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获得中国等高线地图图

查看: 10547|回复: 34
有等高线的地形图是如何获取的?
请教大家,当地或某区域的有等高线的地形图是如何获取的?是单位自己想有关部门(如国土部门)购买的,还是通过什么网站可以下载的?Google的地形图好像没有标高、比较模糊的吧我在Google的地形图上没看到什么需要的资料。一般除了在一些养猪场项目提供的土地租赁合同里面见过有等高线地形图外,其他工业项目基本没见过,自己也不知道上哪找,就这个问题请前辈们讨论、交流,让我们多多学习、新年进步,谢谢!
上传我见过的地形图类型:
(230.27 KB, 下载次数: 94)
10:22 上传
一般向业主要
积极参与讨论
向业主要或者买(国土)
谢谢,积极参与讨论!
你这是违反国家保密法的哦
积极参与讨论
应该是花钱钱买滴
积极参与讨论
买这样的图可是不容易的哦
谢谢,积极参与讨论!
一般来说,在省一级的测绘局就可以买到,不过手续比较繁琐,然后需要签订保密合同
谢谢,积极参与讨论!
像这种地形图一般都是通过航拍后处理得到的
谢谢,积极参与讨论!
一般要业主提供
业主无法提供 要么是买 有些可能买不到
我们单位貌似总能搞到军用地图扫描。。。
谢谢,积极参与讨论!
请教下LZ做什么项目需要等高线地图呢?
谢谢,积极参与讨论!
可以用dem文件生成的,但精度可能不够,并且还附带着火星坐标
谢谢,积极参与讨论!
可以用谷歌地球+gis软件提取,但中国的一般只能做到100m等高线
本帖最后由 好好人 于
15:13 编辑
从NASA下载DEM再用Global Mapper处理即可,可使用评价软件下载DEM
附上泉州的一地,用GM制作
(171.28 KB, 下载次数: 39)
15:13 上传
谢谢,积极参与讨论!
这种地图 一般都是军方有 属于机密的 很难买到 能买的也需签保密合同
最好找熟人拿
谢谢,积极参与讨论!
热点推荐 /1
金币充值,金币不够怎么办?即充即用!
官方微信公众号
Powered by等高线数据获得以及地图制作方法是什么?来自: cameran 日分享至 :
下一篇:上一篇:其它类似问题相关帖子相关文章--等高线数据获得以及地图制作方法是什么?& 手把手教你做等高线图
都是转载,很有用的东西。 这个人估计还是白马。kathy* wrote:1、调入高程数据打开Global Mapper,再打开ASTGTM_N24E113_dem.tif这个文件(下载的ASTER_GDEM是ZIP格式,需要先解压才能使用,解压后有3个文件,我们只使用dem.tif;如果不解压也可直接调入,但需要在Global Mapper的“控制中心”中关闭或隐藏ASTGTM_N24E113_num.tif这个文件所在的层,否则会遮挡ASTGTM_N24E113_dem.tif,我建议解压后直接调入dem.tif更方便) 800) this.width=800'/> 注明:Global Mapper这款软件中使用得最多的就是菜单“工具”中的“控制中心”和“设置”这两个工具,在工具栏中也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它们----第五和第六个按钮。 800) this.width=800'/>打开ASTGTM_N24E113_dem.tif这个文件,我们能看到这样一幅色彩鲜艳的图,你能一眼看到船底顶在哪吗?我能一眼看到,包括船底顶东边美丽迷人的雪花顶,现在我能回忆起走过这些山时的点点滴滴。那些美妙的山型仿佛梦中情人的身影让人念念不忘,我特别享受这种事前从空中俯瞰地面,再从空中回到地面的感觉,这也许就是我有兴趣有动力学地图制作去进行山野探路的初衷吧,好了,你不能马上找到也没关系,慢慢来,慢慢地,你就会有感觉,感觉就似一种电能,嗯,对,就是一眼看上某个心仪的人的那种感觉。这样的贴子,不想整太严肃了,轻松点,如果你曾热恋过,拿出你的热情来,学会这个自制图,真的是小菜一碟哟。。。。。。。 800) this.width=800'/>在上面这幅图的最下面,我们能看到用度和度分秒显示的坐标,这个坐标会随着你的鼠标移动而变化,前面的1:1018700,这个是屏幕显示比例,通过放大和缩小工具来实现,中间的GEO(WGS84)是什么呢?简单地说,GEO是外文中常见的前缀,表示地球、土地、地理等含义,WGS84是World Geodetic System 1984(全球大地测量系统)的简称,是美国国防局1984为GPS全球定位系统使用而建立的系统。关于坐标,很多人可能会一头雾水,我们中学地理都学过经纬度坐标,还记得吗?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首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条经线定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从0°经线算起,往东叫东经,习惯上用“E”作代号,往西叫西经,习惯上用“W”作代号。向东、向西各分180°,东经180°和西经的180°重合在一条经线上,那就是 180°经线。在地图上判读经度时应注意:从西向东,经度的度数由小到大为东经度;从西向东,经度的度数由大到小,为西经度;除0°和180°经线外,其余经线都能准确区分是东经度还是西经度。假如从地轴的正中间将地球切成南北两半,上边的一半叫北半球,下边的一半叫南半球。被切的这个平面,叫赤道面。赤道面与地球表面相交的线叫赤道。纬线从赤道往两极越来越短,到了两极就缩小成一个点了。科学家们把赤道定为0°纬线,从赤道向两极各分为90°,赤道以南叫南纬,赤道以北叫北纬。简单地理解:经纬度坐标是球面坐标,一般称为地理坐标。地球是个不规则的椭球体,你可以想象一下梨子的形状,不同的国家采用不同参数的椭球来近似代替地球表面。上面提到的WGS84就是美国使用的椭球系统。由于我们使用的地图是平面的(也就是二维的),如何将球面坐标(三维,不是那个三围啊)转换成平面坐标(二维)呢?这就要用到投影坐标系(所谓投影就是将球面的东东投影到平面上),不同的算法产生了不同的投影坐标。我们常用的是UTM坐标,即UNIVERSAL TRANSVRSE MERCATOL PROJECTION(通用横轴墨卡托格网系统),这个名字好古怪,没关系,只要记住UTM就可以了,其中墨卡托是人名,回顾一下历史,休息一下:墨卡托是16世纪荷兰的地图制图学家。精通天文、数学和地理。1568年制成著名航海地图“世界平面图”,该图采用墨卡托设计的等角投影,被称为“墨卡托投影”,可使航海者用直线(即等角航线)导航,并且第一次将世界完整地表现在地图上,1630年以后普遍被采用,对世界性航海、贸易、探险等有重要作用,至今仍为最常用的海图投影。晚年所著《地图与记述》是地图集巨著,轰动世界,封面上有古希腊神话中的撑天巨人阿特拉斯像,后人将“Atlas”用作地图集同义词,至今沿用。墨卡托是地图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人物,结束了托勒密时代的传统观念,开辟了近代地图学发展的广阔道路。看到这段历史,不知道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难造时势,十六世纪的荷兰正是当时的海上霸主,拥有全球最大的船队,是当时欧洲的金融中心,那时应是荷兰最光辉灿烂的时代。墨卡托为什么就生在那个时代的荷兰呢?历史回顾完了,继续。。。 简单地理解:UTM坐标是平面直角坐标,是基于WGS84椭球采用UTM投影建立的平面投影坐标系统。这一块是最难写,也是最枯燥的,所写的并未触及太深奥的东西。如果看不懂也没关系,不要丧失信心哟。上面只是简单地提到了坐标,WGS84,投影等容易让人发晕的概念,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延伸阅读这个贴子,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强烈建议大家看看)如何区分空间参考、坐标系统、投影、基准面和椭圆体?2、生成等高线打开“文件”--“生成等高线” 800) this.width=800'/>弹出“选项”窗口,在“设置”选项卡中默认的等高距是50米,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修改,这里是20米 800) this.width=800'/>在“简化”选项卡中,你可以保持默认值0.01不变,这里是0 800) this.width=800'/>“网格化”选项卡可以跳过,在“边界”选项卡中,点击“绘制方形区域”,弹出“区域”窗口,可以用鼠标画一个框来确定你想要的等高线范围 800) this.width=800'/>按确定键后会回到“边界”选项卡,这时你会发现“全球投影”的“北南西东”框中出现了一串经纬度数字,这就是你刚才选定的范围 800) this.width=800'/>再按确定键后,生成了那些我们想要的圈圈,看不清没关系,放大就可以了。 800) this.width=800'/>放大船底顶,你能看到那个顶吗?能想象出你过那个悬崖的位置吗?能看出常说的望顶营地在哪吗?还记得上面提到的两个常用工具吗?现在打开工具“控制中心”,可以发现有两个层,一个是高程文件dem层,另一个是刚才生成的等高线层。 800) this.width=800'/>最右边的上上下下的蓝色箭头可以调整层的排列顺序,下面的“隐藏”和“关闭”重叠,可以将选定的层关闭或隐藏,“选项”是非常有用的功能键,以后会经常用到,暂时略过,现在打开“元数据”按钮,注意现在所在的层是“等高线”,可以看到此层一系列的属性和值 800) this.width=800'/>现在再使用另一个常用的工具&设置&看看,会弹出一个“配置”的窗口,这里一共有8个选项卡,前面提到的矢量数据一般分点,线,面三类,像城镇属于点,河流和等高线属于线,水库湖泊属于面。在“线风格”中可以更改等高线的颜色,线型,线宽以及线上数字的字体及字号。为暂时方便观看,我将等高线改成了黑色,并更改了线型与线宽,这并不是标准,只是示意。 800) this.width=800'/>借此普及一下等高线小知识,等高线分为四种:1.首曲线(Contour Line,Minor),也叫基本等高线,是按基本等高距绘出的等高线。地形图上以0.1mm的细实线描绘,如1:5万地形图上首曲线依次为:10m、20m、30m……2.计曲线(Contour Line,Major),为了阅读方便,从起点起,每隔四根等高线加粗描绘一根等高线,这根加粗的等高线就是计曲线(又叫加粗等高线)。在地形图上以0.2mm的粗实线描绘,这样做便于查算点的高程或者两点间的高差。3.间曲线(Contour Line,Intermediate),在地势平坦的区域,如用基本间隔绘制地形图,往往在一幅图内没有几根等高线,表达不了实际地形情况。因此在一幅图内为表现局部地貌特征,采用为基本等高距的一半的等高距绘制等高线,这种等高线叫做间曲线。间曲线通常用长虚线表示。4.助曲线(Contour Line,supplementary),也叫辅助等高线,通常按四分之一等高距描绘等高线,但也可以按任意高度描绘等高线。助曲线用以表示首曲线和间曲线尚无法表示的重要地貌,在图上以短虚线描绘。间曲线和助曲线只用于显示局部地区的地貌。从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你可以暂时忽略掉间曲线和助曲线。如果嫌麻烦,所有的等高线只用一种线宽就行了。重要说明:现在自制的等高线图不能等同于测绘级专业地图以及军事地图(后者常人一般是拿不到的),这两者之间是有非常大区别的,我们使用它只是为了安全地行山,以实用为上,不需要教条主义,不需要照本宣科,更不能将两者作简单的比较。因此我在此写的任何地图知识都是以实用为主,并不完全是遵循高等院校地图学的课程,也就是谈到理论时,尽量简化通俗易于理解。国家对比例尺最大精度的规定:1:1万,最大精度为1米1:2.5万,最大精度为2.5米1:5万,为5米1:10万,为10米1:25万,为25米1:50万,为50米1:100万,为100米从这个角度理解,我们现在依据能免费公开得到的高程数据生成的自制图,其比例是1:25万至1:50万之间。它根本不可能与大比例尺的军用地图相提并论。3、调入矢量数据这些矢量数据的格式是SHP和MIF,你只要打开这两种类型的文件就可以了。它们全是热心的网友收集整理的。所有这些数据全是公开的,在网上稍稍留心就能找到。 800) this.width=800'/>加载全部矢量数据后,如图(我隐藏了等高线,还记得如何隐藏层吗?) 800) this.width=800'/>现在可以看到“控制中心”有了很多层,这都是刚加载的。 800) this.width=800'/>回到工具“设置”中,可以在“点风格”,“区风格”中“新建类型”来建立自己想要的风格,在这里我新建了几个自己的点类型,线类型和区类型,设置方式与“线风格”大同小异,不再图示详述,自己摸索吧,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来设置。 800) this.width=800'/>回到工具“控制中心”,可以在每层的“选项”中选择刚才你自建的风格,比如这里的“水库.shp”,在“未分类区图元”中选择自建的“湖泊”,注意图中的罗坑水库 800) this.width=800'/>确定后,可以看到左上角的罗坑水库产生了变化,是不是?其他的层也是如此这般操作。 800) this.width=800'/>最后,全部的矢量数据修改完毕后,到此基本上图就制好了。非常简单,当你熟练后,这个过程只要几分钟。 800) this.width=800'/>下面我们来更改地图渲晕,所谓渲晕就是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地形的起伏,也可以理解为高程设色。在“设置”工具的“着色选项”中,最下面的常规渲晕中新建一个自己的着色风格,我建立了一个“习惯着色1” 800) this.width=800'/>选择刚才的“习惯着色1” 800) this.width=800'/>这样色彩看上去就不会太过于鲜亮了。 800) this.width=800'/>调入五一时走的轨迹,更改成自己的格式“山径”,可以与图一起打印出来,Global Mapper可以直接打开OZI航迹航点文件,这样你可以调入前人走过的轨迹作成山径以供自己参考。或者在著名的古歌地球(GE)上描绘现成的山径放入这个地图中供山野探路之用。 800) this.width=800'/>4、设置格网成图还记得UTM吗?下面是一张UTM全球分区图: 800) this.width=800'/>在UTM系统中,北纬84度和南纬80度之间的地球表面积按经度6度划分为南北纵带,也称为投影带(就是一个竖长条儿)。从180度经线开始向东将这些投影带编号,从1编至60(广东大部分位于49-50带)。每个带再划分为纬度差8度的四边形。四边形的横行从南纬80度开始。用字母C至X(不含I和O)依次标记(其中第X行是一个例外,它包括北半球从北纬72度至84度全部陆地面积,共12度,而不是8度),每个四边形用数字和字母组合标记(这个四边形的大小就是经度6度*纬度8度)。参考格网向右向上读取(基本上每种格网系统都是向右向上读取,图中的24N114E也是向右向上读取)。在UTM的每个投影带中,位于带中心的那条经线,赋予其横坐标值为500 000米(500K米)。对于北半球赤道的标记坐标值为0 000 000米(0米),对于南半球为10 000 000米(10KK米),往南递减。大比例尺地图UTM方格主线间距离一般为1KM,因此UTM系统有时候也被称作方里格。因为UTM系统采用的是横轴墨卡托投影,沿每一条南北格网线(带中心的一条格网线为经线)比例系数为常数,在东西方向则为变数。沿每一UTM格网的中心格网线的比例系数应为0.99960(比例尺较小),在南北纵行最宽部分(赤道)的边缘上,包括带的重叠部分,距离中心点大约363公里,比例系数为 1.00158。(因此UTM方里格只是近似正方形)船底顶的地理坐标是24°28'N,113°15'E,在UTM分区图上可以看出它位于49R(一般称为49区或49N,49N是将R的分区忽略,只区分南北半球[N or S],这并不影响定位,因为UTM纵坐标是以赤道为基准的)。在工具“设置”--“投影”选项中选择“UTM”,椭球类型选“WGS84”,平面单位选“米”,软件会自动跳到49区,如不能,你需要在地区中选择“49(108度东-114度东,北半球)”。 800) this.width=800'/>然后仍在工具“设置”中,在“一般设置”中,选择“目前投影网格”,并在“网格间距”中选择“定制”“1000”的地面单位。这代表图上一方格长宽皆是1000米(由于地球的不规则形状,UTM方格并不是严格意义的正方形,只是近似正方形,但不影响使用,它的优点是非常方便估算两点间的距离和定位,不需要借助比例尺进行计算) 800) this.width=800'/>确定后,可以看到图上出现了灰色的正方形及横形和竖形的数字,这就是UTM格网,最下面的状态栏由最初的GEO(WGS84)变成了UTM(WGS84),后面的两串数字就是UTM坐标(这个坐标是你鼠标所在的位置,可随鼠标的移动而变化)。如何理解这两串数字呢?(,) 800) this.width=800'/>UTM坐标的表达方式:&& 49R或49N&& E&& N&& 结合上面介绍的UTM知识,E:每个经度的投影带,赋予其中央经度的横坐标值为500 000米。49投影区的中央经度为111度(49区是从108E到114E),那么E即从111度E向东走-500 000=米。N:对于北半球,设赤道为0 000 000米;对于南半球,设赤道为10 000 000米,数值从北向南递减。N即从赤道向北走2 708 032.847米如果你觉得这一块比较难于理解,没关系,只要记住前面的E是横坐标值,后面的N是纵坐标值就可以了。只要有这两个数值,就能在有UTM坐标格网的地图上准确定位。一般的情况下,我们会省略后面的3位小数。在“工具”--“线风格”--“Gird Line”中设置UTM格网的线型,颜色,线宽及坐标字体字号。 800) this.width=800'/>好了,可以打印输出成图了。关于打印,有很多种方式,我只提供我常用的一种(我认为比较好的一种方式,其他的方式不是不可以),就是输出成TIF文件,然后传到照相馆冲洗出来。这样的图很清晰,背面贴一层胶纸就可以做到防水,为了节省成本和方便携带,可以打印小一点的尺寸,那么在输出前需要将所有文字,数字的字号调大一些,这样出图后才能看得清楚。然后点击“文件”--‘输出栅格和高程数据’--“输出GeoTIff”,GeoTiff是包含地理信息的一种Tiff格式的文件。它的后缀名是TIF,与JPG,GIF,BMP等图像文件一样都可以用任何图像处理软件打开查看。 800) this.width=800'/>选中“24位RGB”,勾选“保存地图布局”,“保存矢量数据显示”,“创建TFW文件”,TFW文件是关于TIFF影像坐标信息的文本文件,此文件定义了影像象素坐标与实际地理坐标的仿射关系。如果你觉得用不上它,呵呵,你也可以不选择。在采样间距的X与Y轴中填入9,或者8,或者7(7,8,9只是我的经验值),你最后得到的成图显示精度取决于这个数字。 800) this.width=800'/>然后到“导出边界”选项中,回忆一下,这个界面是不是与生成等高线时很相似?这里的几个选项都是让你选择成图的范围,定出最后图片的尺寸大小。你仍可以通过画框的方式来设定。画框的方式是最简单的,以前我会先确定四个点的坐标,现在看来太麻烦了,有简单的方法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那就用简单的。这样,你就得到了一个TIF文件,用图像软件打开它,看看。图太大,无法上传,只好随意截一块,是不是挺不错?是不是很简单? 800) this.width=800'/>如果你的确照我所写,做到这里,你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做出来的与我的有差异?那是自然的,在工具设置的高程选项中,有些数值是需要自己摸索的,我作了自己的修改,你可以自己试一试,不要害怕会搞坏什么东西?大不了重新来过嘛。这太容易了是不是? 800) this.width=800'/>关于UTM网格坐标系统,大家可以参看我以前曾经整理过的两个贴子,这两个贴子对于网格坐标系统讲得简便易懂,可以加深理解吧,对地图把玩越深,越害怕讲错--误导人。 
----------------------------------------
重装走山野
越来越技术流了~&&你这样还怎么迷路啊?
----------------------------------------
记得我们一起走过很多山~
手把手教你做Magellan E500等高线图by白马白马 wrote:现成的网上自制图多提供的是JPG,GIF或MAP格式,如果想为500使用,必须得到制作这些地图的原始文件,再转化才能使用,但那些原始文件,制图人并没有提供,所以想在500上使用SRTM3,必须自己制作。制作方法请参考大洪的贴子:这里所写的只是将大洪所写的图形化,一切都是建立在前人的经验之上,感谢分享!一、软件准备: 1、global mapper(请自行搜索下载,磨房或其他网站上都有) 2、mmo2.7(冰河导航FTP上有,一定要2.7版,其他的版本不行) 3、converter (下载:)二、具体步骤如下(以惠东莲花山脉为例) 如何使用global mapper,请参考:1、用global mapper生成等高线地图, 导出为shp文件。 图示如下(Projection必须设为经纬度): 800) this.width=800'/>可以生成点,线,面的shp文件,这里生成&地点.shp&,图中的“打银坑”等地点会保存在这个文件中。 800) this.width=800'/>以下再生成其他所需的shp文件,比如“等高线.shp” 800) this.width=800'/>也可以将轨迹生成&轨迹.shp&,先在控制面板中将等高线隐藏,生成方式与上相同,如果有其他的线,比如道路,河流,生成方式相同。关于面,由于500本身系统和内存限制,暂不考虑。 800) this.width=800'/>2、打开mmo2.7,选背景地图,导入shp文件,生成新背景地图 打开mmo2.7,选背景地图 800) this.width=800'/>打开“地图编辑器”,添加层 800) this.width=800'/>导入所有已有的shp文件,根据每个shp文件修改层属性: 800) this.width=800'/>创建地图,稍等,软件自动转换地图,然后关闭地图编辑器: 800) this.width=800'/>保存文件,按确定后生成如图所示: 800) this.width=800'/>上载GPS(此时可以不用连接GPS),选背景地图,会提示选择区域 800) this.width=800'/>根据你的需要,可以选择创建区域,也可以上传所有: 800) this.width=800'/>这里是创建了区域: 800) this.width=800'/>保存背景地图到硬盘,生成imi,暂时勿上传至GPS和SD上,因为imi还未转换,如果直接上传至GPS,可能会死机。
800) this.width=800'/>点完成,自动存入如下目录: 800) this.width=800'/>3、打开convert, 点击&From&后面的省略按键,在文件类型处选择“mmo *.imi file”找到刚才保存的imi文件 800) this.width=800'/>点击&To&后面的省略按键,可以将文件保存到指定目录下,前提是将前面的勾去掉(如果不去勾就是覆盖原文件了),这样imi文件能为500使用了,由于500可直接作U盘使用,可以直接将文件复制过去或者在上面的步骤中指定存入。 800) this.width=800'/>最后打开GPS,进入工作状态,按“菜单键--系统设置--激活设置--详细地图”,选定你刚才指定存入的文件,就OK了,回到导航状态就可以看到上面的自制图(以上以500为例,400稍有不同,但大致差不多,就是调用详图)-END-
----------------------------------------
重装走山野
robinz wrote:越来越技术流了~&&你这样还怎么迷路啊?学习使人进步希望有心人看看教材。
----------------------------------------
重装走山野
道长&大道;BH7OSG
龙哥哥 wrote:学习使人进步希望有心人看看教材。新版教材,不想高调的,现在还是到处流传了:D
----------------------------------------
山为伴,水为侣
一路行来一路色, 蛐蛐:肆陆玖伍叁叁玖壹陆
占坑有时间慢慢看,慢慢烟酒
----------------------------------------
&&&&&&&&无兄弟,不登山;
&&&&&&&&,齐共行。
----------------------------------------
莫笑我痴狂。。。
好专业好详尽的教课书啊
----------------------------------------
大海起起落落商海沉沉浮浮,人海来来去去心海笑笑哭哭;
不追风不媚俗任凭人间褒贬,行我路做自己独雕生命春秋!
& 手把手教你做等高线图
&邀请xuliang1215参加此活动
& 2000 - 2017 www.doyouhike.net
Version 4.7.8 -
17:42:59 +0800
粤ICP备号-2 &【精华篇】如何看懂等高线地图?
我的图书馆
【精华篇】如何看懂等高线地图?
一说到等高线地图,有些人就蒙圈。说自己看不懂,分不清,甚至对于学习看等高线地图有一种抵触心理。只想跟着领队做个什么事都不想的“傻瓜游客”。但是在户外,谁也不能保证没有迷路被困的可能。除了在户外助手里提前下载好离线地图、记录行进轨迹和在组队群里向其他队员求救以外,一旦遇险,我们在等待队员救援和救援队搜寻的同时,也要自己根据地形大致判断所处的位置,积极自救,为自己脱离险境提供一分助力。此外,识别地图并根据地图信息,按照指示到达目的地,本身也是一种乐趣。要玩转等高线地图,首先你要了解等高线。等高线是什么?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并垂直投影到一个水平面上,并按比例缩绘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等高线也可以看作是不同海拔高度的水平面与实际地面的交线,所以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在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字为该等高线的海拔。说到这里,想起前几日有粉丝私信问小编,自己想在出户外的时候学那些老驴们用等高线提升下逼格,但是又觉得自己一时半会儿学不会,技艺拿不出手,怕丢人怎么办?小编看完私信,倒是觉得这位粉丝可爱的很。等高线不难,《亮剑》里面的李云龙大字不识几个,人家都能熟能生巧,把地图玩的那叫一个顺溜。李云龙说:“咱天生就能看图,你不信是不是?我在家是个编筐的,我参加红军给师长当警卫员,咱第一次看图就觉得那不是地图,真山真水一目了然,师长说你装什么有学问,你去看看,你给我指出来。咱上去一指,全对。师长骂我说,哎,你他娘的还真是个天才。”大家的双商不说行军打仗,但是进阶强驴,纵情山水还是绰绰有余的。&今天小编就要教大家几招看懂等高线的速成秘籍。首先,等高线有八大基本特性:①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②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例如三条等高线的海拔为500米、600米、700米,则等高距为100米。③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④两条等高线决不能相交: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陡崖处,等高线可以重合。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⑥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等高线穿过河谷(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⑦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⑧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相关线面,其中几个上文中提到过,温习下,加深印象:&&  (1)示坡线:画在等高线一侧,由地势高处指向地势低处&  (2)脊线: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各等高线最大弯曲处的连线&  (3)槽线: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各等高线最大弯曲处的连线&  (4)分水岭:等高线从高出向低处凸出,最大弯曲处的连线是脊线,也叫分水岭&  (5)集水线: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出,最大弯曲处连线就是山谷线,也叫集水线:&&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概念:&&  (1)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绝对高度(也称海拔高度)。在地图上用海拔高度表示地面高度;等高线图上所标的注记数字均为海拔高度,非相对高度。&  (2)相对高度:地面某个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相对高度的数值可能比海拔高度小,也可能比海拔高度大。几条重要的等高线:1、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2、0-200米:平原地形(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3、200-500米:丘陵地形,相对海拔小于或等于100米4、500米以上:山地地形,相对海拔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5、2000米、3000米线:反映中山和高山6、高原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7、4000米线: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地形分布规律:1、山成群,形成脉,小山多在大山内;先抓大山做骨干,记了这脉记那脉。2、上游窄,下游宽,多条小河汇大川;河名顺着河边写,流向流速看注记;桥梁渡口有几处,深度底质要熟悉。3、平原地,多而宽,山丘地,少而窄;山区若是有大路,多沿河旁和山谷。4、平原密,山区稀;要记村镇有轨迹;桥、堡、店、镇靠公路,沟、涧、岭、峪在山区;泡、湾、河、洼顺水找,村、屯、庄、窑多散居。&在等高线地图上,各种地形的表达(如下图):判读方法:大家可以打开户外助手,下载等高线地图尝试下辨别地形,小编给大家做了两个示例,下图为“等高线叠加于谷歌卫星图”:这样是不是做到了真山真水,跃然于眼前了?&&技巧放送:请把你手握成拳头,将它看成是一个地形区。右边是该地形区的平面图,左边是它的等高线图,用你的拳头对照着比比看,你会发现什么?在野外,等高线地图是非常有用的导航图,在户外助手5.1.0.24最新版本,可以将等高线任意叠加在各种图源上,大家可以尝试叠加使用,在实践中加深对等高线的理解。学会识别等高线图是基本生存技能,结合向导、问路和地图,我们才能在山野环境中选择正确的路线和营地,平安归来。学会这些技巧后,如果遇到有人挑衅你说:“你会看等高线了不起啊?”你就可以微笑的看着他:“嗯,就是了不起。”探索世界&安全回家长按下载户外助手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等高线地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