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可以防长波紫外线过敏怎么办图片的防晒霜成份有哪些?

不防晒 你的皮肤会受伤

  防晒防的不是光,而是紫外线

  “防晒防的不是光,而是紫外线。”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激光理疗科副主任医师龚业青解释,阳光按波长长短分为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三大部分。其中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紫外线又可分为长波、中波及短波三种。防晒主要针对的是中波紫外线和长波紫外线。

  中长波的紫外线既能引起皮肤晒黑,又能直达皮肤真皮层,破坏胶原及弹力纤维,产生光老化,并且这种影响是可叠加、可累积的,对皮肤造成作用持久的晒黑及老化。紫外线的强度随季节、天气、朝夕的变化都不大,可以说只要有太阳,即便它被云层遮挡住都会存在。如果长期日光照射会加速皮肤衰老,让皮肤变得粗糙、皱纹增多、色素加深、皮肤弹性降低、毛细血管扩张或增生、红斑形成。“即使每天只有几分钟短暂暴露在阳光下,累积下来都足以伤害到你的皮肤。”龚业青说。

  防晒霜选择跟肤质有关

  每个人的肤质不同、工作场所不同,所以选择防晒化妆品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油性皮肤的人,就应该选择清爽的防晒喷雾、乳液或者凝胶剂,尽量不要用油剂;而中干性皮肤可选择防晒霜或者防晒乳液,如果外出游泳则可选用防晒油。

  在室内工作的人:可使用SPF8-15/PA++的防晒剂,每4小时涂一次。在室外(水边、高原)的人,可以选择SPF30/PA+++的防晒剂,每1~3小时涂一次。在出门前30分钟提前涂抹防晒产品,涂抹的量以约1分币大小涂抹覆盖全面部为宜。一般用洗面奶即可洗净,如果是抗汗防水性的防晒油则需要借助卸妆产品,清洁后再涂抹保湿剂。

  “由于防晒霜中含有化学物质及防腐剂,有些人易产生过敏现象。”龚业青说,“所以更推荐采用物理防晒方法。”

  避免太阳直射。尤其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太阳紫外线最强的时候,应尽量减少晒太阳的时间。

  出门遮挡紫外线。为了防晒,人们常常打伞,但市面上各种遮阳伞,价格从几十块到几百块不等,都声称有防紫外线效果,实际效果究竟如何呢?其实,一般用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值)来评价织物对UV(紫外线)的防护性能,只有当UPF值>40,且UVA的透过率<5%时,才可被称为“防紫外线照射产品”。

  龚业青提醒大家:“只要记住一点,防紫外线的遮阳伞、防晒衣一定要有UPF系数,而且这个数值越高防护的效果越好。”像遮阳伞、太阳帽和衣物等织物,织纱密度越高、颜色越深或加有防晒涂层,其紫外线吸收能力就越强,防晒效果越好。所以雪纺、薄纱的遮阳衣效果就不如氨纶类。

  戴太阳帽、防晒眼镜。那些凹造型的窄边的太阳帽根本起不到防晒作用,只有帽檐的边长在7.5厘米以上,才有较好的防晒效果。或者挑选户外帽子,能把眼睛、耳朵、脸、背部和脖子都遮住。选购帽子时,最好能够选购UPF>25,UVA透过率<5%标识的织物产品。

  在选择防晒眼镜的时候,应选购覆盖全部UV的遮阳镜,减少蓝光和紫光透过。镜面足够宽大能完全遮盖眼睛和眉毛。镜片以深色为宜,但不宜过深,以免影响视觉。

  “老司机”往往忽视车内防晒

  开车的“老司机”们,有没有发现自己左边靠窗位的手臂要比右边黑?紫外线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穿透大部分透明的玻璃以及塑料,很多人以为在车里就不会晒到了,往往疏于防晒。

  大部分玻璃可以防得住紫外线短波,但防不住长波。对于“老司机”来说,建议车的侧窗和后窗玻璃贴防晒膜,即可以防99%的紫外线。玻璃颜色以绿色最佳,其次是浅灰色。


}

当你还在回味初春时节,在和煦的阳光中和好友们结伴骑车出游之时,不知不觉炎炎夏日似乎已经如期而至。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日间气温均已达到30摄氏度左右,阳光的照射也愈发毒辣,随之而来的便是对我们的皮肤造成极大伤害的强烈紫外线。

保护皮肤尽可能地少受紫外线伤害,也成为了每个夏季骑友们集中关注的焦点。今天,小编就来告诉大家,在夏季时,如何科学地在盛夏的烈日当中对皮肤进行全方位的保护。

做不好防晒措施,难免再次变成这样……

1. 选择较佳的骑行时间

如果是非全日骑行(仅为短距离日常锻炼),请尽量选择上午10:00之前,下午6:00之后的时间段。即使在夏季,这两个时段的阳光也并不算强烈,而且非常适合人体进行运动。此时,我们不必过分依赖于防晒护肤品,从而减少接触其中化学成分的机会,给皮肤以最为自然的保护措施,且能够达到一天中最佳的运动效果。

我们从“头”说起:头盔以带有帽檐者为宜,可为脸部遮挡一定的阳光;带有紫外线防护功能的太阳镜除了可以过滤掉过强的光照,还可以减少紫外线对眼部的灼伤(紫外线对眼部的伤害极易被忽视。短短几分钟大剂量的紫外线照射便足以让眼睛产生病变。短时间内的强烈紫外线对眼睛的角膜、晶体和视网膜造成损伤虽仅表现于浅层,但这些部位的受损伤面积却会非常之大!);此外,穿一件较薄的长袖衣物,或佩戴护臂,除了可以减少臂部受到晒伤,也不至于因为直接穿着短袖,在烈日下变成黑白分明的“熊猫人”。

别忘了备齐这些可以减少晒伤的装备

总之,在身体能够接受的温度下,尽量用轻薄的防晒装备裹严自己的每一个裸露部位,是必要的防晒方式。

3. 防晒护肤品的科学选择

也许你认为穿上一件皮肤衣,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就可以完全阻断紫外线与皮肤的亲密接触,这其实是一个广泛的错误认识。实际上,没有防护涂层的衣物是无法大量隔绝紫外线的,尤其在夏日的烈日当空中,紫外线仍可轻松穿过薄薄的、没有防晒功能的皮肤衣,去灼伤我们的皮肤。

导致皮肤出现伤害的紫外线成分分为UVA(长波紫外线)及UVB(中波紫外线)两种,前者是一定时间内导致皮肤晒黑的元凶,后者则是短时间内将皮肤晒红及晒伤的祸首。

其中,UVA的能量分布是UVB的数倍之多,其穿透性极强,且可对皮肤造成破坏胶原蛋白、产生皱纹及加速衰老等难以逆转的伤害。

UVA与UVB对人体皮肤带来的伤害

有效地抵御紫外线的入侵,防晒护肤品的选择极为重要——含有物理防晒成分护肤品对皮肤副作用相对于化学防晒来说较小,其中的金属氧化物成分可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反射对皮肤来袭的紫外线。其中,氧化锌对于UVA的抵御能力较强,而二氧化钛则对UVB比较“善战”,选择两种成分同时存在的防晒护肤品,则能够更大程度上减少紫外线对户外骑行所带来的伤害。

标识了含有氧化锌及二氧化钛成分的物理防晒护肤品

另一个选择防晒护肤品的指标则是SPF,即防晒系数。SPF的数值越高,则理论上该产品所能够抵御的日照强度越强,抵抗日晒时间也越久。但这里很容易产生一个误区:即选择数值SPF较高的防晒护肤品。

实际上,在我们的日常骑行中,选择SPF适中的防晒护肤品,即SPF值在15-30的范围(理论上可在150-40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抵御93%-97%紫外线),就足以应对郊外骑行时的日晒。而过高SPF值的产品,主要针对沙漠、高原等长时间暴晒,紫外线强度极高的环境,其对皮肤的刺激性,也要高于前者。

“过高SPF值的防晒护肤品,会有导致皮肤过敏的风险”--经验丰富的美国户外骑行爱好者Laurel在其户外骑行经验中谈到

在涂抹防晒霜时也要注意,任何裸露在外的位置都不要遗漏,如果穿了很薄的,不具有防晒功能的皮肤衣,那么在全身涂抹防晒霜也是有一定必要的。另外,请在出门前30分钟涂抹防晒霜,并在每隔2小时左右重新涂抹(SPF只是理论数值,并非绝对实际效果),以获得最佳的防晒保护措施。

正确使用防晒护肤品,最大程度保护女神们引以为傲的肌肤

此外,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唇膏也是户外骑行时的必备品。嘴唇晒伤干裂的感觉可实在是不舒服!

恰当的骑行时间,合适的防护装备以及合理的护肤防晒品,是户外骑行时为肌肤保驾护航的三大必备之物,牢记它们,烈日之下,让自己的皮肤得到最为充分的防晒保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紫外线过敏怎么办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