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省没有山 探究中国地貌最全的省份理特征?

选择题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下图为中国政区局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纪录片中介绍的佛跳墙是闽菜的代表,简称为闽的省区及序号分别是A.福建② B.广东②C.江苏① D.浙江①【2】摄制组在①②省区拍摄了“小海鲜”片段,两省区居民喜食海鲜,因为①②省区分别濒临A.黄海东海 B.东海东海C.东海南海 D.南海东海【答案】【1】A【2】B【解析】根据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我国管辖海域面积广大,自北向南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进行分析解答。【1】闽是福建省的简称,读图可得,①是浙江省简称浙省会城市杭州,②是福建省简称闽省会福州。故选:A。【2】读图可得,①是浙江省,②是福建省,浙江省和福建省都濒临东海,故B正确。故选:B。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省区及海域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选择题 下图是2007-2016年中国人口增长率与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变动情况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中国( )A.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 B.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稳步增长C.2014-2015年人口数量减少 D.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变【2】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的变化促使我国( )A.中国人口的死亡率增 B.大力扶持养老服务事业C.医疗水平稳步提高 D.废除计划生育政策【答案】【1】B【2】B【解析】【1】读图可知,图示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所以A不正确,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稳步增长。所以正确的是B。【2】读图分析可知,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的逐渐上升,这种变化促使我国大力扶持养老服务事业,使原有的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的计划政策改变为全面二孩政策。所以根据题意选B。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国情和人口政策,读图分析解答即可。选择题据微信大数据分析,今年春节期间,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破500亿个。下图是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的省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广东省的红包流进出量最大,据此信息判断正确的说法是:A. 广东的外来务工人员较多 B. 广东交通便利C. 广东人民热情好客 D. 广东是个临海省份【2】影响微信等软件开发的主导因素是A. 土地租金 B. 原料丰富 C. 科技水平 D. 廉价劳力【答案】【1】A【2】C【解析】【1】红包流进出量最大,说明人流量也大,广东省地处我国南部沿海地区,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工业起步早,加之改革开放初期优惠政策以及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工业发达,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有着丰富的劳动力,因此成为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故选A。【2】微信等软件开发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发展和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有科学技术、人才、资金、市场、环境等因素,其中科学技术、人才是关键因素,故选C。本题考查我国人口的分布,要知道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柑橘优势区域及生产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柑橘优势区域的气候条件是A. 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B. 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C. 气候高寒,光照强烈 D. 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2】与粤赣闽地区相比,汉中地区为我国柑橘生产的最北端,这里的热量条件之所以能满足生产柑橘的需要,最重要的原因是A. 南部有云贵高原阻挡,夏季风不易进入B.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湖密布C. 气温低,柑橘的生长期较长D. 北部有秦岭阻挡,冷空气不易入侵【答案】【1】A【2】D【解析】【1】从图中可知,柑橘主要种植在我国南方地区,我国南方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水热配合好,故选A。【2】植物的分布与热量有密切关系,汉中地区主要是地形因素,使得热量达到柑橘生长条件,主要原因是北部有秦岭阻挡,冷空气不易入侵,故选D。选择题 《中国诗词大会》引发收视热潮,古诗词中也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结合如图,回答下面小题。【1】“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诗中描述的现象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冬季风【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角度理解是( )①玉门关不受冬季风影响 ②玉门关以西一颗柳树也没有③受海陆位置影响,夏季风难以到达玉门关 ④玉门关的水分条件不适宜大量柳树生长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1】A【2】B【解析】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以东一线。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1】“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意思是五原的春天比长安来的要晚,据图可知,五原在长安北面,纬度比长安高,受纬度因素影响,纬度高气温低,春天比长安来的要晚。故选:A。【2】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以东一线,玉门关位于该线以西,属于非季风区,受海陆位置影响,夏季风难以到达玉门关,该地降水少,水分条件不适宜大量柳树生长。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理解解答即可。选择题下图为我国旱灾频次分布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我国旱灾出现频次A. 甘肃省最低 B. 长江中游地区最高C. 东北平原大于20次 D. 西部低,东部高【2】旱灾与降水的关系是A. 降水少的地区旱灾严重 B. 降水多的地方不发生旱灾C. 降水年际和季节变化大导致旱灾频繁 D. 降水少是华北地区旱灾多发的根本原因【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兴修水库是缓减旱情的重要措施 B. 人口稠密地区出现旱灾频次低C. 西北地区干旱频次低,生产生活不缺水 D. 我国旱灾多发,但范围小,损失小【答案】【1】D【2】C【3】A【解析】根据我国旱灾分布图的判读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解答。【1】据图分析可知,我国旱灾出现频次新疆、西藏、青海最低,故A错误;长江下游地区,华北平原地区最高,故B错误;东北平原旱灾次数在10——20次之间,故C错误;西部低,东部高,故D正确;结合题意。故选:D。【2】降水少、用水量大的地区旱灾严重,故A错误;降水多用水量大的地方也可能发生旱灾,故B错误;降水年际和季节变化大导致旱灾频繁,故C正确;降水少用水量大是华北地区旱灾多发的根本原因,故D错误;结合题意。故选:C。【3】兴修水库是缓解旱情的重要措施,故A正确;读图可得,人口稠密地区出现旱灾频次较高,故B错误;西北地区降水稀少,生产生活缺水严重,故C错误;我国旱灾多发,且分布范围广,损失大,故D错误;结合题意。故选:A。考查我国旱灾分布图的判读及应对措施。选择题《水经注》卷--“汉大司马张仲议曰:河水浊,清澄一石水,六斗泥。而民竞引河溉田,令河不通利。至三月(农历),桃花水至则河决,以其噎不泄也。”根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1】导致该河“河水浊,清澄一石水,六斗泥”的因素中不正确的是( )A.雨季多暴雨 B.土质疏松 C.河流落差小 D.植被稀少【2】“而民竞引河溉田,令河不通利”其导致该河不能通航的原因是( )A.流量减少,泥沙淤积 B.引水工程易阻塞河道C.河流落差大,流速快 D.位于上游,河谷太深【3】“至三月(农历),桃花水至则河决,以其噎不泄也”,三月该河堵塞甚至决堤的原因是( )A.正值雨季,降水量大 B.冰凌消融,河水陡涨C.高山冰川融化,融水量大 D.泥沙淤积堵塞河道【答案】【1】C【2】A【3】B【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该河是黄河,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和夏季多暴雨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大。支流汾河、泾河和渭河等汇入,水量大涨,也带来大量泥沙。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2】材料“而民竞引河溉田”可知,沿岸大量引水灌溉,导致河流水量急剧减少;结合“一石水,六斗泥”可知,河流含沙量大,水量减少导致泥沙淤积河道,河道水深不足,导致河道通航不利。根据题意,BCD错误,A正确,故选A。【3】材料“至三月(农历),桃花水至则河决”可知,农历三月,我国春季,雨季未到,A错误。冰川融水量大是夏季高温时,C错误。泥沙沉积,水路不畅主要在秋季,D错误。春季气温回升,冰雪冰棱消融,形成春汛,流冰阻塞河道,导致河水决堤,B正确,故选B。根据材料可知,这条河是黄河,主要是中游水土流失,下游水患灾害、泥沙淤积和凌汛等问题。选择题 读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分布示意图 (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发展地区)和草方格沙障图,完成下面小题。【1】塔里木盆地中的河流水源主要来自( )A.湖泊水和山地降水 B.地下水和冰雪融水C.湖泊水和地下水 D.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2】今年起,新疆启动实施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拯救行动,主要围绕塔里木河干流和叶尔羌河、和田河等支流两侧的胡杨林展开。胡杨林主要沿河流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当地气候干早,胡杨的需水量大 B.沿盆地边缘受风沙的危害小C.在塔里木盆地内部、地势平坦 D.在塔里木盆地内部,光热充足【3】近几十年来,塔里木盆地荒漠化速度加快的最主要原因是( )A.大量开采矿产,破坏天然植被 B.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C.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D.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沙漠广布【答案】【1】D【2】A【3】B【解析】【1】读图可知,塔里木河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河水主要来自天山和昆仑山的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故选D。【2】塔里木盆地属于干旱地区,降水少,沙漠面积广大,沿河流地区水源丰富,为胡杨林生长提供水源,所以根据题意选A。【3】根据实际可知,近几十年来,塔里木盆地荒漠化速度加快的最主要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如过度放牧等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沙漠化严重。所以选B。本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和生态环境问题。读图分析解答。选择题读我国某土地利用类型(阴影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该土地利用类型是A. 耕地 B. 林地C. 草地 D. 建设用地【2】图示阴影区最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 石漠化 B. 耕地面积减少C. 土地盐碱化 D. 草场退化【答案】【1】C【2】D【解析】【1】如图中阴影区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内陆地区,东部草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故选C。【2】图示阴影区为草地的主要分布区,由于所在区域降水稀少,水分蒸发快,加上人为过度放牧等,最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草场退化,故选D。选择题下图为我国某地一种典型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该农作物最有可能是A.柑橘 B.甘蔗 C.水稻 D.小麦【2】该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需进行大量灌溉的月份是A.10、11、12 月 B.11、12、1 月C.1、2、3 月 D.3、4、5 月【答案】【1】D【2】D【解析】我国南北跨纬度广,东西跨距长,地理环境差异很大,农业生产存在南稻北麦、东耕西牧的特点,南方地区以水田农业区为主,北方地区以旱作农业为主。【1】读图可知,该农作物秋季播种,第二年收获,为冬小麦,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平原,柑橘、甘蔗和水稻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故选D。【2】读图可得,该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需进行大量灌溉的月份是3、4、5月,此时气温回升,蒸发量变大,但降水少,春旱严重,故选D。本题考查我国农作物有关知识,要知道影响农作物分布的因素。选择题 近十多年来,我国粮食产量总体保持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下图是我国部分粮食主产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与④产地相比,③产地发展种植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雨热同期 B.土壤肥沃 C.热量充足 D.地势低平【2】近年来,我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扩大 B.科技投入加大C.农村交通改善 D.粮食价格提高【答案】【1】C【2】B【解析】【1】③是长江中下游平原,④是东北平原,均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东北平原是黑土地,富含腐殖质,是我国肥力最高的土壤;长江中下游平原比东北平原纬度更低,热量更充足,ABD不符合题意,C正确,故选C。【2】近年来,我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科技投入加大,科学育种、耕作技术改进,测土配方等等,有效提高产量。B正确。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建设用地激增,有不少占用耕地的情况,各地严守耕地底线,A错误。农村交通改善对粮食产量增加无明显促进作用,C错误。近年我国粮食价格比较平稳,D错误。故选B。考查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北平原农业生产条件比较。解答题家住上海的小明想利用暑假(7月份)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了4条旅游线路,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四条路线中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____,经过气候类型最多的是_______。(2)线路①终点位于____________商品粮基地,其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该地区河流 3—5 月份的径流量明显增多,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线路③西行将到达__________(省级行政单位),限制③线路终点所在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并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4)线路④曲折南下抵达“羊城”广州,该线路沿途所见的主要耕地类型是__。【答案】③ ② 松嫩平原 耕地广,人口少,余粮多 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形成春汛 西藏自治区 热量相对不足(气温低) 青藏地区海拔高 水田 【解析】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我国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四种干湿地区类型。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据图分析可知:(1)四条路线中经过地势三级阶梯的是③,线路①和④经过第三级阶梯,线路②经过第二、三级阶梯,经过的气候类型最多的是②,该路线经过的气候类型有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线路①经过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线路④经过亚热带季风气候,线路③经过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2)线路①终点位于东北平原的松嫩平原商品粮基地,其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耕地广,人口少,余粮多,有较高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和较大的粮食保有量;该地区河流 3—5 月份的径流量明显增多, 其原因是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河流径流量增加,形成春汛。(3)线路③西行将到达西藏自治区,由于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热量相对不足限制农业发展,所以该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较低的河谷农业,形成了河谷农业。(4)④路线曲折南下抵达广州,该路线经过南方地区,水热条件充足,主要耕地类型是水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解答题读“我国局部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地形区甲___________,这里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分析该问题对下游河流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乙处修建水电站的有利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南水北调工程解决了我国水资源__________不均的问题,中线工程从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作为输水起点。与东线相比,中线有何优、缺点?__________(从可调水量、水质、工程量和是否自流等方面分析)。(4)湖泊丙______,该湖泊面积减小带来的问题有哪些?________。【答案】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严重 泥沙淤积、地上河、洪涝等 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交界处附近,河流落差大,且水量丰富。 空间分布 优点:水质较好、可以自流。缺点:调水量小,工程量大。 洞庭湖 调洪能力下降,易造成洪涝灾害;生态环境恶化。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读图结合所学的i地理知识解答即可。(1)读图,根据位置可知,甲是黄土高原,这里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所以水土流失严重是该地区主要生态问题,水土流失严重会使大量泥沙进入河流,在下游地区泥沙沉积,淤积河床,形成“地上河”给河流的治理带来困难。(2)读图可知,乙处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交界处附近,河流落差大,且水量丰富。(3)南水北调工程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往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解决了我国水资源 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中线工程从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作为输水起点。中线所经地区经过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南高北低,与东线相比工程量小可以自流输水,而且水质好。(4)读图可知,湖泊丙是洞庭湖,该湖泊面积减小带来的问题是会使湖泊调洪能力下降,易造成洪涝灾害;生态环境恶化。解答题读我国西部部分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1)A山脉是__________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图示区域沿着A→B→C的方向,降水逐渐________________(增多、减少),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最适合发展的农业部门是_______,图示区域有很多优良畜种,试举一例______________。(2)D盆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盆地中部有广阔的沙漠,盆地西北部降水略多,有一条流入北冰洋的河流,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河。(3)番茄喜光喜热,新疆是我国最大的番茄产地,所产番茄鲜红味美,制成的番茄酱远销欧洲,深受当地消费者喜爱,新疆种植番茄的优势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4)香港某商业集团决定在新疆喀什投资建纺织厂,请你分析在此建纺织厂的优势条件_____。【答案】400 减少 畜牧业 三河牛、三河马、新疆细毛羊等 准噶尔盆地 额尔齐斯 光照充足(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我国优质棉产区,工业原材料丰富。 【解析】西北地区地处内陆,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新疆的东部和南部降水甚少,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全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新疆西北部因受西风气流的影响,降水略多一些.由于海拔较高和云量较少,本区成为太阳辐射高值区,本区河流稀少,且大多数是内流河.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1)读图可知,A山脉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图示区域沿着A→B→C的方向,距海越来越远,受海洋影响越来越小,降水逐渐减少,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该地区是以草地为主,最适合发展的农业部门是畜牧业,图示区域有很多优良畜种,如内蒙古的三河马、三河牛、宁夏的滩羊、新疆的细毛羊等。(2)读图可知,D是准噶尔盆地,盆地西北部降水略多,有一条流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3)新疆深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气温高,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对农作物生长有利。有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4)新疆地区是我国长绒棉的主要分布地区,可以为纺织工业提供原料。所以有建纺织厂的优势条件。解答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面积102.8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10.7%。将建设成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核心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方位开放重要支撑区。中部地区工农业基础雄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二梯队。(1)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地跨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______级阶梯,同时兼具“南”、“北”方特色,大致以A________________(河流)为界,南、北方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差异显著。(2)山西因居B ___________山脉以西而得名,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 C省古称豫州,因此简称_________________;D山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中部地区常住人口约36800万人,平均人口密度约为_____________人/平方千米(保留整数),人力资源丰富。(4)说出长江中下游适合发展航运的有利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5)中部地区工农业基础雄厚,中国大型钢铁工业基地如,太原、武汉、马鞍山等都分布在此,试分析其形成原因___________。【答案】二三 淮河 太行山 豫 巫山 358 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水量大;江阔水深,水流平缓;无结冰期。 该地区有丰富的煤铁资源,靠近消费市场,交通便利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与界线;我国南北方的地理界线;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我国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人口密度的计算;长江中下游发展航运的有利自然条件;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等内容。(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第二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中部地区有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自北向南分布,地跨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读图可知,图中A河流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河流—淮河。(2)读图可知,山西省东部的B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太行山脉。图中C是河南省,故称豫州,因此简称豫。图中D山脉是位于湖北省西部的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巫山山脉。(3)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人口数(人)/面积(平方千米)。由题可知,中部地区面积102.8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36800万人,所以人口密度约为36800万(人)/102.8万(平方千米)≈358(人/平方千米)。(4)长江中下游河段有众多支流汇入,水量大;众多支流贯穿南北,与干流交织成网,流域面积广,通航里程长;流经平原,江阔水深,水流平缓;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冬季无结冰期。(5)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中部地区北部地处黄土高原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临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靠近消费市场;铁路纵横交错,交通便利等。解答题读我国西南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1)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脉,主要受来自________________洋的暖湿气流影响,气候湿润,土地利用类型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2)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多,风俗各异,从地形角度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乙______高原,该地区地形崎岖,_____________分布广泛。(4)丙是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其气候类型为上图中的______________(填字母),该地冬季难以受到寒潮影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横断山脉 印度 林地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地形崎岖闭塞,交往不便。 云贵 石灰岩 C 纬度低,远离寒潮的源地;北部有云贵高原和山脉阻挡寒潮南下。 【解析】考查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地势,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地势特点,气候和民族分布特点。(1)读图,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该盆地西侧是横断山脉; 我国西南地区受来自印度洋的暖湿西南风影响,降水多,是我国三大林区之一,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2)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地地形崎岖闭塞,交往不便,各民族之间风俗差异大。(3)读图,乙是云贵高原,该地区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4)读图,丙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热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即C。西双版纳纬度低,远离寒潮的源地;北部有云贵高原和山脉阻挡寒潮南下,受冬季风影响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地貌最全的省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