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哪个首都不在古代黄河流域域

汉唐等古中国首都大都在长安,宋迁至开封,随后基本为北京,为何有这种迁徙,为何不选择南方地区?
国家选取首府的考虑因素,我国的首都为何出现这种变迁
按时间排序
简单来说就是从3.4w平方公里的渭河平原搬到了30w平方公里的黄淮海平原。至于南京与北京,分处大平原的南北两端,作为门户所在,当北方有威胁时,自然应当将主要资源集中于北方的门户。
看了看楼上的各种答案,感觉都有些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下面这篇文章讲得全面一点,聊供参考:东西徘徊与南北往复——谈谈中国历史上五大都城定位的政治地理因素周振鹤(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中国历史上主要都城定位的问题。定位就是指首都应该确定在全国范围内的哪一个地理位置或者说区位上。从宏观的方面讲,这个位置必须是最有利的,其他地点都不如它。从微观的方面讲,这个地点的地理环境又适宜建设都城。前贤今哲对中国古都的研究已有许多成果,我在这里想换一个角度,从政治地理背景来思考这一问题。中国古代一统王朝与分裂时期以及近现代的首都,主要都设在现在五个城市或其附近,这五个城市即西安、洛阳、北京、南京与开封。如果从地理位置与历史发展而言,这五个城市可以分成两组:东西向的西安、洛阳与开封,南北向的北京与南京。这两组首都所占历史时期也正好明显地分开:前一组占据了前大半段历史,后一组则占据了后小半段历史。再仔细一点分析,每一组的定都过程及其变迁都出现往复徘徊现象。也就是说,在一段时期里同时存在两个地点都适宜建都的情况,难有绝对的取舍,于是首都经常在这两个地方来回搬迁,这种搬迁不仅仅发生于王朝变更之后,有时在一个朝代里也存在短时迁移或同时两都并建的情况。仔细点说,在从西周到唐代长达2000年的时间里,西安与洛阳都同时是适宜建都的地方,所以首都在两地之间徘徊搬迁多次。从唐末到北宋200年间,则是洛阳与开封的徘徊时期,这可以算作是一个短短的间奏曲。而大致从金朝至今则是从北京到南京的往复时期,这一时期也长达800年,而且由于与当代相关连,更显其重要。一一般而言,统治集团都力图将首都定在与自己起家的政治根据地不远的地方。除此之外,首都所在地的经济地理条件也有一定的重要性。首都必须位于交通枢纽处,这样既有利于对全国的政治控制,同时又保证对首都的经济供应。从政治地理角度来看,适宜建都的地点一般有几个层次的考虑,其中有两个层次最为要紧:一是在全国领土范围内的地理区位,二是建都地点本身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条件与人文基础。第一层次又分为两方面,一是选择全国的地理中心或是有利的控内御外的位置,二是与统治集团的发源地是否相近的原则。以地理中心为首都的思想可以说是最简单的思路。唐代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比较大范围的天下之中就在三河地区,从政治地理上来说就是所谓核心区。而从三河缩小到一个地点的天下之中则是洛阳。所以从西周到唐代,都有在洛阳建都的事实或打算。虽然王朝领土范围的中心位置是建都的理想位置,但有时却不一定是最合适的现实位置。因为除了理想以外,政治军事经济因素要起着实际的作用。为了王朝的长治久安,一方面要控制内部的敌对势力,另一方面要抵御外部的侵略行为。在这种考量下,首都就可能设在有所偏向的位置而不是地理中心。具体而言,在唐代以前,适合这一要求的是西安一带。西安所处的关中平原,对山东地区(即崤山以东黄河下游地区)而言是居高临下,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而这一地区又有四塞之固的地理优势,即使控制不了东方,也能据险保守独立。洛阳则没有这个优势,万一四方叛乱,则难以保全国家政权。这是控内。而对于御外而言,由于唐朝以前,中原王朝的主要外敌威胁来自西北,如果对于强盛王朝而言,首都偏于西北有利抗敌自保。到了宋以后的外患则来自正北或东北,所以首都的定位也要受到影响而发生变迁。另一个与地理中心有矛盾的因素是政治根据地———王朝时代称为“龙兴之地”。一般而言,统治集团都力图将首都定在与自己起家的政治根据地不远的地方,这个因素十分重要,周秦隋唐如此,辽金元清亦无不如此。甚至后梁的朱温,明太祖与明成祖(各选择不同地点),中华民国时期的南京国民政府,概莫能外。甚至连割据江东的孙吴政权也有“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的说法。在以上因素之外,首都所在地的经济地理条件也有一定的重要性。虽然首都地区的粮食与其他用品可以从全国调配,但粮食供应却要有最基本的保证,于是都城所在地区要求有一块能生产粮食的平原。在以上所说的五大都城中,都有这一优势。与经济地理相关的则是交通条件,首都必须位于交通枢纽处,这样既有利于对全国的政治控制,同时又保证对首都的经济供应。以上这些条件既互相补充,又互相制约。于是中国的都城,尤其是统一王朝时期,就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况:一、很难有一个地方完全满足这些条件,既然如此,就会产生某一时期在两个地方徘徊建都的情况;二、在长达3000年时间里主要的都城实际上很少,唐以前只有西安与洛阳,开封只是一个补充。金以后至今主要就只有北京,南京只是一种权宜。以下让我们以历史事实来详细分析上述的结论。二洛阳处天下之中,不但对全国行政管理十分有利,而且各地贡赋的调集,商贸上的往来也处于道里均衡的有利地位。但缺点是防守困难,真正打起仗来,则洛阳的安全性不如西安。周的先人为了向东开拓,其政治中心从关中西部不断向东迁移,到周文王终于定于丰,在今西安以西丰水西岸。这时的周还只是商王朝的一个诸侯国,随后的武王将政治中心迁到与丰隔水相望的镐。不久,武王伐纣,周取代商朝,统治了中原地区。当周武王君临天下的时候,镐京作为首都就显得过于偏西,洛阳一带处于中原地区之中心位置,有建都的优越地理条件。武王就有在洛阳建都的想法。但终西周之世,正式都城一直在镐京未迁,原因有三:一是关中自然条件好,粮食供应充足;二是离前敌较近,在国家强盛时有利于抵御,而且关中是四塞之地,有险可守;三是与周人之发源地相近,有政治上的后盾。但也有一个重要缺点,即在地理上不是全国中心,于行政治理不便,所以到了东周王权衰落,抵御外敌力量削弱,就不得不将都城东迁,远离犬戎等西北民族的侵扰。洛阳处天下之中,不但对全国行政管理十分有利,而且各地贡赋的调集,商贸上的往来也处于道里均衡的有利地位。但缺点是防守困难,真正打起仗来,则洛阳的安全性不如西安。所以西安与洛阳两处对于定都而言,各有利弊。也正因如此,唐以前统一王朝的都城的定位,也就有了在西安与洛阳之间徘徊迁移的特点。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王朝。秦人也一样从西边来,秦国的都城从西到雍,到栎阳,最后定于咸阳,就在今西安的西北面。秦国以此为基础,打败东方六国,自然也以此为统一天下以后的首都。秦虽然不以洛阳为陪都,但代之以秦始皇经常性地全国巡行活动。秦亡汉兴,仍然出现定都何处的问题,刘邦从东面而来,到了洛阳,定都于此达三四个月。这里既是天下之中,又离老家丰沛较近,他认为是合适都城所在。后来接受娄敬、张良的建议,才西迁长安。娄、张二人都认为,关中可以控制全国形势,靠着关中的险固与富饶,也可自我保全。以控内而言,建都关中是合理的选择。就御外的角度看,秦与西汉所面对的北面强敌是匈奴。首都建在关中有利于抗敌。秦代据之收复河套地区,深度打击了匈奴势力。汉初虽然国力不强,只能以和亲政策与匈奴周旋,但汉武帝以后,国力强盛,以关中为基地而打击匈奴于西北,取得了压倒的优势,不但建设河西五郡,超越秦国疆域,而且开辟西域地区,将今天新疆内外部分地区纳入版图之中。这时的长安就不再过于西偏,而比过去靠近全国领土的中心了。故大致说来,若王朝进取则定都长安,若守成则定都洛阳。十六国之后统一北方的北魏,也选择洛阳作首都。因为其目的是要进取南朝,不可能以长安为基地。只有分裂后的西魏与北周才再次以长安为都。而东魏与北齐何以离洛阳而就邺城,道理也不难理解,只是因为胡化政策的施行,自然要使都城向北迁移,以靠近原来鲜卑的根据地。还有一个原因是洛阳离东西魏(后来的北齐北周)分界线过近,军事上不利,而且移邺城实际上更靠近东魏与北齐疆土的中心。但这一搬迁为时甚短,且影响不大。而隋代北周而起,自然继承了其首都长安,唐继隋立,道理相同。关陇集团的根据地在此,首都不可能东迁洛阳。但是洛阳地处天下之中,地理区位条件实在优越,所以隋唐两代都城也免不了有长安洛阳的徘徊。那么难道中国之大,从西周到唐代2000年,就没有第三个可供选择之处,必得在西安与洛阳之间作取舍?的确如此。因为古代从整个统一王朝的疆域而言,主要部分是在黄河与长江流域。而且从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一直到唐代,文化经济重心一直在黄河流域,这正是中国早期首都必选在黄河流域的基本原因,而在黄河流域最适宜建都的地方除西安与洛阳之外,我们的确至今不能想出有第三处。除了以上已经讲过的原因外,由于建都的时间都很长,形成了另一个重要背景,那就是这两处人文因素积淀深厚,都从西周开始便是政治中心与陪都所在,朝纲典制衣冠威仪,积渐而下,其他地方都不能比拟。西安洛阳东西迁移幅度虽不小,而南北位移不出纬度一度,实际上,西安、洛阳与开封,几乎就在东西一条直线上,这或可以说是一条建都的东西轴线。元代大一统以前,除非偏安,除非其他特殊原因,统一王朝首都必定不可能定位于长江流域,也不可能定位于中原王朝边缘的北京一带。只能在长安与洛阳之间徘徊。勉强可作为第三个选择的则是开封。从唐末起开封就是真正的政治中心,原因不是别的,就是控制了唐政权的宣武军节度使朱温驻节于此。朱温之所以强迫唐昭宗迁都于洛阳,自然是便于控制。待后梁篡唐而立,就直接定都开封了。这是以自己的根据地作为首都的典型。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是开封利用运河的漕运更加方便,于经济上有明显的好处。但是由于洛阳长期以来是建都的理想所在,所以朱温定都开封并非一锤定音,接下来便是开封与洛阳的小徘徊期。朱温定都开封不过两年便西迁洛阳,四年后又还都开封。后唐灭梁以后,便迁都洛阳。后晋灭唐,两年后又定都开封,此后才延续至北宋不变。但北宋建立之初,也并非一下子就确定建都开封的。开宝九年(976),宋太祖赵匡胤到洛阳巡幸,打算以之为都,但其弟赵光义与群臣都力谏阻之。赵匡胤退一步说,如果洛阳不行,想到长安建都。赵光义问为什么?赵匡胤说,想“据山河之胜,以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赵光义等人还是坚决反对,认为应该回到开封才是正理。这大概可以算作长安洛阳之争的一个尾声吧。北宋以后,长安即使从理念上也永远与都城告别了。三中国首都的选择,形势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传统观念。这一点有时要胜过经济中心的重要性,也要胜过天下之中的实用性。魏晋南北朝分裂时期的都城建设开始有了离开长安洛阳一线而发生南北位移的现象,这可以算是后来首都偏离东西轴线之滥觞。北朝仍有建都长安洛阳之可能,南朝则只能建都于长江流域了。而在长江流域只有三个城市———即三“陵”———有建都的可能,一是秣陵(后称金陵),二是江陵,三是广陵。广陵即今扬州,只做过西汉诸侯国吴国之都城,气势不够。要到隋代南北运河建好之后,经济地位才大有提高。江陵居长江上游(以今而言是中游),离南方最富庶的江东(今称江南)地区过远,因此东汉末年,最适宜做半壁江山首都的地方,自然非秣陵,即今南京莫属。南京既在富庶地区之内,其地理环境又前据大江,南连重岭,凭高据深,形势独胜。自诸葛亮说“金陵,锺山龙蟠,石头虎踞,帝王之宅”以后,历代帝王更是认为南京是最合适做首都的地方之一。孙权改秣陵为建业,作为吴国都城前后达70年之久。东晋起,又在由建业改名的建康建都,此后经南朝宋、齐、梁、陈四代不变,总共作为以上六个朝代都城的时间达330年之久,统治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等地域广大的半壁江山。与此同时的今北京一带,由于地处中原边缘,长期以来还只是一个州郡级的首府而已。北京作为中原王朝的陪都以至首都,是边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逐渐形成的。契丹族崛起东北,后建立契丹国,势力逐渐进入中原。五代后晋石敬瑭把幽云十六州的土地割让给契丹,遂使契丹国的南界直到今河北中部一线。幽州政治中心即今北京,938年契丹改国号为辽,并改幽州为南京幽都府(后改析津府),建为陪都,又称燕京。这是今北京作中原王朝之一的辽的陪都之始,北京作为有影响的都城可以从这一年算起,比南京晚了七个世纪。后起的金、元情况大致相同,既要统治中原,不可能将首都设在民族的发祥地,但又不能离得过远。于是北京就成为最合适的地方。北京处于华北平原的北端,从北方而下,既已进入中原,可以控扼天下,又紧紧背倚边疆民族的发源地。往北可通过燕山山地诸山口,进入蒙古草原,往东北可沿渤海边缘大路进入松辽平原,往南可经太行山山麓通道直达中原地区核心。这种形势十分理想。清人入主关内,出现的依然是辽金元的政治态势。清的龙兴之地在东北,在建立了全国性的一统王朝之后,舍北京外,没有其他更合适的地方作为首都。可以说,除了西安以外,全国没有第二个城市作为首都之气势可以与北京相比。西安是以西驾东,而北京则是以北临南。唐以前,山东地区,即黄河下游地区是可以与关西抗衡的政治与经济力量所在。也就是说是东西力量的对峙。宋以后则是南北的对峙。东西对峙以西安为上,南北对峙则以北京为上,形势使然。中国首都的选择,形势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传统观念。这一点有时要胜过经济中心的重要性,也要胜过天下之中的实用性。西安与北京可以说是两个最突出的以形势取胜的都城。与金对峙的南宋按照前朝的惯例似乎应该建都南京,但宋高宗没有恢复全宋的雄图,且金兵曾南下深入长江以南甚远,故赵构宁愿躲到更偏安的杭州。这是割据南方的政权的一个例外,不去细说。应该重点述说的是南京作为全国性首都之始。就这一点而言,南京落后北京近100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以应天府即今南京为首都。这是因为南京一方面有帝王之宅的形势,另一方面离朱元璋的根据地淮西老家很近。但形成有趣对照的是,朱元璋之子朱棣从其侄子手中夺取帝位后,思路却与其父完全不同,他一开始就打算迁都北京,原因可能有几方面:一、北京是其龙兴之地,他封燕王,在北京有比较牢固的政治基础;二、他的帝位按中国传统观念是篡夺而来,他自然要避开嫌疑是非之地的南京;三、明朝的主要外敌是北逃的蒙古势力,建都北京有利于抗敌。但是,南京是明太祖钦定首都,永乐帝又不便立时改变,而且他的子孙想法又与他不同,并不都认同北京为首都,想要回到南京去。所以明朝前期,在北京与南京之间有过一场旷日持久的往复阶段,从明朝建立到正式定都北京经过了70多年时间,即使从永乐元年开始的两京制度算起,也有近40年之久。明代前期北京南京之间的小往复,不但反映了选择首都的各种外在因素交叉的复杂性,还体现了具有定都决定权的皇帝个人的心理状态。永乐皇帝自然是一心要迁都北京的,但迁延了19年之久,期间他有将近一半时间是呆在北京处理国事,或以北京为基地进行亲征。但在他离开南京的时候,他的太子洪熙帝却几次在南京监国,对祖父朱元璋定都南京有相当的感情,而不愿定都北京,想迁回南京。但他当皇帝只有一年时间,来不及完成这个任务。他的太子宣德帝情况又与他不同,虽然遵照父命有迁都打算,但他作为永乐帝的皇太孙,当其祖父远征蒙古时,都随侍在侧,所以对迁都南京积极性并不高。加之北京作为全国性首都条件的确比南京优越,故经过来回往复之后最终首都还是定于北京。清朝代明而兴,选择北京为首都没有任何迟疑之处,这与金、元时期思路完全相同。而且由于清代所建立的多民族大帝国北部几乎囊括全部蒙古人部落,西北包容准噶尔与回部,西南领有西藏地区,远远超过汉唐盛世,北京的地理位置也因此不像过去那样偏向北部,而显得相对比较适宜。或者说,也近乎天下之中的位置了。进入民国时期,北洋政府的政治基础在北方,定都北京自然是不二的选择。但由国民党建立的国民政府,其政治基础却在苏浙,也因此自然选择南京作为首都。
看了以上回答,虽然分析的有道理,感觉半天说不到点子上。稍微有点风水方面知识,都应该把战争,水患,火灾,地震各种因素纳入到建都考虑中。这么一看,其实适合建都的地方不多,都城选在南方,粮食再多,你敢保证长江不发大水麽???选在北京,就没发现大多是少数民族统治中华选在北京麽?因为他们老窝都在北方好么?去过北京的就没发现北京冬天跟个塞外似的麽???长安和洛阳一带,到过的看一下就会觉得确实风水好。八水绕长安,南有秦岭为阻隔,东西各有山脉,北边狭长高原,一块上好的复地。洛阳等地也是一样的,复地广阔。另一个原因,北方边防要紧。水稻引入中华后,南方人口经济才有了一定发展。建都也有一定历史因素。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建都南京似乎并没有对周边经济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反而是吃穷了周边,具体原因,坐等专家来解释一下。综上,军事,经济等都是重要因素。诸位没事可以到所有古都看一看,见得多了自然有自己分析,以后谁再说北京好,最好冬天一阵风把你刮到天上去
元大都那是离他们近,后来朱八定都南京,但是燕王又造反了,成功了,所以继续北京,后来清军入关强别人的江山,必须得占别人的巢才算是成功,后来又去了南京,后来又回到北京,哈哈,
答前说明:1、全文有点长。不想看的就绕路。爪机党也请慎重考虑下。2、都是凭印象写的,肯定有很多不严谨的地方,没大问题请诸位当乐子看。3、不要和我争论,非要较真拿出证据来。4、希望评论里干干净的,不要骂人,当然最好是别评论。---------------------------------------分割线---------------------------------------没忍住,我还是放个屁好了。一、任何事情有必然,也有偶然。你说在关中建都就在关中了?那为什么关中那么大非要在长安?你说在河北建都为什么非要在北京,明明保定的位置比北京的更好。不扯别的,重庆在民国都能成为陪都,我想问下哪位大侠能告诉我这个必然在哪里?所以将定都分析的头头是道的就算了,不必要。二、各位不要忽略另外一个问题,一个朝代的都城不一定只有一个,陪都是一直都有的,比如唐朝,你知道太原也是首都么?比如明朝,你知道凤阳也是首都么?少数民族还有上都、中都、大都。所以,都城这个意义,太繁重了。其实定都问题很复杂,既要考虑到改朝换代的名正言顺,也要考虑到邦国稳固,还要考虑到货物流转,三个都很重要,缺一不可。考虑到政治意义的,最明显凤阳。不多说。考虑到改朝换代的名正言顺,这个好办,不迁都呗。以前人搞得好好地,你直接接盘就是了。比如洛阳,晋就是接了曹魏的班。鸠占鹊巢,自诩天命。考虑邦国稳固的,比如太原,割据政权就是都城,大一统朝代就是北都,为什么?因为山西的地理位置太重要,而太原又是山西最重要的地方,尤其是天下大乱的时候。不要问我如何重要,例子太多太多。实在找不到例子的,去百度尔朱荣和高欢。考虑货物流转的,这个典型的案例就是开封啊。这个可以参考“北宋迁都”这个议题看。---------------------------------------分割线---------------------------------------说点别的。为什么关中成为中国早期都城?以前中国地方小,人口沿黄河东西向分布,最北到太原,最南到襄阳,最东边到大海,最西边到固原,最远不会远过定西,不了解自己打地图看看。所以嘛,那个时候想造反打架什么的,都是分东边阵营和西边阵营。不相信?随便给你举例子,你想想看,皇帝蚩尤大战,夏禹征伐天下,商代夏,周代商,秦灭六国,汉灭秦,都是东西的势力大战吧??好了,问题来了。那为什么定都选西边的关中长安不选东边的天下之中洛阳?当然因为西边地理位置更好啊。怎么好不废话了,知友有的回答很好了。这里要感谢秦穆公和秦惠文王的雄才大略。那为什么那么好的关中又被废弃了?因为人太多了,养不活。始皇帝第一次大移民,汉武帝第二次大移民,关中的土地根本养不活这么多人啊,越来越依靠洛阳的漕运流转,所以你懂了,东汉为什么定都洛阳了。第二个原因还是因为我们汉武帝同志垦荒垦的太厉害,干掉匈奴以后迁了内地好多人去河套种地,所以原来这个地方挺山清水秀的,被砍伐了种地了,因为是黄土,水土流失严重啊,以前耕种技术差,靠天收,所以越来也越不行,而且武帝同志还为了打仗还收了人不少粮食,不让人活啊这是,所以更没东西吃了,不废弃都不行。这里说个废话,山西其实原本也挺山清水秀的,现在这个样子一方面是气候的变化,另一个和戍守边疆将士的垦荒和内地犯人的流放很有关系。到洛阳了,说洛阳不重要的也是扯淡。洛阳真是个好地方,历史上多少英雄好汉死在了孟津、虎牢、南阳啊??再者,春秋第一个霸主是郑庄公,郑国的都城在现在的新郑,有兴趣的百度地图看看新郑离洛阳多远。这真的是天下之中,全部的货物都要经过这里流转,有些朝代,开封和长安的物资,甚至是襄阳汉中,都要从这里集散。当下的北京,第一要谢谢我们的隋炀帝冒着身死国灭的危险开凿的大运河,而如今要谢谢我们的湖北和江苏人民,南水北调,多少人离开生活了几百年的故土啊。洛阳往大了说,北面接山西,南扣南阳盆地,西临潼关,东拒虎牢。多好,平时货物流转可能不在乎,一旦到了打仗时期,物资不通过我这里流转就是不行,想绕道都不行,小样儿,绕不死你!!所以你懂了,这个时期人口是东西向分布,定都也基本在这条线上,比如咸阳、长安、洛阳、许都、邺、中山。最大的分界点是五胡乱华,中国最大的矛盾由内部汉族东西矛盾变成了外部南北民族矛盾。这个南北矛盾一直到清末。所以李鸿章才说,历代备边,多在西北。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 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数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分割线---------------------------------------废话不多说,继续。下面才是最正题。为什么五胡乱华汉族政权去了南边,首都却在北边?我想,原因是这样。第一、五胡乱华能去南方的都是世家豪族,好比能去台湾的都是高级军官。大部分平民还是要原地呆着。(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有一只很厉害的汉人军队威猛无匹,杀的胡人心惊胆战,那就是乞活军了。)所以虽然你来我往的互砍,但北方还是汉族人口居多,再者胡人慢慢的汉化,汉人也慢慢的胡化,这叫杂交优势,南方肯定挡不住这种历史趋势的。所以每次打仗,南方人都是输多赢少,当然了也有例外,一个是刘裕,一个岳飞。每次看这哥俩传记,都激动的不行。当然有人要说了,南方人打仗不行是因为没有马,而主要的冷兵器铁矿也是北方的多。这个是对的,况且冶铁技术确实北方发达。不相信的翻开北齐的那段历史看看,哪本书忘记了。sorry。第二、南方地理位置不好。熟知中国地理大势的人都知道,南方的荆州和扬州是不能割裂的,一旦割裂,统一天下无望。而北方呢,无论是关中、山西、河北,甚至是东北,只要你好好经营,南下一统绝对不是梦。可是难就难在荆、扬州二州太容易被割裂。有荆州无扬州,还是能混的很滋润的,有扬州无荆州,分分钟完蛋。太平天国就是榜样,一旦安庆失守,天京土崩瓦解。最明显的案例就是南北朝的宋、齐、梁、陈,陈就是没了荆州才最弱。当年我曹公气吞万里,挥师南下直抵荆州,这架势摆明了就是要和东吴决战的,因为东吴不决战就丢了荆州,没荆州还混个屁。不要以为东吴不懂,周瑜到死都转战在荆东之地,关羽北伐,立马被吕蒙掏了老窝,不能是孙权、吕蒙没战略眼光破坏了联盟,而是因为太有战略眼光了,他们一直都知道,没有荆州,江东六郡朝不保夕。其实我们朱元璋先生也是很有战略眼光的,因为他很早就知道元朝好对付,最难的就是西边占有荆州之地的陈友谅。不废话了。其次呢,荆扬二州地方太过广大,不容联合。必须要有可靠的将领征收才能放心,东吴的守将是陆逊、陆抗,尤其是陆抗,功不可没啊,这是大神,我拜拜先。不信的话,请查看东晋的历史,荆扬二州的统帅基本就可以制衡朝廷了,桓温如此嚣张,就是因为他牢牢掌握着荆襄九郡。刘裕发家,靠的是北府兵,北政兵都是哪里人,问度娘。第三、就是政权的控制力了。古时候没电话,首都在哪里,哪里起义成功的概率就低,为了保家卫国,还是在北方比较好,因为威胁最大的还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古代战争两个要素很重要,一个是战马,一个是战刀。马这个东西,不是来自陇西,就是来自有幽云,反正塞外的马都是人蛮子的,边境贸易给的也是废马,好马怎么给你。所以当年西域进贡了一匹马给汉武,都写进史书了,汗血宝马啊,号称天马。想我大宋为什么军事不行,就是没有马,幽云被辽国占了,陇西的被西夏占了,总不能两条腿和马比速度吧。说战刀,也就是冶铁技术,还真是北方厉害些,不要问我为什么,我说我猜的你信么?总的来说,定都北京,国家能更加的安定繁荣。第四、经济的发达啊。经济越发展,对定都抉择的越小,比如京杭大运河的开凿,高兴了这条河上,哪个点都能成为首都。看你对哪个区域想加强控制了。中间一掐住,想不死都难。为什么袁术敢在寿春称帝,因为这个地方不但控扼东南财货,更并肥沃的江淮之地,经营还好了,西进夺取天下不是不可能,没料到小霸王太牛逼了。到了明初,要不是李景隆这个废物,朱棣能当上皇帝就怪了,还能迁都北京?当然这都是后话。清末太平天国作死的派林凤祥、李开芳孤军北伐,看得我也是醉了,不是说精兵强将就百战百胜啊,智商真的很重要。唉,扯远了。如果说明朝定都北京是天子守国门的话,那么清朝定都北京真的是为了方便跑路。多余的就不谈了。结束了。累啊~~~~
得中原者得天下,逐鹿中原。
出于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的必要吧
定都长安的,内战为主,外部威胁轻,周代替商,秦统一六国,汉灭楚,唐灭各路反王都如此当时中国的核心区域相对小,人口中心在河南(北方),对手在东方开阔地带,相对封闭+靠近核心区+有一定实力+有地理优势的关中政权容易获胜。获胜后帝国则开运河把资源送到洛阳,再转运长安。所以当时首都不是长安就是洛阳,初期要提防东方势力就选长安,后期则选资源丰富的洛阳。唐末以后,北方移民南下和高产水稻的原因,人口中心去了南方,中国核心区扩大,关中人口占全国的比例下降,实力太弱不足以决定战局,再加上水路不通,资源也无法运过去,无法养活更多人口,失去地位。这时面积更大逐渐适合居住的东北,力量开始强大,又有相对封闭的地理优势,就成了关中第二,而北京有大运河,后期有海路运输资源,则成了洛阳第二。做了千年帝都。开封则是粮食五谷水稻转移,人口中心南北转换,关中和东北两大根据地转变的过渡首都。如果不是元改道大运河,其实开封还可以做明朝首都的,资源有,对北京藩镇掌控力也足够,只要不学北宋大开城门做死,满清没多大机会入关的,顶多做东北诸侯。加两张示意图,两大根据地的面积可对此。
不邀自来。古代国家定都的意义在于确立一个政治重心,确保在这个重心能够对帝国形成有效的控制,寻求稳定,以实现王朝“千秋万世”的传承。要建立一个这样的政治中心,那么这个政治中心的周围圈子周围必须确保1.利于保卫这个中心的军事地势,总来的说就是确保国防安全;2.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供养;所以决定因素还是军事和经济。最佳的选择就是政治重心能够建立在一个军事重心和经济重心重叠的地区。关于汉唐时期建都长安:
长安地属关中。(1)关中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缘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形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分为三个阶梯。关中位于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背靠第一级阶梯的高原山地,下临第三级阶梯的平原地带。关中南有秦岭横亘,西有陇山延绵,北有黄土高原,东有华山、崤山及晋西南山地,更兼黄河环绕,可谓山川环抱,气势团聚。在古代,有用“百二秦关”来形容关中险要的说法,意思是以百万之众攻关中,二万人足以拒之。以两万之师挡百万之众,所恃者乃在其地形地势之险。关中对中原,在地势上呈高屋建瓴之势,四面有山河为之险阻,几处重要的交通孔道,又立关以守之,从而形成能进能退、可攻可守的态势。(2) 一个地域能否兴起强大的社会政治力量与这个地域的民风、社会文化特色及其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关中地近西戎,风俗劲勇,民皆习战;自商鞅变法,秦人以耕战为本,遗风流披,影响深远,形成了与东部地区迥然相异的社会风尚,秦汉时期即有“关东出相,关西出将”的说法。—《后汉书》北朝后期,鲜卑军事贵族与北方汉姓土族结合,形成集团势力——关陇集团,关陇集团成为西魏、北周、隋和初唐统治的基础。 (3)关中腹地为渭河、泾河、洛河及其支流形成的冲积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周人首营关中,对于八百里秦川开发较早。关中为古雍州之地。《禹贡》中称雍州“厥田惟上”;渭河、泾河、洛河及其支流纵横分布,利于灌溉,秦、西汉又都曾着力经营关中的水利灌溉工程。郑国渠、白渠、六辅渠的开凿即是其表现。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在八百里秦川的西北外围,畜牧业比较发达,《汉书》中称其“畜牧为天下饶。”关中物产丰富,“雩杜竹林,南山檀柘,号称陆海,为九州膏腴。”关中周围的山中富藏铜、铁、金、银等矿产资源。丰富的物产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而且,在古代社会,铜铁、上好的林竹都是制造武器的好材料,属重要战略物资。历代建都关中之时,出于强干弱枝的考虑,又常迁徙人口以充实关中,故关中之地人口殷实。司马迁描述当时关中的富裕,称“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以关中为政治重心的王朝为确保对国家的控制,势必加强关中及其与外部交通的营建。周人营关中,关中道路畅通无阻。《诗经》中称扬曰“周道如砥,其直如矢。”秦统一后,还大治驰道,以咸阳为中心,辐射四方。秦汉时屡治栈道,穿越秦巴山地,以通汉中、巴蜀。立足关中的政权都曾利用渭水、黄河河道,经营漕运,转输东部地区的物资供给关中。唐代统治基础扩大,关中粮食需要量大增,对于漕运的经营尤为倚重。畅通的交通对于关中经济又能起到很大的补充作用。
综合(1)(2)(3)山川环抱,可以作为险阻,是为关中战略上的优势;农业发达,可以储粮养兵,是为关中经济上的优势;人烟稠密,民尚耕战,是为关中地位的社会基础。所以汉唐时期建都长安几乎是不二之选。
自唐以后,关中地位始渐衰落,中国政治重心东移,政治中心的东移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有关。(1)首先是经济重心的变化。
在秦汉时期,政治重心与经济重心尚能大致重叠,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荡之后,这种情况已经发生变化。秦汉时期,关中经济堪为首翘。司马迁在描述关中富裕时称“量其富,什居其六。魏晋南北朝时期,区域经济形势开始发生变化,最突出的是江南地区的开发和繁荣。到隋唐时,东南财赋已为关中所倚重。与之相对应的是,北方经济因战乱频仍而有所倒退。 两汉之际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次动荡对关中经济破坏很大。自唐中期以后,中原地区又很不稳定,这条转输线屡被阻断,一旦转输线被阻断,关中的供给便很成问题。(2)关中地位的衰落、政治中心东移跟关陇集团的衰落也有很大的关系。隋、唐为加强中央集权,都曾致力于打击门阀士族,特别是唐代,关陇集团受到沉重打击。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关东地区一种新的势力的崛起。安禄山戍范阳,士马精强为天下最。安禄山的叛乱虽被平息,其归降的部将却摇身而为河北藩镇,唐廷不能制。在唐末藩镇割据局面中,河北藩镇最为嚣张。史称“唐之弱,以河北之强也;唐之亡,以河北之弱。”唐中后期重用蕃将,在唐末藩镇割据局面中,这些蕃将拥兵自重,骄悍难制。
(3)隋唐以后,中国国防形势有所变化,东北各少数民族陆续崛起。唐以后入据中原的少数民族大多自河北而来。河北一带国防压力增大,军事重心不得不东移。经济和军事重心都已东移,政治重心仍集于关中,自有不相适应的地方。 不要忘记开头说的!政治重心最佳的选择就是政治重心能够建立在一个军事重心和经济重心重叠的地区。军事中心和经济中心已经东移,基于以上诸方面的因素,中国政治重心遂渐渐东移,以适应变化了的历史条件。为什么是北京?(1)河北自战国时起便一直是抗击北方游牧民族的前沿重地,河北劲悍习战民风的形成与这一点有很大关系。自赵武灵王改制,胡服骑射,河北精兵,为天下雄。另一方面,河北的政权相当大一部分是由起自塞外的游牧民族所建,这些生长、生活于马背上的民族,男子皆精于骑射,是天生的战士,平时游牧驰猎,战时出征打仗;而且,那些人据塞内的游牧民族大都能够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这样,新兴民族初起的锐气、游牧民族宜于征战的天性和对于汉族先进文化的接受,几个方面相结合,所形成的力量至少在军事上令汉族难与争锋。(2)北京作为京杭大运河的终点,和江南富裕地区的联系方便,能够将江南的物资方便的运送到北京,经济上有了保障。(3)北京处我国三大地理单元——东北大平原、华北大平原和蒙古高原的交接点上,在元明清时期主要的国防压力在于东北、内蒙、河北地区,是北京处于这几个地区的中心,是一个军事重镇,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这一点是南方地区所不具备的。所以后期元明清三个朝代都建都于北京,还是那句话,最佳的选择就是政治重心能够建立在一个军事重心和经济重心重叠的地区。没有重叠的至少要选个折中的方案~
大神已经说的很详细了。题主提的问题是为何不选择南方定都,我想就这个问题再补充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长安/洛阳/开封/北京 都是中国大一统年代的首都。自汉朝起,中国大一统时代来临前都会出现南北对立的情况(魏vs.蜀吴,五胡vs.晋,五代十国,辽金蒙vs.宋,清vs.南明,CPC vs. Republic),南北对立时出现的南方政权也有自己的首都(南京,杭州)。但由于每次南北统一战争的结果基本都是北方消灭南方(唯一一次由南方统一并定都在南京的洪武明朝还被北方的燕贼靖难了),所以北方政权的首都在一般情况下也会成为中国大一统年代的首都。
推荐阅读《北平历史地理》我只是观点的搬运工:1、抵御外族威胁和外族统治的地域边界不断北移,与北部民族和少数民族统治者的逐渐融合。2、北京南接华北平原、西南可通渭河平原、往东北过山海关可通东三省、西北过张家口进入内蒙高原,边防、维稳、民族统一以及与统治民族/势力据点重合/接壤,意义很明显。3、北京地理特点独特,海拔陡降,直接延伸成为平原。4、西域交流与外族威胁对于政府重要性的此消彼长。(这一点好像没说,算是根据史料脑补)5、通衢大道的逐步形成和变化影响道路沿线城市的发展以及都城北京与渭河平原、华北平原的连接和供给。(开封属于通衢大道的沿线,亦在黄河沿线上,定都的必要条件都有,并且是汉族统治时代,能远离战事边界,这个位置利于政府稳定。放弃开封除了本答案所列的原因而走向北京以外,可能也因为元明时代,黄河多次改道,河道不稳,泻湖反复形成、消失、形成,华北平原除延纵向山脉的通衢大道以外,其余平原地带的农耕不稳定也有关系。开封这个书里没有,我根据资料脑补的)6、漕运的兴建与修缮,使都城供给充足,去除了北京供给顾虑。7、历史有规律,但也有巧合。比如朱棣篡位、回归老巢。但总体而言,原因复杂。以上(写完发现上面有更详细的。。。我果然好懒,都不引用例证。。。。折叠)
南方无险可守,不产马匹缺乏骑兵,这就在冷兵器时代就够了,不能成为帝王之地。
冷兵器时代北方人比较难搞,南方比较容易统治................
目前的所有答案多从地理经济和天文气象入手,这是现在很流行的大历史观解答方式(《万历十五年》的影响太大了),我不反对用大历史观来解释很多问题,但我觉得那只是一方面因素,甚至不算主要因素。实际上新王朝往往建立在刀锋剑影尸积如山甚至时机不等人的背景下,那时是无法对着中国地图考察山川形胜和经济农业等因素,甚至带点诗人情怀做选择的,新王朝的创始人往往是必须在某个时间节点尽快定都即位改元称帝收拾人心,这时基本就选择了当时手里最好的都城选择,后来的子孙守成统治者基本上不到不得已是不愿轻易换都城的。新王朝定都的因素可能不只一两条,以下只说主要因素:1)西汉定都长安,是受秦定都关中咸阳的影响,那时依旧认为得关中者得天下,咸阳和长安两者一个地域,虽然上千年来城市地理位置稍有变迁,但今天咸阳离西安也是非常近的。东汉改为洛阳,一个是咸阳在战乱中基本已是废墟而洛阳相对好很多,另一个是光武帝刘秀早就长期以河北河南为自己的根据地经略天下进行统一战争多年,还有一个因素是西域少数民族对关中的威胁,洛阳相对更安全一些。2)唐朝建都长安,一个重要原因是长安是李渊拿下的第一个大城市,本来隋末李渊起兵后想攻占河东但不顺利,于是调整策略改为进军关中,拿下长安后这里成为了李渊集团统一中国的中枢。实际上长安也不是没有问题,当时突厥实力强大,长安直到唐太宗初年都生存在突厥的阴影下(史书上唐太宗在长安边的渭水单骑与突厥谈判退敌),直到唐国力渐盛,远征大漠击败突厥,长安的安全才算稳固起来。3)北宋定都开封,固然有原因是开封地处中原产粮区附近,另一个是且漕运方便(宋朝奉行强干弱枝,禁军强厢军弱,都城附近大量人口),但还有一个重要历史因素大家别忘了:赵匡胤的皇位是从后周幼主那里通过兵变得来,而后周的都城正是开封,赵匡胤原来在开封做官,兵变后不折腾继续原地升级做皇帝。南宋就不用多说了,本来在开封呆的好好的,跑去南方建都那是被打跑的。4)至于北京成为都城,最主要还是离我们最近的明清两代王朝的缘故,否则单论历史地位北京原本是不及开封南京西安等地的。明代本来定都金陵,因为朱元璋最早称号吴王时,自己的根据地就在南京附近那一片,统一中国后南京升级为全国首都很正常。后来都城改为北京那是朱棣篡位后的事,朱棣做藩王时自己的封地是北京(至于朱棣封到北京是因为朱元璋认为自己几个儿子里朱棣统军行事最有自己的风格,所以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特别是蒙元残余势力的重任就交给了朱棣)。至于清朝定都北京,首先是明朝旧都,其次是尽快建都称帝有利于统一中国,再次从安全角度来说北京也依托关外满清大本营。清朝统治集团不可能考虑南方城市做都城,他们一直有个想法就是万一失去中原还可以跑回东北老家,这也是清朝长期不允许汉族迁移到关外的一个重要因素。总之,建都地点的选择基本都非常的现实:利用前朝的既有都城、压制前朝都城大户、选择既有势力范围内的较大城市、选择交通方便漕运方便的较大城市,如此而已。造反到一定阶段,适当时候就要建都、称帝,给谋臣猛将点精神物质激励,不然搞不好队伍都要散的。我们不能为了某种看上去挺美的理论,硬把这些枭雄人杰们务实的选择往这些理论上面套。
1,天气变冷后关中不足以制众,事实上,关中地区的环境受到天气影响更大(远离海洋,则同样的降温对内陆地区的降水削减更严重),西汉到东汉之间就有一个短暂的低温期,这直接造成了东汉定都洛阳。2,中唐时,关中粮食已经不能自给。唐末,丝路断绝后关中失去了天下之中的地位,交易中心和文化中心地位下滑,文化中心迁到洛阳,交易中心转向开封。3,洛阳本出于古九州的中心,但周围山川形胜不如关中,观察十六国和南北朝的历史,洛阳反复易手,不存在固守的价值,所以往往是用来过度的。4,宋朝建都河南,以黄河为阻,河北的安全就成了帝国最重要的事情,问题是河北地区容易出问题。北宋被女真捅穿时,勤王军都在河北蹲着,自己已经被河北地区蜂拥而起的民变搞的动弹不得。5,元以来,北京的安全要塞位置被拔高到政治层面——河北地区的粮食产量更稳定,山西作为军事重镇,和河北地区的联系比和河南地区要紧密(与河南隔一条河),君主要优先打服东北和蒙古地区并用这两个地区的马和人力资源为自己所用,这样一来,东北地区和内蒙东区就变成了北京的陇西和陕北。总之,把握几个要点吧。1,天气冷了,长周期看,是不断变冷的,这让沿海地区相对于内陆更有优势。2,但是无论如何,帝都必须在北,因为所有的威胁都从长城以北来,建都南方反应不过来,那个时候可没有电话。要明白,任何国家的控制力都不是平均分布的,而是以首都和军事重镇向周围不断扩散和递减的同心圆。所以,从长安开始,帝都就不断转向东方,而不是南方。
谢邀。我们先来看看古代的建都标准。《管子·乘马》: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管子·度地》:故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荀子·大略》:王者受命创制建国,立都必居中土,所以控天下之和,据阴阳之正,均统四方,以制万国者也。从上面几段引文可以看到,定都时的考虑是四点功能:统治全国的功能保卫政权的功能保证供应的功能文治教化的功能那么我们分别来看:汉唐时期——西安:位于渭河平原地区,土地肥沃,且西安东有函谷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南部的秦岭山脉更是西安的天然屏障,易守难攻,古称“四塞之地”。可是西安本身并不闭塞,由关中东出函谷可联中原、南越秦岭可抵巴蜀、北上高原可进阴山,汉代、唐代的主要范围都可以在它的掌控之中。再加上渭水流经的关中平原本身土地肥沃人口稠密,是当时的大粮仓且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而且西安又可以转运成都平原的粮食,所以西安当时的物资供应无可比拟。可是安史之乱后,关中平原屡受战乱影响,迅速凋敝,这里再也不适合作为国都了。五代北宋——开封:五代时期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除后唐外皆都开封,契丹正式建为辽国也建都在开封。五代后期,汴州开封“控引汴河,南通淮泗,北接滑魏,舟车之辐辏”;后周东京“华夷凑集,水陆会通;时向隆平,日增殖盛”;“坊市之中,邸店有限;工商外至,络绎无穷;僦凭之资,增添不定”,以致周世宗柴荣继位不久,便“发畿内及滑郑之丁十余万,筑新罗城”。开封的漕运从此时开始,已经成为了她的最大优势。到了北宋,因为实行“守内虚外”的政策,对于都城的漕运能力要求更高,更是加大了开封城的漕运建设力度。太祖赵匡胤做皇帝后颁布的第一个政令就是给休整汴河的民工涨工资,他第一次以皇帝身份出宫视察,也是在漕运工程的工地上。这时的开封漕运到底有多发达呢?《宋会要》:东京以惠民、金水、五丈、汴为四渠,而汴、黄、惠民、五丈亦曰四河。北宋名臣张方平:京师所谓陈留八达之地也。国依兵而立,兵以食为命,食以漕运为本,漕运以河渠为主。国家浚河三道,通京城漕运,曰广济、曰惠民、曰汴河,太仓蓄积,三军士庶咸取给焉。此建国之本也。交通发达,漕运便利,使得北宋时期的开封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但是,开封城到底有没有隐患呢?有。第一、无险可守。一旦开战,开封城将马上暴露在敌人的眼前。(史载:“汴为四战之地”)第二、临近泛滥无常的黄河,宋之前的开封就几经淹没,又几次原地重建。开封交通固然便利,但是因为没有险要形胜,“守内虚外”的政策必须要执行到底,全国各种力量不遗余力充实开封,必然导致民力枯竭!而北宋最后的结局我们也看到了……北宋之后,开封的地位开始逐渐下降。下面就来说说元明清三代为何要定都北京而不是南方地区。首先,北京作为京杭大运河的终点,漕运便利,转运方便,为大规模人口、军队的定居和驻扎提供了充足的后勤保障。其次,北京处我国三大地理单元——东北大平原、华北大平原和蒙古高原的交接点上,是中原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界地区,而且北京本身就是长城沿线的军事重镇,就其位置来说,对于作为多民族政权的元明清三代都至关重要——方便控制少数民族并平衡中原民族。这一点是南方地区所不具备的。其实其他也没啥好说的,古人已经说过了:《日下旧闻考》: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绵亘千里,重关峻口,独开南面以朝万国。……若夫万里河山而都城位北,南向以收其朝拱之势,梯航车马,络绎奔赴,皆自南而北以奉神京,岂非古今一形胜哉!《顺天府志》:燕环沧海以为池,拥太行以为险,枕居庸居中以制外,襟河济而举重以驭轻。东西贡道,来万国以朝宗;西北诸关,壮九关之雉堞。《元史·卷一百一十一九·霸突鲁传》:世祖在潜邸,从容语霸突鲁曰:“今天下稍定,我欲劝主上驻驿回鹘,以休兵息民,何如?”对曰:“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驿之所,非燕不可。”世祖怃然曰:“非卿言,我几失之。”明永乐时文臣上书:伏惟北京,圣上龙兴之地。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南俯中原,沃壤千里,山川形盛,足以控四夷,制天下,诚帝王万世之都也。以上分析说明,北京地区依山傍海,北靠燕山,西依太行,“南压区夏,若坐堂隍,俯视庭宇”,的确是“地处雄要”;同时还有历代人为建造万里长城,重关峻口,“东西千里,山峻相连”。关于为什么不能定都南方地区和其他地区,古人说得也很清楚:明·谢肇淛《五杂组》:以我国家之势论之,不得不都燕。盖山后十六州,自石晋予狄几五百年,彼且自以为故物矣,一日还之中国,彼肯甘心而已耶?其乘间伺隙,无日不在胸中也。且近来北鞑之势强于西戎,若都建康,是弃江北矣;若都洛阳关中,是弃燕云矣!故定都于燕,不独扼天下之吭,亦且制戎虏之命,成祖之神谋睿略,岂凡近所能窥测哉!明·邱浚《大学衍义补》:张良谓关中为用武之地,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臣窃以为今世都燕,真所谓用武之地:比之关中,其所阻者亦有三面,而独以一面制天下之大。凡虞州十二,夏州九,春秋国十二,战国国七,其地皆在所临制也。较之关中,则西有巴蜀之饶,南有商邓之险,以为退步之地。燕则前之进者无穷,后之退者有界限焉。则是,今日京师之势,大非汉唐都关中比也。关中地被山,此则被乎太行一带之险阻。关中带河,此之所襟带者则大海也。然汉之边在北,咸阳去朔方余千里,唐边在西,长安去吐蕃界亦几千里焉。今京都北抵居庸,东北抵古北口,西南抵紫荆关,近者百里,远者不过三百里。所谓居庸则吾之背也,紫荆则吾之吭也,据关中者将以搤中国之吭而拊其背,都幽燕者切进于北狄,则又将恐其反搤我之吭而拊我之背焉。所以防蔽之者,尤当深加之意。综上,北京在中国政治地理格局中具备得天独厚、无可取代的优越区位条件,而封建社会后期这一地区又处于中国各民族交流与对抗的中心地位。北京虽然偏居中国北方,但沃野千里,山川形盛,足以控四夷,治天下;同时陆路、水路交通都相当便利,可以“梯航车马,络绎奔赴”,有效地解决物资供应问题;军事上又占据了有利地形,依山傍海,便于控制塞外的军事力量,也便于抵抗来自海外的入侵。所以,元明清建都北京是十分必要的。资料来源:《山河形胜之地
应运而兴之都——从金、元定都北京看北京的地位与作用》朱耀廷(北京联合大学学报)《定都与迁都——中国七大古都比较研究之一》朱耀廷(北京联合大学学报)《古都声闻——明人定都关中的思想与情结》刘景纯++++++++++++++++++++++++++++++++++++++++++++++++++++++++++++++++++关于评论里有人质疑辽是否定都过开封,我回答一下:有的。947年2月24日,辽太宗耶律德光将国号由“大契丹国”改为“大辽”,都开封。数月后因民众反抗激烈,撤离。关于知友(抱歉,@不到您)提到的宋太祖想定都洛阳的问题,我在这里回复一下:当时太祖想都洛,除了我们都知道的赵光义,还是有其他大臣反对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 开宝九年(976年):上生于洛阳,乐其土风,尝有迁都之意。始议西幸,起居郎李符上书,陈八难曰:「京邑凋弊,一难也。宫阙不完,二难也。郊庙未修,三难也。百官不备,四难也。畿内民困,五难也。军食不充,六难也。壁垒未设,七难也。千乘万骑,盛暑从行,八难也。」上不从。既毕祀事,尚欲留居之,羣臣莫敢谏。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乘间言曰:「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若遽迁都,臣实未见其便。」上亦弗从。晋王又从容言曰:「迁都未便。」上曰:「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王叩头切谏。上曰:「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宂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王又言:「在德不在险。」上不答。王出,上顾左右曰:「晋王之言固善,今姑从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你看,起居郎李符反对时提出的八条意见,侧重点还是地理和物资供应上的。至于为啥之前李符陈明利弊都不能说动赵匡胤,而赵光义一句话就能搁置迁都,因为涉及北宋的政治斗争,这里不展开(有意思的是,这个对话后不到几个月,宋太祖赵匡胤就驾崩了)。关于政治、人事所涉及的迁都、定都问题,可以参看知友的答案。但是弟弟离开之后赵匡胤的一句话不能不说是一个神预言: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开封交通固然便利,但是因为没有险要形胜,“守内虚外”的政策必须要执行到底,全国各种力量不遗余力充实开封,必然导致民力枯竭!所以自北宋以降,开封再未长时间作为国都了。————————————————分割线————————————————本人个人公众号【chencha-xinshu】陈茶煨新书用历史这碗陈茶,炖出一段段鲜活的文字……欢迎关注!
長安的設定在衣冠南渡之前當時的南方主要還是南蠻的領域漢人只在重要的交通線上有武裝殖民點,關中土壤肥沃人口也不算非常多戰略位置更是優越。衣冠南渡之後的問題其中仍然有戰略優越,同時隋唐的關隴六鎮鮮卑集團就是在此處發展的,同時北朝中的以粟特人為代表的西域胡人對於絲綢之路貿易的需要而長安是絲綢之路的重要貿易站點。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黄河流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