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本里,袁腾飞讲历史八国联军军不是要准备瓜分中国吗?为什么还要同意清政府“助剿”的请求?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第二单元:列强的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课标讲解与课课练][人教课标]_大学生考试网
当前位置: >>
第二单元:列强的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课标讲解与课课练][人教课标]
第二单元 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1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课前提问―练思维 问题范例 课前提问 1、 有人认为“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 1、 从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考虑, 主要应看 资本主义”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看法。 到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灾难, 。 但同时也要看 到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内部和中国社会的变 化。鸦片战争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传统的朝贡体制被打破, 中国从此被卷入资本 主义世界市场, 但是鸦片战争的失败并没有惊 醒迷梦中的清政府,大小官员仍旧文恬武嬉, 歌舞升平。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清政府内部 一部分官绅开始改变传统的华夷观念, 主张向 签订《南京条约》 西方学习, 兴起了以“自强”“求富”为目标 2、 1995 年 4 月,台湾《马关条约》百年百人访日 的洋务运动,中国的现代化开始起步。 团来到日本, 在当年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订 《马 2、首先,应该态度鲜明地指出该观点极其荒 关条约》的春帆楼举行纪念会,说《马关条约》 谬和错误, 是对历史的严重歪曲, 是对日本侵 让台湾脱离中国,是台湾人“不幸中的大幸” 华罪行的极力掩盖, 。 必然严重伤害了海峡两岸 应该怎样评价这种观点? 人民的民族尊严和民族感情, 其实质是对祖国 的背叛, 充分暴露了他们分裂祖国、 要求“台 独”的丑恶行径。 其次, 结合日本割占台湾对 中国产生的影响,从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 整、 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破坏中国东南 沿海的国防安全、 变台湾为日本的原料产地和 商品销售市场等角度,说明《马关条约》让台 湾脱离中国,不是台湾人“不幸中的大幸”, 而是日本变台湾为其殖民地的罪恶步骤, 严重 春帆楼 --《马关条约》签订地 影响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 3、 《义和团有功于中国说》中写道:“义和团之 3、19 世纪末,当帝国主义各国在中国疯狂瓜 揭竿起也,虽未达其灭洋之目的,而亦开历史 分势力范围之时, 义和团打出了“扶清灭洋” 之辉光??今虽败师逐北,溅血横尸,然其 的旗帜,将斗争的锋芒指向帝国主义侵略者, ‘勇’之一字,未尝不轰全球人之耳,电全球 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 挽救民 人之目也。外人于此,则平日唱兵力瓜分、和 族危亡的愿望。但是,必须看到,义和团提出 平瓜分之议,或涂红圈绿线于支那(中国)地图 “扶清”,显示了这场正义的反帝群众运动 谓某地为某国势力范围之企图,亦未胆敢如前 中, 有着落后的封建主义内容, 也表明了义和 之猖獗耳!”谈谈你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认 团当时在主观上并不反对清政府和封建制度。 识。 同时, 义和团提出的“灭洋”, 虽然触及了时 代的救亡主题, 起到了广泛吸引群众参加反帝 斗争的作用,但是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表现在运动过程中对洋人、 洋教和外来思想的 盲目排斥, 也波及到轮船、 铁路、 电线、 机器、 学堂等。盲目排外思想迷惑了群众的斗争目 标,给反帝斗争带来了消极影响。 经典训练---练基础 课后练习―轻松入门 一、选择题 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清政府坚持闭关政策 B.英国蓄意开辟中国市场 C.禁烟运动损害了英斟利益 D.禁烟运动损害了英王尊严 2.以下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的是 A.割占香港岛 B.攫取赔款 2 100 万银元 c.攫取协定关税权 . D.攫取领事裁判权 3.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A.中国革命的对象发生 r 变化 B.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厂变化 C.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D.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4.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这场战争是 A.由鸦片战争的罪魁英国发动的 B.为保护鸦片贸易而发动的 C.为扩大鸦片战争的侵略权益而发动的 D.与鸦片战争的侵略路线相同 5.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美俄两国曾伪装中立,进行“调停”。这突出地说明美俄 A.与清政府关系较好 B.实力远远不如英法 c.侵略野心较小 D.借英法胜利获得权益 6.下列中国主权在《天津条约》中首先遭到破坏的是 A.关税自主权 B.海关管理权 C.内河航运权 D.领海主权 7.1894 年,日本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舰队主力被击溃 B.北洋海军将士作战不利 c.清政府的避战政策 D.日军实力强于中国 8. 《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A. .割占领土多 B.开辟口岸更多 c.赔款数额大 D.允许外国投资设厂 9.1900 年,义和团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 B.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C.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 D.清政府统治的日益腐朽 10.下列哪两次侵华战争中列强军队攻入了北京城?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 《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 关铁 路沿线要地。列强订立此款的主要目的是 A.对清政府实行武装监督 B.保护外国商品在中国铁路线上的运输 C.撤销清朝在京畿地区的武装 D.确保外国在修筑铁路后获得利益 12.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这主要是指 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 c.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3.19 世纪七十年代以后,随着台湾危机的加深,清朝将领刘铭传指出:“台湾为东南 七省门户,各国元不垂涎,一有衅端辄欲攘为根据。”其核心思想是( ) A 提高台湾政治地位 B.大力加强台湾防务 c.主张台湾正式建省 D.自荐担任台湾巡抚 选择题: 1 B 2 C 3 C 4 C 5 D 6 C 7 C 8 D 9 C 10 D 11 A 12 C 13 B二、非选择题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 4t]T-能希望贸易会立刻就发展到按照该国(指中国)人口的众多、土地的富 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规模。 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业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 易市场尚待确立,新部署尚待进行。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 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的修订?? 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都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厉行对目前事 情的改进。 材料二 但不论什么时候我们谈到条约的修订, 我们都可以提出建议??我因此毫不迟 疑地向你指出几件事,这都是女王陛下政府认为极应该向中国政府力行要求的。 ??这些点是: 一、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域?? 二、 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 并进入沿江两岸直到南京为止(包括南京在内)的各城以及 浙江沿海人烟稠密的各大城市?? 三、实行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七、争取英国国王得有一位代表长久而光明正大的驻节在北京朝廷。 ――1845 年 2 月 13 日英国《克勒拉得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回答: (1)材料一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什么条约?材料一中哪些文字最能反映英国要 求修约的原因? (2)材料一反映了英国对鸦片战争的结果表示了什么态度?他们又想通过“修约’’达 到什么目。的? (3)材料二中所列的内容,英法等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是否得到了?具体有哪些内容? (4)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关系。 答案要点:(1)《南京条约》 。“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业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 易市场尚待确立”,“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 (2)不满足既得利益。进一步扩大中国市 场,掠夺原料。 (3)是。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等。 (4)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 扩大。 15.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危害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答案要点:(解题思路: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危害,指出《马关条约》 危害更深的表现。)《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台湾、澎湖 列岛大片领土的割让,迫使台湾和祖国隔离数十年,并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清政 府为了偿付巨额赔款,加紧搜刮人民,还大量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 经济。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和内河新航线的开辟,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的内地。 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开设工厂,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欧美列强根据片面最惠国条 款,也都享有条约规定的特权。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从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 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二、非选择题 拓展创新---练能力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43 年,中英双方在香港议定新税则并予以公布。新税则有三大特点: 第一,将中国关税税率降得很低。第二,中国土货的出口税率高于洋货的进口税 率。第三,凡是没有列入税则者,出口货和大部分进口货一律按“值百抽五”征税, 另一部分进口货,如香料、木料、铜、铁、锡等一律按“值百抽十”征税。 ――叶凤美《失守的国门――旧中国的海关》 材料二 2005 年我国关税总水平将从 lO.4%降低到 9.9%。 请回答: (1)两次调整关税的依据、目的各是什么? (2)对比两次调整后的税率,说明两次税率调整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什么影响?反 映了什么问题? 答案要点:(1)第一次的依据是中英&南京条约&中关于协定中国关税规定;目的是降低 税率,便于商品输出,适应英国经济侵略的需要。第二次是依据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则瓤中国 政府的相关承诺; 目的是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 便于与世界接轨, 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 (2)第一次调整后税率约为 5%一 lo%,在当时世界各国中是最低的。结果使得外国大量倾 销商品并掠夺原料;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阻碍了中国社会发展。反映出清政府丧失了关税 主权,中国开始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调整后税率约从 lO.4%降至 9.9%,从而与各国关税水平相协调。这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经济的互相交流, 推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反映了中国政府行使海关主权,加快 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17.容闳评述义和团运动说:“义和团为乱民乎?此中国之民气也。民元气则死,民有 气则动,动为生气,从此中国可免瓜分之局,纳民气于正轨,此中国少年之责任也。 十三州独立,杀英税吏,焚英船货,其举动何殊义和团?”’ ――刘禹生《世载堂杂忆》 请回答: (1)材料对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作了怎样的评价?其作用如何? (2)材料对于义和团团民对外国侵略者采取的暴力行为持何态度? 答案要点:(1)材料认为义和团运动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反抗精神,是可与美国独立战争 相媲美的反侵略斗争。其作用是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2)材料认为义和团的行为是正义的, 无异于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杀荚税吏, 焚英船货” 等暴力行为。备课资源【课标要求】 列举 1840 年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 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课标内容精解】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1. 鸦片战争: ① 根本原因:为争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② 直接原因:禁烟运动 原因、时间地点、影响 ③ 战争起止时间:42.8 ④ 结果:中英《南京条约》(内容) 失败的根本原因: ⑤ 影响: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根本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 直接原因:清政府拒绝修约要求。 经过:1856.10 英法联合发动 1858.6《天津条约》 1860 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60.10:《北京条约》 影响:清朝权力机构发生了变化,兴起了洋务运动,中国现代化运动由此起步。 3.甲午战争: ①原因: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制定对外扩张政策(大陆政策) 主要原因:为了摆脱 1890 年经济危机 直接原因:(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②爆发:1894.7 丰岛海战(标志) 1894.9 黄海大战(丁汝昌、邓世昌) ③结果:《马关条约》签订 时间: 内容:割地、赔款、开埠、通商 ④影响:国内:a.反割台斗争:显示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 义精神。 b.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清政府举借外债,中华民族面临深重危机。 c.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 清王朝开始进行军事改革, 以挽救统治 危机。 资: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d.知识分子和各阶层民众开展救亡图存斗争 农:义和团运动 国际:俄国纠合德法“干涉还辽”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序幕。各国纷纷在 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4.八国联军侵华: ③义和团运动: 原因:根本原因:甲午战后瓜分狂潮,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矛盾) 直接原因:反洋教斗争的发展。 口号:扶清灭洋 概况: 评价:怀着朴素的爱国激情,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放松对清政府警觉;盲目排外 清政府态度: 镇压 利用 剿匪 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意义: 功绩: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嚣张气焰,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 ②八国联军侵华: 借口:救护驻华使馆,并助中国剿匪(真正目的: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革命) 过程:1900 年 6 月,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八国联军从天津进犯北京,攻陷北京,慈禧携 光绪帝逃往西安。李鸿章、奕与联军议和。1901 年 9 月签订《辛丑条约》 影响:1.巨额赔款加深了中国人民苦难,在北京设立的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 2.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殖民地的原因: 根本原因: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反侵略斗争 帝国主义:列强内部矛盾重重。 【重点问题阐释】 1、鸦片战争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到穷途末路,清王朝统治日趋腐朽;在经济上,自给 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据统治地位,土地兼并严重;思想文化上,清王朝严酷压制反封建民 主思想的传播,厉行文化专制;对外关系上,闭关自守,夜郎自大。而同一时期的西方资本 主义国家工业革命方兴未艾, 迫切需要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工业文明取代农业 文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情况下,中英鸦片战争的 爆发就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必然以中国清政府的失败告终。 例题: 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前中国国内形势的叙述, 正确的是 ①处于封建社会末期②自给 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③实行思想文化上的专制 ④对外贸易高度发达 A.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规律方法总结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呈现出封建末世的衰败景 象; 而同一时期的西方国家正处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上升时期, 对外侵略扩张是资本主义制度 本身所决定的。到 19 实际上半期,我国周边的一些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或列强 的势力范围, 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之间的缓冲地带越来越少了, 他们必然要把 古老而又落后的中国当作下一个掠夺对象。正体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2、清政府为什么要进行禁烟运动?有何意义? 从 18 世纪中期起,在中国对外贸易国里,英国居首位。因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 制作用,再加上闭关政策的影响,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无耻的 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的输入,严重的危及到清政府统治的“兵”“银”这两大基础,为了 、 维护封建统治,清政府派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禁烟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了。虎门销烟是 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 例题:对 18 世纪中期的中外贸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清政府完全禁绝中外贸易 B.英国是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 C.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D.鸦片走私贸易开始兴起 答案:A 规律方法总结 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假若没有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 鸦片战争也一样会爆发。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从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上, 正体现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3、 《南京条约》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签订的?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842 年 8 月,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结束,在侵略者的武力要挟下,清政府被 迫议和,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清政府割地、赔款、 开埠通商、协定关税,以后的附件更是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等,从而使中国 、 的领土、 领海、 关税、 司法和贸易主权遭到了破坏, 中国从此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例题: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答案:A 规律方法总结 对所学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归纳,认识相关历史史实之间的关系,形成 正确的历史概念。从《南京条约》的内容归纳出中国的一系列主权遭到破坏,不能独立自主 的形式全部主权,这正是半殖民地社会的特征。 4、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9 世纪 50 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和世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扩大国外市场,掠 夺殖民地,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列强的共同强烈愿望,列强一再提出“修约”要求,就是为了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当它们的要求遭拒绝后,英法两国就立即制造借口, 发动武装侵略。 这次战争在政治方面产生了三个方面的重要影响:一是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二是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人民革命;三是引 起了清政府权力结构的变化,一部分官绅主张学习西方“长技” ,兴起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 的洋务运动。 例题: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通商口岸开放太少 B.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C.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D.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答案:D规律方法总结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这从两次战争爆发的 原因上就明显的体现出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要注意从对我国社会性质、权力结构、中 外关系三方面来归纳分析和整体把握。 5、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怎样?《马关条约》产生了什么影响? 日本侵华野心由来已久, 明治维新后, 日本就逐渐形成了以侵略中国为核心的对外扩张 政策。90 年代日本的经济危机使社会动荡政局不稳。朝鲜东学党起义是中日战争的导火线。 《马关条约》有割地、赔款、开埠通商、允许列强投资办厂等特权,它是继《南京条约》 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割地助长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掀起了瓜分中国的 狂潮; 赔款是列强从政治经济上加紧控制清政府; 开埠通商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允许投资办厂适应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要求, 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它使中国 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也使帝国主义在远东的矛盾和斗争更加尖锐。 例题:下列关于《马关条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条约中关于割地的内容全部得到了落实 B.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C.条约没有规定开放新的商埠 D.巨额战争赔款使得日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答案:B 规律方法总结 学习这一内容要注意与《南京条约》作对比,从对比中分析《马关条约》 的影响,理解其对中国社会的严重危害。 6、 《辛丑条约》的影响如何?义和团运动和它是什么关系,意义如何? 19 世纪末,外国在华势力迅速发展, 而山东地区中外民族矛盾尤其突出,因此义和团运 动率先在山东地区爆发。 但由于义和团对中外反动势力本质的模糊认识, 被清政府先利用后 镇压,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运动失败。但它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 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企图,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列强为实现他们瓜分中国的侵略计划而发动的一场空前野蛮、 残酷 的暴行。 《辛丑条约》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这也是最为严重的一个不平等条约。 例题:义和团运动被清政府先利用后镇压,导致这一结局的根本原因是 A.义和团只是人民自发的反清斗争 B.西方列强对清政府进行威胁 C.清政府实权从主战派转到主和派手中 D.义和团本身对中外反动势力本质的模糊认识 答案:D 规律方法总结 学习这一内容一是要把义和团运动放到历史发展进程当中去,二是要用 阶级分析的观点,既要认识到义和团运动的进步性,又要认识到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而也正 是这一局限性,导致运动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绞杀。 【高考真题演练】 例一 (2003?广东?5)鸦片战争前,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这种经济形态的特征 之一是 A.农民家庭手工业的产品基本用于自己消费 B.土地集中在地主阶级手中 C.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 D.农民不到市场上出售农产品 答案:A 解析: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但并不是不与市场发生关系,在保证自 身需要的基础上,将剩余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 例二 (2002?上海?23)鸦片战争前,英国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大量贩运鸦片的直接目的 是 A.损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B.削弱清朝军队战斗力 C.破坏清政府的禁烟法令 D.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答案:D 解析:在鸦片战争前的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英国无耻的向中国输入鸦片。 例三 (1995?全国?5)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 A.禁绝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答案:B 解析:应从清政府的外贸实际分析,虽然“闭关” ,外贸未尝禁绝,还允许广州一口岸对 外贸易,故 B 项符合题意。 例四 (2004?上海?12) 1861 年,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心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 “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 ”信中的“文明人” 指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答案:C 解析:考查再认再现能力,根据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有关史实,C 项正确。 例五 (2002?全国?40) 清代采取钱、银并用的货币制度。百姓出卖劳动产品得到的是铜 钱,按市场比价折合成白银向国家纳税。清中期以前,银钱比价基本平稳(1 两白银=1000 文铜钱) 。鸦片战争之前及战后,银钱比价从 1000 文持续攀升至 1300 文、1400 文、1600 文甚至更高,出现了空前的银荒(银贵钱贱) 。试分析其历史原因及其社会影响。 答案:原因:鸦片输入;战后战争赔款。社会影响: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加重了人 民的经济负担。 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鸦片战争的背景以及战争的影响。 例六 (2004?广东?7)1895 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其重要影响之一是 A.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 B.朝鲜为日本所吞并 C.日俄关系得到缓和 D.辽东半岛被日本长期占领 答案:A 解析:B 项是在 1910 年,C D 两项明显不对,因为在甲午战后,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 例七 (2002?上海?13)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规定将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为维护自 己在远东的利益,干涉“还辽”的三个国家除法国外,还有 A.俄德 B.德英 C.英美 D.美俄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主要是记忆能力。 例八 (2003?春季上海?5)下列条约中,涉及割地和赔款的是 ①《南京条约》 ②《北 京条约》 ③《马关条约》 ④《辛丑条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对比条约内容较容易得出答案。 例九 (2004?全国?21) 下列关于《马关条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条约中关于割地的内容全部得到了落实 B.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C.条约中没有规定开放新的商埠 D.巨额战争赔款使得日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答案:B 解析:割地问题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全部落实,赔款并非使日本控制中国经济命脉,并且又开 放了四处通商口岸。 例十 (2005?上海?9) 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灾难史,也 是一部民族抗争史。右图反映的是( )A.冯子材守镇南关 B.李秀成打洋枪队 C.邓世昌黄海大战 D.林则徐虎门销烟 答案:D【举一反三】 1.有人认为鸦片战争纯粹是林则徐偏激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所致。结合本课知 识评析这一观点。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 旨在考查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 第一, (首先要阐明自己的观点)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第二, (要抓住错误的根源)材料观点没有看出鸦片战争的必然性;也没有看到禁烟运动只 是战争的直接原因和导火线,是正义性的民族自卫。 第三, (史论结合,分层次论证正确观点。将“必然性”分解成“必要性”和“可能性”两 个逻辑层次。 )①英国的工业革命和 1825 年的经济危机,使它更迫切、更疯狂地向全球抢占 商品市场和原料掠夺地。②东西方世界的对比和英国在东南亚、中亚地区建立的殖民基地, 使侵华战争具备了可能。 2.阅读下列材料: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 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的时候, 引用了清末爱国诗人邱逢甲的 《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 ) : ”丘逢甲故居丘逢甲,梅州蕉岭人,近代爱国志士、诗人、教育家。甲午战争以后, 清廷将台湾割让给日本,丘逢甲毅然投笔从戎,组织台湾义军进行浴血抵抗。(1 )这首诗写于什么时候? (2 )为什么会“四百万人同一哭”? (3 )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 答案要点: (1)甲午战后。 (2)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 ,割让台湾给日本。 (3) 诗人被迫离开家园的悲愤和爱国之情。 3.阅读下列材料:中日甲午海战图 1894 年 9 月 16 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率舰队护送援军在鸭绿江的大东沟登陆;17 日上午返航时,突然发现敌舰,丁汝昌当即下令迎敌,各舰响起了战斗的警报。当时我方有 镇远、定远两铁甲舰,致远、靖远、经远、来远、济远、平远、超远、扬威、广丙、广甲十 兵轮,镇中、镇南两炮船,另有鱼雷艇四艘,计有大小舰船 18 艘,共 31000 吨。敌方有吉 野、严岛、松岛、桥立、扶桑、千代田、秋津州、高千穗、浪速、赤诚、比睿、西京丸等战 舰 12 艘,共 38000 吨。北洋舰只轮机旧,航速慢,但有两舰吨位比较大,火力强,装甲厚; 日本舰只式样新,航速快,但最大的舰却只有 4000 吨。双方舰队装备虽各有优点,但总的 来说是敌强我弱。 --章开沅、陈辉《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上文,中国还是日本的装备较为优胜? (2)假设你是当时的将军,你会采用什么战略应战? (3)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你认为与战舰素质是否有关系?还有其他原因吗?试加以说明。 答案要点: (1)从数量看,中国占有优势(中国大小船 18 艘,日本 12 艘) ,但从总吨 位、轮机新旧、航速快慢等来看,中国占弱势。因此从整体看,日本装备较为优胜。 (2)中 国的战略应是:避敌主力,打其虚弱,充分发挥吨位比较大、火力较强的两舰的作用,或以 这两舰掩护其他舰只,寻机歼敌。因敌舰速快、舰只总吨位大于我方,不可与敌硬拼。 (可 以发表不同的见解) (3)有关系,但不是根本的问题。中国战败的原因,还与清政府政治腐败;慈禧与李鸿章 避战求和,妥协退让,致使中国在战争中被动挨打,一败再败;清军军备松弛,不少官兵临 阵脱逃等因素有关。 第2课 抗日战争 课前提问―练思维 问题范例 课前提问 1、2001 年 4 月 3 日,日本的文部科学省公布日本 1、南京大屠杀,根据地的“三光”政策。 右翼势力“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炮制的歪曲历 史的初中历史教科书审定合格, 引起了亚洲各国及 世界人民的极大愤慨。 日本的右翼势力粉饰侵略战 争,把:“战败”改为“终战”,把“侵略”改为 “进入'。把太平洋战争说成“自卫”,把侵略亚 洲国家说成是“解放”英法殖民地等?? 列举两则抗日战争的史实以证实日本侵华战争的 罪恶事实不容歪曲和篡改。 ‘ 把活人当枪把 把人活埋 2、日本从近代起就觊觎中国的钓鱼岛,但在 19 世 纪末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 日本从未对中国拥有钓 鱼岛的主权提出过异议,20 世纪 60 年代末,某国 际组织宣布钓鱼岛附近可能蕴藏着石油和天然气 资源,这使钓鱼岛除了战略价值外,又增加了重要 的经济价值。从那时起,日本就逐渐实施起侵吞钓 鱼岛的计划,如 1996 年 7 月 4 日,日本人在北小 岛设置灯塔,随后,又在钓鱼岛竖起画有太阳旗的 木牌,近年侵占活动频繁。 日本觊觎侵占我国钓鱼岛的政治、经济、军事 目的各是什么?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启示? 2、政治目的:武力扩张、重温军国主义旧梦。 经济目的: 占有这一海域的地下资源和海洋资 源。 军事目的: 使此海域成为其海上军事基地。 启示:警惕日本右翼势力膨胀及军国主义复 活, 反对国际霸权主义, 坚决捍卫我国领土主 权,保护我国海洋资源。3、帝国陆海军已攻克广东(州)、武汉三镇,平定 3、日本改变了不承认国民政府的方针,在对 中国重要地区。国民政府仅为一地方政权而已。然 国民政府实行军事打击的同时,伸出诱降之 而, 如该政府坚持抗日容共政策, 则帝国决不收兵, 手。 从当时中日战争的实际看, 日军占领广州、 一直打到它崩溃为止。 ??如果国民政府抛弃以前 的一贯政策,更换人事组织,取得新生的成果,参 加新秩序的建设,我方并不予以拒绝。 日本对国民政府的方针有何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其 原因。武汉后,由于战线太长,兵力、财力、物力不 足, 又由于抗日根据地的严重威胁, 日本被迫 改变原来的方针。经典训练---练基础 课后练习―轻松入门 一、选择题 1.日本政府确立“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来,自成一区,置于日本势力之下”的侵略 方针是在 A.19 世纪中期 B.19 世纪末期 C.20 世纪 20 年代 D.20 世纪 30 年代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于卢沟桥附近,主要是因为 A.这里最早遭到日本侵略 B.在这里中国军队打响了反抗日本侵略的第一枪 C.卢沟桥尊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D.中国军队在这里曾重创日军 3.1937 年秋,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全面抗战路线”的主要含义是 A.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进行抗战 B.在全国各地进行抗战 C.建立众多的抗日根据地进行抗战 D.中共联合国民党军队进行抗战 4.从九一八事变到八一三莽变,蒋介石对日军侵华的态度逐步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美两国的影响 B.蒋介石阶级立场的变化 C.中共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 D.日本对中国侵略的加剧 5.爱国将领谢晋元、姚子青牺牲于 A.淞沪会战中 B.太原会战中 C.徐州会战中 D.武汉会战中 6.2007 年 12 月,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中惨遭杀害的同胞遇难 A.50 周年 B.60 周年 C.70 周年 D.80 周年 7.百团大战是 A.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大捷 B.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上歼敌最多的战役 C.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D.抗日战争由防御转入反攻的转折点 8.下列事件发生最晚的是 A.中共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B.侵华日军丰润大屠杀 C.百团大战打响 D.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坚持到抗战胜利的基本原因是 A.有利于维护国民党的统治 B.中共努力维护统一战线 C.英美迫使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 D.当时中日矛盾占主要地位 10.最能说明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是 A.中国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B.中国抗日斗争最艰苦 ’ C.中国反法西斯斗争经历的时间最长 D.中国战场对欧亚其他战场的胜利起了重要的配合作用 11. (2000?春季?19)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的主要意义在于 ①提高农民的抗日积 极性 ②促进经济发展 ③实行精兵简政 ④联合地主阶级抗日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 12.(2001?上海?19)1946 年 6 月,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其时世人议论纷纷。下列评 论中,哪一种更接近历史事实本质 A.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B.楚汉相争,成者为王败者寇 C.五四以来,社会势力演化之必然 D.玩偶皮影之戏,列强其后也 13. (2004?广东?18)大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都有共同的政治纲领 B.都采取党内合作形式 C.都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D.都有各阶级阶层广泛参加 选择题: 1 C 2 C 3 A 4 D 5 A 6 C 7 C 8 D 9 D 10 D 11 D 12 C 13 D二、非选择题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太平洋战争期问日军兵力分配表 战争爆发时 中 国 战太 平 洋 战 场 场 35+9, 东南亚 1942 中国战场 太平洋、印度 洋 37个师团 15 d'9~ 日本投降时 中国战场 东南亚、太平 (不合东北) 洋 111 多人 不到10.9万人10个师团 7%qS N材料二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虽然美国海军主力集中于太平洋, 但陆军主力的使用始终 受到欧洲战场的限制。法国二战史学者亨利?米歇尔写道:“事实上,由于英军和美军兵力 不够,惟一对日军作战的陆军就是中国的陆军了。” 材料三 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 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 占领印度, 会像摘熟梅子一样 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 在近东某处会合, 完全切断 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难道不会是这样吗?” 材料四 中 国 伤亡 3500 万 人 死亡 失 2000多万人 620亿美元 直接经济损 失 5000亿美元 40.5万人 37.5万人 间接经济损 美 国 死亡 英 国 死亡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材料三中罗斯福设想了怎样的结局?这一结局未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四,简要评价中国的抗日战争。 解题思路:本题四段材料集中说明了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答案要点:(1)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主力始终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上,使其在太平洋战 场上的兵力不足。 (2)中国如果放弃抗战,日军腾出兵力与德国法西斯东西夹击配合,会 使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恶化。 未出现的原因是中国在抗目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 坚持 全民族抗战,尤其是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战抗击了大部分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 的主要战场。 中国人民的抗战, 对欧洲和亚洲其他地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战略 配合作用。 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 中国人民做出了重大贡献, 也付了沉重代价, 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15.中国抗日战争起止于何时?它的胜利有何重大意义? 答案要点:时间:1937 年 7 月至 1945 年 8 月。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 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 自信心。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拓展创新---练能力 16、1937 年 7 月到 1938 年 10 月是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回答: (1)此阶段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有何特点? (2)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的抗战又有何特点?结合史实说明并分析成因。 答案要点:(1)特点:全面进攻;速决战;主要兵力进攻国民党的正面战场。 (2)抗战特点及成因:①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原因:日本侵华,民族矛盾加剧;统一战 线形成。②两个战场,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原因:国共两党阶级利益的差别,两党的军队 力量不同。③积极抗战,但正面战场接连失利,敌后抗日根据地迅速发展,原因:民族矛盾 上升;国民党坚持片面抗战路线,力量弱;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和敌后游击战。解析: 分析特点要注意纵横比较,分析原因要注意分别叙述,从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及相互作用等 方面入手。备课资源【课标要求】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 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课标内容精解】 抗日战争: ① 背景:日本蓄谋已久 ② 爆发: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开始 ③ 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1936.12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初步实现。 1937.9: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承认中共的合法地位,正式 建立 ④ 全民抗战 组织大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国民政府: 结果:粉碎日速战速决,大大消耗日军,进入相持 阶段。 1.防御阶段: 共产党: 八路军、新四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 结果: 八路军: 晋西北、晋察冀、冀鲁豫根据地 新四军:皖中、淮南、苏北 两大战场的关系:相互配合,共赴国难。 标志:重庆五届五中全会 国民党:政策重心由抗日转向反共 2.相持阶段 表现: 三次反共浪潮 (皖南事变) (5)共产党:敌后战场成为抗日主战场,开展“反扫荡“斗争,击退国 民党反共高潮(方针),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胜利: 时间: 原因: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强领导 2.中国军民的浴血抗战 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相互支援配合。 ⑤ 日军的滔天罪行:a. 制造惨案,屠杀中国人民。 b.东北细菌战试验(731 部队) ⑥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国内:1.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2.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收回台湾( 年日占) 国际:4.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 重要的贡献 5.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高考真题演练】 例一(2000?春季?19)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的主要意义在于 ①提高农民的抗 日积极性 ②促进经济发展 ③实行精兵简政 ④联合地主阶级抗日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 答案:D 解析:实行精兵简政显然不符合题意,②④比较,显然④更为准确。 例二(2001?上海?19)1946 年 6 月,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其时世人议论纷纷。下 列评论中,哪一种更接近历史事实本质 A.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B.楚汉相争,成者为王败者寇 C.五四以来,社会势力演化之必然 D.玩偶皮影之戏,列强其后也 答案:C 解析:考查对内战爆发前后国共两党关系和当时时局的认识,A 项适合于抗战时期,B 项 模糊了两党的阶级性,D 项更不符合史实。 例三(2004?广东?18)大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都有共同的政治纲领 B.都采取党内合作形式 C.都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D.都有各阶级阶层广泛参加 答案:D 解析:两次统一战线没有制定政治纲领,形式也不一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要是反帝 性质。 例四(2005?江苏?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康熙二十一年(1682 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 “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拒绝郑 氏要求。 ――摘自《台湾外纪》 材料二 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有 贼臣焉,大学士李鸿章也,刑部尚书孙毓汶也,吏部侍郎徐用仪也。??又将关系七省门户 之台湾,海外二百余年戴天不二之台湾,列祖列宗深仁厚泽不使一夫失所之台湾,全输之倭 奴! ――搞自《台湾人民抗战檄文》 材料三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 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州、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 华民国。 ――搞自《开罗宣言》 回答: ①材料一中,康熙帝为什么认为台湾不可与高丽相比?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为此, 康熙帝对台湾采取了哪些措施?采取这些措施的意义何在?(6 分) ②材料二台湾人民发布“檄文”的背景是什么?“檄文”表达了台湾人民怎样的情感? (4 分) ③材料三《开罗宣言》中的内容说明了什么?(2 分) ④通过上述材料,你获得怎样的认识?(1 分) 答案要点: (共 13 分)①因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 措施:派兵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 意义: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海防。 ②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表达了台湾民众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对卖国贼的愤恨之情。 ③国际社会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应归还中国。 ④认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例五(2005?上海?16) “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小兵张嘎”是哪个时期的象征 、 、 、 ( ) A.北伐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十年内战 答案:C 例五 (2005? 全国文综? 21) 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作出这一决定的主要依据是 ( ) A.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B.国民党营垒出现分化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答案:D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保全俄国水师在中国北方海岸得有足为可恃之地, 大清国大皇帝允将旅顺口、 大 连湾暨附近水面租与俄国??在俄国所租之地以及附近海面, 所有调度水陆各军, 并治理地 方大吏,全归俄管?? ――中俄《旅大租地条约》 (1898 年 3 月) 材料二 (俄国政府)将旅顺口、大连湾并其附近领土领水之租借权内??一切权利及所让 与者,转移与日本政府?? ――日俄《朴茨茅斯条约》 (1905 年 9 月) 材料三 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 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 ――苏美英《雅尔塔协定》 (1945 年 2 月) (注:1945 年 8 月,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协定,确认了《雅尔塔协定》有关 旅顺、大连问题的内容。 ) 材料四 缔约国双方同意一俟??不迟于一九五二年末, 苏联军队即自共同使用的旅顺口海 军根据地撤退, 并将该地区的设备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现时大连所有财产, 凡为苏 联方面临时代管或苏联方面租用者,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收。 ――中苏《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 (1950 年 2 月) 请回答: (1)结合相关历史背景,简述旅顺、大连的主权受到损害和得到恢复的基本过程。 (2) 上述过程说明中国在清末、 抗日战争后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对比材料一和材料四,说明清政府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有何根本差异。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各大国在中国领土主权问题上持何种态度,实际上采取了 什么做法。 答案要点.分析:本题以大连、旅顺的归属为切入点,沟通中国和世界、中国近代和现 代,较好的考查历史材料的阅读与阐释、历史知识的再现与应用、以及分析、归纳、概括、 文字表述等多项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 回答第(1)问时,首先要通过阅读材料,理清大连旅顺问题从出现到解决的 4 个步骤 ──1898 年租借、1905 年转让、1945 年苏联收回、1950 年中国收回,这就体现到历史材料 的阅读与分析、概括能力。其次要注意题目中“结合相关历史背景”的提示,它要求答题时 从课本中找背景,作为原因答出,在从材料中找出解决方案分别答出。 第(2)问的设计意图就是要见微知著,通过大连、旅顺问题来折射中国的国际地位。答题 时,首先要通过材料中的解决方案的合理与否来判断中国的国际地位高低变化;其次,要避 免绝对化的倾向,要从不同的方案中看到提高,在提高中看到屈辱。 第(3)问的“根本差异”实际就是要求答出两个时期外交政策的不同点。其中,新中 国的外交政策在历史课本、政治课本中均有表述,可以直接引用,清政府的外交政策按照于 此相反的内容答出即可。 第(4)问的设计意图就是要求概括出两个时期大国做法的共同点,审题时,要把“各 大国”看作是一个整体,千万不可理解为各个大国。 答案(1)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旅顺、大连被沙俄租借;日俄战争 后,沙俄将它在旅顺、大连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为争取苏联对日作战,美英同意苏联在中 国旅顺、大连享有特权,后国民政府予以承认; 新中国成立后, 中苏订立协定, 中国在旅顺、 大连的主权得到恢复。 (2)清末,中国国际地位低下,任人宰割;抗日战争后期,中国因对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国际地位有所提高;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3) 清政府对外妥协, 出卖国家主权; 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4)无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以武力争夺中国的领土,背着中 国拿中国的领土进行交易。单元总结单元知识梳理 专题一 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问题一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命运。旧日的辉煌不再出现。请思考: 近代前期,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哪些?
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中国签订《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中国丧 失大量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强 迫中国签订 《天津条约》 、 《北京条约》 等不平等条约, 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列强与清政府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年日本发动了甲 午中日战争,中国丧失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呈递进一步加深;20 世纪初 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战期间,日本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巴黎和会上,列强把德国在中国的权利转 让给日本。 问题二 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有哪些? 列强对中国的政治侵略主要表现在对中国主权的侵犯。 (1)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2)破坏中国的国防主权; (3)控制中国海关,从关税税率的确定到海关行政管理权,逐 步落入列强之手; (4) 破坏中国的司法主权,开始于《南京条约》 附件中规定的领事裁判权; (5)破坏中国的外贸自主权,开始于《南京条约》附件中规定的片面最惠国待遇; (6)干 涉中国内政,控制清政府。 列强对华以经济侵略为主, 政治文化侵略是为经济侵略服务的。 经济侵略大体分两个阶 段:甲午战争前以商品输出为主,甲午战争后以资本输出为主。 列强对中国的文化侵略主要通过教会,一传教布道、兴办慈善事业等方式进行渗透,推 行殖民主义奴化教育等。其主要目的是为其政治、经济侵略服务。 专题二 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问题一 近代中国人民是如何反抗外来侵略的? 清朝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1839 年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 侵略的坚强决心,不愧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族英雄;鸦片战争中,关天培等爱国将领为国捐 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爱国官兵英勇杀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清朝爱国官 兵英勇奋斗。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已不单纯是维护清朝统治,更重要的是捍卫了中国民 族利益,展现了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高贵品质。 农民阶级的反侵略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义和团运动提出了 “扶 清灭洋”的口号,英勇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 问题二 近代前期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反侵略斗争, 但最终均以失败告终, 为什么? 反侵略斗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方面: 这一时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清政府, 清政府的腐 朽是这几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主要原因。 战前不作认真的准备, 战争中采取妥协退让的方针; 惧怕外来侵略者,奉行投降政策,避战自保,以胜求和;打击压制抗战派;一些将领贪生怕 死、弃城逃跑等。 经济军事方面:近代以来,中国一直落后于世界潮流。同侵华国家相比,中国的经济力 量、军事装备处于劣势。铁别是战败后的巨额赔款使清王朝的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无力与 列强抗衡。 单元测试 A组 一、选择题 禁烟运动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重大胜利。回答 1-----2 题 1、鸦片战争前的中英正常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的最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的闭关政策 B.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 C.中国手工业产品质地优良 D.英国商品不符合中国人的习惯 2、禁烟运动中的林则徐代表了谁的利益 A.清朝政府 B.禁烟派 C.人民群众 D.中华民族 英国在 19 世纪中叶先后对中国进行商品贸易、 走私鸦片和发动侵略战争, 回答 3---6 题。 3、 《南京条约》内容中在后来可能对我国民族工业造成最大危害的是 A 协定关税 B.割地 C.开埠通商 D.赔款 4、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5、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勒索赔款 B.直接威胁到清朝统治中心 C.为了商品输出 D.海盗式掠夺战争 6、清朝同治年间一英商来华,这时他享有的特权有 ①可在新界租房,永久居住 ②可到 九龙司地区经商 ③可到汉口九江一带游历 ④可在沙市开办工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通过两次鸦片战争,列强侵略势力步步深入,回答 7---8 题。 7、鸦片战争后中国关税主权遭到破坏,主要表现在 A.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 B.英国有权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 C.中国海关须由外国人管理 D.中国关税必须保持低税率 8、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开放了很多通商口岸,下列表述中属于其布局和特点的是 ①由 南向北,由东向西 ②从沿海沿江深入内地 ③遍布全国各地 ④台湾已开放为通商口 岸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9、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外国侵略势力 A.打开了中国西南门户 B.由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C.取得在华建租界的权利 D.取得了领事裁判权 10、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勒索赔款 B.直接威胁到清朝统治中心 C.为了商品输出 D.海岛是掠夺战争 19 世纪末,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不断膨胀。回答 11~15 题 11、1895 年,帝国主义势力在长江航线上最远可到达的通商口岸是 A.九江 B.汉口 C.宜昌 D.重庆 12、甲午中日战争产生的影响和后果有 ①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②中国丧失 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③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④清政府不得不举借外债 A.①③④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3、 《马关条约》中对民族资本主义危害最大的是 A 赔款白银二亿两 B.增开新的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D.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14、 《马关条约》签订后,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其实质是 A.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中国的矛盾 B.俄国反对日本占领辽东半岛 C.三国联合反对日本,支持中国收回失地 D.俄、法、德三国利害关系不一致 15、与 19 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侵华战争相比,19 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侵华战争表现为 A.主要是由于外国与中国贸易摩擦而引起战争 B.主要是由于列强侵略中国邻邦而引起战争 C.目的是占领中国市场,掠夺原料 D.目的是获取和扩大在华政治经济特权 19 世纪末,西方列强加紧侵华。回答 6~10 题。 16、2001 年 7 月 13 日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可是距今一百年前,西方列强给中华民族送来 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新世纪贺礼是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辛丑条约》 C.洗劫北京城 D.血腥镇压义和团 17、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在华教会势力 B.控制清政府 C.镇压义和团运动 D.实现瓜分中国的计划 18、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列强加紧侵华的根本原因是 A.中外友好局面的形成 B.清政府屈膝卖国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D.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19、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最主要不同点是 A.活动时间的长短 B.参加者的阶级属性 C.对西方文明的态度 D.对中外反动势力的打击 20、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这是指 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 C.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二.非选择题 21、(2002?全国?40) 清代采取钱、银并用的货币制度。百姓出卖劳动产品得到的是铜钱, 按市场比价折合成白银向国家纳税。清中期以前,银钱比价基本平稳(1 两白银=1000 文铜 钱) 。鸦片战争之前及战后,银钱比价从 1000 文持续攀升至 1300 文、1400 文、1600 文甚至 更高,出现了空前的银荒(银贵钱贱) 。试分析其历史原因及其社会影响。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7 年)8 月 7 日至 12 日,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有中央和地方将领参加的国防 会议, 一致通过以“持久消耗战略”作为中国抗战的战略指导方针, 即“利用我优势之人力 与广大国土,采取持久消耗战,一面消耗敌人,一面培养国力,伺机转移攻势,击破敌人, 争取最后胜利”。 材料二 1937 年 8 月中旬,出席南京国防会议的中共代表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向 国民党政府提出 《确立全国抗战之战略计划及作战原则案》 ??提出全国抗战应采取的战略 方针和作战原则。 其内容是: 一、 战略上的基本方针是持久的防御战, 但应抓住适当的时机, 应予以全线之反击,而根本的把日本从中国赶出去。 材料一、材料二均摘自《国共两党关系史》 材料三 陈诚(国民党高级将领)在 1946 年所著的 《八年抗战经过概要》 中论述道(国 民政府军队抗战)可分为三期,“第一期为持久抵抗时期;第二期为敌我对峙时期;第三期 为我总反攻时期。 ”??由于国民党当局并没有真正实行全国军民总动员, 没有依靠和发动 人民群众实行兵民一体抗战, 而是对若干大城市组织单纯防御即消极防御, 再加之其他错误 和弱点, 因而国民党军队在抗战的第一阶段中的几次较大的防御战役未能取得更大更有效的 成果。却大多失利了。 摘自《中国国民党简史》 材料四 (抗战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指出持久战具体表现于三个阶段之中:第一 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阶段;第二个阶段??即敌我战略相持阶段;第三 个阶段, 是我之战略反攻, 敌之战略退却阶段??第一阶段抗战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地消耗 敌人的有生力量,迟滞和遏制敌人的战略进攻,争取时间,动员和组织民众,调动一切潜在 的抗战因素,??第二阶段是持久战的枢纽,其基本任务,是用一切努力去准备我之反攻所 必需的一切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扩大和巩固抗日统一战线,切实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摘自《中国共产党的战略策略》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指出抗战初期国民党和共产党对中国抗日战争基本战略看法的相同点。 这说明了 什么问题? ②依据材料指出国民党和共产党对中国抗日战争基本战略看法的不同点。这反映了什么问 题? 23、以下是英国历史学家马士的一段话: 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 战争果然就到来了。 可是它并 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 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 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 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的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请回答: (1) “危机加剧”是因为中国人实行―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引起的吗?为什么? (2)马土认为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目的的实质是什么? 24、19 世纪 40 年代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先后发动了对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回答: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的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2)两次鸦片战争是什么关系? B组 一、选择题 1.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正经贸易者,加以 优待 倘有带烟发觉, 立正刑诛”。 这说明林则徐 ①对外商注意区别对待 ②鼓励正当贸 易,反对鸦片走私③主张对外开放,反对闭关锁国 ④坚持正义立场,讲究斗争策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 2.当&南京条约》签订时,清朝官员董宗远上奏反对。他说:“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 矣,乱民自此生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他反对签约的出发点是 A.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B.维护满清民族权益 C.维护国家独立自主 D.学习西方技术 3.以鸦片战争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依据是 A.出现了新的领导阶级 B.中国人民从此肩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C.斗争目标是推翻清朝,建立资本主义国家 D.中国社会出现了学习西方的新思潮 4.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要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 何 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其主要原因是①俄国资本主义比任何参战国更强大 ②俄国侵略成性,比其他列强的军事力量更强大③进行外交讹诈,骗取清政府信 任④借英法侵华之机,趁火打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5.哪次战争后,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 《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新阶段的内容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款 2 亿两白银 C.增开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7.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表明 A_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十分尖锐 B.义和团的斗争策略高度灵活‘C.义和团已被 清政府控制和利用 D.义和团背弃_r 义和拳的宗旨 8. 《辛丑条约》中的哪一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 A.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B.清政府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地区 C.清政府严禁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严惩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 9.“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来,自成二区,置于日本势力之下”。为实现这一企图。日 本 侵略者最先在下列哪一城市附近制造了事端? A.长春 B.沈阳 C.大连 D.旅顺 10.“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国民政府的上 述宣言发表于哪一事件发生不久?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一?二八事变 D.八一二事变 11.在反抗日本侵略中牺牲的民族英雄有①关天培②葛云飞③邓世昌④谢晋元 A.①② .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2.抗战时期,蒋介石集团不敢与中共彻底决裂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改变对国民政府的政策 B_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C.人民抗日热情高涨 D.日本灭亡中国的方针没有改变 13.1942 年,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侵略军的 60%以上。这突出地说明 A.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B.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贡献最大 D.日本对外侵略的最大企图是占领中国 14.与中国以往的反侵略战争相比,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国际社会给予了极大援助 B.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C.实行全民族抗战 D.日本侵略战线拉得太长 I5.近代史上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的两次大规模侵略战争的相似之处有( ) ①都是日本力图建立世界霸权的重要步骤②都是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发动 的③都对中国的平民进行了血腥的屠杀④都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 的野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 16.1945 年日本投降后,重庆一家报纸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谜面,要求打一中国古 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屈原(原子弹)、苏(苏联)武。对这两个谜底认识正 确的是( ) A.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B.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 C.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作用 D.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中国人民为抗战胜利所付出的代价和所起的作用 17.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制造的一起惨绝人寰、震惊中外的历史 事件,被害人数达 30 多万。南京大屠杀的发生( ) ①是日本侵略者在华暴行恣意泛滥的结果②是日本侵略者侵华政策长期发展 的结果③不是偶然的④值得中国人民、日本人民以及其他各国爱好和平人民 深思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18.八路军、新四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质上是( ) 、 A.协助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 B.收复失地 C.壮大人民革命力量 D.开辟薪的战场 19.下列战役中,中国军队向日军占领区发起主动进攻并取得胜利的是( )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 C.淞沪会战和武汉会战 D.太原会战 20.“英人华民交涉词讼一款??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 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对这一规定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 A.英国要求“华洋分居” B.出自《中英南京条约》附件 C.英国攫取了领事裁判权 D.损害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21.马克思称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马 克思的话的是( ) A. 《天津条约》迫使清政府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以战争作为主要侵略手段 C.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 22.下列《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中,欧美列强也都享有的是( 。) ①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自主” ②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③增开 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④开辟内河新航线⑤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 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⑥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 各口岸自由航行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③④⑤ 23.日本东方会议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曾向天皇密奏: “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 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惟第三期灭亡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 未实现。”上述材料表明( ) ①日本借中国政局混乱发动侵华战争 ②侵略中国是日本的既定国策③经葫 危机已使日本加快了侵华步骤④九一八事变的发生绝非偶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4.对抗日战争的特点概括最为全面的一项是( ) A.由局部抗战发展到全国性全民族团结的民族解放战争 B.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国共两党联合抗日的战争 C.在两条抗战路线指导下两个战场互相配合的民族战争 D.世界现代史上最早起来单独抗击侵略的反法西斯战争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的敌人不是倭寇而是土匪, 东三省热河失掉了, 自然在号称统一政府下失 掉,我们应该要负责任。不过我们站在革命的立场来说,却没有多大关系??无论外面怎样 批评诋毁,我们总是以先清内匪为唯一要务,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本末颠倒,先后倒置。 ――蒋介石《剿匪的理论与实际》 材料二 万一真到了无可避免的最后关头, 我们当然只有牺牲, 只有抗战??卢沟桥事 变能否扩大为中日战争,全系日本政府的态度,和平希望绝续之关键,全系日军之行动。在 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和平,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事的解决。 ――蒋介石《对日一贯方针和立场》 材料三 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日 本苟非对于中国怀有野心,实行领土之侵略,则当对于两国国交谋合理之解决,同时制止其 在华一切武力侵略之行动;如是则中国仍当本其和平素志,以期挽救东亚与世界之危局。 ――《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回答: (1)材料一中“本末”、 “前后”的实际含义是什么?扼要说明蒋介石持这种态度的根本 原因。 (2)根据以上三段材料概括蒋介石对日本政策的变化情况。 (3)扼要举出导致材料二和三中蒋介石政策变化的原因。 26.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社会是怎样一步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参考答案: A组 1、B 最主要原因需从内因思考,自然经济的特征就是自给自足,很少交换。 2、D 表面上是为清政府的利益,实际上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 3、A 注意题干中的“民族工业” ,海关自主权是保护民族经济的重要条件。 4、C 关键是理解题干中“主要目的”的限制,结合当时英国的历史特点,可判断打开中 国市场是最主要的原因,保护鸦片走私是直接原因之一。 5、C 注意比较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同之处,A、B、D 三项都不属本质上的相同点。 6、B 时间概念是解题关键,同治年间为
年。 7、A 《南京条约》规定协定关税。 8、A 通过教材 77 页地图进行概括分析,③明显不正确,最远到达汉口,所有含有③的选 项都不正确。 9、B 从教材《五口通商图》可以看出 A 项不正确,B 项正确。 10、C 两次鸦片战争主要目的是一致的,即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扩大市场。 11、D 12、D 13、C 因为外商企业在资金、技术、规模等方面的优势,从而对民族资本主义产生重大危 害。 14、A 三国干涉还辽并非是为了中国利益,也不是反对日本占领辽东,而是日本这一举动 威胁到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利益。 15、B A 项与题干没有联系,CD 两项是共性。 16、B 可以从时间上以及语言的措辞上分析。 17、D 名义上是镇压义和团,保护教会势力,本质还是要瓜分中国。 18、C 19、C B 、D 两项是共性,A、C 项中 C 项最突出。 20、C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答案:原因:鸦片输入;战后战争赔款。社会影响: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加重了 人民的经济负担。 22.①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将经过战略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说明国共制定的战略方 针都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共产党的主张对国民党制定战略方针产生了积极影响。 ②国民党的持久抗战是依靠国民党政府及其军队进行; 国民党实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 反映 了其阶级性。共产党主线张动员依靠全民族持久抗战;实行的是全面抗战路线,将阶级利益 与民族利益联结起来。 23、 (1)不是。 “危机加剧”的原因是英国坚持鸦片贸易,破坏中国的禁烟运动。 (2)马士 认为:鸦片战争是“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的关系” 。实质是英国要侵略 掠夺中国。 解析: (1)问主要是结合所学史实去分析历史观点。禁烟运动是因为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而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蓄谋已久的鸦片战争,其根本目的在于打开中国的市场。 (2)问首 先要总结出马士关于战争目的的基本观点,考查对材料的把握;然后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 一目的的实质。 24、(1)19 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更多的市场和原料,加 紧侵略扩张。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是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1840 年,英国发动了侵略 中国的鸦片战争。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的主权独立受到了破坏,经济上开始 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第一,这次战争的目的仍然是为了打开中国 市场, 扩大侵华权益。 第二, 一批新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外国侵略的范围由沿海深入到内地,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沙俄趁火打劫蚕食鲸吞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解析:第 1 问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回答;第 2 问需要对比两次鸦片战争的目的、侵略力量、侵 略区域、影响四个方面,由此得出答案。B组 1.C 2.A 3.B 4.D 5.B 6.D 7.A 8.C 9.B 10,D 11.C 12.D 13.B 14.c(解题思路: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15.D 16.D 17.D 18.D 19.A 20.A 21.C 22.D 23.B 24.A 25.(解题思路:本题的三段材料反映了蒋介石对日本侵华态度的变化,要从阶级立场、民 族矛盾等角度分析变化的原因。) (1)以“围剿”红军、消灭共产党为“本”、“先”,以 抵抗日本侵略为“末”、“后”。 原因是蒋介石政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将 人民革命视为其反动统治的根本威胁, 而日本侵略东三省和热河等地尚未对其统治构成严重 威胁。 (2)材料一表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材料二表明如卢沟桥事变后日军仍扩大侵 略就要抵抗,但仍存妥协之念;材料三表明要决心用武力抵抗日本侵略。 (3)材料二原因: 抗日民族统~战线已初步形成,迫于全国人民的压力,蒋介石无法推行不抵抗政策;卢沟桥 事变表明日本决心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危及蒋的统治。材料三原因:八一三事变日本进攻上 海,直接威胁到蒋的统治及利益。 26.1840 年,英国发动了旨在打开中国市场的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后,被迫签订了中国 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这一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1856 年,英法等列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再次战败,被迫签订了~系 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1894 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 的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 。该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 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战败后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 。该条 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了列强控制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八国联军瓜分中国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