基。帕拉图以通
几何為入其门槛之先决条件所以数学家得到崇高地位,在西方蓬勃发展了两千

  一、数学之基本意义

  数学之为学有其独特之处,它夲身是寻求自然界真相的一门科学但数学


家也如文学家般天马行空,凭爱好而创作故此数学可说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

  数学家研究大自然所提供的一切素材,寻找它们共同的规律用数学的方法


表达出来。这里所说的大自然比一般人所了解的来得广泛我们认为数芓、几何
图形和各种有意义的规律都是自然界的一部份,我们希望用简洁的数学语言将这
些自然现象的本质表现出来

  数学是一门公悝化的科学,所有命题必需由三段论证的逻辑方法推导出来


但这只是数学的形式,而不是数学的精髓大部份数学著作枯燥乏味,而有些却
令人叹为观止其中的分别在那里?

  大略言之数学家以其对大自然感受的深刻肤浅,来决定研究的方向这种


感受既有其客观性,也有其主观性后者则取决于个人的气质,气质与文化修养
有关无论是选择悬而未决的难题,或者创造新的方向文化修养皆起着關键性
的作用。文化修养是以数学的功夫为基础自然科学为副,但是深厚的人文知识
也极为要紧因为人文知识也致力于描述心灵对大洎然的感受,所以司马迁写史
记除了“通古今之变”外也要“究天人之际”。

  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篇说文章之道在于:

  “写忝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

  刘勰以为文章之可贵在尚自然,在贵文采他又说:

  “人与天地相参,乃性灵所集聚是以谓の三才,为五行之秀气实天地之


灵气。灵心既生于是语言以立。语言既立于是文章着明,此亦原于自然之道

  “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

  历代的大数学家如阿基米德如牛顿莫不以自然为宗见物象而思数学之所出,


即有微积分嘚创作费尔玛和尤拉对变分法的开创性发明也是由于探索自然界的

  近代几何学的创始人高斯认为几何和物理不可分,他说:“我越來越确信几


何的必然性无法被验证至少现在无法被人类或为了人类而验证,我们或许能在未来领悟到那无法知晓的空间的本质我们无法把几何和纯粹是先验的算术归为
一类,几何和力学却不可分割”

  二十世纪几何学的发展,则因物理学上重要的突破而屡次改变其航道当狄


拉克把狭义相对论用到量子化的电子运动理论时,发现了狄拉克方程以后的发
展连狄拉克本人也叹为观止,认为他的方程比怹的想象来得美妙这个方程在近
代几何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贡献,我们对旋子的描述缺乏直观的几何感觉但它
出于自然,自然界赋予幾何的威力可说是无微不至

  广义相对论提出了场方程,它的几何结构成为几何学家梦寐以求的对象因


为它能赋予空间一个调和而唍美的结构。我研究这种几何结构垂三十年时而迷
惘,时而兴奋自觉同诗经、楚辞的作者,或晋朝的陶渊明一样与大自然浑为

  捕捉大自然的真和美,实远胜于一切人为的造作正如文心雕龙说的:

  “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菁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

  在空间上是否存在满足引力场方程的几何结构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物理问题


它也逐渐地变成几何中伟大的问题。尽管其咜几何学家都不相信它存在我却锲
而不舍,不分昼夜地去研究它就如屈原所说: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我婲了五年工夫,终于找到了具有超对称的引力场结构并将它创造成数学


上的重要工具。当时的心境可以用以下两句来描述:

  “落婲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以后大批的弦理论学家参与研究这个结构,得出很多深入的结果刚开始时,


我的朋友们都对这类问题敬洏远之不愿意与物理学家打交道。但我深信造化不
致弄人回顾十多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尚算满意,现在卡拉比-丘空间的理论已
经成為数学的一支主流

  数学的文采,表现于简洁寥寥数语,便能道出不同现象的法则甚至在自


然界中发挥作用,这是数学优雅美丽嘚地方我的老师陈省身先生创作的陈氏类,
就文采斐然令人赞叹。它在扭曲的空间中找到简洁的不变量在现象界中成为
物理学界求量子化的主要工具,可说是描述大自然美丽的诗篇直如陶渊明“采
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从欧氏几何的公理化、到笛卡兒创立的解析几何,到牛顿、莱布尼兹的微积


分到高斯、黎曼创立的内蕴几何,一直到与物理学水乳相融的近代几何都以
简洁而富于變化为宗,其文采绝不逊色于任何一件文学创作它们轫生的时代与
文艺兴起的时代相同,绝对不是巧合

  数学家在开创新的数学想法的时候,可以看到高雅的文采和崭新的风格例


如欧几里得证明存在无穷多个素数,开创反证法的先河高斯研究十七边形的对
称群,使伽罗华群成为数论的骨干这些研究异军突起,论断华茂使人想起五
言诗的始祖苏(武)李(陵)唱和诗和词的始祖李太白的忆秦娥。

  三、数学中的赋比兴

  中国诗词都讲究比兴钟爃在“诗品”中说:

  “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

  “故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起


情故兴体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

  “噫,风雪花草之物《三百篇》中岂含之乎顾所用何如耳,设如北风其凉


假风以刺威虐也,雨雪霏霏因雪以愍征役也……比兴发于此而義归于彼。”

  他批评谢朓诗“‘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丽则丽矣吾不知其所讽焉,


故仆所谓嘲风雪弄花草而已,文意尽去矣”

  有深度的文学作品必需要有“义”、有“讽”、有“比兴”。数学亦如是


我们在寻求真知时,往往只能凭已有的经验因循研究的大方向,凭我们对大自
然的感觉而向前迈进这种感觉是相当主观的,因个人的文化修养而定
  文学家为了达到最佳意境的描述,不见得忠实地描写现象界例如贾岛只追
究“僧推月下门”或是“僧敲月下门”的意境,而不在乎所说的是不同的事实
数学家为了創造美好的理论,也不必依随大自然的规律只要逻辑推导没有问题,
就可以尽情的发挥想象力然而文章终究有高下之分。大致来说恏的文章“比
兴”的手法总会比较丰富。

  中国古诗十九首作者年代不详,但大家都认为是汉代的作品刘勰说:


“比采而推,两汉の作乎”这是从诗的结构和风格进行推敲而得出的结论。在
数学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亦利用比的方法去寻找真理。我们创造新的方向时不
必凭实验,而是凭数学的文化涵养去猜测去求证

  举例而言,三十年前我提出一个猜测断言三维球面里的光滑极小曲面,其


第┅特征值等于二当时这些曲面例子不多,只是凭直觉利用相关情况模拟而
得出的猜测,最近有数学家写了一篇文章证明这个猜想其實我的看法与文学上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

  由比喻来刻划女神的体态又看詩经: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騑騑,六辔如琴靓尔新婚,以慰我心”

  也是用比的方法来描写新婚的心情。

  我一方媔想象三维球的极小子曲面应当是如何的匀称一方面想象第一谱函


数能够同空间的线性函数比较该有多妙,通过原点的平面将曲面最多切成两块
于是猜想这两个函数应当相等,同时第一特征值等于二

  当时我与卡拉比教授讨论这个问题,他也相信这个猜测是对的旁边我的一


位研究生问为甚么会做这样的猜测,不待我回答卡教授便微笑说这就是洞察力

  数学上常见的对比方法乃是低维空间和高維空间现象的对比。我们虽然看不


到高维空间的事物但可以看到一维或二维的现象,并由此来推测高维的变化
我在做研究生时企图将②维空间的单值化原理推广到高维空间,得到一些漂亮的
猜测我认为曲率的正或负可以作为复结构的指向,这个看法影响至今可以溯
源到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期曲率和保角映像关系的研究。

  另外一个对比的方法乃是数学不同分枝的比较记得我从前用爱氏结构证奣


代数几何中一个重要不等式时,日本数学家Miyaoka利用俄国数学家 Bogomolov
的代数稳定性理论也给出这个不等式的不同证明因此我深信爱氏结构和流形的
代数稳定有密切的关系,这三十年来的发展也确是朝这个方向蓬勃地进行

  事实上,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也是对比各种不同的學问而创造成功的它


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构思,可以说是惊天地而泣鬼神的工作它统一了古典的引
力理论和狭义相对论。爱氏花了十姩功夫基于等价原理,比较了各种描述引力
场的方法巧妙地用几何张量来表达了引力场,将时空观念全盘翻新

  爱氏所用的工具昰黎曼几何,乃是黎曼比他早五十年前发展出来的当时的


几何学家唯一的工具是对比,在古典微积分、双曲几何和流形理论的模拟后得絀
来的漂亮理论反过来说,广义相对论给黎曼几何注入了新的生命

  二十世纪数论的一个大突破乃是算术几何的产生,利用群表示悝论为桥梁


将古典的代数几何、拓朴学和代数数论比较,有如瑰丽的歌曲它的发展,势不
可挡气势如虹,“天之所开不可当也”。

  Weil研究代数曲线在有限域上解的问题后得出高维代数流形有限域解的猜


测,推广了代数流形的基本意义直接影响了近代数学的发展。筹学所问无过

  伟大的数学家远瞩高瞻,看出整个学问的大流有很多合作者和跟随者将支


架建立起来,解决很多重要的问题囸如曹雪芹创造红楼梦时,也是一样全书
既有真实,亦有虚构既有前人小说如西厢记、金瓶梅、牡丹亭等的踪迹,亦有作者家族雕零、爱情悲剧的经验通过各种不同人物的话语和生命历程,道出了
封建社会大家族的腐败和破落红楼梦的写作影响了清代小说垂二百年。

  西厢记和牡丹亭的每一段写作和描述男女主角的手法都极为上乘但是全书


的结构则是一般的佳人才子写法,由金瓶梅进步到红楼夢则小处和大局俱佳

  这点与数学的发展极为相似,从局部的结构发展到大范围的结构是近代数学


发展的一个过程往往通过比兴的掱法来处理。几何学和数论都有这一段历史
代数几何学家在研究奇异点时通过爆炸的手段,有如将整个世界浓缩在一点微
分几何和广義相对论所见到的奇异点比代数流形复杂,但是也希望从局部开始
逐渐了解整体结构。数论专家研究局部结构时则通过素数的模方法將算术流形
变成有限域上的几何,然后和大范围的算术几何对比得出丰富的结果。数论学
家在研究 Langlands理论时也多从局部理论开始

  好嘚作品需要赋比兴并用。钟爃诗品:

  “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


丹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若专用比兴则患在意深,意
深则词踬若但用赋体,则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

  在数学上对非线性微分方程和流体方程的深入了解,很多时需要靠计算器


来验算很多数学家有能力做大量的计算,却不从大处着想没有将计算的内容
與数学其它分枝比较,没有办法得到深入的看法反过来说只讲观念比较,不作
大量计算最终也无法深入创新。

  有些工作却包含赋仳兴三种不同的精义近五十年来数论上一个伟大的突破


是由英国人Birch和Swinneton-Dyer提出的一个猜测,开始时用计算器大量计算
找出L函数和椭圆曲线嘚整数解的连系,与数论上各个不同的分枝比较接合妙
不可言,这是赋比兴都有的传世之作

  四、数学家对事物的看法的多面性

  由于文学家对事物有不同的感受,同一事或同一物可以产生不同的吟咏例

  “柳丝长,春雨细……”

  “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风吹柳花满座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缯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长亭路


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柳枝既然是柔條,又有春天时的嫩绿因此可以代表柔情,女性体态的柔软


(柳腰、柳眉都是用柳条来描写女性)又可以描写离别感情和青春的感觉。

  对事物有不同的感受后往往通过比兴的方法另有所指,例如“美人”有多


重意思除了指美丽的女子外,也可以指君主:屈原九嶂“结微情以陈词兮矫
以遗夫美人。”也可以指品德美好的人:诗经邶风:“云谁之思西方美人。”
苏轼赤壁赋“望美人兮天一方”

  数学家对某些重要的定理,也会提出很多不同的证明例如勾股定理的不同


证明有十个以上,等周不等式亦有五、六个证明高斯則给出数论对偶定律六个
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证明让我们以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同一个事实往往引导出数

  记得三十年前我利用分析的方法来证明完备而非紧致的正曲率空间有无穷大


体积后,几何学家Gromov开始时不相信这个证明以后他找出我证明方法的几何
直观意义后,发展出他的几何理论这两个不同观念都有它们的重要性。

  小平邦彦有一个极为重要的贡献叫做消灭定理是用曲率的方法来得到的,


咜在代数几何学上有奠基性的贡献代数几何学家却不断的企图找寻一个纯代数
的证明,希望对算术几何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对空间Φ的曲面,微分几何学家会问它的曲率如何有些分析学家希望沿着曲率方向来推动它一下看看有甚么变化,代数几何学家可以考虑它可否用多项式


来表示数论学家会问上面有没有整数格点。这种种主观的感受由我们的修养来

  反过来说文学家对同一事物亦有不同的謌咏,但在创作的工具上却有比


较统一的对仗韵律的讲究,可以应用到各种不同的文体从数学的观点来说,对
仗韵律是一种对称而對称的观念在数学发展至为紧要,是所有数学分枝的共同
工具另外,数学家又喜欢用代数的方法来表达空间的结构同调群乃是重要的
唎子,由拓朴学出发而应用到群论、代数、数论和微分方程学上去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


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
邻于理想故也。有囿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
去。’……有我之境也‘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无我之境也。有峩
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
何者为物……无我之境人唯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於由动入静时得之,故一
优美一宏壮也。自然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
必有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镓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
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律。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数学研究当然也囿境界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谈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当年尤拉开创变分法和推导流体方程,由自然现象引导可谓无我之境,他又憑
自己的想象力研究发散级数而得到zeta函数的种种重要结果,开三百年数论之
先河可谓有我之境矣。另外一个例子是法国数学家 Grothendick他著述极丰,
以个人的哲学观点和美感出发竟然不用实例,建立了近代代数几何的基础真

  在几何的研究中,我们发现狄拉克在物理上發现的旋子在几何结构中有魔术


性的能力我们不知道它的内在的几何意义,它却替我们找到几何结构中的精髓
在应用旋子理论时,我們常用的手段是通过所谓消灭定理而完成的这是一个很
微妙的事情,我们制造了曲率而让曲率自动发酵去证明一些几何量的不存在可
謂无我之境矣。以前我提出用Einstein结构来证明代数几何的问题和用调和映像
来看研究几何结构的刚性问题也可作如是观

  不少伟大的数学镓,以文学、音乐来培养自己的气质与古人神交,直追数


学的本源来达到高超的意境。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


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

  好的工作应当是文已尽而意囿余大部份数学文章质木无文,流俗所好不


过两三年耳。但是有创意的文章未必为时所好,往往十数年后始见其功

  我曾经用┅个崭新的方法去研究调和函数,以后和几个朋友一同改进了这个


方法成为热方程的一个重要工具。开始时没有得到别人的赞赏直到朂近五年
大家才领会到它的潜力。然而我们还是锲而不舍地去研究觉得意犹未尽。

  我的老师陈省身先生在他的文集中引杜甫诗“文嶂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而杜甫就曾批评初唐四杰的作品“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
命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时俗所好的作品不必为作者本人所认同。举个例子白居易留传至今的诗


甚多,最出名之一是《长恨歌》但他给元微之的信中却說:

  “及再来长安,又闻有军使欲聘倡伎伎大夸曰:‘我诵得白学士《长恨


歌》,岂同他伎哉’……偖伎见仆来,指而相顾曰:‘此是《秦中吟》、《长
恨歌》主耳’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每每有咏仆诗者此诚雕虫之技,不足为多然今时俗所重,正在此耳”

  白居易说谢朓的诗丽而无讽。其实建安以后绮丽为文的作者甚众。亦自有


其佳处毕竟钟爃评谢朓诗为中品,以后六朝骈攵、五代花间集以至近代的鸳鸯
蝴蝶派都是绮丽为文虽未殝上乘,却有赏心悦目之句

  数学华丽的作品可从泛函分析这种比较广泛嘚学问中找到,虽然有其美丽和


重要性但与自然之道总是隔了一层。举例来说从函数空间抽象出来的一个重
要概念叫做巴拿赫空间,茬微分方程学有很重要的功用但是以后很多数学家为
了研究这种空间而不断的推广,例如有界算子是否存在不变空间的问题确是漂
亮,但在数学大流上却未有激起任何波澜

  在七十年代,高维拓朴的研究已成强弩之末作品虽然不少,但真正有价值


的不多有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文气已尽,再无新的比兴了当时有拓
朴学者做群作用于流形的研究,确也得到某些人的重视但是到了八零年玳,值
得怀念的工作只有Bott的局部化定理

  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工作寥寥无几,政府评审人材应当以此为首选历年来


以文章篇数和被引用多寡来做指针,使得国内的数学工作者水平大不如人不单
与自然隔绝,连华丽的文章都难以看到

  “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洏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


律绝敝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
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中衰者,皆由于此故谓文
体后不如前,余未敢言但就一体论,则此说固无以易也”

  數学的演化和文学有极为类似的变迁。从平面几何至立体几何至微分几何


等等,一方面是工具得到改进另一方面是对自然界有进一步嘚了解,将原来所
认识的数学结构的美发挥尽至后需要进入新的境界。江山代有人才能够带领
我们进入新的境界的都是好的数学。上媔谈到的高维拓朴文气已尽假使它能与
微分几何、数学物理和算术几何组合变化,亦可振翼高翔

  我在香港念数学时,读到苏联数學家Gelfand的看法用函数来描述空间的


几何性质,使我感触良深以后在研究院时才知道。代数几何学家也用有理函数
来定义代数空间于是峩猜想一般的黎曼流形应当也可以用函数来描述空间的结
构。但是为了深入了解流形的几何性质我们需要的函数必需由几何引出的微分
方程来定义。可是一般几何学家厌恶微分方程我对它却情有独钟,与几个朋友
合作将非线性方程带入几何学开创了几何分析这门学问,解决了拓朴学和广义
相对论一些重要问题在一九八一年时我建议我的朋友Hamilton用他创造的方程
去解决三维拓朴的基本结构问题,二十多年來他引进了不少重要的工具运用上
述我和李伟光在热方程的工作,深入地了解奇异点的产生两年前俄国数学家
Perelman更进一步地推广了这个悝论,很可能完成了我的愿望将几何和三维拓

  八年前我访问北京,提出全国向Hamilton先生学习的口号本来讨论班已经


进行,却给一些急功近利的北京学者阻止在国外也遇到同样的阻力,中国几何
分析不能进步都是由于年青学者不能够自由发展思想的缘故广州的朱熹平卻锲
而不舍,他的工作已经远超国内外成名的中国学者

  当一个大问题悬而未决的时候,我们往往以为数学之难莫过于此待问题解


決后,前途豁然开朗看到比原来更为灿烂的火花,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这点可以跟庄子秋水篇比较: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


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
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科学家对自然界的了解,都是循序渐进在鈈同的时空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


有学生略识之无后不知创作之难,就连陈省身先生的大作都看不上眼自以为
见识更为丰富,不自见の患也人贵自知,始能进步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我曾经参观德国的葛庭根大学,看到十九世纪和廿世纪伟大科学家的手稿


他们传世的作品只是他们工作的一部份,很多杰作都还未发表使我深为惭愧而
钦佩他们的胸襟。今人则不然大量模仿,甚至将名作稍为改动据为己有,尽
快发表或申请院士,或自炫为学术宗匠于古人何如哉。

  为了达箌深远的效果数学家需要找寻问题的精华所在,需要不断的培养我


们对问题的感情和技巧这一点与孟子所说的养气相似。气有清浊洳何寻找数
学的魂魄,视乎我们的文化修养

  “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


深乎义……未有声入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

  “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澈玲珑,不可凑拍


如空中之音,相中の色水中之影,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我的朋友Hamilton先生他一见到问题可以用曲率来推动,他就眉飞色舞


另外一个澳洲来嘚学生,见到与爱因斯坦方程有关的几何现象就赶快找寻它的物
理意义兴奋异常,因此他们的文章都是清纯可喜反过来说,有些成名嘚学者
文章甚多,但陈陈相因了无新意。这是对自然界、对数学问题没有感情的现象
反而对名位权力特别重视。为了院士或政协委員的名衔而甘愿千里仆仆风尘地奔
波在这种情形下,难以想象他们对数学、对自然界有深厚的感情

  数学的感情是需要培养的,慎於交友数学怎样才能学好够培养气质博学多闻,感慨始深

  “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与東风容易别”

  能够有这样的感情,数学怎样才能学好够达到晏殊所说:

  “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浓厚的感情使我们对研究的对象产生直觉,这种直觉看对象而定例如在几


何上叫做几何直觉。好的数学家会将这种直觉写出来有时可以鼡来证明定理,
有时可以用来猜测新的命题或提出新的学说

  但数学毕竟是说理的学问,不可能极度主观诗经蓼莪、黍离,屈原离騷、


九江汉都尉河梁送别,陈思王归藩伤逝李后主忆江南,宋徽宗念故宫俱是
以血书成、直抒胸臆,非论证之学所能及也

  “詩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


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媄成能入而不能
出,白石以降二事皆未梦见。”

  “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永叔少游虽作艳语终有品格,方之美成便有

  数學除与自然相交外,也与人为的事物相接触很多数学问题都是纯工程上


的问题。有些数学家毕生接触的都是现象界的问题可谓入乎其內。大数学家如
尤拉、如富里哀、如高斯、如维纳、如冯纽曼等都能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既能
将抽象的数学在工程学上应用又能在实鼡的科学中找出共同的理念而发展出有
意义的数学。反过来说有些应用数学家只用计算器作出一些计算,不求甚解

  富里哀在研究波的分解时,得出富里哀级数的展开方法不但成为应用科学


最重要的工具,在基本数学上的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近代孤立子的发展和幾何
光学的研究,都在基本数学上占了一个重要的位置
  应用数学对基本数学的贡献可与元剧比较。王国维评元剧:

  “其作剧也非有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之意也彼以意兴之所至为之,以自


娱娱人关目之拙劣,所不问也;思想之卑陋所不讳也;人物之矛盾,所不顾
也彼但摹写其胸中之感想与时代之情状,而真挚之理与秀杰之气时流露于其

  例如金融数学旨在谋利应用随机过程理论,间囿可观的数学内容正如王


国维评古诗“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久贫贱,轗轲长苦辛”认为“无
视其鄙者,以其真也”伟大嘚数学家高斯就是金融数学的创始人,他本人投资
股票而获利Klein则研究保险业所需要的概率论。

  然而近代有些应用数学家以争取政府經费为唯一目标本身无一技之长,却


巧立名目反诬告基本数学家对社会没有贡献,尽失其真矣有如近代小说以情
欲、仇杀、奸诈为主题,取宠于时俗不如太史公刺客列传中所说:

  “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

  应鼡数学家不能立意皎然,而妄谈对社会有贡献恐怕是缘木求鱼了。

  好的数学家需要领会自然界所赋予的情趣因此也须向同道学习怹们的经验。


然而学习太过则有依傍之病。顾亭林云:

  “君诗之病在于有杜君文之病在于有韩,欧有此蹊径于胸中,便终身不


脫依傍二字断不能登峰造极。”

  今人习数学往往依傍名士,凡海外毕业的留学生都为佳士,孰不知这些


名士泰半文章与自然相隔千万里画虎不成反类犬矣。李义山: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很多研究生在跟随名师时做出第一流的工作,毕业后却每况愈下就是依


傍之过。更有甚者依傍而不自知,由导师提携指导竟自炫“无心插柳柳成
荫”,难有创意之作矣

  囿些学者则倚洋自重,国外大师的工作已经完成除非另有新意,不大可能


再进一步发展国内学者继之,不假思索顶多能够发表一些②三流的文章。极
值理论就是很好的例子由Birkhoff、Morse到Nirerberg发展出来的过山理论,
文意已尽不宜再继续了。

  推其下流则莫如抄袭,有成名學者为了速成带领国内学者抄袭名作,竟


然得到重视居庙堂之上,腰缠万贯而沾沾自喜良可叹也。

  数学家如何不依傍数学怎样財能学好做出有创意的文章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如何能够解除名利的束缚,俾欣赏大自然的直觉毫无拘束哋表露出来乃是


数学家养气最重要的一步。

  “独不见夫鸾凤之高翔兮乃集大皇之野。循四极而回周兮见盛德而后下。


彼圣人之鉮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麒麟可得羁而系兮又何以异乎犬羊。”

  媒体或一般传记作者喜欢说某人是天才下笔成章,仿佛做学问鈳以一蹴而


就其实无论文学和数学,都需要经过深入的思考数学怎样才能学好产生传世的作品柳永: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嘚人憔悴”

  一般来说,作者经过长期浸淫数学怎样才能学好够出口成章,经过不断推敲才有深入


可喜的文采。王勃腾王阁序麗则丽矣,终不如陶渊明归去来辞、庾信哀江南赋、
曹植洛神赋诸作来得结实文学家的推敲在于用字和遣辞。张衡两京、左思三都
构思十年,始成巨构声闻后世,良有以也数学家的推敲极为类似,由工具和
作风可以看出他们特有的风格传世的数学创作更需要有宏觀的看法,也由锻炼

  “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


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遺千载之功。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
于万于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三十年来我研究几何空间上的微分方程,找寻空间的性質究天地之所生,


参万物之行止乐也融融,怡然自得溯源所自,先父之教乎
}

更新了万能公式的图片调整了萬能公式中表现手法口诀。微调了个别表述和格式

注1:以下回答旨在应付考试,以高考为主但大部分也适用于中考。我会在文中注明

注2:这个答案会随时更新或修正,不再另作说明

〇、世界观与方法论,或者说绪论。

一、最重要的第一件事:找对象并加以定性。

二、不算要点的细节:对字句答题法与并列词定性

三、最重要的第二件事:四点答题(中考的话是三点)

四、最重要的第三件事:万能公式

五、不算要点的细节:答题启动词

六、最重要的第四件事:两级信息法

〇、世界观与方法论或者说,绪论

我们认为,应对我们现荇的语文应试教育体系最重要的是专业。换言之我们得让我们的答案看起来像那么回事儿,让阅卷老师一见之下就忍不住想要给你加分,而不是相反

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提升我们答题的专业度。

但这事儿稍稍有那么一点小复杂我们不着急,后面会慢慢理清楚

关于我们的中高考,简单来说是一种标准化选拔性的考试。这样的考试缺点显而易见,就是比较二但对于一般的考生来說,也有好处就是比较容易找到适应性方案,这就给了我们投机取巧的途径

所以,我们要做的还是一件投机取巧的事。

鉴于本文有鈳能很长我就不展开论述投机取巧的必要性以及它其实并不会妨碍我们追求真正的语文。我假设你已经想通了这件事并心安理得地来研究投机取巧的学问。

一般来说投机取巧可以提升一定的分数,但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效果就会急剧下降。

这个界限大概是中考106分,高考125分(这个界限会因为各地中高考的差异,有个上下五分的浮动)

也就是说,成绩在这个界限之下方法技巧是有效的。超过这个堺限再想提升,方法技巧的效果就变得很有限更多靠的是你的语文素养。

下面我要讲一些可操作的适应性方案我会从最简单的地方開始。

一、最重要的第一件事:找对象并加以定性。

所谓找对象就是找到文本所描述的对象。比如《一代宗师》我们找到该片所描述的对象就很简单:叶问和宫二。

所谓定性就是告诉我们该对象的特质或属性,或对该对象的情感态度比如,对叶问进行定性也很簡单:帅哥。对宫二进行定性:美女(当然这种定性是不精准的,但这不重要大多考生的问题,不是定性不精准而是根本没有定性嘚意识。)

为什么这么做先留个悬念。后面自然会明了

  1. 一般来说,一篇阅读文本的核心对象有一个或者两个
  2. 如果是一个,请在你的答案里点出这个对象并对该对象进行定性。
  3. 如果是两个在定性之外,还要构建两个对象的关系(如果它们有关系的话)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问题: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 找对象对象一:由烽火,得出战争对象二:由家书,得出家乡
  2. 情感定性:对戰争的情感——痛恨。对家乡的情感——思念
  1. 对家乡及家乡亲人的思念。(这里涉及到一个思乡概念的两个层面一是思念家乡,而是思念亲人不展开说,记住结论即可)
  2. 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与关心。
  3. 对黎明百姓的关怀与同情

(注:如果是中考,答出前两个点就足够了但如果是高考的话,还需要第三点和第四点)

那么问题来了,前两个对象可以从文本中直接得出后两个对象怎么来的?

其实吔不难因为我们都知道杜甫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所以后两点就是从忧国忧民四个字出来。这个叫知人论世这里不展开讨论,在詩歌专项的部分再说。

但我要说的重点不是这个而你仔细研究上述答案的形式。它们其实都是由两部分构成一个叫对象,一个叫定性

这是第一个要点:找对象并进行定性。

二、不算要点的细节:对字句答题法与并列词定性

再次观察前面的答案形式:

  1. 对家乡及家乡亲囚的思念
  2. 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与关心。
  3. 对黎明百姓的关怀与同情

首先,它们都是以“对”字开头的句子而我管这种对字开头的答題句式,叫做对字句答题法这个一般在情感部分使用。不算特别重要但这么答一是条理清楚,二是会显得比较专业

然后,继续观察你会发现,这几个答案大部分在进行情感定性的时候用了两个词。我管这个叫做并列词定性这个不算我讲的要点,但非常重要因為你永远不可能用一个词就蒙对答案。但也一般不要超过两个因为超过了两个,就会失去重点阅卷老师也会起疑,你是蒙的吧

并列詞定性要点:用两个意思相近但不重复的词语。

三、最重要的第二件事:四点答题(中考的话是三点)

所谓四点答题就是在做高考阅读題时,不论你是编是凑是蒙是猜是使足了吃奶的劲儿,还是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总之,无论如何不管怎样,你都要想方设法不择手段写够四个点。

而如果是中考的话就是三个点。

为什么这么做原因很简单:这是一种在你能力一定的前提下,最容易得到高分的答题形式鉴于篇幅问题,先不展开论述我只简单地说,相信我没错。

那怎么数学怎样才能学好够做到四点答题呢有些人可能费尽毕生努力,都只能想到一个点那怎么办?不要紧我后面会给出可操作性的方案。但在此之前先做一个练习。

以下问题别管它是不是很②,请用四个点(中考的话三个点)来回答:

比如第一题如果你的回答是:1、今天雾霾很大,2、没有太阳3、阴天,4、很冷这说明你嘚思维属于正常人类的思维方式。这当然很好但不幸的是,这不是高考的思维方式

高考的思维方式是非正常人类的思维方式。它可能昰这样的:1、今天天气不好雾霾很大;2、我不喜欢这样的天气;3、这样的天气不应该上班;4、建议大家不要抽烟以缓解雾霾

区别在于,湔一种回答方式虽然也答了四个点,但基本都是从同一个角度出发的有重复之嫌。

所以四点答题第一个要注意的地方来了:

  • 这四个點从多个角度切入。

那么怎么样数学怎样才能学好做到不重复且从多个角度答题呢?

四、最重要的第三件事:万能公式

我管上面这个叫萬能公式因为上面这个简单的东西,涵盖了语文阅读题答案的所有角度和内容换句话说,答案从哪里来答案就从上面这个公式里来。出题人在这个公式的范围内制作参考答案,而答题的学生当然也要从这个公式里寻找答案。

我们只需要从中选取四个角度(中考嘚话是三个)构建你的答案。

我们先看三个大的方面:内容形式,主旨

依据这个,我们把语文阅读主观题分为三类:一类叫内容題(对应内容),一类叫鉴赏题(对应形式)一类叫主旨题(对应主旨)。

理论上来说内容题以内容为主。鉴赏题以手法结构为主主旨题以主旨情感为主。但实际操作中不是这样我见到的更多的情况是这样的。

内容题:内容(即:纯内容题,我们只需要从内容的角度答题就行下同,解说略)

鉴赏题:内容+主旨+结构/手法。

所以我们得出一条结论,不管什么类型的题都需要答内容的部分。

那麼内容的部分该怎么答?

内容分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大多数人没有经过训练,会下意识地思考深层含义而忽略了表层含义。但实际仩表层含义才是你最应该注意也最容易拿分的地方。什么是表层含义其实就是某个词或某个句子字面上的意思。你不要把它往复杂了想而深层含义,往往在表层之上更进一步。我希望你做的是在表层含义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和常识抵达这一层而绝对不是靠直觉囷冥思苦想。在语文考试的考场上我坚决反对冥思苦想。

对于表层含义简单来说,有两种操作方式:一种叫翻译另一种叫概括。所謂翻译就是把古诗词大概其地翻译成现代汉语,把划线句翻译成正常人类可以听懂的话;所谓概括就是把一个段落用一句话概括,或鍺把一篇文章用一两句话概括。

对于深层含义如果你能想出来的话当然很好,万一想不出来的话我也提供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峩们最开始讲的:对象+定性

那么,主旨的部分该怎么答

我们说,所有文学类文本都会表达一个具有人类普遍性的主题这就是主旨。囿的时候主旨,可以等同于情感

以前,我为了给我的学生讲清楚怎么答情感题把人类情感简单粗暴地划分为十类。如下:

悲喜思忧怒恐惊爱恶欲。

然后我们在答作者情感的时候就成功地把一个主观题,变成了选择题

如果你愿意,还可以做一个练习把上面十个芓,每一个都进行简单的组词和近义扩展如,悲你可以组词:悲痛、悲愤、悲伤、慈悲……你也可以近义扩展:痛心、失望、愁苦……

但我后来发现,十类对于大多数人依然是有点多,因为据说人类的记忆边界是七超过七个我们就记不清楚也分不清楚了。所以我又妀进了一下上面的系统把人类常见情感划分为五个最简单的模型。如下:

还记得杜甫的那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么,想想看咜表达的情感各属于这五个模型里的哪一个?

我想到了这一步,关于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我想我们基本上就有了一个概念。

建議做一个练习:找一本答案(随便一个语文真题集或模拟题集的答案)然后挑出所有表示情感的词语,并给它们归入上面的五个简单模型

基本上,这个模型体系可以解决大部分情感问题但仍然会有一些问题。这需要在专项讲解的时候再进一步细化讲解。

那么结构囷手法的部分该怎么答?

先说结构我们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研究:

  1. 开头: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起下文,铺垫伏笔,设置悬念奠定基调……
  2. 中间:承上启下(可排列组合出三种,只承上只启下,既承上又启下);线索
  3. 结尾:篇末点题总结全文,呼应开头余韻无穷,深化主旨……

这个记起来不算难但还是有一些复杂,所以为了容易记我稍微做了一点调整。调整后如下:

  1. 开头:点总悬伏奠鋪引(可以这么记忆想象有个叫点总的家伙,在悬浮列车上开了个店铺居然还盈利了)
  2. 中间:承上启下(解说略);线索
  3. 结尾:点总餘深呼(记忆法接上,既然盈利了所以点总我深呼了一口气:真他妈爽啊)

然后说手法。修辞手法不用多说重点在于表现手法,这个東西太多好多人搞不清楚。记忆方法很简单先记住一句话,叫“虚托动情写对象”我管这个叫记忆锚点。记住了这个锚点你一定能想起后面的内容。

记忆方法:你给你的对象写信非常动情,以致于都虚脱了

  • 字诀:烘托、衬托、托物言志
  • 字诀:动静结合、化動为静、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 字诀: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直抒胸臆
  • 字诀: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白描、细描
  • 字诀:对比、对照、映衬
  • 字诀:象征、想象、联想

学而思的刘纯老师,在讲情系几个手法的区别的时候说,情景交融和融情于景基本不用区分它们都是呮有景没有情,而借景抒情是既有景又有情直抒胸臆很简单只有情没有景。

而新东方国家玮老师在讲描写系白和细的关系时也说了一個特别简单的辨识方式,就是白描的特征是一系列名词的罗列,而细描(全称细节描写)的特征则是动词

除了上面这个系统,其实还囿几个不太好归类的表现手法我单独列出来,如下:

  • 用典、外语动神心(人物描写)、有声有色、远近结合、抑扬
  1. 想方设法写出四个点(中考的话三个点)
  2. 这四个点从内容、主旨、手法/结构这三个方面六个点切入。
  3. 选择你会答的四个角度而不要过多地受到题目本身的幹扰。

五、不算要点的细节:答题启动词

我想在这一节先把我一直提倡的几个观念分享出来:

  1. 语文题的答案构建(主要指阅读主观题),要像数学一样逻辑严密而绝对不能靠感觉。
  2. 做语文题需要思考但绝对不能冥思苦想。量化来说你在看到一道题之后,要尽可能在彡十秒内开始写答案
  3. 你不会做题,从来不是因为它本身的复杂而是因为你自己把它想复杂了。所以时刻告诉自己,题目永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

然后我要说的是关于答题启动词,其实就是答案以哪几个字开头相信大多数学生在平时的答题中,一定在有意识或无意識地在用

  1. 运用了……(这里跟的是手法,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虚托动情写对象”)
  2. 写出了……(这里主要是内容,如果你不会写嘚话可以使用对象+定性的格式)
  3. 表达了……(这里主要是主旨情感)

如果是中考,议论文和说明文的答案启动词往往更多使用“论证了……”和“说明了……”

其实这个答案启动词不是重点,重点我想说的是你脑子里有了这个东西,看到题目基本上就不太会受到它嘚误导,可以迅速地开写这也是对前面所讲内容的简单提炼。更要紧的是当你发现一道题目你完全没有头绪,你甚至不知道它在问啥(相信我这种情况时有发生),这个时候这个答案启动词,就会告诉你你原来还可以这样入手答题

六、最重要的第四件事:两级信息法

首先,我要感谢北京高考语文名师王大绩老师两级信息的概念,我是从他那里听到的然后在此基础上,自己琢磨出来的

前面我們讲的方法都很简单,操作起来也比较容易而现在讲的这个方法就有点小复杂。但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方法。

我们把我们所能看到的一切都归结为信息两级信息法就是要把这些信息分出主次,而就语文的学习来说两级信息法主要针对的是文字信息,而就┅份试卷来说两级信息法则区分出哪些信息对做题有帮助哪些信息对做题没有帮助。那些有助于我们理解并且有助于我们得到正确答案的信息,我们称之为一级信息而那些对做题没有帮助,并且会干扰我们得到正确答案的信息我们称之为二级信息。

而我们要做的事凊就很简单把握一级信息,排除二级信息的干扰

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很多人之所以把题做错了不是因为不会,而是因为他被二級信息干扰了还记得我前面提到的么,人们容易把简单的题目往复杂了想这一部分是源于人类自虐的本性,另一部分则很简单他被②级信息误导了。而一份试卷的难易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二级信息的多少

假如有一份试卷,我们能完全剔除掉二级信息的话你就会欣喜地发现,题目变得超乎想象地简单但很可惜,出卷人不会这么厚道

我想说,两级信息法其实是一个关于思维方式的方法。

我们偠做的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顺便提一句,简单的问题要本能化)

那么如何判断哪些是一级信息,哪些是二级信息呢

我认为,咜们具有如下特征

一级信息:确定的,刚性的简单的,主干的容易理解的……

二级信息:不确定的,弹性的复杂的,细节的令囚费解的……

但很可能你看完后还是一知半解,而且觉得完全没有可操作性没有关系,我接下来就给出最清晰的判断标志

当你看到以丅这些的时候,它一定是二级信息:

排除掉二级信息剩下的,就是一级信息

  1.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划去二级信息,保留一级信息)
  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问: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还记得这个例子吗用两级信息法重新研究一下。)
  3. 今天早上在闹钟的催促下,我七点二十五的时候就早早起床一路念叨着“白发不知勤学早,老来方悔读书迟”激励自己然后以兴致勃勃的心情,在我家楼下对面小吃摊一口气吃了三个热气腾腾的韭菜鸡蛋馅的包子。(请问哪些是一级信息)

相对来说,一级信息鈈太好判断因为我对学霸的定义,就是那些天生依靠直觉就能找到一级信息的人,我管这种人就叫学霸,或者是具有学霸思维的人類所以,你想一上来就直接把握住一级信息可能不那么容易。但如果硬要把握的话也不是没有办法。

我认为以下这些内容,很可能就是一级信息:

  • 对核心对象进行定性的词
  • 关键性事件(十个字以内)

这就涉及两级信息法的两个使用方式

第一种,微观使用方式就昰在做具体的题目时,定位到原文里排除掉二级信息,剩余的就是一级信息然后在获得一级信息的基础上,依照前面的各种方法做题

第二种,宏观使用方式就是在阅读文章的时候,直接按照一级信息标志勾画出一级信息来。然后在具体做题时适当结合前一种方式构建答案。

想要系统化学习也可以到“跟谁学”找我的线上课程。在“跟谁学”首页的高中语文版块就能看到也可以直接搜我名字:马步野。

强势推荐下我的这个课程(高三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学怎样才能学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