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书法落款怎么写二、三、十、上、千、仁、佳字怎么写

频道本月排行
随机推荐文章
Copyright (C) 2006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神州巨龙——当代狂草书法第一人杨希仁(3)
第五乐章神州巨龙腾五洲(腾飞篇)“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博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峥嵘岁月,何惧风流。”中国著名歌星刘欢的一首“少年壮志不言愁”。唱出了杨希仁气势长虹的少年壮志;唱出了杨希仁狂草路上坚定信念;唱出杨希仁传奇人生的心路历程;唱出了杨希仁回报祖国的高尚情操。时序刚刚过了秋分,人们就觉得突然增加了一些凉意。早晨,杨希仁再度来到当年他立下少年壮志的黄河岸边。仿佛黄河的涛声比原来更响了一些。天,也比以前更高更远了一些。回头向芒山岭上望去,哦!秋色更浓了。多么可爱的秋色啊!此刻,展现在杨希仁眼前的一座座山头,一道道山坡,简直是一派五彩缤纷的世界。苹果园里染上了一抹抹艳丽的红霞。栗子树下堆起了一座座油光闪亮的“玛瑙山”。这边是满山摇铃的核桃坡,那边是黄中透红的杏树沟。时尔走进紫英英的葡萄岭,时尔又飘来扑鼻的花椒香。……看不完的画卷,阅不尽的秋色。杨希仁又一次醉了。他醉于这美好的秋色,他醉于这满山的果实。十几年来,杨希仁牢记张旭、怀素二位祖师梦中教诲。历经苦炼,他的狂草书法正如眼下满山、满坡的秋实硕果,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他墨香神州大地,字飞五洲四海。为中华民族的书法艺术增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日,《中国书画报》的一则征稿启示,让杨希仁看着发呆。原来,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美国海外艺术家协会,世界华人文艺术交流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世界华人书画艺术大赛”,向全世界发出了征稿启示。其书法作品从未走出家门的杨希仁,心里忐忑不安,不知如何是好。最后,他还是抱以投石问路之心,向大赛组委会所在地泰国曼谷市寄去狂草作品《张旭古诗四帖》。他在期待着,一天、二天、三天……一晃二十多天过去,仍杳无音讯。他想,这准是石沉大海了。铃铃……铃铃……电话铃响了。杨希仁怎么也没有想到,这竟是大赛组委会从泰国曼谷打来的电话。这是一个报喜的电话,这是一个胜利的电话。来电话说:“大赛评委一致认为:‘你的作品存有张旭之势气,含有怀素之旋风。用笔顿挫使转,刚柔相济,内撅外拓,千变万化,雄强奇伟,纵逸豪放,被称之盛世佳作珍品。’”连日来,杨希仁一直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这天上掉下来的喜讯,让他欣喜若狂。伴着黄河涛声,他不禁开怀大笑,那笑声从他那宽大的胸膛里直冲而出,形成了巨大的声浪。那笑的声浪似乎将河旁的小叶杨树的树叶震动得发出沙沙的响声。杨希仁的笑声回荡在黄河畔上。然而,这笑声却又迎来了大赛组委会寄来的获奖证书和金质奖章。杨希仁手捧这人生收到的第一份获奖证书,他爱不释手,认真地阅读着。“杨希仁先生,鉴于你在书法艺术方面的突出贡献,并荣获‘世界华人艺术大奖’。特授予‘世界华人艺术家’荣誉称号。”一夜之间,杨希仁成了“世界华人艺术家”。登上了世界艺术宝座有人比喻,这是一声春震天响。有人形容,这是一棵新型原子弹爆炸。“石破天惊逗秋雨。”这突如其来的惊天动地之举,让杨希仁及其身边的人好象在做梦一样。其实,这不是梦!杨希仁的狂草大戏才刚刚拉开帷幕,“小荷才露尖尖角”。他真正的好故事还在后面。故事之一:紧接着,设在美国纽约的“美国金鹅奖书画大赛组委会”向杨希仁发来了邀稿函。在大赛专家评审会上,杨希仁狂草作品一经亮出,便吸引了所有专家的眼球。不由得让大家眼前闪出一道亮光。评委们认真地分析着、讨论着、欣赏着这一传奇之作。不禁伸出惊赞的大拇指。这年秋天,伴着满遍野的秋实硕果,杨希仁收到了从美国寄来的“美国第三届国际金鹅奖书画大赛金奖”证书。于是,杨希仁又一次站在国际书画大赛的致高点。成了世界舞台的书法骄子。故事之二:2004年初春,杨希仁的狂草作品被推荐到世界教科文组织大中华区。这天,来自全世界几十个国家的艺术专家齐聚一堂。他们认真地对杨希仁狂草作品进行评审。大家争先恐后地激情发言。大家站在国际水准高度的评述。给杨希仁狂草送来了一道道绚丽的光环。主持人宣布:“下面进行举手表决。”满场地举手是对杨希仁狂草的最高奖赏。评审通过了,且是全票通过。杨希仁再次胜利地走上了世界书法的历史舞台。日,杨希仁收到寄自世界教科文组织的一份证书,上面写着。“杨希仁先生:鉴于你在业界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通过有关部门大力推荐,经世界教科文组织大中华区专家组审定,并报世界教科文组织专家学术委员会的确定,你已正式成为“世界教科文组织专家成员 ”。故事之三:时间:日。地点:郑州市淮新街25号院。咚……咚咚……一阵急促敲门声,惊醒了正在午睡的杨希仁。来人是中国书画鉴定管理中心书画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张瑞岭。“杨先生,我是专程给您送‘作品润格证书’的。”说话间,张瑞岭那兴奋的脸膛和那灿烂的眉宇之间都洋溢着对杨希仁的恭贺之意。尚未落座,张瑞岭便从包中掏出了中国书画鉴定管理中心书画评审委员会润格认定证书。亲切地说:“杨先生,此证交由您保管。”激动的杨希仁手捧“证书”,那种兴奋的眼神一刻也没有离开“证书”。上面的字字句句,令他心潮难平,激动不已。“杨希仁先生的书法作品(狂草)特点,秉承‘张、怀’风范,笔法刚健飘逸,力透纸背。经本委员会认定:杨希仁的书法作品润格5000美元/平方尺。”事情是这样的,当杨希仁的狂草成果传到中国书画鉴定管理中心。令所有专家为之一惊,为之一喜。分析其作品,他们从中找到中国唐代草圣张旭、怀素的影子。其作品之势、之气、之风、之狂、之神均含张旭、怀素之灵气。同时,又兼有他自己的独创风格。“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多少年来,他们足遍神州大地,从未发现一位真正的张旭、怀素狂草风格的秉承者。对于这意外的收获。他们个个喜出望外,人人喜笑颜开。随即,他们决定派副主任张瑞龄专程河南郑州。拜访了杨希仁。通过对杨希仁实地考察和了解,进一步确认了他在我国狂草书法上的领先地位。在张瑞龄指导下,杨希仁填写了作品润格认定申报表。在北京,该管理中心主任黄志杰早就对这位传奇的狂草老人入了迷。听了张瑞龄副主任的返京汇报,他更是坐不住了。于是,他随即乘车亲临郑州,直到见到了杨希仁,他那颗惊奇的悬心总算是落下了。出于对老艺术家的尊重,出于对老艺术家的关爱,为了保证杨希仁正常的工作与生活不受影响。尔后,凡是涉及到中国书画鉴定管理中心的相关活动,都是由他们派人前往郑州与杨希仁沟通、交流、协商。故事之四:2006年初夏的一天,一封来自荀子祖籍地山西省“临汾市荀子文化艺术节组委会”的邀请函,飞落在杨希仁案边。诚邀他参加该市“荀子文化艺术节”。荀子是杨希仁十分敬仰的我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加之这是一块老革命根据地。很少出门的杨希仁果断决定,毅然乘车踏上了这块热土。在这里,我国著名书法家崔真峰等数十位书法家欢聚一堂。他们畅谈着中国书法的历史与未来;他们赞赏着荀子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贡献;他们感受着革命老区的奉献精神;他们议论着革命老区的建设和发展。这天,上午9时,“临汾市荀子文化艺术节”拉开了大幕,书法家们纷纷走上前台,争相献艺献宝。此时,杨希仁心里沉甸甸的。他敬仰荀子,他崇拜荀子。是荀子的“锲而不舍”让他有了更大的恒心和毅力,克服了狂草路上重重困难。是荀子的“青出于蓝胜于蓝”,让他敢于向父亲提出挑战。是荀子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水流,无以成。”让他一步步地走向辉煌。他想,来到荀子的家乡,有什么理由不为其家乡做些贡献。而这块土地恰恰又是革命老区,曾有无数革命先烈为中国革命抛头颅,洒热血,贡献了自己的生命。他想,来到革命老区,有什么理由不为老区建设作出努力。杨希仁登场了。他挥毫泼墨,气势磅礴。他把对荀子故乡,对老区人民的感情诉诸笔端,只见他满纸线条飞动,点画涌动。一口气写下了12幅。当场拍卖,所得现款全部捐献给了这片存有浓厚的荀子文化气息的红色大地。第六乐章人未狂时字已狂(硕果篇)在杨希仁办公室正面墙上,端端正正地悬挂着一幅令人瞩目、意境深刻的七律诗。笃情唐草度冷窗,那管蹉跎岁月长。铁砚磨乱三千万,人未狂时字已狂。这首诗是中国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长刘三洛赠给杨希仁的。刘三洛工笔细致、写意达境。将杨希仁对狂草书法的如痴如醉,刻苦练习,秋实累累的人生轨迹,心路历程表现得淋漓尽致。是的,翻阅杨希仁的人生狂草史册,回顾他那勤学艰辛历程。那一册、那一程,都无不让人发出惊叹:“有笔如山墨作溪。”古人云:“欲作草书,必先释志遗形,以至于超鸿蒙,混希夷。”杨希仁染翰多年,尤嗜大草,纵横有不羁之志。身居日本的中国历史学家,中国名典著名收藏家后藤澄夫称赞说:“杨希仁先生书法,草气淋漓,骨势纵横,是难得的传世珍宝。”杨希仁说:“写草书得有草气,草气就是不拘法数,变通创造之力。不从细处经营,而着眼于大局。故心存全数,笔墨纵横。写草书还得有气势,草气流行之气,草书贵在不拘、贵在化成、贵在超著形上。狂草的最高境界是不求形似,但求神似。不见字形,只见线条。”因而,纵观杨希仁草书,他触字生机、生气、生势、无滞、无塞、无碍,草势流行,气豪势雄,纵横流漓。杨希仁狂草时常即兴而来,收胸运气一气呵成,却又始终一贯,保持一种气势。放眼望去,深感其字里行间喷放着一股磅礴飞动的激情和力量。远看似流云万朵,变幼,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胶龙翻腾、或如飞鸟出林、或如大鹏展翅。再观之,却又如严霜扑面,利剑锋出,令人油然生畏。我亲眼目睹了杨希仁仅用50秒将李世民《百箴言》飞然纸上。顿时,不禁让我想起一首唐代古诗:“笔下唯看激电流,字成只畏盘龙走;怪状奔腾若转蓬,飞丝历乱如回风。”几年前,在世界教科文组织专家评审会上,来自东南亚国家专家张春毅先生评叙说:“中国杨希仁先生狂草已经达到一个常人所不能及的境界,在当代无人能出其左右。他断言,杨希仁势必成为一代‘狂草大王’。”这天。北京,蔚蓝色的天空皎洁无比,只有几片薄沙似轻云,平贴于空中。犹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好似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沙。按照电话预约,中国书画鉴定管理中心黄主任准时来到原文化部部长高占祥办公室。当杨希仁的狂草作品展现在这位老部长眼前时,他心花怒放,惊喜万分。他激动地说:“杨先生狂草恣肆汪洋,气势非凡,纵横飘逸,独具风格,创造性地形成了他的狂草风貌。杨老是当代难得狂草艺术家,其作品应是当代一绝。”临别时,高占祥老部长一再叮嘱:“黄主任,杨先生为我们中华民族书法艺术争得了荣誉,争得了骄傲,做出了突出贡献。请你代我向他表示问候。且记,一定要多关心,多体帖,多帮他解决工作及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春来草色一万里。”杨希仁用他的一步一个脚窝,踩出了一条心血和汗水铺就的成功之路。日。早上8时,我按响了杨希仁家的门铃。依照约定,我是想透过杨希仁获奖证书、奖牌及奖章。去探寻他那血与火的狂草足迹。杨希仁指着案台上的三个箱子,满怀激情地介绍说:“这左边一箱是获奖证书,这右边一箱是获奖奖牌。这中间一箱是获奖勋章和各种兼职证书。”啊!他竟然获这么多的奖励,我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好奇地问:“这里有多少份证书?”他回答:“不知道。”我又问:“这里有多少枚奖章?”他回答:“还是不知道。”杨希仁可能看出了我的心思。为了破译我心中的谜团。他告诉我:“这些年,国内外书法大赛的邀请函象雪片似地飞过来。我有选择的参加一些,然而,只要我一旦作品寄出,回来的一定是获奖证书或奖牌。”他还说:“我参赛的目的是宣传,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狂草书法艺术,至于个人名利我看得很轻,很淡。”征得杨希仁同意,我随意翻阅一下。这是获得的胡锦涛题词:“高瞻远瞩”的匾牌,金质奖章。这是一枚“世界教科文特殊贡献专家”勋章。这是一枚“二十世纪中日书画名匠”勋章。这是“世界名家书法大赛金牌”。这是其作品与齐白石、、刘海栗、启功同台巡展的证书。……在他家里,我还意外的发现了一块新大陆。这些单独存放的证书和资料,记载的是他那狂草作品在美国、日本、泰国、英国、巴西、韩国、法国等几十个国家展出的盛况,以及被这些国家的政治领袖、相关团体、名人收藏相关情况。杨希仁的狂草艺术已跃上了中国之峰。登上了世界之颠。随之,他的名字和作品也陆续地登上中国和世界顶级艺术宝座。作为记者,我总想通过观察来获得杨希仁更多的讯息。果然,当我的视线落在他那满满的书柜时,眼睛倏地一亮。为了探个究竟,我兴奋地取下几部,不停地翻阅着。《世界书法名人录》、《世界艺术家大赛精品》、《首届世界华人艺术家大赛精品集》、《2003(汉城)国际书法名人大展》、《中国当代书画名典》、《中国书法艺坛名家大师全集》……让我惊叹不已的是,这里无一部没有杨希仁的作品。后来方知,这里珍藏的100多部世界级、国家级的艺术精品。全都收编有杨希仁的狂草作品。我被感动了,我又一次被这位狂草书法家辉煌成果感动了。尾声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我国著名作家冰心有句名言:“明艳的花,人们只羡慕他盛开的美丽。却不知她当初的幼芽浸透了多少奋斗的血泪。“阅读杨希仁,使人悟出一个道理。大凡有成就的人,所以魅力出众,胆识超人,完全是由于艰苦磨炼,再加一腔热血。阳光总在风雨后,梅花香自苦寒来。杨希仁正是如此。艰苦磨炼是他搏击蓝天的羽翼,一腔热血是他破浪出航的风帆。载着胜利的喜悦,披着绚丽的花环,唱着嘹亮的歌声,杨希仁跨越了成功的彼岸。“春城无处不飞花。”假如说世界狂草书法艺术的发展像一个万川奔流的江海,杨希仁无疑是那一朵最为亮丽的浪花,在融汇入大海时绽放出最璀璨夺目的一瞬!假如说中国的狂草书法艺术发展是一个姹紫嫣红的大花园。杨希仁无疑是占尽春色的报春花,成为最为骄人的一朵。创作杨希仁报告文学,依我最初创意,早该画上一个句号。可这顿号、逗号却偏偏不停地闪出,让我难以收笔。大概是他那一串串、一嘟嘟鲜活而精彩的故事感动着我。大概是他那缀满枝头,垂实如神的丰收果实,让我不能舍手抛袖而去。写作杨希仁,便有如诗画卷涌上笔端,让我一发而不可收。是的,杨希仁本身就是一部用传奇故事堆起来的人生传奇。应该是一部几十万字、几百万字的鸿篇巨制。而今天设计的两万多字的篇幅的文章又包容他的一生。我只能抱歉地对读者说:这里记载的仅是他传奇人生的冰山一角。一个完整的、立体的、多层次的、全方位的杨希仁,尚须且听下回分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杨希仁尽管今年76岁高龄。但他那健壮的体魄,敏捷的思维,豪爽的气度。特别是他挥笔狂草时,那气势、那疯狂、那豪迈、那坚毅。那“挥毫落纸如云烟”;那“万里江山笔下生”;那“横扫千军如卷席”;那“笔锋杀尽中山兔”。无不让人感到他浑身喷发着青年人那青春的气息,那青春的活力,那青春的龙腾虎跃,那青春的勃勃生机。下午,当我再次走进杨希仁办公室时,他正在伏案专心致志的研究《怀素佛园四十二章真经》字帖。“杨老师,您还在学习呀?”我不解地问。“学无止境吗?两位草圣祖师”藏正于绮,蕴真于草,稿巧于朴,露筋于骨。”既使读书万卷,仍尚有难解之处。狂草书法本身是一门极深的学问,我势必要写到老,学到老,研究到老。”他如此坚定地回答,让我恍然大悟了。啊!杨希仁仍宝刀未老,壮心不已。他要在狂草路上写出更新、更美的长卷。创作出更多、更新的故事。
上拍指数:0件拍品
交易指数:0件成交作品
艺术家拍卖排行
艺术家搜索指导
张旭快速通道
| (C)2009 版权所有·搜艺搜此内容是搜艺搜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的结果,不代表搜艺搜赞成被搜索网站的内容或立场书法故事 (二十一至三十章)-提供留学,移民,理财,培训,美容,整形,高考,外汇,印刷,健康,建材等信息_突袭网
当前位置&:&&&&书法故事 (二十一至三十章)
热门标签:&
书法故事 (二十一至三十章)
来源: 由用户
编辑:王亮
第二十一章 《兰亭序》存世三百年流传路线图
&&&&&公元361年王羲之五十九岁病卒。
王羲之谢世后,《兰亭序》真本墨迹的流向就成了一个谜。
刘悚在《隋唐嘉话》记载:“王右兰亭序,梁乱出在外,陈天嘉中为僧永所得。至太建中,献之宣帝。隋平日,或以献x王,王不之宝。後僧果从帝借拓。及登极,竟未从索。果死后,弟子僧q得之。太宗为秦王日,拓本惊喜,乃F价市大王书兰亭,K不至焉。及知在q处,使萧翊就越州求得之,以武德四年入秦府。”
刘悚,字鼎卿,唐朝著名史学家刘知几之子。《隋唐嘉话》唐代笔记小说集,记载南北朝至唐开元年间历史人物的言行事迹,也记录了一些有关文学艺术的材料,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里的某些史实,即取材于此书。刘悚《隋唐嘉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讲述兰亭故事的书籍,这篇记载虽然只有一百四十多个字,但是,他给我们勾画了王羲之去世(公元361年)到武德四年即公元622年,二百六十年间《兰亭序》流传轨迹。这里,有六个关键节点:
一是,“王右军《兰亭序》,梁乱出在外”。魏晋南北朝三百六十余年间,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期间有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当时南方包括宋、齐、梁、陈四朝。梁,公元502年为萧衍所建,建都建康。共历八帝、五十六年。梁武帝时国力颇盛,公元548年发生“侯景之乱,”,梁被搞得四分五裂。公元557年被陈霸所灭,陈朝建立。这时离永和九年(353年)二百年。就是说《兰亭序》在王羲之后人手中保留了近二百年,梁武帝时发生侯景之乱,流落在外。
二是,“陈天嘉中,为僧永所得”。南朝陈天嘉年间(560―565)离永和九年(353年),有二百一十余年。僧永即智永,《国史异篡》云,陈永欣寺僧智永师,远祖逸少,历纪专精,摄齐升堂,真草唯命,章草及草书入妙。据唐人何延之《兰亭记》的记载,智永是王羲之的第七代孙,和侄子王孝宾(法号慧欣)一起出家。二人刚落发为僧时,都住在会稽嘉祥寺,据说就是当年王羲之的旧宅,后来移居到永欣寺。为什么叫永欣寺?是因为梁武帝萧衍看到智永、慧欣叔侄二人都落发为僧,就根据两人法号把他们住的寺庙赐名为永欣寺。智永继承王羲之的衣钵,精勤书法,常居永欣寺阁上临写《兰亭序》,前后凡三十年。《国史异篡》说,智永“尝于楼上学书,业成方下。”毛笔笔头用坏就扔进大簏中,每个大簏的容量都在一石以上,居然装满了整整五大簏!智永曾书写真草二体《千字文》八百多本,分施于浙东地区的各个寺院。到唐代,当年智永临书的阁楼还存在。智永禅师一直活了将近百岁才去世,去世前,他将《兰亭序》墨迹传给了弟子辩才。辩才俗姓袁,是梁朝司空袁昂的玄孙,博学多才,琴棋书画无不妙绝。辩才得到《兰亭序》后,十分珍视,密不示人,在自己居住的房间房梁上掏了一个暗龛,用来贮藏《兰亭序》。他对《兰亭序》的宝重,比智永还为重。
三是,“至太建中,献之宣帝。”&太建(569年―582年)是南朝陈宣帝陈顼的年号,共计十三年N。“至太建中”,大概也就是公元575年前后,《兰亭序》被献给了陈宣帝陈顼。陈顼(<font style="FONT-SIZE: 18 FONT-FAMILY: 宋体" color="#0年-<font style="FONT-SIZE: 18 FONT-FAMILY: 宋体" color="#2年),南北朝时期陈朝第四位皇帝,在位十三年N,陈顼在位期间,国家比较安定,政治也较为清明。陈顼死于陈太建十四年(<font style="FONT-SIZE: 18 FONT-FAMILY: 宋体" color="#2年),享年53岁。
四是,“隋平陈日,或以献x王,王不之宝。”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正月,隋晋王杨广统率大军,攻占了陈都建康,生擒陈后主,陈王朝灭亡。隋仁寿四年(<font style="FONT-SIZE: 18 FONT-FAMILY: 宋体" color="#4年),杨广(<font style="FONT-SIZE: 18 FONT-FAMILY: 宋体" color="#9年-<font style="FONT-SIZE: 18 FONT-FAMILY: 宋体" color="#8年4月10日)弑父登基史称隋炀帝,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隋炀帝登基后,巨大的工程和连年的战争使民生不堪重负,引发大规模暴乱。<font style="FONT-SIZE: 18 FONT-FAMILY: 宋体" color="#8年,隋炀帝被宇文化及缢死。杨广受封晋王时刚刚十三岁,隋开皇九年统率大军灭陈王朝,刚二十岁,当然不会去把《兰亭序》当作宝贝了。是谁献给晋王杨广的呢?刘悚写到:“或以献x王”,就是说他也不知道。
五是,“后僧果从帝借拓。及登极,竟未从索。果死后,弟子僧q得之。”&僧果即智果,和辨才、虞世南均智永书法高足。智果以拓印的名义将真本《兰亭序》从晋王杨广手里借来,因为杨广压根没有把《兰亭序》当作宝贝,他登极当皇帝,也就没有向僧果索要。看来,智果是一个有勇有识的人物,他在险象环生的社会环境中,依靠智惠和胆量,保护《兰亭序》。智果死后,弟子q才得之,这大概是在隋朝末年或唐朝初年。
六是,“太宗为秦王日,拓本惊喜.....及知在q处,使萧翼就越州求得之,以武德四年入秦府。”q即辩才。唐太宗李世民做秦王的时候,见到了《兰亭序》的拓本,感到“惊喜”,这个“惊喜”情节十分重要。如果没有这个“惊喜”,很可能以后就不会发生萧翼智取《兰亭序》的故事,那《兰亭序》的历史就可能是另一番景象了。&“及知在q处,使萧翼就越州求得之,以武德四年入秦府。”&武德四年,即公元622年,这离永和九年(353年)已经二百六十九年,离王羲之去世(361年)近二百六十年。按着刘悚的说法,在王羲之去世二百六十年后,《兰亭序》被秦王李世民得到。
对这段历史,宋朝桑世昌《兰亭考》也有相似的记载,可供参考。桑世昌说,萧梁末年大乱,《兰亭序》墨迹流出内府,陈朝天嘉中为僧人所得,至大建中献给陈宣帝。隋朝灭陈,有人将其献给晋王杨广,杨广不加重视。后来僧智果从杨广处借出摹拓,杨广即位之后也没有索要。智果去世后,为其弟子僧言所得。唐太宗为秦王时,见到了《兰亭序》拓本,非常喜爱。后来听说真本在辩才处,就派欧阳询到越州求得之。武德四年,入于秦王府。&
&&&&&王羲之《兰亭序》,从公元353年横空出世,到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随葬昭陵,存世三百年。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大略描绘出三百年间,《兰亭序》真迹流传路线图:公元353年暮春时节&,王羲之挥笔写下《兰亭序》;公元357年―361年,王羲之辞官退隐浙江金庭观直到去世,《兰亭序》应该在那里伴随主人走到生命终点;公元361年&―557年&,《兰亭序》作为传家之宝应该继续保留在王羲之后人手中(或按宋朝桑世昌《兰亭考》说法后来进入梁内府),梁朝末年时局动乱,流落在外;公元560―565《兰亭序》为王羲之七世孙僧永所得;公元575年前后,《兰亭序》被献给了陈宣帝陈顼;公元589-<font style="FONT-SIZE: 18 FONT-FAMILY: 宋体" color="#8年被献给杨广,后僧果以拓印为借口向杨广借而未还,后僧q才得之;公元622年(或627年―649年)被唐太宗李世民所得;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兰亭序》随葬昭陵。此时离永和九年兰亭盛会,王羲之醉笔写兰亭,二百九十六年。
第 二十二 章 启功考证神龙本兰亭保存原本面貌最完整
&&&&&&启功先生是中国书法界和文物收藏界的泰斗,精于鉴定古代法书绘画和碑帖,《兰亭帖考》是启功先生书法史研究的力作。他把现存之唐摹本、唐宋临本、定武本石刻、历代传刻本、伪造本按系统逐一归类,并重点就定武本、唐临本、唐摹本三类详加论述。指出定武本调整行距加栏,已非原本面貌,只有神龙本行距前松后紧,中有浓淡墨改定加字之处具有草稿特点,保存《兰亭帖》原本面貌最完整。
&&&&启功说,世传《兰亭帖》摹本刻本,多如牛毛,大约说来,不出五类:一、唐人摹本。意在存真,具有复制原本的作用。二、前人临写本。出于临写,字形行款相同,而细节不求一一吻合。三、定武石刻本。四、传刻本。传刻唐摹或复刻定武,意在复制传播,非同蓄意作伪。五、伪造本。随便拼凑,妄加古人题署,或翻刻,或临,任意标题,源流无可据,笔法无足取,百怪千奇,指不胜屈,更无足论了!&&
&&&&&吴炳本,今已流入日本。是五字未损,墨稍重,时侵字口,还有后人涂墨的地方如“悲也”改“悲夫”字,“也”字的钩;“斯作”改“斯文”,“作”字痕迹俱涂失。
黄绢本,今已流人日本。“领”字上加“山”字,笔划较丰腴,有唐人风格而不甚精彩,字形不拘成式(如“群”字杈脚之类),是临写的,非摹的。 
&张金界奴本,故宫藏,&乾隆时刻《兰亭八柱帖》,列此为第一柱。原卷白麻纸本,墨色晦暗,笔势时见钝滞的地方,大略近于定武本,细节如“群”脚杈笔等,又不尽依成式。帖尾有小字一行曰:“臣张金界奴上进。”董其昌跋云:“似虞永兴所临。”梁清标遂实题簸曰:“唐虞永兴临《禊帖》。”此后《石渠宝笈》著录和《八柱》刻石,直到故宫影印本,俱标称为虞临了。启功疑它是宋人依定武本临写者。如“激”字,定武本中间从“身”,神龙本从“身”,此本从“身”,亦与定武本同。
褚临本,故宫藏,刻人《兰亭八柱帖》为第二柱。原卷淡黄纸本,前后隔水有旧题“褚模王羲之《兰亭帖》一行”,帖后有米芾题“永和九年暮春月”七言古诗一首。启功认为此帖宇与米诗笔法相同,纸也一律,实是米氏自临自题的。&
启功说,所谓摹,是以传真为目的。必要点画位置、笔法使转以及墨色浓淡、破锋贼毫,一一具备,像唐摹《万岁通天帖》那样,才算精工。今存《兰亭帖》唐摹诸本中,只有神龙半印本足以当得起。神龙本,故宫藏,他曾屡观原卷。这帖的笔法织得体,流美甜润,迥非其他诸本所能及。破锋和剥落的痕迹,俱忠实地摹出。有破锋的是:“岁”、“群”、“毕”、“觞”、“静”、“同”、“然”、“不”、“矣”、“死”、各字;有剥痕成断笔的是:“足”、“仰”(此字并有针孔形)、“游”、“可”、“兴”、“揽”各字;有贼毫的是“踅”字;而“每揽”的“每”字中间一横划,与前各字同用重墨,再用淡墨写其余各笔。原来原迹为“一揽昔人兴感之由,若全一契”,后改“一揽”为“每揽”。这是后来讲《兰亭帖》的人都没有见到的。并且这“每”字在行中距其上的“哉”及其下的“揽”字,俱甚逼仄,这是因为原为“一”字,其空间自窄。定武本则上下从容,不见逼仄的现象。可知定武不但加了直阑,即行中各宇距离亦俱调整匀净了。若非见唐摹善本,此秘何从得见!(影印本墨色俱重,改迹已不能见。)惟怀仁《圣教序》中“同”字、“迹”字,俱集自《兰亭》,而俱有破锋,神龙本中却没有,可知神龙本也还不是毫无遗漏的。
启功还认为,这一卷的行款,前四行间隔颇E,中幅稍匀,末五行最密,但是帖尾本来并非没有余纸,可知不是因为摹写所用的纸短,而是王羲之的原稿纸短,近边处表现了挤写的形状。双摹纸二幅,也是至“欣”字合缝,这可见不但笔法存原形,并且行式也保存了超草的常态。若定武本界画条格,四平八稳,则这种情状,不复能见了。至于纸原迹的样子,今已不可得见,摹本哪个最为得真,也无从比较,但是从摹本的忠实程度方面来看,神龙本既然这样精密,可知它距离原本当不甚远。启功临兰亭序启功临兰亭序 局部&
第 二十三 章 今古名人说兰亭
&&&&&王羲之写《兰亭序》时并无标题,其标题乃是同时人及历代录此文者以己意加上去的。宋人桑世昌在《兰亭考》中说:晋人谓之《临河序》,唐人称《兰亭诗序》或云《兰亭记》,欧阳修云《修禊序》,蔡君谟(襄)云《曲水序》,苏轼云《兰亭文》,黄庭坚云《禊饮序》。宋高宗赵构称之为《禊帖》。
神龙本兰亭“岁在癸丑”一句,“癸”字笔画写得很细又很扁,“癸丑”二字共用一格,为什么呢?郭沫若认为《兰亭序》帖中“癸丑”二字共用一格,证明这是依托者忘记当时干支,而留下空白待填。高二适认为在干支盛行时代,干支配合缀成岁纪,连此普通常识都不知,何谈兴集为文呢?他说,实际上从书法角度看“癸丑”二字共用一格的布势,正符合王羲之在《笔陈图》关于“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字”和用笔“亦不得使齐平大小一等”的论述,恰恰证明这正是王羲之书作留下的痕迹。高二适指出文中还有类似情况,如“一世”二字也只占一格,这都是王羲之为书精妙之处。
启功说,“崇山峻领”的“领”字,冯承素神龙本兰亭序领字无山。到宋代出现了领字上有山字头者,称为“领字从山本兰亭”。其领字从山,次字三点,字耳旁,皆是从所谓张玖俪稣撸中纬舐豢赡苁敲总谰刹乇尽A熳执由奖镜睦蠢髑寮图遥蛎挥屑焦纤斡逃蜗啾荆忠蚬派票竟铱浚栽诿髑寤闾校扛饕欤寤ò嗣拧&
&&&&苏轼在《书摹本兰亭后》一文,对&兰亭帖“涂两字,改六字,注四字”做了一一说明:外寄所托改作因寄,于今所欣改作向之,岂不哀哉改作痛哉,良可悲改作悲夫,有感于斯改作斯文。因为王羲之当时是醉笔写兰亭,不可避免出现一些涂抹错讹之处,除上述之外,还有:“修G事也,&群贤至”:“G”应改“禾木”旁为“示补”旁,以“禊”为正确写法。.“{风和畅”:“惠”字少两笔,神龙本“和”字之“口”还多一笔,像“曰”。.“悟言一室”:悟言,在这解释不通,《古文观止》纠正为“晤”言,意为见面谈话。“嗉乃”:“”是“因”的异体字,而且是先写了“外”字,后又以“”字覆盖。.“怏然自足”:后人记载为“快”然(高兴)自足,其实“怏(yàng)然自足”翻译成“自负”“自信”是解释得通的。.“向之所欣a仰之间”:“向之”之下覆盖了“於今”二字,a是俯的异体字,今已废弃。.“岂不痛哉”:“痛”字覆盖的有点像是“哀”字。“未^不临文嗟悼”:&“^”是“尝”的异体字,今已不用。.“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由”,后人已纠正为“犹”,当“如同”讲。.“悲夫”:重墨抹去的字,一说是“良可”,还可能是“是可”、“亦可”,但更可能是“足可”。“夫”字:看出是盖住了“也”字。“有感于斯文”:神龙本的“文”字,特别模糊,褚遂良的临本,一眼就看出是由“作”字改写。
苏轼《书摹本兰亭后》一文还说,“曾不知老之将至”,是把“曾”误作“僧”。启功不同意,说今传世兰亭唐摹善本冯承素本及所谓虞、褚摹本,都没有“曾”或“僧”字。定武兰亭拓本有“僧”字,晚拓者单人偏旁残而模糊,似只剩一个“曾”字。于是人们就把它当作文中的漏字旁添字,念作“曾不知老之将至”了。其实,有的刻本上,不仅有僧字,其上方还有一“察”字,如薛绍彭本。这是什么意思呢?有“僧”字的表示原底本曾有南朝梁时人徐僧权的“押署”,或称押字,有“察”字的说明原底上有隋代姚察的押字。这些字是很可能后人加的,目的是为了表示曾经名鉴赏家寓目。
&&&&“浪字无异于书名”。北宋时,指神龙本兰亭序为褚遂良临本之说,流行渐多。米芾就常题冯承素本为褚笔,所据就在他认为该本笔有褚法。他说:“浪字无异于书名。”神龙本兰亭序中“放浪形骸”的“浪”字&,同褚遂良自己署名的“良”字,非常相象,看到这个“浪”字,无异就见到褚遂良在写自己名字,褚遂良写他的名字那个“良”和《兰亭序》中的浪字很像,笔有褚法。从这里可见当时以无名摹本为褚笔,已成为一种风气了。
&&&&唐代书法家李邕,人称“李北海”,认为自己擅长鉴别书法。一天有个叫肖诚的人,因为对李邕挑剔自己很不满,就造了几张假的古字画,对李邕说:“我有王羲之的真迹,珍藏了很久,现在想拿给你看看。”李邕很高兴,萧诚故意拖延了很久才让李邕看到。李邕认真仔细地看了又看,高兴地说:“这真是王羲之的真迹,我这辈子都没见过。”后来,肖诚把真相告诉李邕。李邕大惊说:“你再拿来我看看?”看到后,稍微瞟了几下,扔在床上说:“真是不怎么样。”戏剧家和文学家明代高濂,对这件事情感慨很深。他说“北海且然,况下者乎?”于是他经过长期揣摩研究,总结出一套“兰亭边旁考异”:永字无画,发笔处微转折;和下口字下横笔稍出;岁字有点在之下戈口之右;年字悬笔上凑顶;流字内乙字处就回笔,不作点;在字左人反剔;是字下疋,凡三转不断;事字脚,斜拂不挑;欣字欠右一笔,作章草发笔状,不是捺;抱字已开口;亦大矣,亦字是四点;兴感字,戈边是直作一笔,不是一点;未尝不字,反挑脚处有一阙;殊字挑脚带横;趣字波略少卷向上。高濂认为,倘若据此以观《兰亭》,恐怕就不会看走眼了。
第二十四章 《兰亭序》真迹下落至今仍是迷
唐太宗对《兰亭记》爱之有加,生秉烛夜赏,死则带入坟墓。刘悚《隋唐嘉话》记载,“帝崩,中书令褚遂良奏:《兰亭》,先帝所重,不可留。遂秘于昭陵。”&说是唐太宗死后,根据褚遂良的奏本,《兰亭序》与唐太宗&一起埋葬于昭陵。而何延之《兰亭记》记载有所不同。何文称,唐太宗临终时,对太子李治说:我死后,你只要把《兰亭序》用玉匣放进墓室我的身边,就是你尽孝了。”李治照办,李世民死后《兰亭序》真迹随葬昭陵。但是三百年后,五代后梁耀州节度使温韬盗掘昭陵,《兰亭序》真迹的下落至今仍然是个迷。
史载,从观十年开始,唐太宗修建昭陵。陵园面积两万余公,周长六十公里,是中酥潦澜缟献畲蟮姆饨ǖ弁趿园。在长达一百二十多年间,有王、妃、公主、宰相、大军等一百五十五人陪葬昭陵,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帝王陵园。唐朝连武则天在内共有二十一位皇帝,其中有十九位皇帝的陵都在汉陵以北的北山山脉一带,号称“关中十八陵”(武则天与李治同陵)。但其中十七座陵园都被盗掘,这第一祸首就是唐末五代时期的节度使温韬。
温韬,五代时梁国人,祖籍京北华原(今陕西耀县),曾任耀州、崇州、裕州等地节度使,镇辖关中地区。&温韬在长安做了七年行政长官,关中地区几乎所有唐朝皇陵,都被他盗掘。温韬盗掘唐皇陵是有案可稽的,不论正史、野史,都有明确记载。《旧五代史?温韬传》记载:“唐诸陵在境者悉发。”&《资治通鉴》亦载,“华原贼帅温韬聚众,唐帝诸陵发之殆遍。”宋人程大昌《考古编》中称,“史载温韬概发唐陵,独乾陵不可近,近之辄有风雨。”是说,在盗掘乾陵时,出现了极为反常的天象,狂风骤雨闪电雷鸣,温韬怕遭报应被吓跑了。&
关于温韬盗掘昭陵,《新五代史&温韬传》有详细记载:由于昭陵修筑异常坚固,他让士兵费尽力气打通了七十五丈长的墓道,进入地宫,见其建筑及内部设施之宏丽,简直跟长安皇城宫殿一样。墓室正中是太宗的正寝,正寝东西两厢各有一座石床,床上放置石函,打开石函,内藏铁匣。铁匣里尽是李世民生前珍藏的名贵图书字画,其中最贵重的当推三国时大书法家钟繇和王羲之的真迹。打开一看,二百多年前的纸张和墨迹如新。这些稀世珍藏,全被温韬取出来。温韬不通文墨,他把书画作品带出陵后,看上的不是价值连城的书画本身,而是装裱在外的华美绸缎。他让手下将上面的绸缎全部撕下来,而把作品扔了。对于人们最为关心的王羲之《兰亭序》,在温韬写的出土宝物清单上,没有记载,而且此后亦从未见真迹流传和收录的任何记载。因此有人猜测,《兰亭序》真迹很可能仍藏于昭陵墓室某更隐秘之处。也有人推测,可能是让温韬给撕毁了。
一九八四年西安市西大街梁家牌楼拆除旧房时,偶然在屋檐下发现了元代《兰亭序》碑刻拓片4幅,第4幅有二篇跋文。其中一篇是宋代蔡挺的跋文,文中说,相传《兰亭序》偕葬时,为李世民的姐妹用伪本掉换,真迹留存人间。&还有一种说法:唐太宗临终时要求太子李治将《兰亭序》放进墓室,李治表面答应,但是暗中调包,把复制摹本随葬昭陵,武则天死后将真迹带进了乾陵。而乾陵一千多年,原封未动,所以后世一些学者抱着一份美好心愿,希望《兰亭序》》能在武则天的乾陵内。武则天乾陵&&&
第二十五章 开皇本《兰亭序》是兰亭刻本之祖
说到《兰亭序》,人们对神龙本兰亭、定武兰亭较为熟悉,而于开皇兰亭,知之甚少。
“开皇”为隋文帝年号,踞今有一千四百年。开皇本《兰亭序》是已知《兰亭序》最早刻本。
开皇本《兰亭序》有两个版本:一种刻本帖尾署“开皇十三年十月”,称“开皇十三年本”。另一种帖尾署“开皇十八年二月廿日”,称“开皇十八年本”。前人谓开皇本兰亭为《兰亭序》刻本之祖,也有人因为两种刻本均未见于宋人著录,疑是伪造。
《开皇本兰亭序帖》卷(宋拓本),手卷装,纵二十五点九厘米,横七百四十四厘米,行书,二十八行,行间有界栏,现藏故宫博物院。此卷钤“晋府图书”印和乾隆、嘉庆、宣统等印玺,并有“景仁”、“式古堂书画”、“敬德堂图书印”等藏印。后隔水原装旧纸三段,有宋游似跋、元吴文贵、赵孟\观款,清孙承泽、曹溶等跋。孙承泽跋云:“右宋丞相游景仁所收禊帖,乃开皇本,非定武本也。”据了解,&宋丞相游似所藏《兰亭序》三种,编次分别为:“辛之六”、“辛之十”、“壬之五”。游似,字景仁,号克斋。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进士,累官吏部尚书。淳v五年(1245)拜丞相,兼枢密使,卒谥清献。在整个南宋时期,对《兰亭序》的翻刻与收藏风靡朝野,士大夫几乎家置一石。宋理宗赵昀收集前人摹刻拓本一百十七种,丞相游似亦收集兰亭百余种。游似藏兰亭,后世称之为“游相《兰亭》”。
《开皇本兰亭序》摹、拓俱佳,可传原帖书法形神,为《兰亭序》拓本中珍本。清代书法家吴熙载()评价:“开皇本兰亭,古法横溢”。还有人评价开皇本兰亭,其字里行间,不参后世姿媚之习,品诣固可重也。《开皇兰亭》字迹朴拙迟重,与冯承素本《兰亭序》有灵滞之分。明代邢侗将“开皇十三年本”收入《来禽馆法帖》。
唐朝著名史学家刘知几之子刘悚在《隋唐嘉话》记载,隋开皇九年晋王杨广统率大军灭陈,有人将《兰亭序》献给晋王杨广,但是杨广没有看重。智永弟子智果以拓印的名义将《兰亭序》从杨广手里借来,以后杨广也没有向僧果索要。这段记载透漏一个重要信息,开皇年间,智果可能拓印过《兰亭序》,这和开皇本《兰亭序》有没有联系呢?另外,刘悚《隋唐嘉话》和宋朝桑世昌《兰亭考》都记载,唐太宗为秦王时,见到过《兰亭序》拓本,感到惊喜。唐太宗见到过《兰亭序》拓本,和开皇本《兰亭序》有没有联系呢?这些虽然不得而知,但是,也不能不给人们留下广阔遐想的空间。
&一千多年来,《兰亭序》流传影响主要通过两条线,一条线是通过唐摹本如神龙本、虞世南本、褚遂良本,另一条线是宋朝以后,通过定武本兰亭,人们一代一代对照摹本、刻本,临写、翻刻,不断获取王羲之书道灵感真谛。开皇兰亭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一些困惑:开皇兰亭是已知《兰亭序》最早刻本,但是它与世传的唐摹本兰亭和定武兰亭相比,明显有不同,是传播兰亭又一独立的系统,但是它的影响力显然无法与那两个系统的影响力相比。开皇本《兰亭序》&开皇本《兰亭序》&局部&第 二十六 章 下真迹一等的冯承素本《兰亭序》
冯承素本《兰亭序》――唐人最佳摹本。
公元353年王羲之写下《兰亭序》以后,《兰亭序》做为传家之宝秘不示人;王羲之去世以后,多年战乱《兰亭序》下落不明;一直到唐太宗李世民,派萧翼智取兰亭;公元649年唐太宗死后,又把《兰亭序》带到昭陵。三百年来,除了王羲之和他的子女及后代,唐太宗父子,唐初书法大家如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等,还有内府供奉拓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人。这样说来,《兰亭序》存世三百年来,能见到《兰亭序》真迹的人很少。那么,凭什么一千六百多年来,人们对《兰亭序》一直赞誉有加,鼎立膜拜呢?这里关键是要感谢唐太宗时内府供奉拓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是他们用精美的摹本,再现了王羲之书法遒媚多姿、神情骨秀的艺术风神。&&&
唐人何延之《兰亭记》说:唐太宗获得《兰亭序》后,“命供奉拓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四人各拓数本,以赐皇太子诸王近臣”。这是对神龙本《兰亭序》作者的最早表述。那时没照相、影印技术,只能采取摹本、临写、拓印的方法保留书法精品。临写不免渗入书家已意和个人风格,与真迹很难完全相似。摹本即按原本临摹,把纸或绢复在真迹上,向光照明,以细笔钩出字的轮廓,再于空心字中填墨,高手于游丝牵连、墨色浓淡也能填出,毫发不移,此为唐人绝艺。唐太宗时,掌握这种绝艺的高手是内府供奉拓书人赵模,韩道政、诸葛贞,冯承素等。赵模、韩道政、诸葛贞,史书对他们记载很少或基本没有记载。对冯承素记载相对多一些。
冯承素(617-672),字万寿,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人。唐代书法家。贞观(627-649)时任内府供奉拓书人,直弘文馆。据近年出土的《冯承素墓志》所载,他在唐高宗时官至中书主书,至咸亨三年(672)十月在长安通化里家中病逝,卒年五十六岁,与妻子朱氏合葬于乾封县(今属西安市)高阳原(在西安市长安区)。时评冯承素其书“笔势精妙,萧散朴拙。”贞观十三年,唐宫内府出王羲之《乐毅论》真迹,令冯承素模写,赐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侯君集、魏徵、杨师道等六人。后冯承素又与赵模、诸葛贞、韩道政&等人奉旨勾摹王羲之《兰亭序》数本,太宗以赐皇太子诸王。
冯承素等人摹本《兰亭序》,白麻纸本,用楮纸两幅拼接,纸质光洁精细。高二十四点五厘米,长六十九点九厘米。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前纸十三行,行距较松,后纸十五行,行距趋紧。中国古代书画在装裱上,手卷外有“包首”,前有“引首”,中有“画心”即作品,后有“拖尾”;紧连“画心”两边的空白处,称为“隔水”,“隔水”又分“前隔水”和“后隔水”,“包首”之上贴有“题签”。本卷前隔水有“唐摹兰亭”四字标题,引首乾隆题“晋唐心印”四字。后纸有宋至明二十家题跋、观款,钤鉴藏印一百八十余方。根据各题跋、印记和记载,其流传经过大致如下:南宋高宗、理宗内府、驸马都尉杨镇,元郭天锡,明内府、王济、项元汴,清陈定、季寓庸、乾隆内府。历代著录有记载,是一件流传有序的作品。
冯承素等人摹本又叫“神龙本”,这与其上的“神龙”小印有关。冯摹本连前后隔水的绫上有“神龙”半印二方,前后各一,均不完整,前面一方钤在本幅右边与前隔水绫骑缝处;后半方钤在本幅左边,左半方已佚。这是一方最早的收藏印章。正是根据这方印章,后人才将其定名为神龙本《兰亭序》,以区别于其他的唐摹本。神龙乃唐中宗年号,但是据考,“神龙”小玺并非唐中宗内府钤印,而是后人伪造。这方印章在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一书中不见记载,而唐代内府的其他印章却都被一一记载了下来。明代书画鉴藏家吴其贞在其《书画记》一书中明确指出:“神龙”小玺,是明代古董商陈定,字以御伪造,故色尚滋润,但无精彩。另外,冯摹《兰亭序》出世以来,有数量不菲的文献记录了诸多关于唐代内府年号收藏印章的翔实事迹,却很难见到关于“神龙”字样的记载。尽管如此,神龙本《兰亭序》仍是唐以来流传有序的古摹本。
神龙本《兰亭序》,是奉唐太宗圣旨于《兰亭序》真迹上双钩所摹,用笔俯仰反复,笔锋尖端锐利,时出贼毫、叉笔。帖中破锋、断笔、结字、行墨,均精微入神,其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此本墨色最活,跃然纸上,摹写精细,牵丝映带,纤毫毕现,数百字之文,无字不用牵丝、俯仰袅娜,多而不觉其佻。既保留了照原迹勾摹的痕迹,又显露出临写特点,摹临结合,显得自然生动,并具一定的“存真”的优点。它生动地再现了王羲之书法遒媚多姿、神情骨秀的艺术风神。
据史书记载,当日唐太宗拿到《兰亭序》真迹以后,还命大书法家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临写《兰亭序》。所以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唐人《兰亭》墨迹名本,除了冯承素等人摹本外,还有虞世南临本、褚遂良临本、欧阳询定武本。这些唐人经典摹本、刻本,无一例外地保持着28行的款式,行款一致,风格如一。这说明它们源于一个共同的祖本,因此,它们之间就有了比较的可能。这样一比较,就会看到,在传世唐人摹本中,冯承素等人摹本最称精美,表现原作最为真切,最为接近,基本上可窥见原作风貌。元代初年著名书画鉴赏家郭天锡评价冯承素等人摹本是“下真迹一等”,就是说它最真切地保存了兰亭原迹的风貌。这个结论为后人一致公认。《兰亭序》自问世至今,已有一千五六百年,模本、临本、刻本多如牛毛,宋朝大书法家米芾曾经发问:“二十八行三百字,模写虽多谁定似”?答案只有一个,就是神龙本本《兰亭序》。
启功先生是当代为数不多见过神龙本《兰亭序》的人,他因为工作原因曾屡观原卷。他说神龙本《兰亭序》,笔法织得体,流美甜润,迥非其他诸本所能及,破锋和剥落的痕迹,俱忠实地摹出。他把现存之唐摹本、唐宋临本、定武本石刻、历代传刻本、伪造本按系统逐一归类,并重点就定武本、唐临本、唐摹本三类详加论述。指出定武本调整行距加栏,已非原本面貌,只有神龙本行距前松后紧,中有浓淡墨改定加字之处具有草稿特点,保存《兰亭帖》原本面貌最完整。启功还说:神龙本《兰亭序》的行款,前四行间隔颇E,中幅稍匀,末五行最密,但是帖尾本来并非没有余纸,可知不是因为摹写所用的纸短,而是王羲之的原稿纸短,近边处表现了挤写的形状。双摹纸二幅,也是至“欣”字合缝,这可见不但笔法存原形,并且行式也保存了原态。神龙本既然这样精密,可知它距离原本当不甚远。
关于神龙本《兰亭序》的作者,也曾有过各种传说,不下十余人。到北宋时,指为褚遂良之说,流行渐多。宋朝大书法家米芾就非常肯定神龙本《兰亭序》是褚遂良所临,但是多数人并不赞成他的说法。神龙本《兰亭序》宋朝时被藏于宋高宗内府,元朝初入郭天锡手。郭天锡(),元代初年重要的鉴藏家,收藏了许多古代法书名迹。他得到神龙本《兰亭序》后,高度赞扬神龙本“书法秀逸,墨彩艳发,奇丽超绝,动心骇目,毫转折,纤微备尽,下真迹一等。”他在上面提跋说:“此定是唐太宗朝供奉拓书人、直弘文馆冯承素等奉圣旨于《兰亭》真迹上双钩所摹。”到了明代,神龙本《兰亭序》项元汴收藏。项元汴是明代著名收藏家、画家。他在上面题记称此帖是“唐中宗朝冯承素奉勒摹晋右军将军王羲之兰亭禊帖”,把历来此帖是冯承素等所摹的“等”字略去,直接认定是冯承素所摹。后乾隆皇帝建“兰亭八柱”,神龙本《兰亭序》列为第三柱,署名就是冯承素。现在人们已经认可这种说法,视神龙本《兰亭序》为冯承素摹本。&神龙本《兰亭序》&&第二十七章 虞摹兰亭卷 兰亭八柱列第一
&&&《虞摹兰亭》卷――唐人《兰亭序》最佳摹本之一。
唐太宗生前曾命当时著名书家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各临《兰亭序》一本,而此三人皆学王字,&可以说在王羲之真迹无一字传世的情况下,他们的临本无疑是研究王字笔法的最佳范本。
&&&《虞摹兰亭》卷,纸本,行书,纵24.8cm,横57.7cm。此本质地为白麻纸,系唐代物,一些字有明显勾笔痕迹,当属唐人勾摹本。这是一个古摹本,直至明代,一直被认为是褚遂良摹本。此本曾藏于明代董其昌手,直到万历四十一年(1613),董其昌谈到此帖,也还称“褚临禊帖”。到了万历四十六年戊午(1618),董六十四岁时,才改口称为“似虞永兴所临”,陈继儒跋,称此帖为虞永兴摹。后人沿袭,定为虞摹。、清代梁清标在卷首题签“唐虞世南R禊帖”。&
&虞世南(558―638),浙江馀姚人,为初唐四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之一。出身望族,从三国到唐代,馀姚虞氏家族出了许多名士,但声名最著要数虞世南。虞世南幼年学书于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受其亲传,妙得“二王”及智永笔法。虞世南和智永的字,基本上都比较圆融而含蓄。虞字形稍长一些,较多婉媚之趣。他的书法,笔势圆融遒劲,外柔而内刚。论者以为如裙带飘扬,而束身矩步,有不可犯之色。清代书法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揖》中说:“永兴如白鹤翔云,人仰丹顶。”
&虞世南作书不择纸笔,却很注意坐立姿势和运腕方法。他认为,只要姿势正确,手腕轻虚,即使是粗纸,秃笔,信手拈来也能挥洒自如,别出新意。他用中锋圆笔,内含刚柔。尖处不削,圆处不匀,行笔不徐不疾。欧阳询的字拐弯处作折笔,虞世南拐弯处作转笔。他的‘戈’法特别有特色。书史载唐太宗曾向虞世南学习书法,但因为“戈”脚写不好,写“戬”字,把“戈”旁留着没写,叫虞世南给补上。而后,他把这张字拿去给魏征看,魏征说:“看皇上书作,只有‘戬’字的‘戈’法最像虞世南。”贞观十二年,虞世南病死,年八十一。太宗"哭之甚恸",慨叹地说:“世南死,没有人能够同我谈论书法了。”
《虞摹兰亭》卷用两纸拼接,各14行,排列较松匀。其中前拼纸上所钤元代天历内府“天历之宝”朱文印、后拼纸下所题小楷“臣张金界奴上进”一行,故亦称“天历本”,又称“张金界奴本”。卷中共有宋、明、清诸家题跋、观款17则,钤印104方,另有半印5方。后隔水所钤宋内府印,以及第一尾纸上宋代魏昌、杨益题名和明初宋濂跋均系后配。后接纸上的明人题跋、观款,均真。此卷历经南宋高宗内府、元天历内府、明杨士述、吴治、董其昌、茅止生、杨宛、冯铨,清梁清标、安岐、乾隆内府等处收藏。曾著录于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张丑《真迹日录》及《石渠宝笈?续编》等书。清代乾隆年间被刻于“兰亭八柱”列为第一柱,人常慕其“第一柱”之名而学之。启功颇疑它是宋人依定武本临写者,如文中“清流激湍”的“激”字,定武本中间从“身”,此本从“身”,与定武本同。
此册临本,点画较圆转,少锐利笔锋,泯去了点画的锋芒和棱角,给人以一种平和简静的艺术感受,与冯承素摹本和褚遂良临本的芒角外露的风格样式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长於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的徐邦达先生认为,其“似真”的程度远逊于神龙本,一些兰亭帖书法和改写的痕迹都已看不出来了。《虞摹兰亭》&&第二十八章 褚临《兰亭》字里金生行间玉润
&&第二十八章&褚临《兰亭》字里金生行间玉润
&&&&褚临兰亭――唐人《兰亭序》最佳摹本之一。
褚遂良(596-658),字登善,唐朝政治家、书法家&。在唐初书家四巨头(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中,褚遂良算是晚辈了,其书体学的是王羲之、虞世南、欧阳询诸家,却能登堂入室,自成体系。他的书法线条充满了生命力,善把虞、欧笔法融为一体,方圆兼备,波势自如,比前辈更显舒展。《唐人书评》中把褚遂良的字誉为“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宋代大书法家米芾也称颂他为“九奏万舞,鹤鹭充庭,锵玉鸣,窈窕合度”。褚遂良书艺的最为突出的特色为“空灵”。梁t《评书帖》中说:“褚书提笔‘空’,运笔‘灵’。瘦硬清挺,自是绝品。”董由在《广川书跋》里称“昔逸少所受书法,有谓多骨微肉者箸书,多肉微骨昔墨猪,多力丰箸者圣,无力无箸者病。河南(褚遂良)岂所谓瘦硬通神者耶!”。“瘦硬通神”,可谓一语中的。
褚临兰亭有若干种传世。
一是褚临《兰亭》卷。故宫藏,启功曾屡观原卷&。因卷后有米芾题诗,故亦称“米芾诗题本”。此册临本笔力轻健,点画温润,血脉流畅,风身洒落,深得兰亭神韵。北宋时,指唐摹本为褚笔之说,流行渐多。米芾对于对于摹本,就常题为褚笔,所据只在笔有褚法。他说:“浪字无异于书名。”浪字书名,是指“良”字。说褚遂良写他的名字那个“良”和《兰亭序》中的浪字很像,笔有褚法。从这里可见当时以无名摹本为褚笔,已成为一种风气了。此帖至明代被陈敬宗鉴定为“褚临本”,乾隆时刻入《三希堂帖》,又刻人《兰亭八柱帖》为第二柱。原卷淡黄纸本,前后隔水有旧题“褚模王羲之《兰亭帖》一行”,帖后有米芾题“永和九年暮春月”七言古诗一首。后有范仲淹、有米芾等人跋语。米芾称:此帖“天下兰亭本第一”,“抚观其意,真是褚法,”&“清润有秀气,转摺毫芒备尽,与真无异、非真知书者所不能到”。&但是清朝学者翁方纲认为这是"米老(米芾)自临《褚兰亭》,而自题诗于后"。启功先生也认为"此帖字与米诗笔法相同,纸也一律,实是米氏自临自题的"。&&&&二是“黄绢本”。黄绢本有两种,一为王世贞旧藏,文嘉跋,后有米芾题其所得,以证此为褚临。米芾的墨迹莹玉离珠,光华熠耀,亦堪称赫赫名作。此卷近代归日本斋藤氏收藏,后为台湾林伯寿收藏,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黄绢第二本,绢质细而稀薄,色已昏暗,墨少神采而不分浓淡,兰亭大的规模尚存,而细微特征已失。可能是摹而又摹的本子。今藏湖南省博物馆。王羲之在《兰亭序》中有一句:“此地有崇山峻领”,“黄绢本”中&“领”字并不从“山”,与“洛阳宫本”即“领字从山本”不同,但同出于一个祖本。
&&&&三是“洛阳宫本”。传为褚遂良第十九次临摹本,此本为唐太宗赐给高士廉者,故宫藏。因有的字笔法形态似宋代米芾,故又称“米临本”。&“洛阳宫本”帖中“崇山峻领”的“领”上加了“山”,世称“领字从山本”。&&&&四是“颖上本”。此帖相传是“褚本”中最佳的,出于安徽颖上县一口井中,又名“颖井本”。原缺数字,后又翻补,但不理想。安徽颖上县,春秋初年政治家管仲在此“九合诸侯匡天下”。相传颖上县有井,夜放白光,如虹亘天。县令异之,乃令人探井中。得一石。其石所刻,黄庭经、兰亭序,皆宋拓也。此本&“风神飞举”,比较各帖所刻,皆在其下。据董其昌所言:在《兰亭序》众多的模本中,大抵昔重“定武”,今崇“颍上”。&颍上兰亭碑出土的时间大概在明朝万历年间。碑因不完整而称之为残碑。因何而残,一说为明代一位在颍县令设法将碑刻拓印后,为居奇货,将碑破坏。另一说为出土时即残。为什么《兰亭序》摹本在颍上出土?颍上兰亭又是何人临写?至今都是颍上历史文化之谜.褚临《兰亭》卷& 局部褚临《兰亭》卷&故宫藏&&第二十九章 兰亭刻石唯定武本为妙
定武兰亭――唐人《兰亭序》最佳刻本。
现身宋朝的定武本《兰亭序》是兰亭诸多刻本中最著名的一种,有界栏,公认为唐朝刻本。武定石刻出自何人摹勒,有种种说法:有的说出于赵模,有的说出于王承规,有的说出于褚遂良,但是,更多的人倾向出于欧阳询。
欧阳询(557一641年),字信本,今湖南长沙人。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他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家”。他貌甚寝陋,但却聪司绝伦,读书数行俱下,博览经史。早年专学二王(羲之、献之)书法,并融合当时众书家的长处,勤学苦练,细心揣摩,渐得书法之道。有一次欧阳询骑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晋代书法名家索靖所写的石碑。他骑在马上仔细观看了一阵才离开,但刚走几步又忍不住再返回下马观赏,赞叹多次,而不愿离去,便干脆铺上毡子坐下反复揣摩,最后竟在碑旁一连坐卧了3天才离去。据史书记载,欧阳询虽然形貌丑陋,但他的书法却誉满天下。唐武德(618-624)年间,高丽(今朝鲜)特地派使者来长安求取欧阳询的书法。唐高祖李渊感叹地说:“没想到欧阳询的名声竟大到连远方的夷狄都知道。”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誉为“翰墨之冠”,后人称为“欧体”。《九成宫醴泉铭》是其登峰造极之作。
唐太宗得到王羲之《兰亭序》真帖后,令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冯承素等临摹,其中虞、褚、冯三人的摹本墨迹一直流传到今天。而欧阳询所临写的最为逼真,被摹勒上石,刻在玉石上,制成石碑,背面刻有唐东阳人舒元舆所作《牡丹赋》,留在宫中。宋朝曾宏父在《石刻铺叙》说:“唐太宗诏供奉临《兰亭序》,惟率更令欧阳询所拓本夺真,勒石留之禁中,他本付之于外,一时贵尚,争相打拓,禁中石本,人不可得,石独完善。”欧阳询所临写虽然最为逼真,但是因为它“藏在深宫人不识”。直到宋代被发现,受到特别推重。
从书法艺术角度看,定武本《兰亭序》与冯承素神龙本《兰亭序》各有千秋。冯承素摹本是先以细笔钩出字的轮廓,再于空心字中填墨制成,所以不会太失真,被认为是最接近王羲之的原貌。与冯本相比较,定武《兰亭》体现了不少欧阳询的笔法是显而易见的。从整体上看,定武本减弱了笔划粗细的对比,冯本中纤细灵巧之笔在定武本中被改变为圆劲厚实;冯本中大小参差的字,在定武本中却被摆布得更加“规矩”,那流盼传情的风韵也变得有些端庄起来了。这些,恰恰体现了欧书质朴的特点。至于从细微的点画上看,冯本多露锋,定武多敛锋,若一钩、一撇、一横、一捺,冯本多以尖笔挑剔出之,起笔顿按明显,定武则多以藏锋钝笔而成,顿按则含蓄其内,这与欧阳询质实的书风正好吻合。若将冯本与定武相比较,一潇洒一凝重,一活泼一庄重,趣味是不相同的。但欧阳询毕竟是临书,而不是创作。王字的清朗秀逸之气依然是其主导风貌,欧阳询“掺以已法”临出的《兰亭序》更增加一种柔中见刚的独特风味,或许这正是定武本区别于其他唐人临本的主要特点。
明文征明跋《兰亭序》指出:“世传兰亭刻石,唯定武本为妙。”清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说:世之言《兰亭》,必推《定武》。《定武》为欧阳临本,飘扬俊逸,旷绝千古。有人这样评论:最能体现兰亭原貌的摹本是冯承素神龙本,最能体现兰亭意韵的摹本是虞世南临本,最能体现兰亭魂魄的摹本为褚遂良所临,而最能体现兰亭风骨的摹本当属欧阳询《定武本》。定武本《兰亭序》&定武本《兰亭序》局部&第三十章 薛稷本《兰亭序》用笔纤瘦结字疏朗
薛稷本《兰亭序》――唐人《兰亭序》最佳摹本之一。
薛稷(649~713)。 薛稷出身官宦世家,薛稷外祖魏征为初唐名臣,家富收藏,其中家藏虞世南、褚遂良真迹颇多。薛稷得以日久观摩,进而“锐意模学,穷年忘倦”。特别是对褚遂良的楷书尤为专笃,神形兼备,几可乱真,最终学成,名动天下。当时虞世南、褚遂良二人书法妙绝,海内翕然宗法。窦泉《述书赋》中说:“(陆)柬之效虞(虞世南),疏薄不逮;(薛)少保学褚(褚遂良),菁华却倍。”给他很高的评价。&
薛稷书法特色是“结体遒丽”,“媚好肤肉”,被人形容为“风惊苑花,雪惹山柏”,充满了诗情画意。他的书法用笔纤瘦,结字疏朗,自成一家。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书”,就是由薛稷书法演化而成。贞观永徽之际,时人多以虞世南、褚遂良书迹为楷模,薛稷亦不例外。薛稷的书法,前期宗欧阳询、虞世南,中期宗褚遂良,到晚年时期则独创一格,成为初唐晚期最有影响的一位著名书家。但总的来看,褚遂良对他的影响最大,他忠实地承袭了褚书的面貌。当时有人这样说“买褚得薛,不失其节。”后人把他与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并称唐初四大家。
薛稷在学习继承褚遂良书法风格的同时,又有所发展创造,由此形成了他个人融隶入楷,媚丽而不失气势,劲瘦中兼顾圆润的书风,赢得人们由衷的赞美。史载薛稷曾经为普赞寺题额,三个大字,各方径三尺,笔画雄健,结构劲挺。唐代大诗人杜甫写诗赞道:“仰看垂露姿,不崩亦不骞。郁郁三大字,蛟龙岌相缠。”他的书法作品不乏历代公认的精品。《信行禅师碑》,&越王李贞撰,薛稷书。唐神龙二年(706)八月立。原石已久佚。现仅存清何绍基藏宋拓孤本传世。此本现已流入日本,为日本京都大谷大学所藏。碑文内容记述隋代名臣信行禅师之兴佛教事迹。此碑书法瘦劲妍媚,上承褚遂良之遗绪,下开宋徽宗瘦金书之先河。
薛稷本《兰亭序》&局部《》&局部&
更多精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硬笔书法格式怎么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