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留下的治鸦片方法最值钱的古钱币图片么?

辟谣:张思德竟然是熬鸦片时死的? | 谣言粉碎机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1244651人加入此小组
近一时期,某些JY与民逗们从历史旧帐翻起沉渣,“乱花渐欲迷人眼”,隔江犹唱后庭花。前几天,有关抹黑方志敏杀师达能的谣言,在各位网友的支持下,点子正已经辟谣。请参看下面:
张思德(左)正在和战友一起烧炭。这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张张思德的照片。你们家“烧鸦片”这个造型吗?!
近日来,有关“张思德死于延安炼鸦片”的谣言在2008年前后网络上泛滥后,再次重翻旧浪。好事者点子正汇总了部分辟谣文章如下:欢迎各位补充。
第一部分:
由于这篇文章引经据典,很能迷惑一批人,如果检索资料可以看出,其实,中共是沾过鸦片的,因为,那时鸦片可以作为货币流通。但如果说“八路军种植鸦片”就属于造谣的性质了。“中国禁毒史”也提到陕北农村在红军到来前历来有种植鸦片的传统,中共严厉遏制,却屡禁不止。因此陕北在中共统治下存在零星鸦片田毫不奇怪。
原文说到大生产时故意回避了一个本质的问题,大生产运动是41年逐步开展起来的,拿39,40年的数字只能证明那时南泥湾地区还很荒凉,与大生产有什么关系?
至于拿出"谢觉哉日记"作证据,也很可笑。
1.谢觉哉在日的日记中,详细记录了边区政府关于禁绝鸦片的指示,不仅包括禁止种植,禁止运输,还制定措施严禁食用(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谢觉哉日记"(上)第485页)。但是造谣者从来视而不见,断章取义,手法卑劣。
2.谢觉哉日记中所说的“特货”根本就不是鸦片,而是陕西定边县出产的花马池盐。谢觉哉在日日记中记载“花马池盐是边区特产”(“谢觉哉日记”(上)第496页)。日记中说因为东南盐区被日本占领,青海盐区路途遥远,所以边区的食盐在周边地区很畅销。国民党对边区进行经济封锁,边区经济困难,食盐出口成为边区经济的主要支柱。
再说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在新区对原有的鸦片种植和流通,在一段时间内暂不取缔。这方面的例子有一个,是河南那边的一个解放区,国民党方面搞到了一个解放区政府的文告,就是文中提到的淮太西县,其中详细描述了对鸦片贩运的征税、管理等规定,落款时间是民国34年7月(1945年中旬)。这可是被当作CCP贩毒的重要罪证啊……可惜,不知道是无意疏忽还是故意忽略,国民党方面在宣传中绝口不提一个基本事实:这个解放区原为国民党军汤恩伯部防区,1944年末,国民党军在“一号作战”中溃败,CCP的敌后武装才得以建立了这个根据地。可以说,这份文告与其说是一份痛斥CCP贩毒的证据,还不如说是对国民党统治期间,该地区鸦片种植、贩运状况的真实写照!
再者,诬蔑张思德烈士是烧鸦片而死的,这谎话也编得太荒谬了——试问制鸦片有“烧”这个程序么?唉,都是林则徐同志虎门销烟害的,说到鸦片就想到“烧”。
至于那个什么老红军,无时间地点人物,典型的三无产品,纯属恶意捏造。本人姥姥姥爷,皆为延安时期的干部,经咨询,完全没有文中的那回事儿
附鸦片制作工艺流程:
鸦片(opium),罌粟科-罌粟属,学名为Paraver somniferum,為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约為五十至一百公分。当它开花后,会留有乒乓球般大小的果实若切开果实的表皮,会有白色的乳汁流出,待乳汁凝结成胶状后就是「生鸦片」了。生鸦片加入头痛粉,再加入一点水搅拌成泥状后又可再吸食,称为“二砂”。而将生鸦片煮成浆状后,封入罐中经二、三个月发酵后就成了“熟鸦片”,又叫“熟烟”,味道更浓郁。
第二部分:
【原创】抗战时期的鸦片问题 我的见闻和思考 8
首先说明,我认为一个地方政权想禁鸦片是不可能的
因为当时鸦片已经蔓延全国而且在某些地区已经成为重要或主要经济作物,共产党控制区里有,国民党控制区里也有。而这些地区本身粮食产量很少,许多鸦片种植地区就是靠输出鸦片换点粮食吃,已经形成了专门的贸易网络和种植习惯,要转产鸦片没个3-5年不可能恢复正常的粮食产量。这些人难免说无辜,但总归不能说有罪。事实上,种鸦片的普通农民一般都很穷,利润都在贩卖环节。
如果你进驻一个地区,立刻宣布鸦片种植违法,铲除鸦片。你固然爽了,可能还有道德优势,但成千上万的烟农和加工者今年的口粮从哪里来?你这个政权有能力给他们分发口粮、种子并指导系统的种植庄稼吗?这不等于制造灾荒吗?你别说这种地区不存在,我老家是原热河省的,那里成村成乡种鸦片的非常多,这里有日本人强迫种的影响,但共产党来了也暂时没办法。只能承认鸦片的通货地位。收税也收鸦片,有人经常以李运昌签署的一份文件说事情,那份文件说的没错,共产党的财政储备里是有鸦片,但共产党有别的选择吗?难道宁可饿死几十万人也要立刻禁毒吗?这根本不是什么道德问题,如果说是道德问题,没有道德的也是指责共产党在只控制少数农村的情况下不禁毒的人。
另外,内战的一个特点是无法阻断物资流通。国民党控制公路铁路和飞机,人多势众,尚且阻止不了共产党从国军占领区弄药品弹药甚至粮食,共产党也同样阻止不了鸦片流入根据地。你禁止本地种鸦片,其实是刺激了其他地方的鸦片生产,从全国来说,哪怕只有一个省不禁鸦片,其他地区都禁止也白搭。因为鸦片会都转移到这一个省种植。而且这还导致本地硬通货外流,削弱了自己的实力,共产党不必干那些既造成灾荒又对自己不利,还没任何实际效果的伪善事情。
对了,等到东北平定,平津战役差不多开始,共产党可以通过铁路调运粮食,我老家那边一个月就禁了鸦片。彻底铲除,直到80年代才有人又种。(专门圈地种给药厂的除外)倒是国民政府,可确实是控制了好大地盘,也在名义上统一过,为什么不禁鸦片或指责共产党不禁鸦片呢?可别告诉我国民党内部派系多,非蒋系的不算数,那么杂牌军抗日的战绩也不要算给老蒋。前面说的是共产党控制区确实种鸦片,而且共产党在没有取得胜利前征收鸦片税。但共产党自己是否种鸦片呢?这确实是个道德问题了。对于无法改变的现实只好承认,但如果自己去主动种鸦片,其中确实有可指摘之处。
可到现在,真正拿的出手的文件只有一个,就是那个苏联人的《延安日记》,虽然日记最终修订出版是在中苏关系最差,几乎开战的时候,不过总归是个资料么。里面八路军种鸦片的时间地点人物俱全,只是有一个问题很要命:鸦片加工总厂设在茶陵!
茶陵在湖南,共产党不去已经好久了,除非国民党和日本人一齐配合,否则原料和机器是运不过去的。估计是老毛子当年回国纂反华材料,一时想不出料,回忆了几个当年在中国红军中听说过的地名充数,不料当年的红军虽然老谈茶陵,但那是因为茶陵是他们老家,而不是黄土高坡里的某个地方.....
日记里还有一句话“他们全都在尽可能地与沦陷区的日军做生意... 实际上晋西北各县都充斥著五花八门的日货,这些日货都是由沦陷区日军仓库所直接供应的”也经常被拿出来说事。不过,依我看,日军仓库里老百姓能用的东西还真不多,日本真的会用宝贵的工业生产能力造东西和中国人换粮食或原料吗?以二战日本的动员情况,直接抢更合理。另外,八路军的军需相当部分来自缴获是不错的,如果缴获的民用品用不了,拿到市场上卖也没什么不可能。只是不知道延安日记的作者是如何辨别缴获物资和日军主动交货的物资的。
还有谢觉哉的日记,里面确实提到过共产党用鸦片当通货。但还有自己生产的“特货”、链接出处这个帖子说的很清楚了,“特货”是陕西定边县出产的花马池盐。
又有人说张思德种鸦片,死于提炼鸦片,我很奇怪共产党居然穷到了用中央警卫团种鸦片的地步。许多军阀种鸦片,但最精锐的卫队恐怕不会用来干这么低档的事情吧。至于那个30年代的南泥湾是鸦片产地的说法,拜托他们读读中共自己吹嘘的史料,起码要知道大生产运动在哪年,开垦南泥湾是哪年。不要一错错10年,太不专业啦。
最后说一下,我老家那里,禁鸦片其实很简单,就是把鸦片地铲平,鸦片收缴销毁,发一些口粮,明年种粮食。鸦片上瘾的人统统集中起来干活,干活非常重,但吃的也管饱,3个月下来,每个县死了几个,其余的脱胎换骨,都是满面红光的好汉子。不知道是不是还有人会指责共产党禁鸦不人道,居然累死了几个鸦片鬼,让他们活活累死而不是在大烟中逍遥死,太残酷了...........
第二年,再被查到鸦片就是大罪了。
补充几句,当时除了财政需要鸦片外。鸦片也有药物作用。当时共产党穷的叮当响,中央机关的青霉素常备只有1支,一般情况下,野战医院(如果有的话)没有任何麻醉药。
有的时候能做手术而无麻醉药。鸦片是唯一可用的替代品,所以随军有鸦片绝不希奇。
可以让人吸一点,甚至可以直接用鸦片烟熏伤口都有点作用,疼不疼的其实倒也罢了,关键是手术时总不能让伤员老是抽搐,扭动吧。
+ 加入我的果篮
引用 的话:当年鸦片可是硬通货,这点很多人都知道,要说tg没碰过鸦片,那是扯淡,不过你给的这些和张思德有半毛钱关系?81楼你说“各种资料看起来,tg对于鸦片还是讳莫如深的”,呵呵引用 的话:要知道当时是谁在统治?谁才应该来禁烟,你这样子,委员长表示很惆怅啊呵呵,南泥湾是谁的地盘?你是责怪委员长剿匪不力么?呵呵转进的很失败啊
引用 的话:国官方媒体说张思德是7月在烧木炭,9月5日中午,由于炭窑塌方,被砸在窑洞中身亡的。。并将与之相关,毛泽东所写的文章选入课本。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张耀杰认为,张是在窑洞中煮炼鸦片而吸入过多毒性气体...哎呦我操你个傻逼把轮子的东西拿出来当证据真是吓死我等五毛了。邪教死全家好么。滚。
引用 的话:记得好像就是张辉瓒被抓之后,他的家人已经很有经验的准备了几大箱袁大头,托关系准备赎人了。只是不知道那次我们为什么那么快就下手了。现在对这块,好像是不承认也不否认,就跟以色列政府对以色列有没有核武器一样,你自己猜去。其实种鸦片这个事也是一样,完全可以理解的,在那时的情况。英国也有考文垂,这种不得不做的事。但关键在于党的口径一贯是伟大、光荣、正确,根子是很纯洁的,这样,种鸦片就变成了污点了(也确实是污点,但可以理解)其实党的去神圣化是个必然的过程,如果总放不下神圣的架子,那难受的是是自己。
引用 的话:不提别的,专讲卖盐食盐各个朝代都是国家专营的,俺党当时进行如此的食盐贩运,就是合法的咯?简单说一下边盐问题,边区的盐因为运费高、品质不是太好,本来没有多少竞争力,但因为抗战爆发后因为沿海及潞盐产地被日军占领,货源减少。边盐才有了出售的可能。因为边盐是边区少有的可供出口的物品(边区可供出口的也就是这一黑一白),所以边区政府相当重视边盐的出口,年年组织全边区畜力进行运输。每年可外销30万驮(一驮150斤)以上。但是因为路途遥远,耗费太多。边盐出口其实很难挣到钱,也就是走个量。外销边盐的最大目的是换回物资,倒不是为了赚钱。经过边区政府全体动员,齐心协力,边盐占到历年出口总额的20%左右。很不容易吧。
我们去年输出的共有36,250斤特产与30万驮盐,每斤特产平均以32万元计,每驮食盐以1万元计,则特产与食盐的出口总值为146万万元。占出口总额的百分之八十。因此,去年出口总额当为185万万元。——边区贸易局1944最后再说两个政府要求老百姓出工贩盐导致的笑话:人民有利益,人民自己不会去,还要公家来催?这次去驮盐的牲口,准得剥皮吃肉,要带着刀子、盐、花椒去。我只有一个驴,死了也不去,要罚就罚。——安定县老百姓1941年7月
引用 的话:长度不是问题,但要有系统的论述与逻辑。你给的连接,光“割烟”必然就是指大烟,不能是烟草,就满地打滚的大半页。事实上原文写的是:"据许多同志谈,去年吃亏处在把农业生产中心放在特产上,而种特产的缺点,第一,贪多;第二,缺乏经验,未好好的采访老百姓的意见,如炮兵团下种时,老百姓说太早,种了不出来,我们不听,结果六00亩只出八0亩。其他施肥割烟皆不熟悉;第三,种子不好也有关系,老百姓存的多是一九三五年以前的种子。"这个施肥割烟是种OPIUM最重要的步骤,而且从产量上看万万不能是烟草的(边区烟草每亩产量在100公斤以上,哪有拿两计算产量的。另外烟草的价格也相当低,不如同重量的小米值钱)。之所以“老百姓存的多是一九三五年以前的种子”是因为边区早年禁烟很严格。后来搞特产生意是因为42年皖南事变国民政府不再拨款转而封锁,加之边区人员高度膨胀没法子嘛,就想出些歪点子了。边区虽然做特产生意,不过禁止内销,只是默默出口祸害国统区老百姓而已。数量也没多庞大,边区150万人(140万民+10万军队、机关、学校)每年也就外销60多万两的样子。
引用 的话:围观神考据最后那个“笑话”,才真的揭示出了人性边区一开始是想搞官民两利的,老百姓通过贩盐获得利润改善生活,边区通过贩盐减轻逆差稳定金融。实际执行就乱套了。因为路途遥远售价不高(实在是没法提高,因为边区食盐并非垄断,宁夏的青盐和各地的土盐都是边盐的竞争对手),结果老百姓钱没挣着还要赔款。这一来谁还愿意运盐呢?边区只好规定不运盐要交罚款,可老百姓宁愿交罚款也不去运盐。结果竟出现财政收入中罚金收入高于售盐收入的怪事。
引用 的话:应该是高级黑,+1说一下这三个独立来源嗦:1、《延安日记》因为受苏联文宣影响被广泛诟病。其实关于特产的内容多数靠谱,也有部分胡扯,比如种植面积。2《谢觉哉日记》没有争议,完全符合边区实际。其中关于特产的那几句话,每一句后面都有一个段子。3、国民党当时的原始文件(是内部原始档案,不是为了宣传抹黑的材料)——可信性很差呢,引用的所有电文出自《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 对日抗战时期——中共活动真相》第三卷其中一篇“种贩大烟”。从40年代国民政府在特产问题上对边区的指责就可以看出国民政府的情报大大不灵,对边区的情况也不清楚,简直就是胡编嘛,最后44年让外国记者看了笑话。总之国民政府的文章是看不得的。关于特产贸易,边区自己的文献就有很多,两《日记》与之相比简直不算什么,关于特产的段子有的是。我讲几个笑话吧。
引用 的话:求围观笑话大光客栈住着蒲城客人皖某,带骡子两头换货,首先在土产公司看到好货,但客贪图小利,嫌公司给骡子作的价小,于是便找大光的货换了。数量上虽然比公司的多得多,但质量实在太坏。找客栈同来的客人认货,那人说:“这简直不是货。”客人大哭,同来的要他到营部去换(据说秤是在营部过的),他不敢去,就这样哭着走了。——【点评】好胆小的特产商人,可见是初次做这种买卖,不知从哪听说到边区贩特产赚钱,就心急火燎的来了。不像却上了359Bde的当。
引用 的话:求围观笑话教导队的陈希斗。高某等两人,曾在铁王小池的寇家卖货。另一次往壁子冒险卖货。被国民党赶得把一个抓走了,在那里担任警戒的武营长说:“这些事情我很难负责。——【点评】我都想象的到武营长脸上肯定出现了一个“囧”字。果壳服务生删除了一些笑话,没办法。说起来这也和果壳的主旨无关,属于文史段子。虽然有意思,不过不属于科学范畴。
顺便说一下原博主的逻辑错误:1、脱离原始文献,仅靠个人的“见闻”和“思考”来证明另外一个地方应该如何是相当不靠谱的论证方式。2、文史研究不如科学严谨,但也要讲求逻辑关系,注重文献的发掘,这是论证所有问题的根本。3、用2/3的篇幅攻击别人,却不提自己的情况,这是伪科学经常玩弄的技巧,很多人宣布自己的理论“打败了相对论”“打败了达尔文”就是用这种手法。这种狡辩术小学生都会,考试不及格,一回家就说某某还不如我,隔壁的二傻子考了鸭蛋等等。实在是很没意思。
引用 的话:我认为”特货“是指包括食盐和鸦片在内的多种高附加值产品。特货(前期又称特产,后期又称为新土产、肥皂、药品、药材)就是鸦片无疑这是有数千页陕甘宁边区及晋绥边区文献支持的,80、90年代出版的大批边区财经文献说的虽然比较隐晦,但是事实还是能说明的。实无讨论必要。
引用 的话:特货是不是鸦片,几个军史论坛吵了十几年,我偏向那玩意就是鸦片,边区财政在几年内不可思议的增长,那可不是贩盐能弄出来的。后期延安人太多,经济状况好点的鄂豫皖的李先念拿扁担往陕北挑银元都挤出来钱都养不起这...边区盐业鸡肋而已,烟草生产和石油生产连鸡肋都不如。如无特货边区财经无法支持,1945年后食盐销售锐减,特货更是唯一助力。当时十几两特货就可换1两黄金,年西北根据地(陕甘宁及晋绥边区)绝大多数财经收入(金银法币布棉)来自特货种植与贩卖。
引用 的话:你真的了解烧炭吗?烧炭无所谓时节,什么时候都可以烧。事实上,在古时候夏秋两季正是烧炭的时节,因为这个时候烧了碳储备起来用于冬天取暖用。你冬天现用现烧来得及吗?烧炭确实要求木材干燥,但夏秋季节的木材只要...陕边1943年开始转卖晋绥边区的特货,一般是7月收货8月旺销。每到这时各部队机关来到黄河渡口翘首以待,就等黑货快些过河呢。新货上市的时候特货能够做到1赚3甚至4,一般来说边区的特货生意利润大约是100%,是相当不错的收益。所以毛泽东才会指示晋绥边区种植特货以供两边区出口。
引用 的话:看到楼上说海洛因不是鸦片提炼的,有点疑问,就去翻了wikipedia,貌似还是从鸦片来的,只不过是先提炼出吗啡,然后再通过化学反应获得海洛因,貌似成本要比可卡因高不少。当时西北根据地的确利用自己种植的特货提取“砒子”(一种类吗啡),海洛英(即料面)是日本人生产的,和边区没有关系。虽然蒋介石曾指责边区贩卖吗啡在内的毒品,但是边区文献中倒没有这么一项,直接卖特货即可,没必要再提炼。
引用 的话:很有意思:TG说的谁信啊?!TG自己都承认了,绝对假不了。种贩这事不仅是边区自己在内部文件中承认,国民政府也早就做过相关宣传,蒋介石时期就曾作为中共的几大罪状之一加以批判。此事算是边区的隐痛,共和国执政党与其“辩驳”,不如沉默不语假装没有此事。
引用 的话:这事真假很容易判断,如果是假的,自然环球、人民各大报纸会刊登证据,反驳后,再正面宣传。如果是真的,各大报纸一般都会默不作声,然后各种封杀各种墙。其实张做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当局,对这种历史问题报...学界对此默然不语,原因嘛众所周知。所以才有所谓“造谣”和“辟谣”之争。我很奇怪这些所谓的“辟谣”者连边区文件汇编都懒得看,也能写出这么大堆猜测性质的东西,进行“辟谣”。
引用 的话:我不知道怎么着就中二了?允许你在那里乱猜,就不允许我假设了?双重标准吗?你是说从罂粟精炼吗啡难度很高?还是生产吗啡不重要?边区的确曾经通过自种特货提取类吗啡(砒子),但是卖给商人的特货(往往还隐晦的称之为肥皂、新土产、药品)都是直接销售的,不用提炼。这方面段子很多,比如下面的“肥皂”可不是用来洗澡的。 【1946年关中贸易分公司工作总结(1947)】外销市场由于日本投降,东路货失掉竞争能力,我们货逐渐独占外面市场,其表现在1、去年我们货销数虽超过往年,但仍供不应求。2、我们每次提价后客人仍踊跃购买,没有裹足不前的现象,而且水涨船高,只要你有货就成。3、一年来客人一贯反应东路货在外面少见。这一特点便利我们提价和压低皂的比例。一、
上半年吸收金、法的价格政策……为完成上述任务,曾采取压低皂价以求旺销,争取法、金进口。1月15日后将皂价由12000压低至8000元……对金子采取厚利方法,每两给以36000的利润,使客人有利可图。如2月份外面金子129000一两,我们则以14箱5交换,法币17万元的高价收,结果使法金的进口由1月份12%法,57%金增加为2月份39%法,25%金……最后达到上半年法占总外汇53.41%金占38.1%。上半年共销肥皂336800箱……每两的平均交换比例为12箱5,未超过1月5日的交换比例。二、
……7月份贸总给收金8000两的任务……未完成上面的任务,我们亦高价争取金子进口(15箱肥皂换一两黄金)另外亦不打击法币,用收进的法币以比皂换低的法币价在市场上购金子,如皂换31万,法收29万,这样金子的进口逐渐增加,由七月份占总外汇14%增加到8月56%,9月42%,使收金子的任务臻于完成。但在9月份以后的金子任务将趋完成时,我们在肥皂金子交换比例上根据当时情况,适当的下压到12两。但我们在做法上肥金比例是降低了(由十四箱五压倒13箱)但没有降低到一定程度,还给商人保持了6万元左右的利润(法币每两赤金)。三、
冬季收80万斤花时如何运用价格政策?由于顽敌的清乡,禁止花进口及我们最大的主顾是武装营业者,他们不带花,专带金、法要完成巨大任务是艰巨的。因之我们有计划的采取开始高价争取进口,在大量进口后又用平价,任务将完时用低价收。在十月份开始用3000元收花,交换比例10斤,结果客人迟迟不进。11月份又提高到3500元,交换比例仍然是10斤的高价收,结果使10月份花进口占总外汇4%的少数,变为11月份的15.8%(15万斤)。这时我们又采取逐渐压低政策……交换比例由11斤半压制15斤。最后我们从外地物价变动表,与我们的皂价及交换比例变动表可以看出(一)一年来皂提价36次,涨541%,我们收金的法价涨300%,收布涨430%,花涨433%……在实际政策的运用上,给以法价上的厚利,刺激客人不顾杀头危险,将我们的必需品带进边区。共收金31780两,平均12箱换金一两;布186091丈,平均一箱换9.6丈布,收花603675斤,共销皂788888箱,基本上完成了任务。……一年来的经验证明,虽然在顽敌严格封锁的条件下,我们如果能保持足够的物资(皂),适当的掌握等价交换的价格政策,是能够达到收进物资,对敌经济斗争胜利的目的。 【陇东关中的对外贸易口岸(1948年)】陇东对外口岸:一、合水南60华里之西华池……41年建立食盐公司后根据统计食盐出口量占全边区66%。进口布匹及日用品也很多,但肥皂出口量不大,没有大帮客人。二、庆阳所属之赤城、驿马关地势平坦,驿马关接敌甘肃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西峰镇30公里,赤城距此60公里。敌人如果封锁严时,商业顿显萧条,但由于距长武100公里,靠近麟游大山,武装贩皂商人易于行动,因此肥皂为我陇东第二销售口岸,进口物资少于西华池。一、
孟坝镇系原县八大镇之一,地势平原……南通凤翔宝鸡等地。武装肥皂客人多来此地。肥皂销售占陇东第一,但物资很少。客人多携黄金敌币购买。二、
三岔市,距平凉240里,为平凉客商到定边转口之地。我陇东牲畜在此口岸出口较多,回商多来此地,我肥皂多卖回商,贩到平凉、张家川一代销售之。三、
若水掌,系环县所辖……46年肥皂日益增多,我环县牲畜及皮毛多经此出口。……关中对外口岸一、
淳耀县柳林镇……进口大宗为棉花、雁塔布、军需、医药、电讯通讯器材及金子敌币等。……我出口大宗为肥皂、食盐,其他是煤炭,仅肥皂一项月推销数占关中出口的60%以上。开始月销数千箱最后每月10多万箱。西安、耀县、三原等地中,大商人均有组织的通过封锁到柳林与我进行以货易货。二、
赤水县属之铁王市场是抗战后我们开辟的市场……在关中除柳林外算是第二对外口岸了。我们的食盐、肥皂等土产相当一部分经此出口到西安、泾阳、三原及岐、凤一带。进口均系棉花、布匹及河南之禹州布。
引用 的话:不要回避张思德和你给的资料的关系,有么说张思德种贩特货还真没有什么依据,但边区大量种贩特货却是个无法辩驳的史实。
引用 的话:烟土是民国主要硬通货之一,这个事实被瞒下来之后自然也不太好说种鸦片的事在1940年代烟土可不是硬通货,销售是犯罪行为甚至是“杀头的风险”。所以上文中普通客商才不愿意占边区“特货”的“便宜”,就和你现在去缅甸做生意有人给你一包海洛因一样,没人觉得赚到了。只有武装贩皂商才敢插手。在40年代初期西北烟苗就大体禁绝了(贾拓夫语)。40年代特货贸易依然暗流不止,但就和现在腐败丛生一样,不代表这就不犯法。贪污虽然普遍存在,但贪污依然是犯罪行为。正因如此,40年代边区对外百般否认自己参与了特货种贩,并称国民政府的指责为“无耻谣言”。
引用 的话: 这个得分开来说:TG说自己的好,谁信啊?!TG都承认自己的坏了,那绝对假不了。任何人都有吹嘘自己文过饰非的倾向,所以一个政权说自己好未必是真的,对自己缺点的检讨往往是真的。如国民政府宣传征兵的成绩未必是真话,总结征兵中种种虐待现象则很可能是真的。
引用 的话:是啊,常公还说TG实行“共产共妻呢。 很好奇当时粮食供应都成问题的时候,居然有心思种罂粟,利用贩毒获得钱财买粮食运回来……原来炮党的封锁线这么渣?! 当时TG高层对这种事情的意见如何?是明确要求参与种...对陕边的封锁本来就不完全,只在南面和西面有封锁,北面(榆林。内蒙方向)和东面(晋绥边区)国军根本无从封锁。各旅通过黄河进出边区,都无法封锁谈什么严密呢。国共亦有贸易口岸,边区每年在关陇大大方方的销售4500万斤食盐,数千牛羊。这种封锁是由壕沟和若干碉堡组成,不像柏林墙、巴以隔离墙这么戒备森严,避开巡哨之人胆子大一些完全可以越过去。更何况还可以花钱行贿。边区特货贸易上至伟大领袖、贺龙、陈云,下至王震、张宗逊、陈伯钧、贾拓夫、南汉宸、牛荫冠、陈希云、喻杰、朱理治都是积极参与,哪里是“默许”而已。不过边区各部队机关倒是经常违反大公的“统销政策”,自己拿货赚钱补贴“小公”。特货占西北根据地财经收入的50%,甚至80%,如此一大笔财富,边区财经口(银行、贸易局、西北财办)从上到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种贩这件事大家都有抵触情绪,包括高岗都是投了反对票的,最后伟大领袖种贩,这才一锤定音。
引用 的话:是啊,常公还说TG实行“共产共妻呢。 很好奇当时粮食供应都成问题的时候,居然有心思种罂粟,利用贩毒获得钱财买粮食运回来……原来炮党的封锁线这么渣?! 当时TG高层对这种事情的意见如何?是明确要求参与种...前面贴的已经很清楚了,当时边区特货换取的主要是价值高的黄金白银法币以及布匹棉花(当时陕边棉花田甚少,产量也低,一亩地就产10斤棉花,而特货可以亩产20两,一两换十几斤棉花)。陕边只有很少量的粮食贸易,原因是粮食不值钱,靠近国统区的关陇不缺粮,倒是北面绥德分区地少人稠,需要粮食。边区运力有限,从关陇北上远途运粮耗费太大还是通过在当地增产解决粮食问题比较实际。
引用 的话:一直是实质上的硬通货。官方还说法币是硬通货呢,有人理吗?法币的确是硬通货(或者叫公认的货币更合适),边区出口“特种肥皂”目的之一就是换取黄金和法币。在1947边区“自卫战争”爆发前法币还是挺不错的,至少比边币强的多。所以边区屡屡出口特货套购黄金和法币。因为普通商人都认法币,除了毒贩没人认“特货”的。当然到1948年法币就彻底烂世了。
引用 的话:国府都能靠增发货币把日本造的假币给消灭掉,战时法币在很多地方都已经成废纸级的了。大家都是军票,边币起码还有点实物准备金。跟你说个基本事实吧,边币发行的时候对法币对边币汇率是1:1,到1944年跌倒1:8,再往后跌到1:10……当时各大党政机关自己都不使用边币的,边区硬推而已。你猜边区拿什么换的的实物准备金?靠什么稳定币值?贺龙告诉朱理治,我给你播5万两特货,加上西北局5万两,你给我顶回1:1……当然根本顶不回。事实上边币信用不佳,没什么人愿意使的。 1.所有公私商店不敢公开拒绝使用边币,但他们还是尽量避用边币。2.公营商店(光华商店除外)有的不积极响应这工作,另有个别合作社提高物价(如群众合作社有个脚夫向他买毛巾,开口讲伍元法币,给他边币他要高价了。关中分区专员 仲勋 副专员张鹏图 四月二十八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7》P171最近延安市有些机关竟明目张胆的作黑市买卖;有些机关竞暗中使用法币,因此法币更强烈的占领市场,这不特有碍稳定金融,稳定物价政策的推行,而且长此下去很容易引导边币走到绝路。 行长朱理治 副行长黄亚光 六月三日P244-245《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7》四月十七日西北财经办事处,又在银行大楼召集延市公营商店经理联席会。贺师长亲临训示,说明顽方倾销白洋,倾销土布的阴谋,宣布严禁公营商店买卖白洋与捣乱边币,要求公商遵守统购办法,坚决执行物资政策与金融政策,一致进行对敌、顽的经济一斗争。并号召公商将资金转向农村贩运土产品。坚持这一新措施的结果,延安机关、部队暂时不拿现款买货,也不敢再做法币黑市买卖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 第五编金融》P564物资局系统整个拒用边币,甚至写信给后勤部,卖石油都要法币。这一政策的结果,不仅使边币失掉信用,而且激起民众的莫大反感。如去年四月临镇一友区小贩,因盐业公司拒用边币,公开反抗,一天时间把黑市从七元提到九元的例子并不是个别简单的现象《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 第四编 商业贸易》P77至于通胀情况可参看《试论陕甘宁边区的通货膨胀与反通货膨胀措施》李建国如果不是特货横空出世,边区财经可就真的无法维持啰 1939年底至1945年8月物价上涨指数比较表时间
延安物价上涨指数
重庆物价指数7
1771940年12月 717
5486001811
如果法币不值钱是废纸边区孜孜以求换法币干什么。倒是边区屡次下文要求禁止贸易机关销售特货时贪图法币,拒收边币的行为(因为会砸自己的信用)。引用 的话:国府都能靠增发货币把日本造的假币给消灭掉,战时法币在很多地方都已经成废纸级的了。大家都是军票,边币起码还有点实物准备金。 1946年关中贸易分公司工作总结(1947)一、
上半年吸收金、法的价格政策……为完成上述任务,曾采取压低皂价以求旺销,争取法、金进口。1月15日后将皂价由12000压低至8000元……对金子采取厚利方法,每两给以36000的利润,使客人有利可图。如2月份外面金子129000一两,我们则以14箱5交换,法币17万元的高价收,结果使法金的进口由1月份12%法,57%金增加为2月份39%法,25%金……最后达到上半年法占总外汇53.41%金占38.1%。上半年共销肥皂336800箱……每两的平均交换比例为12箱5,未超过1月5日的交换比例。………………………………………………………………抗日战争以来陕甘宁边区的金融概况(节录)日(1945年)8月上旬以前土产公司推销药品已吸收一批金子和法币,到8月20日得悉我们到大城市的希望不大。预计食盐运出会减少。因潞盐可大销关中,国民党已占运城,我盐只能销渭河以北部分地区,甘肃长武以北吃我食盐,以南则难销了,每月可能只销6、70万斤,销100万斤也只能收入八九千万法币,而我负担很重。故须考虑,如此运输队也难于维持,以食盐维持外汇的希望从此不慎大了……物价跌40%-50%……当时曾考虑药品也贬值,定18两换金子一两……11月初从各地商情了解到外面货物跌价的可能没有了,平涨与猛涨的可能性都有。决定仍要争取物资进来,以药品换布刺激它来,药品每件换布七八丈,换花13斤(法币9000)
你说边区高层是啥态度?
引用 的话:是啊,常公还说TG实行“共产共妻呢。 很好奇当时粮食供应都成问题的时候,居然有心思种罂粟,利用贩毒获得钱财买粮食运回来……原来炮党的封锁线这么渣?! 当时TG高层对这种事情的意见如何?是明确要求参与种...你说这算不算“少量补贴”?
引用 的话:看来简体字的推广工作开展的不错。这些是80、90年代出版的文件汇编以及回忆录自然用简体字。这有什么可质疑的。就如现在的《史记》《资治通鉴》等所有史书都是用简体字,难道你说简体版的史书都是推行简化字后伪造的?这些文件汇编现在也可以买到。比如牛荫冠的回忆就出自:《吕梁党史资料 第8辑》【作 者】中共吕梁地委党史研究室编【形态项】 135【出版项】 1984.11【中图法分类号】D235.25【参考文献格式】 中共吕梁地委党史研究室编. 吕梁党史资料 第8辑. 1984.11.阅读地址:
至于贺元帅送银行特货的段子出处是《陕甘宁革命根据地银行编年纪事》1993年出的汇编,不用简体字难道用繁体?这么简单的事情都想不明白?作
者:魏协武 主编出 版 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3 - 10印刷时间:印
数:5千册装
订:平装版
本:大32开页
引用 的话:看来简体字的推广工作开展的不错。这些史书数十万页打开都是简体字你是否极度震惊?
引用 的话:看来简体字的推广工作开展的不错。简体字的史书值得惊讶?不可思议?陈伯钧将军还“在42年就用简体字写日记咧”却不吓死人?鲁迅、瞿秋白、梁启超等人怎么会写“简体字”简体字版本的“狂人日记”“三味书屋”等大概是别人伪造的吧。
引用 的话:看到茶陵是鸦片加工总厂吓我一跳!小生就是就是茶陵的,从没听说过没事,《延安日记》里根本没有提过茶陵。我奇怪的是这些人有功夫写几千字的“辟谣文”,怎么就没功夫看看他批判的文章到底写的是什么。延安日记原文只是说“柴陵”,是个音译。那里说是“茶陵”了?
引用 的话:看到茶陵是鸦片加工总厂吓我一跳!小生就是就是茶陵的,从没听说过这是一版一印的《延安日记》,里面中根本没有提到过茶陵。我还没看到过有其他版本的《延安日记》里提到了“茶陵”
引用 的话:实在受不了这帮屁股决定脑袋的贱人了~兴致勃勃考证土共当初有没有搞鸦片的人里面肯定有不少痛心疾首要求政府把毒品合法化的bitch。要说这篇“辟谣文”的辑录者(这篇文章的多数“论据”其实来自黑岛人、马前卒)才是屁股决定脑袋的典型。为了替陕边开脱,颠倒黑白,臆想出这么一篇“辟谣文”。
引用 的话:相比土共当初有没有造鸦片,我更关心自己今年能不能毕业……请问你是不是在一个网站上提供过很多科幻小说的下载?我忘记那个网站的名字了google不能用上不去了。
引用 的话:【1946年关中贸易分公司工作总结(1947)】哪本书上有?《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辑》下
(C)2016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鸦片最早是由传入中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