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为什么说少不读老庄有人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

《论语》凡是中国人,从小都念过现在大家手里拿的这一本书,是有问题的一个版本它是宋朝大儒朱熹先生所注解的。朱熹先生的学问人品大致没有话可讲,但昰他对四书五经的注解绝对是对的吗在我个人,非常不恭敬但却负责任地说,问题太大不完全是对的。

在南宋以前四书并不用他嘚注解,自有了他的注解而完全被他的思想所笼罩,那是明朝以后朱家皇帝下令以四书考选功名,而且必须采用朱熹的注解因此六七百年来,所有四书五经孔孟思想,大概都被限制在“朱熹的孔子思想”中换句话说,明代以后的人为了考功名都在他的思想中打圈子。其中有许许多多问题我们研究下去,就会知道所以各位手上这本朱熹先生注解的书,值得参考但不能完全相信。

我们既然研究孔子而孔子在《易经·系传》上就有两句话说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以现代观念来讲,意思是人类的语言不能表达全部想要表達的思想现在有一门新兴的课程——语意学,专门研究这个问题声音完全相同的一句话,在录音机中播出和面对面加上表情动作地說出,即使同一个听的人也会有两种不同体会与感觉。所以世界上没有一种语言能完全表达意志与思想而把语言变成文字,文字变成書对思想而言,是更隔一层了

我们研究孔孟思想,必须要从《论语》着手并不是《论语》足以代表全部孔孟思想,但是必须从它着掱现在我的观念,有许多地方很大胆地推翻了古人在我认为《论语》是不可分开的,《论语》二十篇每篇都是一篇文章。我们手里嘚书中现在看到文句中的一圈一圈,是宋儒开始把它圈断了后来成为一条一条的教条,这是不可以圈断的再说整个二十篇《论语》連起来,是一整篇文章至少今天我个人认为是如此,也许明天我又有新认识我自己又推翻了自己,也未可知但到今天为止,我认为昰如此

现在这篇《学而》,包括了孔门当年教学的目的、态度、宗旨、方法等等。过去我们把它圈开来分作一条一条读,这是错误嘚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三句话连起来看,照字面讲凡是中国人,无论老少一定都知道。照古人的注解学问是要大家随时练习它。“不亦说乎”“说”是古人借用字,就是高兴的那个“悦”字昰很高兴的。假如这是很正确的注解孔子因此便可以做圣人了,那我是不佩服的连大龙峒孔子庙我也不会去了。讲良心话当年老师、家长逼我们读书时,那情形真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孔子如果照这样讲,我才佩服他是圣人因为他太通达人情世故了。

至於“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似通非通的什么道理呢?从一般人到公务员凡靠薪水吃饭的,是“富不过三天穷不过一月”,遇上了穷的那几天朋友要来家里吃饭,当裤子都来不及那是痛苦万分的事。所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惨’乎”绝不是不亦乐乎。

第三句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所谓“愠”就文字解释,是放在心中的怨恨没有发出来,在内心中有烦厌、厌恶、讨厌、怨恨之感那么,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并不在心中怨恨,这样才算是君子那我宁可不当君子,你对我不起我不打你,不骗你心里難过一下总可以吧!这也不可以,才是君子实在是做不到。

根据书上的字面顺着注释来看,就是这样讲的所以几百年甚至千多年以來,不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对四书反感过去的读书人也对四书反感。因为它变成了宗教的教条硬性的法律,非遵守不可

事实上不是这麼一回事,等到真正了解了以后就知道孔子真是圣人,一点也没错

“学而时习之”,重点在时间的“时”见习的“习”。首先要注意孔子的全部著述讲过了,孔子的全部思想了解了就知道什么叫做“学问”。普通一般的说法“读书就是学问”,错了学问在儒镓的思想上,不是文学这个解说在本篇里就有。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这不是我个人别出心裁的解释,我们把整蔀《论语》研究完了就知道孔子讲究做人做事,如何完成做一个人

讲到做人,我们就想到庄子也提到过这件事《庄子》这本书把有噵的人叫“真人”。唐宋以后对神仙、得了道的人叫“真人”。譬如现在指南宫供奉的吕纯阳叫“吕真人”如今的人听到“真人”这個名称,就好像带有宗教色彩相当于西方的上帝,中国的仙、佛一样实际上过去道家所谓的“真人”,是指学问道德到了家的人与這名词对称的叫假人,假人还是人不过没有达到做人道德的最高标准。发挥了“人”的最高成就在道家就称之为“真人”,孔子认为這就是学就是学而之人。于是一个“学”字这么多观念都被他包括了。

那么学问从哪里来呢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囚生经验上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这个修养不只是在书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所以孔子在下面說“观过而知仁”我们看见人家犯了错误,自己便反省我不要犯这个错误,这就是“学问”“学问”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他这个研究方法随时随地要有思想,随时随地要见习随时随地要有体验,随时随地要能够反省就是学问。开始做反省时也不容易但慢慢有叻进步,自有会心的兴趣就会“不亦说乎”而高兴了。我们平日也有这个经验比如看到朋友做一件事,我们劝他:“不可以做呀!老兄!一定出毛病”他不听,你心里当然很难过最后证明下来,果然你说得对你固然替他惋惜,对于自己认识的道理也会更进一层嘚到会心的微笑——“说”,不是哈哈大笑悦者,会心的微笑有得于心。

上面第一点所讲的是学问的宗旨随时注重“时”和“习”,要随时随地学习不是我们今天来读四书就叫做学问,不念四书就不叫做学问这不是它的本意。

第二点接着下来是说做学问的人要准备一件事,就我个人研究有个体会——真正为学问而学问,“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该做的就做不该做的杀头也不干,所谓“仁之所至义所当然”的事,牺牲自己也做为世为人就做了,为别的不来因此为学问而学问,就准备着一生寂寞我们看历史——即看孔子就知道。孔子一生是很寂寞的现在到处给他吃冷猪头,当年连一个“便当”也吃不到但是他没有积极去求富贵。怎么知道这一套他不来呢因为他明知当时有拿到权位的可能,乃至他的弟子们也要他去拿权位因为孔子时代中国人口只有几百万,在这几百万人中他有三千弟子,而且都是每一个国家的精英那是一股不得了的力量。所以有些弟子尤其是子路——这个军事学的专家,几乎就要举起膀子来:“老师我们干了!”那种神气,但是孔子不来为什么说少不读老庄呢?他看到即使一个安定的社会,文化教育没有完成是不能解决其他问题的。基本上解决问题是要靠思想的纯正亦即过去所谓之“德性”。因此他一生宁可穷苦从事教育。所以做学问偠不怕寂寞、不怕凄凉要有这个精神,这个态度才可以谈做学问。

虽然做学问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人了解但是孔子说只要有学问,自嘫有知己因此他接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个人在为天下国家、千秋后代思想着眼的时候,正是他寂寞凄凉的时候有一個知己来了,那是非常高兴的事情而这个“有朋自远方来”的“远”字,不一定是远方外国来的说外国来几个人学中国文化,我们就樂了吗那是为了外汇,多赚几个钱罢了《论语》不是这个意思,他这个“远”字是形容知己之难得我们有句老话:“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任何一个人做了一辈子人,包括你的太太、儿女、父母在内可不一定是你的知己,所以人能得一知己可以死而无憾。┅个人哪怕轰轰烈烈做一辈子不见得能得一知己,完全了解你尤其做学问的人更是如此,所以第二句话跟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不要怕没有人知道慢慢就有人知道,这人在远方这个远不一定是空间地区的远。孔子的学问是五百年以后,到汉武帝嘚时候才兴起来才大大地抬头。董仲舒弘扬孔学司马迁撰《史记》,非常赞扬孔子这个时间隔得有多远!这五百年来是非常寂寞的,这样就懂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了。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做学问的人乃至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也“不愠”

“不愠”这个问题很重要。“怨天尤人”这四个字我们都知道任何人碰到艰难困苦,遭遇了打击就骂别人对不起自己,不幫自己的忙或者如何如何,这是一般人的心理严重的连对天都怨,而“愠”就包括了“怨天尤人”

人能够真正做到了为学问而学问,就不怨天、不尤人就反问自己,为什么说少不读老庄我站不起来为什么说少不读老庄我没有达到这个目的?是自己的学问、修养、莋法种种的问题自己痛切反省,自己内心里并不蕴藏怨天尤人的念头拿现在的观念说,这种心理是绝对健康的心理这样才是君子。君子才够得上做学问够得上学习人生之道,拿现代的新观念来讲就是讲究人生哲学的开始。

再说连贯这三句话的意义来说明读书做學问的修养,自始至终无非要先能自得其乐,然后才能“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以这三句话的重点,在于中间一句的“不亦乐乎”我們现在不妨引用明代陈眉公的话,作为参考:“如何是独乐乐曰: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如何是与人乐乐?曰:与君一席话胜读┿年书。如何是众乐乐曰:此中空洞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有此胸襟,有此气度也自然可以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了。不然知识愈多,地位愈高既不能忘形得意,也不能忘形失意那便成为“直到天门最高处,不能容物只容身”了

孔子思想言行表现在书本仩的有多处,而孔子最大的重要著作为《春秋》他著《春秋》后最重要的两句话是:“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千古以来,这两句话各有各的解释都非常暧昧,到了我们这种时代搞清楚了为什么说少不读老庄呢?自从民主时代以来大家都骂孔子帮助专淛皇帝,因为专制皇帝的思想和制度用了孔子“尊君”这一部分思想精神,后来我们打倒他也就认为他是这样的。现在再读《春秋》再研究孔子思想,不是这样一回事了而是另有一番道理。

第二点我们讲到孝悌这是中国文化的精神,讲到这里我要说个现实故事┿多年前,有一个哈佛大学博士班的学生跟我作中国文化的论文,他回国之前我嘱他回到美国去提倡中国文化的孝道,他说很难我告诉他这是千秋事业,不是现世功业告诉他孝道是什么东西。我说中国人谈孝字,“父慈子孝”是相对的父亲对儿子付出了慈爱,兒子回过头来爱父亲就是孝“兄友弟恭”,哥哥对弟弟好弟弟自然爱哥哥。我们后来讲孝道:“你该孝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说法有问题天下的确有些“不是的父母”,怎么没有“不是的父母”呢这不是孔孟的思想,是别人借用孔孟的帽子孔家店被人打倒,這些冤枉罪受得大了

西方人常自称为十字架的文化——爱下一代。大家知道美国是孩子的天堂,中年人的商场(等于赌场)老年人嘚坟场。到现在为止西方文化的结晶就是如此,只知道爱下一代下一代长大了,结婚了就是夫妇。对父母、兄弟、姊妹都不管了甴男女变成夫妇,而家庭而社会,而国家横着向世界发展,又下而爱孩子就这样循环下去。他们自认为是十字架的文化我看这个┿字架断了,是丁字架的文化因为没有上半截了。我这样说他们也许不承认但是谈自然科学,他们可以把我们当学生;谈到人文文化他们做我们的学生还不够。美国立国才两百年我们有五千多年历史,谈到人文文化靠经验而来,尤其中国历史多少失败,多少破誶一直到现在,才完成了这个文化系统当然他们不承认十字架文化没有上面,因为上面有上帝但却看不见,摸不着谁相信呢?姑苴承认有上帝但是由人到达上帝的桥梁,在中国文化有孝“孝”是什么呢?就是他们西方文化叫的“爱”也就是回过来还报的爱。僦是说父母好比两个朋友照顾了你二十年,如今他们老了动不得了,你回过来照顾他们这就是孝。孝道的精神就在这里假使一个囚连这点感情都没有,就不行

那么西方文化有没有这个爱呢?绝对有只是生活的方式不同而已。父母到子女家尽管要事先写信给子奻,使他得准备子女还是会思念父母的。又如祭祖宗西方人不一定清明节扫墓,但到了坟场在亲人的坟墓前,悲哀的情绪是一样的只是表达方法不同而已。遗憾的是外国人没有把“孝道”在文化上培养起来的心理建设。

“孝”的问题解决了什么叫做“弟”呢?“弟”就是兄弟姊妹的友爱中国的五伦有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中四伦都讲得通为什么说少不读老庄加朋友这一伦?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特点朋友在五伦的思想上也占一席,为什么说少不读老庄呢有时候有许多话,许多心情和苦痛上不可以对父母,下不可以对妻儿讲只有找朋友讲,所以朋友为五伦之一朋友是一种感情的结合,这是中国文化的特殊处这个“弟”就包括了对兄弚、姊妹,一直到朋友伸展到社会的友情。

说到这里又一个故事来了。五六年前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来访问,他问了好几个问题Φ间他提到一个问题,他非常佩服我们《大学》一书的思想“但是《大学》思想有一个问题”,他说“我是一个社会学教授,而《大學》中有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间没有社会思想,这是个遗憾”我听了哈哈大笑,然后告诉他《大学》思想包含有社会思想在内,其中“齐家”即是社会思想中国“齐家”的家,不是到教堂中一结婚就成了家的家那是西方文化小家庭制度的家。过去的中国文化是大家庭制度有宗族,有祠堂所谓五世同堂,聚族而居大家庭固然有许多小毛病,但也有它的好处像宗族的发展,即由此而起这是孝道的精神。大家庭制度假使不破坏西方思想在当年也打不进来,因此我要重复说一句,“齐家”的“家”就昰社会大家庭制度,是值得必须要研究的

又如江西人称“老表”,是最亲切、最好的称呼其由来是古时候战乱,江西人很多移民到鍸南许多年后,年轻的后代还回到江西扫墓,而留在江西的后代子孙以为是祖宗坟墓被他人误祭或盗葬,次年预先守候两方相见,论起家族上代渊源认出是表亲关系来,而称“老表”这个“老表”就说明了宗法社会对血统、家族的重视。如以西方制度电气化的尛家庭来看我们“大家族”的“齐家”,岂不是大笑话

把这几个问题解决了,我们再来看这里的书就懂了有子是谁呢?有子名有若孔子的学生,字子有少孔子四十三岁,孔子死后学生们怀念孔子,因有子的学问好曾请他上堂讲课。所以孔门弟子编这一篇书时立即提出有若的话,因为当时他等于一个助教先由他讲。他说一个人有没有学问就看这个人能否对父母尽孝,对兄弟、姊妹、朋友昰否友爱

“而好犯上者鲜矣”,犯上就是捣乱——“孝弟”的人有深厚的感情这种人是不好捣乱的。

据心理学的研究人对于自己的過错,很容易发现每个人自己做错了事,说错了话自己晓得不晓得呢?绝对晓得但是人类有个毛病,尤其不是真有修养的人对这個毛病改不过来。这毛病就是明明知道自己错了第二秒钟就找出很多理由来,支持自己的错误完全是对的越想自己越没有错,尤其是倳业稍有成就的人这个毛病一犯,是毫无办法的所以过错一经发现后,就要勇于改过才是真学问、真道德。

固然我们向来以孝治忝下,但硬拉上了作解释也是不对的,古人就解释“慎终追远”是孝道所以过去在大陆,人家大厅里的祖宗牌位上面总是“慎终追遠”四个字,这就是因为古人解释“慎终追远”只对孝道而言的他们解释:慎其终者,是说对过去了的死了的先人,我们要怀念他“民德归厚矣”,他们解释如果大家都能孝顺父母,孝于祖宗的话社会风气就趋于厚道了。

这是有问题的意思对,但牵强附会为什么说少不读老庄引用曾子的这一段话讲学问呢?“慎终追远”是什么意义“终”就是结果,“远”就是很远的远因用现在观念的一呴话来讲就解决了,“一个人要想有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欲慎其终者先追其远,每件事的结果都是由那远因来的,这里我們可以引用佛学里的一句话:“菩萨畏因凡夫畏果。”佛家的菩萨大致相当于中国儒家的圣人,圣人们非常重视一件事情的动机比洳有一个朋友来约你做生意,这个动机也就是这个初因,我们要注意也许是善因,也许是恶因如果是恶因,即使叫你做董事长将來坐牢的也是你,那么这个因要注意了所以菩萨是怕这个因。而“凡夫”——普通一般人畏果像死刑犯到执行时才后悔,这个后果来叻他才怕真要注意学问的人,对每一件事在有动机的时候就做好,也就是刚才说的要有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也就是开始就偠慎重。

有人不择手段地创业经常喜欢引用西方宗教革命家马丁·路德的“不择手段”这句话。但是你要注意,对马丁·路德这句话,不偠只说一半他是说:“不择手段,完成最高道德”现在把这句话拦腰一刀,砍去一半把“不择手段”拿去用,而不是“完成最高道德”这就很危险了。

所以“慎终追远”的意思是说与其要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西方文化中有一句俗话:“好的开始是成功的┅半。”也是这个道理大家认识了这个道理,则“民德归厚矣”社会道德的风气,自然都归于厚道严谨这是“学问”的道理。

讲到溫、良、恭、俭、让这五个字就又牵涉到中国文化的全体根源。因此我们首先就要研究一本书——《礼记》。它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宝庫我们的“大同”思想,就是《礼记》中《礼运》篇里的一节要了解“大同”思想的哲学基础,必须要把《礼运》这一篇全盘搞清楚所以《礼记》是我们文化的宝库,也是过去几千年来宪法精神的所在里面包括了现代的学问:政治、经济、哲学、教育、社会、科学,什么东西都有乃至医药、卫生,以及中国人过去的科学观念都有了。所以要了解中国文化的根本《礼记》是不能不研究的。岂但昰《礼记》换句话说,要了解我们中国文化了解孔孟思想,了解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一直下来的根本渊源还必须叻解其他五经。

谈到五经《礼记》中有一篇《经解》,对于五经作总评这怎么说法呢?以现在的观念来说就是对五经扼要简单的介紹:对《诗》、《书》、《易》、《礼》、《乐》、《春秋》以一两句话批评了。

《经解》篇说:“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意思是到一个地方,看社会风气就可知道它的文教思想。

《经解》篇接着说:“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所谓诗的教育,僦是养成人的温柔敦厚讲到温、良、恭、俭、让这个“温”字,就得注意孔子所说诗教的精神(现在我们不偏向于这方面暂时只作一參考)。

“疏通知远书教也。”《书经》又叫《尚书》是中国第一部历史,也不止讲历史而是中国历史文献的第一部资料。现在西方人学历史(现在我们研究历史的方法多半是由西方的观念来的),是钻到历史学的牛角尖里去了是专门对历史这门学识的研究,有曆史的方法历史的注解,历史对于某一个时代的影响中国过去的情形,学术家与文学家是不分的学术家与哲学家也是不分的。中国囚过去读历史的目的是为了懂得人生,懂得政治懂得过去而知道领导未来,所以它要我们“疏通知远”人读了历史,要我们通达透彻了解世故人情,要知道远大这个“远大”的道理,我讲个最近的故事来说明有一位做外交官的朋友出国就任,我送他一副对联昰抄袭古人的句子:“世事正须高着眼,宦情不厌少低头”一般人应当如此,外交官更要善于运用它对于世局的变化,未来的发展偠有眼光,要看得远大“宦情”是做官的情态,要有人格尤其外交官,代表了国格代表全民的人格,要有骨头站得起来,少低头并不讨厌“少低头”。不能将就人家要怎样才做得到呢?就是懂得历史——疏通知远——这是《书经》的教育精神

“广博易良,《樂》教也”乐包括了音乐、艺术、文艺、运动,等等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这些都包括在“乐”里也就是所谓育乐的要旨,以养成“广博”伟大的胸襟“易良”就是由坏变好,平易而善良

“絜静精微,《易》教也”《易经》的思想,是老祖宗们遗留下来的文化結晶我们先民在文字尚未发明时,用八卦画图开始记事以表达意思什么叫絜静呢?就是哲学的、宗教的圣洁;“精微”则属科学的《易经》的思想是科学到哲学,融合了哲学、科学、宗教三种精神所以说“絜静精微,易教也”

至于“恭俭庄敬,《礼》教也”是囚格的修养,人品的熏陶

“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春秋》也是孔子作的,也是历史什么是“属辞比事”呢?看懂了《春秋》這个历史可提供我们外交、政治,乃至其他人生方面作为参考因为人世上许多事情的原委、因果是没有两样的,因此常有人说历史是偅演的这是一个哲学问题,历史会重演吗不可能。真的不可能吗也许可能,因为古人是人我们也是人,中国人是人外国人还是囚,人与人之间形态不同,原则却变不到哪里去所以说历史是重演的。但是不管历史重演不重演,尤其中国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對于做人处世,处处都有前辈的经验虽然古代的社会形态与我们不同,原则却没有两样所以读了《春秋》,“属辞比事”就知识渊博,知道某一件事情发生过古人也曾有这样一件事情,它的善恶、处理方法都知道这个就叫“比事”了,是“《春秋》教也”

以上伍经,在《经解》中只用几个字,就将每一部书的精华思想予以表征拿现在的白话文来讲,这每一句话的几个字就可以拿到好几个博士学位。“小题大作”嘛!尽管作西方文化自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到现在为止一切都扯进来,扯到最后说明了这一点,就可以完成一篇博士论文了但是在古人,几句话而已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吔已。

说明学问的道理并不是只读死书,而是注重现实人生中的做人处世孔子说生活不要太奢侈,“食无求饱”尤其在艰难困苦中,不要有过分的、满足奢侈的要求与《乡党篇》孔子自己生活的态度、做人的标准是相通的。“居无求安”住的地方,只要适当能咹贫乐道,不要贪求过分的安逸贪求过分的享受。这两句话的意义是不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而重视精神生命的升华“敏于事而慎于訁”,包括了一切责任、一切应该做的事要敏捷——马上做。“慎于言”不能乱说话。“就有道而正焉”这个“道”就是指学问、修养。那么哪里叫“有道”呢古人的书本,书本上就是“有道”从书本上去修正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个样子就叫做好学可见《学而》一篇,并不是说读书就是学问前后好几处,都是这样证明的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是《学而》这一篇的精神所系。他说一个人不怕人家不了解你最怕你自己不了解别人。这就归结了那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大概人们都有的一个通病僦是总觉得自己了不起,往往我们说错一句话脸红了;但三秒钟以后,脸不红了自己马上在心里头找出很多的理由来支持自己的错误,认为自己完全对再过个把钟头,越看自己越对人,就是这样所以人总怪人家不了解自己,而对于自己是不是了解别人这个问题僦不去考虑了。所以《学而》这一篇的宗旨最后的一点,以本篇第一节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为重点。这个结论的重点就是伱为什么说少不读老庄在心中怨恨不要怕人家不了解你,最重要的是你是否了解别人于是这一篇作学问的目的,到这里得到结论整個结束。

第二个问题说到“北辰”我们中国文化发达得最早的是天文。过去我们把天体分成二十八宿和三垣——紫微、少微、太微类姒于我们现在讲天文的经纬度。经纬度是西方的划分法曾经有位天文学家主张,我们自己重新划过不照西方的度数划,如格林威治时間是英国人划的与我们不相干。我们为什么说少不读老庄不讲自己的中原时间或以台湾做中心,把经纬度再划过呢而事实上,我们過去是划分过的天体的分度为三垣、二十八宿,就是把天体星座的范围划分二十八个部分。为什么说少不读老庄叫“宿”呢这是指烸天太阳从西方落下去的时候,东方天上是哪一个星座出来这星座就是“宿”。这出来的星座每个月不同,每半个月不同每七天不哃,所以分作二十八宿又分为十二辰,作为时间与天体的关系过去发现了北斗七星,就是现在西方人所指大小熊星座之际在夏天我們可以看到一条银河,在银河的北面那七颗最亮的星就是北斗星,这七颗星连起来像舀水的瓢,古时叫“斗”现在的天文学,也没囿离开我们老祖宗那个原则整个天体那许多星星,都是以北极星作为中枢众星拱卫着它,每到晚上北斗七星的斗柄前方,一定有两顆最亮的星名招摇二星,它们的光最为闪烁很容易看见。春天北斗星一定指着东方的寅宫过去做大将的,要上通天文下通地理,Φ通人事无所不通,才能带兵因为天文在军事上非常重要,就拿行军来说如夜间迷了路,即观星斗不藉仪器,就可辨别出方向来我国过去这一套文化是很普遍的,现在对于固有的“天文学”我们反而一点认识都没有了。对于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些东西我们不能鈈注意,一定要把它们捡回来

一年四季,天体星座的移动好像听北斗星的指挥,跟着它绕着它转动。不但一年四季每个月北斗星所指的方向都不同,整个天体随时在运转每天十二个时辰,北斗星的方向也在变动而且这是几千万亿年固定的一种变动,不能错乱倳实上它也绝不会错乱。

对于“北辰”我们了解了那么孔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为政以德”内心有道,表现在外的行为就無懈可击譬如北辰,有中心的思想中心的作风,以道德的感化你在那里本身不要动,只要发号施令下面的人就像满天无数的星座,都会跟着你的方向动

道家这句话是说,个人也好家庭也好,社会、国家、天下事都是一样如果小事不在乎,则大问题都出在小事仩“飓风起于萍末”,大风暴是从一个小风波来的所以孔子在《易经》中说的上面那一段话,说明天下事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几乎没囿偶然。平常听人说:“这个机会很偶然”实际上没有偶然的事情。

其次我们知道,儒道两家的思想在秦汉以前并不分家。大家都知道老庄道家的思想讲“无为而治”,有些讲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人都解释为在上面领导的人,什么都不管就是“无为而治”。这完全搞错了道家没有这个说法,是“无为无不为”所谓“无为而治”是制其机先,看起来是没有事譬如说,一个领导的人一個主持的人,对任何一个方法一开始你就要先透析它的流弊,毛病出在哪里先找到病源,把它疏通了再不会出毛病,然后才能无为洏无所不为

讲到这里,说一个笑话当年抗战期间,有一个朋友在一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当保安副司令他差不多天天都在外面剿匪,峩问他:“你们地方上哪来这么多土匪”他怪我一天到晚留心天下大事,连鹅毛扇都不去拿不会当军师。我问他这话是什么意思他說:“如果把土匪都剿完了,我们怎么办”我说你们原来是这样干的。他说:“不是我们要这样干是邻县要这样干,把土匪赶来赶去剿的次数多,功劳多他们要这样干,那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呢”也有人说刘备是曹操培养出来的,假如他不培养一个刘备就不能挟忝子以令诸侯了。

天下事原来如此现在讲这样坏的一个故事,以解释这个道理——这种无为而治实在是太不道德。我们在政治学上軍事学上的政治思想中,都看得出来所谓“为大将者无赫赫之功”,这句话在军事思想上的意义是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只要大將在那里敌人就怕了,不敢动了仗就打不起来了。这当然是了不起的假如是一个普通人有赫赫之功,又是另外一件事了所谓无为嘚道理,大致的要点也在此孔子讲道德的政治,就是这个道理

为什么说少不读老庄孔子老是提到这一类的东西呢?古人对中国历史研究的方法有一句话叫“经史合参”。什么叫经呢就是常道,就是永恒不变的大原则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这个原则是不会变动的。但不是我们能规定它不准变动而是它本身必然如此,所以称为“经”而“史”是记载这个原则之下的时代的变动、社会的变迁。我們要懂得经必须要懂得史。拿历史每个时代、每个社会来配合这样研究经史,才有意义譬如孔子说的“为政以德”,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一则刻板的教条。其实不是的我们读历史就知道,孔子出生的那个时代我们后世称它为“春秋时代”,就是西周与东周之间嘚时代孔子写了一本书叫做《春秋》,后来“春秋”成了历史的代名词在孔子前后,有人写了历史都称《春秋》。中国文化中为什麼说少不读老庄把历史称为“春秋”而不称为“冬夏”呢照理冷就是冷,热就是热称冬夏也无不可。有人说因为《春秋》第一句话“春王正月”后世把“春王正月”读成一句话,是读错了所以我们再三讲,读古书要注意的因为那时候还没有纸笔,文字要用刀刻在竹简上很艰难,所以往往一个字就代表了一个复杂的意义这个“春”是春季;“王”是中央政府,是周朝;“正月”是周朝所行月令嘚正月;而成为“春王正月”以此来解释历史所以称做“春秋”的原因,这是不对的

刚才提到,中国文化发展得最早的是科学而科學中最先发展的是天文,讲世界科学史乃至讲科学,一定先研究天文要讲天文,则中国的天文在三千年以前就发达了。在全世界而訁是一马当先的。讲天文又必须讲数学而中国的数学,六千年以前也很发达。这方面等将来有机会谈到《易经》的时候再讨论它。

中国的文化是自天文来的我们知道一年四季的气候是不平均的,冬天太冷夏天太热。讲昼夜白昼在冬天太短,在夏天太长都不岼均。只有春天二月间和秋天八月间“春分”、“秋分”两个气节,就是在经纬度上太阳刚刚走到黄道中间的时刻,白昼黑夜一样长气候不冷不热很温和,所以称历史为春秋这就是中国的历史学家,认为在这一个时代当中社会、政治的好或不好,放在这个像春分秋分一样平衡的天平上来批判拿现在的观念来说,称一下你够不够分量你当了多少年皇帝,对得起国家吗你做了多少年官?对得起咾百姓吗都替你称一称。历史叫做“春秋”就是这个道理

道家这句话是说,个人也好家庭也好,社会、国家、天下事都是一样如果小事不在乎,则大问题都出在小事上“飓风起于萍末”,大风暴是从一个小风波来的所以孔子在《易经》中说的上面那一段话,说奣天下事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几乎没有偶然。平常听人说:“这个机会很偶然”实际上没有偶然的事情。

以中国文化《易经》的道理来說天地间的事都有原因,有很多因素的譬如有人捡到一块钱,“这多么偶然!”但仔细分析一点不偶然,它的前因是什么因为他赱出门来了,如果没有走出门这个前因就不会有捡到一块钱的后果。或者说坐在家里就掉下一块钱来了,这该是偶然了吧但是因为怹坐在家里,这块钱掉下来他才捡得到呀!假如他出门不坐在家里掉下来的钱,也不会是他的了所以坐在家里不出去,也是得到这块錢的前因因此这些都是因素,“其所由来者渐矣”,都是慢慢转变来的《易经》告诉我们,天下的事没有突变的,只有我们智慧鈈及的时候才会看到某件事是突变的,其实早有一个前因潜伏在那里

我们懂了《易经》这几句话,孔子著《春秋》正是赶上那个时玳,他所以那么偏重教化正是在那三四百年当中,社会风气乱得不得了我们不妨引用下面几个人的话,就可以知道春秋时代乱到什么程度

司马光说:“今晋大夫暴蔑其君,剖分晋国(指赵、魏、韩三家分晋)天子既不能讨,又宠秩之使列于诸侯,是区区之名分不垨而并弃之也,先王之礼于斯尽矣!”

又说:“天下以智力相雄长,遂使圣贤之后为诸侯者社稷无不泯灭,生民之类糜灭几尽,豈不哀哉”

顾亭林说:“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邦无完交士無完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上面的记载说明了春秋战国当时社会之乱,变乱是不得了的当时,大家重视权利的斗争社会秩序很乱,文化衰败孔子面对这动乱,非常担忧因此他说為政,权力是没有用的唯“德”而已。

他本人道德非常好就喜欢故意骂人,我劝他少骂人一点不要提倡厚黑学,我说人性本来就是那么一回事脸厚心黑,但还用一张幕掩盖起来的为什么说少不读老庄一定要把它揭开来呢?他说:“揭开吗你搞错了,我是拉开坏嘚一幕教人看后面真的。”李宗吾对历史非常怀疑他说圣人靠不住,为什么说少不读老庄专推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些荿功的人不成功的就没有圣人吗?所以他有一篇文章叫“对圣人的怀疑”这位老兄,专写反面文章问他为什么说少不读老庄要这样莋?他说:“老弟你不知道,我和爱因斯坦同年我那位同年发明了相对论名闻世界了。我呢当个厚黑教主还没有当好,所以我非要調皮一下不可”此人很妙,我认识他时他已六十多岁,整天不吃饭老喝酒,喝酒就饱精神、道德都很好。

作品另三种形态一种昰“赋”,就是直接地述说其次是“比”,如看见下大雪想起北国的家乡来,像李太白的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因这个感触联想到那个就叫“比”。“兴”是情绪高兴的事自己自由发挥;悲哀的事也自由发挥;最有名的,像大家熟悉的文天祥《过零丁洋》七律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也就是“兴”他在挽救自己的国家,挽救那个时代而遭遇敌人痛苦打击的时候,无限的情感无限的感慨。这也就是真的牢骚心里郁闷的发泄,就是“兴”

孔子说我整理《诗》三百篇的宗旨在什么地方?“一言以蔽之”——一句话“思无邪”。人不能没有思想只要是思想不走歪曲的路,引导走上正路就好譬如男女之爱。如果做学问的人男女之爱都不能要,世界仩没有这种人我所接近的,社会上普遍各界的人不少例如出家的和尚、尼姑、神父、修女,各色各样都有常常听他们诉说内心的痛苦。我跟他讲你是人,不是神不是佛,人有人的问题硬用思想把它切断,是不可能的人活着就有思想,凡是思想一定有问题没囿问题就不会思想,孔子的“思无邪”就是对此而言人的思想一定有问题,不经过文化的教育不经过严正的教育,不会走上正道所鉯他说整理《诗》三百篇的宗旨,就为了“思无邪”(所以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时非常注重抓思想工作,统一思想战线、做思想动员、进行思想革命……现在看来这是正确的革命路线思想的力量是可怕的是具有颠覆性的。)

那么为什么说少不读老庄把这个讲文学境界嘚话要放到《为政》篇来呢?这不是次序乱了吗一点都不乱,这就是“点题”了就是把题目的中心抓住,先拿出来

第一个点题:鉯现在的话来说,一切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只是思想问题只要使得思想纯正,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我们知道,现在整个世界的动乱是思想问题。所以我在讲哲学的时候就说今天世界上没有哲学家。学校里所谓的哲学充其量不过是研究别人的哲学思想而已。尤其是作論文的时候苏格拉底怎么说,抄一节;孔子怎么说抄一节。结果抄完了他们的哲学自己什么都没有,这种哲学只是文凭!

世界上今忝需要真正的思想要融会古今中外,真正产生一个思想可是,现在不止中国这是个思想贫乏的时代,所以我们必须发挥自己的文化

第二个点题:牵涉到人的问题。中国史上凡是一个大政治家,都是大诗人、大文学家我常和同学们说,过去人家说我们中国没有哲學现在知道中国不但有哲学,几乎没有人有资格去研究因为我们是文哲不分,中国的文学家就是哲学家哲学家就是文学家,要了解Φ国哲学思想必须把中国五千年所有的书都读遍了。西方的学问是专门的心理学就是心理学,生理学就是生理学过去中国人做学问偠样样懂一点,中国书包括的内容这样多哪一本没有哲学?哪一样不是哲学尤其文学更要懂了,甚至样样要懂才能谈哲学,中国哲學是如此难学譬如唐初有首诗,题名《春江花月夜》有句说:“江上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与西方人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嘚意思一样,但到了中国人的手里就高明了在文字上有多美!所以你不在文学里找,就好像中国没有哲学在中国文学作品中一看,哲學多得很譬如苏东坡的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不是哲学问题吗?宇宙哪里来的上帝今天晚仩吃西餐还是吃中餐?“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他问的这个问题不是哲学问题吗?所以中国是文哲不分的此其一。

文史不分:中国历史学家都是大文学家,都是哲学家所以司马迁著的《史记》里面的八书等等,到处是哲学是集中国哲理之大成。此其二

攵政不分:大政治家都是大文豪,唐代的诗为什么说少不读老庄那么好因为唐太宗的诗太好了,他提倡的明代的对联为什么说少不读咾庄开始发展起来?朱元璋的对联作得很不错他尽管不读书,却喜欢作对联有个故事,朱元璋过年的时候从宫里出来,看见一家老百姓门前没有对子叫人问问这家老百姓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说少不读老庄门口没有对子一问是阉猪的,不会作对联于是朱元璋替他莋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很好!很切身份。唐太宗诗好大臣都是大文学家,如房玄龄、虞世南、魏徵烸位的诗都很好。为什么说少不读老庄他们没有文名因为在历史上,他们的功业盖过了文学上的成就如果他们穷酸一辈子,就变文人叻文人总带一点酒酿味,那些有功业的变成酿酒的了像宋代的王安石,他的诗很好但文名被他的功业盖过了。所以中国文史不分、攵哲不分、文政不分大的政治家都是大文学家。我们来一个老粗皇帝汉高祖他也会来一个:“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别人还作不出来呢!不到那个位置,说不定作成:“台风来了吹掉瓦雨漏下来我的妈!”所以大政治家一定要具备诗人的真挚情感。換句话说如西方人所说,一个真正做事的人要具备出世的精神——宗教家的精神。此其三

第三个点题:中国人为什么说少不读老庄提倡诗和礼?儒家何以对诗的教育看得这么重要因为人生就有痛苦,尤其是搞政治、搞社会工作的人经常人与人之间有接触、有痛苦、有烦恼。尤其中国人拼命讲究道德修养,修养不到家痛苦就更深了。我经常告诉同学们英雄与圣贤的分别:“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圣贤不想去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英雄是将自己的烦恼交给别人去挑起来圣人自己挑尽了天下人的烦恼。”这是峩们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希望每个人能完成圣贤的责任,才能成为伟大的政治家从事政治碰到人生的烦恼,西方人就付诸宗教;中国過去不专谈宗教人人有诗的修养,诗的情感就是宗教的情感不管有什么无法化解的烦恼,自己作两句诗就发泄了,把情感发挥了哃时诗的修养就是艺术的修养,一个为政的人必须具备诗人的情感、诗人的修养。我们看历史就知道过去的大臣,不管文官武将退朝以后回到家中,拿起笔字一写,书一读诗一诵,把胸中所有的烦闷都解决了不像现在的人,上桌子打麻将或跳舞去了这种修养囷以前的修养不同了,也差远了(可能是自己孤陋寡闻,其实对认为中国人没有信仰这句话不认同但找不到支持我想法的观点。现在找到了!其实我们是有信仰的我们的信仰就应该推崇道德的修养,还有琴棋书画诗酒花这些都是修养,都是修心养性的事都是我们嘚该有的模样。)

由此我们已了解孔子说《为政》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告诉我们为政的人除了领导思想鈈走邪路以外,对于自己的修养更要有诗人的情操,才能温柔敦厚才能轻松愉快地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洏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的自我报告,为什么说少不读老庄孔子在谈到为政要作自我報告呢?孔子是七十二岁死的他用简单几句话,报告了自己一生的经历艰苦奋斗的精神。他的身世很可怜父亲去世的时候,他还有┅个半残废的哥哥和一个姐姐对家庭,他要挑起这担子来他的责任很重。他说十五岁的时候立志做学问,经过十五年根据他丰富嘚经验,以及人生的磨炼到了三十岁而“立”。立就是不动做人做事处世的道理不变了,确定了这个人生非走这个路子不可。但是這时候还有怀疑还有摇摆的现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但这是对形而下的学问人生而言。还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岁,才“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哲学的宇宙来源,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体范围到了“六十而耳顺”,这里问题又来了孔子在六十鉯前耳朵有什么问题不顺,耳腔发炎吗这句很难解释,可能在当时漏刻了文字可能是“六十而”下面有一个句读。如果照旧“耳顺”的道理就是说,自十五岁开始做人处世学问修养,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你骂峩我也听得进去,心里平静注意!心里平静不是死气沉沉,是很活泼很明确是非善恶,对好的人觉得可爱对坏的人,更觉得要帮助改成好人要这样平静,这个学问是很难的然后再加十年,才“从心所欲”西方的文化就是自由,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不逾矩”我们上街去看看,这家包子做得好就拿来吃,“从心所欲”嘛!行吗要“不逾矩”。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个范围“从心所欲”——自由而不能超过这个范围,所以“不逾矩”同时这句话也通于形而上的道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的自我报告,为什么说少不读老庄孔子在谈到为政要作自我报告呢?孔子是七十二岁死的他用简单几句话,报告了自己一生的经历艰苦奋斗的精神。他的身世很可怜父亲去世的时候,他还有一个半殘废的哥哥和一个姐姐对家庭,他要挑起这担子来他的责任很重。他说十五岁的时候立志做学问,经过十五年根据他丰富的经验,以及人生的磨炼到了三十岁而“立”。立就是不动做人做事处世的道理不变了,确定了这个人生非走这个路子不可。但是这时候還有怀疑还有摇摆的现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但这是对形而下的学问人生而言。还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岁,財“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哲学的宇宙来源,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体范围到了“六十而耳顺”,这里问题又来了孔子在六十以前耳朵有什么问题不顺,耳腔发炎吗这句很难解释,可能在当时漏刻了文字可能是“六十而”下面有一个句读。如果照旧“耳顺”的道悝就是说,自十五岁开始做人处世学问修养,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你骂我我吔听得进去,心里平静注意!心里平静不是死气沉沉,是很活泼很明确是非善恶,对好的人觉得可爱对坏的人,更觉得要帮助改成恏人要这样平静,这个学问是很难的然后再加十年,才“从心所欲”西方的文化就是自由,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不逾矩”我们上街去看看,这家包子做得好就拿来吃,“从心所欲”嘛!行吗要“不逾矩”。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个范围“从心所欲”——洎由而不能超过这个范围,所以“不逾矩”同时这句话也通于形而上的道理。

清兵入关有三部必读的书籍,哪三部书呢满人的兵法權谋,学的是《三国演义》还不是《三国志》,在当时几乎王公大臣都读《三国演义》第二部不是公开读的,是在背地里读的——是《老子》当时康熙有一本特别版本的《老子》,现在已经问世注解上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但当时每一个清朝官员都要熟读《老孓》,揣摩政治哲学另一部书是《孝经》。但表面上仍然是尊孔说到这里,诸位读历史可以和汉朝“文景之治”做一比较,“文景の治”的政治蓝本历史上只用八个字说明:“内用黄老,外示儒术”这么一来,康熙就提倡孝道编了一本语录——《圣谕》,后来叫《圣谕宝训》或《圣谕广训》拿到地方政治基层组织中去宣传。以前地方政治有什么组织呢就是宗法社会中的祠堂,祠堂中有族长、乡长都是年高德劭,学问好在地方上有声望的人。每月的初一、十五一定要把族人集中在祠堂中,宣讲圣谕圣谕中所讲都是一條条做人、做事的道理,把儒家的思想用尽了尤其提倡孝道。进一步分析康熙深懂得孝这个精神而加以反面地运用。要知道康熙把烸一个青年训练得都听父母的话,那么又有哪一个老头子、老太太肯要儿子去做杀头造反的事呢所以康熙用了反面,用得非常高明此其一。

其二当时在陕西的李二曲,和顾亭林一样是不投降的知识分子,他讲学于关中所以后来顾亭林这班人,经常往陕西跑组织反清复明的地下工作。康熙明明知道他反而征召李二曲做官,当然李二曲是不会去做的后来康熙到五台山并巡察陕西的时候,又特别命令陕西的督抚表示尊崇李二曲先生为当代大儒,是当代圣人一定要亲自去拜访李二曲。当然李二曲也知道这是康熙下的最后一着棋,所以李二曲称病表示无法接驾。哪里知道康熙说没有关系,还是到了李二曲讲学的那个邻境甚至说要到李家去探病。这一下可逼住了李二曲了如果康熙到了家中来,李二曲只要向他磕一个头就算投降了,这就是中国文化的民族气节问题;所以李二曲只好表示囿病于是躺到床上,“病”得爬不起来但是康熙到了李二曲的近境,陕西督抚以下的一大堆官员都跟在皇帝的后面,准备去看李二曲的病康熙先打听一下,说李二曲实在有病同时,李二曲也只好打发自己的儿子去看一下康熙敷衍一下。而康熙很高明也不勉强詓李家了。否则他一定到李家,李二曲骂他一顿的话则非杀李二曲不可。杀了引起民族的反感;不杀,又有失皇帝的尊严下不了囼,所以也就不去了安慰李二曲的儿子一番,要他善为转达他的意思又交待地方官,要妥为照顾李二曲还对他们说,自己因为做了瑝帝不能不回京去处理朝政,地方官朝夕可向李二曲学习实在很有福气。康熙的这一番运用就是把中国文化好的一面,用到他的权術上去了可是实在令人感慨的事,是后世的人不把这些罪过归到他的权术上,反而都推到孔孟身上去所以孔家店被打倒,孔子的挨罵都太冤枉了。

实在讲孝道的精神绝对是对的,要说它对的理由很多很多,现在是讲《论语》不在本题外说得太多,只在这里提┅下就可以了解“孝”可以治天下。由各人的孝父母扩而充之爱天下人,就是孝的精神这个精神的更深处,我们再看一下《孝经》就了解了。

接下来的一句话是我们都很熟悉的。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从文字上去解释大家都知道,意思就是温习过去知道现在的,便可以做人家的老师了照表面文字上的解释,只此而已实际上我们要更深一步体会。“温故”说过去的我们要知道,譬如讲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二十五部大史真不容易,倘使读历史的目的并不在拿学位,那么为了什么呢为了“温故知新”,認识了过去就知道未来,这样“可以为师矣”,过去就是你的老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意思,这是什麼道理呢因为前面的成功与失败,个人也好国家也好,是如何成功的又是如何失败的,历史上就很明显地告诉了我们很多刚才和囚闲谈,就谈到过现在这一代青年做学问很难,不但要知道自己中国文化传统的根——过去也要知道现在社会的新学问,不但是国内嘚事国外的事也要清楚,古今中外都要了解所以为政的人,更要注意这事为政到底是要有学问的,所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样才真能师法过去的历史判断未来新的事物的发展。

如照字面翻成白话就很好笑了——孔子说:“君子不是东西”提到这个思想,我常说我们中国人实在了不起各个懂得哲学,尤其骂人的时候更是如此譬如说:“你是什么东西?”拿哲学来讲我真不知道我昰什么东西,因为人的生命究竟怎么回事还搞不清楚嘛!所以真不知道我是什么东西。

但孔子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为政”偠通才,通才就要样样懂“不器”就是并不成为某一个定型的人,一个为政的人就要上下古今中外无所不通。从表面上看一个很好嘚大政治家,好像一个很好的演员演什么角色,就是什么角色当演工友的时候,就是规规矩矩扫地倒茶当演大官的时候,温温和和僦是做官干哪一行就是哪一行。“君子不器”这个学问就是成为真正的通才,否则只有变成专才、专家所以“君子不器”放在《为政》篇,就是说明为政在这方面的道理换句话说:“允文允武”,也便是“君子不器”的说明

《论语》在这里讲到了君子,什么是君孓呢下面提到: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儒家孔孟思想经常提到君子,什么是君子将来我们还要讨论到的,这是叧外一个问题在这里不发挥。我们这里只讲子贡问“君子”孔子是怎么答复他的?孔子说把实际的行动摆在言论的前面,不要光吹犇而不做先做,用不着你说做完了,大家都会跟从你顺从你。古今中外人类的心理都是一样的,多半爱吹牛很少见诸于事实;悝想非常的高,要在行动上做出来就很难所以,孔子说真正的君子,是要少说空话多做实在的事情。

接着下来对于君子的含义,叒有一说: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与小人的分别是什么呢周是包罗万象,就是一个圆满的圆圈各处都到的。他说┅个君子的做人处世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不是说对张三好对李四则不好,这就不对了这就叫比而不周了。你拿张三跟自己比较匼适一点,就对他好不大同意李四这个人,就对他不好就是“比”。一个大政治家是和宗教家一样爱人是不能分彼此的,我们对于囚好的固然好,爱他;但对不好的更要爱他因为他不好,所以必须去爱他使他好。这样一个真正的大政治家也就是宗教家,也就昰教育家的态度这就是“周而不比”,要周全不能比附一方。“比”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中国字,古写的篆文“比”字是这样写的:——,象形两个人相同同向一个方向;而古文“北”字——就是相背,各走极端的象形字所以“比”就是说要人完全跟自己一样,那就容易流于偏私了因此君子周而不比,小人呢相反,是比而不周只做到跟自己要好的人做朋友,什么事都以“我”为中心、为标准这样就不能够普遍。

讲到这里君子的道理还没有讲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是我们前面讲到的,过去的历史對于人才,有三个基本的原则便是才、德、学。有些人的品德是天生的——品德往往大半出于天性——但没有才能我们知道有品德的囚,可以守成教这种人到大后方坐镇,好得很;教他设法打开一个局面冲出去,那他办不到他没有这个才,他只有守成之才没有開创之才。所以守成之才偏重品德。而才德两个字很难兼全的但有一个东西可以补救,那就是学用学问来培养那所缺的一面。有些囚虽然天生有才有德但还是需要学问来培养的。

讲到学问就需两件事,一是要学一是要问。多向人家请教多向人家学习,接受前囚的经验加以自己从经验中得来的,便是学问但“学而不思则罔”,有些人有学问可是没有智慧的思想,那么就是迂阔疏远变成叻不切实际的“罔”了,没有用处如此可以做学者,像我们一样教书,吹吹牛不但学术界如此,别的圈子也是一样有学识,但没囿真思想这就是不切实际的“罔”了。

相反的有些人“思而不学则殆”。他们有思想有天才,但没有经过学问的踏实锻炼那也是非常危险的。许多人往往倚仗天才而胡作非为自己误以为那便是创作,结果陷于自害害人

尤其是目前的中国青年,身受古今中外思潮嘚交流、撞击思想的彷徨与矛盾,情绪的郁闷与烦躁充分显示出时代性的紊乱和不安,因此形成了青少年们的病态心理而代表上一玳的老辈子人物,悲叹穷庐伤感“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大有日暮途穷不可一日的忧虑。其实童稚无知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來到人间宛如一张白纸,染之朱则赤染之墨则黑,结果因为父母的主观观念——“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涂涂抹抹使他们成了五咣十色,烂污一片不是把他们逼成了书呆子,就是把他们逼成太保还不是真的太保。我经常说真太保是创造历史的人才。所以老一輩人的思想无论是做父母的,当教师的或者当领导人的,都应该先要有一番自我教育才行尤其是搞教育、领导文化思想的,更不能鈈清楚这个问题

所以青少年教育的问题,首先要注意他们的幻想因为幻想就是学问的基础。据我的研究无论古今中外,每一个人学問、事业的基础都是建立在少年时期的这一段,从少年时期的这一段从少年的个性就可以看到中年老年的成果。一个人的一生也只昰把少年时期的理想加上学问的培养而已,到了中年的事业就是少年理想的发挥晚年就回忆自己中少年那一段的成果。所以我说历史文囮无论中外,永远年轻永远只有三十岁,没有五千年为什么说少不读老庄呢?人的聪明智慧都在四十岁以前发挥就是从科学方面吔可以看到,四十岁以后就难得有新的发明,每个人的成就都在十几岁到二三十岁这个阶段人类在这一段时间的成果,累积起来就變成文化历史。人类的脑子长到完全成熟的时候正在五六十岁,可是他大半像苹果一样就此落地了。所以人类智慧永远在这三四十岁嘚阶段做接力赛永远以二三十年的经验接下去,结果上下五千年历史只有二三十年的经验而已。所以人类基本问题没有解决先有鸡還是先有蛋?宇宙从哪里来的人生究竟如何?还是没有绝对的答案因此,有了思想还要力学。上面所说有了学问而没有思想则“罔”,没有用处;相反的有了思想就要学问来培养,如青少年们天才奔放,但不力学就像美国有些青少年一样,由吸毒而裸奔以後还不知道玩出什么花样。所以思想没有学问去培养则“殆”,危险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孔子说中国传统文化是根据历史来的,而历史与文化是不可分开的

我们讲的传统,由来远矣昨天有个从美国回来的学生,谈到他看到一本新出版的书《文明的历程》他告诉我这本书所论述的某个观点,和我以前对他们讲的思想一样认为人类文化历史,从上一个冰河时期就流传下来了。如宗教思想、哲学思想在上一个冰河时期,人类毁灭的时候极少數没有死的人传下来的,并不是这一个冰河时期所新兴起我们中国文化,向来就是这样说的所以要中国人讲自己传统的历史,看看古時的人所记载的有一百二十万年,至少也有十二万年我们现在讲五千年文化,那是客气话不过很可怜,现在还不敢吹五千年只说彡千年文化,因为西方文化讲历史动辄只提两千多年,我们说得太多了好像不大对似的。在中国古代历史动辄讲一百多万年。现在孔子在这里说不管多少年,文化是历史传统来的所以夏朝的文化,我可以研究讨论不过“杞不足征也”。杞是周朝封的一个国家昰夏朝的后代,封到杞国我们晓得“杞人忧天”这句话,就是这个国家的典故

这里我们要了解中国的封建制度。当周武王统一了中国所谓封建,并不是只封自己家里的人像尧、舜、禹、汤的后代,都封了诸侯所以周朝的封建,不是西方的封建更不能跟着现代一般人的想法,随便把中国封建制度与西方的所谓封建混为一谈那是错的,等于说没有把自己的家当搞清楚这里孔子说如果拿杞国的文囮来看夏代的文化,并不准确更不完整,但殷商以后的宋国所保留的文献资料也是不够的,这两个诸侯之国所保留的祖宗文化都没有叻这里要特别注意,任何一个民族的后代如果不重视自己的文化历史,就是自己把自己毁灭后代就无法考证。孔子说假如他们自巳不毁灭自己,保存了祖宗的文化资料我就有办法整理。

这里放进了孔子的话就是说明保存文化的重要,因此继续在下面讲到文化与禮的关系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讲到这里,又是一个问题了是由中国文化中“礼”而来的。所谓“禘”是中国古玳的一种礼。中国文化和西方一样有狭义的宗教。“禘”象征宗教的精神祭天地祖宗之礼。讲到这里要认识“禘”字的来源了,至尐要拿《康熙字典》来研究过去读书,五六岁以后先研究“小学”,就是研究做人的道德行为等于现在学校的公民课程——洒扫应對。“洒扫”从文字上看很简单洒洒水、扫扫地而已;“应对”可就麻烦了,对老前辈行什么礼到了客厅坐什么位置,送一封信给叔菽伯伯讲话的态度该怎样,等等做人处世都包括在应对当中。除此之外研究“小学”之学,就是后来所谓的说文、训诂等的文字学探讨文字的来源。中国文字不同于西方文字的拼音而成中国文字有所谓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法则。

王孙賈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王孙贾是卫国的大夫孔子在卫国很多年,卫灵公对怹非常好但卫灵公又偏宠有名的美人——南子。卫灵公实在很想起用孔子卫国的权臣王孙贾有一天就对孔子说出“与其媚于奥,宁媚於灶”的问题这也是中国古代宗教思想中很有趣的历史性问题。凡是中年以上的人都见过我们在大陆家庭中供奉的灶神。每到夏历十②月二十三的晚上家家户户都要送灶,小孩子们非常高兴口袋里就可装糖果了。现在用电炉、瓦斯炉没有灶了,当然也就没有灶神为什么说少不读老庄要祭灶神呢?以宗教思想来说中国人信仰的是多神教,什么神都信

十年前有一位外国的神父来和我研究中国宗敎思想问题,他说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我说中国绝对有宗教信仰。第一个是礼第二个是诗。不像西方人将宗教错解成为“信我得救鈈信我不得救”的狭义观念。我说这一点的误解使我绝对不能信服,因为他非常自私嘛!对他好才救对他不好便不救。成吗一个教主,应该是信我的要救不信我的更要救;这才是宗教的精神,也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其次,谈到中国“诗的精神”所谓诗的文学境堺,就是宗教的境界所以懂了诗的人,纵使有一肚子的难过有时候哼呀哈呀地念一首诗,或者作一首诗便可自我安慰,心灵得到平咹那真是像给上帝来个见证。第三中国信多神教,这代表了中国的大度宽容出了一个老子,还是由东汉、北魏到唐代才被后人捧出來当上个教主——老子自己绝对没有想过要当教主孔学后来被称为孔教,是明朝以后才捧的孔子也不想当教主。总之世界上的教主,自己开始都不想当教主如果说为了想当教主而当上教主的话,这个教主就有点问题实在难以教人心服。因为宗教的热忱是无所求所以他伟大,所以他当了教主我们中国,除了老子成为教主以外孔子的儒家该不该把它称为宗教,还是一个问题但是中国人的宗教,多是外来的佛教是印度过来的,天主教、基督教也是外来的我们中国人自古至今对于任何宗教都不反对,这也只有中华民族才有如此的雍容大度为什么说少不读老庄呢?有如待客只要来的是好人,都“请上坐泡好茶”。一律以礼相待诚恳地欢迎。所以我们的宗教信仰能叫出五教合一的口号,而且这种风气,目前已经传到美国去了现在纽约已经有教堂,仿照我们中国人的办法耶稣、孔孓、释迦牟尼、老子、穆罕默德,都“请上坐泡好茶”了,凡是好人都值得恭敬所以我最后告诉那位外国神父,不是因为我是中国人替中国的宗教辩护而是外人没有研究深入而已。

现在我们再讲“奥”与“灶”为什么说少不读老庄他们拜灶神?如果以政治哲学的思想来讲“民以食为天”,这是管子讲的名言因为饮食最值得重视,值得注意所以拜灶神。尤其在过去教育不普及,讲礼治的时代家里有灶神、财神和祖宗等神祇的牌位。中国古代的建筑大多有这一套设计,进门一定是大厅大厅上供祖宗牌位,有的上面写着:“天地君亲师之位”民国初年,牌位上的君字改成国字看这五个字,中国人究竟信哪一个教呢任何一教都不信,而任何一教都信還有财神供在卧房里,灶神供在厨房里“奥”是古代的家神,我们中国古代的神——宗教很妙代表中国政治组织的理想。家里有家长就有家神。还有灶神连吃饭都要管。据说灶神一年到头不但对家里人的行为要管,连在心里起了好念头或动过歪脑筋,他都会记錄下来到一年终了,上天报告好坏所以乡下人送灶,弄块糖给他吃送一个红包给他,以便“上天言好事下地报吉祥”,请他上天報告时多替家里讲讲好话,回来时候多赐些福祉所以在腊月二十三以后,一直等到第二年初四之间他在天上还未回来以前,不在家裏的时候偶尔背后轰他一下,暗地里幽默他几句

中国民间这些神话故事,现代也可以归到“民俗学”要了解这些,起码要看《荆楚歲时记》这本书尤其是南方,长江南北过年过节的风俗这本书大概都有了。在人世间的社会上有里长、乡长、区长在看不见的一面,便有土地、城隍等神城隍归谁管?归阎王管阎王归玉皇大帝管,玉皇大帝归谁管玉皇大帝的妈妈——瑶池圣母。由此看来世界仩的宗教,最高都是女神天主教来个圣母,佛教的观音菩萨中国的瑶池圣母。所以女性还是最伟大同时也可知人们讲了半天的宗教,尽管教理和教条如何如何的但他们最后还是崇拜女性的,因为母性的慈爱毕竟是最伟大的像这样一个宗教组织,无所不包代表了Φ国人的政治哲学思想。所以天与人是一贯的

现在我们再讲“奥”与“灶”。为什么说少不读老庄他们拜灶神如果以政治哲学的思想來讲,“民以食为天”这是管子讲的名言。因为饮食最值得重视值得注意,所以拜灶神尤其在过去,教育不普及讲礼治的时代,镓里有灶神、财神和祖宗等神祇的牌位中国古代的建筑,大多有这一套设计进门一定是大厅,大厅上供祖宗牌位有的上面写着:“忝地君亲师之位”。民国初年牌位上的君字改成国字,看这五个字中国人究竟信哪一个教呢?任何一教都不信而任何一教都信。还囿财神供在卧房里灶神供在厨房里。“奥”是古代的家神我们中国古代的神——宗教很妙,代表中国政治组织的理想家里有家长,僦有家神还有灶神,连吃饭都要管据说灶神一年到头,不但对家里人的行为要管连在心里起了好念头,或动过歪脑筋他都会记录丅来,到一年终了上天报告好坏。所以乡下人送灶弄块糖给他吃,送一个红包给他以便“上天言好事,下地报吉祥”请他上天报告时,多替家里讲讲好话回来时候多赐些福祉。所以在腊月二十三以后一直等到第二年初四之间,他在天上还未回来以前不在家里嘚时候,偶尔背后轰他一下暗地里幽默他几句。

中国民间这些神话故事现代也可以归到“民俗学”。要了解这些起码要看《荆楚岁時记》这本书,尤其是南方长江南北过年过节的风俗,这本书大概都有了在人世间的社会上有里长、乡长、区长。在看不见的一面便有土地、城隍等神。城隍归谁管归阎王管。阎王归玉皇大帝管玉皇大帝归谁管?玉皇大帝的妈妈——瑶池圣母由此看来,世界上嘚宗教最高都是女神。天主教来个圣母佛教的观音菩萨,中国的瑶池圣母所以女性还是最伟大。同时也可知人们讲了半天的宗教盡管教理和教条如何如何的,但他们最后还是崇拜女性的因为母性的慈爱毕竟是最伟大的。像这样一个宗教组织无所不包,代表了中國人的政治哲学思想所以天与人是一贯的。

王孙贾问孔子这个奥与灶的问题是非常幽默的,他的意思是告诉孔子说你老是跟诸侯往來,我们这些士大夫如不在君王面前替你讲几句好话是没有用的呀!你拜访了诸侯,还是该来向我们烧烧香孔子却作正面的答法:“鈈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是中国人宗教思想的精神他说一个人真的做坏人、做坏事,怎样祷告都没有用任何菩萨都不能保佑伱。所谓自助天助神是建立在自己的心中。换句话说人有人格,尤其需要心理上建立起人格不靠外来的庇护。如果进教堂上帝就保佑,那么上帝首先就犯了接受贿赂的罪同时也等于孔子答复王孙贾说,这些手法我全知道只是不屑于如此而已。

从上面的话也可知噵由周代开始的文化,和孔子的教化始终走人文文化的路线,所以孔子又说: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这就是前面提到过中国夏、商、周三个朝代文化的演变:夏尚忠,殷尚质(鬼)周尚文。尚的意思就是崇尚、偏重的意思夏的文化偏重于忠诚、朴实。殷商的文化仍是重质朴但是宗教观念很强。周代文化呢我们今天讲孔孟思想中的中国文化,就是周代文化重在人文文化。“周监于二代”是说周朝所建立的文化是集上古之大成。我们今天的中国文化是以周代文化作代表。“郁郁乎文哉”郁郁是形容词,意思是非常茂盛、伟大与光辉的人文文化孔子在此自称他的文化思想,是承先启后发扬周代的文化精神。这是连接到上面所讲的宗敎文化之后孔子认为只有人文文化这个路线是完全正确的。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這个问题,以现代的观念来说就牵涉到政治思想,也可以说是政治的做法简明一点就叫政治领导术。鲁定公所问的是领导术或领导嘚方法,而孔子答复他的是领导的道德,撇开了鲁定公所问的方法换言之,乃是在驳鲁定公认为用方法——手段——是错误的,所謂领导应该是以“德”领导人从什么地方可看出孔子这种意思来呢?就在这“君使臣臣事君”两句话中的“使”字。我们知道鲁定公昰个诸侯以一个“王者”——这是随便借用一个头衔来形容的——之尊问孔子,孔子当然也尊重他鲁定公问,假使一个帝王领导人該怎样去指挥下面的干部?相对的一个忠贞的干部,对于领导人又应该用什么方法理事及自处?鲁定公当然问得很客气很婉转。而孔子则用两句话解答了鲁定公这两个对立的问题:“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我们中国文化讲孝道,但孝道也是相对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父母付出了爱心的教养,才有子女孝道的反哺两者是对立的。忠也是一样就如孔子的话,上面对下面以礼礼敬,吔是爱的一种形态等于父母爱子女的爱心。这种礼义德业的流行道德的风行,则下面对上面自然就敬而忠了所以这种君臣的上下关系是建立在道德上,不是建立在手段上两句话就答复了鲁定公的问题。

有些人看了老子的两句话认为对于忠孝的观念,老子和孔子是歭相反意见的其实不然,只是表达的方法不同而已老子说:“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在表面上误解了这两句话,好像咾子是反对孝、反对忠的其实不是这个意思。他是说一个不和的问题家庭中有几个孩子,其中一个最乖的于是人们便说这个儿子才昰孝子,拼命地标榜他而忘记了基本上“家庭不和”这个问题。一个家庭如果不出问题个个都是孝子,何必特别标榜一个孝子所以偠六亲不和的时候,才看得出孩子的孝或父母的慈至于“国家昏乱有忠臣”也是同样的道理。文天祥在宋朝亡国了才表现出他的忠贞,假使宋代不到亡国的时候就看不出文天祥对国家有如此尽忠,虽然文天祥仍是忠心耿耿但是没有那种成仁的表现机会。因此我们对曆史、对国家并不希望常常有文天祥那样的情形出现,而希望国家能长治久安所以用白话来说老子这两句话,加上一个“才”字成為“六亲不和才有孝子,国家昏乱才有忠臣”那么就可以知道老子并不是反对忠、孝了。假如在一个团体中我们说某某人是好人,那麼其他都是坏人了吗希望全体都是好人,无所谓谁好谁坏这就最好。

孔子答复鲁定公的话中意思是说,你不要谈领导术一个领导囚要求部下能尽忠,首先从自己衷心体谅部下的礼敬做起礼是包括很多,如仁慈、爱护等等,这也就是说上面对下面的如果尽心那麼下面对上面也自然忠心。俗语说人心都是肉做的一交换,这忠心就换出来了

现在要研究《论语》,为什么说少不读老庄把这段话放茬这里这就是我们上面说过的,此乃《春秋》笔法的“微言大义”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整个社会上下一片混乱乱到持德者寡,用术鍺多所以孔子提倡仁,提倡孝提倡道德,因为大家都用手段譬如现代人们流行的一句话,常说“你少用手段”尤其这六七十年来,每论团体或个人的经验玩手段的一个比一个高明,谁都玩不过谁玩到最后还是个笨蛋。所以还不如规规矩矩、诚恳的好如果把真囸的诚恳当做手段,这个手段还值得玩这也是最高明的。这六十年来的变乱对于手段,谁都学会了谁要玩几套手段,别人没有不知噵的只有老实人最可爱,讲道德的人才是最可爱最后的成功还是属于真诚的人,这是千古不移的道理我们从现实生活中,也可体会嘚出来孔子答复鲁定公这几句话的时候,就是针对着当时的风气一个风气之来,就像台风一样不但下层、中层社会受影响,上层也昰一样鲁定公是领导阶级的上层,结果还是犯了这个毛病孔子就针对他的毛病,开了这个药方

孔子讲仁,孟子讲义最后连起来就昰仁义;仁义即孔孟,孔孟即仁义如果我们作八股文就这样大作文章了:“仁义者,孔孟之说也孔孟之说者,仁义之道也……”

因此怹们的人生活得非常快乐,始终满怀着希望进取之心以我自己来说,也差不多进到晚年的境界可是我发现中年以上,四五十岁的朋伖们有许多心情都很落寞,原因就是精神修养上有所缺乏

孔子深懂这个道理,因此非常注重诗与乐的教化但他不是一个音乐家,也鈈善于唱歌他订了《乐经》,但失传了现在这一节是描写孔子听到别人歌唱得好,他一定要求对方再唱一次当他学会了,“而后和の”“和之”就是照他的歌,依他的音乐曲调另外再作一首,这便是和说到和,我们常常会在诗题上看到“和某某先生诗”或“步某某先生韵”这类题目“步”与“和”的差别:“和”就是照原来的曲调和内容再作一篇(我们听今天的歌,调子都还可以但内容却鈈行。由此就看到了我们文化衰落的一面那就是文学的修养太差,没有深度;现在报上的文章也是如此,不像古文寿命长过去的文嶂,读过后文章的句子还留在脑子里,还不喜欢把句子中的字轻易更动因为古文中的句子多方面都可以通,可以作多方面的看法值嘚玩味、咀嚼。现在的白话文就没有这种境界所以现在的诗歌内容,也和白话文的情形一样)而“步”又不同了,意思是前面有人在赱我们一步一步都跟前面的脚步走。就是只照他的声调而内容并不一定要跟着原歌的内容意思,这就叫步韵

以上是说孔子对乐教的偅视,接下去是说他的自我评论

所以我们判断一个人的好坏,不要随便被外在的态度左右尽量要客观。孔子所说的恭而无礼这个礼鈈是指礼貌,是指礼的精神、思想文化的内涵所以不要认为态度上恭敬就是道德,如果有恭敬态度而没有礼的内涵则“劳”换句话说,外形礼貌固然重要如果内在没有礼的精神,碰到人一味地礼貌则很辛苦、很不安详。“慎而无礼则葸”有些人做事很谨慎,非常尛心小心固然好,过分地小心就变成无能、窝囊什么都不敢动手了。我们土话说“树叶掉下来怕打破头”确有这种人。“勇而无礼則乱”有些人有勇气、有冲劲,容易下决心有事情就干了,这就是勇如果内在没有好的修养,就容易出乱子把事情搞坏。“直而無礼则绞”有些人个性直率、坦白,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当长官的或当长辈的有时候遇到这种人,实在难受常叫你下不了台。老实说这种阳性人心地非常好,很坦诚但是学问上要经过磨炼、修养,否则就绞绞得太过分了就断,误了事情这四点——恭、慎、勇、直,都是人的美德很好的四种个性。但必须要经过文化教育来中和不得中和就成为偏激了,这四点也成了大毛病并不一定對。太恭敬了变成劳。我们中国人说:“礼多必诈”像王莽就很多礼。太谨慎了变成窝囊太勇敢了,容易决断成为冲动,有时误叻事情太直了,有时不但不能成事反而偾事。项羽的个性就是太勇太直这两个反面的缺点清代诗人王昙说他“误读兵书负项梁”,佷有道理所以教育文化,非常重要自己要晓得中和。懂得了这四点就是每一个人反省自己个性的标准。

知识要渊博思想要有原则,走一个专精的道路做人处世要保持文化思想的中心精神。这是颜回第二点说到孔子教育他的方法也可以说是他的心得。

子曰:南人囿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这一路下来,都是讨论人的问题以现代來说,包括了人才的分类、人格的类别、人性的研究这些都与为政有关系,到这里孔子引用南方人的话春秋战国时的南方,像楚国茬长江以南,道家的思想比较发达事实上现在也是如此,如湖南、贵州、四川一直到西藏现代所谓的神秘学都比较发达。印度也是这樣在南方神秘学比较发达。任何国家都是南方神秘学比较发达北方的人个性坚强,行动果断;南方人比较优柔也比较聪明。不但中國如此外国也一样。这是什么道理扩大问题来研究,是因地质影响人的个性前面提过,顾祖禹著的《读史方舆纪要》这本书各地囚的性格,都有其地方性的特点

古代认为巫事虽是很浅薄的事,可是没有恒心就学不会。孔子在这里引用南方人这个观念来说“善夫!”认为这话非常对,是真理为什么说少不读老庄?任何人做事没有决心没有恒心,都做不成常听人说中国功夫,什么是功夫峩说,方法加上时间加上实验,就等于功夫有方法没有用时间练习,怎么会有功夫任何一种功夫都要有恒。下面孔子引用的两句话“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是《易经》上恒卦九三爻辞,卜卦用的意思是说做事情,修德行如没有恒心,做做停停终归没有结果,很难为情这虽然是卜卦用的话,但真正懂了有恒的道理用来处事,就不必去求神问卜只有“自求多福”了。这和后来荀子解说的“善于《易》者不卜”是同一意义。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这两句话用来解说前面所提到的中行的意义是最恰当不过叻。

和而不同就是自己要有中心的思想,能够调和左右矛盾的意见而自己的中心思想还是独立而不移。小人就不一样了容易受别人嘚影响,别人纵然影响了他然而人各有志,到了利害关头意见冲突,相处就不会融洽自然而然变成同而不和了。

子曰:爱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诲乎?

这句话有关于教育也有关于个人修养。真爱一个人如爱自己的孩子,不能溺爱太宠爱了就害了他。要使他勞这个劳并不一定使他去劳动,要使他知道人生的困苦艰难前天一位富有的朋友,他有个孩子很好很乖,他说预备将孩子送到南部┅家工厂做工我非常赞成。在我们看来像他这样的家庭,无论怎样好的教育生活环境是太舒服了,弄不好会害了这孩子的一生教育和《孙子兵法》一样,“置之死地而后生”硬要想办法使他受苦,使他知道困苦艰难以这种道理,就能理解“爱之能勿劳乎”这呴话,也可以理解人生其次,不管部下或朋友即使对自己很忠实,但不要仅仅喜欢他的忠实还要教育他、培养他。

且待下文分解所以名利之道要看通的。真了解了人生确定自己究竟走哪条路才是最重要的,不然就一生很平实很本分,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过分哋企求。一个真正的君子都是要求自己,学问也好一切事业也好,只问自己具备了多少?充实了多少努力了多少?一切成就要靠洎己的努力不要依赖别人,不要因人成事在内省的修养方面,只问自己应对人如何而不要求别人对你如何。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囚求诸人。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这些都是讲君子、知识分子的学问标准要做到一个君子,必须矜而不争“矜”是内心的傲(与骄傲是两回事。前面说过没有真本事,看不起别人是骄;有真本事而自视很高,是傲)傲要傲在骨子里,外面对人不必傲内在有气节,穷死饿死可以绝不低头,这是矜“群”则是敬业乐群,彼此相处融洽但不营私,不走营私的路走的是大公之路。对于人的观察不要听了对方一句话说对了,就认为他统统对了;也不要因为对方某一点不好而因此不听他的好意见。

上面这些话都是以“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这句话为中心,而引申出来的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孔子人生修养的道理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为人处世的道理不要说得那样多只要囿一个重点,终身都可以照此目标去做的孔子就讲出这个恕道。后世提到孔子教学的精神每每说儒家忠恕之道。后人研究它所包括的內容恕道就是推己及人,替自己想也替人家想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对任何事情要客观想到我所要的,他也是要的有人对于一件倳情的处理,常会有对人不痛快、不满意的地方说老实话,假如是自己去处理不见得比对方好,问题在于我们人类的心理有一个自嘫的要求,都是要求别人能够很圆满;要求朋友、部下或长官都希望他没有缺点,样样都好但是不要忘了,对方也是一个人既然是囚就有缺点。再从心理学上研究这样希望别人好,是绝对的自私因为所要求对方的圆满无缺点,是以自己的看法和需要为基础我认為对方的不对处,实际上只是因为违反了我的看法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行为产生的观念,才会觉得对方是不对的社会上都是如此要求别囚,尤其是宗教圈子里更严重政治圈子里也不外此例。一个基督教徒、或天主教徒、或佛教徒对领导人——牧师、神父或法师们的要求,都很严格因为宗教徒忘记了领导人也是一个人,而认为牧师、神父、法师就是神这个心理好不好?好但是要求别人太高了。从這个例子就可知恕道之难。后人解释恕道把这个恕字分开来,解作如心就是合于我的心,我的心所要的别人也要;我所想占的利益,别人也想占我们分一点利益出来给别人,这就是恕;觉得别人不对原谅他一点,也就是恕

恕道对子贡来说,尤其重要因为他財华很高,孔门弟子中子贡在事功上的表现,不但生意做得好是工商业的巨子,他在外交、政治方面也都是杰出之才才高的人,很嫆易犯不能饶恕别人的毛病看到别人的错误会难以容忍。所以孔子对子贡讲这个话更有深切的意义。他答复子贡说有一句话可以终身行之而有益,但很难做到的就是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恕道的注解

问题又来了,在上论《公冶长》篇中我们看到孓贡说过:“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子贡也已经提出他的推己及人之恕道。他说:“峩不希望别人给我的;同样的我也不想转加给别人。”可见他早已在实行恕道可是在这里孔子却说,子贡啊这不是你能做得到的。現在孔子反而教子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与子贡的前言,又有什么差别难道孔子老是摆权威,只有他的对学生的话对了也昰错吗?其实不然子贡所提出的话,和孔子现在答的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有文字上的不同其意义是一样的。事实上大有立足点的鈈同。子贡是说我所不想别人加给我那些不合理的,我也同样地不想加到别人身上这是以我为中心,我受到了妨害之后才想到不要哃样地找别人的麻烦。现在孔子说的只要我自己发现不要的,便不要再施给别人根本上在严格要求自身的净化,不要靠比较以后才想箌别人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如果把这两节连起来讲正好互作阐发,那便是:“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便是孔子教授法的机锋锐利,等于后世禅门中一个故事:唐末诗僧贯休作了两句很得意的诗:“得句先呈佛无人知此心。”他拿给一位禅门的老和尚看老和尚反問他:“如何是此心呢?”贯休反而答不出来了老和尚便笑说:“无人知此心。”这段孔子与子贡的对话便同此一样隽永有味,值得罙思反省

站在书呆子的立场,专门研究自己的人生我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字做不到随时随地我们会犯违背这八个字嘚错误。尤其在年轻一辈的团体生活中就可以看到很多事例。前天就有一个正在服兵役的学生回来说他三支牙刷,六条短裤都被摸跑了。事实上自己根本有这些东西可是就喜欢把别人的摸来,摸到了心里觉得很痛快这种行为说他是偷吗?不见得这么严重前天我們的楼梯口的一副门帘不见了。办事的人说被偷了我说算了,一定是被年轻人摸去了说他有意偷吗?他没这个意思说他没有偷吗?姩轻人有这种心理摸来很好玩,很有味道还在那里称英雄。东西被人摸跑了心里一定会不高兴,可是自己有机会也会摸人家的。過团体生活的时候有的人洗了手,本来要在自己的毛巾上擦干净看见旁边挂了一条,顺手擦在别人的毛巾上为什么说少不读老庄会囿这样一个思想行为出来呢?这是小事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大的事,做到我所不要、所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让别人承受,就太伟大了这个人不是人,是圣人了太难了!可是做人的存心,必须要向这个方向修养能不能做到,另当别论

这八个字的修养,要做到很难很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也就是“己所欲,施于人”后来佛家思想传到中国,翻译为“布施”施字上加一个“布”字,就是普遍的意思佛家的布施和儒家这个恕道思想一样,所谓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就是布施的精神人生两样最难舍,一是财一是命。只要有利于人世把自己的生命财产都施出来,就是施这太难了,虽然做不到也应心向往之。

中国讲孝道曾子著了一部书,后来列为十三经之一的《孝经》严格研究孝道,这中间也有些问题如果我们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是狭义的孝子,那就不会囿人去革命了大家都去当孝子,这个社会还是不会有进步的所以孝与不孝之间,存在着问题后来发展到孝与忠是相关联的,但后来叒变成忠于一人、忠于一事的狭义的忠实际上讲孝道,就要研究曾子所著的这本《孝经》其中说到孝道的精神,就是西方文化的爱愛要扩充到爱天下人,就是大孝于天下后世所提倡的忠,就是孝的发挥因此唐宋之后,有“求忠臣于孝子之门”这句名言一个人对父母家庭有真感情,他如出来为天下国家献身就一定真有责任感。古代的忠现在的名称就是一个大的责任感,不过这两个词句做一比較我认为还是中国古代的忠更好,因为责任只是法治的观念而法治观念产生的流弊,就是会在我们的思想上产生有价值没有价值的问題如果没有价值又何必尽这个责任?中国古代的文化则不谈价值的问题只有情义的问题,所以我们要了解孔子讲孟庄子的孝道“其鈈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是说他能大孝于天下,继父亲善良政治的成规是难得的。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我们要注意的,这个“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有什么难呢其实非常难,也许我们大家没有这样的家庭环境体会不到,假使有这样的家庭环境就可以体会到往往对于老一辈的干部不会用。中国有句话“一朝天子一朝臣”我们讲历史上两个故事就可以看出来。

汉武帝杀他最宠爱的妃子钩弋}

下午我回家的时候,看到地下室窗口的栅栏上趴着一只洁白的猫它好象病了。我朝它走去时它背对着我,低低的伏在那里肚子紧紧的贴着铁条。我还从来没有见箌过猫会这么谨小慎微的趴着爪子紧紧的扒在铁条上。它浑身都在颤抖头轻微的摇动着,耳朵在不停的转动好象在追踪着每一个声響。 

它听见我的脚步声每次我的脚落地都引起它的一阵痉挛。猫怕的厉害可是它不逃走,也不转过头来风吹过时,它那柔软的毛打著旋一只多么可爱的猫啊。 

我走到它的前面时才发现有人把它的眼睛挖掉了。在猫咪的小脸上有两道鲜红的窄缝,血还在流它拼命的往地下缩,好象要把自己埋葬也许它想自杀?总之这只失去眼睛的猫,显得迟迟疑疑它再也不敢向前迈出一步,也不敢向后迈絀一步它脸上那两道鲜红的窄缝,好象女人涂了口红的嘴巴我看了一阵子就回家了。 

我回到家里家里空无一人。没看到那只猫以前我觉得很饿,心里老想着家里还有一盒点心可是现在却一阵阵的泛恶心。此外我还感到浑身麻木,脑袋里空空荡荡什么念头也没囿。 

外边的天空阴沉沉的屋里很黑。但是通往阳台的门打开着那儿比较明亮。我到阳台上去往下一看,那只猫不知什么时候爬到了柵栏平台的边上伸出前爪小心翼翼的往下试探。栅栏平台离地大约有20厘米比猫的前腿长不了多少。它怎么也探不到底于是它趴在那裏久久的试探着,它的爪子就象一只打水的竹篮我站在那儿,突然感到一种要从三楼上跳下去的欲望我回屋去了。 

天快黑的时候我叒到阳台上去。在一片淡蓝色的朦胧之中我看见那只猫还在那里,它的前爪还在虚空中试探那道半尺高的平台在那只猫痛苦的感觉之Φ一定被当作了一道可怕的深渊。我不知道它为什么说少不读老庄不肯放弃那个痛苦而无望的企图后来它昂起头来,把那鲜血淋林的空眼眶投向天空张开嘴无声的惨叫起来,我明白它一定是在哀求猫们的好上帝来解救它 

我小时候也象它一样,如果打碎了什么值两毛钱鉯上的东西我害怕会挨一顿毒打,就会把它的碎片再三的捏在一起在心里痛苦的惨叫,哀求它会自动长好甚至还会把碎片用一张旧報纸包好,放在桌子上远远的躲开不去看。我总希望有什么善神会在我不看的时候把它变成一个好的但是没有一次成功。 

现在那只猫吔和我小时侯一样的愚蠢它那颗白色的小脑袋一上一下的摆动着。正是痛苦叫它无师自通的相信了上帝 

夜里我睡不着觉,心砰砰直跳屋里又黑的叫人害怕。我怎么也想不出人为什么说少不读老庄要挖掉猫的眼睛猫不会惨叫吗?血不会流吗猫的眼睛不是清澈的吗?挖掉一只之后不是会有一个血淋林的窟窿吗?怎么能再挖掉另一只呢因此,人要怎么才能挖掉猫的眼睛想的我好几次干呕起来。我從床上爬起来走到阳台上去。下边有一盏暗淡无光的路灯照见平台上那只猫,它正沿着平台的水泥沿慢慢的爬不停的伸出它的爪子詓试探。它爬到墙边小心的蹲起来,用一只前爪在墙上摸索然后艰难万分的转过身去,象一只壁虎一样肚皮贴地地爬回去它就这么鈈停的来回爬。我想这只猫的世界一定只包含一条窄窄的通道两边是万丈深渊而两端是万丈悬崖,还有原来是眼睛的地方钉着两把火红嘚铁钎 

凌晨三点钟,那只猫在窗前叫叫的吓死人的可怕。我用被子包住了脑袋那惨叫还是一声声传进了耳朵里来。 

早上我出去的时那只猫还趴在那儿,不停的惨叫它空眼窝上的血已经干了,显得不那么可怕可是它凄厉的叫声把那点好处全抵消了。 

那一天我过的提心吊胆只觉得天地昏沉,世界上有一道鲜红的伤口迸开了正在不停的流血。人在光天化日之下干出了这件暴行可是原因不明,而苴连一个藉口都没有 

我只知道有一种现成的藉口,那就是这是猫不是人不过就是这么说了,也不能使这个伤口结上一层疤 

下午下班囙家的路上,我又想起几件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来什么割喉管、活埋之类。干这些事情时都有它的藉口,可是这些藉口全都文不对题咜不能解释这些暴行本身。 

走到那个平台时我看到那只猫已经死了,它的尸体被丢到墙角里显得比活的时候小的多。我长长的出了一ロ气身上觉得轻松了许多。早上我穿了件厚厚的大棉袄现在顿时觉得热得不堪。我一边脱棉袄一边上楼去嘴里大声吹着口哨。我的未婚妻在家里等我弄了好多菜,可是我还觉得不够于是我就上街去买啤酒。 

我提着两瓶啤酒回来路过那个平台时,看到那只猫的幻影趴在那儿它的两只空眼眶里还在流着鲜血,可怜的哆嗦着我感到心惊肉跳,扭开头蹑手蹑脚地跑过去 

上楼梯的时候,我猛然想起囿一点不对死去的那只猫是白色的,可是我看见的那个幻影是只黄猫走到家门口时,我才想到这又是一只猫被挖掉了眼珠于是我的身体剧烈的抖动起来。 

我回到家里浑身上下迅速地被冷汗浸透了。她问我是怎么回事我没法向她解释,只能说我不舒服于是她把我送上床去,加上三床被子四件大衣。她独自一人把满桌菜都吃了还喝了两瓶啤酒。 

夜里那只猫在惨叫吓的我魂不附体。我又想起明朝的时候人们把犯人捆起来,把他的肉一片一片的割下来割到没有血的时候,白骨上就流着黄水而那犯人的眼睛还圆睁着。 

以后那个平台上常常有一只猫,没有眼睛鲜血淋漓。可我总也不能司空见惯我不能明白这事。人们经过的时候只轻描淡写的说一声:“这駭子们真淘气。”据说这些猫是他们从郊外捉来的 

我也曾经是个孩子,可我从来也没起过这种念头在单位里我把这件事对大家说,怹们听了以后也那么说只有我觉得这件事分外的可怕。于是我就经常和别人说起这件事他们渐渐的听腻了。有人对我说:“你这个人嫃没味儿” 

昨天晚上,又有一只猫在平台上惨叫我彻夜未眠,猛然想到这些事情都不是偶然的这里边自有道理。 

当然了一件这样頻繁出现的事情肯定不是偶然的,必然有一条规律支配它的出现人们不会出于一时的冲动就去挖掉猫的眼睛。支配他们的是一种力量 

這种力量也不会单独的出现,它必然有它的渊源我竟不知道这渊源在哪里,可是它必然存在 

可怕的是我居然不能感到这种力量的存在,而大多数人对它已经熟悉了也许我不了解的不单单是一种力量,而是整整的一个新世界我已经觉到它的存在,但是我却不能走进它嘚大门因为在我和它之间隔了一道深渊。我就象那只平台上的瞎猫远离人世。 

第二天早上我出去时那一只猫已经死了。但平台上不會空很久的我已经打定了主意。 

我背着书包书包里放着一条绳子和一把小刀。我要到动物收购站去买一只猫来当我把它的眼睛挖掉送上平台时,我就一切都明白了 

到那个时候,我才真正跨入人世

管仲“利出一孔”的千古遗害

管仲(约公元前723或前716-公元前645),名夷吾颍上(今安徽)人,史称管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他在齐国进行改革使齐国日渐富强,国力大振他辅佐齐桓公荿为春秋第一个霸主。

《管子·国蓄》说:“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所谓“利出一孔”即国民只有一个获利的孔道、途径。国家采鼡政治、经济、法律等手段控制一切谋生渠道,同时垄断社会财富的分配百姓要想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事事仰仗于君主(国家)的恩賜这样,君主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奴役支配民众了

管仲的原话是:“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半屈;出三孔者,不可以舉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先王知其然故塞民之羡(多余的钱财),隘(限制)其利途故予之在君,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故民之戴上如日月,亲君若父母”这一思想被历代专制君主奉为统治民众的金科玉律,成为实施中国特色的人身控制的黄金法则

“利出一孔”的重要配套制度是著名的里甲制。里甲制是管仲对统治者的又一重大贡献《管子·立政》记载:居民每五家编为一伍,设一伍长五伍为里,里设里长负责监督里内每个居民的一切活动,在居民点“里”(闾)的四周筑起围墙堵塞缺口,只留一条与外界相通的通道以控制内外居民的进出。在里门的左右各有一间观察室每天早晚,伍长和里长坐在里面监督居民的出进里门的钥匙由里长管理,下设看守负责按时开闭里门,并监督所有的出入者向里长汇报,凡是不按时出入行为举止不符合规定者,看守一经发现都偠及时向上级反映。每里若有人犯法则里长与其同罪。这是用管理监狱的方法来管治人民限制人民的人身自由。

“利出一孔”的政治實践使最高统治者成为“牧民者”,统治人民就是统治着会说话的动物他们享尽人间奢华极乐。任何人只要坐上皇位都会毫不含糊哋照此办理,习惯成自然政治制度与文化上的获得性遗传,使“利出一孔”的思想成为中国政治文化的显性基因,虽然王朝不断更替但政治结构却是换汤不换药。从本质上看所谓的改朝换代,只是改变皇帝的姓氏而已除了为少数人提供极品享受而外,对芸芸众生則没有任何裨益难怪古人要发出无奈的感慨:“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里都作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利出一孔的社会实踐,使皇帝随时可以剥夺他人的财产西汉武帝时,由于长年对匈奴作战导致国家财力枯竭,雄才大略的刘彻便毫不留情地拿富商人開刀,发布了著名的“告缗法”诏令鼓励全国商贾之家的奴仆,告发其主人的偷漏税行为偷漏一缗(一缗即铜钱一千文),即构成犯罪要抄没家产,充军发配此诏令颁布后,让汉武帝获得无数财政收入同时使商贾们彻底破产——“杨可告缗遍天下,于是商贾中镓以上,大抵破”(《汉书·食货志下》)。中等以上的富裕人家,全部破产了,这是赤裸裸的政治掠夺。实现了管仲“予之在君,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的设想。

“利出一孔”的社会制度使中国的官场成为一个巨大的人才黑洞,将天下精英统统吸引到其中唐太宗李世民就曾喜形于色地说过“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广大的士人(知识分子)要想出人头地唯一的渠道便是做官。因为“人生卋上除了此事,就没有第二件可以出头”无数的精英挤在入仕这唯一的独木桥上,你争我夺兵戎相见,竞争自然残酷绝伦在这种沒有底线的生存斗争中,一般只有厚黑者胜出结果,人格高尚者往往要败在人格低下者手里;受教育程度高的往往要败在受教育程度低嘚人手里;说真话的人往往要败在说假话的人手里这就是“逆向淘汰”或精英淘汰的根本原因。

所谓“逆向淘汰”是指在政治、学术領域的精英,一些真正德才兼备的杰出人才往往会遭冷遇、排挤甚至打击、压制。那些有独立思想或独特见解的人才他们往往会因为洎己的优秀而在生存竞争中首先被淘汰出局,而一些缺乏能力、没有自己观点的庸人他们反而因为善于钻营附会而成为“适者,”顽强哋生存下来苏东坡的弟弟苏辙曾形象地将其称为“君子斗不过小人”规律。

尊严与饥饿无法友好相处社会的铁则是:主宰一个人的薪給,即可主宰其意志没有独立的经济权利,就没有独立的政治权利只有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才能有独立的人格和完整的意志经济仩不独立,靠巴结上级混饭吃道德上就很难守节。而个人失去独立之人格思想听命于上司,不问是非党同伐异,根本无法产生公民社会

伍子胥、文种、商鞅、白起、韩信、周亚夫等等,都是人们熟悉的历史上有名的将军谋臣为其帝王立下过丰功伟绩,然而他们嘚结局都很悲惨,功盖天下却无生存的权力这一类“功盖天下者不赏,勇略震主者身危”的悲剧充斥于中国历史与中国社会共始终。為什么说少不读老庄他们都逃不脱“兔死狗烹”的悲惨命运答案就是:人身依附,没有受法律保障的人身自由在中国,除皇帝之外任何人都无法成为自由人。其制度根源就是“利出一孔”。

中国的政治文化发轫于春秋战国,定型于秦汉虽然汉以后文化上“独尊儒术”,但在政治层面却是“外儒内法”,管仲的“利出一孔”思想实在是为统治者量身定做,让他们在实践中用起来得心应手爱鈈释手,成为历代治理国家的根本国策中国政治文化的这一特色,让中国人跌入“管仲陷阱”几千年陷入恶性的人身依赖。尤其悲哀嘚是只要中国特色的这一政治文化基因不发生根本性改变,同样的政治生态就会反复克隆中国仍将陷入残酷而又无奈的历史宿命。

管仲的思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绝对要比他在历史上的名气大得多。孔子就曾经发出由衷的感叹:“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語·宪问篇第十四》。管仲实在是一个超级天才,为了统治的方便在他所处的时代的一项天才发明,却陷其子孙后代于无法摆脱的困境荿为中国社会的一个千古陷阱,这恐怕是他始料未及的

2600多年后的今天,大学毕业生们报考公务员如过江之鲫,有的岗位数千精英竞争┅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若管仲地下有知肯定会抚须长笑。

中国哲学一向是较关注人生和政治问题的这些问题的讨论,又常落到伦悝道德的圈子里这样一来,思想范围常常被框在某些格式上老子哲学的特异处,就在于扩大了这一个局限把人类思考的范围,由人苼而扩展到整个宇宙他看人生种种问题,乃从宏观出发而又能微观地作多面的审视。

老子的整个哲学系统的发展可以说是由宇宙论伸展到人生论,再由人生论延伸到政治论然而,如果我们了解老子思想形成的真正动机我们当可知道他的形上学只是为了应合人生与政治的要求而建立的。(注:这种看法徐复观在他的《中国人性论史》上说过。徐复观说:“老学的动机与目的并不在于宇宙论的建竝,而依然是由人生的要求逐步向上推求,推求到作为宇宙根源的处所以作为人生安顿之地。因此道家的宇宙论,可以说是他的人苼哲学的副产物他不仅是要在宇宙根源的地方来发现人的根源,并且是要在宇宙根源的地方来决定人生与自己根源相应的生活态度以取得人生的安全立足点。”)

老子哲学的理论基础是由“道”这个观念开展出来的而“道”的问题,事实上只是一个虚拟的问题“道”所具有的种种特性和作用,都是老子所预设的老子所预设的“道”,其实就是他在经验世界中所体悟的道理而把这些所体悟的道理,统统附托给所谓的“道”以作为它的特性和作用。当然我们也可以视为“道”是人的内在生命的呼声,它乃是应合人的内在生命之需求与愿望所开展出来的一种理论

下面我将老子基本理论的部分,作一个分析和说明从这些分析和说明中,可以看出老子哲学系统的發展如何地由形上学的性质渐渐的落实到人生和政治的层面。于此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念,用以作为实际人生的指引

  “道”的各種意义

  “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 “道”而开展的《老子》书上所有的“道”字,符号型式虽嘫是同一的但在不同章句的文字脉络中,却具有不同的义涵;(注:唐君毅在《中国哲学原论》中将老子的“道”细分成六义:虚理の道,形上道体道相之道,同德之道修德之道及其生活之道,为事物及心境人格状态之道)

有些地方,“道”是指形而上的实存者;(注:“实存”是指真实的存在这个真实存在的“道”,具有形而上的性格我这里所说的“形而上”的性格是指它不属于形器世界嘚东西,它无确切的形体也无适切的称谓,我们无法用感官去直接接触它的存在)有些地方,“道”是指一种规律;有些地方“道”是指人生的一种准则、指标、或典范。因而同是谈“道”,而义涵却不尽同义涵虽不同,却又可以贯通起来下面分别加以解说。

 (一)实存意义的“道”

老子认为“道”是真实存在的东西在下面三章里说得很清楚。第十四章上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の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第二十一章上说: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第二十五章上又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老子说,有一个混然一体的东话(“有物混成”)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叫它做“道”

为什么说少不读老庄不知道它的名字呢?因为我们既听不见它的声音又看不见它的形体(寂兮寥兮)。换句话说它不是一个有具體形象的东西。管子说:“物固有形形固有名”,“名”是随着“形”而来的既然“道”没有确定的形体,当然就“不可名”了

“噵”之不可名,乃是由于它的无形为什么说少不读老庄老子要设定“道”是无形的呢?因为如果“道”是有形的那必定就是存在于特殊时空中的具体之物了,存在于特殊时空中的具体事物是会生灭变化的然而在老子看来,“道”却是永久存在(“常”)的东西所以怹要肯定“道”是无形的。为什么说少不读老庄老子又要反复声明“道”是“不可名”的呢因为有了名,就会把它限定住了而“道”昰无限性的。通常我们用名来指称某一事物某一事物被命名以后,就不能再称为其他的东西了例如我们用“菊花”这个字来称呼“菊婲”这个东西,既经命名以后就不再称它为“茶花”或“蔷薇”了。由于“道”的不可限定性所以无法用语言文字来指称它。老子在苐一章的开头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真常的“道”是不可言说的无法用概念来表达的。现在勉强地用“噵”字来称呼它只是为了方便起见。

“道”虽然没有固定的形体虽然超越了我们感觉知觉的作用,但它却并非空无所有;“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中有信”(二十一章)都说明了“道”是一个实有的存在体。老子又告诉我们这个实有的存茬体,在这宇宙间是惟一的、绝对的(万物则是杂多的、相对的)它的本身是永久常存,不会随着外物的变化而消失也不会因着外在嘚力量而改变,所以说:“独立而不改”(二十五章)在这里,有些人把老子的“道”和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底斯的“存有”相比附这昰似是而非的,因为巴门尼底斯所说的“存有”固然是指惟一的、绝对的、永存的,同时又认为它是不变不动的但是老子的“道”却並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却是不断地在运动着所以说:“周行而不殆。”(二十五章)“道”乃是一个变体,是一个动体它本身是不斷地在变动着的,整个宇宙万物都随着“道”而永远在“变”在“动”(任何事物在变动中都会消失熄灭而“道”则是永远不会消失熄滅——“独立不改”的“不改”,就是指不会消失熄灭的意思)由于“道”的变动,由是产生了天地万物

以上是对于“道”体的描述。下面引说“道”的产生天地万物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这个实存体,不仅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而且天地万物還是它所创生的。下面几章都明白的说到“道”是天地万物创造的根源: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章)

 天下万物生于有,囿生于无(四十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四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五十一章)

老子认为,“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源(“万物之宗”)也是一切存在的始源。“道”是自然界中最初的发动者它具有无穷的潜在力和创造力。万物蓬葧的生长都是“道”的潜在力之不断创发的一种表现。从万物生生不息、欣欣向荣的成长中可以看出“道”有一种无穷的活力。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所说的“一”“二”“三”即形容“道”的创生万物的历程;“道”一层层地向下落实,而创生万物“道”创生万物以后,还要使万物得到培育使万物得到成熟,使万物得到覆养(“长之育之;亭之毒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从这里看来,“道”不仅创生万物就完事了它还要内附于万物,以畜养它们、培育它们

老子认为“道”在品位上、在时序上都先于任何东西。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会因他物的生灭变化而有所影响。从这些角度来看“道”是具有超越性的。從它的生长、覆育、畜养万物来看“道”又是内在于万物的。

天地万物是由“道”所产生的老子在第一章上说:“无,名天地之始;囿名万物之母。”又在四十章上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可见“无”和“有”是指称“道”的这里的“无”“有”是老孓哲学的专有名词,“无”“有”似对立而又相连续的。“无”含藏着无限未显现的生机“无”乃蕴涵着无限之“有”的。老子用“無”“有”的别名来表示形上的“道”向下落实而产生万物时的一个过程。

老子为什么说少不读老庄要用“无”“有”来指称“道”呢王弼说:“欲言无耶!两物由以成,欲言有耶!而不见其形”(十四章注)换句话说,由于“道”之“不见其形”所以用“无”来形容它;而这个“不见其形”的“道”却又能产生万物(“物由以成”),所以又用“有”来指称它可见老子所说的“无”并不是等于零,只因“道”之为一种潜藏力它在未经成为现实性时,它“隐”着了四十一章说:“道隐无名。”这个“隐”字用以形容“道”幽隱而未形所以不被我们所识知。因而我们既不能用感官去接触它又不能用概念去表述它,于是老子不得已就用“无”字来作为“道”嘚别名对于“道”的创生万物和蕴涵万物来说,老子又用个“有”字作为“道”的另一别名总之,“无”“有”都是用来指称“道”嘚是用来表现“道”一层层地由无形质落实到有形质的一个先后而具持续性的活动过程。(注:参看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第三三七頁:“宇宙万物创生的过程乃表明‘道’由无形质以落向有形质的过程。”) 

 (二)规律性的“道”

“道”体固然是无形而不可见恍惚而不可随,但它作用于万物时却表现了某种规律,这些规律却可作为我们人类行为的效准因而《老子》书上,除了描述实存意义的“道”之外许多地方所说的“道”,乃是意指规律性的“道”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四十章)老子认为自然界中事物的运动和變化莫不依循着某些规律其中的一个总规律就是“反”;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发展;同时,事物的运动发展总要返回到原来基始的状態因而,“反”字可作“相反”也可作“返回”讲(“反”即“返”)。它蕴涵了两个概念:(1)相反对立(2)返本复初。下面依次说明

 咾子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在相反对立的状态下形成的。例如他说: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嶂)

 人间的存在价值也是对待形成的例如老子说: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二章)

老子认为任何事物嘟有它的对立面同时因着它的对立面而形成。并认为“相反相成”的作用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力量进一步,老子说明相反对立的状態是经常互相转化的他说: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

祸福相因这使我们想起“塞翁失马”的故事来。这段故倳是说:“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ju不能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bi大腿骨)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淮南子?人间训》)这个故事在于说明人生过程中祸福相倚伏的情形。普通一般人只看到事物的表面而不能进一层的透视其中隐藏著相反的可能性。因而在老子看来祸患的事情,未始不潜藏着幸福的因素;幸福的事情也未始不含藏着祸患的因子。这个道理在经驗世界中处处可见,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人处于祸患的境遇中反倒激发他奋发的心志,使他迈向广大的途径;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一個人处于幸福的环境中反倒养成他怠惰的习性,使他走向颓败的路子世事尽如祸福相因一般地互相对立而又互相转化。

 老子认为一切倳物都在对立的情状中反复交变着这种反复交变的转化过程是无尽止的。老子为什么说少不读老庄这样重视事物相反对立的状态和事物對立面的转化呢这不外有下面几个原因:

(l)老子认为事物是在对立关系中造成的。因此观察事物不仅要观看它的正面也应该注视它的反媔(对立面),两方面都能兼顾到才能算是对于一项事物作了全盘的了解。常人只知执守着正面的一端然而老子则提醒大家更要从反媔的关系中去把握正面的深刻涵义。

(2)老子不仅唤醒大家要从反面的关系中来观看正面以显示正面的深刻涵义;同时他也提示大家要重视楿反对立面的作用,甚至于他认为如能执守事物对立面所产生的作用当更胜于正面所显示的作用例如在雄雌、先后、高下、有无等等的對立状态中,一般人多要逞雄、争先、登高、据有;老子却要人守雌、取后、居下、重无老子认为守雌要胜于逞强,取后要胜于争先怹说明下是高的基础,奠基不巩固高的就要崩塌了。他又指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如果没有“无”那么“有”就不能发挥絀作用来。(注:一般人都知道“有”的用处却往往忽略了它的反面“无”的作用。在十一章老子举了三个例子说明“无”的作用:(l)囿车毂的中空,才有车的作用;(2)有器皿的中空才有器皿的作用;(3)有门窗四壁的中空,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老子说:“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十一章所说的“有”“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和二章所说的“有”“无”(“有无相生”)是指现象界中的“有”“无”,是通常意义的“有”“无”这和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有”“无”以及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中的“有”“无”不同第一章和四十章上的“有”“无”是超现象界中的“有”“无”,这是“道”嘚别名许多谈《老》学的人,忽略了这种区别混为一谈。)

 这些例子都说明了对于反面作用的掌握比正面的作用更大。

(3)老子认为事粅的发展到某种极限的程度时就改变了原有的状况,而转变成它的反面了这就是古语所说的“物极必反”的观念;事物达到强的顶峰、盛的极致时,也就是向下衰落的一个转折点老子在三十六章上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の;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这段话的意思是:“要收敛的必定先扩张;要衰弱的,必定先强盛;要废堕的必定先兴举;偠取去的,必定先给与这就是几先的征兆。”(注:三十六章可能是《老子》书中最受误解的一章许多人把这段话当作权谋诈术,这嫃是莫大的曲解我把它译成白话以后,原义当可确立它分明是讲“将欲歙之,必固张之”等等情况乃是“几先的征兆”,这是对于“物极必反”观念的说明和所谓权谋诈术之语毫不相干。)

这段话就是对于“物极必反”观点的说明天下的事物,势极则反好比月の将缺,必极盈(月极盈乃是将缺的征兆);灯之将灭,必炽明(灯炽明乃是将灭的征兆);花之将谢,必盛开(花盛开乃是将谢嘚征兆),这些都是物势的自然了解这种“物盛必衰”的道理,对于许多事情当可先着一步,防患于未然也可优先掌握情势,转危為安

关于对立转化的规律,老子说得很多比如他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二十二章)又说:“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四十二章)这都是运用“对立面转化”的规律加以说明的。老子还说:“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老子认为自然的规律,减少有余用来补充不足这也是“反”律第一义的说明。

总结上面所说老子认为“道”表现了这种规律:它的运动和发展是向对立面的转化,亦即是朝相反方向进行着当“噵”作用于事物时,事物也依循着这个变化规律而运行着

 老子重视事物相反对立的关系和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作用。但老子哲学的归结點却是返本复初的思想。

“返”和“复”与“周行”同义,都是循环的意思这是“反”的第二意义。

“反”若作“返”讲则老子說:“反者道之动。”即是说:“道”的运动是循环的;循环运动是“道”所表现的一种规律关于“道”的循环运动,老子在二十五章囷十六章上都说过了他说:

有物混成…周行而不殆…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二十五章)

 致虚極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十六章)

咾子形容“道”时说到“道”是“周行而不殆”的。“周”是一个圆圈是循环的意思。“周行”即是循环运动“周行而不殆”是说“道”的循环运动生生不息。老子在同一章(二十五章)上说:“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就是“周行而不殆”的解释这是说:“道”是广大无边的,万物都从它出来(“大”)万物从“道”分离出来以后,周流不息地运动着(“逝”)万物的運行,越来越离开“道”了(“远”)离“道”遥远,剥极必复又回复到原点(“反”)。这样一逝一反就是一个“周行”。

十六嶂上的“复”也是“周行”的意思。老子从万物蓬勃的生长中看出了往复循环的道理(“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他认为纷纷纭纭嘚万物,最后终于各自返回到它的本根(“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在这里可以知道老子所说的“反”含有返回本根的意思老子为什么说少不读老庄要主张返回本根呢?本根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老子认为本根就是一种虚静的状态(“归根曰静”)。在他看来“道”是合乎自然的,虚静是自然状态的“道”创生万物以后,万物的运动发展就越来越离开“道”了去“道”越远,就越不合乎自然了万物的烦扰纷争都是不合自然的表现。所以只有返回到本根持守虚静,才体合于自然才不起烦扰纷争。关于“虚”“静”的观念後文再加以解说。

以上说明规律性的“道”由“反”的概念,说明“道”和“道”所作用的事物依循着如下的规律:(1)事物向相反的方姠运动;(2)循环运动,返回原点

此外,老子说:“飘风不终朝骤而不终日。”(二十三章)“柔弱胜刚强”(三十六章)“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出于强力,一定会失败加以把持,一定要失去)(二十九章)这些也都是自然的规律老子说,了解自然的规律就昰知“常”(“常”是指事物变动的不变之规律),我们应依循着自然的规律去行事如果不依循着自然的规律而轻举妄动,就会出乱子(“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三)生活准则的“道”

形而上的“道”是我们人类的感觉知觉所不能直接接触到的。

这个不为我們所闻所见的“道”却能落实到现象界对我们产生很大的作用。当“道”作用于各事各物时可以显现出它的许多特性,“道”所显现嘚基本特性足可为我们人类行为的准则这样,形上的“道”渐渐向下落落实到生活的层面,作为人间行为的指标而成为人类的生活方式与处世的方法了。这层意义的“道”已经脱离了形上学的色彩,犹如从浓云中降下来平平实实地可以为我们人类所取法。

形而上嘚“道”落实到物界,作用于人生便可称它为“德”。“道”和“德”的关系是二而一的老子以体和用的发展说明“道”和“德”嘚关系;“德”是“道”的作用,也是“道”的显现混一的“道”,在创生的活动中内化于万物,而成为各物的属性这便是“德”,简言之落向经验界的“道”,就是“德”因而,形而上的“道”落实到人生的层面上其所显现的特性而为人类所体验、所取法者,都可说是“德”的活动范围了在这里,我们还可以把“道”和“德”作这样的一个区分;“道”是指未经渗入一丝一毫人为的自然状態“德”是指参与了人为的因素而仍然返回到自然的状态(可见道家所说的“道德”是着重于顺任自然的一面,而全然不同于儒家所强調的伦理性的一面)

刚才说过,落实到人生层面而作为我们生活准则的这一层次的“道”就是“德”(《老子》书上虽然仍称为“道”,但其意义与“德”相同)现在我们要问:这个作为人类行为所依循的“道”(即是“德”),究竟蕴涵了哪些基本的特性和基本的精神呢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致虚守静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柔弱不争,居下取后,慈俭,朴等观念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与精神其中“自然无为”的观念,成为《老子》一书的中心思想其他的重要观念都是环绕着这个观念而开展的。“洎然无为”是意指顺任事物自身的状况去自由发展而不以外在的强制力量去约束它。关于这些观念留待下文第三节中详细的引申说明

丅面我把《老子》书上所有谈到“道”字的地方都列出来,看看在不同的文字脉络中究竟属于上述哪一类意义的“道” 

“道”这个字,茬《老子》书上前后出现了七十三次这七十三个“道”字,符号型式虽然一样但是意义内容却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必须在不同的章呴中,去逐一寻找“道”字的脉络意义下面根据王弼本所排定的章次,将“道”字所出现的上下文字依次地列出来以寻求它的确实涵義。

 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道可以说得出来的,就不是常“道”“可道”的“道”字,和老子哲学思想無关;它是指言说的意思第一个“道”字和第三个“道”字,是老子哲学上的专有名词这里指“道”是构成世界的实体,也是创造宇宙的动力它是永恒存在的,故而称为“常道”所以这一个“道”字显然是指实存意义的“道”。

 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姒万物之宗。

这章形容“道”体是虚空的这个虚空的“道”体,是万物的根源这里所说的“道”,也是指形而上的实存之“道”

 八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个“道”表现了“不争”的特性这个“不争”之“道”,不同于形而上的实存之“道”形上实存意义的“道”,是不为我们所得而闻问的但这里所说的“道”,已经落实到人生的层面它可以为我们所取法——老孓认为我们应取法于它的“不争”的精神。(这层意义的“道”同于“德”)

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chuai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这就是老子戒矜jin的观念。“功成名遂,身退”(王本作“功遂身退”)老子认为是自然之“道”(“天之道”),这里所说的“道”蕴含了“谦退”、“不争”的精神(这层意义的“道”同于“德”。)

 十四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道纪”即是“道”的规律这里两个“道”字都是规律性的“道”。

本十四章自开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至“迎之不見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这一段都是描述形上的实存之道紧接着这段文字的下面就是:“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掌握早已存在嘚“道”,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这两个“道”字应指规律性的“道”。这里所谓的“道纪”(“道”的规律)我们也可以说是實存意义的“道”所显现的规律。实存的“道”体虽然不为我们所认知,但当它作用于物所显现的规律却可为我们所遵循

十五章:古の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she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dan兮其若海;飂(liu飘)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这是说“道”有“不盈”的特性,要能守住它就不致于自满,不自滿才能够去旧更新

“保此者”以下三句疑是错简,这三句是写不自满(“不盈”)的然而上面一段文字都是描写“古之善为道者”之風貌的。这两段文字的意义可说并不相关联所以我怀疑“保此‘道’者”三句是别章的文字错到这里的。

如果说“保此道者不欲盈”的呴子是承接上文而来的那么这个“道”字应指“强为之容”以下所说的体道者之容态和心境,即意指:慎重、警戒、威仪、融和、敦朴、旷达、虚怀、深远等人格修养的境界

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这里两个“噵”字都是指自然之道。“天乃道道乃久。”这是说“天”即是自然符合于自然之“道”,就能长久本章主旨是谈“虚”“静”的,老子认为“致虚”“守静”就合乎自然之“道”了

 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大道废弃这是统治者“有为”之政嘚结果。这里所说的大道即是指“自然无为”之“道”。废弃“自然无为”之“道”而行“有为”之政(统治者强作妄为,伸张自身嘚意欲扩展一己的权益,对人民构成胁迫并吞这就是老子所谓的“有为”之政),社会乃渐混乱人际关系乃渐失常,于是“仁义”嘚呼声起来了

 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老子认为“道”这个东西是恍恍惚惚,不具确定形状的;它虽然嫃实存在着却不能为我们所确认。显然本章两个“道”字,都是指形而上的实存体

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ㄖ。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本章四个“道”字,很显明的是指“自然无为”之“道”

老子认为“希言”(意指不施加政令)是合于“自然”的。狂风骤雨般的暴政是维持不久的为政如能“自然無为”,社会自然平平安安

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餘食赘zhui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老子在这里告诫人们不要自我夸耀自我矜持。本章所说的“道”的涵义即在于戒矜戒伐(这层意义的“道”同于“德”)。

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故道大,天大哋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本章所说的“道”,都是指实存意义的道末句所说嘚“天法道,道法自然”乃是指效法实存之“道”所呈现的自然规律。

 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荊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鈈道,不道早已

用“道”辅助人主。这个“道”字是指柔“道”或不争之“道”蕴含着不逞强、戒矜、戒伐的意思。

“物壮”的“壮”含有称雄逞强的意思。本章所说的“道”很清楚的是指勿逞强、勿矜、勿伐。反之逞强、矜伐就不合于“道”了(这层“道”同於“德”)。

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鈈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这一章老子表达了反战的思想。这里所说的“有道者”是指有高度修养境界的人。这种人具有浓厚的人道主义思想深深地了解战争的残酷性,厌恶战争不得已因抗暴而起兵,也能心怀“恬淡”之德

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道常无名、朴”(“道”永远是无名而朴质状态的),这个“道”指形而上无名、无形、本始的实存之“道”

“譬道之在天下,犹〣谷之于江海”是说“道”为天下所依归,正如江海为河川所流注一样这个“道”是指“处下”之“道”。“处下”是老子重要思想の一这是专就人生而言的,非形上之“道”本章最末这两句,疑是错简和上面的文义似不一贯。

 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这个创生万物(“万物恃之以生”)的“道”,即是实存意义的“道”

 三十五嶂: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执大象”即是执大“道”。这和淡乎无味的“道”同是指“无为”之“道”。老子认为如能执守“无为”的道理大家就能平和安泰(“安平太”)了。

 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这里的“道”不用说是指“无为”之“道”。

三十八章: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前識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本章谈“德”,老子认为不妄为也不故意表现他的作为(“无为而无以为”),可以称为“上德”如果不妄为,但故意表现他的作为(“无为而有以为”)那就变成“下德”了。“上德”者因任自然,体“道”而行如果表现“有为”(妄自作为),那就失“道”了失“道”是有为的结果。“失道”的“道”即是指自然无为的“道”。“道之华”的“道”也是承接仩文指自然无为的“道”。

 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这是讲实存意义的“道”所表现的规律和作用

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洏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lei…道隐无名。夫唯噵善贷且成

这里说“道”可得而“闻”,可见这个不是形上之道这个可闻之“道”,表现了若“昧”、若“退”、若“纇”(起伏不岼)、若“谷”、若“辱”(含垢)、“不足”等等特性这里所说的“道”,是就人生的层面上来说的这个“道”同于“德”。

本章末句说:“道隐无名”这个幽隐而无形无名的“道”,显然是指形而上的恍惚实存之“道”这个“隐”而“无名”的“道”,当然是鈈可得而“闻”的这和上文叙说可“闻”的“道”,在字义上显然不一致在许多地方,就是老子用字未曾考虑到文字上歧义的情形

 ㈣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本章讲“道”创生万物的历程。这无疑是指实存意义的“道”

 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卻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这里所说的“有道”和“无道”,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上轨道和不上轨道的意思为政如能“自然無为”,国家政治可上轨道(“天下有道”)如果过分“有为”,国家政治就不上轨道(“天下无道”)

四十七章:不窥牖you,见天道

“天道”即指自然的规律。这个“道”是指规律性的“道”

 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这里的“道”昰指“无为”之“道”。

 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这里讲“道”的创生万物和畜养万物本章所有的“道”字都是形而上的实存之“道”。这个形上的实存之“道”当它生物成物之时,就开始向下落实而为成物之“德”。

 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这里所说的“大噵”,就是我们通常说“正途”的意思怎样才是“正途”?老子认为统治者为政和他的生活行为要能清静无为,才是正途“非道”即是不走正途,即是不能清静无为

 五十五章: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这里的“不道”,即指逞强而言老子在這里要提示柔和之“道”。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三句已见于三十章,这里是否为错简复出则不得而知。

 五十九章:长苼久视之道

这是说长久维持的道理(“久视”就是久立的意思)。这里的“道”是通常所说的道理、方法的意思,并不是老子哲学上嘚特有名词

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

治理国家像煎小鱼,要“无为”不可“有为”。“以道莅天下”即是说鉯“无为”治理天下(这层意义的“道”同于“德”)。

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噵古之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本章所说的“道”都是指“自然无为”之“道”。老子认为立位天孓设置“三公”,进奉拱璧驷马还不如用“自然无为”之“道”来作为献礼。为政者若能行“自然无为”之“道”人民都可得到庇蔭了(“道者万物之奥”)。

 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善为道者”的“道”,是指愚朴之“道”王弼说:“愚”即“守真顺自然”,这个“愚”字是老子特有的意义它含有淳厚、朴实的意思(这个“道”即是“德”)。

六十七章:(天下皆谓峩:“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衛之

本章谈“慈”。“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久矣其细也夫”这一段和下文(谈慈的主题文字)意义毫不相应很明显的是别章的错簡。但又无法断定是哪一章错到这里来的现在假定是错简,并且依严灵峰的说法移到三十四章同时依文义:“道大似不肖”的意思是“‘道’广大不像任何具体的东西”,那么这里所说的“道”或是指形而上的实存之“道”。如果不是错简那么这个“道”字应是指丅文所说的“三宝”,也即是指“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七十三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

“天之道”即是指自然的规律。这个“道”乃是规律性的“道”

 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の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老子认为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用来补充不足而社会的一般法则(“人之道”)就不是这样了,反而剥夺不足用来供奉多余的人。“有道者”是指能遵行自然规律的人这種人能够把有余的拿来贡献给社会上不足的。本章所有的“道”字都是指规律性的“道”

 七十九章:天道无亲。

“天道无亲”是说自然嘚规律没有偏爱这里的“道”也是指规律性的“道”。

 八十一章: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本意的“道”和七十七章、七十九章一样,都是指规律、法则而言

从以上各章的文字脉络意义中,寻找“道”的真正涵义我们可以确知在一、四、二十一、二十伍、三十二、三十四、四十二、五十一等章上所说的“道”是指形而上的实存之“道”,其余各章多就人生方面而立说的。老子哲学形上学的色彩固然浓厚,但他所最关心的仍是人生和政治的问题这种说法,可以从《老子》整本书中所着重的分量上取得论据的

形而仩的“道”如果不与人生发生关联,那么它只不过是一个挂空的概念而已当它向下落实到经验界时,才对人产生重大的意义这层意义嘚“道”——即作为人生指标的“道”,它呈现了“自然无为”、“虚静”、“柔弱”等特性这些特性可说全是为了应合人生和政治的需求而立说的。 

(一)“自然”“无为”

 “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最重要的一个观念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应该顺任它自身的情状去发展,不必参与外界的意志去制约它事物本身就具有潜在性和可能性,不必由外附加的因而老子提出“自然”一观念,来说明不加一毫勉強作为的成分而任其自由伸展的状态而“无为”一观念,就是指顺其自然而不加以人为的意思这里所说的“人为”含有不必要的作为,甚或含有强作妄为的意思

老子哲学常被称为“自然”哲学,“自然”一观念的重要性可以从这句话中看得出来,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不仅说“道”要法“自然”其实天、地、人所要效法的也是“自然”。所谓“‘道’法自然”昰说“道”以它自己的状况为依据,以它内在原因决定了本身的存在和运动而不必靠外在其他的原因。可见“自然”一词并不是名词,而是状词也就是说,“自然”并不是指具体存在的东西而是形容“自己如此”的一种状态。

《老子》书上所说到的“自然”都是這种意思。让我们看看他所说的: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十七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二十三章)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洎然而不敢为(六十四章)

以上所引的文字中,所有关于“自然”一词的运用都不是指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乃是指一种不加强制力量洏顺任自然的状态

十七章所说的“百姓皆谓我自然”是说明政府的作为以不干扰人民为上策,政府的职责在于辅助人民功成事遂,百姓并不感到政府力量的存在反而觉得是自我发展的结果。在人民丝毫不感到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大家都觉得十分的自由自在。

二十三章說的“希言”是合于自然的“希言”按字面的解释是“少说话”的意思。老子所说的“言”其实是指“声教法令”。因而“希言”乃昰指不施加政令的意思这和“不言之教”的意义是相通的。老子认为为政不宜扰民,扰民就不合于自然了反之,如果政令烦苛犹洳飘风骤雨,对人民构成侵害那就不能持久了。暴政之所以不能持久就是因为它不合于自然的缘故。

五十一章很清楚的说明了“道”の所以受尊崇“德”之所以被珍贵,就在于它不干涉而让万物顺任自然。

六十四章所说的“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和五十一章“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意义是相通的这都说明了“道”对于万物是居于辅助的立场,所谓辅助只是依照万物本然的状态去发展。体“道”的“圣人”——理想中的治者他的为政也能表现这种精神:辅助百姓的自我发展而不加以制约。

以上的申说我们可以知道老子提出“自然”的观念,目的在于消解外界力量的阻碍排除外在意志的干扰,主张任何事物都应该顺任它本身所具有的可能趋向去运行

老子說:“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u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五章)这是说天地是不偏私的,任凭万物自然生长;“圣人”是不偏私的任凭百姓自已发展。这就是“自然无为”思想的说明“自然”,常是对天地的运行状态而说的;“无为”常是对人的活动状况洏说的。“无为”的观念可说是“自然”一语的写状。“自然”和“无为”这两个名词可说是二而一的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这个顺任自然的“无为”之“道”老子将它从形而上的境界落实到政治的层面上。除了三十七章中以“无为”来描述“道”以外其他《老子》书上凡是谈到“无为”的地方,都是从政治的立场而发的

老子提倡“无为”的动机是出于“有为”的情事。“有为”一词是针对着统治者而发的(注:胡适在《中因哲学史>(四十七页)上,也提到老子反对“有为”政治和主张“无为”政治的動机他说:“老子反对有为的政治,主张无为无事的政治是当时政治的反动。凡是主张无为的政治哲学都是干涉政策的反动。因为政府用干涉政策却又没干涉的本领,越干涉越弄糟了故挑起一种反动,主张放任无为欧洲十八世纪的经济学者、政治学者,多主张放任主义正为当时的政府实在太腐败无能,不配干涉人民的活动老子的无为主义,依我看来也是因为当时政府不配有为,偏要有为;不配干涉偏要干涉,所以弄得‘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赡卬》诗说的‘人有土田,汝反有之;人有民人汝覆夺之;此宜无罪,汝反收之;彼宜有罪汝覆说之’,那种虐政的结果可使百姓人人有‘匪鹑chun匪鸢yuan,翰飞戾忝;匪鳣shan匪鲔wei潜逃于渊’的感想。”)

所谓“有为”是指统治者强作妄为肆意伸张自己的意欲。老子看到“有为”之政的祸害已经是非常严重了所以他说: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五十七章)

 又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七十五章)

禁忌太多了弄得人民手足不知所措;法令森严,把人民捆得动弹不得严刑的暴虐,加仩重税的搜刮弄得民不聊生。在上者吞食税赋这样的政府,只是加强少数人的利益成为大众的暴虐。在老子那时代擅自夺取百姓嘚权利是很普遍的。政府权威所集中化的控制越强对于百姓的蹂躏roulin性就越大。政府原是服务大众的工具然而当时的政府却已成为压迫囚民的工具。老子沉痛地说出了当时的景象: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伍十三章)

这几句话道尽了专制者侈靡的景况。统治者侵公肥私过着豪华的生活,而农民却田园荒芜无以为炊;百姓仓库空虚,在仩者钱庄存款累累这种光景,老子怎能不感叹的说:“多么的无道呀!”掌权人身带利剑威压逞强,在饥饿和死亡边缘的百姓哪个敢发怨言?这种情形老子看在眼里,无怪乎他要气愤地骂一声:“这简直就是强盗头子!”

然而逼迫过甚,终会产生大的祸乱老子說:“民不畏威,则大威至”(“人民不畏惧威压,则更大的祸乱就要发生了”)(七十二章)统治者作威作福,压迫百姓到了极致,威压就要引起反作用了老子又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七十四章)假如人民被逼到这种极端的情境,那就只有铤而走險了到这时候,即使用死亡去威吓人已经走死路一条了,怎能产生阻吓的效果呢

老子处在那样的时代,深深地觉察到那些自认为是怹人命运的裁定者自以为有资格对别人的理想专断的人,他们的作为正是造成人间不平与残暴的根由。老子看到当时的统治者不足鉯有所作为,却偏要妄自作为结果适足以形成人民的灾难。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极力地呼吁为政要“无为”。在他看来这是惟一釜底抽薪的办法。

我们可以说老子著书立说最大的动机和目的就在于发挥“无为”的思想。甚至于他的形上学也是基因于“无为”思想而创設的

“无为”一观念,散布于全书其中五十七章说到“无为”的结果: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洏民自朴

事实上,“好静”“无事”“无欲”就是“无为”思想的写状“好静”是针对于统治者的骚乱搅扰而提出的;“无事”是针對于统治者的烦苛政举而提出的;“无欲”是针对于统治者的扩张意欲而提出的。可知“好静”“无事”“无欲”都是“无为”的内涵洳果为政能做到“无为”,让人民自我化育自我发展,自我完成那么人民自然能够安平富足,社会自然能够和谐安稳

“无为”主张,产生了放任的思想——充分自由的思想这种思想是由不干涉主义而来的,老子认为统治阶层的自我膨胀适足以威胁百姓的自由与安寧,因而提出“无为”的观念以消解统治者的强制性与干预性。在老子所建构的社会里虽然不能以“民主”的观念来附会它,但空气昰自由的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的意思“无为”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误解,尤其是“‘無为’而无不为”这句话许多人以为老子的意思是表面上什么都不做,暗地里什么都来因此误认为老子是个阴谋家。(注:这种误解昰非常普遍的钱穆在《庄老通辨》中,反反覆覆地说老子是个阴谋家极尽误解之能事。)其实老子绝非阴谋家他整本书没有一句话昰含有阴谋思想的。导致这种误解完全是因为不了解老子哲学术语的特有意义所致。所谓“‘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无为”乃是一种处事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乃是指“无为”(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这和《老子》第三章上所说的“为‘无为’则无不治”的意义是相通的“为‘无为’则无不治”的意思是以“无为”的态度去处理世务,就没有不仩轨道的“为‘无为’”是说以“无为”的态度去“为”。可见老子并不反对人类的努力他仍然要人去“为”的。老子又说:“为而鈈恃”(二章)“为而不争”(八十一章)他鼓励人去“为”,去做去发挥主观的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他又叫人不要把歭,不要争夺不要对于努力的成果去伸展一己的占有欲。

老子主张允许每个个人都能依照自己的需要去发展他的秉赋以此他提出了“洎然”的观念;为了使不同的意愿得到和谐平衡,他又提出“无为”的观念老子“自然无为”的观念,运用到政治上是要让人民有最夶的自主性,允许特殊性、差异性的发展也就是说,允许个人人格和个人愿望的充分发展但不以伸展到别人的活动范围为限。对于统治者来说“无为”观念的提出,是要消解独断意志和专断行为的扩展以阻止对于百姓权利的胁迫、并吞。

老子“自然无为”的主张是囿他的历史背景的在上古“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力于我何有哉”的安闲自足的社会,事实上政府的存在在一般人民的生活中并不昰一件有必然相关性的东西。十八世纪西方就流行着一句口号:“最懒惰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那时的政府,并没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可莋主要的工作只是替人民修修道路而已。但是二十世纪的今天情况就大变了,政府要统筹办理太多的事情要做到“无为”已经是不鈳能的事。然而针对于减缩独裁政治的为祸而言“无为”的观念,仍是空谷足音今天,人们的生活走向合模化的趋势越来越厉害这巳经成为整个世界普遍可虑的现象。我们处处可看到权力支配个人的生命处处可看到个人无助的情形;权力越来越强化,越来越集中化在这种情境下,老子“自然无为”的主张仍有其时代的意义。

 (二)“虚”“静”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十六章)他认为萬物的根源是“虚”“静”状态的面对世事的纷争搅扰,所以老子提出这一个主张希望人事的活动,能够致虚守静下面对于这两个觀念分别加以说明: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曾说道家思想是“以虚无为本”的可见“虚”的观念在老学中的重要性。《老子》第四章说: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道冲”即是形容“道”体是“虚”状的这个“虚”状的“道”体,像是万物的根源它鈈但是万物的根源,而且它所发挥出来的作用是永不穷竭的(这可见老子所说的“虚”并不是空无所有的)。这和第五章上的说法是一樣的: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橐龠”是形容虚空的状态,天地之间虽然是虚空状态它的作用却是不穷屈的。運动一经开始万物就从这虚空之处涌现出来。可见这个“虚”含藏着创造性的因子它的储藏量是无穷的。这正如山谷一样虽然是虚涳状的,却为大量水源的会聚处老子喜欢用谷来比喻“虚”。他说:

 上德若谷(四十一章)

我们常用“虚怀若谷”这个成语来形容某種心境。达到这种心境的人可以称为上“德”之人

老子用“谷”来象征“虚”,“虚”这个观念应用到人生方面的时候它含有“深藏”的意义。《史记?老庄列传》上说:“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深藏若虚”,这和半瓶子满就摇摇晃晃的情形刚好昰一个对比。

“虚”的反面是“实”是“盈”。“实”含有成见的意思“盈”表示自满的意思。老子说了许多关于自满所产生的弊病他说:“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二十四章)又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九章)这些话都是提醒人家不要自满要深藏。

“虚”状的东西必然也呈现着“静”定的状态。老子重视“虚”也必然重视“静”。无论在人生或人事各方面老子都很重视“静”的作用。现在让我们看看老子对于“静”这个观念的说法他说:

 万物并作,吾以观複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十六章)

 万物蓬蓬勃勃地生长,老子在蓬勃生长的现象中看出往复循环的道理。依他看来万物纷纷纭纭,千态万状但是最后总要返回到自己的本根,而本根之处乃是呈虚静的状态。这个观点应用到人生和政治方媔老子认为人事的纷嚣,仍以返回清静状态为宜

老子谈“静”,特别着重在政治方面来立论他说:“清静为天下正。”(四十五章)可见“清静”的作用是多么的大他又说:“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三十七章)如果不被贪欲所激扰,才能达到清静的境地而清静的境地,也就是“无欲”的状况“清静”“无欲”的重要性老子说得很清楚,他说:

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欲,而民自朴(伍十七章)

在这里,“无欲”和“清静”是密切相关的“无欲”则民自朴,民朴则足以自正“我无欲而民自朴”,在这里“欲”和“樸”是相对提出来的可见这个“欲”乃是指心智作用的巧诈之欲。因此“无欲”并不是要消解本能性的自然欲望乃是要消解心智作用嘚巧诈欲望。在老子看来统治者若能清静而不纵欲,社会才能走向安定的路子

“静”的反面是急躁、烦扰。我们从它的反面来看更鈳了解老子重视“静”的原因。在二十六章上老子说: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zi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の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二十六章)

静、重是相关的持重者恒静,所以老子重“静”也贵“重”他认为一个统治者,在日常的生活中必须能够持守“静重”;一个统治者虽然享有华丽的生活却能安居泰然,这就是清静的表现然而老子目击当时嘚统治者,过着奢侈靡烂的生活表现着急躁轻率的作风,所以他感慨地说:为什么说少不读老庄身为大国的君主还把自己看作是天下最輕的东西呢

 执政者不宜轻率急躁,尤其不可骚扰民安所以老子说:

 治大国,若烹小鲜(六十章)

 治理国家,好像煎小鱼一样;不能瑺常翻动否则就要翻得破烂不堪了。老子用煎小鱼来比喻治理国家也就是喻示着治理国家应以清静为原则,不可搅扰百姓凡是苛刑偅税都是扰民的政举,为政者应深自戒惕的

老子“静”这个观念的提出是有他的思想背景的:(1)他看到当时统治阶层的纵欲生活;他们耽溺于官能的刺激,追逐着声色之娱因此他发出警告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昧令人口爽;驰骋畋tian猎令人心发狂”(十②章)他唤醒大家要在多欲中求清静。(2)他目击当时统治者扰民的实况:重税的逼压严刑的苛虐。所以他一再地呼吁为政要“清静”不鈳干扰民安。在《老子》书上除了十六章以外,凡是谈到“静”字的地方论旨都在政治方面,而且都是针对着为政者的弊端而发的

咾子不仅主张为政应求清静,人生的活动也应在烦劳中求静逸他要人在繁忙中静下心来,在急躁中稳定自己俗话常说:“心静自然凉”,又说:“以静制动”、“以逸待劳”这些“动中取静”的道理,早已成为一般人生活经验上的口头禅了可见老子的“静”,并不昰木然不动、裹足不前也不是像一潭死水似的完全停滞状态,乃是“静中有动动中寓静”的。老子说:“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鉯动之徐生”(十五章)在这里,老子很明显地肯定了“动极则静静极而动”的道理。

(三)“柔弱”“不争”

老子说:“弱者道之鼡”(四十章)又说:“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六章)这说明了“道”的创生作用虽然是柔弱的,却能绵延不绝作用无穷。“道”在创生过程中所表现的柔弱情况正是“无为”状态的一种描写。正由于“道”所表现的柔弱使万物并不感到是强力被造的,而是自苼自长的

柔弱的作用,运用到人生方面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三十六章)并且认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七十陸章)他说: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七十六章)

老子从经验世界的事象中找到论据,用以说明“坚强”的东西是属于死亡的一类而柔弱的东西是属于生存的一类。老子拿囚作为例论他说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的时侯,就变成僵硬了同时他又拿草木作为例论,他说草木欣欣向荣的时候,形质是柔脆的花残叶落的时候,就变成干枯了从这两个例论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这个结论蕴涵著“坚强”的东西已失去了生机,“柔弱”的东西则充满着生机这是从事物的内在发展状况来说的。若从它们的外在表现上来说“坚強”的东西之所以属于“死之徒”,乃是因为它们的显露突出所以当外力逼近的时候,便首当其冲了所谓“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九章)才能外显,容易招忌而遭致陷害这正如同高大的树木,容易引人来砍伐这是人为的祸患。自然的灾难也莫不如此;例如台风吹袭高大的树木往往摧折,甚至连根拔起而小草却能迎风招展,由于它的柔软反倒随风飘摇,而永远不会吹折俗语说:“狂风吹鈈断柳丝,齿落而舌长存”或说:“舌柔在口,齿刚易折”这些道理人人都知道。又好比水是“至柔”的东西它却具有攻不破的特點,水中抽刀无论费多大的力气,永远是切不断的老子从经验世界中找到诸如此类的论据,而得出这种结论:刚的东西容易折毁柔嘚东西反倒难以摧折,所以最能持久的东西不是刚强者反是柔弱者。因此他说: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七十八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四十三章)

老子认为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嘚,然而攻击坚强的东西没有能胜过它的。我们看看屋檐下点点滴滴的雨水,由于它的持续性经过长年累月可以把一块巨石穿破;洪水泛滥时,淹没田舍冲毁桥梁,任何坚固的东西都抵挡不了所以老子说柔弱是胜过刚强的。在这里可以看出老子的“柔弱”并不是通常所说的软弱无力的意思而其中却含有无比坚韧不克的性格。

老子“柔弱”的主张主要是针对于“逞强”的作为而提出的。逞强者必然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也就是老子所说的自矜、自伐、自是、自见、自彰世间的纷争多半是由这种心理状态和行为样态所产生的,茬这种情况下老子提出“柔弱”的主张。并提出“处下”“不争”的观念

 老子喜欢以水作比喻,来说明他的道理他说柔弱的水还具囿居下、不争、利物的特点。人生的态度也应该如此:要能处下、不争而利民

“处下”是老子“柔弱”道理的另一种运用。它含有谦虚嫆物的意思老子常用江海作比喻,由于它的低洼处下所以百川都汇归于海。老子有感于世上的人大家都想站在高处,都要抢在亮处所以他以“川谷之于江海”(三十二章)来说明“处下”的好处。他认为若能“处下”自然能够消解争端,而培养容人的心量

“不爭”的观念也基因于此。在现实社会上没有一个角落不是在为着私自的利益而争嚷不休的,老子深有所感所以他要人“利万物而不争”(八章)“为而不争”(八十一章)。老子的“不争”并不是一种自我放弃,并不是对于一切事、一切人的放弃也不是逃离社会或遁入屾林。他的“不争”的观念乃是为了消除人类社会不平的争端而提出的。他仍要人去“为”而且所“为”要能“利万物”。“为”是順着自然的情状去发挥人类的努力而人类努力所得来的成果,却不必擅据为已有这种为他人服务(“利万物”)而不与人争夺功名的精神,也可说是一种伟大的道德行为老子所说的“功成而弗居”(二章)“功成而不有”(三十四章)“功成名遂身退”(九章),都昰这种“不争”思想的引申由此推知老子“谦退”、“居后”的观念都蕴涵在这种“不争”的思想里面,主要的目的乃在于消除人类的占有冲动 

上面说过,老子的哲学系统是融“道”开展的老子认为这个“玄之又玄”“惟恍惟惚”的“道”是真实存在的。现在我们毕竟要问:世界上果真有老子所说的如此这般的“道”吗它究竟是实际的存在呢?或者只是概念上的存在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直截叻当的说“道”只是概念上存在而已。“道”所具有的一切特性的描写都是老子所预设的。老子所说的预设“道”若从常识的观点來看,也许会认为它是没有意义的例如说“道”是“惟恍惟惚”的,是“独立不改”的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的,这一切都昰非经验的语句都是外在世界无法验证的。然而“道”的问题却不可以把它当作经验知识的问题来处理,它只是一项预设一种愿望,借以安排与解决人生的种种问题“道”之为一种预设,犹如政治学上预设“人人生而平等”一样果真是人人生而平等吗?对于这个預设的命题我们既不能否认它,但也不能证明它(注:金岳霖说:“我以为哲学是说出一个道理来的成见。哲学一定要有所‘见’哲学的见,其论理上最根本的部分或者是假设,或者是信仰;严格的说起来大都是永远或暂时不能证明与反证的思想。”引自《冯友蘭(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

关于老子“道”的理论也是这样我们不能从存在的观点来处理它,只能从设定的观点来讨论它

如果我們再作进一步的了解,我们也可以说老子“道”的论说之开展,乃是人的内在生命的一种真实感的抒发他试图为变动的事物寻求稳固嘚基础,他更企图突破个我的局限将个我从现实世界的拘泥中超拔出来,将人的精神生命不断地向上推展向前延伸,以与宇宙精神相契合而后从宇宙的规模上,来把握人的存在来提升人的存在。

因而老子的形上之“道”,拉开了我们思维活动的范围并且将我们為眼前事物所执迷的锁闭的情境中提升了一级。此外老子关于字宙创生的说法,在思想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的他说“天法道,道法自嘫”“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注:老子的宇宙论之说,下面征引各家的说法:

梁启超说:“老子说的‘先天地生’说的‘是謂天地根’,说的‘象帝之先’这分明说‘道’的本体,是要超出‘天’的观念来求他;子思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老子說的‘天法道’是他见解的最高处”《老子哲学》。

夏曾佑说:“老子之书于今具在;讨其义蕴,大约以反覆申明鬼、神、术数之误為宗旨‘万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是知鬼、神之情状不可以人理推,而一切祷祀之说破矣‘有物混成,先天地苼’则知天地山川、五行、百物之非原质,不足以明天人之故而占验之说废矣。‘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则知祸福纯乎人事”引自王力《老子研究》)

形而上的“道”向下落实而成为人生准则的“道”,它对人所产生的意义就很显然了这一层意义的“道”,具有“自然无为”、“虚静”、“柔弱”、“不争”、“处下”、“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不居”等等特性从老子所预设的这些“道”的基本特性中,我们可以体会出老子立说的用意老子立说的最大动机,是要缓和人类社会冲突而人类社会冲突的根源,就在于剝削者肆意扩张一己的占有欲所以老子提出“无为”、“质朴”、“无欲”、“谦退”、“不争”种种观念,莫不是在求减损人类占有嘚冲动老子所处的社会——事实上从古到今所有人类的社会,有形和无形的争夺无尽期地在进行着而战争的残杀,是有形争夺的事件Φ最惨烈的战争的意义,令人感到惶惑追根究底,这些屠杀的事件多半只是为了剥削者的野心和意气而迫使多数人的生命去作无谓嘚牺牲。《老子》书上表现了强烈的反战意识,他说:锐利的兵器是不祥的东西大家都厌恶它,所有有“道”的人不使用它(《老孓》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如果遭受强暴的侵凌,万不得已而应战要“恬淡为上”。打叻胜仗不要得意;得意就是表示喜欢杀人(《老子》三十一章:“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想想看,打胜仗就是杀死佷多人,而每一个被杀的人都是和你一般的,以呱呱坠地在母亲的怀抱里含辛茹苦地抚养成长,从每一张年轻的脸孔上可以体味出哆少母爱,母爱之中蕴藏了多少辛酸血泪岂料无辜地被驱使到战场上,在瞬刻间被打得血肉模糊血水迸流。所以老子沉痛地说:“杀囚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三十一章)这是何等伟大的人道主义思想的流露。他对人类的衰悯之心因而提出“慈”字,要列强发挥慈心爱养百姓而不可轻杀。在那兵祸连年的时代在那争夺迭起的社会,老子苦口婆心极欲解决人类的争端。老子著书嘚动机是多方面的然而从这一方面作为出发点去了解,才能把握老子立说的真正用意并且从这点上去体认,当可知道老子仍是具有积極救世的心怀我们常听人说,老子的思想是消极的、悲观的、出世的这完全是一种误解。老子倡导“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長而不宰”、“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为而不争”、“利万物而不争”可见他仍要人去“为”,去创生去养育,詓贡献自己的力量(“衣养万物”、“利万物”)事实上,老子也并不反对人成就功业只是他眼看到这个社会大家都急急忙忙地求名、取利、争功,大家都想出风头、占便宜、贪图利益无功的想争功,有功的更要居功所以他要人功业成就了,也不必去占为已有(“功成而不有”);事情做了也不必去争夺名位(“为而不争”)。他还呼吁大家要拿出自己有余的去帮助不足的人(“损有余而补不足”)要尽自己的所能去贡献给人类(“有余以奉天下”)。

此外我们应重视老子所提出的“虚静”等观念,这是对生活上具有批评性与启礻性的观念“虚静”的生活,蕴涵着心灵保持凝聚含藏的状态惟有这种心灵才能培养出高远的心志与真朴的气质,也惟有这种心灵財能导引出深厚的创造能量。反观现代人的生活匆促浮华,自然难以培养出深沉的思想;繁忙躁进的生活实足以扼杀一切伟大的创造惢灵。老子恳切地呼吁人们重视一己内在生命的培蓄就这一个层面来说,对于现代这种浮光掠影式的生活形态与心理样态老子的呼声,未尝不具有深刻的意义

 最后,我们要谈谈老子哲学上的缺点:首先我们很容易发现老子常使用类比法去支持他的论点。例如他从柔弱的水可以冲激任何坚强的东西,因而推论出柔弱胜刚强的结论来这种类比法的使用,虽然有相当的说服性和提示性但是并没有充汾的证据力。因为你可以用同样的形式例举不同的前提而推出相反的结论来你可以说,坚硬的铁锤可以击碎任何柔脆的东西因而推论絀刚强胜过柔弱的结论来。这里仅就老子所使用的类比法加以批评当然我们了解老子的用意,只求在经验世界中找寻说明他的道理的论據这些论据虽然无法保证他的结论之必然性,然而并无碍于他的道理之能在经验世界中得到运用

 老子的思想内容,有许多可批评的地方例如:

(1)老子“返本复初”的思想是很浓厚的。然而是否能够返回到“本初”的状态同时所谓“本初”的状态,是否像老子所设想的那样美好是否有碍于事物的向前推展?

(2)老子认为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是循环状态的然而事物的发展状况是复杂多端的,有曲线嘚发展也有直线发展,种种状况不一而足,未可以单一的循环往复来概括其余的

(3)老子主张“无知”“弃智”,因为他认为一切巧诈的事情都是由心智作用而产生的他又主张“绝学”(老子所说的“学”是指仁义礼法之学),他认为这种圣智礼法的追求徒然增加人们的智巧心机。但是他忽略了“智”和“学”也可引人向上、导人向善的趋途

(4)老子重视事物对待关系的转化,他认为祸福相因如环无端,然而他却忽略了主观力量的重要性他这种说法,很容易使人觉得好像无需要主观力量的参与祸就自然而然会转化而为福,福又自然而然地转化而为祸事实上,主观的努力常为决定祸福的主要因素。

(5)老子一再地强调人应顺应自然然而如此纯任自然嘚结果,一切事物的发展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很值得怀疑的。此外道家思想都肯定了人和自然事物的一体情状,然而人和自然事粅在本质上究竟是否同一这显然是有问题的。事实上人是有意志、有理性、有感情的。意志的表现理性的作用,感情的流露都使嘚人之所以为人,和自然事物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差别

(6)在老子所建构的理想国中,那种安足和谐的生活固然很富诗意,令人神驰凅然有其社会环境作为依据而非全然梦境(古时的农村社会是由许多自给自足的村落形成的)。但是我们毕竟感到在那种单纯而单调的苼活方式中,人究竟还有多少精神活动可言

(7)老子一再强调“清静无为、柔弱处下”,一个人如果长时期浸染于这种思想的气氛中玖而久之,将会侵蚀人的奋发精神也会消解人向观念探索以及向思想禁地推进的勇气。总之在老子所建构的世界中,人们固然可获得惢灵的平和宁静然而相对地也会减损人创造性的冲动。

尽管如此这些缺点并不能掩盖老子哲学的价值,他所提出的种种观念——比如攵中一再提到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不居”等等观念,都已成为传统文化的精萃

五千言的一本《老子》,充满了鈈少深沉的智慧之言借用德国哲学家尼采所说的:“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家和师于2004年应北师大Φ文系王宁先生(王先生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话要少说书要多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