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讨,伐,弑在等等在春秋里有什么讨什么伐区别?

原标题:春秋“弑君”考

春秋时玳的“弑君”事件之所以还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是因为这个历史现象至今并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从而还牵涉到对其他一些历史问题嘚理解近年有人对春秋时著名的史官——晋国秉笔直书的董狐,提出疑问和否定认为他的史笔不直而且很“曲”,说他是庇护暴君筆诛忠良,颠倒是非;又说把赵穿杀君之罪责移植到赵盾身上,是歪曲了事实搞了株连,制造了冤案等等。

这种看法并不是个别嘚,也不是偶然的而是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传统观点的另一种表达。最早是孟子认为孔子谴责春秋一代的簒弑事件,所谓“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由此引申出孔、孟一概反对杀君,而反对孔孟之道也就应该一概称赏当时杀君的行为。可见春秋时代“弑君”究竟是一种什么讨什么伐现象?有什么讨什么伐历史原因有什么讨什么伐社会意义?当时人们怎样看《春秋》的编纂者和“三传”嘚作者又是怎样记载的?后世治《春秋》之学的又有什么讨什么伐评论董狐、齐太史、南史等算不算古代的良史?……都不能不是问题

所以,今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来分析当时的社会状况,认识这种事件的实质把它放在应有的历史位置上,得出正确的结论我認为还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以就正于读者。

所谓“弑君三十六”的春秋时期是一个社会变动、政治变革的曆史时期。虽然在古史分期上史学界对这一阶段的社会性质,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此时出现的显著的历史现象: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各阶级层有了新变动各项典章制度、思想文化出现新陈代谢,周室和诸侯国的政权下移礼崩乐坏,宗法制度逐渐瓦解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和各国内部的政治斗争十分频繁和剧烈,等等却是大家所公认的。而所有这些变化中一个触目皆是的事实,可鉯说就是宗法制度的瓦解和社会结构的变动

当时的“弑君”事件正是那个贵族社会内部斗争的形式,它只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并非对立階级的阶级斗争只是间接地影响于这种阶级斗争。事物的发展、变化植根于事物内部的矛盾,这在宗法制度的盛衰过程中表现得最为典型从商、周以来,沿袭古老的氏族社会传统社会表层以地缘、实际多以族为单位组成,从而使政权结构和宗法制度有机地结合互楿起保证和巩固的作用,随着人口繁衍分族愈多,政权、财权需要统一管理和分配于是就从其中定出嫡、庶的区分,就出现了大宗、尛宗的界限从而防止了因宗族繁衍产生政权、财权上的争夺,更好地实现其阶级统治又用婚姻关系与异姓族氏结成联盟。这就是商周鉯来的最主要的历史特点之一这种制度也的确行之有效,千百年间保证了这些王朝一定时期内的稳定

宗法制度的嫡庶之分,本是为了防止内争可是其本身恰恰包含了嫡、庶之争和嫡子中长幼之争的矛盾因素。还有无嫡时诸庶子之争权力继承者与被继承者之间的好恶の分,矛盾错综复杂在君权牢固的时候,这些矛盾可以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一旦君权稍弱,情形就大不一样东周以降,诸子争位的鬥争从王室一直到诸侯国,延续了整个历史时代有时周天子也被闹得流落境外。列国中除了少数几个周边的国家如秦、燕、邾、滕未見记载之外因此而杀父与君的事件,是无国无之这些同频繁的战争一道,构成了这个历史时代的特征

当然,这也是一种阶级存在的表现归根结底是剥削阶级本质的反映,是有闲阶级固有本质的极端暴露本来,贵族们平时压榨被剥削阶级的血汗食必粱肉,衣必文繡居有宫室,行有车马宠妾歌姬,鼓钟飨宴极尽骄奢淫逸之能事,应该满足了但是偏偏“逸则恶心生”,卑劣的情欲漫无止境普通的贵族身份不足,需要有政治职权;封了大夫还不够要求有卿的爵禄;达到正卿还不一定满足,最好当上国君指使自如;一国之君还嫌小,还须争个霸主挟天子以令诸侯;甚至取天子而代之,富有四海……真是欲壑难填!这种阶级本质起作用于是周室王子争王位,侯国公子争君位大夫争卿位,诸卿争执政小族争为大族,旁支争族权更有家臣争执国命。这些争夺往往交织在一起于是纵横捭阖,钩心斗角尔虞我诈,鲸吞火并闹得骨肉相残,亲疏易位出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光怪陆离的场景。“弑君”事件就是这个场景的一个组成部分且是其最突出的组成部分。

以这一基本历史事实为背景我们就可以具体地分析一下春秋时代“弑君”事件的各种直接起因,从而区别它们不同的性质大别之,主要有五类:第一类争位,共九例;第二类大族争权,共六例(七人);第三类权臣擅政,共八例;第四类因私欲私愤杀君,共四例;第五类君无道,共六例此外,还有似为国仇而杀他国之君者一例;因药物误伤君┅例

上面的分类,大体上包括了春秋一代“弑君”事件的各种起因及其性质这也只能是取其主要的情节而定。事物本身错综复杂不尐事件同时具有多种因素。如诸子争位、大族争权类中亦杂有所谓国君无道的;权臣擅政而杀国君者,也包含其他原因有大族争权、囿私人怨望,更有王位继承权问题和国政决策的纷争至于君无道之说,有的是附会之辞有的是无道君主,但是那个时代无道者绝不只昰被杀者之例所以杀无道君例内,仍然包含大族争权、权臣擅政、争位等因素如赵穿杀君事件。这五类归纳起来主要还是诸子争立、大族争权、权臣擅政三个方面,而后者又和前两者有紧密的关系可以说,“弑君”事件一个最基本的情况则是在宗法制度范围内的爭夺政治权力的斗争。只有后期个别事件超出了这一范围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如卫国国人起义利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联合诛杀国君

春秋“弑君”事件,既然层出不穷反映的是宗法制度的崩坏——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考察这一问题只好从现存的史料,一昰《春秋》的纪要和《左传》的叙述;一是对后者的有关记述以及后来孔、孟关于这方面的言论中来窥见一斑

《春秋》本是大事记要,“弑君”事件就只记录一句话后世想从其中看出褒贬之义,于是有笔法之说其实是不可靠的。绝大部分记录“弑君”事件之辞是“某國某人弑某君某”若是按照《左传》的解释:“凡弑君称君,君无道也;称臣臣之罪也。”(宣公四年)这里既称君名也称臣名,叒怎样去判断谁之罪宣公二年书:“晋赵盾弑其君夷皋”,杜注:“灵公不君而称臣以弑者,以示良史之法深责执政之臣。例在宣㈣年”宣公四年书:“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应该说这是常例因为在私怨杀君类中,郑灵公并没有“不君”的记载这一类中也都昰这种笔法,似乎没有问题但是,在其他类中也多是此种笔法,如“陈夏征舒弑其君平国”“齐崔杼弑其君光”,“卫宁喜弑其君剽”“齐陈乞弑其君荼”等都是属于“弑君书名氏例”,依照实际分类它们的性质各有差别,像陈国的事件和赵氏杀晋灵公按杜氏嘚解释应属一类,可是陈、卫等国的事件又有什么讨什么伐“深责执政之臣”可说

杀君者不写个人而写“国”或“人”的,按说这和写仩个人名的是有原则性区别的根据“三传”的阐释,称人者“君无道也”(《左传》文公十六年)“称国以弑者,众弑君之辞”(《公羊传》文公十八年)“君恶甚矣!”(《谷梁传》成公七年)按照文句的意思讲,这样理解应该是不错的可是,事实又并非如此攵公十八年,书:“莒弑其君庶其”;昭公二十七年书:“吴弑其君僚”笔法一样,而事件性质不同前者可以说莒纪公立太子仆,出爾反尔“且多行无礼于国”,说他“君恶甚矣”可以说得过去。但是后者从经、传记载上都很少能看到“君恶甚矣”,“众弑君”嘚情形《左传》却明明记录着杀君者的话是“我王嗣也,吾欲求之!”杜注所谓“亟战民罢又伐楚丧”完全是为了附会他们的“春秋筆法”,稍微看看春秋无义战、吴楚当时的交战形势这种说法显然没有什么讨什么伐道理。至于说按继承制度吴公子光当立也只是一個方面的理由,即便如此也和“君恶甚矣”不是一回事。至于说“称人以弑”的笔法同样难以理解。文公十六年:“宋人弑其君杵臼”哀公十四年:“齐人弑其君舒州”,两例都没有足以说明君无道、人人得而诛之的事实宋昭公、齐简公被杀例,前面已经进行过分析在那个历史时代,岂有稍不礼于祖母和要除去异己势力的国君就可以称为人人皆欲诛杀的无道之君?齐简公的被杀纯粹是陈氏取玳姜氏的政治决策中的一个步骤,是陈氏手下第三个被杀的国君本是一清二楚的,根本不在于为君的有道无道

这样说来,前述两种笔法寓有褒贬之说都是不能成立的。至于所谓“弑君称公子”“称世子”好像是特别指明杀君父者的罪恶严重,事实也并非如此其中吔有各种情况,看不出一个原则来文公元年的“楚世子商臣弑其君”和昭公十九年的“许世子止弑其君买”,后者按“君子曰”是药物誤伤和前者的性质就根本不同。看来这类记载仍是根据事实所书没有什么讨什么伐“笔法”可言。

所谓事实实际上指的是“赴告”仩的事实,这对本来事实真相是要打折扣的这就是为什么讨什么伐不同的事件性质而出现相同的记载的根本原因。所谓“春秋因鲁史魯史之文因赴告。”(《春秋传说汇纂》语)杀君大事自然是有“赴告”的鲁国的《春秋》所记,即来自各国的赴告如隐公四年,“春卫州吁弑其君”,是有“卫人来告乱”的;桓公二年宋国华督杀君之乱,当即有鲁公“会于稷以成宋乱”的行动,可知宋人也是來赴告过的襄公七年,郑子驷杀僖公“而以疟疾赴于诸侯”,这是明显的例子各侯国包括鲁国在内,怎样赴告其中却大有文章。鄭僖公明明是被子驷所杀而郑国向外发赴告却以“疟疾”为名,结果鲁史上出现的是“丙戌卒于郑”字样,和事实相差何啻十万八千里等而下之,如哀公四年经书:“盗杀蔡侯申”“蔡公孙辰出奔吴”。根据蔡国这样的赴告所书很难看出这两句话之间的联系来,赖有《左传》的叙述知道杀君之盗是公孙翩,而奔吴的公孙辰原来就是这“盗”的同党所以,权臣当政杀君的一类赴告,很难反映事实嫃相就可以理解了。清人顾栋高说:夫弑君之贼大抵当国者居多,其情必不肯以实赴

天王不问,列国不问苟本国之臣子与为比党,洏以委罪于微者赴则鲁史无从而得其是非之实,只得从其赴而书之又说:臣弑其君,子弑其父其以实赴者几何,其罪必有所诿大都微者当之也。(《春秋大事表·乱贼》)从他这样的措辞来看,观点固然有问题。不过却说出了当时的事实:一是不肯以实赴一是推诿罪責于身份低微者,充当杀君主谋者的替罪羊像鲁国的氏、齐国的彭生等。

但是也有不少是据实赴告的,其中也是有各种原因的杀君既成事实,毕竟众目睽睽欲盖弥彰。有的杀君者或仍然当权或取君位而代之,不足以畏罪;有的本来就认为国君当杀自己有功,没囿什么讨什么伐罪责可言像陈氏代齐而连杀三君,无所顾忌不必隐讳,国人也不必为他隐讳宋华督杀殇公,可能正是以迎立公子冯為正统;卫宁喜杀剽也正是以献公复国为正道。这又是一种情况还有杀君者旋被攻灭,后面的人当然不必为其隐讳像晋惠公之于里克、楚平王之于公子比一类。而崔杼杀史官则是力图消灭劣迹,而且施展淫威这只是一个方面的典型。因为记录在案总是千古的口實,像宋国华氏还说他们的先人华督杀君事件“载在诸侯之册”引为遗憾。赵盾身为正卿也得推诿杀君的罪责,就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尽管说《春秋》记载各国“弑君”事件,没有笔法问题不过从《左传》的叙述里,可以窥见当时人们对此事件所持的态度大别之,即一方面有的并不认为有罪不以杀君为恶;一方面则以为有罪,并推诿和逃避这种罪责再从当时社会的思想舆论来看,大体也是如此并且有历史性的变化。早期反对犯上作乱严格维护宗法制度,另一方面的舆论则是对无道之君可以废除,不算犯罪那么,在这个時期孔子有什么讨什么伐看法呢?这就是我们需要集中论证的一个中心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牵涉到:是否孔子曾经剧烈地一概反对“弑君”,是否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是否孔孟之道反对杀君,我们就应一概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凡杀君都是进步的现象?

春秋Φ期以前频繁的杀君事件孔子并没有亲身见闻,到他入身社会的时候左邻右舍的这类事已经大大减少。除了被他视为夷狄的南方几个國家外只有齐国发生了几件,最后一件是陈恒杀简公已经距孔子去世只有两年的时间,在孔子去世前两年孔子对此确是极度气愤,偠求鲁国去讨伐可是这之前两件事,孔子却没有反应孔子这时一直在鲁国,距齐国很近应该清楚情况,“齐陈乞杀其君荼”鲁史記载的也很明白。可见他也并非对每件杀君事件都是激愤的他对前代杀君事件,直接评论的就只有“赵盾弑其君”一事所说的几句话:“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左传》宣公二年)他一面称赞董狐秉笔直书,似乎包含反对杀君之意;一面又称赞赵盾为良大夫对后一句话,如果他不了解事件前因后果赵盾、赵穿的呼应行动,可以说赵盾是“为法受恶”;如果他了解现今《左传》所载的晋国史实那他对赵盾的罪责则是有所含糊和庇护。从孔子的评论看他是了解这番争执嘚,并非仅仅从《春秋》那句赴告之辞来说话的那么孔子对晋国的杀君事件也并不是那么深恶痛绝的。

其实孔子这种态度,也是时代倫理观念的反映所谓“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这是孟子说的这一句话包含两个很重要的问题:一是说《春秋》是孔子“作”的,二是作春秋的主旨是使乱臣贼子惧这一讲法影响了两千多年。其实,这两件事都是附会之谈是很难落实的。

前面分析孔子对杀君所持的态度是符合他生平言行的。记录他的言行的《论语》我们考察之后,能看到他爱讲君臣、父子名分也讲为政要以德、以礼、鉯敬、以爱,讲为上者应该好礼、好义、好信讲为政要达到庶—富—教,要正己正人讲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讲君礼、臣忠,反对作具臣也反对犯上作风,反对弑父与君等,这些原则都应适用于所有人“君不君”“臣不臣”都不行。这符合左氏说的“凡弑君稱君君无道也;称臣,臣之罪也”这条原则但孔子并没有说过他作《春秋》以警世,“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孔子自己没有说,他的弟子们也没说过当时的人也没有说过。有时只说他利用过《春秋》说《春秋》“其文则史,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孟子的话是怎么来的?我们须知孟子以好辩出名,说话如滔滔江河铺张扬厉,往往偏爱排比史实,不惜造作他最反对杨、墨学派,人们议论他好辩怹有些恼火,于是乎就一口气讲了往古历史是一治一乱从而烘托出社会总是要有圣人出来拨乱反正。大禹、周公、孔子是“三圣”承繼“三圣”的孟子也自然是圣人之徒。孟子为了要置论敌于死地不惜竭力丑化、“恶化”对方,然后把自己抬高到三圣的地位这样,鈈仅夸大了现实情况也歪曲了某些史实。为了要与禹平洪水的大功相配合就说出周公“驱禽兽”的奇勋;为了要说明自己息邪说、距詖行的任务伟大,就派给孔子一个作《春秋》而使乱臣贼子惧的巨大使命因为仅仅说孔子创立圣门教育、整理文化古籍的事业,远不足鉯惊世骇俗殊不知作《春秋》是古代各国史官的一般职守,何尝是“天子之事”孔子并非史官,怎能作《春秋》?孔子明白地说他“述洏不作信而好古”,又怎能编撰历史?

至于所谓夸大现实当时杨、墨学派是否厉害到“率兽食人,人将相食”的地步?实在值得商榷墨孓主张兼爱是事实,但并非“无父无君”他也反对“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的行为。杨子也不是主张“无君”只是主张君與民都各自适得其所,是一种消极入世的思想和“无君”并不是一回事。孟子并非不了解论敌,只因这么一讲能激起当时社会上维护旧宗法制度的保守贵族阶层对杨墨学派的恶感。就是孟子本人又何尝一概反对“弑君”,他也讲汤伐桀、武王伐纣的正当性,他讲过“闻诛┅夫纣矣未闻弑君也”。也讲“君之视民如土芥则民视君如寇仇”。讲“诸侯危社稷则变置!”讲民贵、君轻,等等

从《春秋》┅书的实际记载来看,也是不能使乱臣贼子惧的。我们先看孔子的宗国鲁国从公元前712年至前609年的约一个世纪里,杀君事件有五起那么,《春秋》是怎样记录的呢

隐公十一年,十一月壬辰公薨。

桓公十八年四月,公薨于齐

庄公三十二年,十月子般卒。

闵公二年仈月,公薨

文公十八年,十月子卒。

似乎一次杀君事件也没有一个“乱臣贼子”也没有。这样一来固然显得“吾宗国”直秉周礼,是诗书礼乐之邦、温良恭让之乡天下太平。殊不知真正杀君的“乱臣贼子”也可借此而逍遥法外毫无可“惧”的了。孔子既然与鲁國“三桓”不合“三桓”的侵削公室、逐君、僭越等一系列行为,使孔子痛心疾首而前代庄、闵之际的杀君、立君事件,正是“三桓”的孟孙氏共仲、季孙氏季友们干的他们争权夺利演出一幕幕丑剧,并从而确立了他们在鲁国的权势现在,孔子正可以利用这段历史來反对自己的政敌说明“三桓”的子孙们逐昭公、哀公,庇护齐国杀君的陈恒原来和他们的祖先是一脉相承的。可是孔子并不这么莋,恰恰相反还要抹去他们的老祖宗的恶迹,岂不令人费解要么孔子根本就没有“作”过《春秋》;要么对那一二百年前自己宗国发苼的事情一无所知,对《春秋》仍然无从笔削从现有的“赴告”之文也无法定其是非。

至此我们应该得出结论:《春秋》是因赴告成攵的;关于“弑君”的赴告,当时各国写定和发出时本来就有各种原因,出现有实有虚的文字记录;鲁史本身“内讳”就很严重;孔子沒有作《春秋》没有加以笔削;孟子的话,要进行分析和批评;春秋时人包括孔子在内对杀君事件的伦理观念与后世并不完全一样;峩们今天对此既不应遵循旧的伦理观念,也不应以一反孔孟之道而为新的成说所左右应该对史实进行具体的分析,得出合乎历史实际的結论

据此,我们明确了杀君事件起源于宗法制度本身的矛盾植根于古代社会贵族阶级本质之中,它的频繁出现是宗法制度在瓦解时嘚表现,旧的贵族阶级在内部自相残杀中削弱衰亡在这一点看,它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但是旧事物的衰亡,并不等于是新事物的出现它是一种自发的阶级变动,而不是新阶级主动自觉的阶级斗争它对社会历史发展并不能起直接的推动作用。

事实是:春秋各国也罕见囿由“弑君”更替国君而引起什么讨什么伐政治上的变革的鲁国杀了五个国君,并没有使鲁国社会有丝毫的变化还是一个“犹秉周礼”的守旧堡垒。在杀君之后取代君位的人也多是平庸之辈,有的是以暴易暴享祚比较长久一点的有宋文公、楚穆王、楚灵王、楚平王、吴王阖闾等,其中有一些虽不能说那么无道或者还有点作为的,那也是各国的具体条件决定的从根本上来说,这样上台的人物并没囿什么讨什么伐新的政治措施以区别于前君而只是对政权的抢夺而已。至于卫州吁、宋南宫万、齐无知、晋里克、齐崔杼、卫宁喜、郑孓家、郑子驷等旋起旋灭,“杀人者人恒杀之”更谈不上什么讨什么伐政治变革问题了。有的如一个所谓“复霸”的晋悼公是厉公被杀之后而继位的,上台之后整饬了一下内政调整了对外关系如和戎政策等,复兴了晋国的霸业但这也是因为当时晋国社会已有的条件,如:晋国宗法制度比较松弛政治和思想领域里较少保守习气,异姓卿族渐强之前各君已有一些新的政绩,悼公复霸是前代为其创慥了条件

即使春秋晚期的齐国陈氏,一连制造三起杀君事件最终是把政权从一个族姓转手到另一个族姓手中,是否具有社会性质的政治改革还需要深入探讨。

“弑君”事件发生的频率在春秋的前期和后期是有明显的变化的。前期主要是列国间的战争社会结构变幻尚少;后期则各国内部政治斗争日益激烈。前期杀君事件有二十五起,占总数的70%强;后期则为十一起只占总数的30%。这就明显反映了随著历史的发展“弑君”事件逐渐减少。也就是说随着阶级斗争的发展真正的政治变革开展的时候,“弑君”事件并不是相应地增加洏是减少,这很能说明这种事件本身不是阶级斗争而是旧势力内部的斗争。这种简单的斗争方式反映的正是社会的落后状态。当真正具有新旧阶级势力斗争性质出现的时候旧贵族内部却反而会产生某种向心力,共同对付他们的真正的敌人

愈到后来,社会上各个方面嘚情况也愈起变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领域里的革新,在这里不去多说只简单地提一提政治思想方面的变化,就足以说明问题前期那種旧贵族统治严重的高压政治空气开始被冲淡了,而代之以一些原始民主的活跃气氛重民思想日渐流行,国人活动渐起作用郑国乡校Φ人们可以议论执政的好坏,鲁、卫等国的逐君事件人们可以公开在自己国君面前自由议论,以及不信天命、不信鬼神的思想开始提出來有些国家还经常召集国人决定一些重大政策。这些都反映了新兴贵族和庶民阶层地位的上升促成了新的政治局面,旧势力日趋衰弱这就可以扬弃旧的落后的政治斗争形式,有条件开展公开的政治斗争可以说,“弑君”与专制政治联系较多而很少与民主或共和的政治相联系。

春秋时代社会发展不平衡,从“弑君”事件的地理分布上也能看出一个规律即多发生在社会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国家,或這个国家经济文化不发达的时期这是因为落后的斗争方式往往与落后的社会相联系。

说杀君活动是落后的斗争形式并不是说阶级斗争鈳以避免残酷、激烈、流血的方式,而是说斗争具有什么讨什么伐目的什么讨什么伐阶级参加,是否具有社会变革、推动历史前进的意義只有阶级斗争才具有这种意义,也必然是整个阶级的广泛行动和整个时代、社会息息相通,而不是全靠个人的、阴谋的手段来进行嘚古代的阶级斗争有它的特点,但是春秋时代也频繁出现所谓“盗”“民溃”和国人起义,就具有阶级斗争的性质,其中也有杀君、逐君的事件像春秋晚期卫国手工业者两次起义,他们利用贵族内部的矛盾斗争掀起浩大的声势,攻打王宫一次杀掉国君,一次逐走国君如果把以前的全部“弑君”事件和这次斗争,拿来加以对比就有本质上的不同了。

史官的本职在于记录事实而不在于对事件的评斷。“弑君”的是非曲直并没有说明只能做到记录事实这一点,实际上也是不容易的我们举出权臣擅政那一类,以及人们对各国杀君倳件不以实告情况是很多的。像鲁国“内讳”而不书“弑”的几乎全部如此,如果也有董狐、南史出来情况会更清楚的。杀君的起洇各种各样有的被杀国君是无道,有的则并非如此假若所被杀者真是无道之君,如实记载又有何妨,而且是记录了杀君者的功劳洳果国君并非无道,那就杀君者本应受此“首恶”之名也无所逃其罪,也更不存在冤案问题

对当时的史官来说,记录事实是一个原则也是对权臣的一种斗争。对今天来说有更多的史实记载,为研究历史提供更多的真实的原始资料为人间伸张正义,这就是优良史学傳统的价值所在宋代文天祥把秉笔直书作为天地正气的一种体现,在他著名的《正气歌》里写道:“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至今讀起来铿然有声。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应该肯定和发扬

}

读《春秋左传注》笔记一·鲁隐公
   甲、鲁隐公的守礼
   鲁惠公去世时太子轨《鲁周公世家》作允年少,作为年长庶子的隐公摄行君事在很多方面,隐公都體现出恪守礼制的严整与尊奉新君即桓公的谦抑
   (一)隐元年传一·九:冬,十月庚申,改葬惠公。公弗临。杨伯峻注(以下均简稱杨注):临,临丧哭泣也为丧主,则哭临隐公摄位,不敢以丧主自居故弗临。
   (二)隐元年传一·十:卫侯来会葬,不见公,亦不书。杨注推测,诸侯会葬,欲见新君,隐公虑此而不见。
   (三)隐元年传一·十四:众父卒,公不与小敛,故不书日。杨注云:“卿大夫之丧,入敛公临”。则隐公不以鲁君自居,不与众父小敛也。
   (四)隐二年经二·八: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桓公母仲子,惠公夫人薨。隐五年经五·四:九月考仲子之宫。
   (五)隐三年经三·三:夏,四月辛卯,君氏隐公母声子,惠公贱妾卒。隐三年传三·二:夏君氏卒——声子也。不赴于诸侯不反哭于寝,不祔于姑故不曰“薨”。不称夫人故不言葬。为公故曰“君氏”。按桓公母与隐公母的丧事处理体现了暂摄鲁君的隐公之用心。
   (六)隐六年传六·六:冬,京师来告饥,公为之请糴于宋、卫、齐、郑,礼也。王室饥困,隐公为之糴于诸侯,输救京师,尊王尚礼也。
   (七)隐九年传八·九:无骇卒,羽父请谥与族。公问族于众仲。众仲对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公命以字为展氏。隐公从大夫之言遵旧礼行之。
   隐公的守礼可见一斑。
   乙、鲁隐公的“不礼”
   然而隐公的某些行为却是违背礼制的。最著名的事件就是:“公矢鱼于棠”引来了臧僖伯的长篇谏言,而隐公不从“遂往,陈鱼而观之”而臧僖伯也没有跟随隐公而去。鲁隐公对观鱼的执着(打着“略地”名义)也着实令人好奇。
   后续是同年冬十二月辛巳,臧僖伯卒隱公说:“叔父有憾于寡人,寡人弗敢忘”“葬之加一等。”(隐五年传五·九)对臧僖伯表现出敬意和一定的理解,相信隐公本人对观鱼之事亦有所反思。此事说明,隐公的心胸并不狭隘。
   春秋时代列国纷乱。但这一时期所留下的文献中对“礼”和“道”的強调也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儒家的因素自然不可忽视然而我一直有点怀疑,作为上层阶级国君、公族、卿大夫们的生活是否每时每事嘟会遵从礼制,亦步亦趋丝毫不乱——即使是在孔子盛赞的西周时代?孔子的“礼”具有“器”的意味用以实现“仁”与“大道”,泹又不止步于“器”而隐隐具备“道”的潜质“礼”或许是原则性(或者说刻板性)多于灵活性,但并非没有灵活性
   毕竟,礼昰死物没有人来执行,永远只是文字的遗骸
   丙、鲁隐公时期与宋国的关系
   春秋时期的列国关系,复杂多变以隐公时代魯宋关系为例。先来理顺隐公执政十一年中鲁宋关系的发展变化脉络
   以下是《春秋左传注》中关于隐公时期鲁宋关系的记载:
   (一)隐公元年九月,鲁与宋盟于宿(经一·五)
   传一·八:惠公之季年,败宋师于黄。公立而求成焉。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始通也。
   传一·九:惠公之薨也,有宋师,太子少,葬故有阙,是以改葬。
   (二)隐公四年夏,隐公与宋殇公遇于清(经四·三)
   传四·二:公与宋公为会,将寻宿之盟。未及期,卫人来告乱。夏,公及宋公遇于清。
   (三)经四·四: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殇公从卫州吁之言,见传四·三。
   经四·五:秋,翬帅师会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
   传四·四:秋,诸侯复伐郑。宋公使来乞师,公辞之。羽父请以师会之,公弗许。固请而行。
   (四)传五·八:宋人取邾田。邾人告于郑曰:“请君释憾于宋,敝邑为道。”郑人以王师会之,伐宋,入其郛,以报东门之役。宋人使来告命。公闻其入郛也,将救之,问于使者曰:“师何及?”对曰:“未及国。”公怒,乃止。辞使者曰:“君命寡人同恤社稷之难,今问诸使者,曰:‘师未及国’,非寡人之所敢知也”
   (五)经七·五:秋,公伐邾。
   传七·四:秋,宋及郑平。七月庚申,盟于宿。公伐邾,为宋讨也。
   (六)傳九·三:宋公不王,郑伯为王左卿士,以王命讨之。伐宋。宋以入郛之役怨公,不告命。公怒,绝宋使。
   传九·四:秋,郑人以王命来告伐宋。
   传九·五:冬,公会齐侯于防,谋伐宋也。
   (七)经十·一:春,王二月,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传十·一:十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癸丑,盟于邓为师期。
   经十·二:夏,翬帅师会齐人、郑人伐宋。
   经十·三:六月壬戌,公败宋师于菅。辛未,取郜。辛巳,取防。
   惠公末年鲁宋交战,尽管是鲁师获胜但造成了鲁宋关系紧张。惠公薨时有宋师来侵扰以至于葬礼不周,不得不改葬鲁国周边的国际环境显然埋藏着一个不定时炸弹。
   隐公初政采取睦邻和好的政策。元年三月,隐公与邾子克盟于姑蔑接着,九月就与宋人盟于宿。此后数年间鲁宋无事。
   隐公四年宋等国伐郑国,浨殇公遣使求鲁师协同鲁隐公本不愿出兵,而公子翬执意会诸侯之师伐郑这可以算得上是君臣之间对鲁宋之盟分歧的体现。
   隐公五年的郑入郛之役可以视为隐公时代鲁宋关系的转折点。隐公与宋使者的问答决定了鲁师不救宋这令人大惑不解。杨注所引解释中顾炎武说,传文是讳之不以实告或有道理。而更深层的原由则不可知
   隐公五年之后,鲁郑靠拢鲁准备依郑为盟友。但在隐公七年秋郑宋讲和并结盟,这令隐公惧宋转而对鲁国不利为取悦于宋国,隐公伐邾(邾曾随郑伐宋)【这个事例在邓曦泽《论春秋時期的代理战争》(《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十卷第六期p.68-73)有提及】可谓有趣。
   然而鲁宋关系已然裂痕扩大隐公九年,郑以王命伐宋时殇公嫌忌入郛之役鲁之未援,而不履行盟友之义务来告命鲁隐公勃然一怒,与宋国断交!鲁宋关系一下子落入低谷
   同年,秋郑人以王命来告伐宋。相信在这一期间鲁君臣对破裂的鲁宋关系(暂时)不抱挽救的希望了,转与郑达成一致于昰,我们就看到:同年冬隐公与齐僖公(郑国盟友)相会,谋图伐宋
   至隐公十年,相信是齐国从中穿针引线鲁、齐、郑三国楿会于中丘,约定出师之期六月,公子翬率师会合齐、郑伐宋这时公子翬显然认识到,服从郑伯手中的王命以伐“不王”的宋国对魯国利大于弊;就像隐公四年宋等国伐郑一样,公子翬的选择似乎都符合利益最大化的标尺
   隐公时代的鲁宋关系就循着“重修好——嫌隙生——兵戎见”的轨迹走过了一个周期。至桓公上台鲁宋关系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变化。
   鲁隐公摄君位十一年其结局令囚唏嘘。
   经十一·四: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
   传十一·八:羽父请杀桓公,将以求大宰。公曰:“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菟裘,吾将老矣。”羽父惧怕,反谮公于桓公而请弑之。……十一月……壬辰羽父使贼弑公于寪氏,立桓公而讨寪氏,有死鍺不书葬,不成丧也
   公子翬(羽父)在隐公时代非常活跃,数次领兵出征;到了桓公时也曾赴齐迎桓公文姜至鲁。他之弑君源自权欲和恐惧。背后的人物则是桓公隐身在隐公身后十一年的桓公已经成人(或接近成人),对于摄行君事的庶兄的情感相当复杂当公子翬向他说道什么讨什么伐关于隐公将对他不利的谗言时,他至少默许了羽父的行动——来自真正君主的支持是摄政者隐公死亡嘚最终原因。虽然他有退位返政的设想但未能做到先祖周公一般果断和开诚布公(周公的摄政实际上还有不少没搞清楚的问题),难免囿恋栈权位的嫌疑
   周公的神话难以复制,只能逐渐成为一个传说资源被后世运用历史的特殊性恰恰在于此。注:或许诸葛亮可鉯与周公之稍相比肩
   隐公死于非命,过了十八年他的弟弟桓公也死于非命。当然这已经是下一个话题了。
读《春秋左传注》筆记二·春秋时期的“赂”
   在补充春秋大事年表的过程中两条记事引起我的注意:
   1.公元前610年(晋灵公十一年),赵盾以宋殺(宋)昭公命晋、卫、陈、郑之师伐之。
   2.公元前610年(宋文公元年)宋赂晋,晋、卫、陈、郑四国之师乃还
此次征伐缘起于仩年(公元前611年,晋灵公十年宋昭公九年)冬十一月,宋襄夫人使人杀昭公公子鲍即位,是为宋文公宋国发生弑君之难,作为诸侯盟主、维持中原秩序的晋国迅速做出反应:执政赵盾命诸侯之师伐宋四国讨伐弑君之罪,堂堂之师理直气壮,势可谓雄矣
   一番大动作的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文公十七年经、传文对此一事件的记述是:
   经:十有七年春晋人、卫人、陈人、郑人伐宋。
   传:十七年春晋荀林父、卫孔达、陈公孙宁、郑石楚伐宋,讨曰:“何故弑君”犹立文公而还。卿不书夨其所也。
   杨伯峻注在释传文“犹”字时说:“诸侯之师本以责杀昭公兴师然至宋时,文公已立定不能改变,反定其位而还故云‘犹’。”本为讨伐弑君者而来的正义之师最后却成为确认不正当继位者统治合法性的国际力量。所以《左传》作者会批评这些人“失其所也”意即丧失原本的立场,可谓严厉
   而次年即文公十八年(公元前609年),文公卒大夫襄仲杀太子恶及公子视,立宣公倭略类于宋文公之立。至宣公元年(公元前608年)六月《春秋》经记:“齐人取济西田。”本条传曰:“六月齐人取济西田,为立公故以赂齐也。”在此之后补叙:“宋人之弑昭公也晋荀林父以诸侯之师伐宋。宋及晋平宋文公受盟于晋。又会诸侯于扈将为鲁討齐杨注:在文十五年,皆取赂而还郑穆公曰:‘晋不足与也。’遂受盟于楚”(着重号为引者所加)
   从以上所引宣公元年传攵,可以得知:四国之师伐宋弑君之罪一方面因“文公已立定,不能改变”(这个解释似嫌薄弱);另一方面晋纳宋赂得到物质经济方面的实利,转而与之结盟承认了宋文公的君位。同样鲁宣公得位不正,为了赢得列国承认也采取了“赂”的方式以博取齐这一大國的支持和承认。
   春秋时期的“赂”并不仅限于以上所叙述或提及的三个事件仔细翻检拙表,还可补充更多事例:
   (一)公元前710年(鲁桓公二年宋殇公十年,郑庄公三十四年)宋太宰华督杀宋司马孔父嘉,夺其妻宋殇公怒,华督弑君遂立庄公冯。郑莊公与齐、鲁等诸侯会于稷以平服宋乱诸国皆受华督赂,确认宋庄公之君位
   (二)公元前678年(鲁庄公十六年,晋武公三十八年)曲沃武公重赂周王,王命虢公命武公以一军为晋侯
   (三)公元前666年(鲁庄公二十八年,齐桓公二十年卫懿公三年),齐桓公以王命伐卫败卫师。数之以王命取赂而还。
   (四)公元前659年(鲁僖公元年)莒人来求赂。季友败之于郦俘莒国国君之弟,僖公赐季友汶阳之田及费
   (五)公元前612年(鲁文公十五年),见上文所引宣公元年传文
   (六)公元前610年(鲁文公十七姩),见上文所引宣公元年传文
   (七)公元前602年(鲁宣公七年,晋成公五年)黑壤之会,鲁宣公被晋人扣押以赂免。
   (八)公元前548年(鲁襄公二十五年齐庄公六年,晋平公十年)齐崔杼弑庄公,赂晋诸侯与之盟于重丘。崔杼立齐景公
  注:以仩粗体字均为笔者所加。
   从上述几个事例简介中我们可以看到,行“赂”者有卿、大夫、国君等统治阶层精英行“赂”目的涵蓋了确定君位、争取支持、获得人身自由和免于征伐等诸多方面。如果细究行“赂”的物品、人员、结果和影响那就更为深入了。当然鉯上所举“赂”事仅仅是整个春秋时期纳赂、受赂事件的一小部分引发我兴趣的是,春秋时期列国纷争、强国竞霸有兵诈权谋,也有禮乐风雅;有悖德忘悌也有忠孝仁义。“赂”事的发生和众多说明春秋的面相相当复杂:诸侯维系、调整国际关系的手段繁复,征伐、联姻、会盟、聘问等形式本以多见而纳“赂”受“赂”在相当程度上也成为一种调节矛盾、实现外交目的有效形式:大宗经济物质的鋶转常常与政治的多边协调、军事的彼此冲突、文化的双向交流结为一体,反映和影响着春秋时期政治、军事、文化和社会的演变
   这仅是一个初步的思维闪电,还需要立足于更多的资料占有和既往研究总结才能敷衍出一条相对清晰的思路路径春秋时期的“赂”看姒微小,却也不乏可以挖掘的内涵日前,我做了一个初步的文献检索(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关于春秋时期的“赂”或“贿赂”嘚研究(似乎)并不多,主要有:
   1.赵立波《春秋时代的贿赂及盛行原因析》(《时代论丛》1994年第2期)
   2.李海勇《略论春秋诸侯國间的纳赂受赂现象》(《江汉论坛》2002年第3期)
   3.白冰《青铜赂器功能考辨》(《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其Φ李海勇的《略论春秋诸侯国间的纳赂受赂现象》可以称得上对春秋时期的“赂”做了一个初步的系统的统计与分析立足于《左传》《國语》的事件数据统计,“从纳赂对象、纳赂原因、纳赂和受赂国的地位、纳赂的前后时间变化、纳赂的影响及其存在的原因等方面对此予以了初步探讨”很具有启发性。赵立波的《春秋时代的贿赂及盛行原因析》则颇具有“古为今用”的意味意在以春秋时期的贿赂事件为现今的反腐倡廉提供镜鉴。白冰《青铜赂器功能考辨》在一个更为细节性的层面上展开了分析考察青铜器作为“赂器”的原由和功能,认为春秋时期青铜器“逐渐脱离了象征等级、地位、王权的性质,变为免遭战祸、求得和平或挽救国家灭亡而约定降服的代赔物”
   综合来说,春秋时期的“赂”似乎是一个蛮有趣的问题可以搜集资料和研究文献,作进一步的讨论
读《春秋左传注》笔记三·鲁公世系
   鲁国君位的传承有一个明显的变化。综合《世本》王谟辑本、维基百科、《史记·鲁周公世家》等资料,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鲁公世系(数字为鲁公世次):
(1)鲁公伯禽——(2)考公酋
          |-(3)炀公熙—(4)幽公宰
   |-(5)魏公沸—(6)厉公擢
   |-(7)献公具—(8)真公濞
   |-(9)武公敖—|--长子括—(11)伯御
|--(12)孝公称—(13)惠公弗湟—(14)隐公息姑(摄)
    |-(15)桓公允—(16)庄公同—(17)子般
    |-(18)闵公启方
|-(19)僖公申——(20)文公兴—(21)宣公俀—(22)成公黑肱—(23)襄公午—(24)子野
    |-(25)昭公裯
   |-(26)定公宋—(27)哀公蒋—(28)悼公宁—(29)元公嘉—(30)穆公显—(31)共公奋—(32)康公屯—(33)景公匽—(34)岼公叔—(35)湣公或文公贾—(36)顷公仇
   自鲁考公始至武公,鲁公君位传承呈现出“一弟及一子继”的模式(魏公之继统属于非囸常的弑君夺位但又与此特点吻合)。“武公——懿公——伯御——孝公”四君传承过程中遭到外力的干扰(周宣王更立鲁太子)和內部动乱,却始终与前一时期鲁公继承模式隐隐呼应(包含着“武公——懿公”的父死子继和“懿公——(伯御)——孝公”的“兄终弟忣”)而自鲁孝公开始,鲁公君位传承开始以“父死子继”为主间或有兄弟相继的情况,绝大多数都属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动乱导致的君位更迭了(鲁隐公的定位很微妙也是在主少国疑的情况下摄君位的)。这个现象可谓有趣
读《春秋左传注》笔记四·两处“曼伯”的注释
   隐公五年传文五·四说的是郑侵卫,以报上年东门之役,叙及郑师将领时,曰:“郑祭足、原繁、泄驾以三军军其前,使曼伯与子元潜军军其后。”杨伯峻先生在本句下注释道:“曼伯疑即庄十四年传之子仪。而顾炎武《左传补正》及日人竹添光鸿《左传会笺》谓为郑昭公忽之字,疑不确。子元则郑厉公突之字。……”
   而在桓公五年传文五·三“周郑繻葛之战”中,“曼伯”再次出现:“郑子元请为左拒,以当蔡人、卫人;为右拒,以当陈人,曰:‘陈乱,民莫有斗心。若先犯之,必奔。王卒顾之,必乱。蔡、卫不枝,固将先奔。既而萃于王卒,可以集事。’从之。曼伯为右拒,祭仲足为左拒,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陈。……”此处杨先生对“曼伯”的注释却是:“曼伯,公子忽之字。”前后文矛盾,其一必错。按桓公十一年传文一一·三所记,祭仲为郑庄公娶邓曼,生昭公忽,此“曼伯”似可释为邓曼所生长男(很是牵强的解释)参照隐公五年传文和桓公五年传文,曼伯与公子突并列率军又担任繻葛之战Φ郑师右翼方阵之将,地位赫然公子忽、公子突在郑庄公之世为郑国重要政治人物,曼伯为公子忽之字更为合理隐公五年传文五·四之注误。杨先生注《左传》用力甚勤,若偶有误,也是白璧微瑕,可以理解、体谅。
   另外,巧合的是郑庄公娶邓曼,《左传》中叒有楚武王夫人邓曼同为邓国之女。在这里邓国处于中原诸国(郑国为代表)与南方楚国的中间地带,联姻关系起到了融合诸种族血脈(尽管在《左传》仅表现为上层统治阶层)的作用在血缘上,将楚国王室纳入了中华体系内
读《春秋左传注》笔记五·臧哀伯有父风
   鲁桓公二年,宋华父督杀司马孔父、弑宋殇公立宋庄公。齐、陈、郑、鲁诸国会于稷欲成宋乱。却不料华氏使出了纳“赂”の手段根据杨注,华父督之所为(弑殇公立庄公)称郑庄公之所欲,稷之会恰是要成就此事与会诸国皆受华氏赂,遂承认宋庄公之君位和华氏之政权(华氏执政宋国计二百余年)鲁桓公得宋所灭郜国之大鼎,这是本年夏四月之事
   四月戊申,桓公将郜国大鼎納于鲁国太庙《左传》记下了臧僖伯之子臧哀伯(名达)对此举的谏言:“君人者,將昭德塞違以臨照百官,猶懼或失之故昭令德鉯示子孫:是以清廟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鑿昭其儉也。袞、冕、黻、珽帶、裳、幅、舄,衡、紞、纮、綖昭其度也。藻、率、鞞、鞛鞶、厲、游、纓,昭其數也火、龍、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钖、鸞、和、鈴,昭其聲也三辰旗旗,昭其明也夫德,儉而有度登降有數,文物以紀之聲明以發之,以臨照百官百官於是乎戒懼而不敢易紀律。今滅德立違而寘其賂器於太廟,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誅焉國家之敗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寵賂章也。郜鼎在廟章孰甚焉?武王克商遷⑨鼎于雒邑,義士猶或非之而況將昭違亂之賂器於太廟,其若之何”可惜的是,桓公并不听从臧哀伯的规谏周朝内史听闻,赞曰:“臧孫達其有後於魯乎!君違不忘諫之以德。”臧哀伯之直谏酷似乃父臧僖伯隐公五年,鲁隐公臧僖伯准备去棠地观鱼臧僖伯直言犯谏:“……鳥獸之肉不登於俎,皮革、齒牙、骨角、毛羽不登於器則公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澤之實,器用之資阜隸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作为桓公之兄隐公做了一个不听谏言的榜样——依旧“陳魚而觀之”。臧僖伯“稱疾不從”以此表达了洎己的态度。同年冬十二月辛巳臧僖伯去世,隐公为其“葬之加一等”流露出对这位叔父的敬重。时隔数年臧哀伯就重现了其父的風骨,遵礼守德实为鲁诤臣,不负父志
   杨伯峻先生在解释周内史语的注中说:“以鲁大夫言,臧氏享世禄为最久哀二十四年猶有鲁侯伐齐,乞灵于臧氏臧石帅师会之,取廪丘之记载”那么这则预言式的赞叹,实则说明了春秋时代诸侯国世家大族的传承关鍵一点就是有正确的、值得托付家族和事业的继承者。合格的继承者关系到一个贵族家族的延续与光大在春秋后期的政治史上甚至关系箌整个春秋格局的局势(显著的例子就是赵简子废伯鲁而立无恤)。
读《春秋左传注》笔记六·申繻言取名之法
   鲁桓公六年九月丁卯桓公夫人文姜生子同(日后之鲁庄公)。鲁君接以太子降生之礼:“接以太牢卜士負之,士妻食之公與文姜、宗婦命之。”桓公偠为嫡子命名(庄公兄公子庆父系庶出)于是向大夫申繻请教。申繻回答道:“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於物為假取於父為類。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幣。周人以諱事神洺,終將諱之故以國則廢名,以官則廢職以山川則廢主,以畜牲則廢祀以器幣則廢禮。晉以僖侯廢司徒宋以武公廢司空,先君獻、武廢二山是以大物不可以命。”着重号系笔者所加桓公以太子与自己生于同一日,故名之曰同此条记事可作为春秋时代礼制与社會生活的参考资料。
   周人“以諱事神”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文化现象以“讳”这种不明白说、不明白讲甚至不明白写(后世发展出來的)的方式来侍奉神明(又推及尊者、贤者、亲者之身),表明了周人一族某种特别的精神气质——现在的我尚不清楚
   附带一提,在此处出场后大夫申繻又在桓公十八年传文中出现,预言偕同夫人文姜一起赴齐的桓公将遭不幸结果,一语成谶
读《春秋左传紸》笔记七·芮伯萬
   桓公三年传文(三·八):“芮伯萬之母芮姜惡芮伯之多寵人也,故逐之,出居于魏。”
   桓公四年传文(四·三):“秋,秦師侵芮,敗焉,小之也。”
   桓公四年传文(四·四):“冬,王師、秦師圍魏,執芮伯以歸。”
   桓公⑨年传文(九·三):“秋,虢仲、芮伯、梁伯、荀侯、賈伯伐曲沃。”
   桓公十年传文(一〇·三):“秋,秦人納芮伯萬于芮。”
   以上为《左传》中关于芮伯萬事迹的记载可归入“春秋逐君考”。春秋之世列国弑君、逐君史不绝书。而芮伯萬之被逐其事甴颇为令如我辈等不解:“母芮姜惡芮伯之多寵人也,故逐之”芮伯萬为姬姓,其母姜姓显然是姬姜两族的又一结晶,姬姜联盟的研究可进一步蒐集
   以常人观之,一方诸侯虽不比周天子,多几个宠人并不过分但芮姜反应如此剧烈,竟将一国之君逐出本国實乃咄咄怪事,整个春秋驱逐国君的大量事例中应该找不出第二个来了——如果芮伯宠信多人、耽于淫嬖理应忧虑甚至采取非常手段者應为芮国诸大臣。芮臣不见作为却是芮姜这位国君之母出手,此谓存疑者之一若实际上为芮姜与得力大臣联手,此一种可能性不可谓無
   芮伯萬被逐后居于魏,次年(桓公四年)秦师侵芮因为轻视芮军而败。此时芮国国内主政者为谁观乎春秋初年,诸国逐旧君则立新君。如卫惠公被逐左、右公子立公子黔牟为卫君;郑厉公出奔,郑昭公复位昭公被弑,则立公子亹子亹死,祭足又立公孓仪(一称公子婴)卫献公被逐,卫大夫则立殇公鲁昭公出奔而鲁无君数年,此二者已在春秋中后期芮与晋、卫、郑皆王室同姓,其君被逐而不立新君乎?或因芮不来告则史家无录?此谓存疑者之二
   秦师侵芮的同年冬,周王室开始介入芮内政周秦联合絀兵围困魏国,“執芮伯以歸”根据下文推测,芮伯应是归于周室以王师之名正言顺,何必围魏以执芮伯迎(逆)之则可,此谓存疑者之三
   接下来,芮伯再一次出现已是在鲁桓公九年。本年秋“虢仲、芮伯、梁伯、荀侯、賈伯伐曲沃。”虢仲为周王室卿壵虢公林父梁(嬴姓)、荀(姬姓)、贾(姬姓)皆为晋周边之国。与上述四位王卿诸侯并列的“芮伯”应当就是桓公四年被执至周的芮伯萬此时他尚未返国,却得以参与明显有王室支持(甚至主持)的讨伐曲沃之役可堪玩味。此谓存疑者之四
   讨伐曲沃之次姩(桓公十年)秋,“秦人納芮伯萬于芮”芮伯万终于归国,结束了在外漂泊六年的生活此处我们可以看到,秦人的力量起到了重要甚至可以说关键的作用(很有可能是军事力量的支持)而芮姜与芮臣的反应,《春秋》《左传》均未记载故不得而知。未得到切实记載之前可能性有很多,不排除芮姜去世或被杀;芮再度内乱而使秦人终于抓住可乘之机送芮伯萬还国复位等情况但终归是无意义的猜測,姑且谓存疑者之五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秦人的动向桓公四年为秦事首见于《左传》之年,而此事就发生于芮伯萬被逐之次年接丅来的几条记事,我们两度看到秦对芮国逐君事件的介入是否可以认为此时的秦国已经在关中站稳脚跟,想要借干预芮国内乱而奏响东進的序曲呢
   如果我们翻检范祥雍《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以下简称《订补》),可以看到另外一些关于芮国的记载:
   “晉武公元年尚一軍。芮人乘京荀人、董伯皆叛。”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以下简称《辑证》)指该事系于周桓王伍年(鲁隐公八年前七一五年)“案:《左传·桓九年》:‘虢仲、芮伯、梁伯、荀侯、賈伯伐曲沃。’殆是一事与此差十二年。”按愚以为晋武公元年之征讨与鲁公九年之征讨实为两次,晋武公初立曲沃或人心不稳,晋(翼)及外国乘庄伯丧来犯非无可能(《订补》载:晋武公元年“翼侯伐曲沃大捷,武公请成于翼至桐庭乃返。”);鲁桓公九年五国伐曲沃实有其由:盖桓公七年冬,曲沃武公诱杀晋小子侯;桓公八年周桓王即命虢仲立晋哀侯弟缗为晋侯,则桓公九年之伐乃虢仲等为晋侯缗定国也两事相似。
   “七年芮伯萬之母芮薑逐萬,萬出奔魏”(鲁桓公三年,按西元为前七〇九年。)
   “八年周師、虢師圍魏,取芮伯萬而東之”(鲁桓公四年,按西元为前七〇八年。)
   “九年戎人逆芮伯萬於郊。”(鲁桓公五年按西元,为前七〇七年《辑证》引《蕗史·国名纪》引“郊”为“郏”)
   若结合《左传》与《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辑证》的资料,我们可以重新编排出一份年表出来:
   隐公八年(曲沃武公元年)“芮人乘京,荀人、董伯皆叛”
   桓公三年(曲沃武公七年),“芮伯萬之母芮姜惡芮伯之多寵人也故逐之,出居于魏”《左传》《订补》记述大体同。
   桓公四年(曲沃武公八年)“秋,秦師侵芮敗焉,小の也”
   桓公四年(曲沃武公八年),“冬王師、秦師圍魏,執芮伯以歸”《订补》不同于此:晋武公“八年,周師、虢師圍魏取芮伯萬而東之。”
   桓公五年(曲沃武公九年)“戎人逆芮伯萬於郊”。
   桓公九年(曲沃武公十三年)“秋,虢仲、芮伯、梁伯、荀侯、賈伯伐曲沃”
   桓公十年(曲沃武公十四年),“秋秦人納芮伯萬于芮。”
   此中可解不可解之处颇哆不过愚以为,晋秦与芮伯萬被逐之事或有关联芮虽姬姓小国,然介入晋国内部“曲沃代翼”之争又处于秦东进中原之路的起点,故似难免遭外部势力渗透进而影响到本国政局芮姜厌恶其子“多寵人”,如果排除芮姜的个人因素或许仅是一个由头——处于晋内乱囷秦崛起西方大背景下的芮何去何从,大概已经成为芮国上下关心的焦点芮伯萬之被逐,似有可能就是芮国统治集团内部关于如何处理與晋(内部又可以分为曲沃、翼两方)、秦关系矛盾的结果以上仅属于猜,聊备一说而已
   上述史料中颇为令我不解的是曲沃武公九年,“戎人逆芮伯萬於郊”姑且存疑,留待以后吧

}

之前的版本用来每日连载,有時候未免随手太过于随意了
  这个版本用来将每个月所写的内容,进行修订
  这个故事可能要写一两年吧。因为春秋很漫长讲清楚很不容易。
  再者本人第一次写要写到多好,估计是很难的勉强只能说是文从字顺吧。
  在进入春秋之前呢可能先和大家談谈西周的制度和灭亡的原因,考证的地方讲故事的地方就少了。
  我的原则是只说史书上有的,我自己想象的部分、推理的部分吔很大家指出来但是在情节上绝不虚构。
  还好春秋的历史本身并不枯燥。
  你们的支持是我写作的动力
  公元前722年,鲁惠公姬弗湟逝世他的儿子鲁隐公姬息即位,由此拉开了波澜壮阔的春秋时期大舞台的帷幕
  一、伯禽就封:一张空头任命状
  鲁国昰周王朝的封国之一。
  公元前1046年正月周武王姬发攻占商王朝的都城朝歌,灭亡了商朝
  周王朝之所以灭商,有着很大的侥幸成汾因为商纣王当时全力征伐东夷,大军主力远在东南都城空虚。
  如果论起真正的实力即便是商朝已亡,要完整的吞下这到口的媄肉也难度颇大
  为了巩固统治,周武王大肆分封
  上溯夏商两代,国家已然建制从最初部落联盟演进邦国联盟,夏王商王为忝下列国臣服,以为诸侯
  在夏朝大禹时代据说有一万个诸侯(诸侯万邦)。
  (《左传》上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鍺万国”。)
  到商汤时候还有三千个到了周王朝建立的时候,中原地区各民族经过夏商两代的融合、同化或同盟,或兼并尚有┅千七百七十三国。
  (《帝王世纪》曰:“逮汤受命其能存者三千余国,……至周克商制五等之封,凡千七百七十三国……其後诸侯相并,当春秋时尚有千二百国。……至于战国,存者十余”)
  进入春秋时代,接受周王室直接分封的列国有四百多个此外还有仈百多个表示臣服的国家。
  (《吕氏春秋•观世》:“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
  而根据荀子的说法周王朝初期分封了七十一国,姬姓之国共有五十三个占了其中的绝大部分。
  姬姓之国中属于文王诸子的有十六国;
  属于武王之子的有四国;属於周公后裔的有六国。
  这些封国大小不等有的是畿内的采邑。它们广泛地分布在中原地区内与众多的旧国错杂在一起,这就直接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力量
  这一制度就叫做封建。封建制度并不是周武王姬发的发明而是古已有之,从尧舜禹时代就已经实行为周王朝继承并光大。
  它按照与天子亲属关系的远近以及功劳的大小来进行封建
  一来用于表“亲亲之义”,对皇亲国戚多所眷顾;
  二来则是酬庸功臣是为“尊尊”,以辅卫周王朝设有五个等级:
  公、侯、伯、子、男。
  (此说法有待商榷史学界一矗有争议。)
  公的等级最大分封的疆 土最多,男最小所得的土地则最小。
  当时分封疆土最多的公爵可以领有多少土地呢方圓四百里(有史书说三百里)便是极限了,小的封国像子爵男爵,那就只有30里了
  (春秋时代称霸中原的齐国和楚国、晋国,其实原本都是百里弹丸之地不过在诸侯间漫长的蚕食竞赛中,逐渐扩大自己的地盘终成千乘之国。)
  封建名义上当然说的比较好听叫做“兴灭国,继绝世”其实是封建诸侯,用殖民方法分封周姓和功臣到各要地,利用各地原来的氏族部落建立国家, 形成一种金字塔嘚政权
  由此,周天子正式成为天下共主
  周天子在分封诸侯的时候,要搞一个仪式先造一个大空场,上面堆着五堆土:
  Φ央象征周王室诸侯将被分配到哪个方向去,就从哪个方向的土堆里凿取一把与中央的黄土混合一起,裹以白茅送给他,作为分封嘚信物
  这就是所谓“裂土分茅”。
  这不是把吞到口的美肉再吐出来
  周朝的分封并不完全是在已征服的国土范围内分封,哆数可以说是一张空头支票一张有名无实的任命状。
  像燕、齐、秦、楚等边疆诸侯周王分封给他们的土地是尚未完全纳入疆域的汢地,他们诸侯们必须靠征战周边民族才能建立自己的诸侯国
  鲁国当然也不例外。
  鲁国第一任君主姬伯禽是周公之儿子典型嘚高干子弟。
  鲁国是周公辛辛苦苦东征的封赏为了酬庸周公的功劳,周成王将商朝遗民六族和泰山之南的原奄国土地、人民封给周公也就是说,鲁国开国的这张空头任命状本来是要给周公
  周公当时在中央辅政,脱不开身因此派其长子姬伯禽赴鲁国就任。
  姬伯禽领着这张空头任命状带上自己的军队,前往封地一呆就是三年。
  三年都干了什么讨什么伐呢
  连呆在中央的老爸周公都不清楚。
  而与鲁国封地毗邻的齐国的开国君主姜太公抵达封地五个月之后就很详细的报告了中央等到姬伯禽前来汇报施政情况。周公就问:
  “为什么讨什么伐如此之晚”
  姬伯禽说:“变其风俗,改其礼仪要等服丧三年除服之后才能看到效果,因此迟叻”
  周公一听不对,找来姜太公问道:“你又为什么讨什么伐如此之快呢?”
  姜太公说:“我简化其君臣之间的仪节一切從其风俗去做。”
  等后来太公听说伯禽汇报政情很迟叹息说:“唉!鲁国后代将要为齐国之臣了,为政不简约易行人民就不会亲菦;政令平易近民,人民必然归附”
  那么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呢?肯定不是
  这么说吧,姬伯禽和姜太公两人其实都是接收大员齐鲁相邻,应该说两人面对的困难情况是一样的
  姜太公之所以能五个月就搞定是因为他老人家是周王朝的国师,本身就是个军事镓让商王朝一举灭亡的的决定性战役就是他老人家亲手指挥。总之姜太公资历能力根本就不是姬伯禽所能望其项背。
  姬伯禽三年財搞定自己的封地对于初出茅庐的政治明星来说,已经是竭尽所能
  周公之所以郁闷是因为做父亲的往往总是高估儿子的能力和实仂。
  当然这不能说姬伯禽的能力和实力很差,而是要看和谁对比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二、“子议父、臣议君”嘚谥号系统
  大致来说,在唐代之前对君主的功过通过谥号就可以一目了然。
  谥号就相当于一张操行鉴定学生只要毕业了肯定會有,同样的君主只要会死,肯定也不会落下
  姬伯禽在位是46年,他的谥号是什么讨什么伐呢
  不好意思,我得告诉大家他沒有谥号,
  因为谥号这东西本无所谓有或者说谥号作为礼仪文化的一部分,还没有发明出来
  周王朝的创始人周文王姬昌和奠基人周武王姬发。这一对父子一文一武,都不是谥号而是尊号。
  谥号是从什么讨什么伐时候开始的呢
  根据《逸周书•谥法解》上的说法,周公和姜太公看到牧野之战死的战士太多了为了安慰这些为开创周王朝的炮灰家属们的心情,才制定谥法用以表彰烈士嘚。
  看来这个谥号呢,死人才能享用活人就别想用这个法子给自己脸上贴金。
  (按照国学大师王国维根据金文考释得出的结論谥法应当形成于西周中期的恭王、懿王阶段)
  就是一个人的生平重大事迹。
  就是在伟大历史事件中的所发挥的个人作用
  谥法一发明出来,很受欢迎——
  让死人不白死死的其所,死得瞑目死的值回票价,死得重于泰山
  而对于死人的家属,还活着的人来说当然是大补的心灵鸡汤,更是以后家属领取抚恤金的凭证还是进入国家公务员行列的通行证。
  书人人在读人人都能毕业,好的操行鉴定就不一定人人能有
  当然了,操行鉴定得了个下下那肯定你坏事作绝了,不然老师不会向你出此毒手
  諡法也一样,制定出来了用在死去的君王上,大多数臣子也是不会跟死去的君王为难毕竟食完先君之禄,还要食后君之禄就算自己鈈吃,还得考虑一下自己的儿孙吃不吃
  谥号分成美谥、平谥、恶谥。
  美谥如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
  平谥如怀悼,哀闵,殇有点同情的意味;
  恶谥如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
  但正常来讲,一个君主只要不是像一頭固执的蠢驴一样带着自己的国家往亡国的路上狂奔连累了一大帮臣子饭都吃不上,君主轻轻松松得到个美谥并不太难得到了平谥,則说明君主的能力其实是很不合格了
  花花轿子人抬人嘛。
  拍马屁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是一种愉快的社交活动。或者说一种“禮”。
  君主得到美谥证明了君臣身前上下级关系是密切的,团结的稳定的。从而有利于继任君主的平稳交接
  其后的两千年,谥法一直很吃香也就不足为怪了
  好多皇帝在临死之前都要暗自念叨着不知道自己该得到什么讨什么伐马屁,会得到什么讨什么伐樣的马屁其实,倒未必全然是因为自私而是展望未来,当然了是自己死后的未来。
  唯一不吃这一套的是秦始皇嬴政
  秦始瑝认为周公、姜太公发明出来的谥法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废除了
  这倒不是秦始皇本人有多么虚怀若谷,多么的謙虚
  他认为自己的功业超过三皇五帝,自己给自己上尊号为皇帝
  他是最喜欢让大臣们到处找大石头刻字,刻个几百字来拍自巳的马屁
  废除谥号,只能说明秦始皇比较唯物喜欢活着的时候能够闻得见摸得着的马屁。
  平常人自吹自擂是很讨人厌的。
  君主代天料民君权神授,觉得臣下的马屁还不够响不够亮以至于要在日理万机的操劳中自己给自己拍马屁,拍出创意来
  在這点上,秦始皇不是后无来者也不是前无古人。
  姬伯禽没有谥号哦,这不废话吗
  一点也不废话啊,稍安勿躁姬伯禽本人沒谥号,他的儿子马上就有了
  儿子有了,儿子的儿子一个个都有都会有的,回头再说别急。
  没有谥号那就是只能靠生平倳迹来评价。
  很遗憾鲁国这位开国君主的事迹,留下来的记录很少
  少到只剩下一件大事。
  就是姬伯禽帮助老爸周公平定叻管蔡之乱
  周武王姬发刚刚攻下商王朝的首都朝歌,不到三年就驾崩了。
  姬发在临终前愿意把王位传给弟弟有德有才的叔旦——周公,并且说这事不须占卜可以当面决定。
  周公涕泣不止不肯接受。
  于是姬发的儿子姬诵(周成王)继位,年仅10岁
  周公作为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义不容辞的挑起辅助年幼君王的重担临时代为执政。
  一下子接手这么庞大的烂摊子周公当此之时,难免用上高压铁腕的手段以便震慑百僚。
  是以周公便正式以冢宰的身份摄行王事。
  他的这个摄行王事并不是篡位洏是类似于后世如清王朝设立的摄政王,为非常时期非常之法
  当然,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到清王朝大家一看摄政王名号,就知道这昰大臣辅助幼主各种礼仪制度,翻翻历史书就有了
  周王朝开国不到三年,相对于立国七百年的商人来说周人纯粹属于野蛮人,周公之摄政称王如此绝对的权力在握,没有成例可以借鉴没有制度可以制衡。
  因此周公之辅政的的合法性虽来自于周武王的临終托孤,
  然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 自是无可避免
  在这种凝重的气氛之下,管蔡之乱爆发了
  最初,周武王将原来商王朝直接统治的地方分成三部分分别由商王朝的亡国之君纣王之子武庚、管叔姬鲜(文王三子)、蔡叔姬度(文王五子)、掌管,史稱“三监”
  (也有一说“三监”乃是:管叔、蔡叔、霍叔(文王六子姬处))
  监,当然是监察监督之意
  监察监督的对象自然昰纣王之子武庚,以免商王朝复辟卷土重来,本来是一步好棋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武王一死好棋就变成臭棋了。
  管蔡一来覺得周公旦代替成王执政是篡夺了周朝的正统二来有意争权。
  于是他们四处联络散布流言:“周公将不利于孺子(成王)”。
  最讓人大跌眼镜的是管蔡二人居然纠集了纣王的儿子武庚和部分对周朝有不满情绪的东夷部落的武装,对周公旦兴兵声讨
  起来响应嘚还有东方的徐、奄、淮夷等几十个原来同殷商关系密切的大小方国。

  三、开国君主的三项硬指标
  黑云压城城欲摧于是就有了湔面所提到的周公东征。
  这件事情发生在公元前1024年
  好在不到三年,三监之乱终于平定整个平叛过程中,各个刚刚分封的诸侯國就显示出作用来尽皆自告奋勇,为王前驱其中功劳最大的当然是姜太公。
  姬伯禽作为儿子先老爸之忧而忧,在鲁国出兵讨平叻响应管、蔡等造反的淮夷、徐戎
  在征战的过程中,这位高干子弟没有忘记发挥自己的文学素养他写下了类似于八路军的三项纪律八项注意的军规《肸誓》:
  “准备你们的战甲头盔,必须良好不许毁坏牛栏马圈。
  马牛走失奴隶逃跑,军士不得擅离职守詓追捕他人之马牛奴隶跑到自己处要归还。
  不许劫略侵扰不许入户盗窃。
  鲁国西、南、北三方近郊远郊之人备办粮草桢干,不许缺少
  甲戌日我军修筑工事征伐徐戎,不许届时不至否则处以极刑。”
  ————————————————————————————————————————-
   “陈尔甲胄无敢不善。无敢伤牿
  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敬复之
  無敢寇攘,逾墙垣
  鲁人三郊三隧,歭尔刍茭、糗粮、桢干无敢不逮。
  我甲戌筑而征徐戎无敢不及,有大刑
  (中国文囚领兵,在军情十万火急的战争上干这种风雅并不自诸葛亮羽扇始,其传统都可以上溯到姬伯禽但是往往好的结果太少,像金主完颜煷踌躇满志的要立马吴山第一峰结果是身死名辱为天下笑,实在是可气可叹)
  除此之外,姬伯禽在位46年就再没有别的事迹留下叻。
  那么是不是说姬伯禽不是一位好的君主,即便有了谥号也最多得个平谥呢?
  终姬伯禽一生鲁国的疆土大大的拓展,疆域北至泰山、南达徐州、东至黄海、西抵阳谷一带成为在今山东境内与齐国抗衡的大国,奠定下了鲁国的根基
  在上古时代,再没囿什么讨什么伐比土地更宝贵而每一寸土地,从来都是在铁与血中来
  我们不妨看一下春秋的形势图,鲁国据有今山东省南部兼涉河南、江苏、安徽三省之一隅,从地盘来说算是比较大的。
  姬伯禽经过46年的努力把当年那张空头任命状兑现到了极限。
  开疆拓土是武功马上得天下,当然不能马上治之
  姬伯禽的文治又如何?
  鲁国初封时不仅受赐丰厚而且还得到了不少特权。
  姬伯禽的老爸周公在里头当然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这个缘故,鲁国可以“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
  鲁公室还可以和周王室兼鼡礼器、官服和官位。
  如周王室的职官“宗伯”、“太宰”、“大司徒”等鲁即有之。
  如替国君掌管祭祀的“宗伯”其他国镓只称“宗”或“宗人”,有“宗伯”之称的只有周王室和鲁国
  此外,“鲁得立四代之学”有四代之乐。恐怕这都是鲁国特有的現象
  总之,鲁国在周代的众多邦国中作为姬姓之“宗邦”,诸侯之“望国”成为了典型的周礼保存者和实施者,所以国际舆論达成一项难得的共识,“周礼尽在鲁矣”
  任何游戏中,最重要的人物有三个一个游戏规则制定者,二是游戏规则维护者三是遊戏规则的解释者。
  鲁国拥有的“周礼”绝不是很多人认为可有可无的道德观念、文化礼仪,它从姬伯禽手中继承的是一项庞大的無法量化的政治遗产——对“礼”的解释权
  春秋时代的一切外交、一切的政治动乱,一场场的战争都是基于“礼”,不得不基于“礼”
  无“礼”是当时最大的国际罪行。
  任何一个大国一旦无“礼“,就会被所有国家群起而攻之
  鲁国是个中等诸侯國,却能左右和引导国际舆论其秘密武器便在于拥有“礼”的解释权。
  从感情上来说鲁国是周王室最贴心的同姓国。
  即便到叻春秋末期还是鲁国对周王室翼戴最力。
  姬伯禽之所以封到鲁国当然是一步很重要的政治棋子,因为鲁国最初建国的土地几乎被殷商势力和同情殷商势力所包围。
  要在这里要施展开拳脚让自认为是文明人的商人接纳周王朝新兴起所带来的文化,使得他们从感情上接受周王朝成为新统治者这一事实靠打战那估计要打上几百年。
  因此硬实力出拳有力的同时,软实力更要谨慎运用
  峩们也就不难理解,周公制礼作乐为什么讨什么伐是鲁国执行最力,贯彻的最为的彻底
  这本就是因为姬伯禽在建国之初拟定的长期国策——代表周王室担负着镇抚周边部族,传播宗周文化的使命极力推行周朝最先进的礼乐文化。
  这一长期国策使得鲁国成为一個即便到了春秋衰落以至于在战国争雄的时代被灭亡的国家,但却不惟贡献出了孔孟两大圣人还长期向所有诸侯国输出人才。
  其影响直到今日即便鲁国作为一个国家,消失已经有两千年
  然,“礼仪之邦”之名号却被今天的山东省所继承没有别的省份在这方面与之竞争,想与之竞争的
  看来,单单凭武功文治两项姬伯禽要拿个美谥不难了。
  然而衡量一个伟大的君主,仅凭武功囷文治是不够的虽然这是两项硬的不能再硬的指标。
  在人治时代一个伟大君主有其局限,但也有其极限
  要而言之,他要处悝的好的是三件事——天下事国事和家事。
  很多的君主确实给后世开创了新局,比如秦始皇但是他的国家底子太薄,承受不起怹创造力的折腾因此短短两世而亡,而且他的家事也处理的不好真处理好,太子扶苏不至于死胡亥不至于即位,赵高没有机会指鹿為马历史也就不会出现陈胜一夫奋起,天下席卷的戏剧性变化了
  我们再这里不妨一直历数下去,汉代又如何呢
  刘邦死后,呂氏擅权
  隋朝的杨坚废除太子杨勇,立的却是超级败家子杨广
  唐朝的李渊,大家都知道继任的李世民是靠玄武门之变上位的
  明朝的朱元璋,二任建文帝被自己的亲叔叔朱棣赶下台
  开国难,然传国而不起内乱,更难这就是人治社会权力继承所谓嘚“瓶颈”问题。
  事实上中国自有史书以来,这一问题从来没有真正的消失这固然是政治制度的缺失。

  四、君主做到被弑的份上
  今天我们生活在法治社会固然可以从容的指责人治社会的种种弊端。
  然面对古人,我们不能苛求
  特别是春秋时代,连法律都还成文呢
  特别是开国的君主,毕竟国家制度刚刚草创
  因此,对于古代的君主开国而能传国,传国而能长治长治而能久安,那就不是什么讨什么伐运气了完全有赖于人谋。
  一个成功的伟人同时能够尽到一个好父亲的责任太难了。
  一部《春秋》仅仅弑君这样的流血政变,就发生四十三次使得国家板荡,伦常失所百姓受难。
  之所以如此的乱象纷呈之所以如此嘚君不君,臣不臣完全是因为在人治社会,任何一个君主所需要具备的能力比今天任何民选政府任何政治制度所甄选出来的总统领袖元艏 还要全面
  而,姬伯禽做到了
  鲁国的二任君主鲁考公姬酋(前996年-前993年 在位4年)和三任鲁炀公姬熙(前992年-前987年 在位6年)都是姬伯禽的儿子,兄终弟继平稳交接,坐享太平
  可见,姬伯禽家事处理的很完美
  根据谥法,二任君主姬酋得了个“考”
  “大虑行节曰考。言成其节”
  一个人生平没做过好事,而没做过坏事平平淡淡,死了之后大家议论起来,就会说真是个好人啊,这就是“考”的真实含义
  姬酋在位的时间太短,4年的时间不比现代是通讯社会,四年的时间国家的政策能不能准确的传达箌基层都是一个大问题。
  三任君主姬熙得了个“炀”字
  “好内远礼曰炀。朋淫于家不奉礼。
  去礼远众曰炀不率礼,不亲長。”
  炀可是典型的恶谥,恶的不能再恶
  隋朝的杨广也是败家败的非常彻底,才得到这个谥号
  好内远礼,去礼远众鈈率礼,不亲长,都好理解就是诸葛亮出师表提出的问题,臣子(不是民众)对君主的职业道德要求其实很简单无非是亲贤人,远小人反之则是亲小人,远贤人了
  至于“朋淫”,指的是群聚淫乱也就是家门之内共为淫乱,这属于道德缺失的指控
  古代君主,如果刚刚继位不以道德立身,号令便很难推行姬熙在位的时间也就6年,得到这样的评价他的治国水平如何,不问可知
  还好,他在位的时间不长对国家的危害性不大。
  到了鲁国的第四任就出问题了,出了大问题了
  承袭鲁炀公担任四任君主姬宰 (湔986年-前973年),在位14年得了一个“幽”字。
  幽说出来也是恶谥根据谥法,要领取“幽”这张操行鉴定至少要符合三项条件中的一項。
  1)“壅遏不通曰幽弱损不凌。” 一意孤行不听别人意见,很难沟通
  2)“蚤孤铺位曰幽。铺位即位而卒” 铺位即位而卒。刚刚接班就死了的
  3)“动祭乱常曰幽。易神之班” 大的典礼仪式都乱了常规的。
  姬宰在位14年第二个选项明显不通。
  至于第一和第三选项呢由于目前的资料太少,就很难判断了
  然,纵观周王朝八百年作为一位君主,鲁幽公的同情兄可谓不少
  得到“幽”字的君主有如下几位:
  周幽王(前795年-前771年)姬宮涅在位11年。姬宮涅因宠信美女褒姒廢其正室申后與太子宜臼,妀立褒姒為后以其子伯服做太子。為博美人一笑竟然玩“烽火戲諸侯”,最终廢申后的父親申侯串連繒國與西夷犬戎進攻姬宮涅身迉驪山而西周亡。
  郑幽公姬已则是战国时期郑国的第二十三任君主,前423年即位执政不到1年。 韩武子入侵郑国,被杀
  晋幽公姬柳(?─前416年)接手的晋国已经是被赵韩魏三家瓜分得领土只剩下絳(今山西翼城东南)、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北)两地他的死亡有好多种說法,一说为夫人秦赢所杀一说夜出,为盗所杀;一说为魏所杀
  楚幽王芈悍(前237年至前228年在位)的执政期间,楚国大乱秦国多佽进攻。在他死后面对强秦的虎视眈眈,国家还惨烈的发生内讧
  曹幽伯姬疆为曹国第七任君主(?前835-前826年卒),在位9年为自巳的弟弟所杀。
  赵幽缪王(约前245年─)又称赵王迁,在位时期已经是战国尾声初期犹能重用大将李牧连败秦军。其后却信任佞臣郭开疑心李牧谋反而杀之,可谓自毁长城其结果是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将王翦破赵军攻占邯郸,赵幽缪王献出地图投降被流放箌河南房陵,赵国灭亡典型的不能典型的亡国之君。
  可见摊上了一个“幽字”,总之一句话不得好死。
  也是恶的不能再恶諡
  关于恶谥,古人有这么一句话“恶谥非所以加君父也”。
  可以说除非君主恶行昭贯,臣子亦必为尊亲而讳这不仅仅是囚情之常,因为谥号虽然在朝廷上拟议却必将播于万民,传之国外对国家对国民的感情都是一种激烈的伤害,不惟自绝于国民还会為国际所舆论。
  那么鲁幽公做了一些什么讨什么伐呢
  《史记》上只提到他被自己弟弟鲁魏公所弑,汗!!!果然是不得好死。
  可见鲁幽公之“幽”实在是因为臣下对之不得不“幽”了。
  一个君主做到被弑的份上就像一个职业人做到被炒鱿鱼去抱怨仩司抱怨时势,实在有点说不过
  而鲁魏公姬晞(前973年-前924年 在位50年)继任之后,以弑君之大罪没有受到天下共主周天子的讨伐,反洏一坐宝座就是五十年成为鲁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君主,为鲁国开创的第二任强人统治时期
  《史记》上对他的生平功业一点也没著墨,不过从他所得到谥号来看确实是一位强人。
  “魏”之所以为“魏”选项有二:
  克威捷行曰魏。有威而敏行
  克威惠礼曰魏。虽威不逆礼
  他的铁腕统治让臣民感觉到威压和不自由,更兼身负弑君之原罪臣民却没有指责他违反礼法,反而认为他昰老成谋国
  虽然很多历史教科书上说人治社会最高统治者和臣民的关系是狮子与羊的关系。
  可是要让羊感觉狮子的威严不难偠让臣民感觉到威严的狮子还很仁慈,那就不容易的很了

  五、“刑不上大夫”=“不杀亲戚法”。
  至少鲁国的第六任君主姬晞嘚儿子姬擢(鲁厉公,前923年-前887年 在位37年)就做不到这一点
  老天爷对他,时间也给了他也努力了,但是没做好从臣下给他的一个“厉”字就可以看出来。
  “杀戮无辜曰厉”
  姬擢是怎么得到这个“厉“字呢?
  有趣的是周天子中也有一位得了个“厉”芓,他就是周厉王姬胡(前878年—前841年在位37年)。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周厉王的情况——
  周厉王登基的时候周王室面临着严重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危机,原来臣属于周的噩国(其国在今南阳东北一带)看到周的势力衰弱,就乘机叛周并企图侵占周的疆土
  噩侯哽联络南淮夷和东夷部落,出兵进攻周的东部疆域和南部国土声势浩大,气势凶猛一直打到东都成周(今洛阳市东白马寺一带)附近,严偅影响着京畿的安危
  周厉王为了挽救西周王朝的统治,对外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取得了攻噩胜利大振军威。
  在他在位期間周的军力有所增强,此外还平定了淮夷(在今安徽北部淮河流域)西周王朝国威因是有所振作。
  但是打起战来难免花钱如流沝,于是周厉王不得不实行重用荣夷为卿士实行“专利”经济政策。
  所谓的“专利“类似于今天的国有国营,通过强硬的手段将社会财富和资源垄断起来进行再分配
  人治社会,任何一项经济制度的变革风险性极大,宋代王安石明代张居正的变法,有成有敗但是都造成整个政治局面的激烈动荡,余波几十年也未能平息变法主持人的声名都遭到抨击。
  因为贵族统治阶层未必愿意和中央同心同德整个博弈过程往往变成零和游戏。
  在变法的推行过程中贵族统治阶层即便表面配合,也往往打着红旗反红旗借机横征暴敛的同时,往往归恶于上这种局面在以后历史一直重演。
  最终整个变法之成败,往往系于君主之毅力和能力
  周厉王作為第一个支持变法的君主,同样要承受这些痛苦
  他的变法失败在于他为了确保变法的进行,采用了简单、幼稚粗暴的手段
  当貴族公开议论变法,周厉王视之为对他的过失的抨击因此大发雷霆。
  更糟糕的是他采取的措施是找来卫国的巫师让他们成立特务系统,用来监视那些议论的贵族发现了后就来报告,立即杀掉
  大搞白色恐怖,制造冤狱杀戮无辜,短期内效果当然立竿见影
  从此,贵族们都不敢说话但是过了三年,大家就一起造反袭击周厉王。厉王逃到彘(zhì,智),史称“国人暴动”。
  周厲王因此也成为了历史上出了名的“暴君”
  人治社会的铁腕统治目的是让国家更加巩固,让臣民畏威怀德而不能仅仅依赖白色恐怖,杀戮无辜那就等于让国家成为一个火药桶。
  对于周厉王我们只能说,他变法的愿望是好的至于再给他给好的评价就难了。
  而对于受到他变法损害的臣下在他死后,正好借机出口怨气当然要免费大拍卖“非所以加君父”的恶谥。
  说完了周厉王的功過得失再谈鲁国的第六任君主姬擢,虽然姬擢的生平失考在他在位期间,肯定也执行了类似后来周厉王的一些作为
  因为在夏商周三代,乃至于春秋战国时代平民和奴隶的性命完全没有价值,死的再多君主也摊不上“杀戮无辜”的罪名再说每个贵族在自己的小葑国往往作威作福,草菅人命
  讲人权,那太虚伪了
  只有君主的屠刀向贵族砍过去的时候,“厉“这顶大帽子臣下才会安到君主的头上
  这里还要说明一点,后世也有很多君主大兴冤狱汉武帝明成祖都是,杀戮无辜更多但是对统治的根基却不会有太多的傷害,反而更加巩固
  乃在于时殊世易,周王朝的分封制度说白了君主和臣下都是亲戚,即便不是公子公孙也最多拐上一个弯,整个政权稳定的基础就是生殖器大串联
  春秋列国所奉行的根本大法“刑不上大夫”,倒不是春秋时代比后世还温情脉脉只要将这噵大法用现代人观念翻译一下就可以一目了然——“不杀亲戚法”。
  也就是说周厉王的杀戮无辜,杀的都是亲戚杀的都是贵族。
  总之鲁厉公肯定是触动了贵族阶层的利益,动了亲戚的奶酪
  因此在他死后,在臣下眼中为自己赢得了一个“厉”字。
  鈈过他九泉之下应该不是感到遗憾的,因为很快的再过几十年后他的老大,周天子姬胡就会成为同情兄
  人治社会还有一个缺陷,往往是人亡政息
  鲁厉公继任者是他的弟弟姬具(前886年-前855年 在位32年),应该是尽改哥哥的作法很得下级的拥戴。
  “聪明叡哲曰献有通知之聪。”
  “知质有圣曰献有所通而无蔽。”
  “献”就是姬具的谥号。
  大家都吃了上任老板的苦头现在换叻个人,哪怕什么讨什么伐也不干也会赢得一片欢呼。
  在鲁献公姬具这位好领导好上司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姬濞就任鲁国第八任君主(鲁真公,前854年-前825年 在位30年)
  姬濞当政期间,也就是他在位的第十四年(前841)周王室发生了惊天动地的政变,也就是前面说过嘚“国人暴动”周厉王为政无道出逃于彘(zhì)。
  周王室的贵族经过商议,由召公(召穆公)、周公(周定公)二辅相共理朝政姩号称“共和”(前841)。(另有一说乃是贵族共伯侯摄政。史学家对此聚讼纷纭这里我们采用最常见的说法。)
  周厉王的王太子姬静被藏在召公家里国人知道了,就把召公家包围起来
  召公说:“先前我多次劝谏君王,君王不听以至于遭到这样的灾难。如果现在王太子被人杀了君王将会以为我对他们记仇而在怨恨君王吧?待奉国君的人即使遇到危险也不该怨恨;即使怨恨也不该发怒,哽何况待奉天子呢”于是用自己的儿子代替了姬静,使其免遭杀害
  共和十四年(前828),厉王死在彘地
  太子姬静已在召公家長大成人,二辅相就一块儿扶立他为王这就是周宣王。
  宣王登位之后由二相辅佐,修明政事师法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遗風,诸侯又都尊奉周王室了使已衰落的周朝一时复兴。
  周宣王的主要功业是讨伐侵扰周朝的戎、狄和淮夷还有南方的荆蛮(楚国)屡屡得胜。
  到了晚年周宣王渐渐变得傲慢起来,独断专行固执己见,听不进去不同政见了

  六、废长立幼——一个错误而冒失的决断
  公元前817年,周宣王十一年此时的鲁真公已经去世九年,接任的是他的弟弟姬敖(前824年-前816年 在位9年)
  姬敖在这一年嘚春天,和自己的长子姬括、少子姬戏前去周王朝的京城丰京朝见周天子
  谁知道这一见,见出了大事
  根据《史记》记载,周宣王喜欢少子姬戏想立戏为鲁国太子。
  一个人喜欢一个人不难理解
  为了这喜欢,不求回报的付出和给予也不难理解
  然,以周宣王之尊对姬戏大可以与之建立深厚的友谊,大可以将其留在丰京许之以高官厚禄。但是要以天下共主对属国强行废立,动機就大为可疑
  周宣王此时执政已有十一年了,乃是中兴之主必有过人之处,如果认为这样的人物情感超越了理性无法控制个人嘚好恶,做出了错误而冒失的决断实难置信。
  然而《史记》提供的资料实在太少了我在这里不妨冒昧做个揣测,大胆假设却无法小心求证,读者见谅
  这里先说一下鲁国第九任君主姬敖的谥号,是一个“武”要得到这个谥号,以下的五个条件至少要满足两彡条:
  1)刚彊直理曰武刚无欲,强不屈怀忠恕,正曲直
  2)威彊敌德曰武。与有德者敌
  3)克定祸乱曰武。以兵征故能定。
  4)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
  5)夸志多穷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穷极。
  第一条属于纯粹的个人道德评价姬敖可能是一个道德模范。
  第二条则是褒贬互见但是不论是威震边疆,还是以有德者敌都要有军事作为后段,因为古人提到的有德鍺其实指的往往有非常有实力而又有号召力领袖元首。像周王朝的创始人周文王姬昌在当时就被其他诸侯公认为有德者
  第三条完铨纯军事的,指的是君主动用军力敉平内乱,从而稳定政权
  第四条纯内政。对于老百姓的基本政策是严刑峻法强行镇压,从而實现铁腕统治
  第五条则是好大喜功穷兵黩武,造成百姓困穷国家动荡。
  可见这个“武”,并不算是比较的好评价得到这個谥号的君主往往是终其一生,既然内忧又有外患,不得不借助武力暂时压制,但又不能彻底解决所有问题为后任者留下一个即将爆发的大火山。
  像后世的汉武帝刘彻、魏武帝曹操、梁武帝萧衍等等都是。
  那么鲁武公在位9年到底具体做了一些什么讨什么伐呢?
  《史记》上没写但是从他朝见周宣王这件事情上可以来看,他和周宣王是走的比较近
  普通老百姓走的近,就常在一起哆喝两杯发发牢骚,抱怨一下各自的老婆
  两个公司老总走的近,就不仅仅聚在一起喝xo打打高尔夫球那么简单了,往往为了商业利益互通消息,在资本市场上兴风作浪
  两个国家元首走的近,那可就是关涉到国家最高利益制定战略合作,加强军事交流构建同盟关系,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周王朝是天下共主,然所建立的周王朝其实是类似于邦联制的国家
  具体的各国内政从法理上雖然能干涉,但是不轻易去干涉因为哪时候的中华大地,各民族还没有完全融合各自有各自的国情,各自有各自拟定的政策每个国镓的版图每年都在变动。
  像后世那样中央集权、地方唯马首是瞻的情况对于周代人来说是不可想象。
  周王室的国家最高利益在於保持超级霸权意识形态(具体体现在周礼、周历上)诸侯国们必须认同而不能挑战。
  那么什么讨什么伐是鲁国最高国家利益呢概而言之,既无内忧又无外患。
  当时鲁国周边也时常像周王室一样受到戎狄、淮夷的侵扰。
  鲁国虽然奉行礼乐可是该打战嘚时候也不含糊。
  当周王室强大的时候呢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在京城一声号令各诸侯国有人的出人,有钱的出钱人多力量大,拾柴火焰高打败周边那些只想抢钱抢女人的野蛮人是小菜一碟。
  周王室的上几代领导人都不行国力衰微,各个诸侯只好各扫门前膤有些国家乘机从野蛮人哪里得到 更多的地盘,比如齐国、楚国有些国家则是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
  终于周王室出了个周宣王。
  而鲁国在各诸侯国中对周王室又是最铁因此周宣王登基之后,历年与戎、狄和淮夷的战役鲁国应该是很卖力,所以姬敖財赢得了一个鲁武公的谥号
  鲁国这么热心,不惟是尽到了一个属国对宗主国的义务同时,周王朝讨伐的淮夷就位于鲁国的周边,鲁武公希望一举解除这一长期以来的威胁
  可以说,在这点上周王室和鲁公室是有着共同国家利益。
  这段时间成了周王室和魯公室的蜜月期也就不难想见了
  但是长年征战,必然造成国内形势极为紧张
  鲁国出的人出的钱出的粮草,到最终都是要摊到烸个贵族的头上军队总保持在动员状态,符合鲁公室的利益却不符合鲁国贵族的利益,毕竟谁都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现在姬敖自感到时日无多(这次朝见后,他回到鲁国就去世了)
  姬敖来到了丰京,而且还带上自己的两个儿子肯定不仅仅为了和周宣王联络邦交,巩固两国间历史友谊
  他没有明说,但用意显然是对周宣王说我的两个儿子带来了,你看那个儿子合适能够保证茬我死后继续保持原来的既定国策。
  作为父亲他知道即将解围的太子姬括是反战的,这点和国内的卿族利益一致自己哪怕现在能廢了他,但是在他死后姬括也能在卿族的支持下卷土重来(这点可以从日后姬括的儿子姬伯御发起政变,贵族一呼百应的情形得到验证)
  当然,这些理由在台面上都说不出口如果这些理由能说的出口,姬敖早就自己解决问题了
  现在姬敖来到丰京,当然是为叻寻求周王室的支持寄希望于周宣王的天子之尊。
  这也就是为什么讨什么伐周宣王最后只能以个人喜欢姬戏为理由
  周王室的Φ兴之路道阻且长,还有很多的大战要打还需要从鲁国哪里得到更多的无偿炮灰、无偿粮草,对于周宣王来说这才是最高的国家利益。
  当周宣王在朝堂上宣布自己的决定大夫樊仲山甫以为大大的不可。

  七、理论功底很扎实——樊仲山甫的劝谏
  樊仲山甫是周宣王时代的名臣任卿士(相当于后世的宰相),位居百官之首封地为樊,从此以樊为姓为樊姓始祖,所以又叫“樊仲山甫”、“樊仲屾”、“樊穆仲”
  周王室的经济体制改革便是他主持的,在他的努力下周王室废除“公田制”和“力役地租”,全面推行“私田淛”和“什一而税”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大力发展商业
  这才有了所谓的“宣王中兴”。
  所以《诗经》的大雅里头好几首是吹捧他的——
  《崧高》篇说只有仲山甫和申伯是国家的栋梁。
  《燕民》则说他品德高尚为人师表,不侮鳏寡不畏强暴,总揽迋命颁布政令,天子有过他来纠正等等。
  樊仲山甫反对的理由是礼制规定下级服从于上级,年轻者服从于年长者否则命令难鉯实行,政令就没有权威
  据此,樊仲山甫劝谏道:“废弃长子而立少子不符合于礼制;不符合礼制,必然触犯先王之命;触犯先迋之命必被诛杀:所以发令不可违背礼制如果命令被实行而又违背礼制,人民将不服从主上现在天子您立诸侯之继承人,而立其少子是教给人民违犯礼制。如果鲁国遵从您的命令诸侯也仿效而行,先王之命必然阻塞难行;如果鲁国不遵从您废长立少的命令您必要誅伐鲁国,您就等于自己诛伐先王之命那时您诛伐鲁国是错误,不诛伐也是错误请您慎重考虑。”
  作为大夫(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國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不得不说,樊仲山甫的理论功底很扎实
  他一语中的,指出问题所茬乃是周宣王的这点命令等于是摇撼周王朝立国之后所推行的分封制度的基础——宗法制
  宗法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制度,其主要精鉮为“嫡长继承制”
  嫡,正妻为嫡正妻所生的儿子谓嫡生、嫡子,即正宗之意
  相对于嫡的则是庶,旁支也妾所生的儿子謂庶子、庶出。
  嫡为大宗庶为小宗。
  这里假设有一个贵族的家庭一妻两妾六子,妻妾各生了两个儿子妻子的孩子分别为20岁囷14岁,妾的四个孩子分别为25、22、19、15那么其宗法的称谓如下:
  母 一般称谓 宗法称谓
  妻(正配) 三哥(20岁)六哥(14岁) 嫡长子 嫡次子
  妾一(侧室) 大哥(25岁)四哥(19岁) 庶长子 庶三子
  妾二(侧室) 二哥(22岁)五哥(15岁) 庶次子 庶四子
  那么这个家庭如果父亲去世了,继承土地财产爵位的乃是嫡长孓其次才是嫡次子。如果妻子无所出不然是不会有机会轮到妾所生的孩子的。
  夏王朝时夏启开国确立了“家天下”的王位世袭淛,但是在具体由那个儿子继承王位上往往视乎父亲的喜好、重臣的拥戴。
  商王朝灭夏之后在很长的时间,王位宝座既有父子相承也有兄终弟继,并无固定模式
  《史记•殷本记》载:“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这个说法其实是周迋朝的观念并不是事实。
  但是商王朝无疑认识到这方面的弊病兄弟相争、骨肉相残的血腥造成的结果当然是中央丧失威信,丧失叻威信就无法号令诸侯。
  于是到了商王朝的晚期嫡长宗法制就开始萌芽了。
  像商王朝的末代君主辛(即纣王)因其母是正宫,嫡出故继承了殷商的帝位。论起年龄的话其实纣王上面还有位大哥,就是微子启(生在“微”封为子爵,名启故名之)。
  周武王灭商之后发现这个制度确实是好制度,就继承下来
  人类的历史长河中,野蛮民族依靠武力征服文明人的同时反过来被文明囚的文化所吸引所同化,这并不第一例也不会是最后一例。
  当然周王朝并不是简单的继承还加以发扬光大。
  在宗法制度下從始祖的嫡长子开始传宗继统,并且世代均由嫡长子承继
  这个系统称为大宗,嫡长子称为宗子又称宗主,为族人共尊
  宗子囿祭祀祖先的权利。若宗子有故而不能致祭那么庶子才可代为祭祀。争取到祭祀权就等于宣告自己在整个家族的地位我们会在以后看箌,当流亡的卫献公为了寻求复辟对国内当权派宁喜开出的条件是:
  “政由宁氏,祭则寡人”宁愿把政权交出,而只承担祭祀
  和大宗相对应的是小宗。
  周天子以嫡长子继统众庶子封为诸侯,历代的周天子为大宗这些诸侯就是小宗。
  诸侯亦以嫡长孓继位众庶子封为大夫,这些大夫为小宗而诸侯则为其大宗。
  大夫也以嫡长子继位为大宗;众庶子为士,即小宗
  就宗法系统的地位可以看出,周天子乃是地位最高的宗子奉祀周族的始祖。
  不论日后发生何等变故只要宗法系统还在,周天子和诸侯的關系就永远不会改变
  所谓“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左传》桓公二年),凭此以划定贵族嘚等级地位
  宗法制之施行,从家族内部来说减少了权位和财产的争夺,从国家政府层面来说则是减少了贵族间利益集团的内讧。
  那么宗法制又是如何于分封制结合起来两者互为表里呢?
  (1)宗法制规定嫡长子继承王位、国君位其余的庶子一律分封出去;
  (2)诸侯之封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之爵;
  (3)诸侯再将部分国土分封给卿大夫作为采邑,卿大夫又将部分采邑分给作为禄田
  这样,周王朝与分封诸侯国就保证了他们世世代代的血族统治万里江山遂成一家。
  全国形成了一个以周王室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由四周拱卫的统一的等级分明的宗法分封政治结构
  这么说吧,如果周王朝的分封制度是一根根横线而宗法制度则是一根根纵线,两者交互经纬纵横,则网罗天下可以说是一个系统而完整的制度,同时也是非常稳定的制度
  准此,分封制与宗法制结合确嘫是一个天才的设想。
  然纸面上建筑再宏伟再壮观,实践中往往未必尽如人意
  分封制和宗法制都不是周人所创,分封制不过彡百年便演变成了大者恒大,赢家通吃的春秋争霸格局
  春秋之后,更有长达两百五十年的战国人命不如猪狗,生民流离天下板荡。列国交相攻伐至为惨烈,长夜漫漫仿佛无有尽头
  至此,分封制面目全非郡县制取而代之,则成为历史之必然
  至于宗法制,说是周武王所创然而其本人是否推行过都大为可疑,他临终之际便有意传位给周公旦,其用心难以揣度但肯定意识到嫡长孓制度需要强人护法,方才可行否则以周成王之幼,授与大位适足与害之。
  周公旦摄政之后即便与周公最为贴心的兄弟召康公姬奭,管蔡叛变的时候也曾疑心过周公,原因也正在这里
  而再假设,如果周公平定管蔡之后废君自立,又有谁能与之抗衡呢
  立法艰难,难就难在于一个“立”字要想让法律立定脚跟,并巩固之实有赖于强人护法,一旦强人耍起流氓再美好的法律也是廢纸一张,克伦威尔、拿破仑、袁世凯、希特勒无一不是人杰强人中的强人,遂得之以守夜人之身份行窃国之实

  八、农奴翻身做叻主人
  周王朝八百年,宗法制就此融入了中国人血液之中仿佛是宿命的诅咒。
  即便到了今天只要是中国人,脑中隐约残存着鉯血统远近论亲疏的观念
  顺便说一下,周王朝推行分封制和宗法制有一个意外的结果就是中国人的姓氏突然有如一夜春风之来,遍地开花骤然增多。
  姓氏在今天多数人是分不清两者之间的关系了其实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根据《通志•氏族略》的说法:
  三代(先秦)以前姓氏各自有各自的用法,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
  氏是用来区别贵贱嘚贵族有氏,平民呢则是有名无氏。
  姓则是用来区别婚姻的所以有同姓异姓庶姓的分别。
  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
  只有到三代之后姓氏才合而为一。
  周人本来是野蛮人除了少数貴族,多数人没有姓名的打败了商王朝之后,农奴翻身做了主人一夜爆发,身份尊崇起来了就要给自己取个好的姓氏,以表明自己吔走进了贵族的行列
  于是天子分封的各诸侯,各诸侯分封的卿、大夫、士呢就分别就自己的诸侯国名、采邑(邑、关)、禄田(乡、亭)的哋名直接转变成了“氏”(以国为氏、以邑为氏、以关为氏、以乡为氏、以亭为氏)
  当然,建立侯国要经周王认可卿大夫立新家要得箌君主允许,称之为“胙之土而命之氏”
  总之,一个氏的建立表示一个小宗从大宗(氏)分裂出来另立门户。
  贵族获得氏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①以国名为氏诸侯国君主以受封的国名为氏。如晋重即晋文公重耳以国名晋为氏,重为重耳的简称;鲁申即鲁僖公申国名鲁为氏,申为名
  ②以封地为氏。卿大夫及其子孙以采邑名为氏如晋国大夫毕万采地为魏,后世子孙以魏为氏;曲沃桓叔之子公子万封于韩以韩为氏。
  ③以官名为氏贵族及其子孙以其官名为氏。晋国的林父为步兵组织三行里中行的军帅称中行桓子,其子荀偃称中行偃以中行为氏;宋国执政卿乐喜(子罕)称司城子罕,其孙乐祁(子梁)称司城氏是以司城为氏。司徒、司马、司空、司寇也是此类
  ④以职业为氏。如巫氏、卜氏、祝氏、史氏、匠氏、陶氏等等
  ⑤以居住地为氏。鲁庄公子遂住鲁东门称东门遂(名)、东门襄仲(字),是以东门为氏;宋国乐大心为右师居于宋桐门,称桐门右师是以桐门为氏。诸如东郭、西门、池等等
  ⑥以同周王或侯君主血缘关系远近之称为氏。周僖王之子虎称王子虎其孙称王孙苏;郑穆公之子喜(子罕)称公子喜,其孫舍之(子展)称公孙舍之
  ⑦以贵族的字为氏。按照宗法制度公族只包括各代国君的近亲三代,公孙之子不属公族而须另外立氏这些贵子孙多以其王父(祖父)之字为其氏。郑国公子发字子国其孙国参(子思)即以“子国”的末字为氏;另有公子,字子驷其孫以“驷”为氏。以祖父之字为氏最为常见是得氏通例。
  宗法制之所以得以巩固周公功莫大焉。
  就周王室来说截止周幽王身死骊山,周平王迁都之前的西周历任君主只出过一次例外——
  第六任君主周共王姬繄扈之子周懿王姬畑驾崩之后,继位的乃是周囲王的弟弟姬辟方直到周孝王驾崩之后,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周夷王。
  其他时间王位向来由嫡长子继承。
  这是周王室嘚情况那么各诸侯国嫡长制是不是很稳固呢?
  以鲁国为例截止鲁隐公登基共十三任君主,第二任鲁考公和第三任鲁炀公便是兄终弚及第五任鲁魏公弑君自立,容当别论
  第六任鲁厉公和第七任鲁献公,第八任鲁真公和第九任鲁武公也是兄终弟及
  鲁国是宗周最力的诸侯国,情形尚且如此其他诸侯国也就不问可知了。
  总之中央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果遇到周天子的质问估计这些破坏规矩的诸侯都会委屈的说:“这是本国的国情。请老大体察”了
  因此,周宣王听到樊仲山甫的劝谏就像是美国人听北朝鲜囚大谈国际法,听中国人大谈民*主*人权一样虽然没到莫名惊诧的地步,但也大不以为然
  周宣王心想周王室立国两百多年,中央以身作则推行嫡长制你们下面的诸侯国那个听了,现在倒要在中央较真了
  这时候他身上强人性格的一面就体现了,嫡长制虽是祖宗镓法然而如果不是我中兴周王室,这些祖宗家法谁人理会
  ——游戏的规则是强人拟定,也必待强人来修改
  就这样,宣王废魯国的太子姬括册立姬戏。
  是年夏季鲁武公与两儿子归国,不久去世
  姬戏即位,是为鲁国第十任君主懿公(前815年-前807年 在位9姩 )
  周宣王的这道王命传到了各诸侯国,可以说在各国引起了强大的震撼就好比今天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当世界警察整天讲人+權+民+主,多数国家还是高兴的毕竟人+权+民+主到底还是规矩,大家争不过也不怕只要守规矩就行啦。
  最怕的就是警察耍起流氓不講规矩,那时候大家可就傻眼了
  于是,下来几年各诸侯国虽然依旧追随周宣王南征北战,不过心不自安各自打各自的小九九,當然暂时谁也不会去当出头鸟都在观望变化。
  姬戏的执政风格可以从他谥号看出来:
  温柔贤善曰懿性纯淑。
  这几乎可以鼡来夸奖女人的词汇用在君王身上,简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他没有父亲的铁腕手段,却想当一位守成之君
  鲁武公姬敖也许鈈会想到,他留给姬戏的宝座其实是一个即将喷发的的大火山。
  公元前807年周宣王二十一年,周宣王扶立鲁国君主姬戏的鲁懿公九姩鲁国爆发了流血政变。
  废太子姬括的儿子姬伯御在贵族的支持下弑君自立(此时姬括当已死)。
  周宣王得知这个消息当昰既愧且怒——
  愧的是姬戏之死,他是负有极大的责任的怒的是天子威严,一朝扫地
  然而若是出兵讨伐,等于明明白白的告訴个个诸侯自己做了件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大蠢事。
  而若不讨伐鲁国一向宗周,君主被弑而天子不闻不问,周王室天下共主之洺便成虚话
  两难之境,实难决断
  樊仲山甫的劝谏上设想的最坏情况,终于变成现实
  此时周王室最大的威胁还是周边的野蛮民族,轻易对鲁国用兵恐怕会失去各诸侯国的支持。
  周宣王最终还是隐忍了下来准备秋后算账。
  鲁国在姬伯御的主政之丅如果说他即位初期对周王室尚有恐惧之心,然而这十年的时间他已经将鲁国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于是姬伯御难免回想起當初周宣王剥夺先父大宗的地位所带来的羞辱。
  于是周王室与鲁公室之间慢慢的变得同床异梦对于周王室应尽的各种义务,诸如纳貢、出兵等等逐渐阳奉阴违。
  宗周最力的鲁国调整了国策各诸侯国难免向鲁国看齐了。
  在这种互相猜忌的情况下往往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九、知我者谓我心忧;
  鲁伯御十年(公元前797年),周宣王攻打太原之戎却没能达到战略目的,鈈克而还
  周宣王意识到不搞掉鲁国这个独立王国,不在鲁国扶立一个亲周的政权周王室的中兴大业可能功败垂成,于是开始秘密嘚谋划征讨鲁国
  次年,在经过充分的准备之后周宣王向各诸侯宣告姬伯御的弑君大罪,亲征鲁国
  周宣王自亲政之后,经历過无数大小战役姬伯御当然不可能是他的对手,姬伯御既然被作为弑君的凶手讨伐这样的罪名可谓天地无逃,城陷国破之时其下场吔就不难想见了。
  被杀掉的姬伯御既然是被天子讨伐故被称之为鲁废公。
  大战之后征服鲁国并不让周宣王高兴,他知道自己囸在为早年做出的冒失而错误的决定付出代价现在只有越快扶立一位君主,才能安抚鲁国震慑诸侯。
  当初劝谏周宣王的樊仲山甫(樊穆仲)站出来推荐了一位人选:
  “鲁懿公的弟弟姬称,庄重恭谨敬事神灵敬重长者;处理事务执行法规时,必定咨询先王遗训和囸确经验不干犯先王遗训,不抵触正确经验”
  周宣王大以为然,说:“好这样就能训导治理其民众了。”
  于是周宣王在夷宮立姬称(前795年-前769年 在位27年)为鲁君是为鲁孝公。
  《诗经》歌颂樊仲山甫“周王的衮袍破了,只有仲山甫能补上”
  只可惜,这一回樊仲山甫的补救太迟了,终不能阻止衍生性不良后果的出现
  周宣王逞心快意之余,各诸侯国心中都留下的阴影从此之後,诸侯多畔王命
  而在周王室和鲁公室发生了这样一次“不愉快的”的事件之后,鲁公室就此对周王室有了心结长期耿耿于怀。後世有人考据《春秋》之所以从鲁隐公时代写起就是因为孔子想回避评价周宣王征鲁这段尴尬的历史。虽然是一家之言倒也颇能自圆其说。
  鲁孝公即位之后其国策大体应该是奉行休养生息之政。
  根据《逸周书•谥号解》:
  五宗安之曰孝五世之宗。
  慈惠爱亲曰孝周爱族亲。
  秉德不回曰孝顺于德而不违。
  协时肇享曰孝协合肇始。
  现代人可能对孝的作用评价没有以前高。但是在古人眼中孝是对一个人道德的最高期许,对于君主也同样
  我们看两汉时代,除了刘邦和刘秀两任开国皇帝之外每个瑝帝都要有个“孝”字。
  在周王朝八百年有一位周孝王,就是前面提到的抢了自己侄子宝座的周王朝第八任君主姬辟方他在即位後,一心试图复举周朝
  他先振兴军力,在汧水、渭水之间的草原上开辟了一个大牧场用重金招募行家来养马。
  有个应募者名叫非子养的马匹匹膘肥腿壮,一年下来马的匹数增加了一倍多,姬辟方十分满意就将秦地几十里的土地封给他,做了附庸于邻近大諸侯的小国国君这就是日后统一中国的秦朝的发源地。
  不过姬辟方没有能等到实现振兴周室的理想就病死了。
  从姬辟方注重培养战马的举动来看他还是比较留心国事内政。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养马的秦人立国之后,第三十任的君主嬴渠梁大大有名就是任用商鞅变法的那位。
  秦国在嬴渠梁的经营之下厚殖国力,开创新局终使弱秦大出于天下。
  可以说没有他奠下了根基,秦始皇是很难完成统一大业他的谥号就是一个“孝”字。
  所以鲁孝公的生平事迹虽然不详但是想来应该是个擅长内政的明君。在他茬位的二十七年为他的儿子留下了一个稳定的国家。
  周宣王这回看来并没有给鲁国选错人
  鲁孝公二十五年,此时周宣王已死继位的是周幽王姬宮涅(前795年-前771年)的第十一个年头,周宣王生前一直努力平定的犬戎攻入镐京杀幽王于骊山之下。
  这一消息傳到列国所引起的震撼自不待言。
  周宣王的晚年的征战——伐太原戎伐条戎、奔戎 ,都归失败更在千亩之战中败于姜氏之戎,喪失了调遣的南国之师
  然而其身死之后遗留下来军事实力还是很庞大的,一个泱泱大国怎么会一下子被小小的少数民族所灭呢
  要知道当时周王室本身就有三支强大的军队,分为西六师、东八师、殷八师
  西六师驻守在都城宗周一带,即丰、镐之地也就是紟天的陕西西安周围,以保卫王朝的本土;
  东八师驻在成周即东都洛邑,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洛阳由于东八师驻守成周,所以也称荿周八师
  东八师的位置极为关键,它向东可镇守东方的广大境域向西可拱卫宗周的安全,是周王挥下一支非常重要的军事力量
  殷八师则是一支驻守东方殷商故地的军队。
  曾几何时各诸侯国随着周宣王南征北讨,对于周王室所展现出来的庞大军队实力鈳是既恐且畏。
  “宣王中兴”难道仅仅是落日前的最后余晖
  那儿的黍子茂又繁,那儿的高粱刚发苗
  走上旧地脚步缓,心鉮不定愁难消
  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讨什么伐寻求
  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这究竟是个什么討什么伐样的人?
  那儿的黍子茂又繁那儿的高梁已结穗。
  走上旧地脚步缓心事沉沉昏如醉。
  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鈈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讨什么伐寻求。
  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这究竟是个什么讨什么伐样的人?
  那儿的黍子茂又繁,那儿的高粱子实成
  走上旧地脚步缓,心中郁结塞如梗
  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讨什么伐寻求
  悠远茬上的苍天神灵啊。这究竟是个什么讨什么伐样的人?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鈈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峩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一个王朝覆灭了,一座废墟便应运而生废墟是朝代更迭的见证,是亡国之君的梦幻當诗人们在废墟上反复吟唱着“黍离”,追怀一个伟大王朝的衰落各诸侯国的君主也在思考着,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怎么发生的这麼快。

  十、流氓国家的流氓行为
  周幽王姬宫涅作为亡国之君是否由他一个人来承担西周灭亡的责任?
  事实上早在周昭王時,西周便开始出现衰微的迹象了
  而到了周夷王姬燮(前886年—前877年在位)统治期间,迹象就更为明显了
  他就是前面所说的被洎己王叔周孝王所篡夺王位的懿王太子。
  被废太子而得以复立肯定有很多戏剧化情节,可惜今天的资料不多
  复辟一事,再怎麼戏剧化其中有一点元素必然是无可改变的,那就是强大的外援姬燮之复立也不例外。
  当周孝王病死时列国诸侯依据父子子继嘚定例,拥立了他
  姬燮对诸侯十分感激,于是一改以前天子站在堂上受诸侯礼拜的惯例,变为朝见时步下堂来和诸侯相见天子嘚威严了就大为下降。
  在他在位期间发生两件大事。
  其一是烹杀了齐国第五任君主齐哀公姜不辰(一说姜不臣)
  齐国是薑太公所传之国,可是有着深厚历史友谊的盟友周齐两国关系之铁,仅次于周鲁
  撕破脸皮的骂架往往发生在一对情侣感情史上之朂紧密最亲密时期。
  国与国的关系也是如此处理好尤难。
  像上世纪中国和越南的关系便是如此。中国对周边的很多小国能忍能让为什么讨什么伐偏偏对他兵戎相见,并美其名曰“教训”一番。
  因为越南一直自认为是我们的小弟弟而我们这个做大哥的呢?有时候也未必尽能理解小弟弟的怨望
  现在网上讨论起来,例来看法是越南拿了那么多援助翻脸成仇,是个典型的白眼狼我昰比较不以为然的。其实做大哥的辜负小弟的,未必就少了中国没有保持以大事小的度量,最终从国家最高利益出发流越南人的血,染红了投靠西方的投名状则从国家道义而言,实不足取
  姜不辰何以被烹杀呢?
  主要是因为齐国当时还不是个大国一直在擴张地盘。而它身边呢有个纪国(侯爵)。
  纪国传说是神农氏直系后代的直系封国国君为姜姓。建都于纪(今山东寿光市)故洺之,它的疆域不亚于齐国或鲁国
  所以,进入春秋时代初期齐、纪、鲁三国异常紧张,不完全是历史因素而是地理因素所决定。
  可谓是局部地区的小三国争霸不时大打出手,引发“渤海湾危机”
  毕竟,谁要扩张都要动到别人的奶酪再加上谁都想称霸山东半岛。
  按照《春秋公羊传》透露周夷王之所以拿姜不辰开刀,完全是因为纪国君主从中挑拨
  至于怎么挑拨的就语焉不詳了,但是不管怎么说纪国达到了他的目的。
  一国君主被烹这是一件很让齐国丢国格和面子的事情。估计至少要让齐国的史官们鬱闷一百年了
  直到公元前690年,齐襄公才终于将纪国灭了他是从哀公算起来之后的第九位齐国君主,故史书上称美之为“九世复仇”
  其实,灭纪是齐国扩张的必由之路
  在齐国人眼中,纪国做了几百年又臭又硬的挡道石早该搬走了。
  “姜不辰被烹”這一国际事件勉强形容之,有点类似于今日美国人吊死萨达姆要知道在当初,伊拉克可是美国在海湾地区最铁的盟友
  周王室无視国际法,对诸侯国赤裸裸的主权干涉至少说明了一点,周室余威仍在并没有丧失了对列国诸侯的控制权。
  周夷王本来就是诸侯所拥立齐国当日作为传统历史盟友,其中必有一份大功周夷王无视于此,不免有点忘恩负义
  故,此等行为固然立威震慑诸侯。
  然也使得各诸侯国离心离德,《史记》记载自周夷王时代周王室开始衰落,已经有诸侯不朝贡开始互相征伐。当为有据不昰无根之谈。
  在此国际背景之下也就不难理解周夷王在位期间发生的第二件大事了。
  那就是雄踞南疆一向试图挑战国际秩序嘚楚国,其君主熊渠因不满在国际外交上没有符合自身大国身份的地位尚列位于子爵国,因此公然决定与周天子分庭抗礼
  就此,楚国发布了一个国际通告楚国从现在开始,自称王号
  不过,楚国这番对国际现行秩序的挑战底气却有点不足。
  其君主熊渠給出的理由是:“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
  这自然是因为周王室超级霸权的地位受到列国的承认已经维持接近两个“周天子卋纪”,而楚国称王赞同追随的,估计也就是周边附庸的几个小国
  一旦周夷王死后,周厉王登基对外用兵多胜,周王室再度雄起
  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楚国会马上表示愿意去掉王号回归到现行的国际秩序中来。毕竟老当光杆司令也没太多意思
  可以这麼说,楚国的自称王号和自去王号纯粹是流氓国家的流氓行为。
  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北朝鲜老是拿核武器议题调戏美国人
  北朝鮮人整天和美国人捣蛋,其目的显然不是想和“美帝”做殊死战更未必是想挑战目前的国际秩序。而是不满在国际外交上没有符合自身身份的地位
  周厉王姬胡时代,姬胡确实力图有所振兴然而天不从人愿,发生了持久六年之久的大旱
  大旱之年,必有饥民
  周王朝作为一个比较稳定的国家政权,应付财政压力陡然增大的情形困难肯定比周边的野蛮人(比如戎、狄和淮夷)轻松一些但尚苴不得不施行引起国人公愤的“专利”新经济政策。
  则周王朝周边的野蛮人之窘困就不难想见了
  野蛮人开始反复侵扰周的边疆。
  当然他们也是被逼的,人没饭吃什么讨什么伐事情都干的出来野蛮民族挨饿了,唯一想到的出路肯定是去抢别人的
  周王室的外患反过来又加重了内忧,因此发生了“国人暴动”就有了厉王出奔,周召共和等一连串连锁事件
  在《竹书纪年》上是这样記载的:周厉王二十六年,“大旱王陟于彘。周定公、召穆公立太子靖为王”
  总之,难以预测的天灾加上因对适宜造成人祸导致国家陷入动荡,在今天现代社会兀自屡见不鲜更不用说是两千八百年前的周王室了。

  十一、“国”“野”之分——典型的种族隔離政策
  周宣王即位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还要承受这一切。
  这也就不能理解为什么讨什么伐终周宣王一生,都在和周边的野蛮人咑战
  我们不能以为他打的战多,就认为他是穷兵黩武他打的每一仗其实都可以说是周王室的生存之战。
  然每一次战争必然昰对国家的紧急动员,无休止的战争必然使得整个国家丧失了发展的机会
  对此如此动荡时局,周宣王幼经多故并不是没有心理准備。
  然国家大事,虽在于人谋更取决于时运,仅凭一人之力从而扭转天下大势,从来只是传奇不属于历史。
  事往往不在囚为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从来不是一个让读者愉快的话题,这里就不多说
  我们这里不妨来看看周宣王即位之后,采取了那些措施
  首先是“不藉千亩”——废除天子藉田礼制。
  要谈这个问题之前就要和大家谈谈周王朝的“国人”“野人”之分。
  所謂的“国人”类似于今日持有城市户口的城市居民。居住在城郭之内
  野人则是持有农村户口的农民,居于城郊又称之为 “鄙人”,或“庶人”
  今日之中国,国家诸多资源之分配对城市居民进行倾斜城市居民所享受的参政议政的权利也不是野人所能望其项褙的。
  周厉王时代爆发的国人暴动虽然是贵族们从中煽动。
  然“国人”作为城市居民所引爆的政治能量确实大为可观,让人震撼延续至于春秋时代,“国人”几乎对每个国家都造成影响从其干预方式之多样化便可见一斑:
  或决定国君的废立,或过问外茭和战或参议国都迁徙。
  以春秋时代的卫国为例公元前642年冬季,邢国和狄国一起攻打卫国包围了菟圃(今河南省长垣县境)。
  衛文公表示愿意把元首权位拱让给堂兄弟、子侄或者在中央任职的任何人,并称:“谁有能力治理国家我就听从他的!”
  他的这个提议,经过“国人”(首都居民)的公投结果是“国人”都不同意,众志成城一意抗敌。
  随后充满悲愤心情的卫国军民在訾娄(紟河南省滑县西南)摆开阵势,誓与敌人决一死战邢、狄联军撤退。
  再比如公元前632年晋文公重耳准备攻打曹国。因为曹国在卫国的東面故先向卫国提出借路过境的要求。卫国政府不同意
  晋文公便带着部队攻打卫国,占领了卫国的欲盂(今河南省濮阳县东南)
  卫成公请求参加敛盂盟约,晋文公拒不接受卫成公只好做出向楚国请求援军的打算,但“国人”(首都居民)不愿意再把这场战争继續打下去便发动驱逐元首的暴动,以此取悦晋国
  卫成公被迫离开首都,移居卫国东部的襄牛(今山东省范县境)
  而到了公元前483姩,吴国称霸召集卫国参加诸侯会盟,卫出公由于观望而迟到吴国军队把卫出公下榻的招待所包围了起来,亏得鲁国的谋士、孔子的學生子贡出面为他辩解向吴国首席代表太宰伯嚭说道:
  “卫国元首前来开会,肯定和国人磋商过他的国人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因此来晚了。召集国际会议而扣留卫国元首使列国害怕,恐怕难以称霸吧!”
  吴国这才放了卫出公在此处,“国人”虽为说客口Φ之推辞然国君在外交大事上谋之于国人,必为当日列国之常情不然这个理由也不会为霸主吴国所认同。
  这些事件之发生时间懸隔有一两百年之遥,可见周王室各诸侯国的国人干政乃是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所以,《周礼•秋宫•小司寇》上说君王有职责询问在三件国家大事上必须得咨询“国人”:
  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
  以“国人”(首都居民)之众多,君主一个个询问肯定是不现实不知道哪时候是不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那已经无从查考了但是我可以放心大胆的向诸位读者保证,当时的周王朝绝对没有什么讨什么伐乱七八糟的议会制度绝对没有今天西方宣称的所谓的民主人权的传统。
  在遥远的两千八百年前我们不需偠,今天还是不需要。
  民主人权中国可没有这样的土壤。
  中国的国情一直很特殊已经特殊了那么久,估计还将永远的特殊丅去
  在政治制度改革上,中国人向来是很先进的
  西周封建制度崩溃的时候,西洋人还要等到中世纪才能享受到封建制度的优樾性
  当他们沐浴于封建制度的时候。我们在开辟的中央集权专制上一路狂奔了两千年他们才迎头赶上。
  今天我们中国率先實施的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更不是肮脏的资本主义制度所能望我项背,数一数今天世界上仅有几个社会主义制度国家便可知道了。
  峩们还将一路领先——大家一起做v字手势大喊一声“耶”。
  那么居住于城郊之外的“野人”到底是那些人除了居住地之外,他们囷“国人”有那些区别呢
  “野人”又称之为““庶人”。
  甲骨文‘庶’字是从火石、石亦声的会意兼形声字,也即‘煮’的本字金文上的庶,厂为屋子字内的象形似煮东西的锅,火为锅下烧火的象形即在家劳动,烧锅煮饭的人
  这种人呢,肯定不会是贵族孟子说了,君子远庖厨
  庶字从词源来说,延伸起来似有卑贱、藐小、旁出和次等诸义用在有干预政治能量的“国人”上,肯萣也不合适
  为什么讨什么伐庶人不能享受到居住城里的权利呢?那就要看庶人的成分了
  武王灭商和东征胜利以后。他们对于被迫迁于成周的殷民称之为“殷庶”或“庶殷”(《尚书•召诰》)对一般被征服的部族和小国,则称之为“庶邦”可见延伸到庶人上,则“国人”是本民族庶人为外族。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出自《左传》作为种族歧视之先声,源头当早在夏商两代
  事实仩这种人为的不平等,乃是基于征服者对被征服者的防范和戒备这种传统其来有自,夏王朝建立虞民就成了庶人。(虞舜帝所有的忝下之号。)
  商王朝建立夏民就成了庶人。
  周王朝所采取的措施——不让殷商遗民住到城里——当是继承和借鉴历代以来的做法
  这,自然是典型的种族隔离政策
  这种政策今日之世界犹然可见,如以色列人因巴勒斯坦人所兴建的隔离墙便是一例
  野人居然不被政府当局视为同路人,成为次等公民则其享受的地位和政治权利必然与国人决然有别。
  首先是“野人”做不了官成鈈了国家公务员,根据周王朝推行的乡遂制度可知他们只能从事与农业相关的生产。
   服摇役的年龄“国人”二十至六十,“野囚”十五至六十五岁相差十年。
  (比中国今天的男女歧视还严重男人法定退休年龄是六十五岁,而女人是六十岁
  由此可见,中国男女之不平等上可追美封建时代周王室野人和国人的不平等。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男人。我们要争取和女人一同退休的权利)
  此外,“国人”劳役时间有着严格而具体的限制范围也往往限于“修城郭”、“除道”、“成梁”。
  野人则不然贵族对野人役使除了需遵循“使民以时”的约束之外,只要野人一结束自家的农忙就立马陷入无休无止的各种徭役。
  在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徭役之外国人最大有别于野人的地方,在于入伍当兵
  春秋是尚武的时代,唯有国人才有资格参军作为正式的、准职业军人。
  而野人即便进入部队在部队中从事的则是服苦役、干杂役。
  前面提到鲁国的开国君主姬伯禽出兵讨平了响应管、蔡等造反的淮夷、徐戎之时,曾做《肸誓》其中提到鲁国西、南、北三方近郊远郊之人,便是野人
  《肸誓》中野人所能参与的军事活动,备办糧草桢干显然是后勤了。

  春秋列国本质上还是属于邦联制。
  周天子勉强类似于今天的北约秘书长
  鲁国则是北约成员国の一。
  周天子虽是宗主但在国际外交上,仅仅是礼仪有差实力有别,论其实体则还是应该成为两国元首。

  为了让读者了解周王朝时代的野人之苦所以特意将《诗经》中的《七月》、《东山》两首诗歌断为己意,敷衍成文文笔不好,无意的读者大可略过
  十二、七月东山,野人之歌
  春秋时代的野人生活之苦况如何,现在已经难以知晓了
  事实上,便是今日媒体之时代又有哆少人能真心体察农民之苦况呢?又有谁能真正知晓他们背井离乡在异地的血汗工厂中,疲惫到了极致只一眨眼,手指便离开了自己嘚手更或,手臂就离开了自己的身体呢
  那一时,他们放大身体上痛楚叫喊出来了,声音却是那么的低低的无人听见。
  那┅时他们或许在乎的不是自己流出的血。而是在这惨淡的血泊中看不见自己的未来,家人的未来
  他们太渺小了。渺小到连自己嘚未来都无力抓住
  正如春秋的野人们,一年四季劳作却没有一片竹简留下他们的名字,哪怕是一个
  他们是那么苦,以至于這苦只有自己诉说出来。
  他们一字不识为了倾倒这苦,又成了诗人且不妨来看看《诗经•豳(bīn)风》里头的这一首《七月》吧。
  我们夫妻两个是住在城郊的野人啊
  正月,我们家和所有野人家一样都开始准备农具了。二月里头到处都是春天的气息,正是丅地的好时机大家都在田地卖力耕耘,各自的女人和小孩们则承担着送饭的任务
  拥有田地的贵族公子——我们的主人派来的监工僦站在田头,监督着我们干活
  男人劳碌,女人也没闲着春天时采桑的好季节啊,她们挎上筐子沿着桑间的小路,一路采过去春日迟迟,硕果累累桑树真让人高兴。
  有一位漂亮的姑娘却想着伤心事掉起眼泪。
  我的老婆子问她缘由啊漂亮因为有位贵族看上了她,要将她带回去陪嫁到异乡。
  老婆子怎么劝慰她能说什么讨什么伐呢?
  ——谁让我们是野人啊这就是命。
  咾婆子只能继续采集桑叶为即将到来的八月份作准备,到那时她们要给主人纺织出好看而漂亮的衣裳。
  到了八月金秋这可是一姩收获的季节啊。老婆子忙了我难道还能闲着,到了九月里大家修好打粮场
  十月,冬天的脚步近了天地萧瑟,树上叶子一片片掉落下来了我们纳粮入仓库。不论是先熟的作物还是后熟的作物,是谷类还是麻类,都得聚集起来送进主人的仓库
  收完庄稼の后,还得去为贵族们修理住宅白天去割茅草,晚上用此来搓绳子等到替贵族们把住宅修好了,估摸着又快到了春播的时候了
  冬天十一月的时候,北风吹起在说,这世界是它的世界了
  大冷的天都没法出门了,住的茅屋太不行了要把自家屋里所有的空隙嘟堵好,然后用烟熏老鼠把它赶出屋里;再把朝北的窗子堵上,把门缝用泥涂上防的啊,就是寒冷的北风
  回首这一年,老婆孩孓往往农忙时就露宿在场上,终算到了冬天主人分派的各样农活都干完了,大家回到自家茅屋聚一聚彼此看彼此,冷的都不行了鈈免想起了我的老婆子八月的时候就开始裁制冬衣。可惜这衣服却披不到自家人身上
  问问我的老婆子,家里还有什么讨什么伐吃的沒
  老婆子说了,七月里采摘的瓜八月里收取葫芦,九月里拾取芝麻都献给主人了。家里就只剩下苦菜了
  一家人琢磨这寒,这冷冬真不知如何过去。主人派人通知说了十一月正是打猎的好日子。
  我们是野人啊这就是命。
  于是大家被集合起来,在天寒地冻中漫山遍野的找寻猎物。
  进入了十二月是一年最冷之时刻,寒气袭人我们身上没有一件御寒的衣服,日子却是在屾上打猎度过的
  老天爷啊,野人们的劳累有没有尽头
  正月的时候,将十二月凿来冰块藏入冰窖以供来年夏天主人消暑。
  一年辛苦之后主人家开始宰杀羔羊,大办酒宴以便祭祀祖先。
  在这个时候我们举着酒杯,登上主人的庙堂怀着无比的酸楚,齐声高呼举杯共同敬祝我们的主人——
    万寿无疆。(1)
  一年四季十二月上面这对野人夫妻之苦,苦到连一丝余力都不剩下了
  然,这苦还没有苦到了极致,还是太平时节的苦
  一旦主人接受君主的命令,前去参加战事了他们就得随行。
  野人为主人准备好了盔甲武器粮草又被调去修筑城池,最终被驱赶上了战场他们衣衫褴褛,身无遮护手持木棒藤棍。
  当他们侥圉在战场上留的一命得以回返家园,又是何等的情形呢我们不妨来听听一位从战场——东山——返回来的野人披露的心声吧——
  峩离开我的家乡,随军东征已经很久了在这个阴雨蒙蒙的日子,终于踏上了回乡之路
  在战场上,我每天都想念我的家乡一想,便是那么的难过了伤悲了。
  现在终于可以脱下征衣,换上了符合自己身份的野人衣裳走路的时候再也不用衔着一根竹条(古代荇军,为了防止士卒说话泄露行藏而采取的措施)
  返乡之路上,自然是很苦走累了,象野蚕一样露宿野蚕露宿的那么自在,我卻在遗弃的车下辗转难眠可是一想起自己要回到阔别多年的家园。
  这苦又算得了什么讨什么伐呢?
  故乡不见多年,在濛濛雨幕中我该如何想象我的家呢——
  是不是蔓草儿已缠满了房檐,是不是蛛网儿结上了门楣
  多年无人打扫的庭院看起来多荒凉啊,是不是成了野兽经常出没的地方当夜晚来临,磷火在里头飘来飘去是不是有点阴森恐怖呢。但是我不怕,那是我的家我怀念嘚家。
  这思念中这念想中,我仿佛听见了水鸟在雨中凄惶的鸣叫——
  我的爱人正在起身洒扫房间叹息着,数算着我东征的日孓战争应该结束了吧,我该回来了吧
  当她在干活的时候,一不小心翻出了放在柴堆上我们当初结婚的礼器,感情该是何等的煎熬啊
  这也难怪,从我离开到现在已有三年了。
  一想到这里迷濛细雨突然在我眼前幻化出油一只黄莺在阳光下,翩然起舞咜的羽毛闪耀,熠熠生辉。
  你嫁给我的那天不正是在那样的日子,我的爱人
  那天我驾着一匹漂亮的花马去迎亲。婚礼上那些繁琐的礼节我都记得包括你的母亲是怎么为你系上佩巾的。
  啊那时候,我的爱人你是那么的美好。现在时间是否磨损了你的嫆颜呢
  她的母亲为她系佩巾繁多的仪式一个个。她新婚时非常美好现在时间久了会怎样呢?(2)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㈣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讨什么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