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27岁了,已有10年上网玩游戏的历史了,怎样让他自已戒掉手滛能恢复身体么?

我是怎样使孩子戒掉电子游戏瘾的
原标题 [我是怎样使孩子戒掉电子游戏瘾的]
  去年9月,新学期开始的第三个星期,班主任又一次打电话将我叫进了学校。这准没好事。果然,一进办公室,班主任老师就板起了面孔。原来,刚刚升入初中的儿子再次去电子游戏室玩,又被校风纠察队逮了个正着,按照学校规定,要写检讨。儿子屡教不改,老师痛心疾首:“老陈,对你这孩子,我的确已经无能为力,你自己想想办法吧,再这样下去,他肯定会毁了。”
  事态严重,我窝火透了。儿子是在奶奶身边长大的,从小就聪明乖巧,讨人喜欢。以前,我们一家子说起儿子,个个都眉开眼笑,说他今后长大了一定会有出息。乖巧的孩子让人疼。儿子要玩具,奶奶立马就买;儿子要吃的,爷爷宁可不抽烟,也要满足他的要求;儿子要是哭了,爷爷和奶奶一个抱一个哄,非得将他逗乐了才罢休。开始,老父老母对儿子这近乎“溺爱”的关怀,我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直到儿子小学快要毕业了,我才感觉到事情有点麻烦。
  前年4月,眼看就要进入升学考试了,儿子对刚刚入门的电子游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天,他旷了一天的课,一个人在游戏机室玩了一整天,将几天省下来的早点钱全花光了,连一口饭都没有吃。我和他妈妈一点也不知道,直到晚上7点多钟,老师来家访,询问儿子为什么没上学,我们才紧张兮兮着急起来。儿子明明背了书包去上学的,怎么连校门都没进?我们像热锅上的蚂蚁,打电话发动亲友满街疯找,直到10点多钟,才在一条偏僻街巷的游戏机室找到眼睛已经熬得通红、饿得差点要虚脱的儿子。那天,我教训了他一顿,打了不说,还罚他跪了1个小时的搓衣板。儿子皮肉受苦,不得不噙泪写了保证,承诺再也不去电子游戏机室了。真是不打不成人,棍子底下出好人。我们以为儿子从此会牢记“伤痕”,再也不敢涉足电子游戏机室了。
  以为仅仅是以为。上了初中后,儿子不仅旧“病”复发,而且变本加厉进一步“发扬光大”。第一次,我声色俱厉狠狠骂了他;第二次,让他跪了2个小时的搓衣板;前不久,一根竹篾在他身上咬得粉碎。可他身上左一道右一道的伤痕还没复原,又斗胆去了那个鬼地方,这家伙真是让那个该死的电子游戏迷走了魂魄?
  我心急如焚却又束手无策。
  晚上,一位朋友来家做客,得知我闷闷不乐的原委后,给我说了一个故事:一位哲学家培养了一批弟子,毕业时,他将弟子们带到长满杂草的旷野,问弟子们如何除掉杂草。有的说用锄头挖,有的说用柴火烧,有的说撒上石灰&&哲学家笑着摇摇头:“这都是亡羊补牢的办法,治标不治本,力气费了,结果都不会理想,惟一的办法就是播种,种上好的庄稼。”
  我眼前一亮,大受启发。儿子爱玩电子游戏,无异于是心田长了杂草啊,该给他种上什么样的庄稼,才能使他健康地成长?我在思考中寻求有效的方法。一连三天,我笑脸不开,当然也没提孩子玩电子游戏的事。事情也怪了,儿子见我没像以往一样打他骂他,心灵仿佛有了重荷似的,低垂着的脑袋也三天没抬起来,不敢同我对视,连偷看我的目光也是怯生生的。没有想到,第四天晚上,儿子倒主动找上我了:“爸,你还在生气?”我长长地吐了口气:“你说我能不生气吗?现在单位经济效益不好,工资不能按时发出,可为了你上学有经济保证,我和你妈不辞辛劳,到处打工做兼职,可你倒好,一门心思玩去了。”儿子的心似乎有所触动:“爸,我也知道玩电子游戏不好,可就是管不住自己,一想起来心里就痒痒的,特难受。”我相信儿子说的是真心话。
  这天晚上,我和儿子推心置腹,头一次进行长谈。这次谈话使我感到宽慰。显然,儿子沉迷电子游戏,无非是贪玩的结果,只要引导得法,我想他一定会“痛改前非”,抬起头来“重新做人”的!
  第二天正好是星期日,我提议去爬山,看看山中秋天的风景。儿子兴致勃勃,将装满干粮和水的旅行袋往肩上一挎,兴高采烈地同我开始了有趣的登山活动。大自然美景无限。久居钢筋水泥丛林的儿子心胸顿时开阔,在山顶的草坪上像小鹿一样欢快得又跑又跳,大声叫喊,开心极了。玩累了,儿子和我并肩在青石板上坐下来。我指着山脚下我们居住的新城告诉儿子,以前这里曾是一片蛮荒之地,由于建设者们流血流汗的辛勤劳动,才将这儿建成一座繁荣的城市。儿子陷入了思索。下山时,儿子突然提出,下星期日还要我陪他去郊外游玩,我一口就答应了他,但附加了一个条件,将今天“游山玩水”的经历和体会写成一篇作文。儿子没有反对。
  回到家里,儿子立即动笔。新闻联播之后,儿子一篇千来字的“杰作”完成了。这是儿子有史以来写得最长的一篇作文。我看过之后,觉得还算不错,当即给予了表扬,还有不足之处提笔做了修改。第二天放学,儿子像摘了星星似的,高兴得吊上了我的脖子。原来,儿子将作文交给老师看了,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还让他读了一遍,又抄好贴上了班里的墙报栏。这是儿子上学以来获得的“最高荣誉”,当然喜不自禁。等他高兴过了,我又不失时机给他浇了一瓢冷水:“别骄傲哟,这里面有我的一份功劳,等你今后自己也写得这样棒了,那才真正值得庆贺!”
  儿子的脸色阴了下来。我有些紧张,担心儿子的坏习气刚刚开始收敛,又回到原来不争气的“轨道”。事实却让我虚惊一场。觉醒了的儿子就像憋了股气要同我较个高低似的,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回到家里,就走进自己的卧室摊开了书籍,连吃饭都要三请四催才迟迟出来。我暗暗惊喜,因势利导又给他买了许多中外名着。在他学习的过程中,我只要有时间,就陪他一起阅读,同他讨论书中的情节和人物的命运。读得高兴了,我们父子俩还抱着滚在一起,嘻嘻哈哈地乐上半天。
  当然,陪他出去“游玩”也是我不可推卸的重大任务,不管我心情如何,只要儿子提出的要求正当,我决不会让他失望。
  今年元旦放假,因在奖金分配上与同事发生了矛盾,心里一直不愉快。但我没有忘记自己半个月前对儿子的承诺,毫不犹豫带儿子去了一趟张家界。回到家的那天晚上,儿子竟然傻乎乎地说了一句“爸,你要不老,我要不长大,那该多好”。这是一句很朴实的话,而其中却蕴藏了儿子和我父子情深的深刻内涵,我眼眶湿润,控制不住一把搂紧了儿子,心里的烦恼眨眼间全都烟消云散。
  在我辛勤的“浇灌”下,儿子获得了迅速而健康的成长,对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雨果、鲁迅、巴金等许多世界级的大文豪都有了一个初浅的了解。对我写的文章,儿子会一脸严肃地进行一番评说,还说得头头是道。自然而然,他的作文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受老师表扬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我担心他偏门,找机会偷偷检查了他的其他功课,惊讶地发现其他功课也一样赶了上来。我这才如释重负,明白自己几个月来的辛勤付出终于有了让我欣慰的回报。
  期末考试,一向处于“中游”状态的儿子居然拿了个全年级第一,这好令人惊喜。领取成绩单那天,班里召开家长会,老师托信让我一定去参加,给家长们谈谈儿子“质变”的过程。我去了,但我将这“抛头露脸”的机会给了儿子。他上台时,开门见山就说了一句:“我老爸帮我去掉心田里的杂草,种上了好的庄稼&&”
  一阵热烈的掌声响过,儿子的脸上竟然挂了泪花。
  医生点评:本文中,这位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还是有值得赞赏之处的。有时孩子出现了不良行为,打骂或其他惩罚不奏效或不合适,讲道理又听不进,那么,采取“不理睬”的方法可以说是一种不伤双方感情,不会导致双方关系恶化的一种有效惩罚方法。但“不理睬”的方法并非能解决孩子所有的行为问题,有些行为如不讲礼貌(当众骂人、说脏话等)、危险行为(玩水或玩电等)、破坏性行为和攻击性行为等,绝不能采用“不理睬”的方法。
  要注意,实施“不理睬”的方法时,应该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当孩子在父母不理睬之后出现了父母期望的行为时,父母要及时表扬或奖励;当孩子出现因父母不能满足他的要求而出现破坏性行为或攻击行为等难以容忍的不良行为,父母在“不理睬”的同时,要采取如“关禁闭”等更加严厉的惩罚措施。
  很多家长看见孩子犯了错误,通常第一个反应就是大声地训斥他们,这很大程度上是因家长生气。有的家长认为,若在责备孩子时声音过小,就不能引起孩子的足够注意,收不到好的效果。实际上并非如此。当家长对孩子大声嚷嚷时,孩子当时确实能被镇住。但当孩子惧怕于家长这个发怒行为时,心里只在叨念怎样快结束,并没有去想家长责备的内容,更没有在反思自己的过错。若孩子年龄大一点,他们会对家长这种斥责方式产生对抗情绪,“以牙还牙”,也朝家长大声嚷,这样一来,就将矛盾激化了。
  当孩子犯错、偏离了正轨,家长不应一味地指责他们,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引导他们走回正路。
  正如本文的“我”,后来放弃了棍棒教育的方法,与儿子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交谈,同时,通过带儿子去郊游,将儿子的注意力从电子游戏上转移到其他正当的方面,事实证明了这种做法是对的。促膝谈心能形成家长与孩子间良好的气氛,小声地说,是向孩子表示这话是说给他一个人听的,谈话仅局限于两人之间,这不仅能吸引孩子的兴趣,还可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尊重。还使孩子觉得家长对自己改正错误很有信心,即所谓“响鼓不用重槌”。
  读罢此文,相信很多家长都明白,那种“不打不成人,棍棒底下出好人”的教子思想该摒弃了,而且体罚、棍棒教育,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都应该禁止。
作者:陈建华|文章出处:家庭医生
(责任编辑:郭慧静)
&&&&&&</div
关于亲子阅读,不仅要读书,还要带着孩子读自然…[]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您好!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您一定是孩子的妈妈,要不然,您就是一个老师。我曾经说过对于教育自己的孩子,有两种人是非常可怕的,一种人就是孩子的母亲,这是因为妈妈经常在孩子面前叨叨学习——这也不行,那也不好,别的同学如何如好等,反反复复说孩子不好的地方,让孩子烦恼;另一种人就是我们老师,经常以教育过多少、多少成功的学生自居,其实我们最不理解和缺乏耐心的就是对自己的孩子,所以让孩子添堵。孩子烦恼和添堵的真正原因是承载着父母对文化课程学习高标准、严要求的巨大压力,渴望得到他人的特别是父母师长的关心、关爱、尊重、信任以及被认可、肯定和鼓励的成就感得不到满足。说白了就是父母“以我为尺度”来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而无视孩子生命主体的存在,于孩子身心发展水平、心理活动规律而不顾,其实这就导致了孩子选择网络游戏来舒解压力,补偿满足感、成就感的缺失。所以有人说“网络依赖,往往不是孩子本身的问题,而是以家长为核心的问题,只是在孩子身上体现出来了;也不是网络本身的问题,如果没有网络,这些问题仍然会体现出来,只不过换一种形式。”我觉得非常有道理。
针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首先,由于父母和孩子在日常生活之中缺乏和谐愉悦的沟通、交流和交往,孩子平时得不到父母心理上的关心、关爱、尊重、信任以及被认可、肯定和鼓励,所以孩子另辟蹊径来满足内心渴望的缺失。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在家庭之中创造和谐、愉悦和快乐的氛围,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交往以及融洽相处,使其享有了被重视、被关爱、被支持的心理满足,进而减少去网吧的几率。
其次,由于我们认定孩子存在着贪玩,学习无能的情形,孩子通过对自己考试的验证,也认为自己学习无能,所以他选择了“上课还是不记笔记,不太写作业”,而一有机会就去上网的行为。这就需要我们停止责怪、抱怨孩子,而通过细心的观察、打听和发现孩子的优点,对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及时而恰到好处的给予表扬和肯定(当孩子取得进步,或者是完成了某个任务,不要只是简单地对他说:“乖孩子”,或者“做得不错”。表扬有的时候也是一种技巧,要说得详细一些,指出孩子做得好的具体细节),这样孩子就会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心理满足以及成功的感觉,通过以成功促成功,孩子就会像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第三,让孩子参与家庭日常事务的管理,使感觉到自己在家庭中,在周围的大环境中都是一个有价值的成员,自己的行为是非常有意义的,可以影响到其他人的生活。当孩子有了这样的感觉和体验之后,一方面是孩子感觉到了生活的快乐而远离网吧,另一方面也会逐渐改变“现在没法和他说话,一说就和我吵架”情形。
第四,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一定要心平气和、情绪稳定,同时创造一种有说有笑、和谐融洽的生活氛围(比如在饭桌上说一些幽默、笑话、令人开心的见闻、开个自嘲的小玩笑等等),这样一方面可以消除孩子对我们的逆反心理,另一方面可以在于无声处转变学习态度和行为。所以别对孩子吝啬我们的微笑,这样的微笑和和谐融洽的氛围,会让孩子从中感受到意想不到的安慰和肯定
第五,倾听孩子说话,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在父母眼中是非常重要的。感受自己重要的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他人对自己的表现给予全部的注意力,所以我们要把自己的两只耳朵都给孩子。如果孩子对我们说话的时候,正在忙着其他的事情,一定要停下来,把注意力转移到孩子那里,不打断、不插嘴,也不催促,这样一方面可以了解孩子的内心,另一方面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而获得愉悦、快乐和幸福。
第六,让孩子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适当地玩玩电脑游戏,以作为消除学习疲劳的一种休息方式,同时一定要让孩子明白,我们让您玩电脑游是为了让她紧绷的神经得以松弛,心情得以调节,从而能有效地达到休息的目的,所以不能持续很长的时间。
第七,从玩电脑游戏这个话题入手,逐渐迁移到改变孩子对学习的认知。在其痛快地玩电脑游戏以后,与其进行深入细致以及耐心地交谈,以同理、共情之心去理解、信任、支持、指导和帮助孩子,使其明白青春期之所以是人生的黄金阶段,就在于它是决定一个人一生的体质、智慧、品行的关键时期,也是我们用力气换取智慧,敏捷换取细致,激情换取理智紧要关头,这个时候的一切都需要自己去做切实的努力,也需要用时间来证明,才能在将来的人生之中拥有成功和享受成功所带来的幸福。
第八,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诱导过程更多的应该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之中,为孩子提供充分的信息和建议,启发和帮助孩子自己判断:这样做究竟对不对、该不该、值不值、做不做。让孩子以乐于接受的方式来进行自我教育,进而达到自己寻找改变的目标,自我主动克服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把在电脑游戏中追求成功的精神转移到学习上来,并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心理满足和心理愉悦。
今天就谈到这儿,您的朋友杨永龙期望您用爱心与耐心去关注孩子,也祝您与孩子沟通成功。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治疗网络成瘾父母应积极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与沟通,了解孩子所需所想,给孩子以精神上的关怀、理解与安慰。如家长可经常与孩子交流其感兴趣的事情,共同参与孩子感兴趣的...
多做一些喜欢的体育运动,或者做一些自己喜欢的其他事情,分散上网的注意力
“发现孩子染上网瘾怎么办?家长不能采取打骂的方式解决,这更会把孩子推向网络。解决方法有三点:一是要有专业的引导方法,求助于专业教育辅导机构,与专家探讨有针对性、...
开展一些亲子活动,如父母与孩子一起外出旅游啦(星期天可选近段的),在家做做新鲜的亲子游戏啦,与孩子一起去探望老人啦,外出钓钓鱼啦,在家一起做做智力游戏啦,下下棋...
网瘾(即网络成瘾),又称网络过度使用症,主要是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之外的事情都没有过多的兴趣,从而影响身心健康的一种病症。网瘾的高发人群多为 12-18岁的青少年,...
大家还关注当前位置: &>&&>&
时间: 09:48:06
来源:浙江在线
  &儿子27岁了,却整整六年闭门不出,醉心于电脑游戏。如今他每天只吃一顿晚饭,人变得骨瘦如柴,谁能救救我的儿子,让他正常上班工作,回归社会。&最近几天,一封&谁来救救我的儿子&的求助信被多位网友发上微博,引起很多网友的关注,据求助信中的信息,求助者是家住绍兴市区的一位父亲,对于儿子沉迷电脑游戏已经没有任何办法。
  昨天上午,根据求助信上写明的地址,记者来到了山阴路25号(原亭山乡敬老院)大院内,见到了这位求助者叶裕明,说起儿子这几年沉迷电脑游戏的事情,叶大伯不禁潸然泪下。他说,现在家里也很穷,仅靠他种菜和打杂工赚点生活费,而儿子曾经是他唯一的希望。
  &&&&&&&&&&&&&&&&&&&&& 61岁老父求助&谁来救救我儿子&
  老人如今的愿望简单得让人心酸:&希望儿子能正常睡觉、正常吃饭。&
  父亲:只想他回归正常生活
  采访中,记者试图进入叶裕明儿子小江的房间,与其交流,但是无论叶裕明怎么敲门,小伙子就是一声不应。可能是发现记者的到来,小江将房门反琐,拿钥匙也开不了门。最后记者只得绕到他房间的后面,透过窗户,记者看见,他用被子把自己盖得严严实实。
  小江的房间面积大约5平方米,一张床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放着一台台式电脑,上面积满灰尘,墙上贴着一张很大的游戏画报,键盘和鼠标都摆在床边。在窗外,记者又多次喊他的名字,但是无论怎么喊,被子里的他都一动不动。
  &不要你们多管闲事。&就在记者准备离去的时候,被窝中的小江终于起身,他生气地呵斥着记者。这时他露出了右手,记者看见他真的已经是皮包骨头,非常瘦弱。
  &儿子变成今天这样,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过。&叶裕明说,他儿子小江从小学习都很好,到初中一直都是三好学生,只是性格有点内向。19岁那年,小江在职高学习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到市区中兴路颐高数码城工作,负责电脑维修,当时一个月能拿1000多元钱,那时候一家三口的生活,虽不富裕但是也很满足了。谁知道仅仅工作了一年之后,也就是2007年,在没有和家人商量的情况下,小江就辞去了工作,买了台电脑开始整天躲在房里玩游戏,不过那时候吃饭还是正常的一天三餐,只是与家人说话的次数越来越少。
  后来因为老宅拆迁,他们先是搬到了亲戚家住,2011年底才搬到现在住的地方,即使是多次搬家,现在也没装宽带,儿子还是一如既往地躲在房间里玩电脑。从去年秋天开始,小江每天只吃一顿饭,从身体就急速瘦弱下来,1米75的个头如今体重不到50公斤,可以说是骨瘦如柴了,叶裕明看着心疼,但是怎么劝说也是无济于事。
  无奈之下他就想到了写求助信,因为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他花了十多个晚上才抄写好了16封求助信,几次都是边写边流泪。为了尽早将求助信贴出去,他又去复印了50份,2月28日一早,他将这些求助信贴在了市区多个公交车站和很多街道的墙上。
  &只求他走出房门,正常吃饭,正常睡觉。&叶裕明说,他今年已经61岁了,也赚不了多少钱,如今儿子每天白天睡觉,傍晚起来吃个饭,然后就通宵玩电脑,不洗澡不换衣服,整个人瘦得连一阵风都能吹倒,更不与人说话,完全生活在他的电脑世界中,让他不知如何是好。
  邻居:他曾经差点饿死家中
  &每天能见到他一次,就是每天傍晚出来端碗饭回房。&小江如此沉迷电脑游戏,邻居们也是一片担心,住在小江隔壁的一位邻居说,他觉得小江应该是患了自闭症,如今不理会人,劝说也没有用,应该强制送去救治,但老叶家的经济条件差,其穿的衣服都是邻居们送的,这或许也是老叶去外面贴求助信的原因。
  &这小伙子曾经差点饿死了,再不挽救迟早要出事情的。&邻居潘奶奶说,她是小江见到后会喊一声&大妈&的人,这是因为两人认识的时间很长了,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去年小江连续多天水米不进,差点饿死,是她拿着藕粉冲好着端给小江吃,也算救了他一命,所以相比其他人,小江对她还是比较尊重的,看见了会喊一声。在她的眼里,小江是个聪明的小伙子,现在这样应该是有什么心病。
  &他的头发比我还长,有时候傍晚天黑,见到了都感觉恐怖。&院子里另外一位女士说,也不知道小江多久没有剪过头发了,披肩长发凌乱不堪,加上苍白的表情,也不出声,若不是邻居,一般人见了恐怕都会吓得叫出声来。
  叶裕明从房间里拿出了小江小时候拍的一些照片给记者看。他说,以前是小江是个很清秀的小伙子,甚至是他的骄傲。
  &首先不能简单地说小江是沉迷网络世界,更应该关注是否有心理或精神方面原因。&获悉小江的情况之后,市第七人民医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汪洁说,如果只是&网瘾&,那么在断网一年多的时间里,小江不会安静地躲在房间里玩电脑,小江的父亲或许只是看到了表面现象,这也符合常情,她接诊过的患有&网瘾&的病人其实多数都存在心理问题。根据目前的情况,建议小江的父亲送小江住院治疗,首先要保证小江的身体健康,通过强制治疗康复其身体机能,毕竟每天只吃一顿饭,搞不好真的会饿死人。同时在住院的时候,医生可以对其进行观察,再进行判断身体情况以对症下药。
  如何救治,众人有出主意的,有愿伸手相助的
  强制治疗?
  菜篮子傻乎乎: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呀!有这样的儿子老伯一定是伤透心,他的儿子已经是一种病态啦,要像戒毒一样要去。
  存稚:断网断电!也许过几年就好了,否则小伙子现在是生不如死!
  我是小木瓜:俺有一同学孩子,,小学都没毕业,现在在家六七年了。当妈的摔机、断网、看心理医生,该用的招几乎用遍,可是孩子以自杀相威胁。最终只能任由其天天躺床上,电脑就放在床头。
  韦一醉清风:看心理医生吧,他这是偏执型人格障碍。
  曲小易:这个小伙子目前的状态应该已经没办法立足社会,还是赶紧就医!
  温柔劝告?
  嘴呀熙啊:很痛心。我愿意插手试试,但不作为任务和职责。微博联系我。
  相见以诚:这也是很多青少年存在的比较普遍的问题。在现实世界觉得怀才不遇,在网络里可以主宰自己的江湖。应多耐心温和地与其沟通,也可在亲友中找与贵子谈得来者对其规劝。或可找心理专家或相关志愿者。您也要注意身体,愿贵子早日走出当前的状态!
  三秦都市报瓦砾世界:每天陪着孩子锻炼,再或者推出去,可以暗地里帮助,总之得出去,这是父亲可以做到的。
  黑米NoNo:作为过来人,我想说,其实大多沉迷网游的人都渴望回归现实社会,这需要亲人极大的包容和关爱。
  又围:请心理医生要当事人有意愿走出来才有用处,其实最需要一两个他曾经信任的人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唤醒他,让他真正清醒过来勇敢面对自己,接下来的事是家人朋友的关心,该等还是要等。
  找找原因?
  迷雾行走:玩电脑的多了,有几个像这样的,不是电脑的问题,是父母教育的问题。
  春和景明江南:都27岁了,应该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有的时候,溺爱也是害他。
  雕刻game时光:能坚持修一年电脑,会不会是父母对他要求太高了。父亲也要反省一下,如果有过错应当道歉。(推荐阅读:)
  小草荣荣生:当今这种情况很普遍,只是没那么严重。归根结底是好逸赖做,加上父母娇生惯养害的&&
  做一辈好人:我儿子也是这样,上了两年的班,去年辞了工,到现在还没找工作,每天在家上网,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版权声明:绿色童年网站所刊载本文:"青年沉迷游戏 61岁老父求助“谁来救救我儿子”",除特别声明外,其版权均属于绿色童年所有,任何媒体、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绿色童年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热门文章推荐
随机文章推荐
绿色童年安装推荐
最新版本:绿色童年 V 2014
更新时间:日
绿色童年几大特点
□ 禁止登陆黄色网站
□ 自动过滤不良网站
□ 控制上网时间
□ 控制游戏时间
□ 保护孩子视力
□ 推荐学习网站
□ 提高学习成绩
□ 全天候监管
□ 自动升级、自动隐藏
孩子上网教育
?服务热线:400-665-7887
最新文章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戒掉酒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