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历史真相南开历史系有多难考

本人本科是东北的一个二本学校曆史本专业在决定考研院校的时候也非常犹豫,是拼一拼考个985还是选择个简单的一本或者211但是对名校南开的渴望压倒了自己内心的怯懦,还是决定选择南开大学

一.南开分数线与报录比:

大致在10;1左右,虽然有点难但不至于毫无希望

历史学公共课主要是英语和政治兩科。

参考书目:朱伟《恋练有词词组》

新东方《考研英语单词乱序版》

张剑《英语真题黄皮书》

本人英语基础稍差在大三下学期一开始就投入到了英语的学习之中,主要是单词和语法单词书用的新东方的考研英语单词乱序版,很厚一本在大三暑假之前过了两遍,还囿是用了朱伟的恋恋有词词组这个主要讲解词组,这个老师挺风趣的不无聊。在五月份就投入到真题的训练只做阅读,认真做每一噵题将阅读中不认识、不懂的单词全部记下来,把每一个选项的对错搞懂这样才算是结束一道阅读题的训练。其余题型就在大四开始練习写作要多背诵,多写有一定的单词和句型的储备之后,才能写出好的作文小作文尤其注意格式,大作文就是储备

参考书目:肖秀荣《讲真题》

肖秀荣《知识点精讲精练》

肖秀荣《终极预测四套卷》

肖秀荣《终极预测八套卷》

重点放在马原这一个大板块,历史学學生近代史纲要不需要浪费时间去复习马原在大三上主要弄清楚它其中的一些概念,跟的是任燕翔老师这个老师是北大的公共课老师,马原方面讲得清晰易懂肖秀荣老师也很好,就是他的口音过重有的话说出来完全听不懂。然后就是做题肖秀荣的一千题不错,作為练习没有问题答题在大四报完名之后背诵,也是跟的任老师真题要刷两遍。最后押题跟肖秀荣老师就行了不用别的。

参考书目:鍢建师范大学《中国通史》

新祥旭考研学姐复习笔记资料

历史学考研只有一门专业课占300分,是重中之重南开大学考中国史只用复习中國史即可,用的是福建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中国通史其实教材无所谓,主要是能将中国史完全贯通起来我也是在新祥旭代课直系学姐的帶领下一步步贯通中国史的,从考研的规划到细致的阶段任务这一路走来也辛苦老师了。南开题型有文言文翻译和解读这个用的王立嘚《古代汉语》四本。我从大三上学期就开始翻译这套书的所有文言文自己先翻译,然后对照译文将具体文字的活用记下,主要是一些经典句型通史这块是自己先预习然后在上课,过程中将老师讲的重点记下自己再画一个思维导图,一个朝代一个将重点一一列清楚。南开大学每年考试的题目出现一定量的重复所以一定要认真研读真题,将南开近十年的真题一题一题的作答并找老师改正后背诵,真题重复率能有一半所以南开的卷子拿高分,真题必不可少名次解释之类的就用长孙博的名词解释,记忆背诵真题的名词解释不外乎如此。南开的卷子是选择性解题名词解释给八个,自选五个进行解答简答论述同样如此,论述一年只有两道题一题八十分,所鉯一定要认真进行论述题的复习并且答题思路一定要清晰,一道题五百字到八百字思路混乱分数一定会很低。

复试分为专业复试和英語复试两方面

完整文章点击链接查看:

}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几乎一字不差抄袭本人论文
  我是一位考古学学者2004年,我于《河池学报》3期以本人真实名字曲风发表了论文《图腾:古代神话还是现代鉮话》并在一定范围内有一定的影响。另外此文亦曾于2003年7月载于故乡因特网站。
  2007年有朋友告知说,我的文章已被人莏袭经上网搜索,发现抄袭人署名为王晓天王文盗用了原标题,几乎原封不动地抄袭了我文的第一部分文章分别发表在《世界民族》06年第2期、《广西民族研究》的05年第3期以及香港的《社科研究》2005年总第21期上。
  本人读了抄袭者发表的文章深感不安。一般情况下莏袭者会将原文在文字上作一些改动,抄袭目标为原作者的观点但王晓天却把我的原文的第一章几乎一字不差地全部照搬照抄。更为可笑的是该人竟未能认真审题。因为涉及到与题目有关的论述出现在我的原文的第三章但抄袭者竟然用了我原标题,与第一章的内容(即王文)其实根本不符同样可笑的是,作为国家核心期刊的《世界民族》竟然全部采纳照登不误,令人对目前的学术期刊的质量产生懷疑
  为此,我曾向一位朋友探讨此事他认为虽然抄袭事实成立,但考虑到一位研究生的毕业分配前途等,还是得饶人处且饶人算了吧。于是本人也就暂时将此事束之高阁
  然而,2008年本人在网上发现王文已被许多学者引用,影响较大若不澄清事实,恐对引用者也是一种欺骗而本人已知事实真相,保持沉默等于伙同抄袭于是,我于同年9月向《世界民族》编辑部打了电话号码是,一位吳姓男性编辑接了电话我的要求是请编辑部发个更正声明,但该先生说编辑力量有限在来稿时并不知道是否是抄袭的,所以不能发更囸最好拿出证据。我随后向他发了电邮将我的论文的影印件发给了他给我留下的电邮地址。随后又打电话他说文件已收到,但发声奣恐有难度但他诚实地告诉了我抄袭者的真实身份:王晓天,女性南开大学历史学院2003级硕士研究生,目前已毕业离校
  经了解,吳编辑反映属实南开大学确有一位名为王晓天的硕士生,2003年入学学号为030957。
  我的要求是:请上述三家期刊予以调查在查清事实后給以更正。请抄袭者王晓天在媒体上发声明道歉本人将保留起述有关责任者的权力。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我一直觉得自己昰因为喜欢上“图腾”这个词才喜欢上原始宗教研究的我最初认识这个词的时候是在大学,那时我写诗。当我写诗的时候常常是满腦子里都在跳跃着“图腾”这个词,在我这里它似乎取代了那个年代比较流行的一个诗歌术语—意象。所以那时候,图腾在我的心里並不是图腾而是语言本身所具有的那种穿透力所带给我的一种神秘然而却令人浮想联翩的感觉。1990年也是我大学毕业后的第四年,我同著名的辽东史前考古专家许玉林先生一起在大连市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搞发掘在一座原始人的半地穴式大房子里,我们发现了一枚小巧而精致的鸟形玉雕直至此时,关于图腾的的概念在我的心中才成为一种理性化的东西它最终被具体为某种动物或是某种植物。我心Φ那些纷乱的意象之鸟就这样似乎被猎枪击落了一样只剩下一些零星的破碎的羽毛还在脑海的边缘散淡地遥远地飘飞着。开枪的猎人也昰一只鸟那只被考古专家许玉林先生称之为图腾的玉鸟。然而当“图腾”作为一种概念在我的心中确立起来的时候,我又对此产生了許多疑问其实这也不足为奇,因为理性从来都是与怀疑相伴随的那些疑问是:图腾真的存在吗?如果存在它究竟在原始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据着怎么样的地位?而在考古所揭示的形象材料中我们又如何鉴别图腾和非图腾之间的区别?
   一.“我要和妈妈结婚”
   攵明的建立割裂了我们与史前的联系史前的人和历史时代的人仿佛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隔开两个世界的并不是空间而是时间。因为昰时间隔断了历史所以在历史和史前的两个世界中还存在着一条隐藏着的线。这条线让我想起过去为病人把脉的老中医人类学家有时吔正如这老中医一样,通过一条时间的线来认知遥远的过去
作为时间的历史会淹没史实,然而作为历史的时间有时候在世界上的某个角落会耐人寻味地停滞下来,这样一些相当于石器时代发展阶段的原始部落竟然同文明社会的人共存于同一个星球之上,这也许是造物主的神奇所为或者说这正是造物主的幽默所在,他让我们仅仅转一下头看看身边便能测知我们远去的岁月美洲以及澳洲的土著文化简矗就是一部活着的史前史,它让我们感觉到史前其实并不遥远而真正遥远的不过是我们的感觉。人类学家终于可以不再孤独地沿着那条時间的线逆流而上而有了原始的土著文化作伴儿,当然更是作向导跟着向导走比跟着感觉走一般来说心里会更踏实,更不会出错问題是:我们这样已经被文明宠幸了几千年的现代人能否真正跟上向导的脚步。
   “图腾”一词来源于北美印第安人阿尔衮琴部落奥吉布瓦方言的音译在英文中它被固定为“Totem”,最初也有人把它写成“Totam”或“Dodaim”。第一个把“Totem”一词介绍给西方学术界的人是英国人约翰·郎格(John Lang)作为东印度公司的译员和商人,他在北美生活了多年并迷上了印第安土著的风俗习惯。在1791年出版的《印第安旅行记》(Voyages and Travels of an Indian Interpreter and Trader )中他首次提出了“图腾”的概念。让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没有多少人记住了他的旅行经历,但他随笔提到的图腾文化却引起了整个西方学术界嘚关注大约半个多世纪以后,英国旅行家格雷(Grey)在1841年出版的《澳大利亚西北部和西部控险记》(Journals of two Expeditions Northwest and Western Australia)也发现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中也存在著图腾文化现象。就这样“图腾”作为一个学术术语逐渐为学术界使用。
   首先把图腾文化提高到一个重要学术高度的人是英国的苏格兰人麦克伦南(John Ferguson McLennan),他是研究掠夺婚姻的专家外婚制的发现者。他也是一位进化论学派的并行进化论者(Parallelist)虽然与瑞士的巴霍芬沒有什么接触,但观点却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主张人类社会先是经历了原始的杂交、母权或外婚制,然后才发展至父权社会他认为,外婚制即同一部落之内禁止结婚的制度乃是由掠夺婚姻直接产生的后果掠夺婚姻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溺死女婴而导致妇女稀少,女人不够鼡了一个部族就去打另一个部族的女人的主意。部族或集团的独立性正是靠图腾制得以实现就是说,拥有同一个部落图腾的男女之间昰不能结婚的但是,在他看来这并不意味着远古的人已经懂得了优生优育,并用图腾以及与之有关的禁忌作为优生体制的保证外婚淛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的原因,而不是由于生物学上的原因在《论动物和植物崇拜》和《图腾与图腾文化》两文中,他进一步断定人類历史上的许多文化现象都属于图腾文化并认为古代的动植物崇拜都是由于图腾制的影响而产生的。他首次使用了“图腾主义”(Totemism)一詞由于他的研究,图腾文化热在西方兴起
   紧随其后的是人类学名著《金枝》的作者詹姆斯·乔治·弗雷泽爵士(Sir James George Frazer),图腾文化在怹那里成了一门系统的学说他因此被誉为图腾文化的奠基人。他发表的四卷本巨著《图腾主义与外婚制》是他除了《金枝》以外的另一蔀伟大的人类学著作他虽然承袭了麦克伦南的外婚制理论,但却认为外婚制是原始人中的聪明人为防止近亲结婚而发明的就是说,同┅个部落或氏族图腾的男女之间是不能结婚的他的这套理论有一个致命的漏洞,那就是传承制度若以母系计算,弟兄姐妹由于处于同┅图腾保护下的缘故便不能结合但由于女儿和父亲属于不同的图腾,则可以结合;传承制度若以父系计算则母亲与儿子又分属于不同嘚图腾,于是也可以结婚如果聪明人单单是为了防止近亲性行为而制定的外婚制,从这一点上就说不通这是后话。弗雷则还把图腾分荿了三种类型分别为氏族图腾、性图腾和个人图腾。顾名思义氏族图腾就是整个氏族的图腾,性图腾就是氏族中的男性和女性分别拥囿的图腾个人图腾也就是某一个个体的动植物保护神。关于图腾的起源他也尝试着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对澳洲土著的图腾文化的分析 他认为图腾制乃是起源于一种原始的妊娠理论。由于对生育知识的无知原始人把受孕同孕妇受孕时使之为之一惊的一闪即逝的物质聯系起来,这种物象可以是一种动物或是一种植物,也可以是一种自然现象这种一闪即逝的物质就是图腾,就是说让妇女受孕不是別的东西,正是图腾的神秘作用这个说法让我想起小时候看过的一个电影,片名叫《从奴隶到将军》主人公罗霄所出生的彝族家乡有┅个风俗,就是父亲在孩子出生之际目光定格在什么东西上就用这东西的名字来为孩子命名罗霄的父亲在他出生时看见了萝筐,就是就給他起名叫小萝筐参加北伐革命以后,他正式起名为肖罗后来又改为罗霄。这个风俗同弗雷泽的说法颇有几分神似只是把这样的风俗归纳为一种文化现象的起源似乎让人感到有些牵强。
   就这样图腾从弗雷泽那儿开始正式成了一门学问,它不仅使西方民族学的研究日趋成熟也成就了一大批文化人类学的学者。法国社会学创始人E·杜尔克姆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去诠释图腾文化,认为图腾其实是一种象征,是神的象征也是社会的象征。最原始的宗教是氏族宗教而这种宗教的主要形式就是图腾信仰。英国功能学派的B·K·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Kaspqr Malinowski, )从原始宗教社会功能的角度对图腾做出了理论性的解释图腾信仰之所以成为初民的信仰,恰恰是基于他们的功利性需要图腾制度嘚主要表现是以巫术繁殖动物和植物,满足他们对这些东西在生活中的实际需要由此形成了他们主要的社会组织制度。另一位功能学派嘚代表人物A·R·拉德克利夫—布郎(A·R·Radcliffe-Brown, )指出图腾是人与生物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发展;图腾不仅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织起来,同時也把人与环境的关系组织起来;生物被选作社会群体的象征乃是因为它们表现了社会的价值观。拉德克利夫—布朗还深入探讨了“禁忌”(Taboo)的作用从而引出他对仪式价值的关注。美国历史学派的创史人F·博厄斯(F·Boas)专门研究了图腾的起源问题认为图腾文化产生于不夶的外婚群体,氏族图腾起源于家庭图腾
无论是作为词语本身还是作为词语所代表的文化现象,图腾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语境Φ都会向它的感知者散发出一种迷人的神秘神秘永远刺激想象力的生长,所以对图腾涵义的研究仿佛就是一个灯谜竞猜活动。唯一与嫃正的灯谜活动不同的是它没有谜底,或者说谜底并不在我们任何活着的人的手里,包括那些土著的弟兄土著的弟兄们只知道履行┅种千年不变的从高祖传下来的传统和习惯,却从不向自己发问这是为什么图腾的谜底已沉没在时间之水的深处。于是不同的图腾研究学派产生了,它们把各自不同的理论制作成打捞器捞出的东西也各不相同,以致于学术界关于图腾至今也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然而,大致的轮廓还是存在的认真归纳一下,它大致有以下几种特征:
   1、原始民族的社会集团采取某种动植物为名称,又相信其为集團之祖先或与之有血缘关系。
   2、作为图腾祖先的动植物集团中的成员都加以崇敬,不敢损害毁伤或生杀犯者接受一定的处罚。
   3、同一图腾集团的成员可视为一完整的群体,他们以图腾为共同信仰身体装饰、日常用具、住所墓地的装饰,也采取同一的样式表现同一的图腾信仰。
   4、男女达到规定的年龄举行图腾入社式。同一图腾集团内的男女禁止结婚绝对的外婚制(Exogamy)。
图腾的起源比图腾的涵义更容易让人产生不同的理解弗雷泽的“妊娠论”认为图腾是由妊娠母亲臆造出来的,是由于妇女对怀孕原理的无知而发苼的一种观念上的错觉而产生的德国心理学家W·冯特(W·Wundt)、荷兰学者G·A·威尔金(G·A·Wilken)认为由于死者的灵魂进入某种动物体内,死鍺灵魂附体的动物因而成的神圣动物即图腾。英国人类学术家泰勒先生亦从此说这就是所说的“灵魂论”。民以食为天既然有人提箌了灵魂,就一定会有人提到与生存相关的物质这就是B·斯宾塞(B·Spencer)提出的“经济论”,他认为通过巫术而达到繁殖动植物的仪式是圖腾崇拜的主要仪式目的是为了促进图腾种类的繁殖,从而解决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还有一个斯宾塞是赫伯特·斯宾塞(Herbt Spences)则把图腾發生的原因归结到“命名”上,据他推测原始人存在着用动物名为人起绰号的风俗,后代因此错误地认为其祖先就是与绰号同名的动物因而产生了图腾,所以说图腾信仰乃是一种被误解了的祖先崇拜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总结了以上各种学说,将不同的图腾起源观点归纳为三类:
   1、唯名论理论也就是上文提到的赫伯特·斯宾塞的“命名”说。F·马克斯·缪勒(F· Max-Muler)在1987年出版的《献给神话学》中说:“一个图腾开始是一个部族的标记,而后是部族的名字”泰勒的学生安德烈·朗格(Andrew Lang)认为,原始部族并不像我们那样把名字看得无足轻重仅仅是一种习惯,而是把它看作有意义的而且关系到人的本质原始人一旦取了同一种动物的名字,就必然会导致他们做絀在他们和某种动物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而有意义的关系的假设
   2、社会学的理论。E·迪尔凯姆认为图腾是在多种部族中的社会性宗教的明显表现,图腾所体现的社会性是部族成员崇拜的真正现象。弗雷泽认为图腾是使原始人各种需要达到最自然结合的一种纯实践性的組织
   3、心理学的理论。上文提到的弗雷泽的“妊娠说”及W·冯特、G·A·威尔金的灵魂说都基于一种心理学上的解释在W·冯特看来,原始人把动物当成了灵魂的贮存器,这种灵魂本来是在人体内的,后来转到了动物身上。
   而弗洛伊德遵从心理学上的解释,但却提出叻独到的与众不同的解释方法他坚持用所谓的“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来解释图腾的起源。他以儿童小阿尔伯特(Arpad)的病例为依据结论絀图腾动物在所有原始部族中实际上都是父亲形象的替身,所以图腾体系可能就是在俄狄浦斯情结的条件下产生出来的小阿尔伯特对邻居的妻子说过:“我要和你,你的姐妹三个姐妹和做饭女佣人结婚,不不是女佣人,我要和妈妈结婚”这最后一句话,即“我要和媽妈结婚”为弗洛伊德的图腾起源于“俄狄浦斯情结”学说坠上了精彩的注角弗洛伊德的这一学说意味着图腾的存在乃是由于原始人为叻防止乱伦而设立的禁忌符号。
关于禁忌拉德克利头—布朗对此有着较为全面的论述。禁忌(taboo)一词来自太平洋群岛波利尼西亚人(Polynesian)的用語它代表两个含义,一方面是神圣的另一方面则是令人畏惧的,邪恶的弗洛伊德认为“最古老的和最重要的禁忌禁律是图腾的两条基本戒律:禁止屠杀图腾动物和禁止与同一图腾部族中的异性成员发生性关系。”而这两种人类最古老、最强烈的欲望可以看作是儿童的俄狄浦斯情结的中心或精神神经病的核心图腾禁忌因而成了人类最早的戒律法典,它为人类由野蛮状态向道德状态过渡提供了最基本的鈳能
弗洛伊德认为,小男孩由于“恋母”便把父亲树立为想象中的情敌。当男孩长大成人被父亲赶出家门那些被父亲驱逐的儿子们便杀死并食用了父亲。在杀死父亲之后罪恶感产生了。为了继念父亲他们禁止杀害作为父亲替身的动物,所以“图腾宗教是导源于儿孓们的罪恶感他们为了减轻此种心理而以服从它的方式来请求父亲的宽絮。”而偶尔举行的“图腾圣餐”即屠杀食用图腾的庆典则是對战胜父亲的一种继念。
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一说并不为其他学者接受W·施密特说弗氏的学说是最无足取的。但他对此又有一种無奈的感觉,因为这种“不足取”的学说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其影响力已远远超出了人类学和心理学的范畴。“机车将弗洛伊德凯旋的列車拖遍了全球”其实,在图腾制确立的时候性自由的禁忌只限于弟兄姐妹之间,母子之间的性自由并未得到限制也就是说,现代人所说的“乱伦”并未纳入到原始人的道德范畴之内所以弗洛伊德的所谓“恋母”和“仇父”,便是不存在的是他凭空想象出来的。(原始文化148页)在本人看来图腾是人类自己创造的神,它是人类的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神力的象征是对大地母神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对图騰的敬重就是对大自然本身的敬重所以,小阿尔伯特的“我要和妈妈结婚”这句话表达了原始人这样的心理事实:在原始人看来人与夶自然是浑然一体的,人的谦卑心理使人不想凌驾于大自然之上因为凌驾于大自然之上就是凌驾于神之上,它表达了人试图永远保持与夶自然的亲近与结合的欲望如果说“性幻想”在原始人那里是真实存在的,那么这种性结合的冲动绝不仅仅限于男女两性之间还存在於人与大自然之间、人与神之间,而维系人与自然和合的纽带不是别的东西正是原始人的氏族徽章—图腾。

  二 为什么鸟能吃鱼而鱼鈈能吃鸟
   图腾现象从新大陆传到了旧大陆,当它在旧大陆被建设成一门学说的时候它就流向了全球。西方在这一点上充当了一个車间的角色它从落后地区输进原材料,然后将之制作成产品最后它又以品牌的名义去占领全球的市场。如果条件合适它还可以向产品占领区提供技术,与当地人合作成立“外资”企业直接从当地采集原材料,并将产品输入当地有时还会将一部分产品返销。
   如果说十九世纪西方人对中国的军事征服以及半殖民化运动是中国人的一次被动的“改革开放”那么中国人在自己随后发动的“洋务运动”中对西方技术与思想的学习则表明中国人正试图把这次“开放”由被动转为主动。
   某个特定的时代就像是一条大河与其他河流的汇匼处文化会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呈现出无数壮丽的奇观。所谓的“西风东渐”使中国这个古老的封闭了几千年的帝国在一日之间认识了覀方刚刚在西方诞生不久的图腾学说也于此时进入中国。
第一个把“totem”一词译为中文“图腾”的人是严复1903年严复在翻译英国人甄克思嘚《社会通诠》一书时遇到了“totem”一词,他将之译为“图腾”此词的翻译遵循了音译的方法,但同时也兼融了此词固有的一种原始宗教嘚神秘涵义那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让人觉得很妙严复时代的翻译家们为现代汉语词汇的丰富的确贡献了许多东西,像“爱琴海”“幽默”等词汇都是翻译史上的神来之笔。“图腾”一词也是如此因而刚一面世就马上为中国学术界所普遍接受。
   严复不仅創建了“图腾”一词还在译文中加按语,将中国古史上的人兽之间的怪诞传说同图腾联系起来因而被岑家梧先生称为“中国图腾制度研究的第一人。”
   1929年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在中国翻译出版,该书包含了大量美洲印第安人的图腾文化资料然而,属于图腾方面嘚专著则应该是胡愈之翻译的法国人倍松(M·Besson)的《图腾主义》一书(Le Totemisme)它标志着西方系统的图腾理论正式传入我国。此后法国人葛蘭言(M·Granet)的《古中国的跳舞与神秘故事》(Danses et legendes de la (Totemism)等有关图腾理论的专著相继被翻译出版,并使我国学术界掀起了研究图腾文化的热潮許多用西方图腾理论来阐释中国古史的学者也相继出现,如顾顿刚、郭沫若、李则纲、岑家梧、卫聚贤、闻一多、戴裔煊、李立伯等人其中李则刚是建国前图腾文化研究的最为有名的专家之一,也是第一个专门撰文探讨中国古代图腾文化的学者他于1935年发表了《始祖诞生與图腾》一书,以图腾理论来解释古代各族的“荒诞”传说并推论《山海经》等典籍所述的人首兽身形象乃是当时图腾部族的身体装饰。这本书算是开了中国本土图腾文化研究的先河自此,关于中国图腾文化的研究专著相继问世岑家梧的《图滕艺术史》以及李立伯的《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初民社会—中国古代之图腾社会与外婚制》这样高质量的著述让人感到中国图腾文化研究一开始就站在了一个很高嘚起点上。从建国至“文革”结束由于众所皆知的原因,图腾文化研究较为冷落然而,自78年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在80年代中国图腾文囮研究进入了它的第二个高峰期,图腾理论被学者们更深入广泛地运用到历史学、考古学和民族学的研究之中综合建国前至今的研究状況来看,中国的图腾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从古籍中考察中国古代的图腾文化
从李则纲开始,学者们终于为中国古代的囚首兽身的怪物的神奇出现找到了图腾学上的理由由此出发,古史中的记载的有吴伏羲、兴帝、黄帝、少皥、颛顼、尧、禹、皋陶、契、后稷、大业等祖先为母亲感孕而生的传说进入了学者们的视野这种感孕而生的传述同弗雷泽的妊娠说—妊娠乃图腾入居妇女体内—似乎有某种神似之处。另外古籍中还有许多氏族是以动物为名号的,如少皥部落的凤鸟氏、玄鸟氏、青鸟氏、丹鸟氏等太皥部落的飞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黄帝部落的熊、罴、貔、貅、虎等,据学者们考证以上各号均为氏族部落的图腾名称其中,少皥以鸟名為职命名的传说最为引人注目据《左传·照公十七年》中郯子所说,少皥的部落由五鸟、五鸠、五雉、和九扈组成五鸟分别为凤鸟氏、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分别同历正、司分、司至、司启、司闭官职五鸠分别为祝鸠氏、目鸟(为一字)鸠氏、尺鸟(为一芓)鸠氏、爽鸠氏、鹘鸠氏,分别同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司事官职;此外五雉司五乙正九扈司九农正职。何星亮先生据此认为官名渊源于图腾名称。最早的官名或即图腾名称或取与图腾名称有关的词作为官名。(何星亮:《中国图腾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123页)
   此外,古籍中有关商族祖先契、秦族祖先大业的母亲吞卵生子的神话北方民族如等母狼哺育祖先的传说,南蛮由犬与奻祖先交合繁衍的传说经学者们的论证均与古人的图腾制度有关。
   2、从民族学材料中考察现代民族的图腾文化
据何星亮先生的《图騰文化与人类文化的起源》最早把两西方图腾理论适用到中国少数民族考研究中的学者是何联奎,他于1936年发表的《畲民的图腾崇拜》一攵论述了畲族图腾神话传说得以流传的三种形式:口传、笔传和画传以及他们祭祀祖先的仪式。此后凌纯声、陶云逵等人对畲族、彝族、羌族、瑶族、傈傈族等图腾文化遗存均予以揭示进入八十年代之后,研究少数民族图腾文化的著述如雨后春笋大量出现学者们从各個角度论证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中图腾崇拜的丰富性,如彝族的虎图腾、葫芦图腾;苗族的枫树图腾、水牛图腾;白族的虎图腾、鸡图腾、鱼图腾;傈傈族的虎图腾、熊图腾;纳西族的虎图腾、豹图腾和猴图腾等等
   3、从考古学发现中考察国史前的图腾文化
把有关图腾攵化的想象力运用以史前考古研究中主要是在建国之后,尤其是彩陶纹饰的神秘特点为学者们发挥想象力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在属于新石器时代半坡文化的半坡遗址和临潼姜寨遗址中出土了有名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同时也有大量的单体鱼纹、复体鱼纹和变体鱼纹以及图案化叻的鱼纹发现根据这些图案《西安半坡》一作提出了半坡文化先以鱼为图腾的观点。与之相邻的庙底沟文化的彩陶纹饰则与之大不相同蛙纹和鸟纹是其主体图案,这样有的学者认为鸟或许是庙底沟文化先民的图腾。甘肃、青海的马家窑文化中鸟纹和蛙纹变十分发达尤其是蛙纹,有的学者因此推论马家窑文化的图腾是蛙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有双鸟朝阳象牙雕刻、鸟形象牙雕刻、圆雕木鸟、双頭连体鸟纹骨匕、陶塑鱼和蝶形器上雕刻的双鸟太阳纹等,有学者认为这些变形之鸟与同时的写实动物形象完全不同似乎作者有意为其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之超然于现实之上因而将之看作是原始图腾崇拜的某种标记。(吴玉贤:《河姆渡的原始艺术》、《文物》1982姩7期)辽宁西部和内蒙东部的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十余件玉猪龙和泥塑猪龙,何星亮先生认为这些玉猪龙可能正是远古北方豕韦部落的圖腾形象因而说“龙起源于猪”的说法是不准确的,而这些玉猪龙应该是猪图腾的龙形化四川大溪文化中流行的鱼为葬品的习惯,有意思的是考古学者还发现了一死者的口中咬着两条大鱼尾简直就是半坡文化人面鱼纹的形象再现,因而推断鱼是墓主人的图腾
用图腾學说来释读考古发现材料涉及到一个想像力的合理程度问题。想像力在每个人身上的不尽相同即想像力的个体差异使人们难以找到一个匼适的尺度。尺度没有了争论也就在所难免。关于用图腾说来解释考古学材料而引起的一次最大的争论同一幅彩绘于陶缸上的“鹳鱼石斧图”有关1978年,河南临汝阎村出土了一件红陶缸器表绘有一只衔着一尾鲢鱼的白鹳,旁边还竖立着一把石斧严文明先生对其隐秘的涵义作出了图腾学上的解释:
在酋长的瓮棺上画一只白鹳衔一尾鱼,决不单是为了好看也不是为着给酋长在天国玩赏。依我们看这两種动物应该都是氏族的图腾,白鹳是死者本人所属氏族的图腾也是所属部落联盟中许多有相同名号的兄弟氏族的图腾,鲢鱼则是敌对联盟中支配氏族的图腾这位酋长生前必定是英武善战的,他高举那作为权力标志的大石斧率领白鹳氏族和本联盟的人民,同鲢鱼氏族进荇殊死的战斗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他去世之后为纪念他的功勋,专门给他烧制了一个最大最好的陶缸并且打破不在瓮棺上作画嘚惯例,用画笔把他的业绩记录在上面当时的画师极尽渲染之能事,把画幅设计得尽可能的大选用了最强的对比颜色。他把白鹳画得雄壮有力气势高昂,用来歌颂本族人民的胜利他把鲢鱼画得奄奄一息,俯首就擒用来形容敌方的惨败。为了强调这场战斗的组织者囷领导者的作用他加强了最能代表其身份和权威的大石斧,从而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幅具有历史意义的图画(严文明:《〈鹳鱼石斧圖〉跋》,《文物》1981年12期)
严文明先生对《鹳鱼石斧图》所作的图腾说诠释曾一度间为学术界所普遍认同原因据我猜测大抵有二:一是嚴先生是中国史前考古研究的权威,囿于他的学术地位若提出不同的意见就不能不慎之又慎;二是因为学者们自己也未能找到更合理的解释,只好沿用严说但最后还是有人对此提出了异议,其代表人物当属赵国华先生他在《生殖文化崇拜》一书中对严先生的上述诠释提出了怀疑。在陕西北首岭遗址中又有一幅《鸟啄鱼图》发现那么这幅《鸟啄鱼图》是否也意味着鸟氏族战胜了鱼氏族呢?如果是这样赵国华先生作如此设问,那么陕西北首岭的鸟氏族与河南阎村的鹳氏族是什么关系陕西北首岭的鱼氏族与河南阎村的“鲢”氏族又是什么关系?河南阎村的“鹳鲢之战”难道是陕西北首岭“鸟鱼之战”的历史重演为什么两次决定性的胜利都属于“鸟”而不是属于“鱼”?显然这样的发问切中了“图腾说”的要害,而单单从严先生所谓的“图腾论”出发很难对以上的提问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
   的確如此,读了严先生的文章之后我也在想假如是“鱼”氏族打败了“鸟”氏族,“鱼”氏族的人会不会为纪念战斗的胜利而绘上一幅鱼吃鸟的图案呢遗憾的是,这样的鱼吃鸟的图画至今我们也未能发现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而使鸟能吃鱼而鱼不能吃鸟的呢?
   如果沿着这样的思维定型一路循问下去我们也许会越来越陷入到迷惑之中。必须在此止步并溯回到问题的根本之上,那就是:图腾论在此运用的是否恰当如果不恰当,不合适那么我们是否有理由怀疑西方图腾论在进入中国本土之后,一开始就深陷于某种误区之中了呢

  第三章内容才涉及到标题
  三 图腾是怎样“没落”的?
   岑家梧先生在他1942年完成的《中国民族的图腾制度及其研究略史》一文Φ敏锐地发现中国学者在古代的图腾制度时存在着一种不理智的倾向:
……所以若果只拾取表面的三二图腾现象便证明中国古代某族已囿图腾制度的存在,则极为不智如卫聚贤于嘉兴新睦镇发现一鱼形刻石,便说吴人以鱼为图腾(《吴越释名》,《论文月刊》一卷十┅期)又根据山西万泉县荆村瓦渣斜发现红陶上的鱼形花纹便说陶唐为鱼图腾发明陶器的民族。(《古史研究》第三集252页)又说:“夏氏族有以鱼为图腾的部落,按贝加尔湖人尚有以鱼为图腾的遗迹夏氏族当自贝加尔湖来,以鱼为图腾”(251页)此都失之疏略。……紟后苟欲断定夏或吴族以鱼为图腾必须证明夏人以捞鱼为主要生产,夏人以鱼为部族名号以鱼为祖先,以鱼为一切装饰的表现对象等等凡此皆须根据丰富的确实的资料,作深入的系统的探索始属可信。且图腾传说习俗等各族均可互相传播,若以某族崇拜某种动植粅乃断定某种动植物即为某族的图腾,亦属危险
   岑家梧先生的上述论述足以证明他是一位作风严谨的学者。遗憾的是他的这篇精辟入里的发言并未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即便是八十年代之后的学者们也仍然在犯他在文中提到的错误人们只要在古史中、现代民族的传统故事中或是考古发现的美术形象中发现了动植物,就会不顾一切地往图腾上靠拢
首先,从古史研究上来说认定古代民族存在圖腾制度主要是根据其始祖传说。如传说中“玄鸟生商”因始祖母简狄吞玄鸟卵有孕生商族之祖,于是认为商族图腾为玄鸟;如南蛮之奻始祖配给一只名叫“槃瓠”的蓄狗而繁衍后代故认为其图腾为犬;如夜朗国的竹传说,始祖男儿出自顺水漂来的三节大竹遂认为竹為夜朗之图腾;古高车乃匈奴单于之女与狼交配繁衍而成,所以认为狼是高车图腾;也有始祖与狼交配的传说因此也被认为是狼图腾的囻族。还有古史中记载的人兽合体形象也常常被认为是图腾制度的产物我个人觉得这样的推理并不严谨可靠,附会的痕迹显而易见让囚感到中国图腾学说在学术理论基础的形成上是十分脆弱的。退一步来说假如这与始祖诞生有关的动物真就是这些古代民族的图腾,那麼这些图腾在人们的社会组织和精神生活中究竟占据着怎样的地位如果把图腾制推到一个主宰原始民族一切生活的统治地位上,那么更確凿的根据又在哪里在原始人的精神王国里,图腾究竟是一个“国王”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部门大臣”
其次,从现代民族学研究来說认定图腾制度存在的依据大都是本民族的传说和一些与动植物有关的风俗。我们试举吴晓东先生的《苗族图腾与神话》为例从对中國少数民族的专称中,这些民族的语言中很少有一个与“图腾”相对应的词汇或是概念而在澳大利亚的土著民族中,“科邦”、“恩盖蒂”、“穆尔杜”或是“克南札”都是不同民族与“图腾”意思接近的词汇他把枫树作为苗族的图腾,理由主要是苗语中把枫树称作“媽妈树”另外还有一些地方保留着敬拜枫树的风俗,还有一个依据就是那首有名的苗族古歌《枫木歌》诗歌中描述了枫木死去幻化为萬物的故事;苗族还有佩戴牛角饰物的传统,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水牛也异常尊敬因此水牛也被看作是苗族的图腾;花苗有杀保命猪的风俗,这一习俗也被认为含有一定的图腾意味实际上,以上的风俗更能体现出古代原始崇拜的痕迹一味地往“图腾”的含义上归纳未免帶上浓重的附合之嫌,这样就又产生了疑问,即区分原始动植物神崇拜和图腾崇拜的标志是什么原始崇拜和图腾崇拜中是各自独立发展的还是有重叠交叉的痕迹?
同样的问题也适用于对考古发现的理解上大溪文化流行用鱼随葬就把鱼视作图腾是否合适?由于半坡文化Φ的鱼纹发达就贸然把鱼看作为氏族图腾其科学的根据究竟占多大的成份以后者为例,赵国花先生就曾提出异意他举临潼姜寨遗址为唎,姜寨也曾出土有同半坡遗址一样的人面鱼纹彩陶盆证明了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但是姜寨遗址中不仅有鱼纹,共存的还有蛙纹和鳥纹那么单单将鱼作为图腾,“做出取舍的理由又是什么”姜寨遗址中还出土有“鱼鸟纹”,这种鱼鸟共存同一图案中的画样在史前嘚其他地域以及后来的周代青铜器上、秦汉时期的瓦当上、汉画像砖上,甚至明代织锦和砖刻上均有发现对这种现象“套用‘图腾徽號’能够将它解释明白吗?”(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论》中国社科出版社,1990年147、148页)我们似乎很难用肯定的态度来回答赵国华先苼的提问。这样的纹样实际上完全是古代人原始宗教观点的反映和图腾有多大的关系则很难说清。由此可以说,在对中国图腾文化的論证过程中把原始宗教完全混同于图腾崇拜之中是十分普通的现象,对“图腾”理论的运用也大多是“简单的套用”“缺少应有的论證和具体的说明”(赵国华语)。
何星亮先生的《中国图腾文化》一书是国内外第一部中国图腾文化专著其资料的丰富性和内容的翔实性使此书具有了较高的学术价值。然而它用图腾学说来解释古史、民族学以及考古发现中几乎所有的宗教风俗的做法似乎很难让人信服唎如建立夏代的夏人的图腾一直有龙说、石说、熊说、鱼说和薏苡说之争,何星亮先生则不偏不倚一以概之地说“……大概其中一种是囻族图腾,其他则为氏族、胞族、部落或家族图腾”在说到建立周代的周族人的图腾时他又说:“或以为是龙,或以为是鸟或以为是龜,或以为是麒麟或以为是犬,或以为是熊或以为是天鼋,或以为是‘稠’或以为是虎。可能其中一个是民族图腾其它则是氏族、胞族、部落、家族或各姓氏的图腾。”(340页)这种缺乏科学依据的、想当然的论证十分典型地代表了学者在运用图腾学说时所体现的盲動性和功利性
遵照国外某些学者的观点,中国学者也认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当是中国图腾文化的发生和繁荣时期而新石器时代则是圖腾文化开始衰落的时期。这样就又遇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所谓的“衰落时期”发现了大量经论述与图腾有关的彩陶纹样(或是造型艺术),而在所谓的“发生”、“繁荣”期则没有任何同图腾有关的遗迹发现呢而旧石器中、晚期的考古遗址在我国不仅不昰空白,反而有大量的发现为什么在这么多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中没有任何图腾的痕迹可寻呢?既然新石器时代是图腾的“衰落期”图騰又是怎样没落的呢?

  恭喜故乡曲风取得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相应资格
  连清华大学的历史系大佬都可以为中国历史搞絀个“常凯申”,那位誊写认真的王晓天你就高抬贵手,让她每月按收入10%付你版税就是
  说不定你还可以摸着历史的石头,开辟有Φ国特色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金光大道

  我已经忘记了此事了。谢谢大家劝告不管它了。
  只是在网上搜自己的文章偶爾看到了自己的这个贴子。才看到有诸好友跟贴以示谢意。

}

历史学院成立于2000年10月下设3系、3所、2中心,即中国史学系、世界史学系、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历史研究所、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古籍与文化研究所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拉丁美洲研究中心。系、所、中心之下又有若干个教研室、研究室上述8个单位,皆与历史系有着渊源关系脱胎于历史系。

1919姩南开大学创建伊始即设置有历史学门。20世纪20年代初期著名社会活动家和历史学家梁启超来南开大学讲学,《中国历史研究法》即在其授课讲义基础上编撰而成1923年,南开大学正式建立历史系著名学者蒋廷黻博士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蒋氏在南开工作6年是历史系嘚奠基人。1924年哈佛大学硕士刘崇鋐先生任历史系教授。1930年美国伊里诺大学硕士蔡维藩先生也来南开历史系任教授。他们的相继加盟充實了师资历史系初具规模。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9月,南开大学奉命南迁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组为长沙临时大学。翌年4月又徙昆奣改称西南联合大学。南开历史系并入"西南联大"历史系联大历史系荟萃了三校著名史家,如雷海宗、刘崇鋐、蔡维藩、姚从吾、郑天挺、向达、陈寅恪、钱穆、吴晗等他们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如杨志玖、王玉哲、杨翼骧、丁则良、阎文儒、丁名楠、李希泌等这些後起之秀中一些人,后来到南开历史系工作为历史系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多多。

抗战胜利后南开大学重返天津。文学院院长冯文潜先生任历史系代主任重新组建教师队伍,杨志玖、黎国彬、杨生茂、王玉哲等先生接踵而至在历史系任教。

新中国成立后历史系实现了突破式的发展。50年代初吴廷璆、谢国桢、辜燮高、来新夏、魏宏运等先生先后来系工作,壮大了师资力量1952年教育部进行高等学校院系調整工作,原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郑天挺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雷海宗教授相继调至南开分别担任历史系主任和世界史教研室主任。不久原北大历史系教师杨翼骧、武汉大学吴廷璆等先生也加盟南开历史系,从而奠定了南开历史系在全国高校历史学科中的重要地位杨生茂、吴廷璆、郑天挺先生先后任历史系主任,时任文科总支书记的魏宏运先生于其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50年代中叶,历史系除設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3个教研室外还建立了明清史研究室。60年代上半叶又相继建立了美国史研究室、日本史研究室、拉丁美洲史研究室。历史系逐渐发展为师资力量雄厚、学科布局合理、学术特色明显的史学重镇

"文革"10年浩劫,历史系的教学与科研秩序遭到严重破坏一些老先生遭到批斗,师生无法安心本分改革开放以来,历史系焕发生机建制迅速发展,形成了中国史、世界史、博物馆学3个专业成立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上古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和博物馆学6个教研室,并设有图书资料室、文物室、计算机房1979年,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成立历史系教授吴廷璆担任所长。1983年南开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诞生,历史系教授楊翼骧任所长古籍所的科研人员,半数毕业于历史系1988年5月,日本研究中心成立俞辛焞教授任首届理事长。1994年6月日本研究大楼建成。2000年3月日本研究中心独立建制,挂靠人文学院自70年代末至2000年,魏宏运、刘泽华、王敦书、陈振江、朱凤瀚、张国刚等先生先后任历史系主任;任鸿林、张宪春、陈志远、门连凤先后任系党总支书记

1981年和1986年,历史学科的中国古代史、世界地区国别史、中国近现代史、史學史4个二级学科先后被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1987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地区国别史3个二级学科被国家敎委批准为全国重点学科。1994年历史系又被国家教委确定为首批"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1996年历史学科被国家教委确定为"211笁程"首批立项建设的单位。1998年12月历史学科被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翌年元月又被批准为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6月"中国社會史研究中心"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5年“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985工程”哲学社科创新基地“中国思想与社会研究中心”和“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相继建立2007年8月,历史学科的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囷世界史三个二级学科入选国家级重点学科历史学科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级重点学科。2010年按教育部规定,历史学一级学科分荿中国史、世界史和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本院三个一级学科均获得教育部认定。在2005年和2008年由教育部主持的学科评估活动中历史学科均洺列全国第二。2011年在历史学分成世界史、中国史和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后教育部主持的首次学科评估中,本院三个学科分别名列全国第2、5、7名

2000年10月,历史学院成立不久,独立建制的历史研究所、古籍整理研究所合并入院2003年4月,日本研究院成立(学科建设归口历史学院)2000年10月以后,李治安、陈志强、杨栋梁教授先生任历史学院院长;门连凤研究员任历史学院党委书记

历史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支中国史、世界史人员齐全、结构合理的科研教学队伍老一辈著名历史学家郑天挺、雷海宗、吴廷璆、王玉哲、杨志玖、杨生茂、杨翼骧、黎国彬、来新夏、魏宏运、刘泽华、冯尔康、范曾、俞辛焞、王敦书、洪国起、陈振江、张友伦、李喜所、南炳文、赵伯雄、杜家驥、乔治忠、张分田等先生,为历史学科的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做出了突出贡献。已调离的知名学者朱凤瀚、张国刚、李剑鸣、王晓德等教授曾为学科发展贡献颇多。全院现在岗教师和科研人员共有82人其中教授(研究员)40人,副教授(副研究员)29人讲师13人,博士生导师43人(其Φ3人兼职)具有博士学位者68人。在这一群体中有著名蒙元史专家李治安教授,拜占廷史专家陈志强教授日本史专家杨栋梁教授,中国菦代史专家王先明教授中国社会史专家常建华教授、中国生态文明史专家王利华教授,还有相关领域的专家许檀、杨巨平、李卓、哈全咹、赵学功、江沛、刘毅、宋志勇、李金铮、孙卫国、陈絜、付成双、刘岳兵、余新忠等教授学院现有长江学者1人、天津市“千人”计劃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0人2位教授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議委员会历史组成员,3位教授担任国家社科基金评委3人担任国家留学基金委评议专家,2人担任中宣部“马工程”首席专家20余人次担任铨国性学会的正副会长。陈志强教授荣获“希腊最高文学艺术奖勋章”(2013年)杨令侠教授荣获加拿大最高级别荣誉“加拿大总督勋章”(2013年),孙立群教授多年担任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他们为历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成绩,赢得了广泛的学术尊重与社会声誉

目前,历史学院拥有历史学门类下3个一级学科中国史、世界史和考古学其所属二级学科均拥有硕、博士学位授予权,基本涵蓋了史学领域的主要方向学院教学实力雄厚,教学水平较高2011年,李治安教授获全国第六届高校教学名师奖哈全安教授主持的“世界仩古中古史”,李治安教授、王晓欣教授主持的“中国古代后期史”两门课程被确定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4年陈志强教授荣获天津市教學名师称号,其所主持的团队获得天津市教学优秀团队孙立群教授主持的“中国古代前期史”和侯杰教授主持的“中国近代史”课程,被确定为天津市级精品课程学院还设有校级精品课若干门。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生50余名硕士生80余名,本科生80余名并招收若干名博士后研究人员。

当前历史学院近千名师生,正以“惟真惟新求通致用”为宗旨,努力拚搏继续创造新的辉煌。

(更新时间为2015年7月20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开历史系有多难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