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a6500评测有多从曝光

总结 综合性能强悍 视频拍照均优旗舰

    以上就是我们对的评测内容,作为新一代索尼的APS-C画幅旗舰机型,A6500无疑是现在索尼综合性最好的一款APS-C画幅相机。相机的画质表现保持了如前作A6300的高水准,良好的控噪和宽容度表现都让人满意,而5轴防抖,高速连拍(续航)能力的加入让相机在不同拍摄题材上的整体表现更加均衡和全面,作为旗舰机型,新款的A6500的总体综合表现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索尼A6500的整体综合表现相当优异

    聊性能和体验,咱们还是先抛开价格问题。索尼A6500单纯从性能表现来看,其表现的确称得上是旗舰水准。画质方面,索尼A6500的控噪、宽容度都保持了高水准,整体来看无疑是APS-C画幅中综合画质表现最好的几款机型之一。良好的画质保证了相机的出片基本水准。

    机身加入了5轴防抖系统,从笔者的使用体验来看,对于无镜头光学防抖的镜头而言,机身防抖的确可以带来2-3档左右的安全快们补偿,这是索尼A6500的优势。不过相对的,价格的提升,续航的下降也都是5轴防抖带来的问题。这些权衡或许也是大家选购A6500和A6300时最大的纠结所在。


索尼在A6500上尝试进一步优化相机的操控性能,不过较矮的机身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操纵的设计

    索尼A6500操控上也进一步优化,更多的自定义键和触控值得肯定。不过因为追求机身的小巧导致了机身的按键设计比较紧凑,从按键布局来看其实A6500可以看做一台小号的,但相对的,因为机身更加小巧,一些按键不得不放置到了一些不太习惯的按触位置,操控起来显得不是很适应。


A6500的追焦,连拍以及4K视频画质都可以称得上是同级别无反相机中最优秀的之一

    总的来说,索尼A6500的确是一台性能相当不俗的旗舰级APS-C画幅机型。大家的问题还是在价格。这方面其实在今年的多款机型上都能看到这一趋势,因为APS-C旗舰机型的高性能,以及新技术的应用,使得这些机型在价格上完全有超越全画幅的趋势。但其实观察下,被超越的全画幅机型都是些老技术的老机型,在性能上除了画幅的优势外并不一定比这些APS-C画幅旗舰来的更强。笔者认为大家还是要理性看待新技术新机型的价格问题。而从相机的实际性能表现来看,索尼A6500的性能表现可以说是对得起它的售价的。当然,等过一段价格回落后,可能会是更好的入手时间。大家还是根据自己需求,来更好的做出购机的选择吧。

2168 总结 综合性能强悍 视频拍照均优旗舰以上就是我们对索尼A6500的评测内容,作为新一代索尼的APS-C画幅旗舰机型,A6500无疑是现在索尼综合性最好的一款APS-C画幅相机。相机的画质表现保持了如前作A6300的高水准,良好的控噪和宽容度表现都让人满意,而5轴防抖,...

}

原标题:索尼 A6500:面对这台全能旗舰,你还想知道什么

本文转载自 CrazyProduction(订阅号:疯狂制造)。本站已经获取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实从 a6300 发布那时开始,我就总是觉得这一届 aps-c 旗舰还是差点意思,但当 a6500 发布之后,感觉那些在 a6300 上的短板已经全部补足了。

镁合金机身、425 个相位对焦点、最快 0.05 秒对焦、静音快门、支持 4K 、s-log3 、1080p 的 4 倍慢动作拍摄,属于索尼全系列相机中顶尖的 “黑科技” 集于一身,a6300 对于我来说唯一纠结的也只不过是没有五轴防抖罢了。而 a6500 的到来,除了解决了让我纠结已久的五轴防抖外,还加大了缓存并多加了快捷键及触摸屏幕,对于没有全画幅情结的我来说,它已经基本趋于完美了。

作为 E 卡口的 aps-c 机器,a6500 大致上保持了从 NEX 时代一直延续下来的造型,在细节优化上很容易地感受到,轻微增加了的机身厚度及手柄深度,让整个握持感达致质的提升,基本向二代 a7 系列看齐(受限于体积尾指位还是小了一点),即使是转接 a 卡口长焦也不会有像 a6300 、初代 a7 系列很难握稳的感觉。

那些追焦高感什么的常规测试我就不再去详细测了,iso6400 非常可用,个人感觉追焦虽然还是会跟同级别的单反有差距但已经达到一个非常不错的水平,像那些压马路摇镜头的抓拍,广域 + AF-C 基本上单张拍摄就能有非常高的成功率。其他的大家要看的可以去各大门户网站看看。接下来主要说的是我觉得改进得好的地方。

触摸屏的加入无疑是会更加方便,特别是对于 a6500 这类对焦点 “成堆” 的机器来说,想对哪里点哪里的体验真是非常可以。比较特别的用法是在手指在屏幕划动时,对焦点会跟随手指的轨迹运动,而且即使是使用取景器时这一功能依然能够使用。只是…… 大家可以脑补一下看着取景器还手指搓着屏幕的画面……

而在视频拍摄上,触摸屏使用上述的方式可以实现虚实变化,但这个需要把视频 AF 跟踪灵敏度设置为 “响应”, AF 驱动速度设置为 “低” 或 “标准”,不然的话一定程度会影响平滑程度。

或许这个触摸屏还有很多潜能等我去挖掘,但尽管如此,感觉在现时来说这块触摸屏的方便程度依然没方便到能改变我日常拍摄习惯的程度。

面对 a6500 这种功能如此之多的相机来说,快捷键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多一个快捷键无疑是进一步减少跑进 menu 里面设置的几率,然而对于视频拍照都是主要用途的我来说,快捷键感觉依然不怎么够用,这种级别的机身,我还是希望起码多上一个前拨轮。

顺手晒一下我的快捷键设定:

具体名称是 Slow&Quick 的帧数设置,这是一个专业摄像机中下放下来的功能,简单来说就是拍摄升降格(快、慢动作)的帧数设置。区别于 a6300 那个限制你只能够拍摄 4 倍慢动作(100fps)而不能设置其他速度来说,独立的 S&Q 设置不仅能够控制慢动作倍数,还能够直接拍摄高达 60 倍的快镜头,并且不会像 app 那样有特定时间限制。

白平衡除了在自动白平衡上加入了标准、环境、白色优先三种模式外,方便在光线环境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对白平衡更好地把控。

LAEA3转接的a卡口的对焦能力

作为 a 卡口的余孽,转接 a 卡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虽然 LAEA3 只支持带有 SSM 马达的镜头,但也足矣让很多看重 a 卡口镜头性价比的用户关注。

实测转接后的对焦速度虽不及原生卡口又或者使用 LAEA4 转接(转接 SSM 镜头里最慢的 70-200G),但还在一个可用的水平,而且一旦对上了追焦的咬合能力会让你有不少惊喜,相比起 LAEA4 那些少得可怜的对焦点,LAEA3 能够使用 a6500 片上的 425 个对焦点,对于业余用家来说优势可不是一点半点。而对于职业用户来说,我还是觉得买原生 E 口更为可靠。

与富士 X 卡口这种主要画幅为 aps-c 画幅不同,E 卡口对于 aps-c 画幅的镜头支援基本上从全画幅 A7 系列诞生之后就基本停止了,所以大部分 E 卡口 aps-c 用户想要使用高端镜头,往往都只能够选择全画幅镜头。

我觉得这个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这就和 C、N 两家 aps-c 机身的配镜选择一样,除了 aps-c 的超广和标准变焦,其余的诸如长焦、定焦等镜头基本上都是全画幅设计的。或者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如果一支 aps-c 画幅的镜头卖到大几千的时候,即使素质再好,或许你也会和我一样宁愿选择全画幅镜头吧?

就我个人来说,手头上 E 卡口全画幅镜头特别是那些诸如 35mm F2.8、55mm F1.8 的小定焦都是非常巴适。而超广方面,其实选择也不少,三阳 12mm F2.0、蔡司 Touit 12mm F2.8、原厂的 10-18mm F4 OSS 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但我似乎跑偏了,选择了福伦达的 12mm F5.6 二代,无它的,因为全画幅机身也可以用。

福伦达 12mm F5.6、索尼 35mm F2.8、索尼 55mm F1.8 三支小定焦,这样的组合无论放在 aps-c 画幅还是全画幅机身上,对于希望极致轻量化而画质又不减弱的用户来说,都是非常舒服的组合。

而在拍视频的工作中,我更加偏向转接 a 卡口镜头,原因是手头上的 E 卡口镜头对于手动对焦都并不友好,简单来说就是对焦环随转动速度的变化幅度也随之而变化,传统像跟焦器原理的手动对焦方式在手都上这部分 E 卡口镜头基本都无效(这个问题主要集中在最初推出那部分 E 卡口全画幅镜头,新出的那些基本没这问题)。

平心而论,作为 aps-c 旗舰的 a6500 性能已经达到了 E 卡口系列相机的新高度。但在响应、稳定性等方面,对比起同级别的单反依然处于一个追赶的阶段。尽管如此,在 “全能” 这一点上面,功能上已经无限接近摄像机的视频能力,真的为 a6500 拉回不少分数。所以,我并不认为它会是追求极致速度和稳定用户的首选,但假若你追求便携、视频、可玩性的话,我真的想不到有什么理由可以拒绝它。

}

 主题:关于索尼黄——a6500vs佳能m5实拍视频对比

关键词: 发帖用户名:

实话实说索尼在色彩上,尤其是人像和佳能真的是差一个档次。
脸色红成那样,是人妖吗?
曝光都不一样,有意思吗
楼主跟丘比小怪兽是一挂的,水平不及电子哥,修养不及糊涂蛋。

索尼自动测光都做不好,你以为是手动相机呢?
索尼亮处一片白,暗处一片黑很明显
本帖由 MI+6 客户端发布
目前只有A9能和佳能比一下肤色。
你干脆关掉6500电源测试,说6500拍照都黑屏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实话实说索尼在色彩上,尤其是人像和佳能真的是差一个档次。


连曝光一致性都极大差异。将a6500的曝光与反差调到与M5一致情况下如此: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索尼自动测光都做不好,你以为是手动相机呢?


明显是手动故意改了测光,索黑都是没有道德底线的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征途上奔走 发表于 23:11
连曝光一致性都极大差异。将a6500的曝光与反差调到与M5一致情况下如此:

赞!这才是索尼相机的使用方法。
观音为了讨好女人,连男人的颜面都不顾了。
原来是做广告广告专家,居然说a9是垃圾,真是垃圾摄影师

本帖最后由 征途上奔走 于 23:24 编辑

赞!这才是索尼相机的使用方法。
观音为了讨好女人,连男人的颜面都不顾了。
在室内直出的色彩取向,A9和佳能5D4相识度达90%以上,一堆照片不告诉我参数,我都不一定能一眼能认出。

所以现在的佳能和索尼原来越中性,5D4不那么红了,A9也大幅度的修正了索尼黄。

征途上奔走 发表于 23:19
原来是做广告广告专家,居然说a9是垃圾,真是垃圾摄影师

靠哗众取宠的路人甲一个,自称摄影师,原来现在摄影师门槛都这么低!随便一个小朋友都可以当

怪不得国家官方取消了“摄影师”考证渠道 本帖最后由 maolegemi 于 02:09 编辑

弱智黑,当无忌是贴吧那小白聚集区么?曝光和焦点焦距都不一致比条毛
就跟前几天把PS里的污点去除工具说成D750出问题了一个德行,这些人都没下限了。
这是测试啥?连基本的曝光参数、测光基准、测光模式都没标明
目前只有A9能和佳能比一下肤色。

这是测试啥?连基本的曝光参数、测光基准、测光模式都没标明
你也是老鸟了,人家从室内到室外再回到室内,全程自动档

你也是老鸟了,人家从室内到室外再回到室内,全程自动档

全程自动档最少多就是比个曝光组合差异而已,能得什么出结论?彼此间测光取样比例,测光含盖面积,甚至画面各部分占比都不一致,能得出谁好谁不好的结论么?纯粹的个人自嗨...色彩测试最起码要室内恒定人造光源,使用标准色卡
全程自动档最少多就是比个曝光组合差异而已,能得什么出结论?彼此间测光取样比例,测光含盖面积,甚至画面各部分占比都不一致,能得出谁好谁不好的结论么?纯粹的个人自嗨...色彩测试最起码要室内恒定人造光源,使用标准色卡
你买相机就是为了拍色卡?
来者犹可追 发表于 11:17

您贴的视频截图没有A9?

所以,我才说是“估计”嘛!

看实拍照片,A9的索尼黄也好不到哪里去

看看胡渣扎拍的孩子吧,黄斑一块一块,如果说新手拍照可能有问题,作为大法家的签约摄影师也都是这样

正义的大保健用索尼A9拍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a6500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