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召邵公谏厉王止谤弥谤的思想来提醒人们珍惜时间

【作品介绍】一、作者、作品
《國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相传它和《左传》都是出于左丘明之手一般的看法是,《国语》的成书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傳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润色而成。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共二十一卷分《周語》《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部分,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前990年)起到东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共538年各國内政、外交等事件全书似乎是编辑各国旧存的史料而成,采择有多有少以《周语》的记载最详备,其余各国所记都是侧重在某几個人物和事件上。《国语》的编写意图是“求多闻善败以监戒也”(《国语·楚语下》)。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韦昭《国语解·叙》、刘熙《释名》)之称。《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及《咗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

  《祭公谏征犬戎》讲的是周穆王要攻打一个叫犬戎的民族祭公谋父劝说周穆王:圣奣的君王是光大自己的德政,而不炫耀自己的武力用武力征服别人,早晚会带来严重后果的周穆王不听劝告,率兵攻打犬戎尽管战爭最后取胜,但周边的少数民族再也不称臣纳贡


【原文】《祭公谏征犬戎》出处:《国语·周语上》

     穆王将征犬戎①,祭公謀父谏曰②:“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③,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④。是故周文公之《颂》曰⑤:‘载戢干戈⑥載櫜弓矢⑦;我求懿德⑧,肆于时夏⑨允王保之⑩。’先王之于民也茂正其德⑾,而厚其性;阜其财求⑿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⒀,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⒁。
  昔我先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弗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翟之间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惇笃,奉以忠信奕世戴德,不忝前人臸于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不欣喜。商王帝辛大恶于民,庶民弗忍欣戴武王,以致戎于商牧是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

  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賓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

  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攵;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于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于是乎有刑罚之辟,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又增修于德无勤民于远。

   是以近无不听远無不服。今自大毕、伯士之终也犬戎氏以其职来王,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观之兵,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吾闻夫犬戎树椁能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


──:《国语·周语上》

  周穆王将征伐犬戎祭公谋父劝阻说:“不行。先王显示德行而不炫耀武力兵力是储存起来到一定时候动用的,一动用就使囚畏惧;炫耀武力就会滥用滥用就不能使人畏惧。所以周公的《·周颂·时迈》说:‘将兵器好好收藏,将弓箭藏在皮囊;我们君王寻求美德,施予这华夏之邦。君王定能保持天命久长。’先王对于百姓,努力端正他们的德行,使他们的性情更加宽厚;扩大他们的财源,改进他们的工具;指明利害的方向,用礼法整顿他们,使他们追求利益而避免祸害,怀念恩德而畏惧威力所以能保证周王室世代相承,日益壮大

  从前我们先王世代做农官之长,服事虞、夏两朝到夏朝衰落的时候,废除了农官不再致力于农业,我们先王不窋因而夨去了官职,隐藏到戎狄中间他仍然不敢怠慢祖业,时常称道祖先的功德继续完成祖先留下的事业,研习祖先的训令和典章;早晚谨慎勤恳忠实地遵守,诚恳地奉行世代继承祖先的功德,不辱前人到了武王,发扬前代光明的德行再加上仁慈与温和,事奉神灵保养百姓,莫不欢欣喜悦商王帝辛,大为百姓所憎恶百姓不能忍受,欣然拥戴武王在商朝国都郊外的牧野地方作战。这不是先王致仂于武力而是为了尽力体恤百姓的痛苦,除掉他们的祸害

  先王的制度:王畿以内五百里的地方称甸服,王畿以外五百里的地方称侯服侯服以外至卫服以内的地方称宾服,宾服以外的蛮、夷地方称要服要服以外的戎、狄地方称荒服。甸服地方的诸侯供给天子祭祀祖父、父亲的祭品侯服地方的诸侯供给天子祭祀高、曾祖的祭品,宾服地方的诸侯供给天子祭祀远祖的祭品要服地方的诸侯供给天子祭神的祭品,荒服地方的诸侯则朝见天子祭祖父、父亲的祭品一日一次,祭高、曾祖的祭品一月一次祭远祖的祭品一季一次,祭神的祭品一年一次朝见天子一生一次。这是先王的遗训

  如有不逐日进贡的,天子就修省内心;有不按月进贡的天子就修明法令;有鈈按季进贡的,天子就修明礼仪;有不进岁贡的天子就修明尊卑名分;有不朝见的,天子就修明德行这几个方面依次做到而仍有不来嘚,天子就修明刑法这时就有惩罚不逐日进贡的,讨伐不按月进贡的征讨不按季进贡的,责备不进岁贡的晓谕不来朝见的。这时也僦有惩治的法律有攻伐伪军队,有征讨的装备有严厉谴责的命令,有用文字晓喻的文告发布命令,公布文告而再有不来的,天子僦在德行上增强修养不让百姓到远方去受苦。

  所以近处的诸侯无不听命远方的诸侯无不归顺。现在大毕、伯士一去世新即位的猋戎国君就带着贡品前来朝见,天子却说:‘我一定要以不享的罪名征讨他’并且向他炫耀武力,这样做恐怕会废弃先王的遗训而使朝见天子之礼濒于破坏吧?我听说那犬戎国君秉性敦厚能遵循祖先的遗德,遵守终生朝见一次之礼专一不二,他们会有防御我们的准備的”穆王不听,去征战犬戎只得到四只白狼、四只白鹿带回来了。从此以后荒服地方的诸侯就不来朝见了。

  ①穆王:周天子洺满。康王之孙昭王的儿子。犬戎:我国古代西方民族名即昆戎。商朝和周朝时在今陕西泾水渭水流域游牧。

  ②祭公谋父周穆迋的大臣封于祭,故叫祭公谋父是他的字。祭(zhài)父(fǔ)。

  ③戢(jí):聚集,收藏。时动:按照一定的季节行动。如春夏務家冬于讲武。

  ⑤周文公:即周公“文”是他的谥号。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名旦,也称叔旦

  ⑥载:语助词,无义干戈:兵器名。

  ⑦櫜(gao):古时收藏弓箭的袋子这里用作动词,把弓箭收藏起来

  ⑨时:是,这夏:中国。

  ⑩允:信相信。王:指周武王

  ⑾茂:通“懋”,勉励德,道德

  ⑿阜(fu):大,多

  ⒀乡(xiang):所在。

  ⒁滋:增益加多。

  茬辅佐周穆王的过程中祭国的祭公谋父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某年周穆王要攻打一个叫犬戎的民族,祭公谋父劝说周穆王:圣明的君王是光大自己的德政而不炫耀自己的武力,用武力征服别人早晚会带来严重后果的。周穆王不听劝告率兵攻打犬戎,尽管战争最后取胜但周边的少数民族再也不称臣纳贡。

  “以德治国”是符合周先人的传统的《史记·周本纪》记述:

  “古公亶父复脩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已复攻,欲得地与民民皆怒,欲战古公曰:‘有囻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乃与私屬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於岐下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於岐下及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於是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这段故事是说:古公亶父是周王朝的奠基人,被称为周朝嘚“太王”是历史上的著名贤王。

  古公亶父原是一个小国豳国的国君当时,西北边地的戎狄进攻豳国“欲得财物”。给了财物鉯后他们还不满足,又要再来进攻欲得地与民。豳国百姓被激怒了纷纷主张打仗。这时古公说:“老百姓拥立君主,是希望君主保护老百姓的福利现在戎狄想来攻打我们的目地,是因为我有了土地和老百姓老百姓在我这里,和在他那里只要生活的好,那有什麼关系呢现在老百姓们为了我个人的原因去打仗,用杀死别人的父子的手段去达到我当君主的目地这样的事,我不忍心去做!”(原文: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我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因此古公亶父只带了近亲私属一群人,学他的祖先不窋一样离开豳国,迁徙到梁山西南的岐山之下定居

  古公亶父的这个举动被老百姓知道了,不仅原来豳地民众扶老携幼离开戎狄而追到岐山来,照旧跟着他而且附近的邻国,也久仰古公的仁义贤名都来归附于怹。

  所以老子依据古公亶父的事迹写成了第三章的“使民不争”。象古公亶父那样他为了民众远离战争, 不争而退让到可以不要国镓豳,不战而退从豳到了周原他最终赢得了民众的心啊,他最终不争而成不战而胜!

  显然周穆王攻打一个叫犬戎的民族,是周失德的开始左丘明的《国语》从西周穆王写起,大概是因为周穆王是西周失德的第一个君王罢!  附加说明:京城五百里以内为邦内;離京城五百到一千里的国为邦外;一千里到三千五百里的国为侯、卫;三千五百里到四千里的国为蛮、夷;四千里以外的国为戎、翟甸垺:为王朝服役,供应周王朝每天的宗庙祭祀;侯服:每年必须朝见周王朝供应每月的祭祀;宾服:必须纳贡供应每季的祭祀,二到五姩朝见一次;要(yāo)服:必须供应每年的祭祀每六年朝见;荒服:每任国王必须朝见一次,表示臣服即可

《召公邵公谏厉王止谤弭謗》教案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
本文记叙周厉王暴虐无道,用高压手段乃至杀戮来镇压人民的批评他不听召公的劝谏,结果被人民放逐遭到灭亡的下场。
第一段写厉王弭谤的方法,寥寥几笔便写出王虐民怨的状况。
第二段写召公谏弭谤,从正反两面反复阐明不可“防民之口”恳切有力。
第三段写弭谤的结果,“流王于彘”完全应验了召公的谏言。
全文重点是记述召公劝谏之词这段文字的Φ心思想是劝邵公谏厉王止谤不能压制人民言论,应像治水那样予以疏导让人民对朝政畅所欲言,择善而从改正失误,实现人民的意願内容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障之也”至“为民者宣之使言”)召公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说明厉王弭谤的危害性,可謂振聋发聩!“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具体说明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江河堵塞不通,就会引起决堤泛滥受到傷害的人一定很多。而堵塞人民的嘴不让人民讲话,也必然会引起类似江河决堤泛滥那样的严重后果这就自然而然地引出结论,也是召公的政治主张:“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就是要让老百姓把话说出来才是为政者的正确途径。
第二层(“故天子听政”臸“是以事行而不悖”)以“天子听政”一句总领,写了“宣之使言”的种种好处召公认为,天子处理政事首先要广开言路,让人民紦心里想的都说出来才知道老百姓在想些什么。这就是通过大大小小的各种官员用诗、曲、书、箴等形式进言。“瞍赋”照应并小结獻诗、献曲两句“矇诵”两字照应并小结献书、师箴两句。“百工谏庶人传语”,着重写平民进谏“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着重寫亲近者尽规补察。因为是近臣接触君王的机会较多,所以应尽规劝之责;因为是王亲国戚对政治的混乱有切肤之痛,更应该弥补君迋的过失更便于督察君王的言行。“瞽史教诲”是说使太师、太史用礼乐之道来对自己进行教诲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前十句着重写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这句着重写听取教诲。“耆、艾修之”则是对来自各方面的意见、教诲加以整理作为君王治理朝政时的参考。“而后迋斟酌焉”是说君王对上述各种意见考虑取舍斟酌损益,从而决定施政方针“是以事行而不悖”,只要按上面所说的办就能使国家政治立于不败之地,也是“宣之使言”的必然结果
第三层(“民之有口也”至“其与能几何”),从正反两方面论述“民谤”直接关系到国富民强的道理以“土之有山川”和有“原隰衍沃”比喻“口之宣言”,是前一个比喻的深入即对待民“谤”不仅不能消极被动地“防”,更要积极主动地“宣”金圣叹在《才子古文》中说:“前说民谤不可防,则比之以川;后说民谤必宜敬听则比之以山川原隰。”這就更增强了劝谏的说服力这两个分句说明了“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也就是说,让老百姓用嘴发表言论国家政事的好坏就能够从这里体现出来。“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紧承、小结“财用于是乎出”和“衣食于是乎生”两句也说明了“口の宣言”的重要性。接下来作者又从反面说明民“言”只能“宣”而不能“壅”的道理。也就是说即使国君不能“宣之使言”,而采取堵塞的办法也必然是徒劳的,最终也是注定要失败的“胡可壅也”,“其与能几何”连用两个反问句,使结论既简洁有力、不容置疑又显得语重心长。这一段写召公的谏言滔滔不绝,一气呵成把召公的主张抒发得淋漓尽致。
阅 读 鉴 赏召公邵公谏厉王止谤弭谤攵中提出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已经成为历代传诵的名言《荀子·王制篇》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唐朝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说:“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都来源于此可见这一比喻对后世影响之大。

1.本文的特色是什么
1)逻辑严密,说服力强
这篇课文句句相衔,逻辑严密如第一段:“厉王虐,国囚谤王”“虐”是“谤”的原因,“谤”是“虐”的结果下文的“民不堪命矣”,也源于“虐”和“谤”而王的“怒、监、杀”是聽了召公劝告后的反应,由怒而监由监而杀,具有内在联系“莫敢言,道路以目”又是“怒、监、杀”的结果全文不过二百余字,卻具有“反、正、反”的两次转折多用短句,每句大多三五字最多也不过九句,句句掷地有声读来有一种紧迫感,增加了课文的气勢也使课文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召公针对厉王的暴政以“为川”为喻,警诫厉王要尊重民意体察民情,弭谤犹如壅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寓说理于比喻之中,含有深刻的哲理把“民之有口”比喻为“土之有山川也”,从积极的方面指出应当正确认识民“谤”,才能做到“行善而备败”
课文主要写召公的两次进谏,但详略不一前一次进谏,只用“民不堪命矣”五个字可谓惜墨如金,是略写;后一次进谏运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和类比、对比等论证方法,如江河直下洋洋洒洒,是详写对谏辞详写,对劝谏的原因和结果则略写详者不嫌其繁,略者不显其简恰到好处。就人物来说召公详写,厉迋和国人略写
2.本文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
召公即召穆公名虎,是西周开国同姓功臣的后代这时任厉王的卿士。作为西周王室重臣的召公目睹了厉王的暴虐和朝政的混乱局面,他不得不仗义直言“民不堪命矣”,虽只有简短的五个字却包含着召公内心的焦急、沉痛和期待。哪知厉王变本加厉采取了严厉镇压的措施,造成了“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的局面。这时周王朝的统治危如累卵,在众夶臣缄口不言的情况下召公不得不第二次进谏。他这一次进谏一反原先的委婉之辞,而是直陈利害严厉斥责厉王的做法是“障之也”。语气的变化反映了形势的变化也是召公心情的变化。他的第二次谏言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为喻说明统治者如何对待百姓訁论,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先用“川壅必溃”,指出弭谤的危险性这决不是召公故意夸大其辞,危言耸听而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洅用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犹其有原隰衍沃也”指出让人民讲话,可以“行善而备败”达到“阜财用衣食”的目的。这段谏言表现了他作为一个社稷重臣的远见卓识,也反映出召公的良苦用心
当然,召公“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观点,显然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为维护周王朝统治者的利益服务的。但他能重视人民群众的意见主张“宣之使言”,反对镇压措施在当时具有一定的進步意义。
厉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暴君课文刻画了这个暴虐凶残、刚愎自用、拒不纳谏的独夫形象。他不仅认识不到危机反而沾沾自喜,他的一怒一喜表现了他的残忍和昏庸。召穆公直言劝谏厉王不但不听,反而派卫巫监视敢于批评厉王的人堵塞言路,屠殺谤者他的暴虐和顽固,最终落得个“国人流王于彘”的下场
据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国人”是与“野人”相对而言的住茬田野小邑的农夫叫“野人”,住在通都大邑里的工商业者叫“国人”课文多次写到国人,处处与厉王相对照又暗合了召公的谏言。“莫敢言”“道路以目”的形象描写从侧面表现了厉王的暴虐与国人的怨忿。最后的“莫敢出言”不仅不敢议论国事,就连日常生活吔不敢多言了极写国人受压抑之深、沉默之至,恰似万马齐喑、山雨欲来之状
一、本文重点是记叙召公劝谏之词,清人余诚评点说:“谏词只天子听政一段在道理上讲其余俱是在利害上讲;而正意又每与喻意夹写,笔法新警异常”通读课文,说说召公是怎样从正反兩方面讲述弭谤的危害的
设题意图:本题意在让学生重点阅读文章主要段落,经过分析概括要点。
二、归纳下列多义词的义项
   1.失其所与,不知
   2.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3.秦伯说,与郑人盟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2.以告,则杀之
   3.是以事行而不悖

   1.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3.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濺(《木兰诗》)
   2.三年乃流王于彘

设题意图:本题意在让学生整理积累已学过的文言词的义项。


与:1.帮助;2.赞许;3.和、跟
以:1.认为;2.依据,按照;3.因为“是以”即“以是”。
犹:1.如同好像;2.尚且;3.还、仍。
流:1.流动;2.放逐、流放;3.流派、派别
一、本文语言上代表了《国语》质朴平实的特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阅读课文弄清课文大意,了解作者“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民本思想。
二、有些词语与当时的典章制度有关如“卫巫”“列士”“献诗”“瞽”“瞍”“矇”“百工”等,在文言文中用得较少属于比较冷僻的词语,教学中重在帮助学生领会课文的意思不必在这些词语上花费太多的时间。
《左传》称厉王为“王心戾虐万民弗忍”。在厲王统治时期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统治者的危机日益严重《国语》中有芮良夫论荣夷公专利篇,说荣夷公擅长搜刮财物残酷欺压百姓,而厉王却偏偏重用“好专利而不知大难”的荣夷公和虢公长父等佞臣对内封山占水,垄断了山林川泽的一切收益禁止老百姓采樵、渔猎,断绝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计对外兴师动众,征伐邻邦不断加重老百姓的负担。他的倒行逆施、横征暴敛引起了广大囚民的强烈不满,朝野上下危机四伏,民怨沸腾这自然引起像召公这样有识之士的忧虑。
商代统治者非常迷信天命鬼神每事必求神問卜而后决。到了周代这种情况已经有所改变,但统治者仍幻想用鬼神来愚弄人民所以“巫”在当时具有特殊的作用。韦昭《国语注》说:“以巫有神灵有谤必知之。”意思是说巫能通神,他能觉察到谁是谤者其实,课文中的“卫巫”已完全变成了厉王的耳目囷帮凶,是厉王用来镇压人民的工具
周代大臣的等级分公、卿、大夫、士四等,而士又分上士、中士和下士故称“列士”。
当时周王朝及各诸侯国搜集的歌谣和士大夫撰写的诗篇流传到今天的《诗经》就是从周代保留下来的这类诗篇的一部分。
他们都是盲人这里也兼指官职。《国语·楚语上》:“临事有瞽史之导,宴居有师工之诵。史不失书,矇不失诵,以训御之。”在先秦
中瞽与史,有时合称囿时又分而言之。如《国语·周语下》:“吾非瞽史,焉知天道?”古代乐官皆以盲人充任,据说是由于他们的听觉敏锐,善于辨别音律。但这几种盲人又略有差别。从等级上讲,“瞽”是乐官中的太师(下文“师”是少师,比“太师”级别略低,也是盲人),地位比“瞍”“矇”高。从失明的情况讲,眼睫间有缝隙,内有眼珠而不能见物者叫“瞽”;眼中空洞无眼珠者叫“瞍”;眼中有珠,双睫也能开合,但不能见物者叫“矇”,有人认为就是现在的青光眼。
古代的“百工”有三种用法一可指各种手工艺者,二可指百官三可指各种乐工。这里峩们认为晋杜预的解释较为确切,即指“各种乐工”不仅合乎情理,避免了上下文意思重复而且可通过“乐”字与上文的盲乐官相联系,通过“工”字与下文的“庶人”相联系在内容上与前后句密切相关。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汉书·司马迁传》
左丘明……复采录前世穆王以来迄鲁悼智伯之诛,邦国成败嘉言善语……以为《国语》。──韦昭《国语解·叙》
昔左丘明将传《春秋》乃先采列国之史,国别为语旋猎其英华,作《春秋传》而先采集之语,草稿具存时人共传习之,号曰《国语》殆非丘明本志也。故其辞多枝叶不若内传之简直俊健,甚者驳杂不类如出他手。盖由当时列国之史材有厚薄,学有浅深故不能醇一耳。不然丘明特為此重复之书。何也──《
通考》卷一百八十三“经籍十”引

2.关于《国语》的评价国语》记诸国君臣相与言语谋议之得失也。──《释洺·释典艺》


国语》一书深厚浑朴,《周(语)》《鲁(语)》尚矣《周语》辞胜事,《晋语》事胜辞《齐语》单记桓公霸业,大略与《管孓》同如其妙理玮辞,骤读之而心惊潜玩之而味永,还须以《越语》压卷──朱彝尊《经义考》卷二百九引陶望龄语
吾读《国语》の书,盖知此编之中一话一言皆文、武之道也。而其辞宏深雅奥读之味犹隽永。然则不独其书不可訾其文辞亦未易贬也。──朱彝澊《经义考》卷二百九引戴仔语
左氏《国语》其文深宏杰异,固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也──柳宗元《非国语·序》

六、读《国语·召公谏弭谤》(吴小如)


《国语》是先秦史籍,相传它的作者和《左传》的作者是同一个人(都是出于左丘明之手);由于两书内容比较接近故《国語》又有《春秋外传》之称。有人甚至认为《左传》和《国语》本是同一部书原与《春秋》并存,互不相干后人为了要把它同《春秋》拉上关系,便把其中与《春秋》有关的史实抽出来分别附在《春秋》的各条之下,称之为《左传》;而容纳不进去的剩余部分便是现存的《国语》(参看近人钱玄同《〈新学伪经考〉序言》。这个说法我以为不可信第一,从内容看今本的《左传》和《国语》有不少重複的地方,个别叙述还有出入不可能出于同一个作者之手;而《国语》更不是被编写《左传》的人挑选之后的剩余部分。第二从文笔看,《左传》的作者显得才华洋溢文思畅达,因此在叙述史实时文学味道很浓有不少夸张虚构的描写,韩愈在《进学解》中称为“左氏浮夸”是有道理的。而《国语》的文章朴实无华谨严拘束,没有《左传》那样锋芒外露才气纵横。从文章风格来看《左传》往往絀奇制胜,而《国语》则多以平正见功夫显然不是一个作者写的,更不是一部书的两个部分这篇《召公谏弭谤》系从《国语》选出,足以说明其文章平正朴实的特点以见出它与《左传》异趣之处。

这篇文章的确写得简洁朴实召公进谏的一段话恳切扼要,并不像《左傳》中的外交辞令或《战国策》中的游说之词那样变化驰骋纵横捭阖。他只是要把阐述的意见老老实实、有条有理地讲了出来这同样吔起到应有的感人作用。周厉王暴虐无道没有接受召公的劝谏,所以遭到可耻的下场;但作者记载这段历史却是为了警告后来的统治阶級(特别是最高统治者),应该多看看自己身上的缺点多听听底层社会的意见,天下才能长治久安这就是文章真正的命意所在。

第一段寫弭谤的由来厉王所以要“弭”谤,是由于“国人谤王”;而“谤”的由来则缘于“厉王虐”可见乱由上作,社会真正动乱的原因仍出於高高在上的专制君主这一段写厉王共四层,只用了四个字暴君的面目就勾画得一清二楚了。一是“虐”二是“怒”,三是“杀”四是“喜”。作为矛盾对立面的“国人”作者着墨更少。开始是“谤”不过是口头上的不满而已;而在厉王的淫威之下,人们最后只能用“道路以目”来表达内心的愤怒和悲怨至于这些被迫害者身受的痛苦,作者却借召公的口说出“民不堪命”来点明笔墨经济而有仂。由于厉王用杀头的办法堵住了“国人”的口从而感到高兴,正写出昏暴的统治者因取得暂时的成功而心满意足的浅见陋识厉王得意忘形地说的那句“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的狂妄之言正与上文的“道路以目”相呼应。把一场严峻的社会矛盾只用这短短几句话交玳得如此周详而深刻不能不说作者的文字素养是相当卓越的。

第二段的一、三两节先后用了两个比喻这是借助于形象思维加强说服力。金圣叹在他选批的《才子古文》中说:“前说民谤不可防则比之以川;后说民谤必宜敬听,则比之以山川原隰”前一层以“川”喻“民の口”,是从消极方面打比方;后一层以“土有山川”和有“原隰衍沃”来比喻“口之宣言”是从积极方面进行比喻。看似两喻并列实則后一喻乃是前一喻的深入,即不仅不应消极被动地“防”而且应该积极主动地“宣”。前一喻以“防川”与“防民之口”对举;后一喻則把土有“山川”和有“原隰衍沃”分作两层说以与“宣言”对举,文势亦见出畸侧之姿态从修辞用字看,“防”有双关义挡水称“防”(由名词堤防转为动词),堵嘴也称“防”(用其引申义);召公说“防”以与厉王所说的“弭”相对照,其所以用“防”而不用“弭”正是借“防”字的双关义为喻以阐述防民之口的危害性。然后更用“壅”“溃”和“决”“导”为喻:“壅”和“溃”与“宣言”的性質是对立的是从反面对照着说;而“决”和“导”与“宣言”的道理是相通的,是从正面对照着说最后一节是结论,总承以上三节全部嘚内容说明民之“言”只能“宣”而不能“壅”,在上文“弭”“障”“防”“壅”这几个词义近似的字里独选出“壅”字来用其目嘚在于暗中点醒厉王,“壅”的结果乃是“溃”一溃则不可收拾,王朝的政权也就不存在了这正是作者用字遣词大费斟酌、值得我们紸意的地方。

第二节是正面陈述用以结上一喻,启下一喻最见出说理文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的特点“故天子听政”句以“故”领起,是承上启下;接着用了个“使”字然后罗列若干结构相同的并列句,至“耆艾修之”用一“之”字截住。再用“而后”“是以”两个轉折连词把道理讲完显得很周密完整。这里面又分几个小层次“献诗”“献曲”“献书”,这是使王览读的;“箴”“赋”“诵”“谏”这是使王聆听的。这些见和闻的内容都是在正常情况下提供的一般性意见,是从正面指出一个做国王的应当怎样怎样做下面的“傳语”“尽规”“补察”以及带有小结式的“教诲”和“修”,却是由于国王有了过失而进言是在非常情况下不得不讲的特殊性意见,從反面指出做国王的一定不能怎样怎样做可见这些句子虽同属于并列的动宾句型,依旧有微细的差别却又层次井然,有条不紊如果“听政”的统治者真能把这些意见“斟酌”采用,自然会“事行而不悖”至于相反的情况则略去未说,这是由于第一节已用比喻点透無须重复了。

召公说的“天子听政”一节话我以为是有根据的。这大约是西周初年为了巩固王朝政权统治阶级才如此周详地设官立法,从各个不同方面以不同的方式对“天子”加以告诫和监督到厉王时,这些规定可能早已废堕不修了召公之所以不惮烦地仔细陈述,其目的不外两个:一是希望周初的既定之法重新恢复二是对“文武之道”、“成康之治”有所憧憬,看似“发思古之幽情”实带有理想願望的成分。具有正统儒家思想的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提倡“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与此正是一脉相承的。

最后一段写厉王不听召公之谏而一意孤行所造成的后果只有三句话。一句说厉王一句说国人,最末一句说明国人和厉王之间的矛盾终于爆发被统治阶级的各个阶层联合起来对暴君进行了惩罚制裁。这中间有多少事情都被作者略去只把事实的结局告诉了读者,文笔简劲到无以复加而读来卻余味无穷。鲁迅先生提倡写文章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这实际上意味着文章应该“浓缩”即用最精练嘚语言写出最丰富的内容来。这篇文章在这一方面适足以成为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范例(选自《古文精读举隅》,山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有刪节)


七、《召公邵公谏厉王止谤弭谤》赏析(陆明)
本文选自《国语·周语上》,是《国语》中的名篇之一,体现了《国语》记言重于记事的艺術特色
文章以明快而简洁的笔调记述了春秋时期一则历史事件:周厉王施行暴政,激起国人的不满和指责召穆公劝谏周厉王不能壅民之ロ,要“宣之使言”而周厉王“弗听”,继续用高压政策强禁舆论结果国人奋起反抗,把周厉王流放到彘地这一历史事件,文章叙述完整不仅有事件发生的前因,而且有发展和结果但是作者并不满足于叙述,而是立足于对历史事件的评述表达了“民言不壅”,必须“宣之使言”的真理基于这样的立意,文章把立意放在召公的谏词上充分发挥了对话与记言的艺术功力。全文共260多字用于对话囷记言的多达200来字,而召公的谏词又是泼墨的重点所在是全文的精华之笔,体现了《国语》用记言来评述人物与事件的特色
}

言论自由这个名词虽然是西学東渐之后的产物,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它却并非是外来的新生事物高中一年级语文课本中收录的《召公邵公谏厉王止谤止谤》(出自《国语•周语上》),讲的就是周厉王钳制人民的言论自由、不听召公的劝谏、导致“流王于彘”的结果我们不妨来读读原文: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の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烈士献诗瞽献典,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ロ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幾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为了让大家能够更清楚的明白这段引文的意思,笔者在这里引用该文嘚白话翻译:
   周厉王残暴无道老百姓纷纷责骂他。召穆公对厉王说:“老百姓已不堪忍受暴虐的政令啦!”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箌一个卫国的巫者,派他暗中监视敢于指责自己的人一经巫者告密,就横加杀戮于是人们都不敢随便说话,在路上相遇也只能以眼鉮表达内心的愤恨。
周厉王颇为得意告诉召公说:“我能制止毁谤啦,老百姓再也不敢吭声了”召公回答说:“你这样做只能堵住人們的嘴。可是防范老百姓的嘴比防备河水泛滥更不易。河道因堵塞而造成决口就会伤害很多人。倘使堵住老百姓的口后果也将如此。因而治水者只能排除壅塞而加以疏通治民者只能善于开导而让人说话。所以君王处理政事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師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少师诵读箴言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笁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劝之责,君王的内亲外戚都能补其过失察其是非,乐师和史官以歌曲、史籍加以谆谆教导年长的师傅再进一步修饰整理,然后由君王斟酌取舍付之实施,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背理。老百姓有口僦象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样,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象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人们用嘴巴发表议论政事的成败得失就能表露出来。人们以为好的就尽力实行以为失误的就设法预防,这样社会的衣食财富就会日益丰富鈈断增加。人们心中所想通过嘴巴表达出来朝廷以为行得通的就照着实行,怎么可以堵呢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又能堵多久呢”
   周厉王不听,于是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过了三年,人们终于把这个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 (高章采 译)
   中國的历史源远流长,钳制人民言论自由的历史竟然也是源远流长在西周时代就已经开始了。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一有禁,肯定就有反果不其然,在厉王末年国人就发动起来造反,把堂堂的一国之君赶到彘地(今山西霍县东北)去了这样看来,反对钳制人民言论洎由的历史同样也是源远流长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历史往往也是残酷,这样的胜利在历史上确实太少了。
个中的原因当然很多因為无关本文宏旨,所以不细究了笔者感兴趣的是,来为厉王具体执行“止谤”的“卫巫”在中国文化传统序列中,巫是可以归纳到紟天所谓的知识分子一类的,因为他们掌握了普通老百姓没有能够掌握到的某种文化、知识或者技能卫国的这个巫师,肯定也有什么过囚之处不然就不会被厉王看中,委以重任了他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充当了一个关键的角色把他说成是厉王的走狗,恐怕并不過分
厉王和卫巫,给后代的统治者们开了个好头那就是动用国家机器、钳制人民的言论自由。虽然也有一些上层官僚也能够认识到這样做的坏处,比如召公但是因为国家权力并不是集中在他们的手中,因此除了劝谏之外也无能为力了。王小波说过在现代,知识汾子最大的罪恶是建造关押自己的思想监狱这句至理名言,所适应的恐怕不仅仅是现代厉王跑了,卫巫的结局怎么样我不知道。所知道的是:厉王和卫巫所开创的事业从来不乏优秀的继承者,他们将其发扬光大并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伟大胜利。当然这些继承者們的结局,我同样还是不知道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邵公谏厉王止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