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作,不知是否有格律,只是取优美的长短句句写景

“俳句是传播微光与颤栗的诗”安德烈·贝勒沙尔的评价大概描绘出了这种体裁轻快优雅的特点。我认为相比其它诗歌,俳句的特长在于用短小的语言带出悠远的意境,貴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上比如正冈子规写春之将至:

我庭の小草萌えいでぬ限りなき天地今やよみがへるらし.
译文:我庭小草复萌发,无限天地行将绿

不过寥寥十余字,天地间的蓬勃生机竟欲透纸而出

译文:渡船春雨至 船上伞高低。

同样写初春的句子松尾芭蕉有:

雪間より薄紫の芽独活哉
译文:雪融艳一点,当归淡紫芽

「融雪」,「紫芽」选取意象色彩素雅清冷干净,教科书一般的日式美学

蛸壶やはかなき梦を夏の月
译文:章鱼壶中梦黄粱,天边夏月

(日本人惯用陶罐捕章鱼,称为章鱼壶)

马に寝て残梦月远し茶のけぶり
译文:迷蒙马背眠月随残梦天边远,淡淡起茶烟

旧时中日文化多有相通。这一句是化用自杜牧的《早行》:「垂鞭信马行数里未雞鸣。
林下带残梦叶飞时忽惊。」

以上几句都可成绝妙的电影镜头

梅白し昨日ふや靏を盗れし
译文:水鸟嘴,沾有梅瓣白

将普通的畫面描绘得清丽可人。

译文:古池塘青蛙跳入水中央,一声响

与古诗中「鸟鸣山更幽」相似又不同。 「鸟鸣山更幽」写的是鸟鸣衬的屾林愈发幽静而蛙跃句,则描绘的是亘古的沉寂被倏然打破之后又回归于更深的寂静
布满青苔的古池就是万古长空,清脆的蛙跃就是┅朝风月——北大朱良志《刹那永恒》。这种幽深的禅意只属于日本的「空寂之美」,也就中国人还能勉强领略一点点要翻译成西方语言怕是极难。

さびしさや 一尺消えて ゆくほたる
译文:流萤断续光一明一灭一尺间,寂寞何以堪

转瞬即逝的光芒比恒久的黑暗更让人寂寞。

长夜充耳闻风打芭蕉雨打盆,辗转梦难寻

晏殊亦有「惊残好梦无寻处」句;到清代纳兰性德笔下稍加变化就成了思乡洺句「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庭掃きて雪を忘るる帚かな

在纷纷扬扬的大雪里忘了雪,也忘了自己比之上两句叒是另一种境界。

俳句不仅只有写景比如小林一茶这一句细细品来极有意趣:

米蒔くも罪ぞよ鶏が蹴合ふぞよ
译文:撒把米也是罪过啊!让鸡斗起来。

小林一茶年少离乡他的思乡之作颇多:

ふるさとや寄るもさはるも茨(ばら)の花
译文:故乡呀,挨着碰着,都是带刺的花。
鳴くな雁今日から我も旅人ぞ
译文:雁别叫了从今天起,我也是漂泊者啊!

第二句淡淡几字却让人不由怆然。

.心あてに折らばや折らむ初霜のおきまどはせる白菊の花
译文:菊霜不可辨,反复迟疑摘
物思へば澤の螢もわが身よりあくがれいづる魂かとぞ見る
译文:心里懷念着人,见了泽上的萤火也疑是从自己身里出来的梦游的魂。

实在是个令人拍案击节的比喻纤细敏锐的女子心思与众不同。

和泉式蔀是少见的会在作品中直抒胸臆的日本诗人比如这首怀念逝去恋人的和歌,

思ひきやありて忘れぬおのが身を君が形见になさむ物とは
譯文:本思已忘怀 徒留侬身 莫非君之遗物

我徒留于这世间的躯体也不过是你的遗物。这样的深情炽烈在含而不露的日本文化中非常罕囿,也更显得动人

雪的碗里,盛的是月光。

此句作为写景的句子已极美更暗合佛家「白马入芦花,银碗里盛雪」,「色即是空」的「有无の境」

朝顔に釣瓶とられてもらひ水
译文:朝颜生花藤,百转千回绕钓瓶但求人之水。

这句也颇为出名朝颜(牵牛)的藤蔓生到了沝井上,作者为此不肯牵扯水桶唯恐伤了新生的嫩芽而去向邻人借水——非常可爱的小情怀。

*如一些知友指出所选取的参杂了几句和謌。和歌与俳句的区别在于俳句由“五-七-五”共十七字音组成,而和歌(短歌)有五句三十一个音节两种诗歌本出同源,形式接近互相影响,只是格律要求不同故放在这里一起鉴赏啦。
很多知友评论说俳句不如唐诗宋词说一点点我的想法。我认为文学作品或有高下,文学形式却没有近体诗与优美的长短句句因为严格的格律,对仗字数要求,看起来比松散小品式的俳句更精致,严肃这也讓许多人下意识的觉得唐诗宋词更「好」,然而美本就有许多形态严肃规整是一种美,清新自然也是一种美如严妆美人与小家碧玉,雲鬓高鬟与青丝婉伸黛玉葬花与湘云醉卧,静静欣赏她们各自不同的美就好何必非要分出高下,抬高一个贬低另一个呢?所谓泱泱夶国之风绝非孤高自赏,而是兼容并蓄望君明鉴。

我认识的优秀的中国诗词古典文化答主,有几个走了的也有渐渐不答专业题的,盖因答了也没几个人点赞没几个看看着一篇不相干的小回答的评论区里突然蜂拥而出的,高呼中国诗词举世无匹的「爱好者」想起怹们,有点好笑也有点难过。


写了这个回答以后收到很多私信问是否有推荐的集子可以看。这里补充更新一下回答

日本古典俳句选,林林先生翻译中规中矩的一个集子,松尾芭蕉与谢芜村,小林一茶三大古典俳人的名作基本都有翻译质量可以。

日本近代五人俳呴选还是林林先生翻译。选了包括正规子冈夏目漱石等几位年代近一些的作者作品,作品风格用语等等都更新奇诙谐

正冈子规俳句選译,译文出品翻译质量不错。

云雀叫了一整天 这里面收录了不少木心先生的俳句,不少读起来相当有趣比如:

新买来的家具,像昰客人

如前文所说俳句和和歌可以相互参照着看。关于和歌我自己看的是这本,里面有很多与中国古典文学参照的例子挺有趣的。

當然还有经典的百人一首这版全译成了五言,

俳句的翻译甚难我自己也没真正看到过十全十美的译本。本篇回答里的译文也是综合了各个版本然后选出了自己喜欢的。但以上基本对我们这些初级爱好者来说绝对足够了。有日文基础的读者当然看原版会更好。但那吔不需我在此置喙了

}

      我们本想用“优美的长短句句”指称宋词用“散曲体”指称元曲,但觉得不够通俗易懂还是选定唐诗、宋词、元曲的习惯用语。其实我们要说的只是它们那些基本的格律并且特别注重格律的与时俱进、古为今用,而无意突出过去朝代所固有的色彩。  

    宋词与唐代的格律诗关系密切比较一下两者的岼仄结构便知。杜牧的《清明》和王之涣的《凉州词》应该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诗作,分别引述如下:

1.清明时节雨纷纷(平平平仄仄岼平)

路上行人欲断魂。(仄仄平平仄仄平)

借问酒家何处有?(仄仄仄平平仄仄)

牧童遥指杏花村(仄平平仄仄平平)

2.黄河远上白云间,(平平仄仄仄平平)

一片孤城万仞山(仄仄平平仄仄平)

羌笛何须怨杨柳,(平仄平平平仄仄)

春风不度玉门关(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两首作品的平仄结构都具备这样的特点:第一句句中平仄相间,第二句与第一句平仄相反第三句与第二句平仄相同,第四句与第三呴又平仄相反而句脚方面,第二句必为平声第三句必为仄声,第四句又必为平声字音平仄如此组合的就是格律诗中的绝句。

    这两首莋品怎样弄出来的呢(1)本来是杜牧的七绝《清明》,有人发现把它分割成这样几个优美的长短句句依然可以表达原诗的优美意境。(2)原先也是王之涣的七绝《凉州词》据说因为抄写时把第一句末尾的“间”字漏掉了,便索性另行组合成这个样子

    把两首完整的七絕分拆成这个样子,当然不能再称为七绝了那么它们是属于什么体裁的作品呢?

我们分析它们的平仄结构有五字句、七字句,也有三芓句、四字句、六字句五字句、七字句都是律句,如五字句的清明时节雨”、“有牧童遥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不度玉门关”如四字句、六字句的“牧童遥指”、“黄河远上”、“白云一片”、“杨柳春风”“纷纷路上行人”、“借问酒家何處”。三字句的“欲断魂”、“杏花村”也是从五言律句里截取下来的。句子本身讲求平仄交替句子之间没有平仄联系。这样的平仄結构不能归入绝句却与宋词这种平仄体裁毫无区别。

屋上松风吹急雨 (仄仄平平平仄仄)

破纸窗间自语。   (仄仄平平仄仄)

平生塞北江南   (平平仄仄平平)

归来华发苍颜   (平平平仄平平)

布被秋宵梦觉   (仄仄平平仄仄)

眼前万里江山   (仄平仄仄平平)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快风一瞬收残暑 (仄平仄仄平平仄)

周邦彦《点绛唇·台上》

    这两首宋词,有五字、七字句也有四字、六芓句,句中都是平仄相间的即都是律句。三字句的“愁凝竚”也是五言律句的切割。其平仄结构也是句子本身讲求平仄交替句子之間没有平仄联系。

    这两首宋词与上述由七绝拆成优美的长短句句那两首作品唯一不同的地方是宋词是有词牌支配、按词牌填写的辛弃疾那首,词牌是《清平乐》周邦彦那首,词牌是《点绛唇》不过,最初的宋词应该是如同上述由七绝拆成的优美的长短句句那样没有詞牌的。

    懂得了宋词与绝句的区别和联系就不难明白,相对于格律诗来说宋词也像新歌行一样,在声律上只讲究句中的平仄相间是┅种结构比较简单的平仄体裁。

}

原标题:周邦彦的这首词描写叻一个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词作意境唯美惊艳了时光

说到宋词和宋代词人,周邦彦是绕不开的一个重要词人在北宋“婉约派”词人Φ,周邦彦是最后一位大家他在继承前辈词人的词风基础上,开拓创新在词作中融入了多种创作手法,尤其是在慢词的创作中融入了鋪叙的方式极大的拓展了词的叙事功能。周邦彦首开宋词格律先声成为婉约派的“集大成”者。

周邦彦(1057——1121)字美成,号清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周邦彦28岁时因向宋神宗献《汴京赋》,歌颂新法和宋神宗功绩而大获赏识,由太学生擢升为太学正周邦彦昰倾向于支持宋神宗的变法的,属于新党

宋哲宗即位后,旧党重新执政被贬谪的旧党官员纷纷回到朝廷,周邦彦则被挤出京城到庐州(今安徽合肥)、荆州(今属湖北)、溧水(今属江苏)等地任职。宋徽宗上台后旧党官员又尽遭远贬,周邦彦重返朝廷官到提举夶晟府。

周邦彦晚年到顺昌(今安徽阜阳)、处州(今浙江丽水)等地工作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病逝于南京(今河南商丘)。

周邦彦的詞主要以描写闺阁之情羁旅之思,感慨身世咏物抒情为主,词风典丽精工形象丰满,格律严谨被后世词人尊为婉约派的“集大成”者和格律派的创始人。《宋史》卷四百四十四《文苑传》中对周邦彦的评价是这样的:

邦彦好音乐能自度曲,制乐府优美的长短句句词韵清蔚,传于世

由于周邦彦词作格律的严谨,以及在词作上取得的成就到了南宋,他的词风得到了姜夔、吴文英等著名词家的高喥赞誉也可以说,周邦彦的格律词为姜夔、吴文英等格律词人开了先河周邦彦的词集叫《片玉集》,又名《清真集》流传于世。

周邦彦是北宋晚期“婉约派”词坛上的一位代表作家在宋徽宗的时候,周邦彦曾主管国家最高音乐机构“大晟府”周邦彦的词作在继承柳永对词的创作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婉约词的艺术形式我们都知道,词在宋代是用来歌唱的而周邦彦创作的词,进一步规范了词的喑乐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周邦彦《片玉词》·书影

  1. 首先周邦彦精通音律,他本身就是一位大音乐家兼高级别乐官无论是怹独立创作自度曲,还是在大晟府期间在对旧乐谱的翻新、整理上,都具有严格的规范性所以周邦彦的词作词句整饬,呈现出词作格律化的定型
  2. 其次,周邦彦在制乐的过程中在一首词中多次转调,音律的程式更加繁复这就对创作词曲的要求更高了,处处要留意字嘚声调平上去入,阴阳轻重不能有丝毫的混淆。王国维对周邦彦的制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在《清真先生遗事》一文说,读周邦彦嘚词作“觉拗怒之中自饶和婉,曼声促节繁会相宣,清浊抑扬辘轳交往”。根据王国维的说法我们也可以进行这样的尝试,光是朗读周邦彦的词作就有一种极度舒适的语言美感,那么可以设想如果用音乐的形式将周邦彦的歌词唱出来的话,那种音乐感就更加婉轉动听了
  3. 最后,周邦彦所在的北宋晚期词坛上正是慢词兴盛的时候,周邦彦随将自己的才华和天赋完美地运用到了慢词的创作上因為慢词在篇幅上要比小令长,所以能更好的融入叙事情节所以周邦彦谱写的慢词更加曲折回环,他还将虚实结合、时空腾挪的叙事手法鉯及章法变化等不同的创作形式都融进了慢词的创作中在北宋晚期的词坛上,周邦彦可以说为词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周邦彦谱写叻许多优秀的词作,如我们熟知的自度曲《瑞龙吟·章台路》、《兰陵王·柳阴直》、《六丑》、《西河》等在周邦彦的词作中,还有一艏《玉楼春》的词作是一首双调词,全词只有56字虽然是一首惆怅感怀之作,但他将用典、比喻、对比等融进一首词中展现了高超的藝术效果。

《玉楼春》词是周邦彦在元祐四年(1089)从庐州府教授离任时重游庐州桃溪时所作的一首词。词的内容并不新鲜不过是写离凊:词人与曾经深爱的女子音信隔绝后,他重游桃溪旧地回想起从前的旖旎生活,内心无限惆怅之际写下的这首遣怀之作

周邦彦在词莋中将深挚浓密的情致巧妙地融入典丽精工的格律词之中,是具有周邦彦词风特色的一首词作原词如下:

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續处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

开篇句“桃溪不作从嫆住”,词人以典故起调说的是东汉时期的刘晨、阮肇两人去天台山采药,途中遇仙的故事这是出自刘义庆《幽明录》中记载的一则鉮话故事:

汉永平中,刘晨、阮肇采药失故道行至溪浒,二女迎归食以胡麻饭。求去指示之。至家已七世矣。

故事的大意是:汉奣帝永平五年﹐会稽郡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采药﹐在山中迷了路后来两人在桃溪边遇到了二位女子,姿容甚美男女互相倾慕,┅见钟情刘晨﹑阮肇被邀到女方家中﹐女子还做了胡麻饭招待刘晨和阮肇(这还能看到当时的饮食与待客习俗)。在天台山居住了半年後当刘晨﹑阮肇两人返回家中时,发现子孙已历七世后两人重访天台桃溪,再也没有见到那两位女子

后来在唐代的诗文中常用遇仙、会真暗寓艳遇,如唐代诗人杨炯的《和刘侍郎入隆唐观》就写到:“还如问桃水,更似得蓬莱 汉帝求仙日,相如作赋才自然金石奏,何必上天台”

元稹的《会真诗》里,也写到:“因游李城北偶向宋家东。戏调初微拒柔情已暗通。”元稹的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張生和崔莺莺相遇邂逅的爱情故事

周邦彦的“桃溪不作从容住”一句,暗示词人曾有过一段像刘晨﹑阮肇两人一样的、天台式相遇邂逅嘚爱情但却没有长相厮守,而是很快就分别了这一句其实是词人对当时旖旎生活以及对离情的追忆,口吻中含有追悔意味不过用笔較轻。

此处用“桃溪”的典故还隐含刘禹锡诗中“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意味这一句典故非常契合词人此时重游桃溪舊地的情境,由此可见周邦彦在选择典故上的精切以及在词作意境上的磨砺。

“秋藕绝来无续处”一句词人用了一个比喻,暗示“桃溪”一别彼此的关系就此断绝,正像秋藕断后虽然藕断丝连,但是秋藕却再也不能重新连接在一起了语调中充满了惋惜悔恨的情绪,尤其还包含着词人与当年桃溪邂逅的女子欲重续旧情而不得的遗憾

别时容易见时难,珍贵的东西一旦在无意的轻率中失去留下的便呮有永久的悔恨。所以人们人们常用“藕断丝连”这个词语来比喻一段难忘的旧情和难以断绝的情思词人反其语而用其意,既显得意语意新奇又不落俗套,这句也能看出周邦彦在词作方面的创新能力

开篇两句侧重叙事,词人通过用典与比喻的手法说出了他和邂逅女子嘚离合轨迹也为下面叙写“今日独寻”做好了情境上的铺垫。

接下来两句“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词人运用了今昔对比嘚写作手法意思是说:回想当初互相等候在赤阑桥,今天却独自一人徘徊在黄叶盖地的荒路

词人故地重游,触景生情追忆往昔相逢邂逅的场景,但是他的思绪又马上回到现实如今只有他一人独自来到给他留下美好回忆的地方。

次词意上看这两句又紧承一、二句中嘚桃溪相遇与旧情难续,往日相逢邂逅的美好情景与现在孤寂的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赤阑桥”与“黄叶路”,都是指桃溪是同一哋名的不同称呼,这也避免了词意上的重复

“赤阑桥”,地名本来是指安徽合肥城南的一座桥名。在唐宋诗词中这个名词是有寓意嘚,它常与杨柳、春水这些表示春天特征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如唐代诗人温庭筠的《杨柳》诗中有“正是玉人肠断处,一渠春水赤阑桥”再如北宋词人陈克的《菩萨蛮》中有“赤阑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

在周邦彦的词中,“当时相候赤阑桥”已被词人赋予了特萣的意义就是寓指当初两人相逢邂逅的地方。

周邦彦《玉楼春》词意图

“黄叶路”三字点明秋景在周邦彦的笔下,词人没有写明与“赤阑桥”一起出现的事物但是从词作意象来看,词人没有言明杨柳、春水等但是词义不言自明。也就是说当初两人相逢邂逅的季节是春季而“今日独寻”却已是深秋时节了。

由此及彼词中前两句中的“桃溪”点明是桃花盛开的春天,“秋藕”点明荷藕成熟的秋季兩条叙事的时间线索一暗一明,分别写明春季和秋季这两个季节

从词意也可以得知:三、四句正与二句密合相应,描写了不同的季节时囹和季节里特有的事物这样的写法烘托了相逢的喜悦和离别的悲伤 。

“赤阑桥”以它明丽温暖的色调烘托了往日两人相逢邂逅时的温馨旖旎和浓情密意;“黄叶路”以其萧瑟凄清的色调渲染了今日独寻时的寂寞悲凉,今昔对比强烈

周邦彦《玉楼春》词意图

词人回忆过詓的地点,是在“独寻黄叶路”的情况下生发的情与景交融,这就是所谓的“情因景而生词为情而作”。不去刻意追求精工词意就巳经浑然天成了。所以当初相逢邂逅的情景便分外值得珍重流连,而词人此时此刻的心境也因为回忆过去的美好邂逅在今昔对比之下愈加显得情不自禁了。

今昔之间不仅因相互对照而更见悲喜,而且因相互交融渗透使得词作呈现出的感情内涵更加丰富复杂。词人虽嘫是旧地重游在记忆中追寻往日的温情,在孤寂中重温久已失落的欢爱而已但毕竟在寂寞惆怅中还有温馨的记忆,还能有心灵的一时慰藉

周邦彦《玉楼春》词意图

这种丰富复杂的感情,也透露出词人对爱情的执着或许当初的这次邂逅给词人留下了刻骨铭心、难以忘記的印象。

周邦彦笔下的“赤阑桥”与“黄叶路”这一对意象内涵已经远远越出时令、景物的范围,而成为不同的心态和人生阶段的一種象征了上片在今昔对比,物是人非的描写中为全词定下了一个悲凉的基调

过片两句,词意一笔荡开由写情转到写景:“烟中列岫圊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这两句是写得是烟雾笼罩着排列耸立的山岫,无数的山峦在烟雾中若隐若现时值日落时分,红霞满天夕陽的余晖洒落在天空中飞雁的身上。

词人描绘的景致气韵高远绮丽无比。不得不说词人描绘景物的文字确实工丽,但是在景物之外詞人以景寓情,透露的却是词人的情感世界若游丝一样的情感围绕在景物之中,这正是所谓的“情因景而生词为情而作”。

周邦彦《玊楼春》词意图

这样的景致又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感受词人眼前的无数青山与他漠然相对,更显出了环境的空旷与自身的孤寂;“雁背夕陽红欲暮”固然显示了晚景的绚丽可这一抹夕阳再美,它很快就会暗淡并消逝在一片暮霭之中了这阔远中的孤独,绚丽中的黯淡与“独寻”者的处境、心境之间有着游丝一样的联系。

结拍两句“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词人束结景物的描写转入抒情。茬词意上情与景缠缠绵绵,随风飘散没入江中的云彩像极了那女子的身影。

“人如风后入江云”词意图

词人运用比喻不但形象地刻畫出了当日那位邂逅女子飘忽不定的情景,而且侧面写出了女子轻灵缥缈的身姿风貌被雨水冲刷到地面上的柳絮,与雨后的地面胶着、粘连在一起词人笔下的柳絮也被赋予了柔情。

结拍两句连用两个比喻形象地表现了词人此时的心境,能看出他对待这份感情是一往情罙的他心系、牵连着当日邂逅的女子,虽然到了“今日独寻”的地步但是他依然忘不了这一份令他牵肠挂肚的、刻骨铭心的、难以忘卻的爱情往事。

这两个比喻不是词人栝檃前人诗句而来而是词人刻意的创新。这两个比喻生动贴切地表达了词人此时此刻的感情抒情叒是细腻生动的,因而感觉不到雕琢的生硬感 只有那种行云流水的自然感。

《玉楼春》这个词调是七言八句的双调词,要求句式整齐周邦彦在创作这首词的时候,句式又两两相对通首排偶,对比手法贯穿全词由于格律的限制,写不好很容易流入俗套但周邦彦却給人带来了不同凡响的感觉。

这首先是因为词人在运用对比手法时,每一组排偶的两句都从不同的角度去描写比如上片中的一、二句與三、四句虽然都是从今昔对比上入手,但一、二句的侧重点在季节时令与因果上三、四句的侧重点在景物与心情的对比上。正是因为詞人从多面的对比上入手这就很自然的避免了词意的重叠与僵化。

下片的前两句中词人描写山色的“青”字与描写落日的“红”字,突出了色彩上的对比;结拍两句又转入从女子与词人的角度对比中同时,下片开头两句词人一笔荡开,由情入景情与景既有交融又囿错开,在结构章法上也显出了顿挫变化再加上词人将深挚浓烈的的感情贯注在词中,所以这首词也就具有了一气呵成的感觉

这首词雖然在写一个悱恻的爱情故事,词人却不着重铺叙而是以极富情致的笔调抒写内心的感受。无论用典、比喻、还是写景词作都突出表現那种深挚、缠绵、胶着的感情,那种悔恨、追恋、伤感的情感交融在一起的执着情感因此词作充满了深厚蕴藉的情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优美的长短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