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笔记」光圈,快门,快门光圈感光度口诀,到底有什么用

原标题:摄影笔记 | 18条摄影冷知识 小知识有时候帮大忙

做摄影科普教育4年多了,每天都会遇到很多奇奇怪怪的问题。后来有一天突然想把这些问题汇总汇总,但是总是想不起来都有什么。因为这些问题真的零零散散,但是用的时候真有用。

于是某天开始,遇到这样的问题,我就记在小本本上——对,我自己也有一本真的摄影笔记。

攒够了18个问题,我先发一次,未来这篇文章会不断升级。所以您有什么问题,在文章下面留言吧。

这篇文章我没加原创保护,如果您想转载请随意,记得注明出处就行。

1、为什么我拍摄出来的照片有奇怪的暗角?

回答:你是不是用了花瓣型遮光罩,而且没拧好?

把你的遮光罩拧到位就解决了。如果还不解决,你看看是不是自己拿错了遮光罩了?

这件事前两天在我的摄影微信群里刚刚出现过。让我“嘲笑”了那个同学好久。

2、为什么我回放照片的时候,照片会狂闪?

回答:这是高光溢出提示。说白了就是闪光的地方都是你拍的太亮的地方,也就是我常说的死白了。死!白了。

不喜欢的话,一般按上方向键,就可以改变回放的信息提示。或者DISP键。

一般来说除非你自己能接受,不然不要拍摄出有高光溢出的情况。

3、为什么我拍摄的画面有严重条纹干扰(偏色)?

点评:抬头看看是不是荧光灯管。如果是灯泡(白炽灯)的话一般没这个问题。比如上图我们拍摄手机也会有这种情况。放心,你的相机没坏。

因为这种东西会闪,有频闪。因为闪的特别快,我们眼睛看不出来。但是您的相机快门速度可以到几千分之一秒,就看得出来了。放慢快门速度,立刻好了。

4、为什么我的相机不对焦了?

这个问题很常见,最常见解决方案就是……你看看你镜头上的MA/AF的拨杆是不是在MF那边了。那就意味着你选择了手动对焦模式。所以你的相机就不会自动对焦了。

这个问题曾经有一个同事电话里问过我。5分钟我都没帮他解决。后来我忙完了到他们部门看了一眼,立刻就解决了。几周后,另一个部门同事电话我,也问我这个,我1秒钟就帮他解决了问题。

一定保证你的相机和镜头都在自动对焦模式。

5、为什么我对上焦了看着还是模模糊糊?

你用的是取景器吧?不管是单反的光学取景器(OVF),还是微单的电子取景器(EVF),在取景器旁边都有一个小齿轮。这个叫屈光度调节。没事的时候别拨弄这个。这个是调节取景器清晰与模糊的,给视力不好的人用的。

说白了,你视力正常的话,不调的话,对上焦就是清楚的。如果你近视眼就调节到你觉得清楚就可以了。

所以取景器看不清楚了,首先看看是不是调节过屈光度了。

6、遮光罩是干嘛用的?

废话嘛,遮挡杂光。我们知道镜头的焦距意味着取景的视角,那么如果不戴遮光罩的话,有可能有视角之外的杂光照到镜片上产生影响。

但……遮光罩有时候作用比这个大。

当我们在专注拍摄时,不管双机双镜,还是单机双镜,你会发现你每次换机器和换镜头都是在正分夺秒,那么摘镜头盖这事儿就觉得啰嗦。而且可能镜头盖一紧张不知道放哪了。

老记者工作中都不盖镜头盖。有遮光罩保护着足够了。

此外更重要的是。当你的镜头掉地上的时候,如果有遮光罩,很可能救你的镜头一命。

7、用取景器时用哪只眼睛?

其实无所谓啊。看个人习惯。但是非要说出个子丑寅卯来,那么请用右眼看取景器。这样你的左眼是露在外面的。如果你很专注呢,那就把左眼闭上。如果你够经验,可以睁开双眼。

当你注意力在右眼时,取景。当你注意力在左眼时,观察周围。很多记者都会的技能。

8、太小的光圈画质并不好

老一辈摄影爱好者,呃,其中有很多人被称为老法师。他们在你身边一看你拍摄,就说:要用F22,画质好!

但是也许你不知道太小的光圈画质很差。当我们使用太小的光圈时,镜头本身会有衍射效果,所以本来就会造成画质的下降。同时,因为数码相机的像素越来越高,像素密度越来越大,单个像素面积也就越来越小。所以更容易受到衍射效果影响。

一般来说F8、F11就算小光圈了,基本可以满足需求。逼急了F16用一下,也行。F22、F32这样的光圈就别用了。

同时顺便说一句,老镜头全开光圈往往会比较“肉”(模糊的意思),但是现在镜头的设计思路都是,全开光圈成像就很好。花那么多钱买个大光圈镜头,不敢用,何必呢。

9、用三脚架要关防抖你知道吗?

现在很多机身以及镜头都是具有防抖功能的。手持拍摄时,防抖可以让画面更加稳定。但是当我们使用脚架的时候,手持的抖动消失了。手持抖动属于低频的,防抖技术就是针对这这个,一防一个准。但是用了三脚架一旦有抖动,就是小幅高频。防抖就乱抖。反而造成画质下降。

现在很多防抖能识别出来你用脚架了,自己就关了。不放心的话,还是自己手动关防抖好。

10、佳能肩带上的橡胶片是做什么的?

佳能相机肩带上有一个橡胶片,很多人不知道是干嘛用的。其实当我们长曝光的时候,反光板抬起,相机曝光。但是有可能有杂光从取景器钻进去,也许会影响到画面。这时候这个橡胶片可以挡在取景器外面。整个世界就黑了。

不会有杂光干扰你的照片了。

11、为什么你知道我的相机传感器脏了?

我在摄影笔记的照片点评栏目点评照片的时候,有时候会说你传感器脏了,去清洁一下。然后就有同学问我:老师,您怎么知道传感器脏了?

因为照片上有明显的黑点啊,尤其是蓝天这样的纯色区域。小光圈对着白墙拍一张,看看自己的照片有没有黑点。如果不敢动手,我建议去特约维修中心或者威高专业清洁站清洁,一般就百元左右。自己敢动手,可以京东上买个威高清洁套装。

12、为什么单反取景能看到黑点,但是拍出来没有?

这是你的取景器进灰了。如果你有强迫症,可以花点钱去维修中心拆机清理,但是真的得不偿失。所以我建议你不要强迫症。

老手都会这句话:不影响成像就不要清理。

取景器里的,和成像系统没关系,所以可以不用管。看习惯了就好。

13、UV镜摘不下来怎么办?

UV镜长时间放在镜头上的,用于保护镜头。但是某天可能你想换个中灰或者偏振拍点啥,突然发现,UV拧不下来了!

怎么办?砸了UV?拿尖嘴钳子夹住摘下来?

其实很简单,淘宝一个东西叫“UV拆卸扳手”的东西。

原理很简单——增加摩擦力同时增加力矩。所以有同学说,如果你有废旧的耳机线,包裹住UV外圈,同样可以快速拆卸。

14、UV或者镜片上有沙子怎么办?

一般来说有个油污啥的,拿镜头纸或者镜头布擦了就行了。但是一旦有灰尘,尤其是有沙子的时候,千万要先用皮老虎吹走,或者用小刷子弹走。

要不然你想想一下拿砂纸打磨镜片的感觉吧……

15、微单电子取景器比液晶屏更费电

索尼微单有很多优点很多好处。但是相比单反来说,确实更费电,毕竟电子取景,毕竟一直要用电子显示。

很多人为了省电,就用电子取景,因为觉得小。其实费不费电看像素。

电子取景器像素更好,所以更费电。

当然好处就是取景效果更好,尤其是阳光下。而且,很符合我们这些老炮的习惯。

16、使用三脚架的时候一条腿对着自己还是两条腿对着自己?

正常的时候是两条腿对着自己,这样你方便看相机,不会不小心误碰三脚架。不碍事儿。要不您想想,拍个照就跟跳钢管舞似的。

但是哦,如果您前面是个悬崖,那么两条腿对着外面能让您更靠近边缘。所以也不是说不行。

一般情况用两条腿对着自己,特殊情况可以两条腿对着外,让你更靠前。

17、为什么我的镜头拧不出来(缩不回去)?

很多大变焦镜头变焦会伸很长。所以镜头上有一个叫镜头锁的东西。缩小到最短,可以锁住。不打开这个开关,你的镜头就不能伸长。这样的好处就是你背着相机走的时候,镜头不会自己一点一点变长……

所以变焦镜头的变焦环拧不动的时候看看是不是被锁住了。

还有一种镜头,拧出来了缩不回去。其实这一般都是18-55这样的套头。不拍摄时可以缩很小,但是这时不能拍摄。一拧,镜头就伸长了,可以拍摄了。但是拍完了缩不回来了,看看变焦环上一般有个按钮,按住了拧,就缩回来了。

还有就是微距镜头的时候,有点时候需要拍摄微距的时候,可能也会有一个微距锁。

18、存储卡一旦坏了照片几乎找不回来。

有时候我们习惯把照片放在存储卡里,好久也不倒进电脑。毕竟存储卡越来越大了。

其实存储卡一旦坏掉,照片几乎是找不回来的。

所以建议大家第一时间拷贝到电脑。而且最好至少拷贝3份。

大家的电脑现在也多用SSD硬盘。但是大存储量的硬盘还多是机械硬盘。

我建议大家尽量用机械硬盘做备份。不仅仅是因为便宜,而且机械硬盘一旦坏了,数据有可能还原。

但是SSD、各种存储卡,这类的闪存设备基本没希望。

早点导出照片。多存几份。放机械硬盘。多存几个不同地方。照片是最值钱的。

}

画面反差不是很大,受光反差不大——评价测光

背光照片。光线反差极大,电筒等外部光源——局部测光、点测光

局部测光、点测光的精确度

中庸的测光方式——中央重点,主题和环境存在不大的反差

色温——光线的颜色,光线的颜色越冷越偏蓝,

色温越高,光线的颜色越偏暖越低,色温越低。

以5000多为界,高于5000多,就偏蓝,低于,就偏暖

连续对焦——运动的物体,跟拍。

三四岁的小孩,无法预知其动静

4、ISO——相对感光度 感光度越低,较多的光线

天气晴朗的室外 100——400

黑暗的室内到夜间 1600——6400

只要光线允许,光线够强,使用最低的ISO,让更多的光线进来。

闪光补偿 控制相机的闪光灯

自动闪光灯系统。非常暗的室外,估计错误,多补光,使用闪光补偿,设置低一点的值。负补偿。

内置闪光灯 有效距离 4米多一点

5、测光——调节光圈 快门 获得正确曝光

专业 标尺显示 游离的光标 内置测光表。

使得游离的光标在正中间,一般情况下可以获得准备曝光。

游离的光标 受到大致的位置

只有一个拨盘 通过屏幕菜单控制

内置闪光灯 有效距离 4米多一点

二、 快门 光圈与各种曝光模式

眼球 凸透镜 瞳孔 视网膜(传感器)

光圈、快门、感光媒体的感光度

准备的曝光——亮度无异

快门控制着进光时间 曝光量 画面的效果

快门速度高的时候,高速运动的瞬间被凝结了

快门速度低的时候,一个运动的过程被记录下来了

高速快门捕捉瞬间 低速快门记录运动的轨迹

慢速快门 相机相对静止 三脚架 动静结合

低速快门 拍摄静止的物体 比较抽象的效果

3、数值越小 光圈开口越大

景深 ——景物纵向上清晰的深度

小景深照片,前景清晰 背景模糊 ——大光圈 ,虚实对比很强烈的照片

合影 小光圈 大家都清晰 焦点是群体

1.4相比于1 进光量减少了一倍

A或Av 光圈优先 光圈先决

风光摄影 小光圈 实现大景深 合影

广告摄影师 产品所有面都清晰 小光圈

人像摄影 大光圈 实现小景深

旅行摄影 背景杂乱 大光圈 实现小景深

S或Tv 快门优先 快门先决 速度先决

摇摄 摄相机固定在独脚架上 使用快门速度

尼康 金属感非常厚重 黑的非常透亮

拍摄白色物体 高一点的曝光补偿

拍摄黑色物体 低一点(负)的曝光补偿 细节 纹理

快门速度设置太高 光圈Lo 表示现场光线太少 需要放慢快门

感光度 闪光灯 外界光源

P模式 程序自动曝光模式——自由设置

全自动模式——傻瓜模式

三、 像素 白平衡 相对感光度

P模式——程序自动模式

自动完成测光和曝光设置 可以自己控制曝光补偿、白平衡、相对感光度、内置闪光灯 为摄影者保留了一些自由 偷怕 闪光灯可控制打开与否

胶片相机和数码相机的记录原理

数码相机 传感器 CCD芯片 把不同的信号进行转换 光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电信号)

胶片 底片 胶片 菲林

底片规格决定画幅 小画幅 中画幅 大画幅

135底片 32毫米底片 宽度35毫米 中间24毫米 1—一次性卷片盒的底片 ——小画幅底片

120底片 ——中画幅

大画幅照相机——座机 4英寸X5英寸 8英寸X10英寸

画幅越大,底片能够用于放大的底片能够实现更大的尺寸

画幅越大,标准镜头的焦距值越大

人类文明 战争 促使照相机改小

画幅越小 照相机的机动性较强

全画幅 非全画幅——长只有全话费的1.5分之1 佳能 1.6分之一

画幅越大,能够实现的像素值越高——

同等像素值下,画幅大的照相机记录影像的质量高。

画幅越大,广角优势越明显

注意:数码相机可以更改像素值,但并非缩小画幅

尼康全画幅可更改DX,FX模式

画质——数码相机更改像素记录模式

旅游摄影 没有随身携带足够存储

尽量将记录的品质调置较高位置

raw格式 更改白平衡 二次颜色校准 调教空间更大 曝光过度细节调教出来

胶片的ISO值越高,表层的药面对光越敏感,满足曝光所需要的进光量越少

ISO越高,快门速度越快

在同等情况下ISO值高的图片会比ISO值低

ISO越高 噪点越明显

ISO越低 噪点少 或者没有噪点

只要光线允许,尽量使用最低的ISO

光线不允许 拍摄物体静止 尽量使用脚架

左边是条件色的还原 白炽灯照明下 白色的物体偏黄

彩色胶片摄影的较色类型

通过色温滤镜 把多余的光谱过滤掉 平衡

色温的含义 描述光线的颜色倾向

英国开尔文,假想 在绝对真空的环境,将宇宙中一个绝对黑体进行加热,加热到不同温度,会浮现不同的颜色。加热到1000K左右——红 2000接近300——橙0 K——阳光一样的白光 继续加热——变蓝

色温从低到高的变化规律:红——橙——黄——白——蓝白

钨丝灯情况下——使用日光,不做更改 黄色居多

钨丝灯情况下——选择钨丝灯模式 把多余的黄色抽掉 添加蓝色,把黄色中和了 相机通过添加补色的模式还原

闪光灯色温和日光大致接近 光线白光

自选白平衡——自定义 在特殊的拍摄场景中,偏红色 模式中没有偏红色

照相机拍摄一张纯白色的照片

万里无云的蓝天的色温约为10000K

晴天日光直射下的色温约为5500K

荧光灯的色温约为4500K

钨丝灯的色温约为2600K

日出或日落时的色温约为2000K

烛光下的色温约为1000K

日光 5200到5500是白光 不做任何色彩添加 色彩补偿

钨丝灯 3200 冷色补偿 色温值越低 冷色补偿越重 色温越高,暖色补偿越明显 阴天模式拍晚霞,晚霞则变更红 ——阴天含有蓝色光线,相机添加暖色 艺术高于生活 拍摄夜景 风光摄影 大场景 使用色温值来定义白平衡 色温值越低 冷色补偿 色温值越高 暖调补偿

P模式下还可设置对焦模式、对焦点、测光模式等……

广角镜头_ 视角开阔 透视比例放大明显 近处很清晰 远处也很清晰

长焦镜头 背景极虚 景深很小

景深与拍摄距离(对焦距离)成正比。

单次对焦 拍摄静止物体 运动幅度比较小的物体 滴的提示音 保护设置

连续对焦 快门启动的先决方式 运动幅度比较大

人工智能伺服 无法评估其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一般情况下,拍摄物体运动幅度不大,都尽量选择单次对焦

构图 小景深 主要交代对象

焦点 —画面中最清晰的点

五、曝光模式与手动模式

曝光不足,增加曝光 在曝光补偿中给它一个正值

曝光过度 质感暗淡 灰 减少曝光 在曝光补偿中给它一个负值

外面的光线很暗,瞳孔的光线需要开得比较大才能看见

摄影曝光和视觉的相同关系

曝光合适与舒适的视觉相同,进入的光量适中

眼睛通过瞳孔控制进光量,相机通过光圈和快门共同控制

获取光圈 快门值得参加工具

测光表 内置测光表 肩屏上就可以看到——中端 中端以上相机

于刻度中 零 为相机认为曝光准确 只是相机认为

测光表校零无法达到所有的曝光准确的画面控制。

TTL测光系统的不够智能化。

Through The Lens,意思是通过镜头,用在测光这里就是表示这是一种通过相机镜头测量光线的方法,简称为“TTL测光”。

TTL测量的是物体反射光线的量。而非场景的受光量

TTL测光的标准是将测量区域还原为中间灰

中间灰—百分之18反射率的灰色

银盐摄影(胶片摄影)的中等密度

曝光严重过度。所有的AgBr都被还原成Ag,,称之为百分之百密度。(测光区完全白色) 曝光严重不足。没有AgBr都被还原成Ag,称之为0密度(测光区域全黑色) 测光表校零后,测光区域被还原成百分之五十(测光区域中间灰色)

误认为所有的物体都是中间灰调

当测光物体为更亮的浅调,则误认为是光照度过强——减少曝光

当测光物体为更黑的暗调,则误认为是光照度过低——增加曝光

在测量浅调的物体时,增加曝光。——白加

在测量暗调的物体时,减少曝光。——黑减

物体刚刚好中间灰——红色的砖、沙子、翠绿色的树叶、人的皮肤……

墨绿色的树叶是黑 浅绿色的树叶偏白

猩红色偏黑 粉红色偏白

对着白色的物体,知道要增加增加1.3档的曝光。

首先将测光表校到零的位置

到零的位置以后继续校正,正的一边增加1.3,让标尺的一端正好到达1.3的位置

黑减 校正到零的位置 负的一边增加

捷径:中间灰不需要做任何白加黑减的

拍摄相对比较黑的台面 可以先把一个中间灰色 放在上面拿着照相机对它测光 测光完成以后,再拿开物体,然后拍摄 不要理会标尺 已经做好曝光补偿了

不用灰板,不借助于经验——精确测量光线,只需要对着人的手背上的皮肤进行测光,就能获得准确的曝光

很多情况下不需要曝光控制得完全准确

将测光与对焦分离,你将不需要使用讨厌的星号键来锁定曝光。

受光量决定了曝光准确,当被摄场景严重受光不均匀时,测光的区域曝光准确,其他区域 选择哪个区域曝光,哪个区域曝光就会准确。

3D彩色矩阵测光——评价测光 平均测光

对整个取景区平均计算的测光模式

取景区分为多个区域 加全平均 重点在焦点区域的测光

画面反差过大 计算误差 曝光不准

逆光情况下 ——背光 画面受光亮度不均匀 不能使用平均测光

基于平均测光法的计算方式

偏重于画面正中心的位置 拍摄旅游纪念照的时候 选择中央重点测光法

正中构图很呆板 作用变小

点测光 选择点 曝光准确 极端的测光方式

背光时候的拍摄 反差很大 背景曝光过度 前景恰到好处

主体明确 光照复杂 反差大

焦点为中心 很小 局限

尼康点测光 焦点周围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二十五的位置

佳能点测光 正中心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二十五

画面反差非常大,明暗对比分明

画面有非常明显的高光 暗区阴影 曝光准确的亮度

将取景器的中心点 对准钥匙 按下星号键 锁定曝光

再转回相机镜头 重新构图

有些情况下 用准确了测光模式 但是颜色却有差异 画面亮度与实物亮度存在偏差 曝光不足导致的浅色变深

曝光过度导致的深色变浅

P模式下 拍摄浅色或者深色物体时 更改照相机上的曝光补偿

程序自动模式 转动相机的辅拨盘

曝光补偿 来控制曝光准确性

手动曝光模式 准确认识

当画面出现不均匀亮度时,当被摄主体的亮度都不均匀时,该选择哪个位置测光 手动模式下选择测光点

选择的测光点是水中 水中相比云层暗一些

让画面每个地方都是曝光准确 可能性非常小

摄影师没有选择马来测光

学美术 光影上的认识 影调的认识

快速找出画面中的几大关系

亮面 高光 暗面 分析画面构成 更好的运用点测光 控制画面的影调

正中间的测光以亮面 高光是比亮面受光最多的地方

左,偏暗 选择鼻梁上的高光测光 高光曝光准确 比高光弱一点的亮部会有一定程度的曝光不足,比亮部更暗的暗部,会严重的曝光不足

右,偏亮 以暗部测光 暗部曝光准确 比暗部亮一点的亮面会曝光过度 比暗部更亮的亮面——画面的高光曝光过度

不能够简单地评估一张照片的曝光准确与否

以较暗的一面来测光,没有做白加黑减 没有做曝光补偿

比暗面更亮的形成高光,比暗面更暗的 曝光不足

以原本画面的亮面进行测光 以亮面来测光,画面的整体调子会变得沉一点

以什么地方测光,比它亮的会曝光过度,比它暗的会曝光不足。

选择屋顶测光 比它亮的会曝光过度 比它暗的会曝光不足

测光点的选择看起来 复杂一些

佳能相机的局部测光来测量 将一个群景进行测光 内部会进行一些平均

点测光 亮部曝光准确 比它暗的地方曝光不足 跟它同等亮度的地方曝光准确 比它亮的地方 天空 略微曝光过度

很多时候天空需要一定的曝光过度,如果天空的明暗显得太暗的话,会给人一种头重脚轻的效果。

剪影画面,以背景的天空来测光 天空曝光准确

选择天空的亮度 解读天空中的亮度级别

不能以最亮的太阳来测光 画面整体偏暗 太阳不再是一个高光点 光源应曝光过度。

选择天空来测光,对天空做了非常细致的分析

天空中有更亮的,有曝光准确的,层次质感。

曝光服从于一张照片的主题表现需要

低调 暗 画面整体偏暗

高调 亮 画面整体比较明亮

低调 画面的构成有很大比例的深色和黑色

本身就存在深色和黑色物,画面中很多曝光不足的区域,高光点 有光线照上

煤炭工人黑色 人物的眼睛 面部——高光两点 光线控制 光线照射

一张低调的照片 一定要有高光的反衬 才能顾衬托出 足够的韵味

光线的运用要有一定的区域性

使用点测光 对亮一点的地方来测光

剪影照片的控制,不能够选择画面当中最亮的部位来测光

不能选择指甲 额头 这些最亮的区域测光 否则画面会变得更加的沉 而且缺少曝光

选择第二亮或者第三亮的 这样画面中大面积的是曝光不足,小面积的曝光准确,还配有一点极小的曝光过度 形成的高光

大面积的浅调、白色构成

逆光下以背光面来点测光,这样人物的面部曝光准确,而背景比人物的面部更亮 亮的多的地方,就会曝光过度形成高光

大面积的亮调 配合一定区域的曝光准确 形成高调 暗部阴影衬托 显得得不轻浮

在高调创作中,摄影师都会选取暗部的地方进行测光,

但是他不会选择最暗的地方

因为最暗的地方仍要让它曝光不足

形成阴影 也使得画面更加的好看

选择次暗的地方进行测光

层次丰富 生活中最常见 最为平淡的 不断练习 大部分照片

一味追求技术上的曝光准确

影调的控制,取决于摄影师测光点的选择,更重要的取决于“光线的运用”

八、基础十 反差 光比与宽容度

影调的控制,取决于摄影的测光点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光线的运用”

反差 照片上明暗对比的术语

明暗对比大,则说明反差大 当反差大时 说明照片是硬调的 当反差小时 就是柔调

光比 指摄影中,被摄场景的暗部和亮部的受光比例

光比大,被摄体上亮度与暗部之间的反差就大,反之则小。

光比计算公式 主光:辅光=2的量次方:1

相差2/3级光圈光比为1.5:1

相差1级光圈 光比为2;1

光比大的时候 以亮部测光 暗部将出现曝光不足

宽容度 感光材料按比例正确记录景物亮度范围的能力。

光比极差超越了相机的宽容度

没有超过宽容度 光比不是很大 阴天 太阳快要下山

利用宽容度的有限 让暗部曝光不足 而亮部的细节有所保存

折中 暗部细节 亮部细节都有所保留

暗部 亮部同时测光 偏一个中间值 中间调 柔调照片

选择手动档 选择点测光 多区域 分区域测光 最后再来评估光圈 快门的组合 探索式的创作

人物受光强 背景没有受到闪光灯的光 相机设计以人物来测光

B门 快门用秒来计算 放慢

继续放慢 出现bulb B门 曝光超过三十秒 借助于秒表 无限延长 曝光时间

快门线 快门一直打开 关闭快门 控制长时间的曝光

闪光灯泡(一次性) 实现了和快门的联动 同步

电子闪光灯(万次闪光灯)

光线的光谱和阳光的光谱非常接近 色温也一样

发光速度非常快 千分之一秒左右

TTL 闪光 透过镜头的

是利用通过镜头的实际光量来确定相应的闪光输出量的一种测光模式。

闪光灯的发光量是自己控制的

闪光灯发出光线的量太多或太少。补光过度 补光不足

误把环境的亮度也计算在其中

手动闪光模式下如何控制曝光

GN 闪光灯的闪光指数 帮我们控制手动曝光 指数相对于感光度而言

相机内置闪光灯GN一般为12。故其在ISO为100时,最大闪光距离为——12/最大光圈值 ISO从100变为200 闪光灯指数 会有所增加 能够实现的曝光度增加了 指数 10X1.414

拍摄者与被摄者 距离2米 ISO100 在100的情况下 内置闪光灯的指数是12 12来拍摄被摄者 拍摄者与被摄者之间的距离是2米 那么光圈数值=12/2=6

如何确定距离 短距离目测测距的能力 现在不多了

镜头上的对焦环上都会有距离的标识 对焦准确后 镜头上的对焦环所指的距离就是拍摄者与被摄者的距离

闪光灯的防红眼闪光 刺激人的眼睛 避免出现红眼现象

一般情况下最好不好使用这个功能

使用高速快门 高速频闪

外拍摄影中 强光下的摄影中

需要用闪光灯来为人物补光

普通闪光灯 快门速度最多1/250秒 在这种快门速度下

想要背景曝光显得不是特别过度的情况下 光圈就需要一个比较小的值 16、11 光圈比较小 景深比较大

背景虚化 不过度 高速快门配合大光圈

高速同步闪光灯给人物面部补光

高速闪光灯 闪光灯的发光时间非常缓慢

高速同步 闪光灯持续的时间很长

快门打开的时间里,能够闪很多次

光线比较暗的时候来补偿 稍微提高ISO 背景亮度有所体现

闪光灯的白平衡 色彩还原

色温设置 获得更自然的画面效果 人物跟环境色接近一点

背景的曝光和前景的曝光比较平衡 建议快门速度尽量慢一些 1/30 1/60 背景稍微亮一些 平衡光比

闪光灯补光 人物面部亮度 和天空相当 光比比较平衡

如果不补闪光灯的话 我们拍出来的画面 以人物曝光 背景会曝光过度

以背景曝光 人物会曝光不足 可能还会形成剪影

使用闪光灯 就能出现光比 比较平衡的效果

如果我们增加闪光灯的发光输出 同时把光圈缩小一点

快门调快一点 还可以把天空压得更暗

按照背景来测光 以背景测光后 稍微增加一点曝光 体现天空的本性

然后再打开相机的TTL闪光灯

风光摄影为主 比较高的角度

宽广的视角 广角镜头(非全画幅 18MM以下)

拍摄地点 高处往低处俯拍

ISO:尽量控制得低一点 促使画面细腻

1.一般使用低的ISO控制画面细腻度,再实现长时间曝光。(长时间的快门 长时间曝光降躁打开 设置为自动会在快门比较慢的时候 开启,在光线强的时候 尽量把长时间曝光降噪关掉

2。阳光模式选择条件色 高色温呈现暖调,低色温表现冷调

3.单次对焦 如失效 使用手动对焦

4.平均测光(评价测光、3D矩阵测光)

5.小光圈(8 11 16) 星芒 大光圈 局部特写

7.三脚架 快门线 中灰滤镜(光线的亮减到最小 使用更慢一点的快门) 黑卡纸

入夜是夜景拍摄的最佳时机 (华灯初上的时候 在太阳落山的方向)

把相机驾到三脚架以后 将防抖置于关闭状态

用快门优先拍摄 背景显得比较绚丽(使用快门优先 快门速度被自动设在比较慢的位置 慢速的快门把背景照出来 闪光灯把前景照出来了 画面反差光比没有那么大 就比较自然一些)

用自动挡拍摄 背景没有细节 影调暗淡

1.稍高的ISO(如400—800), 稍大的光圈(如F4 F2.8)拍摄夜景(拍摄之前,先拍背景),找出合适的快门,在此快门基础上减少一到两档曝光 ——让背景更亮一点 光斑 梦幻般的效果

2.WB 设置闪光灯模式

4.开启闪光灯,设置后帘同步

5.试拍摄,按照画面亮度值做出闪光补偿

内置闪光灯 不要超过5米 3米 拍到5米的地方 要用到很大的光圈

夜景人像 脚架来拍摄 模特静止 后帘闪光一结束 才可以放松 动起来

拍摄夜景人像 可以选择光圈就在旁边

使用中长焦的镜头 85MM以上

更改不同的光圈 使用不同的快门速度

十一、五分钟掌握构图技巧

1.鲜明的主题(题材)

2.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

3.画面简洁 主体要绝对的突出,与画面无关的内容一律摘除

左上方,主体不够明确 仙人掌和稻草堆 地位看起来同等重要

拉长焦距 靠近点 以天空为背景

主题很突出 主体很鲜明 画面也非常简洁

体与环境 实虚对比 注意力被引向实的部分

假日的艾菲尔铁塔(巴黎)作为主题 主体是前景的一对情侣 尽管画面算不上是非常简洁 主体突出 而后面那些不够简洁的 与它形成了一种对比 其原因在于摄影师 距离前景的人物比较

近 形成了大小对比 同时形成了 清晰 相对模糊的对比

通过靠近的手段 让主体在画面中显得非常鲜明

景深的处理法 来让主体突出 让环境成为虚化的影像

十二、构图二 构图的含义与评片

技术达标不等于优秀的照片

好照片的标准(“假大空”)

优秀的照片必须具备正确的思想,深刻的内容,众多的信息量,同时也需要具备与内容统一的完美表现形式。

摄影作品的表现离不开两个因素:形式和内容。

画面的各构成元素未有好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画面中的各个构成元素没找到一个最佳的布局。(画面没有明确的主题思想和醒目的主体)

影像元素的布局就是构图。

具体要表现前景中的杂草 还是中景中的古建筑?

技术上控制得很到位 但画面单调 缺少对比 没有环境 看起来像荷花的证件照

有了主体和陪体 主体和陪体之间 形成了对比

人眼的视而不见性 当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时,会忽略掉一些事情

摄影师使用集中的取景方式 放松的状态下 去观察你的取景器 扫描式的观察

画面的完整性:画面中有横贯画面的线条直接穿过 将画面被分割成了两个部分

上下之间没有建立起元素之间的关系

树穿透了画面的线条 元素相联

镜头具有近大远小的特性

主体相对于后面的陪体 有着大小的区分

前景的物体直接把我们的视觉注意力通过他的道具吸引到他身上

陪体的介入使画面更加显得生动

简洁 曝光 天气关系 感染观众注意力的细节 被完全朦胧成一片

构图中的完整是相对的 尽管只看到了一半的船只 但是引起联想

近大远小 靠近一点控制主体突出

大 颜色对比 牧羊者手中的木棍 提供了很好的视觉迁移 注意力会集中到他 环境不仅不是干扰 反而是气氛的渲染,气氛的衬托

天空的乌云 显得头重脚轻 有一点压抑 稳定性不舒服

主体的位置置于画面正中心的位置

太阳作为画面的视觉中心点 跟女主人公重合在一起

画面干净 通过剪影的曝光控制,让一些不需要的细节完全处于曝光不足 之中 横穿画面的线条也因为人物将它打破 画面的完整性得到了很好的保留 影子的处理 一方面提供了主体的视觉牵引线 丰富了画面的构图 加强了画面的立体空间感

人的位置 玻璃上的反光 画面简洁 主体突出 画面中的一些线条 节奏

机的位置 给运动的物体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主体和陪体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环境和主体之间有很鲜明的颜色对比 稳定性 下面的房子和游客 平衡 对比营造画面的生动

对于摄影师,取景构图是如何实现的

取景构图是如何实现的?

九宫格参考线 黄金分割法构图

黄金分割点 视觉注意力的中心

3比2的画幅 4比3的画幅

中规中矩的 有一定审美标准的照片

将水平线 海平面 地平线 放在黄金分割线的位置

将画面的主体 或者说是画面的趣味中心点 焦点 放在黄金分割点的位置

以竖构图净化画面 紧凑画面

1.主体是横的还是竖的

2.主体的运动方向 从左往右运动 横构图 跳起来 竖构图

3.主体与环境的关系 拍摄人以大海为背景—横构图 以参天大树作为背景—竖构图

拿着相机 横竖都看一下 再确定

焦距、距离—景别的控制

前侧面 立体感 面部出现了一定的不对称 环境中出现了一些更多元素 画面更丰富 以前侧面 来拍山峦 线条走势更加生动

背面拍摄 画外遐想 跟踪的意味

背侧面 给了一些侧面的信息 信息量更大一些

平视的时候,水平线位于画面的中心,

俯视的时候,水平线被压低

当从低一点的角度拍摄的时候,水平线的位置被升高

宁静 天高云淡 稍带压抑

前景的设置与背景的处理

背景过于杂乱 角度的选取 背景的虚化

在一个平面的二维画面上 读出三维的立体空间

1.近大远小的线条透视

2.近暗远亮,近清远模糊的大气透视

大气透视 利用逆光情况下 画面的表现

路轨呈现收缩状 强化画面的立体效果 靠近 角度的选取 电线 路基 平行走向

视觉中心点的(主体)的处理

海平面处在下1/3的黄金分割线的位置 船只处在靠左下的黄金分割点的位置

不要迷信黄金分割法构图

纽约摄影学院教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快门光圈感光度口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