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空间Z423的闪电宝是什么传功能是什么?

专栏/极空间Z423首发最新开箱体验,配置强悍,体验也超奈斯!2023年11月30日 12:10--浏览 ·
--喜欢 ·
--评论
动静科技粉丝:1176文章:217
关注自从从事自媒体以来,各种素材文档就把我手机电脑的储存塞得满满的。我就想着必须要加持一台NAS设备了!浏览了今年的新品,最让我眼前一亮的还是这款极空间Z423,为什么呢?因为它的硬件配置实在太强悍了,民用级型号NAS的硬件配置甚至可以向上对比友商的B端产品,有大佬用它跑分更是飙到了18万分,这不妥妥的养老NAS,可以满足我关于NAS的所有幻想!但是,纸面上的数据真的能说明一切吗?并不一定,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趁着双十一活动,赶快入手了极空间Z423旗舰款,看一看这款NAS配置性价比之王的实际体验到底怎么样!首先,从外观上看,极空间Z423采用了竖置的桶状结构设计,相比于传统的盒状结构设计来说,更能节省桌面空间,硬盘后续的维护拿取也十分方便。上手摸起来,能够感受到做工精致,手感愉悦,尤其是滑爽的硬盘架和安装方便,相较于Z4系列来说,品质上了一个大台阶。机器顶部的盖盒采用了独立磁吸上盖设计,能够避免灰尘进入,在不拆卸设备的情况下起到一定的防尘效果,十分贴心,省去了动不动就要除尘的麻烦。打开顶盖,可以看到硬盘笼、电源开关、Reset孔位、指示灯和部分USB接口等。其中,Type-C和USB-A各一个的USB接口,协议为10Gbps带宽的USB3.2Gen2,这使得传输速度可以达到惊人的1250MB/s,传输速度杠杠的。极空间Z423这次对硬盘笼也做了优化升级,安装起来十分简单,日常只需要将硬盘笼拉开,然后将硬盘按回去,就能够快速完成安装与拆卸而且,把手处还设计了锁定开关,在安装硬盘的笼位上锁住,这样在日常使用时,也能够避免误触。极空间Z423机身背部集成了电源口、视频接口、USB接口、网口和UPS接口,我旗舰版本还随机赠送了UPS,可以保证在意外断电的情况下支撑机器安全关机,确保数据不丢失。有的朋友可能会好奇,为什么Z423的25W热设计功耗会如此之高呢?那是因为它内部采用了双风扇设计,底部是一个大风扇用于进风,而PCB上还有一个小号的风扇组成风道。这样的设计无疑提升了散热效率,CPU无负载时30多度,和室温差不多了,硬盘也基本在30多度,比人体温还低,让设备运行不会因为高热而“卡壳”,也可以大大提高硬盘的使用寿命。在内部空间的设计和配置上,这款Z423表现也非常出色。它搭载了DDR4协议的SO-DIMM插槽板载内存槽,最高支持3200MHz频率,这意味着能够支持的设备范围更广,家庭场景能够轻松使用。而且相比Z4S来说,它性能更强劲,采用AMD锐龙7 5825U处理器8核 16线程,性能比第一代Z4 提升 600%,比上一代Z4s性能提高400%,GPU和视频的AI处理时间对比上一代也均提升10-60倍。而4个SATA 3.5+4个M2 SSD盘位的自由多存储池组合方案,灵活多变,开启了极空间私有云的全新“8”盘位时代。它的固态硬盘M.2槽位外形设计独特,最大支持到2280长度+PCIe3.0协议,这是常见的电脑规格,能够满足大众化的需求,博主也对机器进行了简单拆解,通过芯片上的标注可以看出,其eMMC使用的是江波龙Foresee全家桶,万兆网卡是Marvell的AQtion AQC113C,千兆网卡则是瑞昱的RTL8111,这样的配置在这个价格区间可谓非常良心。极空间ZOS软件系统本身一直是极空间NAS的亮点,简单易操作的系统让不具有任何网络存储的知识的小白能够立马上手体验。作为NAS来说,存储管理领域的功能是重中之重,极空间Z423将NAS的存储管理器已从核心中独立出来,实现了更强大的一键扩容,而且增加了碎片整理功能,让存储管理更为便捷。这个独立的管理器不仅提供了基础的监控功能,还能根据用户需求一键进行容量扩充和文件整理,这是NAS存储管理的一个重要技术突破。在网络传输协议方面,NFS加入了支持,这对于需要更低传输延迟的用户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以后传输速度更是大大提高。同时,研发团队还对使用率极高的SMB协议进行了单独优化,使其在小文件传输和与Apple产品的配合上也能够取得很好的表现。极空间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简单易用且非常具有娱乐性的软件系统。例如我最近新使用的虚拟机功能,可玩性真的特别强,能够适应多种不同系统需求,做到多种系统随时切换。此外,还有整理功能特别强的极相册功能,能够解决用户处理家庭数据,进行相册分类的苦恼。极相册可以根据照片的特征,人脸,拍摄地点,拍摄时间等自动进行分类,大大提高了数据管理效率,效果也非常不错,几千多张照片的识别,完成整个过程大约只需要十分钟,比网盘不知道要快捷多少。极空间一直以系统见长,后面还有极影视,极阅读,极音乐等众多功能等着我开发,如果有小伙伴好感兴趣的话,我会专门出一期极空间软件系统的测评。总的来说,极空间Z423在配置上非常奈斯,外观设计细腻,科技感强,独特的开合设计,让拿放硬盘都变得非常方便,摆放在家里颜值也很高,接口也非常多,能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绝对称得上家用NAS的天花板。就我的切身体验来说,这款产品确实配置上特别强悍,在搭载及空间简洁易用的软件系统,体验真的非常不错。不过就颜色选择来说,可选择性还是比较少,只有一款碳晶灰,对于有其他颜色需求的用户来说有点单调,期待后续能有Z4S那样珍珠白的配色。本文禁止转载或摘编------0}

2022-05-27 10:00:00
106点赞
535收藏
229评论
前言本文应该是我继之前坚果手机的万字评测以来写的最长的一篇评测了,耗费了相当多的时间精力,篇幅虽长,但废话很少,内容基本涵盖了这款极空间Z2S的各个功能、应用,并用大小标题作章节归类。虽然是众测产品,但优缺点一概不漏,干货满满,不过需注意的是文中所提及的一些问题,都是在当前系统固件版本下(v2.3.2022042901)所发生的,相信随着后期固件不断升级,会逐步修复完善。由于文章较长,建议大家先收藏起来,相信对你选购这款极空间Z2S乃至其它NAS产品都会有所帮助,如果觉得写的不错请点点赞关注下我,先在此谢过。说来惭愧,作为原盘收藏爱好者,没用过NAS也不玩PT,几十T的资源都是在电脑端使用迅雷或uTorrent下载,电脑下载主要有三个弊端,一是电脑空闲时挂机下载功耗高;二是无法远程操作;三是如机顶盒等设备通过SMB读取电脑中的文件不方便且不稳定,而此次众测的极空间Z2S,正能解决这些痛点。作为个人入手的第一款NAS产品,这篇评测没有同类产品对比,只从我的实际使用体验出发来解析这款极空间Z2S。个人用户玩NAS,如非剪辑、摄影等素材库需要,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为了下载存放影视剧等视频资源,所以这篇评测开头就暂且搁置大家已经比较熟悉的外观部分,先带大家看下这台极空间Z2S与影视资源的下载、分享、观看相关的核心功能。有必要先说下所连接的网络环境,千兆移动宽带,电脑和极空间Z2S均用网线连接到同一台千兆交换机上,交换机连接移动千兆光猫路由器,路由器同时连接电视盒子。以下所有测试均基于此。值得注意的是移动宽带的上下行速率及外网访问体验可能会与联通和电信宽带有些差距,所以文中的测试数据仅供参考。下载极空间电脑端程序或手机端APP监测到粘贴板复制有磁力链,界面中会自动弹出快捷下载窗口,此时可以选择使用系统自带“下载”工具或者“迅雷”进行下载。(下方均采用电脑端程序窗口进行演示)迅雷下载服务先来看我最常用的迅雷,选择后弹出迅雷,点新建任务自动添加磁力链,点确定弹出新建下载任务窗口,一系列操作与电脑端的迅雷并无二致。同时在电脑端迅雷(左)和Z2S迅雷(右)中新建三个相同的下载任务,并且关闭两者其它会占用网络的程序/任务,在相同的网络环境中,Z2S三个任务的下载速率有明显优势,并且速率波动更小。极空间Z2S的迅雷同时下载任务数最多为5个,通过查看设备监控工具发现下载数量会影响CPU使用率,5个任务同时下载时CPU使用率在60%左右。这里再新建2个任务,其中一个为等待状态,可以看到下载中任务数量会影响到单个任务的下载速率,通过更换不同任务进行测试,发现这款Z2S使用迅雷在目前网络环境下最高下载速率约为20MB/s,多任务满速下载时各任务的速率也是此消彼长的状态。为了验证这个最高速率,我又找了一部4月23号最新上架的电影《神秘海域》进行分次测试,电脑端迅雷最高下载速率达到68MB/s,Z2S内迅雷最高速率还是在20MB/s,可见这已经是其极限了。如遇到电脑端迅雷显示版权限制的资源,那在Z2S的迅雷中也照样是无法下载。迅雷服务中的功能较为精简,除了下载外,还能将保存在迅雷云盘中的文件下载到Z2S的硬盘中,不过有个bug,就是无法整个文件夹下载,只能下载子文件夹中的文件。此外希望能加入电脑端迅雷上有的子文件夹层级和每个文件夹下载进度的展示,方便用户在完成下载BDMV文件夹的蓝光原盘文件后查看其完整性。自带下载器自带下载器界面有介绍其更适合作为PT下载工具。下载器内可以添加HTTP/FTP/BT协议的下载链接,也可以添加电脑端(手机APP内为手机端)或极空间内的种子文件,进行解析下载。这里新建了与迅雷中相同的下载任务,除了个别热门资源外(比如新出的蝙蝠侠),绝大多数资源下载速率确实相比迅雷服务要慢很多,且有几个任务无法解析成功。不过使用下载器可以同时进行最多100个下载任务,CPU占用率也比使用迅雷下载服务要低很多,对于不玩PT的我来说适合用来挂那些迅雷限制或冷门龟速的资源。百度网盘备份百度网盘备份服务通过授权码登陆账号,登入后可对极空间Z2S硬盘与网盘中的文件进行互传,开启自动备份后会自动将网盘文件同步备份到Z2S的硬盘中,这对于工作中使用网盘的用户比较实用,重要资料两地存储更加安全。不过百度网盘的非会员的速率你懂得,大文件只能靠时间换速度了。分享打开个人空间,右键点击任意文件夹,可以看到弹出菜单里有下载到电脑、分享、设为共享、发起闪电传等快捷选项,覆盖了内网与外网的互传、分享功能,简单快捷。与电脑、手机之间的文件互传选择文件/文件夹点击右键——下载到电脑,将文件从极空间下载该文件到电脑,传输速率为100MB/s。从电脑上传文件到Z2S硬盘更简单,直接将文件拖拽到Z2S的个人空间内即可,传输速率同样为100MB/s。目前Z2S装的是块旧硬盘,测试速率本就在120MB/s左右,这个内网读写速度基本与硬盘直连电脑相差无几了。当然在手机APP中同样可以下载文件到手机存储内,测试同网络内5G WIFI连接下载速率为40MB/s。通过“分享”将文件分享给非极空间用户选择文件点击右键——分享,即可生成分享链接,并可选择3/5/7/30天的分享时效。将分享链接发送给亲友,对方复制链接到浏览器打开极空间——家庭私有云页面即看到所分享的文件,点击下载即能通过迅雷等工具下载。千兆网络环境下载速率约为3MB/s,下载中我有意将Z2S的网线拔掉,这边的下载速率立马降为0kb,说明这个分享并非通过官方服务器进行下载,而是利用内网穿透技术,从外网直接访问到本台Z2S进行下载。鉴于此,这个速率表现还是比较不错的,用来替代云盘、邮箱等来传输大文件从速度和便捷性上综合来说非常具有优势。此外被分享的视频文件可以直接在浏览器中打开播放,对于码流不高的视频播放、拖动进度还是比较流畅的。通过“共享”把文件分享给这台设备的所有账号用户选择文件夹点击右键——设为共享,共享后这台Z2S的所有绑定账号用户就能在其个人空间——共享文件内看到这个文件夹内容,需注意共享功能仅适用于文件夹。其他账号用户仅限于浏览和下载,无法修改、删除。其他账号用户也可以将共享文件复制到自己的账号空间内,由于这个复制粘贴是在Z2S的硬盘中进行,所以速率取决于硬盘性能。通过“闪电传”将文件分享给其他极空间设备用户选择文件/文件夹点击右键——发起闪电传,将生成的口令及密码发送给同样是极空间产品用户的亲友,口令默认时效为2天,可使用10次,可在设置内修改。对方复制口令密码到接收闪电传内即可实现设备到设备的文件传输。测试下闪电传的接收速度,我和另一极空间用户的两台Z2S最高都能跑到6MB/s,基本是使用“分享”传输速率的两倍,适合两台极空间设备间点对点传输大文件。小结没用过其它NAS产品,不过网上查了很多群辉用户反应外网访问速率也基本在3MB/s,还得折腾公网IP之类的,所以极空间Z2S这个速率应该算是比较快的了,再加之Z2S针对不同群体有不同的分享方式,操作简单,无需其它设置,特别是两台极空间设备间使用闪电传可达6MB/s,鉴于国内宽带上行受限的特征,这个速率已是非常优秀的表现,个人觉得该功能会非常有助于极空间产品的网络社区、论坛、用户群的发展。观看这部分内容主要谈下与日常观影追剧相关的极影视界面、播放器、HDM输出、解码能力。极影视界面极影视是一款集成了播放器功能的本地影视资源聚合界面,在电脑端程序、网页端、手机端APP、TV端APP中均可进入极影视来快捷访问Z2S上的影视资源。以电脑端程序中的极影视界面为例,左侧菜单栏是与影视内容相关的首页、我的影视库、共享分类,右侧子菜单内显示对应类目资源的电影海报墙及搜索栏,海报为在线自动匹配刮削。在设置内点击+添加内容,将我的文件/团队文件中的视频内容添加到我的影视库中,只需点选视频文件所在的文件夹,系统即会对其中包含的所有视频资源进行自动归类并生成海报墙。需注意的是,在此添加界面无法显示视频文件本体,所以需将其放在文件夹内方可进行添加。如果是BDMV原盘、iso封装等蓝光原盘文件,那么也需要将其放到上一级文件夹内方能进行添加。影视库智能分类模式下默认仅最近添加、电影、电视剧三个类目,分类逻辑是按照对应资源文件夹中的视频内容是单集还是多集将其归类为电影或是电视剧,所以并不准确,如上图几部纪录片合集和8K演示视频合集被归类到了电视剧中。虽然我可以点击增加分类按钮来增加纪录片类目并手动将所有纪录片导入其中,但操作后发现电视剧类目中的纪录片依旧存在,且找不到手动移除的方法。所以建议喜欢将资源类目细分的用户选择高级模式分类,自定义添加类目,并导入对应的资源内容,这个分类设置在电脑端程序、网页端、手机端APP、TV端APP中均可操作并会自动同步。这里我建议添加一个可共享类目,在类目菜单里选择设为共享分类,就可以将该类目下的所有影视内容一次性共享给所选的其他账号用户。同时建议再添加一个私密类目专门用来存放私密视频(你懂得 ),然后在类目菜单——更多分类管理将终端显示设为电视端不展示,确保隐私视频文件不会在大屏电视上显示出来,以避免某些场景下出现尴尬。点击海报左下角的菜单键可呼出菜单栏,进行对应的收藏、管理等操作,比如发现所匹配的影片信息不准确,可以手动修正。点击海报进入影片界面,上方影片剧集的介绍内容是来自豆瓣电影,下方为资源点播界面,点选即开始播放,多集资源可更改列表排布方式。播放器极空间Z2S在电脑端程序、TV端APP、手机端APP中均集成播放器,各个播放器的播放记录同步,支持同账号下的不同设备端续播。其视频播放策略是内网播放由Z2S将视频源码输出,由播放终端设备解码;外网播放由Z2S解码,终端播放。电脑端程序的播放界面,下方为控制栏,快进30s和快退10s这两个按键图标太像角度旋转了,建议修改下。右上角为菜单栏,在此能进行选集和设置,图钉键能将播放器窗口锁定在桌面最顶层避免被其它程序遮蔽,设置菜单内可以调整码流、音轨、字幕、声道、图像。播放器集成字幕搜索功能,在搜索时需手动精简文件名使结果更准确,如将(良医.The.Good.Doctor.S02E01.中英字幕.WEBrip.720P-人人影视.mp4)更改为(The.Good.Doctor.S02E01),从几部影视剧的字幕搜索结果来看,刮削的深度不错,但广度不够,比如《良医》可以搜到非常多的匹配字幕,但新出的《蝙蝠侠2022》却一个正确结果都搜不到,而在字幕库、伪射手网等字幕站上其实早几天就有其字幕提供下载了。TV端播放器的功能设置与电脑端大同小异,只是菜单设计上更符合遥控器操作。不过TV端多了一个局域网测速功能,可以测试电视/盒子端到Z2S的传输速率,某些蓝光原盘视频的瞬时峰值码率可达100Mbps,所以理论上传输速率达到100Mbps才能确保观看蓝光原盘文件完全无卡顿现象。手机APP端播放器的基础功能与前两者同样一致,不过多了转HDMI播放和投屏到电视两个功能键,方便用户在各种场景下将小屏转为大屏播放。HDMI输出极空间Z2S支持HDMI2.0a协议及4K@60fps视频输出,通过HDMI线直连电视/显示器让视频播放不受网络影响出现卡顿等情况,更适合用来观看蓝光片源。通过HDMI线缆将极空间Z2S连接到电视/显示器,未播放视频内容时屏幕壁纸为Z2S视频播放的相关介绍,目前该功能还处于beta版本,在播放某些格式视频时会有格式不支持、无声、黑屏等情况发生,且还不支持HDR色彩还原,播放HDR视频时会出现色彩偏淡偏白的情况。在手机端APP端将视频切为HDMI输出播放,电视/显示器便会出现视频画面,此时手机端APP会出现遥控器界面,可以在此对所播放视频进行操控设置,基本功能与播放器一致。目前HDMI输出未适配21:9显示器的分辨率,在21:9显示器上播放宽幅电影时左右上下均有黑边,比较影响观影体验,建议改进。视频解码能力(硬件、播放器)这里选择《教父》4K UHD蓝光原盘作为测试片,HEVC视频编码格式,影片主文件为88.8GB的.m2ts封装格式,这也是目前最主流的原盘格式。通过HDMI输出时视频是由Z2S本地解码播放,没有网络因素干扰,最能验证Z2S的解码能力。实际测试全片播放流畅无卡顿,点选进度条基本能秒跳至进度点,音频、音轨、字幕均正常,播放时查看设备监控CPU占用率在75±10%左右。唯一遗憾的就是目前Z2S还未支持HDR色彩还原,所以当前还不适合于通过HDMI线连接大屏电视作为HDR视频的播放设备,不过用来播放不带HDR的1080P蓝光原盘还是绰绰有余的。使用电视端(盒子端)极空间APP播放器播放这部影片时基本流畅,仅快进快退时需要花上几秒钟加载,瓶颈应该是在我客厅电视盒子的百兆网口上,包括HDR色彩缺失应该也是盒子的软硬件不支持所造成,除此之外一切正常。所以个人觉得使用一款带千兆网口、支持解码4K原盘、支持各种格式HDR(最好支持杜比视界)的电视/盒子/硬盘播放机配合这款极空间Z2S的源码输出来看4K原盘是目前最佳的选择。在使用电脑端极空间内播放器播放这部影片时遇到异常,表现为分辨率被强制降为1080P,且无4K(原画)选项,HDR效果缺失,内嵌字幕缺失,播放时经常遇到加载,且加载速度很慢。又播放一部1080P蓝光原盘,同样出现加载慢、缺字幕的现象。影片确实是源码输出至电脑,由电脑显卡负责解码的,这一点从电脑端GPU占用率可以看出,我这台电脑使用PotPlayer播放4K原盘影片毫无压力,上面测试过Z2S至这台电脑的传输速率也没有问题,所以个人推测问题大概率是出在电脑端极空间的播放器上。外观与硬盘安装极空间Z2S采用双层包装,外层瓦楞纸物流包装上有标注型号、配色、配置,这次众测拿到的是Z2S星空蓝标准版,无硬盘。内包装为手提式彩印纸箱,侧面有硬件配置表及产品特点简介。内容物一览、ZS2主机放在防震泡棉内,配件有电源、网线、硬盘安装螺丝包、防滑垫、使用手册、保修卡。极空间Z2S机身尺寸为长229.93mm;宽88.29mm;高134.1mm,造型设计延续了Z4的设计语言,体型圆润线条流畅,表面类肤质处理,星空蓝配色实际更接近深灰蓝,属于低饱和度的莫兰迪色系,无论是放在客厅、书房、卧室都很百搭。前面板上为极空间LOGO,按压面板上部即弹起,方可拆下。面板采用卡扣+磁吸方式安装在机身正面,拆装简单,拆下后机身正面及面板背面均有二维码,前者为注册绑定产品,后者为微信服务号。机身正面下方,盖板覆盖位置为电源键即两个USB接口,左侧为2.0,右侧为3.0,如果经常需要连接移动硬盘、U盘,可以购买Z2S的短款前面板安装上去,露出接口部分。电源键下方为状态指示灯,底面还有两枚硬盘灯,对应机身内部的左右硬盘位。两侧面的两道线条同样是来自Z4上的简化处理,一角的S标在外观上与Z2普通版作了区分。机身背面大面积冲孔为散热进风口,后方为散热风扇,支持智能调速,实际运行使用中几乎可以忽略风扇声,不同于一般机箱散热器往外吹风的设计,Z2S采用向内吸风的方式散热。顶部一颗顶盖拆卸螺丝。下方依次为HDMI接口(2.0a协议)、电源插口、千兆网口、复位键。新增的HDMI接口是Z2S相较Z2的重大升级之一。底部贴有产品铭牌,电源输入为12V 4A,约48W,四个脚上有软性脚垫,中间为散热出风孔。拧下背面散热孔上方的顶盖固定螺丝,向上抬起顶盖即可拆下,顶盖处的螺孔柱为铜制。卸下顶盖后就能看到内部的硬盘仓位了,仓位上方还有一片硬盘固定盖板,捏开卡扣向上提拉即可拆下。固定盖板上4个对应硬盘螺丝防震圈的位置做了减震设计。硬盘仓底部四个葫芦状定位孔用来固定安装在硬盘上的防震圈。一侧是两个硬盘SATA接口。将安装螺丝包中的螺丝和防震圈安装到硬盘两侧。再将硬盘防震圈对准底部的定位孔放下,然后往SATA接口一方推进卡入,SATA接口完全插入的同时底部的定位孔也正好卡到位,安装后硬盘非常稳固,不会松动摇晃。最后装回硬盘盖板,再装回顶盖即可。管理员账号与普通账号首个扫描Z2S机身二维码注册绑定的账号默认为管理员账号,此后再添加账号,都需要在管理员账号下的极空间用户中心内添加。如图我为我妈创建了一个账号并设置为亲情号,在管理员账号下的用户中心可以进行账号管理配置及注销,普通账号登陆名的手机号带后缀字母,登陆输入账号时勿忘。管理员账号和普通账号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权限的不同,可以看到管理员账号下的应用列表要比普通账号多出了设备监控、系统设置、安全管理、用户中心、硬盘搬家5个应用。关于账号的解释,可以将极空间Z2S比作一幢大厦(硬盘空间),那每个账号就是大厦内的各个房间(个人空间—我的文件),每个住户(账号用户)可以往自己房间内存放物品,但无权访问进入他人的房间,即便是大楼房东(管理员账号)也是如此,大家互不干扰。这个大厦内还有个公共空间(个人空间—共享文件),大家可以把物品放在公共空间内让其他住户欣赏复制(访问、下载),但无权破坏(修改、删除)。而大楼房东虽然无权进入其他住户房间,但掌控物业,有权赶走或接收住户(用户中心),监控大楼运行状况(设备监控),改装大楼(系统设置),设置安防(安全中心),甚至购买新大楼让所有住户搬进去(硬盘搬家)。亲情号管理员可在亲情号应用中添加其他用户账号为亲情号,并可为该亲情号用户配置添加自己账号个人空间内的照片、音乐、视频等内容,可以看做是一种指定用户的共享方式。如上所示我添加了我妈的账号为亲情号,并为其配置了我账号影视库内的电视剧类目。
我妈在手机端极空间亲情APP登陆后即可在视频分类里看到我所分享给她的电视剧类目内容,点击海报即可进行选集播放。极空间亲情APP是专门为不太会操作复杂的APP界面、也无需太多功能的小孩、长辈等人群开发,仅有照片、歌曲、视频、上传照片四大版块,界面极简、直观,除了能访问管理员所共享的照片、歌曲、视频外,亲情用户自己也能一键上传手机相册里的照片到Z2S,相册照片是绝大多数长辈手机内占用空间最多的文件,所以这个功能非常实用。系统界面设计极空间的系统界面设计无论是图标、层级、交互均是一线大厂的水准,这里以PC端为例,桌面化的界面设计,可添加/删除应用图标,左侧为DOCK栏,支持进入所有应用列表及显示当前已打开应用。上方为状态栏,其中任务中心内显示进行中或已完成的任务,包括文件的压缩处理,及除迅雷下载外的其它一切传输任务列表,消息栏展示任务完成通知及系统通知。用户图标栏可进行关机/重启、切换账号等快捷操作。设置图标内可进行屏幕锁定、缩放、日志提交等快捷操作。个人空间和团队空间内的文件夹层级设计和鼠标操作非常接近windows系统,左侧菜单栏有常用入口及文件分类,其中文件分类将文件按类型自动归类为图片、视频、音频、种子、应用、压缩文件、文档7个常用类别,一键直达,方便查看,文件夹内的文件支持鼠标圈选、Ctrl+点选、右键呼出菜单等操作,符合大多数电脑用户的使用习惯。与工作办公相关的应用功能除了作为家庭影音娱乐资源库外,极空间Z2S的很多功能还可以帮助用户在公司、家中,甚至旅途中进行简单办公、团队管理及团队协同。文档编辑Z2S内置基于金山文档的文档在线编辑功能,无论是在电脑端还是手机端均能随时在线查看、编辑Z2S内的文档,支持导出为PDF或图片等基本功能,在电脑端甚至支持通过连接电脑的打印机直接打印。解压缩Z2S支持在线压缩及解压缩,省去了传到电脑端操作的过程,实测使用普通方式打包压缩一个400MB的文件所需时间为3分20秒,此外还有速度优先和体积最小等压缩方式。文档同步文档同步功能即将电脑中指定文件夹中的内容自动同步更新到Z2S中进行备份,并支持单向同步和双向同步,单向同步后删除的电脑端内容Z2S中会被保留,防止误删。特别是对于时刻需要备份的工作资料文件夹来说更加稳妥省心。而双向同步则能通过Z2S将多台设备上的同步文件夹内容保持一致,并能选择更细致的同步策略,比如可选择电脑或Z2S任何一端的文件被删除后,是否保留另一端的相应文件。同步支持文档、图片等文件,且可以建立多个同步文件夹进行同步,方便用户分类管理。团队空间团队空间可看作是多人协同版的文档同步,新建一个团队空间文件夹(如上命名为团队文档3)并设置所有账号的访问权限(我的Z2S目前只添加了我妈一个普通账号故只显示一个),再将需要团队协同完成的文档、图片等文件放到文件夹内,被设置为读写、只读权限的账号即可在其账号的团队空间内找到该文件夹,并执行浏览、编辑等对应权限操作。Z2S可以添加多个团队空间文件夹并可设置独立的访问权限,方便公司内部按工作任务、工作小组等来归类划分。团队空间内的文档修改后可以通过协作记录来查看对应账户的修改记录,便于管理。文件收集文件收集是指Z2S用户发起一个收集任务,生成二维码和口令,将其发送给任何人。对方可以通过扫码或复制口令链接在浏览器上打开发起账号用户的文件接收页面,向其发送自己电脑或手机里的文件到该账号用户的Z2S内。如果选择自定义收集,还能对文件存储位置、发送端用户区分、单个接收文件大小、接收文件数量、接收文件格式进行设置,已确保接收效率及安全性。由于可以设置不限制所接收文件的体积及格式,所以其实这个功能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可以在影视资源群里发起一部电影资源的收集任务让大家来帮忙上传资源到我的Z2S内,不过个人觉得用在工作办公中会更加高效且更凸显价值。其它应用及功能保险箱保险箱顾名思义即用来存放最重要的文件的空间,在隐私性和安全性上均做到极致,首次开启该功能需设置一个6位数密码,如一旦忘记,那将无法打开保险箱,所以务必牢记。双硬盘ZDR模式下,保险箱内的文件均会被双备份,即便其中一块硬盘损坏,也不会造成重要文件丢失。适合用来存放重要的工作文件。文件去重往Z2S内传输下载的文件多了,就难免会出现重复文件,额外占用了存储空间,此时我们就可以利用个人空间内的文件去重功能,扫描出账号下的重复文件,进行选择删除,扫描结果按文件类型分为图片、视频、音频等7类,方便查看选择。极相册可将电脑或手机端的照片手动或自动备份进极相册内,并可开启AI识别对照片内的人像及场景进行智能识别,生成AI相册。且可以创建宝宝相册和家庭相册,将家庭成员账号设置为该相册成员,供全家人浏览和管理照片。手机备份手机备份除了能自动备份手机相册,手动备份手机中图片、视频、文档等文件至Z2S外,还支持微信文件自动备份,对于很多工作中使用微信号来沟通、传输文件的用户来说十分实用。音乐播放、极阅读极空间电脑端和手机APP上自带音乐播放器及阅读器,通过添加账号空间内的音乐、书籍到歌单、书库,方便用户随时欣赏。挂载外接硬盘极空间Z2S支持通过USB接口、SATA接口(空闲)将U盘、硬盘挂载为外接硬盘,还可以将支持SMB、WebDav协议的设备挂载为网络硬盘,在极空间内对其进行浏览管理。将极空间挂载为电脑硬盘在系统设置——挂在为磁盘中可将极空间自动挂载为电脑硬盘,设为开启并在电脑端安装一个WinFsp程序即可。此外通过在电脑文件夹地址栏输入192.168.1.4或者在文件管理器-网络中找到Z2S设备,输入用户名密码来直接访问极空间硬盘。设备监控设备监控中可以查看硬件信息、硬盘使用情况、设备状态监控,方便用户掌握设备状况。这里可以看到这台Z2S采用瑞芯微RK3568处理器、2GB DDR4运存、16GB eMMC内存。设置存储管理及ZDR动态双备份极空间Z2S在多盘备份上独创了ZDR动态备份,仅备份用户所指定的文件夹,策略更加灵活。在为存储池添加第二块硬盘后,系统会提示选择是将第二块硬盘作为扩容还是外挂,如需作为ZDR动态备份使用就选择扩容,下一步会再提示格式化所有硬盘还是无损扩容,按需选择后进入格式化。完成后即能在存储池管理中看到ZDR模式的两块硬盘,系统默认会将手机备份文件夹列为ZDR双备份,用户也可以自行设置增加需要ZDR双备份的文件夹,仅将重要文件进行双备份,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安全性和磁盘空间利用的平衡。需要注意的是仅支持根目录下的文件夹进行备份。文件和共享服务在系统设置——文件及共享服务中,用户可以进行设置Samba、WebDVA、DLNA、SFTP、NFS五种访问协议的服务。如开启Samba可以让电视、盒子等支持SMB协议的设备在局域网中访问播放Z2S中的影视剧;开启WebDAV后电脑可以把极空间添加成网络硬盘,等等,普通用户设置为默认即可,进阶用户可进一步研究折腾。远程协助远程协助方便厂家工程师登陆你的Z2S来查看、修复系统、应用所出现的问题,使用初期我就遇到极影视无法添加视频内容的BUG,联系客服后厂家工程师通过远程协助帮我修复好。此功能建议只在遇到系统、应用问题时联系客服后再开启。总结作为一个首次使用NAS产品的小白,这段时间使用极空间Z2S的学习成本几乎为0,系统界面、操作逻辑、功能设计都很直观、简易,这也是我推荐和我一样的NAS新用户选择这款极空间Z2S最大的原因,虽然它基于ARM架构,且不支持Docker(4g运存版本支持),但并不妨碍它很好用。从蓝光原盘收藏的角度来说,Z2S很好解决了我以往用电脑挂机下载的高功耗、无法远程操控、分享传输不便等痛点,不足是内置迅雷的下载速率最高只能达到20MB/s,对于一些热门资源下载不如电脑端快。但对于总下载速率未达20MB/s的单个或多个普通资源的下载,ZS2明显要更快且更稳定。从影视剧观看的角度来说,Z2S的极影视应用在类目管理、影片信息刮削、播放器功能、解码能力上均可圈可点,通过新增的HDMI接口连接大屏电视、投影,播放4K UHD原盘流畅,不过遗憾的是目前还未支持HDR色彩还原,所以只有通过在支持HDR的电视、机顶盒、硬盘播放机上安装极影视APP来访问Z2S播放才能有较好的体验。从共享功能的角度来说,Z2S将各种形式的共享功能做到了极致,有权重办公场景的文档同步、团队空间功能,也有权重生活场景的极相册、亲情号功能,为工作、生活带来便利和乐趣,特别是对于不会在APP端进行繁复操作的中老年人来说,亲情号APP绝对会让他们也觉得极空间Z2S是一件物有所用、物有所值的数码产品。综合体验下来,如果让我给这款极空间Z2S打分,我会给出85/100,待后期厂家修复文中所提及的几点问题,再加入对HDR色彩的支持,我会重新给出92分。全文完。希望大家收藏、点赞、关注,并在评论区各抒己见、友善讨论,再次感谢!
本文商品由什么值得买提供,并邀请用户撰写评测报告。更多新奇好物请关注众测活动~
}

大家好,我是加勒比考斯。
很高兴再次和大家见面,这次咱们来聊聊极空间NAS。
NAS市场经过2021年的大乱斗,如今2022年热度又达新高。除开传统NAS厂商群晖、威联通、华硕外,很多轻NAS厂商技术已趋向成熟并且也已进场,包括有极空间、海康威视、绿联、联想等等,这其中当属于极空间的呼声最高,接下来咱们从硬件、系统、功能以及使用体验等方面全方位认识一下极空间NAS。
1、极空间NAS硬件介绍
2、系统上手介绍
3、日常使用体验
4、NAS进阶玩法
5、总结
极空间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布了4款机型,分别是Z2,Z4,Z2S和新Z4,这4款NAS定位各有侧重,ZOS操作系统体验却是一致的。Z2S作为Z2的升级版本,采用ARM架构瑞芯微A55四核心处理器,主打入门级的存储与影音。新Z4作为Z4的优化版本,还是采用Intel celeron J4125 X86架构四核心四线程处理器,但是闪存容量大幅度提升。除开基础的功能外,还主打高性能功能拓展,如Docker等等。
极空间Z2,Z4,Z2S和新Z4的配置分别如下:
目前市面上售卖的只有Z2S和新Z4,这两款的价格分别是1399元和2799元,这个价格在NAS领域里面非常具有性价比,我从硬件方面来给大家做解读。很多玩家可能对Z2S新采用的瑞芯微RK3568不太了解,先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
极空间Z2S:
瑞芯微RK3568是一款定位中高端的通用型SOC,采用22nm制程工艺,集成4核arm架构A55处理器和Mali G52 2EE图形处理器,支持4K解码和1080P编码。RK3568支持SATA/PCIE/USB3.0等各类型外围接口,内置独立的NPU,可用于轻量级AI应用。RK3568支持安卓11和linux系统。
需要注意的是,瑞芯微RK3568的特色是支持4K H.265解码,且解码能力很好,特别适合影音播放这块,它的NPU芯片还特别适合作为相册的人脸识别的加速模块。此外,它集成了4核arm架构A55处理器,拿它和目前NAS方案最常见的Realtek RTD1296处理器相比,CPU性能提升50%、GPU性能提升 90%。这意味着这颗CPU是真的特别适合在入门级新手用户对于“影音照片”需求,最主要的是它便宜。
极空间新Z4:
极空间新Z4则是采用了Intel celeron J4125 X86架构四核心四线程处理器,这颗处理器被称为“低价神U”,一度风靡一时,无论是NAS、软路由还是商务小主机都纷纷采用这款U。它采用了14nm的制程,4核心4线程,4M的高速缓存,最高2.7GHz的睿频,已经可以和前几年的i3甚至低端i5相提并论。J4125的TDP功耗为10W,内置了UHD Graphics 600 GPU,4K H.265 10Bit解码能力和达到60Hz刷新率的4K显示多口输出,可以轻松地运行游戏和硬解4K视频,甚至在中画质的基础上,还能够流畅运行LOL等类型的游戏。
整体而言,Intel celeron J4125 整体性能在家用NAS里面真的已经算是拔尖的了。
咱们再看一下极空间Z4机身背部,拥有2个2.5G网口,通过有线连接传输速度可以到300MB/s+的速度,这个速度对于4K视频剪辑而言也没有压力。同时拥有2个2.5G可以做链路聚合,既可以故障转移,也可以将总速度提升至5Gbps。
先说结论,极空间太简单啦,没有之一!
咱们先来聊一下NAS近来这么火,但是知道的人还是不多呢?
这得从NAS的根本说起,NAS是网络附加存储,按字面简单说就是连接在网络上,具备资料存储功能的设备,因此也称为“网络存储器”。咱们可以认作它是一种专用数据存储服务器,其成本远远低于使用服务器存储,而效率却远远高于后者。它以数据为中心,将存储设备与服务器彻底分离,集中管理数据,从而释放带宽、提高性能、降低总拥有成本、保护投资。
按字面简单说,NAS就是连接在网络上,具备资料存储功能的设备,因此也称为“网络存储器”。NAS能做到的事情有很多,许多刚接触到 NAS 的玩家,大多是看上它的超大网盘、多人共享、远程下载等功能,但是不具体,考斯为大家详细解释下:
1、私人云盘,随时随地存储,跨平台文件共享,而且轻松跑满带宽。
2、NAS 具有超大容量,还有超高可靠性,比如说 RAID 阵列。
3、NAS 支持多种协议,如 NFS、CIFS、FTP、webDAV、SMB 等等。
4、NAS 可以多平台访问,比如安卓、iOS、Windows、MacOS、Linux、平板都行。
5、NAS 可以当做下载机、影音中心、虚拟机、软路由、游戏机等。
以上的体验需要再加上等等两个字,因为还有很多大神开发另类的玩法,比如影音娱乐、搭建远程磁盘、架设服务器、架设网站论坛、当 DNS 服务器、代码仓库、中转代理、跑虚拟机、跑脚本、赚积分等等。
但是也因此如此多玩法,如此地复杂,很多玩家把它等同于服务器,认为应该是企业机房里面用的设备,与自己平时的生活真的没啥关系,所以看到了也会高高挂起,不再深究。
实际上,在如今的“轻NAS”没来之前,传统NAS厂商威联通是完全按照服务器标准来进行设计的NAS系统,保证高可靠性的前提下,尽量说设计偏向消费级群体,但是如今呢,还是一如既往的复杂。
轻NAS厂商则完全不一样,他们就是从用户出发,根本没有服务器概念,他们完全着手于用户的需求,以互联网思维来做产品,从国内一线大厂挖设计师和工程师,设计的理念新颖活泼,对于NAS用户常用的存储卷建立、外网访问、影音播放、下载、同步等都直接选择现成的最优方案进行集成,就是全部给你最优解。
话题再转回到极空间,咱们来看一看。
虽然极空间两年来的产品无一例外都是硬件产品,但这家公司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强调自己是一家软件公司,而且他们对于软件系统的打磨,明显要比硬件来的更为频繁,这家公司在两年的时间里,更新了超过50个版本,上线超40个功能,针对苹果、安卓手机、电视机、Windows和苹果电脑客户端、微信小程序及浏览器7个终端,迭代超过400个App版本。
极空间对于系统的打磨的确是非常出色。
就拿最简单的影音播放来说,近半年时间里面,系统增添了ISO封装、BDMV原盘、本地NFO支持,源码/转码输出外,还完美支持ISO,BDMV,MKV等原盘4K蓝光影视文件,支持数百种视频格式播放。完善的字幕功能支持内嵌、外挂,还可以智能匹配,并新增HDMI2.0a接口,支持4K60p的输出,满足用户各类观影需求,几乎可以取代专业蓝光播放机。
最后咱们再来说,上手难易程度。
说到这里,咱们又要来说一下百度网盘了。作为国内最大份额的公有云盘,它的使用人数已达到7亿,是不是很恐怖?而且这么多年大家基本上没有听到吐槽百度网盘使用问题或者设计问题的声音,这说明百度网盘的界面交互设计和界面是真的符合大众的使用习惯。
极空间的UI界面可以说很大程度有参考百度网盘的设计,非常简单明了。一般而言,普通用户也是可以上手就能使用的很好。
考斯再来从使用层面解释一下,为什么极空间呼声如此高?
它的主要原因有2点:
1、界面简单、上手容易
2、解决了普通玩家的痛点:下载、电影、外网
首先咱们来看看极空间的使用状况,极空间的日常使用主要是以客户端为主,有手机和电脑的客户端,当然web也是一样使用。我先把手机极空间APP端的界面,还有web端的界面给大家呈现出来。
手机APP端界面
电脑web端界面
请注意,截图已经是所有的应用多罗列其上了,基础应用就这几个,十分方便玩家管理,当然极空间它也开始支持Docker 了,所以玩家完全可以拓展更多更丰富的应用来使用。接下来我通过以下教程来给大家进行最基础的玩法科普,包括有NAS的数据存储、看电影、照片备份、听歌、下载、网盘备份、Docker等。通过以下的讲解,希望大家可以快速入手。
NAS为什么说主要用来存储数据呢?主要点在于“安全”二字。因为它可以建立RAID磁盘阵列。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dent Disks,RAID),有“独立磁盘构成的具有冗余能力的阵列”之意。磁盘阵列是由很多价格较便宜的磁盘,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利用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
简而言之,RAID 可以提供安全性、读写性能、存储池容量,具体根据阵列类型而定!
RAID 方案常见的可以分为 6 种。
JBOD、RAID 0、RAID 1、RAID 5、RAID 6、RAID 10
JBOD(Just a bunch of disk)严格上来说不是一种 RAID,因为它只是简单将多个磁盘合并成一个大的逻辑盘,并没有任何的数据冗余。数据的存放机制就是从第一块磁盘开始依序向后存储数据。如果某个磁盘损毁,则该盘上的数据就会丢失。
RAID 0 无冗余备份,存储池包含所有硬盘容量,硬盘全部用来提升读写能力。简单而言:假设 10 块硬盘组成 RAID 0 阵列,存储池读写能力变成单个硬盘的读写能力的 10 倍!硬盘只要损坏一块,阵列内所有硬盘的数据会立刻丢失。
RAID 1 是一种镜像磁盘阵列,其原理就是把一块硬盘的数据以相同位置指向另一块硬盘的位置。RAID 1 又称为 Mirror 或 Mirroring,它的宗旨是最大限度的保证用户数据的可用性和可修复性。它只支持 2 块硬盘。存储池容量只有单块硬盘容量大小,不能提高存储性能,硬盘可以允许随机损坏一块。它的高数据安全性,尤其适用于存放重要数据,如服务器和数据库存储等领域。
RAID 5 将数据以块为单位分布到各个硬盘上。RAID5 不对数据进行备份,而是把数据和与其相对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存储到组成 RAID5 的各个磁盘上,并且奇偶校验信息和相对应的数据分别存储于不同的磁盘上。当 RAID5 的一个磁盘数据损坏后,利用剩下的数据和相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去恢复被损坏的数据。它的容量为(n-1) 块硬盘总容量,存储性能提升(n-1) 倍,硬盘可以允许随机损坏一块。
RAID 6 同 RAID5 一样,数据和校验码都是被分成数据块然后分别存储到磁盘阵列的各个硬盘上。RAID6 加入了一个独立的校验磁盘,它把分布在各个磁盘上的校验码都备份在一起,这样 RAID6 磁盘阵列就答应多个磁盘同时出现故障,它会进行两次奇偶校验,以提供写入保护,因而 RAID 6 的写入速度小于其它级别的 RAID。RAID 6 容量为(n-2) 块硬盘总容量,存储性能提升(n-2) 倍,硬盘可以允许随机损坏 2 块。但是在 4 块硬盘的情况下,RAID 6 的计算相较于 RAID 10 而言会更加密集,所以重建速度较慢。
RAID 10 其实结构非常简单,首先创建 2 个独立的 RAID 1,然后将这两个独立的 RAID 1 组成一个 RAID 0,RAID 10 容量为 2 块硬盘总容量,存储性能提升 2 倍,硬盘可以防止两个磁盘同时出现故障,但是这两块硬盘不能是存储同一份数据的硬盘。如果发生意外,RAID 10 重建速度较 RAID 6 更快。
大家对于各种 RAID 磁盘阵列的选择,拥有太多种方式,我就不一一列举。
极空间还提供了一个NVMe SSD插槽,这个插槽可以安装一块NVMe SSD进行高速缓存加速,如果你买的NAS硬盘跑不忙2.5G网口。那么这个NVMe SSD就可以充当“SLC Cache”,把整个存储池的速度提升到2.5GbE网口峰值。
此外,极空间还提供了一个ZDR动态双备份,这个也是我最喜欢的功能,我一直认为家用的话不需要组成raid阵列,只需要单块做卷即可。ZDR是极空间独有的存储模式,在此模式下硬盘容量大小可以不同,系统会把设置为“双备份”的内容,在两块硬盘上同步存储,以保证数据安全。其余内容仅存一份。玩家可以自主设置哪些内容进行双备份。这样硬盘的利用率比RAID1高,能存储更多的数据,也具备相当的安全性。
也就是说当一块硬盘故障损毁时,位于“双备份”文件夹中的内容将会在其他硬盘上有一份备份,所以您可以将重要文件或数据(例如:工作文件、个人照片等)的文件设置为“双备份”,以此保护重要文件在硬盘故障时不受风险。
电影是极空间的优势,具体如何体现呢?
极影视是极空间的专业影音播放模块,它支持ISO封装、BDMV原盘、本地NFO支持,源码/转码输出外,还完美支持ISO,BDMV,MKV等原盘4K蓝光影视文件,支持数百种视频格式播放。完善的字幕功能支持内嵌、外挂,还可以智能匹配,基本上可满足用户各类观影需求,几乎可以取代专业蓝光播放机。
海报墙
影片信息
影片详细信息
当然极影视背后采用了这么多技术,你从使用者的角度基本上是无感的,一般遇到电影只要打开播放即可,极影视足以保证你可以得到最佳的观影体验。这真的和一个蓝光播放机差不多了。接下来我拿几个4K高码率文件进行播放给大家演示一下。
码流可以选择原画,也可以转码1080P、高清以及标清。
音轨一般是中英文自动的,字幕可以自己选择,极影视抓的字幕非常齐全,基本上各国语言都有。
关于声道可以自己选择原始、立体声、耳机、单声道。图像则是可以调整亮度、对比度、色调以及饱和度。默认会增加饱和度20%,使得观感更艳丽饱满。
极相册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相册同步工具,非要拿一个对比的话,可能与手机自带的原生相册体验差不多,十分易用上手。
它支持把手机里面的相册也同步过来,并且自动分类好,这点做得非常好。
它还支持根据拍摄地点分类,可以看到每个城市的印象都有。
最后说一下它的AI识别。目前极空间的算法也支持AI人脸识别,可以将你相册里面的各个人物面部识别到并且进行自动归类整理,后续你只需点击该人物头条就可以打开所有拥有该人物的图片。
目前极空间的音乐播放也做得不错,无论是PC端页面还是手机端页面设计都十分好看。但是唯一不足的是不支持歌词,目前在NAS领域还没有一家能够支持歌词的,希望极空间是第一家。
PC端页面
手机端页面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极空间目前音乐播放支持的音频格式:8svx、aac、 aiff、 ape、 au、ape、 flac、 m4a、mmf、mp3、opus、VOC、 WaV、0gg、ra、 dvf、 tta、 MsV、dss、 wma。而且官方表明后续将逐步支持更多格式,敬请期待。
下载资源之前,咱们需要对资源的一些命名方式做些了解。包括咱们经常听说的4K蓝光原盘等。
这些资源可以从PT站点、BT站点进行下载。
PT介绍
PT定义:PT(Private Tracker)下载其实是原理类似BT下载的一种,但有两个明显的改进:一是私密的小范围下载,二是进行流量统计,其根据下载量决定你的权限。
与BT的差别:
1、PT的本质是基于 BitTorrent 协议的一种 P2P 下载,这点和BT是一样的。
2、PT是小范围的的下载。
3、会对用户进行流量统计,遵从公平原则。要下载多少,你就上传多少。
PT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玩法,需要入门,需要熟悉规则。
新手如何获得PT邀请码?
1、部分 PT 站会定期开放注册,需要及时关注信息;
2、找朋友求药,也就是让朋友邀请你进去;
3、或者到贴吧、论坛等等求邀请码;
4、最后一个方法就是捐赠,没有什么是钱解决不了的。
新手建议还是先玩小站练手。
BT介绍
BT(BitTorrent)下载对应的都是公开的网站,只要在网络能找到链接,就可以下载。BT是用户群对用户群,下载同一文件的人越多,且下载后,继续维持上传的状态进行“分享”,下载该资料的速度越快。
但是有一点咱们需要注意,就是“下载后,继续维持上传的状态进行分享,下载该资料的速度越快”,但是很多人会有以下行为:
1、下载完就关闭
2、直接删掉任务不做种
3、下载过程中,千方百计限制上传速度
此外还有某些吸血下载软件修改下载链路,数据都经过服务端,在服务端上限制只下载不上传。
等等这些行为,导致BT往往下载效果不如人意。如苹果是彻底封杀BT下载软件的。
BT站点一般网络上搜索,到处都是。
极空间提供了PT下载(下载工具)与BT下载(迅雷工具)。
咱们先说下载工具,极空间“下载”可以用来下载HTTP/FTP/BT协议的下载链接,种子,磁力链,但与迅重等专业的下载工具相比无法获得较好的下载速度,这类下载建议使用极空间内置的迅雷服务,本功能更适合作为PT (Private Tracker)下载工具。
需要注意,如果你想使用PT,请务必了解以下要点:
第一、确认你使用的PT站支持Linux版transmission。极空间下载采用的是Linux 版本transmission2.94版内核,得到主流的PT网站支持。
第二、你已经针对“下载”做了外网端口映射,端口号请在下载的设置中查看,默认为51413。如果没有进行端口映射,将无法上传或是上传速度极慢,同时很多PT站对于未做映射的用户下载速度也会进行限制,长期使用,有可能被PT站处罚。
第三、极空间下载支持IPv4和IPv6,可以到“设备监控”-“网络信息”中查看IPv6是否可用。某些运营商网络必须使用HTTPS的种子,请注意下载HTTPS种子文件。
至于迅雷工具,作为最好用的BT工具,它的用法应该不用再过多介绍了吧。
整体而言,极空间无论是PT还是BT给的都非常充足,完全够玩家来使用,如果还不够,没问题,极空间也把Docker安排上了。
进阶玩法:Docker体验
Docker 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让开发者可以打包他们的应用以及依赖包到一个可移植的 镜像中,然后发布到任何流行的 Linux或Windows操作系统的机器上,也可以实现虚拟化。容器是完全使用沙箱机制,相互之间不会有任何接口。
Docker对于许多玩家而言,一直感觉是一种复杂的东西,其实咱们只要简单理解它之后就会发现它其实很简单,尤其是极空间竟然给每个常用Docker还准备了详细教程,只要按照教程一步一步操作就不会有任何问题,轻松建好每个Docker。
打开Docker容器,可以看到容器概况,如果要添加镜像,直接点击“镜像”选项。
在镜像中可以看到,极空间给玩家准备了10个常用镜像,包括有阿里云盘、Qbittorrent、Plex、Jellyfin、Ubuntu、Emby、微力同步等,每个镜像都配置了详细教程,点击安装后直接按照教程一步一步来操作即可。
即使是普通玩家也可以轻松上手安装,十分简单。
接下来考斯就按照教程安装一个Qbittorrent,点击镜像下载,然后双击本地镜像,进入设置中,根据教程,我们需要设置文件夹路径,文件夹先提前设置好两个文件夹,名字分别为config、downloads。然后添加路径。
其次要新增端口,这个端口随便设置即可,但是不要与其他服务冲突。
最后设置环境,需要增加3个选项,分别为:
PUID:0
PGID:0
WEBUI_PORT:刚才设置的网口端口
完成后返回首页,就可以看到Qbittorrent地 快捷方式啦。
进入之后可以看到这个版本非常全面,该有的功能都有。
整体而言,极空间这个Docker体验真的很棒。
这篇差不多8000字,相当于是对极空间一个比较全面的介绍,当然很多细节我还没有提到,包括有它的一些特色功能如:闪电传、记事本、网盘同步、Mac备份以及保险箱等服务,经过考斯体验之后,是真的做到好用的程度,这些细节也从很大程度可以表明一个品牌的用心程度,极空间从人们使用细节出发,真的做了用户喜欢的NAS产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闪电宝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