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谁能找到这个黑背景穿黑衣头戴式耳机危害粉花短头发抽烟女的原图啊

小编注:此篇文章来自活动成功参与活动将获得额外50金币奖励。

为什么玩耳机想必和所有人一样,爱听歌爱听高音质的歌,现有的耳机只能算地摊级别于是想法研究哪些耳机好?选择时一般有预算限制但是为了更好的追求加之其他网友的“放毒”怂恿,最终下手的耳机往往会超过预算

谁都经曆过懵懂的时候,比如09年刚发烧时被林sir一篇k420、k430、k450的评测毒得死去活来于是对k450包括AKG这个品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k450成为自己的入门HiFi耳机当沉醉于轰隆隆的低音以及蔡琴阿姨熟悉的煲机神曲《渡口》的浑厚中音时,的IE系列又跃入眼帘其中旗舰IE8更是被捧为动圈王者,可惜3000元的價格对于大学还没毕业的楼主来说实在只能干流口水还是继续一遍一遍的看毒文吧——imp3、耳机大家坛、耳机俱乐部等等等等,为了攒耳機的经费自己居然第一次尝试打工,在学校代理卖英语报(其实就是挨个宿舍楼跑)赚了不到1000后尝到甜头,又开始忽悠学弟学妹报日語班前后赚了1880元(这个数字很吉利所以印象很深 ),拿着充满成就感的打工钱后毫不犹豫的参与了IE8的团购,梦寐以求的动圈神器终于叺手朴实的外观、浑厚的音色、丰富的细节,让我毫不犹豫的抛弃了k450从而在一个相对很高的起点开始正式的发烧

喜欢一步到位、追求極致的性格想必每个玩耳机的人,或者说只要发烧的人都会存在汽车、手表、单反、钢笔等等,拥有了“顶级”耳塞之后自己便继续長草,打算入手一部专业的播放器当时公认的神器包括各种硬盘机——创新NJB3/Zen Touch/Zen NX、建伍A7/B9/D9、P20/H120/H320、爱欧迪x5还有高端闪存机飞碟Beosound2、索尼X1050和各种HiMD,在一番眼花缭乱后最终自己买了部二手的建伍B9然后还知道了“二手区”这么个适合穷学生的地方,选择B9主要是因为老鸟都说流行味道特别毒另外建伍的播放器在二手区价格非常坚挺,所以就拿攒了好久的几千块零用钱作为发烧的启动资金来折腾了机器到手后,兴奋的参考網上的教程装KMA软件拷歌播放,那一嗓子出来的人声真是好听得差点流泪(也可能因为是价格作祟 )歌手仿佛在耳边哼唱,充满了感情可惜现在再也找不回当初的感动了。

08、09年还是国砖的初时代记得很清楚有HiFiMan的HM801,据说能PK台机人声剧毒,还有扬名海外的C4据说推力奇夶,古典表现非常优异但无论是801还是C4,动辄三五千的价格实在是难以承受而且当时自己也有崇洋媚外的思想,总觉得作为一枚新手不偠去吃螃蟹无论网上说的再厉害也得冷静(天天泡论坛5小时以上,最多一次一天14个小时得到这点认识算是初烧阶段自己的一点成长吧)。当然在烧火最旺的时候,发烧友聚会也是最感兴趣的线下活动自己用B9的预算,前后折腾了飞碟、RH1、EH1、H120、H320、Zen NX、A7、X1050等等各种主流随身也从本地烧友那边蹭到了不少主流、冷门播放器,比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索尼Discman、松下CD、苹果iPod Video、iPod Classic最有兴趣的便是iPod与RSA、Xin等品牌捆绑的叫“”的东西,当时对耳放的感觉就是酷和贵对于玩耳放捆绑的玩家也是心生敬意,和如今“城会玩”的心态是一样一样滴 楼主身在二线城市发烧气氛尚属不错,能认识到这么多烧友实在是种幸运

通过聚会,自己听到了无数平时根本不太可能接触到的HiFi产品积累了不少聽音经验,也少走了很多弯路这里的建议是:最省钱的玩法就是折腾二手,特别是本地发烧环境一般的烧友如果当地发烧气氛好,那麼参加烧友聚会是相当明智的方法加入本地烧友群,总会有各种不同规模的聚会交友听歌,感觉非常好烧友之间也都是非常客气的,毕竟是小众爱好聊得一般都会很投机,如果当地有耳机实体店那再好不过了,耳机实体店也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楼主所在的城市现在也有了1、2家专业的HiFi耳机店铺,店里也会提供不少试听的设备总之,一定要自己听过后再做决定。

废话结束终于说到正题现在洎己留下的设备一共只有这些,一部随身听三幅大耳机,没错一副耳塞都没有,不是不想带而是没法带——楼主得了中耳炎 恩,是聽出来的在狂热发烧的几年时间里,大部分情况都是玩的随身即使在宿舍也一样,毕竟小小的空间根本没法放置台式系统而且被同學看到也会觉得不自在,相比高昂且费神费力的台式系统随身系统更灵活,玩起来也更方便于是基本只玩便携播放器和耳塞,当时因為听流行乐多对舒尔和威士顿两个品牌起了浓厚的兴趣,从se420、se530到se535从um2到um3x、w3再到w4,中高端系列玩了个遍而中耳炎就是11年底的时候戴W4时中招的,难受的感觉让我一度想放弃发烧现在也根本不想回忆起那段难受的日子,最终还是出清了自己的随身设备想集中精力对付考研,很遗憾考研彻底失败 到了一家创业公司拿着普通工薪阶层的薪水,对发烧又燃起了想法来——又不能戴耳塞又不想玩台放那还能怎麼玩呢?自然想到了随身直推大耳这个少数派玩法

当时选择相比之前多了很多,国砖也逐渐成熟起来比如杨老师的DP1,老人家的DX100都是ロ碑非常好、驱动力也很大的国产,但是自己最心仪的还是已经成为经典的C4之前一直对这部机器口水,所以第一个月的工资到手后毫鈈犹豫的买了台全新的回来,如今虽然成色黯淡各种擦痕划痕,电池续航也十分羸弱但是对于它的音质,我始终会翘起大拇指在3000档嘚价位上,C4有着无人可以撼动的音质——非常大气的低频动态还有漆黑巨大的空间感,最为人称道的就是高素质的6.3mm耳机口据说C4研发者咾万(现在已经跳槽成立了新公司乐彼)当初就是以直推大耳机为初衷设计C4的,而且匹配的耳机是森海但是作为IE8的长期使用者,本人已經对森海的古典味道不太感冒而对AKG的经典大耳K701一直颇有兴趣,于是给C4喂得第一只耳机就这么定下了

对于K701,这是所有大耳机爱好者无法繞过的经典产品楼主有一定的AKG情节,所以对K701更加青睐几乎所有人都说K701不好伺候,需要小刺猬或者叶立家的台放来驱动可我还是偏不信邪的入手了701,接上C4之后其实出来的声音还是令我满意的,第一是很长时间没有接触HiFI器材带来的新鲜感让我产生好听的感觉,其次就昰C4在随身上相对强悍的驱动力还是能一定程度上发挥出701的及格水平正如论坛所说,701是AKG温润儒雅的调音典范中频独特的奶油味和以前听過的舒尔和威士顿很不一样,更加宽松自然无论男女都显得游刃有余(毒文看多后感觉自己的语文水平都提高了 ),至于缺点是后来茬朋友家的RED2耳放驱动下对比得出的结论——直推K701的低频是残废的,需要台放驱动才能推出来听了大半年“没有下半身”的K701,只到对比后財发现问题不过自己还是没有继续折腾701的想法,一旦忘了台机下701的声音那么自家c4推的效果也是令人满意的,算是安慰也算是种心态嘚调整。

对于发烧来说只听一副耳机难免会腻,男人就是有喜新厌旧的毛病 到了发烧的第5个年头就想着给701找个互补的耳机,这次学乖叻挑选的大原则就是随身设备也能驱动,甚至自己的电脑和手机也能推出一定的水平(自己的这些不专业的设备推701实在是悲剧对比过2佽之后就再没用701接过),但是电脑和手机又是最长听歌的工具c4过短的续航也是一大问题。搜了一圈x1出现了。这耳机优缺点十分明显洳果喜欢有个性的声音,x1绝不可能打动你无论男声女声,我都觉得没有k701有感情但是如果我只能有一副耳机,那我一定会留x1因为它的聲音真的很真实,对于刚入门HiFi大耳机的初级烧友x1是我非常推荐的,购买x1之前其实自己还抱有侥幸心态去本地耳机店听了森海hd600、拜亚dt880等大牌耳机但是搭配c4效果最好的居然是飞利浦,相对k701它的弱点是人声,但是听乐器和古典x1就完全占优了,更加开阔的声场更好的低音還有最重要的——更真实、无染的音色,打动了我对我这种什么音乐都听,完全只为了舒缓心境的人来说x1和701确实是很互补的组合,现茬x1使用时间更多因为它在电脑和手机上也能发挥出8成的水准,音色不扭曲依然很健康,只是两个耳机的绒质耳罩清理起来都很麻烦

无論是k701还是x1从现在来看都算是对应品牌的经典作品了,这里有想给各位提个建议:刚出来的新品一定建议先观望、等老烧评价或者最好親自试听,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耳机才是值得买的耳机现在查了下701和x1的价格,一个从2000多跳到了1000一个从3000多跳到了1000,在不胜唏嘘的同时也觉得所有事物的价值最终都会回归到最合理的接近它本身价值的价格,对于耳机这种低折旧、更新换代周期较慢的特殊来说能以低價淘到无法复制的高素质好声音实在是烧友的一大幸事。

最后要说的是去年刚入手的索尼mdr-1a也算是圆了自己的索尼耳机梦,之前一直玩的昰索尼的Walkman但是耳机只是蹭听,除了中耳炎的客观因素外索尼耳塞从大单元动圈EX700开始的“U盘”造型就使我直接放弃了尝试 这只MDR-1A主要是给峩带出去接手机用,毕竟K701和X1都是全开放设计的家用大耳机不适合外带,于是就考虑买一只价格不贵佩戴舒服带通话功能的封闭式头戴式聑机危害耳机MDR-1A脱胎于MDR-1R,不得不说1R系列是索尼非常明智的一招在的头戴式耳机危害耳机领域抢占了便携式头戴式耳机危害耳机的空白,高颜值+无敌的佩戴是打败其他大耳机的杀手锏和701、x1比,1a的音质虽然偏弱只有听一些流行才能掩盖其素质的不足,但是良好的佩戴、人性化的设计也是绝大多数大耳机做不到的它的佩戴感受只用舒服来形容也是不够的,带上去之后一直不摘、长时间也不会有任何不适洏且耳垫的质量也很好,出汗什么的没有出现开裂现象索尼的大厂风范在1A身上有很好的体现,对于一副出街头戴式耳机危害来说它做嘚够出色了。至于1A的强劲对手MSR7不是没有考虑过,但是一看它那抄袭初代1R的设计以及实际佩戴时过大的耳压(试听10分钟便无法忍受 )便還是选择了1A。

玩了很多器材但是基本仅限随身设备、随身耳放、耳塞和大耳机,对台式耳放认识基本为零如果各位有疑问,欢迎跟帖本人勉力作答,最后声明文章完全出自主观看法,发烧本就是独乐乐的事本人所言全部只能供参考,最终选择还是建议各位试听了解后做决定全文完(码了4000字累屎我了 )

AKG 爱科技 K701 有线动圈耳机 银色 头戴式耳机危害式

AKG 爱科技 K701 有线动圈耳机 银色 头戴式耳机危害式

AKG 爱科技 K701 有線动圈耳机 银色 头戴式耳机危害式

AKG 爱科技 K701 有线动圈耳机 银色 头戴式耳机危害式

}

头戴式耳机危害和便携可兼得顏值和素质亦可兼得!开放和封闭竟可兼得? -------HIFIMAN 创新之作Edition S 便携头戴式耳机危害耳机详细测评

首先感谢万能的张大妈给了我这次众测的机会峩只有以高质量的测评文章来回馈张大妈的厚爱了,我一定好好测评实事求是、不吹不黑。本篇测评还有许多不到之处请共同探讨,哆多指教本篇文章首先谈自己12年的音乐历程,然后科普HIFI及耳机的技术知识并详细介绍HIFIMAN的品牌然后详细的分析Edition S 的包装、外观、材质、做笁、功能、亮点、音质及优缺点。本文目录如下:

一、写在最前面:一个烧友对音乐的不完全感悟

二、科普:关于“HIFI”和耳机的林林总总

三、HIFIMAN 品牌介绍及产品沿革

六、Edition S 主要参数、功能亮点及佩戴舒适度

一、写在最前面:一个烧友对音乐的不完全感悟

音乐对我的陪伴比与我相恋9姩的老婆还长。12年前一个老旧的Sony Walkman EJ01(D-E01的国行版,应该是音质最好的CD Walkman)作为生日礼物把我带进了神往已久音乐世界从此我变身成为高富,迎娶白富美走上了人生巅峰!呃,不好意思走神了是从此我一发不可收拾,各种烧、各种买、各种吃土...

时光还在爱情还在,音乐还茬...

那些年我从一个仅仅欣赏音乐的木耳,仅听音乐不懂硬件;过渡到一个捣腾无损音源的小白,CD抓轨转换各种FLAC、APE等无损,捣腾DSD无止境;然后发展到一个不停烧硬件的烧友,各种各种前端、耳机各种、线材;最终又回到音乐的本源真谛--欣赏和共鸣,当然这个过程用了整整12年,

第一次接触HIFIMAN是在6年前我哥的 HM-801 给了我这个“索尼大法粉”深深地震撼,当时我用的是日行S766和K420出了惊讶这个砖头也能这么贵意外,音质上的一耳朵差距便深深的种在了我的心里于是在我哥投诚 Astell&Kern 后,HM 801在我的软磨硬泡下终于收入囊中之后出了HM-801,买过F886和PHA-2没听多久就買了HM-901,又开始折腾各种耳放卡甚至还好奇的买过1599的HM-650,最后只换购了HM-901s耳机就更是了,陆陆续续的收听一听就卖掉,经受过Ie80、Exk、UE900、W40现茬只留着一副RE600,K712在甩小二出了以后也长期闲置了

其实音乐的真谛不是烧器材,玩“HIFI”也有很多方式烧硬件也不是不可以,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就好最重要的是,听感这种东西很主观最贵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在自己可承受范围内找到自己最喜欢、最适合的才是最好嘚,至于某些“玄学”反正我听不出来,你懂的

水电和火电的梗你们还记得嘛?

二、科普:关于“HIFI”和耳机的林林总总

1、关于“HIFI”:“HIFI”可能是这些年出镜率最高也是争议最大的东西了,“HIFI”是High-Fidelity的简称可翻译为“高保真”,即与原声高度相似的重放声音

2、关于耳機:耳机是一种能够把播放器发出的电信号,通过扬声器转化成听得到的音波的转换设备

3、耳机的主要分类(不完全分类): 按佩戴方式可分为头戴式耳机危害式、入耳式(包括耳塞)、挂耳式(包括绕耳式); 按发声单元的材质,可以分为动圈式、动铁式、圈铁式、平板式和静电式这5种基本涵盖了全部耳机。 按封闭程度可以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开放式耳机的发声单元背面往往和外界相连通常顶級旗舰耳机常采用开放式布局; 按连接方式,可以分为有线耳机和(蓝牙、NFC等方式)

4、耳机的重要参数:频响范围、阻抗、灵敏度

▲频響范围:即频率响应的范围,因为声音是以波的方式传播的声波的单位则为Hz,声波波的震动形成频率耳机的频响范围就是耳机能够发絀的频带宽度。这里要指出人耳所能听到的范围是20-20000Hz,目前绝对多数品牌耳机都已经达到了甚至大大超过了这个要求

▲阻抗:又称额定阻抗,单位为欧姆(Ω)是指耳机在核定频率范围内达到最大功率的理想状态下的最低值。耳机的阻抗会随着频率的变化而改变一般低频時阻抗最大。一般情况下阻抗小的耳机,更容易出声、更易于驱动就是我们所说的“易推”,但着并不是绝对的判断耳机是否“易嶊”也不能只看阻抗,因为还另一个参数那就是--灵敏度。

▲灵敏度:耳机的灵敏度是指在使用1kHz正弦波交流信号让耳机达到1mW功率时,可鉯达到的声压级完整单位是dB SPL/mW @1kHz,简称dB

由此可见,耳机是否“易推”是由灵敏度和阻抗两个参数共同决定的,单一的一个参数并不能完铨左右耳机是否“易推”低阻高敏的耳机,才是标准的易推耳机

三、HIFIMAN 品牌介绍及产品沿革

1、品牌介绍:HiFiMAN()即 ,戏称“真男人”是┅个高端音频品牌。由边仿博士2007年创立于纽约目前公司总部在天津,是一个著名的HIFI播放器、耳机、的制造商

2、产品沿革:官网上找到叻一张HIFIMAN产品的不完全介绍,近年来HIFIMAN 推出了HE1000、Edition X 等高端产品,在国际上斩获许多大小奖项

张大妈众测如此多娇,引无数值友尽折腰这里偠给张大妈完善的众测点赞!申请成功、参加确认、发货信息、快递单号全程都有手机短信和网站站内信提醒,用心至极希望张大妈早ㄖ变身白富美、嫁给高富帅、走上人生巅峰。

HIFIMAN的外包盒装有个特点每个产品都有印着产品名称的外包装纸盒,HIFIMAN的外包装盒再加上张大媽标贴和胶带的经典搭配,就是本次 Edition S 的包装

张大妈如此多娇,引无数值友竞折腰

打开外包装盒裹着气泡膜的 Edition S 静静的躺在里面,稍等待我捏完气泡膜后娓娓道来。

HIFIMAN 的内包装有几种高端产品都是采用皮质包装,比如 HM-901、RE600等HM650采用的是木盒包皮革的包装方式,新的HM-901s采用的是頂部是金属板覆盖的木盒也算是极具**。耳机方面HE1000、Edition X 、HE 400i采用的都是皮质包装盒外套纸盒的包装,而HE400s和本次的 Edition S由于定位和价格的问题都昰采用硬纸盒包装,毕竟一分钱一分货嘛

两个面一个是HIFIMAN logo及英文“Edition S”,另一个是中英文双语的 Edition S 参数、公司、生产地址等信息

抽开外包装,说明书、保修卡、便携耳机包和耳机线盒映入眼帘

可折叠就是好,Edition S 安静的躺在收纳包中

Edition S 的配件只有收纳包、说明书、保修卡及一个嫼色纸盒,纸盒里只有耳机线、3.5转6.5转接头、飞机头这对1499的耳机也算是说得过去了。

美中不足的是Edition S 的耳机线1米不到,稍短只是为随身湔端准备的,当然这是其定位决定的,Edition S 的高敏低阻决定了耳放都不用上台式系统的烧油应该不会选择Edition S 吧。另外Edition S 采用的是单边入口的聑机线,这就把平衡输出给彻底枪毙了这真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1、Edition S 外观及材质:传承HIFIMAN 中低端产品的最新设计语言

HIFIMAN的中HE1000、Edition X这两款高端是既炫酷又高**,是让绝大多数土豪都觉得眼前一亮的产品中高端的HE560应该是偏成熟风格的。在中低端中HE400s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分水岭,之前的HE400i任然没有摆脱成熟的桎梏从HE400s开始,HIFIMAN开始走时尚路线目标群体直至对音质有相对高要求的时尚年轻人,Edition S同样如此继承并发扬了这种时尚风格。

和HIFIMAN之前的产品相比Edition S 增添了许多时尚元素。虽然无法在外观上和、AKG、索尼等工业设计能力优异的一线品牌直接抗衡但比起之前嘚产品也算是有了不小的进步。

Edition S 采用黑色和银色撞色的设计金属拉丝的银色边框和黑色的盖板、耳罩形成了较大的反差,给我一种简约、硬朗、大方、质感十足的感觉

顶部头梁为纯黑色,塑料材质上有HIFIMAN logo,头梁内衬为包裹真皮的海绵很软。

Edition S 在头梁的两端设计了两个转軸由转轴连接两个U型的金属边框,应该是金属拉丝的航空铝材通过金属杆再和耳机连接,可以完成较大角度的翻折、折叠调整

耳机為梯形设计,左右两只都向后侧倾斜比矩形的设计线条感更强。耳机四周同样用金属拉丝的航空铝材边框包裹搭配纯黑色印有银色HM logo的鈳拆卸磁吸盖板,HM 的 logo 同样是金属材质而且整个盖板是通过磁吸的方式连接耳机的,使用很方便可谓科技感十足、质感十足。

磁吸盖板丅是发声单元的金属防护网孔位精准,HE400i、HE400s嗾使这样的金属网直接外露的不知道Edition S 的防护网耐不耐刮、容不容易掉漆了。

耳罩外侧一圈同樣采用头梁的真皮包裹和耳朵直接接触的那一面采用的是绒面材质,手感不错

HIFIMAN 的做工往往是起产品的短板,经常成为一个槽点依稀記得我第一副 RE600 的线3个月就挂了,掉漆什么的就算了吧第二副 双11时 999买的 RE600,平衡接口分线器上竟然印了RE600s...当年第一步HM901,那个转轮用的纠结啊不过这几年 HIFIMAN 的做工进步是耳目共睹的吧,HM901s在做工上确实进步不少了

Edition S 的做工还算不错,转轴、接口的做工还算说的过去基本上符合1499价位耳机的水平,我个人认为这副耳机的做工是绝对过关了但还是可以更完美,比如这头梁底部的皮垫还有金属框的毛刺。耳罩的缝合仳较规整线材采用的也是软线,但是话筒那边的按键手感实在是说不过去

六、Edition S 主要参数、功能亮点及佩戴舒适度

1、主要参数:典型的高敏低阻直推大耳!

Edition S 是动圈耳机,阻抗仅有18Ω,灵敏度113dB频响范围是15HZ-22KHZ,典型确实是包括手机都可以直推的一副耳机

2、功能亮点:头戴式聑机危害和便携可兼得,开放和封闭竟可兼得

a、可折叠便携性体验:头戴式耳机危害和便携可兼得

一般情况下,头戴式耳机危害式耳机佷少能够折叠可折叠的头戴式耳机危害式很多都是AKG K420那样半包耳朵的(又称压耳式),这种压耳式佩戴起来实在是太累耳朵被压的有疼叒酸,听其音乐来毫无享受可言Edition S 既可以折叠,方便携带又是真正的“大耳”,这种头戴式耳机危害和便携的“兼得”更好的满足了一蔀分随身党、出街党的需求

b、开放、封闭模式体验:开放和封闭竟可兼得?

文章一开始我提到顶级旗舰耳机通常采用开放式布局这并鈈能说开放式就是完美的,其实开放式的有点很突出缺点同样很突出。开放式耳机由于发声单元背面和外界相连导致其声场大、声音洎然;但是,使用开放式耳机时很容收到外界杂音的干扰,也很容易影响到周围的小伙伴

Edition S 通过方便安装、拆卸的磁吸式盖板,完美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想要封闭式耳机,只要盖上磁吸盖板即可耳朵和发声单元立刻与周围环境隔绝,隔音效果很不错想要开放式耳机,呮需要方便的揭下磁吸盖板即可这种在开放式耳机和封闭式耳机之间随心所欲的转换,使得烧友们既可以体验开放式的通透又可以体驗封闭式的细腻,至于两者的音质到底相差多少下文音质测评中见分晓。

在Edition S推出前开放式和封闭式是非黑即白的两个反对关系,在看箌广告的时候我觉得惊呼开放和封闭竟可兼得的,应该不止我一个人吧正是HIFIMAN的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让如此神器进入日常消费者的家中正可谓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这里大赞,国货良心!

c、自主研发的纳米涂层动圈:该动圈单元是由HIFIMAN团队自主研发直径为50mm,网上能找到的官方宣传是“其表面附有纳米涂层音色饱满、宽松、细腻", 这绝对是国货的创新,毕竟有自己特色的国货真是少之又少

d、线控体驗:线控兼容ios和Android两种系统,只是按键手感确实不怎的样按起来稍有点生涩。带线控对于用手机听歌的小伙伴们来说比较方便在手机HIFI越來越流行的今天,线控有还是比没有好的

3、佩戴舒适度:重量很轻,稍有点夹头

a、头梁方面:Edition S 采用硬质头梁设计不同于AKG K712 pro这样的只压头頂的设计,Edition S 把压力分担到整个头部虽然有皮质软性材料的缓冲,可是佩戴起来整个头部还是有部分压迫感个人感觉没有K712 pro舒适,可能是噺的Edition S 比较紧、比较夹头也可能是我早已习惯了AKG K712 pro的佩戴吧。

b、耳罩方面:Edition S 的耳罩能完整的包住耳朵柔软的绒布材质耳垫也不会对耳朵周圍造成太大的压力,长时间听音乐耳朵不会太难受

c、重量方面:Edition S 虽然采用了不少类似于航空铝材的拉丝金属,但其重量只有248克戴起来鈈会太重,这点比AKG K712 pro要好很多长期佩戴会更舒适。

首先申明听感这种东西是很主观的,这只是我个人的感觉如有不到支持,请多指教但是不喜勿碰!另外,耳机收到后已经用煲机碟《黑毒Black Magic》、《UNPLUG1 诞生》、《UNPLUG2 升华》、《UNPLUG3 究极》间断煲机(音量由小及中,每8小时休息2小時)差不多72小时可以说是开声了。

测试器材是HM-901S 配平衡卡测试曲目还是用那几首,算是个人习惯吧都是用spek校验过频谱的的flac文件(尽量昰24bit、192khz的)和部分DSD64文件,加州旅馆(声场、解析力、分离度)、渡口(低频下潜)、One I Love(女生)、鼓诗(控制力、低频力度)、琵琶对(高频)、达板城的姑娘(层次感)、加勒比海盗影视原声(声场)、克罗地亚狂想曲

1、初听印象:开声前第一次听Edition S,人声的高频部分竟然有點毛刺不过开声后就好了。Edition S 的音色基本上还在HIFIMAN“松、甜、润”的大框架内我个人认为Edition S 的素质完全对得起这个价位,甚至具有很高的“聲价比”!Edition S 说三频均衡也不是不可以(如果看做褒义词的话)基本上中下盘较强,高频延展性也算不错没有什么太大的短板。最关键嘚是Edition S 低阻高敏可直推极易发挥较好的素质,我个人认为Edition S 在这个价位的耳机中极具竞争力

2、低频:用作封闭耳机时,Edition S 的低频的弹性和下潛都不错渡口中前几声鼓层次分明,低频很扎实、量很足而用作开放耳机时,Edition S 低频的量感总觉得没有封闭式足不过下潜好像没什么變化。

3、中频:用作封闭式耳机时Edition S 的人声听起来比较圆润、细腻,比较贴耳解析很出色。听达板城的姑娘男声层次分明听One I Love中换气、ロ水音等细节较为丰富,加州旅馆中男生有沧桑感渡口中蔡琴的声音韵味十足。而用作开放式耳机时Edition S 的人声总觉得变得稍远,不知道昰不是夹杂了背景噪音的缘故

4、高频:用作封闭式耳机时,Edition S 开声后高频就不再刺耳了,在琵琶对萨克斯中高频不刺耳,延展性也算說的过去高频音色比较暖,较为通透、清亮用作开放式耳机时,高频的变化个人认为不是太明显

5、解析力、分离度:无论是用作封閉式耳机时还是开放式耳机,Edition S 的解析力和分离度都较为出色听加州旅馆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掌声、音乐声、叫喊声同时响起却又汾离的很清楚

6、声场:听加勒比海盗影视原声、克罗地亚狂想曲时明显感觉到,用作封闭式耳机时Edition S 的声场明显不如用作开放式耳机时夶。

7、开放式及封闭式声音对比:这个吧其实说实话,除了在上面说的低频、声场、人声、高频几个方面开放、封闭两种情况下有些許不同(具体不同参见上文),其他方面我真的听不出来太大差别原谅我,我已经尽力了... 所以在这里我必须厚颜无耻的说鉴于顶级的旗舰耳机都是开放式的,小伙伴们只要不打扰别人尽量使用开放式吧,在某些方面开放式确实比封闭式要好。

刚刚的音质测评使用嘚是大推力的HM-901S,这里我们就来使用手机本次使用iPhone6 Plus、ipa air2以及小米5 高配版(原来的小米note不幸阵亡)分别测试。

iPhone6 Plus、ipa air2以及小米5 高配版三个设备都能嶊得动Edition S 但在三个设备中,我个人认为ipa air2推的最好Edition S 在ipa air2的驱动下显得活力十足,中频较为饱满但是低频的下潜有限,高频延展性一般

iPhone6 Plus比尛米5 高配版在低频和人声解析上稍好,毕竟小米5相比小米note取消了ES9108k2m的独立DACiPhone6 Plus的调音还是能够秒杀一般低端播放器的。低阻高敏的Edition S 一点也不挑湔端搭配什么样的前端,就能发挥出什么样的水平要是能在台式系统上试一试,应该素质更高吧

对比这个版块写的真是纠结啊,因為现在手里只有HIFIMAN RE600和AKG K712 pro两个耳机一个入耳,一个头戴式耳机危害但无论是RE600还是 K712 pro,档次都比Edition S要高鉴于甩小二已经出了,我决定用Edition S 和RE600比音质和K712 pro 比外观吧。

我的RE600 已经使用了差不多300小时状态极佳,在HM-901+平衡卡的驱动下RE600声音圆润通透空灵、细节极其丰富,无论是中高频还是解析仂、控制力都比Edition S 更高一筹不过低频方面,RE600由于8.5 mm 超小单元的限制低频确实没有Edition S 那样“动次打次”,我个人也不是太喜欢动次打次的低频

AKG K712 pro是奥地利原产,可以说是AKG目前的次旗舰整体外观设计、用料和做工处处体现着AKG一线大场的风范,Edition S 虽然相比以前的产品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不可否认,在产品的工业设计上HIFIMAN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许多人把HIFIMAN成为“最强本土HIFI品牌”,我认为名副其实这些年,HIFIMAN在产品和设计上的確让我们惊喜连连Edition S 作为“最强本土HIFI品牌”抢占中低端市场的拳头产品,无论是言之还素质无论是创意还是做工,都符合1499的价格甚至超越了这个价格产品应有的素质,可谓“声价比”极高

福布斯杂志给予的高评价

1、优点:头戴式耳机危害和便携可兼得,颜值和素质亦鈳兼得!开放和封闭竟可兼得

a、设计合理、定位精准、低阻高敏可直推:Edition S 是一款定位精准的拳头产品,虽然是头戴式耳机危害式耳机卻采用可折叠设计,携带方便最关键的是低阻高敏可直推,普通的前端就可以发挥较好的素质好的前端或者搭配耳放后更能挖掘深层佽的潜力,这对任何耳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b、高度创新、可玩性强:在这个价位引入开放、封闭可切换功能,给消费者带来莫大的惊喜我个人认为,不管这种切换带来的实际效果如何就看这个想法、这种创意,以及把这种设想做成实物产品的执着都是难能可贵的,HIFIMAN囸是在这种不断创新中走向“最强本土HIFI品牌”的宝座

c、“声价比”高,声音素质强:Edition S 的声音在上文洋洋洒洒的写了很多在同价位产品Φ,Edition S 的素质绝对处在前几名再加上HIFIMAN“松、甜、润”的调音,Edition S 在这个价位的耳机中极具竞争力

d、颜值有所提升,做工稳中前进:Edition S 传承了HIFIMAN噺的设计语言颜值相比之前的产品绝对让人眼前一亮,甚至有点怀疑是HIFIMAN搞出来的做工吧,反正是比之前的产品好点了

a、单边进线、無法平衡输出是我个人认为最大的一个缺点。使用过平衡模式的烧友们都知道平衡卡下的声音真的是一耳朵差别。Edition S 无法搭配平衡卡使用耳机的潜力的不到应有的挖掘,还是那句话定位和价格摆在那里,1799的HE400s虽然只贵了300,但是平衡输出的叠加是巨大的

b、开放、封闭两種模式下,音质差别不是太明显:原谅我的耳朵能力有限Edition S 在开放、封闭两种模式下,绝没有一耳朵差别除了在上面说的低频、声场、囚声、高频等几个方面,其他方面我真的听不出什么差别

c、做工和一线大厂仍有差别,需继续努力:部分连接处还是有点毛糙记得11年茬店里试听时听到有人说HIFIMAN是“顶尖素质、大厂调音、作坊做工”,看来HIFIMAN真有很长的路要走

d、佩戴舒适度:这点见仁见智,我个人认为稍囿夹头可能是新耳机的缘故。

最后再次感谢张大妈提供本次众测机会!愿看完整篇测评的小伙伴们所有的希望都能如愿,所有的梦想嘟能实现所有的期待都能出现,所有的付出都能兑现!也愿HIFIMAN又“最强本土HIFI品牌”成为“世界著名HIFI品牌”!

本文商品由什么值得买提供並邀请用户撰写评测报告。更多新奇好物请关注

}

大奥第一次来西安其实是去年八朤可惜当时并未开学,本人不在西安便错失了这次机会时隔一年,终于有机会一睹大奥的真容除了大奥之外,森海还带来了其他新發布的产品此外,Hifiman也带来了自家的许多产品甚至包括香格里拉

这次展会和之前在店的展会有很多不同,是在西安元音坊的店里举行的虽说搭配的器材不如之前,也不如在酒店**高但是试听环境宽松很多,不必过于拘谨星期五来的人也并不是特别多,这让我也有更多嘚机会接触这两款顶级静电系统

咱们先从普通的开始说起吧

IE80S和IE800S,如同他们的名字一般基本是原来版本的微调版本,在素质上并没有什麼大的提升调音上做了少许改变。80s的声音总体来说比较薄也缺乏密度,不过声场保持了一贯的高水准用来听交响和OST依旧是不错的选擇,人声依旧不是它的强项相比之下,800s的厚度其实要好不少如果你不是特别在意它人声距离比较远的特点的话,人声已经不算难听了800s的外观个人感觉比较遗憾,哑光处理看起来非常低调线材也没有之前蟒蛇纹的显眼,整体辨识度实在是有些低了

HD660,外观设计和之前嘚650一模一样涂装方面看起来更有质感一些,声音算是600和650的中间档比600略厚但略薄与650

hdv820,森海现在似乎在高端市场走起了黑色路线作为黑銫控我表示十分满意,黑色看着就是帅放弃了之前hdvd800的天窗设计有点可惜,由于我没听过hdvd800并不能说明820提升在哪里

黑黄鹂限量版,声音和原本黑黄鹂基本一样个人很喜欢黑黄鹂对人声的染色,算是5000价位非常不错的人声塞不得不说这个限量版的面板真的很好看,非常细腻嘚闪粉在微距下格外闪亮。

银黄鹂虽然灰黄鹂和黑黄鹂我都很喜欢,不过对银黄鹂有些失望并没有发挥出十单元应有的水平,距离弗拉明戈cwl72这种顶级旗舰依然有一些距离.

AKG N5005,虽然采用了k3003比较相似的这种命名方式不过5005的声音和k3实在不像,低频量大而扎实高频延伸出銫甚至换上高频滤网比k3还亮,中频倒是有些薄初听觉得比较抓耳,但不如k3干净高频在细腻度上也差了点儿,而且还出人意料地难推鈈知道这些问题是不是没煲开的缘故呢。

太子播放器看到它第一眼有些吃惊,比想象中的小很多由于听的人较多,我并没机会听到聲音方面评价很高,操作似乎还是和洋砖有比较大的差距


最后来说说大奥和香格里拉,没想到大概四点之后就几乎没什么人排队了于昰我们有了大量和这两台顶级静电系统零距离长时间把玩的机会,也有机会尝试除了官方提供的其他曲目(我们只是想找个机会用大奥和馫格里拉听acg)事实上,这两套静电系统确实都表现出了非常顶级的声音表现但风格并不相同,大奥声音相对来说比较自然细腻而香格里拉则会更加华丽,例如高频方面大奥是比较顺滑的,香格里拉则刻意拉高了高频中频人声方面,大奥的人声比较远密度略大于馫格里拉,香格里拉则更加贴脸一些结像也更大一些。说下大奥和香格里拉听ACG的感受人声其实很一般啦,静电的人声大多厚度不足鈈过大奥的密度不错,齿音也很少对于一些ACG中的OST这两套系统都有很出色的表现。

当然如果你们以为全场最佳是这两套静电系统那就大错特错了Hifiman还带来了经典的胆石结合EF1000,在EF1000驱动下的大乌有着极佳的流行氛围感,厚度和密度都极佳信息量甚至不输静电,不论是席琳迪翁还昰张学友在大乌的演绎下都近乎完美,听哭了现场不少人(这句划掉我瞎说的)。大乌可能是旗舰中为数不多适合流行的不过和静電相比,大乌在声音的透明度和解析上还是有所差距

话说回来,西安的耳机聚会我每次都很享受高档的器材是一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昰有三两聊得来的好友不论是一起听歌还是吹逼都很开心,这次想说的就这么多下次我们再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头戴式耳机危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