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勇:日本会第三次打断中国日本现代化转型吗

帖子主题:日本不可能第三次打断中国现代化进程
共&531&个阅读者&
军号:5253988 工分:379168
/ 排名:147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日本不可能第三次打断中国现代化进程
文章提交者:tnttnttnt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33-0-1.html
邓聿文: 11:35(上)在中日围绕是否会引发两国兵戎相见的猜测之际,中国思想界也开始讨论,假如钓鱼岛战争打响,日本是否会第三次打断中国现代化进程。之所以说是第三次,乃因为在中国百多年的现代化进程中,日本曾两次打断过中国的现代化。一次是19世纪末的中日;一次是上世纪30年代发动的全面。这在中国史学界已成常识。在这方面,有两篇文章反响较大,一为刘梦溪的《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还会被日本人打断吗?》,另一为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员马勇的《不要让日本第三次打断中国现代化进程》。刘没有明确回答日本会否再次打断中国的现代化,只是提醒国人注意日本的企图,他认为“日人的狡蛮、阴狠,远谋虑深”一如旧,“且有美国为之站台”。但他亦认为,今日“中国一方的主动权、选择权相当之大,转圜余地无处不有”,然“如何终极去取,不仅在国力军力,更主要在智慧”。马则明确指出,“假如中国因钓鱼岛进入战争状态,中国即便赢得了战争,但第三次现代化进程必将就此打断,中国社会内部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不仅不可能顺势解决,而且必定会无限期延误”。可马并没有拿出有力证据来证明此论断,只是在文中笼统地说到“我们中国人经过两次教训依然没有汲取教训。我们正走在同一条大道上,不论内政,还是外交,甚至简单的对日交涉,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形势与前两次相比,并没有根本性变化”。-鉴于马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专家,近几年在大陆学界声誉鹊起,该文出来后,在大陆互联网上广为传布,笔者将主要针对马的看法而论。我认为,马所谓的中国“第三次现代化进程必将就此打断”的论断缺乏事实和逻辑依据,很不严谨。尊重历史,以史为鉴,无论治学还是治国,都非常必要。特别是在中国这个历史积奠深厚的国家,历史中蕴涵着丰富的正反经验和信息。然而,我们也要防止简单化地比附历史的倾向,以过去的历史来简单化地评判和指导今天的现实。具体到日本是否会第三次打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这一问题,除非有严密的事理逻辑论证,否则,还是不要得出肯定结论。首先,今日世界形势和格局已经发生根本变化,中日两国力量也已经今非昔比。尽管目前世界本质上还奉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国际秩序还由大国和强国主导,但人类毕竟接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和平始终是一股强大的世界潮流。所以,现在即使有战争,也不是以土地、人口和资源的直接占有为形式。换言之,一国现代化的过程不大可能因战争而转向,除非发生大规模核战。再从中日力量对比来看,虽然晚清末年的洋务运动引入了近代工业包括军工,军队也有一定革新,但总的来说,中国传统社会已进入晚期,现代化还刚刚萌芽,社会制度和治理机制还停留在过去。而在国民党主政的“黄金十年”,虽然中国的近代工业有比较大的发展,现代化程度比甲午战争时有一定提高,但整个社会结构和治理机制与过去相比变化不大,何况,在这半个多世纪里,除日本侵华外,中国的外患一直不断。所以,可以说,在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段时期,中国的总趋势是走下坡路。日本则恰恰相反,从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前,它的国力是冉冉上升,走上坡路的,跻身于当时的世界强国之林。尽管日本的现代化也很不彻底,但无论从工业、经济、社会组织结构、领导体制还是国民教育和民族精神面貌等各方面来看,日本都要好于中国,用日本人的话说,一个是“日出之国”的欣欣向荣,一个是守旧帝国的日薄西山。当两个民族“相遇”之时,中国的败亡似乎也就注定了。然而,现在是时移世位。虽然中国还在很多方面落后日本,内部也有非常严重的问题,但毕竟就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军事实力、民族精神等来说,中国已经接近甚至赶上日本。至于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中日两国也有很大逆转。这种情况下,简单地讲“不论内政,还是外交,甚至简单的对日交涉,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形势与前两次相比,并没有根本性变化”,是没有意义的,也不合乎实情。国家之间的战争,是国力和意志的较量,尤其是现代战争,根本取决于国力和技术。中国的国力和军事技术,无疑比前两次时期要强大得多。而日本经过美国民主化改造半个多世纪后,其内部是一个多元社会,国民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战争意志,所以,在没有美国的支持下,纵使日本右翼有打断中国现代化乃至瓦解中国的念想,仅凭日本一国之力,要战胜中国,严重点说,有些自不量力,除非中国自己犯很大错误。我不清楚马为何断言中国即使打赢钓鱼岛战争,也会被日本打断第三次现代化进程,其依据来自何方?如果只是因为参照历史经验,就得出这一结论,应该说很草率。马文没有直接说出的一个含义是,如果日本不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依照“黄金十年”的发展趋势,中国会进入一个所谓市场经济繁荣和民主、自由、宪政的历史时期,就如当今的发达国家一样,也就不会有抗战胜利后的国共之争及其后的历史了,中国的现代化也就实现了。且不说历史不能假设,即使一定要假设,历史后来之所以没走这条路,原因既不在共产党,甚至也不能怪日本,而完全是当时主政的国民党没有把握历史大势,做出了错误判断,从而失去历史给予的机会。因为在抗战胜利后,从当时的国共力量对比和内外形势看,历史无疑是要选择国民党的,为此,共产党也打出了民主和自由牌,以争取人心。假如当时国民党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和全国人民期望,国共和解,中国确有可能开创宪政民主之途,可惜蒋介石政权的专政本色(顺便说一句,目前很多文章和论著美化蒋介石,我认为是不恰当的,真实的蒋介石固然不像我们的教科书描写的那么坏,但也不像这些文章说的那样好,看看外国人写的蒋介石传记就明白这点),不肯还政于民,致使人民倒向共产党一边,从而使得中国现代化,走了许多弯路。(下)判断日本是否会第三次打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还需要我们对日本的前两次侵华行为尤其是第二次侵华战争有一客观评估。正如上文所说,日本两次打断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这点毋庸置疑。但对“打断”应该做这样的理解,即日本打断的是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与此同时,中国的现代化又以另一种形式开启。与马勇同为中国社会科院近代史的荣维木先生就认为,抗日战争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现代化的“后发外生型”性质,却使得新的“自发内生型”现代化进程在中国反日过程中悄然开启,并从政治、经济、国家主权等层面进行了论证。荣维木认为,从政治层面看,抗战为中国民主制度的发展,在客观上提供了条件,尽管这种民主十分有限,但却是前所未有的。另外,抗战期间进步力量的发展和壮大,也是中国现代化因素积累的一个重要表现。从经济层面看,用现代化的视角来审视,战时体制下的现代金融体制的建立,工业结构的调整,资源的调查与统筹开发,工业发展的布局调整等,都表现出了现代化因素,尤其被称作是工业化传动的沿海工业的内迁,改变了中国西部工业落后的状况,对战后乃至今天都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从国家主权层面看,中国在抗战后废除了与西方列强签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获得了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应有的尊严,而独立的主权,是任何现代化国家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条件。除这些外,中国在抗战时期积累起来的现代化因素,也表现在中国社会在战争期间发生的其他重大变迁如人民觉悟的提高,文化的传播,妇女的解放,中外交往的加强等诸多方面。所有这些汇集在一起,最后成为了开启中国新的现代化进程的动力。作为一家之言,荣的看法当然可以争论,但也值得我们参考。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而言,现代化并非只有一条道路,晚清开启的中国现代化(近代化),是一为适应西方通商(前期)和殖民(后期)要求而被迫进行的现代化,从中国社会的内部结构来看,基本没有现代化的因子,即使有,也只处于非常弱小的萌芽状态。换言之,没有中西两种文明的对撞,指望中国社会内部孵化从现代化来,会是一个很长过程,或许我们现在还处于男人拖长辫子、女人裹小脚的时代。从这一角度看,中国的现代化(近代化)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在日本第二次全面侵华后有了改变。一方面,是原有的现代化进程随着日本侵略的全面深入而无法按既有路径走下去;另一方面,当西方列强把现代化因子带入中国后,随着接受现代知识和文明的人越来越多,中国社会内部的自主因素也在增强。这样,对中国的现代化而言,就提出了一个从被动向主动转换的要求,也即根据中国自身的国情,自主地探索现代化之路。这一起点是在抗战时期,目前还在进行和探索。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看作中国力图在西方的现代化外,自主探索一条适合自身情况的现代化道路。也许这条现代化之路比被日本前两次打断的原初现代化道路要更艰难和曲折,也许最后都不能取得成功,但不应从理论上否定其价值。事实上,提出日本可能第三次打断中国现代化进程这一命题本身,就承认中国目前正走在现代化之路上,否则,无所谓第三次打断。指出这一点很重要,按照马文的观点,中国即使在钓鱼岛战争中打胜了,日本也会中止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国内矛盾也不能顺势解决。从马文自身逻辑看,本不该得出这一结论,只能这样来理解:马担忧的是,中国若在钓鱼岛之战中取胜,则证明现有的制度和做法是成功的,统治者和认可这一套制度的人,就会认为无须更改,从而,目前国内尖锐的社会矛盾也就不可能得到解决。这样,第三次现代化进程事实上就被打断了。不能认为无此可能性,但也仅仅是一种可能性,因为还存在另一种可能:战争胜利给意欲改革的统治者更大权威,从而使他更有力量去推进改革,打破过去不曾打破的既得利益的阻扰。我认为后一种可能性更大。因为国内的问题和矛盾不会因战争胜利了就自动消失,这些问题和矛盾在战争期间会被拖延解决,但一旦战争结束后,它还照样存在甚至以一种更激烈的方式显示出来。另外,在民智和民权开启的社会,人们也不大可能因战争胜利就不向政府提此要求了,这些都会给统治者以压力,即便统治者挟战胜余威而有意放慢改革步伐,民众也可能不答应。所以,在战争胜利后,出现问题和矛盾被无限拖延的概率不是很大。那么,假如中国战败,日本会中止中国的现代化吗?也很难。如前所述,日本侵华打断的只是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而不是现代化本身,现代化作为一种历史趋势,是不可能被打断或中止的。所以,中国战败,极可能的结果是现有的现代化进程再次被转向,也许又回到抗战前的那条现代化道路上。前面讲了,单凭日本自身之力难以在和中国的战争中取胜,美日同盟则有可能。但是,从美国的历史和目的出发,决不会允许日本支解中国,让中国永远站不起来。因为一个繁荣自由的中国远比一个贫弱仇恨的中国更符合美国的国家安全和全球利益。因此,美国会像它在其他地方推行颜色革命一样,将战败的中国纳入其主导的体系,用民主自由来改造中国。事实上,日本自身战败的历史就说明了这点。军国主义时期的日本虽然国力很强大,但远谈不上是个民主、自由国家,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国家。日本走向民主自由之路,是美国对日本再造之结果。因此,我的结论很简单,无论中日发生战争与否,日本都不可能第三次打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它没有这样的力量。当然,我们需要对日本通过发动战争来打断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意图,保持高度警惕,并进行揭露,但战和与否,不取决于中国,而是日本。中国要敲打日本的右倾化,然没必要因害怕被日本打断现代化进程而“绥靖”日本。倒是历史一再证明,敢战方能言和,和的基础是战。原题:日本会第三次打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吗邓聿文为资深媒体人、民革中央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委员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日本不可能第三次打断中国现代化进程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条记录]&分页:
&对日本不可能第三次打断中国现代化进程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心眼 .cn/u/11885.html
关注好友人气:
好友关注人气:
精彩博文推荐
评“日本会第三次打断中国现代化吗”
评&日本会第三次打断中国现代化吗&
今天一大早就看见一篇署名马勇写的,题为《日本会第三次打断中国现代化吗》文章。看后心里顶不是滋味。这个时候,一个所谓的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写出这么个文章,真TMD不负责任。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个时候中华民族上下同仇敌忾,一门心思是要在钓鱼岛上迫使日本妥协之时,这么个所谓的挂着所谓历史研究员头号的人物出来放风,着实不是什么好兆头!如同前一段时期,一个叫白益民的所谓研究中日经济的专家,写了一篇《日隐藏经济力超想象》的文章,文章中充斥着对日本经济优势的顶礼膜拜之意,当时我就怀疑这个GP专家可能是收了日本人的好处费了!
言归正传,驳斥一下这个马勇&&叫马勇可惜了,应该叫马庸比较合适。
马勇:近代以来,日本近乎中国发展的克星,中国曾经有两次重要的发展机遇,都因日本而中断。
日本人第一次打断中国发展机遇期即1861年,中国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打击后终于醒悟,开始向西方学习,史称&洋务新政&,或&同光中兴&。之后几十年,中国的经济构成发生巨变,近代化工业基础逐渐成型,新兴中国资产阶级缓慢成长,中国的政治架构尤其是法律、制度经过调适,也在向世界靠拢。一个全新的中国可期,世界各国以平等身份待我,并非遥不可及。
然而,就在中国依照自己的规则按部就班前行时,士大夫阶层、军方鹰派开始自满轻敌,中国在洋务运动33年时改变了韬光养晦的既定政策,为了朝鲜的未来与日本大打出手(甲午战争)。短短几个月,清军原形毕露,&同光中兴&的神话消失得无影无踪。
本人评述:两次鸦片战争的失利;以太平天国为代表的农民起义的风气云涌。满清王朝处于内外交困风雨飘渺的窘境。为了挽救摇摇欲坠的满清朝廷,中央以奕訢为首,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开始放眼欧美。以&自强&、&求富&为口号;以 &安内&&御外&为目的。进行了一场举步维艰的洋务运动。
这个时期。中国的国际、国内环境动荡不安,外部不间断地向西方列强赔款;内部农民起义不断。当时的中国上层建筑也是处于严重的分裂状态,保守派和改良派斗争激烈,着实的不理解何来的马勇的&中国的政治架构尤其是法律、制度经过调适,也在向世界靠拢。&
因为洋务运动其实质是,在不触及中国封建制度前提下,为了富国强兵,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上展开的,其宗旨就是为了挽救封建帝制。因此,洋务运动本身就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严重冲击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这两个矛盾体即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的自然法条。这种发展其实是在畸形和痛楚中,在保守派的监督下摇摇晃晃的、哆哆嗦嗦地摸索着潜行。
这个时期,中国内外交困何来的马勇的&中国在洋务运动33年时改变了韬光养晦的既定政策&。
马勇:日本人第二次打断中国发展机遇期即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甲午海战不同,多数中国学者认为抗日战争对中国来说&不可避免&,但不管怎样,又是日本第二次打断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使中国资本主义的&黄金岁月&戛然而止。14年漫长等待,8年殊死抵抗,中国付出巨大的生命代价、物质代价,战前开启的现代化进程也化为一股青烟。
本人观点:其实,从甲午海战到二次大战,日本就是一直在虎视眈眈的盯着中国。从废除封建帝制再到袁世凯篡位复辟,辛亥革命所创立的&中华民国&一直处于半封建、半殖民的军阀混战的边缘。如果没有二次大战的洗礼,中国或许处于内战的边缘,中国或许还处于探讨国家体制的激烈对抗之中,如同现在的非洲?因此说马勇的&中国资本主义的&黄金岁月&&只是有识之士的梦魇罢了!!!
因为我们这代人依旧明晰过去的历史,日本人自甲午海战至二战结束对中华民族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伤害,不仅仅是在肉体上的创伤,也是在精神深处的刻骨铭心的殇痛。因此钓鱼岛争端我们没有退路。
如果我们在中日东海争端上,有一丝一毫的服软和退缩,那么南海争端,中印陆路争议将会无休无止!!!!今后的台湾问题、&疆独&、&藏独&问题就会浮上台面,最后,就会争议到共产党的执政问题。
更多文章:
( 06:54:01)
( 17:35:09)
( 12:39:17)
( 13:43:23)
闻明 的更多博文
所属自分类:
(93) | 分享数
(0) | 转载数  
||||||||||||
中国第一军事门户网站 |
日本根本不再是中国对手:今天的日本已经不行了
日本根本不再是中国对手:今天的日本已经不行了(原题:日本会第三次打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吗)在中日围绕钓鱼岛争端是否会引发两国兵戎相见的猜测之际,中国思想界也开始讨论,假如钓鱼岛战争打响,日本是
  判断日本是否会第三次打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还需要我们对日本的前两次侵华行为尤其是第二次侵华战争有一客观评估。正如上文所说,日本两次打断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这点毋庸置疑。但对&打断&应该做这样的理解,即日本打断的是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与此同时,中国的现代化又以另一种形式开启。与马勇同为中国社会科院近代史的荣维木先生就认为,抗日战争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现代化的&后发外生型&性质,却使得新的&自发内生型&现代化进程在中国反日过程中悄然开启,并从政治、经济、国家主权等层面进行了论证。
  荣维木认为,从政治层面看,抗战为中国民主制度的发展,在客观上提供了条件,尽管这种民主十分有限,但却是前所未有的。另外,抗战期间进步力量的发展和壮大,也是中国现代化因素积累的一个重要表现。从经济层面看,用现代化的视角来审视,战时体制下的现代金融体制的建立,工业结构的调整,资源的调查与统筹开发,工业发展的布局调整等,都表现出了现代化因素,尤其被称作是工业化传动的沿海工业的内迁,改变了中国西部工业落后的状况,对战后乃至今天都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
  从国家主权层面看,中国在抗战后废除了与西方列强签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获得了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应有的尊严,而独立的主权,是任何现代化国家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条件。除这些外,中国在抗战时期积累起来的现代化因素,也表现在中国社会在战争期间发生的其他重大变迁如人民觉悟的提高,文化的传播,妇女的解放,中外交往的加强等诸多方面。所有这些汇集在一起,最后成为了开启中国新的现代化进程的动力。
  作为一家之言,荣的看法当然可以争论,但也值得我们参考。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而言,现代化并非只有一条道路,晚清开启的中国现代化(近代化),是一为适应西方通商(前期)和殖民(后期)要求而被迫进行的现代化,从中国社会的内部结构来看,基本没有现代化的因子,即使有,也只处于非常弱小的萌芽状态。换言之,没有中西两种文明的对撞,指望中国社会内部孵化从现代化来,会是一个很长过程,或许我们现在还处于男人拖长辫子、女人裹小脚的时代。从这一角度看,中国的现代化(近代化)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在日本第二次全面侵华后有了改变。
  一方面,是原有的现代化进程随着日本侵略的全面深入而无法按既有路径走下去;另一方面,当西方列强把现代化因子带入中国后,随着接受现代知识和文明的人越来越多,中国社会内部的自主因素也在增强。这样,对中国的现代化而言,就提出了一个从被动向主动转换的要求,也即根据中国自身的国情,自主地探索现代化之路。这一起点是在抗战时期,目前还在进行和探索。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看作中国力图在西方的现代化外,自主探索一条适合自身情况的现代化道路。也许这条现代化之路比被日本前两次打断的原初现代化道路要更艰难和曲折,也许最后都不能取得成功,但不应从理论上否定其价值。事实上,提出日本可能第三次打断中国现代化进程这一命题本身,就承认中国目前正走在现代化之路上,否则,无所谓第三次打断。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中国对日开战即便获胜 崛起也可能打断!ZT
该帖被浏览& 88,067&次,回复&90&次
日本会第三次打断中国现代化吗
马 勇近代以来,日本近乎中国发展的克星,曾经有两次重要的发展机遇,都因日本而中断。现在是中国第三次重启现代化,经过改革开放34年的发展,中国又进入到一个关键点位,我们会第三次栽在日本手上,被迫中止现代化进程吗?1861年,中国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打击后终于醒悟,开始向西方学习,史称“洋务新政”,或“同光中兴”。之后几十年,中国的经济构成发生巨变,近代化工业基础逐渐成型,新兴中国资产阶级缓慢成长,中国的政治架构尤其是法律、制度经过调适,也在向世界靠拢。一个全新的中国可期,世界各国以平等身份待我,并非遥不可及。然而,就在中国依照自己的规则按部就班前行时,士大夫阶层、军方鹰派开始自满轻敌,中国在洋务运动33年时改变了韬光养晦的既定政策,为了朝鲜的未来与日本大打出手(甲午战争)。短短几个月,清军原形毕露,“同光中兴”的神话消失得无影无踪。北洋水师的惨败让中国人痛定思痛,以为都是先前“中体西用”惹的祸。于是,中国在1895年改变了几十年的发展方略,转身向东,追随日本,进入“维新时代”。此后,维新、新政、君宪、宪政,再君宪,不一而足,其实都是亦步亦趋模仿日本。历史无法判断中国在1895年的转向是好还是坏。假如我们不再以“线性进化论”去分析历史发展,应该承认中国被迫中止洋务新政实在可惜。假如中国在1894年不为朝鲜前途与日本开战,假如中国在那时听听北洋大臣李鸿章、兵部大臣孙毓汶等人的反战理由,听听国际上各大国对中日关系的看法,想尽一切办法避免战争,中国继续沿着“中体西用”的第三条道路走下去,再有20年,中国会是什么样?
刚开始洋务时,中国只学科学技术;10年后随着中外贸易、投资扩大,接受了万国公法原则;再10年,中国也在讨论****的可行性、可能性。如果按照这样的步伐走下去,中国可能也不会落后世界很远。然而,历史无情。甲午战后,一切归零。中国又经历三十几年动荡,于1928年重建统一,开始新一轮现代化建设。实事求是地说,称1928年―1937年这10年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岁月”,或许稍过,但中国的现代化在此期间确实获得了长足发展,如果没有这10年,中国不可能有与日本一决雌雄的底气,更不可能苦撑待变迎来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中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中国。与甲午海战不同,多数中国学者认为抗日战争对中国来说“不可避免”,但不管怎样,又是日本第二次打断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使中国资本主义的“黄金岁月”戛然而止。14年漫长等待,8年殊死抵抗,中国付出巨大的生命代价、物质代价,战前开启的现代化进程也化为一股青烟。如今中国又到了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改革开放34年为中国人赢得了可以说“不”的底气;日本的步步紧逼、寸步不让,也不断激起中国人的愤怒。诚然,今天我们距离那个积贫积弱的年代已经很远,那个年代中国人对命运无从选择的画面,如今只会出现在《1942》那样的电影里。然而,日本在历史上两次打断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梦想,是我们永远不应忘记的教训。今天,历史赋予崛起了的中国更多的战略选择空间,那么,如何管控中日外交风险,不让钓鱼岛成为历史上的“朝鲜”、“伪满洲国”,不让日本第三次打断中国现代化进程,不仅是外交当局的责任,更值得全体中国人警醒。中国近34年的经济增长确实衍生出一系列内部问题,这也许给了日本错估形势、敢于挑衅中国的理由。但我认为,日本在钓鱼岛挑衅中国的更重要原因,是他们相信:再给中国20年和平时间,这些问题就能够按中国的意愿获得有序解决。到那时,日本不但在GDP总量上无法与中国企及,而且,它将因为中国的全面崛起彻底失去对中国维持了一个多世纪的优越感。而假如中国因钓鱼岛进入战争状态,中国即便赢得战争,但第三次现代化进程也有可能会因此打断,中国社会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不仅不可能顺势解决,而且更可能被无限期延误。毕竟,中国的战略机遇期不可能总依靠美国关注点的转移,我们需要为自己谋划战略机遇期。
分享到:&&
可以学慈禧,一年一块的往外割让。就保屁股底下那把椅子。
楼主是混蛋逻辑,你不懂战争
战争的本质就是掠夺和杀戮
古有胜者王,败者寇,今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至理明言,你居然说赢了也会断送崛起??
“如今中国又到了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改革开放34年为中国人赢得了可以说“不”的底气;”不客气门地说,你这名话更是放屁, 30年所收的美金全部变为美债在支持美国人民的枪炮,你打不赢日本,下一巴掌就是美国人打过来给你,你担忧的应不是美国赖不赖帐,你担忧的应是一旦赖账, 你是通过无力的抗议还是战争夺回所有;
你不希望中国胜,认为败依然是最好的选择,这样才能“不断送”崛起,靠强盗的恩赐来继续奴役和苟延残喘?打趴了强盗反尔你会丢钱!? 什么逻辑?
现在的问题是日本主动来挑衅你的底线,是可忍孰不可忍?
你也说了现在的中国和前两次的中国不一样,不再积贫积弱,为什么?因为每经过一次抗争,我们就会进步很多,也许现代化进程被暂时打断,但顽强不屈的中国人,很快就会迎头赶上,所以我们不能怕和挑衅我们的敌人迎面相撞!我们要告诉日本人它们必将为遏制我们的行为付出代价!
谁让我们有这样的恶邻,谁让我们曾经骄傲自大而变得落后,这都是我们的宿命,只有通过一次次抗争,才能最终实现自我的崛起!
现在不痛击日寇,将来必为大患~~~~~
战争要看怎么打,要学会掠夺,就像二战日本掠夺中国一样,
不论楼猪是不是中国人,你说的都是通篇的P话!根本不值得一驳!
那怕不崛起,也要打败小日本。这个专家要不是脑残就是别有用心
此一时,彼一时也。
& & 中日甲午战争时,中国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当中,政治制度落后,文化思想落后,经济体制落后。洋务运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发展,但改良局限于表面,同光中兴下边掩盖的是国家的弱不禁风。甲午战争只是将这层遮羞布揭开了,此一崛起有外强中干之嫌。
& & 抗日战争时,也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固然在一定程度上中断了持续达十年的中国资产阶级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当时的国民政府尚无力在实际上统一中国,国内矛盾激烈,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国内问题多多,迟早会发生大的战争,并中断这一发展;国民政府即便有心抗日,也是无力抗日的,抗日战争只是黄金时期中断的诱因,并非决定因素。再者,抗战胜利后,迟到的解放战争最终还是发生了,这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
& & 如今,第二次世界大战确定了新的世界秩序,虽然有冷战和后冷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但无人敢于否定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之间的协议,这些协议依然有效。目前的世界格局已经不是甲午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格局,此时的中国虽然内部有诸多问题,台湾尚不在大陆的管辖之内,但现在的发展远非当年洋务运动和资产阶级黄金发展所能比拟的,现在的军队也非当年腐朽不堪、混战不断的状态,现在的政府积极改革自身不足,现在的百姓已经越来越多地接触新思想。目前的崛起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非日本所能决定的。
& & 若中国对日开战,则中国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虽然中国的科技不如日本,但中国未必有不胜的结局,中国的崛起未必就会被打断。若抱有畏惧战争失败的心里,则战争必然失败。当年汉匈之战,汉朝虽前期处处吃败仗,但经过龙城大捷,一转失败的局势,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开疆拓土。若汉武帝畏惧战争失败,则何来泱泱华夏文明的昌盛繁荣!
填写显示名:
4到16个字符:中文,英文小写字母,数字或下划线
电话:010-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现代化养猪场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