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维维无缘慈悲颂的标准读法是什么意思

图说:谭盾在上交接受采访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在中国璀璨的文化遗产中,敦煌无疑是最闪亮的一颗明珠。一次偶然,谭盾去敦煌采风遇见“敦煌女儿”樊锦诗,两人一见如故,谭盾便领下了一项艰巨的任务——把带不走的敦煌壁画,化作音符,放到线上,走出另一条隐形的丝路,牵起世界的心。打磨良久、耗费数年、15次前往敦煌采风,谭盾终于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 ——《敦煌·慈悲颂》(以下简称《慈悲颂》)。他说:“我把对生命的理想都放进了《慈悲颂》。”作为2020上海夏季音乐节闭幕演出,明晚,谭盾将执棒上海交响乐团,携手沈洋、韩蓬、黄英、龚琳娜等歌唱家以及兰州音乐厅合唱团,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演绎这曲《慈悲颂》,把中国人的文化信仰唱给自己听,唱给天地听,唱给众生听。为众生而作在宣传册上,《慈悲颂》并没有明确的定义,谭盾说这是一个很难归类的作品,它不是纯粹的交响乐,也不能算是合唱作品,它就是《慈悲颂》,是敦煌壁画的“音乐版”。艺术家如谭盾这般站上国际顶尖舞台的,几乎都是以其独特的个性和风格具备了辨识度,如果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打造能被人记住的原创作品,是很难真正在艺术史上留下痕迹的。谭盾的作品,自然每一部也都有其鲜明的标签,可唯独这部《慈悲颂》,他没有把自己的放在最首要的位置。因为就在他在创作中遭遇瓶颈时,有位好友提点他:“我觉得《慈悲颂》这样的作品,你要从人民、从众生的角度去思考、去创作,而不仅仅是你作为艺术家的独立角度。”这句话让谭盾茅塞顿开。如今的《慈悲颂》,“颂”之一字里包含着很多层次,那是祖先传下来的慈悲,那是劳动人民的智慧,那是永不言弃的励志精神,还有对传统文化的信心,以及对大自然的崇敬和爱。图说:谭盾和团队在彩排中 官方图讲丝路故事《敦煌·慈悲颂》以敦煌壁画故事为灵感源泉,融入千年敦煌文化和禅宗美学。2018年5月,作品在德国德累斯顿音乐节上进行首演并获得巨大成功,引起全球关注。作品音乐取材于丝绸之路上敦煌壁画中的故事。全剧分为“菩提树下”“九色鹿““千手千眼““禅园”“心经”“涅槃”六幕。每一幕都蕴含着深厚的哲理,用音乐与文化、历史、心灵对话,引导人们向善,“人与万物要和,人与众生要爱”,倡导诚信、平等、奉献、慈悲……谭盾直言,中国文化要跟全世界分享,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精神平台和信仰桥梁。在创作过程中,谭盾对壁画故事中的诸多细节进行了改写与重新编排,提炼人物个性,用最接地气的音乐来表达。诚如创作最初就本着“为众生而作”的理念,这部作品中或许有高难度的技巧表达,却没有艰涩的音乐语汇:“既然是写给老百姓听的音乐,就要用他们喜欢的旋律和节奏,要能走进他们的心,引发他们的共鸣。”图说:上海夏季音乐节闭幕音乐会海报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东方哲学五年来,为创作《慈悲颂》,谭盾15次亲访敦煌采风,反复浸润于这堪称世界最伟大的文明圣地,于深藏石窟的绝美画卷中寻找灵感,他跑遍藏有莫高窟经典古籍的博物馆,尝试透过还原古籍中所载古谱,并在世界范围内苦心寻回敦煌散失在世界各地的经文、手稿、乐谱,用交响乐的方式,将壁画中所要传递的精神和情感,谱写成旋律。作品运用大量佛经和中国古典诗词,用中文和梵文演唱。在音乐创新上,大胆采用了许多非常规乐器,不仅复制出敦煌古琵琶、奚琴等中国古代传统乐器,更精心习得敦煌古乐反弹琵琶的技能。整部作品饱含东方哲学和禅意之美,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敦煌艺术在世界上卓越的文化影响力。创作《慈悲颂》时,疫情尚未爆发,可如今再品,作品中蕴含对自然的敬畏、对文化的景仰,仿佛是种警醒,亦是心灵的抚慰。“中国的传统文化很有感召力,比如对慈悲善良的信仰,这在其他很多文化中都能找到相通之处。”谭盾说:“我创作《慈悲颂》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不要有战争、不要有灾难,唤起所有人去追寻我们共同的目标,爱大自然,爱我们人类自己。”来源:新民晚报/新民网}
谭维维助力谭盾《慈悲颂》演出 跨界古典音乐_音乐_爱特豆
首页
>音乐
> 特别报道
时间:2019-06-11
编辑: ZSL
来源:新浪音乐
谭盾以敦煌为灵感、历时6年创作,力邀多国音乐家联袂演绎,同时邀请到包括全球最年轻的指挥家杜达梅尔(美国洛杉矶站)、歌手谭维维助力加盟的《敦煌.慈悲颂》2019中国内地巡演正式开启!6月9日的西安站演出,也是谭维维继德国德累斯顿、澳大利亚墨尔本、中国香港、美国洛杉矶四站国际巡演后,再度参与《慈悲颂》的舞台,完美跨界古典音乐。
演出当晚,谭维维以一袭典雅白裙登台助阵,为艺术节再添华彩乐章。西安站观众表示,观看《慈悲颂》是一场音乐朝圣之旅,第一次现场听呼麦、第一次鼓掌手麻掉,太多的第一次献给这场震撼心灵的音乐故事!为谭维维绝美的声音哭泣,谭盾先生永值我爱,这是将东方哲学思想通过音乐传递给世界的最好表达!
据悉,《敦煌·慈悲颂》是一部以敦煌壁画故事为蓝本创作的,旨在传承中华文明和敦煌艺术的文化赞歌。全篇分《菩提树》《九色鹿》《千手千眼》《禅园》《心经》《涅槃》六幕。作品庞大而繁复,用西方交响乐的技法、以歌剧的形式来演绎,难度系数极高!
免责声明:
文章如果来源是转载,内容的真实性未经核实,与爱特豆无关。如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误,请联系本站做编辑和删除处理,文章仅作参考。
关注爱特豆:
扫描下载APP
发布活动、参加活动,影视类活动抢票神器!
关注订阅号
随时查看影视最新资讯权威,及时,有情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缘慈悲颂的标准读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