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美国航空公司是私企还是国企退役飞机公司简介吗?我想了解一下

C919诞生后,中国航空还有多少路要走?我想从一架飞机开始说起:2022年,中国南航的一架A380从广州起飞往美国的莫哈维“飞机坟场”进行储存,等待它的是将被销售和拆解的命运。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争论。因为这架南航的A380才服役10年,属于英年早逝。A380属于干线飞机,像这样的飞机比较贵,所以退役的条件非常苛刻。一般要满足服务年限25-30年、起降次数达到4万次或者飞行时长达到 6 万小时这三个条件中的一个,航空公司才会考虑退役。而南航的A380客机远没有达到这个数值,属于提前退役。其次,A380飞机的名气非常大,它是世界上载客量最大、也是体积最大的喷气式客机,被空客认为是可以改变航空游戏规则的机型。南航将这样的机型退役,本身就是非常奇怪的事,但是更让大家感叹的还在后面,在2022年一整年,南航将旗下的5架A380飞机全部退役,而且无一例外都送到了美国的飞机坟场封存,准备拆解售卖。那么问题来了,南航为啥要将5架A380全部退役呢?如果真的要退役,那为啥要送美国进行封存和拆解,在国内自己搞不行吗?答案还真的不行,一个是技术实力还没达到,还有一个是行业话语权握在别人的手里。大家好呀,我是熊猫,今天咱就来说说隐藏在航空工业背后的那些潜规则,绝对硬核,喜欢本话,记得点赞关注哦。南航退役A380其实也是迫于无奈,因为A380对标的是波音747。当时老美的波音还是航空界的老大,欧洲就希望树立一个航空标志,能够让空客和波音分庭抗礼,于是欧洲各国总共提供了150亿欧元给空客做研发,希望空客能造出一架改变游戏规则的客机。2005年A380终于被研发出来了,在首飞时,时任德国总理的施罗德、英国首相布莱尔、法国总统希拉克和西班牙首相萨帕特罗等重要人士悉数到场,希拉克甚至兴奋的说道“这是欧洲的巨大成功”。A380自然也没辜负空客的期望,它是航空界首架真正意义上的双层客机,可以搭载800多人进行洲际航行,打破了波音747保持30年的最高载客量客机纪录,堪称“空中巨无霸”更关键的是A380的单座油耗也很低,以单机525座的常规布局来换算,油耗可以低至百公里3升以下,相比同样的超大型客机波音747,节省了约20%的燃油,特别适合执飞长途的洲际枢纽航线。A380也因此被认为是现今世界飞机制造技术的巅峰之作,有些致力于洲际航行的航空公司都会考虑引进A380。南航就是其中一份子,他们也希望开展洲际枢纽航线,尤其是北京飞往纽约的航班,所以在2005年购买了5架A380客机,成为A380在中国市场的第一个客户。然而南航的运气并不好。原本空客预计在2007年交货,正好可以赶上北京奥运会,但是由于生产过程中遇到了问题,一直延期到2011年才正式交付。结果又遇到08年经济危机,航空市场变得冷淡,各大民航为了减少开支,纷纷减少了远程飞行,转向点对点的中短程航线。(2007-2016年民航旅客周转量增速)这种航线更适合中小型客机,而像波音747、A380这种能够承载数百人的超大型客机根本坐不满,只能被迫停飞或者降档使用。南航的洲际航线也不例外,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无法有序展开。结果可想而知,南航花费重金购买的A380超大飞机只能降档在国内飞行,或者执飞较短的洲际航线。这就造成了南航A380业务,在头几年里基本是亏损在运营,直到2017年才首次实现盈利,然而当A380刚刚走上正轨时,南航又遇到了疫情这个黑天鹅。这次别说洲际远程航行了,就连国内都飞不了,而疫情之后,又将会是长时间的经济危机,对于整个洲际枢纽航线来说,将遭遇到致命性打击。所以全球航空工业都选择压缩旗下相关的航线。比如2020年5月时,法国航空宣布将旗下的9架A380提前退役,同年7月,英国航空公司也将旗下的31架波音747客机全数提前退役。两年后,空客和波音宣布将旗下的A380和波音747正式停产,宣告超大飞机的时代即将落幕。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南航当然也顶不住了,提前退役A380飞机就是最好的选择。2022年12月,最后一架A380开进美国的飞机坟场进行停放封存,自此南航再无空中霸主客机了。当然退役的飞机也不一定都是用来拆解,但是南航的这几架A380太特殊了,导致它无法用在其他地方。一般来说退役后的飞机会面临三种命运:第一种是拆解,第二种是客机改货机、第三种是改装成展品或者科研教学等。而A380飞机却比较特殊,它太大了,内部又是双层甲板设计,上层无法装载重物,强行拆除甲板又会影响飞机的整体结构,加上机头机尾和机身的设计又无法完全打开,如果改装成货机,搬运货物的效率会大打折扣,所以这条路就行不通了。至于改装成其他用途的市场又非常小,主要是以中小型飞机为主,也容纳不下巨型的飞机。所以它的结果,大概率会在美国进行拆解,再售卖,而且这种方式也是最适合的,因为南航这五架A380飞行时长比较短,它的内部有很多零部件都可以重新利用。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的飞机为啥一定要在美国封存和拆解呢,在我们国内做不行吗?非常遗憾,答案还真是不行,因为我们根本没有能力进行储存和拆解这么大型的飞机,因为它的背后还隐藏着中国航空工业的一个弱点。飞机拆解在国外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大致可以分为封存、评估、拆解和出售等四个环节,而中国在这四个环节中都比较落后,有些环节甚至都没有。比如说封存环节,它的作用其实非常简单,就是用来停放飞机的。这些停放的飞机,有些是航空公司寄存的等待售卖或者重新启用的,有些则是封存等待拆解,所以这里也叫“飞机坟场”。全球有“五大飞机坟场”,分别在美国的莫哈维和维克多维尔、法国的塔布、西班牙的特鲁埃尔以及澳大利亚的爱丽丝泉等,而中国连一家专业的飞机坟场都没有,我们封存或者是报废的飞机只能飞往国外,花高价暂存在飞机坟场中。这是因为飞机坟场对环境条件和技术要求非常严格。第一个要求是环境,首先必须是地势平坦方便存放,然后还要气候干燥,因为空气中的水分和盐分容易让飞机生锈,只有稳定干燥的天气才能够长久的停放飞机,所以一般飞机坟场都选择在沙漠地带,欧美的几大飞机坟场都是位于这个地方。其次是交通要便利,飞机坟场需要停大量的飞机,所以需要足够的停机坪来储存飞机,还要有充裕的空域方便飞机起飞和降落;满足了气候和交通后,飞机坟场的管理房还必须要有维护能力,最好是靠近飞机拆解中心。而中国虽然也有沙漠,但是它位于西北,单单交通一项就很难过关,更不用说维护和靠近飞机拆解维修中心了。所以在飞机坟场上,中国目前还真没有专业的。除了坟场,我们在第二个环节也很落后,那就是评估,它主要是估算拆解后的飞机零部件到底能值多少钱。一般来说飞机的剩余价值与服役时间、零部件损耗等飞机状态有关系,其中飞机中的发动机是最值钱的,可以占到50%-85%。其次是起落架、APU等比较抢手的二手部件,大概可以占到10%左右。第三则是航电、飞控等部件,这些占比少但是科技含量高的部件,最后是飞机的机身铝材等可以回收的航材。评估方会根据飞机的履历、服役时间,零部件使用寿命、维修保养等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然后再根据飞机的实际情况,对飞机进行估算,而做到这些,则需要非常丰富的经验。其实这个评估流程并不算很难,难点在于经验的积累、对飞机零部件价值的判断以及对销售渠道的充分认识。就像二手车商贩一样,不仅需要对收购的二手车况有足够的判断,还要对二手车市场有足够的了解,才能挣一点差价。飞机也是如此,你得对所有流程都很熟悉,否则估算出来的差价非常大,飞机售卖方和下游拆解方总有一个不爽的,那业务就无法展开了。因此评估方一般都是在航空产业中浸淫多年,经验和履历都很丰富的企业才能做的。中国航空工业起步比较晚,话语权还未渗透到零部件这个层次,所以在评估这个环节中,一般都被发达国家给垄断了。简单来说,我们退役的飞机值多少,由其他国家说了算,当然他们还多少讲点道义,毕竟都是生意伙伴,不能做的太过分了。然后是评估好的飞机正式进入到第三个环节,拆解。这个环节是飞机零部件运转的主要流程,是技术含量和壁垒最高的地方,当然难点不仅仅是技术。首先拆解方会给飞机“放血”,就是将它内部的燃料、除冰剂、液压液体等化学液体排空,这步是飞机拆解前的清理工作。清理完了之后,拆解方会优先处理价值最高的发动机,在起重机的帮助下,将发动机拆卸下来,然后再注入防腐蚀的液体,来保护发动机状态。在发动机拆除后,拆解企业会对其再次测试和评估,判断发动机的状态,如果发动机整体比较完好,那么它的价值会非常高,拆解方通常会选择直接将发动机售卖,这样可以快速回笼资金。如果发动机也进行过大修,无法整体售卖,则会进入到更深层次的拆解,比如把发动机中线可更换件(LRU)与一些控件拆解出来进行零售。这两者的价值差距在十倍左右。发动机拆解后,就是飞机其他部分的零部件,直到机身合金的部分拆完为止。你看着流程是不是很简单,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飞机拆解工作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它的本身并不挣钱,就拿最简单的铝材回收来说,飞机上的不同部位,不同零部件,所使用的铝合金也是不同的。但是每一种铝材的差异并不大,所以在拆解过程中,需要仔细分类,单独回收,而且还要保证每个零部件的质量,整个过程费时费力。关键是价格还低,按照正规流程拆解一架波音737或者空客A320,它的工时费不过10万美元,非常的不划算。那么拆解方要靠啥来存活呢,其实就是零部件。我们举个例子,一架退役波音737客机售价可能只有50万美元左右,但是一个合格的二手737起落架,就可以卖到近20万美元。这中间的利润差价就是拆解方得到的报酬。为啥差距这么大呢?主要和拆解要求非常严格有关系,因为二手零部件是要重新用到飞机身上,所以就需要确保这个零部件的完整性,然后拆下来的零部件不是随便就能装到飞机上去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检测,又叫“飞行适应性”检测。大家都知道,飞机检测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以C919为例,它在六年前就实现首飞了,但是为了取得各种证书,花费了整整六年时间。所以能满足适航检测的零部件,也是非常严格的,这就对拆解提出了非常非常高的要求,因为你必须得取得一系列的资格才行。比如拆解人员有没有专业的资质、拆解过程有没有按照标准来做、拆解下来的零部件质量如何控制等等,你需要搭建一个非常专业、标准非常高和技术一流的团队才行。当你拥有了这个专业团队后,还需要取得各大民航局颁发的许可证,叫145维修资质许可。但是这还没完,有了145许可证也只能证明你拥有拆解飞机的初步能力,而不是任何飞机都能拆解,必须再次在所在国民航局申请各种不同机型的拆解资质。取得了所有资质后,企业还需要出具相应的证明标签,证明这个零部件符合标准,可以在市场上出售。这个过程十分繁琐,而且投入巨大,很少有企业能够取得资质。世界飞机拆解专业公司中,55%位于美国,42%位于西欧,中国能够进行飞机拆解业务的企业只有9家,其中更是只有中飞一家是专业的飞机拆解公司,其余都是以飞机维修业务为主。中飞花了非常多的精力才取得了中国民航局、欧洲民航局、美国民航局颁发的145维修许可,但即使如此,也不是什么飞机都能拆,其中并没有A380拆解的资质,所以南航的A380才千里迢迢运到国外去卖。拆解其实算还好,毕竟技术和资金到位都可以发展起来,反而最后一个销售环节难度更大。大家可能会觉得,不就是卖东西吗,能难到哪里?卖东西的确不难,也不是什么技术活,它难得是壁垒对我们不利。一般飞机零部件想要流入国际市场,需要取得FAA或者EASA颁发的相关认证,有些航空企业还会要求获得双认证,否则零部件的价值会大大降低,甚至出现拒绝购买的情况。但是美国和欧空局会哪儿有那么好心给你一个证书,让你去抢他们的饭碗吗?当然不可能了,参考C919就知道了,它虽然通过中国的适航认证,但是至今未取得FAA和EASA的适航认证。这就是中国飞机拆解行业遇到的困难,可以说在整个产业链中,我们都处于劣势,想要突破不能单靠某个环节,必须整个产业链一起发展才行。但是这样又很麻烦,因为中国拆解行业的落后不是单一的技术或者是话语权问题,它的背后关系到国内外航空拆解发展和思路的不同。啥意思呢?我们从飞机拆解行业发展说起。国外航空业发展比较早,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诞生世界上第一款专门制造喷气式民航客机-英国的哈维兰彗星飞机。1958年,波音在为美国空军研制的KC-135空中加油机基础上,研制出其第一款喷气式民航客机——波音707。此后在波音、空壳等航空公司的努力,航空业逐渐走向了兴盛,而伴随航空业发展的就是飞机维修和拆解也得到了发展。1970年代时,拆解行业还未正式诞生,发达国家拆除飞机主要是为了维修,一些淘汰的飞机也会当做二手飞机,转售给亚非拉等国家再挣一笔。但是到了1980年代,其他国家的经济也发展起来,他们航空公司不再满足于二手货,而是追求原装进口。于是发达国家的二手飞机就越来越多了,只能当废品报废。直到2005年,空客建立了一个飞机拆解回收的示范性项目——PAMELA项目,完成了世界上首例整机拆解回收处理工作,建立了民航客机分类回收的一系列标准和方案。所以飞机拆解行业算是21世纪诞生的新兴产业。而中国飞机拆解发展就更晚了。由于我们对飞机的安全标准要求非常高,可以用生命至上来形容,所以航空公司运营的策略也是偏向保守,更倾向于购买新的飞机。即使飞机遇到重大问题,也是选择直接退役,而不是进行大修,所以飞机的二手零部件在中国并没有市场,拆解行业在中国一直都是处于滞后的阶段。直到2015年时,中飞租赁才在哈尔滨建成国内第一家飞机拆解公司,2018年6月才正式投入运营。2019年时,中国民航局才颁布具有指导和规范飞机拆解工作的《航空器拆解公告》,也就是说,我们的飞机回收和拆解还在探索当中。当然大家也不用担心,我们的航空工业发展的非常快,随着我们的C919/CR929等飞机相继诞生,我们的国际话语权和整个产业都会逐步完善。到那时,我们的飞机拆解和再利用都不会是大问题。只是在此之前,我们不要被C919的喜悦冲昏了头脑,也不要被话语权缺失泼了冷水,而是要继续卧薪尝胆,毕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以我们的发展速度,我们终将可以一飞冲天。加油吧各位。好了,我是熊猫,我们下期见!}
当然可以,报废飞机壳也没什么社会危害。找航铁集团飞机租赁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有两大类:一、经营退役报废的飞机,长期供应波音系列、空客系列、以及提供各型飞机的拆解、组装、运输及飞机复原等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水上摩托艇推上沙滩可能会对底盘造成损坏。在海滩附近活动时,摩托艇可能会对沙滩造成损坏,导致海岸线的侵蚀。摩托艇是靠喷射水流来推动前进、控制方向的,如果熄火,方向就不能控制,惯性会使摩托艇直冲岸边。在驾驶过程中不要离开海岸太远。请注意,以上只...
点击进入详情页本回答由无锡东方高速艇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有,找航空公司,航铁集团好像也卖,但是你顶多能买到中小型的干线客机,例如B737或A320之类的,这么多问题是不是都是你一个人提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航空公司是私企还是国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