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杂文课外阅读小说阅读摘录分析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翔宇,励志爷爷陈岚徒弟,博客继承人。喜欢文学、影视,热爱写作,在大学期间曾发表过文章、影视评论等在报刊杂志上,处女作《落叶化春》剧本发表在国家中文核心期刊《电影文学》上。现工作之余,也会陆续在博客上写些文章,目前开始创作长篇小说《东北青年》,每周日与您相约,希望在工作之余,伴随着自己的成长。还望大家多多交流,批评指正,敬请关注,谢谢!
工作联系: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阅读(2466)|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在LOFTER的更多文章
loftPermalink:'',
id:'fks_083065',
blogTitle:'读鲁迅杂文',
blogAbstract:'&&& 杂文虽然古已有之,然而直到到了鲁迅的手里,杂文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潜力才充分表现出来。鲁迅一生仅留下了两本小说集,却留给了后人十九本杂文集。鲁迅先生为了实现他改造国民性的梦想,把他的后半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倾注在了杂文创作上,在中国的思想史和文学史上树起了一座罕见的丰碑。只要是说起杂文,人们很自然地都会马上想到鲁迅;而如果要深入地了解鲁迅,自然也必须从鲁迅的杂文出发。鲁迅的杂文不只是一种文学形式,它俨然已经成为鲁迅那个时代的文化发展和思想斗争的真实写照。   鲁迅的杂文自始至终都是从“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出发。对于文明,它对封建旧文明旧道德、对资本主义文明、半殖民地文明,对帝国主义奴化思想等都进行了毫无保留的批判;深刻地暴露并批判了国民劣根性,对当时国民卑怯保守的病态心理作出了深刻的剖析。对',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0,
publishTime:5,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42,
mainCommentCount:11,
recommendCount:2,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true,
hostIntro:'翔宇,励志爷爷陈岚徒弟,博客继承人。喜欢文学、影视,热爱写作,在大学期间曾发表过文章、影视评论等在报刊杂志上,处女作《落叶化春》剧本发表在国家中文核心期刊《电影文学》上。现工作之余,也会陆续在博客上写些文章,目前开始创作长篇小说《东北青年》,每周日与您相约,希望在工作之余,伴随着自己的成长。还望大家多多交流,批评指正,敬请关注,谢谢!\n 工作联系:',
hmcon:'1',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鲁迅杂文的人称照应研究
学科专业:
授予学位:
学位授予单位:
导师姓名:
学位年度: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和钱理群一起阅读鲁迅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编者按】2014年12月,北大教授钱理群宣布“告别学界”、“告别青年”。今年7月,收录钱理群最近两年在民间读书会上讲读《野草》和鲁迅杂文的演讲文字由中华书局出版,并邀钱理群精选、附录部分鲁迅作品的原文。新书《和钱理群一起阅读鲁迅》是钱理群宣布“告别”之前的最新著作。本文节选自《和钱理群一起阅读鲁迅》,为钱理群此前从未公开出版的演讲实录,由中华书局授权澎湃新闻使用,略有删节。往深处看,仔细看鲁迅说过,我看事情太仔细,我对中国人的内情看得太清楚。一个太仔细,一个太清楚,这大概就是鲁迅看事情不同寻常之处。他要关注的,也是杂文里要揭示的,是人的最隐蔽的心理状态,而且是人自己都未必自觉,即无意识的隐蔽心理。他有一种特殊的眼光,在一般人看来没有什么问题的地方,一眼看出内情,揭示出问题,让大家大吃一惊。这就是发给大家的一篇千古奇文《论“他妈的!”》。“他妈的”堪称中国国骂,每个中国人都会骂,即使不在公共场合骂,私下也会暗骂。文章里就讲到一个农村趣闻: 父子一同吃午饭,儿子指着一碗菜说:“这不坏,妈的你尝尝看!”父亲说:“我不要吃。妈的你吃去罢!”这里“妈的”就变成“亲爱的”的意思了。问题是,中国人全这样骂,却从来没有人去认真想想,这样的“国骂”背后,意味着什么,隐藏着什么,更不用说写成文章。在人们心目中,“他妈的”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但是人们忽略之处,正是鲁迅深究之处;人们避之不及,鲁迅却偏要大说特说,要“论”。“论”什么呢?一论国骂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国民心理;二论造成这种国民心理的社会原因。于是,鲁迅就做了国骂“始于何代”的考证。这样的考证,也是非鲁迅莫为的,现在的学者是不屑于做,也想不到要做的。但鲁迅做了,而且得出了很有意思的结论。他发现,“国骂”从古就有,但“他妈的”作为国骂,却始于晋代。因为晋代是讲门第、讲出身的。人的地位、价值不取决于你的主观努力和才能,而取决于你的出身。出身大家族就可以当大官,这就是“倚仗祖宗,吃祖宗饭”,这样的遗风于今犹存: 过去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是“有个好爸爸,走遍天下都不怕”。仗势欺人,就是仗着父母、祖宗的势力欺负人。当一个人他出身寒门,受到仗势欺人的人的欺负时,他心中充满了怨气,想反抗,又不敢反抗,怎么办?就走一条“曲线反抗”的道路: 你不是靠着父母吃祖宗饭吗?那我就骂“他妈的”,好像这一骂就出气了,心理就平衡了: 这是典型的阿Q心理。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反抗,但却是靠骂脏话来泄愤,骂一个“他妈的”就心满意足了,就忘记一切屈辱,还是眼睛一闭,天下太平了。鲁迅说,这是卑劣的反抗。你们看,鲁迅对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国骂”看得多细,多深,他看出了内情: 一个是中国无所不在的等级制度,一个就是中国人一切倚仗祖宗、不思反抗、自欺欺人的国民性。而且鲁迅说:“中国人至今还有无数‘等’,还是依赖门第,还是倚仗祖宗。倘不改造,即永远有无声的或有声的‘国骂’。”不知道同学们对鲁迅这样鞭辟入里的分析,有什么感觉?至少以后再说“他妈的”,就会考虑考虑,有所反省和警戒吧?鲁迅这双“看夜的眼睛”实在太厉害了,他把我们社会制度的毛病,国民心理的弱点,都看透了。再看一篇《晨凉满记》,这是分析张献忠杀人心理的。大家知道,中国农民起义领袖中,最喜欢杀人的就是张献忠。他到处杀人,见人就杀,不需要任何理由。鲁迅说,他就像为艺术而艺术一样,为杀人而杀人。很多人都把张献忠杀人归结为他性格的凶残;鲁迅却不满足于这样的肤浅之论,而要深究其内在的心理动因。于是他发现,张献忠刚开始和李自成争天下的时候,并不随意杀人: 有一天他当了皇帝,人都杀光了怎么办?只有到了竞争失败,不可能当皇帝的时候,他怀有一种失败的报复心理,就开始乱杀人: 反正将来天下不是我的,人都杀光了才好。——鲁迅就这样揭示了一种普遍的隐蔽的社会心理: 一个人或一个国家处在没落的地位的时候,它会有一种疯狂的报复心理。鲁迅说有些书香门第,当家族败落的时候,他会将原来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字画在一怒之下全都烧毁: 这就是一种失败者的心理。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认识一些社会现象: 当你看到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在疯狂报复和破坏的时候,你就要想到,他们看起来很强势,内心却是虚弱的,实际上已经败落了。但这些隐蔽的心理,都是人们(特别是当事人)不去想、不敢想,更不说出来,不愿说、不便说、不敢说的。鲁迅却一语道破,就让人很尴尬,很不舒服,于是说鲁迅“毒”,有一双“毒眼”——实际就是“看夜的眼睛”,更有一支“毒笔”——不过是写出了被着意隐蔽的黑暗的真相与内情。钱理群正面文章反面看鲁迅说:“我的习性不大好,每不肯相信表面上的事情”,常有“疑心”。这一疑心,就有了一个了不得的发现。在《推背图》这篇杂文里,他提出了一个中国人“想”“说”“做”分裂的问题:“有明说要做,其实不做的;有明说不做,其实要做的;有明说做这样,其实做那样的;有其实自己要这么做,倒说别人要这么做的;有一声不响,而其实倒做了的。然而也有说这样,竟这样的。难就在这地方。”为什么会这样?由此而引发了对中国国民性的反思。鲁迅说,中国是一个会做戏的民族,所谓“剧场小天地,天地大剧场”。为什么要做戏?就因为中国人没有真正的信仰,有迷信,有狂信,但就没有坚信。中国人很少“信而从”,更多的是“怕而利用”。“利用”就是“演戏”。所以中国人是“做戏的虚无党”。“做戏的虚无党”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这就影响到中国人的语言表达方式。于是,鲁迅又有了一个概括: 中国是一个“文字游戏国”。全世界没有一种语言像中国汉语这样具有灵活性,富有弹性。同样一件事情换一个说法就是另一个样子。比如说全世界都有失业的现象,但是中国不叫“失业”,叫“待业”,仿佛一叫“待业”就有希望“就业”了,内心的不满、焦虑就自然减缓了,这就有了“心理慰藉”的功能。这样的弹性语言,就最容易造成“说什么”与“想什么”“做什么”分离。也就是说,中国的语言是独立于人的思想和实际生活之外的。一般来说,语言是思想的反映,但在中国语言不受思想制约;一般来说,语言要变成行动,影响于实际生活,但在中国语言可以和实际生活不发生任何关系。说中国是“文字游戏国”,就是因为在中国,语言不是用来表达思想,也不准备实行,完全是为了游戏,说说、玩玩而已,这就是“话一句耳”。鲁迅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看到某个人,头头是道,冠冕堂皇地大说一气,你如果真的相信他所说的一切,你就是一头“笨牛”。如果你不但相信,还要按着他说的去做,那你就不知道是什么了。最可怕的是,大家都知道是胡说八道,谁都不相信,其实说话的人自己也未必相信。但是大家(说话的人,听话的人)都做出一副相信的样子。这就是说,明知语言的虚伪性,还要维护这种虚伪性。因为已经形成了游戏规则。如果有一个人把话说穿,指出说的一切都是假的,那他就是安徒生童话里的那个孩子,就会群起而攻之,轻则说你幼稚、不懂事、扫兴,重则视你为公敌,把你灭了。因为你破坏了游戏规则,大家玩不下去了,就不能容你。 面对这样的文字游戏国里的做戏虚无党,我们怎么办?鲁迅教给我们的办法,是“正面文章反面看”。他说,这是中国所谓的“推背图”的思维方式: 从反面来推测未来或现在的事情。用这样的方法,去看报纸上的文章,有时会有毛骨悚然的感觉。鲁迅举了一个例子。当时(1933年),中国正面临日本军队入侵的危险,中日关系相当紧张。国民党政府的态度自然就成为一个关键。这时候,报上登了几条消息:“××军在××血战,杀敌××××人。”“××谈话: 决不与日本直接交涉,仍然不改初衷,抵抗到底。”“芳泽(按: 日本外务大臣)来华,据云系私人事件。”——这些“正面”消息,如果“反面看”,“可就太骇人了”: 原来××军并未反抗;日本当局正在派人来华招降;中国政府也有意“与日本直接交涉”,放弃“抵抗”。但这恰恰是事情的真相。用这样的方法去读报纸上的文字,确实可以看出许多被着意遮蔽的东西。鲁迅还谈到这样的经验:“人必有所缺,这才想起他所需。”鲁迅举了一个例子:“我们平时,是决不记得自己有一个头,或一个肚子,应该加以优待的,然而一旦头痛肚泻,这才记起了他们,并且大有休息要紧,饮食小心的议论”,听到这样的议论,不但绝不可因此认定他是一个“卫生家”,却要从反面看,认定他平常是不讲卫生的。鲁迅因此写了一篇绝妙的杂文: 《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鲁迅断定孔夫子有胃病,根据就在《论语》里一句话,叫“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是因为有了胃病,才会想到要吃精细一点,健康的时候,大口大口地吃,哪里会有“食不厌精”一说?这当然是开玩笑,但有它的深刻之处。这确实提供了一种看文章与报纸的方法。反过来看出实际生活里缺什么的。比如,如果一个时期,报纸上突然大讲特讲某个地区如何稳定团结,就可以大体断定那个地方的稳定团结出了问题。但鲁迅又提醒说,也不会处处说谎话,它也要夹杂着真实的记载,真真假假混在一起,才有欺骗性。因此,也不能处处都“正面文章反面看”,那也是会把自己搞糊涂的。如何把握,就得靠各人的社会经验、智慧和判断力了。鲁迅自己则依据这样的“正面文章反面看”的思维方法,对他所生活的纵横捭阖的现实政治和变化莫测的险恶人心,做出了许多极为犀利的判断。例如——自称盗贼的无须防,得其反倒是好人;自称正人君子的必须防,得其反则是盗贼。(《小杂感》)一,自称“铁血”“侠魂”“古狂”“怪侠”“亚雄”之类的不看。二,自称“鲽栖”“鸳精”“芳侬”“花怜”“秋瘦”“春愁”之类的又不看。三,自命为“一分子”,自谦为“小百姓”,自鄙为“一笑”之类的又不看。四,自号为“愤世生”“厌世主人”“救世居士”之类的又不看。(《名字》)鲁迅的这些话,就像是对当下中国社会的一个警示: 这些自作正人君子状、自作狂态怪状、自作多情、自作谦虚状、自作救世姿态的人,现在是越来越多了,打开书籍、报刊、网站,几乎比比皆是。这是我们非用“看夜的眼睛”认真辨别不可的。
[责任编辑:魏冰心]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读书官方微信
播放数:2021173
播放数:9411448
播放数:836600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扫一扫短文学APP
扫一扫短文学APP
欢迎访问短文学网 您还没有
当前位置:>>>文章内容
品读鲁迅散文集,领悟不同思想
时间: && 阅读: 次 && 来源:
鲁迅是20世纪中国的重要作家代表之一,也是伟大的思想家。他这一生都致力于对中国人精神的反思,就为了中国人能够&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而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一思想也影响了很多的人。那么,让我们一起品读他的,领悟他文字里的精神思想吧!
一、《秋夜》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夹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我还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在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面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倒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眨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鬼眨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剩下。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夹着许多蛊惑的眼睛。
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了。
我忽而听到夜半笑声,吃吃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然而四周的空气都应和着笑。夜半,没有别的人,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这笑声所驱逐,回进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不多久,几个进来了,许是从窗纸的破孔进来的。他们一进来,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丁丁地响。一个从上面撞进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为这火是真的。两三个却休息在灯的纸罩上喘气。那罩是昨晚新换的罩,雪白的纸,折出波浪纹的叠痕,一角还画出一枝猩红色的栀子。
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在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
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一九二四年九月十五日。
二、《论雷峰塔的倒掉》
听说,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我却见过未倒的雷峰塔,破破烂烂的映掩于湖光山色之间,落山的太阳照着这些四近的地方,就是&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
然而一切西湖胜迹的名目之中,我知道得最早的却是这雷峰塔。我的祖母曾经常常对我说,白蛇娘娘就被压在这塔底下。有个叫作许仙的人救了两条蛇,一青一白,后来白蛇便化作女人来报恩,嫁给许仙了;青蛇化作丫鬟,也跟着。一个和尚,法海禅师,得道的禅师,看见许仙脸上有妖气,&&凡讨妖怪做老婆的人,脸上就有妖气的,但只有非凡的人才看得出,&&便将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白蛇娘娘来寻夫,于是就&水满金山&。我的祖母讲起来还要有趣得多,大约是出于一部弹词叫作《义妖传》里的,但我没看过这部书,所以也不知道&许仙&&法海&究竟是否这样写。总而言之,白蛇娘娘终于中了法海的计策,被装在一个小小的钵盂里了。钵盂埋在地里,上面还造起一座镇压的塔来,这就是雷峰塔。此后似乎事情还很多,如&白状元祭塔&之类,但我现在都忘记了。
那时我惟一的希望,就在这雷峰塔的倒掉。后来我长大了,到杭州,看见这破破烂烂的塔,心里就不舒服。后来我看看书,说杭州人又叫这塔作保叔塔,其实应该写作&保m塔&,是钱王的儿子造的。那么,里面当然没有白蛇娘娘了,然而我心里仍然不舒服,仍然希望他倒掉。
现在,他居然倒掉了,则普天之下的人民,其欣喜为何如?
这是有事实可证的。试到吴越的山间海滨,探听民意去。凡有田夫野老,蚕妇村氓,除了几个脑髓里有点贵恙的之外,可有谁不为白娘娘抱不平,不怪法海太多事的?
和尚本应该只管自己念经。白蛇自迷许仙,许仙自娶妖怪,和别人有什么相干呢?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罢,&&那简直是一定的。
听说,后来玉皇大帝也就怪法海多事,以至荼毒生灵,想要拿办他了。他逃来逃去,终于逃在蟹壳里避祸,不敢再出来,到现在还如此。我对于玉皇大帝做的事,腹诽的非常多,独于这一件却很满意,因为&水满金山&一案,的确应该由法海负责;他实在办得很不错的。只可惜我那时没有打听这话的出处,或者不在《义妖传》中,却是民间的传说罢。
秋高稻熟时节,吴越间所多的事螃蟹,煮到通红之后,无论取那一只,揭开背壳来,里面就有黄,有膏;倘是雌的,就有石榴子一般鲜红的子。先将这些吃完,即一定露出一个圆锥形的薄膜,再用小刀小心地沿着锥底切下,取出,翻转,使里面向外,只要不破,便变成一个罗汉模样的东西,有头脸,身子,是坐着的,我们那里的小孩子都称他&蟹和尚&,就是躲在里面避难的法海。
当初,白蛇娘娘压在塔底下,法海禅师躲在蟹壳里。现在却只有这位老禅师独自静坐了,非到螃蟹断种的那一天为止出不来。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么?
一九二四年十月二十八日
三、《影的告别》
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
我不愿意!
呜呼呜呼,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
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呜呼呜呼,倘是黄昏,黑夜自然会来沉没我,否则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现是黎明。
朋友,时候近了。
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
你还想我的赠品。我能献你甚么呢?无已,则仍是黑暗和虚空而已。但是,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
我愿意这样,朋友。
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四、《有这样的一种战士》
要有这样的一种战士。
已不是蒙昧如非洲土人而背着雪亮的毛瑟枪的;也并不疲惫如中国绿营兵而却佩着盒子炮。他毫无乞灵于牛皮和废铁的甲胄;他只有自己,但拿着蛮人所用的,脱手一掷的投枪。
他走进无物之阵,所遇见的都对他一式点头。他知道这点头就是敌人的武器,是杀人不见血的武器,许多战士都在此灭亡,正如炮弹一般,使猛士无所用其力。
那些头上有各种旗帜,绣出各样好名称:慈善家,学者,文士,长者,青年,雅人,君子&&头下有各样外套,绣出各式好花样:学问,道德,国粹,民意,逻辑,公义,东方文明&&
但他举起了投枪。
他们都同声立了誓来讲说,他们的心都在胸膛的中央,和别的偏心的人类两样。他们都在胸前放着护心镜,就为自己也深信在胸膛中央的事作证。
但他举起了投枪。
他微笑,偏侧一掷,却正中了他们的心窝。
一切都颓然倒地;&&然而只有一件外套,其中无物。无物之物已经脱走,得了胜利,因为他这时成了戕害慈善家等类的罪人。
但他举起了投枪。
他在无物之阵中大踏步走,再见一式的点头,各种的旗帜,各样的外套&&
但他举起了投枪。
他终于在无物之阵中老衰,寿终。他终于不是战士,但无物之物则是胜者。
在这样的境地里,谁也不闻战叫:太平。
但他举起了投枪!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十四日
五、《复仇》
人的皮肤之厚,大概不到半分,鲜红的热血,就循着那后面,在比密密层层地爬在墙壁上的槐蚕更其密的血管里奔流,散出温热。于是各以这温热互相蛊惑,煽动,牵引,拼命希求偎倚,接吻,拥抱,以得生命的沉酣的大欢喜。
但倘若用一柄尖锐的利刃,只一击,穿透这桃红色的,菲薄的皮肤,将见那鲜红的热血激箭似的以所有温热直接灌溉杀戮者;其次,则给以冰冷的呼吸,示以淡白的嘴唇,使之人性茫然,得到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而其自身,则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
这样,所以,有他们俩裸着全身,捏着利刃,对立于广漠的旷野之上。
他们俩将要拥抱,将要杀戮&&
路人们从四面奔来,密密层层地,如槐蚕爬上墙壁,如马蚁要扛鲞头。衣服都漂亮,手倒空的。然而从四面奔来,而且拼命地伸长脖子,要赏鉴这拥抱或杀戮。他们已经预觉着事后自己的舌上的汗或血的鲜味。
然而他们俩对立着,在广漠的旷野之上,裸着全身,捏着利刃,然而也不拥抱,也不杀戮,而且也不见有拥抱或杀戮之意。
他们俩这样地至于永久,圆活的身体,已将干枯,然而毫不见有拥抱或杀戮之意。
路人们于是乎;觉得有无聊钻进他们的毛孔,觉得有无聊从他们自己的心中由毛孔钻出,爬满旷野,又钻进别人的毛孔中。他们于是觉得喉舌干燥,脖子也乏了;终至于面面相觑,慢慢走散;甚而至于居然觉得干枯到失了生趣。
于是只剩下广漠的旷野,而他们俩在其间裸着全身,捏着利刃,干枯地立着;以死人似的眼光,赏鉴这路人们的干枯,无血的大戮,而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
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二十日
六、《父亲的病》
大约十多年前吧,S城中曾经盛传过一个名医的:
他出诊原来是一元四角,特拔十元,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闺女生急病,来请他了,因为他其时已经阔得不耐烦,便非一百元不去。他们只得都依他。待去时,却只是草草地一看,说道&不要紧的&,开一张方,拿了一百元就走。那病家似乎很有钱,第二天又来请了。他一到门,只见主人笑面承迎,道,&昨晚服了先生的药,好得多了,所以再请你来复诊一回。&仍旧引到房里,老妈子便将病人的手拉出帐外来。他一按,冷冰冰的,也没有脉,于是点点头道,&唔,这病我明白了。&从从容容走到桌前,取了药方纸,提笔写道:&凭票付英洋壹百元正。&下面是署名,画押。
&先生,这病看来很不轻了,用药怕还得重一点罢。&主人在背后说。
&可以,&他说。于是另开了一张方:&凭票付英洋贰百元正。&下面仍是署名,画押。
这样,主人就收了药方,很客气地送他出来了。
我曾经和这名医周旋过两整年,因为他隔日一回,来诊我的父亲的病。那时虽然已经很有名,但还不至于阔得这样不耐烦;可是诊金却已经是一元四角。现在的都市上,诊金一次十元并不算奇,可是那时是一元四角已是巨款,很不容易张罗的了;又何况是隔日一次。他大概的确有些特别,据舆论说,用药就与众不同。我不知道药品,所觉得的,就是&药引&的难得,新方一换,就得忙一大场。先买药,再寻药引。&生姜&两片,竹叶十片去尖,他是不用的了。起码是芦根,须到河边去掘;一到经霜三年的甘蔗,便至少也得搜寻两三天。可是说也奇怪,大约后来总没有购求不到的。
据舆论说,神妙就在这地方。先前有一个病人,百药无效;待到遇见了什么叶天士先生,只在旧方上加了一味药引:梧桐叶。只一服,便霍然而愈了。&医者,意也。&其时是秋天,而梧桐先知秋气。其先百药不投,今以秋气动之,以气感气,所以&&我虽然并不了然,但也十分佩服,知道凡有灵药,一定是很不容易得到的,求仙的人,甚至于还要拼了性命,跑进深山里去采呢。
这样有两年,渐渐地熟识,几乎是朋友了。父亲的水肿是逐日利害,将要不能起床;我对于经霜三年的甘蔗之流也逐渐失了信仰,采办药引似乎再没有先前一般踊跃了。正在这时候,他有一天来诊,问过病状,便极其诚恳地说:&我所有的学问,都用尽了。这里还有一位陈莲河先生,本领比我高。我荐他来看一看,我可以写一封信。可是,病是不要紧的,不过经他的手,可以格外好得快&&&
这一天似乎大家都有些不欢,仍然由我恭敬地送他上轿。进来时,看见父亲的脸色很异样,和大家谈论,大意是说自己的病大概没有希望的了;他因为看了两年,毫无效验,脸又太熟了,未免有些难以为情,所以等到危急时候,便荐一个生手自代,和自己完全脱了干系。但另外有什么法子呢?本城的名医,除他之外,实在也只有一个陈莲河了。明天就请陈莲河。
陈莲河的诊金也是一元四角。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还有用药也不同。前回的名医是一个人还可以办的,这一回却是一个人有些办不妥帖了,因为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但这差使在我并不为难,走进百草园,十对也容易得,将它们用线一缚,活活地掷入沸汤中完事。然而还有&平地木十株&呢,这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问药店,问乡下人,问卖草药的,问老年人,问读书人,问木匠,都
只是摇摇头,临末才记起了那远房的叔祖,爱种一点花木的老人,跑去一问,他果然知道,是生在山中树下的一种小树,能结红子如小珊瑚珠的,普通都称为&老弗大&。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药引寻到了,然而还有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这&败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水肿一名鼓胀,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伏他。清朝的刚毅因为憎恨&洋鬼子&,预备打他们,练了些兵称作&虎神营&,取虎能食羊,神能伏鬼的意思,也就是这道理。可惜这一种神药,全城中只有一家出售的,离我家就有五里,但这却不象平地木那样,必须暗中摸索了,陈莲河先生开方之后,就恳切详细地给我们说明。
&我有一种丹,&有一回陈莲河先生说,&点在舌上,我想一定可以见效。因为舌乃心之灵苗&&价钱也并不贵,只要两块钱一盒&&&
我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 )
&我这样用药还会不大见效,&有一回陈莲河先生又说,&我想,可以请人看一看,可有什么冤愆&&医能医病,不能医命,对不对?自然,这也许是前世的事&&&
我的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
凡国手,都能够起死回生的,我们走过医生的门前,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扁额。现在是让步一点了,连医生自己也说道:&西医长于外科,中医长于内科。&但是S城那时不但没有西医,并且谁也还没有想到天下有所谓西医,因此无论什么,都只能由轩辕岐伯的嫡派门徒包办。轩辕时候是巫医不分的,所以直到现在,他的门徒就还见鬼,而且觉得&舌乃心之灵苗&。这就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不肯用灵丹点在舌头上,又想不出&冤愆&来,自然,单吃了一百多天的&败鼓皮丸&有什么用呢?依然打不破水肿,父亲终于躺在床上喘气了。还请一回陈莲河先生,这回是特拔,大洋十元。他仍旧泰然的开了一张方,但已停止败鼓皮丸不用,药引也不很神妙了,所以只消半天,药就煎好,灌下去,却从口角上回了出来。
从此我便不再和陈莲河先生周旋,只在街上有时看见他坐在三名轿夫的快轿里飞一般抬过;听说他现在还康健,一面行医,一面还做中医什么学报,正在和只长于外科的西医奋斗哩。
中西的思想确乎有一点不同。听说中国的孝子们,一到将要&罪孽深重祸延父母&的时候,就买几斤人参,煎汤灌下去,希望父母多喘几天气,即使半天也好。我的一位教医学的先生却教给我医生的职务道:可医的应该给他医治,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得没有痛苦。但这先生自然是西医。
父亲的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很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立刻觉得这思想就不该,就是犯了罪;但同时又觉得这思想实在是正当的,我很爱我的父亲。便是现在,也还是这样想。
早晨,住在一门里的衍太太进来了。她是一个精通礼节的妇人,说我们不应该空等着。于是给他换衣服;又将纸锭和一种什么《高王经》烧成灰,用纸包了给他捏在拳头里&&
&叫呀,你父亲要断气了。快叫呀!&衍太太说。
&父亲!父亲!&我就叫起来。
&大声!他听不见。还不快叫?&
&父亲!父亲!&
他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苦痛。
&叫呀!快叫呀!&她催促说。
&什么呢&&不要嚷&&不&&&他低低地说,又较急地喘着气,好一会,这才复了原状,平静下去了。
&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
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七、《淡淡的血痕中》
&&纪念几个死者和生者和未生者
目前的造物主,还是一个怯弱者。
他暗暗地使天地变异,却不敢毁灭一个这地球;暗暗地使生物衰亡,却不敢长存一切尸体;暗暗地使人类流血,却不敢使血色永远鲜浓;暗暗地使人类受苦,却不敢使人类永远记得。
他专为他的同类&&人类中的怯弱者&&设想,用废墟荒坟来衬托华屋,用时光来冲淡苦痛和血痕;日日斟出一杯微甘的苦酒,不太少,不太多,以能微醉为度,递给人间,使饮者可以哭,可以歌,也如醒,也如醉,若有知,若无知,也欲死,也欲生。他必须使一切也欲生;他还没有灭尽人类的勇气。
几片废墟和几个荒坟散在地上,映以淡淡的血痕,人们都在其间咀嚼着人我的渺茫的悲苦。但是不肯吐弃,以为究竟胜于空虚,各各自称为&天之戮民&,以作咀嚼着人我的渺茫的悲苦的辩解,而且悚息着静待新的悲苦的到来。新的,这就使他们恐惧,而又渴欲相遇。
这都是造物主的良民。他就需要这样。
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苦痛,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他看透了造化的把戏;他将要起来使人类苏生,或者使人类灭尽,这些造物主的良民们。
造物主,怯弱者,羞惭了,于是伏藏。天地在猛士的眼中于是变色。
一九二六年四月八日。
八、《小杂感》
蜜蜂的刺,一用即丧失了它自己的生命;犬儒的刺,一用则苟延了他自己的生命。
他们就是如此不同。
约翰穆勒说:专制使人们变成冷嘲。
而他竟不知道共和使人们变成沉默。
要上战场,莫如做军医;要革命,莫如走后方;要杀人,莫如做刽子手。既英雄,又稳当。
与名流学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
世间大抵只知道指挥刀所以指挥武士,而不想到也可以指挥文人。
又是演讲录,又是演讲录。
但可惜都没有讲明他何以和先前大两样了;也没有讲明他演讲时,自己是否真相信自己的话。
阔的聪明人种种譬如昨日死。
不阔的傻子种种实在昨日死。
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
大抵如是。大抵!
他们之所谓复古,是回到他们所记得的若干年前,并非虞夏商周。
女人的天性中有母性,有女儿性;无妻性。
妻性是逼成的,只是母性和女儿性的混合。
自称盗贼的无须防,得其反倒是好人;自称正人君子的必须防,得其反则是盗贼。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每一个破衣服人走过,叭儿狗就叫起来,其实并非都是狗主人的意旨或使嗾。
叭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
恐怕有一天总要不准穿破布衫,否则便是共产党。
革命,反革命,不革命。
革命的被杀于反革命的。反革命的被杀于革命的。不革命的或当作革命的而被杀于反革命的,或当作反革命的而被杀于革命的,或并不当作什么而被杀于革命的或反革命的。
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革革&&
人感到时,会创作;一感到干净时,即无创作,他已经一无所爱。
创作总根于爱。
杨朱无书。
创作虽说抒写自己的心,但总愿意有人看。
创作是有社会性的。
但有时只要有一个人看便满足:好友,爱人。
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
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要自杀的人,也会怕大海的汪洋,怕夏天死尸的易烂。
但遇到澄静的清池,凉爽的秋夜,他往往也自杀了。
凡为当局所&诛&者皆有&罪&。
刘邦除秦苛暴,&与父老约,约法三章耳。&
而后来仍有族诛,仍禁挟书,还是秦法。
约法三章者,话一句耳。
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
中国人的想像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
一九二七年九月二十四日。
- (短文学期待您的每一篇作品)
深度阅读 &&&&&&&&&&&&&&&&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鲁迅杂文在线阅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