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散文写景自创骈文150字与用骈文写景自创骈文150字有什么不同

原标题:现代骈文《黄山峰赋》

黄山之境胜兮,首在其峰。山为峰之源兮,峰为山之顶。峰出于山兮,岩凌于空。山因峰而有其高兮,峰因山而有其根。峰借山而扬其名兮,山凭峰而筑其形。

峦叠岫重兮,一山而多峰。峰分主次兮,各列其中。莲花峰为尊兮,天都旁相衬。光明亦相佐兮,共同作主峰。名峰七十二兮,大小各不同。大峰三十六兮,小峰数亦同。七十二峰外兮,亦难计其精。光明不在内兮,贡阳列外层。金炉空自燃兮,仙桃不问津。笔架独自立兮,仙女难入群。西海牌坊外兮,尚有众皮篷。诸峰形势异兮,神魂亦相迥。高者凌空竖兮,低者涧中横。秀者竞其秀兮,雄者逞其雄。媚者流秋波兮,雅者独自吟。千峰融一景兮,争相入画图。蓝天映倒影兮,碧野衬峰群。

峰形姝丽兮,百态而千姿。有如静止之物兮,有似生命之形。有含梦幻之境兮,有寓传说之神;有呈独自之色兮,有藏潇洒之魂。以类而分兮,可归为六。而六者之中,又各含多种之姿兮,各藏奇巧之形。静如物止之峰,或如擎天之柱兮,或似玉雕之屏;或若层叠之嶂兮,或似锁云之门;或如床头之枕兮,或似天窗之棂;或似藏书之箱兮,或若布棋之石;或顶分五岔,酷若玲珑笔架兮;或身圆顶尖,犹如生花妙笔;或顶平而圆,若壮士击节之鼓兮;或椭圆而长,似道士焚香之炉。动如律命之峰,或如凌波绽放之莲蕊兮,或若悄然出水之芙蓉;或似腾空欲奔之烈马兮,或若悠闲望月之犀牛;或似金毛倒竖之雄狮兮,或如背驮金龟之鳌鱼;或如弯腰驼背之老道兮,或似淡装素裹之仙姑。如梦似幻之峰,或若长睡不醒之醉翁兮,或似乘云上升之山神;或若耕云犁雾之客兮,或似云外飘逸之仙。寓传说之峰,藏轩辕炼丹羽化之所兮,含容成浮丘栖息之屋;有观音莲花点化之座兮,有夫子神仙聚会之都。自成一色之峰,若朱砂所染兮,通身赤裸;似紫云为衣兮,遍掩全身;如落日所罩兮,漫裹丹霞。而藏潇洒之魂者,以采石桃花圣泉始信四峰为妙。采石流泉,若锤敲斧凿兮,发金石交击之响;桃花人面,似深闺怨女兮,诉春风不解之情;圣泉凌风,似不折之柳兮,腾弯曲温柔之气;始信风流,若造化之神兮,羞画坛大师之笔。

峰峻岩峭兮,势雄而境奇。主峰三座,以鼎足之形,成托天之势。莲花居三峰之间而独出其上,顶若青莲之初开兮,吐绛而喷芳。天都东仰莲花,卓然鹤立,若天上之都会兮,卧如仙之醉石。光明状若覆钵,宽坦横卧,揽长天之浩气兮,载日月之精华。炼丹轩辕飞龙望仙大小诸峰,或远或近,或谦恭,或孤傲,无不环主峰而或立或坐,或横躺或侧卧,各展雄姿兮,各露娇容。白鹅似长空引颈兮,欲放喉而高歌;石龙若云里探爪兮,欲蓦然而腾飞;五老立山巅兮,数天上阴晴,看人间冷暖:龙须断望仙兮,遥望千年里,日日寄情思;仙人对坐兮,赤面而论道之长短;棋石不语兮,冷眼而看樵柯烂尽楚汉相争。众峰所拥之态,所抱之姿,有浩浩之势,有荡荡之神,有匆匆之状,有惶惶之情,有悠悠之乐,有愤愤之音,有负重之哀叹,有无奈之悲鸣。而浩浩荡荡之势,匆匆惶惶之态,悠悠愤愤之心,致百态之峰,情与形合,势与神凝,动与静交错,虚与实相融,若飘渺幻化之峰峦绝景,似九天云外之玉岭琼林。

峰颠览胜兮,如入画图。立光明峰尖,仰望长空浩瀚,苍穹万里;俯视沟壑纵横,涌翠伏波;远眺孤峰野岭,云嬉雾戏;近看天莲二峰,并蒂横空。而鳌鱼峰背,游人如豆;天都铁索,倒挂猕猴。登莲花峰顶“石船”再望,竟若碧海驰舟,入蓬莱海市,进瀛洲蜃楼。数十里黄山,峰摇岭颤,雾卷云舒,如开屏孔雀,似玉阙浮图,美不可言,妙不胜收,孰不往之游?

作者简介:袁瑞良(1950年7月—),河北宽城人。国家一级作家,著名辞赋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协会员,散文学会会员,诗歌学会会员,大学文化。曾任叶飞将军秘书、福建莆田市副市长、南通市副市长。

注:此文由袁瑞良先生原创,授权汇才文化独家发布!

}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散文

  理解:建安散文创作大势。

  建安魏晋时期,散文一改汉代散文的经学气息,打破桎梏,形成了重抒情、重文采的创作倾向,并为南朝骈文的成熟奠定了基础。经过南朝文人的努力,骈文有对偶、用事、辞采、声韵四个方面都已臻极致,为中国文学又创造出一种新的美文文体。北朝创作出了像《水经注》、《洛阳伽蓝记》这样的散文名著。

  理解: ①曹操散文特点。

  文章清峻通脱。曹操主要的文章都是政治性应用性很强的令、表之类,但写起来却都能破除公文的虚语与旧格,挥洒自如,直抒胸臆。

  ②曹丕、曹植散文特点。

  曹丕、曹植之文注意藻采骈偶。曹丕《与繁钦书》中写歌女之状,极丽句佳藻之能;曹植的《求自试表》,气势宏盛,但亦文辞瑰丽。此种文风,领率文坛,使魏晋文章沿着重辞采的方向发展。

  简单运用:建安散文的特点。

  一、内容上注重抒发情怀,言之有物。

  二、形式上注重文采,渐求骈丽。

  三、风格上,作者都有很强的个性特点。

  简单运用:《大人先生传》与《与山巨源绝交书》艺术之异同。

  阮籍的《大人先生传》与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都是针对司马氏黑暗政治恐怖和虚伪提倡名教进行讽刺和抨击的文章。但两者在艺术上也有异同:

  一、《大人先生传》阮籍对那些虚伪的名教中人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写。针对这种规行矩步以谋私利的“君子”,大人先生予以有力的驳斥,达到一种酣畅淋漓、辞采瑰奇,具有震撼心魄的艺术效果。

  二、《与山巨源绝交书》嵇康拒绝山涛的举荐,不肯与司马氏合作,却以幽默嘲讽出之。貌似平易之言,将其高洁不污之志尽显,且将官场之俗恶揭露得淋漓尽致。嵇康、阮籍的散文,既继承建安散文重抒情重文采重个性的特点,又有鲜明独特的现实内容,是散文在重艺术特质方向上发展的重要一环。

  ①两晋散文创作大势。

  西晋文坛注重形式技巧的讲究,以繁缛绮丽为特征,也不乏情文兼善的佳作,如陆机《辩亡论》、潘岳《哀永逝文》。东晋则受玄言诗影响,文采趋于平淡,然亦有陶渊明《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佳作。两晋散文成就较高者,仍为陆机、潘岳。

  ②潘岳《哀永逝文》。

  潘岳的哀诔之作最为优秀,情深辞茂,做到了“缠绵而凄怆”。潘岳的《哀永逝文》写到为妻子送殡路上的感受:哀痛摧心,河山为之变色,以我之悲情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真切生动地表达了作者的恸悼之情。

  ③陆机《演连珠》及《豪士赋序》。

  陆机为文辞藻富赡。他的《演连珠》五十首,无论是辞藻、用事、对偶都十分精巧繁丽,只是声调相对未谐;其《豪士赋序》一篇之中,对句占三分之二,用典占三分之一,洵为南朝骈文之前驱。

  骈文是一种具有均衡对称之美的文体。主要特征有四:对偶、用典、声律、辞藻。

  一、对偶,虚词领字可以不对,从文字上看,汉语的单字单音宜于从声形方面形成均衡相侔。汉语词性灵活,容易配成对偶。对偶本为回环之美,南朝士人以柔靡为尚,故以风行。

  二、用典亦称用事。其本来作用是加强文章的说服力,后来又有以少总多的效果。南朝骈文以用事繁密为尚,有显示才华的心理。

  三、声律,是指骈文每联上下两句在声调上要相对,而不能相同。骈文只要求重音部分声调相对。虚字可以不对。

  四、辞藻:南朝骈文更重文章的娱乐性质与辞采华美,讲究“错彩镂金,雕缋满眼”,使骈文的藻饰臻于极致。

  ②南朝骈文的成熟发展过程。

  一、刘宋时期可视为南朝骈文正式形成的时期。此时骈文四特征都已具备。对偶,俪采百字之偶;用事,大明泰始中文章殆同书抄;辞藻,铺锦列锈错彩镂金;声律,别宫商识清浊。此期骈文优秀作者为颜延之、鲍照和范晔。

  二、齐梁以后,是南朝骈文的成熟期。骈文进入了俳偶精工、用事绵密、声律严整、辞藻丽靡的阶段。名篇如孔稚珪《北山移文》、吴均《与宋元思书》、文学理论名著《文心雕龙》。

  三、骈文至徐陵、庾信,达到高峰。此时属对更工,四、六隔句对也大幅增加。用事不仅绵密,且更妥帖自然。声律上不仅平仄相对,而且上下联相粘,多能做到全篇平仄谐调。辞藻上更是“丽藻星铺,雕文锦缛”,美不胜收。虞信入北后的《哀江南赋》在艺术形式上达到南朝骈文的巅峰,而且其故国乡关之思、身世之悲与兴亡之感都动人心魄。

  理解:杨衍之《洛阳伽蓝记》。

  一、《洛阳伽蓝记》五卷,其内容有北魏都城洛阳四十年政治大事、交通、市井、民俗、传说、异闻,以及人物传记。

  二、《洛阳伽蓝记》属历史笔记,也是写景状物的散文。

  三、《洛阳伽蓝记》主要是对佛寺的描写,还记载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及其事迹。还记载了不少志怪、佛教故事,而且保存了一些社会经济和文化史料。

  四、《洛旭伽蓝记》语言多整齐的句法,时有四六骈句,散句兼用,风格典丽清拔。代表着北朝文人风格特色,对后世散文、传记、小说的发展具有相当的影响。

  简单运用:《水经注》散文特点。

  《水经注》不仅是地理著作,也是学术著作。也是描绘山水风光的散文著作。《水经注》的山水散文兼有叙事文和山水文的综合特点,记叙真实、语言准确。此外,他还将评议、考证等夹于描写叙述中,使《水经注》具有征实考证的严谨风格。将学和识运用于山水描写中,是郦道元在散文上开拓的新领域。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的文体观念 “文章各体,至东汉而大备。”(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一、曹丕《典论·论文》中的文学体裁 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四科八体 二、陆机《文赋》中的文学体裁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间雅,说炜晔而谲诳。 诗、 赋、 碑、 诔、 铭、 箴、 颂、 论、 奏 、说 十种 三、刘勰《文心雕龙》中的文学体裁 《文心雕龙》设立专篇系统阐述的文体就有三十三类,即 诗、乐府、赋、颂、赞、祝、盟、铭、箴、诔、碑、哀、吊、杂文、谐、隐、史传、诸子、论、说、诏、策、檄、移、封禅、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 加上《辨骚》中的骚体,则为三十四类。 四、南朝的“文笔之辩” 1.刘宋颜延之: “笔之为体,言之文也;经典则言而非笔,传记则笔而非言。” 2.刘勰《文心雕龙·总术》 : 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3.梁·萧绎《金楼子·立言篇》: “至如文者,惟须绮縠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 文笔之辨的实质 文笔之辨的实质是对文学特质的探求。 有韵与否是当时通行的一个文学特征和标准,从有韵无韵到多方面的标准,表现出六朝文学观念的不断进步 。 第二节 别开生面的魏晋文坛 别开生面:改造旧体载,强化应用文的文学性 一、应用文气爽才丽 二、抒情小赋繁盛 三、论辩文勃兴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一、气爽才丽的建安散文 (一)曹操的教令 (二)曹丕的书札 (三)曹植的散文 (四)建安诸子及其他散文名篇 (一)曹操的教令 曹操教令的特点:随意、洒脱 《让县自明本志令》 《求贤令》 《举贤勿拘品行令》 《遗令》 (二)曹丕的书札 曹丕书札的特点:清新、活泼 代表作: 《与朝歌令吴质书》 《又与吴质书》 (三)曹植的散文 慷慨任气,文采焕然 散文:《与吴季重书》 《求自试表》、《求通亲亲表》、《与杨德祖书》 (四)建安诸子及其他散文名篇 建安时期善为书表之文的,还有陈琳、阮瑀、繁钦、吴质、应璩等人。其共同特点为: “以情纬文,以文被质”(沈约)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 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 繁钦《与魏文帝笺》 吴质《答东阿王书》、 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 建安文章写作趋势:增加了用典和骈偶的成分,显得文采斐然。 其他散文名篇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王羲之《兰亭集序》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 个人性情与情趣的展示,充分显示了魏晋时代的审美精神。 二、 魏晋抒情小赋的繁盛 王粲 《登楼赋》 曹植《洛神赋》 向秀《思旧赋》 阮籍《猕猴赋》 刘伶《酒德颂》 嵇康《琴赋》 潘岳《秋兴赋》、《闲居赋》 陶潜《归去来兮辞》 王粲《登楼赋》 滞留荆州,登当阳城楼 怀乡思归,渴望太平 建功立业,怀才不遇 曹植 《洛神赋》 主题构思与 宋玉《神女赋》不同,是对传统题材加以转换的典范。 《神女赋》借再现襄王梦中艳遇的经历,意在讽喻君王不可贪变美色 《洛神赋》描绘对洛神的追求与幻灭过程,借以抒发作者个人政治上的失意和理想的破灭 陶渊明的辞赋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抒写他辞官归田的喜悦心情和生活乐趣。语言清新流利,抒情色彩浓厚,富有诗意。 《闲情赋》 与同时代相一致的文采 魏晋辞赋的创作特点 魏晋辞赋内容丰富,作家往往集诗人与小赋作者于一身,辞赋创作日益抒情化、小品化,辞赋的功能从 “体物” 逐渐转向“体物写志”,标志着诗赋交融的深化。 写作上更加骈偶化,讲究辞藻。如潘岳、陆机等人的辞赋。《文赋》(骈文的基础) 三、 魏晋论辩文的勃兴 魏晋学术思想异常活跃,形成继春秋战国以后又一个高峰期。各种思想交锋争辩,成为一时风尚。谈辩之风影响于文章,便是论辩文的勃兴。 魏晋论辨文勃兴的表现 (一)主题广泛 研寻哲理、衡论宗教、品藻人物、箴贬风俗、讨论礼制等 (二)名家辈出 正始名士: 何晏、王弼等,“并师心独见,锋颖精密,盖人伦之英也”。 竹林名士:阮籍、嵇康等, 正始名士的论辨文 何宴《无名论》 王弼《周易》注 阮籍《大人先生传》 论辨色彩浓厚的赋体散文 关于大人先生 “登,字公和,不知何许人。无家属,于汲县北山土窟中得之。夏则编草为裳,冬则被发自覆。好读易鼓琴,见者皆亲乐之。每所止家,辄给其衣服食饮,得无辞让。”(《三国志·魏书》卷二一注引《嵇康集》 ) 嵇康的论辨文的成就 《声无哀乐论》 《养生论》 析理绵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写景自创骈文150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