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洲,Tesco与当地合作伙伴签订特斯拉中方合资伙伴协议的历史。这样做对Tesco有什么好处?有什么风险?风险如何减轻?

英国乐购与华润创业合资达成最终协议|华润创业|英国|乐购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英国乐购与华润创业合资达成最终协议
  《第一财经日报》7日从TESCO获悉,继日Tesco PLC(下称“Tesco”)宣布与有限公司(下称“华创”)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之后,目前双方就整合中国零售业务且共创国内领先的多业态零售商(即“合资企业”或“合资”)达成了最终协议。 Tesco 将在交易完成时向华创支付10 亿港币,并在交易完成一年时再向华创支付10 亿港币。
  记者采访获悉,双方成立的合资企业将整合Tesco全球采购规模和数字化/电子商务能力以及华创强大的本土知识和品牌,销售规模将达100亿英镑左右,其中Tesco将持有20%的股权。 Tesco将把其在中国的134家门店和购物中心(统称为“Tesco中国”业务)与华润万家(“CRV”)的2986家门店进行整合。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一直未公布的交易数据在此次披露,Tesco对合资企业的现金出资将达到23.25亿港币(约1.85亿英镑)。 Tesco将在交易完成时向华创支付10亿港币(约8000万英镑),并在交易完成一年时再向华创支付10亿港币(约8000万英镑)。
  Tesco 将持有合资企业扩大后已发行的初始股权的20%,并在交易完成五年后有权以市场价值增持5%股权。合资企业的董事会(“合资董事会”)将由最多10 名成员组成,Tesco 将有权委派两名成员进入该董事会,并享有一系列与20%股权相一致的股东权利和企业治理权。相关交易预期在2014年上半年结束,具体日期取决于监管机构和华创股东的批复。
  “我们很高兴能和华润创业一起打造中国领先的零售商。通过这次合资,我们能在全球最激动人心的市场具有强大的平台,它会推动我们更快地在中国实现盈利。这对股东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也进一步证明了我们致力于在所有市场打造可持续的、盈利的业务,建立多渠道的领导力,并追求审慎的国际增长的承诺。” Tesco集团首席执行官Philip Clarke表示。据悉,Philip Clarke 和Laurie Mcllwee 将代表Tesco 加入合资董事会。
  本次交易构成英国金融管理局上市规则的二级类别,因此无需通过Tesco 股东的批准。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已向Tesco 做出不可撤销承诺,将在股东决议中行使投票权赞成批准关于其控股的华创与Tesco 组建合资企业的所有决议。
  (编辑:颜静洁)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在电子工程世界为您找到如下关于“Tesco”的新闻
Tesco资料下载
使用HARFANG的X-32便携式相控阵设备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为表明:HARFANG 公司的便携式相控阵系统X-32 能够检测TESCO 锅炉管焊缝上的缺陷。随后我们会描述相控阵技术(所使用的X-32 设备)、相应的检测结果和结论。...
Tesco相关帖子
  双模手机数量的快速增多使得固网和移动网络融合(FMC)成为了可能,也就是一部电话既可以通过蜂窝网络通信,也可以通过固定宽带网络通信。当通过WiFi热点接入互联网时,双模手机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语音通话,从而降低通信成本。
  超市行业巨头乐购(Tesco)紧跟技术趋势,去年与C&W签订了一个高达1亿英镑的网络一揽子合同,内容包括FMC项目。乐购希望通过此项工程每年节约1000万英镑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标签
热门资源推荐英国零售巨头Tesco2015年上半年营业利润暴跌54.6%
  自从去年业绩创下了公司94年历史最大亏损后,Tesco对亏损的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强。
  截至8月29日的上半财年,英国零售巨头Tesco营业利润暴跌54.6%,从上年同期的7.99亿英镑跌至3.54亿英镑。
  不过,在新任首席执行官Dave Lewis看来,考虑到上一财年Tesco PLC跌到公司成立以来的谷底,上半年已经见到一些好转的情况。
  Tesco PLC发布的上半财年报告显示,撇除增值税及燃料因素,集团收入下跌1.65%至239亿英镑;营业利润为3.54亿英镑,比去年同期的7.99亿英镑下降54.6%;税前利润为7900万英镑,去年同期亏损1900万英镑。上半财年Tesco PLC除增值税和燃料费用收入实现239.4亿英镑,较上年242.66亿英镑下跌1.9%,固定汇率下微跌0.3%。
  英国市场同比销售下跌1%,第二财季较第一财季有所改善;国际市场可比销售则有1%增幅,该集团称二季度欧洲和亚洲市场均表现积极。
  财报显示,截至8月29日,Tesco共有6605家门店,英国及爱尔兰地区共有3583家,欧洲地区1184家,亚洲地区1838家。共计新开门店50家,关店88家;其中亚洲地区新开门店33家,关闭8家。
  由于会计丑闻恶意拉高营收预期以及国际市场营商环境艰难和巨额债务,受包括40亿英镑固定资产减值在内的一次性70亿英镑费用影响,Tesco截至2月28日的财年税前亏损高达63.76亿英镑,亏损额度创下了该公司成立94年以来的历史之最。
  Tesco首席执行官Dave Lewis临危受命,自去年9月上任以来,采取了全方位的改革措施以提振业绩。包括在全英范围内关闭43家不盈利的门店、搁置49个超级大卖场的建设计划、总部裁员并调整架构、改变供应商合作方式,及针对英国本土市场最受欢迎的约380个品牌实行降价(平均降幅26%)等。
  此外,还有一系列削减开支的措施,包括减少日常开支、简化门店管理、增加工作时间灵活性等。这些举措在产生3亿英镑(约合28.22亿元人民币(6.3381, -0.0069, -0.11%))一次性开支的同时,有望每年为Tesco节省2.5亿英镑(约合23.52亿元人民币)的费用。
  逐步淡出中国,将在华的131个卖场转手给华润创业后,今年9月初,为减轻债务,Tesco PLC以42.4亿英镑出售集团旗下韩国的Homeplus业务。Homeplus由Tesco在韩国的门店更名而来,是韩国名列前三的大型超市之一。
  据消息人士称,该集团可能进一步退出中东、欧洲市场业务。尽管提振业绩的改革计划已经进行了一年有余,但公司首席执行官Dave Lewis认为,Tesco营业利润下跌趋势暂时无法扭转。
  上半财年,去除增值税及燃料因素,Tesco在亚洲地区的同比销售业绩下降1.7%。分季度看,第一财季下降3.4%;第二财季上升0.1%。财报显示,集团在欧洲的转型计划已经加速实行并已降低运营费用,但集团在亚洲获得的市场份额已遭遇极具挑战性的经济环境。
  去年5月29日,华润创业宣布,双方合资协议已获得中国政府的批准,将组成多元化零售合资公司,Tesco中国业务包括“乐购”将全部划归到合资公司。随后,华润创业2014年三季度业绩报告中显示,受上年并购的英国零售商Tesco店铺亏损影响,零售业务华润万家亏损7亿元。
  去年四季度正式对Tesco融合后,亏损规模继续扩大。尽管华润万家做出了三年内完成整合的规划,不过,被华润万家内部称做“长征”的整合之路并不顺畅,先后在广东多地和北京等城市遭遇了多次Tesco员工的停工抵制。
  今年4月8日,华润创业发布公告,将以280亿港元(7.6, 0.01%)向母公司华润集团出售啤酒以外的全部业务。对于此次重组的原因,华润创业主席陈朗坦陈,公司非啤酒业务所面对的市场挑战及业务整合风险,已经为公司的财务表现带来负面影响。
  此前披露的财报显示,去年华润创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5.4%至1689亿港元,但亏损7.94亿港元。拖累华创亏损的原因就是零售业务,包括去年收购了巨亏的Tesco中国业务。
&&& 更多用户关注:
  1、iPhone 6s正式亮相却遭吐槽创新不足
  2、小米的红米Note2涉嫌虚假宣传以遭消费者维权起诉
  3、万达与苏宁合作关注度空前高涨
&&&&本文由收集整理。天霸商场网案例分析栏目,与业界人士交流及分享商场人在商业选址定位和经营策略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了解更多商场业界经典案例,请继续关注本栏目。Tesco的中国方略-中山胜邦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ICTI认证,BSCI认证,人权验厂,GSV认证,沃尔玛验厂,Disney验厂,COC验厂 ,icti官网,验厂,验厂咨询,ICTI验厂,BSCI验厂,认证
document.write('');
document.write('');
document.write('');
document.write('');
for(var i=1;i<counts+1;i++){document.write('');}
document.write('');
change_img();
中山胜邦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专业从事ICTI认证,BSCI认证,GSV认证,WAL-MART验厂,FCCA ES SCS验厂,COC验厂,人权验厂,帮助您企业顺利通过验厂,助您企业腾飞!
24小时服务线:杨生
地址:中山市富和名都A117号2楼
24小时服务线:
地址:中山市三乡镇富合名都A117号2楼
Tesco:觊觎中国零售业老大
每当提起外资超市的时候,大多数中国消费者最先想到的就是沃尔玛和家乐福,而鲜少有人知道Tesco是何方神圣。但这并没有阻碍这位英国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三的国际零售巨头在中国的行动脚步,不仅如此,Tesco还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它在中国将很快引人注目,因为它的目标是成为中国零售业老大。  一、Tesco的中国方略  成立于1919年的Tesco公司,是英国目前最大的零售商,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年销售额超过700多亿美元,在世界零售业排名中仅次于沃尔玛和家乐福,位居第三。在英国本土居民消费中,每8英镑中至少就有1英镑是花在Tesco的连锁店中的。如今,大约60%的英国公众每月至少都会进Tesco一次。花旗集团分析师戴维?麦卡锡等人依据Tesco的规模、多功能性及海外成就等特点,更是将其评定为“全球最佳食品零售商”。  然而,尽管声名显赫,这位有着80多年历史的老牌零售业巨头走出其英国本土的势力范围却仅仅只是12年前的事,而且其扩展步伐也一直沉着稳重,以平均一年开拓一个新市场的速度在发展。到目前为止,Tesco已经在英国之外的13个国家开展了业务,包括欧洲的爱尔兰、匈牙利、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波兰和土耳其,以及亚洲日本、马来西亚、韩国和泰国等。而由Tesco的扩张路线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出,Tesco在海外的扩张主要集中在东欧和东亚这些本土零售商实力较弱,而市场却增长迅速的地区。这其中,就包括了中国在内。  据零售咨询机构Retail Forward 在2005年做出的估计,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第七大零售市场,仅次于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如果照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未来四年之内,中国很可能超过意大利和法国成为世界第五大零售市场。毕竟,中国多达13亿的消费者和正在不断增加的中产阶层是任何人都难以忽视的。据国际咨询公司Bain& Co.预计,到2010年中国的中产家庭数量将在目前的基础之上再番三番,总体消费额将超过5万亿美元。Retail Forward公司专门研究零售市场的经济学家巴迪洛也得出结论,中国的零售业在过去五年内,其年增长率达到了7%,高于美国5%的增长率。市场前景可见一斑。  面对中国这座富饶的大金矿,任何国际零售业巨头都不可能轻易放过。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零售业的两大顶级巨头家乐福和沃尔玛就已先后来到中国开拓市场,而直到2004年7月之前,Tesco在中国几乎都没有留下什么痕迹,中国的消费者也很少听说过Tesco的大名。但是就在短短的20个月之后的今天,Tesco已经在中国拥有了39家大卖场,而家乐福在中国苦心经营了10年也才只有70家店。Tesco的成长速度之快,可以用“惊人”来形容。  Tesco主要是通过收购台湾顶新集团旗下的乐购超市正式进入国内市场的。2004年7月,Tesco在给伦敦证交所的声明中宣布:Tesco与台湾的顶新国际集团签订合同,出资1.4亿英镑收购顶新在大陆的附属企业“乐购连锁超市”50%股份。至此,Tesco在中国市场由一无所有摇身一变成为了拥有25家连锁超市的零售大鳄,并与已经在中国安营扎寨的法国家乐福和美国沃尔玛集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另外,Tesco一改外资零售商自建或合建单店进入中国的方式,打响了外资并购中国超市的第一枪。  Tesco收购乐购,仅仅是这只外资零售巨鳄长驱直入的开始。自此之后,Tesco在中国的行动步伐明显加快。首先,借助乐购原有的销售网络,Tesco迅速完成了在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市场的战略布局,其在北京的店址也已确定并在积极筹建之中,预计到2007年将正式开业。半年之后,Tesco又开始将发展眼光投向华南,并于2005年4月,正式签约广东顺德,从而奠定了其在华南地区扩张的重要根基,下一步,Tesco将主要进军深圳的零售市场,其初步地点已经选在深圳南山,新店预计也将于2007年正式开业……种种迹象表明,Tesco 正在向中国市场发起总攻。对此,Tesco也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Tesco执行长莱西在公共场合已经不止一次地表露出企图赶超沃尔玛、家乐福的意愿。Tesco的目标是要做中国零售业的老大。  二、保守而谨慎的英国绅士  对Tesco来说,沃尔玛和家乐福就像是全球零售业扩张中两位争分夺秒的运动员,而自己则更像是一位标准的老牌英国绅士,脚步谨慎、缓慢而又坚定,但却不失优雅风度。  Tesco的谨慎保守,业内闻名。Tesco每开发一个市场之前,必定会在这个市场上进行长时间、大规模的市场情况调研,即使是在重拳出击中国之前,Tesco其实已经在中国市场上做了长达4年之久的准备工作。4年的时间,对于瞬息万变的中国零售业来说是一段漫长的时期,机会稍纵即逝。因为在这接近1500天的漫长日子里,沃尔玛和家乐福早已在中国的众多城市扎根散叶,并取得不俗的成绩。面对差距越拉越大的风险,Tesco这个英国绅士却仍然不紧不慢,以至于许多人认为Tesco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了解这个市场然后再作出相应的决定。  对此,Tesco的高层进行了解释。首先,他们认为只是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以Tesco的个性,在考虑进入一个市场之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确认是否真正了解这个市场,而了解中国这样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市场是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的。另外,对任何一家零售巨头而言,要开拓一个海外市场,所花费的代价都将是非常昂贵的,需要很强的现金流支持,而对于Tesco这样一家谨慎的企业来说,他们必须确保自己能够成为这个市场的前两名,否则进入的风险就会很大。因此,如果没有足够的成功把握,Tesco一般不会选择冒险。到目前为止,Tesco的资产负债表非常健康,有能力更快地扩张,但正因为如此,Tesco在投资方面就越发谨慎。毕竟,一旦投资错误,对任何一家零售企业而言,都将是一场灾难。这恐怕也正是Tesco到目前为止迟迟没有进入美国这个世界最大的零售市场的主要原因。  在长时间的调研之后,Tesco又做出了另一个看起来既保守又谨慎的决定:通过成立合资企业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当前,很多合资企业都在千方百计寻求独资,但Tesco却反其道而行之,选择与顶新合资,不能不让人感觉到Tesco的行事独特。其实,熟悉Tesco的人都知道,通过寻找一个优秀的本地合作伙伴来进入一个市场已经成为Tesco一贯的做法。用Tesco的全球副总裁简菲历的话来说:“虽然我对零售运作很熟悉,但是我出生在利物浦,不是中国人,因此我们需要一个精通中国市场的合作伙伴。我们不想单枪匹马地杀进来。”  在这4年的时间里,Tesco其实和中国的许多公司都进行过谈判,但最后还是选择了顶新旗下的乐购超市。对此,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分析说:“Tesco和乐购的经营业态很接近。” Tesco目前在全世界主推的都是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卖场,而这正是乐购的专长。另外,对Tesco来说,乐购成立时间短,可塑性较强。除此之外,乐购在中国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上海的业绩显然也是吸引Tesco的关键。在乐购的25家超市中,有10家集中在上海,Tesco评价乐购为“上海零售业的领头羊”。当然,除了众多的硬指标之外,Tesco和乐购双方良好的感觉,也是交易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就目前看来,这个谨慎而又保守的策略也许是非常明智的。中国的连锁零售业从10年前就开始进入快速增长的阶段,各大企业10年来在中国的众多城市都展开了大范围的圈地运动。Tesco如果以独资的方式进入,留给它的可圈之地恐怕不多,而现金流更将是一个大问题,尤其是中国目前发展最快的零售业态是大卖场,如果没有强大的现金流支持是无法运转的。Tesco以购买50%股权的形式入主乐购,一方面解决了圈地的难题,另一方面也降低了资金风险。不过,这个策略背后似乎也暗藏着风险。俗话说,生意好做,伙计难合。在外资企业都想独资的年代,合资的道路到底还能走多远恐怕谁都难以预料。但不管怎样,就目前来看,至少在未来的三四年内,合资经营对于Tesco来说应该还是利大于弊的。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看到,4年的调研时间,对Tesco来说,恐怕还有等待的成分包括在里面。因为中国在入世时承诺,到2004年底,零售业才将全面对外放开。Tesco选择在开放之前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进入,恐怕与此也不无关系。  三、过人之处  Tesco的目标是要做中国零售业的霸主,然而沃尔玛和家乐福既然能够称雄世界零售业的前两甲肯定也绝非等闲之辈,这点相信Tesco也是深有体会的。既然如此,那又是什么原因能够让这位保守而又谨慎的英国绅士“口出狂言”呢?  其实,Tesco的信心主要源于其在经营上的过人之处。对Tesco而言,最为引以为傲的就是与顾客的关系问题处理得非常好,这也是Tesco所有信心的主要来源。长期以来,为顾客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一直是Tesco业务成长的关键所在,Tesco的目标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为方便,也希望以此为理由来吸引每一位回头客。按照简菲历的话来说,顾客关系永远都是第一位重要的。Tesco在宣传小册子中写道:“我们的核心理念就是为顾客创造足够的价值,从而赢得他们的终身信任。”应该说,赢得顾客的终身信任是一个宏伟的目标,但这位世界零售业中保守的英国绅士显然并不缺乏这种雄心壮志。当然,Tesco与顾客建立信任关系的过程也是其进行一系列技术创新的过程,而与顾客的关系处理恰当之后,赚钱自然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其次,Tesco另外一个为人称道的特色就是其在电子商务推广上的一枝独秀。就当前世界范围来看,尽管网络销售潜力巨大,但是其市场前景却并不十分明朗,要想取得成功,困难之大难以想象,但在这其中,Tesco却是为数不多的成功者之一。Tesco如今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超市商家,其网上商店每星期收到的订单高达15万份,需要出动1000辆卡车将这些货物送到订货人手中。如今,Tesco正将其在电子商务上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其所开拓的任何一个市场中去,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的消费者也将从拥挤抑闷的超市和狭长的购物通道中彻底解放出来,取而代之的是新鲜快捷,又极富个性化的网上下单,货物随即送上家门。  再者,Tesco还有一大与众不同之处就是拥有许多自有品牌。Tesco原本就是一个以卖自己烤制的面包等食品起家的超市,如今更是将许多自家生产的货品摆在超市的货架上供顾客选购。顾客既然相信Tesco,自然也会相信Tesco品牌的货品,而且这些商品不仅物美而且价廉,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Tesco进驻中国之后,也希望Tesco的自有品牌战略能够在中国取得成功。到目前为止,Tesco已经陆续在乐购大卖场中推出了400多种自有品牌的商品,未来五六年内这些自有名牌的数量有望增长到3000种-4000种。从目前来看,这是一个想当冒险的行为,因为国内的一些超市企业也在出售一些自有品牌的产品,但是市场反应却并不乐观,但愿Tesco的标新立异能够创造出奇迹。  除此之外,保守的Tesco的另外一大惊人之举就是选择了以大卖场的形式开拓海外市场。众所周知,Tesco开始走出其本国国门时还没有一家大卖场,全部都是小巧灵活的超市,以特大卖场的形式在陌生的海外市场能否取得成功就成了一个不小的未知数。以中国的市场为例。目前中国的各大卖场似乎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大家都在互相模仿,同质化程度极高。即便如此,Tecso仍然认为自己可以取得出色的成绩。因为Tecso相信,虽然模式可以拷贝,但是企业之间相互竞争,总有一些品质是难以拷贝的,这些独特的品质就成为Tesco的优势所在。
有1页,当前是第1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着这样做 作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