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探小说向哪里投稿投稿?中国有什么杂志接受侦探小说投稿的?以及官网是什么?

侦探小说 第27集
为无心和小丁猫狂打电话
杨幂赵又廷一吻定情
一个歇斯底里的女艺术家
一伦助热巴丑女大变身
有颜又有料 百看不腻
胡歌的CP都在这里了
Diss一切玛丽杰克苏
离离离 谁离婚谁傻子
合纵与连横 大秦之崛起
谁见过这么美得大白鹅
高颜值的谍战剧
一半是国党一半是共党
谁是刺客谁有数
不一样的特工组合
暮光女掰弯牧马女孩
美女特工作战邪恶组织
古希腊悲剧原型爱情故事
特种部队全面开战救世界
危险生物引发绝命危机
小人物堕入惊天阴谋
少女治愈丧病人生
关于希望最强有力的注释
吸血鬼狼人血族大混战
绝境求生 非凡冒险
动作地带硬碰硬
未竟功夫梦,难解少年心
有一种恐惧可以深入人心
蝙蝠侠与罪恶小丑生死决战我们是写推理小说的,大家有什么想问的吗? | 谋杀 现场 法医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1066420人加入此小组
说到推理小说,你会想起谁?家喻户晓的柯南道尔和他笔下的福尔摩斯?人称女王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和她笔下的波洛?或者你还知道欧美推理小说黄金时代的各位名家,听说过近年在日本大红大紫的岛田庄司和东野圭吾,接触过早就动漫化的金田一和柯南等等……但你不一定知道,在国内,同样有一群忠于传统推理小说的爱好者,在创作着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推理作品。他们都是兼职创作,并没有国外同行的收入待遇和地位,也没有让你一听就觉得如雷贯耳的知名度;他们没有选择更容易出名的其它类型文学,只为热爱而坚持;他们会为了文章里面只有一句话的背景设定,而去读完另外一本有几百页的专业书籍;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接触到心理学,计算机,历史,人文,生物,医学,建筑,法学,哲学……还在日常浩瀚如海的社会新闻中,发掘有意思的题材;而我们,就是他们。想知道写推理的人脑子里想的都是些什么吗?经常有人问我们,对现实生活中的某某案件有什么看法啊,完美犯罪是否存在啊,连环杀手是不是心理变态啊,推理作家一天到晚想着怎么杀人会不会精神分裂啊……因此我们希望借助果壳网的这次活动机会,为大家好好解答一下各位最感兴趣的问题。参与本期果壳达人活动的人员有(果壳id音序排列) (笔名:苏簌)武侠,推理作家,代表作有调酒师系列,九曲回殇等,已出版长篇推理小说《一枕繁花》。 (笔名:午晔)《推理》杂志社签约作家,代表作《罪恶天使》系列在杂志上连载多年,已结集出版。 (笔名:远宁)第一届华文推理大奖赛一等奖获得者,代表作大唐狄公案,唐案无名,红线传等系列作品;在杂志上开设固定专栏,并已出版作品合集多本。 (笔名:猫咪)以《推理作家的游戏》获得第一届华文推理大奖赛三等奖,目前任阿加莎·克里斯蒂中文站站长。欢迎各位随意提问,我们会尽量抽空上来回答,谁在线谁回答,争取让大家满意 :)各位求书单的朋友:阅读还是一件挺个性化的事情,排行榜啊书单啊名人推荐啊这些玩意价值并不大,不过如果你喜欢阿加莎·克里斯蒂或者希望了解她的作品的话,我可以给大家作个入门阅读顺序推荐,帖子戳这里
+ 加入我的果篮
我想先问一个问题:贵圈都有哪些代表作?
果壳实验室主任
我想知道的是,推理小说家写完一个桥段之后,是不是会找同行参详一下看看是不是周全有没有硬伤? 毕竟有时候作者本人比较难看出来自己作品的毛病。
我想先问一个问题:贵圈都有哪些代表作?
当我们提到推理小说时,大部分人都会想到欧美侦探小说与日本推理小说;提起推理侦探小说的主要流派,也是会想到欧美和日本,我想问的是中国目前有没有独树一帜的风格呢?中国的推理小说是否有足够的实力在世界上站稳脚跟?谢谢
推理小说作家
引用 的话:我想知道的是,推理小说家写完一个桥段之后,是不是会找同行参详一下看看是不是周全有没有硬伤? 毕竟有时候作者本人比较难看出来自己作品的毛病。这应该属于个人习惯吧,我是会找圈内外的朋友帮忙看看的,也有些小伙伴会直接找编辑给意见。
推理小说的逻辑要求比较高吧,是一开始就构思好了整个故事吗?会不会写到一半发现有漏洞之类的(特别是连载啥的咋办)?
推理小说作家
引用 的话:我想先问一个问题:贵圈都有哪些代表作?不需要用“贵圈”那么夸张啦……这个圈子里,目前主要发表文章的舞台是《岁月推理》和《推理世界》两本一家亲的杂志,前者相对更成熟些,后者偏向低龄化;另外还有不少跟推理擦边的杂志,也会刊登推理类的文章,这些就数量较多不一一列举了。在2011年举办的第一届华文推理大赛里,算是选出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原创作品吧,本人拙作也混迹其中,就不多说什么美誉了,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由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合集《推理者的游戏》和《名侦探的噩梦》。或者你说说喜欢什么类型的作品,我斗胆给你推荐几篇?
密室,上吊的人,翻倒的凳子,只有一个上锁的门,钥匙在人手里,有一条一个人跨不过去油漆河在门和尸体之间,求解
推理小说的推理途径越来越雷同,有时候想不到一个好创意怎么办
想问问关于推理小说中这些匪夷所思却又可以做到自圆其说的情节一般是怎么构思出来的呢?如果不是单纯的信息不对等造成的话就感觉智商被完全超越了呢,好忧伤啊哈哈
计算机网络、商管双学士,艺术系硕士
lost之类怎么破。。。。。
推理小说作家
引用 的话:我们提到推理小说时,大部分人都会想到欧美侦探小说与日本推理小说;提起推理侦探小说的主要流派,也是会想到欧美和日本,我想问的是中国目前有没有独树一帜的风格呢?中国的推理小说是否有足够的实力在世界上站稳...我说说个人意见啊,国内的推理小说创作已经从单纯的模仿欧美、日系,开始转变为更接地气的中国特色了,但这个过程是漫长的,要说现在有谁在独树一帜方面做得很好,那可能有点夸张成分,但很多作者都在努力地营造自己的风格,比如参加这次活动的远宁笔下的古风推理,午晔笔下的隐退特工,都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苏簌的调酒师故事虽然发生在美国,颇有美剧味道,但也有着风格独特的感情戏……好吧她们的作品就让她们自己来说了现在国内的一些短篇作品水准不会比国外作品差多少,但在长篇上还是差距比较明显的,我觉得应该正视这个现实。
引用 的话:我想先问一个问题:贵圈都有哪些代表作?+1作品是最重要的,就像听报告之前通常会了解一下报告人再决定。
推理小说作家
引用 的话:推理小说的逻辑要求比较高吧,是一开始就构思好了整个故事吗?会不会写到一半发现有漏洞之类的(特别是连载啥的咋办)?现在还是写短篇的人比较多,长篇相对少,成品质量也不如短篇……当然了,无论长短,在创作初期就得想好布局和基本诡计,如果有严重漏洞的话,就等着被番茄扔死呗……别说我们了,就算是知名推理大神也偶尔会出漏洞,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想得再完善些,避免雷点……如果连载都一半才发现前面有bug的话,那就恭喜了,准备挨拍吧……
推理小说作家
引用 的话:密室,上吊的人,翻倒的凳子,只有一个上锁的门,钥匙在人手里,有一条一个人跨不过去油漆河在门和尸体之间,求解我比较好奇这“油漆河”是怎么一种状况,呃……
就是觉得写推理小说的话需要懂的东西好多啊,像柯南道尔自己本身学医对写推理小说就十分有帮助,那你们也会去特别系统地学习某方面的知识么,尤其是推理小说经常要运用到的一些化学物理啊,还有暗号密码用到的奇奇怪怪的语言的知识?
想问京极夏彦这种成功的歪路子类型怎么评价。。。。
读国内的推理小说特别是《推理世界》杂志上的作品,常常觉得作者缺乏生活经验,很多东西都是臆测,感觉不太成熟,有时把恐怖(悬疑)故事也当作推理作品刊出,初中还有同学看推理时间、岁月推理什么的,高中就很少了,原因很简单,太假。有些诡计流的作品很生硬,为了诡计而诡计,实在是让人难以继续读下去。相对的,台湾的作品虽然也是借鉴了日本的,但感觉还是比大陆的作品要成熟一点。一个当过警察的老师,说起自己办过的案件,比推理小说还要有趣,可惜叫他写成小说便勉为其难了。有经验的没有文笔,有文采的没有经验,让我对国内的推理小说相当失望。祝你们早日写出精彩的作品,使中国的推理作品在世界推理文坛上占一席之地
推理中需要的一些常识是事先了解好了的,还是在写到的时候才去涉足?创作的经验里,有没有基于某一个事件或者一个物品的特性(药物属性等)而激发灵感以此为原点开始的?雷同的戏码很常见,有时花样百出古怪刁钻,所以,追求严谨的人如何使自己创新的剧情合情合理不那么突兀?另外,前期有了漏洞,在不能回去修改的前提下,都有怎样的弥补的经历?会不会因为这个漏洞,最后的结局也会不得不更改?
推理小说作家
引用 的话:推理小说的推理途径越来越雷同,有时候想不到一个好创意怎么办好点子总是难得的,尤其是在推理小说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要想出新点子的难度也加大了,我们一般把这些点子称为“核心诡计”,个人觉得,创作中有几种常见的做法:1 把老诡计改头换面一下,得出一个升级版的诡计2 将几个老诡计综合一下,相当于一个混搭版的新诡计3 不管诡计老不老了,加强故事方面的描写就好4 学习最新科学知识,保持知识库update,方便想出新idea5 以上综合运用……
国内有没有偏向于生活推理或者日常推理的作家?猎奇的犯罪不是推理作品必须的,比如《冰果》或者《古书堂事件簿》这样的能够包装成青少年文学,而且让人感觉离自己的生活不远,这样做对于扩大读者群会有很大帮助。
说实话,看过很多欧美古典本格和日本新本格之后,再看国产推理,实在是有些缺乏读下去的动力啊
当前贵圈最流行的写作手法是什么?天衣无缝的硬推理?出人意料的叙述性诡计?还是其他什么?
推理小说作家
引用 的话:想问问关于推理小说中这些匪夷所思却又可以做到自圆其说的情节一般是怎么构思出来的呢?如果不是单纯的信息不对等造成的话就感觉智商被完全超越了呢,好忧伤啊哈哈这个技巧有很多,最常用的应该是“红鲱鱼”吧假设由A可以推出B,那么在创作的时候,除了把A现象摆在读者眼前,还会加入干扰项C D E F G之类的……对读者来说是需要在繁复的线索里找到“A到B”的路径,对作者而言难度就没有那么大了当然,红鲱鱼设置不恰当的话,作品一样会被批为“坑爹”……干扰项的数量和干扰程度都是需要把握好分寸的
能不能推荐几个国产的诡计和解密都还算拿得出手的作品瞻仰一下啊?(社会派的那种就免了,家访啊时刻表啊之类的,真提不起兴趣了)或者,《首断六地藏》之类的那里能看到译文版啊?谢谢楼主!
果壳实验室主任
引用 的话:这应该属于个人习惯吧,我是会找圈内外的朋友帮忙看看的,也有些小伙伴会直接找编辑给意见。这样啊,学习了
还有,镜之明日香是贵圈的吗?说来惭愧,近年国产推理就看过这个人的一本《侦探游戏》,还是因为看作者以为是日本推理才看的
推理小说作家
引用 的话:lost之类怎么破。。。。。lost不算推理吧,呃,这个算啥我也不好说,貌似科幻也不爱它,哈哈,只好算悬疑了
当时读褚盟的《谋杀的魅影》,后面吐槽的时候说有个带硬伤的诡计是“冰沉到水底堵住出水孔”,按理说冰密度比水小所以诡计不可行,但是实际上冰的入水速度够大的话可以触底,从L高处落下的冰块可以沉到水面下4L的深度,就能够把出水孔堵住。我后来想了想,发现很多高中和本科的物理题化学题都能改造成诡计……有没有人试图这么做的?
还有个可以无视的问题:请问您们对青山刚昌的漫画作品《名侦探柯南》中的黑衣组织的头目“那位先生”的身份有什么推断。
推理小说作家
引用 的话:是觉得写推理小说的话需要懂的东西好多啊,像柯南道尔自己本身学医对写推理小说就十分有帮助,那你们也会去特别系统地学习某方面的知识么,尤其是推理小说经常要运用到的一些化学物理啊,还有暗号密码用到的奇奇怪...有不少东西是现学现卖的,当然闲时也会对一些相关知识感兴趣,遇到专业问题上的困惑还会问问该专业的朋友,力求不犯低级错误。
推理小说作家
引用 的话:想问京极夏彦这种成功的歪路子类型怎么评价。。。。俺这人微言轻的不敢乱点评大神作品啊,哈哈其实,京极的文风不是太对我胃口,所以只看过一点点,不便妄谈,等后面来的同学帮你解答吧~
推理小说是不是应该都是提供了足够的条件以至于可以推断出凶手的?~这个是不是应该作为推理小说与侦探小说的区别?话说,推理小说作家是不是会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以便用在案件中?~
推理小说作家
引用 的话:国内的推理小说特别是《推理世界》杂志上的作品,常常觉得作者缺乏生活经验,很多东西都是臆测,感觉不太成熟,有时把恐怖(悬疑)故事也当作推理作品刊出,初中还有同学看推理时间、岁月推理什么的,高中就很少了...这位朋友确实说中要害了,纯为诡计而诡计,或者把推理小说等同于诡计展示,就是最大的瓶颈所在。另外台湾近年也没有太多可以给推理文学的发展空间了,所以这几年港台的作者们也都基本在内地杂志上发文。
引用 的话:国内的推理小说特别是《推理世界》杂志上的作品,常常觉得作者缺乏生活经验,很多东西都是臆测,感觉不太成熟,有时把恐怖(悬疑)故事也当作推理作品刊出,初中还有同学看推理时间、岁月推理什么的,高中就很少了...你好,我是《推理》的编辑。看样子你肯定是我们杂志的老读者啦,非常感谢你的关注~~原创推理确实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作者们本身在写作过程中不断摸索、调整,从青涩状态逐渐成长,所以难免作品会显得有些稚嫩。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意味着我们国内的推理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国内推理市场差不多是从2008年开始发展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喜欢推理,不过了解原创推理的还是少数。我们也在努力探索、寻找让华文推理更有影响力的力量。再次谢谢你的祝福!
想问的很多,很多
推理小说作家
引用 的话:理中需要的一些常识是事先了解好了的,还是在写到的时候才去涉足?创作的经验里,有没有基于某一个事件或者一个物品的特性(药物属性等)而激发灵感以此为原点开始的?雷同的戏码很常见,有时花样百出古怪刁钻...问题一:有些冷知识是事先就知道的,当然也有为了创作而去学习的了;问题二:我一般是先想故事再想诡计的,其余作者肯定也各有各习惯,灵感来源是多种多样的嘛;问题三:这个除了生活中的积累之外还真没有太好的办法了,作者应该尽量让笔下的角色接近真实人物的思维,才能显得剧情合理,否则就会沦为酱油;问题四:因为各种缘故而改剧情甚至改结局是常有的事情,只要往合理的方向去改就好了……
引用 的话:推理小说是不是应该都是提供了足够的条件以至于可以推断出凶手的?~这个是不是应该作为推理小说与侦探小说的区别?话说,推理小说作家是不是会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以便用在案件中?~呃,其实推理小说和侦探小说就是一种事物的两种说法啦。作者一般会提供足够条件,和读者进行看似比较公平的竞争,不过我个人是蛮喜欢凭直觉猜凶手啦,猜错了也不会介意,毕竟笔是握在作者手里的嘛,猜测推理的过程也很有趣不是么?我认识的很多推理作者在创作之前,会做大量功课。比如楼主张小猫同学因为创作了某个热爱塔罗牌的女孩,所以不顾“年迈体弱”也买了套塔罗牌研究了好几个月,还也许可能大概蛮准地帮我测算了一次。午晔对珠宝设计、武器研究、网络技术等等知识也研究颇深,这在她的作品“罪恶天使”里也是深有体现的。
引用 的话:还有个可以无视的问题:请问您们对青山刚昌的漫画作品《名侦探柯南》中的黑衣组织的头目“那位先生”的身份有什么推断。回一个可以无视的回复,我就是来笑一下的
推理小说作家
引用 的话:国内有没有偏向于生活推理或者日常推理的作家?猎奇的犯罪不是推理作品必须的,比如《冰果》或者《古书堂事件簿》这样的能够包装成青少年文学,而且让人感觉离自己的生活不远,这样做对于扩大读者群会有很大帮助。这位朋友的昵称来自《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吗?日常推理的作品,国内也有,可以看看腾腾马的《期末考试》,应该属于你想要的类型
引用 的话:问题一:有些冷知识是事先就知道的,当然也有为了创作而去学习的了;问题二:我一般是先想故事再想诡计的,其余作者肯定也各有各习惯,灵感来源是多种多样的嘛;问题三:这个除了生活中的积累之外还真没有太...非常感谢~!!!!
推理小说作家
引用 的话:说实话,看过很多欧美古典本格和日本新本格之后,再看国产推理,实在是有些缺乏读下去的动力啊必须承认差距的存在但其实欧美和日本挺多早期作品用现在的眼光去看也是比较一般的……所以,我们唯有继续努力吧
问:你们希望读者能不在剧情的指引下解开迷局、推理出真相吗?是让人读到最后恍然大悟?还是读者的不倦挑战会让你们比较有成就感呢?其实我就是很好奇,你们阅遍百卷只为了完成一个抽丝剥茧的故事,累吗?
好兴奋!从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读侦探小说,大概小学吧,父母都喜欢,所以也支持我买很多侦探小说书。你的文章是不是也都在书报亭的那些推理杂志上发表(推理,岁月推理,推理世界,好吧,都是小朋友看的书)的?如果你也发表过,我应该看过。。。查了你的博客,原来我还看过不少!(珠江魅影很有印象)我看过午晔和远宁的!他们的系列比较有名。我喜欢日本的横沟正史和江户川乱步,中国的喜欢程小青,年轻的觉得水天一色的不错(国内的看的还是少)!
推理小说作家
引用 的话:当前贵圈最流行的写作手法是什么?天衣无缝的硬推理?出人意料的叙述性诡计?还是其他什么?啊,大家请不要用“贵圈”这个高端洋气的词了……其实没啥最流行的说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爱好和风格,你所说的硬推理即纯粹的逻辑推理有忠实信徒,叙述性诡计也有人特别喜欢,新本格啊,意识流啊,社会派啊等等其它流派的基本也都有不同的作者在尝试,要说个最流行的还真说不上来。
请 推理下你发此贴的目的及预计可能达到的程度 ~~
看到第二段话,觉得写小说也是一种天赋。出了功劳小说也未必会好看呀
推理小说作家
引用 的话:能不能推荐几个国产的诡计和解密都还算拿得出手的作品瞻仰一下啊?(社会派的那种就免了,家访啊时刻表啊之类的,真提不起兴趣了)或者,《首断六地藏》之类的那里能看到译文版啊?谢谢楼主!这个条件……还真不好推荐啊,因为诡计的好与坏还是挺主观的,有人觉得神诡计的作品,别人也许就觉得雷人了,哈哈或者你可以找一篇叫《最后的瞬移魔法》的文章来看看,作者是门牙猫咪咪,我觉得这篇的诡计简单而精妙,挺有亮点的,岁月推理八周年特刊上就有收录(原文刊登是在几年前,当时的杂志不好找了)首断六地藏国内还没有引进吧,有没有简体中文版的电子书我也不太确定,你要找电子书的达人询问才行。
推理小说作家
引用 的话:还有,镜之明日香是贵圈的吗?说来惭愧,近年国产推理就看过这个人的一本《侦探游戏》,还是因为看作者以为是日本推理才看的啊,不好意思,没有跟这位作者打过交道……
推理小说作家
引用 的话:时读褚盟的《谋杀的魅影》,后面吐槽的时候说有个带硬伤的诡计是“冰沉到水底堵住出水孔”,按理说冰密度比水小所以诡计不可行,但是实际上冰的入水速度够大的话可以触底,从L高处落下的冰块可以沉到水面下4L的...这个就有点过于侧重理论了,为什么非要这样来堵孔呢?有实际意义吗?(如果能想到适合的理由,还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当然,任何理论只要能经过适当的改编都能成为故事的一部分,注意其合理性就可以了,包括中学课本上的理科题目也是潜在的创作素材
请问下你们写小说时的顺序,是先确定犯人目标后再编写情节,还是先情节后根据情节发展再确定犯人?
(C)2017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为什么日本的推理小说文化盛行?
我的图书馆
为什么日本的推理小说文化盛行?
日本文化爱好者,说一些自己了解到的信息资料。比较晚接触到日本推理小说,看的第一部小说是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找书看的过程中,了解了一些日本推理小说的历史,趁着回答这个问题的机会,又去收集整理了些资料,归纳后在这边的给题主的问题的答案是:日本推理小说文化盛行,是因为它已经成为了“文化”。起源:1920s - 《新青年》杂志与中国的《新青年》杂志不同,由森下雨村、横构正史在1920年创刊的日本《新青年》杂志是一本侦探小说杂志,这本杂志根据会翻译当时西方的侦探小说,也同时接受国内作者的投稿。(图为1928年5月,《新青年》封面)日本推理小说之父江户川乱步也是在这本杂志上发布了自己的处女作《二钱铜币》,从此开启了这日本侦探小说历史上的---江户川乱步时代。1920s~1950s - “本格派”时代本格派的风格是通常尽可能地让读者和侦探站在一个平面上,拥有相同数量线索。部分本格推理小说中会有「向读者挑战」的宣言,也就是告诉读者「到这里你已拥有足以解开谜题的线索,挑战读者是否能与侦探一样解开谜题。因此,注重公平与理性逻辑,是本类型推理的特征。如果你恰好看过日剧《古畑任三郎》的话,那就容易向你解释。《古畑任三郎》是典型的本格派风格,每一集《古畑任三郎》的开头会有一段开场独白,随后进入正剧,剧中会交代凶手、被害人、杀人方法,最后古畑任三郎通过种种蛛丝马迹找到证据,然后灯光聚焦在古畑任三郎身上,他缓缓转过身子,对着电视镜头说:“你知道我是如何找到xx先生/小姐的杀人证据的吗?请看下半集解谜片,以上,我是古畑任三郎。”1960s~1990s - “社会派”时代社会派则与本格派风格对立,社会派反对本格派那种“流于纸上的谜题游戏”风格,主张推理小说并不能仅仅是推理,更应当反应并描写当下现实。在上世纪50年代起,由于刚刚结束二战,日本国内社会问题激增,内部矛盾剧烈。此时能够通过小说反应社会现实的社会派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而社会派的代表作家是松本清张也借此开创了自己的时代---松本清张时代。1990s - 至今: 混沌时代由于松本清张在1992的逝世,松本清张时代宣告终结。当时的日本民众已经对社会派不断的反应社会矛盾、阴暗面有所排斥,同时又希望侦探小说恢复以前的超强逻辑性,于是新本格派登场(1987年)。其实新本格与本格小说主旨相同,只是为了区分50年代的本格推理小说,将1987年之后出品的本格小说,都会称为“新本格”小说。 为什么我并未将90年代至今这30年称之为新本格时代,是因为社会派在这一期间依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这里我们必须要感谢一位天才:东野圭吾他的《白夜行》,《流星之绊》,《幻夜》等等一系列作品帮助日本社会派推理小说不仅在日本国内,甚至在整个亚洲,欧美都有巨大影响力。而其早期的作品《放学后》、《回廊亭杀人事件》、《以眨眼干杯》又偏偏是本格派推理小说风格。 本格派与社会派的混沌在一位作者身上尚且难以区分剥离,就更不用说放眼整个日本推理小说文坛了。总结: 推理小说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便已经对日本文学有着影响,发展至今早已成为日本文学文化的一部分,而当一个东西已经成为文化时,便自然而然地渗透在日常生活中,也就是给旁人“盛行”的感觉了。(有资料称日本的推理小说可以追溯至794年,其将794~1923年归为“前乱步时期”,若有文献资料证明,建议日本赶紧将其本土推理小说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免得被某国事先申报了)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同一起点,不同路向:中日侦探小说发展路径比较.pdf 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优秀期刊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值得参考!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第32卷第4期
井 冈 山 大 学 学 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Jinggangsh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VOI.32N0.4
2011年 7月
文章编号:(4-06
同一起点,不同路向:中日侦探小说发展路径比较
曹艳春 ,李世新
(1.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中国人民银行海El中心支行,海南 海 口 571158)
摘 要:中日两国侦探小说的产生具有相似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渊源,但明治维新特别是二战后,日本的
侦探小时发展迅速,社会推理小说成为世界侦探小说发展的第三次高峰,而中国侦探小说却没有形成 自己的
特色和流派。中日侦探小说艺术成就悬殊,与两国的发展道路和经济水平不同、法律体系的健全和法律观念
的普及程度不同,以及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等因素有关。中国侦探小说要向前发展,一要走本土化创作之路,
二要不断丰富小说的社会 内涵,三要创作多层次的小说,以满足不同层次社会读者的审美趣味。
关键词 :中国;日本 ;侦探小说 ;发展路径 ;比较
中图分类号:K266
文献标识码 :A
DOI:IO.3969/j.issn..0
一 般认为,世界侦探小说的发展出现了三个
表在 《花月新志》上,这是 日本的第一篇推理小
高潮时期,以柯南道尔和阿嘉莎-克里斯蒂为代
说。而侦探小说一词是 1890年黑岩泪香发表 《美
表的古典侦探小说是第一个高潮 ,以钱德勒为代
人狱》后才广泛使用于 日本文坛的。此后,象近代
表的硬汉派侦探小说和以乔治-西默农为代表的
中国的译述一样 ,很多文人、特别是处于穷途末
心理悬疑派侦探小说成为第二个高潮,而第三次
路的砚友社文人竞相模拟、编译侦探小说,一时
高潮则当之无愧地属于 日本推理小说 。④El本推
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这一时期的作品被 Et本文
理小说取得了巨大成就 ,为世界文坛所公认 。中
学史上称之为 “庸俗低劣的侦探小说”_】]。真正使
日两国的侦探小说都产生于从封建社会向近代
侦探小说在 日本文坛取得地位的是江户JIl乱步
转型的十九世纪末期,都脱胎于传统公案小说, 和横沟正史,他们分别是 以解谜为特色的 “本格
都是在欧美侦探小说的直接催化下产生的,二者
派”和以荒诞、怪异为特色的 “变格派”的代表人
的产生具有相似 的时代背景。但一个世纪以来,
物。至此,日本的侦探小说发展开始步入正轨。
El本的侦探小说 已大大领先于中国,所 以对二者
日本明治维新派较早地意识到,侦探小说这
的发展道路进行 比较并反思既是必要的、可行
种文学形式可以传播科学、法制知识,可以宣传
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科学、法制精神,所以正好是明治维新这一除旧
布新运动很好的工具 ,是一种很好的普及读物 。
一 、 日本侦探小说发展简介
在这一点上,日本和近现代 中国的认识是一致
日本在经历了明治维新 以后 ,社会文化发生
的。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明治维新后,日本译
了深刻的变革,从过去的崇 尚汉学,转 向全面学
介了大量的欧美侦探小说,而其 中部分侦探小说
习西方 ,在小说上亦是如此 ,其 中重要的一点就
又以日本为中介传人 中国,日本成为中国翻译欧
是提倡本国人阅读、写作侦探小说。明治 10年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侦探小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