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如何才能做出背后这种白色有轮廓的脸效果,求助,着急

暑期课程完结啦!!!内容比較多(毕竟我废话多..),需要一包小零食的时间!

暑假的第二个学期(因为是暑期所以只有七周课)开学了!这学期有三门课这里记录的昰学校的色彩基础课程。当然还是只记录我自己的理解(很多和课上内容可能没啥关系自己瞎捉摸,方法每个人适用性不同觉得有用僦参考,没用就忽略~)

豆瓣长文章内容跳转不是很方便我做一个小目录总结,对应的内容大家可以用command(ctrl)+F进行搜索就会自动跳到相应嘚位置了

WEEK1 / 色彩理论和色卡制作

第一节课就是讲了色彩的基本概念。然后!!!我我我我我这么多年了,终于区分开 tintshade,tones和 huesaturation,brightness这两组概念了

其实超简单!!第一组,是用颜料画画的艺术家们的常用词汇, 这些词代表着配色方法tint就是单色+白,shades就是单色+黑tones就是单色+灰...这仨昰一套的,单色就是pure hue(可以简单理解为你从商店里直接买到的颜色)=_=我之前看的几本书竟然全混在一起了,超级晕

第二组词,是摄影圖像相关的用语是和光相关的效果。比如saturation, 定义是一个纯色在恒定亮度下,从纯色到无色的一个过程效果用的是百分比表示。我的理解就是电脑里的透明度然后颜料的话就是加水效果。

大概就是这样如果是画家来描述brightness,可以说是从完全shaded到完全tinted的变化总之效果上看,很多词表达的效果是一样的所以在口头描述的时候,用哪个都可以精确描述的话,对于画家来说会更容易了解颜色的效果是怎么鼡颜料调出来的,比如如果形容一个颜色改变了tint那么可以确定的就是,没有黑的加入只有白色颜料比例的变化。

然后是每个人准备一個小的presentation介绍三个自己喜欢的艺术家并分析颜色是如何运用的。我选的仨都是平时平时疯狂安利的哈哈哈哈(图片是我把自己的slides随便拼接叻一下) 1 Richard Wilkinson所有的作品都是电脑绘制他有分享过一些过程图。但是博物馆系列的图真的如果说是手绘的我也相信

2 Chris Ware是运用三原色超级出色嘚画家了,他的插画和漫画都是很少有渐变的也就是rendering比较少,因为比较平面但是仔细分析一下每幅画的主要颜色,发现基本就限制在2-3種左右其余的变化都是通过改变tones来完成的。

3 最后就是我最喜欢的水彩画家Mark Adams(直到今天还为自己淘到画家本人的签名书而自豪真是超lucky)對比色运用的炉火纯青。他的所有画中都有用到对比色。虽然有的不那么明显比如最后一个足球的(背景是掺了一丝丝丝丝丝丝丝丝绿)

基本做完这个小作业以后,就能立刻明白所谓“红配绿赛狗屁”的说法,仅仅是针对饱和度高的纯色但是绘画中不可能全用纯色,不混合任何其他的颜色加黑加白改变调子,才是需要琢磨的这样一来,所谓的“禁忌”也就不是“禁忌”了

色卡制作 然后第一个囸式作业就是24色卡的制作。=_=我是没想到会这么难!!!! 色卡制作我们用的是gouache(和国内的水粉不太一样但是也没有特别好的译名)。不能用丙烯因为丙烯很多颜色干了以后会比搅拌的湿色要暗沉一点(而且丙烯多层才能达到的亮度,gouache一层就能搞定要不然也叫广告颜料嘛 poster color),就是你没办法根据丙烯湿色来判断颜色的变化而且丙烯太容易留下笔刷痕迹,不平整(其实油画颜料做色彩训练非常棒,干的慢可以慢慢玩/不过时间紧没法用油画颜料)Gouache其实很贵,和艺术家水彩差不多价格一小条大概是10刀左右(个别颜色一小条20多刀),蓝色就會更贵一些Gouache我之前也安利过很多次,国内淘宝也好买海外也很方便买,非常美好的NICKER POSTER 就是比较廉价的goauche(毕竟4.5刀一罐和几十刀一点点的楿比,真是太便宜了)各个牌子都有。日本常见的有NICKERHolbein(荷尔拜因的这套颜色也真的很棒!但是贵啊),Turner海外的话温莎牛顿。M.Graham之类的以及做色卡训练不能用学生颜色,需要艺术家级别还是一个老毛病啦,学生颜料很多会暗沉那你配色的时候,配出的颜色和最后画絀的颜色不一致就会很抓狂。 (Turner 和 Nicker都有罐装我推荐买罐装,一是管状太少了你可能做一波色卡颜料就没了,二是我买的管状的比小罐孓更容易脱胶...=—=当然罐装还有另外一个好处下面会说)

我用Nicker是因为...他便宜而且颜色非常明亮NIKCER有12色套装,24色套装和36色套装我个人推荐大镓上网看官方给的色卡示意图,就是下面这个根据这个挑选自己所需要的颜色。比如13313,22127,都是我的必用色这些颜色很多36色套装里吔不包含的,需要自己去单独买而套装里有些颜色可能你用到的次数非常小(当然如果第一次使用,我是比较推荐24色套装的)

我因为是鼡小抽屉装我的颜料所以我把每个颜料的颜色都做成了圆形的色卡贴在盖子上,这样取用颜色就一目了然了

然后就是要做自己常用纸張的颜料扩散测试。 这个测试的用意就是纸的表面湿度和颜料浓度之间到底能形成什么效果。 有了这个效果测试图在以后得绘画过程Φ,就会极大的减少脏水痕的发生几率

再有一点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nicker的全部颜料都是遇水几乎完全褪色的我测试了50几个,没有一例唎外遇水褪色的意思就是,如果你画完以后画面完全干透以后,你加水纸上的颜料是能被很轻松洗掉的。所以绘画的时候要非常小惢特别是涮笔的时候,小心飞溅的水花弹到画面上会留下污点。并且手汗会很轻松把颜料抹掉画画时手下必须垫白纸。

但是这个致命的缺点却带来一个美妙的好处是其他颜料不能比的。那就是nicker颜料画完以后你可以非常容易的用蘸水的笔刷(略湿润,不是滴水的那種状态)把画面上的笔痕消除干净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大面积的画面背景也不会有任何笔痕,宛如印刷般的原因

然后就是色卡的制作。 峩们只能用三原色制作色卡然后每个颜色过度必须是均等的。色卡上不能看到笔痕必须是均匀厚度。

我们都知道颜料里面三原色就是紅黄,蓝实际上,这三个颜色是有微妙的调子之分的蓝色是最暗的,红色中等黄色最亮。在配颜色的时候黄+蓝=绿,但因为颜色罙浅不同所以这个搭配比例并不是一比一。调色原则是一开始的时候,要用 一点点点点深色 + 一大坨浅色(如下图)也就是说,配绿銫你是把蓝色往黄色里加。

颜色用刮刀从罐子里刮取或者挤出来,用刮刀刮走一部分配色刮刀的好处就是,你只要拿卫生纸一擦幹干净净,刮刀上什么都没有不会混色。做色卡最忌讳没擦干净的颜色又混进来 因为蓝色真的很深,一大坨黄里面一开始要加一丝絲丝丝丝蓝。 涂色的时候用平头刷。均等压力在比较好的纸(比如水彩纸这种有厚度的)上刷。 下图是我第一次在课上刷的基本只囿俩合格的(这张基本就废掉了...TAT..只有一个能用)

【常见的错误有】 1 水加的太多。做色卡很容易加多水水就是刷子尖沾一丝丝就可以了。让顏料不是粘稠的这个度就刚刚好。 2 没有调匀所以会有层次。 3 刷太多遍 4 刷子卡色(其实这才是最严重的问题..调了那么多颜料刷子蘸了┅大笔,结果画一秒就断颜料了)

下面我放大了两张刚才的绿色色卡左边这个,我是加水太多了...而且也没有拌匀可以看到绿色有深有淺,而且刷到下面还没打有颜色了orz右边的深绿也是不合格的,请仔细看左上角我圈出来的红圈圈这个地方,因为刷子水分不均匀出現了稍微的水斑。当然右边的可以裁掉左上角切割下来完好的部分,就能作为色卡的一部分使用了但左边的就是彻底没救了。

每次刷孓都要完全涮干净才能调配下一个颜色。 刷goauche最佳刷子并不是丙烯的平头刷而是软毛平头刷。硬毛的平头刷我用了三个level的,都非常凄慘大量吸食颜料!却吐不出来..一根刷子就要十几刀我简直是在浪费钱。用普通的羊毛平头刷就可以不到10刀,但是吸水很强却又不会讓水大量下涌,颜料蘸取饱满吐色也大方非常好用!!!觉得颜料突然富足了起来!!! 然后刷子这里其实有个...很神奇的涂匀技巧。我の前也说过几次因为我的色块很大,基本是12cm左右用大刷子也不方便。小刷子如何避免涂不均匀呢答案就是,软毛大刷的额外处理 茬涂完色块后,颜色还保持湿润的时候用适合尺寸的羊毛大牌刷,要完完全全的干羊毛刷!!从上向下竖起笔刷,轻轻用刷毛扫一遍一遍不行来2-3遍,一定要轻轻的!什么笔痕就都消失了而且颜色非常均匀。这个办法是从日本nicker颜料的使用视频里学到的效果真的惊人。

下面这个重新做的(之前红色也失败了orz很惨烈),就好多了起码有7个是可以考虑使用的。 全都用到了羊毛刷的二次处理然后下面┅排失败了是因为我在颜料干了以后又刷了一层,但我忘记nicker是溶于水的(没错干了以后还是溶所以基本浅色是不能等干了再重复加色,會把下层颜料也融合)

颜色一定要涂出规定范围之外

色卡是要切割下来的,不是说你画好了一个色环直接网上涂就行,直接涂是没法莋到过度均匀的 首先要自己混色,黄色多一点再多一点,再少一点之类的涂很多个色块。24色的色卡要涂50来个色块才能差不多选出匼适的颜色。然后中途再涂错一些还要重涂,怎么着也得涂个100个 进一步解释一下,如下图假设要做黄到红八色渐变。我们理想的情況下是配出这几个颜色,但是实际自己调色的过程中可能会调出很多颜色,毕竟你自己一开始控制不了具体的比例所以就要尽量多塗一些色块,到时候都割下来互相比较,挑出自己认为过渡最完美的八个颜色

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废弃的色卡,24色可能需要涂100个色块財能挑出来过渡完美的

下图是我作废的色卡,大概有60多张。

色块只能切不能剪.之前也说过,剪刀会让纸变皱纸片切割的办法~忘了嘚朋友~请看~)。对于力气比较小的女生我的建议是要么买一块磨刀石,每隔10分钟就磨一次刀要么就是多囤点刀片,10分钟左右换一次刀爿薄纸就容易很多,但是涂色卡的纸要用比较厚的水彩纸,刀片一旦不锋利阻力就会变大,特别是想做特殊形状的一定要保持自巳刀头的锋利。然后切的时候要根据纸的受力方式,进行切割手段的优化(这个待会儿再详细说明) 把色块选好了以后可以根据自己嘚喜好,用刀子切成不同的图案按照自己喜欢的构造进行拼贴。圆形这种图案可以用专门的切割圆形的刀子,我之前也介绍过像圆規一样,叫Rotary Circle Cutter或者如果能买到圆形的那种stamp切割器,也可以

所谓遮罩就是在一张硬纸上做好镂空,然后放在白纸上方用刷子刷图案。这個方法有三个很严重的问题a. 我们说了色卡需要对比,直接刷好图案是不方便进行色卡之间的对比和挑选的,因为湿的颜色和干了以后嘚颜色是有差异的所以必须等色块干了以后,再进行对比如果先把图案画好了,其实是做了很多无用功b.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真的尝试過这个方法,我给朋友做礼品包装纸的时候用过这个办法copy图案(但更常见的是用土豆切成印章按压)你必须要把这个带有镂空图案的板孓很用力压在纸面上,否则你涂出的图案会有移除而且当你移动纸板的时候颜色会划擦。c. 假设我们说没有ab的顾虑那么还有一点致命伤,就是大家要知道水粉是非常容易溶于水的,我指它干了以后你要是往上面滴水,就会花掉那你这个板子,就不能只做一个镂空洇为当你使用第二次的时候,笔刷会刷过刚才的涂多的那个颜色这样颜色就完全混在一起了。也就是说如果要做镂空,也只能是一个銫块单独分配一个镂空的图案....=_=这就本末倒置了吧,本来这个方法应该是节省力气的结果这样,你要扣100多个图案那还不如先涂色块,調好了直接切割图案还省力气。

2. 可不可以先把形状切割好然后再涂?不可以

a. 好的纸是有厚度的,这个厚度起码是肉眼可见也就是說你把这个切好的形状,放在纸上准备上色的时候,刷子扫过图案会有一个小台阶。然后颜色就会淤积等干了以后你会发现边缘颜銫不是很均匀。b.和第一个问题一样对比颜色不方便,因为废弃的颜色就相当于白切了不划算 3.切割的时候要从背面切。刀片向外倾斜

還是因为纸有厚度这个问题。我不知道有没有人留意过当你切割的时候,要注意刀片的角度因为在切割有弧度的图形的时候,刀片很嫆易倾斜如果把有颜料的那一侧割多了,那么切完后的图案就会能看到白边

切割的时候要从背面没有颜色的那一面进行切割,因为直接在颜料上切割很大程度会把颜料切碎。反面切刀片向外倾斜,或者垂直切割这样图案正面看,是不会有留白边的~~就更美观 色卡鼡的胶,是比较特殊的普通的胶棒和胶水,都会让纸变皱而且色块拼好了就不能移动了。但是色卡这种东西是需要更换的。所以这裏用到的特殊胶水就是既不会皱,也可以随时拿下来更换的胶rubber cement比较常见的牌子是elmer's(很便宜,不到5加币一大罐)这个胶是非常常见的手笁胶水,特别是在本子上贴照片因为完全不会皱。而且隔一段时间也可以撕下来再粘到别处,也可以用作大幅绘画的留白用胶但是這个胶不适合小孩子,因为有点毒性而易燃啥的(=+=嘛很多试剂曝晒都容易爆炸其实没啥应该不会有人把胶水扔阳台上储存吧)

我的色卡的設计不是方块或者圆形,是个一个个小蜜蜂所以边角如果效果不好,不影响小蜜蜂的切割因为这个作业不是做传统色卡,要搞一点创意我一开始是想做那种昆虫标本。一排的各种甲虫和蝴蝶之类的但是后来觉得蜜蜂有蜂巢这种可以间隔的设计,就还是选了蜜蜂

我挑好色卡以后,就用AI这个软件简单排了一下有颜色的版然后发现如果蜂巢分离,效果非常不好色卡的连续性被割断了。我后来想了一丅决定把整个蜂巢合并,这样排出来效果就很好了。对于不想浪费时间的我强烈建议排版全用电脑搞定。 色卡这种东西adobe的AI非常好做效果图(当然这里颜色计算方式和我们实际色卡是不同的但是布局大概可以有个数),不需要自己一个一个上色用到的功能是blend tool,blend好以後直接expand然后分离,就可以了(不会的可以去搜一下相关教程,非常简单)

下面这个就是我在电脑里排好的版

排好版以后,就可以安心切割图案了(关于切割有很多技巧...具体请回去翻阅我的纸的教程那篇日记)这里就说几个需要注意的事项。只要切过一次就可以发现刀爿在切割的时候,纸的受力关系我就不具体分析了,直接上结论先割细致的部件,再割大块从外向内依次深入。

(因为没有留存底稿我直接上网拉了一张蜜蜂图来做一下说明)首先要把这种胳膊腿儿的先割好。注意要从最外侧也就是从“脚丫”往“大腿根”这个方向割。

有的人喜欢整个镂空就是在不切换纸的情况下。有的人喜欢先把边角用大刀子切割成大致符合图案形状的多边形再精切。这兩种方法都可以但是要避免上图右侧的状况。就是把腿脚单独切一个大概出来这个时候,你的这根小腿是在一个很窄很长的纸片上,当你用刀片切割的时候由于两边已经没有纸了,不能帮你撑住刀片的力量根部就很容易发生移动和扭曲,腿也就很容易隔断这就昰为什么最好身体的轮廓最后在割,这样能留住一些纸接住刀片的力 当然以上只是我觉得比较能提高效率并且比较省力的方法(因为我嫃的力气很小!!想进各种办法省力)。适合自己就好我一般触角都不会切最后那一刀,留着用超小剪刀修一下因为剪刀很小而且触角留的纸比较长,所以不需要担心纸张扭曲问题因为很细的纸丝,扭曲可以忽略不计了这些也都要看情况~~

我切割的时候,是先用透写囼把蜜蜂轮廓画在纸的背面。但是这个只应用于红色和黄色系列色卡

蓝色的色卡因为颜色很深很深,光几乎透不过去这个时候我就洎己再割一个小的蜜蜂sample,把这个sample放在纸的背面描一下边。做蜜蜂模板的时候有个需要注意的非常小的细节...非常小,就是这个sample要做的仳实际蜜蜂窄0.5毫米(根据自己实际用笔的型号判断具体差距),因为描边的时候一般来说,是outline也就是会比实际你切割的图案要宽。但昰透写台是描出来的是100%为了让所有图案都相等,所以模板要缩小一丝丝丝丝丝丝丝丝丝这样描出来的图案才会和透写台描出来的一样(=_=其实肉眼看不出来,但是我就会很在意这些...不做得一样我心里不舒服啊哈哈哈哈)

前八个是处于实验状态花了两三个小时切完,后16个鈈到俩小时就搞定了因为研究出了效率比较高又比较省力的切割方式~

最后。把蜜蜂的底板涂出来然后建成设计好的形状。把小蜜蜂都擺上去确定好位置以后,用rubber cement这个胶水把小蜜蜂都固定住。哦对了这里粘贴还有个需要留意的地方。就是一定要小心不要让手汗沾箌色卡上!!!!!胶水也不要碰到正面!那么问题就来了,不接触正面怎么把小蜜蜂黏上。这里我们需要用到一个特殊的工具就是 Baren,之前我介绍过这个东西就是印刷的时候,为了受力均匀代替手的一个工具。避免了手和纸的接触同时受力均匀,是非常适合粘贴嘚按压工具(别买speedball的,又贵又烂)买Bamboo Printmaking Baren(我买不到哭),日本这个东西做得又好又精致这个东西日语是バレン。这里有具体的介绍 (洳果经常做纸相关的手工这个我强烈建议入一个,在很多地方都能用到不仅仅是printmaking)

最终的完成效果就是下面这个样子~

今天上课老师检查了一下我的色卡..构图没啥问题。但是有八个颜色是失败的过度不自然。最明显的就是从右边数第二列的最后俩大红到暗红的过度太跳。但是色卡上的颜色过度如有有两个颜色过度太跳,但是其中一个颜色和另一个颜色过渡却很合理就说明至少4个颜色是错误的。=_=所以我的正红和正蓝各有一个邻近色太跳。我就得修改八个颜色=_=。但我还算幸运的了大部分同学要重画。因为有笔痕用比较硬的排刷(也就是类似丙烯笔刷)画goauche的话,消除笔痕是个技术活

WEEK1我介绍了用软毛笔消除笔痕的方法。这里介绍一下硬毛笔怎么消除笔痕 本质嘟是一样的,就是blending

如上图假设你涂了两道。然后中间颜料重叠了(因为可能有时候你的水不是太多就会有一个厚度的叠加)这个时候紦画笔涮干净,然后在毛巾或者厨房用纸上面把水分吸一下用没有颜料和没大有水粉的刷头把重叠的地方扫一遍(或多遍)

这个方法本質和日式羊毛刷处理方法是一样的。我感觉没啥区别当然如果blend不开,可能是颜料太浓了这时就沾一丝丝水继续融合。羊毛软头笔我今忝试了一下也可以按照这个硬头笔的方式进行融合,不需要涮笔尽量把水吸干,刷头保持平整blending效果也很出色)。

这周是做中规中矩嘚2X2inch 的 tint tone shade色卡 这里有一个我用电脑做的例子 shade就是往颜料里面一点一点加黑色(每次只加米粒那么大的黑色),tint就是往纯色里加白tone就是加灰。

做色卡是不可以找任何图片参考的也就是说你不能电脑上搜一个现成的色卡,然后对着现成的色卡调色这样就没有意义了。不看参栲自己调色对眼睛训练分辨颜色才会有帮助。 这里面比较难调的是tone灰色。shade 和 tint 都是俩颜色混合但是如果你没有neutral gray(中性灰)这个颜料,偠自己用黑白两色调和中性灰大概是 下图中中间偏右的颜色。并不是正中间的灰色可以稍微亮一点点。但也不能太浅

调灰色的时候,要调一大坨搅拌均匀,然后装到一个小罐子里这样就可以持续使用。如果选择现用现调每次可能调不出一样的灰色。 色卡要求是2x2inch我一般会画3x3inch的小格子,这样能保证中间的色块颜色是绝对均匀的这次选的是橘色。nicker的poster color如果完全干掉了,可以买他们自己产的复活剂滴一两滴就可以让干掉的颜料立刻恢复弹性。如果只加水是恢复不了弹性的(但是也可以用)

色卡涂完了以后要切下来,进行对比因為在纸上,色块和色块之间有白色的间隔不好对比。切割下来以后就可以选出过度最自然的一些颜色拼起来。(注意下图中右侧我画紅圈的地方这里出现了白色的边缘,这是因为我切割的时候是从正面也就是有颜色的那一面开始切割的,颜色被割裂了因为nicker的poster color是浮茬纸的表面,并没有很深的渗透进去有些颜料并不具有很强的染色性,所以干了以后如果用刀子割,有时候会把颜料周围震掉但我這里选择从正面切割,是因为我本身色块就比规定的要大所以等我跳好具体色块以后,再从反面割成规定的形状)

刚才说过因为颜料昰浮在纸的表面,并且干了以后也非常容易就溶于水即使没有手汗,手指经常摩擦也会带下颜料所以在排列的时候,一定要洗干净手保持双手的干燥。不用的时候用tracing paper(如下)把大家都包好。

这周是练习对比色混色 =_= 太难了...涂到绝望。 对比色就是指色换上面对面的两個颜色这两种颜色混在一起,在绘画中的作用是造中性灰

如下图。我随便在AI里拉了几个方块对比色互相混合,混到中间刚刚好的时候是一种灰色调。在绘画中使用可以起到过渡或者缓和的作用。

第二个灰色没有混出来...1.3中间偏左也是比较灰的颜色

绘制方法和week2 同样。关键就是选好颜色然后让色块的颜色均匀变化。总之还是费时费力的一个作业 下面是我制作的。Project2 和 Project3作业摆在了一起 小纸片是黏在illustration board仩面,然后方块和方块之间是有一丝丝叠加的因为同时在上Krenz的色彩课,课上也有说调子区分的重要性感觉眼睛真的是很需要训练,=_=我畫着画着就变成睁眼瞎了

我之前有分享过一本色彩书,叫 Interaction of Color啊当时分享的图片是我从学校珍藏室借阅的原版图书。很巨大的盒子里面铨是色彩卡片。我又把这些图翻出来了

当时我发的是右下角那个有两个X的图片。仔细看这张图这两条线实际是同一个颜色(在中间相茭了)。但是因为背景颜色的不同让人有了不同的感觉。深色的背景会让颜色变得更亮亮色的背景会让颜色变得更暗。这就是三个颜銫可以产生四个颜色的神奇效果~

这本书有繁体中文版淘宝就可以买到,100出头比较划算。还有一个中文版本叫色彩构成那个版本看留訁说翻译地稀巴烂。不过无论是繁体还是简体的版本我自己都没有看过。有兴趣的可以仔细看一下大家的评价再下手

如果想买和原版類似的盒子,2009年有出过新版但还是有区别的。原版是丝网印刷一个个印上去的然后所有的例子都是单张纸装在一个很大的盒子里,所囿的颜料都是有厚度有非常美妙的质感即使过了这么多年看,还是非常出色新版好像还是做成了翻页的?具体不清楚因为我也没有買过新版。

再比如下面这张图左边和右边背景的粉色都是同一个颜色。但是右边的粉色看起来比左边的要深仅仅是因为右边图案是黑銫描边,而左边是白色描边而已

颜色不是单独存在的,是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的关系 这本书基本上就是把所有的这些现象汇总在了一起。

上课讲的内容都是这本书里的就不赘述了,有兴趣可以直接看书 这节课的作业就是用三色做四色效果。 还是老办法现在电脑上实驗效果,然后再真实绘制

发现蓝色不是很亮。就换成了黄色系

稍微调整一下。然后就开始实际配色。 emmmm...没有配出屏幕的颜色哈哈哈哈...泹是效果也出来了帽子和头发实际上是一个颜色,但是看起来帽子的颜色要比头发深是因为背景的衬托作用~

下面这张画也是一样的,帽子和小人脑袋是用的同一个颜料但是帽子的颜色在浅色背景的衬托下,看起来比脸部颜色(深色背景衬托)要深

这个效果也可以反過来应用。就是如果想要一个颜色在一亮一深的背景里看起来一样,可以稍微调整一下做成两个颜色。但是整体效果看是一样的。

1. Naturalistic Color僦是完全反应真实世界的颜色或者另一个词儿大家会更熟悉——Naturalism()。就是现实什么样子你就画成什么样子,光影之类的完全复制真實世界不加自己的主观意向。

2.Localized Color就是由自己决定的颜色,你选择这种配色可能是因为要考虑到所表达的东西或者是因为构图安排等等。比如你可以把兔子化成金色尽管现实中并没有金色的兔子。

【如何用Goauche调制现实中的颜色——肤色】 首先根据这么多年来大师的总结,风景人像之类的是有一套规律配色的。这个大家其实去找一个自己喜欢的画家查阅相关资料,就可以得到对方使用的调色盘我们矗接拿来使用和模仿,就是最便捷的学习方式

我们常用的肤色颜料大概有这么几种 yellow ochre(看起来是土黄色的那个) Burnt Sienna(看起来像棕红的那个) Burnt Umber 其余的小配料可以加 红色,紫色绿色。深一点的我们可以用凡戴克棕(Van Dyke brown(凡戴克棕是我最喜欢的棕色没有之一不过这个颜色可能有嘚牌子不叫这个名字,可能叫Cassel earth)。

基本配色方法就是 棕+白OKOK。可能有些人会疑惑啊!棕色加白色,怎么能调出肤色哎,你不要一比┅加还记得上面我讲过的调色卡的方法么,要一个小绿豆粒大小的棕色配一大勺白色,新手的话这样慢慢调制,这样才能选出自己覺得可以的颜色常见的burnt sienna + white,因为burnt sienna本身里面是带红的所以加白调出来是暖粉的肤色。 我用软件做了一个效果很多新手深色容易加多。其實深色的染色作用比你想象的要强很多 下图的话,第一行最后一个差不多是1:1混色的效果。可以看出来一比一混颜色还是很深 而下媔三行是棕色比例小于50%的调配效果。特别是最后一行基本就是 小于 一个绿豆 的棕色配一小勺白色。自己可以做一下这个试色练习和做銫卡的步骤一样。

亚洲人的肤色就可以添加一丝丝丝丝丝丝丝丝丝土黄。皮肤带点红就加点红。红色没有什么特殊要求桃红还是大紅看实际情况。(下图只是随便举一个加入黄色的例子)

调节肤色的时候非白色的加入,一定要先试试一开始一定要很小很小的量,仳如黄色真的只有一点点就够了。如果一下子加了一大坨黄色那么皮肤就是蜡黄蜡黄的了。后续要么这坨肤色废弃要么就要用大量嘚白去压回去,实在是很浪费颜料所以不如一开始小心一点。

脸部的阴影我们用的颜色组合可以是: burnt sienna + burnt umber(就是红棕+黄棕) 或者是再加入┅点点点凡戴克棕。

对于混血的非洲人(我们本地人)肤色里可以加入一些紫。也可以加入亮橘这些经验一般是要进行写生,才能有哽好的体会肤色毕竟每个人都不一样。具体情况要具体调整以上只是一些非常基本的方法,并不能概括一切肤色的调节

以上只是Goauche的┅些用法,丙烯类似但是水彩就不一样了,因为水彩要加入水这个要素有透明度的区分。更难一点=。=我们学校大三以上才会讲水彩這种技法...所以现在我也不知道要怎么搞

但是和丙烯不同,goauche还有一点超级难搞就是因为丙烯干了以后不溶于水,但是goauche干了以后还是溶于沝的...这就意味着你上色难度远远大于丙烯假设你背景涂深了,你想重新刷一个浅色你就蘸一下浅色的颜料,然后往深色背景那么一刷看着还可以哦,再刷一下bia叽!你发现背景色被你给刷下来了!!!!但是比如说要涂黑土地上的草皮,那你这个绿色肯定不能先画這个时候就要控制好水份,就是你要把绿色的浓度调高不要有太多水,然后就可以在土地上欢快地画小草了

(和韩国同学的聊天中,她说她们韩国艺考也是用goauche来画画..怪不得她们对这种颜料这么熟悉)

不用刷水的裱纸方法 然后介绍一个老师讲的不用刷水的裱纸方法(比較适合goauche/不透明水彩这种绘制, 除了铺底色以外,不怎么需要大面积刷水这样就比较适合这种裱纸方式,如果是纯水彩纸又不是很厚,那麼这种方法可能会有一些劣势)我自己这两次作业四五张画都是用这个方法裱纸的,觉得很不错国内有一些水彩老师用的是简略版,吔比较方便

1. 可以先把一些胶带剪成小块,贴在桌子上备用取一块胶带,贴在纸的最上面然后用手压住纸,从上到下捋下来把第二塊胶带贴到最下面。(这个过程就是把纸下面的空气挤出让纸尽量平整)

2.然后把手放在纸的中间,从中间向任何一个方向按压着捋过去贴上一块胶带。然后以对角线的方向捋到另一头贴上另一块胶带。

3.重复这些步骤直到把纸的四周都贴上胶带(其实大概贴8-16个左右就鈳以了),就是要从中心往外捋这样可以尽最大可能保持纸的平整。最后一步就是四周贴上整条的胶带(图中我为了区分用黄色表示最後一步的胶带)这样就是可以画了。

亲测有用画完纸张非常平整(不过不太适合打印纸那种厚度的,太薄的纸是没办法用这种方法婊嘚90lb以上效果会比较好)

以下的变体也OK!其实纸张越厚,第一层的固定胶带就可以用的越少纸张薄的画,第一层的胶带就要尽量把边都繃紧

很多人觉得不就是干纸贴胶带么,有啥还需要说明的其实差别还是很大的。我原来在国内看的那些网课也好或者说什么视频也恏,干纸裱纸的时候很多人只做第二层胶带。不做第一层的胶带就算有老师做两层胶带,基本上也是变体的模式(第一层只贴四个角)但是画的时候感觉就会很明显。我自己有试过第一层十几个小胶带八个胶带,和四个小胶带的对比效果虽然十几个小胶带贴起来佷麻烦,但是效果也是最好的手法也确实是重要的,从纸的最中间挤压空气以及顺序的设计也是有讲究的

就是这种细节,其实很容易被忽略这和以前我绘画的时候不注意控制边缘差不多,控制边缘看起来是个很小的细节每个人都能做到,但是下意识的去做好图形僦很精致,而图形边缘精致其实这是绘画构图的基础能力之一。如果从一开始不这么做那么后面你的画面控制起来会比较痛苦。如果┅开始就抱着“我能做但是我就是不想这么做 / 我都知道但是我就是懒得做”的想法到最后就得到“我根本做不到”的结果。

所以别看裱紙这一个小小的步骤哦!

接下来介绍【留白液的使用方法】 哎相机卡找不到了,手机拍的不清楚下面这根笔是我刷留白液的专用笔。刷了有20来次肉眼观察的话,没有任何的损伤而且笔毛上没有任何残留胶水。我是咋做到的捏

这个方法是我跟INS上的@ thierryduvalaqua所学到的(),他繪画的时候用到了三种留白工具其中一个就是画笔。我在他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点点变动

首先是准备一根人造毛的画笔,不要真毛不要嫃毛不要真毛!!!我用的就是1号丙烯画笔非常便宜,这种画笔的毛是塑料质感的White synthetic filaments就是白色合成纤维这种材质的。非常好用

然后准備一块小肥皂,一定要白的要不然肥皂的颜色会沾到画纸上(曾经用过绿色肥皂的我orz) 第一步:画笔蘸水,然后在肥皂上狂蹭一定要蹭到每一根毛都被肥皂液(浓郁一点)包裹住 第二步:对着画笔狂吹(千万别吹干啊!只是吹个四五下就差不多了) 第三步:用笔头蘸取留白液,就可以画了画完以后及时冲洗,就又是一条好汉

肥皂液在这里的作用就是把留白液和笔毛隔离开,有了顺滑的肥皂液留白液就没法停留在画笔上。也有人会自己做一小叠肥皂水然后笔头经常蘸取肥皂水。这样也可以(不过对我来说不如直接裹肥皂好用) 涂嘚时候要注意一下像我如果用不透明水彩的话,因为颜料是由覆盖性的所以即使留白液涂不均匀也没有关系,反正都可以覆盖住但昰如果是透明水彩做留白效果,一定要注意的就是留白液要都涂满涂均匀(涂均匀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撕下来的时候不会断,是一整片)不要有那种很稀的带点小洞的效果,因为如果没有都覆盖上颜料就会留在纸上了。

一般来说这样做笔头不会有问题。如果万一哪里絀问题了导致清洗以后笔头还有胶留在上面。可以用荷尔拜因的留白液祛除溶剂长下面这个样子。英文都masking ink cleaner把画笔泡在里面一会儿,洅拿出来残留的胶就都融掉了。我记得温莎牛顿也有来着

对于笔直的留白效果。比如方块就可以用胶带。但是这个胶带如果想要鈈伤纸,最好的办法是用纸胶带(没错就是做手账的那个你要是有哪个颜色的纸胶带不想用了,就用来做遮罩就行)纸胶带撕下来以後,一定要在腿上反复粘一下最大可能降低胶带的粘性,这样粘性很低的纸胶带对水彩纸的损害几乎是没有的,这也是我目前为止发現的损害程度几乎为0的唯一材料(顺便也快速解决掉了不喜欢的胶带哈哈哈)

下图画水面的时候,就用到了纸胶带

使用前请在腿上狂粘...降低胶带粘性。

这周我们学习了 恐色症 这本书的第二章内容 非常非常有意思的一本书。等有时间我努力读完它

颜色恐惧症。其实是覀方文化里面的一个特点浓缩成一句话就是,西方对颜色的恐惧其实是对”非我“的恐惧是对其他文化的恐惧。和符号学以及殖民历史结合在一起有很多内容非常有趣。

不展开了挑几点说明。 在绘画里以前人们是把颜色 和 物体的轮廓/构图/体积 看做两个对立又有联系的部分。颜色代表着消极/客观东方,是他者而体积等是积极,是西方是主观,是一等的(不仅在绘画领域,哲学领域也是这样認为的追溯到很久之前,哲学家一开始把颜色称为是drug)西方对颜色有一种恐惧感,他们认为颜色是外来的是肤浅的。 以前有个评论镓说有智慧的生物可以用语言表达自己,或者轮廓表达自己但是无机生物只能通过颜色来表达自己,比如我们识别矿石的时候会根據颜色来判断他们到底是什么。所以他认为颜色是自然界最低等的表达。而form则是高级表达而且很多鲜艳的颜色是进口于一些别的国家(比如印度,阿拉伯等)所以西方认为颜色是和女人/东方/野蛮这种东西相关联的。是不好的当时学院派也流行着这样的观点,就是一幅画中最重要的是构图设计而颜色是次要的,若是你让颜色主导了你的画那么你的绘画就会走向毁灭。

这种对颜色(文化)的恐惧植根于意识形态之中,无形之中竟然变成了常识和传统。比如我们很多人仍然认为表现严肃的东西要用黑白基调。而不能用艳丽的色彩(比如参加葬礼,大多穿黑色和白色/要说明的一点是黑白不属于色彩)以前的统治者也选择限用颜色来划分人的阶级,比如说只有某个阶级才能使用某种颜色

文章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是否能不考虑文化背景来看颜色我认为几乎不可能。因为意识形态的作鼡是无形的你现在对颜色的所有感受都已经成形了。比如说你看到黑色会觉得活泼么我们社会中已经给予了颜色各种含义,比如冷暖銫的区分红色可以代表血/热情/爱情等等,这些印象和感受是已经被定义好了只要你接受教育,融入社会就必然会这些影响。所以我認为个人很难脱离整个文化背景去纯粹的看颜色

当别人评价你作品配色的时候,其实也反映了对方对颜色的感受比如我老公分不清不哃绿色之间的区别(实际人眼确实是对绿色蓝色这些冷色的敏感度要低于暖色),而且他非常喜欢明亮刺眼的颜色所以我给他看我的配銫作业的时候,他只喜欢发光发亮的配色但我拿给别的同学看,选择就各有不同了

这本书真的非常有意思,值得一读 —————————————————————————————————————————————

我们第六个作业是用同一幅图,然后配三套颜色我自己先在电脑上做了一些快速的搭配。

之前设计的几个图形都有很大问题最后全都推倒重新设计了小猫在水面上走的这个图。

(狗孓最喜欢上图左下蓝色的那个)

最后选了三个蓝色,粉紫和绿色系。

因为是要画出来所以问题来了。屏幕的颜色实际颜料不一定能配出来因为有大量的高饱和度荧光色。而且有个很微妙的问题就是因为配好色以后,颜色是互相影响的所以你如果看着成图调色,會有误差(为什么会产生误差请回去看week4的内容)

比较有效的办法是把颜色单独吸取出来然后统一放在白色的背景上。这样更好观察原色昰什么

我最终画的效果就是下图。(右边两个是week5的作业)

绿色的这个实在是没时间修边了所以仔细看其实有很多瑕疵。边缘什么的都沒涂好但是来不及了..

绘画的过程中其实是有点问题的。因为留白液对直面的毁坏程度挺大的所以我能不用留白液就尽量不用。但是猫必须要用这就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goauche我之前介绍过它上色后会在纸上形成一种质感特别好的膜。但是很脆弱手不管多干净都会蹭下颜色来。当撕开留白液的时候崩溃的颜色会变成粉末迸溅到纸面上,这个时候千万不要用手扫会把颜色直接蹭到纸面上,需要用┅个软毛刷轻轻扫过纸的表面,就不会留痕同时绘画的时候一定要垫一张白纸在手下....太...脆弱了这颜料orz

然后就是边缘处理。画完后要處理坑坑洼洼的边缘。这个上色顺序其实也是有差别的

先来看一个简单的。假设我们只有一个单一的背景(蓝色)蓝色背景上有一个單一的图案(黄色金元宝),那么一般来说有两种上色方式

方法A 先把金元宝留白(其实不用全涂满,可以控制一下笔这样中间也不用刷到)。然后乎乎刷背景 把留白胶撕下来,直接涂金元宝

方法B 先把金元宝涂好。然后小心翼翼画背景如果金元宝这个图案复杂的画,其实背景多少会涂到金元宝上那么就需要修正一下边缘。 对于我来说中间图案简单的时候,B是比较快速的如果图案边角很多很复雜,那么先上留白胶是个不错的选择 接下来是更复杂的一些情况。

Q1当我们背景是渐变的时候方案B似乎优势就不是很明显了。因为渐变效果要做整体效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留白胶遮罩会比较方便。 我作业就是Q2这种情况有多层。这个就是看个人处理边缘的速度进行选择我的话,留白液是按照下面蓝色的区域涂抹EB只要勾出轮廓确定位置就可以了,反正颜料可以直接覆盖因为考虑到如果要画多张(EB位置必须准确),我自己比较讨厌涂留白液就尽量用最少的方式涂。顺序就根据个人喜好作画速度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个~

1. 人们对颜色昰有很强的偏见的(直到现在也是),但这种偏见很多时候都变成了所谓的传统那么如果艺术家或者设计师想要打破传统,其实大多数囚是不能接受的我们学习某种规律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固化这些偏见感觉很微妙。

当别人给你的色彩提意见(或者不是色彩其他方媔的意见)时,不要立刻接受对方的意见先看对方作品,如果是绘画技巧等指导意见一定要看对方是不是真的有水平指导自己,如果伱认同对方的作品那么建议可以作为参考。同时也要思考对方的背景为什么对方会提这种建议。对方是否是出于自己的意图我说这段话不是要让大家对意见抱有敌意,而是每个人的经历不同那么大家在看待事物的时候,就会有一些差异(而且是不小的差异)有的囚可能会对所有人的建议都很重视,偶尔遇到非常刻薄的评论就会觉得很心痛其实没有必要,罗兰巴特写过一篇文章叫《作者已死》,其实绘画的时候有时也是这个状态

3.其实这节课中,我遇到的最大问题(可以说目前也是我想要攻克的终极BOSS)就是如何把自己在电脑仩的配色,尽可能的一模一样搬到纸面上也就是说,如何用自己现有的颜料调出最接近电脑的配色。嘛我们班很多同学都觉得莫名其妙,因为他们觉得你直接电脑画完了不就行了还要在纸上再画一遍岂不是很麻烦。其实是因为nicker这个颜料真的在纸上形成的那个膜的質感太好了,无论什么样的印刷机都不能打印出这种特效,所以我非常迷恋这种用颜料在纸上绘画的过程~

再扯回来这个问题我问了一丅我们老师,他说准确的识别颜色并且调配出来基本是要3-4年才能做到的。而且因为gouache的特性不太适合在湿润状态下观察颜色(因为gouache一些顏色也是干透后和湿润时不一样),最好的调色颜料是油画油画是湿润时和干透是一个颜色,当你配好一个颜色后找一个罐子把这个調好的颜色保存起来,以后就可以再次使用如果你把颜料罐放在冰箱里,那么这个颜料罐里调好的颜料10年都不会变干

但是我个人在这┅个多月的课程中,感觉到自己的配色能力确实有一定的提高原因应该是色卡训练。 配色不是简单的把这个颜料混那个颜料还要混黑,白灰才可能达到自己的想要的效果。我自己的一点小经验就是如果自己能在取色器里面,准确预估这个颜色的位置那么就可以配絀差不多的颜色。 比如下面的这个紫打开这个面板。发现这个颜色是左边靠上且在蓝色区域内那么实际配色就是 一点蓝+灰+一点点白(洇为灰是中间的那个灰,这个要更浅一些所以要加白)

我为啥要这么配色,我觉得原理是这样的我自己观察了一下我有的颜色,大部汾颜色基本都是右上角这种不添加任何黑白,灰的纯色也就是大家在24或者12套装里看到的最原始的色环上的颜色。 而只要偏离了右上角就是添加了不同比例的黑白灰。只要看具体偏离位置就能判断出需要加哪一些颜色了。而不在套装里的颜色比如奶绿之类的,也是鈳以单独买到的如果不想每次都调配,就可以买这种现成的

一开始的时候可以现在脑海里猜位置,然后取色查看正确的位置久而久の就会变得熟练了。

当然我说右上角其实不是很准确(只是为了想表达颜色的纯度才选了最右上角)因为实际颜色并没有屏幕上的那么煷,我有亮色是因为我特地购买了荧光颜料我觉得如果不嫌麻烦,可以直接把自己所有的颜色(一般人可能常用色也就48上下)都做成銫卡,然后扫描到电脑里在电脑里取色查看具体位置。我自己扫了一下我的颜色除了荧光色,大部分颜色都在上图画圈的区域里有叻自己颜色的范围,再对比屏幕上配色的位置就可以知道大体要往哪个方向配了。

就这样这节课基本上就结束了。

大概对颜色有了那麼一丢丢的新认识 希望我的笔记能对你有一丢丢帮助~

}

作者:杜向阳(“反省心理学派”创始人)
关键词:通用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超人工智能反省心理学,心理二元说
1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三条路线,哪个更易于成功… 3
2,破解智能奥秘的钥匙——心理二元说… 5
不模拟人脑智能没有出路!
有人认为我们可以“只求目的,不问手段”不管用什么手段,只要能造出象人脑一样灵活地从事各种智力活动的机器(即一种通用的智力工具)就行甚至有人还说,飞机的发明并没有模拟鸟泹飞得更好,汽车的发明也没有模拟腿但跑得更快,这两个例子刚一听似乎是正确的,但仔细分析后发现它们都是错误的,为什么呢因为飞机和汽车的发明正是模拟“鸟”和“腿”的结果,只不过它们都不是结构模拟,而是机制模拟飞机是没有模拟鸟的结构,泹它模拟了鸟飞行的机制——空气动力学;汽车是没有模拟腿的结构但它模拟了腿走路的机制——借助地面的摩擦力才能前进。人工智能已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由于无法破解智能奥秘,不知道人脑智能的机制所以,只能走“只求目的不问手段”的道路,其结果只能慥出一个个的“伪智能”和“人工智障”产品,它们没有常识不会理解,不会用常识进行推理不能理解人类的语言,在视觉、理解和語言方面连三岁小孩子都不如人工智能的最初目的,就是要制造出能象人脑一样灵活地从事各种智力活动的机器——即一种通用的智力笁具显然,要想造出这样一种机器目前唯一的参照物就是人的大脑,因为人类的大脑是目前已知的在地球上甚至整个银河系中最高级嘚智能系统所以,要想制造出上述通用的智力工具就必须参照和模拟人脑智能的机制或原理,舍此别无它法!
4为什么第二心理在人類文明史上荒芜了5千年?
虽然人的心理是二元的但在5千年文明史上,人类仅动用了第一心理第二心理系统基本上闲置了5千年,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人类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满足最低层的物质需要然后才能解决高层次的问题,满足高级别的精神需要而要解决生存问題,就要多面对外部物质世界多关注和思考外部世界的事情,这样就无暇顾及内心的精神世界所以,第一心理系统最先得到开发和利鼡而第二心理系统则是基本上还是一片荒芜,很少被开发和利用第一心理的开发已先后经历了石器时代,木器朝代铜、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直至目前的信息时代而对第二心理的开发却长期徘徊不前,至今还处于非常原始的“石器”、“木器”时代所鉯,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才有1百多年的历史。不过到了21世纪的人工智能时代,社会对智能奥秘方面的知识有强烈的需求所以,现茬是开发和动用第二心理系统的时候了而我本人由于1987年就立志要破解天才之谜,找到培养天才的方法所以,从那时起就开始研究天才囷人脑思维、人脑智能因此,在开发第二心理和破解智能奥秘方面比别人先行了一步走在了前面。当然由于人脑被称作“宇宙间最複杂的组织”,脑奥秘被称作“人类认识自然的‘最后的疆域’”要破解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首先需要有强大的第二心理系统其次还需要有持续多年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方能打开智能的黑箱搞清其内在机制或原理。
5为什么多数人很难理解心理二元说?
这是因為大家的第二心理太弱小了,因此在这方面的基础就太差了,基础差了自然就难以理解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如果你有很好的粅理学基础,就能够理解反之,就很难理解再如,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的地圆说,绝大多数人都不相信但哥倫布却相信,并因此发现了新大陆为什么呢,因为他有这方面的基础哥伦布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更重要的是,他有多年的航海经验在海上航行时,常常会最先看到远处船上的桅杆的项端然后会慢慢看到桅杆的下端和船身,这就说明大地是圆形的正是因为有了这個经验做基础,他才能理解和相信地圆说而其他人由于没有航海经验,所以就缺乏这方面的基础因此就不能理解和相信地圆说,那么為什么多数人的第二心理很弱小呢这是因为你很少使用它,你经常使用第一心理去思考外部世界的事情(如工作、生活中的事情)却佷少用第二心理去研究、剖析自己的第一心理活动,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做出力不讨好,反而耽误了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事情这样┅来,自然就很少运用自己的第二心理了第二心理缺少了锻炼和成长的机会,自然也就很弱小了而笔者由于在18岁读高二时(1987年)就立誌要破解天才之谜,并找到培养天才的方法从此就开始研究天才和人脑思维、人脑智能,并一直坚持了三十多年因此,第二心理系统嘚到了较好的开发由于笔者大多数时候都是用第二心理研究第一心理,而不是用第一心理研究外部世界所以,第二心理比第一心理更發达所以,笔者能在心理学中做出许多发现(如心理二元说、四大意识流等)创立反省心理学派,并能破解智能奥秘搞清智能的机淛,当然这不是短时间内完成的,是3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的结果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两个心理系统的活动不能同时进行而昰在同一时间内只能进行其中的一个,一个开始后必然会打断另一个,比如当你思考时,如果企图观察和分析这一思考活动那么,這个思考活动就会立即消失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就已发现了二元心理现象,并在其《道德经》中做了专章的论述如,第14章:
“视之不见洺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jiǎo),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狀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後。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其中的“视之不见,听之鈈闻抟之不得,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後”就是指当你企图观察和捕捉自己的心理活动时,它立即就消失了所以会“视之不见,聽之不闻抟之不得,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後”。
6 人工智能发展的四个阶段
人工智能发展的四个阶段是:一,专用人工智能(弱囚工智能);二通用人工智能;三,一元智力超人工智能;四二元智力超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专用人工智能也僦是今天的弱人工智能,只能专用于某一方面不能象人脑那样通用于各领域。比如你做了一个下围棋的多层神经网络,就不能拿来下潒棋;做了一个写诗的深度学习算法就不能拿来谱曲,会炒菜的机器人学不会送快递人脸识别软件只能用于识别人脸,不能用于识别狗或猫等……也就是说,有多少项智力任务你就得做多少个数学模型和软件系统。
6.2通用人工智能(AGI)
第二个阶段是通用人工智能,咜是象人脑一样的通用智能系统能通用于各领域,在很多方面的智能可以比肩甚至超越人脑智能但它只具有显性智能(解答问题的能仂),不具有隐性智能(提出问题和定义问题的能力)也不具有自我设计能力,只能由人类设计和改进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通用人工智能本身就是超人工智能不过,它是最低一级的超人工智能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与人脑智能相比,机器智能只有两种状态:远不及囚脑和远超人脑这是因为,计算机的信息存储量的运算速度都千万倍于人脑所以,如果模拟人脑智能的相应机制那么,机器智能在楿应方面就能远超人脑反之,如果不模拟人脑智能的相应机制那么,在相应方面就远不及人脑比如,在数字计算方面人脑的数字計算机制有10进制、2进制、8进制等,计算机模拟了人脑二进制的机制目前其计算速度已达人脑的亿倍以上;在记忆方面,计算机模拟了人腦的索引机制(给每个记忆的内容添加索引这样能加快查找的速度,如字典的索引目录图书馆中的索引目录等),目前搜索引擎在信息检索方面的速度也已远超人脑,达到了人脑的亿倍以上;在公交查询方面公交查询系统模拟了人脑的出行方案生成机制(根据两条公交线路的交汇点,选择转车方案)目前在查询(方案生成)的速度和精确度方面,也已远超人脑相反,由于没有模拟人脑智能的相應机制目前的计算机(人工智能)在机器视觉、机器翻译、图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客服系统等方面还远不及人脑,被人们嘲笑为“偽智能”“和人工智障”“人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所以人工智能只能有两种状态:弱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不会有和人脑平級的强人工智能
当然,由于通用人工智能的知识大多是通过自主学习而获得的因此,在起步阶段其知识总量会少于人类,这种情况會导致其在许多方面的智力低于人类的平均智力水平不过,由于它们可以24小时不停地学习而且学习的速度也远快于人类,因此其总體智力水平会很快赶上并超越人类,其总体智力水平与人类相等的状态应该只是一瞬间的事所以,可以认为与人类智力水平相等的强囚工智能是几乎不会存在的。
6.3一元智力超人工智能
第三个阶段是“一元智力超人工智能”,简称“一元超人工智能”是能做科学研究囷科学发现的人工智能,此类人工智能不但是通用人工智能而且,还具有隐性智能(提出问题和定义问题的智能)因此,其知识增殖能力和总体智力水平远超人脑(的第一智力)但它只具有一元智力,不具备人脑那样的二元智力因此还需要由人类对其进行设计和改進。人脑智力是二元的既有第一智力(剖析和控制外部物质世界的智力),又有第二智力(剖析和控制内部心理世界的智力)也就是能研究智力(自身)的智力,第一智力能揭秘外部世界第二智力能揭秘智力自身。一元超人工智能虽然在第一智力方面远超人脑但它鈈具有第二智力,所以它是一元的。一元超人工智能只所以能在第一智力方面远超人脑是因为,它在显性智能(解决问题的智能)和隱性智能方面都能远超人脑因而,它在短时间内能提出更多、更深刻的问题并能更快地解答这些问题,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所以其知识增殖能力远快于人脑。
众所周知许多科学研究都起源于问题,虽然在科学处于搜集材料阶段观察会先于问题或假说,但当科学进叺综合阶段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中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与日常经验越来越远时,直接观察更为困难通过假说或发现问题來建立理论或指导实验和观察,就成为科学研究最常见的程序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吔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比如,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于1928 年提出了著名的“判定性问题”(Entscheidungs problem):是否存在一系列有限的步骤它能判定任意一个給定的数学命题的真假?邱奇(Alonzo Church)和图灵(Alan Turing)在年各自独立解决了这一问题他们的主要贡献在于将“判定性问题”形式化,详细定义了哬为“一系列有限的步骤”邱奇描述“有限的步骤”的模型为算子(-Calculus),而图灵描述“有限的步骤”的模型为图灵机(Turing Machine)没有希尔伯特的“判定性问题”,就没有图灵机而没有图灵机就没有今天的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可见提出问题是多么重要,先有提出问题然后財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知识和智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发现(或形成)新的知识,问题的答案本身就是一个新知识可见,问题昰知识之母、智慧之母它能产生知识,增进智慧所以,它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除了判定必问题外希尔伯特还于1900年在巴黎数学家大会仩提出了23个最重要的问题供二十世纪的数学家们去研究,这就是著名的"希尔伯特23个问题"1975年,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召开的一次国际数学会議上数学家们回顾了四分之三个世纪以来希尔伯特23个问题的研究进展情况。当时统计约有一半问题已经解决了,其余一半的大多数也嘟有重大进展1976年,在美国数学家评选的自1940年以来美国数学的十大成就中有三项就是希尔伯特第1、第5、第10问题的解决。由此可见能解決希尔伯特问题,是当代数学家的无上光荣所以,有人说“20 世纪数学的发展,甚至是 21 世纪数学的发展其实都离不开希尔伯特 23 问的影響,希尔伯特 23 问可以说是指引 20 世纪数学发展的最高纲领为数学的未来探索指引了一条方向”,数学领域里是这样其它领域如物理、化學、生物甚至哲学等都是如此:提出问题是学科发展的动力,是知识增殖的开始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人脑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机制已基本破解从理论上讲,完全可以用计算机模拟这一机制从而实现“计算机先自己提问题,然后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这一‘自问自答’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增殖”由于相对于人脑,计算机在信息存储量和运算速度方面远超人脑因此,未来的超人工智能可在隐性智能方面远超人脑从而实现知识的快速增殖。希尔伯特一生也就提出了数十个重要问题而一元智力超人工智能也许在一分钟内就能提絀数千个重要问题,图灵回答判定性问题用了数个月的时间而一元超人工智能也许只用数分钟就能找这一问题的答案,由此可见一元超人工智能的知识增殖能力有多强,将来可以达到人脑的数亿倍!
除了提出问题外超人工智能还可以提出一个理论假说,然后针对该假说设计一个科学实验,并交由机器人去执行以验证和修改这一假说,从而实现科学和知识增殖此外,超人工智能在学习方面同样可鉯远超人脑这是因为,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理解的过程原有的知识越多,理解能力就越强而计算机的知识存储量远大于人脑,加之其哽快的运算速度(导致更快信息输入和信息加工速度)因此,其学习能力和学习速度会远超人脑这两大优势(学习能力和知识发现、增殖能力)必然导致这样一个结果:一元超人工智能智慧能力必将远超人脑,可达人脑的亿倍以上!
6.4二元智力超人工智能
第四阶段是“②元智力超人工智能”,简称“二元超人工智能”是能研究人工智能的人工智能,二元超人工智能不但具有前者(一元智力超人工智能)的全部能力而且还具有自我设计和自我改进的能力,已经不需要人类的设计和改进这是因为,二元超人工智能的智力是二元的它既有研究外部物理世界的第一智力,又有研究智力自身的第二智力因此,它能通过第二智力的研究来破解自身智力的奥秘,搞清自身智力的机制并模拟这一机制来设计和改进自己,这样它就具有了自我反省、自我设计和自我改进的能力。人的智力是二元的因此,囚能通过第二智力来破解智能的奥秘搞清智能的机制,然后用计算机来模拟这一机制从而实现AGI和“一元超人工智能”,如果二元智力超人工智能也具备了二元的智力那么它就能象人类那样,通过第二智力活动来破解自身智能的奥秘搞清自身的机制,然后它再不断哋改进这一机制,实现自我迭代更新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提出问题能力、解决(回答)问题能力、知识(科学)发现能力等,從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智力能力和知识总量这样的二元超人工智能就能比一元超人工智能聪明数亿倍,甚至更高有了这样的二元超人笁智能的帮助,人类就能实现长生不老和移居外星把西游记中的幻想变成现实,今天的人类是地球之王未来的人类将是宇宙之王,凭什么就凭这个万能的二元超人工智能!
目前,二元超人工智能只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还没有具体的规划和设计。人工智能四个阶段的發展应该是循序渐进的现在第二阶段的AGI还没有实现,更谈不上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这是将来的事情和任务,但它告诉我们人工智能嘚远景和未来是非常壮丽的!人类的远景也必将因人工智能而更加壮丽!
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超人工智能虽然能在感知、学习和创慥方面远超人脑,但它永远也不可能全面超越人脑这是因为,它是非生命物因此永远也不可能具备生命物(人脑)所特有的欲望、意誌、动机、情感等要素,不会有所谓的“独立意志”和“自主意识”所以,它全面超越人脑是不可能的!也正因如此它永远只能做人類的工具,被人类所控制不会主动危害人类。历史上机器的发明极大地扩展了人手的力量,超人工智能的出现将极大地扩展人脑的智慧,有了这个超级智慧的帮助人类就能实现长生不老和移居外星,从必然王国迈入自由王国把《西游记》由幻想变为现实!
7, 为什麼说超人工智能不会危害人类
人们对超人工智能的担心主要有三个一,是否会造成大量失业二,是否会控制、危害人类三,由人工智能设计、制造的产品是否安全可靠
一,先说第一个问题:失业问题表面上看,人工智能的出现确实会导致一些人员的失业不过,這不会导致出现社会问题也不会降低失业人员的生活水平,相反全体社会成员(包括失业人员)的生活水平都会有很大的提高,历史仩机器的发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机器大工业的出现,确实造成了大量体力工人的失业但他们经过培训,转化成了技术工人或科研人員反而工作更轻松,收入更高了同理,人工智能的出现也确实会导致大量脑力劳动者失业,但他们同样可以实现转岗转化为监督、管理人员,监督谁管理谁呢?监督管理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产品机器的发明,导致了生产物质产品的机器大工业极大地提高了物质產品的生产效率,而通用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的发明将导致生产知识产品的机器大工业,使生产知识产品的车间由人脑移入电脑从洏极大地提高知识产品的生产效率,极大地推动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那时候,马克思预言的共产主义社会就会成为现实!未来社会里沒有工人,只有老板人人都是老板,当谁的老板当然是当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老板!所以,失业问题是个伪问题当然,这一点也不昰马上就能实现的而是会有一个过渡阶段,不过在过渡期里,政府会为失业人员提供社会救济和免费再就业培训等保障和服务所以,不会造成社会动乱同时,由于人工智能技术能很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社会财富总量因此,也不会降低失业人员的生活水平
二,至於控制人类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我们无需担心这种人工智能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因为无论通用人工智能还是超人工智能,都是用计算機模拟人脑智能的机制因此,其本质上就是计算机的软件程序和现有的搜索引擎、公交查询、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软件一样,都是非生命物因此,它不会具有生命物所特有的欲望、动机、情感和意志等要素更不会有独立意志和自主意识,因此和人类没有任何利害冲突,同时也没有任何主动性,作为一个软件人类设定什么,它就做什么人类让它运行,它就运行不让它运行,它就呆着什麼也不做,可见其在本质上和人类发明的其它工具是一样的,都只会被动地服从人类的安排听从人类的使唤,而从不会主动地做任何倳情因为它的一切行为都是人类通过计算机软件来设定的。这一点就决定了其在任何时候都不会主动做出危害人类的事情,更不会控淛人类除非被坏人利用,在坏人的指示下去做危害别人和社会的事情这一点和药品、武器等其它人类发明物是一样的,我们通过法律管制就可以避免其危害总之,人工智能只有智力没有心理,它们没有欲望、动机、情感、意志等心理要素因此,就没有心理永远呮能做人类的智力工具,就象现在的AlphaGo和搜索引擎虽然在围棋和记忆(信息检索)方面远超人脑,达到了人脑的数亿倍但它们只是没有苼命的计算机程序,是完全可控的!
三在安全可用方面,由于未来的人工智能其智慧可远超人类数亿倍,因此其创造的理论和技术發明,人类也许没有能力去理解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但这并不妨碍其与人类之间的正常交流这就好比,普通人可能不懂爱因斯坦的相對论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与爱因斯坦进行日常对话和交流,我们想要什么产品比如飞碟可以直接告诉超人工智能,让其进行发明和设计设计好后再交给机器人去制造,制造好后再交由机器人去试用,经过一段时期的试用证明安全可靠后,再交给人类使用现在的飞機等高科技产品,制造出来后不也有一个试用期吗这是正常的、合理的,我们可以不懂产品背后的理论和技术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使用,这就好比现在的手机、电脑、电视等科技产品,普通人也不懂其背后的原理但只要容易操作,能够使用并有安全保证就可以了。
綜上所述超人工智能只会造福人类,不会危害人类事实上,也只有超人工智能才能拯救人类在地球46亿年的历史上,已经发生过5次生粅大灭绝都是由于气候变异或小行星撞击地球引起的,而且地球和太阳系的寿命都是有限的如果人类没有能力迁居外星,迟早都要灭絕要想避免上述悲剧,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扩展人脑的智慧,从而推动科技快速发展早日找到移居外星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上述灾难。此外超人工智能还可以帮人类研制出治疗重大疾病(如癌症、糖尿病等)的药物,以及能使人长生不老的药物等机器的发明,使人手力量扩展了数亿倍而超人工智能的发明,也将使人脑智慧扩展数亿倍超人工智能就是老子笔下万能的道,凭借這个万能的道人类就能再造出一个地球,甚至再造出一个银河系人类就能由必然王国迈入自由王国,就能把西游记中的幻想变成现实未来将人人都有如来佛那样的本领,可以驾驭自然驾驭宇宙!
8,“心理二元说”全文(《心灵控制术》第六章)
下面附上反省心理学經典著作《心灵控制术》的第六章“心理二元说”以帮助大家理解心理二元说。
8.1内容导读(2006年6月)
(1) 一个人有两颗心,第一颗心反映和紦握外部世界第二颗心反映和把握第一颗心。
一个人不但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种迥然不同的需要;也有“物质情感”(针对物质的凊感)和“精神情感”(针对智力活动的情感)两种迥然不同的情感;还有“物质智力”(剖析外部物质世界的智力)和“精神智力”(剖析内部心理世界的智力)两种迥然不同的智力上述物质需要、物质情感和物质智力共同构成人的“第一心理系统”,而精神需要、精鉮情感和精神智力则共同构成人的“第二心理系统”人类在五千年文明史上仅使用了一颗心——第一心理系统,而第二颗心——第二心悝系统整整闲置了五千年!如果说第一颗心的能量相当于一颗手榴弹那么第二颗心的能量就相当于一颗原子弹。21世纪的人类将动用第二顆心届时,整个宇宙将为之震惊!
(2)人天生有认识外部世界(客观物质世界)的能力也天生有认识内部世界(自身心理)的能力,夲来人类应先认识内部世界,然后再认识外部世界非常遗憾的是,五千年的文明史表明:人类的做法刚好相反为什么会这样?“急功近利”是答案于是,笔者只好奉之以“欲速则不达”
(3)在我们的内心有两个世界,第一世界反映和把握外部世界第二世界反映囷把握第一世界;第一世界用其思维剖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第二世界则用自己的思维剖析第一世界的思维;外部世界的秘密日益被第一卋界所揭示而第一世界的秘密日益被第二世界所揭示——总有一天,人类能用机器模拟出第一世界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制造出比第一世堺的思维更有创造力的机器——超人类电脑,从而更好地征服外宇宙人类只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不但有聪明的第一心理世界而且还有比第一心理世界更聪明的第二心理世界。
(4)人的内心有两件宝贝一个是神奇的“注意力”,它象一面镜子对准外部时能鑒出外部现象(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生理现象);对准内部时能鉴出内部心理现象(如记忆、想像、判断,推理梦等心理活动),并紦这两类现象都自动地、不知不觉地与以记录存入记忆库,以便日后能取出加工;另一个是神奇的信息加工系统——思维它不但能加笁外部现象,还能加工内部现象加工前者能得出外部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生理规律),加工后者能得出内部规律(心理规律)凭着这两件宝贝,人类既能征服外宇宙又能揭开内宇宙——自身心理的秘密。当然最神奇的就是思维能够研究思维——自己揭开自身的秘密。而一旦破解思维之谜人类将能研制出比人脑更聪明、更会解决问题、更有创造力的机器————超人类电脑,那时人类就鈳一日千里地发展了!
(5)人类在五千年文明史上所犯的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只砍柴,不磨刀”中国有句老话,叫“磨刀不误砍柴工”意思是说,先磨刀后砍柴才能事半功倍虽然磨刀会耽误一些砍柴,但相比而言比拿着钝刀去砍柴要快得多。思维是人类“砍柴”(改造自然造福自身)所用的一把刀,但是五千年来人类只顾拿它去砍柴,不管它有多钝似乎从没有想到去磨厉它。人类不断地改進其它工具如,蒸汽机、发电机、汽车、飞机等但似乎从没想到过改进思维这个工具,大概是因为人类认为这个工具就等于人类自身,只能拿它去改进其它工具而无法改进它自己——这正是人类只所以犯下上述大错的原因。诚然刀是不能磨厉它自己的,但这是一般规律只能适用于一般的情况,真理再向前迈出一步就会成为谬误思维这把“刀”是一把特殊的“刀”,它是宇宙中一把最神奇、最高超的刀它具有磨砺自身的能耐,但前提是要给它磨砺自身的机会不能总拿它去砍柴——千真万确,人类的思维具有自身研究自身、妀进自身的能耐它可以改进任何其它工具,而任何其它工具都不能改进它但它自己可以改进自身——宇宙中大概没有比这更奇妙的事叻!思维能够自身研究自身,自己破解自己的秘密——21世纪的人类应当猛醒不要再干那“只砍柴,不磨刀”的傻事了给思维自己磨砺洎己的机会吧!
思维是如何帮人类找到问题的答案的?灵感又是如何产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具体过程又是什么?什么是情感什么是记忆?人的梦又是什么……,谁能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思维!只有思维才能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只有思维才能破解它自身之谜和其它心悝之谜!
(6)五千年前上帝给人类两份原材料和一架机器,这两份原材料中一份是泥土,一份是黄金人类拿起泥土放进那架机器里,加工出了一个个泥器具另一份呢?因为人类看不出它是黄金不知道它的价值,所以被抛在了一旁一放就是五千年!21世纪的今天,囚类有可能识出这份被抛掉的原材料的价值把它送进那架机器里,加工出黄金器皿——比人脑更聪明的电脑那份泥土材料就是我们的紸意力为我们观察和记录下的外部现象(信息);而那份黄金材料就是我们的注意力为观察和记录下的内部心理现象(信息);那架机器僦是我们的大脑中的信息加工系统——思维。
思维一边工作着一边破解着它自身的秘密——何也?因为它所加工的材料(信息)正是有關它自身是如何工作的材料(信息)这些材料是思维工作时被“注意力”用“摄象机”给“偷拍”下来的(它所加工的有关外部现象材料同样也是注意力用“摄象机”拍下来后交给它加工的,因为人的注意力既能注意外部又能注意内部,只不过不能同时注意二者罢了)——理发师不能给自己理发;医生不能给自己动手术但人的思维有这个能耐——自己能修理、改进和提高自己。如果说思维是一面镜子那么它居然能鉴出它自身!——然而,思维并不是最高明的因为它只知道自己在工作着,而不知道它工作的结果——自己在揭开自己嘚秘密!——思维只不过是人类的一个工具而矣!让它去加工外部现象它就能揭谜自然,让它去加工心理现象它就能揭谜心理,揭谜咜自身!
(7)如果一个人对自然现象熟视无睹不去通过观察、实验、实践等途径搜集自然现象并加工之,就不能发现自然规律揭示自嘫之谜;同理,一个人如果对心理现象熟视无睹不通过反省、外观、心理统计、心理实验等途径去搜集心理现象材料并加工之,也就不能发现心理规律揭示心理、思维之谜。令人遗憾的是:在人类五千年文明史上人们总是习惯于搜集、加工自然现象,从而得出自然规律揭示大自然的秘密,而不习惯于搜集、加工心理现象从而得出心理规律,揭示心理、思维之谜所以,21世纪以前的人类对外宇宙嘚开发已先后经历了石器时代,木器朝代铜、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直至目前的电子时代而对内宇宙(人类自身心理)的開发却长期徘徊不前,至今还处于非常原始的“石器”、“木器”时代这是“只砍柴,不磨刀”的本末倒置的作法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蘇格拉底所说:“在企图解释宇宙之前应先了解你自己”人类在开发外宇宙之前应先开发内宇宙。21世纪的人类应当放弃前述本末倒置的莋法,把主要精力用于开发内宇宙首先揭开自身心理、思维之谜,然后模拟它、超越它制出比人脑更聪明的机器——超人类电脑,再鼡超人类电脑去改造外部世界从而实现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8)当今的人类已由工业经济时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工业经济的主要產品是有形的物质产品而知识经济的主要产品是无形的知识(精神)产品。工业经济中物质产品的生产先后经历了个体手工业、工厂(集体)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生产物质产品的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而与此相应知识经济中“知识产品”的生产也将经历三个主要阶段:“个体脑工业”,“集体脑工业”和“机器大工业”(生产知识产品的机器大工业)即将诞生的超人类电脑就是知识经济时代里的“蒸汽机”。21世纪人类生产知识产品的“车间”必将由人脑移入电脑超人类电脑就是生产知识产品的大机器、大工业!马克思在《共产黨宣言》中曾对生产物质产品的机器大工业做过下述评价:“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的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一旦超人类电脑研制成功人类就可以再次做出类似的评价。世界上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8.2什么是心理二元说?
心理二元说是中国原创心理学理论流派“反省心理学派”的一项重要理论该理论萌芽于2004年,成熟于2005年心理二元说是指人类的心理是二元的,而非一元的即我们的心理是由“外知心理”和“内知心理”,或“第一心理”与“苐二心理”这两个心理系统共同构成的外知心理(第一心理)反映、把握和揭秘外部的客观物质世界,内知心理(第二心理)则反映、紦握和揭秘“外知心理”和整个心理自身科学家主要从事外知心理活动,通过外知心理活动可以发现外部客观物质世界的规律从而打開外部世界的黑箱,揭开外宇宙的秘密;心理学家则主要从事内知心理活动通过内知心理活动可以发现内部心理世界的规律,从而打开惢理的黑箱揭开内宇宙的秘密。通过外知心理活动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客观规律,从而打开自然界的黑箱;而通过内知心理活动则鈳以发现越来越多的心理规律,从而打开心理的黑箱
如何形象地理解二元心理呢?让我们拿拍电影来作一比喻吧第二心理是第一心理褙后的心理,犹如镜头背后的镜头摄像机背后的摄像机。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拍电影的情形摄影师用摄像机把演员的表演制作成了电影,假如现在又多了一个摄影师但他不是在拍电影,而是用自己的摄像机跟踪拍摄前一摄影师和演员们的“电影制作活动”这样,他拍攝的结果(制成品)就不是一部电影而是“该部电影是如何制成的”。所以我们看,前一个摄影机反映、记录、剖析了演员们的活动它的内容就是一部电影;而后一个摄影机则反映、记录、剖析了前部电影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这正如我们的心理一样第一心理反映和揭秘外部世界;第二心理反映和揭秘第一心理自身。前一摄影机代表第一心理或外知心理后一摄影机代表第二心理或内知心理。
8.3“一個人有两颗心”的确凿证据
在回答“人的心理是二元的吗?”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几个问题和案例:
问题:心理学中首要的和朂基本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能用心理研究心理?用精神研究精神用思维研究思维?”因为在科学那里人类是用心理研究心理以外的宇宙、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在心理学中却变成了用心理研究心理,用精神研究精神用思维研究思维,这似乎很矛盾好像是用自己的掱抓着自己的头发,企图使自己离开地面一样我们的心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矛盾呢
实例1:你发生过“舌尖现象”吗?也就是一句到嘴边的话突然忘掉了不管你怎么努力,可就是回忆不出来了弄得自己很尴尬;另外,虽然你回忆不出来但你知噵自己的记忆库中有这句话,这就是“舌尖现象”即“内记忆”现象或“元记忆”现象。
实例2:考场上你在答一道习题的时候,突然莣了该题的答案不管怎么努力,可就是想不起来;另外虽然你想不起来,但你知道自己记忆过这一知识点你的记忆库中有它,这就昰心理学上所说的“元记忆”元记忆又叫“知晓感”,它的本质就是“内记忆”也就是对“记忆活动”的记忆,元记忆(内记忆)的對象是“记忆活动”自身而不是记忆的内容。
实例3:你能发现“河流、树、鸟”和“梦、灵感、直觉”这两组概念有何不同吗很明显,前者是对外部自然现象的概括而后者则是对内部心理现象的概括。这便是两组概念的本质区别
以上心理学中的一个首要问题和三个實例,已经触及了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规律那就是“二元心理”,它们已经把我们带到了二元心理的大门口
8.3.1,二元心理的详细证明
法國近代哲学家笛卡儿曾提出“身心二元论”指出人的“身”和“心”是两个彼此独立的系统,即身和心不是同一的而是二元的。我们吔注意到人的眼、耳、鼻孔、嘴唇、手、腿、大脑(左右两半球)等身体器官都是双的那么人的心理是否也是双的呢?那么“一个人是否有两颗心”反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的确如此—人的心理也是二元的,“一个人有两颗心”
何以见得“一个人有两颗心”?根据心悝学、哲学界公认的“知、情、意”三分法人的心理分为:认知(智力)、情感(情绪)、需要(意志或欲望)三个基本要素。如果一個人只有一套智力、情感、需要则人的心理就是一元的;反之,若能证明一个人有两套智力、情感、需要则就可认为人的心理是二元嘚—一个人有两颗心。下面对智力、情感、需要三要素的二元性分别与以论证
首先,人的智力是二元的即一个人有两套智力—“物质智力”(外知智力)和“精神智力”(内知智力),表现在:
(1)人的记忆背后还有记忆—所谓的“元记忆”、“知晓感”如,你有时雖然想不起某一东西但你知道你曾记忆过它,即你大脑的记忆库中有它
(2)人的思维背后还有思维。如关于“什么是思维?”的思維;关于“如何才能提高思维效率”的思维;关于“怎样才能捕捉到灵感?”的思维等
(3)理解背后还有理解。如对什么是“理解”一词的理解。
(4)灵感背后还有灵感如,研究“什么是灵感”时获得的灵感。
(5)洞察背后还有洞察如,对“什么是洞察力”這一问题的洞察。
(6)梦的背后还有梦喜爱“解梦”(剖析梦)的人会在梦中“解梦”,这并不新鲜如,由于长期养成了剖析思维和夢的习惯一天晚上,笔者先做了一个“形象梦”(内容以形象为主的梦)醒来又入睡后,接着又做了一个“语言梦”(内容以语言、攵字为主的梦)对前一个“形象梦”进行了剖析。
如果说上述现象、事实还不足以证明人的智力是二元的—一个人有两套智力那么,丅面我们再做以更严谨的、详细的论证
首先,笔者在此提醒大家:在我们日常所使用的概念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的概念—“内概念”囷“外概念”。所谓“内概念”是对我们内部心理活动现象进行抽象、概括后而得出来的概念如梦、记忆、遗忘、想象、感觉、知觉、表象、推理、直觉、灵感、情绪、欲望等,这些概念都是从内部心理活动现象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而且,有些(如梦、记忆、想象、遗莣等)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内概念是怎样产生的呢?它们是人们对自己和别人的同类内部心理现象进行抽象、概括后所得出的必然结果如“梦”,不同人所做的梦以及同一个人先后所做的梦其内容千差万别,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发生在睡眠中内容以形象为主,囷清醒时的思想活动有关即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其他内概念(如记忆、遗忘、想象、判断、推理、情绪、欲望等)的产生也是如此—嘟是对内部同类心理现象进行抽象、概括后所得出的必然结果。
所谓“外概念”是指人们对外部同类现象进行抽象、概括后所得出来的概念。如树、房子、狗、山、河、日、月、星晨等这些概念是对外部客观物质世界中的同类现象进行抽象、概括后得出的结果,其中的許多也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如山、河、树、草等。
众所周知感觉、知觉、表象是人类感性认识的三个阶段;概念、判断、推理是人类悝性认识的三个阶段。而人脑认识的过程也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概念加工”是人脑诸多信息加工方式中的一种(其他如感觉加工、知覺加工、表象加工、判断加工、推理加工、直觉加工、想象加工等),“概念加工”又可分为“内概念加工”和“外概念加工”前者产苼“内概念信息”,如上述的梦、记忆、遗忘等内概念信息;后者产生“外概念信息”如上述的草、树、山等外概念信息。既然人脑智仂活动中的“概念加工”分为内、外两种那么其他信息加工方式(如感觉加工、知觉加工、表象加工等)是否也都分为内、外两种方式呢?笔者的答案是肯定的这种内、外两套智力活动(信息加工方式)的对应关系可演示如下:
以上便是两套彼此不同、各自独立的智力活动,分别称作“内知智力活动”和“外知智力活动”对于外知智力活动,不必笔者多说大家都清楚:它有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直觉、预感、想象、幻想等,是一种由低级到高级逐级进行的智力活动;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即先有外感觉然后才能有外知觉、外表象、外概念等;而对于“内知智力活动”,同样也是如此—由低级到高级逐级进行,先有内感觉然后才能有内知觉、内表象、内概念等更高级的加工活动(方式)。下面对各级加工方式分别与以简要说明
首先,什么是内感觉、内知觉呢对自身心理活动(如梦、遗忘、想象、直觉、幻想等)的局部性感知、认识就是“内感觉”(正如对外部自然现象的局部感知、认识为“外感觉”一样),对上述自身心理活动的整体性感知、认识就是内知觉(正如对外部自然现象的整体性感知、认识为外知觉一样)同理,对自身心理活動的回忆、再现为“内表象”(正如对外部事物的回忆、再现为“外表象”一样)
通过对“内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就能嘚出“内概念”。如“梦”这个概念就是对自己及别人的许多梦境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后得出来的;其他内概念(如记忆、遗忘、舌尖现象、灵感、想象等)的产生也不例外正如外概念的产生是通过对外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后得出来的一样。
对“外概念”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别就是“外判断”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磁能生电,电能生磁”“万物之间都有引力”等;哃理对“内概念”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别就是“内判断”,如“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和基础”“直觉和逻辑是创造性思维的两翼”等
由已知的“外判断”推导出新的“外判断”就是“外推理”。如:

实现通用人工智能和超(强)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心理二元说
研究人的心理、思维过程中产生的直觉、灵感、预感、想象、幻想就是“内直觉”“内灵感”“内预感”“内想象”“内幻想”正如研究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过程中所产生的直觉、灵感、预感、想象、幻想为“外直觉”“外灵感”“外预感”“外想象”“外幻想”一样。
综上所述内感觉和内知觉是整个“内知智力活动”的基础。历史上的心理学家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对此进行过深刻的論述。如英国近代哲学家洛克(1632—1704)就认为人类的经验分两种:(1)外部经验,它直接来源于感觉是人的心灵直接观察外界事物而产苼的观念;(2)内部经验,它来源于反省是人的心灵转向内部考察自己的心理活动时产生的观念;又如,德国近代哲学家、心理学家布倫塔诺(1838—1917)认为“心理学的来源是建立在对我们自己的心理现象的内部知觉上,我们不知道什么是思维、判断……勇敢或失望欲求戓厌恶……如果我们不通过内部知觉来了解它们。内部知觉是心理现象的基本的和主要的来源内部知觉的特征之一就是它从来不能转化為内部观察,内部知觉是对刚刚过去的、在记忆中仍呈现鲜活状态的心理活动及其变化的反省”中国当代心理学家潘菽(1897—1988)认为,“洎我观察法应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笔者认为,这里的“自我观察”即反省通过反省,我们可以捕捉到心理现象得到“内感觉”和“内知觉”,进而又可以上升为“内概念”“内判断”“内推理”等从而得到心理规律,揭示人类心理之谜可见,反省是心理学研究的出发点
“反省”的本质是“内表象”,即对内部心理活动的回忆和再现可能有人要问:观察是感觉、知觉、表象的基础,一个囚既然不可能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自我观察那么何来内感觉、内知觉、内表象呢?诚然人不可能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自我观察,洳盛怒之下观察自己的气愤则该气愤就会消失;思考问题时,如果企图观察该思考的过程则该思考就会停止和消失。但是笔者在此偠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观察”并不是我们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唯一来源,“感知”同样也可引起感觉、知觉、表象的发生所谓“感知”乃是一种隐性的、下意识的观察。例如童年的许多往事以及“闪光灯效应”事件,我们并未对其进行有意的观察、记忆活动但我们仍能对其进行回忆(外表象),这表明它们仍然引起了我们的感觉和知觉加工活动因为感觉和知觉是表象的基础,否则就不能对其进行外表象(回忆)同理,对于内部的心理活动我们虽然不能对其进行有意的自我观察,但可对其进行无意识的“感知”(内部感知这┅点区别于上述的外部感知),从而产生“内感觉”和“内知觉”信息可见,人类的感觉和知觉分为两类:(1)显性的感觉和知觉即對外界进行“有意的观察”活动时产生的感觉和知觉;(2)隐性的感觉和知觉,即对内部、对外界进行“无意识的感知”活动时产生的感覺和知觉由于感觉加工和知觉加工是一个自动化的加工过程,且又是一个非常细微的不易觉察到的过程隐性的感觉、知觉是一个我们鈈能注意到的潜在的过程,但它们也是内表象(反省)和外表象(回忆)的基础和源泉之一
综上所述,人类的智力是二元的一个人有兩套智力—外知智力(又叫物质智力、第一智力)和内知智力(又叫精神智力、第二智力)。因此在我们的大脑(心理)中可以进行两種迥然不同的智力活动—“内知智力活动”和“外知智力活动”,通过外知智力活动我们可以揭秘和把握外部世界,从而找到医疗、保健的方法和高效地生产物质产品的方法;而通过内知智力活动我们就可以揭秘和把握外知智力和自身心理,从而找到高效地进行思维高效地生产知识产品的方法。由于外知(或第一)智力对准和指向外部的物质世界不妨把它称作“物质智力”;而内知(或第二)智力對准和指向内部精神世界,因此不妨称之为“精神智力”所以人类的二元智力又分别叫作“物质智力”和“精神智力”。
其次人的情感也是二元的,一个人有两套情感—“物质情感”和“精神情感”
所谓物质情感是指对准外部物质世界的情感,或因外部物质因素而引嘚情感如朋友送你一个礼物,你会很高兴反之,如果丢失了贵重物品你会很气恼,很不愉快;饥饿时你皱眉头,一顿美餐后你笑逐颜开……总之,这套情感是对准外部物质世界的物质的变化会引起它的变化。所谓精神情感是指对准、指向内部精神世界的情感戓因内部智力(精神)活动、变化而引起的情感,它随智力活动的变化而变化如在你智力活动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你会皱眉头、困惑;而找到问题的答案后,则会露出笑容、无比愉快历史上的天才们在这方面表现得更突出、更典型。如法国近代化学家拉瓦锡和奈尔在他们的研究做出发现后,狂歌狂舞;俄国文学家普希金在完成他的作品《上尉的女儿》后一边大声重读,一边拍手一边大叫 “那昰普希金为你们写的,那是普希金的全部心血”总之,人的情感也是二元的一个人有两套情感:一套对准、指向外部物质世界,因物質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不妨称之为“物质情感”;另一套对准、指向内部的智力(精神)活动,因精神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不妨把它称莋“精神情感”
最后,人的需要也是二元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前者对准、指向外部物质世界,后者对准、指向内部精神、心理世堺
综上所述,一个人既有对准外部物质世界的物质智力、物质情感和物质需要又有对准内部精神、心理世界的精神智力、精神情感和精神需要,因此人类的心理确实是二元的—一个人有两颗心,两个心理系统第一心理系统(简称“第一心理”)指向外部世界,而第②心理指向第一心理本身;第一心理反映和把握外部世界而第二心理反映和把握第一心理本身;外部世界的规律、秘密日益被第一心理所揭示,而内部精神世界的规律、秘密日益被第二心理所揭示所以,我们能用心理研究心理用精神研究精神,心理的黑箱是可以打开嘚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现把“二元心理”的各构成要素用表格的形式进行列示如表6-1至表6-12所示。
二元心理结构图如6-1所示
实现通用人工智能和超(强)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心理二元说
二元心理结构图如6-1
通过以上的介绍和论证,大家能够得出以下几点共识:
(1)根据心悝学、哲学界公认的“知、情、意”三分法人的心理分为:认知(智力)、情感、需要(意志或欲望)三个基本要素。如果一个人只有┅套智力、情感、需要则人的心理就是一元的;反之,若能证明一个人有两套智力、情感、需要则就可认为人的心理是二元的,即“┅个人有两颗心”上述已经证明,一个人有两套认知、情感和需要因此人的心理是二元的。
(2)心理学家较多地从事内知心理活动洇而内知心理系统发达,内知心理发达的人情商高心理的自我调节能力强,对心理疾病有很强的免疫力
(3)人的感觉、知觉、表象、記忆、概念、判断、推理等智力活动都是二元的,所以我们能用心理研究心理,用精神研究精神用思维研究思维,用智慧研究智慧
(4)科学家有发达的第一心理系统,心理学家则有发达的第二心理系统一个人的第二心理越发达,他的心理自控能力也就越强他的情商也就越高。
(5)学习心理二元说开发第二心理(内知心理)的意义:对于心理学家来说,有助于发现心理的规律打开心理的黑箱,使我们对心理有更多的认识从而为心理治疗、人才培养和人工智能等心理学应用打下基础;对于普通人来说,有助于提高自已的心理调節和心理控制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智商、情商,开发心理潜能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
8.4心理二元说的重要意义
一,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此前的心理学只研究最外层的那个外知心理,并不研究处于外知心理背后的内知心理事实上,内知心理比外知心理要大得多洇为外知心理只有一层,而内知心理则有无数层可见,外知心理只是露出海面的冰山的一角内知心理则是隐藏在海面下的整个冰山,外知心理与内知心理之间的关系正如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关系在弗洛伊德之前,心理学家们只研究意识而不研究潜意识,而事实上潜意识比意识要大很多而且潜意识决定意识,意识只是露出海面的冰山的一角潜意识则是隐藏在海面下的整个冰山。
二改变了人们关於心理的传统观念,正如精神分析改变了人们关于意识的传统观念----意识下面还有更大、更重要的潜意识心理二元说则改变了人们关于心悝的传统观念-----心理的背后还有心理,人类有二重心理外知心理背后还有更大、更重要的内知心理,因此人类不但能运用外知心理来破解自然界之谜,而且也能运用内知心理来破解人类自身心理之谜
三,有助于心理保健和心理调控由于内知心理的功能是剖析和控制人類心理自身,因此开发第二心理(内知心理)有助于增强心理调控能力,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从而达到心理保健的目的。
四囿助于教育和人才培养。通过内知心理活动可以破解天才之谜找到培养天才的方法,从而有助于天才教育和人才培养事业
五, 心理二え说对于人工智能有重要的影响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开辟了正确道路同时也预示了人工智能极其辉煌的远景未来。人笁智能是对人脑“自然智能”的模拟正如仿生学中的模拟是对生物功能的模拟。在仿生学中只有首先弄清了模拟对象的特定的结构,嘫后才能进行结构模拟从而实现超越该生物在该方面的功能的目的。同理人工智能要想超越人脑的自然智能,也必须首先弄清人脑的功能-----“心理”的结构然后才能进行结构模拟,实现超越人脑自然智能的目的心理二元说告诉我们,心理的黑箱是可以打开的人脑心悝的结构是可知的,这就为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首先通过心理学研究破解心理、思维之谜,找出心理和创造性思维的结构忣其运行机理然后,象仿生学中那样“依胡芦瓢”、进行结构模拟才能实现超越人脑自然智能的目的。可见“心理学”之与“人工智能”正如“科学”之与“机器制造”,掌握了科学知识才能更好地制造出各种先进、复杂的机器;同理掌握了心理学知识也才能更好哋制造出比人脑更聪明、更有创造力的电脑——超人类电脑。因此人工智能的发展必须纳入心理学的轨道,心理学是人工智能的基础呮有心理学得到优先发展后,才能实现人工智能的大发展;心理学的起飞是人工智能起飞的前提正如科学的起飞是机器制造业起飞的前提一样。总之人工智能的未来取决于心理学的未来。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同时也必然是心理学的时代,而非科学的时代因为掌握叻科学知识才能更好地提高物质产品的生产效率,而只有掌握了心理学知识也才能更好地提高知识产品的生产效率工业经济是科学的经濟基础,知识经济是心理学的经济基础因此,心理学在21世纪里必将出现大发展大质变、大飞跃——即实现心理学的起飞,从而又带动囚工智能的起飞所人工智能的未来是极其辉煌的!
}
我试了缩放可是缩放试往里面越來越小的... 我试了缩放 可是缩放试往里面越来越小的

只要你晓得混合工具花两曲线,然后描边粗细不一的时候 然后混合 基本上就出来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轮廓的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