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火能让去心火的食物和水果变可口?

火早就存在,人只是有意识地使用了它而已。
1.火早就烧死了各种动物,人只是找到了机会饱餐一顿。天雷勾地火,森林起大火,来不及跑路的动物们通通被烧死,火势褪去,人类进入了被火烧成废墟的森林。随便吃,这可能是人类祖先进入被火烧过的森林的第一印象。被森林大火烤过的动物真是熟的透透的,香,隔老远就能闻到,那是蛋白质烧焦了的味儿。吃起来口感好,不用咀嚼半天还皮连着肉。2.这玩意儿烧动物真方便不用拔毛,不用去皮,串好往火堆上放就行,烧完连皮都给吃了。真个是,不用不知道,一用吓一跳。3.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你以为我学完这招就算了?我还会举一反三!我得试试用火烧所有能烧的东西,我用火烤所有能烤的东西。我甚至怀疑老祖宗们都试过把石头烤了来吃,把树叶烧了来吃,可惜吃过的可能都挂了。留下了聪明的我们。4.火用久了,怎么着也知道点规律了猿人日记:昨天吃没烤的肉,喷射了,今天吃烤了的肉,没事。明天准备试试烤个五分熟试试水。于是得出来个规律,在火堆上放一阵子的肉吃了不会喷射。久而久之,学会了,蒸,煮,炸。并且明白肉只要熟了就行,不一定要接触到火,鸡蛋放热泉里煮一煮就能吃,岩浆没火但烤肉速度更快。火是工具,能带来便利。要知道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会有意识地制造,并使用工具。以上。}
学术性的研究我就不贴了,因为前几年已经有人把这个问题整理成册了,美国神经人类学家约翰·S·艾伦在前几年写了一本畅销书《The Omnivorous Mind》(直译为“杂食思维”), @果壳 引进到国内的时候,翻译成《肠子,脑子,厨子》,但是副标题没有变,都是“人类与食物的演化关系”,其中很大篇幅讲述问题的就是人类为什么会和“熟食”一同演化,而答案归纳出来就是:好吃和营养。但是说老实话,这本书我第一次看是在厦门回北京的航班上,三个小时就翻完了,然后觉得特别没劲。豆瓣上这本书的评分也不高,7.1分,置顶的差评,基本也是我第一次看完之后的感受。不过待我翻译了几本书之后,我大致明白了,这本书应该是被美国科普作品流水线的生产方式给毁了,过分地想用通俗的笔法阐述一个很严肃的话题,这可能在美国那种纸版书很贵的地方是个不错的策略,但是像我们这种因为买书太容易以至于几小时读完就扔的习惯,一口气读完就会觉得啥也不是。但实际上,作者作为一位神经学科学家,谈到了很多本质问题,即使书中没有给出明确答案,也足以让我们沿着比较正确的方向去探索。题主在问题描述中说:基因里没有判断“好吃”这个本能。这个说法谬之千里,人类还真就有判断好吃这个本能。我引用书中的命题:人类为什么更喜欢酥脆的口感?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薯片对很多人来说是难以抵抗的美食,但是它的原料不过只是土豆,一种连大米、小麦都不如的主粮;同样是土豆做的食品,薯条凉了以后不脆了,我们就不爱吃了。进一步引申,灵长目祖先以昆虫作为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从人类现存的食谱以及还在吃昆虫的亲缘动物(眼镜猴、狐猴)来看,吃起来嘎嘣脆的昆虫(如炸蚕蛹或者其他灵长动物爱吃的蟋蟀等),明显比豆丹这类软乎乎的虫子更受欢迎。(此处犹豫片刻,还是决定不放豆丹的照片了,以免引起不适)所以,对“酥脆”口感的喜好,是人类乃至所有灵长动物的一种本能,人类的祖先怎么可能不知道挑食呢?那好了,是什么让食物的酥脆口感来得更容易?是火。有了火,不只是昆虫,包括土豆在内的各种粮食,当然还有烤肉这些食物,都可以变得更酥脆。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判断,150万年前的人类祖先,也许只是从闪电引发草原火灾的废墟中发现了烤全羊,没有经过放血,更没有孜然辣椒面,肯定不如我们现在吃到的那么好吃。但是比起生肉,这种外焦里嫩的肉食,咬下去先是脆爽的那一下,再然后是闻到脂肪被牙齿挤出来的那种香气,吃上一口就跟快成仙了似的。更细节的内容我建议还是看看书吧,比如伴随酥脆口感而来的声音,也是我们通过听觉判断食物是否好吃的本能,这个论点在神经学研究中也有证据。总之,火烤过的食物更好吃,原始人是知道的。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原始人获取火的难度大吗?虽说150万年是现在学界认定的人类用火历史上限,但是我们不能排除在人还不能被称为“人”这个物种之时,就已经开始学会取天然之火去获取食物了。自然界的火并不总是会让动物被吓退,一些非洲草原的纪录片里经常会拍到食肉动物在草原火灾之后觅食的画面,还有一个更鲜活的案例,澳大利亚的黒鸢,很可能已经学会主动放火烧山并由此获取食物。猛禽可能学会的本领,人类祖先是不是更有可能?这个命题现在还没准确答案,但是肯定不会是题主想的那样,一直到“钻木取火”的年代,人类才开始品味熟食的味道。也就是说,原始人早就能够注意到,被火烧过的食物更好吃,并且在一个非常早的时期,就学会了利用天然的火。好了,天然的火源总是要碰运气的,那我们就得说了,为什么这个习惯,哪怕是钻木取火这么麻烦的操作,人类居然还能保持下来?关于钻木取火, @赵泠 老师的答案中已经提到了燧石生火的事,我们古代中国神话系统里“创造”火的先贤叫燧人氏,这也说明燧石取火可能才是正源。这里不纠结这个问题,顺着题主,我们默认原始人就是用钻木取火这么麻烦的取火方式,最后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很简单,从营养层面来说,这样做太划算了。题主说的没错,原始人不知道“营养”,但是原始人有“竞争”。这部分内容在《肠子,脑子,厨子》这本书的第二章中有讲解,我估计编辑老师也是看了这一章才有了给书起这个中文名的灵感。数万年前,当智人和尼安德特人打仗的时候,当智人内部战争的时候,食物就是他们最重要的资源。谁吃得饱,谁吃得好,谁就更可能取胜,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正是因为有这些竞争,人类的饮食从偏向于素食改成偏向于肉食,因为肉食能够提供的营养成分更丰富,能量也更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肠道和大脑都在发生着改变,肠道变短而消化能力变弱,脑容量却变得更大。大脑是个高耗能的器官,但奇怪的是,我们需要给大脑给养的同时,代谢率却没有因此提升。这就说明,肠道减少的消耗弥补了大脑增加的消耗,食物帮人类完成了进化,人类也对食物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而熟食刚好能够提高消化的效率,用更短的时间,获取更多的营养。现在我们就不难想象这个画面了:两军对垒,一边吃着冰冷的生肉,没有烹饪的时间,但吃完之后要将近一天的时间才能获取足够的能量,大脑刚刚开始进入最佳状态,另一边花了两个小时生火,一个小时烤肉,吃完三个小时后战士们就生龙活虎,脑子也好使,哪边更可能赢?再考虑健康的问题,吃生肉的一边有较大概率出现寄生虫、细菌感染的风险,这个debuff就算不在这场战争中让他们缴械,也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让他们的身体越来越差,多打几仗总还是会垮的。实际上,我们还要考虑一个更致命的问题,在人类已经开始试着去“钻木取火”的时候,其实已经进入陶器时代了,火的作用不仅局限于烹饪,会用火的原始部落,生产力也会大大提升。取火的这点麻烦,相比于用火的收益,实在是不值一提。所以,这个问题就好比是问,人走路是多简单直接的事,为什么还要那么麻烦地去冶炼钢铁造自行车呢,也不比跑步快多少?因为大炼钢铁是生产力的象征,是启动工业革命的钥匙,能造自行车,离汽车也就不远了,这两者的发明时间相差还不到一百年,中间还经历了铁路的大发展。同样,能熟练用火,就能烧制陶器,那么后面青铜器乃至铁器的出现,都是可以预见的。那些坚持茹毛饮血的部落,他们要么被其他部落消灭,要么躲在深山老林,根本演化不到能在网上问“原始人为什么热衷于用火烤熟食物”这个问题。还是多说一句,很多问题都是书读得太少却又想得太多,当一个事情已经有很多人研究的时候,建议题主至少应该从书中去找找答案,看看别人已经做了什么,而不是预设立场再去打靶,这样不利于讨论出恰当的结论,只会让人想吐槽。刻薄的话就不多说了,我也不是你的什么人,我给你答案,也告诉你答案在哪里,看不看书取决于你自己。你可以认定“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古训,继续在提问的时候就喊着“不要跟我说什么什么”,自嗨怎么都行。你说我读了这么多书还是很肤浅爱显摆,那也随你的意,世界观这种东西,一般都是改不了的。不过,不管怎么说,题主思考的问题终究是人类大尺度的,我写完这么多就只会想,楼下新开了一家羊肉馆,什么时候才能攒个局去吃个烤全羊。最后说点题外话,上面说的《肠子,脑子,厨子》基本脱销了,所以现在新书价格翻了好几倍。我看书有多少不敢说,但是买书藏书是很热情的,感觉有收藏价值的书就会入手,结果越买越多。炫耀一下家里装了三千多本书的书架:每天都在翻看,又请不起书童,书摆的有些乱,见笑了。这可能是我家里最值钱的资产,定制的书架(直接买的书架承重不太够)和购置的书费,加起来花了快五十万了。不过就算功利地说,藏书也是不吃亏的,好几套书因为存量太少,市场价都上五位数了(没在架子上摆着)。我自己翻译的书也还有点收藏价值。《诗意的原子》,由“未读”2016年出品。平装版已经印了好几次,总销量过十万册,豆瓣评分8.4分,现在存书在市面上已经不多,并且也不会再印了。(题主说我卖书,那我也不贴链接了。翻译的书卖得再好和译者是没有关系的,译酬早就结清了。我也不想为了几毛钱的知乎链接佣金还要被说道,真要卖书,我卖自己原创的书挣版税不香吗?)编辑老师跟我讲,这本书的一些粉丝还自发建了群讨论,后来我还受邀做过演讲。所以,为了让热情的老读者能够收藏,也让新读者更好地体验,去年又出了精装版,确实精致了很多,豆瓣评分也达到了8.8分,跟传奇科普作品《迷人的材料》平分。不过有些遗憾,《迷人的材料》作者又续写了一部《Liquid》,也是我给翻译的,中文名《迷人的液体》,但豆瓣评分只有7.9分,有点不好意思推荐了。其实我个人觉得这本书写得非常好,就是内容有些浅,我争取早日打破自己的纪录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去心火的食物和水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