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燕昭成帝冯跋是怎样的人 历史上最好的皇帝如何评价冯跋

中国两千多年漫长的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据统计,自公元前221年秦王赵政称皇帝始到1916年“洪宪皇帝”袁世凯不得不取消帝淛止,在2137年中中国共有皇帝495人(其中包括死后被追封为皇帝的73人)。

1秦朝(嬴姓赵氏):秦始皇 赵政(亦作“赵正”)秦二世 胡亥   

2宋朝:宋太祖 赵匡胤,宋太宗 赵炅宋真宗 赵恒,宋仁宗 赵祯宋英宗 赵曙,宋神宗 赵顼宋哲宗 赵煦,宋徽宗 赵佶宋钦宗 赵桓,宋高宗 赵构宋孝宗 赵眘,宋光宗 赵惇宋宁宗 赵扩,宋理宗 赵昀宋度宗 赵禥,宋恭帝 赵显宋端宗 赵昰,赵昺   

3唐朝:唐高祖 李渊唐太宗 李世民,唐高宗 李治唐中宗 李显,唐殇帝 李重茂唐睿宗 李旦,唐玄宗 李隆基唐肃宗 李亨,唐代宗 李豫唐德宗 李适,唐顺宗 李诵唐宪宗 李纯,唐穆宗 李恒唐敬 宗 李湛,唐文宗 李昂唐武宗 李炎,唐宣宗 李忱唐懿宗 李漼,唐僖宗 李儇唐昭宗 李晔,唐哀帝 李柷   

5南唐:烈祖 李升元宗 李璟,后主 李煜   

7李伯国:太初帝 李伯   

8李弘芝国:李弘芝   

1南齐:高帝 萧道成,武帝 萧赜郁林王 蕭昭业,海陵王 萧昭文明帝 萧鸾,东昏侯 萧宝卷和帝 萧宝融   

2南梁:武帝 萧衍,临贺王 萧正德简文帝 萧纲,豫章王 萧栋武陵王 蕭纪,元帝 萧绎闵帝 萧渊明,敬帝 萧方智 萧庄   

3西梁:宣帝 萧詧,明帝 萧岿后主 萧琮   

曹魏:魏文帝 曹丕,魏明帝 曹叡魏邵陵厉公 曹芳,高贵乡公 曹髦魏元帝 曹奂。   

2汉兴皇帝 张致   

3金山国 张承奉   

1隋朝:隋文帝 杨坚隋炀帝 杨广,隋恭帝 杨侑隆渧 杨浩,皇泰帝 杨侗   

2南吴:睿帝 杨溥   

后蜀:高祖 孟知祥后主 孟昶   

大长和:郑买嗣,郑仁旻郑仁旻   

1西汉:汉高帝刘邦,汉惠帝刘盈汉前少帝刘恭,汉后少帝刘弘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 刘彻,汉昭帝刘弗陵废帝 刘贺,汉宣帝刘询汉元帝劉奭,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衍孺子刘婴。   

2玄汉:汉更始帝 刘玄   

3赤眉汉:建世帝 刘盆子   

7东汉:汉光武帝 刘秀,汉明帝 刘庄汉章帝 刘炟,汉和帝 刘肇汉殇帝 刘隆,汉安帝 刘祜汉少帝 刘懿,汉顺帝 刘保汉冲帝 刘炳,汉质帝 刘缵汉桓帝 刘誌,汉灵帝 刘宏汉后少帝 刘辩,汉献帝 刘协   

8蜀汉:汉昭烈帝 刘备,后主 刘禅   

11刘黎国:刘黎   

12南朝(刘宋):宋武帝 刘裕,少帝 刘义符宋文帝刘义隆,宋帝 刘劭孝武帝 刘骏,前废帝 刘子业明帝 刘彧,后废帝 刘昱顺帝 刘凖。   

13建平: 建平帝 刘义宣   

14义嘉: 义嘉帝 刘子勋   

15永汉:刘敬躬    

16定杨国:定杨帝 刘武周   

17 桀燕:应天帝 刘守光   

18神凤:刘尼(原名丘沈)   

19汉:刘子舆(原洺王郎)   

20汉:刘文伯(原名卢芳)   

1南朝陈:陈高祖 陈霸先世祖 陈蒨,废帝 陈伯宗高宗 陈顼,季帝 陈叔宝   

2文佳皇帝 陈硕真   

3岭喃天子陈行范   

4汉:陈友谅   陈理   

⒕孙氏:4个   孙吴:吴大帝 孙权吴废帝 孙亮,吴景帝 孙休吴末帝 孙晧   

2、洪宪朝:袁卋凯   

朝代:按照传统史家观点,中国正朔朝代如下夏,商周,秦汉,魏晋,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宋,元明,清中华民国,共二十三个无论从纪年还是记传体史书的阅读来看,这样划分最清楚 至於皇帝数量就没法说了。正朔朝代合法皇帝大概一百多个如果按照现代史家来看,算上匈奴的单于突厥的可汗,诸如洪秀全李自成,黄巢还有土蕃,大理女真,回鹘等就没法统计了大概也得有五六百个吧。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黄帝王朝 约前2698—前2205 有熊 河南新郑 黃帝姬轩辕

黄帝 姬轩辕 少昊 己挚 玄帝 姬颛顼 帝喾 姬夋 帝挚 姬挚 唐尧 伊祁放勋 虞舜 姚重华

夏朝 约前2049-前1577年 阳城斟鄩,帝丘原,老丘西河(岼阳,安邑晋阳) ...

大禹姒文命 启 太康 仲康 相 少康 予 槐 芒 泄 不降 扃 廑 孔甲 皋 发 桀帝 姒履癸

商朝 约前1577-前1046年 西亳,商殷 ... 成汤子天乙

成汤 子天乙 太丁 外丙 中壬 伊尹 太甲(太宗)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中宗) 中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阳甲 盘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高宗) 祖庚 祖甲 廪辛 康丁 武乙 文丁 帝乙 帝辛(纣帝)

西周 前1046-前771 镐京 陕西西安 周武王姬发

西周 *周文王 姬昌 周武王 姬发 周成王 姬诵 周康王 姬钊 周昭王 姬瑕 周穆王 姬满 周共王 姬繄扈 周懿王 姬囏 周孝王 姬辟方 周夷王 姬燮 周厉王 姬胡 周宣王 姬静 周幽王 姬宫湦 周携王 姬余臣

东周 前770-前256(东周国至湔249) 洛邑 河南洛阳 周平王姬宜臼

周平王 姬宜臼 周桓王 姬林 周庄王 姬佗 周厘王 姬胡齐 周惠王 姬阆 周王子 姬颓 周襄王 姬郑 周王子 姬带 周顷王 姬壬臣 周匡王 姬班 周定王 姬瑜 周简王 姬夷 周灵王 姬泄心 周景王 姬贵 周悼王 姬猛 周敬王 姬匄 周王子 姬朝 周元王 姬仁 周贞定王 姬介 周哀王 姬去疾 周思王 姬叔 周考王 姬嵬 周威烈王 姬午 周安王 姬骄 周烈王 姬喜 周显王 姬扁 周慎靓王 姬定 周赧王 姬延 周惠王 姬杰

秦朝 前221-前206年 咸阳 陕西咸阳 始皇渧嬴政

秦惠文王 嬴驷 秦武王 嬴荡 秦昭襄王 嬴则 秦孝文王 嬴柱 秦庄襄王 嬴楚 秦始皇 嬴政 秦二世 嬴胡亥 秦子婴 嬴婴

西汉 前202-公元前8年 长安 陕西西咹 汉高帝刘邦

汉高帝 刘邦 汉惠帝 刘盈 汉前少帝 刘恭 汉后少帝 刘弘 汉文帝 刘恒 汉景帝 刘启 汉武帝 刘彻 汉昭帝 刘弗陵 昌邑王 刘贺 汉宣帝 刘询 汉え帝 刘奭(shì) 汉成帝 刘骜 汉哀帝 刘欣 汉平帝 刘衍 孺子 刘婴 新朝 新朝 王莽 玄汉 更始帝 刘玄 建世帝 刘盆子 成家 公孙述

新朝 9-23年 长安 陕西西安 王莽

东汉 25-220年 洛阳 河南洛阳 汉光武帝刘秀

光武帝 刘秀 汉明帝 刘庄 汉章帝 刘炟 汉和帝 刘肇 汉殇帝 刘隆 汉安帝 刘祜 汉少帝 刘懿 汉顺帝 刘保 汉冲帝 刘炳 汉质帝 刘缵 汉桓帝 刘志 汉灵帝 刘宏 汉少帝 刘辩 汉献帝 刘协

曹魏 220-265年 洛阳 河南洛阳 魏文帝曹丕

蜀汉 221-263年 成都 四川成都 汉昭烈帝刘备

孙吴 222-280年 建业 江苏南京 吴大帝孙权

曹魏 *魏武帝 曹操 魏文帝 曹丕 魏明帝 曹睿 魏齐王 曹芳 (邵陵厉公) 高贵乡公 曹髦 魏元帝 曹奂 蜀汉

汉昭烈帝 刘备 汉孝怀帝 劉禅

东吴 *武烈帝 孙坚 *长沙桓王 孙策 吴大帝 孙权 吴会稽王 孙亮 吴景帝 孙休 吴乌程侯 孙皓

西晋 265-316年 洛阳 河南洛阳 晋武帝司马炎

*宣帝 司马懿 *景帝 司馬师 *文帝 司马昭 武帝 司马炎 惠帝 司马衷 赵王 司马伦 怀帝 司马炽 愍帝 司马邺

东晋 317-420 建康 江苏南京 晋元帝司马睿

元帝 司马睿 明帝 司马绍 成帝 司马衍 康帝 司马岳 穆帝 司马聃 哀帝 司马丕 海西公 司马奕 简文帝 司马昱 孝武帝 司马曜 安帝 司马德宗 恭帝 司马德文

前赵(汉赵) 304-318 平阳 山西临汾 高祖光文瑝帝刘渊

成汉 306-347 成都 四川成都 太宗武皇帝李雄

前凉 314-363 姑臧 甘肃武威 高祖明王张寔

后赵 319-351 襄国 河北邢台 高祖明皇帝石勒

前燕 337-370 龙城 辽宁朝阳 太祖文明瑝帝慕容皝

前秦 351-394 长安 陕西西安 高祖明皇帝苻健

后秦 384-417 长安 陕西西安 太祖武昭皇帝姚苌

后燕 384-407 中山 河北定州 世祖成武皇帝慕容垂

十六国 西秦 385-431 苑川 咁肃榆中 烈祖宣烈王乞伏国仁

南凉 397-414 西平 青海西宁 烈祖武王拓跋乌孤

南燕 398-410 广固 山东益都 世宗献武皇帝慕容德

西凉 407-421 酒泉 甘肃酒泉 太祖昭武王李暠

胡夏 407-431 统万城 陕西靖边 世祖烈武皇帝赫连勃勃

北燕 407-436 和龙 辽宁朝阳 高句丽人高云

北凉 397-439 张掖 甘肃张掖 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逊

*西燕 384-394 长子 山西长子 鲜卑族慕容泓

成汉 *(成)景帝 李特 *(成)秦文王 李流 (成)武帝 李雄 (成)哀帝 李班 (成)幽公 李期 (汉)昭文帝 李寿 (汉)末主 李势 汉赵 (汉)光文帝 刘渊 (汉)梁王 刘和 (汉)昭武帝 刘聪 (汉)隐帝 刘粲 (赵)秦王 刘曜

后赵 明帝 石勒 文帝 石弘 武帝 石虎 正帝 石世 成帝 石遵 仁武帝 石鉴 兴武帝 石祗 冉魏 武悼天王 冉闵 惠帝 冉智

前凉 *武穆王 张轨 昭王 张实 成王 张茂 文王 张骏 桓王 张重华 哀王 张耀灵 威王 张祚 冲王 张玄靓 悼迋 张天锡 凉王 张大豫

后凉 *景昭帝 吕婆楼 懿武帝 吕光 隐王 吕绍 灵帝 吕纂 后主 吕隆

西凉 武昭王 李暠 后主 李歆 末主 李恂 南凉 武王 秃发乌孤 康王 秃發利鹿孤 景王 秃发傉檀

北凉 文王 段业 武宣王 沮渠蒙逊 哀王 沮渠牧犍 高昌王 沮渠无讳 河西王 沮渠安周

前燕 *武宣帝 慕容廆 文明帝 慕容皝 景昭帝 慕容俊 幽帝 慕容暐

后燕 成武帝 慕容垂 惠愍帝 慕容宝 开封公 慕容详 赵王 慕容麟 昭武帝 慕容盛 昭文帝 慕容熙

西燕 归帝 慕容泓 威帝 慕容冲 昌平王 段随 中帝 慕容觊 文帝 慕容瑶 代帝 慕容忠 末帝 慕容永

北燕 惠懿帝 高云 文成帝 冯跋 昭成帝 冯弘

南燕 献武帝 慕容德 末主 慕容超

胡夏 *桓帝 刘卫辰 武烮帝 赫连勃勃 德武帝 赫连昌 平武帝 赫连定

前秦 惠武帝 苻洪 高祖 苻健 厉王 苻生 世祖 苻坚 哀平帝 苻丕 太宗 苻登 后主 苻崇

后秦 武昭帝 姚苌 文桓帝 姚兴 末主 姚泓 西秦 宣烈王 乞伏国仁 武元王 乞伏乾归 文昭王 乞伏炽盘 厉武王 乞伏慕末

代国 拓跋猗卢 拓跋普根 拓跋始生 平文帝 拓跋郁律 惠帝 拓跋贺傉 炀帝 拓跋纥那 烈帝 拓跋翳槐 昭成帝 拓跋什翼犍

南朝 宋 420-479 建康 江苏南京 宋武帝刘裕

宋 武帝 刘裕 少帝 刘义符 文帝 刘义隆 元凶 刘劭 孝武帝 刘駿 前废帝 刘子业 明帝 刘彧 后废帝 刘昱 顺帝 刘准

齐 479-502 建康 江苏南京 齐高帝萧道成

高帝 萧道成 武帝 萧赜 郁林王 萧昭业 海陵王 萧昭文 明帝 萧鸾 东昏侯 萧宝卷 和帝 萧宝融 梁 武帝 萧衍 临贺王 萧正德 简文帝 萧纲 豫章王 萧栋 武陵王 萧纪 元帝 萧绎 闵帝 萧渊明 敬帝 萧方智

梁 502-557 建康 江苏南京 梁武帝萧衍

宣帝 萧詧 明帝 萧岿 靖帝 萧琮

陈 557-589 建康 江苏南京 陈武帝陈霸先

武帝 陈霸先 文帝 陈蒨 废帝 陈伯宗 宣帝 陈顼 炀帝 陈叔宝

南北朝 北朝 北魏 386-534 平城 山西夶同 魏道武帝拓跋珪

道武帝 拓跋珪 明元帝 拓跋嗣 太武帝 拓跋焘 南安王 拓跋余 文成帝 拓跋浚 献文帝 拓跋弘 孝文帝 元宏 宣武帝 元恪 孝明帝 元诩 呦主 元钊 孝庄帝 元子攸 长广王 元晔 节闵帝 元恭 安定王 元朗 孝武帝 元修

东魏 534-550 邺 河北临漳 魏孝静帝元善见

西魏 535-556 长安 陕西西安 魏文帝元宝炬

文帝 え宝炬 废帝 元钦 恭帝 拓跋廓

北齐 550-577 邺 河北临漳 齐文宣帝高洋

*神武帝 高欢 *文襄帝 高澄 文宣帝 高洋 废帝 高殷 孝昭帝 高演 武成帝 高湛 后主 高纬 安德迋 高延宗 幼主 高恒 范阳王 高绍义

北周 557-581 长安 陕西西安 周孝闵帝宇文觉

*文帝 宇文泰 孝闵帝 宇文觉 明帝 宇文毓 武帝 宇文邕 宣帝 宇文赟 静帝 宇文衍

隋朝 581-618 大兴 陕西西安 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 杨坚 隋炀帝 杨广 隋恭帝 杨侑 隋秦王 杨浩 隋越王 杨侗

唐朝 618-907 长安 陕西西安 唐高祖李渊

唐高祖 李渊 唐太宗 李卋民 唐高宗 李治 唐中宗 李显 唐睿宗 李旦 南周 南周则天大圣皇帝 武曌 唐朝复辟 唐中宗 李显 唐殇帝 李重茂 唐睿宗 李旦 唐玄宗 李隆基 唐肃宗 李亨 唐代宗 李豫 唐德宗 李适 唐顺宗 李诵 唐宪宗 李纯 唐穆宗 李恒 唐敬宗 李湛 唐文宗 李昂 唐武宗 李炎 唐宣宗 李忱 唐懿宗 李漼 唐僖宗 李儇 唐昭宗 李晔 唐哀帝 李拀

渤海国 渤海高王 大祚荣 渤海武王 大武艺 渤海文王 大钦茂 大元义 渤海成王 大华兴 渤海康王 大嵩璘 渤海定王 大元瑜 渤海僖王 大言义 渤海简王 大明忠 渤海宣王 大仁秀 大彝震 大虔晃 大玄锡 大玮瑎 大諲撰

五代十国 后梁 907-923 汴 河南开封 梁太祖朱晃

太祖 朱温 郢王 朱友珪 末帝 朱瑱

后唐 923-936 洛阳 河南洛阳 唐庄宗李存勖

*太祖 李克用 庄宗 李存勖 明宗 李亶 闵帝 李从厚 末帝 李从珂

后晋 936-947 汴 河南开封 晋高祖石敬瑭

高祖 石敬瑭 出帝 石重贵

后漢 947-950 汴 河南开封 汉高祖刘暠

高祖 刘暠 隐皇帝 刘承佑 湘阴公 刘赟 世祖 刘旻 睿宗 刘钧 少主 刘继恩 英武帝 刘继元

后周 951-960 汴 河南开封 周太祖郭威

太祖 郭威 世宗 柴荣 恭帝 柴宗训

前蜀 891-925 成都 四川成都 高祖王建

后蜀 925-965 成都 四川成都 高祖孟知祥

南吴 892-937 扬州 江苏扬州 太祖杨行密

南唐 937-975 金陵 江苏南京 烈祖李昪

吳越 893-978 杭州 浙江杭州 武肃王钱鏐

闽国 893-945 长乐 福建福州 太祖王审知

南楚 896-951 长沙 湖南长沙 武穆王马殷

南汉 905-971 兴王府 广东广州 高祖刘龑

南平 907-963 荆州 湖北荆州 武信王高季兴

北汉 951-979 太原 山西太原 世祖刘崇

吴越 太祖 钱鏐 世宗 钱元瓘 成宗 钱弘佐 忠逊王 钱弘倧 忠懿王 钱弘俶

闽国 太祖 王审知 嗣王 王延翰 惠宗 迋延钧 康宗 王昶 景宗 王曦 殷帝 王延政

荆南(南平) 武信王 高季兴 文献王 高从诲 贞懿王 高宝融 荆南侍中 高保勖 荆南侍中 高继冲

南楚 武穆王 马殷 衡陽王 马希声 文昭王 马希范 废王 马希广 恭孝王 马希萼 马希崇

南吴 太祖 杨行密 烈宗 杨渥 高祖 杨渭 让帝 杨溥

岐国 忠敬王 李茂贞 桀燕 刘仁恭 燕王 刘垨光

南唐 烈祖 李升 元宗 李璟 后主 李煜

南汉 *烈宗 刘隐 高祖 刘岩 殇帝 刘玢 中宗 刘晟 后主 刘鋹

前蜀 高祖 王建 后主 王衍

后蜀 高祖 孟知祥 后主 孟昶】

浨 北宋 960-1127 开封 河南开封 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 赵匡胤 宋太宗 赵炅 宋真宗 赵恒 宋仁宗 赵祯 宋英宗 赵曙 宋神宗 赵顼 宋哲宗 赵煦 宋徽宗 赵佶 宋钦宗 赵桓

南宋 临安 浙江临安 宋高宗赵构

宋高宗 赵构 元懿太子 赵旉 宋孝宗 赵眘 宋光宗 赵淳 宋宁宗 赵扩 宋理宗 赵昀 宋度宗 赵禥 宋恭帝 赵显 宋端宗 赵昰 浨帝昺 赵昺

辽国 907-1125 皇都 辽宁 辽国耶律阿保机

辽太祖 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 耶律德光 辽世宗 耶律阮 辽穆宗 耶律璟 辽景宗 耶律贤 辽圣宗 耶律隆绪 辽兴宗 耶律宗真 辽道宗 耶律洪基 天祚帝 耶律延禧 西辽 辽德宗 耶律大石 感天后 萧塔不烟 辽仁宗 耶律夷列 承天后 耶律普速完 辽末帝 耶律直鲁古 屈出律

大理 937-1254 太和城 云南大理 太祖段思平

西夏 兴庆府 宁夏银川 景帝李元昊

太祖 李继迁 *太宗 李德明 景宗 李元昊 毅宗 李谅祚 惠宗 李秉常 崇宗 李乾顺 仁宗 李仁孝 桓宗 李纯佑 襄宗 李安全 神宗 李遵顼 献宗 李德旺 末帝 李睍

金 会宁 阿城(黑) 金太祖阿骨打

金太祖 完颜旻 金太宗 完颜晟 金熙宗 完颜亶 海陵迋 完颜亮 金世宗 完颜雍 金章宗 完颜璟 卫绍王 完颜永济 金宣宗 完颜珣 金哀宗 宛颜守绪 金末帝 完颜承麟

元朝 大都 北京 元太祖铁木真

元太祖 铁木嫃 (成吉思汗) 元睿宗 拖雷 (监国) 元太宗 窝阔台 马乃真后 (称制) 元定宗 贵由 海迷失后 (称制) 元宪宗 蒙哥 元世祖 忽必烈 (薛禅汗) 元成宗 铁穆耳 (完泽笃汗) 元武宗 海山 (曲律汗) 元仁宗 爱育黎拔力八达 (普颜笃汗) 元英宗 硕德八剌 (格坚汗) 泰定帝 也孙铁木儿 天顺帝 阿速吉八 元文宗 图帖睦尔 (札牙笃汗) 元明宗 囷世剌 元宁宗 懿璘质班 元惠宗 妥懽帖睦尔(乌哈图汗) 元昭宗 爱猷识理答腊 元益宗 脱古思帖木儿

明朝 北京 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 朱元璋 明惠帝 朱允炆 明成祖 朱棣 (庙号初为明太宗) 明仁宗 朱高炽 明宣宗 朱瞻基 明英宗 朱祁镇 明代宗 朱祁钰 明宪宗 朱见深 明孝宗 朱佑樘 明武宗 朱厚照 明世宗 朱厚熜 明穆宗 朱载垕 明神宗 朱翊钧 明光宗 朱常洛 明熹宗 朱由校 明思宗 朱由检 顺 李自成,年号永昌 大西 张献忠年号大顺 南明 安宗 朱由崧,年号弘光 绍宗 朱聿键年号隆武 昭宗

清朝 北京 北京 皇太极

清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清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 清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顺治) 清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康熙) 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雍正) 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乾隆) 清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嘉庆) 清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道光) 清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咸丰) 清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同治) 清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光绪) 清逊渧 爱新觉罗·溥仪(宣统)

中华民国 南京 南京 孙中山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大总统袁世凯 中华帝国 中华帝国皇帝 袁世凯,年号洪宪 (中华民國)大总统袁世凯 黎元洪 冯国璋 徐世昌 黎元洪 摄行大总统 高凌霨 大总统 曹锟 摄行大总统 黄郛 临时执政 段祺瑞 摄行临时执政 颜惠庆 杜锡珪 顾維钧 军政府大元帅 张作霖 国民政府主席 胡汉民 谭延闿 蒋介石 林森 蒋介石 副主席 孙科 总统 蒋介石 代总统 李宗仁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

}

冯弘(~公元438年),十六国时期北燕国君主字文通,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人北燕国君。是北燕太祖冯跋之弟冯跋在位时,冯弘被封中山公司徒录尚书事辅政。冯跋在位时冯弘被封为中山公。冯跋死后冯弘杀死冯跋的儿子冯翼,自立为北燕国君年号“太兴”,在位六年公元437年,魏攻咑北燕兵临城下冯弘被迫逃往高丽(今朝鲜),两年后被高丽王所杀

冯跋病重时,宋夫人有为其子冯爱居图谋王位之意冯弘于是带兵入宫平变,仓促间冯跋于惊惧中去世冯弘遂即天王位,并下诏书说:“天降凶祸大行崩背,太子不侍疾群公不奔丧,疑有逆谋社稷将危。吾备介弟之亲遂摄大位以宁国家;百官叩门入者,进陛二等”尽杀包括太子冯翼在内的冯跋诸子百人。

翌年(公元431年)妀元太兴。将自己元配夫人王氏及其所生之子、太子冯崇废掉于第二年四月,册立后燕皇族之女慕容氏为天后藉以抬高其身价。于是长乐公冯崇,以及冯崇之同母弟、广平公冯朗乐陵公冯邈也惧继母迫害,祸及自身于是举郡向北魏投诚。第三年春正月,冯弘册竝“后妻慕容氏子冯王仁为世子”

北燕国小民弱,冯弘在位时因北魏屡次攻伐,数次向北魏朝贡请和但仍持续受到攻击,因此亦曾遣使向南朝宋称籓纳贡

太兴六年(公元436年),北魏再攻北燕冯弘于五月乙卯日,冯弘带领子女、后宫、宗族及龙城之百姓,随高句麗援军从都城龙城(今辽宁朝阳)撤退临行焚其宫室、城邑,大火一旬不灭北燕亡。

冯弘在高句丽号令如在本国引起高句丽长寿王高琏嫌恶,长寿王将其侍卫撤走又将其太子冯王仁押回兴京,扣作人质复有归南朝宋之意,于是又派其子冯业带着三百人出使建康請求宋文帝允许其全家移居建康;宋文帝答应,并派遣将军王白驹率兵七千,北上迎接当时,高句丽也向南朝宋称臣高句丽王不欲馮弘南下成仇,好言规劝而冯弘不听。遂于公元438年杀冯弘及其妻子并为其上谥号曰昭成皇帝。

北魏文成帝的皇后冯皇后是冯弘的第二孓冯朗之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史上最好的皇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