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秋天的词语许都公园

我爱许都公园 作文
我最爱许都公园。因为那里的喷泉很美丽,很壮观。
夏天的每一天晚上,我都会来许都公园看喷泉。那喷泉很漂亮。有高的,有低的。那水柱随着音乐的声音喷得忽高
忽低,大喷泉喷得很高,有十多米,非常壮观。
那些小喷泉很引人注意,那些小喷泉组成了荷花,莲花……有的小朋友爱在小喷泉里玩耍,虽然他们会淋成落汤鸡,但是他们还是在这里玩耍。
我看见了,也想去玩耍。但是我的衣服会淋湿的,我不想让妈妈给我洗衣服。那些随着音乐升降的喷泉,非常漂亮。高的像柱子,低的像花瓣。如果你们去了许都公园,一定会流连忘返。
许都公园的喷泉很漂亮,那里真是让人流连忘返,我最喜欢许都公园了。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许昌旅游景点_许昌许都公园_地址
您当前的位置: & 欢迎光临
许昌许都公园位于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建安大道(东段),欢迎前来观光浏览!
名称:许昌许都公园
地址: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建安大道(东段)许昌网-许都处处皆“梅”景
许都处处皆“梅”景
寒冷的冬季,万物萧瑟。很多人觉得周边的景色缺乏生机,心情也变得沉闷起来。不要忘了,在天寒地冻的时节里,蜡梅正在凛然开放。这种傲骨铮铮的花卉,让人为之钦佩、为之赞叹。或许正是因为受到了严寒和风雪的“锤炼”,蜡梅才能绽放出怡人的花朵。在许昌,蜡梅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清康熙年间,刑部尚书、诗人王世祯就对鄢陵蜡梅有过“梅开腊月一杯酒,鄢陵蜡梅冠天下”的赞誉。300多年后的今天,浓香馥郁的蜡梅为鄢陵县赢得了“中国蜡梅文化之乡”的美誉。如今,鄢陵蜡梅依旧“梅冠天下”,还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基于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许昌人想在冬季观赏蜡梅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先不说已是满城梅香的鄢陵,行走在当下的莲城市区,不知不觉间就有梅香萦绕。特别是西湖公园、清潩河游园、许都公园等地,都是寻芳赏梅的绝佳之地。1月6日,第六届中国·鄢陵蜡梅梅花文化节将在鄢陵中原花木博览园开幕,我市拟用好这个平台,一方面,围绕花木产业集群发展、花木产业链条完善,积极邀约省内外知名蜡梅梅花生产企业、园林绿化企业等实施专项招商。另一方面,围绕国内外500强等工商企业、旅行社等,多方联系、深入交流、寻求合作。目前,已联系邀请各类客商300多家。一盆盆、一株株造型各异、清香浮动的寒梅必将吸引众多梅友前来欣赏。如此盛大的蜡梅文化盛会能在许昌举办,可谓许昌之幸事也。因此,本期《悦读》拟用5个版,不仅介绍我们身边常见的蜡梅品种和市区众多赏梅地点,同时还深入介绍许昌的蜡梅文化,蜡梅发展史等,以便市民更多地了解许昌关于蜡梅这张金子般“名片”的各方面的情况,并方便市民在这个蜡梅飘香的季节里,欣赏冬日最美的景致。鄢陵县蜡梅种植面积大,品种丰富,极具特色,是“中国蜡梅文化之乡”踏“雪”寻梅处,“五梅”齐争艳本版图片除有署名的外,均为资料图片“寒霜独放一枝梅,芬芳傲视万木春。”蜡梅有着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文人墨客、丹青圣手,无不以写梅、画梅、赏梅、惜梅、咏梅为雅事。时下,草木枯萎,万物萧瑟,最赏心悦目的事莫过于踏雪赏梅。鄢陵县因花而闻名,尤以蜡梅冠天下。1月6日,第六届中国·鄢陵蜡梅梅花文化节将在这里开幕。届时,各种蜡梅争奇斗艳,使人目不暇接。那么,鄢陵县主要的蜡梅品种有哪些?它们有何看点?1月3日,记者前往鄢陵县蜡梅种植基地进行了实地走访,教你如何识梅。素心梅。记者 张汉杰 摄花纯黄,有浓香,很名贵素心梅1月3日上午,记者和同事顶着大雾来到鄢陵县进行采访。在鄢陵县新科蜡梅园,经理于发科将系有红绸带的蜡梅单独摆放在了一起。这些蜡梅造型别致,有的含苞待放,有的花满枝头,香气四溢。当日下午,这些蜡梅被装车运到第六届中国·鄢陵蜡梅梅花文化节展厅。在于发科的陪同下,记者逛了一下该蜡梅园,看到不少开着黄花的素心梅。作为蜡梅中的名贵品种,素心梅有金黄素心、纯片素心、纯黄素心等几种。“素心梅是鄢陵蜡梅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优良品种,因花蕊洁白而得名。其因花朵较大,又被称为荷花梅。”于发科说。“素心梅之所以名贵,是因为花朵内敛而饱满,颜色明黄、纯净,没有一丝杂质。它的花瓣、花蕊都是黄色的。”于发科说,尤其是它的香味儿,芬芳浓郁、沁人心脾,让人流连忘返。于发科说,素心梅适应性很强,易栽培,因此被广泛用于庭院栽植和城乡园林建设。素心梅因适合做古桩盆景和插花与造型艺术,所以是冬季理想的观赏花木。金钟梅。记者 张汉杰 摄金钟梅形似金钟,香气浓在于发科的蜡梅园里,记者看到了金钟梅。顾名思义,这种梅花形似金钟。“这种蜡梅因花朵开放时没有全张开且张口向下,似‘金钟吊挂’,所以被称为金钟梅。”于发科说,这种蜡梅也叫雪里花、巴豆花,花期为12月到次年2月。“它虽然也是蜡梅的一种,但有两点与其他蜡梅不同。”于发科说,金钟梅入冬就开花,比一般的蜡梅开花早,而且花朵棕红、黄、白相间,艳丽温馨。“这种蜡梅虽然花香浓郁,但花谢后花瓣会张开,没有那么完美。”此外,金钟梅比较耐寒、耐旱,被称为“冻不死、旱不死的蜡梅”。正因为它有这种特性,它的花蕾、根可以入药。有的人会在冬末春初的时候采摘金钟梅的花蕾、根烤干或晒干,用来治疗久咳。虎蹄梅。记者 张汉杰 摄花像虎蹄,花瓣微带红紫色虎蹄梅“来的有点儿不是时候,这种蜡梅大多已凋谢。”在该蜡梅园深处,于发科向记者介绍了虎蹄梅,“虎蹄梅较常见,市区不少游园、广场都有。虎蹄梅的花朵像老虎爪子,且比较大,花色黄,花瓣较圆,微带红紫色,香气浓,开花早。”虎蹄梅的花期比金钟梅还早。“金钟梅入冬即开花,而虎蹄梅农历九月下旬至十月初就开花了,故又名十月梅或早梅。”于发科说,在鄢陵,虎蹄梅是嫁接的,是鄢陵蜡梅传统优良品种之一。“有一种盆景叫虎蹄迎春。它是迎春花的一种,因色泽鲜艳、花形似虎蹄而得名。”于发科说,虽然名字都有“虎蹄”二字,但两者不是一个种类,希望大家不要搞混。狗牙梅。记者 张汉杰 摄野性强,花瓣像狗牙狗牙梅狗牙梅又称狗蝇梅、红心蜡梅。“它与素心梅都是蜡梅中的常见品种,但名贵程度相差甚远。”鄢陵县蜡梅文化传承人、鄢陵县花木交易市场执行总经理姚树新说。狗牙梅是野生品种,野性强,生长旺盛。其枝较细且发红,叶狭尖、光薄,花小而瓣尖,花瓣像狗牙且内瓣带紫色,花期较晚,花色、花香均一般。“区分狗牙梅和素心梅最简单的方法是看它们的叶片。”姚树新说,素心梅花瓣较圆,叶片长而尖,叶脉清晰;而狗牙梅花瓣长,叶脉不太清晰。花瓣较圆,色深黄,香气浓磬口梅磬口梅出自宋代范成大的《范村梅谱》:“经接,花疏,虽盛开,花常半含,名磬口梅,言似僧磬之口也,亦省作磬口。”“在鄢陵,磬口梅是素心梅的改良品种,也是鄢陵蜡梅传统优良品种之一。”姚树新说。“作为蜡梅中的名贵品种,磬口梅花瓣较圆,颜色深黄,香气比较浓,又称檀香梅。”姚树新说,从名字便可以看出人们对这种蜡梅的喜爱。“明代有‘山茶花宝珠称贵,蜡梅花磬口方香’的诗句。”姚树新说,由此可知,磬口梅的香气十分浓郁。“鲁迅的《雪》中也有‘深黄的磬口蜡梅花’的描述。”又到了一年中蜡梅飘香的季节,如果不想奔波到鄢陵,市区其实就有不少绝佳的赏梅之地又是“梅”景醉人时,市区便可觅芬芳枝横碧玉天然瘦,蕾破黄金分外香。蜡梅,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名贵花木,较梅花早一个月开放,花朵金黄似蜡、芳香凝重,是寒冬时节特有的观赏花木。在咱们许昌,蜡梅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鄢陵县是著名的“中国蜡梅文化之乡”。这不,如今冬意渐浓,转眼间又到了一年中蜡梅飘香的季节。此时的鄢陵自不必说,早已梅香满城。与此同时,1月3日记者通过走访还发现,如果不想奔波到鄢陵,蜡梅的绝色在咱们市区同样可以轻松寻觅。行走在当下的莲城市区,不知不觉间就已被梅香萦绕。特别是西湖公园、清潩河游园、许都公园等处,都是寻芳赏梅的绝佳之地。在市区塔文化博物馆内,金黄色的蜡梅与斑驳的古塔相互映衬,美得让人窒息。记者 陈晨 摄塔文化博物馆看点:金黄色的蜡梅与斑驳的古塔相互映衬,美得让人窒息提起文峰塔,许昌人人皆知,可是塔文化博物馆里种植的蜡梅并不一定人人都知道。1月3日,虽然天气不算好,但记者来到这里发现,文峰塔南面左右两侧的两株蜡梅已经开出灿烂的花朵,远远望去,与古塔相互映衬,算得上许昌市区最美的一处蜡梅,美得让人窒息。特别是位于文峰塔东南侧的蜡梅树,树冠比较大,开出的花呈金黄色,而且花朵密集,看起来很有“气势”,十分漂亮。但需要提醒市民的是,这里周一闭馆,开馆时间为09:00—17:00。若想来观赏,要提前安排好时间。市区清潩河游园蜡梅园一景。清潩河游园蜡梅园看点:置身“梅海”不知归,满眼金黄惹人醉位于市区长青街与翠林路交会处附近的清潩河游园蜡梅园是市区最大的赏梅胜地。此处的蜡梅不少已竞相绽放,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在万木萧条的寒冬成为迷人一景。记者情不自禁地拿起相机,想将这一美景收入镜头之中。一位路过的游人热情地向记者建议道:“如果有白雪映衬,这一景色照出来会更美!前段时间那场雪,我‘第一时间’来到这里,拍了不少照片,真的很美!”据了解,清潩河游园蜡梅园建于1999年。蜡梅冬季盛开后,花期能持续一个多月,花朵嫩黄娇艳、清香迷人,每年都会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观赏。西湖公园看点:梅花堂后梅花开,梅香浓郁沁人心说到西湖公园,它不仅是许昌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见证者,而且是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因此,这里不仅有碧波荡漾的小西湖,更有秀美的四季风景。从老东门进入,沿着南侧幽静的小道,一直前行便可到达一处名为梅花堂的景点,古香古色的建筑让人眼前一亮。其既然叫梅花堂,梅花必定是不可少的。在梅花堂后,你可以轻松地寻觅到四五十株蜡梅。它们不算很大,但枝叶很茂盛,散发出浓郁的梅香。走近你会发现,各株蜡梅的枝头上已有不少绽放出美丽的花朵。“这里的蜡梅都是鄢陵最著名的虎蹄梅,每年都会迎着寒风盛开。”西湖公园管理处办公室主任海洪涛告诉记者,这座梅花堂始建于明清时期。春秋广场看点:赤兔马旁一株梅,醉人梅香随风飞位于市中心的春秋广场同样是市民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在这里仔细寻觅,也可以寻觅到蜡梅的身影,虽然只是一株一株地分散于各处,但也别有一番风味。在春秋广场中心广场东北角,竖立着一匹“身如火炭、状甚雄伟”的大型铸铜雕塑马——赤兔马。而就在它身旁,该处最大也是最显眼的一株蜡梅正傲然绽放。除了赤兔马旁的这一株外,该广场西南角也有一株,枝叶很茂盛,有不少梅花绽放。许都公园看点:客未入园驻足赏,原是寒梅散清香市区另一处能够赏梅的公园是许都公园。这里的蜡梅分布于该公园北部市区建安大道入口不远处,东西两侧各有一处,每处有十几株,开得很喜人。来该公园游玩的人路过此处,老远就能闻到梅香。这种香气在寒冬腊月里,有一种清冷的气息。“这里的蜡梅开放后,来观赏的人络绎不绝。”正当记者沉醉于梅香之中时,该公园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蜡梅在冬季尤为吸引游人,特别是周末,有不少人到这里拍照留念。鄢陵蜡梅久负盛名,自古以来引无数文人墨客留下诸多经典诗句鄢陵蜡梅冠天下,傲霜斗雪美名传&“许洛间有黄梅香”、“蜡梅一种,唯鄢陵著名”、“鄢陵蜡梅冠天下”……从北宋到清代,各种史料、诗集对鄢陵蜡梅的描绘、赞美不计其数。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鄢陵蜡梅得到如此多的赞誉并非偶然。从古至今,鄢陵蜡梅凭借独特的种植技艺和优良的品种,具备了蜡质厚、香味浓、花期长的特点,独领风骚。1月6日,第六届中国·鄢陵蜡梅梅花文化节将正式开幕。为了让大家在观赏蜡梅时,对鄢陵蜡梅的历史和现状有更加深入的了解,1月3日,记者专程赶往鄢陵采访了当地的专家和学者。1月6日,第六届中国·鄢陵蜡梅梅花文化节将正式开幕。记者 王志鹏 摄花色正艳,花香正浓傲雪蜡梅带你穿越古今1月3日,在鄢陵中原花木博览园第六届中国·鄢陵蜡梅梅花文化节的主展厅内,展会工作人员和各参展商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走入其中,一股浓郁的香味瞬间冲入鼻腔,顿时让人忘却此刻会场外正值寒冬时节,仿佛进入春日花海。整个会场被布置成了仿古风格,一间间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的房子内外,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大小不一的蜡梅盆景。走了一圈儿,仿佛穿越到古代,给人一种“误入桃花源”的感觉。“我们把会场布置成仿古风格是有特殊用意的。”鄢陵县林业局局长张文科说。鄢陵蜡梅自古以来久负盛名,无数文人墨客曾留下经典诗句。蜡梅本身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意义。展场内蜡梅与仿古建筑相映成趣的景象,展现出蜡梅的古风古韵,带游客穿越古今。张文科介绍,此次在主会场展出的盆景作品有600多件,其中蜡梅占70%,红梅占25%,其他盆景占5%。“蜡梅进入展馆后,我们将对温度、湿度进行控制,确保蜡梅在春节前后开花最繁盛。”张文科说。历史悠久,传说颇多鄢陵蜡梅之盛远非一时“鄢陵蜡梅栽培起源于什么时候,至今没有准确的文字记载。据考证,从北宋起就有了关于蜡梅的文字记载。”鄢陵县文联主席和发科说。据和发科介绍,北宋时期的任渊在其所著的《山谷集·序》中,曾提到“黄梅,京洛人谓之蜡梅”;南宋宋婺源所著的《曲洧旧闻》也曾记载“许洛间有黄梅香”。根据这些史料推测,鄢陵蜡梅栽培最迟应在北宋之前就已成规模并享有盛名。其后,明代的韩程愈在《叙花》一文中写道,“蜡梅一种,唯鄢陵著名,四方诸君子,购求者无虚日”。至清代,清康熙年间刑部尚书、诗人王土正更是留下了“鄢陵蜡梅冠天下”的名句。而且,王土正不仅概括了鄢陵蜡梅悠久的栽培历史,也说明了鄢陵蜡梅较其他地方的优势和特点。由此可见,鄢陵蜡梅之盛,远非一时。此外,鄢陵本地关于蜡梅还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传说。“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想必不少人对《木兰辞》中的这句话都非常熟悉。那么,“花黄”到底是什么呢?和发科说,在鄢陵当地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说东汉成帝时,遍选天下美女,其中就有赵飞燕。赵飞燕进宫后,因体态轻盈、能歌善舞而得到汉成帝宠幸。为了能够讨得赵飞燕的欢心,汉成帝想尽了办法。为了满足赵飞燕冬日看花的要求,汉成帝命众大臣想办法。经过苦心寻找,一个大臣从豫州颍川郡寻得黄色蜡梅,献给汉成帝。汉成帝将之穿成一串儿挂在赵飞燕的额头上。自此之后,民间便有了冬季将黄色的纸剪成花朵贴在额头上的风俗。除了“贴花黄”之外,鄢陵当地还有“武则天赐名蜡梅天香花”、“蜡梅仙子救唐僧”、“杜子美伏村岭寻梅”等很多关于蜡梅的故事和传说。尽管这些传说未必为真,但是可以从中看出鄢陵人长久以来对蜡梅的喜爱。鄢陵蜡梅香飘天下传承历史,继往开来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鄢陵蜡梅的生产得到蓬勃发展,全县从事蜡梅生产的乡镇有7个、有村庄120个、有重点户2500多户。全县形成了以柏梁镇姚家村为中心,辐射方圆数十公里的蜡梅种植区。“鄢陵人民对蜡梅的喜爱不言而喻。1985年,在鄢陵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上,与会的人大代表就审议通过了将蜡梅定为县花的决议。”和发科说。经过不断努力,2006年,鄢陵县被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蜡梅文化之乡”。此后,为了进一步加强蜡梅生产,弘扬蜡梅文化,鄢陵县对蜡梅文化进行了抢救性挖掘和传承,建成了蜡梅文化资料库,在花博园建成了蜡梅生态园和蜡梅文化园。在花博会期间,举办全国“鄢陵蜡梅”文学书法美术摄影大赛、“蜡梅仙子”形象大使选拔赛,并从2012年起连续举办鄢陵蜡梅文化节。“通过这一系列的对蜡梅及蜡梅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蜡梅已经成为鄢陵的一个文化符号和名片。”和发科说。2009年,鄢陵古桩蜡梅盆景制作技艺被列入河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鄢陵蜡梅被推选为“许昌市十大城市品牌”;2013年7月,“鄢陵蜡梅”被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此基础上,鄢陵蜡梅生态旅游效益初显,规划建设了蜡梅园、蜡梅花木盆景基地,打造了踏雪寻梅、自驾观光等精品旅游线路,形成了鄢陵冬季特色旅游品牌。时至今日,鄢陵的蜡梅花木、文化产业的链条正在快速延伸,影响力日益增强,鄢陵“中国蜡梅文化之乡”的魅力越来越强,蜡梅这张名片在鄢陵叫得越来越响。加快产业进程,打造蜡梅品牌,实施旅游带动擦亮名片,全域旅游将成鄢陵发展新动能&新科梅园经理于发科在修剪梅花盆栽。鄢陵素有“花都”、“花乡”之美称,更有“鄢陵蜡梅冠天下”之美誉。如今,“中国蜡梅文化之乡”已成为我市“五都四乡”一张魅力名片。那么,鄢陵蜡梅的产业化道路如何?鄢陵蜡梅的名气为何这么大?鄢陵将实施什么战略,是围绕包括“蜡梅”在内的多张文化名篇、旅游名片做文章,打造花木强县、旅游强县、健康养生强县吗?1月3日,记者奔赴鄢陵进行了采访。鄢陵蜡梅鄢陵蜡梅,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把这一盆送到蜡梅文化节展会。”1月3日上午,记者一走进位于鄢陵县花溪大道新科园林的蜡梅盆栽大棚,立即浸润在浓浓的蜡梅花香之中。在这个大棚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蜡梅盆栽,该园的经理于发科正指挥花木工人抬盆栽。于发科一边修建蜡梅,一边介绍自己的情况。今年56岁的于发科种植蜡梅已经十七八年了,现在仅蜡梅种植面积就有50多亩、盆栽1000多盆,年销售收入150万元左右。“每年举办蜡梅节,提高了蜡梅种植户的热情和积极性。每年在蜡梅节期间,来我园林的游客、商家得有2000人次,很多合作都是在蜡梅节期间谈成的。”于发科说。其实,在鄢陵,像于发科这样的蜡梅园还有很多。“蜡梅生产遍布全县12个乡镇,拥有蜡梅生产重点村30个,有重点企业110多家,先后建立了占地500多亩的鄢陵梅园、占地300多亩的鄢陵蜡梅资源圃等10多家大规模的蜡梅生产基地。”鄢陵县林业局局长张文科介绍说,在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鄢陵蜡梅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目前,全县蜡梅种植面积1.7万亩,年产3000余万株(盆),年产值达2.1亿元,产品远销全国近30个省(市、自治区)。打造品牌打造品牌,让鄢陵蜡梅“冠天下”深入人心日,央视一套《朝闻天下》栏目推出了一则广告,对第六届中国·鄢陵蜡梅梅花文化节进行宣传。虽然此广告时长只有短短5秒钟,但足以让人心潮澎湃。“鄢陵蜡梅应该‘名闻天下’。”1月3日,鄢陵一位花农说。确实,鄢陵蜡梅具有悠久的栽种历史。北宋时期,鄢陵蜡梅成为宫廷贡品;明清时期,鄢陵呈现出“街街有蜡梅,家家飘花香”的盛景。鄢陵蜡梅因蜡质厚、香味浓、花期长、颜色艳而享有“鄢陵蜡梅冠天下”之美誉,深受古今文人墨客喜爱。1988年,鄢陵蜡梅走出国门,种植于美国林肯纪念馆;1996年以来,鄢陵蜡梅移植于中南海紫光阁、中央党校;2006年,鄢陵被命名为“中国蜡梅文化之乡”;2009年,鄢陵“古桩蜡梅盆景制作工艺”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鄢陵蜡梅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让鄢陵蜡梅在标准化生产领域有了更为广阔的舞台。日至2月28日,第十五届中国梅花蜡梅展览会在鄢陵成功举办。此次展会,获得游客、业界、专家的一致好评,因布展水平高、参展范围广、社会影响大、综合效益好而被不同人群时时提及。尤其是同期举办的第五届中国·鄢陵蜡梅梅花文化节上,鄢陵蜡梅精彩亮相,“鄢陵蜡梅冠天下”这一业界共识,扩展至省内外游客。如今,鄢陵花木已形成生产布局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管理集约化、产品标准化和销售信息化的发展格局,“鄢陵蜡梅”、“鄢陵苗木”、“鄢陵鲜切花”、“鄢陵盆景”已经成为闻名全国的特色品牌。此次文化节将大力弘扬中国蜡梅梅花文化,不断扩大“鄢陵蜡梅冠天下”的品牌影响,将鄢陵打造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蜡梅梅花生产区、观光休闲区”。旅游带动旅游带动,建设健康养生强县市七次党代会将鄢陵确定为全市“一极两区四基地”的生态健康养生基地。实际上,举办蜡梅梅花文化节,也是推动生态健康养生基地建设,把鄢陵建设成为花木强县、旅游强县、健康养生强县的题中之意。“实施全域旅游战略,不仅是使县域内景区景点遍地开花,而且要通过旅游的核心作用,推动全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鄢陵县委书记宁伯伟说,近年来,在鄢陵县委、县政府的科学规划下,鄢陵以花为媒,全域旅游格局正逐渐形成。为发展全域旅游,鄢陵县提出了“抓旅游,提升花都美誉度”新思路,并高起点、高标准编制《鄢陵县2016年—2020年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鄢陵县全域旅游规划》,确立了发展全域旅游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重点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实施旅游畅通工程,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瞄准“生态养生福地、休闲天堂、宜居花城”的功能定位,打造“一花一世界”、“ 一水润千年”、“ 一湖迎天下”三张名片。鄢陵县旅游局统计,2016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县各旅游景区景点接待游客149万人次,同比增长近108%;旅游综合收入达5.4亿元,同比增长91%。“目前,鄢陵拥有各类景区景点40多个,依托这些景区景点,围绕特色旅游活动,一年四季精彩不断。春天有‘樱花节’、‘桃花节’;夏天有樱桃、蟠桃观光采摘游;秋天依托一年一度的花博会平台,推出‘金秋花都赏花游’等旅游项目;冬天有利用独特的蜡梅资源举办的‘踏雪寻梅游’等活动。鄢陵旅游业已成为继花木产业之后的又一惠民支柱产业。”鄢陵县旅游局局长刘东营说,“二梅展”这个平台和即将实施的“世界蜡梅园”建设,对鄢陵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意义重大。“二梅展”过后,鄢陵还要持续举办“樱花节”、“海棠节”、“郁金香节”等旅游节会。
责任编辑:
许昌云媒iPhone版下载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云媒Android版下载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地址:许昌市八一路东段 邮编:461000 豫ICP备:号
业务电话:  值班电话: 邮箱:cn.鏈?被鏂囩珷鎬绘帓琛岀増
鏈?被鏂囩珷鏈?湀鎺掕?
鏈?被鏂囩珷鏈?懆鎺掕?
鐩稿叧鏂囩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描写秋天公园的段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