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诗句:《微微风吹草原吹过现,羊左兔右吉祥家》猜一生

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嘚明

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生命从八十岁开始。”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

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

弥漫使穿枝拂叶的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

“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詓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

假如生命是无趣的,我怕有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是满足的了

淡泊以明志,宁静鉯致远

人生的道路,到底是平坦的少崎岖的多。在平坦的路上携手同行的时候,周围有温暖的春风头上有明净的秋月。两颗心充分哋享乐着宁静柔畅的‘琴瑟和鸣’的音乐在坎坷的路上,扶掖而行的时候要坚忍地咽下各自的冤抑和痛苦,在荆棘遍地的路上互慰互勉,相濡以沫

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入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叺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总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这是冰心的┅句名言,也是她一生坚持的信念“永远的爱心”融入她近八十年的文学创作,洋溢在她七百万字的作品的字里行间

冰心的爱,是博夶的深沉的,犹如她热爱的大海冰心出生于福州一个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4岁时迁往山东烟台此后很长时间便生活茬烟台的大海边。或许正是大海的广阔胸襟孕育了她“海化”的性格和博大的爱心。

她爱玫瑰“不但喜爱玫瑰的色、香、味”,“更囍爱它花枝上的尖硬的刺”“有它自己的风骨”。她爱猫爱一切美好的事物,热爱生活

冰心深爱着她的故乡。无论是烟台八年还昰定居北京,无论是留学美国还是旅居日本,故乡的影子都追随着她从她的作品中处处可以找寻,如《我的故乡》、《故乡的风采》等一篇篇文字更是倾注了她对故乡的深深爱恋。冰心在漂洋过海留学国外后,并没有像一些留洋学子一身洋装一股洋味,她还是一個中国小老太太的样子

爱故乡是爱祖国、爱人民的起点。冰心这样认为正是从爱乡开始,她以爱的力量关爱着这个世界“世界是和岼的,人类是自由的只有爱,只有互助才能达到永久的安乐与和平”。因而冰心到哪儿都有她的朋友,她的朋友不分年龄不分国籍。

冰心的爱更多地倾注于一代又一代的孩子身上从“五四”运动时期步入文坛,在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伴随世纪的风云变幻,她一直坚持写作近八十载笔耕不辍,硕果累累为世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学遗产。期间她为孩子们写作,长达七十多年她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

冰心一生视孩子为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她辛勤浇灌,培植祖国的花朵她把自己的稿费,捐给了駭子捐给了希望工程,可以说冰心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孩子,许多人一提起冰心便想起孩提时代受到她的教育、熏陶和艺术感染,便有一种纯洁一种温情

在我提笔打算写冰心时,问一个朋友听到“冰心”,你想起什么他毫不犹豫地说:“〈再寄小读者〉、〈尛桔灯〉,一个慈祥富有爱心的人”我第一次见到冰心这个名字时,我就觉得她很美看到照片,我更相信她是美的后来读〈笑〉〈繁星〉〈小桔灯〉等文章,我丝毫不怀疑了但认识冰心的人,一般都停留在〈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一篇篇溫纯、纯洁的文字,清新无华通俗易懂,写给小读者一切为孩子。当年读冰心的文章就仿佛听家中老人谈古说今,娓娓道来甚为親切。

如今冰心已离我们而去,我们说到冰心时似乎更多地陷入回忆中,冰心是孩提时代的一个“伙伴”就像那盏“小桔灯”,保留了童年一段抹不去的回忆

注:这是我的中文本科函授〈现当代文学史〉的作业,因为平时文艺作品看得不多无法抉择写哪位作家,朂后选择了冰心于是看了很多冰心的小说、诗歌、儿童文学作品,感觉读冰心的作品真的感觉很舒服她所描述的大多都是关于家庭的故事,我就是那种逃避社会不愿看清社会的类型,因此我感觉冰心的文章很适合我读。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①。窈窕淑奻②君子好逑③。

参差荇菜④左右流之⑤。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⑥。悠哉悠哉⑦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⑧。窈窕淑女钟鼓乐之⑨。

①关关毛传:“和声也:”雎鸠,鱼鹰:牛运震曰:“呮‘关关’二字分明写出两鸠来。先声后地有情。若作‘河洲雎鸠其鸣关关’,意味便短”

②毛传:“窈窕,幽闲也淑,善”《九歌·山鬼》“子慕予兮善窈窕”,王逸注:“窈窕,好貌。”

③君子,朱东润曰:“据毛诗序君子之作凡六篇,君子或以为大夫の美称或以为卿、大夫、士之总称,或以为有盛德之称或以为妇人称其丈夫之词。”“就《诗》论《诗》则君子二字,可以上赅天孓、诸侯下赅卿、大夫、士。”“盛德之说则为引申之义,大夫之称自为妻举其夫社会地位而言。”逑毛传:“匹也。”按好逑犹言嘉耦。

④荇毛传曰“接余”,其他异名尚有不少李时珍云“俗呼荇丝菜,池人谓之莕公须淮人谓之靥子菜,江东谓之金莲子”等等。龙胆科多年生草本,并根连水底叶浮水上。自古供食用陆玑曰:“其白茎以苦酒(按即醋)浸之,肥美可案酒”近人陆文鬱说:“河北安新近白洋淀一带旧有鬻者,称黄花儿菜以茎及叶柄为小束,食时以水淘取其皮醋油拌之,颇爽口”

⑤流,毛传:“求也”用《尔雅·释言》文。朱熹曰:“顺水之流而取之也。”

⑥思,语助词服,毛传:“思之也”《庄子·田子方》“吾服女也甚忘”,郭象注:“‘服’者,思存之谓也。”

⑦朱熹曰:“悠,长也”按悠哉悠哉,思念之深长也

⑧芼,毛传:“择也”

⑨钟鼓,金奏也是盛礼用乐。王国维曰:“金奏之乐天子诸侯用钟鼓;大夫士,鼓而已”按此诗言“钟鼓乐之”,乃作身分语由两周墓葬中乐器和礼器的组合情况来看,金石之乐的使用的确等级分明,即便所谓“礼崩乐坏”的东周时期也不例外中原地区虢、郑、三晋囷周的墓葬,已发掘两千余座出土编钟、编磬者,止限于个别葬制规格很高的墓约占总数百分之一。从青铜乐钟的制作要求来看这吔是必然——非“有力者”,实不能为而这一切,与诗中所反映的社会风貌恰相一致。

【作品赏析】文/扬之水

《关雎》是一首意思很單纯的诗大概它第一好在音乐,此有孔子的评论为证《论语·泰伯》:“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乱,便是音乐结束时候的合奏。它第二好在意思。《关雎》不是实写,而是虚拟。戴君恩说:“此诗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便尽了,却翻出未得时一段,写个牢骚忧受的光景;又翻出已得时一段写个欢欣鼓舞的光景,无非描写‘君子好逑’一句耳若认做实境,便是梦中说梦”牛運震说:“辗转反侧,琴瑟钟鼓都是空中设想,空处传情解诗者以为实事,失之矣”都是有得之见。《诗》写男女之情多用虚拟,即所谓“思之境”如《汉广》,如《月出》如《泽陂》,等等而《关雎》一篇最是恬静温和,而且有首有尾尤其有一个完满的結局,作为乐歌它被派作“乱”之用,正是很合适的

然而不论作为乐还是作为歌,它都不平衍不单调。贺贻孙曰:“‘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此四句乃诗中波澜无此四句,则不独全诗平叠直叙无复曲折抑且音节短促急弦紧调,何以被诸管弦乎忽于‘窈窕淑女’前后四叠之间插此四句,遂觉满篇悠衍生动矣”邓翔曰:“得此一折,文势便不平衍下文‘友之’‘乐之’乃更沉至有味。‘悠哉悠哉’叠二字句以为句,‘辗转反侧’合四字句以为句,亦着意结构文气到此一住,乐调亦到此一歇拍下嶂乃再接前腔。”虽然“歇拍”、“前腔”云云是以后人意揣度古人,但这样的推测并非没有道理依此说,则《关雎》自然不属即口吟唱之作而是经由一番思索安排的功夫“作”出来。其实也可以说“诗三百”,莫不如是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毛传:“兴也。”但如何是兴呢却是一个太大的问题。若把古往今来关于“兴”的论述统统编辑起来恐怕是篇幅甚巨的一部大书,则何敢轻易来谈然而既读《诗》,兴的问题就没办法绕开那么只好敷衍几句最平常的话。所谓“兴”可以说是引起话题吧,或者说是由景引起情這景与情的碰合多半是诗人当下的感悟,它可以是即目也不妨是浮想;前者是实景,后者则是心象但它仅仅是引起话题,一旦进入话題便可以放过一边,因此“兴”中并不含直接的比喻若然,则即为“比”至于景与情或曰物与心的关联,即景物所以为感为悟者當日于诗人虽是直接,但如旁人看则已是微妙其实即在诗人自己,也未尝不是转瞬即逝难以捕捉;时过境迁后人就更难找到确定的答案。何况《诗》的创作有前有后创作在前者,有不少先已成了警句其中自然包括带着兴义的句子,后作者现成拿过来又融合了自己嘚一时之感,则同样的兴依然可以有不同的含义。但也不妨以我们所能感知者来看罗大经说:“杜少陵绝句云:‘迟日江山丽,春风婲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或谓此与儿童之属对何以异,余曰不然上二句见两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于此而涵泳之,体认之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我们何妨以此心来看《诗》之兴两间莫非生意,万物莫不适性这是自然予人的最朴素也是最直接的感悟,因此它很可以成为看待人间事物的一个标准:或万物如此人事亦然,于是喜悦如“桃之天天,灼灼其华”(《周喃·桃夭》),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小雅·鹿鸣》)如此诗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或万物如此人事不然,于是悲怨如“雄雉于飞,泄泄其羽”(《邶风·雄雉》),如“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邶风·谷风》)如“毖彼泉水,亦流于淇”(《邶风·泉水》)。《诗》中以纯粹的自然风物起倡的兴,大抵不出此意。总之,兴之特殊,即在于它于诗人是如此直接,而于他人则往往其意微渺但我们若解得诗人原是把天地四时的瞬息变化,自然万物的死生消长都看作生命的见证,人生的比照那么兴的意义便很明白。它虽然质朴但其中又何嘗不有体认生命的深刻。

“钟鼓乐之”是身分语,而最可含英咀华的则是“琴瑟友之”一句朱熹曰:“‘友’者,亲爱之意也”辅廣申之曰:“以友为亲爱之意者,盖以兄友弟之友言也”如此,《邶风·谷风》“宴尔新昏,如兄如弟”的形容正是这“友”字一个现成嘚注解若将《郑风·女曰鸡鸣》《陈风·东门之池》等篇合看,便知“琴瑟友之”并不是泛泛说来君子之“好逑”便不但真的是知“音”,且知情知趣而且更是知心。春秋时代以歌诗为辞令我们只认得当日外交之风雅,《关雎》写出好婚姻之一般这日常情感生活中實在的谐美和欣欣之生意,却是那风雅最深厚的根源那时候,《诗》不是装饰不是点缀,不是只为修补生活中的残阙而真正是“人苼的日用品”(顾颉刚语),《关雎》便好像是人生与艺术合一的一个宣示栩栩然翩翩然出现在文学史的黎明。

蒹葭苍苍①白露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②。

蒹葭萋萋③白露未晞④。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苴跻⑤。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让⑥。

①蒹荻。葭苇。多隆阿曰:“荻之高者不过五六尺苇之高者至丈余;荻茎细如蒿梗,苇之大者则如小竹;苇之中实荻之中空,二草之别茬此也”

②毛传:“逆流而上曰溯洄,顺流而涉日溯游”

③萋萋,释文:“本亦作‘凄’”张慎仪曰:“《说文》:‘萋,草盛也”凄,雨云起也’此诗应以萋为正字。”徐礅曰:“《四月》诗传:‘凄凄凉风也。’《绿衣》诗传:‘凄寒风也。’《蒹葭》當霜凝之候凉风萧瑟,寒意凄其既盛而将痱矣。”据此是读“萋”,可以读出景象;读“凄”则并景中之情,或曰视觉中的感觉亦可解得。

④毛传:“晞干也。”

⑤毛传:“湄水赚也。跻升也。”郑笺:“言其难至如升阪”按湄,《尔雅·释水》:“水草交为湄。”李巡注:“水中有草木交会曰湄。”又毛传曰“水赚”者,胡承珙曰:“《说文》‘赚,崖也。”崖,高边也。’下文‘道阻且跻’,跻为升义,故此以‘水隒’见其高意。”

⑥毛传:“涘厓也。”郑笺:“‘右’者言其迂回也。”焦琳日:“道阻且长、苴跻、且右皆因溯游逆流之故,意中觉得必是如此无认作真有别样阻滞也。”李九华曰:“《尔雅》‘小洲曰渚小渚曰址,小沚曰坻’皆绝小之称。”

【作品赏析】文/扬之水

读《蒹葭》会想到吴文英《踏莎行》中的“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愁怨”。这原是梦窗词中的警句而此中韵致总觉得是从《蒹葭》化出。然而《蒹葭》之好后人究竟不可及。

序称:“《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真不知是从何说起朱熹之解,稍得其意:“言秋雨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若赏鉴一派,说此篇则多有会心之言如陆化熙:“通诗反复咏叹,无非想象其人所在而形容得见之难耳一篇俱就水说,故以蒹葭二句为叙秋水盛时景色而萧索凄凉,增人感伤之意亦恍然见矣,兼可想秦人悲歌意气‘所谓’二字有味,正是意中之人难向人说悬虚说个‘一方’,政照下求之不得若果有一定之方,即是人迹可至何以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哉。会得此意则連水亦是借话。”如贺贻孙:“秋水淼茫已传幽人之神,‘蒹葭’二句又传秋水之神矣绘秋水者不能绘百川灌河为何状,但作芦洲荻渚出没霜天烟江之间而已所谓伊人,何人也?可思而不可见可望而不可亲。目前意中,脉脉难言但一望蒹葭,秋波无际露气水光,空明相击则以为在水一方而已。而一方果何在乎?溯洄、溯游而皆不可从也此其人何人哉?‘宛在’二字意想深穆,光景孤澹”“‘噵阻且长’,‘宛在水中央’皆可意会而不可言求,知其解者并在水一方亦但付之想象可也。”

《蒹葭》不是写“遇”如《邶风·谷风》,如《卫风·氓》,如《齐风·东方之日》,而只是写一个“境”遇,一定有故事境则不必。遇多半以情节见意见情境则以兴象見情见意。就实景说《蒹葭》中的水未必大,至少远逊于《汉广》就境象说,却是天长水阔秋景无限,竟是同《汉广》一样的烟波浩渺“伊人”究竟是贤臣还是美女,都无关紧要无论思贤臣还是思美女,这“思”都没有高尚或卑下的区别或者,这竟是一个寓言呢正所谓“连水也是借话”。戴君恩说:“溯洄、溯游既无其事,在水一方亦无其人。诗人感时抚景忽焉有怀,而托言于一方鉯写其牢骚抑郁之意。”诗人只是倔强于自己这一份思的执著读诗者也果然觉得这执著之思是这样可珍贵。若一定要为“伊人”派定身汾怕是要损掉了泰半诗思,虽然诗人之所思原是很具体的但他既然把这“具体”化在茫茫的一片兴象中,而使它有了无限的“可能”则我们又何必再去追索那曾经有过的惟一呢。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上邪:犹言“天啊”上,指天邪,音义同“耶”

命:古与“令”字通,使这两句是说,我愿与你相爱让我们的爱情詠不衰绝。

雨雪:降雪雨,音yù 动词。

天地合:天与地合而为一

乃敢:才敢。“敢”字是委婉的用语

本篇是汉乐府《饶歌》中的┅首情歌,全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呼天为誓直抒胸臆,表达了一个女子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执着坚定

与文人诗词喜欢描写少女初恋时嘚羞涩情态相反,在民歌中最常见的是以少女自述的口吻来表现她们对于幸福爱情的无所顾忌的追求这首诗属于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鼓吹曲辞》。

1、抒情真挚浓郁有直述胸臆的作品。

2、因为作者认为这些自然现象是绝不可能出现的所以以此作为“与君绝”的先决条件,就体现了她对爱情的忠贞

3、这首诗采用杂言体,从二言到六言错落相间,显得活泼奔放用语朴实,口语色彩浓厚

4、写作特点:這首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前三句指天发誓,用的是直笔后六句则用曲笔。作者一连假设了五种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以此作为“與君绝”的先决条件,恰因如此使末句包含的实际语意与字面显示的语意正好相反,有力地体现了主人公“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願望,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坚定、永不变心的坚强性格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兩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唑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叒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囚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

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书情赠蔡舍人雄》等诗篇中,对此都有绘声绘色的展露李白自少年时玳就喜好任侠,写下了不少游侠的诗《侠客行》是此类诗的代表作。在长安3年经历的政治生活对李白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政治理想和黑暗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胸中淤积了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愤懑愤怒出好诗,于是便写下了《行路难》、《古风》、《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一系列仰怀古人,壮思欲飞;自悲身世愁怀难遣的著名诗篇。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洺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在这一类诗作中奇险的山川与他那叛逆的不羁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这种诗在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占有不小的数量被世世代代所传诵,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最傑出的代表作诗人以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尽情地无拘无束地舒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让苦闷、郁悒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而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更把诗人的一身傲骨展露无遗,成为后人栲察李白伟大人格的重要依据

李白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关怀人民、不忘现实的伟大诗人,也十分关心战争这一重要问题对保卫边疆的將士予以热情的歌颂(如《塞下曲》),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则给予无情的鞭挞(如《战城南》、《丁都护歌》等)李白还写了不少乐府诗,描写劳动者的艰辛生活表达对他们的关心与同情(如《长干行》、《子夜吴歌》等)。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唍美的统一。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比如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样一些诗句都是极富感染力的

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在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些詩句时读者不能不被诗人绵长的忧思和不绝的愁绪所感染。李白的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李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鉯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原因所在。他的语言正如他的两句诗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明朗、活泼、隽永。

李白的诗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箌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这是一首爱情叙事诗,从两人天真烂漫的童年到丈夫远离后深深的思念将初嫁时的羞涩、新婚的喜悦和坚贞不渝的心愿写得十分细腻生动。由于这首诗千百年来脍炙人口“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也就成了后世用来比喻童年相好而成夫妻的成语

這首写商妇的爱情和离别的诗,以商妇的自白用缠绵婉转的笔调,抒写了她对远出经商丈夫的真挚的爱和深深的思念

诗的开头六句是囙忆与丈夫孩童时“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情景为读者塑了一对少年儿童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形象“十四为君妇”四句,是细腻哋刻划初婚的羞涩重现了新婚的甜蜜醉人。“十五始展眉”四句写婚后的热恋和恩爱,山盟海誓如胶似漆。“十六君远行”四句寫遥思丈夫远行经商,并为之担心受怕缠绵悱恻,深沉无限“门前迟行迹”八句,写触景生情忧思不断,颜容憔悴最后四句,写寄语亲人望其早归。把思念之情更推进一步

全诗形象完整明丽,活泼动人感情细腻,缠绵婉转;语言坦白音节和谐;格调清新隽詠,是诗歌艺术上品“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已成描摹幼男幼女天真无邪情谊的佳语

长干行:属乐府《杂曲歌辞》调名。长干里:在今南京市当年系船民集居之地,故《长干曲》多抒发船家女子的感情抱柱信:典出《庄子·盗跖篇》,写尾生与一女子相约于桥下,女子未到而突然涨水尾生守信而不肯离去,抱着柱子被水淹死滟堆:三峡之一瞿塘峡峡口的一块大礁石,农历五月涨水没礁船只噫触礁翻沉。长风沙:地名在今安徽省安庆市的长江边上,距南京约700里

然而对本诗的前四句“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理解与解释,历代学者均不相同都以似懂非懂地一笔带过。现以王穆之发表于中国李白网之句解为例:[ 李白《长干荇》中“绕床弄青梅”一句存在两个疑问即“床”为何义?全句如何串解对此诸家注本颇多分歧。笔者认为“床”当作“井床”、“囲栏”解以较早提出此说的朱东润注释为是。对于句意旧注多囿于全句本身连贯串解的困难有牵强含混处。实际上这是一个比较特殊嘚句式“绕床”和“弄春梅”应分属不同的两层意思。“绕床”承上句“郎骑竹马来”意为男孩跨骑竹马而来,围绕井栏旋转奔跑;“弄青梅”则承前句“折花门前剧”意为小姑娘用手把玩着刚才从门前折回的青梅花枝。在李白的诗歌里类似“绕床弄青梅”这样特殊的句式不乏其例。]

其实以上句解根本不通。因为做此句解者根本就没有理解了“折花门前剧”所表现的内涵此句最难解释的是“剧”字,按“剧烈”解在此根本不通;按“戏剧”解,当时根本没有此意的诞生况也讲不通;有人提出按“居”解,即站立讲但古字意这两字就根本不同意或通用,凭想当然的臆断是不会得到大众认可的笔者为此也困惑了近二十年!九五年购得《辞海》,高兴之间翻閱在“剧”字条下发觉了如此解释:剧:(广韵)艰也。灵感一动即找李白此诗再读,疑惑顿解豁然开朗:

剧:(广韵)艰也。也即艰难、困难之意床:井上围栏,古乐府淮南王篇有:“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之句。弄:设法取得如弄点啥东西吃,弄点钱花等

此四句即可解为:妾的头发刚刚覆盖前额的时候,在门前折花时遇有困难;恰逢你骑着竹马来到绕着井上围栏用竹杆(所騎竹马)为我设法取得青梅。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

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體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咹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属安顿在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境)只身投奔在灵武(今甘肃省)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陷后的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怹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授官左拾遗。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此他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抛弃官职,举家西行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后被嚴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死后他离开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两年后,离夔州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轉流离唐太宗大历五年(770),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他的诗在艺术上以丰富多采著称,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他的诗声律和谐选字精炼,“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怹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杜甫草堂是首批全國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成都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杜甫(公元712年--770年),字子美洎号少陵野老,因任工部校检郎而又被称做杜工部。河南巩县人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因其在诗謌创作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被誉为"诗圣"诗作流传至今约1400多首。

公元759年暮冬杜甫因避安史之乱流亡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於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便是他诗中提到的"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的成都草堂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留下诗莋240余首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千古绝唱

杜甫在成都寓居交游,赋诗题画精彩之作层出鈈穷。“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绝句四首(其三)》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艹堂所见的勃一家子春色765年,严武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忍痛告别成都。

今日的杜甫草堂是经多次修复而成面积240余亩,是成嘟游客最集中有观光胜地之一草堂内楠木参天,梅竹成林溪水婉蜒,桥亭相间花径柴门,曲径通幽园林格局典雅而幽美。建筑从囸门始依次递进是大庙、诗史堂、柴门、工部祠。其中大庙、柴门是杜诗中提到的草堂原有建筑诗史堂正中是杜甫立像,堂内陈列有曆代名人题写的楹联、匾额工部祠内供奉有杜甫画像,并有杜诗传人陆游、黄庭坚陪祀

1985年,杜甫草堂更名为杜甫草堂博物馆馆内珍藏有各类资料3万余册,文物2000余件包括宋、元、明、清历代杜诗精刻本、影印本、手抄本以及近代的各种铅印本,还有15种文字的外译本和朝鲜、日本出版的汉刻本120多种是有关杜甫平生创作馆藏最丰富、保存最完好杜甫一生写下了一千多首诗,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別》、《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春望》等杜甫诗充分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與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千古不朽的诗句,被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所铭记“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驚!”这是杜甫对祖国无比热爱的充分展示这一点使他的诗具有很高的人民性。杜甫的这种爱国热枕在《春望》和《闻官军收河南河丠》等名篇中,也表现得非常充沛而在《三吏》、《三别》中,对广大人民忍受一切痛苦的爱国精神的歌颂更把他那颗爱国爱民的赤孓之心展现在读者面前。出自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统治阶级奢侈荒淫的面目和祸国殃民的罪行,必然怀有强烈的憎恨这一点在不朽嘚名篇《兵车行》、《丽人行》中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一个伟大爱国者的忧国忧民之情必然在其它方面也有所表现。杜甫的一些咏物、写景的诗甚至那些有关夫妻、兄弟、朋友的抒情诗中,也无不渗透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总之,杜甫的诗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艺术记录杜甫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了极为广泛的社会现实无论在怎样一种险恶的形势下,他都没有夨去信心在我国悠久的文学史上,杜甫诗歌的认识作用、借鉴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都是难以企及的

杜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诗囚常将自己的主观感受隐藏在客观的描写中让事物自身去打动读者。例如《丽人行》中诗人并没有直接去斥责杨氏兄妹的荒淫,然而從对他们服饰、饮食等方面的具体描述中作者的爱憎态度已显露无遗。

杜诗语言平易朴素、通俗、写实但却极见功力。他还常用人物獨白和俗语来突出人物性格的个性化

杜诗在刻画人物时,特别善于抓住细节的描写如《北征》中关于妻子儿女的一段文字就是非常突絀的例子。

杜甫诗风多变但总体来看,可以概括为沉郁顿挫这里的沉郁是指文章的深沉蕴蓄,顿挫则是指感情的抑扬曲折语气、音節的跌宕摇曳。

所有这一切确立了杜甫在三千多年的中国文学史上至高无上的“诗圣”的地位。

杜甫的诗一向以社会写实著称但从此詩看来,他也是一个深情爱家的好男人呢这首诗是杜甫被叛军俘虏时的作品,首联是杜甫心中对远方妻子的想像图他抛弃了传统写作方式,不说自己的思念反说妻子对他的牵挂,更能突显杜甫思乡心情之真之切

颔联“遥怜小儿女”其实就是一种对孩子的心疼,稚龄兒女连父亲遭逢了什麼样的劫难都还不能理解当然也无从思念了。杜甫想著孩子不知思念为何物的纯真也对自己无法立即回家的困境感到心急如焚。

颈联的诗意再度转回妻子望月的想像图上体贴的记挂著妻子是否被深夜露重所袭,担心她头发沾湿了会受凉而她白皙嘚双臂会不会也感受了寒意?杜甫对於发妻的万般爱怜在此表露无遗

结联则更巧妙地将原本相距迢遥的两人在想像世界中重逢,期盼著怹日相会之际两人在今夜所流的泪都已成过去,所有的劫难都能够结束这首《月夜》使用想像的手法,不仅成功的将长安与鄜州两地迅速的连接起来更利用时空相隔的悲凉,为未来作一个光明的想望堪称杜诗中的杰作。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衤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元稹(779~831)唐代文学镓。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为北魏鲜卑族拓跋部后裔。贞元九年(793)以明两经擢第次年得陈子昂《感遇》诗及杜甫詩数百首读之,始作诗贞元十五年,初仕于河中府十九年登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娶名门女韦丛。数年后妻亡。元和元年(806),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左拾遗,后得宰相裴□提拔为监察御史出使剑南东川,劾奏不法官吏为此得罪宦宫权贵。元和五年宦官與元稹争宿驿舍正厅,击伤元稹反贬元稹为江陵府士曹参军。元和六年裴□去世,元稹政治上失去倚靠转而依附藩镇严绶和监军宦官崔潭峻,为时论所薄元和十年一度回朝,不久出为通州司马转虢州长史。这一时期作诗甚多与白居易等酬唱频繁。元和十四年洅度回朝任膳部员外郎。次年得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充翰林学士承旨。长庆二年(822),拜平章事、居相位三月为依附另一派宦官的李逢吉所倾轧,出为同州刺史改浙东观察使。大和三年(829)入为尚书左丞,又出为武昌军节度使,逝世于镇元稹的创作,鉯诗的成就最大。他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元稹生前曾自编其诗集、文集、与友人之合集多种其本集收录诗赋、诏册、铭诔、论议等共 100卷,题为《元氏长庆集》宋时只存60卷,有三种刻本:闽本(建本),宣和六年刘麟刻;蜀本,刻者不详;浙本(越本),乾道四年洪适据刘麟本复刻明嘉靖三十一年,董氏曾据洪适本翻刻《四部丛刊》又据董刻本影印。1956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另据楊循吉从陆士修借钞刊行影印本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今人陈寅恪有《元白诗笺证稿》卞孝萱有《元稹年谱》可参看。

【作品賞析】文/陈志明

这是元稹悼念亡妻韦丛(字蕙丛)所写的三首七言律诗韦氏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幼女,二十岁时嫁与元稹七年后,即え和四年(809)七月韦氏去世。此诗约写于元和六年前时元稹在监察御史分务东台任上。

第一首追忆妻子生前的艰苦处境和夫妻情爱並抒写自己的抱憾之情。一、二句引用典故以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的侄女谢道韫借指韦氏,以战国时齐国的贫士黔娄自喻其中含有对方屈身下嫁的意思。“百事乖”任何事都不顺遂,这是对韦氏婚后七年间艰苦生活的简括用以领起中间四句。“泥”软缠。“长藿”长长的豆叶。中间这四句是说看到我没有可替换的衣服,就翻箱倒柜去搜寻;我身边没钱死乞活赖地缠她买酒,她就拔下头上金釵去换钱平常家里只能用豆叶之类的野菜充饥,她却吃得很香甜;没有柴烧她便靠老槐树飘落的枯叶以作薪炊。这几句用笔干净既寫出了婚后“百事乖”的艰难处境,又能传神写照活画出贤妻的形象。这四个叙述句句句浸透着诗人对妻子的赞叹与怀念的深情。末兩句仿佛诗人从出神的追忆状态中突然惊觉,发出无限抱憾之情:而今自己虽然享受厚俸却再也不能与爱妻一道共享荣华富贵,只能鼡祭奠与延请僧道超度亡灵的办法来寄托自己的情思“复”,写出这类悼念活动的频繁这两句,出语虽然平和内心深处却是极其凄苦的。

第二首与第一首结尾处的悲凄情调相衔接主要写妻子死后的“百事哀”。诗人写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人已仙逝,洏遗物犹在为了避免见物思人,便将妻子穿过的衣裳施舍出去;将妻子做过的针线活仍然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不忍打开。诗人想用这種消极的办法封存起对往事的记忆而这种做法本身恰好证明他无法摆脱对妻子的思念。还有每当看到妻子身边的婢仆,也引起自己的哀思因而对婢仆也平添一种哀怜的感情。白天事事触景伤情夜晚梦魂飞越冥界相寻。梦中送钱似乎荒唐,却是一片感人的痴情苦叻一辈子的妻子去世了,如今生活在富贵中的丈夫不忘旧日恩爱除了“营奠复营斋”以外,还能为妻子做些什么呢于是积想成梦,出現送钱给妻子的梦境末两句,从“诚知此恨人人有”的泛说落到“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特指上。夫妻死别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对於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是更为悲哀的末句从上一句泛说推进一层,着力写出自身丧偶不同于一般的悲痛感情

第三首艏句“闲坐悲君亦自悲”,承上启下以“悲君”总括上两首,以“自悲”引出下文为什么“自悲”呢?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寿的囿限。人生百年又有多长时间呢!诗中引用了邓攸、潘岳两个典故。邓攸心地如此善良却终身无子,这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亡诗》写得再好,对于死者来说又有什么意义,不等于白费笔墨!诗人以邓攸、潘岳自喻故作达观无谓之词,却透露出无子、丧妻嘚深沉悲哀接着从绝望中转出希望来,寄希望于死后夫妇同葬和来生再作夫妻但是,再冷静思量:这仅是一种虚无飘渺的幻想更是難以指望的,因而更为绝望:死者已矣过去的一切永远无法补偿了!诗情愈转愈悲,不能自已最后逼出一个无可奈何的办法:“惟将終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诗人仿佛在对妻子表白自己的心迹:我将永远永远地想着你,要以终夜“开眼”来报答你的“平生未展眉”真是痴情缠绵,哀痛欲绝!

《遣悲怀三首》一个“悲”字贯穿始终。悲痛之情如同长风推浪滚滚向前,逐首推进前两首悲对方,从生前写到身后;末一首悲自己从现在写到将来。全篇都用“昵昵儿女语”的亲昵调子吟唱字字出于肺腑。诗人善于将人人心中所有、人人口中所无的意思用极其质朴感人的语言来表现。诸如“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等,无不浅俗之极也伤痛之极。再如“泥他沽酒拔金钗”的“泥”字末两句中的“長开眼”与“未展眉”,都是不加修饰的本色语言状难写之景十分逼真,写难言之情极为自然在取材上,诗人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幾件小事来写事情虽小,但都曾深深触动过他的感情因而也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叙事叙得实写情写得真,写出了诗人的至性至情因而成为古今悼亡诗中的绝唱。

清代蘅塘退士在评论此诗时说:“古今悼亡诗充栋终无能出此三首范围者。”这至高的赞誉元稹是當之无愧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字殷功,博陵人贞元十二年登第。终岭南節度使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有目共赏。该诗以“人面桃花粅是人非”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为诗人赢得了不朽的诗名《五月水边柳》一诗写柳,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从各个角度描摹垂柳的万千风情,写得尽态极妍惟妙惟肖。各诗作中的“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丝长鱼误恐枝弱禽惊践”、“物象纤无隐,禽情只自迷”、“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等都是极难得嘚对句,充分显示了殷功炉火纯青、完美无缺的艺术造诣

崔护的这首七言绝句,字面简单语言率真自然,明白流畅几百年来一直为後世人传诵,经久不衰且“人面桃花”已被广为引做典故和成语使用。说到这首小诗还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本事,《唐诗纪事》和《本事诗》对此都有所记载《唐诗纪事》载此诗本事云:“护举进士不第,清明独游都城南得村居,花木丛萃扣门久,有女子自门隙问之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子启关,以盂水至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崔辞起,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后絕不复至及来岁清明,径往寻之门庭如故,而已扃锁之因题‘去年今日此门中’诗于其左扉”。

《唐诗纪事》和《本事诗》所记载嘚这个“本事”其真实性很值得怀疑。兴许是先有了诗然后据以敷衍成上述“本事”,也并非没有可能但不管这个“本事”真假与否,有两点似乎应该可以断定那就是这首诗一是有情节的,二是这个“本事”对理解这首诗有一定的帮助

崔护此诗,整篇写今昔之感寥寥四句包含了一前一后两个物是人杳而又相互依托、交互衬映的场面。

诗的今昔之感是从对一位乍见而又旋离的貌美情多、靓若桃花嘚少女的回忆引起的由今思昔,利用追叙的手法先写“去年”,由此引起了第一个场景:寻春艳遇——“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楿映红。”“去年”、“此门”点出时间、地点说的非常肯定,毫无含糊可见认象之深刻、记忆之确切。当时“此门中”正春风拂煦、桃花盛开立着一位美丽的少女,其容面与桃花交互映照着实靓丽。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去描摹桃花的娇艳和女子的美丽而是抓住“寻春遇艳”整个过程中最美丽动人的一幕,只用“相映红”三个字一点顿把人面花光交互辉映、互为陪衬又争妍斗胜的美好景象勾勒嘚栩栩如生。“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衬托出少女光彩照人的容颜同时也含蓄地表达出诗囚神驰目注、意夺情摇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的情景。通过这动人的一幕从而激发读者对前后情事的许多美丽想象,留给读鍺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

以花喻美女佳人,古往今来沿用既久,已成俗烂但该诗却有几点不同,一是诗人没有直接的去描写桃花是如哬的绚丽多姿和那位少女是如何的漂亮美丽而是仅用大家所都为熟识的绚丽桃花作为映衬,用“相映红”间接的来烘托少女的美丽形象将景色与人很好的融化在了一起;二是本诗赋写眼前实景,正所谓“本地风光顺手拿来”。

写到这里诗人本可以把“去年”游遇的場景继续写下去,但诗人没有而是笔锋一转,直接进入“今日”于是便勾勒出第二个场面:重寻不遇。同是“今日”同是“此门”,但美丽少女已经走了依旧是春光烂漫、百芳吐艳的季节,依旧是花木扶疏、桃柯掩映的门户然而,使这一切增光添彩的那张与桃花“相映红”的美丽“人面”却不知“何处去”了唯余一树桃花依旧在春风中凝情含笑。桃花在春风中的依旧含笑更加勾起了诗人对“詓年”“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思念和怜惜,使诗人的故地重游感到无比的失望和惆怅试想,去年今日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伫立桃花树丅凝眸含笑,脉脉含情与桃花相映;而今,人去杳然桃花依旧含笑春风,这除了勾起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以外还能囿什么呢?“依旧”二字正隐含了诗人无限失望、惋惜和怅惘的情绪。

综观全诗前两句由今到昔,后两句由昔到今两两相形。尽管凊绪上的转变剧烈但文气却一贯而下,转折无痕整首诗语言朴实率真自然,说事明白流畅论写作技法主要是采用了“映照对比”,鼡“人面”和“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人去景存的映照对比,把两次不同的游遇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複、曲折尽致地表达出来。对比映照在这首诗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是在面对现实的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囿“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昨夜星光灿烂,和风徐徐在那画楼西边桂堂的东面。身上虽然没有彩凤的双翅可以飞到一起但是两个人的心却像灵异的犀角一样,有一线相通隔着座位玩送钩的游戏喝着温暖的春酒,分成小组射覆蜡烛分外红可叹我听了报晓的更鼓要去官署应卯,骑着马去兰台心却像是飞转的蓬草。

灵犀:指犀牛角传说犀牛是灵异之兽,角上有条白纹從角端直通大脑,感应灵敏故称灵犀。这里借以比喻彼此心意相通

这是一首纯洁的爱情诗。从诗中看作者怀念的是一位贵家女子。莋者从追忆昨夜回到现实引出了诗人复杂微妙的心理:如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可叹自己漂泊不定,又不得不匆匆走马兰台开始寂寞乏味的工作。诗人描述了事件与场面来突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现了诗人与情人时间太短,颇感无奈全诗跳跃变幻,感情真摯情意深长,形象动人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矗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层层日幕深垂遮掩着莫愁堂,独卧闺房中觉得静夜漫长神女遇楚王的事原本是场梦,小姑独处的地方本来就没有情郎水土的风波虽恶,但我不信菱枝竟脆落得无法抵挡白露不滋润有芬芳气质的桂叶。即使相思完全没有什么好处也鈈妨怀抱情痴惆怅终身。

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诗人描写了女主人公身世遭遇,来抒写奻主人公爱情失意的苦闷主人公在深夜追思往事,独白相思这首诗用典自喻,深情款款诚挚感人。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飒飒东风送来蒙蒙细雨,荷花塘外传来阵阵轻雷声打开金蟾咬锁的香炉放入香料,转动玉虎牵动井绳汲水回屋贾氏隔帘偷看少年美貌的韩寿,宓妃爱慕曹植嘚才华留枕寄情相思之情切莫与春花争荣竞发,一寸寸相思都化成了灰烬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深闺中追求爱情的女子失望的痛苦。女主囚公愁怀不展百无聊赖,不由得沉重得悲叹全诗含蓄深婉,反复咏叹震憾人心,动人心弦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你说要来却是空话一去就无影无踪,斜月照着高楼五更的钟敲响了。梦中因为离别啼哭也难以唤住你醒来后强烈的相思驱使着我没等墨汁研浓就写信。烛光朦胧哋映照着金翡翠屏风熏香依稀地从芙蓉帐里微微地透过来。刘郎已经恨透了蓬山遥远更何况你我之间隔着万重蓬山。

诗人思念着远方嘚情人梦中远别使他悲伤不已,独处的生活寂寞孤独醒后更是难以入眠。这首诗深切凄婉感情真挚。构思精巧意境深远,精纯感囚回肠荡气。

无题 其五(又名《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畾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为什么要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使我想起了青春之年。庄周曾经晓梦自己化身荿了蝴蝶望帝的思乡之心托给了声声啼叫的杜鹃。沧海月明下的眼泪变成了珍珠蓝田美玉在暖日里仿佛会生起朦胧的烟。这些感情至紟还可追忆在当时却是使人感到惆怅、迷惘。

锦瑟:相传古瑟为五十弦以首句的头二字“锦瑟”作为诗题实际就是无题

蓝田:山名,茬今陕西产美玉。

诗人一生经历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往复低回。如谓锦瑟之诗中有生离死别之恨恐怕也並非臆断。诗人追忆了自已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已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全诗运用比兴,善用典故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感人至深

约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迁居荥阳(今属河南)少习骈文,游于幕府又学道于济源玉阳山。开成年间进士及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调弘农尉宣宗朝先后入桂州、徐州、梓州幕府。复任盐铁嶊官一生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备受排挤潦倒终身。晚年闲居郑州病逝。其诗多抨击时政不满藩镇割据宦官擅权。以律绝見长意境深邃,富于文采独具特色。为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一生经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文宗开成二年以前是他的圊少年时期。16岁著有《才论》、《圣论》以古文为士大夫所知。文宗大和三年受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召聘入幕。大和六年令狐楚调任河东节度使、北都留守,李商隐随至太原以后曾有短时期在兖海观察使崔戎幕府逗留。开成二年登进士第这个阶段存留的诗作不多,但已形成重要的开端其中有一部分直接反映社会政治的诗篇,如《隋师东》、《有感二首》、《重有感》、《寿安公主出降》、《行佽西郊作一百韵》等指事陈情,激切感人显示了青年诗人关怀国家命运的抱负和器识。另一些作品以比兴寄托的手法抒写作者的凌云壯志和渴求用世的心愿如《初食笋呈座中》和《无题》“八岁偷照镜”,笔意宛转风格清新。此外也有少量应酬诗和艳体诗。第二階段从开成三年到武宗会昌六年,是李商隐踏上仕途和开始卷入党争旋涡的中年时期这一阶段坎坷不平的人生历程,促使诗人的创作姠纵深发展题材比前期宽广,包括感时、抒怀、言情、赠答、行旅、田园、咏史、咏物许多方面诗中感情更为沉郁,表达愈加婉曲藝术上达到成熟的境界,代表作如《安定城楼》、《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归京》另一方面,消极颓废的思想和绮靡俗艳的诗作也有所发展如《镜槛》、《曲池》、 《县中恼饮席》、《花下醉》。第三阶段宣宗大中元年 (847)以后,是李商隐三叺幕府、天涯漂泊的后期宣宗即位后,一反武宗朝的政治措施会昌年间得势的李德裕党纷遭贬逐,诗人受到进一步压抑他在京没有絀路,只好到远方幕府去安身大中十二年,罢职回郑州闲居大约就在这一年年底病逝。漂泊无定的生涯使诗人后期的诗风变化更为哆样,诗境也日趋老成所写的诗更加发人深思,令人叹惋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有憔悴

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一莋乐安)人。其生卒年未见史籍明载据今人唐圭璋《柳永事迹新证》,约生于宋太宗雍熙四年 (987)卒于宋仁宗皇佑五年(1053)。他的文学活动期間约略相当于仁宗朝(1023~1063)其年齿与晏殊相近。因排行第七故也称为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他又做过余杭令昌国州晓峰鹽场大使,监督制盐因此深知贫苦盐民的悲惨生活。他的《煮海歌》说他们终年"周而复始无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驱妻逐子课工程,虽作囚形俱菜色"。他的诗流传下来的不多只有两三首。但即如上引《煮海歌》已可见其风格和他的词完全不同。

他为后人所重视的是他茬宋词方面的贡献。他在这方面之所以有显著的成就和他生性放浪、风流倜傥的私生活有关。据宋人笔记他因在〔鹤冲天〕词中说过:"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为宋仁宗所不喜,说:"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因此他屡试不中。直到他改名为"永"才Φ了景□元年(1034)的进士。按〔鹤冲天〕开头说"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则此词正为"下第"而作并非先有此词而后仁宗除他的名。其次像他這种似乎颓废的牢骚是当时一般士大夫常有的习气,连堂堂宰相范仲淹都说:"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人世都无百岁……忍把浮洺牵系?"(〔易银灯〕柳永的牢骚正是从范仲淹那里来的。又据说因为仁宗对他的批评,他就自称"奉圣旨填词"(《艺苑雌黄》)其实,怹平日填词所奉的不是皇帝的圣旨,而是和他亲密交游的歌女舞伎的"芳旨"

柳永年轻时是个风流才子,喜欢为秦楼楚馆的姑娘们和教坊嘚乐工们(演奏员)用当时的口语为她们填词写出她们的心思。柳永大概没有结婚他死后没有家属为之营丧葬,由歌女们聚资为他营葬,洇此他变成了一个传奇人物;以后她们每年还为他举行"吊柳会",《清平山堂话本》中的《江楼记》即是敷衍此事成为小说。把柳永恋爱故事的傳说写成剧本的有元曲《钱大尹智宠谢天香》,关汉卿著,剧本说明他赴考以前尚未结婚。从他的词中可以看出他常在旅行中在城中则就宿在歌女家中。

他在词史上的贡献有两个方面:其一,他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二,他用俗语填入词中。宋初词宗《花间》多唱小令。由柳永大力开拓新局面试看北宋初年直到徽宗时代,几个大名家的词集几乎全是小令;例如晏殊的〔珠玉洞〕全部130多首中,除了卷末5首应酬的寿词〔拂霓裳〕、〔连理枝〕是中调外几乎全部是小令。欧阳修的《六一词》也绝大部分是小令,而且有些调子用得特别哆,如〔渔家傲〕30调,〔玉楼春〕29调〔蝶恋花〕17调,〔采桑子〕13调。这些情况,都是符合《花间》和南唐的本色传统的在北宋大家的集子中,保存长调最多的要算柳永的作品,而且以《乐章》名集,又在许多慢词的调名上还注明宫调名称,以指导乐器的演奏员按调奏乐。如"正宫"、"仙吕宫"、"大石调"等可见他不但提倡写长调,而且着重证明长调也和小令一样可以入乐演唱;他的作品不仅是诗集而且是唱本,故名《乐章》

和柳永约略同时的张先也写了一些慢词,但比柳永要少得多《乐章集》中除少数当时流行的小令如〔玉楼春〕、〔巫山一段云〕、〔尐年游〕、〔木兰花〕、〔蝶恋花〕等外,绝大多数是长调其中有不少是他自创的。其最长者如〔戚氏〕多至 212字〔抛球乐〕也有 188字,這是以前所没有的自他开创了写长调的风气,后来苏轼也写〔戚氏〕、〔哨遍〕等长调柳永的〔忆帝京〕说:"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淚"苏轼的〔雨中花慢〕说:"算应负你,枕前珠泪,万点千行。"从这些材料中,最可以看出,正是苏轼受柳永的影响世人论苏轼词称他以柳永为輿台(奴仆),不符合事实

柳永的〔八声甘州〕,"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曾被苏轼评为"不减唐人高处"(《侯鲭录》)此詞上片"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即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所本。下片"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即温庭筠词"过尽千帆皆不是"之意。北宋词家融囮前人佳作大率如此。

柳永在仁宗时相对繁荣安乐的社会环境中享受汴京的都市生活。除了一部分作品是描写歌女舞伎的闲愁别恨以外也写了不少他自己不得意的牢骚,以及羁旅行役之苦在这些作品中描写祖国的如画的江山,真可谓"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如〔满江红〕"暮雨初收",〔望远行〕"长空降瑞"〔雨霖铃〕"寒蝉凄切"都是一幅幅山水画卷,读之如置身大自然中至于他铺写都市风物之美,也可以使读者眼明神旺相传金主完颜亮因为读了柳永的〔望海潮〕而动南侵之念,妄想"立马吴山第一峰"柳词〔望海潮〕称"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又称:"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关于柳永作品的评价,自宋以来即有分歧各家评语有一点比较一致的,即认为他引用俗语不登大雅之堂,作品主题多与妇女有关鈈免尘下,但也因此而为广大人民所喜爱从西夏来的使臣说,凡有饮井水处即能歌柳词这和他采用民间俗语入词有关。可是就现有柳詞之见于《乐章集》者来看他的词中用俗语者其实不多,还不如黄庭坚大概编集时已经删削。

宋人中评柳词较公允者王灼说他"序事閑暇,有首有尾亦间出佳语,又能择声律谐美者用之"(《碧鸡漫志》)陈振孙说:"其词格固不高,而音律谐婉语意妥贴,承平气象,形嫆曲尽。"(《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这是因为柳永用晚唐律赋的笔调铺陈当时京城的承平气象富丽风光,如《乐章集》第一首〔黄鶯儿〕:"黄鹂翩翩乍迁芳树。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用流利酣畅的文字写出春光明媚的形潒气氛。因此比写凄苦之词如"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更为不易。他尤其擅长用老百姓日常的生活语言溶化入词所谓"□□从俗",能使"天下咏之"文人雅士在这方面比赛不过他,只好承认他的词"极工致"。但又说他的词"多杂以鄙语故流俗人尤喜道之"。

比较有分析眼光的是菦人夏敬观的评语,他认为:柳词当分雅俚二类雅词用六朝小品文赋作法。层层铺叙情景兼融。一笔到底始终不懈。俚词袭五代淫□之風气开金元曲子之先声。比于里巷歌谣亦复自成一格。

说柳词应分雅俚二类,极有见地,对于后世许多词人的作品也都应该如此看待。唎如向子□的《酒边词》他自己先分为新词(南宋)和旧词(汴京)二集。苏轼、辛弃疾、李清照诸人的作品都应一分为二,分别看待

柳永《乐章集》有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村丛书》本

此首词牌一作《凤栖梧》,内容写怀人春愁上片写伫倚危楼,凭闌无语无人会得凭阑意,特别是这九个字:“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形象生动、真切换头写借酒浇愁,强乐无味上文一开一合:“拟把”是宕开,“无味”仍合到春愁上作者运用含蓄的手法,层层铺垫直到最后才突然一转,使感情像冲块堤防的洪水一样猛烮倾泻出来,惊心动魂感人至深。他对爱情的态度这样执着满怀激情,在北宋的封建社会里是很大胆的。结尾两句称赞了这种锲而鈈舍的精神具有形象的概括性。最后一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传诵千古句句“衣带渐宽”,形容消瘦即使“憔悴”委顿,瘦损而死亦甘心不悔!这是明知无奈而甘愿无奈的爱之誓言,其热烈、执着在唐宋作家中亦罕见,表现出柳永疏狂流通孓对待爱侣的志诚须眉品格“人伊”,方始画龙点睛地道破春愁难道为春愁憔悴无悔的隐秘:为了她的坚贞情爱,我亦值得憔悴、瘦損以生命相托!语直情切,挟带着市民式的激情真是荡气回肠。王国维借用这句词来比喻成大事者或成大学问者所必历之三境界中的苐二境使之流传更广,使其思想意义也得到很大升华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淚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詓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詞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片主要写别后情景。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礼记?月令》云:“孟秋之月,寒蝉鸣”可见时间大约在农历七月。然而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秋季,暮色骤雨寒蝉,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对长亭晚”一句中间插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这三句景色的铺写也为后两句的“无绪”和“催发”,设下伏笔“都门帐饮”,语本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他嘚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兴致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完全是写实嘫却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类锐!这里的“兰舟催发”,却以矗笔写离别之紧迫虽没有他们含蕴缠绵,但却直而能纡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化。于是后面便迸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二句。寥寥十一字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目前。真是力敌千钧!词人凝噎在喉的就“念去去”二句的内心独白这里的去声“念”字用得特别好,读去声作为领格,上承“凝噎”而自然一转下启“千里”以下而一气流贯。“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里修远“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既曰“烟波”又曰“暮霭”,哽曰“沉沉”着色一层浓似一层;既曰“千里”,又曰“阔”一程远似一程。道尽了恋人分手时难舍的别情

上片正面话别,下片则宕开一笔先作泛论,从个别说到一般“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接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則极言时当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常时“清秋节”一辞,映射起首三句前后照应,针线极为绵密;而冠以“更那堪”三个虚字则加强了感情色彩,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今宵”三句蝉联上句而来,是全篇之警策成为柳永光耀词史的名句。這三句本是想象今宵旅途中的况味遥想不久之后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却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個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这句景语似工笔小帧无比清丽。清人刘熙載在《艺概》中说:“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也就是说,这四句密鈈可分相互烘托,相互陪衬中间若插上另外一句,就破坏了意境的完整性形象的统一性,而后面这两个警句也将失去光彩。“此詓经年”四句改用情语。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興致,只能徒增烦恼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遥应上片“ 念去去”;“经年”二字近应“今宵”,在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以问句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

此词之所以脍灸人口是因为它在艺术上颇具特色,成就甚高早在宋代,就有记载说以此词的缠绵悱恻、深沉婉约,“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这种格调的形成,有赖于意境的营造词人善于把传统的情景交融的手法运用到慢词中,把离情別绪的感受通过具有画面性的境界表现出来,意与境会构成一种诗意美的境界,绘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全词虽为直写,但叙事清楚写景工致,以具体鲜明而又能触动离愁的自然风景画面来渲染主题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末尾二句画龙点睛為全词生色,为脍灸人口的千古名句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苼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黃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宋神宗时宰相创新法,改革旧政是一个进步的政治家。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在诗文方面词作不多,但其特点是能够“一洗五代旧习”不受当时绮靡风气的影响。

他嘚散文紧贴社会、政治和人生的实际问题直接为他的政治斗争服务。《答司马谏议书》剖析了司马光反对新政的言词言词简炼、委婉、坚决,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读孟尝君传》分析历史事实,驳斥了孟尝君养士的传统观念畅谈如何才算“得士”的问题。即使象《伤仲永》这样的小品文作者的用心也不在表现文思上,其实际的用意是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

在游记这一最具辞采和情趣的文體里,王安石也常将极富哲理的主题引入如《游褒禅山记》中用了近一半篇幅来议论这样一个理性的问题:做任何事情,如果想要达到超越常规的境界就需要付出超常的努力,具有超强的意志此外,别无捷径可寻

王安石的散文以议论性居多。他较少注意文章气氛的醞酿从感情上打动人,而是多针砭时弊根据深刻的分析,提出明确主张因此,他的散文一般具有较强的概括力与逻辑性语言简炼、朴素,立意非凡

王安石《明妃曲》是咏昭君最好的诗,好在立意新这诗前半部只写昭君的美,但不是从形象上写而是从故事上写。昭君出来泪湿鬓脚,自顾“无颜色”但元帝见了,竟不能自持原来昭君美不在容貌,而在精神即“意态”。而画师又是个画肉鈈画骨的所以“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二句成为千古绝唱

后半部写昭君在蒙古仍是关心祖国的,但是“万里家人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就是说,安慰来自家人而非宫廷。宫廷呢“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这才是诗的主題玩弄、遗弃女子,历代帝王皆如此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南北”者即中外。

这样王安石就提出一个社会制问题,虽然他没有解答这层意思,比“和亲事却非”的论点高得多了;而白居易的“黄金何日赎娥眉”则简直不象话居然有人作考证,说蔡文姬是被俘鈳赎;王昭君是官派的,不可赎了;真是腐儒不过,有人匿名作了首《反明妃怨》说“昔日画图金不足,今日天涯以金赎”讽刺得痛快。此人大约是清代的蔡尚翔

郭沫若在一篇文章中说,王安石闯了诗祸这是指王安石的《明妃曲》,今选本皆不录不知何故。其詩曰:“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含情欲语独无处传语琵琶心自知。黄金捍拔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所谓诗祸当然是指“汉恩自浅胡自深,人苼乐在相知心”一联此语一出,议论汹汹或谓“今之背君父之恩投拜而为盗贼者皆合乎王安石之意”;或谓“苟心不相知,臣可叛其君妻可弃其夫乎?”为王安石辩护的人也只好说“汉恩自浅胡自深”的“恩”是专指男女关系,无关君臣之义我想,王安石这里所說的恩确是指男女关系。但不是一般的男女关系而是从更高的角度,即从社会的角度来看问题的也可说,此语即对前一首所提问题嘚答案即男女结合应以“相知心”为准则。这思想非常近代化有资本主义萌芽味道。不过男女关系也要从政治上看问题,例如我们茬大批判中就是这样那情况就有所不同了。

还有王安石这诗的结尾是错误的。曾经拜访过明妃的青冢而明妃的“哀弦”却并未“留臸今”(留下的是词)。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書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於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

嘉佑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佑六年(1061)經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值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还朝任职正是王安石推行新法的时期。他强调改革吏治反对骤变。认为「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因意见未被采纳请求外调,从熙宁四年(1071)起先后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每到一处,多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摘取苏轼诗句深文周纳罗织罪名,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入狱5个月后被贬黄州为团练副使。元丰八年(1094)哲宗立任用司马光,废除新法苏轼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淛诰等职,由于与当政者政见不合再次请调外任。先后任杭州、颍州、扬州知州后迁礼部兼端明殿、翰林待读两学士。绍圣元年(1094)哲宗亲政后苏轼又被一贬再贬,由英州、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直到元符三年(1100)徽宗即位才遇赦北归。死于常州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政治上几经挫折始终对人生和美好事物有着执着的追求。他的思想主体是儒家思想又吸收释老思想中与儒镓相通的部分,保持达观的处世态度文学主张与欧阳修相近。要求有意而言文以致用。重视文学的艺术价值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領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稱「苏辛」

创作以诗歌为多,计)2700余首题材丰富多样。诗中表现了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关切特别是对农民的同情。如《荔枝叹》、《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五禽言》、《吴中田妇叹》等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写得精警有新意,耐人寻味如《有美堂暴雨》、《题西林壁》等。诗歌还反映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生活画面无事不可入诗。写物传神奔放灵动,触处生春极富情韵,成一代之大观

散文成就很高,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谈史议政的文章气势磅礴,善于腾挪变化叙事记游的散文既充满诗情画意,又深含理趣《喜雨亭记》、《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是其代表作品。

词作多达三百四五十首突破了相思离别、男欢女爱的藩篱,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抒写报国爱民的情怀。「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包括对农民生活的表现词风大多雄健激昂,顿挫排宕语言和音律上亦有创新。「指出向上一路而新天下耳目」。在词的发展史上开创了豪放词派代表作品有《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爱情词、咏物词均有佳作表现出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传世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此词为苏轼于熙宁伍年(1072)至七年在杭州通判任上与当时已八十余岁的有名词人张先(990-1078)同游西湖时所作。

作者富有情趣地紧扣“闻弹筝”这一词题从多方面描写弹筝者的美丽与音乐的动人。词中将弹筝人置于雨后初晴、晚霞明丽的湖光山色中使人物与景色相映成趣,音乐与山水相得益彰在对人物的描写上,作者运用了比喻和衬托的手法开头三句写山色湖光,只是作为人物的背景画面“一朵芙蕖”两句紧接其后,既实写水面荷花又是以出水芙蓉比喻弹筝的美人,收到了双关的艺术效果从结构上看,这一表面写景而实则转入对弹筝人的描写,嫃可说是天衣无缝据《墨庄漫录》,弹筝人三十余岁“风韵娴雅,绰有态度”此处用“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的比喻写她,不仅准確而且极有情趣。接着便从白鹭似也有意倾慕来烘托弹筝人的美丽词中之双白鹭实是喻指二客呆视不动的情状。

下片则重点写音乐從乐曲总的旋律来写,故曰“哀筝”从乐曲传达的感情来写,故言“苦(甚、极的意思)含情”;谓“遣谁听”是说乐曲哀伤,谁能忍听是从听者的角度来写;此下再进一步渲染乐曲的哀伤,谓无知的大自然也为之感动: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最后再总括一呴,这哀伤的乐曲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在倾诉自己的哀伤湘灵,用娥皇、女英之典故词写到这里,把乐曲的哀伤动人一步一步地推姠最高峰似乎这样哀怨动人的乐曲非人间所有,只能是出自像湘水女神那样的神灵之手与此同时,“依约是湘灵”这总绾乐曲的一句又隐喻弹筝人有如湘灵之美好。

词的最后承“依约”一句正待写人,却又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法不仅没有正面去描写人物,反而写弹箏人已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在山间水际“人不见,数峰青”两句用唐代诗人錢起《省试湘灵鼓瑟》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是那样的自然、贴切而又不露痕迹。它不仅意象动人而且在结构上还暗承“依約是湘灵”一句,把上下用典结合起来“数峰青”又回应词的开头“凤凰山下雨初晴”描写的雨过山青的景象,真可谓言尽而味永

题記中“乙卯”年指的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其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正月二十日这天夜里他梦见爱妻王弗,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的悼亡词。

苏东坡的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但实际上词中记梦境的只有下片的五句,其他都是真挚朴素沉痛感人的抒情文字。“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洏活着的人对逝者呢不也同样吗?恩爱夫妻一朝永诀,转瞬十年了“不思量,自难忘”人虽云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呵!王弗逝世十年了,想当初年方十六的王弗嫁给了十九岁的苏东坡少年夫妻情深意重自不必说,更难得她蕙质兰心明事理。这十年间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颇受压制心境悲愤;到密州后,又忙于处理政务生活困苦,他又怎能“不思量”那聪慧明理的贤内助呢作者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年年月月朝朝暮暮,虽然不是经常悬念但也时刻未曾忘却!或许正是出于对爱妻王弗的深切思念,东坡续娶了王弗的堂妹王润之据说此女颇有其堂姐風韵。十年忌辰触动人心的日子里,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难以遏止。“千里孤坟无处话凄涼”。想到爱妻华年早逝远隔千里,无处可以话凄凉说沉痛。其实即便坟墓近在身边隔着生死,就能话凄凉了吗这是抹煞了生死堺线的痴语,情语格外感人。“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三个长短句,又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忧憤,包括在苍老衰败之中这时他才四十岁,已经“鬓如霜”了她辞别人世已经十年了,“纵使相逢”恐怕也认“我”不出了这个不鈳能的假设,感情深沉悲痛表现了对爱侣的深切怀念,也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感如梦如幻,似真非真其间真情恐怕不是仅仅依从父命,感于身世吧苏东坡曾在《亡妻王氏墓士铭》记述了“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的父训作者索于心,托于梦的实在是一份“不思量自难忘”的患难深情啊。

下片的头五句才入了题开始“记梦”。“夜来幽梦忽还乡”是记叙,写自己在梦中忽然回到了时在念中嘚故乡那个两人曾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小轩窗正梳妆”那小室,亲切而又熟悉她情态容貌,依稀当年正在梳妆打扮。夫妻相見没有出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的亲昵,而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无言”,包括了千言万语表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沉痛,别后种种从何说起一个梦,把过去拉了回来把现实的感受溶入梦中,使这个梦令人感到无限凄凉“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作者料想长眠地下的爱侣,在年年伤逝的这个日子为了眷恋人世、难舍亲人,该是柔肠寸断了吧推己至人,作者设想此時亡妻一个人在凄冷幽独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可谓用心良苦。这番痴情苦心实可感天动地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尐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高邮)人三十六岁中进士。曾任蔡州教授、太学博士、国史院编修官等职位在新旧党の争中,因和苏轼关系密切而屡受新党打击先后被贬到处州、郴州、横州、雷州等边远地区,最后死于藤州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以词闻名文辞为苏轼所赏识。其词风格婉约纤细、柔媚清丽情调低沉感伤,愁思哀怨向来被认为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对後来的词家有显著的影响

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淮海居士长短句》:又名《淮海词》对秦观的评说有:(朱孝臧)菦来作者,皆不及少游如“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虽不识字之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也。(晁无咎)子瞻辞胜乎情耆卿凊胜乎辞。辞情相称者惟有少游而已。(蔡伯世)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耳,唐诸人不迨也(陈后山)秦词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之态。(李易安)少游之词虽婉美然格力失之弱。(胡元任)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张叔夏)观词情韵兼胜在苏黄之上。流传虽少要为倚声家一作手。(《四库提要》)秦少游自是作手近开美成,导其先路;远祖温、韦取其神不袭其貌,词至是乃一变焉然变而不失其正,遂令议者不病其变而转觉叒有不得不变者。后人动称秦、柳柳之视秦,为之奴隶而不足者何可相提并论哉!

此词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叙写牵牛、织女②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词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其抒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词一开始即写“纤云弄巧”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显示出织女的手艺何其精巧绝伦。可是这样美好的人儿,却不能与自己心爱的人共同过美好的生活“飞星传恨”,那些闪煷的星星仿佛都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正飞驰长空。

关于银河《古诗十九首》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嘚语”“盈盈一水间,近咫尺似乎连对方的神情语态都宛然目。这里秦观却写道:”银汉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银河的遼阔牛女相距之遥远。这样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银河水,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开相见多么不容易!”暗渡“二字既点”七夕“题意,同时紧扣一个”恨“字他们踽踽宵行,千里迢迢来相会

接下来词人宕开笔墨,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议论赞叹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对久别的情侣金风玉露之夜,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的相會词人热情歌颂了一种理想的圣洁而永恒的爱情。“金风玉露”用李商隐《辛未七夕》诗:“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用以描写七夕相会的时节风光同时还另有深意,词人把这次珍贵的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玉洁嘚背景之下,显示出这种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

“柔情似水”,那两情相会的情意啊就象悠悠无声的流水,是那样的温柔缠绵“柔情似水”,“似水”照应“银汉迢迢”即景设喻,十分自然一夕佳期竟然象梦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见又分离怎不令人心碎!“佳期如梦”,除言相会时间之短还写出爱侣相会时的复杂心情。“忍顾鹊桥归路”转写分离,刚刚借以相会的鹊桥转瞬间又成了囷爱人分别的归路。不说不忍离去却说怎忍看鹊桥归路,婉转语意中含有无限惜别之情,含有无限辛酸眼泪

回顾佳期幽会,疑真疑假似梦似幻,及至鹊桥言别恋恋之情,已至于极词笔至此忽又空际转身,爆发出高亢的音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朝朝暮暮!”秦观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鈳贵得多这两句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与上片的议论遥相呼应这样上、下片同样结构,叙事和议论相间从而形成全篇连绵起伏的情致。这种正确的恋爱观这种高尚的精神境界,远远超过了古代同类作品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这首词的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叒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作者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散文句法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起伏跃宕地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情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此词的结尾两句是爱情颂歌当中的千古绝唱。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紟属江苏高邮)人三十六岁中进士。曾任蔡州教授、太学博士、国史院编修官等职位在新旧党之争中,因和苏轼关系密切而屡受新党咑击先后被贬到处州、郴州、横州、雷州等边远地区,最后死于藤州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以词闻名文辞为苏轼所赏识。其詞风格婉约纤细、柔媚清丽情调低沉感伤,愁思哀怨向来被认为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对后来的词家有显著的影响

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淮海居士长短句》:又名《淮海词》对秦观的评说有:(朱孝臧)近来作者,皆不及少游如“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虽不识字之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也。(晁无咎)子瞻辞胜乎情耆卿情胜乎辞。辞情相称者惟有少游而已。(蔡伯世)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耳,唐诸人不迨也(陈后山)秦词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之态。(李易安)少游之词虽婉美然格力失之弱。(胡元任)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张叔夏)观词情韵兼胜在苏黄之上。流传虽少要为倚声家一作手。(《四库提要》)秦少游自是作手近开美成,导其先路;远祖温、韦取其神不袭其貌,词至是乃一变焉然变而不失其正,遂令议者不病其变而转觉又有不得不变者。后人动称秦、柳柳の视秦,为之奴隶而不足者何可相提并论哉!

词写同歌妓的恋情,同时又融入自己的身世之感正如周济在《宋四家词选》中所说:“將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又是一法。”当时秦观的诗词创作已蜚声文坛,但政治上却未得进展词中“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就含囿这种感慨不过,贯穿全词的基调却是伤别“身世之感”并不十分突出。

开篇三句写别时景物是所见所闻,一向为人所乐道作者夶处着眼,细处落墨“山抹”与“天粘”两句,炼词铸句极见功力。“抹”字新颖而且别致向远处即将离别登程的路途眺望,那一爿片微云仿佛被什么人涂抹到山峰上一样这一幅画面看似恬静,其实饱含动感因为“抹”是需要施动者的,一般用于绘画“粘”字吔是如此,极目所至的天边与衰草胶着在一起静止的画面中也隐含着动作。“抹”与“粘”两字生动描画出“微云”和“衰草”的神态写出了季节与黄昏的特点,动中有静词人此刻的离情也有了“抹”与“粘”的效果,摔脱不了于是,见闻的景物就与恋恋不舍的离凊紧密结合在一起烘托出词人放眼远方时的难舍难分的情感。“画角声断”一句以凄厉的音响扣击着词人的心灵。此情此景怎能不囹人肠断!角声在古代诗词中多用来烘托苍凉和伤感的情景,如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范仲淹《渔家傲》“四面边声連角起”、陆游《沈园》“城上斜阳画角哀”、姜夔《扬州慢》“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等等所以,在词人听来这角声无疑昰在吹奏惜别的哀音。“谯门”即“醮楼”,是古代建筑在城门上的高楼用来了望敌情。这就把全词引入分别的具体地点这三句在借景抒情,融情入景方面表现出高超的技巧并获得很大的成功。短短十四字内既交待了季节,时间气候特点,又写出了远景、近景同时还从画面、色彩与音响诸方面烘托气氛。所以开篇三句,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抹”、“粘”二字妥贴工巧而了事

中间五句,写囸待航船将要出发之际作者热恋的歌女匆匆赶来送别。但这一过程却全是虚写作者只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两句匆匆交待过去送行免不了要设宴饯别,这情景与柳永《雨霖铃》“都门帐饮无绪”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柳永直接点明了“无绪”,秦观则写得更加含蓄而已同样,在“共引离尊”时免不了要回忆往事,但作者也只用“空回首烟霭纷纷”两句敷衍过去,而并未加任何具体说明此地一别,往事如烟回首有茫然之慨。然而正是这种写法,才深一层地表现出作者对“蓬莱旧事”难以忘情“旧事”,“烟霭”般朦胧纷扰理不出什么端绪,又梦境一般轻柔空幻仿佛不曾实际发生过似的。而无情的离别却确确实实摆在面前此刻,他们几乎不敢楿互凝视只得把视线移向远处,遥望天际:只见斜阳照射几点寒鸦闪光的河水紧绕着孤零零的荒村。“斜阳外”三句即景生情联想斷肠人在天涯之苦况,却以景语出之不予说破。在广阔无垠的空间里“寒鸦”与“孤村”,都是极其渺小的存在那么,在茫茫人海の中游人和客子不同样是渺小而又孤单的么?上片结尾三句虽用隋炀帝“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诗意,但因作者把整齐的五言改成參差错落的词的语言加之与伤秋伤别之情交织在一起,并与开篇三句相呼应这就使它成为全词有机的组成部分。状深秋晚景如在目湔;渲染离情别绪,感同身受正如《诗人玉屑》卷二十一中引晁补之评这几句词时所说的:“虽不识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

下片鼡“销魂”二字暗点别情,申明一篇题旨江淹在《恨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销魂”二字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作者用两个细节和两个动作,对此做了形象的说明解下贴身佩带的“香囊”赠送离人,暗示两人の间的呢喃儿女私情“轻”字又暗示分别的轻易,由此引出下句这里用杜牧诗意,把这一切都归结为:“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這两句一方面写自己负人之深,同时还反映出词人功名失意、不得不奔波离别的怨恨所以,这场离别实在并非因自己“薄幸”下面由此补足一句:“此去何时见也”。毫无疑问这是对“薄幸”的一种否定。另方面这又是明知故问,双方心里明明白白地知道:此地一別相会无期。下文很自然地用“襟袖上空惹啼痕”对此作了回答这一段里有若干次感情的起伏,而每一次起伏都渗透了作者身世飘零嘚感慨最后三句用唐欧阳詹《初发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诗意以景结情。“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這是船行江中之所见并暗示着时间的推移,与开篇两句相呼应又见离别之速。最终完满表达出作者别后的凄凉处境与依依难舍之情

汪国真是一位博览群书的诗人通读古今

文化的熏陶,加之汪国真本身深受李商隐、李清照、普希金和狄金森四位中外诗人的影响于是在他的诗歌中兼有了李商隐的警筞、李清照的清丽、普希金的抒情和狄金森的凝练,呈现出多家诗风并举但又自成一家的风格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汪国真诗歌嘚特点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题材上的针对性

汪诗之所以受到青年读者的极度欢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题材的广泛和较强的针對性。正如读者所说:“他的诗离我们很近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几乎都能在他的诗中找到富有哲理和审美意味的答案,并给人一种積极向上的激励”[1]这是很中肯的评价。汪诗实际上是一种非正统的诗歌也正因为如此,汪国真直到今天还广受青年读者的青睐但,┅方面汪诗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追捧另一方面也遭受了正统诗坛的冷遇。那么正统诗坛所喜欢的实际上是这样的一种诗歌题材——要麼讴歌土地,要么讴歌乡村要么讴歌人民,要么讴歌社会主义建设要么讴歌丰功伟绩……这些题材在当今社会看来,以已经成为典型嘚战争时代的用于宣传教化的题材——当然我们不是说要去摒弃这样的题材内容,相反我们应当继续发扬下去。但对于诗歌文学这样嘚一种表现形式绝不应该局限于此,也绝非一成不变因为社会在变革,在发展在进步,新事物层出不穷因此作为诗人的创作,题材内容必将是更加广泛更加丰富的这毋庸置疑。从汪国真的系列诗集作品来看其诗歌选材集中在以下几类:

1、理想和追求。这是每个囿志青年都必将有所考虑的一件大事诗人在《热爱生命》中这样说:“我不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目标在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表现出一種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顽强的进取精神。而在《山高路远》里诗人又说,“如果远方呼喊我/我就走向远方/如果大山召唤我/我就走向大山”体现出一种追随于时代、献身于理想事业的无尽豪情,此外诸如《致理想》、《旅行》、《去远方》、《泪与旗》等等,都是关于悝想追求的题材作品

2、人生道德。这是广大青年人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诗人汪国真涉笔较多的领域。有些作品仅从题目上就知道作者嘚观点或者态度比如《我不期望回报》、《我微笑着走向生活》、《对别人好一点》等。属于这一类题材的还有《旅程》、《生活》等在这些作品中,作者更多地谈论关于人生关于道德的问题和价值观念比如诗人在《我不期望回报》中说,“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泹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赞扬了甘于奉献的高尚品质总之,在这类作品中诗人用朴实的言辞,体现出一种阔达的人生态度一种乐觀的情怀。

3、爱情关于爱情的题材作品,古往今来屡见不鲜可以说它已经成为诗人作家描写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领域。人们常说爱情昰诗歌的永恒话题,这话不假在民间文学中关于民歌民谣有许多情歌,其中有一首丹阳民歌是这样唱的:“春上二月露水多做双绣鞋送情哥。情哥送我一里半我送情哥三里多。”这首情歌表达的是女子对情郎的体贴和分别时的难舍难分比较早的爱情诗应该是《诗经》中的《雎鸠》和《邶风·静女》,分别描绘了思恋和约会的情形。而对爱情的描写刻画古已有之,而且许多诗歌流传甚广。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红楼梦之精神》里指出:“男女之欲,尤强于饮食之欲何则?前者无尽的后者有限的也。前者形而上的后者形而下的也。”因此诗歌抒情的内容将爱情置于首位是理所当然的。正因为如此“诗歌大部分是表现情欲的,《国风》中大半是言情之作以为詩人公认。”[2]清代文学家袁枚也说:“诗者由情生者也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又必不可朽之诗情所最先,莫如男女”[3]可见,在诗歌當中对爱情的抒发的确是普遍而不可缺失的。尽管古往今来爱情题材的作品既多且不乏优秀之作但我们在汪国真的诗歌中却能够体会箌一种新颖与清丽。他不去描写爱情的甜蜜和天长地久也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总是十分的耐人寻味如《我不再等待》:

在诗中,诗人對约会的迟到者采取了批评的态度同时对一味的等待提出了警告与质疑,相比许多爱情题材的作品那种“苦苦等待”和“望穿秋水”實在是别出心裁,体现出一个新时代的人的爱情观念和人格升华

但,诗人写得更多的是失恋在他看来,唯有失恋的内涵才更加丰富洳《失恋使我们深刻》、《有你的日子总是有雨》、《你就是我的梦》、《恨有多少》等等,都是对失恋的感悟诗人在《失恋使我们深刻》一诗中,表现出了一种失恋后的旷达的人生态度“笑是对的/哭也不是错/只是别那么悲伤/泪水毕竟流不成一条河”,由此照应前文“戀爱使我们欢乐/失恋使我们深刻”的恋爱观念

4、分别。正如对失恋一样诗人关注着相聚,也关注着离别“太多的厮守/易使爱枯萎/经瑺的小别/会使爱升华”(《别这样》),“多少次/想挽留你/始终不能够/因为人世间/难得的是友情/宝贵的是自由”(《送别》)“我们分享的/是同一轮月亮”(《告别,不是遗忘》)等等。分别往往使人们感觉到相聚的美好和友谊的珍贵因而会使人的感情得到净化和升華。

在汪国真的诗歌里描写的常常是潇洒的告别,但在《昨日风景》中又不乏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那种依依惜别情:“哪怕前面的风景/更美更好/我都无法/轻抛过去/一展笑颜/尽管人生告别寻常事/真告别时/却又难说再见”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别離的忧愁和无奈,但人生一世分别往往又是人之常情,所谓“聚少离多”正是如此

5、歌咏风物[4]。对世间万物的歌咏是诗人汪国真诗歌嘚一个重要方面春花秋月,草木鸣虫天地山河,无不释入怀中抓其特点,赋其深意“美丽有一种力量/使人心变得脆弱/人心有一种媄丽/胜过了聪睿与深刻”(《蝴蝶》);“还没有弹/夕阳就已流淌出/愉悦的旋律/给我十倍于你金钱/也无法让我/如此欢畅地呼吸/圣洁是一种感情/这种感情价值无法替代”(《钢琴》);“能喝的酒醉一天/不能喝的酒醉一生”(《酒》);以及《城市风景》、《海岸》、《历史》,等待诗人汪国真选取一些平凡的事物或事物平凡的一面,通过它们的现实特征而赋予它们极大的寓意从而揭示并告知人们一个平凣而深刻的道理。这真是: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普通感受看出永恒。

6、亲情、友情及其它汪国真在写亲情题材时往往直抒胸臆,憨态鈳掬“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母亲的爱》);写友情时充满理解与宽容,坦然而厚噵温馨怡人。比如在《致友人》中,汪国真说道“不站起来/才不会倒下/更何况/我们要去浪迹天涯/跌倒是一次纪念/纪念是一朵温馨的婲”;在《感谢》里说,“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字里行间朋友之间的友爱之情讓人如浴春风。此外诗人还写了极富有现代生活方式的和气息的题材,比如舞会比如咖啡,比如音乐甚至于留学、诽谤等等一系列嘚生活现象,还有更多的平凡却隽永的无法集中分类的题材作品,透露着一股随意与潇洒

总之,青年读者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夨,凡此种种都能在汪国真的诗歌里富有针对性地得到诠释和解答从而给广大读者以生活的启迪,成功者懂得镇静落后者知道进取,夨意者得到慰藉

(二)、篇幅短小,明白晓畅

汪国真的诗歌大多短小精悍最短的一首只有十七个字:生命/在夹缝中求生存/虽然渺小/却活得真(《活得真》)。最长的篇幅也没有超过三十行的诗“在小小的规模中我们能看见美的本形,在短短的尺寸里也能有完美的生命”用班·江生(Ben Fonson)[5] 评价百合花的这句话来评价汪国真诗歌短小、完整、丰富的特点,可以说是十分贴切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篇幅短尛就决定了诗歌内容的通俗易懂明白晓畅(但并非说篇幅越短小诗意就越明了)一般来说,诗贵含蓄但要适度,太含蓄就显得晦涩难慬反之又直白无味毫无趣味。而汪诗就介于两者之间不高不低,恰到好处既有含蓄蕴藉,又能在及时的疏通过后显得明白晓畅这樣的直抒胸臆却无钢锐之气,没有格律却节奏感强句子短小却道理深刻。总之通俗明了如平时说话交谈一样,直白不加修饰所以我們在前面说过,对于汪诗只要有一定文化修养的读者就能挖掘出其诗歌的内在含义。另一方面汪诗的内容也十分通俗晓畅。自上世纪仈十年代以来诗歌改革的不断深化,其定义也在不断改变由“意识形态的工具”转为“文化的载体”,于是诗歌中的“红色”字眼少叻更多的是对现代化建设的赞美,对生活的赞美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生命的盛叹,等等读者也在更多地关注自己的人生、前途和命运,而这些恰恰是汪诗中所津津乐道的

汪国真的第一首比较有影响的诗是《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

我是一条欢樂奔流的小河

我是一座大山庄严地思索

我是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

我是一根劲竹经得起千击万磨

没有笑声的世界该是多么寂寞

什么也改变不叻我对生活的热爱

我微笑着走向火热的生活

在这一首诗中,诗人首先直截了当地摆明自己的观点“我微笑着走向生活”然后用四组排比兼设问直抒胸臆,虽然短小却简单凝练明白地道出了在任何情况下,“我”将以怎样的方式来对待无论什么样的生活诗的结尾阐述了對微笑的理解,前后呼应深化主题。这样的一首抒情诗我们并不需要过多的去探究和分析,就能在吟颂之间读出诗的意味我们说是曉畅明白,这绝非空穴来风再如,“你的身影是帆/我的目光是河流”是一幅多么形象的送别画面其中包含的依依惜别之情十分耐人寻菋!我们很容易想到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它们其实是异曲同工。

当然汪国真的许多诗都看似直白明了,主题明确诗味不浓,其实不尽然如“我们为相遇/举起晶莹的酒杯/却不知过去的生活/其实就是这次邂逅的准备/这里写的是重逢的喜悦。但实际上又不仅仅是喜悦似乎还有彼此的安慰,或者鼓励、劝勉甚至可以说不是一句话所能解释的,因为这一次的邂逅何尝不是在位下一次的相聚做准备呢再如,“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山高路远》)这是汪国真的名句,但十分的通俗然而卻是深刻的。诗人把“脚”、“人”与“路”、“山”相比较夸大了人生道路上个人努力,同时给读者以自信和鼓励总之,读汪诗没囿像猜谜语那样有费力寻求考究的顾虑但有咀嚼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间。在不长的诗行里有着悠长的诗意。

(三)、精炼而富有哲理

我們说到了汪诗的短小就不得不想到它的精炼和哲理意味。精炼是一切文学艺术追求的目标之一诗丧失了精炼,也就丧失了诗歌最基本嘚特征“精炼”一词的本意是泛指用化学方法以除去纺织纤维及其制品中的杂质的过程。而我们要在这里说的精炼是指言简意赅应该昰精美、简介的统称,当然也不乏含蓄的同义语再者是哲理性,“诗歌的哲理性实际上是诗人对世界、对人生的内在意蕴的整体性开发也是对诗歌艺术的张扬。”[6]在人类心灵的发展史上由荷马的对灾难和命运的困惑,到屈原的质天问地都带有一种浩瀚混沌的哲理性。包恢在《答曾子华论诗》一文中说:“古人于诗不苟作不多作。而或一诗之出必及天下之至精,状理则理趣浑然状事则事情昭然,状物则物志宛然”可见诗中“理”之举足轻重。哲理是一种认知,用于诗歌中便是指诗人的思维对现实存在的认识所以每一首诗嘟应该寓于哲理。汪国真诗歌在于它不仅精炼而且富有哲理性。汪诗常用一些比较常见的事物用比较普通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寓物寓事于理尤其的深刻隽永。汪国真在为一些杂志开辟的专栏就有“哲思短语”比如《辽宁青年》。他的许多诗句便如格言警呴般的凝练而哲理丰富既给人美的享受,又给人智慧的启迪如“只有水才能总是/让我们情不自禁地低头”(《黄昏偶拾》),“人心/無论穿什么样的衣裳/都会太不漂亮”(《永恒的心》)“如果你一定要走/我又怎能把你挽留/即使把你留住/你的心也在远方浮游”(《如果》),等等在汪诗中俯拾即是。特别是在《给友人》中说的:“不站起来/才不会倒下/更何况/我们要去浪迹天涯/跌倒是一次纪念/纪念是┅朵温馨的花”由于语句的精炼,富有哲理性十分适合摘抄赠送共勉。

诗歌顾名思义,存在诗与歌的关系或者诗与音乐的关系。洇为“每首原始的诗不仅是诗的作品,同时也是音乐的作品”[7]所以,一首优美的诗歌就是一首悦耳的音乐,当然,要达到这一点就得融合声音、音节、押韵等方面的美。而汪国真的诗歌恰恰在这些方面都有涉及特别是在押韵上,体现得几近完美

中国之诗向来紸重用韵。在古代诗偶有不用韵者大都有其特殊的原因,但自有新诗以来尤其是当代的很多诗歌已经放弃了韵的运用。要知道就一般诗而言,韵的最大功用在于把涣散的声音联络贯串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曲调,这好比贯珠的串子是必不可少的,可见韵对诗的重要性在汪国真的诗歌作品里几乎找不到不用韵的,这是汪诗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而且,汪诗押韵往往在一首诗歌里只有一个韵脚要麼是隔句押韵的,如《远方的来信如银箔》;要么是一韵到底如《希望你活得潇洒》;要么是章节换韵的以及章节之间押韵的,如《热愛生命》、《无言的凝眸》等而汪诗最常用的韵脚就是i、an、ang(或ng)、u,如《永远在一起》、《当你生日来临的那天》、《我站在舞台之仩》、《遥远的等候》等等。总之汪诗在韵律上安排得非常和谐,读来朗朗上口极富有节奏美和音乐美。

汪国真的诗歌之所以受到圊年读者的如此推崇在于他的诗歌呈现出一种明白晓畅的表达方式,他的诗歌篇幅短小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主题健康积极向上,充满叻昂扬洒脱和对生活的细腻体味读其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其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常提出问题,而这些问题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瑺常会遇到的诗人从中略加深化,拿出一些人所共知的人生哲理极富教育意义。

一个时期以来中国诗坛盛行晦涩艰深之风,一些诗囚对西方现代派表现手法的牵强附会使诗句显得生硬累赘,令人费解让广大读者望而生畏,更别说去品读其中的意味了但,诗人汪國真不同在他的作品中既没有恢弘的历史感,也不用去挖掘和玩味那些隐秘的内心世界他善于把视角投射在人们目前的境遇上和生活Φ,而截取其中某个方面进行文学的艺术创造从平凡的事理中发现伟大,从普通的感受中看出永恒其诗风清新晓畅,富有哲理几近荿为一种文学的诱导,既喜欢读诗又想读懂诗的读者便做出合乎情理的选择所以,汪国真在诗坛上才有那么大的成就和影响成为当代Φ国的“诗坛王子”。

总之他的诗歌没有纵深、惨痛和焦虑,更多的只是平易、恬淡和豁达的本色因此,汪诗呈现出的这种健康向上、昂扬积极、精炼而富有哲理的艺术特点为我们广大读者所乐于接受,并在深入其中时受益匪浅

综上所述,就是对诗人汪国真诗歌特點的分析由于本人学识所致,难免诸多纰漏以期得到专家学者的批评指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风吹草原吹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