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告知一下,目前很多包谷酒传统酿酒技术的白酒品 牌遇到最大的问题是?


1、酱香酒最好的产地是哪里?
全国酱酒以茅台镇生产的最为正宗,自古就有“出茅台、无酱香”一说。茅台镇以7.5平方公里范围内为酱酒核心产区,酒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其酿出的美酒得以名扬中外,缘于其独特又丰富的微量元素和微生物群,这一切造就了一个神奇的美酒之城。
2、酱香型白酒的主粮是?原料之一是?
酱酒的原料之一是仁怀当地糯性高粱,俗称红缨子高粱,也是酱香酒的主粮。红缨子高粱的特点:颗粒坚实、饱满、均匀,粒小皮厚,适于酱酒工艺里的多轮次翻烤,可保存其最佳营养价值。经古法酿制发酵,形成特殊的芳香化合物和多类物质,酿出地道酱香美酒。
3、酱香酒的原料之一赤水河,为何不用其他的?
茅台镇酿酒取源于赤水河,河水甘甜可口,酿出的酒尤为甘美,赤水河因水色赤黄而得名,是历代酿酒技师口口相传的美酒之河,也是我国有史记载最早的酿酒之地。
4、中国白酒有几种主要香型?
有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凤香型、兼香型、芝麻香型、特香型、豉香型、药香型、老白干香型、馥郁香型等12个香型。
5、按酿造工艺的不同,中国白酒可分为三种?
固态法白酒;半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
6、根据所使用酒曲的不同,中国白酒可分为5种?
答:大曲白酒;小曲白酒;麸曲白酒;小曲、大曲合制白酒:其他糖化白酒。
7、中国白酒的制曲原料主要有三种?
答:酒曲可分为大曲、小曲和麸曲,它们的制曲原料不同。大曲由大麦、小麦、豌豆制成,小曲用籼米或米糠,麸曲则由麸皮制成。
8、大曲原料选择就不同香型白酒有什么区别?
答:北方一般多以大麦及豌豆为原料,用以生产清香型白酒;南方以小麦为主,用以生产酱香型及浓香型白酒。
9、不同类型白酒的酿造工艺各有其特点,其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主要由几个步骤构成?
答:①酒精发酵;②淀粉糖化;③制曲;④原料处理;⑤蒸馏取酒;⑥老熟和陈酿;⑦勾兑调味。
10、白酒有什么作用?
答:使人兴奋;医疗保健;情感宣泄;去腥调香;交际礼仪。
11、饮酒六不宜是什么?
答:①不宜与咖啡同饮;②患感冒不宜喝酒;③不宜立即饮茶;④不宜急于看电视;⑤不宜啤酒白酒混喝;⑥服药期间不宜饮酒。
12、什么是酱香型白酒?
答:以高梁、小麦、水为原料,经传统固态法发酵、蒸馏、储存、勾兑而成的,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呈香呈味呈色物质,具有酱香风格的白酒。由于复杂的酿造工艺、苛刻的酿酒环境以及对人体健康的低损害度,酱香型白酒被称为中国白酒中的贵族香型。
13、酱香型白酒有国标吗?哪一年颁布的?什么时候实施?
答:有;GB/T26760—2011酱香型白酒国家标准于2011年7月20日发布:2011年12月01日实施。
14、什么是大曲?
答:以纯小麦为原料,粉碎成粗麦粉,加曲母,和水,踩曲制坯,经高温培养而成。
15、酱香酒酿造的基本工艺是什么?
答:酱香型白酒的基本工艺是“12987”工艺。即1年生产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
16、酱香酒为什么要端午制曲?
答:端午过后温度升高,满足制曲对高温条件的要求:同时端午左右小麦成熟,满足制曲对原料的需求。
17、酱酒制曲的基本工艺是什么?
答:酱酒制曲的基本工艺为:选择制曲原料——曲料粉碎——曲料配比——踩曲制坯——曲坯培养——成品曲质量鉴定。制曲以高温为关键特性。
18、酱香型白酒工艺中有“重阳下沙”一说,其“沙”是指什么?
答:酱香型白酒把生产原料——高梁称为沙。
19、为什么要重阳下沙?
答:以茅台镇酱酒酿造为标准,一是重阳节前后,赤水河河水清澈,满足酿酒对水质的要求:二是重阳节前后,当地小红梁成熟,满足酿酒对酿酒原料主粮的需求。
20、酱香型白酒的核心工艺是什么?
答:酱香酒的核心工艺是回沙工艺,即每轮酒醅都泼入上轮尾酒,回窖发酵,加强产香。酒尾用量应根据上一轮产酒好坏,堆集时醅子的干湿程度而定,一般控制在每窖酒醅泼酒1 5kg以上,随着发酵轮次的增加,逐渐减少泼入的酒量,最后丢糟不泼尾酒。
21、酱香型白酒的七个轮次酒各有什么特点及区别?
答:一轮次: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有酱香味,略有生粮味、涩味,微酸,后味微苦;酒精度≥57.0%(voI)。
二轮次: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有酱香味、味甜,后味干净,略有酸涩味:酒精度≥54.5%(v01)。
三轮次:无色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醇和、尾净;酒精度≥53.5%(voI)。
四轮次:无色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醇和、后味长:酒精度≥52.5%(v01)。五轮次:无色(微黄)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突出、后味长、略有焦香味;酒精度≥52.5%(v01)。
六轮次:无色(微黄)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明显、后味长、略有焦糊味;酒精度≥52.0%(v01)。
七轮次:无色(微黄)透明、无悬浮物:酱香味明显、后味长、有焦糊味:酒精度≥52.0%(voI)。
22、新酿造的酱香酒的存放年限有什么要求?
答:新酿造酱香型白酒必须经过三年以上的存放陈化,才能勾兑,所以酱酒醅烤出来以后必须经过“长期陈酿”这一道工序。
23、为什么酱香型白酒都选择用土陶坛存放?
答:因为陶坛的透气性较好,空气中的氧气能进入坛内,与酒产生“微氧循环”,使坛内酒液产生呼吸,从而加速酒的酯化、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正是陶坛这一独特的“微氧”环境和坛内酒液的“呼吸作用”,促使酱酒在贮存过程中不断陈化老熟,越陈越香。经过氧化还原等一系列化学反应和物理反应,有效地排除了酒的低沸点物质,除去了新酒的不愉快气味,乙醛缩合,辛辣味减少,增加了酒的芳香。陈化过程中甲醇等有害物质进一步挥发,酒体变得醇和;空气透过缸壁与酒液接触,缓慢氧化,使酒产生成熟的老陈味;同时酒中的酒精分子与水分子会以氢键形式进行缔合,从而使酒的口感变得更加柔和、适口,提高了酒的品质。
24、酱香型白酒的勾调工序是什么?
答:酱香型白酒的勾调工序为“盘勾”、“调勾”、“品勾”三道标准工序。新酒入库以后,经检验品尝鉴定香型后,装入容量为几百公斤的大酒坛内,洒坛上贴标签,注明该坛酒的生产时间,哪一班,哪一轮次酿制,属哪一类香型。存放一年后,将此酒“盘勾”,盘勾两年后,共经过三年的陈酿期,酒已基本老熟,进入“调勾”和“品勾”的精心勾兑阶段。精心勾兑后的酱酒,还需要在酒库里继续陈酿。一年以后,通过检查,如果符合或超过指标的质量标准,即可送包装车间包装出厂。
25、酱香型白酒的年份酒是怎么勾调出来的?
答:年份酒的主体酒一般为存期在五年以上的基酒,再适量添加存期更久远的老酒勾调而成。具体勾调比例各有异同。
26、酱香型白酒有多少种香味成分?
答:据权威检测,酱香型白酒有1400多种香味成分。
27、酱香型白酒可以添加外来物质吗?
答:酱香型白酒里无法添加外来物质。原因是酱香型白酒所含的1400多种具体物质成分用现有科技手段尚未完全检测清楚,自然无法添加外来物质。所以在中国所有白酒中,只有正宗酱香型白酒是以酒勾酒,属于真正的纯粮食品。
28、大曲酱香的出酒率一般是多少?
答:一般在23%左右。
29、酱酒的典型口味风格特点是什么?
答: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空杯留香持久。
30、感官鉴评酱酒有几个基本维度?
答:四个基本维度:色、香、味、格。
31、为什么酱酒会空杯留香?
答:空杯留香:即装过好的酱香型白酒的杯子,酒的气会保留很长时间,并且香气是绵绵不绝的沁人心脾。主要原因是聚合后的大分子酒精、多种含有芳香气味的酯类等挥发的速度慢,而一般的酱香型白酒的酒精分子小,具有芳香气味的酯类少,挥发的速度快,而劣质白酒会很呛人。
32、酱酒的典型颜色有什么特点?
答:酱酒的典型颜色为无色或微黄,储存时间越长的酱酒,颜色会呈现出微黄或淡黄色。
33、酱酒品鉴时闻香有什么要求?
答:1)酒杯置于鼻下,头略低,杯与鼻保持1—3cm距离。
2)只能对酒吸气,不要对酒呼气。吸气量要一致,不要忽大忽小,吸气要平稳。
3)可轻晃酒液使香气溢出,以增强嗅感。用鼻进行闻嗅,记录其香气特征。
4)闻香不尝酒,一轮闻完再尝。同时注意闻香的间隔,以防止杯与杯的影响。
一般来说,香味越重的酒龄越短。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窖藏或装瓶的酒经过长时间的老熟,酒的柔和度增加,而香气则减弱了。
34、酱酒品鉴时品味有什么要求?
答:1)喝入少量样品(约2mL)于口中。
2)酒液入口后,使酒液接触舌尖,舌边,并平铺于舌面和舌根部,全部接触味蕾,然后再用舌鼓动口中酒液,使之充分接触上颚、喉膜、颊膜进行全面辨味。以味觉器官仔细品尝,记下口味特征。
3)品味酒的醇甜、醇厚、丰满、细腻、柔和、谐调、净爽及刺激性等情况。
4)2—3秒钟后,可将酒咽下,然后使酒气随呼吸从鼻孔排出,检查酒气是否剌鼻及香气的浓淡,判断酒的回味。
35、为什么酱酒的标准酒度是53°?
答:53°是酱酒的标隹酒度,因为53°是酱酒中各种物质成分缔合最紧密、最融洽的度数。
36、酱酒总酸与其他香型有什么区别?
答:优质酱酒的总酸远远高于其他香型白酒,这也是酱香白酒成为健康白酒的重要基因,优质酱酒酸的标准值不低于1.4。
37、是不是存期越久远的酱酒越好喝?
答:酱酒存放年限越久其老熟度越高,香味越是幽雅,但是一般超过15年以上的老酒都是作为重要调味酒使用,直接饮用并不见佳。
38、为什么说酱酒有益人体健康?
答:酱酒属于纯粮固态产品,并经过多轮次发酵、长期储存,体系非常复杂,用不同年份、不同轮次、不同典型体、不同酒精度的酒样来精心勾调而成,酱香酒经过长期陈酿和精心勾兑后,不仅香味香气成分组成十分复杂、丰富、协调,而且酒体蕴涵有多种有益健康的微量成分。
39、酱酒分子结构和其他香型白酒有何区别?
答:酱香酒不能等同于普通白酒及其他名酒和洋酒,酱香酒经高温蒸馏和三年以上陈酿后,容易挥发的小分子物质已经通过化合反应生成大分子物质。
40、酱酒的年挥发率是多少?
答:在正常储存条件下,酱酒在陈酿过程中年损失率不超过3%。
41、酱酒主要含有哪些有益物质?
答:酱香酒含有大量的酸类物质。由于酒精相对容易挥发,所以接酒时开始酒精度高,后面越来越低,而酸相对来说不易挥发。酱香酒所含的酸类物质是其他白酒的3~4倍,而以乙酸、乳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有利于人体健康。同时,酱香酒的天然酚类物质多。医学界认为葡萄干红酒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其原因就是酒中含有大量的酚类物质。根据白酒专家分析,酱香酒中的酚类化合物是其他名优酒的3~4倍。
42、喝酱酒为什么不上头?不烧心?
答:酱香酒蒸馏时的接酒温度高达40℃以上,能最大限度地排除如醛类及硫化物等有害物质。酱香酒中易挥发物质相对较少,不易挥发物质相对较多,对人的刺激小,所以饮后不上头,不辣喉,不“烧心”。
43、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天饮用多少酱酒为宜?
答:人体肝脏每天能代谢的酒精约为每千克体重一克。一个60千克体重的人每天允许摄入的酒精量应限制在100克以下。酱酒由于相对健康,每天饮用量控制在150克内为宜。
44、解酒主要有哪些方法
答:食醋解酒;柑橘皮解酒;白萝卜解酒;鲜橙解酒:生梨解酒:唐茶水解酒;鲜牛奶解酒……
45、酱酒储藏对环境有什么要求?
答:一般要求恒温恒湿、避震、通风的相对稳定的环境。
46、为什么说低价格定位不适合酱酒?
答:酱酒的长生产周期及高生产成本决定了酱酒的市场表现价不应该低端化,否则不具备说服力。
47、酱酒的分类
答:酱酒按其生产工艺分为捆沙酒、碎沙酒、翻沙酒、窜沙酒四大种类,品质为依次降低。
1)、捆沙酒:严格按照传统茅台酒工艺进行生产,5斤高粱5斤酒曲出1斤酒,出酒率低,是常说的大曲酒,品质最好。
2)、碎沙酒:3斤高粱3斤酒曲,用粉碎的高粱酿出的酒称为碎沙酒,出酒率较高,品质一般。
3)、翻沙酒:用捆沙酒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药后酿出的酒。
4)、窜沙酒:用捆沙酒最后第九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加入食用酒精蒸馏后而来
48、酱酒品评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酱酒品评一般以感官品评为主,也可以通过科学仪器分析酱酒详细指标。
49、品评酱酒对品酒环境有何要求?
答:品酒室要求光线充足、柔和、适宜,温度为20℃~25℃,湿度约为60%。恒温恒湿,空气新鲜,无香气及邪杂气味。
50、品评酱酒对品酒杯有何要求?
答:品酒杯是评酒的主要工具,它的质量对酒样的色、香、味可能产生心理的影响。品酒杯可用无色透明、无花纹的高级玻璃杯,大小、形状、厚薄应一致。白酒的标准评酒杯是郁金香型品酒杯,它的特点是腹大口小,腹大蒸发面积大,口小能使蒸发的酒气味分子比较集中,有利于嗅觉。
品酒杯要专用,以免染上异味。在每个品酒杯外杯壁标注编号,在每次评酒前酒杯应彻底洗净,先用温热水冲洗多次,再用纯净水或蒸馏水清洗,用烘箱烘干或用白色洁净绸布擦拭干净。洗净后的酒杯,应倒置在洁净的瓷盘内,不可放入木柜或木盘内,以免感染木料或涂料气味。
51、品酒员应具备哪些素质?
答:要求感觉器官灵敏,经过专门训练与考核,符合感官分析要求,熟悉白酒的感官品评用语,白酒的特征。评语要公正、科学、准确。
52、感官鉴评酱酒有几个基本维度?
答:四个基本维度:色(即用肉眼观察酒的色调、透明度和有无悬浮物)、香(主要考查酒的溢香性、喷香性、留香性)、味(指酸、甜、苦、辣、涩、咸等基本口味)、格(又称风格,也称酒体。在整个品酒过程中,要眼观其色、鼻闻其香、口尝其味,综合色、香、味的感受来确定风格)
53、为什么酱酒的标准酒度是53°?
答:53度是茅台酱香酒酒精浓度科学合理。科学测定,酒精浓度在53度时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缔合得最牢固,加之要经三年以上的窖藏陈酿,所以茅台酱香酒较柔和,酒度高而不烈,对人体的刺激小,醇和回甜。
54、酱酒总酸与其他香型有什么区别?
答:优质酱酒的总酸远远高于其他香型白酒,这也是酱香白酒成为健康白酒的重要基因,优质酱酒酸的标准值不低于1.4。
55、酱酒指标中固形物指的是什么?
答:是指在指定的温度(100℃~105℃)下,经蒸发排除乙醇、水分和其他挥发性成分后的残留物。酿造用水中的无机成分是固形物的主要来源。
如果水中有较大量的无机盐和不溶物,不仅会使成品酒固形物超标,也会影响酒的口味,甚至出现沉淀或浑浊现象,这样的水质必须进行预处理。
56、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原料包括哪些,比例为多少?
答:酱香白酒的生产原料主要是高梁和小麦,其中高梁为主粮。小麦为大曲原料,比例一般为1:1。
57、酿酒时,为什么每次发酵完,入窖前都要用尾酒泼窖?
答:尾酒泼窖可以使粮食发酵更加充分,加强产香。
58、茅台镇传统酱香酒的制造过程有那几步骤?
答:茅台镇传统酱香酒的制造过程,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主要包括选料、制粬、酿酒、贮存、勾兑、检验和包装这样七个重要环节,这些环节决定着茅台镇传统酱香酒的最终产品质量,酒的风味。
59、什么是茅台镇传统酱香酒生产工艺?
答:茅台镇传统酱香酒生产坚持采用传统的大曲酱香工艺。以小麦和高粱为原料,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镏酒,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正是茅台人对传统大曲酱香工艺的坚持,因而酿造了纯正的酱香白酒。
60、茅台镇传统酱香酒的勾兑流程是?
答:茅台镇传统酱香酒的勾兑流程首先要选定库存到期酒、反复鉴定确认、类别选定、勾小样、小样调和记录、加增香酒和陈年老酒并记录、小样送检或复审小样成功、按比例换算勾兑各种酒数量、按计算量对照分类入酒槽、种类酒在槽内相互调和混为一体,勾兑成型。
61、酱香型白酒酿造的基本工艺是什么?
“129871年生产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
62、酱香型白酒为什么要端午制曲?
因为端午节满足了制曲为高温,小麦等条件的满足。
63、酱香型白酒生产过程的“四高”工艺具体指什么?
答:即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馏酒、高温发酵。
64“三长”具体指什么?
答:制曲时间长、馏酒时间长、储存时间长。
65、酱香型白酒工艺中的“下沙”和“糙沙”分别指什么?
答:酱香型白酒生产的第一次投料称为下沙,一般都是在重阳节,即阴历的九月初九。每甑投高梁350kg,下沙的投料量占总投料量的50%。酱香型白酒生产的第二次投料称为糙沙,时间一般为下沙一个月后。
66、酱香型白酒的核心工艺是什么?
答:酱香型白酒的核心工艺是回沙工艺。
67、新酿造的酱香型白酒的存放年限有什么基本要求?
答:新酿造酱香型白酒必须经过三年以上的存放陈化,才能勾兑,所以酱酒酿制出来以后必须经过
68、为什么酱香型白酒都选择用土陶坛存放?
“微氧循环”,使坛内酒液产生呼吸,从而加速酒的酯化、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
正是陶坛这一独特的“微氧”环境和坛内酒液的“呼吸作用”,促使酱酒在贮存过程中不断陈化老熟,越陈越香。
经过氧化还原等一系列化学反应和物理反应,有效地排除了酒的低沸点物质,如醛类、硫化物等。除去了新酒的不愉快气味,乙醛缩合,辛辣味减少,增加了酒的芳香。
陈化过程中甲醇等有害物质进一步挥发,酒体变得醇和;空气透过缸壁与酒液接触,缓慢氧化,使酒产生成熟的老陈味;同时酒中的酒精分子与水分子会以氢键形式进行缔合,从而使酒的口感变得更加柔和、适口,提高了酒的品质。
69、酱香型白酒有多少种香味成分?
1400多种有益成分。
70、酱香型白酒可以添加外来物质吗?
1400
71、酱酒的三种典型体的确立与命名是如何完成的?
答:酱酒香型的确立和三种典型体的发现是由茅台酒厂原副厂长、一代酱酒勾调大师李兴发完成的。他分别为它们取名:酱香味道好,口感幽雅细腻的称为“酱香”;用窖底酒醅酿造,有突出窖泥香味的称为“窖底”;香味不及酱香型但味道醇甜协调的称为“醇甜”。
后来,这三种香型被证实为构成正宗酱酒香型的三种典型体。三种香型的确定,为酱酒实现质量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中国酱酒的香味和工艺的标准化、规模扩大和品质提升均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965年下半年,轻工部在山西召开的茅台酒试点论证会上正式肯定了酱酒三种典型体的确立和酱香型的命名。
72、为什么说酱酒有益人体健康?
答:酱酒属于纯粮固态发酵食品,并经过多轮次发酵、长期储存,标准体系非常复杂,用不同年份、不同轮次、不同典型体、不同酒精度的酒样来精心勾调而成,酱香酒经过长期陈酿和精心勾兑后,不仅香味香气成分组成十分复杂、丰富、协调,而且酒体蕴涵有多种有益健康的微量成分。
73、酱酒分子结构和其他香型白酒有何区别?
74、酱酒主要含有哪些有益物质?
答:酱香酒含有大量的酸类物质。由于酒精相对容易挥发,所以接酒时开始酒精度高,后面越来越低,而酸相对来说不易挥发。
酱香酒所含的酸类物质是其他白酒的3~4倍,而以乙酸、乳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有利于人体健康。
同时,酱香酒的天然酚类物质多。医学界认为干红葡萄酒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其原因就是酒中含有大量的酚类物质。根据白酒专家分析,酱香酒中的酚类化合物是其他名优酒的3~4倍。
75、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天饮用多少酱酒为宜?
人体肝脏每天能代谢的酒精约为每千克体重一克。一个60100150克内为宜。
76、与其他香型相比,收藏酱酒有哪些优势?
答:酱酒存储期越长越好,而其他香型白酒存储最佳时期一般只有三、五年。酱酒随年份增加其市场价值也随之升高,而其他香型白酒不具备这一价值。
77、什么样的酱酒才具有收藏价值?
答:酱酒的收藏有三个方向:好产区的酱酒、大品牌的酱酒、大容器装的酱酒;
78、酱酒收藏以多少度数为宜?
答:53度的大曲酱酒具备较好的收藏价值,其他度数或非大曲酱酒不具备收藏价值。
79、为什么说酱酒收藏容器越大越好?
答:大容器装更有利于酱酒的老熟和醇化,更有利于口感和风味的提升。大容器一般指陶瓷的材质而不是玻璃等其他材质。因为陶瓷的材质才保证了酒质好和空气之间的互动和呼吸。
80、酱酒储藏对环境有什么要求?
81、酱酒收藏是不是原产地储存效果更好?
答:是。一般情况下,原产地气候环境更有利于大坛酱酒老熟,并且在原产地,更有利于保持其品质稳定。
82、如何辨别藏酒的品相价值?
答:首先看酒瓶瓶体,是否完好无损;瓶贴是否齐全、完整,正背标是否干净,是否损坏,是否有污渍;瓶口封膜是否完整,是否开裂:瓶盖密封是否完好,瓶内酒液是否圆满,有无挥发跑液。
83、为什么说低价格定位不适合酱酒?
答:酱酒的长生产周期性及高生产成本性决定了酱酒的市场表现价不应该低端化,否则不具备说服力。
84、为什么说适量饮用茅台酱香酒还有利于身体健康。
1993年5月28日,新华社发文《国酒茅台新发现,天天饮用不伤肝》。
这篇报道源于医院对当时茅台酱香酒厂职工的体检。检查发现,长期饮用茅台酱香酒的职工身体非常健康。
这篇与传统医学理论相悖的报道引起肝病专家程明亮教授的注意,他大胆做了《贵州茅台酱香酒对肝脏的作用及其影响的研究》的课题。
通过实验,专家们惊讶地发现,茅台酱香酒中含有抗衰老的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含有能诱导肝脏产生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的金属硫蛋白。
85、为什么地道的酱香酒只能在茅台镇酿造?茅台镇有什么酿酒的秘密?
答:酿造传统纯粮的酱香酒有四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①贵州茅台镇空气中特有的微生物群体(茅台镇独特的环境,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四季无风,适合微生物菌群的生长繁殖);
②赤水河的水,河流沿岸没有工业污染,是长江上游至今保护最好的一条支流;
③贵州当地糯性小红高粱红,粒小皮厚,支链淀粉高,能经受住酱香酒多轮次的烘烤蒸煮;
④特有的酿造工艺,粮食破碎率小于等于20%。端午制曲,重阳下沙,七轮出酒,长期窖藏,精心勾调。
86、酱酒遇冷空气怎么变浑了或者有絮状物?
答:中国白酒大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可偶尔会碰到一瓶白酒出现浑浊、沉淀现象。随着温度、酒精度的变化,白酒中的溶解物质出现过饱和状态,而出现结晶物。形状有针状、片状、粉状、絮状等;颜色有乳白色、灰白色、淡黄色、棕色、蓝黑色、绿色等。
基酒中高级醇类和高级脂肪酸酯类含量过多会引起沉淀。由于高级醇类和高级脂肪酸酯类溶于酒精而不溶于水,当对酒遇冷空气时,酒中的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及某些高级酸、高级醇类因溶解度变化而析出,造成成团的絮状物沉淀或白色浑浊。特别是装瓶后的白酒,当外界气温变化过大,这种现象就更容易发生。
87、喝酱香酒对人体的好处?
答:①不上头—— 酱香酒蒸馏时接酒温度高达50度以上,高温下有效地挥发了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
②不口渴——53度的时候,是水分子和酒分子结合最好的时候,经过肝脏不需要额外的水去分解,所以饮酒后不会大量饮水。
③不伤肝——酒中的有益菌刺激肝脏产生金属硫蛋白,其对肝脏的星状细胞起到抑制作用,使之不分离胶离纤维,也就形不成肝硬化了。酱香型白酒酸度高,是其他酒的3至5倍,而且主要以乙酸和乳酸为主,酸主脾胃,保肝,软化血管。
④酒中存在SOD活性因子能够清除人体内多余的自由基,有抗肿瘤、抗疲劳、抗病毒、抗衰老的作用。
88、酱酒会过期吗?
如果保存得当,酱香型白酒存放几年或几十年也不会过期。
89、为什么我们不能叫“赖茅”酒?
(原)“赖茅”酒是赖雨生父兄所创、1953年三茅合一并入茅台集团、2009年赖雨生孙辈赖茜茹传承赖家茅酒、所酿之酒品牌命名“赖氏酱酒”
90、为什么要用小酒杯喝酒?
小酒杯可以最大限度的聚散出酱酒陈酿的香气,从色泽、香味上能与白酒相辅相成,享受小口慢酌白酒带来的风味刺激感。
91、为什么酱酒醒酒快?
酱酒的酸度是其他酒的3--5倍,而且主要是以乙酸和乳酸为主,具有一定健脾、保肝、软化血管的功能,同时酱酒因为酒精分子与水分子紧密结合,易挥发物质少、可以快速代谢、因此醒酒更快!
92、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喜欢喝酱香酒?
从流量来看,酱香是网红:谁最受大众喜爱谁就能引领潮流。
从段位来看,喝酒进阶是清香、浓香、酱香:白酒不同于威士忌之类的洋酒,采用独特的纯粮工艺酿造,有独特的风味,不懂的人不爱喝,上道的人爱得要命。
93、为什么很多人越来越不喜欢喝杂酒了?
以前喝酒总觉得意犹未尽,白的、红的、黄的一通乱饮。现在更喜欢细品白酒的醇香。如果在一餐当中喝了白酒,就绝对不会喝其他种类的酒,专一不仅是出于对身体健康的考虑,更是一种稳重。
94、同一种酒,两次喝,感觉口感不一样,消费者会以为酒的品质发生了变化,怎么解释?
答:①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情,会影响品酒的感受。所谓“酒入愁肠愁更愁”,一个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酶的分泌活跃程度难免下降,而“酒逢知己千杯少”,就是好朋友之间说话开心,从体内排出乙醛也多,而且喝的时间长,乙醛有更充足的时间被转化。不同的身体状态,以及不同的时间段,喝酒的味道会感觉不一样。②饮酒环境、温度不一样,酒的口感不同。传统酱香酒,七轮取酒,每个调酒师的每个轮次的量放的不尽相同。个人的身体状况在两次喝酒时有可能会不同,味蕾对酒香的敏感度也会有变化,口感会产生差异,就像人感冒了:原来喜欢吃的东西也没有了食欲,同样的东西口感自然不同。
95、酱酒的起源?
酱酒的起源是在西汉武帝时期,那时候叫“枸酱酒”。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就有记载,汉武帝刘彻和使臣唐蒙出使南越(南越字幕解释:现在的广州),在南越王的宴席上,喝到了鳍部(鳍部字幕解释:现在的仁怀)酿的枸酱酒,当时的鳍部就是今天的仁怀市,汉武帝喝了之后称赞到非常好喝。
后来、唐蒙为了取悦汉武帝,回去的途中故意绕道从鳍部经过,在鳍部拿了几坛酒,在一场宴席上献给汉武帝,就有了“唐蒙饮枸酱而使西域”的说法。
以史为鉴,记录了酱香型白酒起源的雏形,证明了在汉朝时期,仁怀市一带已经盛产了酱香美酒一说、也是酱酒的起源。
96、酱酒的确立?
从西汉武帝时期到清朝时期,茅台镇酒业越来越发达和兴旺,那时候基本上家家户户酿造的都是茅台烧春酒,酒坊比较多,最为知名的是“成义”“荣和”“恒兴”三家酒坊。
恒兴酒坊的产量、销量、知名度是当时的龙头老大。
到1953年以后,成义、荣和、恒兴(赖茅酒)三家私营烧坊被合并,共同成立了国营贵州茅台酒厂。酒厂的师傅李兴发与他们团队,在后来确立了茅台酒的三种典型风味:酱香、窖底香、醇甜香。在三者之中,酱香比较突出,就把酿的酒统一称之为酱香型白酒,这就是酱酒最终的确立。
97、酱酒为什么火?
酱香型白酒如今从茅台热到茅台镇热,再到贵州酱酒热,再到全国酱酒热,酱酒热潮似乎席卷了整个行业。
酱酒火真正的原因是人,喝酒的大众,2020年疫情之后,人们的健康理念增强,既然喝酒不能避免,何不喝得健康一点?而纯粮食酿造、不添加任何外来物质的酱酒让大家既满意又安心,一个人喝了说好,传给另一个人,另一个人喝了好,又传给其他人,以此类推,了解酱酒,喝酱酒的人自然越来越多。
人是环境的产物,从远古时期到现在,没有人,谈何发展?你觉得呢?
有人说酱酒火,是因为茅台的借势,没有茅台酒就没有酱香酒,因为茅台酒的兴起带火了其他酱酒品牌。
当然还有其他原因:茅台借势、资本推动、经销商多。因为酱酒资源的稀缺性和口感酒质的高价值性,加上2020年茅台酒价值破万亿,吸引了很多资本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酱酒火也有资本家在背后推动。
98、酱酒的500ml,是多重?
按照正常的单位换算来说,1000ml的水,重1千克,那500ml的水重500克,就是1斤重。
这样换算的话500ml的酱酒就是1斤重,那我为什么说不是一斤重呢?因为计算方法没错,错的是物质不同,一个是水,一个是酒。
酱酒的主要构成是水分子和酒分子,酒的密度比水的密度低,虽然是同样的体积,但是酒的重量更低,更轻。酒分子和水分子混合在一起,总体的重量自然而然会比水轻一些。
也就是说,酒的度数越高,同样体积下的重量就越低。
比如38°的酒,密度约为0.95,500ml的话,重量就是475克。
那53°的酱酒,密度约为0.92,也就是说,500ml约为452克,用两来说就是9两左右。
99、酱酒为什么是53°的?
什么是酒的度数:酒的度数一般是以容量来计算的,在酒精浓度的后面,会加上“Vol. ”来表示酒精度与重量计算之间的区分。在100毫升的酒中,含有乙醇50毫升,那这瓶酒的度数就是50度。(乙醇字幕解释:一种有机化合物、俗称酒精)
一个酿酒专家从实验中研究得出,酱酒在53°时水分子和乙醇分子充分融合,两者的结构相对稳定,在长期的陈放中完全不会影响水分子和酒分子的结构,适合存放,陈化后的口感也更好。
酱香酒的度数一般都确定在52-54度,后来各大名酒开始稳定在53度,渐渐地就成为了酱酒行业度数的标杆。
所以53°的酱香酒非常适合存放,在各方面条件都很完整的情况下,即使存放了很多年,喝起来也比其他度数的酒口感更好一点。这就是为什么一定得是53°的原因
100、什么是酱香型白酒?
酱香型白酒又叫做茅香型,很多五六十岁以上,老一辈的酒友就会叫茅香不叫酱香。
酱香型酒典型的代表:茅台酒。
酱酒属于大曲类酒,其香味呢是酱香突出、香味细腻且复杂的,再细闻会有一些焦香味,但是这个焦香味是令人舒服的香,含有的香气成分有一千多种,专业的品酒师呢能闻出200多种香味成分,我们普通人闻呢,每个人的嗅觉不同,闻到的香味肯定也就不同,花香、果香、粮香、曲香,酒糟香等其他香味需要看大家闻到的是什么了。
酱酒的香味特点:是空杯留香,我们曾做过一个试验,当天晚上把酒倒在杯子里,然后空杯倒置放着,第二天拿起来闻还是杯子里还是香的,好奇的酒友可以试试啊。这便是“扣杯隔日香”的说法。
酱香型白酒的口感:浅浅喝一口,在舌尖处你会感觉到甜味,大口喝,满口的酱味会随着你的味觉嗅觉散发开来,还没等你反应过来,就已经喝下去了,也就是酒友们常说的,好入口不辣喉,用年轻人的话说就是绝绝子,而且,喝完后在嘴里回味是比较长的。
酱酒的颜色:在很多人眼里,好酒的标准就必须是黄的,其实不然,酱酒的颜色标准是无色透明,或是微黄透明的,而且是必须无悬浮物,无沉淀物的。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中国是酒的故乡,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飘散着酒香的酒文化史!中国是饮酒人的乐土,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饮酒之风,经千年而不衰!中国还是酒文化的极盛地,饮酒之义远不止口腹之乐,它表示的是一种礼仪、一种氛围、一种心境……一、起源
晋人江统说:“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仪狄,大禹时代人;杜康,据说就是夏代国王少康。而杜康之名又盛于仪狄,故仪狄之名则彰而不显。拨开尘封于酒史上的重重迷雾,最早的酒产生于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则是不争的事实。而目前中国的酒桌文化最盛的地区要数河南与山东。二、酒文化的酒官制度
华夏文明五千年源远流长,酒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多服务于王室贵族,这和古代属于农耕文化,生产力落后有关,酒属于一种奢侈品。在古代,酒多用于祭祀、王室饮用、宴饮宾客等重要事项。目前记述最详实的典籍当属《周礼》,其酒官制度及饮酒礼仪制度非常详细:《周礼·天官·酒正》:酒正掌酒之政令.以式法授酒材.凡为公酒者.亦如之.辨五齐之名.一曰泛齐.二曰醴齐.三曰盎齐.四曰缇齐.五曰沈齐.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辨四饮之物.一曰清.二曰医.三曰浆.四曰酏.掌其厚薄之齐.以共王之四饮三酒之馔.及后世子之饮与其酒.
这段话中酒正执掌造酒的有关政令,并传授造酒的方法,并按照制作的时长、酒味的浓厚清淡来区分“五齐”和“三酒”。
在后来的朝代中大多也设置了酒正这一职务,虽称呼不一。如在汉时设有酒士;晋时设有酒丞;齐设有酒吏;梁曰酒库丞;隋曰良酝署令与良酝署丞;唐曰酒坊使,宋初在前加了一个内字,后又仍称酒坊使。元人好酒,设有饮酒局和酿酒局。明代又恢复为良醍署,设署正和署丞。清代仍之,有署正满汉各一人,署丞满人二人。三、酒与民俗春游必饮酒  唐宋以来,官民有春游饮酒的习俗。唐代留下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长安侠少,没至春时,结朋连党……并髻于苑树下往来,使仆从执酒器随时之,遇好囿,则骑马而饮。”《梦粱录》记南宋杭州清明郊游饮酒,贫者亦不例外:“至如贫者,亦解质借兑,带妻子挟子,竟日嬉游,不醉不归。”春游饮酒既然普及到这种程度,郊游无酒就简直不可忍耐了,宋代诗人王禹偁《清明》诗中有代表这种情绪的诗句,其诗曰:“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索然似野僧。”雪天饮酒  大雪纷飞,屋中拥炉啜酒,是一种境界:幽幽雅雅,“大适融融然”(陶潜语),体味了自己的福分。  清人《帝京岁时纪胜》所载冰床饮酒又是一种境界:“将拖床连一处,治酌,陈肴于上,欢饮高歌,两三人牵引,便捷入飞。”这真是斗风戏雪,显示出大家的豪爽。射兔饮酒  金代习俗,每年三月初三,以木雕为兔,分两朋走马射之。先射中者为胜家,负家下马跪地,高高捧酒奉胜者,胜者下马接杯饮酒。  游戏之作,处罚似严重了一些,但它在当时确也促进了骑射的技艺,这与某些人朋比营私,只知花天酒地有天壤之别。花酒之宴  元代宫中常有因花而设的饮宴:碧桃盛开,举杯相赏,名曰“爱娇之宴”;红梅初发,携樽对酌,名曰“浇红之宴”;赏海棠花,名为“暖妆之宴”;看瑞香花,名为“泼寒之宴”;牡丹花开,有“惜香之宴”;落花时节,有“恋春之宴”;催促花开,又有“夺秀之宴”。  除此之外,还有清秋、新绿雨、雨霁、积雪、新月、晚凉等具诗情画意之时也多煮酒以贺。四、酒与文学
在中国的历史中有关于酒的故事,可谓不胜枚举。我们耳熟能详的“青梅煮酒论英雄”、“温酒斩华雄”、当曹操赤壁之战失势后写下流传千古的短歌行“对酒当个,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相比于这些,中国的文学史可谓页页散发着浓厚的酒香。如果要写一部关于酒与中国文化的文章,那绝对是一部鸿篇巨制。若要选出一个作品与酒结合最为密切、最为完美的诗人,那毫无疑问,是“诗仙”李白。他的《将进酒》可谓千古绝唱。《将进酒》 唐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同样广为流传的还有王翰的边塞诗《凉州词》凉州词 唐 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更有王勃宴会时写下《滕王阁序》此等旷世美文,文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流传至今,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从“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苏轼,到“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李清照,这样的例子在中国文学史中俯拾皆是。饮酒作为一种贵族文化,为了增加饮酒的乐趣,于是酒令也便应运而生。酒令,是对人的聪明才情、知识水平、文学修养和应变能力的严峻考验;没有满腹诗书和机敏睿智,是要临场出丑的。文人们把经史百家、诗文词曲、典故对联等等文化内容,出神入化地囊括到酒令中。于是,酒宴始终,便充溢着浓浓的而又绵绵的书卷气和文化味。也就有了《将进酒》、《凉州词》、《滕王阁序》这些流传千古的文章。觥筹交错中,不仅享受了酒的醇美,也享受了文化的馨香。古代文人宴饮时的逸雅情趣,不可不谓令人神往。五、各地的酒
1、东北地区
如今的黑龙江北大仓集团有限公司历史悠久,可追溯到 1914 年的「聚源永烧锅」(烧锅=酒厂)。那可是当时东北地区酿酒最早且享有盛誉的 8 大酒坊之一。北大仓酒以当地特有的「大蛇眼」高粱为原料,用大麦、小麦、大豆、玉米等制成的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在借鉴茅台酒酿造工艺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情况,酿造出既有大曲酱香型白酒风格,又具有北方白酒特点的优质白酒,被誉为「北国茅台」。
榆树钱酒的历史比北大仓还要悠远,始源于 1812 年(嘉庆 17 年)榆树人姜言润兴建的「聚成发烧锅」。榆树钱酒以蜕壳的红高粱、麦子、扁豆等为原料,采用在传统「聚成发烧锅」酿造工艺基础上改良的独特「北派酿酒技法」,成为中国北派浓香型白酒典范,被誉为「东北地区酒史之源,酒文化之根」。
老龙口始建于 1662 年(康熙元年),取名为「义龙泉烧锅」,因座落于盛京(沈阳)龙城之口(城东门),因而御封得名「老龙口」,曾是清朝「朝廷贡酒」。老龙口所在地有一口古井,素有「龙潭水」之称,水质清澈甘冽,老龙口酒就是用它酿造的。除了优质的水源,老龙口依然坚持使用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酿酒工艺,开创出其「浓头酱尾,绵甜醇厚」的独特风格韵味。
2、华北地区
二锅头是北京的传统白酒,顾名思义,就是原材料在经过第 2 锅烧制(蒸馏)时的「锅头」酒,这部分的酒液最为纯正、无异味、浓度虽高却不烈,醇厚绵香。二锅头酒选用高粱为原料,还是以麸曲和酵母为糖化发酵剂,采用传统工艺,掐头去尾,若在经过长时间窖藏,其风味会更加浓郁,成为有名的「窖酒」。
直沽烧全名天津直沽高粱酒,是大曲清香型白酒,由天津酿酒厂生产,于 1950 年便被列为华北名酒。天津大直沽地区的酿酒行业远在清朝道光、咸丰年间便已日益发达。鼎盛时期,不大的地界竟有多达 72 家酿酒厂。与大龙口相似,大直沽田庄液有口古井,水质甘洌,久取不竭,再加上一丝不苟的酿造工序,使其酒质纯净、芳冽柔和、味感丰满、余香绵长。
衡水老白干是河北名酒,历史可追溯到汉代(公元 104 年),明代便留下了衡水酒「飞芳千家醉,开坛十里香」的美誉。衡水老白干酒以优质高粱为原料,纯小麦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地缸酿酒工艺,有效阻挡土壤中有害微生物的侵入。其独特的生产工艺造就了老白干芳香秀雅、醇厚丰柔、甘冽爽净、回味悠长的典型风格,并被列为白酒 12 种香型之一。
汾酒,又称杏花村酒,是产于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的中国传统名酒,属于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早在 1,400 多年前,当地便已经有「汾清」这个酒名的相关记载。据说,茅台的酿造工艺便源于汾酒,因此又有「茅台老家在山西」的说法。汾酒素以清澈干净、幽雅纯正、绵甜味长即色香味 3 绝著称。
河套王是内蒙古白酒第一品牌,也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唯一指定接待用酒。其生产商河套酒业自 1952 年成立至今,已经发出成中国北方最大的浓香型白酒生产基地,被业界授予「中国北方第一窖」的称号。河套王是以高粱、糯米、大米、小麦为原料,利用原公主泉泉水,采用大曲泥窖发酵工艺酿造而成,具有窖香浓郁、绵甜甘洌、香味协调、尾净余长的特征。
3、华东地区
山东也是白酒消费大省,其中山东省安丘市景芝镇出产的一品景芝,融合了「酱、浓、清」3 种白酒香型的工艺精华,独创了珍稀「芝麻香」。景芝酒业从发现、研究到最终确立芝麻香型白酒,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一品景芝的芝麻香幽雅纯正、醇和细腻、香味协调,既有浓香型的芬芳,也有清香型的幽雅,还有酱香型的细腻。
江苏省的洋河镇早在汉朝便己是个酿酒的名地,洋河制酒始于两汉而兴于唐宋。洋河大曲以优质黏高粱为原料,再用小麦、大麦、豌豆培养的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以闻名的美人泉水酿造而成,属大曲浓香型白酒。洋河大曲浓郁清雅、入口鲜爽甘甜、口味细腻悠长,既有浓香型的风味,又有「色、香、鲜、浓、醇」的独特风格。
上海神仙酒属于浓香型白酒,其酿造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代私家糟坊。1958 年,上海有关部门联合当地几大酒坊,组建了四团酒厂(后改名神仙酒厂)。几十年来,酒厂始终秉承手工酿造之传统,不断优化酿制配方、酿造工艺,酿造出的神仙酒酒体清澈透明、窖香浓郁、绵甜爽净、回味悠长,被广大消费者赞誉为「上海小茅台」。
据考证,古井贡酒始于公元 196 年,当时的魏国丞相曹操将家乡亳州特产「九酝春酒」及酿造方法献给汉献帝,自此该酒便成为历代皇室贡品,算起来至今已有 1,800 多年的历史了。古井贡酒属于大曲浓香型白酒,但其所含呈香、呈味的酯类物质,在种类和含量上普遍多于其他浓香型大曲酒,具有色清、香纯、入口醇和的特点,有「酒中牡丹」之称。
到了浙江,就到了黄酒的天下,绍兴更是要不开的地方。在众多黄酒品牌中,古越龙山是唯一国家级别宴会专用黄酒,享有「东方名酒之冠」的美誉。而其生产者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更是我国最大的黄酒生产、经营、出口企业。
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 1952 年,坐落在中华酒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的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四特酒可以追溯到距今 3,500 年前的殷商时期,自「仪狄」在这里酿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滴酒开始,这里的酿酒历史便从未间断。四特酒凭借其独特的口感被定为特香型白酒,被誉为「江南第一名酒」。
福建老酒历史悠久,始创于清乾隆年间,早在民国时期便已驰名海外,1957 年就被列为福建省名酒。福建老酒是半甜型红曲黄酒,以糯米为主要原料,使用红曲为糖化发酵剂,需要经 3 年以上的贮存,香气浓郁,酒味醇厚。因其风味独特,富含营养成分,还赢得「液体蛋糕」的美称。
金门高梁酒是我国台湾地区的 3 大名酒之一,其独树一帜自创「金门香型」,得益于金门岛上绝佳的水质、空气、气候和原料四大天然酿酒条件,承袭古法酿制工艺,具有酒质透明、芳香幽雅、醇厚甘洌、回味悠长的特点。
4、华中地区
杜康酒,出于杜康酿酒遗址千年帝都洛阳城外的杜康村,因杜康始造而得名,有「贡酒」、「仙酒」之誉。酿制杜康酒的泉水「酒泉」是万年玄武岩古泉泉水,清洌碧透、味甜质纯,每到夏季还能闻到一股天然的酒泉香。杜康酒属浓香型白酒,甄选优质的高粱和大米为原料,纯小麦制曲,采用顶级酿造工艺,精心调制而成。
白云边是湖北荆州白酒品牌,落于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城区北端,气候温和,土沃粮优,泉甘风冽,是历史悠久的酿酒胜地。白云边酒芳香优雅、酱浓协调、绵厚甜爽、圆润怡长,集酱香、浓香、清香于一体,被定为「浓酱兼香型白酒」(简称兼香型)的典型代表,被全国酒界誉为「湖北茅台」。
酒鬼酒是湖南省吉首市的特产,由高粱、糯米、大米、小麦和玉米为原料酿造而成。在中国白酒的 12 大香型中,酒鬼酒因兼有浓、清、酱三大白酒基本香型的特征,独创出馥郁香型白酒。酒鬼酒前浓、中清、后酱,色泽透明、诸香馥郁、入口绵甜圆润、醇厚丰满、香味协调、回味净爽悠长。
5、华南地区
九江双蒸酒始创于清朝道光初年,距今已经有差不多 200 年的历史。在九江独特生态环境条件下,经过世代积累,九江双蒸酒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酿造技艺。它以大米为原料,用大米、黄豆制成酒曲酿造而成,具有「玉洁冰清、豉香纯正、醇滑绵甜、余味甘爽」的独特风格,并入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时被称作「瑞露」的「桂林三宝」之一三花酒,是中国小曲米香型白酒的代表,被誉为米酒之王。三花酒以纯大米为原料,用纯大米和桂林的香酒药草制曲,采用半固态半液态传统发酵工艺,酿造过程均由手工完成。具有酒质晶莹、蜜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爽冽、回味怡畅的特点。
6、西南地区
茅台酒已有 800 多年的历史,是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的特产,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更是中国的国酒。它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干邑并称世界 3 大蒸馏名酒。茅台酒特点是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更有人将茅台酒的香气称为「茅香」。
玉林泉酒属于小曲清香型白酒,始创于清朝中叶,距今已有 280 多年的历史,是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的特产,始终坚持纯粮酿造,固守云南传统的小曲小罐发酵工艺,具有绵、甜、净、爽的独特风格。
五粮液是中国最著名的白酒之一,产于四川省宜宾市,也是四川的 6 朵金花之一。五粮液为大曲浓香型白酒,用小麦、大米、玉米、高粱、糯米 5 种粮食发酵酿制而成,以「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酒味全面」的独特风格,在中国浓香型酒中独树一帜。
虽然重庆江小白占据了白酒年轻人市场中的极大份额,但重庆传统优质的白酒品牌还要数诗仙太白酒。诗仙太白酒继承了商、周的「古遗六法」酿酒工艺,精选三峡库区优质红粮、大米、糯米、玉米、小麦 5 种粮食为原料,并使用甘冽的歇凤山泉精心酿制而成,属于浓香型白酒,独具窖香浓郁、醇和绵软、甘冽净爽、回味悠长的独特风格。
藏族有着悠久的酿酒历史,可追溯到 1,000 多年前,并逐渐形成了藏族人独特的酒文化。根据古书记载,吐蕃早期所饮的酒有葡萄酒、蜂蜜酒、青稞酒、米酒、小麦酒等等,后来因使用内地传入的复式发酵酿造青稞酒,使得青稞酒逐渐成为了他们的传统饮料。藏泉青稞酒也属于浓香型白酒,采用青稞为原料,结合现代工艺,酿造出的酒体口感醇香自然。
7、西北地区
除了西藏,青海也是饮用青稞酒的大省。比较有名的就是互助青稞酒。互助青稞酒产自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已经有 300 多年的历史,虽然与藏泉青稞酒一样以青稞为原料,却是一款清香型白酒。除了青稞,互助牌青稞酒还加入了冬虫夏草、鹿茸、枸杞等原料,因独特原料和独特风格,被誉为「高原明珠,酒林奇葩」。
西凤酒始于殷商,盛于唐宋,已有 3,000 多年的历史。古称秦酒、柳林酒,产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柳林镇,是中国 4 大名酒之一。西凤酒清而不淡,浓而不艳,把清香型和浓香型的优点融为一体,是独一无二的凤香型白酒。具有清芳甘润细致,入口甜润、醇厚、丰满,有水果香,尾净味长的特点。
宁夏自古是酒乡,而沙湖春酒是宁夏银川市的特产白酒,拥有宁夏保存最完好、数量最多的窖池群和宁夏最大容量的贮存罐群。沙湖春酒采用高粱、大米、糯米、玉米、小麦 5 种粮食作为原料,口感醇厚丰富、香味适中。
伊力特曲产自新疆伊犁州新源县肖尔布拉克,由于纬度较高,气候较为寒冷,因此酿出的酒液更加纯净。伊力特曲采用天山雪水以及伊犁河谷优质的高粱、小麦、大米、玉米、豌豆等粮食为原料,酿出的酒酒体纯净、口感醇和甘甜、不带陈香,被誉为「新疆第一酒」。
俗话说,「南有茅台、北有皇台」。皇台酒持纯手工技艺,立志于酿造 2,000 年前的西域美酒,被世人誉为「西北手工酿造的典范」。皇台酒酒属浓香型白酒,以优质高梁为原料,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酿造而成,酒质清亮透明、窖香浓郁醇正、入口绵甜、回味悠长,风格独特。六、现代酒桌文化
1、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现代,生产力得到大幅提高,酒也就成了寻常物。大多的人没有古代人的才情,也没有那么深的文化底蕴,酒还要喝,怎么喝呢?于是现代版的酒文化就产生了:劝酒。各地劝酒的规矩不一而足,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客人喝好。河南作为酒文化的发源地,因为以前穷,只有贵客来的时候才有酒,于是也就有了“端一敬三”的规矩;山东作为孔孟之乡、礼仪之乡,客人来了那自然好酒招待,于是乎主陪、副陪、三陪一拥而上,不醉不休;内蒙有了歌不停、舞不停,酒不停的规矩;东北人一如既往的直爽,上来先干一杯再说,不干个几杯,你是吃不了菜的;四川泸州地区的“四渡赤水”(喝四大杯再说)等等不一而足。
不知道什么时候喝酒就慢慢变了味道,从一个其乐融融的事情变成负担,喝酒本从一种促进感情、激发灵感的美好事情,变成了不喝倒、不出丑不算喝好。君不见酒桌上一人端着酒吆五喝六的叫着“干了!”、周围的人起哄着、不喝不给面子的话喊着,被敬酒的人迫于无奈的喝下,然后满堂喝彩,接着再找下一个猎物。最后,在服务员三番五次进来问还要不要加菜因为厨师要下班了的暗示下,在老婆连续电话催促中,总算散场了。
2、所谓的酒规规矩一:酒桌上虽然“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但是喝酒的时候决不能把这句话挂在嘴上。  规矩二: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切不可一上酒桌就充大。  规矩三:领导相互喝完才轮到自己敬。  规矩四:可以多人敬一人,决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领导。  规矩五:自己敬别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视乎情况而定,比如对方酒量,对方喝酒态度,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  规矩六:自己敬别人,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随意,方显大肚。  规矩七:自己职位卑微,记得多给领导添酒,不要瞎给领导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领导确实想找人代,还要装作自己是因为想喝酒而不是为了给领导代酒而喝酒。比如领导甲不胜酒力,可以通过旁敲侧击把准备敬领导甲的人拦下。  规矩八: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垫杯底,记着自己的杯子永远低于别人。自己如果是领导,知趣点,不要放太低,不然怎么叫下面的做人。
3、人们喜欢的是那种单纯的、毫无目的性的、不掺杂任何其他愿望的喝酒。叫上三五个好友,开两瓶小酒,不至于喝醉,又刚好微醺,有话聊或者没话说,从夜晚喝到凌晨,微醺下互相道个别,带着微笑满足的睡去。
喝酒是一种文化、一种修养。每个人身上发生的事注定无法和生活和解,诗仙李白如此,我们平凡人更是如此,我们要面对的,是那个拼尽一生却可能仍然平庸的自己。酒作为生活的调味剂,多了无益,少了无趣。七、酒与健康
大家都知道,适量饮酒,有助健康。但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酒精会增加肝脏的氧气消耗,从而造成急性酒精中毒,而如果长时间过量喝酒,轻者会出现酒精性脂肪肝,严重的还会导致酒精性肝硬化,甚至酒精性肝炎。首先,饮酒时,量的把握是保持健康的关键。  如何计算自己的喝酒量是否合适呢?无论哪一种酒,适度饮酒量都是以酒精摄入量为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协作研究指出,正常情况下,男性每日摄入的纯酒精量应不超过20克,中国现行的安全饮用标准是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15克,女性摄入量应该更少一些。如何计算自己的酒精摄入量?“饮酒量×酒精浓度×0.8=酒精摄入量”。  如此推算下来,以白酒为例,一个人一次饮酒的量,低度酒不能超过2两,中度酒不能超过1两,烈性高度酒最好不要超过25毫升;葡萄酒度数相对较低,低度葡萄酒应控制在5两以内,高度则不要超过3 两,否则会伤害肝脏;市面上常见的啤酒为原麦汁11度,其酒精含量为3.7度。如此算来,啤酒一天饮用量不要超过两听(相当于玻璃瓶的一瓶)。其次,饮酒过程多喝水。  虽然明白酒精危害的人很多,可到了宴席上,一二两总是难以过关,半斤八两甚至一斤也是常事。既然过了安全饮用量,那如何降低酒精对肝脏和神经系统的刺激呢?  “如果可以,最好选择低度酒。”通常情况下,同等剂量,高度酒对肝脏等器官的损伤要大于低度酒。此外,白酒温着喝伤害更小。在烫热过程中,甲醇、醛、醚类等有机化合物,会随着温度升高而挥发掉,同时乙醇也会挥发一些,使酒的浓度稍有降低。  “饮用过程中多喝水是个不错的办法。”喝酒时,多喝白开水,可以加速酒精从尿液中排出,减少肝脏负担;此外,喝酒前可吃富含淀粉和高蛋白的食物垫底,但不要吃腊肉、咸鱼这类食物,它会与酒精发生反应,更伤肝脏。再次,喝酒要慢些,小口喝,猛灌不仅易醉,而且对呼吸道、胃等器官的损伤大。餐后上果盘时,尽量多吃点西瓜,能帮助酒精排出。  “喝得不舒服或者醉了,除了将酒呕吐出来外,还可以喝点蜂蜜水、果汁,或吃点新鲜葡萄解酒。”还有,喝混酒更易得肝癌。  近些年,衣着上的混搭风也进入酒桌,“红酒、白酒、啤酒混喝”饮混合酒的人患肝癌的几率比饮温和酒或不饮酒的人高出5倍。  这是因为,各种酒的酒精含量不同,啤酒、白酒、葡萄酒交叉着喝,身体对这样不断变化的酒精含量难以适应。更重要的是,各种酒的组成成分不尽相同,比如,啤酒中含有二氧化碳和大量水分,与白酒混喝,会加速酒精在全身的渗透作用,对肝脏、肠胃和肾脏等器官的刺激和危害就会更加强烈。声明:部分转载作品、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收集整理后的分享,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本人删除。}
为什么小众酒更受欢迎?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日常餐饮中不再追求高档茅台,而是选择相对小众的品牌酱酒。为什么呢?下面老李带大家来揭秘。首先,酱香型白酒本来就是比较昂贵的一类白酒,而茅台价格则是酱酒之最,飞天茅台虽然出厂价是1499元,但是能以这个价格拿到是非常困难的。在终端销售渠道,飞天茅台的价格已经被炒到2000元以上,能喝得起的人是少数,即便是出厂价,很多人也喝不起。在如今的消费场景中,酱香酒最受欢迎的价格区间是在300-500元之间,在这个价格带中,大部分是小众品牌。这让不少企业影响力不大的酱酒有了生存和竞争的空间,虽然发展相对于我们一般的消费者个人而言,这个市场价格带还是可以稍稍偏高,但也勉强能接受。此外,茅台香型白酒店更具鲜美特色,使茅台成为这样一个大品牌的收藏、投资产品。俗话说:喝茅台的不买,买茅台的不喝。从某种意义上说,茅台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饮酒的功能,不再是传统酒桌上人们所向往的烈酒。近期,茅台集团股价一度超过1800元/股,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普通人愿意消费茅台。可以肯定的是,每个人都同意茅台是好酒,在如今的消费场合,2-3个人就能喝一瓶茅台,比一桌菜还贵。从利弊来看,日常消费谁愿意喝茅台?现在的酱酒消费者需求越来越需要理性,已经形成了中国一大批学生懂酒的人群,为面子买单的感性消费市场行为发展越来越少。在这种发展情况下,人们更愿意去寻找生活品质接近茅台的小众文化品牌,一来价格方面可以通过接受,二来品质不差,能够充分享受到酱酒的美味。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通常可以拿出一两百瓶酒来款待,已经很省面子了,没有必要去追求高价格。但有人可能也想知道为什么小众品牌会如此便宜?总而言之,这是几个方面。首先,有市场因素。茅台现在供不应求。高价格是不可避免的,而小众品牌,由于其有限的影响力,希望销售给更多的人,价格必须更低。另外,在广告进行宣传教育方面的投入也比大品牌少,成本管理相对低。另外,在研发资金投入方面,茅台的确也下了大成本,比如防伪、工艺进行精细程度等等这些方面,是小众品牌企业难以达到的。不管怎么说,原因有很多,但价格低并不意味着没有好酒。如果不是质量很低的酒,那就值得一试。业内普遍认为,消费者对价格在100元以下的酒要提高警惕,特别是终端价格在100元以下的酒,基本上不是优质酒。在日常消费中,花两三百快钱的酒就够了。当然有足够的经济空间,追求高端品牌也是正常的。 #好酒分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包谷酒传统酿酒技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