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克锂电池怎么样动力在电池高温循环性能方面,有哪些研究发现?


2023-08-16 16:55
来源:
财金先锋营发布于:山东省
8月15-17日,2023中国硅基负极材料技术大会在合肥顺利召开。来自国内外动力电池行业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聚一堂,围绕硅基材料最新研究成果及应用进展领域,就相关最新科研成果、技术装备研究进展、硅基负极材料产学研合作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克电池)潘庆瑞博士受邀出席,发表了《浅谈硅基材料在圆柱锂离子电池上的应用进程及车电应用展望》的专题报告,重点解析了硅负极材料在锂电高比能电芯设计与性能双方面改善的核心作用, 并为未来硅基负极材料发展方向提供独到视角。
比克电池潘庆瑞博士专题汇报现场
在碳中和的发展趋势下,能源界正由以化石能源为核心的"碳基时代"转向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硅基时代"发展。而新能源锂电池的负极材料是以人造石墨为主的碳基材料,目前已经接近理论比容量天花板,限制了电池能量密度的增长。在行业寻找更合适的负极材料之际,硅基材料步入人们的视野。
潘庆瑞博士介绍,比克电池早期发现硅基材料应用在圆柱锂电池上有着先天优势,作为国内第一家使用硅负极材料,现已从一代硅走到了三代硅,新型硅碳因成本组成不受锂价的影响和优异的性能也受到了比克电池的重点关注。比克电池在18650、21700和大圆柱电芯上进行了完整的产品布局,以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比克硅负极圆柱锂离子电池
潘庆瑞博士强调:“硅负极材料在圆柱锂电池的应用上也面临一些难题。比如,一代硅氧首效和老化容量损失偏高、正极利用率偏低,三代预锂硅氧性能和预镁硅氧性能突破较快,但还存在批次性稳定性、制成及成本问题,更高硅基材料掺混量应用面临界面稳定性、能量效率偏低的挑战等等,比克电池在上述问题上也做了积极储备,力争打破瓶颈。”
在车电应用方面,潘庆瑞博士介绍了比克动力将要实施的大圆柱电芯产品双线布局战略:“其一是高性能路线,能量密度在280~330Wh/kg之间,其二是低成本路线,能量密度达200Wh/kg左右,为磷酸铁锂+硅、Na+离子电池、磷酸锰铁锂+硅等多种体系,实现多元化使用场景。其中首代高性能产品将采用的高镍+高首效硅体系,支持4C快充,目前在平台阶段表现出常温循环1000次90%,高温(45℃)1000次循环80%以上的循环性能,完全不亚于纯石墨体系,在高低温、倍率及安全性能也展现出圆柱的天然优势,与车电需求十分吻合,量产产品将在2024年Q4上线。”
硅基负极技术的出现是电池技术发展史上革命性的一页,推动着电池行业持续蓬勃发展。据华安证券显示,2025年全球硅基负极市场空间将达到近300亿元。潘庆瑞博士指出,从18650到21700升级再到4680,依赖于高镍和硅材料的开发应用。并且伴随4680电池需求量上涨,硅基负极的市场空间势必将要打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23-08-16 16:55
来源:
财金先锋营发布于:山东省
8月15-17日,2023中国硅基负极材料技术大会在合肥顺利召开。来自国内外动力电池行业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聚一堂,围绕硅基材料最新研究成果及应用进展领域,就相关最新科研成果、技术装备研究进展、硅基负极材料产学研合作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克电池)潘庆瑞博士受邀出席,发表了《浅谈硅基材料在圆柱锂离子电池上的应用进程及车电应用展望》的专题报告,重点解析了硅负极材料在锂电高比能电芯设计与性能双方面改善的核心作用, 并为未来硅基负极材料发展方向提供独到视角。
比克电池潘庆瑞博士专题汇报现场
在碳中和的发展趋势下,能源界正由以化石能源为核心的"碳基时代"转向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硅基时代"发展。而新能源锂电池的负极材料是以人造石墨为主的碳基材料,目前已经接近理论比容量天花板,限制了电池能量密度的增长。在行业寻找更合适的负极材料之际,硅基材料步入人们的视野。
潘庆瑞博士介绍,比克电池早期发现硅基材料应用在圆柱锂电池上有着先天优势,作为国内第一家使用硅负极材料,现已从一代硅走到了三代硅,新型硅碳因成本组成不受锂价的影响和优异的性能也受到了比克电池的重点关注。比克电池在18650、21700和大圆柱电芯上进行了完整的产品布局,以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比克硅负极圆柱锂离子电池
潘庆瑞博士强调:“硅负极材料在圆柱锂电池的应用上也面临一些难题。比如,一代硅氧首效和老化容量损失偏高、正极利用率偏低,三代预锂硅氧性能和预镁硅氧性能突破较快,但还存在批次性稳定性、制成及成本问题,更高硅基材料掺混量应用面临界面稳定性、能量效率偏低的挑战等等,比克电池在上述问题上也做了积极储备,力争打破瓶颈。”
在车电应用方面,潘庆瑞博士介绍了比克动力将要实施的大圆柱电芯产品双线布局战略:“其一是高性能路线,能量密度在280~330Wh/kg之间,其二是低成本路线,能量密度达200Wh/kg左右,为磷酸铁锂+硅、Na+离子电池、磷酸锰铁锂+硅等多种体系,实现多元化使用场景。其中首代高性能产品将采用的高镍+高首效硅体系,支持4C快充,目前在平台阶段表现出常温循环1000次90%,高温(45℃)1000次循环80%以上的循环性能,完全不亚于纯石墨体系,在高低温、倍率及安全性能也展现出圆柱的天然优势,与车电需求十分吻合,量产产品将在2024年Q4上线。”
硅基负极技术的出现是电池技术发展史上革命性的一页,推动着电池行业持续蓬勃发展。据华安证券显示,2025年全球硅基负极市场空间将达到近300亿元。潘庆瑞博士指出,从18650到21700升级再到4680,依赖于高镍和硅材料的开发应用。并且伴随4680电池需求量上涨,硅基负极的市场空间势必将要打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21年被喻为“碳中和元年”,作为碳中和的先锋领域,锂电池产业发展也在今年跑出了“加速度”。今日,比克电池小动力产品开发负责人宋华杰应邀出席第七届中国锂电新能源千人大会并发表主题演讲,传递了比克小动力圆柱电池开发的最新进展和领先优势。  比克电池小动力产品开发负责人宋华杰宋华杰在演讲中表示:“ 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高倍率、快充电、强温度适应性和高安全性是比克小动力电池的6大优势,在电池容量提升上,比克研发和应用进展均领先行业,率先将三元材料镍含量提升到了 Ni88,并实现了量产和批量供货。”作为锂电池的四大主材,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决定了电池的基本性能,每一次镍含量的提升都对这四大主材的材料选择、配比和结构设计等提出更高的要求。镍含量大于0.8时,循环后正极材料就极易出现开裂情况,比克选择包覆和掺杂的正极材料,能够束缚住循环过程中的开裂,以此有效提升了电池寿命和安全性能。光靠正极还不行,负极的匹配也至关重要,早期锂电池负极材料多用石墨,比克在国内最早将硅用于圆柱电池负极,硅氧材料由一代硅发展到三代硅,将首效由77%提升至86%,基本达到与正极效率匹配,正极利用率逐步增加。隔膜主要影响锂离子迁移的路径和扩散的速度及安全性能,比克采用湿法、高孔隙率的陶瓷膜,有效提升了圆柱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安全性能。针对电解液,比克也始终坚持自主研发,比克新型锂盐添加剂LiODFB能够在正、负极均形成良好的界面膜。四大主材的研发突破使比克小动力电池在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高倍率、快充电、强温度适应性和高安全性6大核心性能上展现出了领先行业的优势。容量上,比克年内连续发布18650-3.35Ah和18650-3.5Ah电芯,两次突破国内18650电芯容量极限,主要应用于全球行业巨头的高端产品。此外,比克21700-5.0Ah电芯已量产下线,产品性能全面领先行业,21700-5.3Ah电芯也已进入中试阶段,将成为明年比克小动力主力产品。在保持高容量的同时,比克小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仍然能够达到常温1000周循环剩余80%电芯容量,45℃高温1000周循环剩余70%以上电芯容量的优异表现。快充性能在车电领域备受重视,小动力领域同样对此有极高要求,通过阶梯充电制式,比克小动力电池可实现相比传统充电制式1倍以上的效率提升,快充和循环性能卓越。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始终为终端产品超前部署的产品开发模式使得比克在电池性能上持续领先行业,也推动了比克在小动力领域后来居上,迅猛发展,实现出货量翻番,销售额成倍增长。从制造侧思维到消费侧思维,比克正以产品性能的持续提升推动消费者体验升级,助力更多美好生活。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责任编辑:钟经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比克锂电池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