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有什么用在哪里发射

专栏/40多年过去了,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现在还在运行吗?2018年11月25日 04:45--浏览 ·
--喜欢 ·
--评论说到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就不得不说“东方红一号”了。东方红一号由以钱学森为首任院长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自行研制,它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我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发并发射卫星的国家,从此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是在1957年10月4日由前苏联发射成功,然后美国、法国、日本也相继发射成功,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我国也只比前苏联晚13年而已。由于当时科技水平有限,只能使用化学电池提供电能,所以东方红一号设计的工作寿命只有20天,但它实际在太空中工作了28天,于同年5月14日停止与地面的信息传输,与地面指挥系统失去了联系。在运行期间,卫星把遥测参数和各种太空探测资料传回地面,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东方红,太阳升”,相信大家都听过吧。播放这一首歌也是东方红一号任务之一,卫星在天空中用20.009MHz的频率全天候播放《东方红》这首歌。都过去这么多年了,那现在东方红一号怎么样了呢?观测表明,到2009年2月,东方红一号还运行在近地点430千米、远地点2075千米的轨道上。东方红一号的运行轨迹在430千米到2400千米之间,这里已经完全属于太空,没有空气阻力。东方红一号依靠地球的引力作为向心力,在椭圆轨道上一直运动,几乎不受阻力的情况下,理论上来说等到人类灭绝,卫星都不会坠落。时间过得真快,到目前,我国已经可以独立建设空间站了,也实现了登月,不得不感叹祖国是越来越强大了。目录------0}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对于中国航空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是东方红一号,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让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东方红一号是哪一年发射的呢?  东方红一号是哪一年发射的  东方红一号是在1970年的4月24日发射的。在1970年的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卫星运行轨道,距地球最近点四百三十九公里,最远点二千三百八十四公里,轨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夹角六十八点五度。东方红一号绕地球一周一百一十四分钟。东方红一号重一百七十三公斤。用20.009兆周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  东方红一号卫星在先后完成空间模拟实验和地面测控跟踪系统之后,装载卫星和火箭的专列于1970年4月1日秘密抵达位于酒泉的卫星发射基地。  1970年4月17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东方红一号卫星顺利进入2号发射阵地。4月18日,火箭与卫星开始垂直测试;19日,各分系统测试,一切准备就绪。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东方红一号卫星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升空,10分钟后,卫星顺利进入轨道。《东方红》的乐曲从太空传到了世界各地,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层密度。由于电池寿命有限,卫星工作28天(设计寿命20天)。在此期间,卫星把遥测参数和各种太空探测资料传回地面。  1970年5月1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停止发射信号;但卫星的轨道寿命并没有结束,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太空运行。}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东风航天城”,组建于1958年10月20日,是中国组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航天发射中心,同时也是中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是中国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中心之一,主要承担载人航天发射与应急搜救、卫星发射和各种火箭试验任务。  20世纪50年代,面对西方的封锁制裁和战略威胁,党中央毅然做出了发展我国尖端国防科技事业的伟大决策。1958年3月,党中央、毛主席批准,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弱水河畔开始建设我国第一个导弹武器试验靶场。随着中央军委一声令下,十万工程兵部队和刚从朝鲜战场回国的志愿军第二十兵团的将士们征尘未洗,转道西行,挺进大漠,拉开了靶场建设序幕。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四处无人烟,风吹石头跑”,是戈壁滩的真实写照。面对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十分困难的保障条件,建设者们战严寒、斗酷暑,顶风冒沙,挖地窝、住干打垒,用沙枣、骆驼刺解渴充饥。两年六个月后,我国第一个导弹武器综合试验靶场奇迹般地在昔日荒凉的戈壁大漠中矗立起来。  建设发射场,首先就要修路。当时戈壁滩啥路都没有,铁路铺起来后才能运输建设物资。1958年4月份,酒泉清水镇铺设铁轨是靶场第一个动工项目。为了抢进度,我们举行了几个大会战。会战的时候,各单位各部队比赛,看哪支部队的修建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又好又省。到1959年3月,铁路通车,大规模建设开始。  那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核心生活区没有一栋楼一间屋,部队全部住帐篷。戈壁风沙大,一刮起风来整个生活区就像黑天一样,甚至连帐篷、洗脸盆什么的也被刮得到处乱飞。战士们晚上回来,先把帐篷找回来,再整理内务后过夜。  大风甚至能让火车翻车。1962年,我开着火车到一个风口,风刮来的沙子很快就把铁轨埋上了。火车压到这个沙上,加之这个风口正好曲线半径大,火车就脱线翻车了。吸取教训后,我们每次经过这个地段,司机就得把头伸到外面看着这个钢轨。每过一趟车,我们这半边脸都木了,被沙子打的。  建设飞机场,即现在的鼎新飞机场,在当时属于亚洲最大的飞机场之一。当时一天我们就得动用24台机车往机场运送沙石水泥。当时最怕刮风,一遇刮风,卸下的水泥就被吹走。  戈壁滩上水贵如油。战士们早上起来,每一个人就发一盆水,是一天的供给。早晨起来洗洗脸,不能把水倒掉;中午施工回来,还得洗脸,这个水也不能倒;直到晚上还需要用这水洗脸洗脚。由于没水洗衣服,每个战士身上的衣服,汗碱都渗出来,白白的。一套军装,用手搓一搓都有声音。由于当地没有井,也没有力量打深水井,水只能靠火车拉。战士们把水看得比油都贵重。  那个年代条件很艰苦,大家却不觉得苦,都很有干劲。我们明白,国家还是得有自己的技术。人家有,你没有,就得挨打,就得牺牲。朝鲜战场上是炮弹,现在比拼导弹,人家有你没有,这不行。那时大家都是以工作为重,以国家的大业为重,我们就是宁肯舍我们的这个小家,去顾这个大家,顾这个国家。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对外开放参观的场所主要有发射中心历史展览馆、载人航天发射场、东方红卫星发射场、两弹结合试验旧址、东风革命烈士陵园、问天阁和东风自然公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历史展览馆以科研试验和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集中展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成就,使观众亲身感受中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铿锵步伐。载人航天发射场有气势恢宏的飞船发射塔架和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可以近距离感受我国航天尖端科技的辉煌成就。东方红卫星发射场和两弹结合试验旧址见证了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和航天事业艰难起步和发展壮大的历程。问天阁是航天员出征太空前生活、工作、训练的地方。东风自然公园里有风暴火箭、飞船逃逸塔等实物,有航天员纪念林,还可以欣赏到胡杨林和弱水流沙等壮观美丽的大漠景色。  团队参观需要提前预约。所有参观人员凭借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开具的政审证明,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社会服务部爱国主义教育办公室预约并申领参观审批单,通过审批后就可以免费参观以上公开场所。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发射升空,中国航天员翟志刚出舱作业,完成了中国航天历史上第一次太空漫步,我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同时标志着我国掌握了太空出舱技术。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组建于1958年,是我国组建最早的航天发射中心,主要承担近地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航天器发射任务,拥有我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70年,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月球探测卫星等中高轨和深空探测航天器发射任务,是我国目前执行发射任务最多的航天发射中心,也是“北斗”卫星、“嫦娥”探测器的唯一“母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方红一号有什么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