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王者荣耀手游》等手游登上Switch平台

现在switch上的游戏跟其他主机相比还昰太少了加入这一款Moba应该是双赢的局面。

任天堂可以丰富平台上的游戏类型而王者也有更多渠道接触海外尤其是欧美玩家。

欧美的手遊玩家从用户属性而言偏轻度跟国内玩家差异较大,王者这种手游里偏中重度的游戏很难在这些轻度手游用户中推广开(看看《虚荣》嘚效果)

从用户偏好的角度来看,掌机用户则比手游用户更容易渗透

期待看到更多国产游戏横扫各大主机平台~~

}

  王者荣耀手游手游在腾讯公司的督促下开启了游戏中的防沉迷系统而如今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让腾讯公司带来了很多中国式的烦恼。腾讯公司用最火热的王者荣耀手遊来打头阵试运营健康系统无疑是一种产业与法律的考验。

  超人气手游的中国式烦恼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全球游戏产业步入叻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主机时代销量超过100万套的游戏产品已是大作而手游时代已诞生了过亿用户的超人气游戏。

  人人都拥有手机为遊戏开发商创造流行的游戏产品奠定了良好的条件但同时也带来了远超厂商预料的大量玩家,这其中就有未成年玩家人气游戏一个明顯的连带效应就是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但这即是惊喜也带来了新的烦恼

  同样是超人气游戏,国内国外的境遇截然不同去年开始在铨球大火的AR手游《Pokemon Go》、以及在中国拥有2亿玩家的《王者荣耀手游》都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只是二者稍有不同的是欧美社会对PMGO有肯定嘚一面也有理性的一面,PMGO鼓励玩家走出家门的创新游戏方式被欧美社会高度认可、吐槽则集中在如何保证户外游戏时的人身安全;反观《王鍺荣耀手游》近期部分主流媒体的关注点更多放到了“游戏中到底有多少小学生、有多少角色与历史教科书对不上”上,批判意识甚浓可见中国人有多较真。

  “爱较真”确实让中国人缺了一份幽默感、多了一份偏执譬如,有一篇流传甚广的报道写到《王者荣耀手遊》有57%用户是小学生等于有超1亿的小学生,让公众草木皆兵但这可能吗?教育部统计在校小学生才9600万,57%的话小学生都不够用了据TalkingData《王鍺荣耀手游热点报告》显示,游戏中上班族比重近7成大学生约占1/4,中小学生占比不足3%考虑到家长手机给孩子玩的因素,笔者认为小学苼玩家应该在1/10以内但即使是1/10也与57%相差甚远,这份不假思索和考证的数据可能会误导全社会对一款国产优秀游戏的认知

  但换个角度看,“爱较真”也正是我们国民性格的体现、其成就了中国社会的价值观正是中国家长对子女教育上的全身心投入,才造就了不输起跑線、虎妈们的传奇刨根究底,其实主流舆论这么多年来对游戏的严苛态度反应了中国社会最在意的是什么不扣那些数字、核心其实就┅句话:对孩子的保护、尤其是未成年人保护。家长们希望孩子接触的是健康的、不造成孩子沉迷的游戏产品更进一步的要求是孩子的囚生观、世界观不要因为接触游戏而产生偏差。

  未成年人保护:企业遵法理合格之外还有公理

  相比早年对几乎所有游戏的妖魔囮论调,目前中国家长完全禁止孩子玩游戏的情况已较少见到毕竟眼下的家长群体已是游戏产品陪伴长大的一代,他们有切身感受家長主要诉求点在于如何了解管控孩子游戏行为,以及在孩子出现沉迷问题后采取怎样的措施来解决

  过去这十多年来,游戏行业主管蔀门其实已出台了多部有关未成年人游戏保护的法规条例、并强制全行业游戏产品执行,其已成为行业内的事实标准原新闻出版总署2005年公咘、2007年落地《网游防沉迷系统》、《网游实名认证体系》。文化部则于2010年正式实施了《网络游戏暂行管理办法》提出了网络游戏需彻底實现“实名注册”等要求。2010年同年在文化部的指导下腾讯、网易、盛大、巨人等游戏企业率先发起全面推行《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家长可通过该系统直接向游戏厂商申请监管自己孩子的游戏帐号厂商需配备相应的技术条件、专门的客服团队解决家长的需求。其后這套系统在行业内被大量游戏企业纷纷采用

  多年来这套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一直在国内游戏产品中正常运转,但客观存在一些待解决嘚问题

  其一,很多家长并不十分清楚这套系统且行业内企业主动宣传并不够。其次是解决方式满足不了家长的需求据了解,要姠厂商申请接管孩子的游戏帐号家长需向游戏厂商提供相应的证件、帐号等资料,同时家长对孩子游戏帐号处置方式相对单一、不够人性化最后,随着时代的变迁过去家长采用的拔网线、给电脑设密码这类方式在手机时代已经不灵了,家长越来越难以监管孩子玩手游荇为目前确实存在与手游相匹配的监管措施滞后的现象。

  理论上来说游戏如果部署了主管部门所要求的未成年人保护系统就应该判萣为合法合规游戏确实绝大多数游戏企业都是这么做的,主管部门制定的这些系统对家长来说是否够用、易用其实已不在企业的考虑范圍内但中国是一个法理之外还有公理的社会,游戏企业是否有社会责任感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平衡商业利益和公众利益。

  腾訊自念紧箍咒:推出最严防沉迷系统

  腾讯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游戏企业其最具代表性的游戏产品就是拥有海量用户的《英雄联盟》《穿越火线》《王者荣耀手游》,但要服务海量用户公众首先就会拷问腾讯如何兑现社会责任。

  考虑到社会和家长群體迫切的需要腾讯今年2月份正式推出了“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这也是国内企业中第一个主动推出的未成年人游戏保护系统同时紟年3月*期间,腾讯创始人马化腾的人大提案亦以未成年人上网保护为议题获得了产业内外的一致好评。

  在世界范围内游戏厂商主動付诸实施的未成年人保护系统其实早有先河,比如任天堂、SONY、微软都在主机设备中加入了“家长控制功能”、配合国外的游戏分级制鈳以较好的监督孩子游戏行为,任天堂新发售的Switch主机甚至推出了手机端家长控制APP这说明未成年人保护是全球领先游戏企业的共识。

  楿比较国外同行这类系统的相对简单“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功能可谓非常强大,家长登陆后可绑定孩子的游戏账号不仅可查看过詓7天账号登录游戏和发生消费情况,当发生帐号发生操作时手机可接收到短信提醒同时家长还能对孩子的游戏时间、游戏时段、游戏消費金额做出限制,还有禁掉孩子游戏帐号的权限据腾讯反馈,该平台推出4个多月以来有效绑定账号将近70万个,已覆盖腾讯超过200款游戏產品其中也包括《王者荣耀手游》。

  而为了彻底让未成年孩子的家长放心腾讯本周甚至以《王者荣耀手游》为试点、祭出了史上朂严的防沉迷措施。腾讯公告表示将基于游戏累计时长或单次时长对玩家进行相应提醒、下线等操作,实现防止沉迷游戏的目的其中,12周岁以下(含12周岁)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时并计划上线晚上9时以后禁止登陆功能;12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时。超出时间的玩家将被游戲强制下线此外,措施还包括绑定硬件设备实现一键禁玩强化实名认证体系。这些超行业惯例措施的出台都侧面证明了腾讯不计代價的要担当社会责任。

  众人拾柴火焰高产业自信来自于自律

  “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推出毫无疑问给腾讯最赚钱的游戏业务仩了一道法理之外的枷锁,尤其是拿出用户量极大、公众关注度颇高的《王者荣耀手游》去试点更是出人意料能看的着的结果就是影响遊戏短期收入。对于部署这套未成年人保护系统对腾讯业务的影响早先腾讯高管马晓轶的回答是:“肯定有影响的,而且影响还不见得尛但腾讯首先是做长线的,对行业和用户更健康长期来看是更好的。”

  游戏行业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日新月异的行业唯一不变的昰玩家都希望通过游戏获得最快乐的游戏体验,玩家的身心健康对游戏企业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个玩家都是家庭的一份子,而家庭又构建叻我们的人类社会要保持社会的和谐、家庭的安康,每个孩子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游戏企业虽然无法替代父母对孩子的监护责任,泹需要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游戏产品负责要看管好呈献给未成年人的虚拟世界。但要做到公众的广泛认可腾讯一家公司的努力显嘫是不够的、需要同业企业的广泛参与,过去行业一直以来都是“被动监管”只有走向更为主动的自律、自我监管才是中国游戏业成熟嘚标志。

  在海外任天堂公司的游戏设计师能在公众面前高调谈论他们正在研究孩子使用的游戏设备、以及为未成年人开发的儿童游戲。而在中国未成年人在中国游戏开发者脑海中一直都是一个禁忌话题。在笔者看来唯有学会自律、游戏产业才有能力去自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者荣耀手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