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推荐两本高智商受的书看看哇

国内的生物科普类图书少之又少每出版一本,我都会如获至宝第一时间买回。更别提国外优质的相关书籍的中译本直到买到这两本书,让我彻底拜服长跪不起 ——《家养水龟百科》与《家养陆龟百科》。

这两本书的原作者都是日本人翻译者叫“王炜”,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封面很不错,照片很赞

首先是目录,目录按照陆龟分类依次排列:

这个“汉凯基(软蛋糕)龟属”是个什么鬼

为了一探究竟,我找了下日语维基百科根据拉丁文 Malacochersus 发现日文原文应该是:パンケーキガメ(Pankēkigame),翻译成英文是 pan cake中文直译为薄饼,但通常应该翻译为“饼干龟属”那么譯者王炜为什么要把这个词翻译成“汉凯基”呢?是为了向国军领袖“常凯申”致敬括弧里为什么要注明“软蛋糕”?pan cake 是软蛋糕吗广告之后我们也无法揭开谜底。

那么”塞奥莱龟属“又是个什么鬼呢

拉丁文属名 Kinixys,日文原文 セオレガメ读音为 seoregame,怪不得音译为“塞奥莱”呢将此日文输入百度翻译和谷歌翻译均无法翻译出结果,怪不得译者王炜也是一筹莫展不得不一个前滚翻就翻成了“塞奥莱”这么囿诗意的名字。但是日语走不通你可以从拉丁文原文入手翻译啊,Kinixys 中文应该译为“折背龟属”

由于译者王炜将“折背龟属”翻译成了“塞奥莱龟属”,于是这一属下的几种龟被悲剧性地命名为:贝鲁塞奥莱龟、豪姆塞奥莱龟、毛利塞奥莱龟、那塔尔塞奥莱龟 —— 誓将音譯进行到底!

而正确的名字则应该是:钟纹折背陆龟、荷叶折背陆龟、锯齿折背陆龟、垒包折背陆龟译者王炜估计是卡戴珊三姐妹的粉絲,这么翻译可能是为了致敬——她们仨:考特尼卡戴珊、金卡戴珊与科勒卡戴珊

这也就算了,毕竟折背龟并不常见我都只见过模型呢。

你见过六脚龟吗我怀疑作者是不是地球星人啊?会不会是外星人不小心露出了马脚介绍了自己母球的生物啊? 靴脚陆龟和凹甲陆龜表示你怎么可以这么随心所欲地篡改人家的名字啊还有两只脚是哪儿来的啊? 我觉得看日文原版估计也没有如此晦涩——雅隆嘎塔陆龜和托拉般考阿陆龟能翻译出这种名字,在中文世界里也算是一朵奇葩了那么正确的名字应该是什么呢?前者叫“缅甸陆龟”(Indotestudo elongata)後者叫“印度陆龟”(Indotestudo forstenii)。 角鳖(刺鳖)表示:凸起你妹啊!还分为东凸起、西凸起……全国各地凸起了新高潮!

其它类似“侧颈”译成“横頸”“麝香龟”译成“嗅龟”,“黄缘”译成“狭背”“淡水龟科”居然译成“巴塔古鲁龟科”也就见怪不怪了。

推荐给大家这两本書译者王炜,售价均为26元各大网站有售。好东西不能自己独(e)享(xin)应该分(e)享(xin)大家。

}

“数据分析是Python的杀手锏”——佚名

  • 最实用的Python开源模块的大集合;
  • 简单易懂、示例丰富的数据分析教程;
  • 掌握数据可视化、机器学习等高端主题;
  • 新手变身数据分析专家嘚最佳读本;

作为学习教程,本书将从NumPy、SciPy、matplotlib和pandas着手这些开源程序包对于数据加工、数据处理和可视化而言非常有用。如果能够将这些工具结合起来使用其功效足以与MATLAB、Mathematica和R相媲美。

本书还将为读者介绍更高级的主题包括信号处理、数据库、文本分析、机器学习、互操作性和性能优化。

第1章“Python程序库入门”手把手地指导读者正确安装配置Python数值计算软件同时,本章还会展示如何创建一个小程序

第2章“NumPy数組”介绍NumPy和数组的基础知识。通过阅读本章读者能够基本掌握NumPy数组及其相关函数。

第3章“统计学与线性代数”对线性代数和统计函数做叻简要回顾

第4章“pandas入门”阐述pandas的基本功能,其中涉及pandas的数据结构与相应的操作

第5章“数据的检索、加工与存储”介绍如何获取不同格式的数据,以及原始数据的清洗和存储方法

第6章“数据可视化”介绍如何利用matplotlib绘制数据图。

第7章“信号处理与时间序列”利用太阳黑子周期数据来实例讲解时间序列和信号处理同时还会介绍一些相关的统计模型。本章使用的主要工具是NumPy/SciPy

第8章“应用数据库”介绍各种数據库和有关API的知识,其中包括关系数据库和NoSQL数据库

第9章“分析文本数据和社交媒体”考察基于文本数据的情感分析和主题抽取。同时夲章还将会为读者展示一个网络分析方面的实例。

第10章“预测性分析与机器学习”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人工智能在天气预报上面的应用這主要借助于scikit-learn。不过有些机器学习算法在scikit-learn中尚未实现,所以有时还要求助其他API

第11章“Python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和云计算”将提供各种实例,来说明如何集成非Python编写的现有代码此外,本章还将为读者演示如何在云中部署应用

第12章“性能优化、性能分析与并发性”为读者介紹通过性能分析(Profling)和Cython等关键技术来改善性能的各种技巧。

此外我们还将讨论与分布式多核系统有关的一些框架。

附录A“重要概念”将對本书中涉及的重要概念进行简要介绍

附录B“常用函数”概述本书中用到的各种函数。

附录C“在线资源”给出相关文档、论坛、文章及其他重要信息的网络链接

  • Python语言在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大数据时代催生了人们处理大量数据的实际需求。

  • Python应用领域嘚拓展越来越多的人将Python用于处理大型数值数据集,使用标准格式来进行数据的存储和通信也显得越来越重要而HDF5也正迅速成为人们存储科学数据的选择。

  • 设置HDF5工具并创建第一个HDF5文件

  • 通过学习HDF5数据集对象来使用数据集。

  • 理解数据集分块和压缩等高级功能

  • 使用组来学习如哬利用HDF5层次性结构。

  • 使用HDF5的属性来添加元数据创建可以自解释的文件。

  • 利用HDF5的类型系统创建有互操作性的文件

  • 使用引用,命名类型和維度标尺来表示数据之间的关系

  • 了解在Python中如何编写能跟HDF5互动的并行代码。

本书生产力和创造力的推进器的一个真实的完美例子本书会讓你觉得“HDF5很简单”。

这两本书在京东、当当都已经上架啦祝大家阅读愉快!

}

如果你是位老板而恰好你的下屬是高智商受天才,那你是否担忧会出现智力被碾压的难堪局面
确实,管理不是件易事而管理各位“爱因斯坦”更是难上加难。北京夶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汪丁丁建议如果老板们试图组建或管理一个高智商受团队,可以看看《爱因斯坦的老板》这本书在他看来,管理高智商受的人有十项规则其中很多规则出人意料,如“真诚相信自己智商低”“让下属开心地戏耍”……

个体生命的学术思路或多戓少是连续的主要是因为生命体验与知识积累具有足够强烈的“路径依赖性”。几十年来我的学术思路,主线是“知识与创造”这吔是我写文章时“问题意识”的核心。也因这样的思路与问题意识我阅读和写作的基本方式是我阐述了多次的“宽带阅读”与“宽带写莋”。
宽带阅读与宽带写作在转型期中国社会,或许最合适的作息规律是“日落而作日出而息”凌晨三点至上午七点,在北大校园里学术服务器与互联网速度最快,基本符合“宽带”要求允许我检索并下载大约两千份英文学术期刊最新发表的论文。
围绕我的思路与問题意识多年来,我每周至少下载并浏览500篇论文以及数十种新书且在跨年度时段里密集浏览并下载已发布于学术服务器的即将发表的數千种文献。例如在2018年10月21日(星期天),我的苹果笔记本日历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在家里休整凌晨五点工作至晚间七点,浏览了800多本2019姩(编者按:原文如此)“出版”的书下载了135本,并检索得到1000本2018年出版的书其中的许多以前我已下载过。

为了铺叙这篇“书评”或关於这本新书的“概述”我应转引2018年10月30日我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布的那段文字:
继续琢磨“群体创造性”,我介绍了多次但因为许多朋友繼续表示惊讶,所以我要继续介绍:首先群体的创造性远高于个体的创造性,不考虑天才大约是数百倍的差异;其次,群体的创造性佷大程度上与群体成员的智商无关
这两天抽时间浏览最新出版的百多本英文书,今天推荐两本(编者按:即前文所说的两本英文书)苐一本与第二本构成很好的互补阅读,这是因为根据第一本书,作者考察的数百位创造性人物的共性是——记住啦:以游戏为工作或鍺,工作就是游戏或者,在游戏中工作总之,就是曼昆那句感言: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做自己喜爱的工作并有维持体面生活的收入
葃天我写了,“创造性”要求两大社会条件:必要的安逸+必要的压力现代社会扼杀的往往是游戏——其实社会不知道谁是天才,但因为扼杀了游戏于是扼杀了无数人的“天才时刻”,包括天才这就是第二本书的意义——怎样设计游戏。

“创造性”的枯竭往往因为情感脑与智商脑的分裂——智商很高的人,缺乏情感生活这是最常见的天才故事;当然,沉溺于情感生活也常导致才华横溢的人毕生没囿做出什么事,古人说的“玩物丧志”是也
而要激活群体的创造性,管理者要维持一系列平衡关系事实上,最富于创造性的团队最顯著的特征不是聚集了多少天才,恰好相反那里缺少天才或压根儿不欢迎天才,平等意识才是团队创造性的最初条件
坦率而言,本书莋者Robert Hromas(以及他的妻子)的姓名从未在我的阅读里出现过我检索所得关于他的传记资料也极少,远不如他在这本书开篇所述的那样引我关紸不过,我还是在Youtube上找到了一份他关于佛罗里达大学医学系临床研究报告的两分钟视频——他是医学系主任根据他在这本新书开篇的洎我介绍,就职于佛罗里达大学医学系之前他是德州大学圣安东尼校区医学院的院长——那所医学院有1300名教师,900名学生800名实习内科医師,近3000名员工其中包括与内科或医学无关的数百名科学家。关键是当然也是这篇书评的主题所在,那里聚集了一群最聪明的人而这群人的领导者,根据他的自述不是,也不被那些最聪明的人认为是“最聪明的”甚或“聪明的”
请回顾我上述那篇朋友圈文字,注意思考:群体的创造性大约是群体内任何个体创造性的数百倍另一方面,由于群体创造性敏感地依赖于群体的平等意识领导这些创造性群体的未必甚或通常必须不是群体内最聪明的人。

爱因斯坦在美国的第一位“老板” 我记得大约是在2017年一位长期研究“天才”的心理学镓Dean Simonton在“天才”座谈会上对坐在他旁边的一位密西根大学理论物理学家说:你们理论物理学教授平均智商是140——关键是,我听到他随后悄声補充的那句话:我们心理学教授平均智商勉强是100亲爱的读者,如果你管理的团队平均智商高于130而你的智商是100那么,你就是这本书的最佳读者


这本书题为《爱因斯坦的老板》,缘起于作者推崇爱因斯坦在美国的第一位“老板”Abraham Flexner(1866—1959)创建斯坦福大学高等研究院的管理经驗我检索这位“老板”确实没有得到足够多的传记资料,不过除了维基百科的同名词条之外,我还找到了这位老板发表过的文章“清單”以及关于他主持的“高研院研究报告”对学术界影响的一篇分析文章。此外中文检索得到一篇他发表于Harper's Magazine第179期的文稿的中译本(2017年8朤25日发表于“搜狐-科技”,标题是“Abraham Flexner:人类真正的敌人是禁锢人类思想的人”)关于这位“老板”最翔实的传记资料,记录在我推荐给讀者的这本书里概言之,他学历不高毕业后多年从事初等教育并深感以往“应试教育”有本质缺陷,转而尝试新式自由教育颇有成效,遂举家前往欧洲游学深受社会学家齐美尔的影响,返回美国创办以“自由思考”为核心的高等教育

现代的智商量表不提供高于160的汾数,理由是(至少有一种是)爱因斯坦的智商是160不过,更具说服力的解释是智商高于160的样本量太小以致难以提供可靠的统计推断。眾所周知的澳大利亚华裔家庭三兄弟当中的陶哲轩(编者按:第二代澳洲香港移民澳大利亚数学家,24岁担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系終身教授31岁获菲尔兹奖),智商300(专家需要为这样的孩子“量身定制”地估算分数)他的兄弟后来也因智力超群而引人注目。
人类的岼均智商分数在85至115之间。然后超过均值上限三个标准差,就是智商160教科书定义的“天才”智商。我在北京大学任教20年况且始终关紸“智商”问题(参阅我2017年发表的《行为社会科学基本问题》),根据我的观察每年在我教室里听课的数百学生当中,智商在145以上的鈈会超过5人。但是智商130以上的数目显著增加,或许超过50人

高智商受的人的两大行为特征

如果你试图组建或管理高智商受团队,那么伱必须首先记住高智商受的人的两大行为特征:
▌他们倾向于沉浸在自我之内,用日常语言描述就是“自我中心”的倾向显著。关于创慥性思维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体验这样的“天才时刻”,如果“天时地利人和”思维得以专注于某一特定的研究领域和足以吸引研究兴趣的问题,(最后就有可能)“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然,前提是“专注”往往必须沉浸于自我世界里;
▌他们倾向于“发散性思维”,我喜欢引用的也是最权威的人格心理学家老埃森克(Hans Eysenck1916—1997)在晚年著作《天才》裏的概述:创造性思维的大脑必须在尽可能发散的信息之间跳跃思考才可有非同寻常的突破。
于是由一群高智商受的人组成团队,犹如甴一群将军组成阵列那样很难发挥“组织”的力量。群体创造性之所以远超个体创造性关键是“协同”(synergy)。所谓“总体大于个体之囷”又不妨称为“协同学基本事实”。协同学的另一基本事实是异质个体的协同效应通常远比同质个体的协同效应更强烈。常言说“┅把钥匙开一把锁”这里“钥匙”与“锁”是异质个体,它们的协同效应当然超过两把钥匙的协同效应或两把锁的协同效应概而言之,“协同学”(synergetics)是关于异质现象协同从而涌现更高级现象的科学也因此,它与“涌现秩序”(emerging order)的研究密切相关从异质的细胞器之間的协同涌现出细胞,再从异质的细胞之间的协同涌现出更复杂的有机体乃至涌现出社会及其秩序。在企业层面涌现秩序的核心议题昰:一群不同质的人怎样协同,从而涌现群体创造性就我评论的这本新书的主旨而言,核心议题是:一群高智商受的人(他们通常不是哃质的)怎样协同从而涌现群体创造性。

对企业而言协同的核心人物,被称为“企业家”对这本书的主旨而言,协同的核心人物就昰这群高智商受但不同质个体的“老板”(爱因斯坦的老板)这样的老板实在不容易做。这本书总共列出十项规则其中至少四项,要求“老板”有严格的自我批判能力这位作者的楷模就是爱因斯坦的老板,低调但积极提供关键服务却不引人注意,让机会与荣誉归于各位“爱因斯坦”让团队成员甚至不知道还有老板。

爱因斯坦的两张肖像或许凸显了这位科学家的不同侧面:既保持严肃的沉思,又富于游戏精神

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智商低“老板”当然更不愿这样想象自己。不过你如果有高智商受的“下属”,你或迟或早将明白这些高智商受下属是你的镜子,而镜子不撒谎所以,老板的最佳策略是一开始就真诚相信自己智商低;

换句话说当这些高智商受的囚专注思考和相互论辩时,你最好不要用愚蠢的言论打扰他们否则,呵呵你会感受到智力被碾压的难堪。用北京话描述那些人“见叻怂人就压不住火”,难免嘲笑你至少,如果你还是他们的老板那就在心里嘲笑你;

▌那么,最佳策略就是“闭嘴倾听”。
其实呮有这样做,老板才能得到下属的尊重而且你的团队才可能协同涌现更高级的能力;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试图掩盖你这块石头下面的那些小虫子尤其是在你的高智商受下属面前,因为这是“聪明”的原意。在这些聪明人面前你越是坦诚,就越受到他们的信任而丅属对老板的信任(尽管他们通常不认为你是老板),是协同的基础;

如果老板只关注团队成员之间的化学反应或许也有协同效应,但通常不如炼金术来得强烈这是因为,炼金术士更关注的是“随机性”如同游戏,让他们开心地戏耍更可能发现新原理;

▌与随机性密切相关,不要让你当前的决策过于依赖于你以往的经验
因为,尤其当你的下属智商远高于你时以往你的成功或失败,与团队成员在研发游戏中随机捕捉到的黄金机会相比简直是微不足道的判据;

那些高智商受的下属常在游戏中追逐随机出现的松鼠并跟着它们发散得鈈知所踪。大约是1959年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贺麟主持几位学者翻译黑格尔著作,第一天的会议遇到的第一只“松鼠”是德文单词“存在”昰否应译为“有”或“存有”或民国以来其他诸家的翻译天黑了,第一只“松鼠”没有追到高智商受团队的老板们,因此常为下属的縋松鼠活动而抓狂怎样使团队回到正路上同时最好不使下属意识到有人在指引他们,这才是老板的职能;

关于这一规则我写过不少文嶂,这次也写在开篇引述的那段文字里了;

高智商受的人在面对智力挑战时常激情投入本性使然。所以老板的最佳策略绝不是一马当先而是让问题自然凸显。关键是“自然凸显”而不要去寻找你认为重要的问题——否则你的智力难免再度被碾压。况且寻找问题并不昰老板的职能。协同涌现更高级的能力这才是老板的职能;

每一高智商受的个体都以自我为中心,故而一群高智商受的个体如果没有爱洇斯坦的老板就注定陷入无尽的冲突或团队危机关于这一规则,不仅当前这位作者而且我理解的两百年前的康德,都认为只能实践而無法传授你如果组建团队,那么必须从招聘员工开始实践这一规则你如果继承前任的团队,那么你必须获得每一位下属的信任然后熟悉他们的性格从而在危机的酝酿阶段就设法干预。

毕竟我写的是书“评”而不是书“述”。这篇书评已很长旨在诱惑读者自己阅读這本新书。关于国内的翻译状况我写过不少评论文章,此处不赘强烈建议读原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智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