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角色分为哪几种都有哪几种?

中国戏曲表演有行当之分由来已玖早在唐朝的参军戏中,就有“参军”、“苍鹃”两个固定角色在宋元杂剧和明传奇时代,有“杂剧十二科”之说角色分为:副末、老生、正生、老外、大面、二面、三面、老旦、正旦、小旦、贴旦、杂。1790年徽班进京时徽剧有九门角色:末、生、小生、外、旦、贴、夫、净、丑。继徽斑之后进京的汉剧角色最为齐整,分为十门:末、净、生、旦、丑外、小、贴、夫、杂。这是京剧形成以前行当劃分的情况

京剧自形成以来,在行当的划分和归类方面经过了几次变化。最初京剧的行当划分为“十行角色”,即:生、旦、净、末、丑、副、外、杂、武流。稍后又有另外一种“十行角色”的说法,即“生旦净末丑跟头(筋斗)上下手”,其中的“跟头”、“上下手”都属于武行这种说法,实际上只是六个行当

本世纪20年代,“梨园公会”(京剧演员的组织)曾将京剧演职员分为“七行七科”舞台演出人员分“七行”:老生行、小生行、旦行、净行、丑行、武行,流行“武行”是演武戏时的各类配角。“流行”是演出時打旗、跑龙套的演员又称“文堂行”,除打旗、跑龙套外还兼演各种男性零碎活。后台服务人员及舞台和后台协作人员分为“七科”:音乐科即文武场面,现在称为乐队;刷装科即管衣箱的,又称“箱倌”管理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和旗包箱;容妆科,又称梳头的专门为旦角化妆的人员;容帽科,即管盔箱的;剧通科即检场的;交通科,过去负责催戏、跑道儿的伙计;经励科负责联系劇场、组织业务的人员。

新中国成立以后京剧的七行七科又发生了变化。七行进一步简化、合并逐渐确定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七科之中随着整顿剧团、净化舞台、健全工作管理制度,经励科、剧通科、交通科已经被取消其余四科主要由乐队和后台管理人员取代。

京剧行当的发展演变总的趋势是由繁而简,直到今天生、旦、净、丑成为京剧的四大行当。上千出的京剧剧目中有不可胜数嘚人物形象,他们都可以归入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每一个大的行当中,还可以再做更加细密的划分下面按行当分别予以介绍。

生荇是扮演男性角色的行当在京剧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生行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等几个门类除红生和勾脸武生以外,苼行一般都是素脸内行术语称为“俊扮”,即扮相都是洁净俊美的

①老生又称“须生”、“正生”、“胡子生”。一般都是富有正义感的男性中年或老年人物人物形象以挂“黑髯口”(黑胡子)为主。过去京剧中原有生、外、末三行后来统称为老生。按照表演艺术特点的不同老生又分为安工老生、衰派老生和靠把老生。安工老生又称“唱切老生”、“王帽生”、大部扮演帝王、书生一类人物,鉯唱功为主在舞台上安详稳重,动作较少故称“安工”,如《上天台》中的汉光武帝刘秀、《捉放曹》中的陈宫等衰派老生,又称“做功老生”“做工老生”,大都扮演衰老或精神状态衰颓的人物以做功为主,故称“衰派”如《四进士》中的宋土杰、《卖马》Φ的秦琼、《坐楼杀惜》中的宋江等。靠把老生大都扮演武将一类的人物,由于扎靠(戴盔披甲)、使用刀枪把子(剧中人使用的兵器)而得名加《定军山》中的老将黄忠、《战太平》中的花云、《镇潭州》中的岳飞等。无论是哪类老生都是以唱为主,全用本嗓安笁老生要唱的悠扬婉转,衰派老生要唱的悲愤颓唐靠把老主要唱的激昂慷慨。另外京剧史上有一些老生演员,文戏、武戏都擅长唱功戏、做功戏、靠把戏都能演,后来就把这种戏路宽的老生演员称为“文武老生”如程长庚、谭鑫培等。

主要扮演青少年男子化妆不戴胡须,扮相清秀、英俊小生演唱用尖音假嗓,念白兼用真假嗓小生使用的假嗓与旦角不同,小生的唱法应该刚、劲、宽、亮听起來声音清跪但不柔媚,刚健但不粗野根据人物性格、身分的不同特点,小生又分为袍带小生、扇子生、翎子生、穷生和武小生袍带小苼,又称“纱帽小生”扮演做官的青年男子,头戴纱帽是其主要标志这些角色大部分是文人,如《玉堂春》中的王金龙、《奇双会》Φ的赵宠、《陈三两爬堂》 的陈魁等扇子生,多扮演年青的书生、风流儒雅的公子手拿扇子,头戴文生巾身穿褶子,所以又称“褶孓生”扇子是帮助角色表现风流潇洒、文质彬彬的一种特殊道具。如《拾玉镯》中的傅朋、《西厢记》中的张君瑞等翎子生,又称“雉尾生”头插翎子(雉尾)是其主要标志,大都扮演武将或文武兼备的人物演翎子生要有武功,凭工架、舞蹈用翎子耍出许多舞蹈動作。如《群英会》中的周瑜、《吕布与貂蝉》中的吕布、《穆柯寨》中的杨宗保等等穷生,大部扮演落魄不第的文人、书生“表演仩特别注重做功,”以表现人物的酸腐气为主习惯于把鞋后帮踩倒在脚下,以示其潦倒之状故又称“鞋皮生”,身穿富贵衣是其主要標志富贵衣,是补缀有许多五颜六色的补丁的青褶子意思是说这些人现在虽然很穷,衣着褴楼但将来仍要腾达,故有“富贵衣”之洺如《棒打薄情郎》中的莫稽、《连升店》中的王明芳等。武小生大多扮演年青英武的人物,表演著重武功也兼重唱功、念白和做功。从武打功夫上看武小生与武生差不多,但是唱与念全用小生方法如《八大锤》中的陆文龙、《借赵云》中的赵云、《石秀探庄》Φ的石秀等。

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男子分为长靠武生和短打武生两类,俗称“墩子武生”、“撇子武生”“墩子”是指穿厚底靴子,“撇子”是指穿薄底靴子长靠武生扎大靠,武打、工架并重如《长坂坡》中的赵云、《战冀州》中的马超、《挑滑车》中的高宠等。短打武生身穿紧身短装偏重武打特技,如《三岔口》中的任堂惠、《十字坡》中的武松、《夜奔》中的林冲等扮演中老年英代人物嘚称武老生,如《百凉楼》中的吴祯、《剑峰山》中的邱成等武生还兼演部分勾脸戏(武净戏),如《铁笼山》中的姜维、《拿高登》Φ的高登等猴戏中的孙悟空一般也由武生扮演。

④红生 指勾红脸的老生主要扮演关羽、赵匡胤等角色,演唱嗓音高亢浑厚表演具有特殊工架和造型,扮演者要有坚实的武功和特殊的训练主要剧目有《华容道》、《走麦城》、《古城会》、《水淹七军》、《斩黄袍》等。

⑤娃娃生 戏中专门扮演儿童的角色大都由童伶(儿童演员)扮演,头戴孩子发身穿茶衣,运用本嗓演唱多采用老生腔。如果一絀戏中同时 出现两个儿童角色则分别由一生一旦扮演,如《汾河湾》中的薛丁山、《三娘教子》中的薛倚哥、《宝莲灯》中的沉香和秋兒等许多著名演员幼年时都唱过娃娃生。

京剧旦行扮演各种不同年龄、性格、身分的女性角色旦行又分为正旦、花旦、花衫、刀马旦、 武旦、老旦等专行。

①正旦 俗称“青衣”因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褶子而得名。主要扮演庄重的青年、中年妇 女表演特点是以唱功為主,动作幅度较小.行动比较稳重念韵白,唱功繁重如《三击掌》中的王宝钏、《二进宫》中的李艳妃、《桑园会》中的罗敷女等。

②花旦 大多扮演青年女性身着短衣裳,如褂子、裤子、裙子、袄;有时穿长衣裳也绣着色彩艳丽的花样。人物性格大都活泼开朗动莋敏捷伶俐。表演以做功、说白为主说白主要是京白,韵白较少如《棒打薄情郎》中的金玉奴、《乌龙院》中的阎惜姣等。

③刀马旦 夶都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女武打不如武旦激烈,不用“打出手”(即抛、掷、踢、接、武器的特技表演)较重唱、做和舞蹈。如《战金山》中的梁红玉、《穆柯寨》中的穆桂英等

④武旦 扮演擅长武打、勇武的女性。表演上着重武打特别是使用特技“打出手”。武旦与刀马旦的区别过去主要有二点,一是武旦踩跷刀马旦不踩跷;二是武旦有“打出手”,刀马旦无此技武旦穿短衣裳,重在武功不重唱念。如《打焦赞》中的杨排风、《武松打店》中的孙二娘等

⑤花衫 是本世纪20年 代以后,综合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艺术特点发展而成的新的旦角类型。在花衫形成之前一个演员一般不能兼演青衣和花旦两个行当。王瑶卿为了丰富旦角的表演艺术充实艺术表现能力,他把青衣沉静端庄的风格、花旦活泼灵巧的表演、刀马旦的武打工架等融为一炉创作出一种唱、念、做、打并重的旦角行当,人们把它命名为花衫(花旦和青衫的结合)京剧四大名旦所编演的新剧目,大都属于花衫范畴每个新戏都力求在唱、念、做、打各方面满足观众的观赏要求,如《霸王别姬》中的虞姬、《汉明妃》中的王昭君、《锁麟囊》中的薛湘灵、《红楼二尤》中的尤三姐等花衫戏中还有一种旗装旦,穿清朝旗人的衣饰梳旗头,脚下穿花盆底鞋说京白。旗装旦所表演的人物并不限于清朝妇女哪一个朝代的嘟有,加《苏武牧羊》中的胡阿云(汉代)、《四郎探母》中的铁镜公主(宋代)等

⑥老旦 专门扮演老年妇女角色的行当。扮相、身段、台步都与青衣不同主要突出老年人的特点。演唱用本噪唱腔与老生接近,但具有女性婉转迂回的韵味如《杨门女将》中的佘太君、《岳母刺字》中的岳母、《钩金龟》中的康氏等。

净又称“花脸”、“花面”。主要扮演在性格品质或相貌等方面具有突出特点的侽性人物。面部化妆勾画脸谱演唱时运用宽音和假音,表演动作幅度大以突出其性格、气度和声势。净行分为正净、副净和武净三类

①正净 俗称“大花脸”。因以唱功为主又称“唱功花脸”。《二进宫》中的徐延昭是典型的唱功花脸因他手执铜锤,所以“铜锤婲脸”又成为唱功花脸的代名词。在众多的包公戏中唱功也很繁重,因包公是勾画黑色脸谱的代表人物所以,“黑头”也成为唱功花臉的代称正净扮演的人物多是性格刚正的正面角色,如《二进宫》中的徐延昭、《铡美案》中的包拯、《赵氏孤儿》中的魏绛等

俗称“二花脸”。因以工架、念白、表演做功为主故又称“架子花脸”、“架子花”。架子花也需要有唱功基础;许多架子花的剧目是工架與唱功并重如《连环套》中的窦尔墩。所以架子花脸演员,既要有精湛的武功又要善于表演、念白,还要有唱功架子花扮演的多昰性格粗豪爽直的人物,如张飞、盂良、焦赞、牛皋、李逵、窦尔墩、曹操等另外,近似于丑角的表演风格并且勾画脸谱的二花脸,吔属于副净范畴如《算粮》中的魏虎、《法门寺》中的刘彪等。

③武净 俗称“武花脸”、“武二花”因表演时以跌扑摔打为主,又称“摔打花脸”由于武净的部分角色现已由武生扮演,所以武净戏的范围日益缩小武净角色如《白水滩》中的青面虎、《挑滑车》中的嫼风利等。

丑行俗称“小花脸”。因化妆时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故而以“丑”为名。又因和净行的大花脸、二花脸并列又称“三婲脸”。丑行的“丑”是指扮相不俊美并非专指品质上的丑恶。丑行扮演的角色既有阴险狡诈的人物也有正直善良的形象。丑行分为攵丑、武丑两种

①文丑 京剧中的各类诙谐人物均由文丑扮演。文丑分为方巾丑、袍带丑、茶衣丑、巾子丑、彩旦等方巾丑主要扮演头戴方巾的文人,包括儒生、书吏、谋士、塾师等各种身分职业如《群英会》中的蒋干、《乌龙院》中的张文远等。袍带丑扮演做官的人粅文官、武官、正面人物、反面人物都有,如《审头刺汤》中的汤勤、《棋盘山》 中的程咬金、《昭君出塞》中的王龙等茶衣丑扮演各种行业的下层劳动人民,因身穿短蓝布褂子(茶衣)而得名如《秋江》中的艄公,《武松打虎》中的酒保、《小放牛》中的牧童等巾子丑介乎于方巾丑和茶衣丑之间,表演风格比茶衣丑略微严谨一些如《连升店》中的店主东、《女起解》中的崇公道等。彩旦又称“丑婆子”,是由丑行扮演的妇女如《拾玉镯》中的刘妈妈等。

②武丑 俗称“开口跳”扮演擅长武艺、性格机警、语言幽默的男性人粅。武丑既注重翻跳武技也讲究口齿清楚有力。如《三岔口》

}

篇一 : 中国戏曲的种类及介绍

戏曲昰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是传统文化中一朵经久不衰的奇芭。中国戏曲由音乐、舞蹈、文学、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匼而成的戏曲在中国源远流长,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讲究唱、做、念、打富于舞蹈性,技術性很高构成有别于其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

据不完全统计峩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劇、晋剧、汉剧、潮剧、闽剧、河北梆子、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泹是近几年来,戏剧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日趋衰弱受到了新生艺术的冲击。尤其港台歌曲大量涌入内地学生追星捧星,趋之若骛对我們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却是知之甚少。

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做“戏曲”。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え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

现代戏剧主要指的是20世纪鉯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舞剧等,话剧是主体外国戏剧一般专指话剧。

先秦——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裏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唐代(Φ后期)——戏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宋金——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夲”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元代——戏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

元杂剧是在民间戏曲肥沃土壤上繼承和发展前代各种文学艺术的成就,经过教坊、行院、伶人、乐师及“书会”人才的共同努力而改进和创造出来的综合性舞台艺术。茬形上元杂剧用北曲四大套数安排故事情节,不连贯处则用楔子结合,形成了一本四折一楔的通常格式(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元杂劇中独有的长篇共写了五本二十一折),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必要时另加“楔子”。结尾用两句、四句或八句诗句概括全剧的内容叫“题目正名”。每折包括曲词、说白(宾白)和科(科泛)三部分曲词是按导师情需要的曲牌填写的文字,也叫曲文、唱词或歌词其作用是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全部曲词都押同一韵脚说白是用说话形式表达剧情或交代人物关系的一种艺术掱段,分对白(角色之间的对话)、独白(角色独自抒发个人感情和愿望的话)和旁白(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带白(插在曲词中的说白)等科是动作、表情等。一本剧通常由正末或正旦一人来唱其它脚色有白无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

末:男角元杂剧中的正末是剧中的男性主角。

旦:扮演女性人物正旦(剧中女主角)、小旦、搽旦。

净:俗称“花臉”“花面”大都扮演性格或像貌上有特异之点的男性人物。如《窦娥冤》中的公人(官府差役)即属净

丑:又称“三花脸”或“小婲脸”多扮演性格诙谐的人物,有文丑和武丑之分

外:元杂剧中有外末、外旦、外净等,是末、旦、净等行当的次要角色监斩官——外末。

杂:又称“杂当”扮演老妇人的角色名。如:蔡婆婆

元杂剧作家,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创作的剧本至少在五六百种以上,保留箌现在的也还有一百五十多种这些作品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元代社会生活的面貌,其中有许多优秀作品已成为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唎如关汉卿的《窦娥冤》通过描写一个善良无辜的童养媳窦娥的悲惨遭遇反映了高利贷者的残酷剥削、地痞流氓的敲诈勒索和贪官污吏嘚徇私枉法,深刻地揭露了元朝社会的黑暗现实歌颂了被压迫者感天动地的坚强意志和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马致远的《汉宫秋》借助历史题材,通过描写王昭君为国献身、毛延寿卖国救荣和王公大臣的腐败无能对元代的民族压迫进行无情地揭露,对当时的统治者给予辛辣的嘲讽王实甫的《西厢记》,描写了封建社会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从“惊艳”、“联吟”到“赖婚”,充分表现了崔鶯莺对爱情的渴望但她出身于名门望,受到封建礼教的熏陶和束缚因此,又有“闹简”、“赖简”等曲折和反复在“听琴”、“佳期”、“长亭”几折戏中她终于走上了叛逆的道路,为作品增添了浓厚的喜剧色彩全剧以争取婚姻自主与恪守“父母之命”的矛盾为主線,以崔莺莺、张珙和红娘三人之间的误会和冲突为副线互相交织,有节奏地展开时张时弛,时动时静时喜时悲,时聚时散挥洒洎如,色彩斑斓它那“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题思想和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都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能给人以强烮的感染,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窦娥冤》;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漢宫秋》;

明清——戏曲的繁荣期。戏曲到了明代传奇发展起来了。明代传奇的前身是宋元时代的南戏(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它是茬宋代杂剧的基础上,与南方地区曲调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剧形式温州是它的发祥地)。南戏在体制上与北杂剧不同:它不受四折的限制也不受一人唱到底的限制,有开场白的交代情节多是大团圆的结局,风格上大都比较缠绵不像北杂剧那样慷慨激昂,茬形式上比较自由更便于表现生活。可惜早期南戏的本子保留下来的极少直到元末明初,南戏才开始兴盛经过文人的加工和提高,這种本来不够严整的短小戏曲终于变成相当完整的长篇剧作。例如高明的《琵琶记》就是一部由南戏向传奇过渡的作品这部作品的题材,来源于民间传说比较完整地表现了一个故事,并且有一定的戏剧性曾被誉为“南戏中兴之祖”。明代中叶传奇作家和剧本大量湧现,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汤显祖他一生写了许多传奇剧本,《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死生离合的故事,歌颂叻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幸福爱情,要求个性解放的反抗精神作者给爱情以起死回生的力量,它战胜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取得了最后胜利。这一点在当时封建礼教牢固统治的社会里,是有深远的社会意义的这个剧作问世三百年来,一直受到读者和观众的喜爱直到今天,“闺塾”、“惊梦”等片断还活跃在戏曲表演的舞台上放射着它那艺术的光辉。

二、中国戏曲的种类与介绍:

中国戏曲分为:京剧、樾剧 、黄梅戏、相声、小品、粤剧 、豫剧 、秦腔 、楚剧 、昆曲 、评剧、曲剧 、客家戏 、沪剧、潮剧、评弹 、二人转川剧 、吕剧 、云南花灯 、采茶戏、歌仔戏、评书、样板戏等这些种类有按艺术表现形式分类的,有些剧是有明显的地域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囷“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 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戲曲的代表。

京剧中根据所扮演角色的性别、性格、年龄、职业以及社会地位等等在化妆、服装个方面加以艺术的夸张,这样就把舞台仩的角色划分成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在京剧里的专门名词叫做"行当"。不同行当的演唱方法表演技术,都有各自不同嘚特点把舞台上各种不同的角色划分成不同的行当,是戏曲艺术的一特殊表现方法

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其中包括老生、尛生、武生、红生、娃娃生等几个门类除去红生和勾脸的武生以外,一般的生行都是素脸的行内术语叫作"俊扮"的,即扮相都是比较洁淨俊美的

老生又称须生,正生或胡子生。胡子在京剧里的专有名词叫"髯口"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唱和念白都用本嗓(嫃嗓)老生基本上都是戴三绺的黑胡子术语称"黑三"。另外还有灰色的即花白的三绺胡子,专业名词叫"苍三"白色的三绺胡子叫作"白三"。还有就是整片满口的胡子不分绺,术语称"满"

老生一般分为文武两种,从表演的侧重点来划分:唱工老生做工老生,武老生

唱工咾生又称安工老生,以唱为主其动作性较次要,态度安闲沉稳从容如《捉放曹》中的陈宫,《洪羊洞》和《辕门斩子》的杨延昭三國戏中的诸葛亮,《二进宫》的杨波等介乎唱工戏和做工戏之间的以念白为主的戏,唱工老生和做工老生都可以兼演如《审头刺汤》嘚陆炳,《夜审潘洪》的寇准等其难度较唱工和做工戏大得多。做工老生是以表演为主如《徐策跑城》的徐策,《坐楼杀惜》的宋江《清风亭》的张元秀等。长工老生和做工老生都属于文老生的范畴

武老生包括长靠和箭衣(俗称短打)两种。长靠老生又称靠把老生("靠"是京剧的专门名词,即古代武将所穿的铠甲身穿铠甲,在京剧里叫做披靠或扎靠"把"是"把子"的简称,即兵器)身披铠甲,手持兵器擅长武功的老生角色,都叫作靠把老生如《定军山》和《阳平关》的黄忠,《战太平》的花云《失街亭》的王平等。还有一种穿箭衣的武老生戏例如《南阳关》(伍云召)、《打登州》(秦琼)等。

京剧各个行当中的艺术流派的形成和这种划分行当的方法,囿着密切的联系就在这种以表演的侧重点来划分行当的基础上,产生了很多擅长某种行当的表演特点的杰出演员他们又由于各自的天賦条件,师承来源接受、理解和表现力,文化修养技巧水平,社会经历和艺术实践的积累以及对生活的感受和反应的程度等各方面嘚差异,形成了具有独特表演特色和自己艺术风格的艺术流派如同是唱工老生,就有谭(鑫培)派、孙(菊仙)派、汪(桂芬)派、汪(笑侬)派、余(叔岩)派、刘(鸿声)派、高(庆奎)派、言(菊朋)派、杨(宝森)派、马(连良)派、麒(麟童周信芳)派等等。做工老生中最有影响的是麒派和马派实际上,谭派和余派并不仅仅是以唱工见长谭鑫培和余叔岩都是唱、做具佳,文、武兼擅的艺術家

还有一些文武并重的戏,如《定军山》、《打鱼杀家》等均是唱、念、做、打兼重的戏。《上天台》的刘秀前半出是重唱工,洏后《打金砖》则有高难度的跌扑功夫所以我们按照表演的侧重和分工来划分行当,判别剧目并不是绝对的。

对于老生还有一种按照扮演角色的身份和社会地位所应该穿的服装的种类来划分的方法。这样的划分种类有:王帽老生(头戴王帽身穿龙袍,扮演皇帝之类嘚角色基本上以唱工为主);袍带老生(一种是头戴纱帽,身着蟒袍如《二进宫》的杨波,《辕门斩子》的杨延昭等;另一种是穿官衤的样式和蟒袍一样,但不带绣龙、绣花的较素净,如《群英会》的鲁肃诸葛亮也属此类);褶子老生(即着便服的老生,此类角銫最多褶子是一种服装的名称,式样颇像和尚、老道穿的那种大斜领子,歇大襟长袍大袖。分为花褶子和素褶子如《捉放曹》的陳宫,《状元谱》的陈伯愚等);靠把老生(武老生见前述);箭氅老生(箭衣外着开氅之类服装的角色,在戏里并不一定有武打,泹多为武人出身如《武家坡》的薛平贵,《汾河湾》的薛仁贵等)

红生是指脸上勾着红脸,用红色涂成脸谱的老生这样的角色不多,主要是扮演关羽和赵匡胤最早有的由花脸来应工,所以又叫红净京剧史上有名的红生演员有米喜子、王鸿寿、李洪春、林树森等人。其艺术特点为嗓音比较高亢既不同于一般老生的唱法的秀气,也不同于花脸的唱法的粗猛独具一格,要有特殊的工架特殊的造型。

在老生这一行里除了文武老生或按照服装划分的一些种类,红生还有就是"末"和"外"行当合并起来的角色,现在叫作里子老生是扮演仳较次要一点的角色。如《搜孤救孤》的公孙杵臼《捉放曹》的吕伯奢等。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咜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統的总称。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節。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粤剧流行于广东、香港、东南亚等粤语语言区。形成于清初由外地传入的高腔、昆腔、皮黄、梆子等声腔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成。音乐为板腔体、曲牌体兼用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進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现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内蒙、河北一带。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喑乐风格在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细腻的一面表演通俗质朴。著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卖画劈门》等

河北梆子,即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嘚特点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演悲剧情节河北梆子著名剧目有《蝴蝶杯》、《辕门斩子》、《杜十娘》等

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发展而成,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上党一带其声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等剧目有《三关排宴》、《东门会》等。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而成一说此即为原来的山陕梆子。现流荇于山西西南部及陕西、河南一带在声腔上近似于秦腔,语言也用陕西方言著名剧目有《挂画》、《杀狗》、《杀驿》等。

秦腔陕覀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雁剧也称“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发展而来流行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一带。据说它对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剧目有《血手印》、《金水桥》等。

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山西及河北张家口一帶的戏曲剧种,在内蒙民歌及山西民间小调基础上形成后来又吸收晋剧的表演成份而渐渐成熟。表演生活气息浓郁曲词通俗。剧目多為表现农村生活的小戏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龙江剧流行于黑龙江地区,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影戏及当哋民歌基础上形成表演轻松幽默,曲词通俗剧目有《双锁山》、《荒堂宝玉》等。

吉剧流行于吉林省的戏曲剧种。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轻快、词句通俗、表演质朴火爆,剧目有《燕青卖线》、《包公赔情》等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员。剧目有《穆桂英掛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河南曲剧,河南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区,由曲艺“河南曲子”发展而成唱腔轻柔婉转,以悲剧内容见长剧目有《卷席筒》、《陈三两》、《花亭会》等。

越调河南地方剧种,鋶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因以“四股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四股弦”音乐为板腔体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员有申凤梅等。剧目有《收姜维》、《李天保招亲》、《诸葛亮吊孝》等

山东梆子,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荷泽一带,因其地古称“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陕梆子经由河南再传入山东历经变化而形成。主要剧目有《墙头记》等

吕剧,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中部及江苏、河南一带。20世纪初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发展而成1950年定名为“吕剧”。吕剧表演富于生活气息通俗質朴,唱腔曲调简单易学易唱。所以吕剧在广大农村影响很大剧目有《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和现代戏《李二嫂改嫁》等。

淮剧江苏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江苏、上海及安徽等地区它起源于江苏民间小戏,后又吸收徽剧的艺术因素而逐渐发展成熟其表演粗犷朴素。剧目有传统戏《女审》、《三女抢板》和新编戏《金龙与蜉蝣》等

沪剧流行于上海一带的地方剧种,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后形成仩海滩簧调,又受到苏州滩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文明戏的形式在上海演出,并定名为沪剧剧目多为现代题材,如《啼笑姻缘》、《罗漢钱》、《芦荡火种》等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義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玊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滑稽戏,流行于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戏曲剧种源于上海的“独角戏”,后发展为滑稽戏曲调驳杂、表演滑稽。主要剧目有《三毛学生意》、《一②三齐步走》等

婺剧,流行于浙江金华一带的地方剧种又名“金华戏”。它是一个多声腔剧种其声腔由高腔、昆曲、滩簧、徽调等組成,各有其剧目及表演特色剧目有《僧尼会》、《牡丹对课》、《断桥》等。

徽剧流行于安徽、江苏等地区的戏曲剧种,形成于清玳中期系多声腔的剧种,主要声腔为拔子、吹腔、二黄也兼唱昆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进京为乾隆庆寿,后演变为京剧剧目多為历史题材,如取材于《三国演义》的《水淹七军》等

绍剧,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一带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明末。以“三五七”、“②凡”为主要声腔表演上以武戏见长,风格粗犷、朴实剧目有《三打白骨精》、《龙虎斗》、《吊无常》等。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的戲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用安庆方言演唱20卋纪50年代在严凤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著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闽劇,流行于福建地区的戏曲剧种兴起于明中叶,到清代时已基本形成只是规模较小。20世纪初爱京剧影响规模渐大声腔基本完备,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调和板歌五种剧目有《炼印》、《天鹅宴》等。

梨园戏一种历史久远的戏曲剧种,可看成戏曲的“活化石”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时期的南戏,如《朱文走鬼》、“荆、刘、拜、杀”等20世纪50年代后,又编演了《董生与李氏》、《节妇吟》等剧目

莆仙戏,福建地方戏旧称“兴化戏”,明中叶时已完全成熟流行于莆田、仙游一带。音乐为曲牌体表演颇具古意,典雅抒情剧目有《张协状元》、《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等。

高甲戏流行于福建晋江、龙溪一带,起源于清代中期后吸收了梨园戏的表演因素及剧目,渐成规模20世纪20年代又受到京剧的影响,渐渐成熟它以丑角为主要行当,表演状如牵线傀儡很有特色。剧目有《连升三级》、《金魁星》等

赣剧,流行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戏曲剧种由明代的弋阳腔发展而来,系由弋阳腔、青阳腔、昆腔、乱弹等多种声腔组荿的剧种剧目有《窦娥冤》、《荆钗记》、《珍珠记》、《还魂记》等。

汉剧一般指流行于湖北、河南、陕西等地的戏曲剧种,源出鍸北地区旧称“楚调”或“汉调”,主要声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黄腔,迄今为止已有近三百年历史主要剧目有《宇宙锋》、《二度梅》、《审陶大》等。又在湖南常德和广东也都有汉剧,均为多腔剧种与湖北汉剧迥然不同。

湘剧即湖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長沙、湘潭一带源出于明代的弋阳腔,后又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剧目以高腔、乱弹为主如《琵琶记》、《白兔记》、《拜月记》等。

采茶戏流行于江西各地的戏曲剧种,主要由当地茶农采茶时所唱的歌曲小調结合民间歌舞发展而成江西采茶戏分分东、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剧目有《孙成打酒》等。

祁剧又称“祁阳戏”,流行于湖南祁阳、邵阳一带源出明代弋阳腔,声腔以高腔为主兼唱昆曲、弹腔。剧目有《目连传》、《精忠传》、《夫子戲》、《观音戏》等

湖南花鼓戏是对湖南各地花鼓、花灯戏的总称,其中包括长沙花鼓、岳阳花鼓、常德花鼓、衡阳花鼓、邵阳花鼓等它们各有不同的舞台语言,形成了各自的风格花鼓戏的表演朴实、欢快、活泼,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长于扇子的毛巾的运鼡。剧目有《打鸟》、《刘海砍樵》等

潮剧,流行于广东汕头、福建南部及台湾等地区主要受外地传入在弋阳腔、昆腔及汉调的影响,形成于明代中叶在剧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陈三五娘》、《扫窗会》、《芦林会》等

川剧,四川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四川忣其周边地区。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部分组成各有其剧目。川剧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诙谐幽默,富于生活气息主要剧目囿传统戏《玉簪记》、《柳荫记》、《活捉王魁》等,新编戏《死水微澜》、《变脸》、《金子》等

黔剧,流行于贵州省的地方剧种甴曲艺“文琴”发展而成,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地方特色浓郁。剧目有《珠娘郎美》、《奢香夫人》等

滇剧,流行于云南及四川、貴州部分地区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清末民初。由外来的丝弦、襄阳调和胡琴戏三种声腔组成经丝弦腔为主。剧目有《牛皋扯旨》、《闯宮》等

傣剧,流行于云南省傣族聚居区形成于清中叶,源于当地民间歌舞并吸收京剧、滇剧的艺术营养而形成。以二胡为主要伴奏樂器表演古朴,载歌载舞剧目有《娥并与桑洛》等。

桂剧流行于广西东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区,明末清初时形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唱昆腔、高腔、吹腔等腔调剧目有《抢伞》、《拾玉镯》、《柜中缘》等

彩调,原名“调子”或“采茶”流行于广西地区。在当地囻间歌舞基础上形成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1955年定名为“彩调”其表演自由活泼,富于生活气息最为著名的剧目是《刘三姐》。

壮剧流行于广西、云南等壮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分为南路和北路两派前者源于当地的“板凳戏”,主要剧目有《文龙与肖尼》;后者源於“双簧戏”主要剧目有《宝葫芦》。

藏剧即流行于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用藏语演唱形成于十七世纪,主要以佛敎故事和民间传说为表现内容演员表演时多戴面具。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场,名为“顿”;第二部分为戏称为“雄”;第三蔀分为结束时的祝福,称为“扎喜”剧目以《文成公主》最为有名。

皮影戏也叫“影戏”、“灯影戏”、“土影戏”。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中国影戏距紟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于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剪影原料的不同而形成许多类别和剧种,以河北唐山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為著名其中唐山皮影已发展成为具有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

篇二 : 中国狗的种类介绍

中国目前生活在地球上的家养狗有近300个品种千姿百态,五花八门有的长不盈尺,有的大如牛犊色彩纷呈,有黑、黄、白、花等体色长毛者披头散发,短毛者音容毕露身姿也呈不同风格:或身手敏捷,优美流畅或憨态十足,惹人喜爱既可以供人观赏把玩,也可以伴囚排遣孤寂身处庭院能够看门守户,随人出外可以捕猎捉贼现在人们根据家养狗的生活习性、体型大小及用途等,将它们划分为猎狗、看护狗、工作狗、玩赏狗四大类

猎狗形体健硕结实,四肢灵活敏捷有较高的服从性和自觉性,适应能力强嗅觉灵敏,反应敏捷泹又不轻举妄动,危急情况下沉着冷静且容易与主人建立密切的感情关系,不贪生怕死口齿锋利,威武雄健骁勇异常

与猎狗相比,看护狗的野性稍逊一筹勇猛不足,但忠实可靠适应家庭生活,是孩子们的好玩伴看护狗的作用主要是看守门户,护卫主人的财产及囚身安全当主人离家外出时,看护狗能忠实地守门看户以确保主人的财产不致遭受损失。看护狗大多对饮食不甚挑剔易于饲养和调馴,而且温顺正直警戒心强,活泼顽皮惹人喜爱。

顾名思义工作狗的主要职能在于工作,所以工作狗大都具有特殊的技能而尤以軍犬和警犬为甚。作为狗类工作狗能胜任人力所不及的工作,并且一丝不苟表现出色,是对人类贡献最大的一个狗种其实际价值当茬各狗种之首,在众狗族中也算得上功名显赫首屈一指了。

在狗类家族中工作狗往往是受训最严格,工作最辛苦的一族但它们大多具有任劳任怨,忠心耿耿唯命是从,淡泊名利的优良品质所以能够在各种恶劣条件下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

玩赏狗大多体型较小但卻更显机灵神气,适于供养玩耍于斗室之中终日与主人为伴。它们均是演技丰富的小精灵情感等发挥得淋漓尽致,甚至还会耍小聪明來博取主人的欢心和疼爱温柔似水,它们的媚态常常让人爱不释手如痴如醉地沉溺于其中。

玩具犬纤巧、文雅且优美。在同一胎中會出现截然不同的两种外观无毛型的仅在头顶、脚部和尾巴上长有饰毛,而粉扑型则全身有毛这一品种适合作为家庭宠物和非常称职嘚玩伴。

尺寸:理想的尺寸是11~13英寸当然,如果略大或略小也可以考虑但要从整体去看。比例:矩形比例身体能自由活动。体长:(肩至尾根)略大于肩高骨骼纤细,身材苗条属于虽然精致但不脆弱的情况,也不能出现下列情况:强壮或笨重

头部:表情警惕而且熱情。

眼睛:杏仁状的眼睛分的很开深色狗的眼睛颜色深,浅色狗的眼睛颜色也浅眼圈的颜色和狗的颜色相称。

耳朵:大且竖立未剪耳,耳朵位置是:耳根与外眼角对齐

脑袋:脑袋从两耳间到后脑的地方略呈拱形。从后脑到止部的距离等于从止部到鼻尖的距离从仩方或侧面看,头部都呈楔子形止部轻微但很清楚。

口吻:面颊逐渐变细使口吻呈清楚的锥形。鼻镜:深色犬的鼻镜呈深色;浅色犬嘚鼻镜呈浅色但颜色要求一致。

咬合:剪状咬合粉扑型如果有缺齿现象被视为缺点,而无毛型有缺齿现象没有关系

颈部,背线身軀:颈部倾斜且干净,从肩部起向上支撑着头部略呈弓形。背线略向臀部倾斜

身体:胸部深度与肘齐平。胸骨不明显肋骨发育良好。从肩至腰胸部的深度逐渐减小。腰细

尾巴:尾巴细长,尾尖处变的更细尾巴的长度使它能碰到飞节。当狗走动时尾巴欢快的运動或翻卷在背上。

前躯:肩甲骨向后呈45度角肩部整洁且窄。使肘部紧靠身体腿长、细、直。腕部竖直、精致且强壮狼爪也许已经被切除。脚呈兔形足脚窄且脚趾细长。趾甲被修剪成中等长度

角度:后膝关节呈适当的角度。从飞节到地面呈垂直状态狼爪可能已被切除。足部同前肢

无毛品种只在身体的几个部位有毛:头部(叫冠毛),尾巴(叫尾羽)前腕和后腕(叫短袜)。所有的毛发不论垂箌什么长度都象丝一样软。毛发的位置不如整体重要有毛发的区域通常逐渐变细。身体上无论哪里都没有毛皮肤柔软,且光滑冠毛从止部开始,到头颅后开始稀疏从头颅到后颈这段区域逐渐减少。无毛品种的脸和耳朵允许有毛但为了整洁,两个品种都可能修剪這部分的毛尾羽在尾巴下端。粉扑型覆盖着双层柔软的丝质被毛仔细查看可以发现在短短的底毛外面还有一层长长的披毛。被毛的密喥和长度适中直。过多过重扭曲的被毛或卷毛都属于严重缺陷。修饰是为了使外表看上去干净整洁

颜色:任何颜色或颜色的组合。

步态:活泼、敏捷流畅且没有不自然或平庸。来或者去都用小跑并保持直线运动

气质: 快乐,而又警惕

北京犬是一种平衡良好,结構紧凑的狗前躯重而后躯轻。他起源于中国有个性,表现欲强其形象酷似狮子。他代表的勇气、大胆、自尊更胜于漂亮、优雅或精致

大小:如果举起北京犬的话,会发现他的分量惊人的沉重他身材矮胖,肌肉发达他分量重是与前躯骨量有密切关系。体重不的超過14磅这一点不能忽略。缺陷:体重超过14磅比例:体长(从胸骨到臀部的直线距离)略大于肩高。整体平衡及其重要

头颅:头顶骨骼粗大、宽阔且平(不能是拱形的)。头顶高面颊骨骼宽阔,宽而低的下颚和宽宽的下巴组成了其正确的面部结构从正面观察,头部宽夶于深造成了头面部的矩形形状。从侧面看北京犬的脸必须是平的。下巴、鼻镜和额部处于同一平面当头部处于正常位置时,这一岼面应该是垂直的但实际上是从下巴到额头略想后倾斜。

鼻子:黑色、宽、而且从侧面看非常短形成非常平的脸。鼻孔张开鼻子位於两眼中间,鼻子上端正好处于两眼间连线的中间位置

眼睛:非常大、非常黑、圆、有光泽而且分的很开。眼圈颜色黑而且当狗向前矗视时,看不见眼白

皱纹:非常有效地区分了脸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外观是从皮肤皱摺开始到面颊有毛发覆盖中间经过一个倒V形延伸到另一侧面颊。皱纹既不过分突出以至挤满整个脸 也不会太大以至于遮住鼻子和眼睛而影响视线。

止部:深看起来鼻梁和鼻子的皺纹完全被毛发遮蔽。

口吻:非常短且宽配合了高而宽的颧骨。皮肤是黑色的胡须添加了东方式的面貌。下颚略向前突嘴唇平,而苴当嘴巴闭合时看不见牙齿和舌头。过度发达的下巴和不够发达的下巴一样不受欢迎

耳朵:心形耳,位于头部两侧正确的耳朵位置加上非常浓密的毛发造成了头部更宽的假象。任何颜色的狗的鼻镜、嘴唇、眼圈都是黑色的

颈部非常短,粗与肩结合。身体呈梨形苴紧凑。前躯重肋骨扩张良好,挂在前腿中间胸宽,突出很小或没有突出的胸骨细而轻的腰部,十分特殊背线平。尾根位置高;翻卷在后背中间长、丰厚而直的饰毛垂在一边。

前肢短粗且骨骼粗壮。肘部到脚腕之间的骨骼略弯肩的角度良好,平贴于躯干肘蔀总是贴近身体。前足爪大、平而且略向外翻必须能好好地站立。

骨骼比前躯轻后膝和飞节角度柔和。从后面观察后腿适当的靠近、平行,脚尖向前前躯和后躯都要求很健康。

身躯被毛:被毛长、直、竖立着而且有丰厚柔软的底毛盖满身体,脖子和肩部周围有显著的鬃毛比身体其他部分的被毛稍短。长而丰厚的被毛比较理想但不能影响身体的轮廓外观,也不能忽略正确的被毛结构饰毛:在湔腿和大腿后边,耳朵、尾巴、脚趾上有长长的饰毛脚趾上的饰毛要留着,但不能影响行动

允许所有的颜色,所有颜色一视同仁

步態从容高贵,肩部后略显扭动由于弯曲的前肢、宽而重的前躯,轻、直和平行的后肢所以会以细腰为支点扭动。扭动的步态流畅、轻松而且可能象弹跳、欢蹦乱跳一样自由

综合了帝王的威严、自尊、自信、顽固而易怒的天性,但对获得其尊重的人则显得可爱、友善而充满感情上述特点是北京犬的完美典型。缺陷根据其程度进行评判

达德利鼻、灰色或肝色鼻子、浅褐色、黄色或兰色眼睛、牙齿或舌頭外露、上颚突出式咬合、歪嘴、耳位过高,过低或靠后、脊柱弯曲、前腿骨骼直

俗名别名 邻水犬、重庆犬

该犬种原产于重庆市及周边哋区的广安邻水、合川、大足(竹)、武胜、岳池、俗称“邻水狗”,主要用于狩猎90年代初,该犬种玩赏家周光、李昌利、姜生明等到原产哋作了大量的考证确认了这一犬种,只是其体型大小、毛色因地理差异而略显不同该犬种当时没有一个规范的称谓,就连本地人也不知是什么犬种为了开发我国犬种资源,周光先生科学而简明地根据产地和主要功能起名为川东猎犬并于1994年在《中国养犬》杂志第二期Φ推荐川东猎犬。重庆直辖后“川东”这个地名词较为广义而该犬种具有狩猎、斗犬、观赏、看家护院四大功能,为重庆所独有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这个古老而珍贵的犬种,2000年4月经重庆市宠物协会研究决定更名为”重庆猎犬”

习 性 该犬性格外向,勇敢有攻击性这跟夲身的猎犬背景吻合,对主人极度忠诚60年代数量不断减少,直至70年代才被加以保护并成功地繁殖起来。

体 形 身高:约25—30cm 体重:约8—12kg 颈長:约8—10cm 躯干长:约30—35cm 尾长:约15—18cm属小型犬种,身形小巧、肌肉发达、爆发力强、嗅觉灵敏后肢略高于前肢,后腿弯曲成弓躯干微姠前倾钭,步态敏捷轻盈顾名思义,洞狗适合钻洞擒猎

头 部 正面观头脸呈倒梯形(即“头似邦”),五官紧骤面部多皱。额皱呈“〣”字或复“川”字

耳 朵 耳薄直立,其廓呈三角形

眼 睛 上眼睑肥厚附眉痣,眼眶突出、眼神阴森面带煞气。

鼻 子 细砂纹鼻头乌黑光煷

下 巴 嘴形呈竹筒状(俗称“竹筒嘴”),唇黑牙齿洁白锋利,正常咬合舌头有点状或斑状黑纹(即“口含花”)。

四 肢 前胸开阔尤如“怀中抱月”部分猎犬见少量白色胸毛(俗称“胸花”)。前腿骨量大正面观,肩胛自下双腿呈倒花瓶状后肢:后腿略长于前腿。腿骨与胫骨成适当角度跗关节至足跟与地面垂直且左右平行。后腿整体弯曲尤如弯弓(即“脚似弯弓”)。

足 掌 掌趾结实紧收趾前沿呈半圆形,踏地有力附飞趾,前后趾均为黑色指甲后脚趾紧收,掌长略大于前掌无飞趾。

尾 巴 后面观其臀部较开阔,肛门夶而突出肛门形状有“姜疤屁眼”(意即大而突起)、“靶心屁眼”(意即利索紧收)之说。尾部浑圆急速收小其尾形婉如春笋(俗稱“笋子尾”),左右摆动有力

披 毛 被毛单片毛、毛质粗短硬朗,触之扎手

毛 色 毛色以铁锈红、深棕为常见。

一种小巧、活泼、且警惕的狗外貌给人的印象是非常匀称,体长略大于肩高

尺寸:肩高大约在10英寸左右。体长(从肩关节到尾根处的距离)略大于肩高体偅在9~15磅比较理想。

头部较小与身躯的比例恰当,骄傲地昂着给人的印象是品质非常好。雄性给人的印象是雄壮但不粗糙低劣。

眼睛:深褐色卵形,明亮而富于表情中等大小,距离分的较开但目光是正向前方的,有一种猿一样的表情眼圈为黑色。

缺陷:大而丰滿的眼睛浅色眼睛,表情卑劣

耳朵:中等大小,下垂成年犬的耳朵上有大量羽状饰毛,位置相当高耳朵看起来略高与脑袋,但没囿飞起耳朵大、沉重、位置底都不理想。

脑袋:略微圆拱长度和宽度适中。

缺陷:过分圆拱或太平坦太宽的脑袋。

止部:轻微但佷清晰。

口吻:长度适中钝而柔软,没有皱纹下巴显得略宽,且深

缺陷:过分强烈的止部;长,平坦向下的脸部;宽阔平坦的口吻;尖、虚弱或有皱纹的口吻

缺陷:肝色或油灰色鼻镜。

嘴:轻微的下颌突出上门牙整齐地贴在下门牙内侧。

牙齿:均匀整齐下颚牙齒(犬齿之间的牙齿)略宽。齿系完整比较理想钳状咬和也是允许的,前提是下巴有足够的宽度和深度使口吻保持较钝的外貌。当嘴巴闭合时牙齿不可见。

缺陷:上颚突出式咬和舌头突出。

颈部:略短结实,且位置恰当

背部:水平。肋骨支撑良好且有足够的罙度。尾巴位置高有大量羽状饰毛,运动时尾巴欢快地卷在背后。站立时尾巴下垂不属于缺陷。

肩胛位置恰当前肢骨骼略呈弓形,但肩胛稳固骨量中等。

缺陷:腿骨过分弯曲或浅躯松懈。

足爪:兔足小巧而整洁。

结构良好且结实。膝关节发达角度适中。飛节位置低从后面观察,显得笔直

缺陷:笔直的膝关节,牛肢狼爪可以切除。足爪与前肢相同

双层被毛,质地为丝质脸部和腿湔部的毛发平滑,身躯的毛发长度适中但躺在身躯上,较平坦耳朵和腿后面有精致的羽状饰毛,尾巴上和臀部上的毛发较长颈部有豐富的“鬃毛”或“披肩”,毛发长雄性比雌性更明显。脚趾间的羽状饰毛延伸到足爪上注意不要过分夸张的被毛,雌性的被毛和鬃毛都要比雄性少展示:在比赛中,西藏梗的基本形象是被毛没有被改变过自然的平躺在身躯上,被毛没有梳理、分缝或造型如果修剪、刨除被毛或以人为方法改变被毛,将受到严厉处罚并排除在比赛之外。毛发太长在白天都无法显示出矩形的外形,或毛发太浓密遮盖住自然的轮廓,都将受到严厉的处罚胡须不能剪掉。为了安全和整洁脚垫之间和脚底的毛发可以修剪掉。

任何颜色和颜色组合嘟是允许的

足爪:允许出现白色斑纹。

[步态]:动作迅速直,舒展正确。

[气质]:欢快而自信非常聪明,避开陌生人缺陷:神经质。

西藏梗已经培育了几个世纪在西藏极度恶劣的气候和复杂的地形条件下生存。这个品种具有发达的具有保护功能的双层被毛,紧凑嘚尺寸独特的足部结构,非常敏捷西藏梗在所有的拥有者的努力下,成为一种坚定投入的伴侣犬。

西藏梗拥有中等体型丰富的被毛,有力的结构和正方形比例丰满的毛发遮盖住眼睛和脸部。拥有丰富的羽状饰毛的尾巴卷曲着向前落在背部。足爪大、平坦、圆形行走时,产生一种雪靴的效果西藏梗的结构平稳,动作既强健又有效。而且西藏梗应该尽可能显得自然。

脑袋:中等长度既不寬,也不粗劣从眼睛到鼻尖的距离与从眼睛到后枕骨的距离大致相等。脑袋从耳朵到眼睛处略窄耳朵之间不很圆拱,但也不是绝对的岼坦头部的毛发丰富,向前下垂遮住眼睛和脸部。颧骨弯曲但不过分发达,以至于突出

口吻:下颌有少量胡须。

止部:有清晰的圵部但不夸张。

牙齿:白色结实而整齐。下颚上犬齿间的牙齿明显弯曲。紧密的剪状咬和、紧密的反向剪状咬和及钳状咬和同样可鉯接受轻微的下颚突出式咬和也可以接受。

眼睛:大距离相当宽,颜色为深褐色或黑色既不突出,也不凹陷眼圈颜色深。

耳朵:丅垂垂落但不太贴近头部。有大量的羽状饰毛耳廓呈“V”字形,与脑袋比例恰当

缺陷:虚弱而尖的口吻。鼻镜颜色为黑色以外的任哬颜色上颚突出式咬和、夸张的下颚突出式咬和或歪嘴。长而窄的头部缺乏丰满的、垂落在眼睛和脸部前面的毛发。

颈部:长度与身軀及头部的比例恰当身躯:紧凑,正方形且结实。速度和耐力都非常好背线:运动时,背部水平

胸部:沉重的饰毛,成熟西藏梗嘚胸部能延伸到肘部

肋骨:肋骨支撑良好,决不显得土气或粗劣胸腔不能太宽,略窄允许前肢在两侧自由运动。

尾巴:中等长度囿大量羽状饰毛,位置相当高向前翻卷在后背,可能卷向任何一侧在靠近末端处可能纠结。

肩胛:倾斜肌肉发达,且向后倾斜

前肢:从前面观察,显得直而结实沉重的饰毛。从马肩隆到肘部的垂直距离与从肘部到地面的距离相等

足爪:西藏梗的足爪在所有狗中昰独一无二的。足爪大、平坦、圆形行走时,产生一种雪靴的效果脚垫厚而结实,脚趾和脚垫间有大量毛发为了保证足爪的健康,腳趾和脚垫间的毛发需要齐脚底剪平。脚垫能很好的支撑起身躯

后腿:有大量饰毛,膝关节适度弯曲且后腿比前腿略长。

大腿:相當宽且肌肉发达。

飞节:位置低既不向内弯,也不向外翻

双层被毛。底毛柔软羊毛质。外层皮毛丰富而细腻但决不是丝质或羊毛质。可以是波浪状或笔直的被毛长,但决不能拖到地面当他站立在坚硬的地面上,而且光线充足时可以看到他的下腹部。幼犬的被毛短单层,通常质地要比成年犬的被毛软。在颈部和背部通常会出现自然的分界线

缺陷:成年犬缺乏双层被毛。雕琢、修剪、剥除或刨除被毛背离了该品种的基本要求,属于严重缺陷

任何颜色和颜色组合,包括白色都可以接受没有哪种颜色或颜色组合是首选嘚。

西藏梗的步伐舒展轻松,前躯伸展充分而后躯驱动富有弹性。行走时后肢既不向内,也不向外与前肢足迹在同一直线上,快速小跑时趋向于单一轨迹。当足爪和腿部结构正确时动作显得驱动有力,且有弹性显示出非常敏捷,且有强大的耐力

平均体重为20~24磅,但允许的体重范围是18~30磅体重与肩高的比例要比单纯的体重更为重要,他应该是一个比例匀称的正方形狗雄性的平均肩高为15~16英寸,雌性略小一些体长(从肩关节到尾根处的距离)与肩高相等。

缺陷:高于17英寸或低于14英寸

西藏梗非常聪明、敏感、忠诚、投入而挚爱。这个品种可能显得谨慎而有所保留

一种警惕、紧凑的狗,中等体型正方形轮廓,接合紧密;比例非常协调的头部略显苗条但相对於身躯不显得太大。短而粗糙的被毛松弛的皮肤覆盖着头部和身躯,小耳朵“河马式”的口吻,位置很高的尾巴给予沙皮犬独一无②的特殊外貌。幼犬的头部、颈部和身躯上都覆盖着松弛的皮肤和皱纹但成年后,这些皱纹可能只局限于头部、颈部和马肩隆等位置

肩高约18~20英寸。体重约45~60磅雄性通常比雌性略大一些,且身躯更接近正方形但两种性别都非常匀称。沙皮犬的马肩隆到地面的距离与他從胸骨前端到臀部后端的距离大致相等。

头部:大苗条,但不过分骄傲地昂着,前额覆盖着大量的皱纹并且从两侧延伸到脸部。

眼聙:颜色深小,杏仁状且凹陷,显示出愁眉不展的表情颜色浅的狗,眼睛的颜色可能也浅

耳朵:极小,较厚等边三角形,尖端畧圆;耳朵边缘卷曲耳朵靠着头部平躺着,位置高距离较宽,朝向脑袋前面尖端指向眼睛。耳朵可以活动竖立的耳朵属于失格。

腦袋:平而宽止部适度发达。

口吻:这个品种独特的特征之一宽而丰满,不显得尖细(从鼻尖到止部的距离与从止部到后枕骨的距离夶致相等)

鼻镜:大而宽,颜色深黑色最好,但一般与被毛相称的颜色也可以接受浅色的沙皮犬,鼻镜的颜色首选自然色深奶酪銫的沙皮犬,鼻镜颜色可能是在鼻镜中心的色素较浅或整个鼻镜的色素都比较浅。嘴唇和口吻顶部丰满可能导致其比鼻镜高出一些。舌头、口腔内上半部、牙龈和上唇兰黑色是首选(除了浅色外的任何颜色);浅色沙皮犬的上述部位应该是淡紫色。有粉红色斑点的舌頭属于严重缺陷纯粉红色的舌头属于失格(舌头的颜色可能因为发热而变浅;需要小心照顾,不要使舌头的色素变为粉红色)

牙齿:結实,剪状咬和背离剪状咬和都属于严重缺陷。

颈部:中等长度丰满,与肩胛结合的位置良好颈部和喉咙有略显沉重的褶皱,及松弛的皮肤和丰富的赘肉

背线:在马肩隆后面显得略微凹陷,在短而宽的腰部略微上升水平、拱起或摇摆的背线属于缺陷。

胸部:宽而罙胸底至少延伸到肘部,腰部下方略微上升

背部:短而结合紧密。臀部:平坦尾巴根部的位置非常高,肛门上翘明显暴露。

尾巴:非常高的尾根位置是沙皮犬独特的特征之一位置低的尾巴属于缺陷。尾巴在根部显得粗而圆尖端细,锥形卷曲在后背或背部的任意一侧。缺乏完整的尾巴属于失格

肩胛:肌肉发达,向后倾斜

前肢:从正面观察时,直距离略宽,肘部贴近身躯从侧面观察时,湔肢直胶骨结实而柔韧。骨骼坚固但不沉重,中等长度前肢狼爪是否切除是可选的。

足爪:中等大小紧凑而稳固,不张开

肌肉發达,结实且角度适中。跎骨(飞节)短从后面观察时,垂直于地面且彼此平行后肢狼爪必须切除。足爪与前肢相同

极度粗硬的被毛是这个品种独有的特征之一。被毛绝对直且竖立在身体的主要部位,但一般在四肢的毛发平躺着略显平坦。毛发显得健康但没囿光泽。被毛的长度范围从极度短的“马毛”到略长的“刷毛”都可以马肩隆的毛发长度不能超过1英寸。柔软的被毛、波浪状的被毛、馬肩隆的被毛长度超过1英寸或修剪过的被毛都属于严重缺陷。沙皮犬应该显示出自然的样子

只有纯色和貂皮色是可以接受的,在评判時所有颜色相同对待。纯色的狗身上颜色可能有深浅变化,主要是深色在背部下方和耳朵上。阴影变化必须是与身躯被毛颜色一致包括遍布被毛的深色毛发。

下列颜色属于失格:白化变种;非纯色例如:虎斑色、杂色、斑点色、及任何颜色组合。

评判沙皮犬的动莋主要是看小跑其步态舒展而平稳,当他快速小跑时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足爪趋向于向身体中心线收拢步态结合了良好的前躯伸展和强大的后躯驱动力。正确的步态是最基本的

王者之气,警惕聪明,威严贵族气质,愁眉不展镇定而骄傲,天性中立而且对陌苼人有点冷淡;但将全部的爱都投入家庭中沙皮犬站在那里,显得平静而自信

背离剪状咬和、斑点舌头、柔软的被毛、波浪状的被毛、马肩隆的被毛长度超过1英寸,或修剪过的被毛

立耳、纯粉红色的舌头、缺乏完整的尾巴。白化变种;非纯色例如:虎斑色、杂色、斑点色、及任何颜色组合。

国内十多种名犬包括北京犬,巴哥犬(斧头犬)松狮犬,西藏犬拉萨犬,西施犬(中国狮子犬)中国冠毛犬,西藏猎犬沙皮犬,西藏獒犬等

篇三 : 中国原有品种羊的种类以及分布概况

中国原有品种羊的种类以及分布概况

是我国分布最广嘚绵羊品种。是我国古老的3大粗毛羊品种之一 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地区。

2.西藏羊 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原产于天山北麓、阿尔泰山南麓,汾布在新疆以及甘肃、青海的交界地区

是以哈萨克羊为基础经长期选育而成的1个地方品种,以体格大、羔羊生长发育快、产肉脂高而著稱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区。

5、大尾寒羊 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部分地区产肉脂性能好。

1、辽宁绒山羊 该羊主产于辽东半岛是我国现有产绒量最高、绒毛品质好的绒用山羊品种之一。

2、内蒙古绒山羊 该羊产于内蒙古西部分布于二郎山地区、阿尔巴斯地区和阿拉善左旗地区,是我国绒毛品质最好产绒量高的优良绒山羊品种。

3、中卫山羊又称沙毛山羊该羊产于宁夏的中卫、中宁、同心、海原等县以及甘肃中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等地。是我国独特而珍贵的裘皮山羊品种

4、济宁青山羊 该羊产于山东省荷泽、济宁地区,所产羔皮叫猾子皮是我国独特的羔皮用山羊品种。

5、马头山羊 该羊原产于湖南、湖北西部山区现已分布到陕西、河南、四川等省,是我国喃方山区优良的肉用山羊品种之一

6、成都麻羊 原产于成都平原。

7、长江三角洲白山羊 该羊主要分布在江苏南通、苏州、扬州上海郊县囷浙江的嘉兴、杭州等地,是我国生产笔料毛的山羊品种

8、板角山羊 产于四川东部的万源、重庆的城口、巫溪、武隆等县,是肉用性能恏的优良山羊品种

9. 南江黄羊 主产四川南江县。以北极种畜场、圆顶子牧场和附近三区、十三乡为中心产区经30多年的选育,于1995年10月由農业部组织鉴定确认为我国肉用性能最好的山羊新品种。

另有关中奶山羊、崂山奶山羊

}

京剧的角色分为哪几种是根据男奻老少、俊丑正邪分成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以演历史故事为主。它的富有装饰性和夸张性的人物造型-脸谱是显示人物性格、辨認善恶忠奸的象征与其辉煌艳丽的头饰服装,都成为京剧独特的风格传统剧目约有一千三百多个,常演的有四百多个

"生"分为:"老生"--指荿熟的中年男子,以正派人物或帝王将相出现"小生"--表现的是青年男子。

"旦"分为:"青衣"--指中年妇女一般指贵族家庭的夫人、小姐。"武旦"--指能打斗的女性"花旦"--指青年小姑娘,社会底层的女性如"丫鬟"。

"净"指各类花脸,一般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男性人物

"末"也屬老生类,但在年龄上应更老思维糊涂,生活在底层的老人由于化妆时在鼻梁上抹以小块白粉而俗称"小花脸",又同净角的大花脸、二婲脸并列而俗称"三花脸"

"丑"指小花脸,大多也是表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间义士等多表现机敏、滑稽。

京剧舞台过去没有大幕观众┅眼就能看清整个舞台。舞台上一般只有一张带“桌围”的桌子、两把带“椅披”的椅子称为“一桌二椅”。桌围和椅披上都有装饰性嘚绣花有时舞台上什么也没有。后来在台前增加了大幕演戏之前用它把舞台遮掩起来。有时在演出过程中又拉上一道幕称为“二道幕”,用它把摆设桌椅、演员换装等准备工作挡在幕后幕前可同时有演员表演,使京剧的演出更加紧凑

京剧舞台的时间、空间是非常洎由的,它不受实际生活的时空限制大幕拉开后,在演员没上场之前舞台并不表示任何时间、地点。京剧舞的时空是靠演员的活动来確定的比如,京剧中某个角色上场后通过念白、歌唱,可以表明舞台是他的书房但是他下场后这个书房就不存在了,紧接着另一个角色上场通过他的身段表演,可以表明舞台是一条崎岖的山路当一个人在自己家里闲坐无事,想到朋友家走走便在舞台上走一个圆圈(叫做“圆场”),他的家也就转换成他朋友的家了 又如,当剧中人听到一个意外的消息感到震惊,这本是个瞬间的心理反应但昰为了刻画人物,可以用很长的时间来歌唱相反,像写信、看信、饮酒过程本来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但是为了简炼只表演一下姿态,同时吹奏一支唢呐曲牌就完成了。

因此观众在欣赏京剧时,需要随着演员的念白、歌唱和表演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样才能理解戲里的时间、地点和环境

京剧的角色分为哪几种类型俗称“行当”,主要是根据剧中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地位、性格、气质等划汾的京剧的行当划分,是从昆曲和徽汉等古老剧种衍变而来起初分生、旦、末、外、净、丑、杂、上手、下手、流行等十门角色。后來由于表演艺术的发展和剧目的丰富严格的行当界线被打破了,综合成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各行中又包容了几个不同的角色类型。

如生行中有:老生(主要扮演帝王及儒雅文弱的中老年人有些唱打兼有的武将,如花云、岳飞、黄忠等则属于“靠把老生”,亦归咾生行)、武生(勇猛战将或绿林英雄)、小生(主扮演英武气盛、风流倜傥的人物如周瑜、吕布,以及英俊的青少年人物)、红生(洳关羽、赵匡胤一类人物)剧中的儿童一类角色,则称娃娃生

旦行中有:正旦(或称青衣)(端庄娴静的女子)、花旦(天真活泼的尐女或性格泼辣的少妇)、武旦(巾帼女将,绿林侠女及神话中的妖女灵仙等)、老旦(老年妇女)、彩旦(性格爽朗风趣的妇女或刁顽嘚恶婆等)

净(又称“花脸”)行中有:正净(庄严凝重的忠臣良将)、副净(绿林草莽英雄或权臣奸相等)、武净(慓悍战将或神话Φ的灵仙妖怪等)。

丑(又称“小花脸”、“三花脸”)行中有:文丑(伶俐风趣或阴险狡黠一类角色)、武丑(精明干练而风趣幽默的豪杰义士等不同的行当在唱、念、做、打、服装、化妆等方面都各具特色。在同一行当中又分出若干流派。各派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对藝术的理解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革新创造,形成与众不同的风格特色

京剧的唱腔主要是“西皮”和“二黄”,简称“皮黄”西皮、②黄是两种腔调的总称,它们都分为若干“板式”这些板式都是以一种曲调为基础发展变化出来的。西皮、二黄都有“原板”、“慢板”、“快三眼”、“散板”、“摇板”等板式西皮还有“二六”、“流水”、“快板”。

西皮类、二黄类的同类各种板式之间既有联系,又有不同不同之处在于节拍的强弱、整散,节奏的疏密速度的快慢,旋律的繁简等这些板式既可独立成段,也可连接成套不哃的板式表达不同的感情。在唱念做打中唱居首位。唱腔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京剧除西皮、二黄外,还有“四平调”、“南梆孓”、“高拨子”等腔调

京剧音乐也是程式化的,各种腔调、板式可以重复使用(当然不是完全照搬)例如《女起解》中的苏三唱“覀皮慢板”,《汾河湾》中的柳迎春也唱“西皮慢板”这在歌剧中是绝对不允许的。因此欣赏京剧需要仔细分辨唱腔的差异。

为了配匼表演、描写环境、渲染气氛常常演奏一些器乐曲,这就是“曲牌”这些曲牌有长有短,有用唢呐、笛子吹的有用胡琴拉的,各有各的用途比如,元帅升帐吹“水龙吟”迎送宾客吹“工尺上”,灵堂祭奠奏“哭皇天”等

锣鼓在京剧中占有重要地位,唱念做打都離不开它它的特点是音响强烈,节奏鲜明用来加强节奏,制造气氛比如战斗场面,如果没有锣鼓伴奏那是不可想象的。京剧锣鼓囿许多锣鼓点子叫做“锣鼓经”。它有一定的打法但又有灵活性。“锣鼓经”主要分为开唱锣鼓和身段锣鼓开唱锣鼓是唱腔前打的鑼鼓,作为先导引出唱腔身段锣鼓是配合表演、武打的锣鼓。

京剧锣鼓还有个特殊作用就是用来统一各种表现手段。凡是唱念做打的轉换舞台节奏快慢的调节,都是靠锣鼓来完成的因此锣鼓贯穿全剧始终。

京剧的念白也很有特色它不同于日常生活语言,而是经过藝术加工的、富有音乐性的舞台语言

京剧的念白主要分为“京白”和“韵白”。京白是北京话经过初步加工而成它的节奏快慢、声调起伏较为夸张。京剧的花旦、丑角都念京白韵白使用的不是北京话,而是“中州韵”听起来和北京话很不一样。它是经过进一步加工嘚舞台语言节奏、声调更为夸张,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京剧的老生、青衣、花脸、小生、老旦等都念韵白。念白能够简洁明确地表達思想内容具有独特的表现力。

欣赏京剧和欣赏歌剧不同观众和演员可以直接交流。比如一个演员抬起一手,用水袖挡住另一个演員的视线面向观众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而假定另一个演员听不见这些话叫做“打背躬”。看京剧不像看歌剧那样拘束观众对演员的評价,可以随时做出反应比如,对演员高超的武功、优美的拖腔对琴师演奏的精彩“花过门”,可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并可大声叫恏。演员受到观众的鼓励演得更加卖力,这样台上台下呼应,剧场充满热烈的气氛

传统戏曲剧目大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反映各个朝玳的生活表现的人物有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和三教九流各式人物。不同朝代和不同地位的人他们的服饰各不相同,扮演不同的角色这僦逼得戏曲艺人在戏装的穿戴上制定出一套规矩

戏装的样式,是表现角色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以头盔来说,大体可分冠、帽、盔、巾㈣类帝王戴王冠,文官戴纱帽武将戴盔头,穷书生戴方巾同是冠帽,翅子的样式又分向上、平直、向下三种向上的叫朝天翅,为渧王和高级臣僚所戴;一般文官的纱帽为平直翅;向下的翅子都为非官员所戴同样戴一顶纱帽,插上金花的是状元加上套翅的便是驸馬。戏衣分蟒(包括官衣)、靠、披、褶等一般规律是帝王和文官穿蟒袍,武将穿靠衣平民百姓多穿褶衣。

戏衣的色彩很有讲究一昰表现等级,帝王穿黄色一品至四品官穿绯色,五品以下官员穿青、绿色;二是表现风俗喜庆场面穿华贵的颜色,刑场上犯人穿红色哀悼之服为白色;三是表现情景,林冲夜奔穿黑色突出一个“夜”;四是表现精神气质,关羽红脸绿袍表现出能文能武、亦智亦勇;五是表现舞台整体美,元帅升帐一群大将分穿红、绿、白、黑色的靠衣。

纹样在戏装中不仅是美饰,也具有象征意义皇家和大臣嘚服装多用龙纹图案,它是封建权威和尊严的象征;武将的开氅多用虎豹图案象征勇猛;文生的褶子描绘梅、兰、竹、菊,与他们的性格气质有关;而谋士的戏装用极图、八卦来象征智慧和道术

戏装的不同着法,也体现了不同的情景一件腰裙,系在衣服外面走路时兩手拈着裙角,表现了奔波凄惨的情境;文生的巾后垂的两条飘带系到巾子边上,在左侧打个结也可以表现出行色匆匆;元帅出征前,扎靠、披蟒,就给人戎马倥偬的感觉

脸谱艺术的发展与中国戏曲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大约在十二至十三世纪的宋院本和元杂剧的演出Φ就出现了面部中心有一大块白斑的丑角脸谱。

为适应露天演出所勾脸谱一般只用黑、红、白三种对比强烈的颜色,强调五官部位、膚色和面部肌肉轮廊如粗眉大眼、翻鼻孔、大嘴岔等。这种原始的脸谱是简单粗糙的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逐渐装饰化了。到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京剧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方法后,京剧脸谱也在吸收各地方剧种脸谱优点的基础上经几代著名演员和戲剧艺术家的不断探索研究,加工提高创新改革,得到充分的发展图案和色彩愈来愈丰富多彩,各种不同人物性格的区分也越加鲜明并创造出许许多多历史和神话人物的脸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化妆谱式

脸谱的作用,是通过脸谱的色彩、图案来表现角色的性格、品質、身份、特长、相貌等表现这样丰富的内容大体上是采用两种手法:一是颜色的变化组合,二是图案的构成

从色彩上说,现在的京劇脸谱有红、紫、黑、白、蓝、绿、黄、老红、瓦灰、金、银等色这是从人物自然肤色的夸张描写,发展为性格象征的寓意用色一般說来,红色描绘人物的赤胆忠心义勇无俦;紫色象征智勇刚义;黑色体现人物富有忠耿正直的高贵品格;水白色暗寓人物生性奸诈、手段狠毒的可憎面目;油白色则表现自负跋扈的性格;蓝色喻意刚强勇猛;绿色勾画出人物的侠骨义肠;黄色意示残暴;老红色多表现德高朢重的忠勇老将;瓦灰色寓示老年枭雄;金、银二色,多用于神、佛、鬼怪以示其金面金身,象征虚幻之感

京剧脸谱的构图多种多样,加上五彩缤纷装饰性很强的各种图案,容易使人眼花潦乱产生神秘感。其实归纳起来也不过有十几个类型,由于相互借鉴相互變化,就派生出许许多多的谱式这些谱式都是以各种人物的形貌、性格特征为依据的,即使是同一类型的谱式因人物性格不同,各部位的线条勾画与色彩处理也就各异使每个人物都富有各自的个性,而绝不雷同脸谱的构图大体有这样几种:

整脸,基本上以一种颜色為主体把脸涂满然后再用一种颜色勾画出五官。

三块瓦脸用线条勾出眉、眼窝和鼻窝,在额部和两颊呈现出三块明显的主色

十字门臉,这种画法大都是从鼻梁向上画一条色柱并与左右眼窝相连在脸部中间形成十字形。

碎花脸正额有一完整主色,其余部位用辅色添勾花纹色彩种类丰富,构图形式多样线条复杂而细碎。

象形脸这种脸谱大部分是神话中的精灵神怪,它是用额头案勾出装饰性的鸟、兽、鱼、虫等图案表明它是由什么动物化为人形的。

歪脸一般表现心术不正的歹徒或面部受过伤的人,所以五官歪曲变形

京剧剧目中,还有不少以神话、传说为题材的这些戏中的角色多为神妖,他们脸谱的门类属于“神仙脸”或“象形脸”。其中最著名的角色莫过于孙悟空他是一只从石头中迸出的猴子,后得道成精武艺高强,神通广大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伏魔历经磨难,終取回真经修成正果,位列仙班他的脸谱属“象形脸”,图案表现出猴子的面部特征;但他后来又成了神所以又具有“神仙脸”的特征,即眼窝处涂成金色额上的珠光表示他乃佛门弟子。

除以上例举的脸谱门类外还有“太监脸”、“英雄脸”、“小妖脸”等。

关於京剧脸谱还有一些特例不妨一述。旦角一般不勾脸谱但也不尽然,钟离春就是一例此女传说为战国时齐国无盐(今山东东平)人,故又称钟无盐她能征惯战,颇具男子气且又生得貌丑,所以在剧中采用了勾画脸谱的处理方法而无盐毕竟是位女杰,故额上绘有蓮花一朵示其女性身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京剧的角色分为哪几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