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德兴馆菜单及价格一条松子桂鱼什么价格?


你知道吗,在全国1128家“中华老字号”中,长三角地区竟然拥有其中的392家,占全国比重34.75%。上海更是品牌荟萃之地,集聚180家,居全国首位。
老字号,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交融发展的结晶,更是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标志,也是长三角经济发展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最好诠释。
长三角区域自古以来地缘相近、人文相亲,孕育了繁华精细的商贾文明,也诞生了一批驰名中外、经久不衰的企业品牌,老字号无疑是其中的璀璨明珠。 长三角392家“中华老字号”中,上海180家、江苏96家、浙江91家、安徽25家。
包罗万象的长三角地区,虽然出门可以吃到全国的美食,老字号依然是老百姓的心头好。 都说民以食为天,本期的长三角,小编先带大家畅游一下老字号中那些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
上述数据及本文老字号名单均来自于:商务部公共服务资源平台-中华老字号名录查询。
SHANGHAI 上海
141岁的德兴馆、170岁的杏花楼
112岁的乔家栅、99岁的功德林
一家比一家有故事,一家比一家有名气
吃过这些老字号经典款
才能尝出老上海的情怀
杏花楼-1851年
向上滑动阅览
杏花楼创建于清代咸丰元年(1851年),从广东人“胜仔”开的甜品店,一路发展到如今 颇具规模,享誉申城的粤菜名家。 杏花楼月饼品牌崛起于20世纪初,独特的配方加之精湛的工艺,使得品牌走俏。
招牌菜: 杏花楼月饼、蠔油牛肉、葱油鸡、咕咾肉、叉烧包、猪油开花包、鸡球大包、马拉糕、红/白绫酥、南乳小凤饼等
德兴馆-1878年
向上滑动阅览
德兴馆是 海帮菜的发祥地,其著名菜肴 ”虾子大乌参”被誉为"天下第一参",其乌参油光发亮,酥烂味美,一时间便成为风靡沪上的佳肴, "糟钵头"和 "青鱼秃肺"等也是别具风味的传统特色名菜,前者肥而不腻,香气芬芳,后者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深受众多食客偏好。
招牌菜: 虾子大乌参、糟钵头、青鱼秃肺、西施回鱼、糟香扣肉、生炒甲鱼、白玉天顶汤、德兴拉糕、小笼汤包等
乔家栅-1909年
向上滑动阅览
历年来乔家栅食府的菜肴、点心多次被评为中华名小吃,也是驰名中外的中华老字号品牌,其前身是永茂昌汤团店,先后在上海各处开设分店,主要生产和经营各种名特点心和速冻食品。
招牌菜:猪油八宝饭、擂沙圆、粽子、猫耳朵、猪油百果松糕、虾仁月饼、三鲜碧子团、香糟田螺、面筋百页、桂花芝麻松糕
沈大成-1875年
向上滑动阅览
沈大成起家时创始人沈阿金为集点心与风味小吃之大成,故取店名为沈大成,由于沈大成注重选料,制作精细,发扬传统,立意创新,因而一举成名。沈大成的点心和风味菜各个独特,口碑甚佳,因而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享誉海内外。
招牌菜:蛋黄酥、寿桃/糕、桂花条头糕、双酿团、青团、蟹粉小笼、各式二面黄、醉虾/蟹等
新雅粤菜馆-1926年
向上滑动阅览
原名“新雅茶室”,系广东人蔡建卿所创办。由于经营有方,生意日渐兴隆,蔡氏便在繁华的南京路广西路口买下一幢旧房兴建菜馆,1932年重新开业,定名“新雅粤菜馆”。开业不久便闻名上海滩,巴金、鲁迅、戴望舒等名人都喜欢聚集于此,小酌畅谈。
招牌菜: 蚝油牛肉、玻璃脆皮乳鸽皇、炸脆奶、龙虾汤泡金银饭、老火汤、沙律烟鲳鱼、水晶虾仁、广府三味虾球等
王家沙-1945年
向上滑动阅览
王家沙本帮点心制作技艺是上海市静安区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王家沙点心店初创至今已有七十余年的历史。“王家沙”原为王家厍(念she),乃地名。因“沙”是“厍”的别写,且沪语中“沙”与“厍”同音,同音假借而成王家沙。
招牌菜:蟹粉小笼、蟹粉汤团、蛋黄肉松八宝饭、马兰头青团、榨菜鲜肉月饼、豆沙酥、虾仁馄饨、两面黄、鸡肉生煎等
功德林-1922年
向上滑动阅览
功德林是上海一家著名的老字号品牌,享有“素食鼻祖”之称。其著名的菜肴有黄油素蟹粉、素鸡、素鸭、素火腿等两百余种。功德林的素菜以淮扬风味为基础,兼容了释菜及民间素菜的精华,结合了北方人的口味,确立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招牌菜: 黄油素蟹粉、金刚火方、天竺素斋、罗汉素斋、如意紫鲍、普渡众生、白果芦荟、樟茶卤鸡、糖醋黄鱼、松鼠桂鱼等
光明邨-2000年左右
向上滑动阅览
光明邨大酒家是淮海路上的老字号名店,一楼的外卖窗口供应各式自制的点心、糕团与熟菜、卤味,常年都排着长队。其以特色寿筵、书法婚宴、书法助兴为文化服务特色,自2000年到现在已有多位百岁以上老人在此祝贺,每桌还赠送字画一幅。
招牌菜:酱牛肉、鲜肉月饼、鸡汁馄饨、酱鸭、蟹粉小笼、蟹粉生煎、酱鸭膀、糟溜鱼片等
ZHEJIANG 浙江
如今浙江好吃又时髦的馆子数不胜数
但儿时养成的味觉记忆却怎么也无法代替
这几家古色古香的老字号里
有着浙江人最钟情、最难以割舍的味道
快随我走入一场城市美食“穿越”之旅吧!
咸亨酒店-1894年
向上滑动阅览
咸亨酒店创建于清光绪甲午年(1894年),是酒乡绍兴最负盛名的百年老店。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使咸亨酒店闻名中外。现在,古老而年轻的咸亨酒店,成为了绍兴城市的客厅,文化旅游休闲的地标。
招牌菜:糟鸡、糟鱼干、醉蟹、茴香豆、咸煮花生、油炸臭豆腐、太雕酒、梅干菜扣肉、咸亨八珍、黄鱼响铃等
楼外楼菜馆-1848年
向上滑动阅览
杭州楼外楼创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坐落在西湖的孤山脚下, 与西湖著名景点平湖秋月、放鹤亭、玛瑙坡、西泠桥、苏小小墓、六一泉、四照阁、西泠印社等为邻。其创始人为洪瑞堂,是一位从绍兴来杭谋生的落第文人。
招牌菜:西湖醋鱼,叫花童鸡,油爆虾,干炸响铃、番茄锅巴、火腿蚕豆、火踵神仙鸭、西湖莼菜汤、八宝满口香、宋嫂鱼羹、怪味脆皮鱼、东坡焖肉、龙井虾仁等
山外山菜馆-1903年
向上滑动阅览
杭州山外山位于西子湖畔杭州植物园内, 背靠青龙山,面对山水园,左依玉泉池。绿荫环绕,鸟语花香,是蜚声海内外的西湖名菜馆。“山外山”之名始创于1903年,源自南宋诗人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之名句,至今已有117年历史。
招牌菜: 精品八宝鱼头皇、松子桂鱼、芙蓉鸡片、春笋炒鱼、鲍鱼鸡、糯米薄掌等
知味观-1913年
向上滑动阅览
“知味停车,闻香下马 。欲知我味,观料便知”是中华老字号杭州知味观的写照。知味观东临繁华商业街,西濒风景秀丽的西子湖,是国家商务部首批认定的中国十大餐饮品牌企业,是目前杭城最具知名度的餐饮企业之一。
招牌菜: 鸡汁银雪鱼、干菜鸭子、武林熬鸭、蟹黄鱼丝、龙凤双会、辣子羊腿、蟹黄橄榄鱼、一品海鲜盅等
西乐园羊汤饭店-1788年左右
向上滑动阅览
西乐园羊汤饭店具体创始于何年,系何人创设,因年代久远而无法查考。据近代资料介绍,该店原开设在羊坝头凤凰寺对面,1927年,因市政当局修筑江墅路(今中山中路/中山南路),店基被拆而迁址河坊街。早年间与王润兴饭庄、状元馆面店齐名,声噪清河坊一带。
招牌菜:满汉羊腿、鱼羊同喜、蒜爆羊片、红烧羊肉、手扒羊肉、西湖羊肉卷、川椒羊肉、鱼羊片等
奎元馆-1867年
向上滑动阅览
奎元馆面店创办于杭州,创办人系安徽籍人士,姓名无可考证。该店虽几易其主,但其 经营面条的业务始终未变,始终为以面条为主的老字号餐馆,且以 历史长、规模大、特色鲜明而饮誉国内外。
招牌菜 :虾爆鳝面、片儿川等
温州县前汤团店-1901年
向上滑动阅览
县前汤圆店原名叫“郑德大”汤圆店,始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 传承至今,久盛不衰。1928-1938年间,县前头又办起 “黄新发”、“知味圆”两家汤圆店,且三家各有特色。1958年, 三家并为一家,改名叫县前汤团店。
招牌菜: 麻心汤圆、鲜肉汤圆、擂沙汤圆、牛肉粉干、目鱼粉干等
缸鸭狗-1931年
向上滑动阅览
缸鸭狗是宁波有名的老字号老店,以小吃闻名。那里的汤团 颗颗饱满,芝麻馅甜而不腻,入口爽滑,口感甚好。 尤其是洒在面上的那层 桂花,清香扑鼻,混合着 糯米的香味,刺激着人的感官,绝对会令你胃口大开。
招牌菜: 猪油汤圆、苔菜米馒头、咸齑年糕汤、阿狗家的炖猪蹄等
JIANGSU 江苏
江苏的饮食文化
集江湖河之精粹,蕴文脉之风雅
二千多年前,吴人善制炙鱼、蒸鱼和鱼片
一千多年前,鸭已为金陵美食
一家家老字号餐馆在饮食文化的传袭中
扮演着愈渐重要的角色
富春茶社-1885年
向上滑动阅览
“烟花三月下扬州,先上淮扬第一楼”,这被称为 “淮扬第一楼”的就是富春茶社。其最开始是 一家花局,后来 以茶出名。富春家的茶名为“魁龙珠”,是老板在上世纪20年代初自创,用浙江的龙井、安徽的魁针,加上富春花园自家种植的珠兰,以扬子江水泡沏,味道浓郁淳朴。
招牌菜: 各式茶点、大煮干丝、水晶肴蹄、鸡包鱼翅、蟹粉狮子头、富春鸡、叉烧鳜鱼等
松鹤楼-1737年
向上滑动阅览
松鹤楼设于苏州市观前街,原是一家小面馆,以经营盖浇饭、焖肉、卤鸭面为特色,后来增加了苏州风味菜。“明月灯火照街头,雅座列珍馐”就是对松鹤楼意境的绝美形容。据传乾隆皇帝三下江南时,曾在该店品尝过“松鼠鱼”。
招牌菜: 响油鳝糊、白汁元菜、三虾豆腐、蜜汁火方等
清真安乐园-1920年
向上滑动阅览
叶兆言在《南京人》里写道:南京人不像四川湖南等地那样固执,没有辣就没有胃口,也不像苏南人那样,有了辣就没办法下筷。南京人深得中庸之道。在品滋味时,没有地方主义的思想在作怪。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南京清真安乐园,就是这样一所由西域回民带来的清真美食兴起的餐馆。
招牌菜:焖钵牛肉圆、六色套点、全鸭席、盐水鸭等
三珍斋-1929年
向上滑动阅览
三珍斋菜馆以经营馄饨和小笼蒸饺成名。1938年徐州沦陷,三珍斋在轰炸中变成了一堆瓦砾,直至1945年才恢复。经历几十年的停业又复建,三珍斋的招牌最终得以延续至今,在传承三珍斋馄饨、蒸饺的基础上,专注推介徐州经典菜肴,成为徐州美食的代名词。
招牌菜:虾仁蒸饺、馄饨、酱爆腰花、霸王别姬、徐州地锅鸡等
王兴记-1913年
向上滑动阅览
1913年,无锡北门外塘头人王庭安在观前街租借了半间店铺来经营手推皮子馄饨。王兴记从馄饨店开始,慢慢增加了小笼馒头等,种类也越来越多,以锡帮传统名点名菜见长。几经风雨周折,2003年迁至中山路223号,但传承下来的老味道却没有变。
招牌菜:鸡汤三鲜馄饨、小笼馒头、蟹粉小笼全家福等
宴春酒楼-1890年
向上滑动阅览
“宴开桃李园中一觞一咏,春在金焦山畔宜雨宜晴”。1890年,镇江名儒吴季衡写下这副命题对联,这藏头的”宴春”两个字,就成了老字号的招牌。现在的宴春酒楼供应镇江地方特色菜肴、特色早点,因地方特色产品水晶肴蹄、蟹黄汤包而闻名遐迩。
招牌菜:水晶肴蹄、长鱼锅盖面、清蒸鲥鱼、清蒸刀鱼、白汁回鱼、拆烩鲢鱼头、清炖蟹粉狮子头等
文楼饭店-1817年
向上滑动阅览
1817年,淮安河下古镇一位陈姓厨师为了招揽南北过往商旅,决定将普通的蟹黄猪肉包改进工艺,将发酵面皮改为水调面皮, 将馅改为汤馅。没想到这一改进普通汤包变得异常鲜美,后取名为流传至今的“文楼汤包”。文楼汤包全手工制作,工艺复杂,故有“文楼汤包吃得等不得”之说。
招牌菜:文楼汤包、文楼涨蛋、 软兜长鱼、开洋蒲菜等
ANHUI 安徽
悠久历史的沉淀酿造了
安徽隐藏在大街小巷的老字号
它们的由来源远流长
不仅是城市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标识
也是江南文化的”名"之所载
同庆楼菜馆-1925年
向上滑动阅览
同庆楼菜馆于1925年开业,设在芜湖市中二街,以经营安徽沿江风味菜为特色。1952年迁至中山路,从50年代到80年代几经扩建,又增加了淮扬风味菜。
招牌菜: 金酱扒鸭、香糟肉、荷包鲫鱼、蟹黄汤包、煮干丝等
耿福兴酒楼-1888年
向上滑动阅览
“耿福兴”创建于清光绪年间,原设于芜湖市三街口,始由江都耿氏兄弟长宏和长富饺面及芜湖严开银师傅酥烧饼组合而成“耿福兴饺面馆”,凭借其发展丰富的淮扬菜系和徽菜菜系,招徕四海名流、八方来客,历经沧桑、百年不衰。
招牌菜:小笼蟹黄汤包、虾籽面、酥烧饼、鸡汁干丝、肉丁烧卖等
麦陇香-1892年
向上滑动阅览
“麦陇香”是安庆一家生产中式糕点的百年老字号,是安庆乃至整个皖西南地区的著名品牌,由来于清末时和稻香村之间的商业竞争。麦陇香的传统名点很多,个个形色兼备,样样香味宜人。
招牌菜: 墨子酥、寸金、白切、元宝糖、龙糖、方片、麦香酥等
张顺兴号-1882年
向上滑动阅览
“张顺兴号”糕点老店是一家清朝年间创办的合肥老字号糕点店,是第二批“中华老字号”。其最具代表性的四大名点: 麻饼/烘糕/寸金/白切,均经独特工艺加工而成,被合肥人称为 “四大名旦”, 酥、香、脆、甜,纯美无比。“张顺兴号”的糕点深受欢迎,是 合肥最具代表性的土特产品。
招牌菜: 麻饼、烘糕、寸金、白切等
福佳烧鸡-1938年
向上滑动阅览
符离集烧鸡历史悠久,驰名中外。烧鸡以其色佳味美、肉烂脱骨、肥而不腻、造型美观等特点于1956年被列为 中国名菜之列,并选进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倍受广大人民代表青睐和赞扬。而福佳烧鸡是符离集烧鸡中排名第一的品牌,可谓是符离集烧鸡的集大成者。
招牌菜: 符离集烧鸡
来意浓-2006年
向上滑动阅览
来意浓作为“安徽老字号”, 扎根于芜湖14年,是上过 央视《一城一味》的名店。从开店之初就致力于 传承、发扬本土小吃,整合并包装了以小笼汤包为代表的芜湖小吃, 汤包味道鲜美,汤包外皮吹弹可破。
招牌菜: 小笼汤包、牛肉汤河粉、鸡蛋炒面、赤豆酒酿、油炸春卷等
翟记老鸭汤馆-1985年
向上滑动阅览
界山老鸭汤是芜湖南陵县特色美食之一,而翟记老鸭汤则是界山诸多老鸭汤馆中的一家盛名已久的老字号。翟记老鸭汤精选家乡特产“瓦灰麻”老鸭制作而成,炖好的老鸭汤汤汁清如水,闻之香气逼人,观之垂涎欲滴,尝之回味无穷,鸭肉酥而不烂,入口即化,用筷子轻轻一拨骨肉就能分离,滋味纯正鲜美。
招牌菜: 老鸭汤、鸭胗咸拼、鸭油春卷、红烧鸭架等
整理到这里
小编的口水都快掉下来啦~
长三角人,快来数数自己都品尝过哪几家呢?
欢迎转发此文
与更多朋友分享你的老字号美食之旅~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各老字号品牌微信公众号/官网、新民晚报、大众点评
-END-
人民推荐
夫妻离异3年内如何购房?上海还有哪些储备政策?楼市重磅新政解读→
今年春节假期延长至2月27日?
来源:人民网上海沐一帆综合原创整理
编辑:高若君、沐一帆、陈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在上海这个繁华大都市里,我们不缺少“新鲜”,无论是事或物。魔都的繁华让人沉醉,而也有人沦陷于老上海的罗曼蒂克。
提起上海老字号,你能想起几家?老字号这三个字,包含着厚重、荣耀的过去,他们承载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旧时记忆,也为老上海人留下了记忆中的美好味道。
上海的老字号真的太多了,今天小编来给大家盘点的是“上海百年老字号”!个个名气都是顶顶响,单拿出来分分钟C位出道!拥有百年高龄的他们,在你爷爷奶奶辈就很红了哦!
200岁的老人和饭店
老人和饭店诞生于1800年,早在上海开埠之前就已经声名响赫,享誉中外,品牌历史悠久,底蕴深邃!
从最先的老城隍庙对面,移址至金陵中路,再到如今的淮海中路,可谓历经沧桑百多年。
老人和主营本帮菜,除此之外,最大的特色当属糟菜糟味菜品,是糟货界的祖师爷!上海人夏日里都爱买上几碟糟货,咪口老酒,再惬意不可~
一楼沿街的糟货窗口队伍总是大排长龙,络绎不绝!它家的看家菜有糟鸡、糟门腔、糟带鱼、糟毛豆、糟凤爪等糟醉熟食,糟香扑鼻,鲜口清爽。
旁边还有熟菜外卖,都是最本帮的传统菜,有红烧狮子头四喜烤夫、酱爆辣酱、糖醋小排、酱鸭、干煎小黄鱼,品种繁多。
半成品窗口,价格优惠实在。
糟鸡是老人和的招牌,基本上是每张桌子必点的!老人和的糟料独具特色,制成的糟卤菜糟香味更是浓郁,令人食欲大开。作为做糟货的一把手,这道糟鸡也被认定为“镇店名菜”。
糟香扑鼻,鸡肉鲜嫩无比,滋味鲜美,咸鲜中透出酒意。
据说,上海滩大佬黄金荣最爱的便是他们家的糟鸡!
八宝辣酱
八宝辣酱也是一道传统名菜,色泽艳亮,看上去十分有食欲,鲜辣带着微甜,是下饭的一道美味!里面有虾仁、猪肉、花生、笋片等八样食材,一口下去很满足。
糖醋排骨
上海著名的家常菜,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做。小排十分入味酸酸甜甜,冷热都好吃。
165岁的湖心亭
上海湖心亭茶楼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湖心亭茶楼被誉为"海上第一茶楼",是上海历史最为悠久、最具盛名的茶楼,也是上海现存古建筑景观之一和上海最早的商会所在地。由于茶楼设在保护性明清结构的亭园建筑中,如今已成为上海人文历史的标志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传承文化特征。
作为上海最古老的茶楼,湖心亭始终以特色经营和弘扬茶文化为宗旨。早在1990年春,湖心亭就成立了上海第一支茶艺表演队。从此,湖心亭每年都会举办几场富有特色的茶会,如春天的龙井茶会、秋天的乌龙茶会,每逢中秋,湖心亭还有“竹丝茶艺赏月会”。
湖心亭,建在一池碧水之中。其翼然而立在荷花池的中央,与九曲桥相连,亭下池内,鱼影可鉴,天生有一种诗情雅趣。
其外表飞檐翘角、玄瓦朱窗,楼顶上有28只角,屋脊牙檐,梁栋门窗均雕有栩栩如生的人物、飞禽走兽及花鸟草木,还有砖刻和绘画,均为明清遗留的建筑艺术珍品。
这座200多年前的古建筑,楼内两层楼面,装饰得古色古香,红木桌椅,壁陈字画,宫灯高悬,铜盂低置,环境极为幽雅。整个建筑的外表更是飞檐翘角、玄瓦朱窗,巍峨屹立于九曲桥池中央。湖心亭茶楼不仅是豫园商城的标志,也是老上海的标志。
现场炒茶是湖心亭特色之一,龙井茶的色香味一应俱全。
湖心亭的茶点,向以鲜汁香干、迷你粽子、鹌鹑蛋、鹌鹁蛋,食时剥壳,先吸食一口卤汁,顿觉鲜美和顺,然后食蛋,香气馥郁,同味无穷,堪称湖心亭一绝。
西湖龙井,是湖心亭茶楼的主打茶品,首先是茶盖很香,香气扑鼻。茶盖可以有温度的时候闻一闻,等到冷却再一闻,又是一种美的享受,清新怡然。
碧螺春也是湖心亭招牌茶,汤色澄清,茶汤甘甜,值得一品。
145岁的沈大成
说到上海糕团哪家强?小编不得不提到被誉为糕团大王的“沈大成”!沈大成到底有多火?它是全上海人民都知道的老字号,从1875年一直红到现在,火了145年的百年老字号几乎全年都被阿姨爷叔围堵,每天一开门便被团团围住!别慌,这都是小场面,跟着小编一起去一探究竟吧!
长期占据沈大成销售榜单No.1的双酿团↓↓↓
沈大成的外卖窗口总是“挤满”了人↓↓↓
据沈大成第三代传人沈国兴大师傅介绍,条头糕乃沈大成自创产品,豆沙馅料都是厂里现炒,比例是一斤赤豆放半斤糖,每斤赤豆好炒两斤半豆沙。糕体与内陷的比例为3:2,1700克熟粉,豆沙含1400克,实实在在的高要求严标准。“门店一天就要卖出万余条,在天猫沈大成旗舰店一天要卖出3万余条。”谈及销售量沈师傅颇为自豪。
一整根条头糕,技艺精湛的沈师傅可以精准切为13段↓↓↓
桂花条头糕简直可以用惊艳来形容了!内里的豆沙馅料量足,温柔细腻,糯米的糕体也是软糯宜人,整体甜而不腻,口感真的超好!香甜又弹牙,吃上一口便会爱上。
双酿团就像是一个超大的黑洋酥豆沙汤圆,馅料足到扑出来,软软的,豆沙特别细,咬下去满口的芝麻香气,摸着良心不吹不黑,这是小编吃到过的最好吃的双酿团了!
双酿团白白胖胖惹人爱↓↓↓
139岁的大富贵酒楼
老城厢里有这样一家百年老店,它是沪上历史最久、名气最响的徽帮菜馆,却也做着上海人最爱的小吃点心,深受喜爱,是上海人无不知晓的!是一家中华老字号的酒楼,更是老上海人内心的一份念想~
上海大富贵酒楼原名“徽州丹凤楼”,始于光绪七年,在上海设有多处连锁店。酒楼分为点心部和饭店部。点心部包含了上海的特色小吃及品种多样的面食。
餐厅古色古香,内部的装修风格主要以红色,米黄为主,浓浓的中国元素,走的复古怀旧风格,极具年代感!
赤豆羹,基本上是人手一份,满满的赤豆没有甜到腻,却很醇厚,莲子去火适合夏天吃哦。一碗真的可以吃到撑~
生煎,皮子略厚,汁水不多,有点像大壶春的无汁生煎,底却煎的很脆,不油腻~
上海小笼,自然不用多说,这可是代表上海味道的其中一道美食!各个模样俊俏,汤汁饱满。
辣肉面,上海人对辣肉面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怀,喜欢辣肉面的人超级多,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上海人,简直到了痴狂的程度。辣酱是传统的本帮味,鲜美不油腻过头,肉十分的精,分量也很足!
浓油赤酱的辣肉面,嗦上一口,简直是一种满足。
历经沧海桑田的百年老字号,大富贵人气依旧不减。就餐的大部分都是附近的居民,中老年人居多。大家吃的既是可口美食,更是独特的情怀,旧时的记忆!
137岁的德兴菜馆(原名德兴馆)
德兴(菜)馆这家光绪九年就在上海扎根的本帮老店,从100多年前满屋的贩夫走卒,到今日祖孙三代围坐,店内深处飘散出来的是真正的上海味道,贩卖着每一个上海小囡的上海记忆。
鲜少人知道,上海德兴菜馆的前身其实是一家小吃店。据介绍,1883年(光绪九年),有一个叫阿生的小商贩,在十六铺的两开间门面开设了一家小吃店,专营咸肉豆腐汤、红烧肉、血汤等大众菜。当时十六铺附件的码头工人等经常光顾,生意一度不错。后因地痞流氓常来寻衅滋事,阿生将小店盘给了名叫万云生的老板。
万云生在原址翻建三层楼面的饭店,正式取名“德兴馆”。门店底楼仍然供应大众菜,二楼为中档酒菜,三楼为雅室,专门接待上流社会人士。万云生财大气粗,关系又多,因此刚开始生意是门庭若市,但万毕竟不是内行,饭店又缺乏特色,德兴馆逐渐由盛而衰,生意逐渐萧条。
德兴菜馆一二三层楼面及外卖窗口一览↓↓↓
随后,德兴馆几经波折,三易其主,后来又被盘给了十六铺一带“头子活,路道粗”的白相人吴全贵。此人做生意颇为精通,开设有泰兴旅馆等多家商行。吴全贵原本德兴馆的常客,他总结失败经验,将德兴馆的定位确定在了“本帮”上。吴全贵当时还特地邀请黄金荣去该馆会宴,把他当作活广告,以便招徕顾客,黄素来爱吃重油厚味,对当年德兴馆的“红烧桂鱼”和“狮子头砂锅”犹有回味。仗着这位“黄老太爷”的后台背景,生意倒也顺当。
所以,德兴(菜)馆可以说是最老、当时名声最响的本帮菜馆,它与上海菜一起成长,一同发展。和德兴菜馆差不多时候起家的那些本帮菜馆,在当时都不及它的知名度响。德兴馆被人称作“本帮鼻祖”,也是名正言顺了。
2019年,德兴馆又正式改名叫德兴菜馆!
一楼供应的大众化小吃 ↓↓↓
德兴菜馆的虾子大乌参仍有着“天下第一参”的美誉,乌参油光发亮,酥烂味美,是风靡沪上的美味佳肴。装盘后的虾子大乌参油光发亮,用筷子夹起便能感受到它的粘糯,酥而不碎,经小编亲测,吃到嘴里,更是软润香糯,鲜美醇厚,果然是“天下第一参”,令人回味无穷。
镇店之宝——软润香糯虾子大乌参 ↓↓↓
油爆虾聚集了两个“最”,中国菜里油温最高和出菜最快。挑选最新鲜的虾,将新鲜的虾下锅,炸到虾头两边壳膨胀便迅速捞出,再进行特制汁水翻锅,这样才能成就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油爆虾。
壳脆!肉鲜!汁多!油爆虾↓↓↓
备受当年上海滩大佬杜月笙的青睐的草头圈子,这“圈子”其实就是猪大肠。有些人不爱吃猪大肠,认为有腥气。但其实猪大肠只要经过绝密的特殊处理,是可以没有任何腥气的,软糯的口感包围口腔,配上超嫩的草头,就是一绝。
草头圈子↓↓↓
红烧鮰鱼
这是一道季节性的菜,红烧鮰鱼的勾芡是自来芡,通过菜品本身的胶原蛋白,凝固形成自己的芡汁紧紧地包裹在食材上,能更好的发挥出食材本身的味道↓↓↓
椒盐排条
这道菜虽然很普通,但一般家庭不愿开油灶,于是德兴馆便是很好的选择。排条要经过两次油炸,真正好的椒盐排条是外交里内,内部还带汁水,一口咬下去非常有满足感↓↓↓
120岁的南翔馒头店
说到小笼,可能上海人和外地游客都会想到豫园九曲湖畔的"南翔馒头店"。 南翔馒头店位于豫园九曲桥畔,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嘉定县南翔镇吴翔升在此开设点心店,起初店名叫长兴楼,后改为南翔馒头店。
传承经典小笼包↓↓↓
蟹粉小笼内陷↓↓↓
南翔小笼最大的特点就是咸鲜且清口,肉馅富有弹性。从头一天皮冻熬制,到第二天肉馅的调制,加上多种不同劲道面粉的融合,每一道工序都有它的关键点。
经典鲜肉小笼↓↓↓
你知道吗?其实,南翔馒头店分为一楼外带跟二楼堂食,这两层楼的小笼包其实存在一些差异。一楼是保留了百年传承不变的手法,人工擀皮包制,食客也能透过橱窗看见一笼笼热气奔腾的成品出灶。一楼的皮因为人工擀制,口感会更为厚实劲道。而二楼是改进后的机器压面,皮会更薄与入味。食客可根据自己喜欢的口感,选择适合自己的小笼。
经典外卖鲜肉小笼↓↓↓
外卖小笼包制作过程↓↓↓
蟹粉小笼也是不可错过的美食!据介绍,南翔的蟹粉小笼,全部采取当天师傅现剥,3斤蟹能出1斤小笼,也就是一屉6个的量。
现拆的蟹粉小笼馅料↓↓↓
在蟹粉中不仅有蟹肉还有蟹黄。蟹黄提香,蟹肉鲜美,这样吃起来就是香度与鲜度的完美融合。完美的蟹粉小笼,同样离不开上笼蒸时的严格控温、压力和火候,根据温度调整3-10层的笼屉高度,旺火沸水蒸5分钟,出笼时呈半透明状,小巧玲珑,将淡淡回甜的蟹粉跟Q弹猪肉按比例搭配,蒸制出特有的鲜甜香气。
蟹粉小笼被戳开瞬间↓↓↓
115岁的老半斋
老半斋是上海有名的老字号,于1905年开业,主打淮扬菜,距今已有113年的历史,可以说是沪上十足十的餐饮大哥,百年老店。老半斋的肴肉、大煮干丝、白汁鮰鱼、炝虎尾和狮子头等名菜都是闻名中外,赫赫有名的,更有称赞老店特色刀鱼汁面是“上海一绝”。
每年春天,又到了品尝“长江三鲜”之首刀鱼的时节。在上海吃刀鱼,老字号酒楼老半斋是最有名的地方之一。虽说是刀鱼面,其实准确的说应该是刀鱼汁面。是用刀鱼做底料再加上高汤熬制的汤底,再配上光面就完成了。
懂经的上海人都知道,老半斋的经典搭配:猪油菜饭+肴肉!小编当然也不会放过!
看似简单的猪油菜饭却人气极高,好吃价格也便宜的惊人,每天的销量也是供不应求!
满满一碗,量也是非常足的,热气腾腾,猪油香味扑鼻,菜梗软糯,入口清香,咸鲜适宜。菜饭吃起来很滑口,不腻,胃口小的都能吃得碗底干净!
老半斋的肴肉也是一绝,据说选的全是蹄髈前腿肉,制作工艺也非常考究!肉晶莹剔透,成微粉色,入口有弹性嚼劲,肥而不腻,咸鲜无比。
111岁的乔家栅
乔家栅创始于清宣统元年,其前身是永茂昌汤团店,先后在上海南市乔家路,馆驿街、旧校场路等处开设分店。1937年从城内搬迁到陕西南路淮海路口,更名为“乔家栅移址永茂昌”。后来迁到襄阳南路,定名为“乔家栅食府”。
乔家栅创始于清宣统元年,其前身是永茂昌汤团店,先后在上海南市乔家路,馆驿街、旧校场路等处开设分店。1937年从城内搬迁到陕西南路淮海路口,更名为“乔家栅移址永茂昌”。后来迁到襄阳南路,定名为“乔家栅食府”。
开放式的厨房,可以清晰的看到美食制作的过程,食客可以实时查看美食的出炉,令人很放心。
师傅细心的将冷菜摆盘↓↓↓
重头戏来了!经典中的经典一定就是它!每桌必点的虾仁两面黄!赵领班事先提醒过小编,这个两面黄一般可供二人食用,端上桌!盘子真的超级大!也超级洋气哦!满满一大盘,量实打实地足。
它既不是汤面,也不是拌面,看起来更像是干脆面,颜色金黄,吃过一口就更肯定是干脆面了。开吃的时候最好把煎好的面条翻个身,这样使得浇汁均匀,外脆里嫩。伴着虾仁和肉丝浇头一起入口,超赞!
面经过油炸,异常酥脆,切面时“咔嚓”声此起彼伏↓↓↓
八宝辣酱可谓是老上海的名菜了,很多本帮菜馆都有,各家都有各家的小秘诀在里面。乔家栅的八宝辣酱是我吃过的迄今为止颜值最高的一家,色泽甚是诱人!红彩椒、青豌豆、晶莹剔透的虾仁配上浓郁的酱料!有点不忍心去吃它。
享受视觉和味蕾的双重体验↓↓↓
满满一勺,甜中带点微微辣,小编吃出了笋丁、豌豆、虾仁、豆腐干、花生、彩椒、土豆、猪腿肉、最最特别的是竟然有年糕!软软糯糯的年糕混在这辣酱中,绝对惊艳了一把!辣鲜的酱汁不管是拌饭、配面,都是一绝!
乔家栅的三丁烧麦一直占据热卖榜没有下来过哦,它的皮是用优质面粉制作,手工擀制而成,筋道有嚼劲,个头也是一如既往的超大个。
咬上一口,烧麦皮筋道有嚼劲,糯米油亮不粘牙,三丁分别指的是猪肉丁、笋丁、香菇丁,都是实实在在能嚼得到的!
111岁的乔家栅,作为上海的一家老字号点心,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上海人的成长,在其心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110岁的春风松月楼
春风和煦不如静心食素,那么,上海又有那些吃素的好地方呢?在豫园有一家"净素上海第一家"美誉的魔都百年老字号食素店家——"春风松月楼",要知道,这家的素菜,可是绝对到了以"素"乱"荤"的至高境界了。
松月楼的经典菜↓↓↓
蟹粉、松子桂鱼、响油鳝丝、腐乳肉……店里菜品丰富,光是看菜单上琳琅满目的那些菜名,就足以能吸引人细细研读一番!而那些听上去非常上档次的菜名也会让人有一种走进御膳房的错觉,不过你以为它们都是荤菜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嗯,都是素的素的!但是可以绝对的以"素"乱"荤"!
没错,这一道道经典的上海本帮菜经过厨师们的一番巧思及悉心烹饪以后,不仅外观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口感也逼近荤菜本味,同时又不失食素的乐趣,使人拍案叫绝。
满"素"全席↓↓↓
首先要提的就是小编看来堪称一绝的素蟹粉,一上桌就非常气势,也是店家的招牌。蟹粉从色泽上与真的蟹粉形似,用蟹状的器皿装盘,非常考究。
轻轻舀上一勺,配上些许蟹醋,送入嘴中,瞬间蟹香四溢, 滋味鲜美,口感那和蟹粉一模一样,令小编也不禁啧啧惊叹,简直是令人难以想象的相近鲜美口感。
松月素蟹粉↓↓↓
松子富贵鱼是根据上海经典名菜松子桂鱼得来的一道,原本是一道以桂鱼、松仁、玉米等为原料做成的菜肴,在松月楼用的则是用了超级大规格的香菇代替了鱼肉,形象逼真,酱汁浓郁。
虽然在口感和鱼肉有差,但比起鱼肉,多了一份韧性,小编亲测,咀嚼更为带劲,酸酸甜甜配上米饭着实开胃。
松子富贵鱼↓↓↓
腐乳肉估计真心也算上海人的心头好了。关键是,松月楼的腐乳肉不是用肉制成,但肥瘦相间外形和真的红烧肉无差,而入口的一瞬间,也是绝对能令人质疑自己的味觉的。
大豆蛋白制成的肥肉,入口即化,与酱汁完美的融合在舌尖跳跃,满满的胶原蛋白呼之欲出。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道菜里竟然也能同时品尝出瘦肉和肥肉的两种口感,瘦肉部分同样媲美真肉口感,无疑是能让爱吃肉又不敢多吃的人得到最大满足的。
松月腐乳肉↓↓↓
最后想说的就是这道上海菜"响油鳝丝"演变而来的一道菜。松月楼脆鳝的外形酷似鳝丝,入口也和真鳝一般香脆,如果不是已经知道人家是素的,小编可还真心辨别不出的节奏,也非常符合上海人喜欢的浓油赤酱口味。
在热油的激发下,素"鳝丝"入口也是脆脆的口感。而打听其原料,竟是再平常不过的香菇,加之彩椒、淀粉、油盐等调味,再配以店家独有的秘制鱼香酱,师傅说,勾芡后要让酱汁均匀包裹住所有的食材才会好吃,虽为油炸,却不油腻。
鱼香脆鳝↓↓↓
编辑:一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兴馆菜单及价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