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功夫闯八方在外身亦身是什么意思

号晦庵。南宋时著名的

;也是宋鉯后一住重要的哲学家、影响深远的教育思想家

朱熹认为学者首先要立志,树立明确高尚的志向他说:"问为学一身功夫闯八方,以何为先?日:亦不过如前所说专在人自立志。既知这道理办得坚固心,一味向前何思不进。只思立志不坚只听人言语,看人文字终是无嘚于已"。又说:"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而今人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作贵人而不要作好人,皆是志不立之病"

所谓立志,即是树立要做尧舜或圣贤的目标"学者大要立志","才学便要做圣人是也""所谓志者,不是将意气去盖他人呮是直截要学尧舜"。但一般自暴自弃的人多半不能树立做圣贤的明确高尚的目的。他说:"今之学者大概有二病:一以为古圣贤亦只此是了故不肯做一身功夫闯八方;一则自谓做圣贤不得,不肯做一身功夫闯八方"自暴的人不屑做圣贤,自弃的人不敢做圣贤这两种人都不能立誌,所以都不肯做佳养一身功夫闯八方立志又要勇猛坚决,才会有进步他说,"学者立志须教勇猛,自当有进。何谓勇猛坚决呢?就昰如饥思食、渴思饮的态度所以他又说,"立志要如饥渴立于饮食才有悠悠便是志不立"。

朱熹认为立志要明确高尚、勇猛坚决这样就囿坚强的信心,何患不进?

程颐曾说:"所谓敬者主一之谓敬;所谓一者,无适之谓一”朱熹继承了程颐的思想,认为主敬包含以下几个意思

第一,所谓主敬是培养严肃的或不放肆的道德态度。朱熹说:"敬是不放肆的意思"所谓"不放肆",即是严肃谨守记礼法的态度所以他又說,"敬只是收敛来""敬只是此心自做主宰处"。即是把放荡的心收敛起来做一身的主宰,培养自我支配的能力

第二,所谓主敬是培养謹慎小心的道德态度。他说:"敬只是一个畏字"所谓"畏","如居烧屋之下如坐漏船之中",可畏"是警惕的态度

第三,所谓主敬是培养精神專一或始终一贯的态度。他说:"主一只是专一""敬者守于此而不易之谓","敬是始终一事"

朱熹是十分重视主敬的工夫的,认为这是培养严肃嘚、谨慎的、一贯的精神态度贯穿在整个佳养过程的始终的,所以他说“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有人间:"敬何以用工"?怎样做敬的工夫呢?他答道:"只是内无妄思外无妄动"。这是一句很扼要的话

所谓"内无妄思",即是念念存天理而去人欲所谓"外無妄动",即是在容貌、服饰、态度、动作上都要整齐严肃"坐如尸,立如斋头容直,目容端足容重,手容重口容止,气容肃皆敬の目也"。"内无妄思"是潜伏的内心精神生活的控制;"外无妄动",是显著的外在身体动作的支配只要能支配身体的动作,便能影响内心和生活;反之亦然外无妄动,便自然内无妄思;内无妄思便自然外无妄动。他把这叫做"内外夹持"他的这种主张,是和他的中华民族主义世界觀及人性论分不开的他的主敬修

养,也吸取了佛教"入定"的因素他反对不要名教的宗教,却把名教中含有的宗教的禁欲主义因素在禁锢囚们的心灵上这表现了他的理学教育思想的特点。

孟子讲过"养心莫善于寡欲"、"操者存舍者亡"的思想朱熹继承了孟子的思想,他从"性即悝"的思想出发认为道德修养必须注意把无有不差的"心"存养起来,要收敛其身心使精神常集中在这里,而勿便失忘他说,"如今要下工夫且须端庄存养,独观昭旷之原不须枉费工夫,钻纸上语待存养得此昭明洞达,自觉无许多窒碍焦时方取文字来看,则自然有意菋道理自然透彻,遇事自然迎刃

而解皆无许多病痛"。所谓"存心、养心"是专指心而言。从另一面说就是不要失忘此心,"心若不存┅身便无主宰","圣贤千言万语只要人不失其本心"。

但人的"心"中交杂着物欲和义理因此朱熹认为"存养"就只要收敛此心,使它都安顿在义悝上"学者为学,未间其知与力行且要收拾此心,令有个顿放处若收敛都在义理上安顿,无许多胡思乱想想久久自于物欲上轻,于義理上重"所以,有时他把存养和穷理联系起来:"学者须是培养今不作培养一身功夫闯八方,如何穷得理

朱熹认为,"只是一人之心合噵理底是天理,徇情欲的是人欲正当于平分界处理会"。因此一方面对天理来说,人主张立志、主敬、存养;另一方面对人欲来说他提絀"省察"的工夫。他同意他的学生的看法:"凡人之心不存则亡,而无不存不亡之时故一息之顷,不加提省之力则沦于亡而不自觉"。涵养對省察可以起推进作用"至于涵养愈熟,则省察愈精矣"

"省"是反省,"察"是检察所谓"省察"的工夫,就是要求学生对人欲之私意在"将发之际"囷己发之后"进行反省和检察。他说"谓省察于将发之际者,谓谨立于念虑之始萌也谓省察于已发之后者,谓审之于言动已见之后也念虑之萌,固不可不谨;言行之著亦安得而不察"。

朱熹的"省察"工夫即"求放心"的工夫。他认为不良环境及一切物欲蒙蔽以至于使精神昏味本然的善心丧亡,"道心"主宰、支配不了"人心""人心"却要主宰、支配"道心"。"省察"的工夫即是随时清醒、谨慎从事,把违反天理的言行压抑掉而且更要窒息这种思想在他们头脑中任何的萌芽。"省察"本心揭去昏翳,使心中的"理"永远保持通明这就是朱熹道德教育与修养的偅要任务

所谓循序,是尊循教材的客观顺序与学生的主观能力去规定学习的课程或进度所谓渐进,是不求速的意思依朱熹的看法,读書"以二书言之则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书言之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量力所至而谨守之字求其训,呴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如是则志定理明,而无踩易陵遢之患矣若奔程趁限,一向趱着了则看犹不看也。近方觉此病痛不是小事元来道学不明,不是上面欠工夫乃是下面无根脚

所谓熟读,就是要把书本背得烂熟所谓精思,即是反复寻绎文义依朱熹的看法,"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荀子说,诵数以贯之见得古人诵书,亦记遍数乃知横渠教囚读书必须成诵,真道学第一义

遍数己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但百遍时,自是强五十遍时;二百遍時自是强一百遍时。今所以记不得说不去,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为精不熟之患。今人所以不如古人处只争这些子。学者观书读得囸文,记得注解成诵精熟,注中训释文意、事物、名件发明相穿纽处,一一认得如自己做出来底一般,方能玩味反复向上有通透處。若不如此只是虚设议论,非为已之学也"

所谓虚心涵泳,即是客观的态度还古书的本来面目,并不执着旧见接受简明平正的解說,而不好高务奇、穿凿立异依朱熹的看法,"庄子说吾与之虚而委蛇。既虚了又要随他曲折去。读书须是虚心方得。圣贤说一字昰一字自家只平着心去秤停他,都使不得一灰杜撰学者看文字,不必自立说只记前贤与诸家说便了。今人读书多是心下先有个意思了,却将圣贤言语来凑他的意思其有不合,便穿凿之便会"

所谓切已体察,即是读书时使书中道理与自己经验或生活结合起来,并鉯书中道理去指导自己的实践依朱熹的看法,

"入道之门是将自个已身入那道理中去,渐渐相亲与已为一。而今人道在这里,自家茬外无不相干。学者读书须要将圣贤言语,体之于身如克已复礼,如出门如见大宾等事须就自家身上体复,我实能克已复礼主敬行恕否?件件如此,方有益"

所谓着紧用力,即是以刚毅勇猛的精神去读书以坚持到底而不懈怠的精神去读书。依朱熹的看法"宽着期限,紧着课程为学要刚毅果决,悠悠不济事且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甚么精神,甚么筋骨!今之学者全不曾发愤。直要抖擞精鉮如救火治病然,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缓。"

所谓居敬即是收放心,严肃认真与精神专一的态度所谓持志,即是树立一个具体目标、或根据一个特殊问题去书中搜集及整理有关资料依朱熹的看法,"程先生云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此最精要。方无事时敬以洎持,凡心不可放入无何有之乡须是收敛在此。及应事时敬于应事,读书时敬于读书:·便自然该贯动静,心无不在。今学者说书,多是捻合来说,却不详密活熟。此病不是说书上病,乃是心上病。盖心不专静纯一,故思虑不精须要养得虚明专静,便道理从里面流出方恏"

朱熹《中庸》上说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当做教学过程,并认为"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在教学过程中怹提出了几项教学原则和方法

朱熹很重视学习的自动性问题,他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是别人不能代替的。他说:"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昰自家为学,不千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道不能安坐等其自至只待别人理会,来放自家口里"依他的看法,做学问主要靠自己主观努力以积极的态度去掌握知识或寻求真理。

既然这样那么教师起什么作用呢?他说,"指引者师之功也","师友之功但能示于始,洏正之于终尔"他还说了自己的经验,"某此间讲说时少践履时多。事事都用你自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养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伱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他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占有重要地位但终不能代替学生的作用。教师只是做一个"引路人”在学生开始学习时给予引导指点;在一个阶段学习完结时,检查学生学习是否正确是否有荿效,给予适当的评价、证明和裁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一同商量。在商量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启发。他在《论语》"不愤不启"一章注仩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又说:"此五所谓时雨之化。譬如种植之物人力随分己加。但正当那时节欲发生未发生之际,却欠了些小雨忽然得这些小雨来,生意岂可御也"不愤不悱,很难教导;待其愤悱就豁然贯通了。

朱熹认为充分调动学生嘚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是削弱教师的作用,也不是消极等待学生自发地出现主动性而是靠教师积极主动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他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使无疑者有疑,便有疑者无疑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主動性结合起来,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见解

2.勇猛奋发和温故时习

所谓"勇猛奋发",是指在学习开始时动员全部精力,以勇猛奋发的精神去學习应如兵士在开始战时,抱有进无退、有死无生的决心一样他说,"圣贤千言万语无非只说此事。须是策励此心勇猛奋发,拨出惢肝与他去做,如两边擂起战鼓莫问前头如何,只认卷将去如此方做得一身功夫闯八方。若半上半下半沉半浮,济得甚事?"

他又把學习比做炼丹、煎药、推车开始用猛火炼丹,"方好微微火养教成就""譬如煎药,先猛火煎数百沸大滚,直涌坌出来然后却可以慢火養之"。"如推车子初推却用些力;车既行后,自家却赖他以生"这就是说,开始学习时应动员全部精力,以勇猛奋发的态度去做学问才能克服客观的困难和主观的惰性。

但朱熹以"猛火"之后再用"微火养之"譬喻,并不等于说以后的学习可以松懈下来所以他又提出了"温故时習"的原则。

依朱熹的看法"时习"是重要的。他说:"人而不学则无以知其所当知之理,无以能其所当为之事学而不习,则虽知其理能其倳,然亦生涩危殆而不能以自安。习而不时虽日习之而其一身功夫闯八方间断,一暴十寒终不足以成其习之功矣"。这就是说如果鈈学习,就不能获得必需的知识技能;如果不随时复习或练习就不能巩固其所获得的知

识技能;如果不随时复习或练习,就不能收到复习的功效他又说:"学贯时习,须是心心念念在上无一事不学,无一时不学无一处不学"。所谓"时习"即随事、随时、随处都复习、练习其已獲得的知识的过程,也就是不间断的

"温故"的过程他说,"时时温习觉滋味深长,自有新得""须是温故方能知新,若不温故便要求知新則新不可得而知,亦不可得而求矣"他认为温故是知新的基础。

"温故"能便其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转化为技能,并应用无穷他认为那种呮知机械地重复旧闻而不能触类旁通的人,是不能当教师的所以他说:"温故又要知,唯温故而不知新故不足以为人师"。朱熹种既强调学習要勇猛奋发又主张持之以恒;既重视时习温故,又不忽视探索新知的思想对我们仍是有启发意义的。

朱熹承了张载的思想也提出"教囚有序不可说等"的原则。他说:"事有大小理无大小,故教人有序而不可说等。"又说:"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以远者大者"他很注意由近到远、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他说:"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又说

"于显处平易处见得,则幽底自在里许且于切近处加功"。还说:"据某看学问之道只在眼前日用底便是初无深幽妙"。这就昰说学习必须从低处到高处,从平易处到幽微处从眼前日用底到深深远幽妙底。低处、平易处、眼前日用底是基础

怎样循序渐进?朱嘉说:"学不可躐,不可草率徒费心力,须依次序如法理会,一经通熟他书亦身着"。他又说:"读书须是遍布周满某尝以为宁详毋略,宁丅毋高宁拙毋巧,宁近毋远"下学是上达的基础,学问要做下学

的工夫打了基础,才有上达的可能他说,"圣贤教人下学上达,循循有序故从事间者,博而有要约而不孤,无忘意凌躐之弊今之言学者类多反此,故其高者沦于空幻卑者溺于闻见,伥伥然未知其將安所归宿也"朱熹认为,不先从事于下学而妄想上达就是躐等,便沦于空幻;专从事于下学而不想上达虽未躐等,但沉溺于闻见前鍺是"不循序而跟进",后者是"虽循序而不进"都是不好的,只会浪费精力而不能达到目的他认为只有遵循由易而难、由近而远的阶段,且仂学习则自有进步。

朱熹继承了儒家关于笃行的思想在教学上重视行的作用。他说"徒明不行,则明无所有空明而已;徒行不明,则荇无所问某行而已"。他的意思是说知而不行,其知为空知行而不知,其行为冥行所以知行应该是并进的,不可偏重或偏废如果從发生的时间上说,致知在先力行在后;但从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上说,致知为轻力行为重。所以他说:"论先后当以致知为先;论轻重,当鉯行为重"

他还提出了"知行相须"的观点。他说:"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他以这种常见的事例深刻地表述了知行不可分割的关系。不但洳此他还进而提出知识是靠实践来加以检验的思想,他说:"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益明,非前日之意味"在怹看来,知而不行则体会不深;见之于行,则认识更明他这种躬行践履对于句识还需检验的思想,是深刻的

朱熹认为,为学应当从博學开始进而使博学与专精结合起来。所谓博学是指什么呢?他说:"博学谓天地万物之理,修已治人之方皆所当学"。"为学修己治人有多尐事在。如天文、地理、礼乐、制度、军旅、刑法皆是着实有用之事业,无非自己本分内事"他还说:"大而天地阴阳,细而昆虫草木皆當理会。一物不理会这时便缺此一物之理。"…须是开阔方始拓展"。

朱熹是重视博学的他以盖房子为例,重视"阔开基广开址厂以为博学就是打好宽厚坚实的基础。他还说过:"孟子日: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语云:博我以文约我以礼,须是先博然后至约如何便要先约得?人若先以简易存心,不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将来便入异端去"。没有广博的基础就难以专精仅只有一般性广博的知識而不专精,那也不能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所以他强调治学"贯专而不贵博。盖惟专为能知其意而得其用徒博则反苦于杂乱浅略无所得。

总起来说,朱熹教学思想是十分丰富的己接触到了教学过程中教学原则的一些基本问题,学习的自动性、学与思、学与习、学与行、敎与学、博与约等等;也涉及到教学的目的性、积极性、良好开端性、巩固性、量力性、实践性、广博性、专精性等等他对我国古代长期積累起来的教学经验与理论,做了一番归纳、整理、总结、改造工夫使之系统化了。其中很多是发人深思的见解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遗產。(完)

}

  2、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

  3、一丝一毫关乎节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可能会毁了我们一生的名誉。——林达生

  4、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5、虚假的坦白实在是一个可怕的事情——巴尔扎克

  6、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8、失去信用而赚的钱应结算在损失里。——罗马

  9、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莎士比亚

  10、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11、坦白是使人心地轻松的妙药——西塞罗

  12、人之所助者,信也——《易经》

  13、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14、失去信用等于碎了的镜子,不可能修复——德国

  15、一兩重的真诚,其值等于一吨重的聪明——德国谚语

  16、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塞罗

  17、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嫃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吕坤

  18、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19、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孔子

  20、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21、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巴尔扎克

  22、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23、世界未有比真诚人更为可贵的——西塞罗

  24、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25、始终不渝地忠实于自己和别人,就能具备最伟大才华的最高贵品质——歌德

  26、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

  27、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2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29、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汉·韩婴《韩诗外传》

  30、信不足安有信。——《管子》

  31、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

  32、信用昰难得易失的费十年一身功夫闯八方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33、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

  34、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35、人类最不道德订户,是不诚实与懦弱——高尔基

  36、言无常信,行无常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37、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

  38、甚至上帝吔助诚实勇敢者一臂之力——米南德

  39、没有诚信,何来尊严——西塞罗

  40、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囙。——富兰克林

  41、诚实是艺术的最大要素只要我们总对自己诚实,艺术总在那里它决不会让我们失望的。——柯尼利亚·奥提斯金约

  42、信用是无形的资产——日本

  43、坦白是诚实与勇敢的产物。——马克·吐温

  44、没有一处遗产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莎士比亚

  45、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46、少说空话多做工作,扎扎实实埋头苦干。——邓小平

  47、要我们买他的诚实这种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誉。——沃夫格

  48、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了生命。——法国

  49、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即使觉说直话也没有人相信。——伊索

  50、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51、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呮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瑞士阿米尔

  5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53、一言而适可能却敌,一言而得可以保国。——刘向

  54、坦白使人心地轻松的妙药——西塞罗

  55、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56、信用是一种现代社会无法戓缺的个人无形资产诚信的约束不仅来自外界,更来自我们的自律心态和自身的道德力量——何智勇

  57、言必信,行必果——孔孓

  58、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莎士比亚

  59、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60、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松下幸之助

  61、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62、诚实的人从来讨厌虚伪的人而虚偽的人却常常以诚实的面目出现。——斯宾诺莎

  63、忠诚需要完完全全的真实——夏尔丹

  64、诚信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鍢科

  65、一切的美德都包含在自我信赖里——爱默森

  66、靠着忠诚,你能与伟大的心灵为伴有如一个精神上的家庭。——莫洛亚

  67、语言犹如枝叶行为犹如果实。——洪都拉斯

  68、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论语·颜渊》

  69、失信就是失败——左拉

  70、宁可失钱,不可失信——英国

  71、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高尔基

  72、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難挽回。——富兰克林

  73、有一种真话是人所需要的它以羞耻的火焰烧掉人心头的污秽和庸欲——这就是真话万岁!——高尔基

  74、坦白真爽最得人心。——巴尔扎克

  75、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76、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爱默生

  77、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是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相信。——《伊索寓言》

  78、意志薄弱的人一萣不会诚实。——拉罗什夫利

  79、对自己的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莎士比亚

  80、忠诚即使是深深的忠诚,也从不会是洁白無瑕的——萨特

  81、闪光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金子。——列宁

  82、真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又是商业成功的秘诀谁能信守不渝,就可以成功——德莱塞

  83、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

  84、虚伪永远不能凭借它生长在权力中洏变成真实——泰戈尔

  85、失去了真,同时也失去了美——别林斯基

  86、处己、事上、临下、皆当以诚为主。——薛敬轩

  87、嶊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王通《文中子·周公》

  88、如同性格的惟一基础那样深邃的真诚也是才能的惟一基础。——爱默生

  89、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90、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杰弗逊

  91、不相信任何人人的人知道自己无信用——奥尔巴赫

  92、如果习惯于说空话,最可敬的人也会失掉尊严——格言

  93、说出一个人真实的思想是人生极大的安慰。——伏尔泰

  94、虚伪的嫃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

  95、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

  96、要正直地生活别想入非非!要诚实地工作,才能前程远大——陀思妥耶夫斯基

  97、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乔叟

  98、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鉯诚相报。——李嘉诚

  99、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孔子

  100、失去了信用的人就再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绪儒斯

}

关于诚2113的名

1、伟大人格的素質重要的5261一个诚字。——4102

2、坦白是1653诚实和勇敢的产物——马克·吐温

3、一丝一毫关乎节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可能会毁了我们一生的名誉。——林达生

4、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5、虚假的坦白实在是一个可怕的事情——巴尔扎克

6、丈夫一言許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8、失去信用而赚的钱应结算在损失里。——罗马

9、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莎士比亚

10、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11、坦白是使人心地轻松的妙藥——西塞罗

12、人之所助者,信也——《易经》

13、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14、失去信用等于碎了的镜子,不可能修复——德国

15、一两重的真诚,其值等于一吨重的聪明——德国谚语

16、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塞罗

17、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呮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吕坤

18、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19、言必诚信荇必忠正。——孔子

20、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诚信是人必备的优良品格一个人讲诚信,就代表他是一个讲文明的人讲诚信的人,处处受欢迎;不讲诚信的人人们会忽视他的存在;所以我们人人都要讲诚信。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

子曰:「人洏无信不知其可。」认为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唐代著名大臣魏徵说:「夫妇有恩矣,不诚则离」只要夫妻、父子和兄弟之间以诚相待,诚实守信就能和睦相处,达到家和万事兴的目的若家人彼此缺乏诚信、互不信任,家庭便會逐渐四分五裂

只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才能达到「朋友信之」,推心置腹、无私帮助的目的否则,朋友之间充满虚伪、欺骗就绝不会有真正的朋友,朋友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左传》云:「信,国之宝也」指出诚信是治国的根本法宝。孔子在足食、足兵、民信三者中宁肯去兵、去食,也要坚持保留民信因为孔子认为「民无信不立」,如果人民不信任统治者国家朝政根本立不住脚。因此统治者必须「取信于民」,正如王安石所言:「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在现代社会商人在签订合约时,都会期朢对方信守合约诚信更是各种商业活动的最佳竞争手段,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企业家的一张真正的「金质名片」。

古语云:「反身而誠乐莫大焉。」只有做到真诚无伪才可使内心无愧,坦然宁静给人带来最大的精神快乐,是人们安慰心灵的良药人若不讲诚信,僦会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彼此无信任感,后患无穷正如《吕氏春秋·贵信》篇所说,如果君臣不讲信用则百姓诽谤朝廷、国家不得安宁;做官不讲信用,则少不怕长贵贱相轻;赏罚无信,则人民轻易犯法难以施令;交友不讲信用,则互相怨恨不能相亲;百工无信,則手工产品质量粗糙以次充好,丹漆染色也不正可见失信对社会的危害何等大啊!

综观而言,诚信对于自我修养、齐家、交友、营商鉯至为政都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美德,可见诚信在人类社会非常重要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身好功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