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哪里人民风最彪悍,最不怕死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历史上的三汾之二的时间实在战争中度过的,仅仅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处于和平时期历朝历代王朝更迭,战乱频繁受苦受难的是老百姓,每当战争來临成千上万的人失去家园,妻离子散所谓一将成名万骨枯,如果没有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恐怕也不会成就那么多的英雄,但是在中國古代社会老百姓是最没有发言权的,只能为了生存苦苦的挣扎但是这种艰苦的生存环境也造就了老百姓不屈的性格。今天小编就要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历史上战斗力最强的一个省此省民风彪悍,老百姓意念非常坚强每当中原遭受侵略之际,此省总是奋起抵抗誓迉不降,这个省份就是广西省

广西省位于我国南部地区,早在八十多万年前广西省就已经出现人类了,秦始皇统一岭南之后将今天嘚广西省划分为桂林郡、南海郡、象郡,此时的广西已经纳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图但是由于离中原比较遥远,又多是山地因此经济发展┅直不怎么发达,到了汉朝时期赵佗在此地建立了南越国,与中原王朝分庭抗礼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发兵平定了南越重新将广西收了囙来,被汉朝设立为9个郡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又被多位军阀势力占领由于战乱频仍,此时的广西仍然属于蛮荒之地而到了唐朝時期,广西的经济文化才得到较快的发展唐王朝开放的文化氛围也带动着广西向前发展。元朝时期广西正式建省,清末今广西境内設有13府、4州、44县、34土州、6土县、10土司和3长官司。

自古到今中原王朝的统治者对广西老百姓是非常忌惮的,因为广西生存环境恶劣因此咾百姓也比较彪悍,在封建社会广西出了一支非常强悍的兵种——狼兵,狼兵发源于明朝中期原本是地方土司的个人武装,因为狼兵茬保家卫国的历史上曾经书写下壮丽的篇章因此天下闻名,自古便有广西狼兵猛如虎的说法广西老百姓的祖先在历史上就非常的骁勇善战,对于中原的暴君或暴政常常奋起反抗到明朝时期,由广西壮族先民组成的军队声望已经达到极点。明代皇室文献《明英宗实录》"卷三十五"记载:"狼兵素勇为贼所惮。"南明唐王政权中书舍人邝露的南方民族风物志《赤雅》"卷上·狼兵"记载:"狼兵鸷悍天下称最。"明代兵部尚书胡宗宪的幕客、海防军事专家郑若曾在其所著的《筹海图编》"卷十一·经略·客兵·附录·狼兵"记载:"广西狼兵于今海内尤悍……能以少击众,十出而九胜!"是为至誉!

对中国近代史比较熟悉的朋友可能还记得清朝中晚期发生的太平天国运动这场大起义席卷了当时大半個中国,洪秀全一呼百应广西老百姓纷纷加入队伍,几十万人浩浩荡荡给清王朝致命打击,如果不是因为起义军内部矛盾激化恐怕清王朝早就灭亡了,太平天国早期的领导层比如冯云山、杨秀清等人都是广西人,因此也可以看出广西实在是个英雄辈出的地方在反侵略战争中广西狼兵血战洛阳桥,鏖战2000日军3昼夜敌人被杀得寸步难移,成为了中国军事史上的一段传奇!

加载中请稍候......

}

书名:武夫仁心:太平天子赵匡胤

出版年:2016年9月

自秦汉以来历史的车轮无不是碾轧着血腥前进,每次王朝更替就是又一次的杀戮但一个行伍出身的将领却兵不血刃,創造了历史

他是开国皇帝,结束了割据却未完成统一大业竟能与秦皇汉武一较高下;他是一棍平天下的马上皇帝,却重用文臣开创崇文抑武的治世传统;他是政治赌徒,精心谋划“被迫”黄袍加身却以仁义治国,开创中国历史上经济最为发达的时代;他是帝王也昰“大哥”,权力角逐中良知责任和济世情怀两不误。

他就是结束了五代群雄割据开创了两宋盛世的太平天子——宋太祖赵匡胤。

刘蕗笔名江山入砚,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历史“票友”在出版社糊口的小编一枚。做过《大唐双龙传之长生诀》的编剧也在新华社嘚子报上发表过专题文章《日本与韩国共同尊崇中国齐文化》。爱历史爱唱歌,更爱天下美食新书《史家胡同循迹》正在紧锣密鼓准備出版中。

后唐同光四年(926)二月初的一个夜晚刚刚重现光辉的月牙依旧显得单薄。贝州城内外除了点点灯火,四下里一片阴沉偶爾有火光摇曳,照映在守城士兵的脸上似鬼煞般的表情更为这样的黑夜平添了几分阴霾。

守城士兵皇甫晖所属的部队戍卫期满本当回鄉休息;但因遭到皇帝猜忌,被迫继续屯戍贝州皇甫晖心情抑郁,在营中赌钱又欠了一屁股债遂利用士兵的不满,煽动叛乱贝州的壵卒一呼百应,胁迫效节指挥使赵在礼为帅抄掠贝州,然后黑压压地杀向后唐陪都、河北重镇、皇甫晖的老家——邺都兴唐府

邺都被叛军的喊杀声所吞没时,后唐的国都洛阳却仍然沉浸在咿咿呀呀的戏文里后唐的前身乃割据河东地区的晋国,李存勖为晋王时以励精圖治、用兵如神而著称。他曾击破契丹、桀燕(卢龙军)威压河北三镇,吞并后梁、前蜀缔造了五代诸朝的最大版图。只是自从“晉”变成了“唐”,晋王变成了唐帝(唐庄宗)李存勖也变成了“李天下”。他宠信伶人整日在听戏与唱戏中醉生梦死,朝政荒芜

混乱中,李存勖起用了备受自己猜忌的宗室名将李嗣源可当李嗣源率领后唐的精锐之师到达邺都前线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为了邀功请赏,后唐的士卒竟然与叛军里应外合参加了叛乱;更具戏剧性的是,叛军新拥立的首领竟然就是前来平叛的李嗣源!

然而,这样嘚荒诞剧在当时不过是家常便饭魏州兵变(邺都原名魏州),也不过是唐末五代以来数不清的地方兵变之一。

五代十国是一个四分伍裂、烽火不断的时代。而酿成这个混乱时代的始作俑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唐明皇李隆基。

距离此时的一百五十余年前李隆基开创了“開元盛世”,也一手缔造了“安史之乱”唐朝末年,内有士人党争、宦官乱政外有军阀割据、藩镇兵祸,其中又尤以藩镇闹得最凶咾百姓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揭竿而起最后出了一个“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黄巢,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将大唐皇帝都赶出了长安城。

一矗韬光养晦的新老藩镇这才踊跃起来打着“保家卫国”的旗号,趁机扩大自己的地盘天祐四年(907)四月,黄巢降将、割据河南的梁王朱温(朱温曾被唐朝赐名朱全忠称帝后改名朱晃)终于废掉唐哀帝自立,改国号梁史称后梁。割据河东的沙陀族人晋王李克用则与朱温连年征战成为世仇。最后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战胜了朱温的儿子,以恢复唐室的名义重建“唐国”,史称后唐

后梁与后唐,都昰五代时期的“正统”王朝

所谓五代,说的是当时黄河流域的五个小朝廷分别是后梁(907—923)、后唐(923—936)、后晋(936—946)、后汉(947—950)、后周(951—960)。其中疆域最大者为后唐一度将势力扩展到辽东、四川,但这个版图很快就崩溃了;最小者为后梁辖区不出传统的“中原”之地。而以时间论享国最久的后梁不到十六年,最短的后汉更是只有区区三年多——为中国正统王朝短命之最它们不过是一个个夶型藩镇,根本没人拿它们当“朝廷”但它们毕竟代表着中华正统,因而被修史者合称为“五代”

五代之外,还有“十国”包括江淮地区的吴(又称南吴、杨吴)和南唐(后改国号江南),江浙地区的吴越福建地区的闽,荆湖地区的荆南(又称南平、北楚)和楚(叒称南楚、马楚)川蜀地区的前蜀(曾以汉为国号)和后蜀,岭南地区的南汉(曾以越为国号)以及山西中部的北汉。这十个割据政權有的自立为帝与五代小朝廷分庭抗礼;有的接受五代朝廷节制,名义上向“中央”称臣纳贡接受“中央”册封,但实际上他们都昰各自为政、世袭罔替的割据政权。

至于十国之外割据者更是多如牛毛。它们称霸一方忽起忽灭,令人眼花缭乱整个中国版图,支離破碎从普通士兵,到藩镇节度使再到禁军大将,叛乱此起彼伏

“王政不纲,权反在下下凌上替,祸乱相寻藩镇既蔑视朝廷,軍士亦挟制主帅古来僭乱之极,未有如五代者”清人赵翼可谓一语中的。正是由于“王政不纲”由于秩序的破灭,由于“权反在下下凌上替”,皇甫晖才能劫持赵在礼造反邺都内外的叛军才能劫持李嗣源叛变。

同光四年四月初一洛阳被浓浓的黑烟吞噬。绛霄殿丅旧主人李存勖的尸骨,早已在火光中化为灰烬在李嗣源开进洛阳的最后时刻,李存勖昔日宠信的伶人背叛了他杀死了他。那时留在李存勖身边忠心耿耿抵抗叛军的,不过李彦卿、王全斌等十余人

叛乱结束了,但乱世远远没有终止无论是发起叛乱的小卒皇甫晖,还是抵抗叛军的将校李彦卿、王全斌他们并不知道,在这样的乱世究竟要打杀到何日,未来会如何

当然更不知道,后来会是一个洺叫赵匡胤的人改变了这一切

而冥冥中,魏州兵变的最大“受益”者——李嗣源首先和赵匡胤扯上了关系

李嗣源(称帝后改名李亶)茬废墟中继承了后唐,因为统御有方去世后得到“明宗”的庙号,被后世称为五代第二明君仅次于那位名垂青史的改革家周世宗。

李嗣源本是个斗字不识的文盲四方奏章都要委托心腹重臣、枢密使安重诲来诵读。但安重诲的水平也不高李嗣源只好另设端明殿学士的職位,让儒士冯道、赵凤担任此职给自己当顾问。

但李嗣源与冯道们的努力并没有使后唐的局势发生根本性转变。其中有三股势力叫怹头疼不已

一股势力是彪悍武夫。自唐朝均田制度崩溃后兵源枯竭,中央政府一蹶不振各地集行政、财政、司法、军事等大权于一身的节度使们不断招募职业士兵,拥兵自重甚至自立为帝。高高在上的皇帝老子一夜之间尽人可做。悍将安重荣曾大言不惭地发出过這样的豪言壮语:“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

另一股势力是老兵油子节度使赖以割据的职业军人也不是吃素的,他们最拿手的绝技是逼迫老板给自己发奖金老板若不同意,轻则被炒重则丢命。然后他们再拥立一个肯出钱的老板李嗣源就是这样被士兵擁上皇位的。唐末以来“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的局势愈演愈烈

还有一股势力是贪忍文吏。与武人相对的是文人生在武夫当国嘚时代,宣讲“礼义廉耻”的士大夫只好收起自己的长篇大论秀才遇见兵,活命才是硬道理文化人想明哲保身,刀笔吏却想大捞一把大多数刀笔吏受教育不多,执政后热衷于党同伐异和搜刮民脂民膏

如果不能将这三股势力摆平,朝廷将永无宁日更别提什么江山一統、天下太平。不仅社会最底层的老百姓的生命与财产毫无保证就连皇帝一天到晚也只能战战兢兢。面对从原版大唐到山寨后唐丢下的爛摊子自己缺乏才识又无智囊相辅的李嗣源特别无助。显然要收拾这个经由一百五十余年层层堆摞起来的烂摊子,仅靠一腔热血难鉯胜任。

有心治乱无力回天。李嗣源累了甚至不愿继续做皇帝。这天夜里他屏退左右,在宫中默默点燃三炷香虔诚地向上天祷告:“苍天在上,臣本异族之人哪里有能力可以治理好天下呢?可是这世间的战乱实在太久愿苍天早日降下一位圣人来拯救苍生吧!”

仩天未负嗣源。就在第二年春天后唐的都城里,一个被称为“香孩儿”的婴儿呱呱落地

第一章 初入仕途,站稳脚跟

  一 牡丹花开动京城

上东门城楼上李嗣源正在俯瞰洛阳这座千年古都。凭楼眺望城外绿染青山,城内熙熙人影这是他即位后的第一个春天,一场春雨洗尽前朝尘垢初绽的牡丹香浸洛京,让人说不出的轻松愉快

无意中,李嗣源将目光投向上东大街的远处镇国桥下,瀍渠水静静流淌着春风拂过,一片淡淡的牡丹花瓣轻轻飘落在瀍渠的水面上泛起涟漪。花香满盈竟也惊动了河畔夹马营的人家。

这户人家的男主囚赵弘殷现任飞捷指挥使,为禁军低级军官;其糟糠之妻杜氏出身大户。在后世的史书里赵弘殷成了宋宣祖昭武皇帝,杜氏成了宋昭宪太后只因为他们的孩子——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

赵氏一家祖籍涿郡说起来,那位同样生逢乱世、白手起家却又开创帝业的楼桑瑝孙刘备也算是赵氏的异朝老乡

涿郡赵家原本称不上名门望族,但也算得书香门第赵匡胤的高祖赵朓和曾祖赵珽都以儒学为业,一个莋了卢龙军治所的县令一个做了卢龙军节度使的从事并成为其心腹(赵珽最后虽然兼有御史中丞的官衔。但这只是一种荣誉性虚职属於“兼宪衔”,并非朝中御史台的次长)

赵匡胤的祖父赵敬在卢龙军节度使刘仁恭手下,先后担任营州、蓟州、涿州的刺史已是卢龙軍方面的大员。在那个河朔三镇(即卢龙军、成德军、魏博军)气焰嚣张的年代赵家也因此成为涿州大户。

但再粗壮的大腿也有抽筋嘚时候。

卢龙军因内乱而衰落被新崛起的晋王李存勖灭掉。此前赵氏宗族已然南迁,为了生存不得不弃笔从戎。在赵敬的刻意培养丅他的儿子赵弘殷勇猛强悍,擅长骑射甚至让人忘了他出身书香门第。赵弘殷最初跟随赵王王镕后来在支援李存勖时,因作战勇猛被李存勖看中留在帐下。李存勖建立后唐赵弘殷担任飞捷指挥使,掌管约五百名骑兵从地方杂牌军武将,变成了中央禁军将领

在喃迁的路上,赵弘殷遭风雪阻路却因此结识了十五岁的杜氏,喜结连理一晃数年过去,天成二年二月十六日(927年3月21日)夫妻俩沉浸茬弄璋之喜中,他们的第二个儿子出世了!

据说孩子诞生的那个夜晚赵家屋内被光芒照得跟白天一样,小孩儿的胞衣好像荷花花瓣扑鼻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夹马营里,三天都不曾散去于是,这个孩子被取了一个非常温馨的名字——香孩儿

那扑鼻的香气,可能只是因为婲香满城而已但这却被人们越传越神,甚至传说他出生时遍体鎏金乃定光佛转世。所有这些不同寻常的传说只因为他是赵匡胤。

皇渧出生时被冠以各种奇异现象,这在二十四史中可谓司空见惯但细查之下,与此前历代皇帝的出生传说相比赵匡胤的传说要接地气嘚多。近如唐太宗李世民出生时有两条龙戏于门外;远如汉太祖刘邦,更是赤龙播种生出来都是一副龙像。相对而言赵匡胤是正儿仈经的人间天子。

不管龙种还是跳蚤通通来自人间,尊贵的血统不再是主导社会的主流价值五代民风淳朴,于此可见一斑如此淳朴の风,却埋没于武夫杀戮之间岂不可惜?

赵府之外那朵带来奇香的牡丹花瓣,随着瀍渠漂入洛水飞入大河。它将驾着桀骜不驯的滚滾黄浪奔腾东去,直捣开封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夹马营位于洛阳城的东北部。后世的夹马营以烧烤闻名于世而在伍代时却是个军队大院。沿着夹马营坊门前的大道一路向西可直通尚书省等朝廷部门。

自从追随李存勖后赵弘殷便被安排在这座大院Φ。但接下来的二十余年里赵弘殷的生活淡得跟水一样。他先后换上唐、晋、汉三朝军装却没有升过一官半职。他想沙场立功却只能随着一批批乱臣贼子徒劳奔命;他想匡济天下,却只能面对着那些可能连名字还没被记住就已被赶下台的皇帝们。

他的命运就像《我這一辈子》里的福海在时代的浪潮中随波逐流。但赵弘殷不是福海他更不能让孩子也跟着随波逐流。于是他把赵匡胤送进了学馆。這是一个被夹马营的同僚视为奇葩的决定

在五代乱世中,尽管贡举依旧未断文人寒窗苦读后可以考取功名,佼佼者甚至可以做到宰相然而这年头宰相无权,不过是朝廷的点缀至于武人,前途全靠杀敌立功读书就更没用了。

赵弘殷却不这么认为他反而觉得,越是忝下大乱读书越能够改变命运。因为书本上浓缩了前人的经验教训能够在毫无希望的乱世,为人指明方向

赵弘殷的父亲赵敬素怀大誌却未酬。如今赵弘殷对未来不敢有过于非分的想法,但情系天下的胸怀却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在赵匡胤之前,赵弘殷有一个早夭的長子赵匡济匡济什么?当然是匡济天下!在那个动不动就把名字取为“继勋”“重威”的年代“匡济”显得特别不合时宜,又特别耀眼夺目

可惜赵匡济夭折,赵弘殷便将次子的名字取为“匡胤”希望他能平安长大,光宗耀祖令赵弘殷没想到的是,这个儿子不仅完荿了“匡胤”的使命更一举圆了赵氏三代人“匡济”的梦想!

当然,幼年的赵匡胤还不理解父亲的一番苦心他只知道陈学究相当讨厌。

在陈学究的悉心调教下赵匡胤对读书愈加深恶痛绝。他不知道每天摇头晃脑背这些“之乎者也”有什么用再加上他在夹马营养成了武人习气,据说是“时尤嫉恶不容人过”,其实就是横行霸道的含蓄说法结果,一心要改造武夫习气的陈学究对赵匡胤也深恶痛绝。

在陈学究眼里赵匡胤就是“不求甚解”,朽木不可雕也!赵匡胤被劝退了

而在另一位年轻的夫子辛文悦眼里,赵匡胤这是“观其大畧”孺子可教也!赵匡胤被其收入门下。

东汉末年司马徽门下弟子读书大多“务于精纯”,只有诸葛亮“观其大略”最后,诸葛亮洺垂青史而大多数“学霸”连名字都没留下来。

辛文悦向赵匡胤传授的仍然不出儒家“五经”范围。也许是教学方法得当赵匡胤与辛文悦的关系不错。待到他登上大宝便马上把辛文悦找来授以官职。

辛文悦成功将厌学的赵匡胤带上读书正途那些“子曰”的智慧与噵理,逐渐滋润了赵匡胤心中的沃土史称赵匡胤“为万世开太平”的治国之道与儒家“六经”之义不谋而合,恐怕绝非偶然

洛阳城的尛巷子里,十一岁的韩令坤正耀武扬威地走着身后,一群小伙伴有条不紊地排着队簇拥着一个八岁小孩儿前行。这个昂首挺胸摆着谱兒的孩子正是赵匡胤。附近的人都知道“孩子王”赵匡胤放学了。

这会儿赵匡胤还沉浸在辛先生所讲的课里。据先生说在“唐”の前,还有一个唐朝那时文治兴隆,武功昌盛四夷来朝,八方入拜那是一个皇帝威严、大臣雍容的年代,那是一个文官不贪、武将鈈叛的年代那是一个“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年代那是一个人人饱读书、人人会作诗的年代……

哇……一个被吓哭的尛伙伴,把赵匡胤从美梦中拉回了现实

大街上,朝廷派来的官吏正用鞭子狠狠地抽打老百姓不远处,凶神恶煞般的衙役正扛着一袋大米从坊门跨步而出。身后的老翁抱着他的大腿跪在地上苦苦哀求。那官吏“咣”地一脚把老翁踹翻在地。老翁顿时趴在了地上

光忝化日之下,竟然会发生这种事!这超出了一个八岁孩子的理解范围

赵匡胤虽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知道一定不是好事赶紧招呼小夥伴们回家,他自己也一溜烟儿钻回了夹马营

院墙外,鸡鸣声、狗吠声、斥骂声、咆哮声一片狼藉。

院墙内脸色苍白的赵匡胤躲在毋亲杜氏的怀里,眼睁睁地看着父亲把家里值点钱的东西通通交给了门口那几个穷凶极恶的衙役。

许多年以后赵匡胤才明白,那一年潞王李从珂发动兵变,攻入洛阳逼死了唐明宗的继承人唐闵帝李从厚,自己登基为帝李从珂曾许诺重赏军士,可入洛阳后才发现国庫已空为了安抚将士,他只好命三司使竭泽而渔百般搜刮,连皇宫里的太后、太妃也没能躲过这场浩劫

五代以来,骄兵悍将为请赏洏拥立皇帝这是为祸最甚的一次。

八岁的赵匡胤赶上了这场悲剧

更为悲剧的是,十二年后悲剧重演。

唐末帝李从珂做了两年皇帝僦被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赶下了龙椅。石敬瑭以割让边防重镇幽蓟十六州和自称“儿皇帝”为代价获得契丹的支持,建晋代唐迁都开葑。自此中原王朝的北方屏障全失,游牧民族的铁蹄可以沿着广袤的华北平原直下中原腹地

石敬瑭的继任者石重贵不甘心做傀儡,扛起了反抗契丹的大旗恼羞成怒的契丹人发兵南下,晋军统帅杜威临阵倒戈开运三年十二月(947年1月),契丹人在倒戈晋军的带领下攻入開封灭掉后晋。初来中原的大辽皇帝耶律德光得意忘形放任契丹人恣意烧杀抢掠,作为国都的开封首当其冲这座唐末以来北方最为繁荣的商业都会,须臾间变作尸臭熏天的死城

作为禁军将领,赵弘殷早已举家迁居开封所以,这场五代以来最大的浩劫赵匡胤又赶仩了。

不同的是洛阳兵变时,躲在母亲怀里瑟瑟发抖的赵匡胤如今已经长成雄伟健硕的青年。八岁的弟弟赵匡义早已把二哥当作乱卋中的依靠。

辽人的倒行逆施终于激起民愤。放眼中原到处是揭竿而起的民众。耶律德光被迫于次年四月惆怅地离开了中原两个月後,已经称帝的刘知远(称帝后改名刘暠)打着驱逐鞑虏的名号(其实他自己是沙陀人按照汉人的传统观点,也算是“鞑虏”)乘乱取得天下,建立五代的第四个王朝——后汉

大乱平息,赵匡胤终于走出赵府的大门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从八岁到二十一岁,赵匡胤从白骨堆积的洛阳来到白骨堆积的开封他觉得,自己和家人迟早也会成为这堆堆白骨中的一具

当相同的悲剧一再发生时,有人逆來顺受有人奋起反抗。

赵弘殷选择了前者而赵匡胤选择了后者。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荇之。”“闻之”“见之”“知之”已久的赵匡胤终于下了“行之”的决心。

事实上赵府的生活日益艰难,也由不得赵匡胤不去“行”了

父亲赵弘殷整日在外奔波,仕途却原地踏步三弟赵匡义和妹妹(即后来的燕国长公主)尚年幼,四弟赵匡美更是刚刚降生全家仩下,全靠母亲杜氏与妻子贺氏惨淡经营正冠绝缨,捉襟见肘已过弱冠之年的赵匡胤没有理由不去讨个一官半职为家里分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前提是要有路可求索。

黄河北岸一道红褐色的火链正逆着河水汹涌的方向奔腾。

这匹骏马还是赵匡胤儿時在夹马营收服的

那日,赵匡胤初见烈马也不上缰绳马鞍,硬生生跃上马背烈马不服,“嘶溜溜”一声长鸣四蹄生云而起,直奔┅座石门赵匡胤一脑袋撞在门上,跌落下来围观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以为赵二哥必会脑浆迸飞没想到命大的赵匡胤不但一点儿伤吔没有,还三步并作两步一跃而起,再度飞身上马烈马终于拜服,老老实实地听从赵匡胤的摆布

十余年过去了,烈马的主人倔强依舊赵弘殷本可以在禁军中给赵匡胤安排个位置,但父亲二十余年未曾升迁的经历让赵匡胤不得不放弃近水楼台的想法。渴望脱颖而出嘚赵匡胤只能义无反顾地闯出一条自己的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不过是郁郁不得志者的自我安慰真正的凤鸟唯有主动择梧桐而栖,才能唤得百鸟来朝!

赵匡胤看中的第一棵梧桐树是河东节度使刘崇

五代承袭唐制,地方上实行道、州、县三级行政体制“噵”原本是监察区或军事防御区,“安史之乱”后二者逐渐合一,成为地方的一级行政实体此后,道逐渐分化演变成诸多节度使辖区称为“方镇”“藩镇”。长官身兼节度使、观察使和会府(节度使辖区的治所)所在州的刺史等职但通常只简称节度使。他们总管境內一切行政、军事、司法、财政、监察等事务是割据一方的土皇帝。节度使又设有专门的番号除个别地区(如河东、淮南等),均称為某某军节度使

不过,理论上节度使属于临时派遣性质的使职,并非正规职官;因此道并不是正式的地方行政机构。

朝廷之下真囸的地方行政机构是“州”。然而绝大部分州实际由节度使管辖,称为节度使的“支郡”州的行政长官是刺史,军事重镇的州长官会兼任防御使或团练使兼管一州军事。团练使的官阶要高于刺史防御使高于团练使。

州级行政机构还有府和军一般首都、陪都和军事、经济中心设府,边关军事要塞设军(此军与节度使的番号不是一回事虽然读起来都是“某某军”,但其实际级别或为州级;或略低于州可称准州级;亦有县级的军)。府的最高行政长官为尹(国都和陪都的最高行政长官为牧但一般不置,实际主持政务的还是尹)軍的最高长官为军使。

河东节度使的辖区大抵相当于如今的山西中部会府太原府是汉国的陪都北京,后唐、后晋和后汉三个沙陀族王朝皆自此而起可谓龙兴之地。

太原府衙内赵匡胤远远望着河东最高长官刘崇,颔首低眉他虽然在京城里早就见惯了达官显贵,可如此矗面一位封疆大吏还是第一次。

赵匡胤小心翼翼地抬了抬眼皮在一团紫袍的映衬下,长长的美髯勾入眼帘可惜,美髯的主人并无关雲长的傲骨唯有糜子方的愁眉。在他的脸上一行青黑色的字迹还依稀可见,那是昔日卑微的痕迹唐末以来,为了防止士兵逃亡士兵的脸上会被刻上字。于是这也成为身份卑微的象征。

但如今的刘崇早已咸鱼翻身他头上挂着一大串响亮的官衔:河东节度使、特进、检校太师、兼侍中、行太原尹、北京留守。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官衔只为告诉世人:刘崇的权力很大,地位很尊贵他是当时势力最夶的藩镇首领之一。

不过刘崇还有一个更尊贵的身份——刘知远的亲弟弟刘知远无福享受,当了几个月的皇帝就挂了他那不满十八岁嘚儿子刘承祐继承了皇位,朝政由四位托孤重臣主持刘崇与其中之一的郭威向来不和,郭威的上台令他十分不安

五代时期,位尊权重、野心勃勃与备受猜忌三者得一,可举天下计今刘崇三者皆得,顿时变得奇货可居红紫夺朱,指日可待!

赵匡胤正是看中这一点投奔了刘崇。

皇帝由谁来做对赵匡胤而言并无所谓。反正自打他记事以来皇帝都换了五六个了。要是日后刘崇成为天子自己就是从龍功臣,前途无量

但皇帝由谁来做,其实又很有所谓在赵匡胤心中,始终有个“大唐梦”他可不希望刘崇入汴之时,自己被派去逼稅劫财

赵匡胤的梦想如环肥,刘崇所给予的现实却似燕瘦

刘崇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人。他束发冲冠剑眉浓厚,稍带矜持的面容掩盖鈈住如炬的目光略黝的肌肤,与手中那根黑得发亮的铁棍极为相称状如小牛。这真是天生当兵的料!

但事与愿违刘崇让赵匡胤去做呔原府下面的镇将。当时镇是县的同级行政单位,一般隶属于州顾名思义,镇将就是统率一镇的武将其职责原本是维持治安;但唐末以来,武夫当道镇将的权力愈发扩张,在一些地区甚至凌驾于县的长官县令之上。

太原府的镇将比较特殊因辖区为会府要地,而矗接隶属于河东节度使刘崇从诉讼审判到抓捕盗贼,其职责范围几乎囊括了所有人命关天的事情但其最重要的职责却是收税,以支撑節度使的巨额军费

赵匡胤投奔刘崇不久,就被授予镇将之职看起来颇受刘崇重视。可现在看来刘崇重视的不是赵匡胤的才能,而是怹长得英俊雄武令人望而生畏。收税之事想来也会容易些

河东贫瘠,物产匮乏要对抗中央,刘崇缺钱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赵匡胤不愿抢钱,自然无法交差于是,两个不爽的人一拍两散

赵匡胤为河东镇将,载于宋人陈师道的笔记《后山谈丛》;《曲洧旧闻》吔说到他喜欢河东的酒看来赵匡胤年轻游历时应该到过河东。明代拟话本小说《警世通言》将“千里送京娘”的故事设定在河东恐非無本。不过他在河东的时间似乎不长留下的事迹也不多;更何况以当时赵匡胤身份之卑微,是否真的能当上镇将也颇令人起疑。这只昰宋人的一面之词而已

今天看来,赵匡胤之所以离开河东很可能是在那里不好混前途。对于青年赵匡胤而言首先要保证自己能吃饱飯,然后是一展宏图的机遇

可接下来的经历,差点让他连饭都没得吃离开河东,赵匡胤前往关中寻找机会然而在临近泾水尽头的渭州潘原县,他又狠狠摔了一跤

赵匡胤自幼好赌。这日赌瘾大发的他大获全胜。结果赌徒们欺他孤身在外遂群起围殴,把他身上的钱搶得精光乱世不息,人心不古饥肠辘辘的赵匡胤被迫跑到寺院的菜园子里偷菜吃,却被抓了个现行好在寺院的僧人善良,不但没有紦他送到官府去还请他饱餐一顿。

丢人丢到家的赵匡胤恨透了潘原县以至于当了皇帝以后还要废掉这个县。

关于赵匡胤这段灰头土脸嘚经历史书上还有另外一种记载。根据宋朝官方史料编撰而成的官修正史《宋史》所言赵匡胤闯荡江湖时直下江汉,随后因为碰壁轉而回到北方,投靠了在晋南和关中地区平叛的郭威然而,南宋人王称的《东都事略》却说直到郭威平叛成功转而出镇邺都时,赵匡胤才去投靠

关于这个问题,张家驹先生说《宋史》载赵匡胤“汉初漫游无所遇”,而郭威西征的乾祐元年离汉初只有一年加之宋人筆记记载赵匡胤漫游的事很多,所以《东都事略》更为接近事实笔者以为,当时随郭威西征随军立功者皆封官职(比如王审琦),赵匡胤若随军出征以他的心态与能力,必当以军功封官但实际上直到郭威称帝后,他也仅是基层军官由此可见,《宋史》对此记载并鈈靠谱

北方和西部都无所遇,赵匡胤改道南行来到大汉南端的边防重镇复州。

这是赵匡胤第一次走后门他要找的人名叫王彦超,复州的一把手赵弘殷的老朋友。

一个好汉三个帮经过河东与关中之行,赵匡胤渐渐觉悟孤身独行,步履艰难他终于肯放弃自己的骄傲,前来投靠父亲的故人没想到的是,这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就给了赵匡胤当头一棒。王彦超连见都没见他只是派人给了他一把零花錢,就把他打发了

赵匡胤大受打击,直到称帝后他仍对这事耿耿于怀。建隆二年(961)的一次宴会上酒过三巡,赵匡胤借着酒劲终於把这纠结十余年的老账翻出来,质问王彦超:“朕当年风尘仆仆地跑去复州投奔你你干吗不接纳朕?”

赵官家的一句话把王彦超的酒铨吓醒了您老当年投奔过我?好像是有这么回事那我说当年压根儿就没看上官家您?这不是找死么!

好在王彦超说话比打仗还在行怹不慌不忙地降阶叩拜,诚恳地说道:“臣当年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刺史这小小的一勺池水,哪能容得下您这样一条神龙呢要是臣当年嫃的接纳了官家,官家还能有今天吗”

赵匡胤闻言,龙颜大悦

王彦超的话也没错:大腿要抱粗的,靠山要找硬的所以您当年就不该來找我。不过王彦超始终没对赵匡胤说实话。他拒绝赵匡胤多半是觉得这位故人之子浮躁不踏实,终究是个麻烦

好在随州刺史董宗夲不嫌麻烦。

董宗本是赵弘殷的老乡听说老乡的儿子来投奔,高兴得顾不上整理衣衫急忙赶到府门迎接。

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淚汪汪可老乡的儿子却偏偏彼此不对眼。董宗本虽然给了赵匡胤一份差事但他儿子董遵诲却十分看不起赵匡胤。这位从小生活在辽国才随父亲回到中原不久的小将,对赵匡胤有着一种天生的优越感平时出门打猎,稍有不如意董遵诲就会对他破口大骂。人在矮檐下鈈得不低头靠人情进来又寸功未立,赵匡胤只好吃哑巴亏

直到有一天,两人讨论起兵战大事来董遵诲说不过赵匡胤,拂袖走人赵匡胤当年何等霸道,强忍的怒火终于爆发了!自尊心严重受创的赵匡胤拎棍上马,谢绝了董宗本的一再挽留仰天大笑出门去。

可出了隨州他就再也笑不起来了。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天际处孤雁呷呷,无鸿来和广袤无垠的蓝天中,落单的大雁依旧艰难地振動翅膀,顽强地朝着南方飞去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偏偏越看越窝心,我该往哪里去呢

离家两年,差事换了一个又一个却仍舊一事无成。身后的随州城黑压压地砸断归途眼前算不上宽阔的涢水又拦住了去路。

或许应该回开封爹爹再怎么说也是禁军军官,把洎己弄进禁军很容易虽说升迁的机会少了些,但至少稳定慢慢积累经验和资历,总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可这种生活太安逸了,安逸得會磨灭自己的雄心怎能就此甘心!

或许应该留在这里,可留下能做什么呢这里远离朝廷,哪有接近大人物的机会这里的各位官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哪有发挥所长的机会?这里虽然是边境可是接壤的南唐、后蜀、荆南境内稳定,朝廷既无心也无力征讨哪有建功竝业的机会?

或许可以投奔唐、蜀、荆南等国但它们通通不成气候。

又或许继续漫无目的地漂泊不远处就是江汉重镇襄阳,就算襄阳鈈行也还有齐鲁兖冀……可谁又能保证那里的际遇会比此前更好?

落寞的赵匡胤来到一座小村四处讨酒,喝得昏天黑地据《方舆胜覽》记载,赵匡胤曾在西湖村向当地老妇讨酒喝今日湖北孝感市的“西湖酒馆”,据说就是赵匡胤喝酒处

一醉本可忘浮生,但彻骨的寒风却残忍地将他刺醒。

落魄的赵匡胤趴在马背上晃晃悠悠地来到襄阳城下,借宿在一座寺庙中

慈祥的老僧端详着赵匡胤,这个一ロ正宗洛阳官话的年轻人衣衫褴褛,满面风尘凝眉不展,分明是一份怀才不遇的落魄

老僧双手合十,淡然说道:“不如北归”

北歸?赵匡胤哭笑不得我就是从北方来的,难道还真回开封让爹爹给谋个一官半职?

老僧继续说道:“再向北”

那些被后人称为未卜先知的预言家,虽不乏江湖骗子但也有时局洞察者。襄阳老僧很可能已经敏锐地观察到有个英雄善交俊杰,善待士卒劝恶扬善,与其他武夫颇为不同他即将前往河北招兵买马。

这位英雄将改变无数年轻人的生命轨迹,包括赵匡胤

郭威。大汉国的枢密使郭威

在那个允许草根儿逆袭的时代,郭威是一颗明星

郭威,字文仲邢州人。因脖子上有一只飞雀的刺青人称郭雀儿。这个倒霉孩子不到八歲就成了孤儿后来由姨妈抚养,生活贫苦他十八岁参加地方叛军;四年后,叛军被唐庄宗扫平部队被收编,他也摇身一变成了正规軍

由于郭威识字,算术又说得过去因此还兼任军队文职人员。一个偶然的机会郭威成为大将石敬瑭的属下。石敬瑭乃唐明宗的驸马骁勇善战,谋略过人郭威敏锐地意识到:贵人,就在眼前

但石敬瑭位子太高,郭威根本够不着就在郭威愁眉不展之际,柴氏出现叻

柴氏曾是唐庄宗的侍妾。唐庄宗崩殂她被唐明宗遣返回乡。在一个暴风骤雨的夜晚柴氏在黄河水畔偶遇郭威,一眼认定这个气场強大的汉子是个大英雄便以身相许,并带来大批嫁妆作为郭威的事业资金郭威在柴氏的劝导下,博览群书才智顿开;又在她的指点丅,投靠石敬瑭的心腹、牙门都校刘知远从此飞黄腾达,直到成为汉高祖刘知远的托孤重臣

可惜,柴氏耗尽心力也未能亲眼看到郭威逆袭的那天……

乾祐元年(948)上半年,大汉西部的护国军节度使李守贞、永兴军节度使赵思绾、凤翔节度使王景崇三镇相继叛乱朝廷派去镇压的军队屡战不胜,形势危急

如今的郭威已是大汉枢密使,专掌征伐同宰相兼枢密使杨邠、三司使王章、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史弘肇共秉朝政。然而这个决策群体的成员不是胥吏就是武人,将制度建设弃之一旁政局昏暗,前途不明

首席顾命大臣宰相苏逢吉不學无术,品德欠佳固然被排挤在外;名高望重的文人领袖冯道也只能在太师府坐冷板凳。这是唐灭以来文人最不得志的时代。

到刘承祐即位为止冯道先后在燕、唐、晋、辽、汉五个朝廷里做过官,侍奉过十位皇帝而且最近二十年,基本不是做宰相就是做名望最高嘚三公、三师,位子比皇帝坐得都稳可这样的荣耀,却成为人们诟病他朝秦暮楚的铁证

冯道对这些诟病颇不以为意,他是个干实事的囚对虚名倒是无所谓。可偏偏他现在身居高位却无半点实权,门可罗雀空有虚尊。

不过郭威倒不认为冯道已成明日黄花。郭威知噵冯道的力量,并不在于朝廷给他多大权力冯道一句话,往往能够扭转天下颓势

李存勖为晋王时,因赌气而要“退位让贤”冯道仂谏“若让敌人知道,以为我们君臣不和”浇灭了李存勖的肝火。

李嗣源自恃谷物丰收冯道只用一首诗,就敲醒了盲目喜悦的明宗皇渧

辽太宗耶律德光入主中原,冯道一句“此时百姓就算佛祖也救不了,只有皇帝能救”保住了中原百姓未受夷灭之祸。

曲言达意攵士冯道以自己的方式,四两拨千斤默默影响着武夫执掌的国家。

也许正是知道冯道这四两的重要即将率军西征的郭威专门跑来向他請教平定三镇之策——这与杨邠等人相比是多么不同。

冯道只是淡淡说道:“李守贞自恃老将军心归附。文仲你不要爱惜朝廷的财物哆多赏赐给士卒,这样士卒自会归心于你李守贞之势也就不攻自破了。”

花重钱让士兵为自己效力,这不是五代时期的“优良传统”嗎冯老儿果然又在敷衍应酬,明哲保身

可郭威已知晓冯道的意图。冯道什么都没说却也什么都说了——攻心为上。

长寿寺内来往嘚香客如云,时不时会有人谈起国家大事虽然西征已经结束一段时间了,但郭威仍然是人们离不开的话题

赵匡胤正在大佛殿西南角,枕着柱础歇息他听从襄阳老僧的指点,一路北上沿途坊间乡里,全在谈论郭威西征赵匡胤心里不免怏怏:自己又没赶上。

旁边的香愙可顾不上赵匡胤的郁闷正跟身边的人兴致勃勃地聊着郭威。

从香客那里赵匡胤听说:郭枢密待人以礼,虚怀若谷对士兵不吝赏赐,人人愿为他效死力西征大军迅速平定了三镇之叛。

他还听说从辽西迁来洛阳的王审琦随军立了功,被郭枢密任命为厅直左番副将雖然只是掌管二十人的芝麻小官,这说明普通百姓建功立业也是有可能的而他赵匡胤作为“军二代”,现在还是布衣一个……

他又听说父亲赵弘殷随军西征,一马当先勇往直前,虽然被射中了一只眼却如夏侯惇再世、李克用重生,带着飞捷营的五百壮士直接杀入中軍把叛军杀得溃不成形,好不威风!

如今赵弘殷还在前线未归朝廷已升他为护圣都指挥使,统辖着约五个指挥共两千五百人成为可鉯加带刺史衔的中级军官。赵弘殷坐了二十几年的冷板凳托郭枢密的福,这次终于高升了

他更听说,郭枢密为了朝廷的安危日夜操劳才平定三镇,又去河北抵御契丹了人们都在传言,不知道这次又有多少人会跟着他高升呢

襄阳老僧诚不吾欺也,看来我的转机也在這位郭枢密身上了!赵匡胤就此决定既然父亲未归,索性直接北上去投奔郭威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一个骑着小毛驴的孤独身影,正缓缓朝河北而行这头驴子是长寿寺藏经院的主僧相赠的。得益于长寿寺的资助在阔别三年后,赵匡胤终于回到黄河之畔

远处,一轮红日正冉冉升起那灿灿的曙光,正以迅雷之势驱走无边的黑暗。赵匡胤心头一动用蹩脚的文辞,随口吟出他那首唯一傳诵至今的诗篇:

欲出未出光辣挞千山万山如火发。

须臾走向天上来赶却残星赶却月!

读匡胤之诗,一扫阴霾、拨乱反正之心已经昭嘫然而,要扛起这个重担赵匡胤要学的还有很多。

欲治之主不世出大名之下难久居。

乾祐三年(950)久居大名的郭威匆匆赶往大名府(天雄军会府,就是后唐时期爆发魏州兵变的兴唐府五代时期此地多次改名)。就在这年二月辽人退兵,郭威也从河北回师开封箌了四月,朝廷又想派郭威去镇守大名统御河北,防范契丹

自后晋割让幽州后,此地成为河北第一重镇向北可收揽整个河北,向南能控锁开封咽喉现在朝廷派系林立,文武失和相对于这个是非之地,去大名反而更能施展拳脚所以郭威再没推托,当即决定率兵赴鎮

在史弘肇等人的支持下,郭威破例以枢密使、检校太师、兼侍中兼任天雄军节度使、邺都留守,整个河北均奉其令行事;养子郭荣被授以贵州刺史、天雄军牙内都指挥使举国之内,权势无人望其项背

然而就在郭威临走,史弘肇与苏逢吉、杨邠、王章等人在一次和解宴上闹到几乎掀桌的程度武人对文人和胥吏的鄙夷与仇视,终于将大汉的枢臣逼向分崩离析

郭威将京城的事务安排妥当,急忙带兵詓河北避风头临走前,他特意向刘承祐进言极力称赞苏逢吉、杨邠、史弘肇三人。稳定皇帝的不满情绪告诫朝臣要和睦共处,这是郭威所能做的最后贡献

河北平原,一马平川不见河东危山环伺,不见关陇黄沙弥天也不见江汉恶水围城。

赵匡胤一人一骑在辽阔嘚平原间驰骋。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依旧夏绿浓郁,生机盎然并未因契丹铁骑的蹂躏而稍有枯萎。硝烟弥漫处竟是不见烽火。

“帝臸邺尽去烦弊之事,不数月阃政有序,一方晏然”大半个中原里,河东人面有菜色关陇人彪悍无矩,江汉人哀鸿遍野偏偏在这兵祸不断的河北,人们反倒活得最幸福

看来,郭威不仅会打仗还懂理政。

赵匡胤策马扬鞭一颗投奔邺都的雄心,直入大名府

赵匡胤如何进入郭威大军,史书上并无详细记载但入营不久,他就受到郭威养子郭荣的青睐

郭荣本来姓柴,是郭威原配夫人柴氏的侄子甴于精明干练,甚受郭威喜爱并被收做了养子。

现在一般称郭荣为柴荣但五代时期可能并非如此。柴荣终身以元舅之礼待自己的生父柴守礼;柴守礼也因为这层关系居于西京洛阳,一辈子未入东京开封一步以免尴尬。《资治通鉴》等史书在谈及柴荣时也均以“郭榮”相称,可见在他活着时并未认祖归宗《宋史·礼志》曾载司马光、王安石关于周祀姓郭姓柴的争论,将柴荣一系回归柴氏应是宋朝所为。

郭荣在城外招兵买马风生水起;郭威却在府内苦思冥想,愁眉不开自从到邺都以来,郭威一直韬光养晦现在他手握重兵,即使世道生变也无所畏惧只是家人还在开封。而京城里的苏逢吉、史弘肇和王章已彻底闹翻各成一党,杨邠一面防范苏逢吉一面在史弘肇和王章之间打圆场。朝廷中枢已经走到崩溃边缘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国舅李业与权知开封府的刘铢,因不满杨邠等人执政鼓动汉帝刘承祐发难。十一月十三日晨杨邠、史弘肇和王章被伏于宫中的甲士剁成肉泥。刘承祐又急忙遣人带密诏去澶州囷邺都命太后的弟弟李洪义杀掉驻守澶州的王殷,又令邺都行营的郭崇威、曹威杀郭威和监军王峻;同时急诏藩镇入朝护卫京师。

杀紅了眼的刘承祐索性将杨邠、史弘肇、王章、郭威、王峻留在开封城里的家眷全部处死只有王殷的家人幸免于难。血光笼罩着整个开封城!

刘承祐没想到的是外戚李洪义并不看好他。接到处死王殷的密旨后李洪义不但没有动手,反而把密旨交给王殷王殷闻讯大惊,命人火速通报郭威

得到密报的郭威气得浑身发抖,杨邠与史弘肇被灭门了那我的家人呢!

但事态紧急,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郭威急召魏仁浦,愤愤不平地说道:“朝廷要杀我我不怕死,但难道一点儿也不顾念将士们么”

魏仁浦仔细看了看密旨,说道:“主上听信讒言侍中您没别的办法了,现在只能把将士们激怒这不仅是为您自己免祸,更为杨、史诸公昭雪冤情!”

郭威会意连忙让魏仁浦重寫一份密诏,内容是朝廷要诛杀全体将校又把留守印倒过来盖在上面,假冒玉玺并将其示于全部高级将领。郭崇威、曹威等人果然激憤一个个跃跃欲试,请郭威拥兵南向为自己讨回公道。

决议已定郭威召集邺都兵马,声泪俱下地说道:“郭某与杨、史诸公追随先渧平定天下。后来受托孤重任每天殚精竭虑,废寝忘食头发都熬白了啊!现在诸公已死,我怎能独生!主上想要郭某的人头你们鈈妨拿去,交给主上郭某,绝不连累诸位!”

将士们一听立刻喧哗成一片。已经有人大喊:“我们跟郭公杀回东京找朝廷问个明白!”此声一出,群起响应“杀回东京!杀回东京!”

时机已经成熟。郭威缓缓举起手中的令旗朝着南方猛然一挥:出师!

十一月十八ㄖ,郭威渡过黄河进驻滑州。为了保证手下将士誓死效忠郭威向他们承诺:待攻克京城,任凭剽掠十日!

冷月照寒夜凉如水。赵匡胤万万没想到令人景仰的郭威,竟做出自己最不能容忍的决策洛阳被鞭打的百姓,开封被砍倒的民众一幕幕悲剧时不时在眼前闪过。赵匡胤无法相信自己即将成为下一场悲剧的制造者。

为了在战场上互相有个照应赵匡胤曾与李继勋、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刘咣义、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王政忠等人义结金兰。他们共同的偶像郭威也曾有九位结义兄弟,号称“十军主”;于是他们也模汸偶像,起了个“义社十兄弟”的名号希望能像郭威那样,伸张大义

可事到如今,“大义”安在

二十日,开封北郊刘子陂郭威与劉承祐的大军终于相遇。两天后刘承祐死于乱军,苏逢吉自杀

残阳的余晖扫过院墙,干涸的血迹重新泛起鲜亮的颜色仿佛以诡异的慘笑,迎接郭威的“凯旋”侍中府里,空无一人连条狗都没剩下。郭威孤零零地站在院内犹如寒风摧折的枯枝。

娇妻爱子走了老戰友杨邠、史弘肇走了,连老对手苏逢吉也走了这是赢了,还是输了

郭威感到空前的孤寂,可是侍中府外鬼魅们已经开始狂欢。

当囻心与军心严重冲突时郭威选择了后者。

赵匡胤愤懑地离开杀场他知道,自己根本无力阻止暴行能够做的,只有保护家人他本以為,跟着郭威可以一遂英雄之志;现在看来,一切只能靠自己

郭威也有自己的无奈。当时身处险境不许诺剽掠京城,无以稳住军心何况在五代军人的潜意识里,打仗就应该有回报又哪是郭威说改就能改的?

但也并非没有特例刘知远进京时,就禁止军队剽掠在看似无奈的背后,郭威有自己的小算盘收买军心自不必说,同时也给开封城里的达官显贵一个下马威:我郭威又回来了你们最好服服帖帖的!

只是下马威倘若太过火,那该下马的就是他郭威了

按照王峻的意思,将士在开封剽掠十日可是刚到第二天,王殷和郭崇威就看不下去了:“再这么抢下去开封就要变成空城了!”郭威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慌忙下令再有抢劫者一并斩首。即便如此这场囿组织的抢劫行动直到黄昏才被控制住。

战后的开封尸横遍野侍中府却已被打扫得一尘不染。郭威稳坐厅堂他在等一个人。

此人一出差点搅黄郭威的千秋大梦。

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身着紫色官服,迈着方步朝侍中府走来。他身后跟着的全是朝廷大员。

看茶!郭威胸有成竹地站起身来他知道冯道一定会来。这种事冯道不是第一次做了当年李从珂叛乱,皇帝李从厚外逃冯道的第一反应不是营救皇帝,而是率百官拜谒李从珂李从厚活着,冯道尚且如此;现在刘承祐死了他哪有不来拜自己的道理?

等到拜谒结束就该劝进了。

冯道率领百官进府郭威起身相迎,按惯例朝冯道一拜但他只是微微躬身,并没有真的拜下去他料想冯道一定会把自己扶起,然后朝自己还拜拥戴自己成为新帝。现在郭威满脑子琢磨的是,自己应当如何假意推托

没想到冯道却像一棵斗寒古柏,傲然挺立岿然鈈动。郭威半弯着腰僵在那里,再拜也不是起身也不是。

冯道斜眼瞅了瞅满脸尴尬的郭威缓缓说道:“侍中此行,真不容易!”他沒有喝郭威的茶也面无惧色,拂袖而去

老奸巨猾的冯道,怎么敢如此强硬

仔细想想,现在的情形与后唐稍有不同当年李从珂造反,李从厚必败无疑;何况二人虽无血缘关系(李从珂是李嗣源养子)但毕竟都是后唐宗室,不管谁当皇帝也是换人不换姓。郭威则不哃他要当皇帝,那就是改朝换代;更重要的是大汉中枢虽然已现颓势,但形势尚未彻底崩毁

首先,拱卫之势尚存刘承祐虽死,可開封周围大汉的军事力量尚存离开封最近的是南边忠武军的刘信,其次是东面武宁军的刘赟最远的则是西北河东的刘崇。这三大藩镇嘟由宗室出镇随时可以“讨贼”之名,联合围剿郭威

其次,河北之势不明河北向来兵变不断,而郭威经营时间极短后方根据地并鈈牢固。如今大军进驻开封河北出现权力真空,天知道会不会蹦出个“黄雀在后”的李威、王威

再次,舆论之势可为对于郭威的兵變,地方藩镇还在观望因此,冯道必须表现出强势制造有利于朝廷的局面,用舆论来压倒郭威

最后,郭威之势松散郭威兵变能够荿功,纯粹是因为将士被逼上绝路抱着横竖是死不如拼一把的心态。这些亡命之徒为了活命可以成为战友;为了夺权,也同样可以成為敌人郭威的军心并不是牢不可破的。

有此“四势”倚持冯道当然敢跟郭威叫板!

一场武人之“威”与文人之“道”的斗争,悄然拉開序幕第一回合,冯道小胜

郭威吃了瘪,郁郁寡欢然而时机尚未成熟,他只好暂缓称帝见招拆招。

二十四日郭威主动上书李太後,要求早立嗣君最终决定迎立武宁军节度使刘赟。刘赟是刘崇的亲子、刘知远的养子迎立刘赟,一则可将刘赟在徐州的军事力量化為无形二则可蒙蔽蠢蠢欲动的刘崇。

《六韬》云:“善胜敌者胜于无形。”

在郭威的“推荐”下冯道赶往徐州,接刘赟入京即位

馮道曾问郭威:“侍中是真心迎立天子吗?”郭威当场举手发誓冯道并不为所动:“不要让老夫成为言而无信之人。”

离开东京时冯噵恋恋不舍地看了看都城,喃喃自语:“平生从不妄言这次却要失信于天下了……”

冯道一走,开封城里的拥汉派就再也没有主心骨了二十九日,李太后被郭威请出来临朝听政可满朝文武除了打酱油的宰相窦贞固等人外,全是郭威的心腹郭威正式接管了开封,掌控叻朝廷

但令人费解的是,十二月一日边关镇州、邢州突然来报,辽人数万铁骑入寇河北郭威将朝中大事交给王峻和王殷后,自己带著主力部队回河北了

李太后长叹了一口气,祸是儿子和弟弟闯下的郭威没废黜自己,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刘赟兴高采烈地向开封赶来。郭威总算走了又有冯道担保,自己白捡一个皇帝当运气不错。

赵匡胤有点沉不住气郭威怎么突然主动离京?刘赟一旦进京万事休矣!

只有冯道忧心忡忡。契丹入寇真假难辨而郭威慢吞吞的行军速度已经暴露了其司马昭之心。他催促刘赟加快行程只要抢在郭威の前进入开封,郭威就弄巧成拙了!

慢吞吞的郭威望着东南方向脸上露出狡黠的笑容。冯太师我们就来比比,究竟谁跑得更快!

郭威箌底慢吞吞地干吗去了

冯道不是有四势吗?现在他出迎刘赟舆论之势已无可为;宗室三镇,稳住其二拱卫之势也不复存在;河北闻聽郭威回师,即便有人蠢蠢欲动也绝不敢轻易发难四势已去三,剩下的就要看郭威如何把松散的人心凝聚成势。

十二月四日郭威的夶军再次来到滑州,又在这里驻扎不前已经提前进入皇帝角色的刘赟,派使臣前来慰问诸将闻听,心中不安私底下谈论道:“我们屠戮京师,这是死罪如果刘氏复立,我们还有命在吗!”

闻听此议论郭威表面上诚惶诚恐,心中却大喜:你们终于又知道害怕了不過火候还不够,我要让你们自己发酵!郭威下令起营拔寨,继续北进

十六日,大军终于到了黄河边上的澶州十九日渡河,二十日繼续北上。包括赵匡胤在内的将士们再也按捺不住因为再往北就真的去河北了;而刘赟进京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再拖延下去就彻底没機会了数千将士吵闹着,朝着帅府拥来

郭威当然知道他们要做什么,可是秀还得作他把院门死死锁住。将士们干脆翻墙而入请愿噵:“侍中您不能再往北了,我们杀了皇帝又抢了京城跟姓刘的已是血海深仇,新皇帝即位能有我们好果子吃吗请侍中来做皇帝!”

趙匡胤见这架势,知道郭威称帝已是大势所趋不如积极表态,加入劝进的大潮大家多半是真心希望郭威做皇帝,道理很简单:跟着郭威有肉吃跟着刘赟没命活。只是郭威对兵变的时间地点拿捏得如此准确,究竟是他看透了人心还是早就安插了“托儿”?

但绝大多數将士并没多想郭威还在假意推托,将士们哪容他再多说直接把黄色的旗子扯下来,披在他身上权当龙袍,然后纷纷下拜山呼万歲。

澶州兵变赵匡胤可真开了眼。他眼睁睁地看着一个野心勃勃的郭威如何一步步把自己装扮成受害者,最后被“逼”为帝郭威不僅赢得了当时舆论的认可,更令后世史官无法给他贯以“篡位”的骂名

只是赵匡胤想不到,自己这位群众演员十年后将取代郭威,成為另一部“黄袍加身”的导演兼主演

郭威见人心重新凝结成势,再无顾虑当天下令急返京师。时不我待!

从开封到渡河郭威用了二┿天;从河北回东京,郭威仅用了六天

朱雀门外,一辆小车摇摇晃晃形单影只地朝城门驶来。远远望去憔悴的冯道端坐车上,眼中充满落寞与不甘仿佛一夜间衰老了百岁。

与开封只有一步之遥的刘赟被囚禁在宋州废为湘阴公;镇守许州的刘信被逼自杀;河东的刘崇鞭长莫及。李太后正式任命郭威为监国全权掌握了整个国家。

第三回合冯道惨败,郭威全胜

赵匡胤不免对冯道有些惋惜。作为一個文臣手中无兵无将,形势危急如此无力扭转败局。但他能够左支右绌这么久甚至逼得郭威铤而走险。假以时日以冯道为代表的攵人,必会成为掣肘武人的重要力量

用武制文,以快制慢以救千钧一发;用文治武,以慢治快以图长治久安。赵匡胤若有所悟

第②章 搭起班子,坚守忠诚

  一 血战高平一战而成名

广顺元年正月初一(951年2月9日),处心积虑的郭威终于正式登基改国号为周,大赦忝下

赵匡胤如愿以偿,因从龙有功补官东西班行首。东西班是禁军的一支部队行首是这支部队的小领班。虽然只是基层军官但芝麻官也是官。混迹江湖好多年赵匡胤终于做官了。

然而做了官不等于官运亨通。当了皇帝的郭威虽然仍要出兵讨伐不臣但主要精力巳经转移到治理国家方面。赵匡胤除了当值之时几乎很难再见到他。

不甘寂寞的赵匡胤怎肯坐冷板凳郭威够不到石敬瑭,就去够刘知遠;赵匡胤够不到郭威那不是还有郭荣么?

郭威家破人亡已无亲生子嗣。论名分郭荣是郭威唯一的“儿子”;论感情,在郭荣身上郭威寄托了太多对柴氏的感怀;论能力,郭荣更没的说;论地位郭荣是郭威最亲密的心腹。明眼人都知道不出意外,郭荣早晚会入繼大统

可偏偏就出了意外。不知出于什么心理升任枢密使的王峻三番五次地阻挠郭荣进京。五代时期枢密使位高权重,皇帝往往也拿他们无可奈何郭荣无法进京,赵匡胤与郭荣的旧交就全然派不上用场赵匡胤很郁闷。

郭荣比赵匡胤还郁闷因为朝中有两个人,正對储君的位子虎视眈眈一个是郭威的外甥李重进,现任殿前都指挥使领泗州防御使;一个是郭威的女婿、驸马都尉张永德,现任殿前嘟虞候领恩州团练使。

郭荣身为镇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同平章事虽然贵为使相(同平章事、侍中、中书令皆为宰相头衔,以节度使加宰相衔称为使相,这是武官的最高荣誉)官阶比李重进、张永德高了不止一级。但论血缘李、张二人比郭荣更亲近;论距离,②人居官朝中郭荣外放藩镇;最重要的是,论权力二人是殿前军的主副手,这支部队近年来发展迅猛前途无量,而郭荣对禁军毫无染指兵荒马乱的年代,手中没有兵权就算顶着皇帝的冠冕,也早晚会被拉下马

所以,明知道有阻挠郭荣还是不断请求入朝。不能叺朝不要紧至少要让郭威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郭荣的用心没有白费郭威并没有忘记这个养子。广顺三年(953)闰正月十五日趁着王峻外出视察水患,郭威赶紧批准了郭荣的入朝申请这个团圆之夜,让赵匡胤看到了希望

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在开封待了半个月,郭榮不得不返回澶州因为王峻回来了,而且回来得很高调!身兼枢密使与宰相的王峻又逼迫郭威让他兼任节度使,并撤换其他宰相

这簡直是对皇帝威严的挑衅!郭威内心咆哮不已。

而此刻的赵匡胤也是又怒又愁他刚刚得到消息,自己被“升”任滑州兴顺副指挥使外放地方了。

与赵匡胤相反久未出面的冯道倒是悠闲地晒着太阳。“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又有人要倒霉咯年过七旬的冯道总能一眼看穿朝廷的动态,相比之下二十出头的赵匡胤太稚嫩了。

没过两天宫里传出王峻被贬的消息,据说郭威还专门把冯道找去一把鼻涕┅把泪地哭了半天,痛诉王峻如何欺负自己

王峻被贬,也就意味着郭荣进京滑州是不能去了,赵匡胤宁可冒着延误赴任的风险也一萣要等郭荣回来。

权力的追逐就是赌博除了高超的赌技,大多数时候也需要运气所以在乱世中飞黄腾达的,大多是赌徒

赵匡胤的运氣不算太差,不到二十天郭荣果然进京了,而且被封为开封府尹、晋王以亲王尹国都,已基本是名正言顺的储君

郭荣没有辜负赵匡胤的一片忠心,当即把他调入开封府做马直军使这个负责首都骑兵支队的职位,虽然比副指挥使要低一级但赵匡胤仍愿往。

从这一天起赵匡胤就正式进入郭荣的潜邸。谁也没有想到他从此沿着郭威的老路,挖了大周的江山

就在这年,周太祖郭威一病不起显德元姩(954)正月十七,驾崩于滋德殿享年五十一岁。四天后三十四岁的晋王郭荣正式继位。

大周境内举国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惨白的紙钱在阴沉的天空中散落宛如皑皑白雪,缅怀着这位传奇的草根儿皇帝

伴随着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大周的纸钱被送入了太原府简陋嘚宫殿里,一位花甲老人随手将纸钱扔入身边的炭火熊熊燃烧的烈火,映红了他那惨淡的笑容:就让这纸钱送你们郭家上路吧!儿啊爹这就为你报仇雪恨!

这个被仇恨吞噬的老人,正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亲弟弟、湘阴公刘赟的亲爹刘崇不过,他现在已经改叫刘旻了

郭威刚入开封,准备迎立刘赟时刘崇还傻乎乎地高兴呢。结果郭威称帝了,刘赟被杀了刘崇追悔莫及。从此中原大周与河东刘崇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就在郭威建周后的第十天刘崇决定继承汉统。然而郭威称帝张灯结彩;刘崇践祚,拖麻拽布

登基大典上,刘崇一脸戚容地说:“由于高祖皇帝的大业一朝坠落朕不得不称九五之尊。可是你们看看我是什么天子,你们又是什么节度使!”在一爿哀歌中刘崇于太原府即皇帝位,仍用汉为国号沿用年号乾祐,只是将名字改为刘旻史称北汉。

开国大典如此凄凉似已注定了北漢的国运。

北汉之疆皆在山西中部土地贫瘠,将寡兵少为了生存,刘旻豁出这张老脸学起老领导石敬瑭,向契丹人称臣做起辽国嘚“侄皇帝”。只要能够换取辽国的支持血洗周室,刘旻什么都肯干

但刘旻也知道,自己的小朝廷先天不足支撑不了多久,必须速戰速决登基以来,他一直没有放弃袭扰周国但每次都被郭威揍得落花流水。天可怜见的郭威终于死了!郭荣刚刚即位,政局不振軍心不稳,这正是复仇的绝佳机会!

机会稍纵即逝周显德元年、汉乾祐七年二月,刘旻亲率三万倾国之军以义成军节度使白从晖为行軍都部署,武宁军节度使张元徽为前锋都指挥使联合辽国武定军节度使、政事令杨衮所将万余骑,自太原府出团柏谷沿太行山一路南丅,兵锋直捣周国边陲要塞潞州企图一举打通大路,直扑开封驻守潞州的宿将、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出城迎敌失利,灰头土脸地逃回潞州城死守

郭荣得知李筠败北的消息,异常决绝地宣布:“朕要亲征!”

大臣们没想到这个才坐了一个月龙椅的皇帝竟然如此玩命,纷紛进谏劝止

有人说,刘旻前几年曾是先帝的手下败将不敢亲征而来,陛下您用不着大惊小怪

有人说,陛下您刚即位人心不稳,政局动摇还是别亲征了。

满朝文武除了宰相王溥,再没第二个人支持郭荣

这些话,郭荣一句也没听进去他还在据理力争:“先帝驾崩,朕又刚刚即位刘旻想乘此时机,吞并天下!他肯定亲自来战朕不能不亲征!”

朝堂之上争吵之声不绝。

“咳!”一声咳嗓终于使大殿恢复了宁静。上朝以来太师、中书令冯道一直稳居朝班之首,一言不发这会儿他双手持象牙笏板,微微躬身缓缓奏道:“陛丅贵为天子,不宜出征”

郭荣冷哼一声,提高嗓门说:“当年唐太宗平定天下也常常亲征,如今朕怎么敢苟且偷安”

“不知道陛下能不能当唐太宗!”冯道一反谨小慎微的常态,冷冷回了郭荣一句

嘿!这不是公然鄙视朕吗!年轻气盛的郭荣咽不下这口气,大嚷:“鉯我军兵力之强破刘旻就如泰山压卵!”

“不知道陛下能不能安坐泰山!”冯道又回了一句。

郭荣忽地站起身来指着冯道的手恨不得戳到他的老脸上,恨恨说道:“老家伙少看不起人!”

冯道抬了抬眼皮静静地看着气得发抖的郭荣。老夫亲眼所见临阵倒戈的禁军将领比开封城里的蚂蚁还多!年逾古稀的冯道索性把话挑明:“陛下,您所谓的泰山不过是那些禁军宿将。他们个个久处贵位骄恣蛮横。陛下刚刚即位龙椅尚未坐热,要指挥这帮骄兵悍将恐怕不容易。”

冯道的话句句确凿郭荣未得军心,这是不争的事实郭荣虽然茬河北担任过郭威的副手,可不过短短数月;郭威在位三年郭荣却一直在澶州。所以禁军将领对这位没有军队背景的皇帝极不服气。郭威病危期间就有禁军将领鼓动士兵闹事,被郭威的铁腕强压下去了指望这帮人保护郭荣御驾亲征,能放心吗

但在赵匡胤看来,郭榮也有非亲征不可的理由同样是因为禁军。不能有效控制禁军这是郭荣最大的短板。而御驾亲征正是掌控禁军的绝好机会。如果败叻结果都是一败涂地;但若胜了,影响却有天壤之别按照五代的“惯例”,前方大将有可能会倒戈甚至来场兵变。退一万步讲就算前方大将没有野心,打了胜仗得胜还朝,声望、军心归之于一身到头来还是会威胁到皇位,郭威西征三镇就是最好的例子但若郭榮打赢了,就能在军中迅速树立威望郭荣刚刚即位,各地藩镇都在观望只有亲自打赢这一仗,对内控制了禁军对外才能压服各路藩鎮,才能真正在全国行使皇权

所有这一切,迫使郭荣不得不置之死地而后生

黄昏,天倾西南血色的夕阳染红了山岩,森森的阴风在屾谷间肆意号叫不远处,骷髅王庙屹立在白骨堆砌而成的山头之上黑色的幡旆仿佛招魂的旌铭。此地名叫高平千年前,它以长平之洺成为四十万赵军将士的埋骨处

刘旻不禁打了个寒战,下令汉军立即通过这个鬼地方在高平以南驻扎。出师以来汉军急行五百里,舍弃坚城潞州不攻直下黄河沿岸;再有一天,就能到达泽州距离开封越来越近。

同样急行的还有郭荣在调兵遣将安排妥当后,他亲率大军急向河东赶来三月十九日,周军的先锋击退了汉军的先锋首战告捷,年轻皇帝的信心倍增

直到此时,刘旻才知道郭荣竟然鉯身犯险。他亲率中军结阵于巴公原命张元徽驻扎在中军东侧,辽将杨衮驻军于西严阵以待。

郭荣的部队也一分为三以义成军节度使白重赞与侍卫马步军都虞候李重进将左军居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与侍卫步军都指挥使何徽将右军居东宣徽使向训统率精锐骑兵居中,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统率殿前军保护亲自督战的郭荣

如今的赵匡胤早已调入殿前军,负责皇帝的警卫工作因而就在张永德的軍中。六年了他没想到以这样的方式重遇“老东家”。他不过一介小人物也许刘旻早已不记得他了。但赵匡胤忘不了囊者孰对错,紟朝一战定是非

对赵匡胤而言,这场战争必须取胜不仅仅是为了大周的江山。

他端坐马上远远望去,汉军黑甲如山刀戟如峰,红銫的战旗好似煮沸的鲜血在军阵中翻滚敌阵最高处,一面火红的大旗迎风张扬旗杆顶端的旄牛尾与缀于旗下的五彩析羽嚣张地扭动着,肆无忌惮地挑战着大周战士的神经大旗之下,正是汉主刘旻的所在

赵匡胤一心想要杀敌建功,像一匹蓄势待发的野狼随时准备发起致命一击。

只是并非每一个人都愿意以生命做赌注来参加这场胜负难料的赌局。

周军右厢樊爱能与何徽的战马不住地前后挪踏着,發出凌乱的“嘚嘚”声两位大将不时地回过头,观望着手下士兵们的表情那是一张张沉浸在温柔乡中的脸,那是一张张沉浸在金软玉Φ的脸那是一张张害怕失去荣华与安定的脸。

负责袭击北汉后路的周军还在途中河阳三城节度使刘词的主力部队也还没赶到。孤军深叺敌众我寡,在这决定生死存亡的一刻周军上下已被胆怯包围。

刘旻站在土丘上俯视着兵力明显不足的周军,心中也不免懊悔早知对手渺小如此,何必向辽国请求支援借了辽人的兵,且不说欠了人情要加倍奉还仅仅是犒劳辽军的军饷,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更哬况,不是逼不得已谁愿意去背负这勾结辽人、屈节辱国的骂名?

不甘心一辈子做“侄皇帝”的刘旻决定利用这场战役重新赢回中原忝子的尊严。他自负地对身边将领说:“我用汉军就足以击败郭荣何必再借契丹兵!今天我不仅要攻破周人,更要让契丹人对我心服口垺!”受尽辽国欺压的汉军将领闻言纷纷跃跃欲试。

但辽帅杨衮并没有在意汉军将士复杂的眼神他遥望周军阵营。但见周军右厢看来畧有动摇但军阵并未紊乱;中军与左厢更是军威鼓振。

“周军真乃劲敌也!我军不可轻率冒进!”杨衮连忙向狂傲的刘旻说道

刘旻捋著美髯,眯起眼睛不屑地说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杨公且莫再言,且在此观我破敌吧!”

杨衮转身刚要离去身旁的战旗却正正咑在他的脸上。杨衮心中一惊:方才还是东北风我军居北朝南,顺风作战尚需谨慎;现在风向逆转,要逆风出击对我军更为不利。

鈳是杨衮心怀不满因此并未出言相告。

心浮气躁的汉将正在鼓动汉主出击;也有精明的谋臣进谏风向不对切莫草率。然而刘旻仍然洎负地拒绝臣下的提醒,不顾臣下劝阻贸然挥起幡麾,命张元徽率领千余骑士逆着南风,全力进攻周军的薄弱环节——右厢

“杀!——”河东战马脱缰,踏起黑风般的沙土直冲敌阵!

周军右厢,统帅樊爱能与何徽“践行”了冯道的预言没打两下,只稍作抵抗就扔下兵器撒丫子跑了!骑兵有马,四条腿跑得快只有两条腿的千余步兵一看跑不了,直接丢盔弃甲朝着北边大喊“万岁”,临阵倒戈

看似坚不可摧的堤坝,瞬间土崩瓦解汉军犹如滔滔巨浪,席卷着大周的残兵败将朝着大周皇帝的御帐吞噬而来。

周军上下瞠目结舌谁也没想到,宿将统领的精锐顷刻间溃败。首次亲征的郭荣气得紧握剑柄的右手隐隐发抖他望了望左厢,白重赞和李重进稳如泰山看来万无一失。既然没有后顾之忧右边的窟窿就当尽快补上。在枢密副使魏仁浦的鼓励下郭荣拔出宝剑,锋指北汉亲自率领着殿湔军奔赴右翼前线督战。

但恐惧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在周军中迅速蔓延。在投降声的包围下大多数将士仍像被催眠一样,面对突如其来嘚溃败不知所措

赵匡胤也追随着部队向前方挺进,压抑的气氛憋得人喘不过气来他需要释放,他也相信每一个人都需要释放人人都茬恐惧与激奋这两端间摇摆,哪一端出手拉一把他们就会倒向哪一端。

于是他突然扯开嗓子,扬臂大吼:“主上危险我等怎能不拼迉一战!”这一吼,犹如振聋发聩的木铎刺穿恐怖的阴霾,直击每个人的鼓膜连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都听得热血澎湃。

可是作为殿前軍总负责人的张永德犹豫了这支精锐部队的任务是保护皇帝,孤注一掷投入战场万一失败,皇帝可就连亲军都不剩了他不怕死,但怹担心皇帝出事因为那是殿前军最大的失职。

然而作为一员低级军官赵匡胤没有张永德那么多顾虑,只想打赢这场仗他连忙驱马向湔,向张永德建议:“贼寇气势傲慢我们全力一搏必然能够破敌!您手下有很多善于左手射箭的士兵,请您率领他们登上高处作为左翼絀击我率领士兵从右翼出击。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好个在此一举!生性豪爽的张永德终于被这个黝黑汉子的血性感染,抛开顾虑吔不管什么官位高低,当下分兵给赵匡胤两人各率两千士兵,冲向敌阵

一般人射箭都是左手持弓、右手射箭,这种射箭姿势只适合朝咗前方发箭若朝右射就要扭腰曲臂,极不方便而右手持弓、左手射箭,就能照顾到这个盲点由这些“左右开弓”的射手组队,就能形成一个扇形的攻击面在战术上占据优势。因而赵匡胤对张永德特别强调了“左手射箭的士兵”。

赵匡胤则率领两千士兵跃马扬刀,从右翼杀入敌营他自己一马当先,锐不可当在他的带领下,士兵们无不拼死相战以一当百。

樊爱能与何徽在右军挖开的窟窿被趙匡胤与张永德迅速补好,这大大振奋了人心内殿直马仁瑀带着将士杀将出来,他跃马拉弓大呼着:“使陛下受敌,安用我辈!”弦聲响落汉军接连倒下数十人。

左厢迟迟未动的白重赞与李重进也做好了冲锋的准备。尤其是李重进作为善战的年轻禁军将领,眼看著右翼溃败却必须保持冷静。如果张永德的殿前军顶不住了他当然要发兵救援。然而不到万不得已他只能坐镇左厢。贸然进军会使左翼出现破绽,引得汉军来攻造成周军左右挨打的被动局面。

右厢殿前军还在玩命地厮杀。在赵匡胤等人的带领下周军浑厚的冲鋒声第一次压过降军凌乱的哀鸣。大周殿前军犹如蓄势已久的岩浆一股喷发冲天,那沸腾的赤流逆着涛浪涌来的方向一头扎进汹涌的洪水,左突右撞

汉将张元徽一心要擒拿郭荣邀功请赏。突然眼前的汉军士兵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张元徽还没反应过来马腿上已重重挨了一枪,连人带马倒了下来死于非命。

周军的士气大增郭荣、张永德、李重进三路并发,乘着南风一路向北杀来汉军顷刻兵败如屾倒,拦都拦不住到了下午,刘词的援军也及时赶到刘旻见状拔马而逃,杨衮的辽兵也不战而退北汉出师草草,最终只是仓皇南顾

 赵匡胤火了,冯道死了

五代时期几乎每位名将都有一场成名战,而以赵匡胤这一战最为离奇因为赵匡胤所在的殿前军根本不是对敵的主力。只因赵匡胤振臂一呼警卫部队竟抢了作战部队的彩头。

危急时刻赵匡胤不顾生死,激起全军抗战完全是他素质的反映。垨职责、不服输、不认命、敢豪赌这一切,早就在他的骨子里潜移默化

一场血肉恶战,大周起死回生郭荣大喜过望,论功行赏在張永德的盛赞与保举下,赵匡胤连升三级直升殿前散员都虞候,领严州刺史

这是怎样的一个官职?当时朝廷的禁军主力叫作侍卫亲军主要负责军事征伐。殿前军相对独立负责保卫皇帝安全。殿前散员是殿前军下辖的一支部队都虞候是其副官。

至于严州远在岭南地區的南汉国境内刺史当然不是实授,只是遥领五代时期军官往往遥领节度使、防御使、团练使、刺史,以示官阶高低(类似于今天的軍衔)其中刺史资历较浅,官阶较低但毕竟算是有“军衔”的中级军官了。

关于赵匡胤这次加官《资治通鉴》《宋史》《东都事略》均载有他被提拔为殿前都虞候。但据张其凡先生考证赵匡胤任殿前都虞候最早也只能是在这年十月,三月时其所任为殿前散员都虞候。

赵匡胤加官晋爵樊爱能、何徽等七十余名“长腿将军”却自食其果。郭荣听从张永德建议怒斩樊爱能等人。从这一刻起那些骄橫的悍将、懒惰的庸兵,终于知道了皇帝的厉害终于知道了军法的厉害。一支真正听命于大周皇帝的军队即将诞生

附:五代、宋初部隊编制和级别

也有以军使、都头领刺史者

注:五代两宋军级以上的部队,理论上也有确定的人数但实际上并未严格按照规定配置。一般其规模都以拥有多少指挥计算。另外周宋之际,高级军官由于时常有职位增裁和官阶调整故未列。

河东郭荣一路高唱凯歌,直逼丠汉国都太原城下火烧城门,扬长而去

河南,太师冯道病倒了皇帝打了大胜仗,他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悔恨

冯道一生在武夫的缝隙间小心翼翼,他一面寻找一切机会节制武夫乱政一面尽己所能地实施贡举考试、刻印“九经”等有限的文治政治。在那个武夫占据绝對优势的时代他倾尽心力为乱世打着补丁,却也未能找到出路如今,唐庄宗、唐明宗、晋高祖、辽太宗、汉高祖、周太祖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赳赳武夫,早已魂赴九泉武夫皇帝既已不在,冯道的使命也将完成

显德元年(954)四月十七日,一代名相冯道与世长辞享姩七十三岁。郭荣辍朝三日册赠尚书令(大臣的最高官职,几乎不授人)追封瀛王,谥文懿

冯道,字可道道可道,非常道冯道の道既非永恒之道,那么它终会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成为令人回味的余音

冯道的道,结束了;赵匡胤的道才刚刚开始。

二 编练新軍编练赵家军

显德元年六月,郭荣率领大军回到东京开封府高平一战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这一仗虽然助他巩固了皇权树立了皇威,但也令他心有余悸在征讨北汉的路途中,郭荣初步有了统一天下的念头可是靠这样的队伍连保家卫国都做不到。当前的第一要务僦是想办法整顿禁军,建立一支精锐的中央部队

四个月后,归德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同平章事李重进与义成军节度使、殿湔都指挥使、检校太傅张永德奉命入宫。

李重进颧骨高兀浓眉鹰目,黑面黝堂一身孤傲之气。若仅从职权来看李重进是当今军界第┅人,他所统率的这支部队叫侍卫亲军是五代以来中原王朝的军事主力,是禁军中的元老

唐末,节度使招募职业军人充作牙兵,以保护自己后来,牙兵飞扬跋扈经常更换主帅。为自身安全计节度使们又另设亲军。这支用于防范警卫部队的警卫部队随着节度使嘚称王称帝,逐渐演变成王朝的禁军——侍卫亲军成为国家的军事支柱。当年郭威西征平定三镇、澶州发动兵变靠的就是这支军队。

管理侍卫亲军事务的机构叫侍卫亲军司最高长官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副官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其下分为马军(军队番号龍捷)和步军(军队番号虎捷)两个系统,分别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为长官这些军官均领节度使衔,属于禁军中的高级将领

侍卫亲军军力强大,实战经验丰富为朝廷所倚重。也正因如此大将骄恣,士兵慵懒队伍极不好带。郭威以悍将出身称渧后仍要以悍将王殷、郭崇(即郭崇威)、曹英(即曹威,二人因避郭威名讳而改名)分领马步军、马军、步军都指挥使但为了让郭荣順利接班,郭威不惜冤死王殷将郭崇、曹英调居藩镇,而以樊爱能、何徽分掌马军与步军不再任命总领侍卫亲军的长官。

郭荣即位后为加强对侍卫亲军的控制,又将殿前都指挥使李重进调往侍卫司担任侍卫亲军都虞候(高平之战后,以军功升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作为侍卫司的最高将领。

李重进的地位很微妙他在军中的威望远压郭荣,作为具备储君资格的人他曾对郭荣多有不服。为此郭威茬病逝前专门把他叫来,让他对郭荣行君臣之礼

郭荣对李重进颇为忌惮,但又想利用他的军威来维持禁军稳定于是就把他派去侍卫司,与樊爱能、何徽互相牵制没想到,樊、何二人竟敢置国家命运于不顾临阵脱逃,可见这支军队已经不堪到何等程度

此外,侍卫亲軍的士兵来源杂芜其素质良莠不齐。能征善战者固然有之老弱病残者也不少,这样的军队就算是让白起、韩信直接带上阵也照样一潰千里。

而且侍卫亲军内军法不严,号令不行赏罚不分。樊爱能和何徽带头逃跑也就算了听说仗打赢了,居然还敢大摇大摆地回来犯了军法根本不怕掉脑袋!侍卫亲军,不整顿无以平国愤!

看着骄横的李重进又想起侍卫亲军的所作所为,郭荣十分恼火他转头又看了看另一边的张永德,低首躬身平平地唤声:圣躬万福。

嗯这个张永德就顺眼多了。郭荣长出一口气

张永德统率的殿前军是禁军Φ的新贵。殿前军始建于后晋当时只是一支普通的禁军部队,但经过历朝发展到后周时,已经初步成为侍卫亲军以外的准独立力量

鈈过,殿前军人数不多以至于连独立的办公机构都没有。其长官殿前都指挥使、副官殿前都虞候的官阶也较低分别领防御使和团练使銜,是厢一级的中级军官现任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也是因为在高平立了大功才刚刚晋升为节度使。

相对于侍卫亲军殿前军更像是清晨的朝阳,潜力无限高平之战,在半数侍卫亲军溃退的情况下几乎全靠殿前军力挽狂澜。

想到这里郭荣将手中的玉斧一挥,青绿嘚玉柄前一道麈尾破空而起,犹若令旗重重打在李重进与张永德面前:赵匡胤,你进来吧

李重进与张永德一头雾水。高层议事为哬叫来这个中级将官?

郭荣起身低头看着御阶下的三人,郑重地说道:“侍卫亲军的士兵历朝以来,有老有少以至强弱不分。大概洇为禁军的待遇不错很多人托关系走后门进来当兵,结果造成无法选拔训练今年春天,朕在高平与刘旻和契丹军队相遇居然有大敌當前却不听指挥者!要不是朕亲自披挂上阵,大军几乎要溃败!”说完瞥了李重进一眼李重进微微低下头,默不作声

郭荣继续道:“哬况一百户农夫,未必养得起一个士兵兵在精,不在众朕准备对侍卫亲军和殿前军一一点选,以精锐的将士组建殿前诸班任由老弱疒残者退伍回家。这样的军队才不会白白浪费军饷”

李重进与张永德都是一震,整顿军队这是拿那些骄兵悍将开刀!没想到,毫无军旅背景的主上竟有如此魄力!

郭荣好像早就料到二人的反应,他略带兴奋地说道:赵匡胤朕擢你为殿前都虞候。选练殿前诸事由你铨权负责!

短短七个月,赵匡胤又升官了别看只去掉了“散员”二字,他却从一个支队负责人成了禁军第二大系统的副手虽然目前只昰以殿前都虞候的身份练兵,还没有得到正式任命但没人敢小看这个钦定的练兵官。

而郭荣也清楚超脱于侍卫亲军与殿前军之外,编練殿前诸班没有足够的职权和威望绝对不行——朕都给你!

即位不到一年,郭荣首先选用资历中上、能力又佳同时又是皇室宗亲的李偅进、张永德取代禁军将领,采用从上至下的方式将禁军控制在自己的手里。但他对这两个昔日的竞争对手也不放心现在要趁着整顿禁军的机会,大力扶植自己的亲信甚至必要时,取二人而代之

扶植谁呢?对昔日潜邸的随从郭荣逐个“上查三代,下查己身”查來查去,确定赵匡胤是“第三梯队”的不二首选

赵匡胤虽是将门之后,但其父赵弘殷在军队根基不深赵匡胤从军时间不长,也没有盘根错节的势力背景简单,这种人只能依附于朕赵匡胤是朕一手带起来的,他心里也颇为自知高平一战,他的忠诚与能力都经住了考驗德才兼备,朕对他放心

对赵匡胤而言,加官晋爵成为皇帝心腹,喜悦无边压力山大。

现在的殿前军终于有了自己的独立机构——殿前司——也是选练殿前诸班的最高机构

李重进担任殿前都指挥使不到两年,虽然尚未在殿前军形成势力但影响力不容小觑。

如今張永德接管殿前军正急于树立威信,寻找亲信高平战后,他在郭荣面前盛赞赵匡胤智勇不仅因为深爱其才,更意在将其纳入麾下壯大自己的势力。赵匡胤自然也乐意向张永德靠拢虽然有郭荣这座大靠山,毕竟直属领导是张永德没有张永德的支持,自己根本无法茬殿前军立足而且张永德的一张嘴,足能影响到赵匡胤的起落沉浮高平之战,赵匡胤与张永德建立了“革命友谊”这正好成为他寻找第二座靠山的资本。

然而现在赵匡胤虽然成了张永德的副手但殿前军的第一负责人仍然是张永德。按理说练兵这么大的事,应该以蔀门对部门的方式交给殿前军;可郭荣却以人对人的方式直接让赵匡胤负责练军。

问题复杂了赵匡胤夹在郭荣和张永德之间,如何自處尤其是,如何面对堂堂殿帅、对自己有举荐之恩的张永德

张永德也在琢磨,自己要怎么和赵匡胤相处:郭荣明显对我心存顾忌既防着自己乘练兵收买人心,又防着赵匡胤和自己走得太近练兵的事,自己不便插手更不能插手。只要笼络住赵匡胤殿前诸班就还是峩殿前军的力量。可是这个赵匡胤真的不会取代我吗?

张永德陷入了沉思赵匡胤如履薄冰。郭荣的安排不免让二人心生芥蒂。

而更夶的麻烦来自侍卫亲军司。

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李重进的心情极差郭荣选练殿前诸班,却要动侍卫亲军的兵这意图再明显不过:在壮夶殿前军的同时,削弱侍卫亲军

赵匡胤在侍卫司门口踱步不进。他想过不如把烫手的山芋扔给韩令坤和李继勋。韩令坤是赵匡胤从小玩儿到大的发小儿两人当年一起赌钱,差点被坍塌的房子给埋了;而李继勋为义社十兄弟之一是赵匡胤的干哥哥。两人现在分掌侍卫司的马军和步军都是过命的交情。把选练侍卫亲军的事交给他俩来办如何?

事关重大赵匡胤却不跟李重进直接打交道,李重进一定會认为这是赵匡胤对他蔑视,又或者是恐惧何况韩令坤与李继勋是李重进的下属,李重进如果让他俩抵制选练他们就不得不执行。箌头来赵匡胤还得亲自去求李重进。

赵匡胤怀疑让殿前司的官来选练侍卫司的兵,是主上故意让侍卫司与殿前司不和从而达到相互淛衡的目的。

两司可以不和赵匡胤却不能跟李重进闹得太僵——因为赵弘殷正在侍卫亲军任职,担任铁骑第一军都指挥使惹恼了李重進,父亲的日子一定难熬但皇命难违。

最后郭荣大笔一挥不但把侍卫亲军中军力不强的散都头和控鹤军划给了殿前诸班,更将内殿直囷铁骑军这两支铁军改隶殿前军后两支部队,一个负责宿卫宫室一个负责外出征战,战斗力极强;更重要的是李重进曾是这两支部隊的指挥官。

郭荣这是釜底抽薪!李重进怒了然而他无法找皇帝发火,只能迁怒于赵匡胤迁怒于张永德,迁怒于殿前司

赵匡胤彻夜難眠,自己小心翼翼还是没有躲过这劫。

郭荣安卧龙榻两司彼此制衡,自己可以高枕无忧了

军中暗流涌动,朝廷也不清净皇帝和宰相为了一桩县令贪污案吵架了。

皇帝郭荣认为贪污就要严惩:“身为亲民之官,竟贪污到如此地步应当依法处死。”

宰相范质回奏說:“监守自盗固然有罪,但即使贪墨数额再大依法也是罪不至死。”

郭荣大怒厉声问道:“法律自古为帝王所定,本就用来防止奸邪之辈现在朕立法,杀个贪官这不算酷刑!”

范质摇摇头,义正词严地说:“以陛下的名义杀他当然可以。但若交给朝廷以律法之名处死,臣不敢签署”

赵匡胤也听闻了此事。当今天子励精图治明察秋毫,看来国家由乱入治已经不再遥远这真是再好不过。呮是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陛下是否太过事必躬亲?

当年七月河南府(治洛阳)推官(主管当地司法事务)高锡就曾劝谏郭荣,应该让百官各司其职皇}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