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讲的尚书是什么官职

尚书讲义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尚书讲义〗二十卷。宋()撰。浩字直翁,鄞县(今浙江宁波)人,进士,初官尉,历温州教授、太学正、国子博士、秘书省校书郎、宗正少卿。三十二年(1162),除起居郎兼太子右庶子、翰林学士、知制诰、参知政事。隆兴元年(1163),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曾为岳飞申冤,旋因反对北伐,被御史所劾,罢知,五年(1178)复为右相,拜少傅、充醴泉观使,除太保致仕。
据宋《馆阁书目》记载,十六年(1189)正月撰成此书,并进献朝廷,诏藏秘府。因系经进之本,故其说解皆顺文演绎,颇近经帏讲章之体。其说主要以注疏为主,参考诸儒旧说,间附已意,融而贯之。当用兵中原时、浩为右仆射,独持异见,反对北伐,颇受时人的反对。但在说解《尚书》时,却无投降思想,如解&文侯之命&一篇,极力赞颂宣王能勤政复仇,而伤叹平王无志恢复旧土,可见其并不以用兵为非。阐释经文,亦时有创见,如&命公后&一句,前儒之说皆云命伯禽为周公之后;浩却云,成王既归,周公在后,看&公定予往矣&一言,便见得周公且在后之意。书成后,颇受学者好评,曾在《朱子语类》中云其书甚有好处,后来作《书经集传》。即从之说,孙应时《烛湖集》云,史浩之书多所发明帝王、君臣精微正大之蕴,剖诀古今异同偏见,开悟后学心目,使人沛然饱满者,不下数十百条。《》著录为二十二卷,《文渊阁书目》、《一斋书目》并录其名,朱彝尊《经义考》云未见,知其传本久佚。
《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出,厘正后分作二十卷,是为今本。有《》本及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国学智慧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礼记讲的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