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太监是怎样被阉割的,穷人孩子进宫后就真的荣华

  保罗·冯·,全名是保罗·路德维希·汉斯·安东·冯·贝内肯多夫和冯·兴登堡,德国陆军元帅,政治家,军事家。

  出生于德国波兹南(今波兰)军官家庭,曾参加和,1903年晋升上将。一战爆发后,在东线坦能堡会战中击败俄国军队后晋升为陆军元帅。1925年起担任德国总统。 兴登堡在军事生涯初期是一个出色的军人,但是他最为著名的成就在于一战中和所形成的完美组合。晚年其黯淡的精神力量、陈旧的思想和狭隘的观察力使其后期的政治生涯受到损害。兴登堡任命为总理的举动,也成为日后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因素之一 。1934年8月2日在任内逝世于东普鲁士。

  1916年8月,兴登堡被任命为总参谋长,鲁登道夫担任军需总监。由于兴登堡的声誉过人,他的任命暂时恢复了德军的士气。这时建立最高统帅部,兴登堡以德皇的名义指挥全军,他的副手鲁登道夫在他的放纵下越来越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去,代表军队与政府和议会交涉,坚持1916年11月成立波兰王国,坚持1917年1月进行无限制潜艇战,鲁登道夫制定了"兴登堡计划",控制全国的经济活动,剥夺了工人在战前争取到的某些权利,加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镇压和剥削。他们还变本加厉地干预政治,由于德皇和国会放弃了权利与责任,他们俩实际上变成了德国命运至高无上的支配者。

  兴登堡视察西线后,第一次感到从军事观点看来这一战线的危险,所以,向凡尔登的进攻停止了,1917年3月,德军的战线稍稍向东撤退,从阿蜡斯通过圣康斯坦到安纳河畔的谷地重建防线,这一战线的正式名称叫"西格弗里特防线",但在历史上统称兴登堡防线。协约国由尼维尔组织的进攻未能奏效,在1917年的剩余时间内,德军一直没有受到严重挫折。因为在帕斯兴德尔的挺进中,英军的损失比德军还大。

  由于感到地位的稳固性,1917年7月,兴登堡以辞职相威胁,使得皇帝免去特奥巴登·冯·贝特曼·霍尔维格的首相职务。在他看来,这位首相几乎是一个失败主义者。他想让伯恩哈德·冯·比洛侯爵或者海军司令阿尔弗雷德·冯·当首相,而皇帝则对这两人不感兴趣,提拔了原战时给养局局长、副国务秘书格奥尔格·米夏埃尔博士为帝国宰相,以试图满足最高统帅部军官们寻找"强人"的渴望。新首相很快拒绝了德国国会在7月19日通过的一项和平决议,国会要求在双方斗没有附带条件或损失赔偿的情况下议和。自此以后,最高统治部便独断专行,它拒绝发布有关恢复比利时独立的宣言,拒绝教皇本笃十五世关于和谈的建议,它一意孤行的实行他对待俄军局势的政策。

  俄国二月革命后,鲁登道夫瞒着兴登堡,设法让住在瑞士布尔什维克鼓动家通过德国,列宁在4月份回到彼得格勒,立即发起了和平运动,俄军的士气迅速瓦解,虽然陆军部长克伦斯基设法恢复了士气,还能在7月份发动克伦斯基攻势,但俄军的战斗精神肯定已经崩溃,俄国十月革命后,便立即提出休战,协约国接受了这一提议,在和谈过程中,兴登堡主张在普鲁士前线建立一条保护地带,斯·霍夫曼(这时他已经升为东线参谋长)虽然一贯完全同意他的上级的决定,这次却反对把更多的波兰人划进德国境内。

  兴登堡向德皇控告霍夫曼越权,德皇终于决定向兴登堡靠拢,兴登堡提出苛刻的条件,并以重新开战迫使苏俄接受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从俄国获得30.1万平方公里土地和5600万人口,随后又迫使罗马尼亚签订了一项苛刻的补充条约。

  然而,还有一项最艰巨的任务有待兴登堡去完成,那就是在美军插手前击败英法,主攻方向指向英国,指向英国的联络线。

  1918年,在兴登堡的支持下,鲁登道夫先后发动了索姆河攻势(3月)、利斯河攻势(4月)、埃纳河攻势(5月)、努瓦永-蒙迪迪埃攻势(6月)、香槟-马恩河攻势(7月)。这些攻势往往都获得了初期的成功,但是由于后劲不足最后都遭到遏制。

  当年7月,协约国军开始反攻,在马恩河和亚眠之战中大败德军,9月28日,协约国突破"兴登堡防线",德国最高统帅部终于不得不要求进行停战谈判。鲁登道夫哀叹,"部队精神萎靡,被俘人数之高,说明我方战线已极单薄,后备减少了,部队都过度疲乏。这场战争已不能胜利了。并要求立即进行停战,兴登堡转而主张采取防御战争,开始著名的齐格飞防线。10月,德军的军事形势比人民所预料的要好一些,24日,他通电谴责了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和平条件,命令全军做最后的决战,这个通电引起了新任帝国宰相马克斯·冯·巴登亲王的强烈抗议,事情处理的结果,发出通电的兴登堡因为巨大威望什么事没有,早已丧失斗志的鲁登道夫却被解除了一切职务,代之以兴登堡推荐的威廉·格勒纳将军。这些努力无法挽回德国的失败,德意志帝国已经了。

  此时,德国国内的革命运动已经汹涌澎湃地发展起来。

  1918年11月3日,基尔海军爆发起义。

  到1918年11月8日,革命红旗飘扬在许多城市的上空。军队内部也有不少士兵倾向革命。德皇突然离开柏林,迁到巴斯的总司令部,首相劝德皇退位,传给他的,但德皇不肯,希望亲自统帅军队镇压革命,兴登堡通过参谋长直告德皇,说部队不会服从他,威廉二世于是提出不当皇帝,但仍然当普鲁士国王,仍无人做答。民族自由党议会党团主席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说,出于面子上的考虑,保留兴登堡比挽救威廉二世更为重要。

  1918年11月9日,柏林爆发革命,宣布成立共和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弗里德里希·艾伯特被推举为总理,在这种形势下,兴登堡不得不劝说威廉二世退位,前往荷兰,并且加上一句,"陛下,要不是这种局势该多好。"威廉二世因为自己的流亡而永远怀恨兴登堡。

  兴登堡虽被协约国列为第二号战犯,却一直没离开德国,也没离开军队。他对他的部队说:"弟兄们,我能替你们和协约国把条件讲到什么地步,诚然毫无把握,但是我总要尽到我的心力,替你们弄到我所能弄到的最好条件……"。

  1918年11月10日,他的副手威廉·格勒纳与政府签订协议,对抗布尔什维克和拥护政府,兴登堡留任总参谋长,当军队从莱茵河返回之际,但见军情飘扬,部署严明,和国内造反的军队迥然不同。

  1919年6月,总理艾伯特询问抵制的可能,兴登堡顾左右而言它,不表示意见,格勒纳将军硬着头皮说抵制无效,不得不签订和约。凡尔赛和约签订后,德国最高统帅部被迫解散,这位72岁的老人解甲归田,再次回到了他在汉诺威的庄园,受敬仰的程度并不因为下野而稍减。这位过去一直标榜自己对政治不感兴趣的职业军人,却一反常态,越来越多地在一些公共场合,支持右派的活动。当时凡尔赛和约谴责威廉二世悍然违反国际道德和神圣的条约,要追究他的责任,兴登堡向同盟国提出,愿意代替皇帝出现在法庭上,听由他们处置,但并未得到答复。以后,他在手写的《生平片段》中,宣布德军实际上并没有战败,而是被革命出卖了,因而创造了"背后一刀"的神话

  1859年到1866年他进入军事学校。

  1866年他以中尉的军衔参加普奥战争。

  1870年到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他以军官身份参加。

  1903年他晋升为上将,1911年他64岁退休。

  1911年以前,历任军参谋长、师长和军长,后退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重返军队,任德军东线第8集团军司令。8~9月间,率部粉碎优势俄军对东普鲁士的进攻,取得坦嫩贝格之战的胜利。11月,晋升为元帅,任德军东线司令。

  1916年8月,任德军总参谋长,负责东西两线的战略指挥。在西线建立齐格菲防线(英国人称之为兴登堡防线)。德国在大战中失败后,兴登堡退隐故里。

  1925年4月,在右翼政党支持下,兴登堡被选为弗里德里希.艾伯特的后任,当选为总统。5月12日他宣誓就职。

  1932年,再次当选总统。支持保皇组织、法西斯组织和军国主义。

  1933年1月30日兴登堡任命阿道夫·希特勒为德国总理,委托希特勒组阁。

  1934年8月,死于诺伊代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图文]中国史上首个自我阉割的男人
中国古代的读书人统称为“士”

中国古代的读书人统称为“士”,“士”是象形字,象形男人的生殖器。“寸”是指事字,一只手的手腕处掩着一柄小刀。“士”和“寸”组合在一起就是阉割的意思,拿刀割去男人的生殖器。因此,周朝时把阉割过的男人称为“寺人”,“寺”就是“士”和“寸”的组合字。

《春秋左传·僖公二年》出现了有史可稽的第一个著名的“寺人”:“齐寺人貂始漏师于多鱼。”齐国的寺人貂,开始在多鱼这个地方泄漏齐国的军事机密。这一句记载空谷足音,奠定了这个叫“貂”的人寺人之祖的地位的同时,更指控貂是一个间谍。可惜,关于间谍的指控却仅此一句,下文再无记载,《左传》惜墨如金的简洁文风让我们错过了一个也许更加精彩的传奇故事。

宫刑的起源很早,学者们相信,至迟到夏禹时代,宫刑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刑罚。据《周礼》记载:“夏宫辟五百。”夏朝的宫廷里有五百人施了宫刑,正说明宫刑的技术手段已足以完成大规模的惩罚。宫刑又叫“去势”,“势”同样是男人生殖器的代称。不过,宫刑是他阉,是“五刑”中仅次于死刑的惩罚(参见本书《蚕室里的花朵》),而寺人貂却是自宫,自我阉割,为的是进入齐桓公的内廷。

寺人貂,又叫竖貂,竖刁,竖刀,最通行的称呼是“竖貂”。这是一个令人费解的名字,不知道是他一出生就起了这个名字,还是因为他是寺人才起的这个名字。“竖”的本义是短小,引申为童仆,又引申为宫中供役使的小臣。貂是一种动物,长于寒带,聪明伶俐,生性慈悲。北极圈内的猎人捕貂,常常假装快要冻死的样子,躺在貂出没的地方。貂看到后就跑出来,用自己的身体去温暖人。猎人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捕到了貂。历史上有很多以动物入名的人,比如董狐、阳虎、西门豹、乐羊等等,竖貂的最初命名应该与貂这种动物有关。可以想像,作为齐桓公的男宠,竖貂一定是个美男子,小白脸,他穿着用貂皮和貂毛装饰的短上衣,更显得貌美如花,更能得到齐桓公的欢心。竖貂用自己的身体去取悦齐桓公,与貂用自己的身体去温暖人是多么的相像啊。

“竖貂”这个名字开创了两个传统:一是后世关于宦官的更加著名的称呼—阉竖,毫无疑问,这个称呼来自竖貂。一是一种官职的装饰。《汉官仪》载:“中常侍,秦官也。汉兴,或用士人,银珰左貂。光武已后,专任宦者,右貂金珰。”从秦朝沿袭下来的文官名中常侍,按照礼制,帽子上装饰着“银珰左貂”,汉光武帝刘秀以后,这个官职就专用宦官充任,装饰也改为“右貂金珰”。宦官充任的这个官职,吸取借鉴了竖貂的装饰灵感,从而使这一装饰固定为一种代代相袭的礼制。

齐桓公在名臣管仲的辅佐下,成为春秋乱世的第一位霸主。但是他和管仲的遭遇却一波三折。

齐桓公有三位夫人,王姬、徐姬、蔡姬,都没有生子。齐桓公又置了六位如夫人:长卫姬,生武孟;少卫姬,生惠公;郑姬,生孝公;葛嬴,生昭公;密姬,生懿公;宋华子,生公子雍。六位如夫人各育有一子。齐桓公和管仲喜欢郑姬生的孝公,把他托付给宋襄公,欲立为太子。“雍巫有宠于卫共姬,因寺人貂以荐馐于公,亦有宠,公许之立武孟。”(《春秋左传·僖公十七年》)可是一个叫雍巫的人受宠于长卫姬,经过竖貂的引荐,也得到了齐桓公的宠幸,雍巫趁机替长卫姬说话,齐桓公又答应立长卫姬的儿子武孟为太子。

盘点太监阉割全过程 据说不少人看了会疼

在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了生存从小被家人卖入宫中,或者自己为了生存自愿入宫服侍皇宫里的人,从此他们将无法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这次小编为大家盘点一下太监的净身全过程,据说不少人看了那什么会疼,一起来看看吧!

  在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了生存从小被家人卖入宫中,或者自己为了生存自愿入宫服侍皇宫里的人,从此他们将无法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小编之前也写过关于太监的文章,如太监如何与女子享鱼水之欢等,这次小编为大家盘点一下太监的净身全过程,据说不少人看了那什么会疼,好吧,一起来看看吧!

  这个不要紧张,这里面是鸡的器官

  太监面不生明须,喉头无突,声音变细,说话女声女气,举止动作似女非男,成了”中性”人。自东汉开始,才全部用阉人。这是由于在皇宫内廷,上自皇太后、太妃,本朝后、妃以及宫女等,女眷较多。

[图文]清朝太监是如何被阉割的?

骂男人最恶毒的话就是“太监”,很多男人对这个词有着深深的畏惧感。黄侃曾在中央大学课堂上公开调侃胡适道:“昔日谢灵运为秘书监,今日胡适可谓着作监矣。”学生不解,问何意?黄侃回答:“监者,太监也。太监者,下部没有了也。”可谓阴损的一招。

太监是宦官的俗称,类似说法还有阉人、阉宦、宦者、内监等。太监是历代王朝在宫廷内侍奉皇帝及其家属的奴仆,进宫前需要被阉割掉生殖器官,彻底失去性功能,以避免发生秽乱宫帷的事,称之为“净身”。据记载,中国先秦和西汉时期的宦官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才全部用阉人的。

古代太监“净身”的方法有很多种。英国官员史汀德,曾于1870年对中国官方有组织的净身手术过程做过详细的记载。

据说当时做阉割手术的地方叫厂子,位于紫禁城的西华门外,是一间比较破旧的小屋。负责动手术的几名刀子匠,他们的职业虽然就是阉割,但只是获得政府认可,并没有固定的工钱。他们可以收每位阉割者手术费每人六两纹银,但要负责到完全治好。“净身”者大多为穷人,有无法事前付现银的,就得找人担保,日后再补交手术费。

手术时,先是用白布或绷带把被阉割者的下腹部和大腿上部紧紧绑牢,然后用辣椒水洗涤将要手术的部位。阉割用的手术刀是一种类似镰刀的弯刀,刀锋很锋利。刀子匠会一手捏紧被手术人的阴茎与阴囊,另一只手用刀猛然将阴茎和阴囊从根部切下。

只是眨眼之间的工夫,标志男人的宝物就与被阉人的肉体分离了。接下来,会有一根白蜡针插入男人的尿道,然后再用绳子拴紧。伤口处用一种浸过冷水的纸覆盖,然后小心地包扎好。

而且,据说被阉的人,经过这一系列的程序后,还不能马上卧床,必须由人搀扶着在屋子里走上两三个小时才能卧床。手术后三天,必须滴水不进。三天过后,拔掉白蜡针,尿喷涌而出,即阉割成功。

古代的医疗条件肯定不及现代,如此的三天,应是相当于到鬼门关走了一遭。命大,得一条活命;命不大,也就这么着去见了阎王爷了吧。这还是有一定技术的官方阉割,民间的阉割方法更是让人心惊肉跳。

北京宦官文物馆副馆长刘月平提到清朝幼童被阉割的情况时说:“孩子被阉割的时候,四肢要固定,固定之后呢,把生殖器拴起来,拴到房梁上吊起来,然后用冷水用激,激到一种程度以后,刀就突然用弯刀给它割下来,割下来有几种割法,一种是把睪丸挤出去,还有一种就是彻底的把他去势,就是整个儿挖掉!”

古代还有所谓的“绳系法”与“揉捏法”,不能整个挖掉的。“绳系法”是在男童幼小时,用一根麻绳从生殖器的“睾丸”根部系死,既不影响溺尿,却阻碍了生殖器的正常发育。久而久之,男童的生殖器便会失去功能。

阉割后的太监怎样处理“宝贝”?

被“净身”后的太监,把送手术阉割下来的阴茎称为“宝贝”。太监的“宝贝”被割下来后如何处理呢?“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被阉割者对“宝贝”都十分重视,不会扔了,会想方设法加以妥善保管。保管方式是先装在石灰粉盒里,藉以吸收血液的水分,保持干燥,接着用湿布抹干净,再浸泡于香油之中,待油渗透了,装在小木匣里,密封包裹,选个黄道吉日,悬挂在自家祠堂或家里的正梁上,寓“高升”之意,象征受阉者在宫廷能“步步高升”,这是所有被阉割者的追求目标。

也有把“宝贝”送进家祠,因为身体是祖宗给的,割下来以后,要奉献给祖宗。如果有太监动手术后忘了索取“宝贝”,被刀匠所收存的了,待被阉割者入宫发迹了,会以银子赎回去。如果因故遗失,会做一个陶或瓷的阴茎以陪葬,或者租用其它太监的“宝贝”。

太监死后,家人为他入敛,都会将宝物缝回,并且焚烧阉割自愿书,当做没这回事,好让死者在阴间有面目见列祖列宗。

恐怖!惨遭巫医绑架的儿童被阉割、肢解或是砍头

在乌干达,巫医们说服富商相信儿童献祭能够增加财富,提高生育能力。因此,每年都有数以百计的儿童被巫医绑架,遭受阉割、肢解或是砍头,成为祭品。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乌干达,巫医们说服富商相信儿童献祭能够增加财富,提高生育能力。因此,每年都有数以百计的儿童被巫医绑架,遭受阉割、肢解或是砍头,成为祭品。

  据了解,富商们一掷千金,雇佣巫医绑架、肢解贫困儿童,然后将从他们身上取得的器官献祭给神灵,而惨遭杀害的儿童遗体则被丢弃在建筑工地内或是森林中。即便是侥幸活下来的儿童也遭受到了这些暴行带来的严重创伤。令人感到恐怖的是,随着2016年的乌干达大选将近,人们预计惨遭残害的儿童数量将会有所上升。

  为了制止这些血腥的暴行,乌干达政府在2015年2月创立了一项国家行动计划,并通过了一项规范巫医的草案。然而,许多巫医仍在行医,逍遥法外。另外,由于巫医拒不透露顾客信息,因而鲜有富商受到法律的制裁。

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太监、姨太太、鸦片可以说是中国的国粹。这自然是反语了。既然是国粹,当然是源远流长,盖有年矣的了。单说太监这种畸形的怪物,伴随着宫廷而诞生,在中国至少已经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历代政治的兴衰常常与宦官有密切联系。我不懂历史,更不懂政治,在这里我只想记述几段所听到的一点太监的生活。

我常常自我反省:我算不得一个读书人,读书人要修身、齐家、治国,而我时常是掩卷深思,想入非非。例如,清初王誉昌写的《崇祯宫词》云:

风摧败叶一时散,水漫浮萍随处生;

莫笑杞人忧自剧,果然此日见天倾。

原注云:“时中掀咄蛉耍皆喧走,宫人亦奔进都市。”

此诗所写甲申亡国的情形,比陆次云的《费宫人传》写得还清宫太监生动。明崇祯帝以为“君非亡国之君,臣是亡国之臣”,屡次下诏减膳。然而,在国破身亡之时,后宫里居然养活着7万太监,这足够讽刺的了。但我不想说这些。我想说的是,在同一个时代里,净身投靠的太监,竟有七八万人之多,那么净身术之普遍,技术之精良,就可想而知了。清朝一代,阉人较少,而且选择较严,由明代的从偏远地区闽西、陕北选择,逐渐集中到从鲁北、冀中、冀南一带选择。据说净身术也因此有南北两派的传说。刀儿匠们(净身师,因为他们专干此缺德事,一般被贬称为刀儿匠)也标榜门户,以示祖传。但净身在汉代以前究竟是骟是割(骟是去掉丸,割是除去丸外兼割其势),还不明朗。到了汉武帝时,“太史公(司马迁)下蚕室去其势”,就已经很明确了。蚕室是指的环境,温度较高而不通风的屋子。去其势,则指的是部位。可是,是刀割还是弦割(用硬弓双细弦来绞),又不得而知了。可喜的是这位太史公虽已年近半百(据王国维先生的《太史公行年考》:天汉三年即公元前98年,迁四十八岁,受腐刑)。居然能够跟着刘彻东奔西跑,朝山拜庙(见太史公《报任安书》),看来刀术后尚无不良后果。

城有两位赫赫有名的阉割世家。一是南长街会计司胡同的毕五,一是地安门外方砖胡同的“小刀刘”,都是世传,受过皇封的。他们俩全是六品顶戴,比县太爷还高一级。据说每家每季要向清廷内务府供奉40名太监。各家都有一套完善的阉割设备。就在八国联军进北京的这一年,这两家皇商的包办机构被取消了。

闲话说得多了,还是让老宫女叙述故事吧。

老宫女又坐在靠南窗子的座位上了。这是她的专座,挑米、做针线,借着窗子的亮光,她感到方便些。她确实是老了,眼睛由黑变成了灰暗色,眼角两边有赭红的痕迹,可能是长年抱着火盆烤火留下来的,这也说明了她晚年不佳的境遇。但她说话还是那样的文静,从不摇头晃脑,更不拍手打掌,总是温和而又平静地一句句地送到听者的耳朵里。她说:“大约有这样一段事。

春天,过了清明节,我们就到园子(指颐和园)里去了。我们差不多由宫里穿着棉衣服到园子,到再穿上棉衣服才又回宫里。说实在话,我们喜欢在园子,不喜欢在宫里,并不是贪图园子的风景好,最主要的是在园子里规矩松,我们行动自由,可以有玩的机会。例如,挑选益母草。

老太后年轻的时候,有血分上的病,要长年吃益母膏。她嫌东陵进贡的不干净,一到夏天就亲自动手炮制。要制,就要天下第一。天坛、颐和园后山,都有这种草,足够老太后制药用的。过了端午节,就要开始择采了。益母草有野麻似的长碎叶,高粱粒大小的白花,刚开的时候,花苞上微微带点藕荷色,三尺上下高的茎干,一株一株的很多。老太后晚年也常吃这种药,说是活血润肠提气的。为了挑选方便,我们选择适当的地点,在靠后山近的画中游的西廊子底下。夏天,风从南边吹来,舒舒服服的,地点又适中,又能讨老太后的喜欢,所以老太监张福也时常来。小太监给张福沏上碗茶,他吸着关东烟,指挥着我们怎样挑选。我是值完夜以后,睡醒觉,常到这里来的。碰巧,在割的益母草里有棵大麻??不是蓖麻,不是野麻,叫臭大麻。大大浓绿的叶子,像手掌似地伸着。雪白钟形喇叭口的花,向上有两个未成形的果实,有小酒盅大小,圆圆的,用手一搓,叶子有股臭味。老太监张福惊讶地说:‘呀!这是难得的好药呀!也是我的救命恩药呀!’他自己说漏了嘴,我们就问他为什么是您的救命恩药呀?

老张太监深深地叹口气说:‘俗话说,打人不打脸,说人不揭短。咱们老祖宗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太监就占了这第一条。谁要揭太监的短,我们就骂他不是吃人饭长大的。咱们大清国列祖列宗,对太监是天高地厚的,太监犯罪轻易不送菜市口,体恤我们已经挨过一刀了。我们非常的惨啊,没法细跟姑娘们说。’张福断断续续对我们说了这些话。我们用眼睛看着他,等他说下文。

我的老家在直隶南部河间府。我们那地方非常穷,盐碱地不产粮食,人们穷得没办法,所以当太监的特多。因为世代相传,当太监的人多了,于是也就出了相当高明的净身师,人们尊称他们为把式,俗称刀儿匠。

净身师是父子相传的,据说各有绝招,但秘密决不传给外人。净身师对于太监等于和尚受戒的师傅,是终身的师傅。要净身的人,先要磕头拜师,然后才能净身。不管以后有怎样的荣华富贵,净身师都要享受最高的奉敬。拜师的礼物最普通的是一个猪头(或一只鸡)、一瓶白酒。另外,现钱多少要看家庭的贫富再商定,多半无现钱只是指着孩子本身说话,等将来有了升发,忘不了师傅的好处。

净身师要和净身者的家长或代理人订立合同的,当时叫文书。请上三老四少作为证明人,写明自愿净身,生死不论,免得将来出了麻烦,净身师跟着吃官司。但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净身师等于投一笔资,等这个被净身的孩子将来有了发迹,可以捞上一笔钱。所以净身师现在搭点辛苦,赔上几个钱,也不在乎。只要这张文书写明白了,标明“自愿净身,分文不取”,后报自然是言外的事。可是私下交易,也有两种价钱,保活的是一种价,管阉不保活的,又是一种价。

净身的人至少要准备这些东西:

一、30斤小米,这是一个月的吃粮;

二、要几大篓玉米骨头(把玉米粒搓掉后的棒芯,烧炕用);

三、芝麻秸几担(烧成灰,清除秽物用,洒在下体部分地方,因芝麻秸灰最细,不烧皮肤);

四、半刀窗户纸(50张,糊好窗子,使不透风)。

我的家最穷,穷到活不下去的时候,死活也就不在乎了。向左亲右邻化缘似地凑了20多斤小米,担了几担柴,糊糊窗子,央求师傅给阉割。就这样听天由命,任凭死活了。拜完师以后,师傅就把我领回他自己家里去。

净身需要选好季节。最好是春末夏初,气温不高不低,没有蚊子和苍蝇最合适,因为下身不许穿衣服。

净身的屋子在卧室外一个小单间,是用破砖和碎坯垒起来的。乡下栽白薯先要用热炕加温发芽,净身室就和白薯炕一起两用。炕面必须用砖铺成,一个来月的大小便,经常会洒在炕上,不用砖铺是不成的,用土坯就会变成泥浆了。净身的人要像鬼叫似地嚎三四天才能过去,不是单间谁家也受不了。

净身屋子的炕上放有一块门板,很窄,仅够一个人躺下用的。两头用砖垫起,离炕有四五寸高。木板周围是稻草,潮漉漉的。净身的人要在一天前不吃饭,便于手术后一两天不大便。这时候大麦已经拔节了。找好新的长一点的大麦秆,剪好了,剪口处要圆溜溜的。新大麦秆条软,有水份,留作插入尿道用。门板中间有个洞,用块活板,可以启闭,为解大便方便。门板上中下都有套锁,把被净身人的手、脚、大腿都牢牢地捆住,因动手术时不许乱动,动完手术后,更不许用手乱摸,怕感染溃烂。

在自然界所有物种中,人是唯一能够有意识地去改变自己性别特征的动物,同时也是唯一能够出于自身需要而对他人或其它动物实施阉割的动物。因此可以这么认为,人是阉割的动物,一种能阉割又能被阉割的动物。

我们最熟悉的阉割莫过于太监了。太监又叫宦官,宦者,阉人,就是生殖器被破坏失去性交能力和生殖能力后留在宫里服役的男子。古人把生殖器看得很重,从考古发现来看,古人入葬时,头上往往戴了面具,而阴部则有护阴盖片,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头和生殖器是人体的两个最重要的部位,死后还要加以保护。在古代,杀头是最重的刑罚,宫刑则是次重的刑罚。

当然,阉割并不一定都是宫刑,而宫刑必定是阉割。吾幼时尝见猪羊阉割,公猪公羊谓之“骟”,母猪谓之“挖”,公羊又有不用手术砸坏其睾丸而谓之“捶羊”(母羊则未见有破坏其生育能力的)。当年尚小便觉人类之残酷、残忍以及凶恶,后来明白太监是怎么回事,便更佩服人类的伟大发明。“宫”,即“丈夫割其势,女子闭于宫”,就是阉割男子生殖器、破坏女子生殖机能的一种肉刑。一般认为宫刑至少在夏禹以前就已经出现,最初无非是惩罚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但也足够让人心惊肉跳,后来使用范围越来越扩大,作为刑罚、作为政治迫害手段,使受害者终生受辱,生不如死。当然,魏忠贤从“宦官之乡”河北肃宁逃赌债而自愿净身进京入宫,东方不败为练葵花宝典而挥刀自宫,等等这些都是“宫”而不是“刑”,都是他们自找的,都是出于自身需要的阉割,远远异于司马迁所遭受的刑罚,一种被他人强加的阉割刑罚。

针对女人的宫刑叫“幽闭”,这是少为人知的“技术”!鲁迅在《病后杂谈》中说,对于这种刑罚,“向来不大有人提起那方法,但总之是决非将她关起来,或者将它缝起来。近时好像被我查出一点大概来了,那办法的凶恶,妥当,而又合乎解剖学,真使我不得不吃惊。”鲁迅没有细说“幽闭”是怎么回事,不是他卖关子,而是不忍或实在是耻于祖宗的“伟大发明”。清朝禇人获《坚瓠集》,在卷四里有“妇人幽闭”一条,作者引用明代王兆云《碣石剩谈》中的一段话,把“幽闭”解释为用“木槌击妇人胸腹,即有一物坠而掩其牝户,只能便溺,而人道永废矣。是幽闭之说也。今妇有患阴颓病者,亦有物闭之,甚则露于外,谓之颓葫芦,终身与夫异榻。””王兆云自称这解释得自“刑部员外许公”,大概是可信的。由此可见,“幽闭”就是人为地造成的子宫脱垂,是破坏女性生殖器官的酷刑。这也是一种阉割,一种比男性阉割还要残酷百倍的女性阉割。这种阉割没有任何一位女人自愿,因为它比死还要不堪忍受。

传统的阉割无外乎自愿的或被迫的改变人的性别特征和身体形状的手段,即器官性阉割和生理性阉割,目的是祛除人的生殖能力。使人完全丧失性能力与生产力,彻底中止人的对于自身的生产、繁衍与复制。这种阉割是大家较为熟悉和大量存在过的,可是,还有一种更残酷、更可怕、更隐蔽的阉割,很多人遭受着,却感觉不到,感觉不到痛苦和屈辱,感觉不到恐怖和丑陋。

那就是,对于头脑的阉割。一种精神层面的阉割,一种文化上的阉割。

精神阉割同样会造成失去生产力的后果。电视,报刊,互联网都有可能是手术刀,周围的环境,世俗的生活很可能就是麻醉剂,很多人的大脑就这样被阉割了,他们会对统治阶层充满感激,他们的丧失了价值判断,以官方发布的精神为自己行动的准绳。举个自己的例子,此前我每年要帮助老家或者仅有一面之缘的人看病买药约十次,几乎跑遍了北京所有的三级甲等医院,即使不能感动中国,至少能感动安徽,可是这一切其实只是在帮助政府或者统治阶层掩盖真相——老百姓看不看得起病是政府的职责。当然,政府也许会弘扬这种精神,但弘扬得越厉害,我们被阉割得就多厉害。

对于头脑的阉割是一种无形的,不动声色的,但往往十分有效。它的手术刀往往有

哄骗、诱使、恐吓、灌输、洗脑、误导、催眠等等,它的用药往往是语言暴力、精神鸦片、文化口香糖以及廉价的精神餐巾纸、舶来文化口红等等。文化大革命是对全民的一次性阉割,那么开放后则是对个人的多次阉割。后汉的宦官栾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阳具复起”者,清代乾隆年间有大臣建议对宫中所有太监检查,很多宦官被割掉的东西又长到一定长度,不得不再度“斩草除根”。现在稍有独立精神和思想的人往往很难把被阉割掉的东西在长出来,何况社会的手术刀在时时刻刻地候着呢。

肉体阉割是在生理的层面上捣毁一批人,精神阉割是在人文的层面上磨掉一批人。前者的后果是使人不生产人,后者的后果是生产出工具人。

更可怕的是精神的阉割,社会上层总是用一种精神、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实施必要的阉割。任何时代都是如此,那么我们有必要反抗阉割吗?我们有能力拒绝阉割吗?与其被强加阉割,不如挥刀自宫。岳不群的挥刀自宫大约是古典宫刑的最高技艺,出那点血算不了什么,一点穴就成,而有紫霞神功真气内守,更不必担心什么感染。

可是,我们既不会葵花点穴手,又没有紫霞神功护体,只好就此罢手,老老实实享受不痛不痒的、甚至带着些舒服的麻醉感的漫漫的精神阉割吧!

说“阉”阉,这事情世界上不多,中国恐怕要占大头。中国,说起阉的历史,恐怕要有两三千年。阉,就是好好的男儿身,把那命根子给割了去。这事情,归根结底是皇帝的需要。皇帝,那是天底下最高贵最高贵的人。那人,据说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其实,那后宫,就是美女的花花世界,里面究竟有多少美女,鲜有人能说清楚。李太白诗句“美女如花满春殿”,绝对不夸张。后宫,那都是皇帝的一亩三分地儿;那些女人,也都是皇帝的专供生理用品。这事情,多了好了就有麻烦,皇帝老儿对宫里面出入使唤的男人们不放心,生怕他们染指自己的如花美女,给自己戴绿帽子,所以就有了阉人。人去了根,没有了性能力,即便他有贼心又有贼胆,也没门儿。这样一来,皇帝大可以放心了。男子汉,一阉割,不仅皇帝放心了,那人也成了合格的奴才了。这些奴才,因为没有根子,叫一了百了,接下来就是忠心耿耿了,就是无限忠诚了,当然就只有万岁万岁万万岁的份儿。只是这些人,尽管都能对皇帝老儿披肝沥胆,兢兢业业,还是不时有人干出些惊天动地的出格事儿。东汉十常侍,宋朝的童贯,明朝的刘瑾、魏忠贤,清朝的李莲英,这些人的坏事儿,人们几乎耳熟能详。然而,这些人,皇帝老儿最宠信,当然皇帝也认为这些人最忠诚,甚至到身死国灭还是这样认为。宦官们对于朝廷老子,对于自己的主子,磕头捣碓,跪地马趴,对于大小官员,对于老百姓,可不是这样,翻云覆雨,敲诈勒索,敲骨吸髓,狼吞虎咽般的生杀予夺,让人不寒而栗。阉了,敛财更疯狂,人格也更扭曲,甚至有人三妻四妾,穷侈极欲。这些人,对老百姓,对家国,绝对不忠诚,那忠诚只是对皇帝和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们的!至于其中有人对皇帝老儿大位有非分之想,那事情太少了,那极个别极个别,连万分之一都没有。当然了,皇帝看中的,就是百依百顺,就是奴才的个性。人阉了,成了宦官,这事情没得说。只是习惯成自然,没有阉割过的人却也传染上阉割的性格。“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话出自《诗经》。王是啥,王就是最高的权力,就是生杀予夺,当然就有阉割。性格阉割了,虽然男子汉根子还在,但是没有了骨气,脖子里就不再有犟筋,就奴里奴气,照样万岁万万岁,照样磕头,照样请安。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这性格就没了影儿。性格被阉割,精神就没了踪影,没有了阳刚之美,一个人跟阉奴没有了区别,就站不直,立不正。尽管如此,阴暗和龌龊一点儿也不少。这样的人群,对于强者,点头哈腰,千般宠爱,万般崇拜,哪怕是放屁也要歌颂恭维。对于弱者,那根本就没有丝毫的同情和怜悯,有的是盘剥,有的是打压,有的是欺辱,有的是打棍子,扣帽子,使绊子,无所不用其极。阿Q根子虽然没有阉割,讨好赵太爷和假洋鬼子,欺负小尼姑,不就是这样干的?不仅阿Q是这样,咱们老少爷儿们有几个人不是这样?多数人的性格被阉割了,就成了“阉”文化。不管是酒文化,官场文化,青楼文化,“阉”那是文化的核心。酒文化,酒怎样好喝,怎样酿制不用说,就单单酒席(当然是上档次的酒席)上面的言谈举止,那就绝对阉割过。达官贵人,往宴席上面一落座,那满桌子都是奉承,满屋子都是笑脸。当然,若是有美女陪酒,那人一定是重中之重。还有,那酒席上,那奉承话,恭维话,那笑靥如花,那跟阉割了的奴才有多少差异?还有,只要是有权有势,要谁喝酒就得喝酒,让谁喝多少那是荣幸,喝醉了也得喝。这跟阉奴对下属平民的做派?官场文化,那是文化的精髓,有句话最能说清楚:官大一级似泰山压顶。这官场,比的就是官阶,就是权势,就是后台。谁官大一级,谁手握实权,谁后台硬,那就是天。当然,天外有天,官上面有更大的官。对上司,巴结奉承;对下属,八面威风自不用说。老百姓,那才叫君子不齿。今天有句经典,叫“提前进步,日后提拔”,那话说得真真切切,实实在在,把上司对下属的专横和威风表达得淋漓尽致。其实,这才叫阉,因为把所有的阳刚气魄都阉割殆尽,只剩下奴气和凶恶,才有这样的境界!阉割,青楼文化也绝对不示弱。青楼里的婊子也罢,老鸨也罢,恐怕都没有阉过割过,性格却是阉割得绝对彻底。那些人,跟太监大爷们只认得皇帝一样,只认得钱,有钱就是爷,就是恩爱;没有钱,对不起,滚蛋!阉割,疼不疼?那绝对疼,应该不是一般的疼,是撕心裂肺地疼!疼了,就不用

阉割了,行不行?不行。阉割,那是政治任务,必须的!无论是太监们的根子,还是人们的性格,还是文化,没有阉割,皇帝乃至权贵们就睡不着觉,就心里总害怕戴绿帽子,害怕下属和子民不忠诚,那是天子第一号的事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朝太监总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