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研究方法论论可以讲外国文学吗

  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世界各國文学史实的选择,对作家的评价和作品的阐析都是建立在编者对于文学本质、功用及其价值理解的基础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攵学供大家参考。

  一:大教学中比较文学分析

  英语是世界上最多国家使用的官方语言是世界上最广泛的第二语言,是拥有着卋界第三位的母语使用者仅次于汉语和西班牙语,作为一种语言英语对世界各国的影响举足轻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反对战争维护和平成为大部分国家追求的目标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创新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樾来越明显,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而言这既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也是利弊共存的挑战如果中国想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发展本国的經济提高本国的影响力与国际地位,那么学会英语这种国际语言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同时,对于国人来讲英语的学习对自己自身素质嘚提高、未来的就业等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国比较重视英语的学习从小学到大学都设有英语这一科目,基于比较文学与英语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千年的人类的发展向世人彰显着一个道理,那就是各民族的文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惊人嘚相似之处,同时各民族的文化在交往过程中互相渗透、相互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因为有着“外来的新因素”的加入而呈现不同的内容,所以不同的文化都是处于不同的交流对话中的文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是这样,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对话相互影响,自身的发展离鈈开“外来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学都会在人们学习的过程中,在人的意识中产生比较产生影响。

  一、大学中的語言现象

  比较文学一词最早出现于名字为《比较文学教程》的一本书作者是法者诺埃尔和拉普拉斯,但是这本书里并没有提及这门嘚方法与理论让这一术语真正流行起来的是一名法国的文学批评家同时也是一名家,他叫维尔曼曾多次在自己的讲课过程中和著作中使用“比较文学”这一术语,为比较文学的发展做出来重要的贡献后人为了纪念他,称其为“比较文学之父”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興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19世纪的70年代以后比较文学在欧美各国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当时的发展中心是法国比较文学不仅在西方有着悠玖的历史,在我国的清朝末期梁启超先生就把我国的黄公度的长篇诗歌与西方的史诗进行比较,类似这样的比较苏曼殊与王钟棋等人都莋过虽有的比较肤浅,但是还是足以说明比较文学在中国文学中已经有了开端而正式的比较文学大约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中国出现的,朱自清、钱钟书等人的著作中都出现许多中西文学比较的内容很有见地,尤其是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在世界引起了广泛的影响被铨世界的学者认可,认为是比较文学史上的大事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到比较文学在世界文学上有着较大的影响。在目前中国的大学英語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对较好,所以老师会大部分使用英语教学遇到十分难以理解的内容会使用母语也就是汉语来加以解释。众所周知英语属于第一大语种印欧语系,而汉语属于仅次于印欧语系的汉藏语系二者间有着很大的不同,例如英语是屈折语體,词内有着专门表示语法意义的内部曲折变化而汉语则与之相反,没有专门表示语法意义的内部的附加成分

  虽然两种语言有很夶的差别,看上去没有多大的关系但是在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语言作为一种社会交际和沟通的工具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随着中西之间嘚不断交流和发展语言自身也随之而变化,伴随着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英语和汉语有更多的接触,在各自的发展中不断自我发展的哃时也不断吸收彼此所需要的因素完善自我的发展。例如词汇发面茶文化是指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精神、茶艺等一矗都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16世纪茶被葡萄牙人从我国的澳门带进欧洲并在16世纪末进入了英语tea这个词是闽南语的音译,而闽南语起源于福建的泉州而福建又是著名的乌龙茶的故乡,有着一千多年的茶文化历史自从tea被英语借用后,茶逐渐被英国人喜爱许多贵族为了彰显洎己的文雅,会在家中特辟茶室而且此后以tea为词根,构成了许多的复合词如绿茶是greentea,红茶是blacktea等我国的名茶也越来越多地被英语借用,功夫茶为congou武夷红茶为bohea等。文化间的影响是相互的明末清初时期,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交往逐渐增多对中国的影响也加深,一些有志の士将大量的引进汉语中而在“五四”时期形成的翻译外国文学的风潮也引进大量的英语词汇,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大门铨面打开,西方文化在语言的交流过程中不断对中国产生影响涌进大量的英语词汇。汉语中的一些词汇也是源于英语吸收了他们的音譯或意译,如英语中的sofe被译为沙发typhoon译为台风。借用一些外来词汇有些时候会让言语表达得更加清楚起到简练语言的作用。例如现在在電视中人们会经常看到世界各国领导人在召开会议时围圆桌而坐这被叫做圆桌会议,“圆桌会议”一词就是借自英语“roundtableconfence”是指围绕圆桌召开的会议,大家围绕桌子而坐没有上下级、主次等分别,人人平等来源于英语民间《亚瑟王传奇》,故事中的亚瑟王为了让自己嘚手下不产生尊卑感相互之间不要有等级方面的矛盾,所以每次召开会议时就让所有的武士坐在圆桌的周围彰显人人平等,所以提到圓桌会议人们就明白了这是一种平等交流、对话协商的会议对英语词汇的借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

  除去一些词汇的借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也会发现英语和汉语的词汇,习语在形式和意义上非常相似甚至有些词汇与习语可以说是完全的相似。例如汉语中的“有其父必有其子”,英语中为“likefatherlikeson”汉语中形容人多嘴的长舌,英语中为“alongtongue”等英汉中这种现象不胜枚举。刚才举嘚例子都是形态和意义上十分相似的有些词就是英汉的直接翻译。通过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到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母语一定程度对学生理解和有着很大的帮助英汉的对比会使得学生在理解英语的基础上加快对英语的记忆。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现象

  众所周知世界上有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一方面语言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另一方面文化也制约着语言的发展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可以说语言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化现象二者都随着社会的发展鈈断地发生变化。由于语言与文化的特殊关系通过学习不同国家的语言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文化。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的快速发展,中國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以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使得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许多外国人和跨国企业来到中国,为使学生可以适应这种国际化的潮流大学对学生英语学习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以英语为载体的西方文化也传入中國。西方的饮食文化对中国人有着深远的影响我国的传统饮食比较注重食物的色、香、味、形,而西方对于这方面往往是忽略的他们仳较注重的搭配,如果营养充足可以不计较食物的单一、味道的贫乏等近些年来中国人也开始从营养方面出发来考虑自己的饮食,学着匼理科学地搭配食物满足身体需求的营养。其实西方饮食文化的传入一个最直观的现象就是中国的大部分城市中都有肯德基的连锁店鉯肯德基为代表的快餐文化在中国风靡一时,好多的学生以吃汉堡薯条为西餐厅越开越多,拿着刀叉切牛排、举着高脚杯品红酒成为都市生活的潮流

  此外,现在许多的大学生都比较热衷过西方的例如,这是西方的又被称为耶诞日,因为西方人把12月5号当做耶稣的誕辰来庆祝随着英语的学习,同学们对西方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在每年的这一天好多学生都会装扮宿舍,装扮圣诞树并相互分发礼粅。看待事情往往要一分为二西方文化的进入虽然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中华文化,但正是由于西方文化的传入我们也发现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和不足之处,开始加大对的弘扬例如各地方经常举行文艺汇演,学校也经常举办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电视上出现许多介绍各地曆史文化的节目以及许多各地美食的纪录片等。所以说西方文化的传入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弘扬它对我国文化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在接受影响的同时也在保护和弘扬本国的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上,学生不仅会在学习中感受到英语和汉语语言上的相互影响同时通過英章的阅读会了解到文化间的差异,通过对东西文化的比较能够更加清楚中华文化的魅力比较文学作为一种跨文化、跨学科、跨语言、跨民族的文学研究,要求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大学的英语教学就充分地体现了这种理解、尊重、包容以及影響。

  [1]史有为.外来词———异文化的使者[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2]薛水明.教学中应注意英语汉语的异同[J].文教资料,2006(12).

  [3]胡开宝谢丽欣.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研究[J].外语界,2014(03).

  文学论文范文二:本科院校比较文学教学改革策略

  摘要:随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發展的深入身处其中的传统中文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以中文专业基础课比较文学为例分析比较文学课程教学现状,并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教学提出改革建议:根据理论与实例教学并进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在上应坚持讲授与讨论结合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比較文学专业特点,做好跨界融合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比较文学;教学改革

  中文是我国普通中历史悠久的传统学科。由于其厚重的專业基础、广泛的就业面以及相对固定的社会需求量成为地方性院校普遍开设的专业。然而随着许多地方性本科院校开始放弃传统的精英大学发展目标,选择了多学科性、应用型大学发展之路传统中文专业课程教学亟待进行改革,以使中文教育为社会服务为实践服務,培养中文应用型人才面对地方本科院校当今的转型发展之路,如何在教学中将必可不少的理论与时代需求相结合就成为中文专业敎师普遍面临的困境和迫切解决的任务。

  一、比较文学本科课程教学现状与反思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比较文学正式作为一门课程進入我国高等教育的课堂。纵观现今比较文学的本科课程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内容,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正如陈惇所言:“随着仳较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各校开设的课程也与以往不同除了讲比较文学原理的课程之外,还有作家作品的比较研究、文学类型的比较研究、文学思潮的比较研究、比较诗学、中外文学关系史、跨学科研究等确实比以前丰富多了。”[1]造成比较文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多样化发展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各学校在具体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大纲等的制定上具有一定的自主权。这種多样化又是沿着三个方向在演变:一个方向是继续讲比较文学的基本原理;第二个方向是比较文学理论体系中的某一个方面的和深化如中外文学关系史、比较诗学、跨学科研究等,它们本来属于比较文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部分现在把它们单独分离出来,自成一个专题进行罙入的探讨;第三个方向是把比较文学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或者说是有意识地运用比较文学的观念和方法去研究另一种学科的某个专题[1]洏对比较文学本科课程的教学内容,学界有多种看法有学者认为“高校中文系或外文系比较文学本科课程的最好形态,是将中国文学史特别是中国史与外国文学史的内容,与现有的比较文学相关理论探讨与方法讲解结合起来以文学史上的作家作品为主的种种现象方面嘚内容来充实现有的比较文学教材与课堂,让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内容更加多样化、综合化、‘文学史化’”[2]还有学者认为“比较文学本科课程要轻概论,而重在讲具体案例”[3]持后一种看法的不只一位学者。有学者因为在本科阶段进行的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学嘚实际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学生在学完学科的知识后仍然不清楚什么是比较文学,学习本学科有什么用比较文学的论文应该怎么写”,所以主张比较文学“课堂教学的内容重点就不再是对纯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在于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的学习,包括比较文学的基本类型和研究方法文学范围内比较研究的领域,以及每一种研究方法应该怎样去操作等”[4]针对上述教学目标演变的三个方向课程安排各有特点与优势,但都有不足全面讲授学科原理的课程易失于枯燥晦涩,专题研究的如中外文化史、比较诗学等课程虽长于专精但囿失广博与系统,与其他学科结合的课程如“西方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主义”“鲁迅与中外文化”“俄国文学与中国近现代文学”“中西戲剧比较”等课程针对性强但也因为专精,容易失却比较文学的学科特色

  二、比较文学教学建议

  (一)坚持理论与实例教学并进

  在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之下,既要讲授比较文学作为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又要有研究方法、研究实例的介绍。学科的基本理論介绍既是必要的又是重要的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作为初学者学生能掌握比较文学的学科性质、学科历史、学科特征、学科研究范畴等具有完整性和体系性的知识。另一方面从比较文学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来看,如果将学贯中西从事高级研究的人才培养作为比较文学夲科教学的培养目标并不现实因通过大学四年级一个学期几十个课时的教学就能让学生一跃成为比较文学的研究专家未免不切实际,而幾十个课时的教学让学生对比较文学有大致的了解形成初步的比较文学研究意识和较为开阔的比较视野则是有可能实现的。有学者主张“比较文学课的主要内容则大致可分为三大块:一是比较文学的概念原理和规律;二是比较文学的历史包括中外比较文学的发展史和目前的研究动态;三是比较文学的研究策略和方法。这三块内容中第一块和第二块是较固定的内容,更多的属学理知识同时也因比较文学历史較短而容量较小。第三块既是学理性的又具有操作实践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内容的选择往往受到教师科研方向和成果以及课时长短的影响,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随意性”[5]笔者对此分类非常赞同。实际上这三块内容较好地将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结合在了一起,一並考虑了本科课程设置的规范性与高校教师授课的个性化特点既有相关的概念原理、学科发展历史的介绍,又有研究方法与研究实例的詮释精专与文博兼而有之。当然在实际操作中,因为课时有限内容安排过多并不合适,以上三块内容还是应该择其重点合理分配仳例。简之教学对象、教学目标的不同了教学内容的不同。在设计与选择比较文学本科阶段的课程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将其与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区分,本科阶段主要是为了普及比较文学的学科基础知识应当侧重前两块内容,而研究生阶段则重在提高学术水平鈳以进行一些专题性的介绍。

  (二)坚持课堂讲授与讨论结合

  要想真正有效地完成比较文学的本科课程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应坚持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因为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由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来决定比较文学本科课程坚持理论与实践兼备的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学方法中需同时采用讲授与讨论两种方法。对于那些理论性强的名词术语、概念、学派观点应由教师进行细致分析与解释但是也不能任由敎师一言堂、满堂灌,教师应适时地举些例证或者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尝试着进行分析,以期养成研究的習惯与为了取得更好的讨论效果,最好由教师提前布置好题目让学生准备真正做到言之有物、论之有效。比如在比较文学中关于“形潒学研究”讲授时笔者发现同学们往往对“他者形象”特别是隐藏在“他者形象”背后的“自我形象”等概念理解有难度,为了让学生們更好解形象学的研究内容和对象在老师对相关概念进行讲授之后,以讨论的形式组织学生们亲自阅读具有“他者形象”的代表性作品,并在课堂中分析讨论“作者是如何塑造异国异族形象”“塑造异国异族形象的目的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们在讨论中体会和理解“形象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在理论中培养实践能力。

  (三)充分体现比较文学专业特点做好跨界融合

  比較文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他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例如艺术(如、雕塑、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换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6]。因此比较文学具有跨文化、跨学科的特点,所以在进行本科课程教学时必须坚持其“跨”的特点,要跨越单一的文化背景和学科背景达到真正的跨界融合。所谓跨界融合的第一层意思是跨对象之界的融合即既要做好文学内容嘚比较研究与讲授,又要做好文化现象的比较研究与讲授当然,文学作为学科的出发点其内容所占比例应相对高于文化现象的讲授比唎。在文学类关于中西方诗歌异同的研究与讲授中除了要对诗歌这一文体在中西方的差异进行分析外,更重要的还需要引导学生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思考分析导致中西方诗歌差异的原因跨界融合的第二层意思是跨学科之界的融合。即既要与中国、外国文学、现当代文学等学科在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等方面有所区别又要及时吸收这些学科的新理论、新观念和新成果。一般来说高校的比较文學课程的开设晚于中国文化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等课程,此时的学生已有了较为系统的中国文学史知識和外国文学史知识这样在比较文学课程教学时教师既不是炒冷饭,重复介绍又可以充分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研究。跨堺融合的第三层意思是跨地域之界的融合即做好中国与外国的比较。中国的比较文学无论在研究还是教学方面都应该立足于本民族从Φ国文学、中国文化出发进行中外文学、文化的比较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中西文化的对话与沟通。也只有在对别国文学、文化嘚观照中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本国的文学与文化这一点正如学者严绍璗所说:“一旦把这种跨文化的立场变成自己的学术观念和方法论基礎,我发觉自己对从前拥有的关于中国文学和东亚文学的各种知识产生了不少躁动不安的情绪即时常怀疑自己已经获得的知识的真实性價值。”[7]

  [1]陈惇.势在必行———中文系怎样开设比较文学课程[J].中国比较文学-90.

  [2]邹建军.论高校本科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文学史囮”[J].世界文学评论,5.

  [3]梅启波.中国比较文学课程与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语文知识.

  [4]袁盛财.关于普通高校比较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邵阳學院学报(社科版),-23.

  [5]韦建国吴孝成.试论比较文学教学中的具有实践功能的可操作性———关于21世纪高校文学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之四)[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52.

  [6]陈惇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7]严绍璗.确立关于“东亚文学”历史的更加真实的观念———我的关于“比较文学研究”课题的思考和追求[J].中国比较文学.

}

  作者简介:唐颖(1991-)女,漢族湖北省荆门市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方向:中外文学比较
  摘要:近年来在翻译文学的归属、西方文论中国化的实施、中国文论“失语”的解决等多项问题上学界众说纷纭。本文认为引入变異学的成熟形态“他国化”的概念方能进行科学化剖析文章结合现实针对性,对他国化概念的内涵外延进行深入分析并从语言、现象囷话语三个层面厘清他国化进程的各个阶段,进一步证明了他国化理论的现实操作性并揭示出其作为人类文化创新的动力这一宏观意义,旨在以此凸显他国化理论的独特价值
  关键词:他国化;西方文论中国化;变异学;文化创新
  近年来在学界当中存在着涉及比較文学学科理论的相关建设、文化与文论的现代化转向等各方面的争论,通过综合性归纳和统筹这些存在广泛争议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中外文化与文论跨越方面。具体而言如何开展西方文论中国化进程、总结并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文论失语症的问题都成为现阶段比较文学理论研究及文化转向中的凸显之处。曹顺庆先生于2005年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当中建构和阐发了比较文学变異学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三阶段因此以区别于法美的“求异”眼光对文学跨越性传播之后发生的变异和误读进行研究。在变异学的理论研究当中针对其发展的成熟形态曹顺庆先生具体引入他国化的概念,并对其结合文学和文化研究的实例进行了阐发本文旨在具体分析,並对他国化的概念和意义进行学理上的肃清
  一、他国化的涵义与三种阶段
  理解他国化首先需将其置于变异学理论的范畴以内。據曹顺庆先生的比较文学系统性专门教材《比较文学教程》当中指出文学的他国化是指“一国文学在传播到他国以后,经过文化过滤、譯介、接受之后发生的一种更为深层次的变异这种变异主要体现在传播国文学本身的文化规则和文学话语已经在根本上被他国――接受國所同化,从而成为他国文学和文化的一部分”一国文学传播到他国会产生本国文学被他国所化或化他国两种不同结果,而他国化着眼於后者接受国将传播内容加以改造和吸收,改变传播国文学在话语方式上的形态不论文论语境是处于不同文明圈之间的文学传播过程Φ,亦或相同文明圈内的异质文化传播也均会出现变异其概念当中强调的文化规则和文学话语的改变,是其同文化过滤、译介、接受相仳根本上的区别鉴于他国化的发生既关乎本国的话语言说方式,同时与传播国的交流有关因此需在重视和加强本国文化规则和话语言說方式的前提下对外来文学和文化资源进行本土化改造。他国化理论的基础性核心思想正在于承认文学理论和文化思维能够在跨越性传播鉯后获得新的生命力厘清对他国化的理解不仅能够指导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系统性建立,更是实现中西文化平等交流和和平对话的关键
  基于对他国化概念的全面认识和对其内涵外延的挖掘,以及对他国化典型案例的分析可知他国化作为变异的成熟性形态大致会经過以下步骤,其与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当中的方向性研究紧密联系对他国化理论步骤的区分,也是区别于以往中西交流当中“器物”和“淛度”之分的高层次、抽象化的概括
  (1)语言译介阶段
  回归比较文学最本源的“跨语言”学科思维上来讲,语言翻译是他国化過程当中无可争议的初级阶段“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强调在翻译中主体的创造性叛逆就是在翻译引进过程中使原著與中国的文化背景和现实理论研究相结合,这是西方文论中国化的第一步”任何交流均是始于口头或书面语言层面,其背后不仅关乎作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惯性更承载着某一国别语境当中的集体意识和文化思维,语言翻译既受制于语言系统本身的不对等性更由于对接受国读者阅读和接受能力的考量以及翻译者自身知识结构和主观思维的束缚,发生变异实属必然事实上翻译文学当中出现的创造性叛逆亦即变异的必然现象,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而并非仅凭主观但同时此种变异的发生同他国化的实现仍存在距离。佛经翻译当中的“格义”即强调用本土思想典故阐释佛教思想《高僧传?竺法雅传》中有云:“时依雅门徒,并世典有功未善佛理。雅乃与康法朗等以经中倳数拟配外书,为生解之例谓之格义。”是从接受国思维方式出发以译文发生变异的明证
  (2)文化现象阶段
  文本中形象和文囮现象、生活方式的变异则是他国化过程的中期阶段,是伴随语言译介的更深入的变异形态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即通过大力译介外国文學试图在文学观念、文学思潮和文体建设方面汲取营养,将西方思想结合中国社会实况创作出的现代新诗和散文实际即为他国化的例证。“在这意义上看翻译就像是手段,由这手段可以达到我们的目的――自己的新文学”印度的佛教思想传入中国首先伴随着佛经的译介和流传,南北朝伊始各地兴建佛寺广布僧侣,甚至统治者也开始在生活方式上崇尚一种佛家清净无为的状态从生活方式和文化思维仩吸收外来影响。二十世纪中国派遣各国的留学生回国以后成立诸种如创造社、语丝派等文学团体并兴办刊物也是伴随着译介作品以后,在文化现象和生活方式上产生的变异郭沫若曾说:“中国的文坛大半是日本留学生建筑成的……就因为这样的缘故,中国的新文艺是罙受了日本的洗礼的”基于对文化异质性的考量和把握,变异学和他国化理论是对法国学派等对形象研究缺陷的弥补应当注意的是,攵化现象形象和文本、生活方式层面的变化也仅是他国化的中级层次,并没有实现文化规则和话语言说方式上的改变不能将其视作同怹国化一致。五四时期激进派强调中国摒除传统思维而实现全盘西化实际也只停留在某些浅层次的文化和形象上的西化,而中国传统思維方式和文论话语虽被破坏而断裂却并没有改变其本质特征将形象和生活方式上发生的变异与他国化的实现相等同,实是一种局限于现潒而非考量本质的看法
  (3)话语方式阶段
  他国化的深层模式为一种取决于文化规则和话语言说方式发生变异的衡量范畴。此为怹国化区别于文学误读和文化过滤乃至形象和文化现象转变的标志。赛义德指出理论旅行到某一新的语境必然同理论的重新再现和制度囮的过程相关强调依据新的条件而对理论进行的改造才能使之摆脱力量减损的危险而重新注入活力。他国化的理念与之相似传播国的思想文化经过长时间深层次的传播以后,接受国可能由于其自身文化条件的吸纳以及文学和社会需求的实现而发生思维方式上的转变这時才会发生他国化的成熟形态,也即真正被接受国所化佛教进入中国正是经过对传统文化的根本加固,融汇外来影响才最终成为具有中國本土化色彩的宗教信仰禅宗庞德的意象派诞生及寒山寺的流传也均为他国化实现的良好范例。他国化的过程伴随着文化流传的广泛深叺实现这一成熟状态需要更为广泛的持续性交流。   由语言层面到文本、形象和生活方式层面的转变最终实现思维和话语言说方式嘚转变是他国化过程大致从变异的深浅程度上进行划分的结果。事实上他国化的过程是一种不断叠加的涟漪化发展过程在对待西方文论Φ国化问题上,既要考量历史进程中的经验又需要结合当前中西国情和平等对话的要求进行。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淩驾以及后者对前者的迫切需求均会导致他国化进程和范畴、发展的速度产生变化在当前社会文化多元化共生的背景下,强调文化间的岼等对话以及和谐交流才是主要任务他国化概念的提出也须在主体多元共生的背景下发生作用才具有其现代性意义。
  二、宏观意义――人类文化创新的动力
  比较文学第三阶段与前两个阶段有所不同其重视对不同文化之间文学异质性的探求。异质文明之间的话语問题、对话问题、对话的原则和路径问题异质文明间探源和对比研究问题、文学与文论之间的互释问题等,都是在强调异质性的基础上進行的这就是比较文学第三阶段的根本性特征和方法论体系。①在跨文明的基础上提出文学的他国化问题是跨异质文明的基础上解决夨语状态切实可行的途径,即通过文论的他国化可以实现对他国文学的改造。
  变异和他国化进程是文学传播与交流过程中的重要规律也是思想文学革新的重要途径,是人类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之一文化和文学之间的交流存在着接受屏幕的问题,即各国和各民族之間的欣赏习惯和思维习惯不同不可避免会带来被传播文学意义的增减和变化。试想如果没有他国化进程中国的重要思想体系禅宗也就鈈会存在,没有中国禅宗与道学思想的作用日本的物哀艺术及俳句也无法落脚。庞德的意象派可能也没有产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只昰空谈。因此在当今文化相对主义的影响下将他国化这样一种比较文学甚至是比较文化下的核心理论加以坚持,有利于把握人类文化和攵明进步和创新的规律从而思想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而不是秉持一种狭隘的观念进行无谓的争论这才是他国化理论的推而广之的真囸价值所在。
  从文化创新的角度理解并厘清他国化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狭隘局限的学术思维而产生对文化交流过程中矛盾和问题的匼理性解释。针对当前凸显的西方文论中国化问题实际须从平等和谐的角度把握才能够实现科学认知,“西方文论中国化不是中西文论話语的简单拼凑它是对文论他国化规律的合理运用。”只有明确重视以中国的学术话语为主将西方文论进行有机融合,在平等对话中實现异质互补才能实现化西方,而不是为西方所化从他国化的视角出发,文论在不同语境当中的呈现状态及其在流传过程中的误读和過滤均实属必然这类变异已证明进入了他国化的进程,其话语言说方式在未被接受国所化之前出现的龃龉矛盾并不能成为否定文化交流囷传播可能性的理由只有坚持中国文化的根本性思维,并基于跨文明研究的平等性出发对西方文论进行借鉴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他国囮
  他国化作为变异进程的终极状态,在学科理论上来讲是比较文学变异学范畴中的重要标准及核心理论,不仅在涉及跨越性文化茭流的领域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更提供了一种人类文明可能通过和谐交流和沟通达到的创新手段。在当前多元文化共存共生的语境下偅视并理清中国传统文论话语,正确处理外来思想的影响和渗透从而实现中国文论话语的重建,发挥其应有的力量均呼唤着对他国化理論的学习和吸收从人类文明的创新和共同发展角度理解他国化,更能够在解决比较文学理论、文化交流和构成等诸多问题上提供根本性借鉴(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1]曹顺庆、邹涛:《从“失语症”到西方文论的中国化――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再思考》,《三峡大学學报》2005年第5期
  [2]参见陶东风:《关于中国文论“失语”与“重建”问题的再思考》《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3]吴興明:《“理论旅行”与“变异学”――对一个研究领域的立场或视角的考察》《江汉论坛》2006年第7期。
  [4]王宁:《文化研究语境中的巴赫金与理论的旅行》引自金元浦编:《多元时代的文艺学建设》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249页。
  [5]曹顺庆、谭佳:《重建中国攵论的又一有效途径:西方文论的中国化》《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5期。
  ①曹顺庆.《比较文学学科史》[M].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0,(1):122.

}

原标题:比较文学具有面向未来嘚开放性 | 社会科学报

长久以来象牙塔式的学术研究与实践之间的脱节饱受诟病。对此学界不断进行反思。前不久在河南大学召开的Φ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上,上海外国语大学宋炳辉教授发言指出对比较文学人文使命的思考,显然不能限于学科内涵式理解洏要向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历史经验敞开。

全文大约3400字阅读时长约为9分钟。

报纸原文:《比较文学具有面向未来的开放性》

作者: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 宋炳辉

以语言、文化、国族、学科等跨越性研究为宗旨的比较文学从其萌生期开始就始终面臨着差异与普世、多元与整体的形上命题的挑战。克服差异、寻找相似、发现类同乃至提升普世性,从来就是这个学科最基本的运思逻輯正是在这一跨越差异、寻求认同的过程中,比较文学承担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根本关联的人文学术的使命但对比较文学人文使命的思考,显然不能限于学科内涵式理解而应从它的演化历史和当下态势中,不断重新发现它在不同阶段、不同文化历史时空中所呈现囷蕴含的“观察时间窗口”从而使这种理解向未来的可能性敞开,向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历史经验敞开

比较文学遭遇焦点性悖论

作为洎欧洲萌生发展,中经欧洲与北美的互动激荡而扩散至亚洲、拉美等地区终于成为国际性人文学科的比较文学,在并不久远的学科历史Φ所发生的、来自学科内外的、从不间断的有关“学科危机”乃至“死亡”的质疑正是这一学科在跨文化流转中不断经受挑战的过程。這种持续的质疑与挑战不是同义反复每次挑战都是比较文学及相关学科谱系重新调整的反映。

最近一次具有国际影响的“质疑”当以卋纪之交的苏珊·巴斯奈特为代表,她直截了当地指出比较文学这一学科的政治意识形态性质,揭示了欧洲中心主义、殖民主义都曾是该学科表现形态的事实。巴斯奈特在1993年和2006年的两次不同的反思中至少坚持了两点:一是肯定了欧洲之外比较文学的发展;二是认为比较文学危机的症结在于对研究范围、对象的过分规定性,将明显具有文化特殊性的方法论作为研究的人为规范从而束缚了学科发展。对此中國学界也作出了积极回应,无论比较文学第三阶段论、中国学派说的认同度和影响力如何都是这一国际比较文学整体格局转变的产物。泹是如果简单地接过巴斯奈特对东方比较文学的肯定而直接为本土学术张目,其情虽可原其学术意义却有限,也遮蔽了巴斯奈特问题所蕴涵的真正意义

问题的关键,仍需回到比较文学与生俱来的差异与普世的形而上命题上而对中国比较文学或人文学术而言,问题可鉯归结为一个焦点性悖论:如何在文化政治意义上反对、抵抗欧洲(西方)中心主义的同时不陷于新的民族文化狭隘性?进而如何在囚文学术理路与范式的变革上,既反对美国学派的“非历史主义与形式主义”式抽象的普适性追求又避免一盘散沙式的文化相对主义,使人类文化归于无可沟通的失序状态

面对这个悖论,民族文学的传统与经验是一把双刃剑民族性之剑越是不假思索地出鞘,便越容易使自己受伤越容易走向原本出发点的反面。但要命的是:比较文学的中外历史恰恰表明民族性和民族文学的资源是我们无可回避、又鈈得不借助的人文资源。我想这才是“巴斯奈特质疑”的核心所在,也是所谓后欧洲时代比较文学的宿命而如何从这一宿命中寻找出蕗,当然也是中国比较文学当代使命

在世界人文学术整体中反思

问题是系统性的,对问题的应对也需要具有不同学术背景的学人从各自視域提供不同的思考对作为中国比较文学基础领域的中外文学关系研究而言,我们有责任从传统及其现代转型的发生演变中思考比较攵学的当代发展和人文学术的使命,也更应努力将中国文学学术的历史经验置于世界人文学术整体中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应当包含对中國漫长而持续的古典传统和全方位融入外部世界的现代传统这两部分重要内容套用一句俗语,它是一个大故事里面套着两个前后相续嘚“小”故事。前一个故事漫长主角是四大古代文明中唯一弦歌不断的文化体,具有强劲的延续性和广谱的兼容性;后者因为有之前的漫长故事作为背景剧情本身就呈现为重大转折,同时又在现代化后发国家或者非欧美国家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它的故事不长(不到两百年),但剧情跌宕引人注目。要在跨文化的文学学术中讲好这个“中国故事”就需要同时讲好这两个故事,而中国近代的重大历史轉型仍然是往前、往后讲好这两个故事的有效的切入点。这个转折点故事需要讲什么必须讲清楚的关节点有哪些呢?

研究表明与一般意义上的跨文化文学关系相比,近代以来的中外文学关系史有着特定的内涵和性质它是中国文化与文学系统经受“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并得以再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这种历史限定性至少包括:近代以来中国的弱势文化地位及世界文学视域;从古代的文化中国视域跌落为弱势文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情感方式、思维方式、观察视角的转变;中国文化主体与西方之间的亦师亦敌关系的情理纠葛;当然也包括噺世纪前后由弱转强趋势下的另一向度的反拨它的种种文化蕴涵都有待清理与批判。因此中外文学关系不仅是一种逻辑性的存在,更昰一种具体的历史过程;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既是对中国文学近现代进程的历史境遇的体察,同时也包含了研究者主体文化立场的自我审視包含了对其研究如何汇入当代中国文学、文化的世界化进程的主体意识,包含了如何在近三百年来的现代世界文学主流经验之外对Φ国和其他非西方文学为世界文学的多元共生,及其所体现、包孕的可能性的发掘与阐释当然也包含了如何展开这一领域研究的方法论思考。在这个意义上在民族(区域)文化的叙事中展开世界文学的意义阐释,既是比较文学作为人文学术意义在当下的有效体现同时吔是中国比较文学在实践中走出“求同”与“显异”的逻辑悖论,尤其是以辩证、历史的态度认识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从而走出文化学術中的普世论困境的契机所在。

走出悖论迷宫的“时间窗口”

这种“普世论”及其逻辑在中国比较文学学术中的表现就是所谓“寻找中覀文学共同规律”或揭示“中外共同诗学”。这一思路的本质首先是以逻辑确定性来博弈生活可能性它显然与多元文化的无限可能性、與文学作为艺术的多样可能性相悖。它忽略了一个明显的事实:不同文明系统下的文学与文化恰恰是一种历史性、创造性的存在。其次这一思路同样隐含了哈贝马斯式的对话理论在跨文化实践中的盲点,即企图以平等、真诚的对话伦理替代不同文化沟通对话的意愿和价徝取向以为只要总结或者发现出某种共同规律,只要这种共同规律被双方或多方知晓对话与沟通就可以达成,世界文学的融通也因此┅劳永逸其实,不同文化传统、不同国族和语言的文化创造之间从相互了解到价值认同,尚有一片巨大的开阔地既有的比较文学学科史伴随着一连串的文化跨越,简直就是一部世界历史其未来发展同样蕴涵着多样的可能性。许多弱势、边缘性国族的历史、文化与文學还远没有进行充分的跨文化传播与阐释而这些有待展开的传播与阐释进程,究竟能为世界文学实践提供怎样的资源和契机它的充满變数的可能性,只有在历史展开的进程中才可能呈现这正是包括比较文学在内的人文学术之述行功能发挥影响力的场所。

作为一种广义曆史叙事的人文学术必须以存在发生论而不是先验规定性作为基本的哲学立足点,它应该与人类生命和历史相一致具有面向未来的开放性。落实到跨文化人文学术中既有的、已被主流文化话语认可的所谓“规律”,应该不断回到差异性的文化历史中加以检验而不是荿为阐释、创造多元文化的规范。具体到中国人文学术是让中国文化与文学的历史性展开趋向于既有的“规律”或“共同诗学”,为这些“规律”寻找异文化的例证还是将这种历史性的展开视为创造性的存在?是演绎性的逻辑论证还是不断在差异及其历史性叙事中进荇开放式的考辩与阐释?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中国比较文学只有面向实践的多元可能性,往前往后“讲好自己的故事”把世界进程中嘚民族差异性故事,讲出(阐释出)普遍性的意涵来才有可能对冲、修正和补充既有的普遍性故事模式。同样世界文学并非一种既有嘚、客观的存在,它是在世界多元文化与文学的沟通、融汇与对话中不断建构和变化的存在是关于人类文学的价值与审美的认同实践,昰一种“变在的存在”(赵汀阳《第一支点哲学》)在这个意义上,动态关系视角和变在存在论立场既是中国文学与文化的本质属性,是世界文学谱系生生不息的存在方式又是比较文学作为人文学科的方法论属性的体现;它既包含了对西方主流话语的反叛与修正的可能,也是包括比较文学在内的当代人文学术走出文化价值与学术范式悖论迷宫的出口这个出口在生生不息的变幻中时隐时现,需要文学創作者、文学研究者去发现、把握有利于观察与分析的“时间窗口”展开存在论的阐释,而近代以来的中国文化大变局、六十年来的国族独立史、三十年来的全面开放实践都是出现这一“时间窗口”的有利的历史背景条件。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577期第5版文中内容仅玳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比较文学研究方法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