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那些体现审美意识形态 pdf和审美艺术

社会意识形态_19艺术是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疾风资料库
社会意识形态_19艺术是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
发布时间: 18:11&&&&发布人:
19艺术是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
现代绘画的审美变迁摘要: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每一次美术变异和发展的动力都是一场思想观念的革命。20世纪欧洲绘画出现众多现代思潮,在绘画精神、观念、内容、形式等方面繁衍出对世界理解的新方法和新观念,对于绘画的审美意识、审美趣味也随之变化。关键词:审美 变迁 现代 后现代 革新正文:艺术是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绘画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时代和人的审美意识、审美趣味的变化而变化,而社会生活的巨大改变则是绘画审美变迁的最根本原因。20世纪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劳动力、生产资源和市场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产生巨大的影响,东方随之兴起;空前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之后美苏霸权和冷战;工业和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福利以及由此造成的新问题;否定传统思维给人类文化带来的可能性和由此产生的严重危机;各种新的哲学和美学思潮活跃了人们的思维又带来极大的混乱??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使得绘画在自身的当代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包括欧洲在内的西方20的现代美术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初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二阶段是自1945年之后至今。第一阶段,现代主义占主流地位,兼有其他传统的、学院的流派,现代主义中心在巴黎。第二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起,出现一种与现代主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艺术思潮和流派,人们将其称之为‘后现代主义’和‘晚期现代主义’,重心转移到纽约。”【1】一. 从古典到现代在人类绘画史相当长的年代里,绘画语言建立在人们朴素的现实经验基础上。人们在欣赏绘画作品时,总是依据了日常生活中获得的感性经验来理解绘画语言。例如,由于人们朴素的视觉经验是建立在日常观看真实物象基础上的,所以写实性绘画往往易于被人们接受。古典绘画就是建立在这种日常经验之上,当时艺术世界和日常生活世界之间的关系是和谐同一的。19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社会工业的迅猛发展,机器时代的到来,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也给人们的观察和思维方法带来了变革。人们对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认识,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也有了质的变化。但随着西方社会各种矛盾的不断加剧,一部分西方知识分子渐渐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和精神积病,深切感受到现代社会对人性的冲击和压迫,因此开始激烈地批判传统的文化与艺术,以寻求构建新的价值体系。“对传统文化的批判首先集中于原来被认为完美无缺的理性王国。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揭露传统理性的缺陷和虚假。思想从对普遍人性以及自由、平等、博爱的颂扬,转向对它们的否定和批判,转向对个性、生命、本能的强调。他们冲破传统理性对人的个性的束缚,恢复和维护人的本真的存在,发现和发挥人的创造性,开创了现代西方艺术中人本主义或非理性主义。”【2】现代主义绘画的诞生,便是这种文化批判的形式和成果之一。19世纪末即已开始流行的“绘画不做自然的奴仆”,“绘画摆脱对文学、历史的依赖”,“绘画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为艺术而艺术”等观念,成为了现代主义美术的理论基础。由于现代主义绘画是西方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以后产生的,是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它不可避免地反映了这个时代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的重要变革,反应了这个时代人们极其复杂、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极为深刻的哲学思考。不同于现实主义的是,现代主义绘画在对待社会、人、自然和自我的关系上失去了平衡,关系是扭曲的。艺术家们多采用荒诞、寓意和抽象的语言。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这些艺术家表现了现代人们(包括艺术家们自己)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感觉到他们对现实生活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感觉到他们思想中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当然,也正是现代主义绘画作品的这些特征,使它们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因为它们是西方现代社会和人们精神生活重要方面的写照。这样,现代主义绘画的发展,逐渐摧毁了人们感受和理解艺术意义的传统规则,并创造出许多全新的艺术规则。这些规则不再以朴素的现实素材为材料,而是以绘画自身发展起来的审美经验为材料,达到了自成体系、自成规则、自我理解的成长发育阶段。绘画与人们日常生活经验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逐渐形成了巨大的鸿沟。由此,人们也就越来越“看不懂” 现代绘画了。在1905年巴黎的秋季沙龙上,一群厌倦了正宗学院派传统的青年画家,以马蒂斯(Henri Matisse,)为首为探索新的表现语言聚集在一起展出他们的作品。由于这批作品普遍造型粗犷、色彩对比强烈,明显具有离经叛道的倾向,引起一些观众的不满,这群艺术家被批评家路易·沃塞尔戏谑的称为“野兽”,从而“野兽主义”得名。野兽派的绘画普遍具有色彩鲜艳,笔触豪放,造型夸张、简练和平面化的倾向。他们强调对画家主观感受的表达,拒绝模仿自然的色彩,追求自由自在的运用对比强烈的色彩去抒发感情。虽然他们的绘画素材仍然还是客观世界的具体物象,例如人物、风景和静物等内容,但是他们对于绘画主题的阐述,却有明显的抽象化倾向,而且在他们的作品中还经常大量采用未加调和的色彩,以使其独立地发挥表现性和象征意义的作用。对于社会上那些惧怕和极力贬低野兽派、强调必须以准确描绘的方法“再现”客观的保守势力,马蒂斯则毫不掩饰地公开挑战。他指出:“准确地描绘不等于真实。有一种固有的真实,他必须从所表现的对象的外表解脱出来。这是唯一有关紧要的真实。”【3】马蒂斯在这里所说得的“固有的真实”是指艺术家在面对客观时,发自内心的情感。而“从对象外表解脱出来”,就是不受客观束缚地去表现艺术家的情感。同时,也在表现情感的过程中实现了对已有客观的改造,再造出一种不同于自然客观的新客观,在这种新客观中包含了艺术家的内在真情实感。也就是说,画家在“触景生情”之后的“借景抒情”是唯一有关紧要的。20世纪著名艺术大师毕加索(Pablo Picasso,),也是这样一位不断革新的艺术家。他彻底抛弃了和谐的传统艺术观念,以惊人的想象力把空间中的物体看成像纸板一样随意弯曲和分割的物体,用儿童涂鸦式的绘画表现非理性的精神,构造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而抽象主义的代表人物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则强调艺术只有摆脱了模仿物象,才能自由地表现出比具象艺术更为广阔的艺术世界。他对绘画和音乐的共通性进行探索,发现了通感在人的艺术审美过程的功能,进而尝试用单纯的色彩和形状配置表现各式各样的情感,让观众用自己的心去体悟,听到画外之音,看到象外之象,由此而带动了西方现代抽象艺术的兴起。可以认为,作为一种不断“创新”的艺术行为,现代主义绘画从反形而上学、反传统,到反理性、反审美,走上了一条越来越远离日常生活经验而依靠审美经验进行艺术创造的道路。二. 从现代到后现代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现代主义绘画日渐式微,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现代主义绘画已逐渐成为高雅的“精英”艺术,艺术家们的创造和人的日常生活经验相距甚远。加之现代主义的艺术家们所追求的艺术语言远非一般大众所能理解,使得现代主义绘画逐渐演变为一种“小圈子里的艺术”,这就为后现代主义绘画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空间。“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洲各国(主要是美国)继现代主义之后美术思潮的总称。它的含义并无明确的界定。美国美术史论家L·史密斯把战后西方美术的发展趋向概括为:“从极端的自我性转向相对的客观性;作品从几乎是徒手制作转变为大量生产;从对于工业科技的敌视转变为对它产生兴趣并讨论它的各种可能性。”【4】早在20世纪初,以杜尚(Marcel Duchamp,)为代表的达达主义者就开创了后现代艺术的先河。1917年,杜尚向纽约艺术展览会送去了一件奇特的展品:一个题名为《泉》的男用小便器。这件艺术品犹如一颗炸弹,既挑战了“什么是艺术”的传统观念,也挑战了传统的美学理想:在传统的艺术观念、美学理想中,艺术总是被看得很高雅;而《泉》这件作品却向人们表明,艺术品或非艺术品只是取决于人如何“选择”它,或者说它处于什么地方——放在展览馆里用欣赏的眼光看,它就是艺术品;放在厕所里用实用的眼光看,它就是日用品。时隔两年,杜尚的又一件惊世之作问世:他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名画《蒙娜丽莎》的复制品上,给画中的女人画了两撇胡子,于是她立刻变成了一个怪物,露出一副阴险和恐怖的面貌。通过这一行为,杜尚向世人说明,艺术只是一种幻觉,艺术品是靠不住的。这样,以杜尚为首的达达主义者“瓦解了许多构成视 觉艺术的最根本的假定:(1)艺术是人手工制作的,(2)艺术是独一无二的,(3)艺术应该是美观的和美的,(4)艺术应该表现某种观点,(5)艺术应该具有技艺或技巧”【5】,并从根本上动摇了艺术存在的观念基础。与现代主义绘画不同的是,后现代主义绘画不再是那种“精英”式的存在,而把绘画作品和现实生活的界限混淆了起来。现代主义绘画虽然强调艺术家的自我表现,但它还保留着传统审美观念和艺术传达的特点,而后现代主义绘画却主张把艺术与非艺术的观念颠倒过来。后现代主义绘画首先消解了现代主义绘画奉为信条的艺术自律性,竭力淡化艺术和非艺术的界线,努力填平由现代主义绘画制造的艺术与大众之间的鸿沟,试图通过“复制”、“互动”等制作方式,使艺术趋向大众化和普泛化。不过,后现代主义绘画虽然在相当程度上弥合了绘画与大众的鸿沟,但绘画的审美存在性质却也由此被改变了。绘画的诗意品质让位给世俗化、商品化的消费,绘画的审美距离让位给直接的感官刺激与反应,绘画独一无二的风格让位于各种格式化的时尚,绘画的手工制作特征让位于机械化的复制与传播。“审美不再是精神饥渴者的诗意家园,而是大众在日常范围内对于物质满足的快乐想象;美从理想精神的峰颠降回到了人世生活的享受之中,成了大众利益的浪漫外观。”【6】对意境和深度的追求,曾经是绘画作品价值的核心,也是绘画的独特审美品格。然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在大众传媒和各种视听艺术活动的大面积冲击下,诗意的和谐逐渐被人们所冷淡、疏远,直接的视听感官刺激成了艺术传达的主流。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带来了人的价值意识转换,绘画和审美也随之发生着改变。在这种情况下,绘画虽然仍是今天和未来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存在,但绘画和审美所面临的问题也将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参考文献:19艺术是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_社会意识形态【1】 邵大箴 奚静之:《欧洲绘画史》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2009年版 第309页【2】 张延风:《西方文化艺术巡礼》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版 第257页【3】 郭茂来 秦宇:《有胡子的蒙娜丽莎》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第62页【4】 邵大箴 奚静之:《欧洲绘画史》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2009年版 第339页【5】 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第52页【6】 王德胜:《世俗世界的审美图景》载《新华文摘》1999年第二期
[社会意识形态]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以及中国共产党对其的引领 自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由于它自身的科学性,也更由于其代表广大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而在全世界得到广泛传播。20世纪上半叶,也确实在马克思主义的引领和鼓舞下,各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许多艰苦卓绝的斗争。一些国家的共产党人抓住了历史赋予的机遇,即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之间的世界大战,推翻了本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也由此在这些国家中上升为国家的意识形态。中国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从而团结亿万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同时,伴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我国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贫富差距扩大、拜金主义盛行、贪污腐败层出不穷等等问题,而更为严重的问题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遇到了巨大的挑战,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科技信息化的发展,非主流意识形态不断蔓延,各种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错误思潮和思想观点不断滋生,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首先是对于广大群众,意识形态的引领必须十分注意方法。虽然,党和政府一直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和宣传,但是多年来效果并不理想。这固然与大环境中客观存在的诸多问题有关(它们的克服要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制度的完善),也与我们意识形态方面的宣传工作不力有关。我们过于强调灌输,但是在循循善诱上还很不足,结果是形式主义严重,教师本身就言不由衷,学生就更不当回事,甚至产生反感。理论和实际的脱节使之往往一到社会上就会显得软弱无力。其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更要注意的是意识形态能否主导社会舆论的问题。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 媒体对舆论导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媒体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通过媒体扩大自己的知名度从而谋取自己私利的最大化,也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特点。与此相应,媒体的各种恶意炒作也就成了一种通病。商业文化的泛滥,文化的低俗化、庸俗化,乃至色情、颓废、暴力等等不良文化充斥在媒体上,成为社会的公害。媒体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保持自己的公信力,如何起到正确思想引导的作用,实在是场严峻考验。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指出:“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这句话在今天更加显出了它的实际意义。“唯一准则”、“最高准则”,已经被一些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的人丢到一边去了, 在市场大潮下,由于利益的驱动和认识之不足,这些部门的指导思想、改革设计乃至制度安排偏离了邓小平所说的原则。这些偏离已经造成了不少恶果,引了广大群众的不满。最重要的是是无序的社会意识形态掏空了中国社会的价值共识。30多年社会转型将中国社会从大一统的国家控制中解放出来,社会自主空间渐渐扩张,社会意识形态慢慢生长。其中,一个突出变化就是:物质欲求以及个人利益的觉醒。在改革开放之前,人们饱受极端禁欲主义以及畸形集体主义之苦,强迫人们去追求所谓杜绝私心、私利的“道德乌托邦”,矫枉过正,导致整个意识形态的系统崩盘。30多年的改革开放,就是社会意识“收复失地”的过程。但是,社会意识的扩张不是理性的,存在一种报复性的反弹,过去那些被压抑的欲望和意识,以加速度的方式疯长蔓延开来,充斥于各类社会空间。这种非理性蔓延会抑制理性的生长。“狭隘的极端主义”、“诡辩的相对主义”、“不加分析的怀疑主义”即是这种非理性的社会心态。理性是社会意识的清醒剂。失去理性支撑的社会意识,一旦蔓延开来,就会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力,它与愈来愈峻急的社会情绪结合,形成巨大的解构力量。当前中国社会意识形态面临着这样现实:价值共识缺失,找不到价值,即便有,也是局部性的,不稳固的。在价值判断问题上,对于个人而言可能是理性的,表现为在个人利益的算计上往往是清醒的;但对于社会共同体而言,有可能是非理性的,因为没有办法把一个个原子化的价值个体用一个共同的价值纽带联接起来。个人的理性与集体的非理性并存,造成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极端无序性。而且,这种无序的社会意识对一个社会共同体的良性发育是不利的。所以,面对这些问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在中国社会起引领作用,需要中国共产党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由于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正确理解,一些人以为和谐就是一团和气, 不能讲斗争,甚至也不能进行批评了。其实不然,和谐不是没有矛盾,也绝不是不要斗争,而是不要把人民内部矛盾当作敌我矛盾来处理,在人民内部绝不能搞残酷斗争;人民内部也会有犯法的事情,这些要由执法机关依法处置;人民内部的不同观点和意见,则必须通过“团结—批评与自我批评—团结”的公式来处理。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摆事实、讲道理,不以势压人,也不能采用无限上纲的方法,是人们相互学习、相互批评,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净化自己灵魂的方法。这些年来,我们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少了,庸俗的作风多了。它是导致社会正气不足、歪风邪气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就必须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开展以团结和进步为目标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只有这样,才能把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落到实处,解决好人们思想上的问题和疑惑;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既活跃思想,又逐步形成共识,心情舒畅,和谐相处,共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想的实现而奋斗!同时共产党是我国的政治领导力量,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代表,在思想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要首先加强共产党对意识形态的认识和领导,确保指导思想的一元化,防止多元化的思想侵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阶层,造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领导阶层的丧失。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倡导者,共产党的身体力行,定会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辐射力,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可。加强党的建设,不仅仅是从理论上提高,更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定要克服现在社会中存在的领导干部只注重理论,却不付诸行动的现象,否则,不仅不会起到作用,反而会起到反作用。为实现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引领,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历史经验告诉了我们宣传文化阵地的重要性,你不去占领,其他思想就会去占领。我们要牢牢控制住各种文化传播途径,尤其要加强网络管理和监督,绝不给错误的思想意识提供传播途径。另外,过去我们在宣传方式上的误区,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外在形象,所以,我们要改变宣传方式,注重理论宣传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注重宣传要适应时代的变化,一定要注重现实生活的实际意义的重要性,将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和优越性。
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基本释义,社会意识形态-具体解析
意识形态(英文Ideology,也写作“意识型态”)是指一种具有理解性的想像、一种观看事物的方法,一种观念的集合。英文Ideology这个词是德崔希伯爵(Count Destutt de Tracy)在1796年所创造的,被用来界定一种“观念的科学”。拿破仑称帝之际,发现欧陆的哲学家多数对他有所批评,高傲的拿破仑遂以“意识形态家”轻蔑地称呼他们,自后在言语的使用上,“意识形态”偶尔会表现出负面的意涵。在广义的意识形态概念的系谱上,其可追溯至柏拉图《理想国》中的“高贵谎言”(the noble lie)的思想。意识形态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具有理解性的想像、一种观看事物的方法(比较世界观),存在于共识(参见日常社会中的意识形态一节)与一些哲学趋势中(参见政治意识形态一节)。社会意识形态_社会意识形态 -基本释义意识形态是指意识的表现和表述形式。形态是形式的别名、形态就是形式。形式是认识对象的彰显和外露部分,是我们认识对象的本质和内在规定必须经过的桥梁。意识是世界的内在规定、一般规律和组成部分,是具有客观实在性同世界和万物的其它组成部分处在对立统一关系中的“物”或物质。社会意识形态_社会意识形态 -具体解析社会意识是社会精神生活现象的总和,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是指社会意识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和表述形式。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其中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起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哲学思想起指导作用。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反映一定阶级利益,为一定阶级服务。代表先进的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代表反动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社会主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起巨大促进作用。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政治制度的反映,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在意识中的表现。意识形态系统地、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集中体现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19世纪初,法国哲学和经济学家D.特拉西在《意识形态概论》中首先使用了“意识形态”这个概念,认为意识形态是考察观念的普遍原则和发生规律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把意识形态作为和经济形态相对应的1个历史唯物主义重要范畴。意识形态的内容,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和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反映。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起源于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社会物质生活。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各以特殊的方式,从不同侧面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社会意识形态_社会意识形态 -表现形式社会意识形态是指社会意识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和表述形式。社会意识是社会意识形态或形式的本质、内在规定和组成部分。意识的表现形式是世界和万物的存在、运动、变化、行为等。例如:天体运行、四季变化、社会运动、人体行为。社会意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是人的社会活动和社会行为。例如,人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和人自身的繁衍生产行为。我们要发现意识,全面了解和掌握意识的特征,必须通过意识的表现形式这座桥梁,通过观察世界和万物的存在、运动、变化、行为等意识的彰显部分才能够实现,舍此再无其他道路。社会意识形态_社会意识形态 -表述形式意识的表述形式是人所创造的概念、理论、观点、知识等。现绝大多数人所说的意识形态,是指狭义、具体的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意识是人关于如何在社会中生活和行为的意识、意念、愿望、理想、方案、路线、观念。我们通过观察人的社会活动和行为即可发现社会意识、了解和掌握社会意识的本质和特征。社会意识的表述和传播形式是社会个人创造的思想、观点、理论、主义、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图画、法律、规章等。社会意识形态_社会意识形态 -分类意识形态按其阶级内容和它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形态即生产关系可分为:奴隶主意识形态、封建主意识形态、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每个社会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都是占社会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它集中反映该社会的经济基础,表现出该社会的思想特征。每个社会的意识形态都是复杂的,往往存在三种不同的体系:①反映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并为其服务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②反映已被消灭的旧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意识形态残余。③反映现存社会里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并为建立新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服务的新的意识形态。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斗争,构成阶级斗争的1个重要内容。特别在社会形态更迭时期,新旧意识形态之间发生的斗争尤为激烈。不同的意识形态相互影响,表现出社会意识形态发展中的继承性。不同的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由于都是私有制的反映,它们之间具有某些共同点,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与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有着根本区别,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不是以私有制为基础,而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它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进步的意识形态。新的意识形态取代旧的意识形态、如同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一样,是不可避免的。
[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Social Ideology)什么是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是指社会意识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和表述形式。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为宗教,为哲学(包括政治法律观点和道德),为文学,为艺术。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恐惧创造神。现代宗教的根源就是对资本盲目势力的恐惧。这种势力确实是盲目的,因为人民群众不能预见到它。因为它使无产者和小业主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能遭到“突如其来的”、“出人意料的”、“偶然发生的”破产和毁灭,使他们变成乞丐,变成穷光蛋,变成娼妓,甚至活活饿死。资本主义社会造成的压抑、灾难、残酷的折磨,是现代宗教的社会根源。马克思指出:“只有当实际日常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宗教决不会自行消亡。宗教的消亡需要唯物主义无神论的长期战斗。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中世纪把意识形态中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它们成为神学中的科目。因此,当时任何社会运动和政治运动都不得不采取神学的形式。对于完全受宗教影响的群众的感情来说,要掀起巨大的风暴,就必须让群众的切身利益披上宗教的外衣出现。汉末的黄巾起义、北宋的方腊起义、元朝的红巾军起义、清朝的白莲教起义,都是披上宗教外衣的。德国的农民战争也是如此。哲学这门学问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变化。旧哲学被称为科学的科学,它包罗着关于世界的知识,并以自己代替一切科学。各种具体科学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结束了旧哲学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前的旧哲学不同,它不是站在其他科学之上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 物质第一性和意识第二性的学说,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的最一般的发展规律的学说,是科学认识和革命改造的武器。政治、法律观点和道德学说也是哲学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答复不同,哲学阵营就分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凡是主张存在是第一性、思维是第二性的为唯物主义哲学。与此相反的,则为唯心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社会主义才由空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跟唯心主义哲学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列宁指出,“唯物主义本身包含有所谓党性,要求在对事变做任何估计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到一定社会集团的立场上。”在阶级社会里,超阶级的哲学是不可能有的。宣传哲学的“无党性”和“全人类性”只能是欺骗。文学和艺术也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文学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艺术包括音乐、书画、雕塑、戏剧、电影。文学和艺术一般是诉诸感情的形象思维的形式。文学和艺术具有倾向性。马克思说: “请回忆一下织工的那支歌吧?这是一个勇敢的战斗的呼声。……无产阶级在这支歌中一下子就毫不含糊地、尖锐地、直截了当地、威风凛凛地厉声宣布,它反对私有制社会。”恩格斯指出,“我决不反对倾向诗本身。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和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都是有强烈倾向的诗人,但丁和塞万提斯也不逊色;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它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现代的那些写出优秀小说的俄国人和挪威人全是有倾向的作家。”在中国,诗经里的《伐檀》、《硕鼠》,有强烈的倾向性。历代著名的文学家屈原、贾谊、杜甫、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陆游、辛弃疾、关汉卿、施耐庵、王实甫、吴承恩、曹雪芹都是有政治倾向性的作家。文学和艺术的生命和价值全在它具有为人民的政治倾向性。为人民的文学和艺术,就是站在人民一边,与人民同患难、共呼吸,为人民的利益服务。这样的文学和艺术就是优秀的文学和艺术,它大量地记录在文学史和艺术史上。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的传统。在今日,文学和艺术就要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宣传进步思想,宣传共产主义思想,鼓舞、赞美人们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的高尚志趣和情操。但是也要注意,做到象恩格斯所说的那样,“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把它指点出来”,不要把“历史的未来的解决办法硬塞给读者。”中国的文学和艺术,是在不断吸取民间文学和艺术的营养中发展、长大的。诗、词、小说,都是如此。戏剧更是来自民间。中国的文学和艺术,熔铸着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精魂,这是不容忽视的。中国的文学和艺术,不断地接受外来文学和艺术的影响。例如佛教艺术和讲唱文学就是如此。近代、现代文学和艺术的外来影响更为显著。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在矛盾[1]一、社会意识形态内容的虚幻性与真实性之间的矛盾尽管意识形态概念的内涵及词性在不断变化之中,但其内在矛盾却循着其必然性而不断展开并且有其共性特征。马克思与恩格斯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从两大方面分析了意识形态的内在矛盾,即意识形态内容方面的矛盾和意识形态运作主体方面的矛盾(这方面的矛盾将在下一议题中论述)。在意识形态的内容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意识形态总是存在着虚幻性与真实性内容两者的矛盾。所谓真实性,就是指一定的意识形态总是真实地表征着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从来不存在不表征一定利益的纯虚幻的意识形态。所谓虚幻性,当时主要指两种情况,一是任何意识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成像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也就是说,意识会对现实生活进行虚幻的反映,这种映像会使人误认为它就是社会现实本身。应该看到,意识的这种倒影现象是不可避免和客观存在的,人们在认识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减少这种虚幻性,但可能永远也无法完全消解这种虚幻性。问题可能恰恰相反,人们还会利用这种意识的虚幻性来为自己构想未来景象服务,即人们意识的这种虚幻性并不完全是消极的,它也会形成积极影响,即丰富人们的想象力,能够构想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直接存在的某种具体形态的事物影像,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赋予这种虚幻性以另一美好的名称,即对现存的超越性。没有意识的虚幻性也就没有人们意识对现存的超越性。意识形态虚幻性的第二种情况是指一定社会阶级或集团在描述自己意识形态对社会利益的反映时,或者为了争取更多群众的支持,抑或表达自己的进一步意愿,总是要扩大自己思想的覆盖范围。在这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说得是再清楚不过了,即:“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就是说,这在观念上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进行革命的阶级,仅就它对抗另一个 阶级而言,从一开始就不是作为一个阶级,而是作为全社会的代表出现的;它俨然以社会全体群众的姿态反对唯一的统治阶级。它之所以能这样做,是因为它的利益在开始时的确同其余一切非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还有更多的联系,在当时存在的那些关系的压力下还不能够发展为特殊阶级的特殊利益。因此,这一阶级的胜利对于其他未能争得统治地位的阶级中的许多个人来说也是有利的,但这只是就这种胜利使这些个人现在有可能升入统治阶级而言。”在这段话语中,实际上已内含着意识形态的虚幻性与真实性内容两者的矛盾。一方面,意识形态确实表征着相应阶级和人们的实际利益,在这种情境中,意识形态起着社会沟通和团结凝聚的功能。另一方面,意识形态又总是扮演着社会公共利益的角色,这种公共利益常常与具体的特殊利益相矛盾,“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公共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同时采取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这就是说,国家这种上层建筑形态,可以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大部分,而意识形态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主要内容,自然也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形式,在这种精神或观念共同体中,仿佛整个社会的人们的思想都互相一致或拥有共同的思想基础一样。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进一步指出了意识形态内在矛盾的普遍性,即任何阶级在实施自己的思想统治的时候,都会有相似的路径,即首先要取得经济上的支配地位,其次,要夺取政权,再次,支配社会的精神生产,实施思想上的支配力。正如他们所说的那样:“每一个力图取得统治的阶级,即使它的统治要求消灭整个旧的社会形式和一切统治,就像无产阶级那样,都必须首先夺取政权,以便把自己的利益又说成是普遍的利益,而这是它在初期不得不如此做的。正因为各个人所追求的仅仅是自己的特殊的、对他们来说是同他们的共同利益不相符合的利益,所以他们认为,这种共同利益是?异己的?和?不依赖?于他们的,即仍旧是一种特殊的独特的?普遍?利益,或者说,他们本身必须在这种不一致的状况下活动,就像在民主制中一样。另一方面,这些始终真正地同共同利益和虚幻的共同利益相对抗的特殊利益所进行的实际斗争,使得通过国家这种虚幻的?普遍?利益来进行实际的干预和约束成为必要。”二、社会意识形态运作主体的内在矛盾这里所分析的问题是沿着意识形态内容方面的矛盾而展开的第二方面的矛盾,这里的矛盾似乎更为复杂,而这种复杂性主要根由于人们的社会关系的多样性。实际上,意识形 态内容的内在矛盾——所谓不同阶级或社会集团所拥有的思想观念之间的矛盾或者冲突——仅仅都是一种表象,因为思想观念从来都是属于人的思想观念,脱离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所谓书本上的理论观点或纯粹的思想之间是不会构成矛盾争端的,真正起矛盾争端的是人与人,是掌握不同思想理论观点的不同的人群之间相互的斗争。由此可以认为,是不同阶级之间,甚至同一阶级内部的不同成员之间的矛盾关系,加剧或缓和着意识形态中虚幻性与真实性之间的矛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认为,在阶级对抗的社会中,对立阶级的思想文化也是对立的,至少是不同的。正如恩格斯曾经所指出的那样,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比起资产阶级来,说的是另一种习惯语,有另一套思想观念,另一套习俗和道德原则,另一种宗教和政治。而在阶级内部,不同成员对自身利益和阶级使命的理解也不同,如恩格斯当年在分析英国工人阶级不同成员的阶级意识问题时认为:最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利益的是产业工人,矿工们已经差一些,而农业工人几乎还完全没有意识到。后来,经典作家们进一步认识到在阶级内部会不断产生分化的现象,而且研究了有技术的工人与无技术的工人、旧工联和新工联的政治区别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特别指出,不仅不同阶级的人群会产生阶级矛盾,即便同一阶级甚至在同一统治阶级中,由于劳动分工的不同,也会构成两部分人群的矛盾,并且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又会加剧或缓和意识形态内容方面的矛盾状况。他们指出:由于在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精神劳动与物质劳动的分工,于是在阶级内部形成两部分人,一部分人是作为该阶级的思想家而出现的,他们以编造本阶级的思想和幻想作为谋生的主要手段:而另一些人在实际上是该阶级的积极成员,他们很少有时间来编造关于自身的幻想和思想,对于玄想家们所编造的思想和幻想则采取比较消极的态度。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这种分裂甚至可以发展成为这两部分人之间的某种程度上的对立和敌视”。只有当阶级统治、共同利益受到威胁时,两者的对立和敌视才会自行消失。之后,葛兰西在研究政治的要素问题时,进一步指出了同一阶级内部的不同成员之间的具体矛盾。他认为,政治的第一要素是“的确存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事实,政治科学和艺术都建立在这个事实之上。更为人们关注的是:这种事实也发生在“相同的集团内部”,并且产生大量的“服从”,而这种只讲“服从”的特征,很容易造成卡尔多纳主义(即独裁)。因此,“考虑到这一事实,人们必须思考如何能够最有效地领导;领导者如何做最好的准备;以及从另一方面讲,人们如何能够了解最近抵抗路线,或人们如果希望保证被领导者和被统治者的服从的最可行合理路线。”如今也有学者区分-文章窝-了意识形态的三种层面:一是作为领导核心的政党意识形态;二是与国家生活相适应的国家意识形态;三是与社会生活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这就意味着三种层面意识形态有其不同的影响领域及影响人群,它们之间又存在着协调整合关系。在执政党层面占统治地位与起支配作用的思想理论观点如何影响国家政治生活领域,而在国家政治生活层面占统治地位和起支配作用的意识形态,又如何使其在社会生活层面占据统治地位和起支配作用?这里需要结合丰富的社会阶层甚至各种利益群体的实际状况来认真分析,其间的矛盾会随着分析变量(如不同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对意识形态的不同政治态度)的增多而变得愈发复杂。三、意识形态的不同形态在表征利益方面的差异在讨论意识形态运作主体间的矛盾问题基础上,如果加上意识形态内容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的话,问题会变得更加多样化。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意识形态的基本表现形式,如政治、道德、科学、宗教、文艺等,第二是意识形态的具体表现形态,如马克思在分析法国正统派和奥尔良派之间的分离状况时指出:“在不同的占有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由各个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整个阶级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这一切。”马克思在这里显然很明确地指出了思想上层建筑(即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态多样性问题。抽象地看,意识形态至少可以表现为以下三方面的具体方式:第一,思想方法或思维方式;第二,理论形态的人生观、政治观、价值观等;第三,属于社会心理层面的情感、意志、信念等。众所周知,社会意识形式常常指社会意识表现的诸多样式,如政治思想、法律、哲学、道德、科学、文学艺术、宗教等,从总体上看,社会意识形态是一个由诸意识形式高度协调整合的系统,其中政治意识形态占据核心地位,而其他意识形态则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变换着自己的地位或调整着自己的作用范围,或广或窄、或深或浅、或中心或辅助,等等。但也不排除一定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社会意识形态)主要以某种意识形式作为自己进行意识操纵的主要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分别表现为政治意识形态(含法律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科学意识形态、艺术意识形态、宗教意识形态等,从而形成了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司法政治、宗教政治、伦理政治、科技政治,乃至今天人们开始讨论的文化政治。值得注意的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表现形式与具体表现形态两者是交叉渗透的,两者又可以组成许多及其丰富的表现样式。也就是说,任何基本表现形式都可能通过具体表现形态得以体现,而具体表现形态又离不开基本表现形式。如政治意识形态可以表现为一定的思维方式(即人们所说的政治思维,即习惯从政治的视角去思考与对待问题),也可能表现为一定的政治理论和政治观点,自然也大量表现为政治心理。宗教意识形态也可能表现为思想方法、理论观点和宗教心理三大形态方面。至于从具体表现形态的视角看的话,我们同样也可以看到,从思想方法或思维方式层面看,它可以表现在政治意识方面,也可以表现在道德、科学、艺术、宗教等意识形式方面;从理论观点看,它也同样体现在这些不同的意识形式方面;至于社会心理的表现形态,它在各种不同社会意识形式那里的表现程度可能有所区别,一般而言,心理因素在宗教、道德、艺术等方面的表现会浓郁和突出得多,但不能简单认定它在政法、科技等意识形式方面的表现必定淡弱,可能仅仅在于表现途径与更具体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这种意识形态表现形态的多样性在不同社会主体身上的表现会有多大的差异?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研究。但从社会经验层面看,如果将社会阶层简单分成社会上层(主要指社会高层管理者、领导者包括如马克思所指的“思想家”、“玄想家”)、社会中间阶层(一般管理者、教师、律师以及白领人员)和社会基层群众三大层面的话,不难发现,他们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感受状况存在着一定的区别甚至较大的差别。社会上层人员对意识形态的理论形态印象深刻,或者说他们对意识形态的政治内容更感兴趣,因为这更多与他们的主要利益及其表达相关。而社会基层群众可能对这种理论形态的感受就会模糊得多,他们对社会心理的感知可能会更浓郁些,对于生活在日常情境中的老百姓来说,他们对公共政策的感受性更直接与敏感,这多半由于公共政策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相关度较高,并且由于公共政策与以理论形态表现出来的价值观相比,具有更多的直观性与可理解性,因此政策导向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更何况社会基层群众由于自身的生活经验、受教育程度以及了解社会信息的有限性等因素的制约,他们对意识形态的理论形态可能会产生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采取比较消极的态度”的现象。至于社会中间阶层,他们可能既关心社会意识形态的理论形态部分,又关注社会心理成分,并且看到一定的社会心理环境是社会意识形态发生作用的重要基础,但他们对这些意识形态的形式的具体感受,在某种具体形态上说,可能又都不如社会上层人员或社会基层群众来得那么深刻和真切。这里制约着人们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意识形态与各种不同人群的利益攸关度。在意识形态的作用过程中,利益紧密而又普遍地渗透在诸种形态中,这种利益不仅指物质利益,而且包括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换言之,人们对意识形态内容(它们在理论形态上表现为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等)的态度,通常以它们与自身各种利益的反映程度与实现状况为依据。特别是对于大量直接从事体力劳动,并以此作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广大工农群众来说,他们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态度常常不是直接发生的,而是根据这种意识形态与他们各种切身利益的攸关程度间接发生的。于是,人们就会考量怎样的意识形态内容既通俗又广泛地连接广大社会群众的切身利益,并且容易被他们所理解与接受,或者是形成如下的情况:对于同一种形态呈现的意识形态,社会各个阶级、阶层、社会集团、社会组织乃至家庭、个人等,都可以在其中 寻找到未来的希望,或者各取所需地找到自己言行的合法性依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与维护着自己的相关利益,于是人们就对这种意识形态产生明确的倾向性。例如,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通行的一些价值观,由于已渗透进寻常百姓的社会生活中,所以具有很大的社会附着力和影响力,如忠烈、孝悌、义勇等,不仅封建统治阶级可以利用它们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一般的家庭也遵循这些价值观而维护着家庭的秩序。因此这些价值观具有很大的普适性,它不仅具有政治含义,也有道德含义,还有生活含义。我们今天所推行的大量高端价值观,也基本具有这样的特性,如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等,它们很容易被老百姓作为他们生活化的一些理解。在生活经验中,人们常常会遵循“管用”的原则行事,一套价值观也必须让人们普遍感觉到它们的管用性。这种管用性不能仅仅以理论家和政治家的切身感受为依据,更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为依据。四、社会意识形态与相应社会“工具”之间的矛盾我们如果将意识形态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反映经济基础的状况也存在着准确与否以及程度差别问题。再具体地看,即便某种意识形态正确反映了一定阶级的整体利益与社会经济基础发展的客观要求,也会由于该阶级内部的成员因社会分工不同、具体利益不同、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与角度不同等缘故,导致不同的社会成员对意识形态内容的理解发生差异,甚至发生对立。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与一定的实施路径、社会网络等“工具”也会发生复杂的关系。基本关系主要有:第一,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正确,“工具”运作规范合理,那么其结果则有助于这种意识形态统治地位的巩固和壮大,且有助于巩固相应的经济基础。第二,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正确,但“工具”不合适甚至“软弱涣散”,则不利于巩固这种意识形态的地位。第三,意识形态的内容失误,而“工具”运作有力,从表面看来似乎在巩固着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但由于这时意识形态已与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相脱离甚至背离,于是相关工具越卖力,实际状况会越糟。就像 “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状况那样: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这种意识形态的作用下,相应媒介宣传阶级斗争理论越卖力,就会使国家越接近崩溃的边缘。 可以认为,意识形态的内在矛盾主要表现为其真理性因素和虚假性因素的地位及关系的变化,其中两者关系在表现方式与表现程度上不断发生着新的变化和形成着较大的差别,并且这种程度差别的扩张会逐渐导致基本属性的变更(即量变引起质变)。因此,对社会意识形态运作的社会网络和路径等“工具”来说,它们与意识形态有一致性的方面,但又不是意识形态本身。所谓一致性的方面主要指功能属性和内容上存在的一致性,包括这些“工具”本身具有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而两者又存在着非一致性,这种非一致性主要指“工具”本身的一些功能属性和意识形态的属性有差异,也指“工具”所属社会实践活动类属性的附加特征和意识形态的属性相区别,如大众传媒有自己的特性,于是宣传思想工作不能不具有大众传媒的一些类属性;家庭教育不得不具有家庭的一些类属性;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个方面,它就具有高等教育和大学文化的一些类属性,如大学精神的批判性特征同时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批判性,这种批判性功能的主要表现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意识形态批判应该是维护和坚持既定意识形态的真理部分,揭示其错误部分,并阐述自己对这一过程的更为全面的理解” 。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教育类属性,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还是现代意义上的批判质疑、改革创新等,无一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着多样化的影响,影响着它们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复制、选择、加工、调适、转化等功能。也就是说,实施社会意识形态作用的诸多工[具除了具有意识形态的一般特征之外,还具有它们所属社会实践活动类的类属性。正是由于这些工具的类属性,使得它们对社会意识形态内容及其功能的运作具有一定的平衡、调试和批判功能,具有调谐意识形态中真理性成分与虚假性成分两者的地位和关系的作用。这种平衡、调试和批判功能具有两重性,即一方面可能放大和强化意识形态中真理性成分的作用,同时缩小其虚假性内容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有可能迷失意识形态中真理性成分的意义,而放大并强化虚假性成分的作用。这里起着关键作用的因素是掌控这些社会网络和工具的人员的作用,他们的价值观、社会态度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这种力量的内在能源。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有学者研究了意识形态控制问题,并且认为“意识形态控制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其实,“工具”也具有双刃剑的属性,而意识形态与“工具”之间的关系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平衡得协调、得体,双方就会相得益彰,相反则两败俱伤。[编辑]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式与社会意识形态有联系,又有区别。社会意识形式是从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关系的角度来说的,社会意识是能动反映社会存在的形式。社会意识形态虽然也具有社会意识形式的含义,但基本上是从社会意识的社会性质、社会内容、社会地位等方面说的,是从人类意识与动物意识的质的区分角度说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部分、主体部分是思想体系,但应注意思想体系属于理性意识,只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社会意识的全部内容。所以,一些有关论著把社会意识形态解释为某种思想体系是不确切的。正象人的意识内容包括感觉、知觉、情感、意志、目的、愿望、理解、联想、想象、幻想等多种因素一样,具有普遍性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除思想体系这一核心的占主体地位的起主导作用的重要部分之外,也还有带有群体性、普遍性的心理、情感等内容,如民族情感、阶级情感、社会心理等。人们往往从社会心理一般比较分 散,大多缺乏完整的思想体系的导引等方面,把它从社会意识形态中划分出来,这样做固然可以见出它的特殊性,但也容易产生以为社会心理不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误解。社会意识形态是一个具有极为丰富内涵的基本范畴,对它的把握不能简单化,既不能否定思想体系是它的核心,它的主体,也不能用思想体系取消它的其他有关内容。
CopyRight&2012- AllRight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