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的基本性质本质是什么?


在24期重新定义了加法之后,乘法也需要重新定义,乘法理论的错误,深藏在进位制起源的历史秘密中,为此需要先考察进位制的历史来源与演变过程。
源自西方的传统数学理论有两个根本性的基础,其一是建立在古希腊逻辑学之上的欧几里德公理系统,其二是阿拉伯数字系统,两者结合形成了近现代数学理论体系。对西方来说,阿拉伯数字系统是现成的、外来的、从天而降的东西,西方世界看见它的时候,它已经是十进位制与位值制结合的、成熟的计数系统,对于它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计数制?一千多年来几乎一无所知。它的来源与演变过程,成为被遮蔽的历史秘密,在现有的数学史里,阿拉伯数字、中国数字、埃及数字是相互孤立、没有关联的,因此不可能看清暗藏其中的历史脉络,无法看清进位制与位值制的来源与本质,由此导致传统数论的开端发生了根本错误,进而导致加法、乘法等基础理论肤浅而混乱,充满逻辑错误。
本视频第14期至20期,揭示了现有数字系统是一系同源、整体演变的结果,系统考察人类数字史,可以清晰看到十进位制与位值制形成的历史真相,这个五千多年的整体演变过程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古埃及基于固定聚集的图形符号,建立了符号升级法的十进制;第二阶段,古代中国基于符号升级法,实现了数字的文字化,建立了十进位制;第三阶段,古印度基于中国的十进位数制,建立了占位符0的位值制。
第一阶段是5500年前古埃及出现的十进制图形符号数字。由三万年前临时聚集形态的原始数字,演变为固定聚集形态的图形化象形数字,形成了以十为底数,逐次升级数字符号的十进制计数方法,提高了计数能力,实现了大数值的计数。这种符号升级法,仍然沿用原始的符号聚集、堆积方法计数,数值完全在符号上,与数位无关,没有形成数位的思想,这种十进制只是象形符号的进级,不是数位的进级。
第二阶段是3500年前的中国甲骨文数字,这是十进位制的文字化数字。古埃及的象形符号被进化为高度抽象的文字符号,文字化的十、百、千、万、亿等数字,一方面是以十为底数逐次升级的数字符号,同时也具有位值符的涵义,已经超越了聚集符号表达数值的原始方法。用倍数加十幂升级符号来表达几十、几百、几千的大数值,实际上确立了倍数×底数的数值结构,在计数制中确立了乘法运算,也开启了数位与位值的思想,但此时的位值还在不同的底数符号上,没有建立专一位值符的数字结构,没有形成正式的位值制。
第三阶段是1500年前古印度出现的阿拉伯数字,在中国的十进位制基础上,借用0作为占位符,使位值有了专一的表达形式,确立了位值制,但是错误借用0带来了数字系统的逻辑混乱,因此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用位值符十取代占位符0,实现位值制与进位制的逻辑合理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乘法的数学本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