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元公元时代城优缺点170年左右中国的什么时代

中国联盟。摘要:从八个方面综述了20世纪中国学者在天史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学史...' />
-->中国联盟。摘要:从八个方面综述了20世纪中国学者在天史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学史研究从20年代开始在中国起步.50年代和60年代得到迅速.80年代以后进入鼎盛时期,在过去100年中,出版专著(包括论文集)150多种.关于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关键词:天文学史;中国;20世纪中图天文学史是研究人类认识宇宙的历史、探索天文学发生和发展规律的天文学分支学科,是科学技术史的组成部分.天文学史研究,特别是中国天文学史研究,是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最活跃、成果最多的领域之一.中国天文学的发展源远流长,有关史料浩如烟海,其内涵丰富多彩,包括有历法、天文仪器与台站、关于宇宙的理论、天体测量及星图与星表、天象观测与记录、星占术、天文学家传记、少数民族天文学、天文学起源、天文学史与中外交流史等诸多论题.1沿革、与规模从1911年前后开始,一批由海外学成归来的天文学家刘师培、高鲁、高均(高平子)、朱文鑫、常福元、竺可桢、张钰哲、陈遵妫等人用全新的眼光审视中外天文学的历史发展,在《国粹学报》、《观象丛报》、《中国天文学会会务年报》、《宇宙》等刊物上陆续阐述或介绍中外天文学的文章.朱文鑫还先后出版了多种论著,对中国古代历法、有关天象记录、恒星位置、天文仪器等作研究.另有一些历史学家和科学史学家,如董作宾、刘朝阳、钱宝琮等人,对殷墟甲骨文、周代金文等的历日资料进行研究,讨论殷商、周代的历法问题;或对汉代以后的若干历法作校勘、补遗与研究.所有这些,都开启了天文学史研究的新局面.在40年代以前,对天文学史的研究大多是一些学者的个人兴趣;自50年代以后,这项研究受到了国家的重视.1954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中国自然科学史委员会,天文学史研究是该委员会首先开展的工作之一.1957年1月,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1975年又扩建为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内设天文学史组(后与数学史组合并为天文和数学史研究室),从此到60年代前半期。形成了专业研究队伍(约有10人)与业余研究者相结合的新格局.推动天文学史研究全面向纵深发展的态势.席泽宗的《古新星新表》(1955)、钱宝琮的《授时历法略论》(1956)、李俨的《中算家的内插法研究》(1957)、严敦杰的《中国古代的黄赤道差计算法》(1958)、钱宝琮的《从春秋到明末的历法沿革》(1960)、薄树人的《中国古代的恒星观测》(1960)、王应伟的《中国古历通解》(1962,油印本)、席泽宗、薄树人的《中、朝、日三国古代的新星记录及其在射电天文学史的意义》(1965)等论著的发表,很好地反映了这一态势.1966年“大革命”期间则一度中止了这种发展的势头.1974年,国务院科教组和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了整理研究祖国天文学规划座谈会,制定了一项比较长期的研究,并成立了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小组,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代管,同时成立了天象资料组,而且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陕西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和南京大学或成立天文学史研究小组,或确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由此组成了约250人参加的普查与整理古代天象纪录的队伍,和近40人的研究队伍,开始形成天文学史研究的热潮.在此后数年中,召开了三次全国性的规模较大的研究成果交流会(、1979年),共提交论文140余篇,每次出席者均在i00人左右.完成了《中国天文学史》、《中国天文学简史》、《天文学史话》和《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汇》等4种论著和另外4册论文集.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小组于1979年冬开始酝酿编著16卷本《中国天文学史大系》的计划,1984年小组完成它的历史任务后宣布解散。在1978年复会的中国天文学会和在1980年成立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均设有天文学史专业委员会.成为负责协调各单位之间的分工、推动非专业人员的业余研究、进行学术交流的组织,参加该委员会者约有70人,委员会大约2—3年召开一次全国性的会议,自1993年始,还与日本、韩国同行一起,大约每两年举行一次东方天文学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保持着十分活跃和有成效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一直是开展天文学史研究的重点单位,上述诸天文台的天文学史研究小组大多在90年代不复存在,但还保留了一些资深学者继续从事研究工作,这些专业研究者连同主要分布于大专院校的研究者共有40余名.形成精干、稳定的研究力量,且不断有天文学史硕士、博士参加其中,使天文学史研究后继有人。220世纪出版的天文学史论著据初步,20世纪正式出版的天文学史著作(包括专著与论文集)不少于150种.其中主要著作可罗列于次(以出版年代为序):冯徵著《春秋日食集证》(1929)朱文鑫著《&史记·天官书&恒星图考》(1927)、《天文考古录》(1933)、《历法通志》(1934)、《历代日食考》(1934)、《天文学小史》(1935)崔朝庆著《中国人之宇宙观》(1934)董作宾著《殷历谱》(1945)陈遵妫著《中国古代天文学简史》(1955)丁福保、周云青编著《四部总录天文编》(1956)李俨著《中算家的内插法研究》(1957)高均著《学历散论》(1969)郑文光、席泽宗著《中国历史上的宇宙理论》(1975)薄树人、刘金沂等主编《科技史文集·天文学史专辑》第1—4辑(、)薄树人、刘金沂、徐振韬、王立兴、李竞等主编《中国天文学史文集》第l—6集(、、)郑文光著《中国天文学源流》(1979)席泽宗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卷天文学史部分(1980)陈遵妫著《中国天文学史》第1—4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古代天文文物图集》(1980)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小组编著《中国天文学史》(1981)伊世同著《中西对照·恒星图表1950.0》(1981)陈久金、卢央、刘尧汉著《彝族天文学史》(1984)张培瑜著《中国先秦史历表》(1987)陈久金、黄明信等《藏历的原理与》(1987)《高平子天文历学论著选》(1987)庄威风、王立兴总编《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1988)潘鼐著《中国恒星观测史》(198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编《中国古代天文文物论集》(1989)徐振韬、蒋窈窕著《中国古代太阳黑子研究与现代》(1990)席泽宗主编《世界著名科学家传记·天文学家》1—2()张培瑜著《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1990)华同旭著《中国漏刻》(1991)江晓原著《天学真原》(1991)宣焕灿编《天文学史》(1992)陈久金著《陈久金集》(1993)崔振华、陈丹编著《世界天文学史》(1993)陈美东主编《自然科学发展大事记·天文卷》(1994)曲安京、纪志刚、王荣彬著《中国古代数理天文学探析》(1994)陈美东著《古历新探》(1995)江晓原著《历史上的星占学》(1995)陈久金著《回回天文学史研究》(1996)陈美东主编《中国古星图》(1996)邓文宽编《敦煌天文历法文献辑校》(1996)崔振华、张书才主编《清代天文档案史料汇编》(1997)孙小淳、基斯特梅科著《中国星空研究》英文本(1997)李志超著《水运仪象志一一中国古代天文钟的历史》(1997)王应伟著《中国古历通解》(1998)薄树人主编《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天文卷》8卷(1998)张柏春著《明清测天仪器之欧化》(2000).出版的天文学史论著几乎涉及了天文学史研究的所有方面,且大多见于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正反映了天文学史研究从20年代开启,到50、60年代发展,到80年代以后鼎盛的基本状况.3原始资料的发掘与整理_对考古文物中天文、历法资料的整理:30—40年代,董作宾、刘朝阳等人对殷墟甲骨文中的天象和历日资料作了整理、研究,70年代,席泽宗等对于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西汉墓出土帛书中的天文资料的整理、研究;80年代,徐苹芳等对天文文物的全面收集,以及施萍亭、邓文宽、席泽宗等对敦煌卷子中的天文、历法资料的整理、研究;90年代,黄一农对唐代碑刻中历日资料的整理,以及罗见今等对汉日的系列整理等等.年,中华书局将经由严敦杰等专家校点的《历代天文律历等志汇编》(10册)单独出版,大大方便了研究工作.1988年,庄威风、王立兴总编的《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是对中国古代一系列天象记录系统全面进行整理的重要成果.1977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北京天文馆古观象台合作,由崔振华、张书才主编的《清代天文档案史料汇编》的出版,对清代钦天监、礼部等的天文工作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1998年,薄树入主编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天文卷》是卷帙众多的天文学文献集粹,共收录99种天文学名著,计一万零一百余页。 229.0元八百余万字,对每一种著作均撰有“提要”一篇,主要论述其要点、意义等,是一部进行天文学史研究的基本文献.4天体测量和星图、星表研究高均、朱文鑫在30年代,特别是陈美东在80、90年代的论著中,对历法中一系列天文数据(朔望月、回归年长度等)和天文表格(月离表、日躔表等)的论述,是对古代历法家关于日、月、五星等天体测量工作进行研究的重要成果.除此之外,还有关于恒星观测、大地测量和航海天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关于恒星观测,包括对新星、超新星、变星等的观测和恒星位置的测量,首先是对作为天象坐标系统的二十八宿体系的研究,关于二十八宿的起源,有诸多研究论文发表,高鲁的《二十八宿考》(1917),竺可桢的《二十八宿起源时代与地点》(1944),钱宝琮的《论二十八宿之来历》(1947),夏鼐的《从宣化辽墓的星图论二十八宿和黄道十二宫》(1976)等,他们都认为起源于中国,但在具体时间等问题上有不同的见解.1962年,薄树人的《中国古代的恒星观测》一文,是对这一论题的简明归纳,1982年,陈遵妫在《中国天文学史》第二册中对传统三垣二十八宿星官体系作了全面的疏解与证认,而1989年潘鼐的《中国恒星观测史》一书,则是对此论题的全面深入的阐述.书中也论及二十八宿的起源问题,并认为对二十八宿距度的测量不晚于公元前6世纪,《石氏星经》中的一部分恒星测量于公元前450年前后,另一部分恒星则测量于公元170年左右,还对宋代《杨惟德星表》和元代《郭守敬星表》,以及东吴陈卓星官、隋唐《步天歌》、敦煌星图、宋代苏颂星图、苏州石刻天文图和明代《赤道南北两总星图》等作了详细的考析.关于《石氏星经》成书的年代,孙小淳的《汉代石氏星官研究》(1994)认为其为一次测定于公元前78年左右,而胡维佳的《唐籍所载二十八宿星度及“石氏”星表研究》(1998)则指出前人所用数量方法对《石氏星经》的断代研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从文献的考察,该星表当成于唐代稍前的年代.对星图、星表等的研究工作早年有:常福元的《中西对照恒星录》(1921);朱文鑫的《&史记·天官书&恒星图考》(1927);高鲁的《星象统笺》(1933);陈遵妫的《恒星图表》(1936).60年代以来有:席泽宗关于敦煌星图(1966)和马王堆帛书彗星图(1978);夏鼐关于河北省宣化辽墓星图(1976);伊世同关于晚唐墓天文图(1979);杜升云关于苏州石刻天文图(1980);伊世同关于中西对照恒星图表(1981);潘鼐和王德昌关于宋《周琮星表》(1981);陈鹰关于《郭守敬星表》(1986);伊世同和潘鼐关于北京隆福寺星图(1989);王德昌等关于江苏省常熟石刻天文图(1989);陈美东关于陈卓星官(1989)和苏颂星图(1991);冯时(1990)、伊世同(1996)等关于河南濮阳出土的距今六千余年的龙、虎、北斗图;钟万劢等关于西安出土的西汉古墓星图(1991);孙小淳关于《崇祯历书》星图和星表(1995)的研究,1996年,孙小淳认为,所谓《郭守敬星表》其实应是明代初年的观测成果,等等,均各具特色.1996年,在陈美东主编的《中国古星图》一书中,共收录古代各类星图150余幅,薄树人、陈美东分别对中国历代和明代星图的发展脉络和总体特征进行了综述,孙小淳、徐风先、段异兵、景冰等则着重对新发现的《天文节侯躔次全图》等明代星图作全面、深入的研究.孙小淳和基斯特梅科合著的《中国星空研究》一书(1997),是第一部用英文写成的论述中国星空的构成及其社会背景和详论石氏星经成书年代的专著.梁宗巨(1959)、陕西天文台天文史整理研究小组(1976)对于唐代一行的天文大地测量工作的研究,厉国青等对元代纬度测量的探究(1977),严敦杰的《牵星术一一我国明代航海天文知识一瞥》(1966),航海天文调研小组的《我国古代的航海天文》()等文章的发表,是这两方面研究工作进展的反映.转贴于
<i class="CzZanIcon" onclick="javascript:getMD('MdTit2','submitvote(\'\',\'558719\',\'\')');" id='showvotes_
请登录后收藏
用户未登录,请登录
使用更方便哦!十大帝国之“雄霸世界”的大汉帝国
十大帝国之“雄霸世界”的大汉帝国
十三叔看历史
大汉帝国(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大汉帝国分为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与东汉(公元25年-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合称两汉。在美国媒体根据领土、民族构成、区域内最高政权等因素排出的世界历史上十大帝国中排名第六,对此笔者持保留意见。大汉帝国是中国历史在科学成就、技术进步、经济、文化、和政治稳定等多方面的黄金时代,当时汉民民风尚武,汉初功勋三杰兼三大名将,在年轻落魄之时就经常佩戴一把剑,虽然有过胯下之辱,只能说明韩信气量大不和那蠢货一般见识而已。当时在欧亚大陆同时期和大汉帝国并存的有罗马帝国、波斯的安息帝国、中亚和印度西北部的贵霜帝国。罗马帝国北部则生活着被罗马人称为蛮族的处于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末期的日耳曼人、斯拉夫人等。美洲大陆当时是属于石器文明的玛雅文明时期,虽然4万年前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已经有土著居民居住,但当时的澳大利亚估计还是袋鼠的乐园吧,非洲的埃及当时被罗马帝国占领并统治。贵霜帝国为大月氏所建立,疆域从今日的塔吉克绵延至阿富汗及印度河流域,最强盛时人口500万多万,部队20万。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2世纪初,月氏人游牧于河西走廊西部张掖至敦煌一带,与匈奴互有战争,公元前170年左右被匈奴击败,西迁至中亚阿姆河流域,后其五部之一贵霜部统一其余四部,建立了贵霜帝国。安息帝国(公元前247年-公元224年),全盛时期的安息帝国疆域北达小亚细亚东南的幼发拉底河,东抵阿姆河。安息帝国由伊朗东北部的帕提亚人建立,帝国控制的人口最多时800多万。与罗马帝国战争不断,与一世纪之后建立的贵霜帝国也时有战争。与罗马帝国的战争严重削弱了安息帝国的力量,后被波斯萨珊王朝取代。当时全球从国土、人口和军事实力来看,只有两个超级大帝国大汉帝国和罗马帝国,东汉时人口6500余万,实际控制的面积600余万平方公里。罗马帝国鼎盛时面积590万平方公里,控制的总人口约6000余万。大汉帝国的中央集权能力要强于罗马帝国,罗马帝国曾出现过“四帝共治”时期,戴克里先(公元244年-312年),深感帝国过于庞大难以管理,在帝国中间划了一条直线,把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分,各设一个正皇帝和副皇帝。罗马帝国境内的罗马人在总人口中并不占绝对优势,后期罗马帝国军队短缺,大量招募日耳曼人雇佣军。罗马帝国一开始与日耳曼人的战争中是占优势的,从公元4世纪起,散居罗马帝国境外的,以日耳曼人为主的诸部落开始大规模向罗马帝国境内迁徙,公元395年,罗马帝国正式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公元476年帝国近卫军统领日耳曼武士奥多亚塞废黜了最后一位西罗马帝国皇帝,西罗马帝国彻底灭亡。大汉帝国初期,对北方的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深入匈奴腹地击溃匈奴主力,在大汉军队的一再打击下,匈奴分成北匈奴和南匈奴,南匈奴内附汉朝,北匈奴则被迫西迁,后不知所踪(后来驰骋欧洲的匈人是否是匈奴人有待考证)。东汉末年三国军阀割据混战时,大汉帝国的余威尚存,边境的各民族基本不敢有大的动作,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不是一句空话,当时的大汉帝国雄霸世界。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十三叔看历史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历史,发现历史
作者最新文章【乐学策划】乐学(中国)新闻博物馆————纸张的故事
导读:造纸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中国和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今天纸媒受到了数字媒体的冲击,但是作为新闻传播和人类文化传播的最重要途径,纸张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容撼动的,本期新闻博物馆让我们走进纸张的世界吧
人类历史最早的纸——放马滩纸
放马滩纸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它是西汉初期文帝、景帝时期的纸。放马滩纸是一幅麻纸地图,出土时黄色,现褪成黄间浅灰色,纸薄而平整软滑,最重要之处在於上有用细黑线绘制的山、河流、道路等图形,现存甘肃省博物馆。
最有情怀的纸——莎草纸&
莎草纸是古埃及人广泛采用的书写介质,它用当时盛产于尼罗河三角洲的纸莎草的茎制成。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至9世纪左右,埃及人一直在使用莎草纸,后因造纸术的传播而退出历史舞台。
在人类造纸术极其落后的古代,埃及纸莎草纸一度成为法老时期重要的出口商品,远销至古希腊、古罗马等欧洲国家,历时3000年而不衰。用莎草纸在干燥的环境下可以千年不腐,曾经是古埃及最重要的出口商品。
最早的纸画就是在莎草纸上完成的。
最精美的纸张——羊皮纸
羊皮纸是制作书本或提供书写的一种材料。事实上并不仅由小羊皮做成,有时也用小牛皮来做。公元前170年左右,帕加马国王欧迈尼斯二世率先使用羊皮纸。
羊皮纸制作的书籍装潢美观,字体优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甚至是纸张普及之后,羊皮纸也并未被完全淘汰,美国的《独立宣言》就是写在羊皮纸上保存在博物馆中的。
中国纸张发展中不可不提的一个人——蔡伦
蔡伦在我国造纸发展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改造了造纸术,用树皮、鱼网和竹子压制成纸。造纸术的发明彻底改写了后世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也使蔡伦屹立于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之列。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新中国古代科技史课件.doc 3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xe600;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3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中国古代科技史
夏以前、夏、商、西周 (—公元前771年)
原始社会时,我国已有了农、牧业和原始手工业。进入奴隶社会以后,由于奴隶阶级的辛勤劳动,农牧业和手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商代时,在农牧业生产的推动下,开始了对天文和数学的研究,制定了较好的历法,并已使用十进位记数法。商代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由于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统治,严重地阻碍了奴隶社会后期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五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器上,绘有多种几何图形,仰韶文化遗址中还出土了六角和九角形的陶环,说明当时已有一些简单的几何知识。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制记数的国家之一。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十进制记数,最大数字为三万。 商和西周时已掌握自然数的简单运算,已会运用倍数。 我国古代有世界上最丰富、最系统的天象观测记录。《竹书纪年》中载有夏桀十年(约公元前1580年)&夜中星陨如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流星雨的记载。 商代甲骨文中还有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日食、月食和新星等的记载。 商代甲骨文中已采用干支记日法。商代制定的历法中已有闺月。
周代我国已用圭表观测日影来确定季节,用刻漏(亦称漏刻)来记时。这两种仪器在我国古代沿用了很长时期。 西周时我国已用二十八宿(我国古代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体称为宿)来划分周天。 在河北唐山大城山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红铜制造的铜器。在稍晚的甘肃武威皇娘娘台齐家文化遗址中发现有单范铸造和经过冷锻的红铜器,表明当时已能冶铜。 商代的青铜冶铸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河南安阳、郑州等地发现了商代的大规模青铜冶铸作坊遗迹。各地的商代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对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的早商青铜器的研究表明,当时在铸造中已采用了多合范。商代的许多青铜器形制宏伟,造型复杂,制作十分精巧。湖南宁乡沩山出土的商代四羊尊可能已采用&失腊铸法&。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的商代晚期的司母戊方鼎重达875公斤。商代墓葬中还出土了镀锡的铜器和锡、铅、金器。 公元前十五-前十三世纪的河北藁城县商代遗址中出土的铁刃青铜钺(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斧),刃部是经过锻打的陨铁薄片,表明当时已有一定水平的锻造技术,并且对铁的性质有了一些认识。
商代甲骨文中有大量关于天气现象的记载,有晴、昙(云彩密布)、阴、霾(天气混浊)、雾、虹、蜺(副虹)、霜、雪、雷、电、雹等字。
西周初年的《诗经》记载七个月中的自然现象和农事活动的内容,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物候记载。
西安半坡村等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了许多尖底汲水陶罐。这种陶罐两侧系绳,空时倾斜,将满时直立,水盛满时自动倾覆,表明当时在实践中对于物体的重心与平衡已有一些初步的认识。商代我国人民已能制造石磬和成套的铜铙等乐器,经过对河南安阳大司空村出土的商代后期的铜铙的研究,推测当时已具有十二音律中的九律,并已有了五度谐和的观念。 商周间我国已有&五行说&和&阴阳说&。&五行说&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元素所组成,&阴阳说&认为万物发展变化的原因是&阴&、&阳&两种相对抗的力量,这是我国古代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因素的关于物质构成和变化学说。 周代我国人民已使用&阳燧&(亦称&夫燧&,即凹面镜)聚焦阳光取火,这是人类最早利用太阳能的一种方法。
传说公元前二千多年前,夏代大禹曾领导人民进行治水,整理黄河河道,疏导洪水入海。这一传说表明我国人民在很早以前就进行过治河工作。
四千多年前我国人民已会凿井取水,在河北邯郸涧沟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水井的遗迹。
春秋、战国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以来,随着冶铁手工业的发展和铁制工具的使用,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奴隶阶级反对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统治,不断举行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推动着社会的变革。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李悝(kui)、商鞅等人先后在魏、秦等诸侯国实行变法。 战国时期,封建制生产关系在许多诸候国逐渐代替奴隶制生产关系并日益发展,我国社会面貌发生巨大的变化。农业、牧业、水利、采矿、冶铁以及其他手工业等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出现了生气勃勃的发展局面。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奠定了我国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的基础;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为我国农业生产的进一步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冶炼、铸造和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对生产力的提高起了重要的作用;以《内经》为代表的我国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天文学、地学、数学、物理学等方面也有很大发展;许多思想家、科学家得出了一些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著名的思想家荀况提出&明于天人之分&和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时代城三期翡翠公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