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忘死亡三部曲 刘原曲

流亡三部曲 - 搜狗百科
声明:搜狗百科免费提供信息查询和信息编辑,坚决打击恶意篡改、冒充官方收费代编等违规行为。
流亡三部曲
《流亡三部曲》是在抗战时期万众传唱、脍炙人口的一组爱国歌曲,对激励民众走向抗日战场发挥了难以估量的推动作用。《流亡三部曲》有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创作者;第二部《》、第三部《复仇曲》,创作者均为。
流亡三部曲
第一部《松花江上》
该曲是《流亡三部曲》之一。歌曲开头“我的家在东北 ,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曾风靡中华大地,激发人们对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满腔怒火。“ ”前夕, 西安爱国青年去 临潼请愿时,行至 , 张学良将军驱车赶来,劝导学生勿去临潼,怕有危险。这时,有人唱起了…“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歌声悲壮,令人断肠。 张学良将军沉痛地说:“请大家 相信我,我是要抗日的……我在一周之内,用事实来答复你们。”可以说,这首歌,对“ 西安事变”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1937年除夕, 在《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与任务》一文中,也提到:“一支名叫《 松花江上》的歌曲,真使人伤心断肠。”上个世纪60年代,周总理指示,将《 松花江上》编进大型 《》。可见当年这首歌曲的流传和对 中国人民抗战,有着巨大的影响。
第二部《流亡曲》
又名《》,是继《淞花江上》“整天价在关内流浪”之后,提出了“流浪到哪年,逃亡到何方”的责问,以“心的颤动”“灵的叫喊”,向千千万万的 同胞发出民族危难的警报。歌词: “泣别了白山黑水,走遍了 黄河 长江。流浪、逃亡,逃亡、流浪。流浪到哪年?逃亡到何方? 我们的祖国已整个在动荡,我们已无处流浪,也无处逃亡。哪里是我们的家乡?哪里有我们的爹娘?百万荣华,一霎化为灰烬;无限欢笑,转眼变成凄凉。说什么你的、我的,分什么穷的、富的。敌人杀来,炮毁枪伤,到头来都是一样!看!火光又起了,不知多少财产毁灭!听!炮声又响了,不知多少生命死亡!哪还有个人幸福?哪还有个人 ?谁使我们流浪?谁使我们逃亡?谁使我们国土沦丧?谁要我们民族灭亡?来,来,来!来,来,来!我们休为自己打算,我们休顾个人逃亡。我们应当团结一致,走上战场誓死抵抗!打倒 日本帝国主义,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
第三部《复仇曲》
又名《》,是继《》之后喊出“跑上战场,誓死抵抗”的誓言。歌曲情感炽热,旋律高昂,在抗日救亡的 群众运动中影响极大。当时,凡是有爱国心的人们,无不为他那高亢奋进的激情所感染,情不自禁地产生出一种为国献身的战斗要求,许多 热血男儿,高唱着它,扛枪奔赴前线。歌词:“走,朋友!我们要为爹娘复仇!走,朋友!我们要为民族战斗!你是黄帝的子孙,我也是中华的裔胄。锦绣的河山,怎能让敌人践踏?祖先的遗产,怎能在我们手里葬送?走,朋友!我们走向战场,展开民族解放的战斗!走,朋友!我们要为爹娘复仇!走,朋友!我们要为民族战斗!全世界被压迫的人民,都是 我们的兄弟;爱好和平的国家,都是我们的朋友。我们有没有力量?有!我们有没有决心?有!拿起我们的枪杆笔杆,举起我们的锄头斧头,打倒这群强盗,争取我们的自由。看,光明已在向我们招手!”
,男, 河北 定县人,“九一八”事变后来 西安省立二中(今 )执教。曾在 北平人艺剧专学习。1925年加入中共,1930年加入左联,组织剧社等。他耳闻目睹 西安街头,几十万 和人民流亡悲痛的声音与惨景。激起了他的,他以北方失去亲人的女人,在坟头上的哭诉哀声为素材,写成《 》的曲调。他的友人 姚一征说:“当歌曲写完后,我们唱到‘爹娘啊,爹娘啊’时,竟呜咽地哭了。”《 松花江上》先在省二中唱起,后流传 东北军,并迅速唱遍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 张寒晖还参与省民教馆组织的救亡宣传,成立、 铁血剧团, 自导自演,演出了《不识字的母亲》等许多话剧。编辑出版《》,深受广大群众欢迎。1941年8月,他到 延安,任文化协会秘书长、戏剧委委员等职。日病逝 延安,时年45岁,长眠于 宝塔山麓。
() 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四川(今重庆) 铜梁人。幼时受其兄影响爱好音乐。1926年入成都私立美术专科学校学习钢琴、 小提琴和作曲并学唱昆曲。1929年转入上海私立中华艺术大学。1930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师范组,随 萧友梅、 学习作曲与 和声学。毕业后曾从事过救亡歌咏运动。1931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专主修理论作曲,师从 黄自,与 等被称为“黄自四大弟子”。“”事变也惊破了 刘雪庵悠悠扬扬的抒情乐曲,他不再歌吟风月,代之而起的是铁与血的呐喊。他先后创作的《》《》《前线去》等歌曲,向千千万万的 同胞发出的抗战号召。空军歌、海军歌、我是军人等歌曲,成为激励军人英勇抗战,奋勇杀敌的战歌。但在抗战歌曲中,最为激动人心的,还是他的《流亡三部曲》之二《》、之三《》,以及《》,这三部歌曲可称当时的扛鼎之作。著名 音乐家 刘雪庵因《 》一曲蒙冤数十年,《流亡三部曲》便一直“残缺”了三分之二。
1937年, 刘雪庵把自己从上海流亡到香港途中谱写的《离家》及《上前线》两首歌与 张寒晖的《 》编为《流亡三部曲》,在《》音乐期刊上发表,因当时对《松花江上》创作者张寒晖缺乏了解,只能署以 佚名。这是三首歌曲以《流亡三部曲》之名首次正式发行,对激励国人奋起抗战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抗战爆发后, 刘雪庵加人了上海市文艺界救国联合会,并与 黄自、李惟宁、 贺绿汀等爱国师生组织成立了“ 中国作曲者协会”,志在“宣传鼓动抗日救亡运动,发挥音乐工作者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活动场所就设在刘雪庵家中。在上海地下党的支持下, 刘雪庵出资办起了著名的《战歌》音乐期刊。自1937年10月至1940年4月,该刊在战火中山上海迁武汉再转移到重庆,辗转三地共出版了18期,全部由 刘雪庵自费主编,但落款为“ 中国作曲者协会”“战歌社”等名称。 贺绿汀的《》《上战场》, 夏之秋的《》《卖花词》, 刘雪庵的《长城谣》《流亡三部曲》等抗战歌曲,就是通过这块小小的音乐园地传遍全国的。
人们大多听到过《 》这首歌,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两个姊妹篇流亡三部曲之二《》、之三《复仇曲》。10月26日,在
石家庄村一座普通的农家小院里,记者有幸听到包括后两首在内的许多现在已经或正在失传的抗战歌曲,这些歌曲由一位84岁高龄的老革命高声唱出。虽然时光已走过60多年,但这些歌曲却深深扎根于老人的脑海里,成为永远抹不掉的记忆。2010年已经84岁的宫天才老人,1921年秋天出生在 华北平原上的一个小村庄———高阳县石家庄村,当时他家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一家人借住在别人家的里,兄弟姐妹7个中有3个夭亡。宫天才只上过一年学,15岁时父亲去世。宫天才当过学徒,做过,1937年和本村同学一路乞讨到 徐水,参加了 的 五十三军一团。宫天才因为能写出自己的名字,被安排做了通讯员。部队在行军休息时,一有时间就学唱抗日歌曲,当时唱的有流亡三部曲《 松花江上》《流亡曲》《复仇曲》和《》等。
1937年8月宫天才加入共产党,跟同样是共产党员的团宣传队长学唱《国共合作歌》。1937年10月,在 晋县 的一个大土围子里,吕正操宣布全团脱离五十三军,改编成“人民”,从此部队真正成了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队伍。在此后的岁月里,宫天才又学会了许多抗日歌曲。1938年冬天,部队在驻地
举办了一次军民大联欢,通讯连推荐宫天才参加唱歌比赛。宫天才满怀对 的 怒火,演唱了《复仇曲》:“走,朋友,我们要为爹娘复仇!走,朋友,我们要为民族战斗!你是黄帝的子孙,我是中华的遗胄,锦绣的山河,怎不叫人愁……拿起我们的枪杆笔杆,举起我们的锄头斧头,打倒日本强盗,争取我们的自由。看!光明已在向我们招手!”一曲结束,全场掌声雷动。最终评比结果,宫天才得了第一名,奖励品是两个白报纸本和一支黑色钢笔。此后,宫天才更加喜欢唱歌,先后学的歌有《》、《》、《》、《叫老乡快去把兵当》、《太平洋战争爆发了》、《 》、《冀中人民离不开共产党》、《快举起抗战的战旗》等,总共有几十首。
10月26日,在老人家中,宫天才老人动情地为记者唱起了《流亡曲》:“离别了白山黑水,走遍了 黄河 长江,流浪、逃亡,逃亡、流浪,流浪到哪年?逃亡到何方?我们的祖国已整个在动荡,我们已无处流浪,已无处逃亡。”一曲还没有唱完,84岁高龄的宫天才老人声音已有些哽咽,最后竟动情地哭起来。宫天才老人想起了往日烽烟岁月,想起了为抗战死难的战友。在记者的一再恳请下,宫天才老人唱了一首又一首,把他会唱的抗日歌曲几乎全部唱了一遍。老人边唱边和着节拍挥动着右手,看得出来,此时的老人又回到那段 激情燃烧的岁月。60多年过去了,文化水平不是很高的宫天才老人,对那段 历史记忆如此深刻,完全铭记在脑海中。老人的子女说,老人没有什么爱好,每天除看看书、听听广播之外,就是哼唱抗战时的老歌了,现在还能完整地唱出16首抗战歌曲。
30年前,宫天才患留下了后遗症,很长时间只能躺在床上,但他凭着坚强的毅力重新站了起来,每天柱着拐棍 在院子里或到家门口走一走。2003年,在整理地方文史资料时, 评论家 冉淮舟被邀请回到家乡,他听到老人的战斗经历后,鼓励宫天才的两个女儿把老人的事迹记述下来写成一部回忆录。从此,由宫天才口述,三女儿纪斋和二女儿冀莲记录,把老人经历的近70个故事一一整理,编辑成册。由老人歌唱,女儿录音整理的抗战歌曲一首首被记录下来,这些歌曲大部分已被淹没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今年年初, 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了老人的回忆录。101岁的上将闻讯亲笔题词“勿忘历史”,评论家冉淮舟亲自做序,并给予高度评价。
词条标签:
合作编辑者:
搜狗百科词条内容由用户共同创建和维护,不代表搜狗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医学、法律、投资理财等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点击编辑词条,进入编辑页面大学生悲恸演绎《流亡三部曲》 纪念抗日胜利70年_网易新闻
大学生悲恸演绎《流亡三部曲》 纪念抗日胜利70年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5月31日,由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抗战题材歌剧《流亡曲》全国首演在山东师大千佛山校区大礼堂举行。图为,剧照。 秋歌 摄
&&&&5月31日,由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抗战题材歌剧《流亡曲》全国首演在山东师大千佛山校区大礼堂举行。图为,剧照。 秋歌 摄
中新网济南5月31日电 (李宇潇)“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31日晚,伴随着凄凉的歌曲,抗战题材歌剧《流亡曲》全国首演在山东师范大学拉开帷幕。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师生自编自导自演,把尘封了77年的《流亡三部曲》搬上了舞台。歌曲由“一二·九”运动发起者之一的江凌先生和著名作曲家刘雪庵及叶琼共同创作,1937年发表后曾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很大轰动。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李海鸥告诉中新网记者,《流亡曲》的作者江凌曾任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把《流亡曲》搬上舞台,是对祖国的献礼,更是为了让年轻人真正了解这段历史。
《流亡曲》讲述了“八·一三”全面抗战爆发后,一对从关外逃到关内的男女青年学生,在途中遇到南来北往的难民,亲眼见到被日本兵杀害的老人和小孩。随后他们在青年学生的宣传鼓励下终于醒悟,决心参加游击队奋起反抗,为死去的同胞报仇雪恨,为民族的解放而战斗的故事。
当晚的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的大礼堂里座无虚席,在场的观众随着情节的起伏或眼含热泪、或双手紧握。“泣别了白山黑水,走遍了黄河长江。逃亡流浪,流浪逃亡。流浪到哪年?逃亡到何方?我们的祖国已整个在动荡,我们已无处流浪,也无处逃亡。”一句句歌词犹如泣血,重重砸在每一位在场观众的心上。
“这部剧非常震撼人心,我们现在长期处于和平年代,看完这部剧以后真心能体会到先烈们为我们用鲜血为我们换来今天环境的不易。”音乐学院大二的学生宿梦琪告诉记者。“我们之前看的抗日剧、历史剧都比较偏爱情,很多都挺‘雷人’的,远不如这种舞台剧给人以震撼。”
5月31日,由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抗战题材歌剧《流亡曲》全国首演在山东师大千佛山校区大礼堂举行。图为,剧照。 秋歌 摄
“现在的抗日‘神剧’太多了,抗战是很厚重残酷的东西,而现在的电视剧娱乐性太强,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对历史的篡改。只有让现在的大学生多看一些厚重的东西,引起他们的思考,才更能激发他们的爱国思想。”特意赶来看舞台剧的高中教师王昌荣说。
南京艺术学院的教授,著名的音乐评论家居其宏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这部剧填补了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一个空白,不仅在艺术史上具有极大的意义,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在高校演出,也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它帮助了当代的年轻人正视历史、铭记历史、记住历史,而只有记住了历史,才能不让历史重演。”(完)
(原标题:大学生悲恸演绎《流亡三部曲》 纪念抗日胜利70年)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亚马逊意外错误报歉,由于程序执行时,遇到意外错误,您刚刚操作没有执行成功,请稍后重试。或将此错误报告给我们的客服中心:推荐您,确认您的操作无误后,再继续其他操作。您可以通过亚马逊,获得更多的帮助。推荐到广播
85599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已注销])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寒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