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城市为什么要有记忆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甘肃法制报
甘肃农民报
甘肃经济报
我们为什么需要“记忆”
本报记者谢志娟
  每年都有很多主题宣传日,但刚刚过去的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6月10日,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似乎要更热闹些。
  实际上,在此之前,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新闻联播》接连播出多条相关消息、主题晚会、专家访谈、专题节目、最终央视长达4个小时的现场直播节目《中国记忆》将宣传推向高潮。在甘肃在兰州,这个话题虽比不上正在上演的世界杯那么热门,但街头巷里,也常听到人们的谈论:去哪里游玩,赶上“文化遗产日”,门票免啦!
  也许是因为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也许是因为文化遗产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沉寂了太久。总之,这个主题宣传日受到的重视堪称破格。
  一位朋友说,中国那么多年的历史,留下来的东西多了,总念念不忘,有什么意思?花那么多钱抢救那些古董,有什么用?没它们,我们不是生活的也挺好?
  可是,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根,边走边扔,别说别人看不起,自己失去了脊梁骨,迷失了文化的“DNA”。也许,没有它们,我们照样房子越住越宽敞,日子越过越宽裕。可是,你失忆了,有朝一日,当你衣食无忧的时候,你会感到乏味。
  冯骥才在《城市为什么要有记忆?》一文中说:那些恨不得把城市“推倒重来”的人不解:为什么需要记忆?记忆什么?有什么用?为了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记忆而把它破破烂烂地堆在那里吗?
  近10多年来,我宁愿把作家冯骥才视为文化遗产保护者冯骥才,因为我更佩服后者。他写道:把阅历丰厚的城市最终变成亮闪闪又“腹内空空”的暴发户,变为失忆症的患者。如果我们真的这样做了,我们的后代便会在未来变得千篇一律的城市里,一边茫茫然无所凭借,一边骂我们这一代无知与野蛮。
  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国家中心主任田青曾经说:“作为中国人,能作为我们民族标识的,不只是我们的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郑重声明: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
  今年,文化遗产有了自己的节日,但仅有一个“文化遗产日”远远不够。
  6月10日,文化遗产日甘肃活动现场,专家鉴宝成为最受欢迎的一项内容。即时的众生相耐人寻味:当听到专家说自己的“宝贝”是赝品时,一位中年男子边捧了东西往另一个专家跟前凑,边口出怨言:“就算你是专家,也不一定什么都懂;你要是不懂,就不要胡说。”更多的人捧着或真或假的古董追问专家:“你说我这个东西能值多少钱?”
  值多少钱,这是活动当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但是,文化遗产不仅仅是钱的事。
  想起在一处古墓葬盗掘现场,看着扔了一地的卖不上价钱的素陶,考古人员心痛不已。素陶也许不值钱,但其摆放位置、形状大小却述说了千百年前的历史原貌。因为盗宝者的疯狂和无知,整个古墓葬所记载的所有信息被破坏得找不到一点原样。专家说,这处遗迹几乎没有任何价值了。
  为了记忆不被忘却,为了至今存留的文化遗产永存,芳流永继,我们需要“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日”,只是一个提示符号。它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文化遗产意识的传承者,让中华文化千秋万代,永世不绝。& “城市为什么需要记忆(7分)冯骥才①在当前...”习题详情
354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9.7%
城市为什么需要记忆(7分)&&冯骥才①在当前中国地毯式的城市建设改造中,记忆,这个并不特别的词汇愈来愈执著地冒出来,提醒着我们遗忘和丢弃的“罪过”。许多人会问,城市难道不是愈新、愈方便、愈现代愈好吗?为什么需要记忆?难道为了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记忆,就让我们的城市破破烂烂地堆在那里吗?②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关于过去和成长的记忆,城市也一样,也有从出生、童年、青年到成熟的完整的生命历程,这些丰富而独特的过程全都默默保存在它巨大的肌体里。城市对于我们,不仅是可供居住和使用的场所,而且是有个性价值与文化意义的。③承载城市记忆的既有物质遗产,也有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城市最大的物质遗产便是一座座建筑,还有成片的历史街区、遗址、老字号、名人故居等。它们纵向地记忆着城市的史脉与传承,横向地展示着城市宽广深厚的阅历,并在这纵横之间交织出每个城市独有的个性。我们总说要打造城市的“名片”,其实最响亮和夺目的“名片”,就是不同的城市所具有的不同的历史人文特征。④由于城市的不断改造与扩大,再加上一些不可抗的灾难性变故,可以说,记忆与忘却总是如影相随,城市本身不可能有自觉的记忆,它需要我们去主动地保护。保护城市的记忆,决不仅仅因为它是一种旅游资源或是什么“风貌景观”,而是要见证城市生命从无到有不断成长的历程,使其独特的地域气质与丰富的人文情感可触、可感;也不是为了满足个人或群体的怀旧情绪,甚或于只是留下几个孤立的“风貌建筑”,却随手把许多极其珍贵的街区大片抹去。这样的“保护”,留下来的恐怕只是残缺的记忆碎片。⑤走在拆旧建新之后看起来千篇一律的城市里,你是否会觉得是在和一群珠光宝气却“腹内空空”的暴发户对话?谁会希望自己的城市成为失忆症患者?谁又想成为流浪的孩子而找不到回家的路?【小题1】本文题目中的“记忆”一词的含义是什么?(1分)答:&&&&【小题2】作者认为承载城市记忆的东西有哪些?请举例简要解释。(2分)答:&&&&【小题3】“不可抗拒的灾难性变故”指什么?(2分)答:&&&&【小题4】总观全文,作者认为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城市的“记忆”?为什么?(2分)答:&&&&指的是城市的发展轨迹能让人一目了然,城市的特色和其独有的人文底蕴等,能让人一看就清楚。&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学年湖南省岳阳市长炼一中初三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
分析与解答
习题“城市为什么需要记忆(7分)冯骥才①在当前中国地毯式的城市建设改造中,记忆,这个并不特别的词汇愈来愈执著地冒出来,提醒着我们遗忘和丢弃的“罪过”。许多人会问,城市难道不是愈新、愈方便、愈现代愈好吗?为什么需要记忆...”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这里考查在语言环境中推断和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学生应培养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能紧扣文章中心主题,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正确即可。这里“记忆” 指的是城市的发展轨迹能让人一目了然,城市的特色和其独有的人文底蕴等,能让人一看就清楚。(2)这里考查对原文内容信息的筛选和提炼。学生筛选并提取文章阅读语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章理解基础上的考查方式,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理解的目的,能够用原文的材料来解决问题。此处主要指承载城市记忆的,既有物质遗产,也有口头与非物质遗产。(3)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理解为自然灾难性的事故对城市的毁坏。(4)学生感知文本内容,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又要学会概括内容的能力。此处能总结概括出应该主动地去保护。因为保护了城市的记忆,不仅保护了一种旅游资源,而且见证了城市从无到有不断成长的历程,使其独特的地域气质与丰富的人文情感能可触、可感即可。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城市为什么需要记忆(7分)冯骥才①在当前中国地毯式的城市建设改造中,记忆,这个并不特别的词汇愈来愈执著地冒出来,提醒着我们遗忘和丢弃的“罪过”。许多人会问,城市难道不是愈新、愈方便、愈现代愈好吗?为什...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城市为什么需要记忆(7分)冯骥才①在当前...”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城市为什么需要记忆(7分)冯骥才①在当前中国地毯式的城市建设改造中,记忆,这个并不特别的词汇愈来愈执著地冒出来,提醒着我们遗忘和丢弃的“罪过”。许多人会问,城市难道不是愈新、愈方便、愈现代愈好吗?为什么需要记忆?难道为了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记忆,就让我们的城市破破烂烂地堆在那里吗?②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关于过去和成长的记忆,城市也一样,也有从出生、童年、青年到成熟的完整的生命历程,这些丰富而独特的过程全都默默保存在它巨大的肌体里。城市对于我们,不仅是可供居住和使用的场所,而且是有个性价值与文化意义的。③承载城市记忆的既有物质遗产,也有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城市最大的物质遗产便是一座座建筑,还有成片的历史街区、遗址、老字号、名人故居等。它们纵向地记忆着城市的史脉与传承,横向地展示着城市宽广深厚的阅历,并在这纵横之间交织出每个城市独有的个性。我们总说要打造城市的“名片”,其实最响亮和夺目的“名片”,就是不同的城市所具有的不同的历史人文特征。④由于城市的不断改造与扩大,再加上一些不可抗的灾难性变故,可以说,记忆与忘却总是如影相随,城市本身不可能有自觉的记忆,它需要我们去主动地保护。保护城市的记忆,决不仅仅因为它是一种旅游资源或是什么“风貌景观”,而是要见证城市生命从无到有不断成长的历程,使其独特的地域气质与丰富的人文情感可触、可感;也不是为了满足个人或群体的怀旧情绪,甚或于只是留下几个孤立的“风貌建筑”,却随手把许多极其珍贵的街区大片抹去。这样的“保护”,留下来的恐怕只是残缺的记忆碎片。⑤走在拆旧建新之后看起来千篇一律的城市里,你是否会觉得是在和一群珠光宝气却“腹内空空”的暴发户对话?谁会希望自己的城市成为失忆症患者?谁又想成为流浪的孩子而找不到回家的路?【小题1】本文题目中的“记忆”一词的含义是什么?(1分)答:____【小题2】作者认为承载城市记忆的东西有哪些?请举例简要解释。(2分)答:____【小题3】“不可抗拒的灾难性变故”指什么?(2分)答:____【小题4】总观全文,作者认为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城市的“记忆”?为什么?(2分)答: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城市为什么需要记忆(7分)冯骥才①在当前中国地毯式的城市建设改造中,记忆,这个并不特别的词汇愈来愈执著地冒出来,提醒着我们遗忘和丢弃的“罪过”。许多人会问,城市难道不是愈新、愈方便、愈现代愈好吗?为什么需要记忆?难道为了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记忆,就让我们的城市破破烂烂地堆在那里吗?②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关于过去和成长的记忆,城市也一样,也有从出生、童年、青年到成熟的完整的生命历程,这些丰富而独特的过程全都默默保存在它巨大的肌体里。城市对于我们,不仅是可供居住和使用的场所,而且是有个性价值与文化意义的。③承载城市记忆的既有物质遗产,也有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城市最大的物质遗产便是一座座建筑,还有成片的历史街区、遗址、老字号、名人故居等。它们纵向地记忆着城市的史脉与传承,横向地展示着城市宽广深厚的阅历,并在这纵横之间交织出每个城市独有的个性。我们总说要打造城市的“名片”,其实最响亮和夺目的“名片”,就是不同的城市所具有的不同的历史人文特征。④由于城市的不断改造与扩大,再加上一些不可抗的灾难性变故,可以说,记忆与忘却总是如影相随,城市本身不可能有自觉的记忆,它需要我们去主动地保护。保护城市的记忆,决不仅仅因为它是一种旅游资源或是什么“风貌景观”,而是要见证城市生命从无到有不断成长的历程,使其独特的地域气质与丰富的人文情感可触、可感;也不是为了满足个人或群体的怀旧情绪,甚或于只是留下几个孤立的“风貌建筑”,却随手把许多极其珍贵的街区大片抹去。这样的“保护”,留下来的恐怕只是残缺的记忆碎片。⑤走在拆旧建新之后看起来千篇一律的城市里,你是否会觉得是在和一群珠光宝气却“腹内空空”的暴发户对话?谁会希望自己的城市成为失忆症患者?谁又想成为流浪的孩子而找不到回家的路?【小题1】本文题目中的“记忆”一词的含义是什么?(1分)答:____【小题2】作者认为承载城市记忆的东西有哪些?请举例简要解释。(2分)答:____【小题3】“不可抗拒的灾难性变故”指什么?(2分)答:____【小题4】总观全文,作者认为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城市的“记忆”?为什么?(2分)答:____”相似的习题。城市,有多少记忆可以重来--新华日报
第B07版:讲坛
| &&&&&&&&
出版&&&|&&&&&&|&&&&&&|&&&
城市,有多少记忆可以重来
主讲人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 阮仪三
【坛主小传】  阮仪三,1934年11月出生于苏州。现任建设部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被誉为“都市文脉的守护者”、“历史文化名城的‘卫士’”、“古城的守望者”。
  核心提示  一个城市失去了个性就失去了魅力,城市的个性并非是由钢筋混凝土构建的,而是由历史、文化合成的。然而,纵观当今祖国大地,城市中泛滥的浅薄、粗俗、烦躁和功利,使得众多的城市失去了记忆。  每一幢年代久远的建筑,都是一件记忆历史的遗存,它们见证了尘世沧桑,历史和民族的沉淀使之产生引力,发散魅力。  历史古城,  国家和民族的骄傲  现代城市一步步地吞噬着历史城市的传统风貌,一些极富地方特色的街巷、宅院、居住群落,渐渐地被“呆板方盒式”的建筑、兵营式的“居住小区”所替代,到处林立的高楼广场,千篇一律的花坛、草坪取代了原来充满生活气息的历史街区和地段。一个城市失去了个性就失去了魅力,城市的个性并非是由钢筋混凝土构建的,而是由历史、文化合成的。然而,纵观当今祖国大地,城市中泛滥的浅薄、粗俗、烦躁和功利,使得众多的城市失去了记忆。&&&&  著名城市规划师沙里宁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知道你的人民在追求什么”。每一幢年代久远的建筑,都是一件记忆历史的遗存,它们见证了尘世沧桑,历史和民族的沉淀使之产生引力,发散魅力。然而越来越多的旧街老巷,还有散发着传统气息的老房子,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城市改造而迅速灰飞匿迹,在高楼林立、日趋格式化的都市里,它们消失的身影让人们心生怀念。  城市的发展是无可非议的,地球在转动,社会要进步,我们决不是要回到旧时代,然而我们失误的是“不分青红皂白全部拆除”,现在人们所谓的旧城改造就是拆掉旧房建新房,由于对那些珍贵的遗存,对历史城市、历史街区的价值缺乏认识,人们普遍缺乏必要的知识,缺乏必要的历史文化修养,于是在“大发展”的浪潮下,我们过去的那些遗存、那些历史的印记陡然消失了,而这种消失却永不再生。在后来的书店里出现了不少的老照片画册,用老照片来定格那一张张城市的老面孔,立此存照以慰后人,然而消逝的城市记忆无法复原,毫无生命的老照片只能让人们更加伤感。&&&&  冯骥才先生在《当代知识分子文化良心录》里写道:“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巨变之后,从俄罗斯到东欧诸国都进入了经济开放和开发的时代,但是他们并没有急于改天换地,没有推倒老屋和铲去古街,没有吵着喊着‘让城市亮起来’;相反,他们精心对待这些年久失修、几乎被忘却的历史遗存,一点点把它们从岁月的尘埃里整理出来。联想到前两年在柏林,我参观过一个专事修复原东德地区历史街区的组织,名叫‘小心翼翼地修改城市’,单是这名字就包含着一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无上的虔敬。于是,从圣彼得堡到柏林、华沙、布拉格和卡洛维发利,都重新焕发了历史文化的光彩,并成为当今世界与巴黎、伦敦、威尼斯一样重要的文化名城……在从布拉格回到维也纳的路上,我暗自神伤,彷徨不已,因为我想到了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古城正在迅速地变为新城!”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欧洲的城市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的破坏,战后对于一些历史城镇是重建旧城,还是清除掉废墟造一座新城,两种不同的做法,引起了人们的思考与争论。其中波兰华沙的古城重建,在欧洲发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于华沙的重建,还要从战前说起。当时希特勒准备发动侵略战争时,发出了疯狂的叫嚣说:多少天内消灭波兰,几个月内要席卷欧洲,一年内打到莫斯科。波兰人很气愤,但当时波兰统治者又很懦弱与无能。出于对祖国建筑文化遗产的热爱,华沙大学建筑系的师生们,集中力量把华沙古城的主要街区、重要建筑物都作了测绘记录。战争一爆发,他们把这些图纸资料全部藏到了安全的山洞里,房屋街道虽然毁了,但它的形象资料保存了下来。我们知道东欧六国是苏联红军协助解放的,苏联红军帮助这些国家重建了政权,这个苏联老大哥,当然充满了救世主和太上皇的气味,所以在重建华沙城市时,苏联人就拿出了城市规划设计方案,要建一个崭新的华沙。中心区是大广场市政府,还有苏军纪念碑,主体建筑物照搬苏联莫斯科大学的样子,高楼顶上一个尖塔,塔顶一颗光芒四射的红五角星。这种样子的房子,中国北京展览馆、上海展览馆以及武汉、广州都有一座。华沙市政府当然得按这个方案实施,但欧洲人崇尚自由民主,许多市民聚集在市政府前议论纷纷,华沙大学的师生们把战前画的老城市图纸拿出来展览,人们越聚越多,并逐渐形成了一致的意见,不要苏联人搞的那个新城方案,而要恢复华沙原有古城的风貌,最终迫使政府改变了原来的决定。在城市的主要地段,按原来古城格局和所有建筑样式进行建设。当恢复老华沙古城的消息传开后,当时流浪在国外的华沙人、波兰人一下子归来了30万。波兰政府顺应了人民的要求,组织他们投身于重建华沙的劳动中去,整个波兰国家掀起了高涨的爱国热潮,国家得到很快的复兴,人民的家园得到重建,这就是战后著名的“华沙速度”。华沙人为自己的古城能得到重建而自豪,华沙古城后来作为特例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世界遗产一般是拒绝接收经过重建的东西,但华沙人民自发地起来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为世界所有的古城做出了榜样,也确实对欧洲的古城保护产生了重要影响。  欧洲的许多国家,都把历史古城看作是自己国家和民族的骄傲。被战争破坏的古城,大多得到很好的维修和恢复,如德国的波恩、慕尼黑,匈牙利的布达佩斯等等,都重新呈现出原来古朴典雅的风貌。这些国家把恢复历史建筑和保护古城,看作为重建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借此增强人民的自尊和自信,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和凝聚力。&&&&  记录研究城市,  将城市的记忆留下  华沙的重建,依赖的就是华沙大学做的老建筑、老城市的测绘图,这些就是城建档案资料。它既是恢复老城的科学技术依据,又是动员人民、教育人民的重要历史信物和宣传资料,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前几年台湾的连战、宋楚瑜都回到大陆,他们是来寻根的,但他们所到之处——祖坟、小学、旧居,哪处不是新砖新瓦?哪里还有祖居和故乡的遗迹?我们唱的民歌:“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即使外婆不在了,那条河仍在,那座桥仍在,就可以留住记忆。现在桥拆了,河填了,所有记忆的依存没有了,故乡情也就消失了。  我们着力地保护城市的历史遗存,付出了心血,也就带来了收益。像上海虹口区的提篮桥犹太人避难地,当时有激烈的争论,因为这里是上海新规划方案中北外滩所在,房地产热衷之地。2003年确定为保护区后,在全世界反法西斯组织60周年时,有一批当年避难在上海的犹太老人重返故地,他们老泪纵横,诉说着当年的情景和由衷的感激之情,他们从这里找到了自己生命中那段最刻骨铭心的记忆。好几家犹太籍财团希望投资于此保护与开发,那些原本要拆房的开发商们也改变了态度,这些犹太人的住房、犹太教堂、当年犹太人开的小店和咖啡馆,就是城市记忆的载体。&&&&  我国著名的苏州园林、扬州园林以及苏州、扬州的古民居得以很好的保护和修缮,苏州园林成为世界遗产,其中重要的贡献应该归功于陈从周教授以及其他专家的辛苦和卓识远见。陈先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带领同济大学学生认真调查、测绘了这些园林和古民居,写了《苏州园林》、《扬州园林》、《苏州旧住宅》等著作,八十年代后的保护整修全靠这些珍贵的资料。  陈先生在给我八十年代出的《古城留迹》这本书的序言中就指出要非常重视资料的积累,而做这些事要“脑勤、手勤、脚勤,三勤应之。中国历史之久,幅员之大,近数十年来变革尤速,此三端余深见及焉。过眼沧桑,动人幽思,时有兴感,故余用心史迹记录,而仪三深解余意,以坚强之毅力,作艰苦之调查,笔之、图之、考之,存此数十古城之旧貌,有心之人,实学之士也。治史贵有史料,史料无之,则史论焉从,且城市之史其现状之图照记录,更应翔实……至于观一城之嬗变,古迹之流连,乡土之热爱,大有助于名教也。”陈先生把记录研究城市提高到爱城市、爱祖国和人民的高度来认识,这段话特别值得我们从事城市历史档案资料收集整理、研究的人员领会。  这几年来世界遗产的申报也热得很,表面上似乎是很重视要保护珍贵的遗产,但一涉及到具体的项目,具体的运作,就完全暴露出功利性的目的。申报遗产是手段,是口号,而实质是为了造名气,发展旅游,获取经济利益,而官员们则为了取得功绩,可以升官,因此保护口号往往只是幌子,而运作起来全有明确的目标。就拿著名的丽江古城来说,保护好了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旅游效益,但是却不去重点宣传教育:它留存了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是经过七级大地震而没有被摧毁的城镇,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传统木结构体系建筑,呵护了丽江古城,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独特的、优秀卓绝的创造;中国山西的应县木塔,天津的独乐寺观音阁都经历了多次地震仍巍然完好耸立。  保护这些遗产仅仅是作为旅游的景点吗?仅仅是卖点门票?保护历史遗产不只是为了赚钱,这中间保存有高超的科学技术,有人与自然和谐的真理,有高超的艺术创造。而我们现在大学里的建筑系、结构系的学生们也不学木结构了,古代的斗拱、梁架也少有人去钻研了,全都热衷于外国杂志,崇拜外国建筑大师,为迎合市场需要而学习他们认为有用的,可以用来赚钱的知识。历史传统全被功利需求所淹没,我们今天如不留存这些实物和资料,我们的后代就全不知道了,而其中肯定有今天还不为人知的科学和技艺秘密。&&&&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要与国际接轨  遗产是要保护,保护对城市发展有利,现在这个观念已逐步为人们所认识。对于城市,建筑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心里都知道是好东西了,因为保护了历史建筑后,它们的实际效果已经呈现。这样又出现了另外的负面效应,很多人只看到保护后它所得来的经济利益,这些遗产是发展旅游的资源,因而保护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赚钱,也就看重功利。他们往往急于求成,或者是杀鸡取蛋,或者是做表面文章,结果适得其反。这种例子太多了。如1986年北京的琉璃厂拆掉了原来明清留存下的老街,而新建了一条仿古文化街,它一建成全国各地引以为榜样,许多的古城都建了明清一条街,以为这就是保护了;还有更可笑的是江苏某地建了“汉街”,岂不知唐代以前中国城市中还没有出现商业街这种事物,到宋朝才从固定的商市发展出街市。  很多名城早年拆掉了城墙,最近又纷纷地重新修筑,这是背离了保护原则,就是造假。上海就曾经提出过要重新打造一个老上海,报纸上还大字标题地登载。有些人只看到旅游很旺,也受人们欢迎,要知道这是误导。对于伪劣商品大家都深恶痛绝,但造假古董、造洋古董却大行其道,这只能说明我们的文化观念很缺失,在这个问题认识上很畸形。&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我们要与国际接轨,要遵守世界上共同遵守的原则,那就是要有原真性、整体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这就是科学、合理与诚实,遗产保护是如此,我们做档案资料工作也同样的要科学、合理,忠实于事实,而不是受外界或个人因素影响而丧失原则,同时也要原真性,就是要认真、实事求是。  我曾经是八十年代初全国地方志编委会成员与专家顾问,后来我不同意那时风行的假大空,不记灾难、错误,只歌功颂德的做法,就不参加了,这种情况至今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很遗憾,这是一代文风问题。我现在写一点东西,如《护城记实》、《古城笔记》,真实地记述一些保护城市遗产的困难与历程,好坏都是事实,自有后人评说。&&(本报记者陈晓春根据阮仪三2008年在上海城建档案馆讲座的讲稿编辑整理)
& 新华报业网冯骥才:城市为什么要有记忆?
15:42:55&&&来源:麒麟规划分局&&&评论: 点击:
冯骥才:城市为什么要有记忆?
在当前中国城市地毯式的改造中,一个词汇愈来愈显著地冒出来,就是----记忆。这个并不特别的词汇放在城市的变革中便让人们感到异样、另类、不和谐、不解,还让那些恨不得把城市&推倒重来&的人颇为反感。城市难道不是愈新、愈方便、愈现代愈好吗?为什么需要记忆?记忆什么?有什么用?为了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记忆而把它破破烂烂地堆在那里吗?
首先说记忆。人的记忆分两种。一种是不自觉的,一种是自觉的。前者是自然的,松散的,不经意的;不论记住还是没有记住,不管日久便忘或历久难忘,全是一任自然,具有感性色彩。我们在日常而平凡的生活中的记忆大致如此。后者----也就是自觉的记忆,则是理性的,刻意的,是为了不被忘却。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中也都有这种自觉的记忆。
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因为它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从胚胎、童年、兴旺的青年到成熟的今天----这个丰富、多磨而独特的过程全都默默地记忆在它巨大的城市肌体里。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把记忆留在城市中。承载这些记忆的既有物质的遗产,也有口头非物质的遗产。城市的最大的物质性遗产是一座座建筑物,还有成片的历史街区、遗址、老街、老字号、名人故居等等。地名也是一种遗产。它们纵向地记忆着城市的史脉与传衍,横向地展示着它宽广而深厚的阅历。并在这纵横之间交织出每个城市独有的个性与身份。我们总说要打造城市的&名片&,其实最响亮和夺目的&名片&就是城市历史人文的特征。
当然,伴随着记忆的另一半是忘却。这也是很自然的事,在城市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它总是一边创造,一边销毁,还要不断的改造与扩大,再加上灾难性的变故(包括战争与自然灾害的破坏),记忆总是不断的丧失。在传统的城市发展中,记忆与忘却都是随其自然,是不自觉的和非理性的;拆旧建新,随心所欲。因为那时人们只把城市看做是功能的、使用的、物质的,没有看到它的个性的价值与文化意义。
但是,自从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便对自己的城市产生一种理性的记忆的要求,开始觉悟到要保护这些历史人文的记忆载体。应该说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著名的《威尼斯宪章》一出来,人民对城市的保护就非常自觉了。保护它,诀不仅仅因为是一种旅游资源或是什么&风貌景观&,更是要见证自己城市生命由来与独自的历程,留住它的丰富性,使地域气质与人文情感可触与可感。当然,这些都是从精神和文化层面上来认识的。于是,文化保护便成了现代城市建设中最紧迫和最前卫的课题之一。记忆和遗产在高速发展的当今世界上变得越来越重要。其实遗产就为了记忆。
应该说,城市本身没有自觉的记忆,这种理性的记忆,实际上是人赋予它的。为此,自觉的记忆是现代人类的文明要求与文明行为,而破坏记忆则仍是滞留在一种原始的非理性的惯性中。
当然,记忆是有选择的。
这里说的记忆不是个人化的,不是为了满足个人某种怀旧情绪的。它是一个城市的记忆,群体的记忆。那就要从城市史和人类学角度来审视城市,从城市的历史命运和人文传衍的层面上进行筛选,把必须留下的记忆坚决守住。这样,城市的保护就决不是简简单单留下几个&风貌建筑&,摆摆样子而已;更不会随手把许多极其珍贵的记忆大片抹去。对待一个城市的生命记忆,对待一代代先人的经历与创造,必须慎重,严格,精心。对待保留下来的以及必须尊重它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任何随心所欲的涂改都会破坏记忆。就像北京南池子改造中将四合院改为四合楼----记忆已经无复存在。本质上仍是&建设性破坏&。
我们强调保留城市的记忆是保护好城市的历史真实。能够体现真实的是实物。那么我们就必须尊重城市历史,无权对它们任意宰割,把阅历丰厚的城市最终变成亮闪闪又&腹内空空&的暴发户,变为失忆症的患者。如果我们真的这样做了,我们的后代便会在未来的变得千篇一律的城市里,一边茫茫然无所凭借,一边骂我们这一代无知与野蛮。
CopyRight 2016 版权所有:曲靖市麒麟区人民政府
滇ICP备号-1
技术支持:珠江网站}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