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最著名的寺庙是

中国最著名十大寺庙(简介加图片)
中国最著名十大寺庙(简介加图片)
&&&白马寺在河南洛阳市东郊,称为“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它的营建与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紧密相连。相传汉明帝刘庄夜寝南宫,梦金神头放白光,飞绕殿庭。次日得知梦为佛,遂遣使臣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上了在该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腾、竺法兰。蔡、秦等于是邀请佛僧到中国宣讲佛法,并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跋山涉水,于永平十年(67)来到京城洛阳。汉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样修建寺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遂将寺院取名“白马寺”。
&&&白马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齐云塔等。游览白马寺,在山门内大院东西两侧茂密的柏树丛中,各有一座坟冢,这就是有名的“二僧墓”。东边墓前石碑上刻有“汉启道圆通摩腾大师墓”,西边墓前石碑上刻有“汉开教总持竺法大师墓”。这两座墓冢的主人便是拜请来汉传经授法的高僧──迦什摩腾和竺法兰。石碑上的封号是宋徽宗赵佶追封的。清凉台被称为“空中庭院”,是白马寺的胜景。清康熙年间,寺内住持和尚如诱曾作诗赞美道:“香台宝阁碧玲珑,花雨长年绕梵宫,石磴高悬人罕到,时闻清磬落空蒙。”这个长43米,宽33米,高6米,由青砖镶砌的高台,相传原为汉明帝刘庄幼时避暑和读书的处所,后来改为天竺高僧下榻和译经之处。
  白马寺山门东侧,有一座玲珑古雅、挺拔俊秀的佛塔,这就是有名的齐云塔。齐云塔是一座四方形密檐式砖塔,13层,高35米。前身为白马寺的释迦如来舍利塔,现在的齐云塔为金大定十五年(1175)重建,为洛阳现存最早的古建筑。
&&&灵隐寺又名云林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当时印度僧人慧理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认为是“仙灵所隐”,所以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清康熙南巡时,曾登寺后的北高峰顶揽胜,他看到山下云林漠漠,整座寺宇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晨雾之中,显得十分幽静,于是就赐名灵隐寺为“云林禅寺”。现在天王殿前的那块“云林禅寺”的巨匾,就是当年康熙皇帝的“御笔”。
  灵隐寺全盛时期,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僧徒达三千余众。北宋时,有人品评江南诸寺,气象恢宏的灵隐寺被列为禅院五山之首。灵隐寺确实深得“隐”字的意趣,整座雄伟寺宇就深隐在西湖群峰密林清泉的一片浓绿之中。寺前有冷泉、飞来峰诸胜。据说苏东坡守杭时,常携诗友僚属来此游赏,并曾在冷泉亭上“画扇判案”。
& 全寺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天王殿正中面朝山门的佛龛供奉弥勒佛像,袒胸露腹,趺坐蒲团,笑容可掬;背对山门的佛龛供奉的是佛教护法神韦驮雕像,像高二米半,头戴金盔,身裹甲胄,神采奕奕。这尊雕像以香樟木雕造,是南宋留存至今的珍贵遗物。天王殿两侧是四大天王彩塑像,高各八米,个个身披重甲,其中两个形态威武,两个神色和善,俗称四大金刚。
  大雄宝殿原称觉皇殿,单层三叠重檐,气势巍峨。殿正中,佛祖释迦牟尼像高踞莲花座之上,妙相庄严,颔首俯视,令人敬畏,这是我国最高大的木雕坐式佛像之一。灵隐寺的原释迦牟尼佛像,在1949年因大雄宝殿正梁被白蚁蛀空倒塌而毁。现在这座佛像是在1953年重修寺宇时,由浙江美术学院的雕塑家和民间艺人们采用唐代禅宗佛像为蓝本共同精心设计的。佛像高十九点六米,比原先的释迦造像高一倍多,用近百块香樟木雕成。佛像造型端庄凝重,低眉细目,气韶生动,极具风采。
&&&少林寺在河南登封县城西北12公里的少室山麓五乳峰下。因寺院坐落在丛林茂密的少室山阴,以此得名。少林寺的历史久远,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495年)。32年后,印度名僧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传授禅宗。以后,寺院逐渐扩大,僧徒日益增多,少林寺声名大振。达摩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称为禅宗的祖庭。禅宗修行的禅法称为“壁观”,就是面对墙壁静坐。由于长时间盘膝而坐,极易疲劳,僧人们就习武锻炼,以解除身体的困倦。因此,传说少林拳是达摩创造的。少林寺以其卓绝的少林武功名扬天下,且其寺内的僧众大多习武强身。少林寺保存有唐代以来的碑碣石刻共计300多块,其中的一块"太宗文皇帝御书碑"记载了少林寺十三僧人勇救唐王李世民的史迹,碑文为唐太宗亲笔书写。少林僧人练武、习拳的情景在寺内白衣殿的壁画之中均有描绘记载.
&&&寒山寺始建于公元502年的梁天监年间。到了二百年后的唐代,相传唐时僧人寒山曾在该寺居住,故改名为“寒山寺”。这座寺庙,历经数代,屡建屡毁于火,现在的建筑是清末重建的。自从唐代诗人张继题了《枫桥夜泊》一诗后,该寺便闻名了。寒山寺中的主要景点有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碑文《枫桥夜泊》、枫江第一楼。
  大雄宝殿内两侧壁内镶嵌的是36首寒山的诗碑,还有悬挂于两侧的十六罗汉像。殿内的两个石刻和尚就是寒山与拾得。寒山,又称寒山子,唐代贞观年间,原居住于始丰县(今浙江天台)寒岩,擅长诗词文章,写有诗300余首,后人辑为《寒山子诗集》。拾得,本是孤儿,由封干携入天台山国清寺为僧,故取名为“拾得”,与寒山是好友。后人辑其诗附于《寒山子诗集》中。这幅石刻画是一种意笔画,寥寥几笔便刻画出他们两人春风满面、拍掌而笑的栩栩如生的神态,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大殿前院两侧,有6棵五针松,就是日本爱媛县各界友好访华团(一行26人,团长为爱媛县知事白石春树)的朋友们于 日下午栽种在该寺的,这树是在日本爱媛县生长的,日本叫:’五叶松",当时已生长了五年。大雄主殿的右侧悬挂着一口日本友人于清末送来的支那铜钟。钟面上镌有记述铸钟缘由的铭文。此钟一式共两口,一口悬在日本馆山寺,一口送来寒山寺
&&&隆兴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 年),原名"龙藏寺"。宋初,太祖赵匡胤敕令在龙藏寺内铸造铜佛,并盖大悲阁,遂大兴土,以大悲阁为主体的一组宋代建筑先后告成。到了清康熙、乾隆年间,又两次大规模维修和增建,寺院发展到鼎盛时期。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改龙藏寺为隆兴寺,俗称大佛寺。
&&&迎门一座高大琉璃照壁。由三路单孔桥往北,迎面是天王殿。其北是大觉六师殿台基遗址,再北是摩尼殿。经过戒坛,便看到大悲阁、转轮藏阁、慈氏阁和两座清代碑亭。它们以大悲阁为中心,组成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浑然一体、蔚为壮观的建筑群。转轮藏阁的弯梁大斜柱建筑法,是我国早期木结构建筑的杰作,而慈氏阁的永定柱造做法,乃是我国现存宋代古建筑中的孤例。大悲阁后面,是单檐歇山顶弥陀殿。最北端的毗卢殿,是1959年由正定崇因寺迁来。殿内的铜铸毗卢佛,构思奇特,铸造精细。三层莲座,每一莲瓣上均刻一小佛;每层莲座上,各跨四尊铜佛,头戴五佛冠,两两相背,面向四方。整个雕塑,共铸大小铜佛1072尊。它们千姿百态,各具特色。这一形象,被人称为“千佛绕毗卢”。
  隆兴寺这座千年古刹,历代帝王曾多次到此巡境幸驻跸,上礼佛,题诗书匾,刻碑立石。可见当年这里晨钟暮鼓,钟磬齐,香烟缭绕,"南无"声声的历史盛况。
&&&清净寺又名艾苏哈子大寺,位于市区涂门街。始建于1009年(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回历400年),创建和重修者皆为阿拉伯伊斯兰教徒。建筑采用西亚形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具有阿拉伯伊斯兰建筑风格的清真寺,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净寺面积2100平方米,现在主要建筑在门楼,高20米、宽45米,辉缘石和白花岗石构筑,三层穹形尖顶拱门。门顶为“望月台”,为阿訇登台观新月决定开斋月期之处。台三面筑回字形砖垛,如城堞。门额阿拉伯文石刻:“真主秉公作证,除他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上方悬匾额“万殊一本”。
  门楼西侧为礼拜殿,称“奉天坛”,占地600平方米,屋盖早塌,仅留石壁。南向街石壁高14米,厚1.1米,开八个长方形大窗,其上石刻阿拉伯文古兰经句二行。西墙中外凸有龛为讲经坛,两边各三龛有阿文古兰经句石刻。
  门楼东侧为“祝圣亭”。壁东右侧嵌有石碑记两方,一为元代吴鉴撰文《建立清净寺碑记》;一为明代李光缙重修碑记。对门楼北墙有明成祖保护回教敕谕石刻。
&&&大相国寺位于河南省开封市自由路西段。开封是“富丽甲天下”、“自古帝王都”的历史文化古城,民间向有“一苏二杭三汴州”之说。而“大相国寺天下雄,天梯缥缈凌虚空”(元·陈孚),其气宇非凡的大相国寺,更是一座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卓越地位和广泛影响的著名寺院。
  寺院历史上名僧辈出,名士荟萃,活动频繁,寺藏丰富,鼎盛时期辖64禅律院,占地达540亩。高僧、达官、文人、使节、民众出入其特别是北宋期间;佛事,大相国寺、巡幸、文娱、参访、商贸汇集其中,成为中外佛教及文化交流的中心,深为海内外佛教界瞩目。
&&&卧佛寺即"十方普觉寺"。它位于西山北的寿牛山南麓、香山东侧,距市区30公里。
  该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原名兜率寺,又名寿安寺。以后历代有废有建,寺名也随朝代变易有所更改。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后改名为普觉寺。由于唐代寺内就有檀木雕成的卧佛。后来元代又在寺内铸造了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涅磐铜像,因此,一般人都把这座寺院叫作"卧佛寺”。
  据元史记载:当时铸铜像冶铜50万斤,用工七千。铜佛身长5米作睡卧式,头西面南,左手自然地平放在腿上,右手曲肱托头。卧佛后面围坐着12圆觉菩萨,他们面部表情沉重悲哀,构成一幅释迦牟尼涅磐于婆罗树下,向12弟子嘱咐后事的景象。
&&&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古称“佛山”,藏语称为“衮(音gun)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它座落在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连花山坳中,是我国喇嘛教(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诞生地,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届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寺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整个寺院是由众多的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组成的一个汉藏艺术相结合的辉煌壮丽建筑群,占地面积约600余亩,是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在全国及东南亚亦享有盛名
&&&扎什伦布寺位于日喀则市尼色日山南侧,藏语意为“吉祥须弥山”,是西藏佛教格鲁派在后藏地区的最大寺院,也是全国著名的六大黄教寺院之一。又是西藏地区班禅四世之后历代班禅举行宗教和政治活动的中心。
& 为格鲁派祖师宗喀巴的徒弟,即一世达赖根敦珠巴主持创建的,始建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以后经过历代班禅的修缮、扩建寺院规模不断扩大,今占地约20万平方米,周垣长约2000米,依山傍水,层楼高耸,金顶碧瓦,巍峨庄严。全寺分宫殿、勘布会议(后藏地方政府最高机关)、班禅灵塔殿、经学院四大部分。经学院有措钦大殿,4个扎仑及下属的64个康村组成。
步人寺院大门,呈现在眼前的最大的建筑物就是措钦大殿。措钦大殿门外是由回廊围成的院落,是寺院的讲经场。过去班禅大师经常在这里向全寺僧人讲经布道,也是喇嘛们进行宗教答辩的场地。以前女性不能观看辩经的精彩场面,今天可不一样了,广大女性和游客可以一起观看。大殿前部是大经堂,经堂的中央是班禅的宝座,经堂后面的三间佛殿,释迦牟尼殿居中,西侧是弥勒殿,东侧为度母殿。释迦殿内供5米多高的释迦牟尼鎏金铜像,据说像体内有释迦舍利,还有宗咯巴的头发以及根敦珠巴的经师西绕森格的头盖骨。度母殿藏语称卓玛康,供2米高的白度母铜像,两旁还有泥塑的绿度母像。“度母”是济世度难的观世音化身,为藏传佛教所崇拜。
馆藏&14337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当前位置:
文山八景探源记
&|& 作者:谢隆文&|& 日期: 浏览次数:已点击:
文山八景探源记
集中国古代智慧之大成的《易经》六十四卦,由八种基本图形符号组成,故称“八卦”。八卦起源于古代原始宗教占卜,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及“乾”、“坤”阴阳两极。是中国先哲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错综复杂关系,规律性的探索与诠释。 & &
所以,中国人继承了祖先文脉基因,对“八”情有独钟,常常用它来称呼和寓意吉祥美好的事物。例如“八仙庆寿”、“ 八斗之才”、“ 八音迭奏”、“ 八拜之交”等等。自宋代开始,文人纷纷效仿,把各地的风景名胜凑成八景,已示雅俗共赏而蔚成风气。从清康熙六年(1667年)设置开化府,雍正八年(1730年)设文山县。
&&& 由于改土归流之功效,使得政治管理较为清明有系,城乡人口大幅增加,经济呈繁荣态势。人民能安居乐业,就增添对了文化生活的需求,文山城周围的风景名胜即成大家事务、劳作之余,休闲娱乐的去处。于是所谓“八景”之说应运而生,在文人雅士中传为美谈,人们普遍认可的文山八景为:
&&&&&&&&&&&&&&&&&&&&&&&&&& 西华列戟&&雁塔秋风
&二台返照&&虎沟烟雨
&盘水回波 &南桥夜月
&&&&&&&&&&&&&&&&&&&&&&&&&& 大兴双桂 &钟灵瑞梅
文山八景的演变形成,从成因上分析,有天然与人力之分。例如西华列戟、盘水回波、二台返照、虎沟烟雨属天然形成;大兴双桂、钟灵瑞梅属人力所为;而雁塔秋风、南桥夜月则由天然与人力巧妙结合。
从布局上分析,西华列戟在城之西方,雁塔秋风在城之东巅,二台返照在城之北岭,虎沟烟雨在城之南麓。正好四方各占一景,好似天然的平行四边形四角。而盘龙江从城北镰刀峡至南郊金钟峡蜿蜒而泻,贯穿整个文山坝区。好像一条天工神造的纽带,把点缀城中的南桥夜月、大兴双桂、钟灵瑞梅等风景串联起来,构成有点有面、有大有小、东南西北均匀分布的恢弘图形。
细致咀嚼八景名称,其辞藻、寓意非常优雅、切贴,且八景布局、成因,也考虑得周全毕至。可见先贤们神采飞扬、匠心独具的功力。
可惜这么多年来,许多景点的来龙去脉、名称来由,及许多相关的传奇故事,却不见有人挖掘整理,记载成文。或者曾经有人撰写成书,但文稿失散,早已难见天日。现存的《开化府志》也只记载了这些名胜的称谓。古今也只见士绅文人们歌颂这些景点的零星诗句。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边陲一隅文山,有着数千年历史积淀,构成了原始的、外来的、各民族融合牢固的文化基因,不因桑田沧海而消亡,不因战火纷争而枯竭。薪火相传、踵事增华,繁衍至今。所以我们这一辈人,更应负起责任,把这些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尽量说得清楚明白一些,使其能载入史册,也好对先人及后人都有个交待。
欣逢盛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出了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号召。文山市文联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从增强文化兴市着手,作了大量工作。最近,又专门布署文山城区历史文化挖掘整理有关工作。我作为对文山历史终生痴迷、难舍难弃的乡人,对市文联领导交予的写作任务相契相投,积极参与。写了以下六篇与文山八景有关的来历故事。文笔很粗糙,各位方家玉览后,若发觉其中有谬误,望商榷后予以修改、斧正为盼。
&&&&&&&&&&&& 西华列戟名称由来
&&&&&&&&&&&&&&& 谢隆文
&人们常说,第一个把女人比喻为鲜花的人,是了不起的天才。由此论来,第一个将西华三十六峰比喻为“西华列戟”的人,也应该是古往今来,文山文坛上了不起的天才。
&因为一百年多来,这个维妙维肖、恰到好处的比喻,被文人墨客充分认可、赞扬;不知有多少文山人将其引用、效仿,镶嵌在自己的诗词对联作品中;多年来饶有逸兴的梓乡文人,在历次评选所谓文山八景、十六景时,“西华列戟”一景,少不了要荣登榜首。
&那么,这个比喻是哪位天才首先创造的呢?经笔者从文山多本史料中察验,加之当年听王需章老先生亲口讲来,首创者应是文山人早年尊崇的诗人、书画家李熙文。
&谈及李熙文其人,得先从其父李延福说起:李延福,文山县城人。为清朝道光丙申(1836年)恩科三甲第34名进士。因才学俱佳,阅历丰富,当年即授广东南海知县,因政绩显著,不久就升任广东崖州知府。
&李延福在广东南海知县任上时,县内有一少年名叫梁耀枢,聪慧刻苦,孝顺父母。16岁时,在每年一次的生员(俗称秀才)童试中拔得南海县第一名。延福大喜,十分看重,遂将家庭贫寒的梁耀枢接纳至县衙内,供给住宿衣食,百般呵护、着意栽培。因此耀枢学问大有长进,后进京赶考,高中进士。因清正廉洁、勤于公务,咸丰年间,被调任云南督学最高长官(相当现在的省教育厅厅长)。 &
&再讲李熙文的故事,其人1843年至1876年在世。幼年因父仕宦在外,与其弟熙臣在家侍奉母亲,受其教诲。由于得家风严教熏陶,颇具聪明伶俐、勤奋好学的品质。七岁即能熟读唐诗宋词,十岁时被父亲带到广东崖州任上,小小年纪就饱览名山大川,拓宽眼界,增长许多见识。
&梁耀枢到滇任职后,为报师恩,派人到文山寻访李延福后人踪迹。访得熙文因避太平天国战乱,已经从父亲任上广东崖州返回文山。遂将熙文及弟熙臣接到昆明家中,着意培养。
&以后,梁耀枢因政绩显著,调任京城国子监祭酒(相当国家教育部长),又将熙文兄弟俩带至北京,入国子监深造。在恩师身教言传下,熙文学问更加突飞猛进。诗赋文章在京师文人圈中声名鹊起。
&熙文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考中甲戌科二甲第28名进士,因诗文书画俱佳,点庶吉士入翰林院学习三年。
&李延福多年宦海在外,寂寞中非常思念故土。特别那山势苍劲挺拔,葱茏俊俏的西华山,常常魂牵梦萦于孤斋卧榻之中。为聊解百般乡愁,延福根据超常记忆,特绘画文山西华山《三十六峰林木图》长卷,每逢公务闲暇时,常常拿出来把玩欣赏。当李熙文从北京回乡省亲,特转道于广东崖州叩拜其父时,延福便命熙文将此画卷带回文山,并嘱咐在画卷上缀以诗文。
光绪元年(1875),熙文回到故乡。曾多日闭门谢客,请来云南名匠,着意将长画装裱成卷。并遵崇父命,加之触景生情,便在画上题诗数首。后将其藏于高阁,不轻展示人前。但越是不宣示于人,越发让桑梓文人深感神秘,更在乡里不径而走,传为美谈,许多人都渴望一睹为快。
&清光绪二年(1876年)熙文从家乡返京任职途中,病故于贵州,年仅32岁。一代文豪诗人,可惜过早地殒殁。他短暂的一生,曾三次从家乡往返广东南海、崖州,两次从云南往返京城。足迹踏遍华夏大半江山。
&因他天赋极高,聪敏过人,是捕捉灵感的诗文高手。便能从南海高耸的红棉树上寻找到坚韧的志向;从北京西山遍岭红叶中,捕捉到多彩的诗趣;从黄山、庐山的青松翠竹中体验到高洁的气质;从昆明西山龙门的险峻中,悟出道教与禅宗的真谛;从文山三庵七寺八大庙,众多雕像中获得严谨而丰富的创作源泉。因此才写出许多享誉乡梓,名噪京师的好诗篇。今存有《石莲斋诗稿》和《经吹堂新稿》两册诗集,共计134首。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像东风把边陲大地吹得春意盎然。在宽松环境中,先父谢庭楷,在家宴请几位获得新生的文友同窗。席间,文章宿老王需章谈及文山许多珍贵文物,说他十岁左右,曾有幸目睹过西华山《三十六峰林木图》真迹。那是一幅一尺五分宽,近两丈长的画卷,用极为华贵的丝绸装裱。
&画面从茶庵村垭口后山峰一路画来,有朝阳洞、歪头山、石马脚、旧城石径、猴攀岩、三元洞、红石岩、喜德冲等等,将文山西面山景名胜尽收眼底。画中西华三十峰,峰峰如古代兵器中尖戟,高插碧空、固若金汤。
&口才极佳的王老先生借着酒兴,娓娓道来、侃侃而谈,把这幅画夸奖得神乎其神。让席间所有人洗耳恭听,无不啧啧称羡。顷刻间,大家对文山前贤李熙文肃然起敬,进而对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更添几分眷恋与豪迈。
王需章不愧是上世纪鹤立鸡群的乡土才子,他居然当着大家,能背诵出李熙文题在画上的的四首七绝。当时在场的我,赶忙用纸笔记录下来,现抄录如下:
西华列戟护金尊,峻峭诸峰万世痕。
古柏苍松擎日月,星移斗转焕乾坤。
洞隐蛰龙三百年,危崖贴壁阁楼悬。
神工造得清凉境,梦里登临欲作仙。
越空回望去悠悠,万里归来愿莫酬。
三十一年留画图,北村风雨长松楸。
趋庭无处见慈颜,况复飘复湖海间,
回首沧桑成底事,不堪重回旧家山。
据老先生讲,还有几首因抄录本失缺,已记忆不起了。
这幅名画如今销声匿迹,很可能已不在人间了。它的命运与一百多年来,倍受欺凌、贱踏的华夏有相似之处。但中华民族如今已浴火重生,焕发青春。而一幅名画却永远消逝,这真是文山文物史上一大损失啊! &
欣慰的是,题在画上的数首诗,随着岁月更替,却被一些有识之士抄录或背诵下来,王需章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从他保留的这四首七绝诗中,就足以证明,“西华列戟”这旷古高韵的比喻,是王熙文首创的。
抚今追昔,浮想联翩,不由人欲将西华胜景前世今身追溯一番。其三元古洞即为胜景中的主体,它鸿蒙初开即由鬼斧神工造就。天生三洞,形似三眼,高悬于西华山主峰山腰;洞内空阔宽敝,可容数百人。高高的洞穹上滴水叮咚,冰侵玉润;洞口陡壁垂直,向下俯看,教人伸舌悚惧;从洞口伸首向上仰看,只见峭崖插空,左右险峰壁立,上下古树参天,葳蕤遮掩;山麓巨石嶙峋,参差成阵,宛如迷宫,是顽童们采撷野花野果、捉金乌龟虫、玩“躲猫猫”的好去处。
倘若从城中向西山远眺,又是一番景象。只见西华山峰峰陡峭峥嵘,怪石嶙峋多姿,悬洞高低各异,林木穿石附崖,山巅古堡残留,岚烟拖蓝拥翠,真是声势磅礴,气象万千啊!
据史料记载,自明末在西华山麓建“西山寺”开始,历经清代数朝,三元洞景区几经修葺,几经损毁。民国中期,在县长李郁高主持下,曾对三元洞上的楼阁亭台,进行过较有规模的扩建。将周围太平洞、猴王洞、石婆庙、费家花园等景观划归西华公园。
昔日有多少游人、僧众,看中三元洞清凉宜人,登斯楼阁亭台,文山坝数十里风光尽收眼底。便在洞中参禅拜佛、吟咏诗书、设宴饮酒、休憩酣眠。颇有文采的骚文墨客,在崖壁上镌刻许多对联、古诗,抒发登山栖洞的深厚情感。使得西华名胜锦上添花,更焕发幽古之风采。
上世纪改革开放后,在人民群众广泛请求下,文山各级政府对修复景区非常重视、大力支持。进行了较科学的规划,逐年拔给款项,将三元洞下一百五十亩园地扩建为新的西华公园。园中建文山先贤楚图南墓碑及塑像;在“石牛厩”巨石上镌刻“九龙汇”浮雕;三元洞上依岩建五层亭台楼阁,洞中塑众多佛、道先哲塑像;在园中种植了丹桂、木兰等诸多珍奇树种,美化了百余亩林园。
如今到园中游玩,已是四时花妍、异香扑鼻;楼台亭榭、林荫遮隐;曲桥流水,柳枝戏潭;古境新貌,灿然耀眸矣。
西华列戟是文山人每天抬头一望,就赫然映入眼帘的美景。古往今来,它给予文山人精神上无穷无尽的依恋与慰藉,永远是文山人坚不可摧的心灵屏障。作为素有高雅品味的游览胜地。相信它将永载文化遗产史册。
本文特以文山诗人欧明松七律诗作结:
谁将古戟列西峰,开化繁荣赖镇雄。
四季危崖披翠黛,八方瑞气幻霓虹。
琼楼五叠佛光照,幽洞九泉龙脉通。
遥望峥嵘三十六,豪情澔澔涌心中。
&&&&&&&&&& 魂牵梦绕文笔塔
&&&&&&&&&&&& 谢隆文
&文笔塔是文山美好象征之一,是与广大市民息息相关的精神支柱。多少年来,大家都有一个魂牵梦绕的愿景,哪一天能重见文笔塔耸立在文东山上?
&上世纪未,文山州、县政府应顺民心民意,下决心实施这一世纪工程。在资金严重欠缺情况下,州、县许多领导同志,及广大公务人员捐献出有限的工资收入;许多企业家、热心市民、异乡游子慷慨解囊。经过精英团队严密组织、科学策划,请来专家帮助设计。在万人齐心,上下通力奋战下,文笔塔天从人愿,终于基本建成。
&新塔高踞文东山之巅,塔高49米,共七层。塔基六方围栏用汉白玉石筑砌妆点,更显威仪凛然;塔身雕梁画栋,勾心拱斗,蔚为壮观;一群接一群的紫燕,围着塔顶上下翻飞,呢喃欢歌;翘起的檐角飞翼,挂满串串铜铃,一阵阵清风吹来,铜铃婆娑起舞,叮当作响,煞是悦耳悠扬。
&十多年来,文笔塔成了文山城标致性建筑。每个身处文山坝区中人,不管站在何处,只要抬头向东山望去,就清晰可见峥嵘耸天、气势磅礴的雄姿;初到文山的外地人,稍有闲暇,一定要驱车到文笔塔边,近距离目睹它的尊容,或倚着石栏欣赏文山城全景,不然就等于白来文山城一趟;差不多介绍文山风土人情的资料书籍、图片影像,少不了都有它的身影。
&清晨,它首先沐浴着灿烂的朝晖,好似深情地向每个市民呼唤:“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
&当云雾缭绕时,它又像身披轻纱的少女,若隐若现、绰约多姿、亭亭玉立。最终以无与伦比的气慨冲破雾霭,迎来朝阳的洗礼。
&每逢节庆夜晚,霓虹灯把它妆扮得玲珑剔透,宛如水晶包裹;从山脚到塔边石径两旁,千盏太阳能灯齐放光明,遥远望去,宛如游龙向上蜿蜒蠕动,“龙头”好似在与宝塔亲近戏耍;此时万家灯火与星光连成一片,让人分不清是人间繁景还是天上银河;万里碧空里,皓月冉冉升起,相依相伴在塔边,远远望去,好一幅仙宫琼楼的美画。
&以文笔塔为主体的东山公园,有999级石阶。台阶两旁树木成荫,使得上下山间空气清新、芬芳馥郁。三座平台上,大型浮雕《奔向未来》赫然映入眼帘;两只石雕雄狮栩栩如生、憨态可掬,好像在欢迎游人。宽敞的平台可供游人休闲游览、锻练身体,欣赏周围山景及满城风光。
&抚今追昔,文笔塔前生已有三百年历史矣。清朝康熙年间,在“文东山”上始建文笔塔。当时称“文峰塔”,或“东文塔”。建筑时为节约资金人力,即就地取材。塔基及塔身外部,用周围山上的石灰岩石打磨成块,垒砌而成,故通体呈灰白颜色,百姓俗称“老白塔”。
&三百年来,文笔塔命运多舛,几经建筑几经损毁。从康熙至嘉庆百余年间,文笔塔已损毁倒塌。嘉庆二十三年,文山知府听取当地文人士绅请求建议,广筹资金,将文山魁星阁文峰塔移到此塔旧址,重建高十九余米的文笔塔,共七层楼。与山下盘龙河畔的大兴寺、文庙学宫遥相对应。
&嘉庆二十四年,时任文山知府佐官的周炳老先生,登山游览赏景时,见新建的文笔塔巍峨壮观,而欣喜若狂。不禁诗性大发,特将切身灵感撰成楹联一副,事后请人将其镌刻在文笔塔大门石柱上。 联曰:
双桂争奇,铁画银钩探月窟;
一江横影,层峦叠嶂蹑天根。
上联诗意:遥望大兴寺庭院中争奇斗艳的两株桂树,那刚劲而遒媚的姿态,真可与月宫里的桂树相媲美。
下联诗意:傍晚,登上文笔塔观赏文山景致,但见盘龙河“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倩影横在眼前。我的目光转向层峦叠嶂的山势,又深情追寻碧空中座座星宿。
整副联虽不长,但笔饱墨浓,淋漓酣畅,形神毕现,意境壮阔。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堪称文山古今最经典的楹联之一。可惜一代名联,早已销声匿迹,如今只活在热爱桑梓文化的雅士心中了。
嘉庆年间所建文笔塔,百年后的二十世纪初,又在兵荒马乱中毁于战火。再过二十多年,即为惨烈的抗日战争。为了防御日寇飞机轰炸文山城,国民革命军利用文笔塔废墟,布置防空部队,用高射机枪对入侵敌机猛烈扫射。为保护全城百姓生命财产安全,作出卓绝贡献。凭添些光荣痕迹,留给后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百年来,文笔塔累毁又累建,有何苦心孤旨的用意?有人说是为了“镇妖降魔,平息水患。”非也!它完全从“文化兴邑”上作墨。是历代官府、士绅父老,从教化边陲愚蒙,振兴桑梓文化,向上苍祈祷的象征物证。
三百年来,文山人为何又赋予文笔塔“雁塔”雅号?因为此词蕴涵深厚的寓意。它取至古代著名的“雁塔题名”典故。据古籍记载,从唐朝到五代时期,到京城考中进士及第的士子,即可享受在长安慈恩寺大雁塔上题名的荣耀,以此昭示天下。
故“雁塔”自古就成了文人金榜题名、前程远大的代名词。常常被文人镶嵌在自撰诗文中。所以,将文笔塔荣称“雁塔”,这是文山人美好的愿望,大家企盼梓乡多有“雁塔题名”的人才出现。因此,梓乡子弟一当抬头望见文笔塔,必然激发一股勤奋读书学习的正能量。
颇有雅兴的文人士绅,还在“雁塔”后缀“秋风”一词,成为吟来铿锵动听,满口溢香的“雁塔秋风”,使其更添一层涵意,而成为文山八景之一。因为每逢金秋时节,文山游人都要登上文笔塔观赏风景。这时伴随阵阵凉爽秋风,群群大雁掠过文笔塔顶,鸣叫着向南天飞去。引来观景之人无尽遐想,无尽惆怅。此时此景,这艳而不俗的雅号,更显得贴切而富含诗意了。
到底是建文笔塔,取雁塔名,感动上苍而彰显灵验?还是文山人知难而进,奋发图强的结果?三百年来,文山形成翘楚英才承前启后、层出不穷的蓬勃发展时期。清代即造就贡士128名,拔贡29名,举人49名,进士6名、翰林学士2名。
值得一提的是同治、光绪年间,李延福中进士,任到广东琼崖知府。其子熙文又中进士,点翰林院庶吉士。二十年后,上条街邹毅洪又中进士、点翰林院学士。
从清朝末年到新中国成立前的百年间,更有覃修纲、戴永莘、龚发举、李嘉品、李仙洲、王朝凤、司马敬、陈阶、黄大陆、竹八音、殷质泰、向熔等众多文臣武将、革命志士、文艺巨匠,犹如群星灿烂,闪耀在文山辉煌的历史篇章上。
新中国成立后,更是文山“遍地英雄下夕烟”的绝佳时期。各条战线都涌现出数不胜数的英雄模范。最让乡人骄傲的是,出了享誉华夏、光耀千秋的革命家、教育家、书法家、曾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楚图南。这真是“雁塔秋风千载曜,金声玉振铸英才。”啊!
三百年来,家乡的文笔塔,是激励莘莘学子勤奋学习,报效国家的“心灵鸡汤”;是多年离乡游子朝思暮想、难割难舍的乡愁。
古今多少归乡游子,或徒步跋涉、或长途驱车,当来到离城二、三十里时,一经远见家山高耸入云的文笔塔,都不禁热泪盈眶,激动得欢呼“啊!家乡,我回来了!”
如今,在习近平总书记描绘的“中国梦”中,我彷佛窥见南疆的风采在宏伟蓝图里熠熠生辉;我百倍相信,在祖国文化遗产百花苑里,光彩照人的“雁塔秋风”定会占有一席之地,这就是我朝思暮想的“文山梦”啊!
&&&&&&&&&&&&&&& 二台返照今何在
&&&&&&&&&&&&&&&& 谢隆文
&清朝康熙、庸正年间,好事的文人雅士在评选所谓文山“八景”时,“二台返照”即荣登榜上。近三百年来,诗人们纷纷写诗词歌赋,赞颂这一胜景。例如,康熙21年,时任文山镇总兵的奉天镶红旗人高必盛,就写五言律诗赞道:
五台晚景好,又见二台坡。
向夕他山瞑,余辉此地多。
霜调枫叶老,曛染嶂颜酡。
璀灿还相映,虹光照薜萝。
近些年较有名气的文山诗人张昭祥,也有一首格律严谨,词句精美的五言律诗赞道:
西华斜日尽,东岭暮云开。
射影逐千里,回光返二台。
花随飞蝶舞,风送暗香来。
异景今何在?教人当谜猜。
可见“二台返照”在历史上曾经名重一时,是文山人观山赏景,娱乐消遗的好去处。但斗转星移,时过境迁,六、七十年来,此胜景渐渐淡出人们视线,几乎被文山人遗忘得干干净净。如今,知道“二台返照”是文山八景之一的人还不少,但讲不出此景来龙去脉,不知它准确位置的却大有人在。正如昭祥先生诗中所叹“异景今何在?教人当谜猜”啊!
其实,此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离城区并不远,当年,从上瓦窑村头的龙潭边走起,30分钟即可到达。如今,坐一路公交车,到上瓦窑加油站台下车,往山上崎岖小路爬去,二十多分钟即到。
所谓“二台”,确实有上下两台,上台在文山古人称“筲箕凹”的山巅,下台在其山腰。两台皆由亿万年前,天然的石灰岩浆堆积而成,通体呈灰白色,故俗称“白土台”。
人们常去观赏的其实是位于筲箕凹山腰的白土台。 此台阶高出坡面五米左右,且有方圆近三百平米宽的平坦台面。当年远远望去,俨然像座巍峨壮观的大戏台,又像抵御外敌的坚固堡垒。这真是上天赐予文山先民的神奇礼物啊!
1962年,我十六、七岁时,曾经在文山州冷库干过一年多的“小工”, 被分配到文山州八个县乡村,收购、调运肥猪、马牛到冷库宰杀。没有出差任务时,就跟两个老职工人赶着待宰的马牛上山放牧。筲箕凹一带山坡较为平坦,且绿草萋萋,野花芬芳,最是理想的牧场。
回想五十年前的“牧马人”生涯,每天在那片山坡上,跑来爬去地吆喝驱赶着吃草的马牛。狂风暴雨突袭时,就在白土台下的岩洞躲避;烈日炎炎的中午,又在阴凉的洞里乘凉休憩。
那时虽艰辛而寂寞,但能同白士台亲近一段光阴,在我一生中不箅浪费宝贵的青春。晚年回想起来,反倒凭添几丝甜蜜、兴奋,觉得是很有价值的经历。
当时,周围村寨也有许多马、牛、羊在山上放牧。我们就经常同那些壮、彝、汉民族皆有的放牧老倌在白土台上相聚。看着自家的马牛悠然自得地吃草,大家便天南地北地闲聊乱吹,很是相契惬意。
从那些年高且阅历丰富的老人嘴里,我才知道,这座荒凉久远,如今只有牧人问津的白土台,六、七百年前曾经是彝、壮等民族图腾崇拜的赫赫祭坛。
那久远年代,每年的农历三月三“龙抬头”,文山上河冲周围壮族村庄的人们,要汇聚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在香案摆上香烛蜡台,请巫师主持仪式。在香烟缭绕、神秘氛围中,只见跳神巫师身穿五颜六色的服饰,头戴怪异奇特的帽子,口中念念有词、手舞足蹈。意为祈祷上苍,保佑一方庶民百姓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正规仪式完成后,迫不及待的青年男女,在白土台上围成一大圈,载歌载舞。尽情欢乐。
其他人就把祭祀神灵后的活鸡、猪肉,甚至整只牛、羊,宰杀后熬成几大汤锅。到斜阳西下时,数百人在白土台上、或周围山坡上,围成几十桌松叶铺就的地席。就开始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猜拳行令,尽情欢乐。待到黄昏降临,你眼前就呈现一幅“家家扶得醉人归”的古朴画面。
到十月初一早上,各家各户都要用上好的糍粑、腊肉,犒劳自家的耕牛,酬谢它们在一年中忍辱负重、耕田耙地,为一家人的丰收立下汗马功劳。尔后又采来野花、菊花、香草,把耕牛全身打扮得花团锦簇、喜气洋洋。就让小孩们把耕牛牵上山,围着白土台左转三圈,右转三圈。嘴里一面还念着祈祷上天的吉利话。
城里的达官士绅、文人商贾,素来噍不起上下河冲的农民,对少族民族的祭祀活动,更是嗤之以鼻,认为是些邪门歪道,上不了台面,甚至不准进城活动、表演。
但久而久之,城里一些有识之士,慢慢觉察到那些图腾祭祀仪式,它从远古走来,深涵敬畏上天、崇尚自然的哲理,且同道家教义有许多相通之处。于是,每年白土台的祭祀活动,城里人渐渐纷至沓来,虔诚参与。
古人云“自古名山僧占多”。文人墨客同样崇尚自然、爱山爱水。随着对白土台的认识加深,他们更将其付于新的文化涵义。几百年来,逢年过节,白土台就成了文人士绅们郊游玩乐、吟诗作对的好去处。
每年九九重阳节,文山人有登高赏景、吃煎臭豆腐、饮桂花酒、演奏洞经乐曲的习俗。文人们别出心裁,就把这些雅事搬到白土台上来实施了。那腰插茱萸,帽戴山花,望雁南飞,举杯远眺的狂欢场面,用李白“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的名句来形容再好不过了。
那些雅兴极高的诗人,站在白土台上才发觉,这里是观赏文山上河冲全景的最佳位置。它正对西面的歪头山,与之遥相呼应。抬眸远眺,只见歪头山后的高笕槽大山历历在目,像巨大的屏幕耸立天际;再向歪头山两侧展望,只见三十六峰横列如屏,飞崖峭壁,参差剑戟,拱卫着文山的西边。
白土台又是观赏盘龙江极佳的地点。站在台上,向远处的茶庵村头望去,可清晰地看见河水在田野中蜿蜒流淌,真有飘若玉带,惊若矫龙之感。当河水从西向东流到上瓦窑村坡脚时,受陡坡的阻挡,突然转向西南流去,使地势形成一个大葫芦模样,又宛若女人美丽的乳房,煞是神奇可爱。如今这个天造美景还清晰可见,随着现代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再过一些年,你恐怕就欣赏不到如此奇妙景观了。
平生热爱历史,且对家乡掌故特别钟爱的我,今年元月初,邀请两位文友,专程去寻访多年魂牵梦萦的白土台旧迹。我们在几乎无路的荆棘丛中艰难前行,很费些劲才气喘吁吁的攀爬到白土台上。
当年,白土台高大耸立的身姿清晰可见,且有平整的石径通向台阶。如今完全被葳蕤茂密的松柏、荆棘掩蔽。往日气度非凡,庄严神圣的观景台,只见荒坟累累、满目凄凉、惨不忍睹矣。
在台上,我围着乱坟堆蹒跚漫步,不由感慨良多、浮想联翩。几百年前的时空,霎时像电影银屏,一幕接一幕展现在眼前:那巫师跳神时古怪的服饰、舞姿、咒语;青年男女摔手巾、跳纸马,欢畅淋漓的歌舞;文人雅士们一边品赏煎臭豆腐酒,一边吟咏古诗,演奏洞经丝竹的情景;一声声,一阵阵好似在耳际回响,那么遥远,又那么令人亲近,令人想往。
斜阳西下, 遥远的西天群峰上,只见斑斓多姿的晚霞里, 透露出辉煌的余晖,返照整座东山坡,白土台更加映照在金黄色中。余晖仍强劲有力,它在稀疏的树梢中时隐时现, 照射在我们身上, 眩耀着眼眸,震荡着心旌。
此时此境,反复吟咏清代诗人高必盛的美妙诗句,让我更贴近实际、贴近心灵地领悟出“二台”的诗情画意。
此时此境,认真咀嚼张昭祥的佳诗,更觉先生已将“返照”的景观描绘得情真意切、气势恢宏。让我心悦诚服,回味无穷。
啊!渐行渐远的“二台返照”,你曾经享有盛誉、赢得口碑。如今时空隧道不会倒转,你恐怕再也不能重现辉煌,但必竟在文山历史上书写过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愿你作为不可多得文化遗产而名存青史,永远留在文山人美好记忆中。
&&&&&&&&&&&&&&&& 祖父的虎沟烟雨
&&&&&&&&&&&&&&&&&&&&&&&&&&&&&&&&&&&&&& 谢隆文
离文山城约十里的西南山麓,有一座僻静的小山村。传说数百年前,村后山冲密林里常有老虎出没。到晚上高昂、恐怖的虎啸声,常常令周围村寨的人们胆战心惊、夜不能寐,故这村庄古时名叫“猫猫冲”。
村后有一高耸兀突的山崖,山形酷似头昂向西,前腿直伸,后肢卧伏的猛虎。多少年前,当城里人到风景优美的“猫猫冲”郊游时,看见这维妙维肖的“猛虎”,皆啧啧称奇,并奔走相告,使得到此观景赏“虎”的游人纷至沓来。
官绅文人们因“欣喜得到”这样的好去处,就干脆将这村庄重新命名为“喜得冲”。又将“猛虎”雄视下的山冲,取了个雅号,名曰“虎沟”。
不信,请专程到喜得冲村游玩一番吧,你若站在“丰聚农家园”位置,抬头向南方望去,将会有前辈们同样的感觉,只见“猛虎”形态与亿万年前如一未变,仍然雄踞在山崖上,好似守护着周围的田园山村。
称为虎沟的喜得冲后山,是雄峻宽广的山冲,七十年以前,遍山遍岭全是繁茂浓郁的森林。由于丰厚的植被,形成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使得整遍山岭像天然的隐形水库。无数涓涓细流与虎沟泉眼汇积成一条清澈的溪水,从山冲间奔流而下,又悠然自得地流过村旁,汇入盘龙江。
整座山冲又是天然大氧吧,空气中随时充满滋润清新的水气,一经温暖的阳光照射,就凝固成乳白色的岚烟,从森林中阵阵腾起,弥漫在山岫翠岭,飘浮在山冲上下。显得幽深莫测、朦胧别致,故称之为“烟雨”。
酷似猛虎的山崖,清澈甘甜的溪水,烟雨翠微的群山,构成美轮美奂的景观,好似神仙洞府一般。几百年来,成了文山人郊游玩乐的极佳地点,并由好事的文人墨客,赋予一个诗情画意的名称:“虎沟烟雨”,将其列入文山八景之一。
我祖父谢绍,名家兴。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在文山县衙誊写文书,因勤于公务,机伶能干,被县长李郁高赏识,提任县行政科长。后看透官场倾轧腐败,遂弃政从商,在当年文山最繁华的威远街开“天然兴”商号。2002年出版的文山州志中,文山历史人物事略篇233页,还简介了祖父一生经历。
六、七十年以前,富有文化底蕴的文山城,还保留古代农历三月三“修禊”的习俗。那时,祖父往往作为倡导组织者,携朋偕友到风景如画、甘冽清澈的喜得冲溪水边,举行洗涤往年霉气,企盼来年平安吉祥的仪式。
当时才三岁左右的我,就骑在祖父“马哈”肩上,或被他的同伙们背着、抱着,走十来里山路,去参加郊游娱乐活动。可惜那些情景,如今脑海中只有支离破碎的记忆了。
“拼东打平伙”,是文山人经常喜好,而约定俗成的野炊娱乐形式。在喜得冲溪水边,大家七手八脚用石头垒砌锅灶,从山中拣来枯枝薪柴,烧起野炊篝火,打来溪水煮起鸡鸭,炒上几个家乡佳肴。当修禊洗涤活动结束后,就尽情享受美味野餐,猜拳行令、嬉戏玩耍,好不惬意。
祖辈们还效妨晋朝书法王羲之兰亭聚会,临水抓阄赋诗的雅趣,用纸折成许多小船,从缓缓流淌的溪水上游,将纸船飘流而下。文人雅士们在溪边或站或坐,顺手从水中捞取小船,跟据船上写着规定的题目及韵脚,立马构思古诗。然后把各人的诗作,经当众评选,优秀的给予奖励,差欠的当众罚酒。
据父亲讲,祖辈们玩乐回城后,祖父还将众人的作品编出诗集,自掏腰包请人印刷成册,广为散发。我曾经遐想,说不定颇有文才的爷爷,还效妨王羲之写《兰亭集序》那样,也写过《虎沟烟雨集序》呢!可惜年代久远,又无有心人收集整理,那些文章诗稿早已遗失殆尽了。
当年,乡人之所以喜欢到喜得冲游乐,还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另层意思在其中。因为它离城十里,一路走来,要经过好些名胜景点。真可谓十里风光十里画啊!
例如,文山人常常挂在嘴上的“九龙汇”,实为文山坝子东西两边对峙的山脉,各有九条较大的泉眼溪流而得名的。
从东边算起有石灰窑大小两处、罗汉山麓两处、蜂王洞、小龙潭、大龙潭、花果山洞、大石洞等九处溪泉。
从西边算起有龙潭寨、茶庵、朝阳洞(仙人洞)、石海螺、三元洞脚一温一凉两处、红石岩大小两处、喜得冲等九处溪泉。
古人认为,东西各九条溪泉乃天降神龙变幻而成,来泽惠文山上下河冲各族穷苦百姓的。因皆流入盘龙河,故称“九龙汇”。后又赋予“九龙献瑞”的美誉。
要去喜得冲游玩,正好路过西边“一条龙”——西华公园温泉,当年温暖如春、滑润如脂的泉水,不仅是人们泡澡疗疾的天赐甘液,而且流量可观,灌溉着西山几千亩肥美稻田。
那时溪流蜿蜒下行、潺潺欢歌;溪畔青草萋萋,鹅黄鸭绿;淤泥中慈菇、荸荠露出尖尖嫩角,煞是娇艳可爱;溪水中蚌壳、田螺、田鸡、小虾随手可捞,不知名的小鱼,花鱼、娃娃鱼,在清冽的水中游来游去,好似悬在半空。
被“关在”课堂里读书的童子们,一经放飞到大自然中,真是活蹦乱跳,不禁脱鞋卷裤,跳到溪水里捞鱼、捉田鸡,采撷慈菇、荸荠,享受着少年美好时光。
溪水在“大同公园”下坡处注入盘龙河,因溪流与河坎有较大落差,就形成可观瀑布,瀑布的声音如歌如诉,昼夜不止,别有气势,就成了文山自古一景“响水桥”。
从西华公园温泉再往前行,就路过“红石岩”。这是与三元洞相距200余米,悬在陡峭山崖半腰的山洞,因通体呈赭红色而得名。据说三元洞中有一幽深溶洞,与红石岩洞相通。曾经有热爱探险的人士,打着火把去洞里一探渊源,这种勇敢精神曾让父老乡亲钦佩传扬。
从红石岩再前行,你倘若在通往喜得冲的石径上稍憩。往东远眺,只见从老保黑村到新平坝望城坡一带山梁,树木郁郁葱葱,好似蜿蜒似腾的巨龙,雄踞在下河冲万顷良田之上。山梁下又是蜿蜒流淌的盘龙河,一条旱龙,一条水龙,交相辉映,更添田野油绿,百花娇妍;两岸农舍,炊烟袅袅,鸡犬相闻,把下河冲全景点缀得气象万千,美不胜收。
老天赐与虎沟烟雨这块风水宝地,曾经在较长一段时期,因疏于管理、毁林开荒、滥伐树林。仙景变成只种点玉米的荒山野岭,清冽如饴的溪流随之干涸消失;享誉文山坝区的“九龙献瑞”也支离破碎,怎不教人扼腕痛惜啊!
可喜的是,从党中央制定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各级政府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条例,严令禁止垦荒毁林、增强植树造林的壮举。君不见,万顷荒山野岭逐渐郁郁葱葱,焕发生机;山泉溪水又开始欢畅流淌,滋润田原大地;珍禽异兽又回归大自然繁衍生息。
我相信将有一天,昔日虎沟烟雨的容颜,会重新展眼舒眉在文山人面前,祖父与他的诗友们应含笑九泉矣!
&&&&&&&&&&&& 南桥夜月传佳话
谢隆文 & &
&盘龙河上的永济桥,俗称南桥,为康熙九年(1670年)所建。后任開化知府吳文炎,曾在撰于雍正二年的《大興寺常住碑記》中提及建桥初衷,曰:“因于城府之南,创立大兴寺,寺内设龙亭。缘寺为盘龙江水所隔,遂建永济一桥,以利往来。”
如此说来,建桥好似专为大兴寺“以利往来”。但三百年来,此桥的作用远非如此,它是下河冲城乡民众的必由之桥,少它不得。更是文山同南边几个县镇,乃至越南的交通要津,对文山的经济繁荣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年边城一隅,因交通闭塞,文化设施极度匮乏,故民众见的世面较少。南桥上气势恢弘的石阶石栏,便使大家舒心养眼,自感荣耀;桥中心三层六角的水月亭,自然成了赏风弄月的好去处。
每当夕阳西下,就有许多闲情逸致之人在南桥上相聚聊天、休闲乘凉。不知不觉,夜幕降临,倚栏远眺,东西两山在碧海天幕中显现墨黛轮廓;近处两岸垂柳在朦胧中轻柔戏水,缱绻缠绵;清风徐来,岸边丛丛芭蕉叶哗哗作响,好似在弹奏低沉的乐章。这时,明月从河边高大的“小鸡”树梢渐渐升起,她那冰盘般的容颜,倒映在水中,徘徊悱恻,好像多情地依恋着南桥;一时水波闪着粼粼银光,天光地锦,澄江如练,好一派饮醇自醉的南桥夜月啊!难怪文人雅士们将它评选为文山八景之一。
& &我平生最喜在月光下聆听《二泉映月》二胡乐曲。因为悠扬、柔婉的乐曲响起时,映入我脑海的美景,恍惚不是无锡的“天下第二泉”,却是家乡的南桥夜月。在我儿时的印象中,那才是天下最美的夜景,因为它清
幽宁静,令人如痴如醉、酥婉入骨。
此时,我恍惚感到,演奏乐曲的并不是无锡的瞎子阿炳,却是家乡一位盲人音乐奇才。因为当年在南桥夜月中,曾经发生过一个盲童邂逅竹八音,而改变一生命运的传奇故事。
提起竹八音,七、八十年前的文山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从当年的文章宿老王需章、段鹏起,到如今一些文化人,都层见叠出地撰文介绍竹八音先生的光辉业绩。故此文不必再步人后尘,去重复累述。只讲先生鲜为人知的一些家事,以飨读者。
竹八音,名张建鼎,是我母亲的大舅。先生共有兄弟姐妹五人,我外婆张秀英是大姐,接下来先生是大哥,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子。据母亲讲,她们的大舅是唱小旦的,三舅习武生,老舅习丑角。
母亲在世时常对我们讲,当年我外公伙心仁,做三七生意时,从西畴到文山路上被土匪抢得精光,回家后忧愤而亡。外婆带着我母亲姐弟三人,孤儿寡母生活陷入绝境,全靠娘家张建鼎兄弟多年周济度日。先生仗义疏财,心地善良的品格可见一斑。
从清末到民国初年一段时期,文山有几条马帮线路,经马关、西畴、麻栗坡等地,下越南进行频繁的商贸活动。每天都有几百匹骡马进出南桥,使必经之路振华街,成为兴盛一时的商业大街。
那时,张家在文山城较为殷实。就在振华街黄金地段,购得五百平米左右土地,建盖数间房屋,开了文山城数得上大的马栈。因有衣食无忧的家庭环境作后盾,先生及两个弟弟,才有条件成为票友,每天出入戏园子,观摩、练习滇戏。
先生的父辈瞧不起下九流的滇戏。认为只有继承祖业,把马栈生意做大做强,搞商业经营才是正道。可是哥仨早对滇戏如痴如醉,跟本听不进父辈的严词训斥,每天仍泡在戏园子里,弄得父母多次撵到戏园子,将其捉拿回来,禁闭在家不准出门。甚至鞭挞罚跪,都改变不了哥仨对滇戏的痴迷。久而久之,父辈也无可奈何,只好顺其自然了。
湖南会馆是先生的发祥之地。位置在文山旧城墙北门外与盘龙河之间,与俗称北桥的泰安桥为邻。最初由湖南来文落籍,及往来经商人士集资兴建。从乾隆五十二年开工,五年兴建完毕。
正庙为寿佛寺,西边建濂溪祠,东边建禹王宫。禹王宫大殿对面建大戏台,由东西厢房组成一个四合院。正中天井上建盖大屋顶,成为可避风雨的室内演戏大厅。因此可常住戏班团队,白天夜晚接连演出。并有人在内开设茶馆,服务设施各样即全,可算当时云南省一流的戏院了。
当年这里名伶云集,造就了文山许多有名望的滇戏艺人,如罗香圃、黄雨清、李桂兰、柳依依、咏兰轩、香九龄等。张氏三兄弟在其中更是鹤立鸡群,誉满全城。湖南会馆仰仗先生的声望,天天热闹非凡,成为文山城盛况空前的文化娱乐中心,
1929年初秋一晚,先生演完他最拿手的《黛玉葬花》,从寿佛寺步行回家。正置夜间十一时许,此时碧空如洗、皓月当空、万籁寂静。只听河畔传来悠扬的胡琴声,阵阵飘入耳际。凭着聪颖的音感,先生听旋律中透露出淡淡的忧伤、淡淡的期待。
乘着当晚演出成功后的喜悦,他向离家门百余米的南桥信步走去。见一人坐在桥上石阶上拉奏古洞经乐曲。当先生走近时,琴声戛然而止,奏琴人恭谦地站了起来。
先生走向前一看,原来是个十岁左右的盲童。顿时牵动恻隐之心,便夸奖少年能勤学苦练,乐曲拉得有些板眼,真不简单。并问他“家在何处?为何这么晚还在外练琴?”
盲童答道:“家住振华后街,因白天在家练琴,已经吵烦隔壁邻里,于心不忍,晚上更不能影响别人休息睡觉,故来桥上练琴。”
先生听了很是感动,小小年纪,居然识大体、懂人情世故,怜悯、爱才之情油然而生。当即决心提携这天资聪颖的少年。便说道:“明天到寿佛寺来,我叫人好好调教于你。”
盲童回家跟父亲讲起,说今晚遇到异人了,父亲猜想一定是大名顶顶的竹八音。能遇贵人相助,真是千载难逢,两父子高兴得相抱痛哭一场。第二天在父亲搀扶上,盲童来到寿佛寺戏园子,一见先生,父子俩马上跪地哭泣谢恩。先生就将其收留在自已的戏班里,安排琴师专门负责调教于他,从此,盲童不但有了安身吃饭之所,而且进入正规音乐殿堂造就。
南桥夜月一相逢,改变了一个残疾少年的命运。从此,滇云戏剧音乐界,一棵巨星冉冉升起,他就是享誉云南的戏剧音乐家殷质泰。
凭借天资聪明,从小又有些古洞经乐曲为功底,殷质泰进入文山滇戏班子后,经勤学苦练,谦虚求教,功力大有长进,终于站住脚跟,成了寿佛寺戏园头排乐师。
1935年左右,竹八音的声望已在云南滇戏界如日中天。即举家迁至昆明、个旧等繁华都市发展,殷质泰也尾随而去。恩师安排他在个旧“清雅滇剧社”,跟随造诣更高的琴师深造,使其如虎添翼。后来,让凭借超常艺术才能,竹八音又推荐他为滇戏著名彩旦碧金玉当琴师,在昆明滇戏舞台上,两人配合默契,相得益彰,成为云南戏剧界美谈。
1940年,殷质泰随恩师衣锦还乡。文山城万人空巷,皆到寿佛寺大
戏园争睹为快,观看他们联袂演出的多场拿手剧目。
最值提及的是竹八音饰少女,殷质泰奏琴伴音的《拾玉镯》。该戏是中国多个戏种的优秀保留剧目之一。戏情主要通过多姿多彩的肢体动作,脸面、眼神表情,来表现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羞涩朦胧、而又渴求爱情的内心世界。这就非常需要器乐配合默契,使之完美演绎戏剧情节。
一个眼目很好的琴师,尚且要全神贯注,方能跟上演员的动作节奏。一个盲人怎能看见舞台上演员的动作表情呢?但殷质泰好似有双金睛火眼,把胡琴节奏拉得与演员动作丝丝入扣,把火候掌握得天衣无缝,让在场观众叹为观止。单举一例,足见大师炉火纯青的技艺,多少年后仍让文山老戏迷侃侃称赞。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引下,滇戏艺术犹如枯树逢春,蓬勃发展。1952年,竹八音到北京参加国庆三周年观礼;1954年,成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56年,云南文化厅主办十位著名艺人祝寿活动,竹八音荣登榜上。连周总理访问缅甸,路过昆明时,都几次看先生演出的《红楼梦》传统剧目。并亲自接见,关心指导,可见竹八音在云南戏剧界的声望和影响。
殷质泰与恩师踵事增华,也功成名就。1955年,任省滇剧团主弦兼音乐设计;云南第一届戏曲会演,获滇戏音乐一等奖;1959年,负责滇戏电影《借亲配》音乐设计及主弦;1984年,担任新编大型史诗《关山碧血》音乐设计兼主弦,赴京演出获文化部颁发音乐创作奖。
穿越繁星点点的时空隧道,发掘沉淀厚重的历史文脉,我们会惊奇的发现,无数先辈们曾在文山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上,勤奋耕耘,谱写壮丽史诗。他们拼搏奋发的精神与梦想,与今天的“中国梦” 一脉相承,同样激励后人、光彩夺目。
文山滇戏大师 &竹八音先生
图片提供 谢隆文
&&&&&&&&&&&&&&&&&&&&&&&&&&& 大兴双桂种自何人
从明朝万历四十七年,教化土司龙上登在盘龙河南岸建盖龙氏家庙,到康熙初年非涯和尚在原址兴建大兴寺,至今已历四百年矣。数百年来,该寺庙几经损毁、几经修复,历尽沧桑。新中国成立前后一段时期,可怜大兴寺已是断壁残垣,满目凄凉。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在文山市民强烈请求下,州、县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关怀,积极筹措资金,策划修复。时逢文山籍著名企业家任怀灿,抱着对家乡的感恩情怀,慷慨解囊三百多万元,捐助重修大兴寺,至使古庙恢复昔日风采,文山市民终圆多年梦想,争相庆贺。本人也喜不自禁,曾撰七律诗赞曰:
康乾盛世已悠悠,古寺辉煌古梦浮。
百载微埃埋玉殿,几朝衰国误琼楼。
龙腾狮醒佛重塑,斗转星移庙又修。
慈笑如来开慧眼,满城民众颂神州。
倘若对大兴寺历史追根溯源、挖掘整理。那么,清朝雍正2年,时任開化知府吳文炎撰写的《大興寺常住碑記》,恐怕是现今最权威、最可靠的资料文献之一。
文中通过兴让和尚口述,使后人得知,非涯和尚于康熙5年从山西五台山至开化,最初只在民间挂锡传教。康熙21年,高必盛任开化镇总兵后,非涯才受到赏识重视。经有权势的高必盛出面说情,获准在龙氏土司家庙原址创建大兴寺。康熙22年,承蒙开化知府李道泰,劝说土著头人龙见图、龙天宠两人,施舍田亩一段予大兴寺,以做永奉香火之费用。
读了碑记,使人知晓大兴寺是从坎坎坷坷、风风雨雨中经历过来的。因得到无数僧人、土著头人,历任官府、将士,乃至广大百姓的大力支持。才在几毁几建中巍然屹立。传至今日有三百年辉煌历史了。
文山后人只知大兴寺为非涯和尚所创建。但他的弟子兴让,却鲜为人知,无人提及。阅读《大興寺常住碑記》后,才让人知晓,兴让其实是个了不起的和尚。他幼年跟随师傅见证了大兴寺的创建,非涯圆寂后,由他继承衣钵,主持大兴寺。亲历了康熙46年,即1708年春天,大兴寺突遭的火灾,殿阁佛像皆被烧为灰烬,碑碣也被焚炼无存。
面对先师心血毁于一旦的惨状,兴让虽万分悲恸,但毫不灰心气馁。仍坚定信念,从头再来。他四处奔走,乞哀告怜,求取施舍。终于感动握有重权的开化镇总兵阎光炜,倡导并亲率开化文武官员,共同捐助钱财,使得殿宇重修,佛像重塑,恢复了往日的规模景象。
古人曰:“创业难,守成亦难。”能继承先师志向,一生殚精竭虑、惨淡经营,使大兴寺浴火重生、发扬光大数百年的,便是守成典范兴让和尚。
岁月悠悠,两百年后,光绪年间乡人沈从文等八人,因见大兴寺景象辉煌而感慨系之,以缅怀先贤、崇敬佛法之心情,特为其大雄宝殿撰书楹联一副:
古干历春秋,种自何人,想当年祗树园中法原不二;
禅林深岁月,花因我佛,到此日天香云外世所无双。
这是文山地区最有价值的古楹联之一,乡人应引以自豪而倍加呵护。
上联大意为:大兴寺的古树,经历无数春秋岁月。是何人所种?年代久远,令人费解,却引来骚人无限遐想。联想到两千年前在“祗树园”中讲经说法的如来佛祖,更坚定了信众对佛法忠贞不二的信仰。
下联大意为:森森的禅林,有多少信徒虔诚地诵经习法,在佛禅淡定中度过悠悠岁月。圣洁的莲花孕育了佛祖,直到今日,信众们仍向往着天香云外的西方,那是世所无双的极乐世界。
联中开头“古干”一词,即指大兴双桂。 提起大兴寺庭院这两棵桂树,传至沈从文等人所处的光绪年间,虽高寿两百岁,并未老态龙钟,仍枝繁叶茂、生机勃勃。每到中秋时节,两树绽满金黄花蕾,娇妍可爱、香飘十里。惹得满城信男善女、文人游客,纷纷到大兴寺观景赏花。在乡人抬举、颂扬下,双桂好似通灵人性,更加精神焕发,迎合僧众,花期延绵很长时间。
难怪还在嘉庆年间,时任文山知府佐官的周炳老先生,就曾经在他撰写的东山文笔塔楹联中,赞扬大兴寺争奇斗艳的双桂,那刚劲而遒媚的姿态,真可与月宫里的桂树相媲美。因此,当年文人雅士们在历次评选文山八景时,大兴双桂尽皆荣登榜上。
联中首句“古干历春秋,种自何人?”问得振聋发聩、惊世骇俗。大有不回答绝不罢休的气慨,更把吟咏楹联之人引入诗情遐想之中。
大兴双桂到底“种自何人”?从沈从文等人在楹联上设问,至今已历一百多年矣,却一直无人作答。看来乡人长久沉默不答,恐怕无颜见九泉下的先人。故我在此文中抖胆作答:“大兴双桂实为兴让和尚所种。”
我的作答并非信口雌黄。据一些文章所言,双桂为非涯和尚所种,我认为“非也”!即便非涯曾经种过桂树,但康熙46年那场大火,將大兴寺殿阁、佛像皆烧为灰烬,连石头镌刻的碑碣皆焚烧殆尽,寺庙中的花草树木还能幸免于难吗?
所以在大兴寺修复重建后,作为众望所归的兴让和尚,不忘先师遗志,又在寺庙庭院中重栽两株桂树,是极为符合情理的。
《碑記》最后部分,是兴让与吴文炎的一段对话。对话极富哲理、发人深省、值得一读。
两人的对话,因兴让恳请吴文炎为大兴寺撰写碑文而引发。但吴文炎并未干脆答应写碑文,而是欲擒故纵地卖了个关子,向兴让问道:“你知道世间沧桑易变吗?你知道天地万事皆空吗?况你属佛家弟子,早入空门,寺庙何在乎?田畴钱财何在乎?一切不过身外之物,你应颖悟此理,不必为凡间俗事操劳费神。”
这番狡黠的发问,并没有让兴让无言以对,他却振振有词地答道:“一切皆空,我能体会其意涵。但佛教《心经》中首句讲:观音菩萨能面对现实,仍有关爱人间的心肠。《心经》中又讲:现今多少为官之人,对佛法虔诚信奉,同样不忘为江山社稷、天下百姓效忠服务。我不能勘破‘一切皆空’与‘普度众生’有何矛盾相冲之处。
你作为父母官,更具爱国爱民忠心。故恳请你为大兴寺撰文立碑,让文山人民将来能见弘大碑文,让佛法像山高水长永世同存。且以此为由,祝愿圣朝天子文德诞敷,武功丕振,固圉安边,让华夏江山皆大兴于亿万斯年也。”
兴让的一番真知灼见、肺腑之言,让吴文炎不得不折服、赞叹,遂欣然命笔。因此就有了这篇震古烁今、永世流芳的《大興寺常住碑記》。
通过兴让与吴文炎的对话,我们真正窥测到兴让和尚的内心世界。他不因皈依佛门而远离凡尘民众,不因一切皆空的观念,而无所作为、不负社会责任;他并未忘记自已身上流的是炎黄血脉,仍拳拳在心,将先师的遗志薪火相传,锲而不舍他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这是一个志向高远的中国人,-个永世让文山人怀念、崇敬的先贤。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文山市委员会主办2016年版权所有 云ICP备XXXXXXX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