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路660弄优秀历史建筑修缮什么时候进行修缮保护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近期基本无希望了,澳门路660弄是个死角,利用价值不大,又不碍市容。

还是想想廉租房,共有产权之类的办法吧。

除此之外,只能慢慢等着吧。

杨浦还有很多最老式的公房待解决呢……

}

      2006年我又回到了久别的故乡——上海,在曾经居住和学习过的660弄和童年的发小们欢聚一堂。
刘忠本、郑筠洁、徐蓁蓁、孙珂、蒋乃新在660 弄附近留影
孙珂、刘忠本、徐蓁蓁、郑筠洁、蒋乃新留影

我们在曾经离家不远的大自鸣钟(如今已经拆掉了)附近大饭店聚餐。

【澳门路660弄,上海优秀历史建筑。有砖木结构二层房屋32幢。建筑为典型的和洋折衷日本近代集合式住宅,外观主要表现形式为英国式,内部平面布局和装饰具有明显的日本传统风格。澳门路是上海市普陀区的一条街道,东西走向,东起西苏州路,西至常德路。全长1233米。澳门路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辟筑于1900年,即划入该租界的第2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沿路兴建了众多工厂。包括150号申新九厂、477号中华书局印刷厂(今上海中华印刷有限公司)。尽管曾经是公共租界地界,但一直以来普陀区留存的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很少,这是该区仅有的几处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之一。近年来周围高楼过度开发,使其深陷“水泥盆地”之中,居民居住条件堪忧,在如何更好地保护优秀历史遗存这一点上普陀区有关方面要向徐汇、静安等优秀历史建筑富裕区好好学学。】(以上资料来自网络)

我从4周岁记事起就生活在660弄C字房子304号,爸爸在国棉四厂、十六厂、十七厂、上海纺织研究所工作过,妈妈做家务照顾我们。父亲一直是位优秀的纺织机械工程师,是上海中华职业专科学校第一批毕业生,是中国的第一批蓝领,工作单位分给爸爸的一整套楼房,那是日本式的洋楼,分楼上和楼下。楼下有吃饭的客厅、做饭的厨房、浴室、好大的浴缸(大人在里边站着洗澡,只能露出头来,可见浴缸之深)、小院子、卫生间还有一间卧室,我的七伯伯住楼下,我们全家都住楼上。
当年我家住的660弄C字304号房子,妈妈抱着比我小一岁的弟弟,在房前留影。

这是1949年初我们姐妹弟弟四人在上海照相馆合影。


上了幼儿园的蓁蓁那年我已经五周岁了。
    我有两个姐姐,大姐在大同附中读书,二姐在华纺八校读小学。那是1951年的冬天,春节来临之前,妈妈早已领着我们姊妹四人到裁缝店,给每人都做了一套新衣服,妈妈说:“大年初一是要穿新衣服的,这样一年都会吉祥如意。”我们和弟弟妈妈都挤在一张大床上睡,大姐和二姐睡一张床,爸爸睡小床。

    大床正好挨着小窗,打开小窗就是阳台,在妈妈的吩咐下,我穿好新衣服是从小窗跳下去的,“嗖”地一下越窗而过,心里快活极了,感觉好新鲜好有趣。

    现在想起来,很可能是妈妈当年的美好希翼,意味着跨过一年进入新的一年。她让我和弟弟都从小窗跳过去。

阳台上摆放着祭祖的供案,上边摆着丰盛的祭祖供品,有一瓶腊梅花和一盆金桔,有四个高脚篮色玻璃果盘,装有瓜子、核桃、糖果、糕点,还摆放着四套盖碗茶。此外还有香炉和蜡烛,蜡烛插在蜡签上,除夕那天蜡烛就点燃了,蜡烛上的火焰在跳动着,香炉里点燃了三柱香,供案的最上层摆放着祖宗的肖像,有的是穿着清朝官服的祖先,有的是穿平民百姓的衣裳的祖先。其中我能认出的是太爷爷、爷爷、奶奶、姥爷、三伯伯,这几位已经过世的长辈神像,他们都穿着老百姓的服装。其余那些穿清朝官服的人我都不知道与我有什么关系。但是也得给他们下跪磕头。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大鱼大肉,先得给祖先尝过烧香磕头祭祖之后,大家才能享用,大人在大桌喝酒吃饭,我们小孩子只能在小桌吃,长辈给啥吃啥,不许随意挑选,我家的规矩很严,小辈都得听从长辈的安排,最多向妈妈张口,再要点红烧肉的汁水或鱼汁水,往往这样的请求是可以满足的。

    那年的正月十五妈妈还给我买了一盏兔子灯,是用竹条围成的,上面缠绕着五彩飘扬的纸花,有四个轱辘,用绳子牵着走,兔子肚里还点燃着一支小红蜡烛,黑夜里牵着红蜡点燃的彩纸小兔子灯笼,别提有多高兴了。

    1952年我家又搬到了660弄的B字楼房居住,楼上楼下都是我家,在这里结识了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刘忠本和郑筠洁,我们住的很近,经常在一起跳橡皮筋,“小皮球香蕉梨,马兰开花二十一 ………”在华纺八校幼儿园是同班小朋友,上华纺八校小学时又是同班同学,我们经常在一起玩耍和学习。

    记得1954年在上海华纺八校,读小学一年级时我七周岁,老师让我们每人要交一张半身照片。我和同学刘忠本,班长郑筠洁一起去照的,郑筠洁教我用眼睛死死盯住照相机镜头,千万不能眨眼,我就照办了。

   当年胸前还别着参观中苏友好大厦的纪念章呢!记得是妈妈领着我和弟弟去参观的,我们还在上海中苏友好大厦的最顶层喝奶油咖啡呢!第一次尝到咖啡味道好高兴!

1954年我家又搬回C字房子,居住在298号我家住楼上,七伯伯住在楼下的浴室加高出来的亭子间,是用竹子搭建的位置也在楼上。我家楼下是陈家,两家合住一楼。尽管离开B字房子,但是上一年级后做暑假作业时,我和刘忠本还爱去班长郑筠洁家学习,因为她在学生中威信高。记得暑假作业里有一则谜语“听听像鸟叫,看看没有毛,有对大翅膀,可是飞不高。”我们三人谁也猜不出来,回家问家长,我的七伯伯说是《知了》,结果也没猜对。直到去年我无意中翻阅谜语书才知道谜底是《蟋蟀》,哎呀时空已相隔六十年啦,才知道正确答案。

1954年1月冬季寒假来临之前,我已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了,在即将离开幼儿园的那一年,我们大班的孩子们为大家表演了《采茶扑蝶》歌舞,记得老师让我第一个出场,我们一群女小囡都扮演采茶女,身穿同一种花色的采茶女服装。一名男孩子叫陈冠华的穿着腰鼓服装,头系白毛巾,手持一根竹鞭,上边扎着一只翩翩飞舞的大蝴蝶,我们还用小扇子扑打彩蝶呢。边舞边唱“正月里来闹丛丛,家家户户点红灯,茶女翻身做主人,感谢毛主席大恩人,茶女翻身,感谢毛主席大恩人……”表演过采茶扑蝶舞蹈的还有刘忠本、郑筠洁、洪珊珊、张纪林、蒋乃新、孙珂、袁小明等人。

幼儿园里的男同学我只记得男生有卜立鹤、李生源、秦之卿、顾新生、陈冠华,男生里卜立鹤最聪明,记得上中班时,周老师踏着风琴教唱歌曲,老师仅仅唱了两遍,他就能独立唱下来,那时我真的很佩服他。刘忠本是周老师最喜欢的学生,能歌善舞,长得像一个活泼可爱的洋娃娃,她还上我家教我画画呢!上大班时卜立鹤就会用橡皮泥,捏出一个小朋友站在麦克风前讲话的造型。读小学时卜立鹤是我们班的男生班长,学习一直很优秀,女生班长就是郑筠洁,她也很优秀。女生中有印象的有郑筠洁、刘忠本、蒋乃新、孙珂、袁小明、朱国珍、王海珠、顾申、朱新民、施韵华、洪珊珊、张纪玲、李求里、高芬桥。

    后来升入一年级时,蒋乃新、袁小明和孙珂她仨就不和我一个班了,我是一年级(1)班,她们仨是(2)班,但是都住在660弄一个大院里生活,彼此经常往来。

搬回C字房子后,蒋乃新就住在我家对面那栋新建楼,记得我曾经到蒋乃新家做客,她从冰箱里拿出面包和果酱来招待我,很是感动。她是一年级(2)班的班长,为人热情坦诚,尽管就和她相处时间不长,只有半年幼儿园的交情,不知为啥记忆那么深刻。孙珂家距离学校很近,她家离小区大门口也不远,我也曾去孙珂家玩,在她家吃过雪里蕻菜饭呢。

在C字房子住时,刘忠本、郑筠洁、张纪玲、朱国珍,也还经常到我家来玩,我请她们吃晒干的毛豆子和笋干,家里种的金铃子(就是苦瓜)摘下来打开瓜,吃里边红红的瓜子,甜甜的很诱人,我请同伴们品尝,在我家小院里大家学跳舞,由张纪玲的大姐姐教我们跳“在那遥远的地方”,“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帐篷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她那粉红的小脸,就像那红太阳。她那活泼动人的眼睛,就像晚上明媚的月亮,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我愿看到她挥动着皮鞭,轻轻地落在我的身上。”我们边唱边舞,每一个动作,都是由张家大姐姐教的。这可是我们一(1)班的表演节目,一(2)班表演的是蜡烛舞。回想起来,王洛宾1953年才写出不长时间的歌词,我们在1954年就表演他的作品了,真的很时尚啊!后来这首歌一直流传到如今,属于经典歌曲。

加载中,请稍候......

}

澳门路660弄150号附近的公交站:

宜昌路西康路、澳门路常德路、西康路长寿路、长寿新村、普陀路江宁路、江宁路澳门路、镇坪路站、长寿路西康路、长寿路站、中山北路光新路、长寿路江宁路、镇坪路站、陕西北路安远路、石泉路汉阴路、长寿路常德路、光新路中山北路。

澳门路660弄150号附近的公交车:

138路、24路、19路、112路区间、112路、206路、68路、738路、830路、地铁7号线、105路、13路、36路、63路、768路、837路、941路、948路、950路、966路、地铁13号线、129路、69路、743路、829路、北安跨线车、北安线、陆安高速路、陆安专线高速B线、陆安专线、106路、地铁3号线、地铁4号线、40路等。

打车去澳门路660弄150号多少钱:

上海市出租车的起步价是14.0元、起步距离3.0公里、 每公里2.4元、无燃油附加费 ,请参考。

自驾去澳门路660弄150号怎么走:

请输入您的出发点,帮您智能规划驾车线路。
终点:澳门路660弄150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筑修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